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基于切削力的刀具状态在线监控

最新基于切削力的刀具状态在线监控
最新基于切削力的刀具状态在线监控

基于刀具状态的切削力模型研究

(常州铁道高等职业技术学校、常州昌成铁路机械厂江苏常州213011)

张宝金

摘要:建立适用于变工况加工的切削力模型,将切削力信号用于切削过程监控。建立基于切削参数(切削速度、进给量、切削深度)与刀具状态(主要考虑后刀面磨损量)的切削力模型,通过试验值与模型的预测值之间的比较,进一步验证模型的准确性。

关键词:切削力;刀具状态监控;金属切削;模型

1 引言

目前,加工中心(MC)、柔性制造单元(FMC)、柔性制造系统(FMS)及计算机集成制造系统(CIMS)逐渐成为现代机械制造业的主流,为实现制造系统的高度自动化提供了先决条件。自动化生产的实现,依赖于加工过程中切削刀具状态的自动监控,国内外学者在切削力模型方面进行了大量的研究工作。其中,切削力法被认为是一种具有实际应用前景的监控方法[1]。但以往基于切削力信号的研究大多是通过单因素试验[2]确定特定情况下切削力的阈值,从而对刀具状态进行识别。这类方法存在监控阈值难以确定以及监控参数特征信息不能适应切削参数的变化即监控的柔性差等问题,仅适用于不改变或较少改变切削参数的刚性加工生产线。随着计算机技术的发展,建立可适应变工况加工的刀具状态监控系统十分必要。

影响切削力的因素有很多,其中切削用量三要素:切削速度、进给量、切削深度对切削力的影响最为显著[3]。本文以外圆车削为例,建立了基于切削参数(切削速度、进给量、切削深度)与刀具状态(主要考虑后刀面磨损量)的切削力简化模型,并通过试验值与模型的预测值之间的比较,进一步验证模型的准确性。

2 切削试验系统及方案

(1)试验装置

本试验在一台型号为CA6140的普通车床上

进行,切削力信号由Kistler测力仪(传感器)检

测,测出的力信号经电荷放大器放大、经过数据

采集卡后可直接将信号传送到计算机。再用

Kistler测力仪的配套软件Dynoware对测得的力

信号进行分析和处理。试验系统组成如图1-1 所

示。试验中刀面磨损状况及磨损值随时刻进行测

量,使用Keyence的VH-8000系列数码显微镜对

车刀后刀面的磨损状况拍照,通过测量软件测量

车刀后刀面的磨损量以及刀具的破损情况。

(2)试验方案

切削力试验分为三部分进行:使用新刀片(磨损量为零)进行切削试验;使用不同状态的刀片(变化的磨损量)进行切削试验;使用不同状态的刀片(变化的磨损量)验证已建立的刀具磨损状态下的切削力模型。

采用正交试验法安排试验,使用L9(43)正交表,为三因素、三水平试验。

具体试验正交表如表1:

表1试验计划

3 基于刀具状态的切削力模型 (1)切削力模型的简化

由于切削力经典理论模型过于繁琐的局限,难以在实际生产进行有效应用。因此,研究人员常常通过大量试验,由测力仪得到切削力后,将所得数据进行数学方法处理,即可得到切削力的试验模型。如采用指数模型计算切削力,在金属切削加工中得到广泛的应用。常用的指数模型形式如下 :

x

x

F x

F x F x y y F y F x F y z z F z F z F F n y x

p F x F n y x

p F y F n y x

p Fz z K v

f

a C F K v f

a C F K v

f

a C F === R.Uehara 和F.Kiyosawa [4]的研究表明主切削力能更准确的反映刀具磨损的程度,并建立了切削参数、后刀面磨损量与主切削力Fz 的模型。式(1)切削力简化模型如下:

z y x

p v f a k F ???= (2)

式中:F 为切削力(N );p a 为车削深度(mm );f 为进给量(mm/r );v 为车削速度(m/min );k 、x 、y 、z 分别为待定系数和指数,需要通过试验建立回归方程确定。

(2)基于刀具状态的切削力模型

在实际的生产过程中,切削用量为已知量,刀具的磨损量未知。参考已建立的切削力模型,考虑到刀具磨损量的与切削用量之间的相互影响,建立一个以刀具的磨损量和切削三要素为自变量、切削力Fz 为因变量的函数方程(即切削力模型)。

在原有切削力模型的基础上引入VB 因素,试验数据表明,当VB ≤0.3mm, 切削力上升较平缓;当VB 在0.3mm 附近, 切削力上升较陡峭;当VB ≥0.3mm, 切削力上升有趋于平缓。因此,VB =0.3mm 是一个突变点,对切削力模型有重大影响。切削力模型如下:

z y x

p w

V v f a k F B ????=+)(30.11 (3)

a为车削深度(mm);f为进给量(mm/r);v为车削速度(m/min);式中:F为切削力(N);

p

k、x、y、z分别为待定系数和指数,需要通过试验建立回归方程确定。

4 试验结果与讨论

(1)正交试验数据的处理

切削试验获得刀具处于不同状态的切削力信号,选择具有代表性的VB=0㎜、VB=0.07㎜、VB=0.38㎜等三组试验处理结果(见表2~表4)。

表2 试验结果一Array

表3 试验结果二

在相同的切削用量,不同的切削刀具后刀面磨损量下,切削力随磨损量变化而变化。变化有增大的趋势,但并不完全对应,在初始阶段上升较快,随后又缓缓上升, 至VB =0.38mm 时上升较突然,然后又开始缓升。

