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章 密度与浮力

第七章 密度与浮力
第七章 密度与浮力

第七章 密度与浮力

一、质量(m )

1. 质量的概念:物理学中把物体所含物质的多少叫做物体的质量。

2、质量是物体的一个基本属性,与物体的状态、形状、所处的空间位置无关。

3、质量的单位:国际单位Kg ,常用单位 t , g , mg 。

4、单位换算:1t=1000Kg 1Kg=1000g 1g=1000mg

5、 能估测日常生活中常见物体的质量。

一个鸡蛋的质量约50g 、一枚大头针约80mg 、一个苹果约 150g 、 一头大象约 6t 、一只鸡约2kg 6. 知道测量物体质量的常用工具是天平及托盘天平的各部分的名称和作用。

日常生活中常用的测量工具:案秤、台秤、杆秤,实验室常用的测量工具托盘天平,也可用弹簧测力

计测出物重,再通过公式m=G/g 计算出物体质量。 二、学习使用天平和量筒

1、天平的使用

(1)使用天平时,应将平放在水平工作台上。

(2)使用前,将游码移至称量标尺左端的“0”刻度线上,调节平衡螺母,使指针针尖对准分度标尺中央的刻度线。

注:①若指针偏左,平衡螺母右调;若指针偏右,平衡螺母左调(左偏右调,右偏左调)

例:如左图所示,此时,平衡螺母应该向 (左、右)调

②调完平衡后不能移动天平的位置,不能将两托盘对调,否则要重新调节天平平衡 ③若指针左右偏转的格数相同,此时天平也是平衡的

(3)左物右码。添加砝码应从大到小,添加到加上一个最小砝码太多,减去一个最小砝码太少,此时应调节游码(注:不能调节平衡螺母),使指针指在分度标尺的中线处。 (4)读数:物品质量=砝码总质量+称量标尺示数值。(砝码在称量标

尺上的示数以左边刻度线为准)

例:如右图所示,物体的质量是 g

注:若左码右物,此时物体的质量m=托盘上砝码总质量-游码在称量标尺上的示数

(5)取放砝码必须用镊子夹取,不能用手捏。不能超过量程。

例:小明同学用托盘天平测量物体的质量,操作情况如图所示,请指现其中的三处错误:

(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量筒和量杯的使用

(1)作用:测液体的体积

(2)要会选择量程不同量筒,提高测量精确度。

(3)读数时视线要与凹液面底部或凸液面顶部在同一水平面。

1mL=1cm 3 l L=1dm 3 l L=103

mL

例:如右图所示,量筒里的液体体积是mL

三、物质的密度(ρ)

1. 密度的概念:某种物质单位体积的质量叫做这种物质的密度。

2、密度的单位:Kg/m3或g/c m3.

3、单位换算:1 g/c m3=103Kg/m3 1 Kg/m3= 10-3

g/c m3

m:质量-----Kg g

4、密度的计算公式:V

m/

=

ρV:体积----- m3cm3

ρ:密度----- kg/m3g/cm3

推导公式:

5. 记住水的密度。ρ=1.0×103kg/m3 =1.0 g/cm3,表示体积是1 m3的水的质量是1.0×103kg或者体积是1 cm3的水的质量是1 g

6. 理解密度是物质的一种特性,物体的密度ρ与物体的质量、体积、形状、所处空间位置无关

..。而与物质

的状态有关

..(例如:水冰)。一般情况下物质不同,密度不同。

左图所示:ρ甲>ρ乙

7. 会用天平和量筒(或量杯)测量固体和液体的密度。

(1)测固体的密度:

说明:在测不规则固体体积时,采用排水法测量,这里采用了一种科学方法等效代替法。

例:惠安是“石雕”之乡。小星取一小块样石,通过实验来测定石块密度。

(1)调节天平横梁平衡时,发现指针在分度标尺上的位置如图甲所示,此时应将平衡螺母向_______(选填“左”或“右”)调节。

V m ρ

= V

m ρ

=

浮在水面:

