踝关节骨折功能评分

踝关节骨折功能评分
踝关节骨折功能评分

踝关节骨折功能评分 Prepared on 22 November 2020

踝关节骨折功能评分O l e r u d-M o l a n d e r

说明:Olerud和Molander于1984年提出一种评价踝关节骨折患者疗效的评分系统。该评分完全由患者自评,包括疼痛、关节僵硬、关节肿胀、上楼梯、跑、跳、蹲、行走及工作能力共9项内容,满分为100分。目前该评分已应用于各种类型的踝关节骨折、胫骨远端骨折、第五跖骨基底部骨折等的疗效评价。

踝关节康复治疗方法

康复治疗遵循循序渐进的治疗原则,采取早期被动活动为主主动活动为辅,后期主动活动为主被动活动为辅的治疗方法。其过程如下 2.1 早期阶段(术后1~3周) 术后置踝关节于跖屈小于10度,接近垂直位。术后3~7d做患足足趾的主动活动,既能促进消肿又能为以后的锻炼做准备。一般在术后7d,创伤炎症开始消退, 局部疼痛缓解。这时让患者在做足趾活动的同时,做踝关节被动屈伸活动,方法:一手扶住踝关节,另一手握住足前部,做踝关节屈伸活动,同时嘱患者做相应肌肉收缩运动。每日早晚各锻炼50~100次。 2.2 中期阶段(术后4~6周) 此期骨折已基本稳定,骨折处已有纤维组织粘连原始骨痂形成。 踝关节从以被动活动为主逐渐过度到以主动活动为主被动活动为辅。鼓励患者做踝关节主动屈伸活动,同时辅以外力来增加踝关节活动范围。每日早、中、晚各锻炼100次左右。同时鼓励患者做髋及膝关节的功能活动。此期踝关节活动已基本达到正常。 2.3 后期阶段(术后6~12周)此期骨折已处于临床愈合期,嘱患者扶拐下床做患肢部分负重功能活动,并逐渐增加负重量,至术后12周离拐完全负重行走。 踝关节骨折术后因开始康复过迟,导致关节周围关节囊及韧带粘连挛缩,严重影响踝关节的伸屈功能恢复。由于大多患者术后将踝关节置于跖屈位,所以踝关节的背伸功能障碍优为突出。作者对本组患者进行治疗时采取循序渐进与被动、主动相结合的原则,收到了较为满意的治疗效果。体会如下: 4.1 早期阶段,术后置踝关节于跖屈小于10度,接近垂直位,有效避免了关节囊及韧带在踝关节跖屈位粘连挛缩,为以后的背伸

功能康复打下基础。术后3~7d做患足足趾的主动活动,逐步进行适量的肌肉收缩,恢复其唧筒作用,有利于血液循环,利于渗出的吸收,促进肿涨的消退。7d后,创伤炎症开始消退,局部疼痛缓解。采取以被动活动为主主动活动为辅的康复方法。被动活动及能有效恢复踝关节活动范围,又尽量减小了踝关节在活动时对踝穴产生的挤压应力,保持了骨折固定后的稳定性。被动活动踝关节其作用类似于CPM的作用机制。从而增强了患者的康复信心。 4.2 中期阶段,强调踝关节以主动活动为主,被动活动为辅的原则。只有主动功能锻炼才能有效防止肌肉的萎缩,恢复肌肉的张力,协调肌肉间平衡支配能力,为患肢负重做好充分准备。辅以被动活动能保证踝关节活动范围。 4.3 后期阶段,骨痂已基本形成,骨折已稳定。此阶段在加强踝关节主动功能锻炼的同时,使踝关节部分负重。这增加了踝穴应力,有利于骨折愈合,防止骨质疏松,也有利于肌力恢复。患肢逐渐加大负重力度,至术后12周完全负重。本组踝关节术后康复治疗遵循从被动到主动再逐渐负重的原则,收到了良好的治疗效果,有效防止了踝关节功能障碍的发生。 踝关节骨折手术后康复计划 1期(0~2周) 1.术后1~3天,开始主动和被动屈伸活动足趾。每次5分钟,每天4~5次。 2.术后1~3天,开始股四头肌收缩练习。每组20次,休息1分钟后,开始第二组,持续2~4组,直到感觉疲劳为止。每天2~3次。还可行直

33种特殊类型骨折

一、Hoffa骨折:股骨远端单髁或双髁后方的冠状位骨折,为关节内骨折。1904年Hoffa首先描述了这种骨折,故又称Hoffa骨折,临床非常少见,属于AO 分型的B3型。 二、Jonesmann骨折:指第五跖干骺端与骨干连接部骨折。 英国骨科医生Sir Robert Jones(1857–1933)自己跳舞后发生此类骨折并首先描述,故此得名。

三、Maisonneuve骨折:指由外旋暴力导致的腓骨近端骨折,常常合并下胫腓分离、内踝骨折、三角韧带撕裂、前距腓韧带断裂、骨间韧带损伤、下胫腓韧带撕裂、后踝骨折等损伤,属于旋前-外旋三度损伤,踝关节不稳定。 四、Pilon骨折:是指胫骨远端关节内骨折,常常由垂直暴力所致,常常合并腓骨骨折和严重的软组织损伤。 它是由法国放射学家Destot在1911年首先提出,Pilon是法语,意思是pestle“臼”。

五、Dupuytren骨折:即踝部旋转骨折伴下胫腓韧带断裂,包括下胫腓分离和腓骨下端骨折。 六、Tillaux骨折:即下胫腓前韧带在胫骨的起点处发生的撕脱骨折。 Tillaux-Chaput骨折:同样损伤机制导致的胫骨后外侧的撕脱骨折。

七、die-punch骨折:桡骨远端的关节内骨折,伴有月骨陷窝背侧表面的压迫。1962年Scheck对从桡骨远端月骨关节面背侧部分撕脱下来的骨折命名为 die-punch碎片,现在把由月骨冲撞挤压桡骨的月骨关节面所造成的骨折通称为桡骨远端die-punch骨折。在AO/ASIF分型上属于B1.3型。 八、Clay shoveler骨折:下颈椎或上胸椎棘突骨折。 1940年德国Hall等报道13例棘突骨折的患者,这些患者均为铲土工人,因此Hall 将这类孤立性的棘突骨折命名为Clay shoveler骨折,即“铲土者骨折”。