(2) 基于刀具状态的切削力模型拟合 对式(3)两边同时取对数,可得:

v z f y a x w k F p V B

ln ln ln )ln(ln ln 30.11?+?+?+?+=+ (4)

则切削力的对数同切削用量及磨损量的对数关系就变成为线性关系,成为多元线性回归方程。 利用表2中的数据,拟合出基于切削用量和刀具状态的切削力模型如下:

198.0534.0616

.088

.030.11)

(58.137V f a F P V z B += (5)

式中已含有后刀面磨损量。刀具磨损量作为切削力模型的参数,更能反映出切削用量和刀具后刀面磨损量与切削力的的内在关系,为切削刀具状态的检测打下了坚定基础。

(3) 基于刀具状态的切削力模型检验

表5中试验值F zs 用于模型拟合,预测值Fzc 用式(5)计算出的切削力Fz 值。显然,预测值与试验值的相对误差很小,多数在-5%~5%之间,最大不超过10%,相对误差平均为0.03861,显示出该回归模型具有较好的拟合度。切削力Fz 、预测值Fzc 与试验值Fzs 符合程度较高,能比较准确地反映切削力Fz 与切削用量和刀具后刀面磨损量的内在联系,各切削用量指数客观地体现各因素在切削力模型中的作用或影响,特别是后刀面磨损量作为切削力模型的重要参数,建立起刀具后刀面磨损量VB 与主切削力Fz 的模型,确立了后刀面磨损量与切削力Fz 的内在关系,探索出磨损量影响切削力的内在规律;为建立基于切削力模型的刀具状态检测做好准备。

5结论

建立了基于切削参数和刀具状态的车削力简化模型,通过对试验值与模型的预测值进行比较,验证模型的准确性。

基于多因素试验建立的模型可适应变工况的加工,模型的试验验证成功为建立可适应变工况加工的刀具状态监控系统提供了一种较准确的监控方法,同时为多传感器信号耦合(切削力、切削功率、声发射等)提供了基础。

以外圆车削试验建立的力模型为基础,可以尝试为其他常见的加工过程如铣削加工、钻削加工等建立类似的力模型,以解决变工况加工的刀具状态监控问题。

参考文献

[1] Dimla E. Dimla Snr. Sensor signals for tool-wear monitoring in metal cutting operations—a review of methods [J].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Machine Tools & Manufacture.

40 (2000) 1073–1098

[2] 刘敦焰,邵华. 基于切削参数和刀具状态的车削力模型[J]. 上海交通大学学报

2000,10(34):1434-1436.

[3] 吴道全,万光珉,林树兴,等.金属切削原理及刀具[M]. 重庆大学出版社,1994.

[4] R.Uehara,F.Kiyosawa. Automatic tool wear monitoring in NC turning[J].

CIRP,1989,38(1):39-42. 中医基础理论

一、绪论

1.我国现存最早的医学巨著《黄帝内经》

2.中医学论述辨证论治的第一部专著张机“医圣”《伤寒杂病论》

3.我国现存最早的一部药物学典籍《神农本草经》

4.世界上最早的药典《新修本草》又名《唐本草》

5.第一部国家组织方书,处方规范著作《太平惠民和剂局方》

6.中医学理论体系的基本特点:1)整体观念2)辨证论治

辨证:将四诊所搜集的症状,体征及其他资料,在中医理论指导下进行分析,辨清其原因、性质、部位、邪正关系,概括、判断为某种性质的症侯的识病方法。

论治:根据辨证的结果,确定相应的治疗方法。

二、阴阳五行

1.阴阳:阴阳是对自然界相互关联的某些事物或现象对立双方的属性概括,既可以标识自然界

相互关联而又相互对立的事物或现象的属性,又可以标识同一事物内部相互对立的两个方面。

2.阴阳的特性:1)相关性2)普遍性3)相对性4)属性的规定性

3.阴阳的相互关系:1)对立制约[属性相对、相互制约] 2)互根互用[阴阳互藏、阴阳互根、阴

阳互用] 3)消长平衡[此消彼长此长彼消、皆消皆长] 4)相互转化[渐变、突变]

4.阴阳学说在中医学中的应用

1)说明人体的组织结构

2)解释人体的生理活动

3)解释人体的病理变化

i.阴阳偏胜:阳盛则热,阴胜则寒

ii.阴阳偏衰:阴虚则热,阳虚则寒

iii.阴阳互损

iiii.阴阳转化

4)指导疾病的诊断

5)知道疾病的防治

6)归纳药物的性能

5.五行:对木、火、土、金、水五类事物属性的概括

6.五行的特性:

1)木曰曲直:指树木具有能曲能直的生长特性。引申为凡具有生长、升发、舒畅、条达等作用或特性的事物,其属性可归纳为“木”。

2)火曰炎上:“炎”,有焚烧、灼热之意;“上”,即向上。“炎上”指火在燃烧时具有发光放热、蒸腾上升之象。引申为凡是具有温热、向上、升腾等作用或特性的事物,其属性可归纳为“火”。

4)金曰从革

5)水曰润下

相关主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