工具(量筒、水、细线)

方法:1、在量筒中倒入适量的水,

读出体积V

1

;2、用细线系好物体,

浸没在量筒中,读出总体积V

2

,物

体体积V=V

2

-V

1

A、针压法(工具:量筒、水、大头

针)

B、沉坠法:(工具:量筒、水、细

线、石块)

沉入水中:

形状规则

工具:刻度尺

体积

质量工具天平

(2)用调节好的天平测样石的质量,所用的砝码和游码的位置如图乙所示,质量为_____________g 。用量筒测出样石的体积如图22丙所示,体积为_____________cm 3

,样石的密度为____________g /cm 3

。 (3)在加工过程中,该石块的密度将_______(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2)测液体密度:

⑴ 原理:ρ=m/V

⑵ 方法:①用天平测液体和烧杯的总质量m 1 ;

②把烧杯中的液体倒入量筒中一部分,读出量筒内液体的体积V ;③称出烧杯和杯中剩余液体的质量m 2 ;

④得出液体的密度ρ=(m 1-m 2)/ V

例:在“测量盐水密度”的实验中:

(1)将天平放在水平桌面上,游码置于标尺的零刻度处,调节 ,使横梁平衡; (2)在烧杯中倒人盐水,称出烧杯与盐水的总质量为75g ; (3)将烧杯中一部分盐水倒人量筒中(如图甲所示),则量筒内盐水的体积是 cm 3。再称量烧杯和剩下的盐水总质量时,发现加减砝码总不能使天平平衡,这时应移动 使天平平衡;

(4)若天平再次平衡时所用的砝码、游码位置如图乙所示,则倒入量筒内的盐水质量为

g 。通过计算可知盐水的密度为 kg /m 3。

9、密度的应用:

⑴鉴别物质:密度是物质的特性之一,不同物质密度一般不同,可用密度鉴别物质。

类型一:求 , 对比密度表,判断是什么物质

类型二:求 ,对比密度表

= ,是纯的

< ,不是纯的

例题:一首饰质量等于50g ,体积等于3 cm 3,问该首饰是不是纯金的?

ρ m V

= ρ

物体

m V = ρ物体ρ

物体

ρ物质 ρ物质

⑵求质量:由于条件限制,有些物体体积容易测量但不便测量质量,用公式m=ρV 算出它的质量。 ⑶求体积:由于条件限制,有些物体质量容易测量但不便测量体积,用公式V=m/ρ算出它的体积。 ⑷判断空心实心: 方法一:求 ,对比密度表, = ,是实心的

< ,是空心的

例:一铝球质量是5.4Kg ,体积是3000 cm 3

,问该铝球是不是实心的?

V 物质 = V 物体,是实心

方法二:求 ,

V 物质< V 物体,是空心

例:一铝球质量是5.4Kg ,体积是3000 cm 3,问该铝球是不是实心的?如果是空心的,空心部分的

体积是多大?

物体 ρ物质 物体 ρ物质 ρ物体 m V = V 物质 m ρ物质

=

四、浮力

1、浮力的定义:一切浸入液体(气体)的物体都受到液体(气体)对它竖直向上的力叫浮力。

2、浮力方向:竖直向上,施力物体:液(气)体

3、浮力产生的原因(实质):液(气)体对物体向上的压力大于向下的压力,向上、向下的压力差即浮力。

五、阿基米德原理

1、内容:浸在液体中的物体所受浮力的大小等于被物体排开的液体所受到的重力。

2、公式:F浮=G排= m排g=

G排:排开液体的重------N

m排:排开液体的质量-----kg

ρ液:液体的密度----- Kg/m3

V排:排开液体的体积----- m3

从公式中可以看出:液体对物体的浮力与液体的密度和物体排开液体的体积有关,而与物体的质量、体积、重力、形状、浸没的深度等均无关。

3、适用范围:液体(或气体)