踝关节术后早期康复训练

踝关节术后早期康复训练 内固定术后早期锻炼可以缓解疼痛和肿胀,减少后期关节活动受限,减少并发症。内固定术后2-3天待疼痛缓解后, 采用部分美国西阿尔巴马大学运动医学中心踩关节康复方案并积极行踝关节屈伸活动。 美国西阿尔巴马大学运动医学中心踝关节康复方案: 踝泵:足趾先向下, 后向上, 增加踝关节的活动范围与循环, 持续而慢速活动。踝关节字母表:舒服坐位, 下肢伸直于身前, 拇趾”描绘”英文字母表, 注意踝关节的活动 踝关节环转运动:以拇趾作为指针, 包括踝关节在内的顺时针、逆时针运动。 内翻外翻活动范围:坐位, 足底与地板平行。转动足底使其朝向或远离面部 跟键牵拉:双手持毛巾末端并绕过足底, 慢慢牵拉毛巾至极限 跟键牵拉:膝关节屈曲位,坐位, 膝关节屈曲90度, 双手持毛巾末端并绕过足底, 慢慢牵拉毛巾至小腿后侧有牵张感, 维持5秒钟。 跟键牵拉胖肠肌:面墙直立, 一足位于另一足前。双手扶墙, 身体倾斜。前膝屈曲, 后腿伸直并维持双足后跟紧贴地面。维持此位置至小腿后侧有牵张感后再维持5秒钟。 跟键比目鱼肌牵拉:面墙站立, 一足位于另一足前。双手扶墙, 身体倾斜。双膝微曲, 保持双侧跟骨位于地面, 膝关节屈曲直至感觉小腿后侧有牵拉感。维持5分钟。 足弓牵拉:坐位, 足置于可乐瓶、高尔夫球或其他相似的物品, 轻中度下压, 由足跟滚至足趾并反复, 每足交替重复。 腘绳肌键:站立, 患肢置于床缘或桌缘, 支撑腿伸直。身体慢慢向前倾斜直至感觉膝关节或后背有牵拉感, 维持20秒, 休息。 早期的肿胀和疼痛以及后期的关节活动受限均是踝关节骨折术后易出现的问题, 而早期合理的康复锻炼治疗可以减少这些问题的发生。通过肌肉的收缩来促进血液循环、消肿并促进骨折的愈合, 是局部的微环境向有利于关节软骨修复的方向发展, 同时减轻疼痛、消除肿胀、避免关节血肿肌化粘连。术后采用美国西阿尔巴马大学运动医学中心踩关节康复方案则更安全更有效的功能锻炼方法, 对于促进功能的恢复有积极的意义。 1

术前病例讨论-股骨粗隆间骨折

基本信息 赵德荣女101岁 主因:摔伤致左髋部疼痛伴活动受限4小时入院。 既往史:93岁时因长子去逝,逐渐出现思维混乱,近期遗忘状态;家族史无特殊,无明确药物过敏史。 个人史:有60年吸烟史,其他无特殊。 入院情况 神志清、精神紧张,被动体位。 血压:200/90mmHg 心率:68次/分体温:36.8℃ 专科查体:左下肢呈屈曲、外展、短缩畸形,局部肿胀明显,无明显皮下瘀斑;左髋外侧压痛明显,左下肢纵向叩击痛明显;左髋及左膝关节活动度因患者疼痛未详查,左踝关节活动无明显异常;右下肢长度约78cm,左下肢长度约76cm,足背动脉搏动无明显异常,肢端感觉无明显异常。余肢体未见明显异常。 左髋关节正位片 左股骨粗隆间骨折,成角明显,骨小梁稀疏,骨皮质变薄,髓腔增宽(图) 胸部正位片 双侧肺纹理增重、紊乱,双肺野可见散在钙化点;主动脉硬化、心脏增大,以左心室增大为主。(图) 心电图 1.窦性心律; 2.频发房早二联律; 3.左室高电压; 4.轻度st段改变。 血常规、生化 血气、凝血 入院初步诊断 1.左股骨粗隆间骨折(Evans Ic) 2.骨质疏松症 3.高血压病(3级极高危) 4.心律失常-频发房早 5. 老年痴呆症 思考 以上检查是否完善,如未完善还需要什么检查? 入院处理及完善术前检查 入院处理:心电监护 低流量吸氧 监测血压 术前备异体血、术中备自体血回输

完善术前检查: 一、心脏彩超:1.心房、心室不扩大;2.左室舒张功 能减低;3.二尖瓣、主动脉瓣轻度返流。 胸腔、腹部、双下肢B超:未见明确异常 甲状腺B超示:结节性甲状腺肿 泌尿系B超示:左肾囊肿 二、血气分析:PO2:125mmHg(吸氧) PO2:97mmHg(脱氧) 请心内科、呼吸科会诊完善术前评估。 呼吸科相关检查 查体:双肺呼吸音清,未闻及干湿性啰音。 吸烟史60年 胸片:双侧肺纹理增重、紊乱,双肺野可见散在钙化点。 血气:PO2:125mmHg(吸氧) PO2:97mmHg(脱氧) 呼吸科会诊意见 1.查肺功能(需急诊手术,夜间肺功能无值班医师,故未查) 2.可考虑手术,但患者高龄,手术风险大,建议加强围手术期管理。 心内科相关检查 入院血压:200/90mmHg ——给予硝苯地平10mg舌下含化——术前血压140/70mmHg左右心率:68次/分 胸片:主动脉硬化、心脏增大,以左心室增大为主。 心电图:1.窦性心律;2.频发房早二联律;3.左室高电压;4.轻度st段改变。 心脏彩超:1.心房、心室不扩大;2.左室舒张功能减低;3.二尖瓣、主动脉瓣轻度返流。肌钙蛋白:0.01ng/ml 心内科会诊意见 1.术中及术后维持收缩压在140-160mmHg之间; 2.监测血常规、肝肾功、离子、血气。 3.术后病情平稳后尽量改口服药物控制病情。 术前诊断 1.左股骨粗隆间骨折(Evans Ic) 2.骨质疏松症 3.高血压病(3级极高危) 4.心律失常-频发房早 5.老年痴呆症 补充诊断: 6.结节性甲状腺肿 7.左肾囊肿