六、物体的浮与沉

1、物体的浮沉条件

方法一:

(1)当F浮>G时,物体上浮。(最终漂浮,F/浮=G)

(2)当F浮<G时,物体下沉。

(3)当F浮=G时,物体处于悬浮或漂浮状态。

方法二:

ρ物<ρ液物体上浮

ρ物=ρ液物体悬浮

ρ物>ρ液物体下沉

七:计算浮力方法

①读数差法:F浮= G-F拉(用弹簧测力计测浮力)。

方法:先用弹簧测力计测出物体的重力G ,再用弹簧测力计测出物体浸在水中时的拉力F 拉 ②压力差法:F

浮= F 向上 - F 向下(

用浮力产生的原因求浮力) ③漂浮、悬浮时,F 浮=G (二力平衡求浮力;)

④F

浮=G 排

=m 排g =ρ液V 排g (阿基米德原理求浮力,知道物体排开液体的质量或体积时常用)

⑤根据浮沉条件比较浮力(知道物体质量时常用)

2、浮沉条件的应用 (1)密度计

原理:利用物体的漂浮条件来进行工作。

构造:下面的铝粒能使

密度计直立在液体中。 刻度:刻度线从上到下,对应的液体密度越来越大

(2)轮船

工作原理:要使密度大于水的材料制成能够漂浮在水面上的物体必须把它做成空心的,使它能够排开

更多的水。

排水量:轮船满载时排开水的质量。单位 t 。

由排水量m 可计算出:排开液体的体积V 排= ;排开液体的重力G 排

= m g ;轮船受到的浮力F 浮 = m

g 轮船和货物共重G=m g 。

思考:轮船从江河驶入大海,是上浮一些还是下沉一些?从大海驶入江河,是上浮一些还是下沉一些?

(3)盐水选种

(4)潜水艇工作原理:潜水艇的下潜和上浮是靠改变自身重力来实现的。 (5)热气球

m ρ液

浮力的方法测密度

浮力的方法测密度 TTA standardization office【TTA 5AB- TTAK 08- TTA 2C】

用浮力的方法测密度 1.小东的爸爸买了一个玉制实心小工艺品,小东想知道它的密度是多少,于是他用一个弹簧测力计、一根细线和一盆清水,通过实验测量并计算出,小工艺品的密度,水的密度为已知.请你帮助小东完成下列要求: (1)写出实验步骤 (2)写出测量结果(密度ρ的表达式) 2.测量液体密度的仪器叫做密度计.将其插入被测液体中,待静止后直接读取液面处的刻度值,如图甲所示.图乙是自制简易密度计,它是在木棒的一端缠绕一些金属丝(体积不计)做成的.将其放入盛有液体的烧杯中,它会竖直立在液体中.小明想试着用自制简易密度计测量一下牛奶的密度,他又找来一个足够深的盛水容器和一把刻度尺,请你帮助小明利用这些器材设计一个测量牛奶密度的方案.要求写出主要的测量步骤并推导出计算牛奶密度的公式(足量的水和牛奶). 答案:测量步骤是 ①用刻度尺测出自制密度计的长度?L ; ②将“密度计”轻轻放入水中,使其漂浮在水面上,用刻度尺测出“密度计”浸入水中的长L 水; ③将“密度计”轻轻放入待测牛奶中漂浮,用刻度尺测出浸入牛奶中的长L 牛奶; 牛奶密度的公式:ρ牛奶=奶 水L L L L --ρ水 3.某校地质小组的同学们,需测量一种矿石的密度. 现有器材:小矿石块、天平(含砝码)、一个烧杯、足量的水、细线.请你利用上述器材帮助他们设计出一种测量该矿石密度的实验方案. 要求:写出方案的实验步骤及矿石密度的表达式(用测量量和已知量表示) 答:①用天平称出矿石块的质量m , ②在烧杯中倒入适量的水,称出质量m 1, ③烧杯仍放在天平左盘,用细线将矿石块系好后,手提细线使矿石块浸没在此烧杯的水中并保持静止(水无溢出且矿石块不接触烧杯),天平平衡时的称量值为m 2. 矿石块的密度:ρ=1 2m m m -ρ水. 4.某校地质小组的同学们,需测量一种矿石的密度.现有器材:形状不规则的小矿石块、一把刻度尺、一条细线、一个厚底薄壁圆柱形的长杯子(杯壁厚度不计)和一桶水(水的密度已知且用ρ水表示).请你利用上述器材帮助他们设计一种测量该矿石密 度的实验方案. 要求:

中考物理密度与浮力复习

班级:座号:姓名:满分:100分时间:45分得分: 一、填空题(共29分,每空l分) 1.市场上出售一种“金龙鱼”牌食用调和油,瓶上标有“5 L”的字样,已知瓶内调和油的密度为0.92×103 kg/m3,则该瓶油的质量是_____kg。如果调和油用去一半,则剩余半瓶调和油的密度为___________kg/m3。 2.一个物体所受的重力为10 N,将其全部浸没在水中时,所排开的水所受的重力为20 N,此时它所受的浮力为______N,放手后物体将______ (选填“上浮”、“下沉”或“悬浮”)。 3.将体积相同的三个小球A、B、C放入水中,静止时在水中的位置如图 3.4—1所示,三个球受到的浮力分别为F A、F B、F c,则这三个浮力从大到小的 排列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一个钢球放在火上加热,其体积__________,质量________,密度 ___________。(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5.一个容器装满水后的总质量是750 g,装满酒精后的总质量是700 g,容器的质量是______g,容器的容积是______mL。(1 mL=10-6m3) 6.调节托盘天平横梁时,应先使游码放在标尺____端零刻度处;用已调好的天平称量物体时,发现指针在分度盘左侧,要使天平平衡,则应增加右盘中的砝码或将游码向______ 移动。(选填“右”或“左”) 7.某潜水艇从长江潜行(在水面下航行)到东海某地执行任务。若它悬浮在江面下所受的重力、浮力分别为G1、F1,悬浮在海面下所受的重力、浮力分别为G2、F2,则 G1______G2,F1______F2。(选填“大于”、“小于”或“等于”) 8.如图3.4—2甲所示,把鸡蛋放入清水中,往水中加入适量的盐后, 可看到鸡蛋上浮现象(图3.4-2乙)。写出此过程中涉及鸡蛋、液体或容器 的一个大小不变的物理量:__________________,写出两个大小变化了的 物理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9.两个相同的杯子里分别盛有饱和食盐水和蒸馏水,请你写出两种 区分出它们的方法。 (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0.图3.4-3是研究浮力与哪些因素有关的实验,图甲、乙、丙、丁中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依次是5 N、4 N、4 N、3 N。 (1)比较乙图与丙.图可得到的结论是:浮力的大小与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无关。 (2)比较丙图与丁图可得到的结论是: 浮力的大小与______________________有关。

《第七章密度与浮力》知识点.

第七章密度与浮力 第一节质量 1、质量 (1)定义:物体所含物质的多少叫做质量,用符号m表示。 (2)质量是物体的基本属性。物体的质量与物体的状态、形状、空间位置无关。 (3)单位:千克(kg) 常用单位:吨(t)、克(g)、毫克(mg)。 换算关系:1t=103kg,1kg=103g=106mg。 1kg等于多少?法国千克原器。 (阅读窗:认识质量) 2、质量的测量 (1)实验室用测量工具:(托盘)天平 ①天平的结构:投影天平结构图 ②天平的工作原理:当天平调节平衡后,两边托盘受到的压力相等时,天平将再次达到平衡(杠杆平衡原理)。天平是借助物体所受重力来工作的,在失重状态下无法测量。 (2)生活中常用:杆秤、台秤、磅秤、电子秤。 (3)也可用弹簧测力计测出物重,再通过公式m=G/g计算出物体质量。