术前病例讨论 股骨粗隆间骨折

基本信息赵德荣女101岁 主因:摔伤致左髋部疼痛伴活动受限4小时入院。 既往史:93岁时因长子去逝,逐渐出现思维混乱,近期遗忘状态;家族史无特殊,无明确药物过敏史。 个人史:有60年吸烟史,其他无特殊。 入院情况 神志清、精神紧张,被动体位。 血压:200/90mmHg 心率:68次/分体温:36.8℃ 专科查体:左下肢呈屈曲、外展、短缩畸形,局部肿胀明显,无明显皮下瘀斑;左髋外侧压痛明显,左下肢纵向叩击痛明显;左髋及左膝关节活动度因患者疼痛未详查,左踝关节活动无明显异常;右下肢长度约78cm,左下肢长度约76cm,足背动脉搏动无明显异常,肢端感觉无明显异常。余肢体未见明显异常。 左髋关节正位片 左股骨粗隆间骨折,成角明显,骨小梁稀疏,骨皮质变薄,髓腔增宽(图) 胸部正位片 双侧肺纹理增重、紊乱,双肺野可见散在钙化点;主动脉硬化、心脏增大,以左心室增大为主。(图) 心电图 1.窦性心律; 2.频发房早二联律; 3.左室高电压; 4.轻度st段改变。 血常规、生化 血气、凝血 入院初步诊断 1.左股骨粗隆间骨折(Evans Ic) 2.骨质疏松症 3.高血压病(3级极高危) 4.心律失常-频发房早 5. 老年痴呆症 思考 以上检查是否完善,如未完善还需要什么检查? 入院处理及完善术前检查 入院处理:心电监护 低流量吸氧 监测血压 术前备异体血、术中备自体血回输

完善术前检查: 一、心脏彩超:1.心房、心室不扩大;2.左室舒张功 能减低;3.二尖瓣、主动脉瓣轻度返流。 胸腔、腹部、双下肢B超:未见明确异常 甲状腺B超示:结节性甲状腺肿 泌尿系B超示:左肾囊肿 二、血气分析:PO2:125mmHg(吸氧) PO2:97mmHg(脱氧) 请心内科、呼吸科会诊完善术前评估。 呼吸科相关检查 查体:双肺呼吸音清,未闻及干湿性啰音。 吸烟史60年 胸片:双侧肺纹理增重、紊乱,双肺野可见散在钙化点。 血气:PO2:125mmHg(吸氧) PO2:97mmHg(脱氧) 呼吸科会诊意见 1.查肺功能(需急诊手术,夜间肺功能无值班医师,故未查) 2.可考虑手术,但患者高龄,手术风险大,建议加强围手术期管理。 心内科相关检查 入院血压:200/90mmHg ——给予硝苯地平10mg舌下含化——术前血压140/70mmHg左右心率:68次/分 胸片:主动脉硬化、心脏增大,以左心室增大为主。 心电图:1.窦性心律;2.频发房早二联律;3.左室高电压;4.轻度st段改变。 心脏彩超:1.心房、心室不扩大;2.左室舒张功能减低;3.二尖瓣、主动脉瓣轻度返流。肌钙蛋白:0.01ng/ml 心内科会诊意见 1.术中及术后维持收缩压在140-160mmHg之间; 2.监测血常规、肝肾功、离子、血气。 3.术后病情平稳后尽量改口服药物控制病情。 术前诊断 1.左股骨粗隆间骨折(Evans Ic) 2.骨质疏松症 3.高血压病(3级极高危) 4.心律失常-频发房早 5.老年痴呆症 补充诊断: 6.结节性甲状腺肿 左肾囊肿7.

踝关节骨折分类系统(Lauge-Hansen分型)

踝关节骨折分类系统(Lauge-Hansen分型):一种评估系统 Department of Radiology, Los Angeles County-University of Southern California Medical Center, 1 200 N. State St., Los Angeles, CA 90033. Address reprint requests to D. M. Forrester 1950年Lauge-Hansen医生依据损伤时足的位置和导致畸形的暴力提出了踝关节骨折的分类系统。骨科医生广泛应用这个系统,但是放射学科医生通常不应用这个分类系统。作者提出一种系统能够快速评估90%-95%病例的损伤机制。发现骨折并对损伤进行分类并能够做出韧带损伤的诊断。以腓骨骨折为依据,可以立即发现四种类型的损伤:旋前-外展型,旋前-外旋型,旋后-内收型,旋后-外旋型。随后评估内踝骨折和后踝骨折,确定损伤的程度和韧带撕裂的部位。1950年Lauge-Hansen依据损伤时足的体位和所受外力对踝关节损伤进行分类1,2。他的研究性工作已经被广泛应用,作为评估踝关节损伤的依据。 通过将尸体足固定在板上,给予不同的应力,Lauge-Hansen 建立了四种类型的踝关节损伤类型:旋前-外展型,旋前-侧旋型(外展),旋后-内收型,旋后-侧旋型(内翻)。双词语命名的第一个词指受伤时足处的位置;第二个词语是指发生变形的暴力。他发现对于踝关节的暴力造成的韧带和骨骼的损伤是按照可以预测的顺序发生的。如果暴力在发生顺序任何一点停止,导致不完全的系列损伤3,4。因此如果知道受伤时足所处位置和所受暴力的方向,可以在X线片上对不能显现的韧带损伤和明显的骨折作出评估。 尽管应用Lauge-Hansen分型可以作出精确的和复杂的放射学报告,但是为什么没有被广大放射学科医生普遍应用呢?为什么一直应用单纯描述性词语例如“内踝骨折”或“三踝骨折”作为诊断呢?单纯内踝骨折可能反映旋前或旋后损伤。与之相似,“三踝骨折”可能是旋前-侧方旋转或旋后-侧方旋转损伤的末期。如果骨折复位以发生损伤的暴力为反方向,判定损伤机制是重要的。不幸的是,当病人发生踝部骨折时,通常不能表述事故发生时足所处的位置。与实验情况不同,放射医生必须从骨折特异性位置和形态重建信息。 应用Lauge-Hansen分型我们设计了一种规则系统可以快速评估损伤机制。识别踝部骨折块的数量能够证实损伤是否完全或在中间停止。从这方面信息,从骨折类型可以推断出韧带损伤情况。四种损伤机制 内旋-外展 当足内旋时,距骨在踝穴内外展这导致牵引内侧结构并压迫外侧结构(图1A)。然后按顺序发生对骨骼和韧带的损伤: 1度损伤:内踝横行骨折或三角韧带撕裂 2度损伤:前方和后方胫腓联合韧带撕裂并由后踝骨折。 3度损伤:弯曲形腓骨骨折,通常在踝关节以上(图1B)。 腓骨短斜形骨折从内侧向外侧向上行走,角度不是陡直的,在前后位片上看的最清楚。当内踝骨折时,变为横行走向。 踝关节的前后位片(图1C)表明了由旋前-外翻暴力对外踝结构产生影响时导致的斜形骨折。内侧踝穴增宽确立了三角韧带撕裂。存在短斜形骨折表明是3期的内旋-外翻损伤。通过推理,在侧位片上尽管没有后方骨折,但是后方胫腓韧带很可能撕裂。