第二节质量和体积的测量 一、质量的测量 1、托盘天平的使用方法(二十四个字):水平台上, 游码归零, 横梁平衡,左物右砝,先大后小, 横梁平衡。具体如下: (1)“看”:观察天平的称量、感量(游码在测量标尺上的分度值)。 (2)“放”:把天平放在水平台上,把游码放在标尺左端的零刻度线处。 游码未归零,则测量结果偏大。 (3)“调”:调节天平横梁的平衡螺母使指针指在分度盘的中线处,这时横梁平衡。 判断天平是否平衡的方法:①指针静止时,指在分度盘的中央刻度线上; ②指针摆动时,左右摆动的幅度相等。 指针未调平衡就开始测量:①指针偏向分度盘右侧,测量结果偏小; ②指针偏向分度盘右侧,测量结果偏大。 (4)“称”:把被测物体放在左盘里,用镊子向右盘里加减砝码,并调节游码在标尺上的位置,直到横梁恢复平衡。 ①添加砝码时按从大到小的顺序。 ②调节游码的原因是左盘比右盘重,即m左>m右。 (5)“记”:被测物体的质量等于右盘中砝码总质量和游码在标尺上的示数的总和:m=m砝码+m游码 ①当“左物右码”时:m=m砝码+m游码。 当需要通过调节游码来使天平再次平衡时,即m左>m右,因为“左物右码”,所以m物>m砝码,调节砝码后有m物=m砝码+m游码。 ②当“右物左码”时:m=m砝码-m游码。 当需要通过调节游码来使天平再次平衡时,即m左>m右,因为“右物左码”,所以m砝码>m物,调节砝码后有m物=m砝码+m游码。 (6)注意事项:①不能超过天平的称量;②保持天平干燥、清洁。 ①砝码磨损,测量值偏大; 例如左盘中放入一个磨损的10g砝码后天平刚好再次平衡,我们得到测量值为m测=10g,但是由于砝码磨损,可能实际质量小于10g,故物体质量m真实小于10g,所以m测>m真实。 ②砝码生锈,测量值偏小。 例如左盘中放入一个生锈的10g砝码后天平刚好再次平衡,我们得到测量值为m测=10g,但是由于砝码生锈,可能实际质量大于10g,故物体质量m真实大于10g,所以m测

利用浮力测量物体密度

利用浮力测量物体密度 第一部分 典例分析 利用浮力知识测定物质密度,其基本原理仍是密度公式ρ=m/V 。因此,充分发挥所 给实验器材的作用,利用浮力知识设法直接或间接地测定出待测物体的质量和体积,便是处理问题的切入点。 一、测定固体密度 利用浮力知识测定固体密度,首先要有能够对物体产生浮力的液体, 此类问题中所涉及到的液体一般是密度已知的水。 对于固体质量的测定,根据具体情况,一般可用以下两种方法测定: (1)将固体挂在弹簧测力计下,根据弹簧测力计测得的物重算出其质量; (2)使固体漂浮在水面,先算出固体所受的浮力,然后利用漂浮条件F 浮=G 物间接求得质量。 对于固体体积,根据具体情况,一般也可用以下两种方法测定: (1)利用量筒(量杯)测出体积; (2)将弹簧测力计下挂的固体,一次悬放在空气中、另一次浸没于水中,先用弹簧 测力计的两次示数差求得固体所受浮力,然后利用阿基米德原理F 浮=ρ水 gV 排间接求得 体积。 常见固体类问题有三种情况: (1)ρ物>ρ水:称重法(如以石块为例) [器材]:石块和细线,弹簧测力计、水、烧杯(无刻度) [面临困难]:缺少量筒,体积V 不好测量。 [突破思路]:将石块浸没入水中,测出F 浮,由F 浮=ρ 水 gv 排=ρ 水 gV 石,求出V 石。 [简述步骤(参考)]:①用弹簧测力计测出石块在空气中的重力为G 。 ②将石块浸没入水中,测出它对弹簧测力计的拉力F 拉。(F 浮=G -F 拉) ③ (2)ρ物>ρ水:“空心”漂浮法(如以牙膏皮为例) [器材]:牙膏皮、量筒、水 [面临困难]:缺少天平或弹簧测力计,质量m 或重力G 无法测出。 [突破思路]:想办法使其做成空心状,使其漂浮在水面上,根据G 物=F 浮=ρ水 gV 排,只要 测出V 排即可。 [简述步骤(参考)]: ①将牙膏皮浸没在水中,用排水法测出其体积为V 物。

浮力的计算方法和练习题

有关浮力的计算及方法 1.用公式法计算浮力。 阿基米德原理的公式:F浮=ρ液gV排=G排=m排g 例1.如图所示,在水中有形状不同,体积都是100厘米3的A、B、C、D四个物块,A的体积有2/5露出水面,D的底面与容器底紧密贴合,求各个物块所受的浮力。 2.用弹簧称示数相减法计算浮力。 F浮=G-G’ 例2.一个金属球在空气中称时,弹簧称的读数为牛顿;浸没在水中称时,弹簧称的读数为牛顿。求(1)金属球浸没在水中时所受到的浮力是多少?(2)金属球的体积 是多少?(3)金属球的密度是多少?

3.用压力差法求浮力或求液体压力。 例3.有一个体积是2分米3的正方体浸没在水中,其下表面受到水向上的压力是牛顿,则正方体上表面受到水向下的压力是牛顿。 4.用平衡法解浮体问题。 例4.有一方木块,当它浮在水面时,露出水面的部分是它总体积的五分之二,这块方木的密度是多大? 5.用浮沉条件判定物体的浮沉情况。 例5.水雷重4400牛顿,体积是500分米3,把它浸没在水中, 则水雷将,它静止时受到的浮力是。 浮力的计算分类解析 二、基本方法的运用

1.判明浮沉状况、正确选用方法 虽然有上述四种计算浮力的基本方法,但是并非在任何情况下这些方法都能单独用来求解浮力问题。如平衡法,只适用于物体漂浮和悬浮情况。因此,解题时须判明物体的沉浮状况。在判别物体的沉浮时,常常需要利用以下隐含条件: 若实心物体密度ρ物,液体密度为ρ液。 (1)当ρ物>ρ液,则物体会下沉。物体静止时必浸没于液体底部。 (2)当ρ物=ρ液,物体静止时处于悬浮状态。 (3)当ρ物<ρ液,则浸没于液体中的物体会上浮,物体静止时必漂浮于液面。 例1体积为100厘米3的铝块分别放在水中和水银中,静止时铝块所受浮力各多大?在水中时,用弹簧秤测铝块重的读数应是多少?(ρ铝=*103kg/m3, ρ水银=*103kg/m3) 2.公式法结合平衡法求解载物问题

初二物理浮力知识点总结

初二物理浮力知识点总结 1、浮力的定义:一切浸入液体(气体)的物体都受到液体(气体)对它竖直向上的力叫浮力。 2、浮力方向:竖直向上,施力物体:液(气)体 3、浮力产生的原因:液(气)体对物体向上的压力大于向下的压力,向上、向下的压力差即浮力。 4、物体的浮沉条件:(1)前提条件:物体浸没在液体中,且只受浮力和重力。GF浮GF浮(2)示意图F浮GF浮G 下沉悬浮 上浮漂浮 F浮 < G F浮 = G F浮 > G F浮= G ρ液<ρ物ρ液=ρ物ρ液>ρ物ρ液>ρ物(3)、说明:① 密度均匀的物体悬浮(或漂浮)在某液体中,若把物体切成大小不等的两块,则大块、小块都悬浮(或漂浮)。②一物体漂浮在密度为ρ的液体中,若露出体积为物体总体积的1/3,则物体密度为 (2/3)ρ F浮G分析:F浮 = G 则:ρ液V排g =ρ物Vg ρ物=( V排/V)ρ液=23ρ液③ 悬浮与漂浮的比较相同:F浮 = G 不同:悬浮ρ液=ρ物;V排=V物漂浮ρ 液>ρ物;V排