踝关节骨折健康教育(借鉴资料)

踝部骨折健康教育 一、定义 踝部骨折(fracture of ankle joint):多由间接暴力引起,如外翻、内翻或外旋等。根据暴力作用的大小,方向和受伤时足的位置而产生不同类型和程度的骨折。踝关节是负重关节,骨折均为关节内骨折,若对位不好,将形成创伤性踝关节炎,伤踝僵硬疼痛,行走困难、痛苦甚大。 二、临床表现 踝部受伤后,局部肿胀明显,淤斑、出现内翻或外翻畸形,活动障碍,检查可在骨折处扪多局限性压痛。外伤后关节疼痛,活动受限;关节肿胀、瘀血、畸形,有些可听到骨擦感。 三、治疗 1、石膏或支局固定保守治疗 2、手术治疗

四、护理 (一)体位护理:观察踝关节固定后的摆放位置。因踝部骨折肿胀较甚,应抬高患侧小腿略高于心脏的位置,以利于肿胀消退。 (二)康复训练 1、术后早期的康复训练(0-2周)。 手术后1~3天, 将患者骨折肢体吊起, 大概与肢体呈30度角, 可增加患处血液循环, 利于消肿, 同时静脉滴注消肿止疼类药物, 加速手术部位的恢复, 在此期间, 可指导患者进行跖趾关节与趾间关节的屈伸运动, 运动过程中应注意幅度不可过大, 以避免对患处造成二次伤害。在手术后的4~7天, 可指导患者进行患处足趾的主动运动。 2、术后中期的康复训练(3-6周) 在患足不负重的情况下, 指导并鼓励患者进行踝关节主动屈伸运动, 每日早中晚各锻炼100次左右, 也可指导患者进行膝关节与髋关节的活动, 避免发生痉挛等症状。

3、术后后期的康复治疗。(术后6周以后) 医护人员根据患者前期与中期的康复情况, 调整并指导患者进行踝 关节进行负重训练。首先应在双拐的支撑保护下进行踩地轻量负重, 负重小于10公斤, 当双拐负重适应后可转变为单拐负重, 然后过渡到完全负重。 五、出院指导 1、遵医嘱继续合理用药;定期复诊,不适随诊。 2、功能的锻炼::要强调自主性的功能锻炼,要反复不间断的进行,锻炼中要循序渐进,耐心细致。其活动范围要由小到大,速度由慢到快,次数由少到多,切不可采取粗暴的被动性活动。在锻炼时以损伤部位如骨折、脱位、软组织断裂处不发生疼痛、肿胀为原则。 3、饮食指导:指导病人进食高蛋白、高热量、高纤维素饮食,提高机体免疫力,多饮水,防止尿路感染,预防便秘。 4、复诊:1个月、3个月后X线片复查,检查骨折愈合情况。

2021年踝关节骨折康复训练

1、术后02周 欧阳光明(2021.03.07) 根据损伤和手术特点,为使踝关节可以愈合牢固,有一些患者需要石膏托或支具固定24周。 固按期间未经医生许可只能进行下述练习,盲目活动很可能造成损伤。 (1) 手术后13天: 活动足趾:用力、缓慢、尽可能年夜规模地活动足趾,但绝对不成引起踝关节的活动。5分钟/组,1组/小时。 开始直抬腿练习:包含侧抬腿和后抬腿,避免肌肉过度萎缩无力。30次/组,组间休息30秒,每次46组。一天训练23次。练习时有可能因石膏过重无法完成。 (2) 术后一周: 膝关节的弯曲和伸直练习:因组织制动,可能影响膝关节活动,要重视。1520分钟/次,一天一次即可。

年夜腿肌肉练习:抗阻伸膝、抗阻屈膝。练习年夜腿的绝对力量,选中等负荷(完成20次举措即感疲劳的负重量),20次/组,组间休息60秒,24组/天。 2、术后2周 如果患者踝关节没有石膏固定,即可以开始下述练习,如果佩戴石膏,要经医生检查,去石膏或支具后练习踝关节的活动,练习后继续佩戴石膏或支具。 (1)、主动活动踝关节:包含屈伸和内外翻。缓慢用力,最年夜限度。但必须无痛或略痛,避免过度牵拉造成不良后果。1015分钟/次,一天2 次。训练前热水泡脚2030分钟或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强度不超出6的水针灸,以提高组织的延展性,利于练习。 (2)逐步开始主动踝关节屈伸练习:逐渐加力,时间同上。23个月内和好脚踝一致即可。 (3)内外翻练习:必须在无痛或微痛的规模内,增加活动度和活动力度。因组织愈合尚未完全愈合,不成过度牵拉。时间同上。训练前热水泡脚2030分钟或水针灸20分钟,强度控制在6以内,以提高组织的延展性,利于练习。

踝关节骨折分型及特殊类型骨折治疗

踝关节周围损伤是一种常见创伤,其中踝关节骨折约占全身骨折的 3. 9%,发生率居关节内骨折首位。英国每年有302000例踝关节扭伤患者就医,其中42000例较为严重;美国每年有26000例踝关节骨折患者就医,其中25 %需手术治疗。随着人口老龄化及城镇交 通的繁杂,踝关节骨折的发生率有逐年增多的趋势,踝关节骨折治疗的需求及患者对生活质 量的高要求成为骨科医师所面临的一项挑战。笔者就踝关节骨折近年来的热点问题结合本期 刊登的踝关节相关论文进行简要评述。 踝关节骨折分型的局限性 骨折分型是分析骨折致伤机制、指导治疗及判断预后最科学、简单、实用的方法。同 时,骨折分型亦已成为临床医师之间交流治疗方案、总结临床经验的专业语言及重要理论基础。踝关节由胫骨远端、腓骨远端、距骨及下胫腓联合复合体、内侧三角韧带复合体、外侧 韧带复合体组成。目前,踝关节骨折应用较多的是Lauge —Hansen分型及基于Danis —Weber分型提出的AO分型。Lauge —Hansen分型创建于1950年,是目前应用普遍的 踝关节骨折分型体系,常用于指导临床治疗方案的确定。Lauge —Hansen分型的命名原则包括两部分,前部分表示足的位置,后部分表示暴力方向。