体,冰化为水后液面不变,冰中含有铁块、石块等密大于水的物体,冰化为水后液面下降。 5、阿基米德原理:(1)、内容:浸入液体里的物体受到向上的浮力,浮力的大小等于它排开的液体受到的重力。(2)、公式表示:F浮 = G排=ρ液V排g 从公式中可以看出:液体对物体的浮力与液体的密度和物体排开液体的体积有关,而与物体的质量、体积、重力、形状、浸没的深度等均无关。(3)、适用条件:液体(或气体) 6、浮力的利用:(1)、轮船:工作原理:要使密度大于水的材料制成能够漂浮在水面上的物体必须把它做成空心的,使它能够排开更多的水。排水量:轮船满载时排开水的质量。单位 t 由排水量m 可计算出:排开液体的体积V排= m/ρ液;排开液体的重力G排 = m g ;轮船受到的浮力F浮 = m g 轮船和货物共重G=m g 。(2)、潜水艇:工作原理:潜水艇的下潜和上浮是靠改变自身重力来实现的。(3)、气球和飞艇:工作原理:气球是利用空气的浮力升空的。气球里充的是密度小于空气的气体如:氢气、氦气或热空气。为了能定向航行而不随风飘荡,人们把气球发展成为飞艇。(4)、密度计:原理:利用物体的漂浮条件来进行工作。构造:下面的铝粒能使密度计直立在液体中。刻度:刻度线从上到下,对应的液体密度越来越大计算浮力方法: 1、示重差法,就是物体在空气中的重与物体在液体中的重的差值等于浮力。即。

利用浮力知识测密度的方法

一、利用浮力测固体质量的质量 原理:根据物体漂浮在液面上时,F浮=G物=m物g,而F浮=液gV排,只要能测物体漂浮时的浮力,通过等量 代换就能间接算出物体的质量,然后根据=m/v,求得待测物的密度。对于不能漂浮的物体,要创造条件使其 漂浮。 方法:等量代换公式变形充分利用漂浮F浮=G物的特点 例1请利用一个量筒和适量的水测出一玻璃制成的小试管的密度,写出主要实验步骤和玻璃密度表达式。 分析:有量筒和水易测出试管的体积,要测其密度关键是如何通过等量代换找出质量。空试管能漂浮在水面上F浮=G物,算出浮力就知道重力和质量。 实验步骤:(如下图) (1)在量筒中倒入适量水,记下水面对应刻度V1。 (2)将小试管放进量筒使其漂浮,记下水面对应刻度V2。 (3)将小试管沉浮在量筒里的水中,记下水面对应刻度V3。 表达式:玻= 拓展:利用上题中的器材,如何测出沙子的密度。 分析:沙子的密度大于水,要创造条件使其漂浮(将沙子放进漂浮的试管里),沙子重力等于试管增大的浮力。 实验步骤见图: 表达式: 其实上题中的试管就相当于浮力秤,将被测物放进漂浮的试管,增加的浮力即为被测物重力,G物=水g (V2-V1)。“曹冲称象”也是利用这个原理测质量,使船两次浸入水中的深度相同,所受浮力相同,于是大象重等于石头重。对于密度大于水的橡皮泥,可做成船状使其漂浮,测出V排算出浮力得到质量,再使其下沉测出体积,可算出密度。 二、利用浮力测固体物质的体积 原理:根据F浮=液gV排得V排=,浸没时V排=V物,测出其浸没时受到的浮力,可计算物体排开液体的体积,即为物体体积。 方法:等量代换公式变形充分利用浸没V排=V物的特点 例 2 小新能利用的器材有:弹簧秤、大口溢水杯、口径较小的量筒、细线和足量的水,他要测量一石块的密度,请你写出他能用的两种方法并写出所测石块密度的表达式。