Lauge —Hansen共验证了4类骨折类型:(1)旋后外旋型损伤(SER),发生率占踝关 节骨折的40 %?75 %; SER包括4个亚型,即I度下胫腓前韧带断裂、H度外踝短斜或螺旋形骨折、川度下胫腓后韧带断裂或后踝骨折、"度内踝骨折或三角韧带断裂。(2)旋后内收型损伤(SAD),发生率为10 %一20 %; SAD包括2个亚型,即I度外侧副韧带损伤或外踝骨折、H 度内踝骨折。(3)旋前外旋型损伤(PER),发生率为7 %一19 %; PER包括4个亚型,即I度内踝骨折或三角韧带断裂、H度下胫腓前韧带断裂、川度外踝胫距关节面上方 的螺旋形或斜形骨折、W度下胫腓后韧带断裂或后踝骨折,PER常伴下胫腓联合不稳定。(4)旋前外展型损伤(PAB),发生率为5%?20 %; PAB包括3个亚型,即I度内踝骨折或三角韧带断裂、H 度下胫腓前后韧带撕裂、川度外踝横形骨折。 但是,在临床应用中Lauge —Hansen分型作为决策手术指征的理论基础存在以下局限性:(1)该分型表述了外踝、内踝、后踝骨折的发生,却没有明确表述骨折的移位、成角的量化指标;(2)对后踝骨折无定位表述及对关节面损伤无程度表述,如骨折发生在后踝外侧或内侧。因此,有学者提出后踝骨折若延续到了内踝,则无法应用Lauge —Hansen分 型标准进行分型,故称其为“非典型踝关节骨折”。 该类创伤可发生于高能量损伤,也可发生于低能量损伤,发生率为 6 %一11 %,常伴 发于SER或PER损伤伴腓骨骨折端外移时,垂直的骨折线通过内踝后丘,且伴距骨向后内 侧半脱位,影像学上表现为内踝骨折处的“双边征”,CT可见骨折块覆盖整个后踝。

术前病例讨论

术前病例讨论 基本信息 赵某某女101岁 主因:摔伤致左膝疼痛伴活动受限4小时入院。 既往史:93岁时因长子去逝,逐渐出现思维混乱,近期遗忘状态;家族史无特殊,无明确药物过敏史。 个人史:有60年吸烟史,其他无特殊。 入院情况 神志清、精神紧张,被动体位。 血压:200/90mmHg 心率:68次/分体温:36.8℃ 专科查体:左.............,局部肿胀明显,明显皮下瘀斑及水泡;压痛明显,左下肢纵向叩击痛明显;左膝关节活动度因患者疼痛未详查,左踝关节活动受限;左足背动脉搏动无明显异常,肢端感觉无明显异常。余肢体未见明显异常。 左踝正侧位片+跟骨轴位片 1.跟骨前突骨折 2. 跟骨结节的垂直骨折 3. 载距突骨折4. 跟骨压缩性骨折 5. 跟骨粉碎性骨折

胸部正位片 双侧肺纹理增重、紊乱,双肺野可见散在钙化点;主动脉硬化、心脏增大,以左心室增大为主。(图) 心电图 1.窦性心律; 2.频发房早二联律; 3.左室高电压; 4.轻度st段改变。 血常规、生化 血气、凝血 入院初步诊断 1.左胫骨平台骨折(SchatzkerⅡ型) 2.骨质疏松症 3.高血压病(3级极高危) 4.心律失常-频发房早 5. 老年痴呆症

思考 以上检查是否完善,如未完善还需要什么检查? 入院处理及完善术前检查 入院处理:心电监护 低流量吸氧 监测血压 术前备异体血、术中备自体血回输 完善术前检查: 一、心脏彩超:1.心房、心室不扩大;2.左室舒张功 能减低;3.二尖瓣、主动脉瓣轻度返流。 胸腔、腹部、双下肢B超:未见明确异常 甲状腺B超示:结节性甲状腺肿 泌尿系B超示:左肾囊肿 二、血气分析:PO2:125mmHg(吸氧) PO2:97mmHg(脱氧) 请心内科、呼吸科会诊完善术前评估。 呼吸科相关检查 查体:双肺呼吸音清,未闻及干湿性啰音。 吸烟史60年 胸片:双侧肺纹理增重、紊乱,双肺野可见散在钙化点。

踝关节骨折康复训练

1、术后0-2周 根据损伤和手术特点,为使踝关节可以愈合牢固,有一些患者需要石膏托或支具固定2-4周。 固定期间未经医生许可只能进行下述练习,盲目活动很可能造成损伤。 (1) 手术后1-3天: 活动足趾:用力、缓慢、尽可能大范围地活动足趾,但绝对不可引起踝关节的活动。5分钟/组,1组/小时。 开始直抬腿练习:包括侧抬腿和后抬腿,避免肌肉过度萎缩无力。30次/组,组间休息30秒,每次4-6组。一天训练2-3次。练习时有可能因石膏过重无法完成。 (2) 术后一周: 膝关节的弯曲和伸直练习:因组织制动,可能影响膝关节活动,要重视。15-20分钟/次,一天一次即可。 大腿肌肉练习:抗阻伸膝、抗阻屈膝。练习大腿的绝对力量,选中等负荷(完成20次动作即感疲劳的负重量),20次/组,组间休息60秒,2-4组/天。 2、术后2周 如果患者踝关节没有石膏固定,即可以开始下述练习,如果佩戴石膏,要经医生检查,去石膏或支具后练习踝关节的活动,练习后继续佩戴石膏或支具。

(1)、主动活动踝关节:包括屈伸和内外翻。缓慢用力,最大限度。但必须无痛或略痛,防 止过度牵拉造成不良后果。10-15分钟/次,一天2 次。训练前热水泡脚20--30分钟或条件 允许的情况下,强度不超过6的水针灸,以提高组织的延展性,利于练习。 (2)逐步开始被动踝关节屈伸练习:逐渐加力,时间同上。2-3个月内和好脚踝一致即可。 (3)内外翻练习:必须在无痛或微痛的范围内,增加活动度和活动力度。因组织愈合尚未完 全愈合,不可过度牵拉。时间同上。训练前热水泡脚20-30分钟或水针灸20分钟,强度控 制在6以内,以提高组织的延展性,利于练习。 3、术后4-8周 根据X线检查结果,由专业医生决定是否开始与下肢负重有关的练习。此期可以拆除石膏 或支具固定。 (1) 开始踝关节及下肢负重练习:前跨步、后跨步、侧跨步,要求动作缓慢、有控制、上 体不晃动。力量增加后,可双手提重物,增加负荷。20次/组,组间休息30秒,2-4组/次,一天2-3次。 (2) 强化踝关节周围肌肉力量:抗阻勾脚、抗阻绷脚、抗阻内外翻。30次/组,组间休息 30秒,4-6组,一日2-3次。 4、术后8周 (1)强化踝关节和下肢的各项肌力:静蹲。2分钟/次,休息5秒,共10分钟,一日2-3次。 提踵:训练量同上,从双腿过渡到单腿。台脚前向下练习:要求缓慢有控制,上体不晃动。20次/组,组间休息30秒,一天2-3次。

距骨及踝关节骨折分型讲解

距骨骨折的Hawkin 分型: I 型:距骨颈无移位骨折。 Ⅱ型:距骨颈移位骨折,伴有距下关节脱位。 Ⅲ型:距骨颈移位骨折,伴有距下关节或胫距关节脱位。 Ⅳ型:距骨颈移位骨折,合并胫距、距下及距舟关节脱位。 踝关节骨折的AO 分型: Slide 1 分型 AO 分型 AO 根据外踝损伤的情况,将踝关节骨折分为A 、B 、C 三型,这三型中又有不同亚型,以1,2,3等数字代表由于踝关节骨折特有的复杂性及其区别于垂直压缩Pilon 骨折的必要性,AO 将踝关节骨折编码为44 Slide 2 A 型:韧带联合平面以下腓骨骨折(韧带联合下型) A1---单纯腓骨骨折 A2---合并内踝损伤 A3---合并后内侧骨折 B 型:韧带联合平面腓骨骨折(经韧带联合型) B1---单纯腓骨骨折 B2---合并内侧损伤 B3---合并内侧损伤及胫骨后外侧骨折 C 型:韧带联合平面以上腓骨骨折(韧带联合上型) C1---单纯腓骨干骨折 C2---复合性腓骨干骨折 C3---近端腓骨骨折 Slide 3 A 型:韧带联合下型足在旋后的位置内收的暴力作用于距骨,导致外侧结构紧张而最先受累。它可以是外侧韧带断裂、骨韧带撕脱或外踝在胫骨关节面水平或稍下的横行骨折。如果致畸型的暴力持续作用,距骨将倾斜,导致内踝的剪切压缩骨折。 Slide 4

B 型:经韧带联合型最常见的损伤类型发生在足旋后位上,受到一个轴向的压力。由于距下关节沿着倾斜轴心运动,足的内翻导致距骨的外旋。首先腓骨超负荷发生斜型骨折,骨折线由前向后,从踝关节水平向近端延伸。距骨进一步外旋,并向后方移位,导致后联合韧带损伤或后踝骨折。最后由于距骨向后半脱位,内侧结构受损,导致三角韧带损伤或内踝横向骨折。 Slide 5 C 型:韧带联合上型损伤发生于足旋前位,内侧结构紧张,外旋的力量作用于足部。内侧结构首先受损,表现为三角韧带断裂或内踝撕脱骨折。这样,距骨的内侧壁便可以向前移位。距骨外旋,迫使腓骨沿其纵轴旋转扭曲,导致前联合韧带,然后是骨间韧带的断裂。这时,旋转的距骨脱离了位于内侧的胫骨,腓骨与胫骨分离,导致后联合韧带的断裂(少数可以发生后踝的撕脱骨折)。最后,腓骨干间接骨折,骨折的水平取决于骨间膜向近端撕裂的程度。

踝关节骨折的康复方案

踝关节骨折的康复方案 一、踝关节骨折: 踝关节骨折在临床上非常常见,当踝关节内、外损伤时,往往造成内、外踝和后踝的骨折,可以是单踝骨折、双踝骨折或三踝骨折。骨折后患者踝关节疾病肿胀、疼痛活动受限。 二、踝关节骨折的治疗: 踝关节骨折后,如果骨折单踝或双踝骨折,骨折无错位,可以采取保守治疗,石膏或支具固定;如果骨折有错位应手术治疗。 三、踝关节骨折手术治疗康复方案: 1.术后 0-2周: 根据损伤及手术特点,为使踝关节可以愈合牢固,有一些患者需要石膏托或支具固定,一般需戴2-4周左右。固定期间未经医生许可只能进行上述练习,盲目活动很可能造成损伤!手术后1-3天: (1)活动足趾: 用力、缓慢、尽可能大范围地活动足趾。但绝对不可引起踝关节活动!5分/组,1组/小时。 (2)开始直抬腿练习 此练习包括向上的,向内收的侧抬腿以及外展的侧抬腿,向后的后抬腿练习,以强化大腿前后内外侧的肌肉,避免过分萎缩无力。30次/组,组间休息30秒,4-6组连续,2-3次练习/日。练习时有可能因石膏托过重无法完成。 术后1周: (1)开始膝关节屈曲练习 15-20分/次,1-2次/日。因长时间固定膝关节活动度会有所下降,故练习初期可能有疼痛,坚持练习即可改善。 (2)开始膝关节伸展练习 15-20分/次,1-2次/日。因长时间固定膝关节活动度会有所下降,故练习初期可能有疼痛,坚持练习即可改善。 (3)开始腿部肌力练习 以恢复石膏固定期萎缩的大腿肌肉。练习腿部绝对力量,选用中等负荷(完成20次动作即感疲劳的负荷量),20次/组,2-4组连续练习,组间休息60秒,至疲劳为止。 2.术后2周 如患者踝关节没有石膏固定,即可开始下述练习,如果踝关节有石膏固定,经医生检查后,去处石膏或支具练习踝关节的活动,练习后进行配戴石膏或支具。 (1)开始踝主动关节活动度练习 主动地屈伸和内外翻踝关节,缓慢、用力、最大限度。但必须在无或微痛范围内!因早期组织愈合尚不够坚固,过度牵拉可能造成不良后果。10-15分/次,2次/日。练习前热水泡脚20-30分,以提高组织温度改善延展性,加强练习效果。 (2)逐步开始被动踝关节屈伸练习 逐渐加力并增大活动度,10-15分/次,2次/日。活动度练习应循序渐进,在2-3月内使踝关节的活动度(即活动范围)达到与健侧相同。 (3)踝关节内外翻活动度练习 缓慢、用力、最大限度内外翻踝关节。必须在无或微痛范围内,并逐渐增加角度和活动

踝关节骨折术后康复指导

踝关节骨折术后康复指导 【踝关节骨折】指胫腓骨远端内外踝骨折,是骨科常见骨折之一,多由间接暴力引起踝部扭伤后发生。根据暴力方向、大小及受伤时足的位置的不同可引起各种不同类型的骨折。 【临床表现】踝关节外伤后踝部疼痛、肿胀,皮下可出现瘀癍、青紫,不敢活动踝关节,不能行走。检查可见踝关节畸形,内踝或外踝有明显压痛,并可有骨擦音。 手术治疗已成为踝关节骨折的常规治疗方法,但如不配合术后系统的康复治疗,必然导致肌肉萎缩、肌腱粘连、关节僵硬,从而影响踝关节远期疗效。【术后康复】 踝关节骨折术后康复可分为三个节段:早期阶段、中期阶段及后期阶段。在医生的指导下早期采取被动活动为主动活动为辅,后期主动活动为主被动活动为辅的治疗方法,循序渐进进行足趾活动、踝关节被动屈伸活动、踝关节主动屈伸活动、髋和膝关节的功能活动、以及患肢部分负重功能活动等,以便能尽快恢复健康,完全负重行走。 (1)早期阶段:术后1-3周 为使踝关节可以愈合牢固,有一些患者需要石膏托或支具固定2-4周,固定期间应遵医嘱,不可盲目活动,造成损伤。

术后1-7天,可做患足足趾主动活动,用力、缓慢、尽可能大范围地活动足趾,置踝关节于跖屈小于10°,接近垂直位,绝对不可引起踝关节的活动。5分钟/组,1组/小时,既能促进消肿,又能为以后的锻炼做准备。 直抬腿练习包括向上、向内收的侧抬腿以及外展的侧抬腿,向后的后抬腿练习,以强化大腿前后内外侧的肌肉,避免过分萎缩无力。30次/组,组间休息30秒,每次4-6组。一天训练2-3次。如石膏过重可能无法完成。 术后1周,进行膝关节的弯曲和伸直练习,15-20分钟/次,一天一次。大腿肌肉练习包括抗阻伸膝和抗阻屈膝,练习大腿的绝对力量,中等负荷(完成20次动作即感疲劳的负重量),20次/组,组间休息60秒,2-4组/天。 术后2周,局部疼痛缓解,创伤炎症开始消退,患者可在做足趾活动的同时,做踝关节被动屈伸活动及内外翻练习。如果患者踝关节没有石膏固定,即可以

踝关节骨折康复训练

1、术后02周 令狐采学 根据损伤和手术特点,为使踝关节可以愈合牢固,有一些患者需要石膏托或支具固定24周。 固按期间未经医生许可只能进行下述练习,盲目活动很可能造成损伤。 (1) 手术后13天: 活动足趾:用力、缓慢、尽可能年夜规模地活动足趾,但绝对不成引起踝关节的活动。5分钟/组,1组/小时。 开始直抬腿练习:包含侧抬腿和后抬腿,避免肌肉过度萎缩无力。30次/组,组间休息30秒,每次46组。一天训练23次。练习时有可能因石膏过重无法完成。 (2) 术后一周: 膝关节的弯曲和伸直练习:因组织制动,可能影响膝关节活动,要重视。1520分钟/次,一天一次即可。

年夜腿肌肉练习:抗阻伸膝、抗阻屈膝。练习年夜腿的绝对力量,选中等负荷(完成20次举措即感疲劳的负重量),20次/组,组间休息60秒,24组/天。 2、术后2周 如果患者踝关节没有石膏固定,即可以开始下述练习,如果佩戴石膏,要经医生检查,去石膏或支具后练习踝关节的活动,练习后继续佩戴石膏或支具。 (1)、主动活动踝关节:包含屈伸和内外翻。缓慢用力,最年夜限度。但必须无痛或略痛,避免过度牵拉造成不良后果。1015分钟/次,一天2 次。训练前热水泡脚2030分钟或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强度不超出6的水针灸,以提高组织的延展性,利于练习。 (2)逐步开始主动踝关节屈伸练习:逐渐加力,时间同上。23个月内和好脚踝一致即可。 (3)内外翻练习:必须在无痛或微痛的规模内,增加活动度和活动力度。因组织愈合尚未完全愈合,不成过度牵拉。时间同上。训练前热水泡脚2030分钟或水针灸20分钟,强度控制在6以内,以提高组织的延展性,利于练习。

术前病例讨论股骨粗隆间骨折

基本信息 赵德荣女101 岁主因:摔伤致左髋部疼痛伴活动受限4 小时入院。 既往史:93 岁时因长子去逝,逐渐出现思维混乱,近期遗忘状态;家族史无特殊,无明确药物过敏史。 个人史:有60 年吸烟史,其他无特殊。 入院情况 神志清、精神紧张,被动体位。 血压:200/90 心率:68次/分体温:36.8 C 专科查体:左下肢呈屈曲、外展、短缩畸形,局部肿胀明显,无明显皮下瘀斑;左髋外侧压痛明显,左下肢纵向叩击痛明显;左髋及左膝关节活动度因患者疼痛未详查,左踝关节活动无明显异常;右下肢长度约78,左下肢长度约76,足背动脉搏动无明显异常,肢端感觉无明显异常。余肢体未见明显异常。 左髋关节正位片左股骨粗隆间骨折,成角明显,骨小梁稀疏,骨皮质变薄,髓腔增宽(图) 胸部正位片双侧肺纹理增重、紊乱,双肺野可见散在钙化点;主动脉硬化、心脏增大,以左心室增大为主。(图)心电图 1. 窦性心律;2 .频发房早二联律;3.左室高电压;4.轻度段改变。 血常规、生化 血气、凝血 入院初步诊断 1. 左股骨粗隆间骨折() 2. 骨质疏松症 3. 高血压病(3 级极高危) 4. 心律失常-频发房早 5. 老年痴呆症 思考以上检查是否完善,如未完善还需要什么检查? 入院处理及完善术前检查 入院处理:心电监护 低流量吸氧 监测血压 术前备异体血、术中备自体血回输 完善术前检查: 一、心脏彩超:1.心房、心室不扩大;2.左室舒张功 能减低;3.二尖瓣、主动脉瓣轻度返流。胸腔、腹部、双下肢B 超:未见明确异常甲状腺B 超示:结节性甲状腺肿泌尿系B 超示:左肾囊肿 二、血气分析:2:125(吸氧) 2:97 (脱氧)请心内科、呼吸科会诊完善术前评估。 呼吸科相关检查查体:双肺呼吸音清,未闻及干湿性啰音。 吸烟史60 年胸片:双侧肺纹理增重、紊乱,双肺野可见散在钙化点。

下肢骨折功能锻炼

下肢骨折功能锻炼 Prepared on 22 November 2020

股骨颈骨折、股骨粗隆间骨折、股骨干骨折 术前: 1.胫骨结节牵引的患者练习三点支撑抬高上身和臀部,患者两手支起臀部并将健肢蹬起,每隔2小时做1次,夜间睡眠时间隔稍长,每隔3-4小时做1次,每次抬起至少5秒。 2. 锻炼股四头肌等长收缩,用力使踝关节背屈伸伴足趾屈伸,以及足趾每日屈伸200次。 术后: 1.术后第1天做深呼吸,并开始足趾及踝关节背屈活动。 2.术后2~3天进行健侧和上肢练习,协助手拉吊环抬高臀部,每组20次,每日三次;做患肢肌肉收缩,进行股四头肌等长收缩和踝关节屈伸,收缩与放松的时间均为5秒钟,每组20-30次,每日8-10组;拔除伤口引流管后,协助病人在床上坐起,摇起床头30°~60°,每日2次。 3.术后7天继续做患肢肌力训练,增加髋部屈曲练习,病人仰卧伸腿位,收缩股四头肌,缓缓将患肢足跟向臀部滑动,使髋屈曲,足尖保持向前,注意防止髋内收、内旋,屈曲角度不宜过大(﹤90°)。保持髋部屈曲5秒钟后回到原位,放松5秒钟,每组20次,每次5-6次。直腿抬高训练,保持外展中立位不能内收,每天5次,每次5下。 髌骨骨折 术前: 1.练习三点支撑抬高上身和臀部,患者两手支起臀部并将健肢蹬起,每隔2小时做1次,夜间睡眠时间隔稍长,每隔3-4小时做1次,每次抬起至少5秒。 2. 锻炼股四头肌等长收缩,用力使踝关节背屈伸伴足趾屈伸,以及足趾每日屈伸200次。 术后: 1.术后第1天进行踝关节屈伸,收缩与放松的时间均为5秒钟,每组20-30次,每日8-10组。患肢用垫枕抬高,保持中立位,膝关节屈曲10~15°。

踝关节骨折_百度文库

踝关节骨折病人的护理 顾倩莉 解剖概要 ?构成:胫骨远端、腓骨远端、距骨体。 ?外踝,内踝,后踝: 折。?活动范围:背屈20。— 30°跖屈45 - 50 踝关节运动肌群 肌等;?肌拉力线从踝关节冠状轴前方通过 ?伸肌群:胫骨前肌、拇长伸肌和趾长伸肌等 ?肌拉力线从踝关节冠状轴后方通过 ?内翻肌群:拇长屈肌、趾长屈肌、胫骨前肌和胫骨后肌等; ?外翻肌群:腓骨长肌、腓骨短肌和趾长伸肌等 踝关节骨折概述 ?踝关节由胫腓骨下端与距骨组成。 ?间接暴力:多见,跖屈扭伤。 ?直接暴力:骨折复杂。 分类 ?踝关节背屈位时稳定;跖屈位时,间隙增大, 活动度增大,不稳定,易骨 ?屈肌群:小腿三头肌、拇长屈肌、趾长屈肌、 胫骨后肌、腓骨长肌和腓骨短 °内翻30 °外翻30 — 35 °

?I型:内翻内收型 ?n型: ?外翻外展型: ?内翻外旋型: ?特征:三踝骨折,胫腓下韧带完整,不发生踝关节脱位。 ?m型:外翻外旋型 临床表现和诊断 ?踝部肿胀,淤斑。 ?内翻或外翻畸形,严重者可出现开放性骨折脱位。 ?压痛,活动障碍。 ?X线:踝关节正、侧、双斜位;胫腓骨全长像。 治疗 ?治疗前应了解一些因素: ?距骨与胫腓骨下端紧密接触,是骨折复位的关键,因为两踝均通过韧带与距骨相连。?采用与损伤相反方向,将距骨与胫骨远端的关系恢复正常,踝关节的解剖位置将恢复,由于这一位置很难保持,故需用内固定。 ?内踝如此,外踝也如此。 ?外踝或腓骨下端被认为是处理关节损伤中的一个很重要的部分,有时需要依靠内固定腓骨来保持踝关节的完整性。

?下胫腓关节的分离应完全纠正,必要时需内固定。

脚踝骨折功能康复de训练

2010-04-14 12:45 提问者采纳 1、骨折术后什么时间可以下地,主要取决于骨折愈合的情况,当然时间可以作为参考的标准。建议回医院复查,拍摄踝关节X线片,并咨询主管医生可否下地。一般来讲,术后12周脚可以轻微踩地了,但是切不可完全负重。 2、关于康复训练,可以尝试一下一下的方法:踝关节先用力向上勾,尽最大努力,坚持几秒钟,然后用力向下蹬,也是到最大范围,十次或二十次为一组,一天可以练习若干组。开始的时候肯定会感觉疼痛而且范围比较小,但是一定要坚持,经过一段时间的锻炼之后,踝关节的活动范围就会越来越大,最终有望恢复到正常活动范围。 3、有响声不是非常严重的问题,关键是有没有疼痛,如果不伴有疼痛的话,一般不会有问题,具体情况建议咨询主管医生。 4、“走路一会儿就有胀的感觉,有时候整个脚都紫红的”这种情况很正常,是因为血液循环不良造成的,而且有可能会持续比较长的时间,处理的方法是:尽量不要让脚处在低位,比如功能锻炼坐在床上进行,晚上睡觉的时候在把脚垫高,经常用热水泡脚,多活动脚趾头,躺在床上两腿在空中做蹬自行车的动作等等。个人观点,仅供参考,谨遵医嘱!祝早日康复。 病情分析: 首先,你要肯定是折还是骨裂.一般来说,症状轻,上石膏后,年青人半个月到一个月就能痊愈,但是走路, 指导意见: 我建议你还是最好搞个凳子或其它可以支撑的东西借点力,不能跟平时正常的时候一样频繁的走,因为刚愈合的骨头,骨质比较柔软,不是很硬,所以还是要少走路为主.康复期的时候你保养好一点,要不然就会引起骨头偏位!还有什么不懂可以再咨询我! 指导意见: 首先不可以长期卧床!经常适当活动有利于血液循环;由于是脚踝骨折,最好不要让脚左右剧烈运动,在走路的时候,一定要让脚前后受力,要是偏了的话很可能会加重原来的骨折,其实这很容易好的,适度的运动对于恢复很重要.牢靠的固定,加上早期的功能练习. 注意:1,不要老做凳子椅子,总之要把脚抬高一点,如果脚老在身体最低点,那么压力会很大,不利于康复 2,要对小腿进行按摩,不要重,轻轻按摩,促进血液循环为目的,让小腿肌肉有感为宜 3,要适当做些上肢运动,比如举举哑铃,轻型的,这种锻炼可以促使骨头内的成骨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