物理人教版八年级下册计算浮力的四种方法

第十章浮力计算浮力的四种方法专题练习题 计算浮力主要有以下几种方法: 1.压力差法:液体对物体下表面向上的压力为F向上,对物体上表面向下的压力为F向下,则物 体所受的浮力为F 浮=F 向上 -F 向下 ,这种方法称为压力差法。 2.称重法:先用弹簧测力计称出物体在空气中受到的重力G,再读出物体浸入液体中时弹簧测力计的示数F,两次的示数差就是物体受到的浮力,这种计算浮力的方法称为称重法,公式为F 浮 =G-F。 3.公式法:根据阿基米德原理可知,浸在液体里的物体受到向上的浮力,浮力的大小等于它 排开的液体受到的重力,这种方法称为公式法,其公式为F 浮=G 排 =ρ 液 gV 排 。 4.平衡法:当物体在液体表面或液体中静止时,有两种特殊的状态:悬浮和漂浮。此时,在竖直方向上,物体受到向下的重力和向上的浮力,它们是一对平衡力,重力的大小等于浮力的大小,这种方法称为平衡法,公式为F 浮 =G。 类型一压力差法 1.一个长方体的木块浸没在水中,上表面受到水向下的压力为20 N,下表面受到水向上的压力为50 N,则该木块在水中受到的浮力是________。 2.有一个体积是2 dm3的正方体浸没在水中,其下表面受到水向上的压力是29.4 N,则正方体上表面受到水向下的压力是__________。(g取9.8 N/kg) 3.如图所示,将形状相同的物体A、B浸没于水中,则它们上、下表面受到水的压力差F A与F B的关系是( ) A.F A=F B B.F AF B D.无法判断 类型二称重法 4.有一个合金块质量为10 kg,全部浸没在水中时,需在竖直方向上用80 N的拉力才能使其在水中静止且不沉底,则此时合金块受到的浮力是_____________。(g取9.8 N/kg) 5.铝球挂在弹簧测力计下,在空气中的示数为4 N,将铝球浸没在水中,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为1.8 N,则铝球在水中受到的浮力是_______。 6.一金属块在空气中受到的重力为39 N,把它全部浸没水中称时(金属块未接触底面),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为34 N。(g取10 N/kg)求: (1)该金属块受到水对它的浮力。 (2)该金属块的体积。 (3)该金属块的密度。 类型三公式法 7.将体积是50 cm3的物体浸没在水中,它受到的浮力是_______,若此物体有一半浸在煤油 中,它所受的浮力是_______。(ρ 煤油 =0.8×103 kg/m3,g取10 N/kg) 8.一艘小船排开水的体积为10 m3,则该小船受到的浮力是_________________。(g取10 N/kg)

物理浮力(经典难题)讲解

初中物理绝对经典80道难题--浮力 一、选择题 1.如图所示,在一敞口玻璃瓶甲里盛适量的水,使之能浮在一水槽中,将另一只同样的敞口空玻璃瓶乙瓶口朝下,按入槽内水中,并固定位置,在标准大气压下,对槽内水加热到沸腾时。() A.槽内甲、乙瓶内水温都不能达到100℃ B. 甲瓶内水沸腾,乙瓶内水不沸腾 C. 甲瓶内水不沸腾,乙瓶内水沸腾 D.甲、乙瓶中水都不沸腾 2.一个物体在甲溶液中处于漂浮状态,在乙溶液中处于悬浮状态,且两溶液中液体的深度相同。则物体受到的浮力分别为F甲和F乙,容器底部受到的压强分别为P甲和P乙的关系是 A.F甲P乙 C.F甲=F乙,P甲F乙,P甲=P乙 3.把一根蜡烛放入盛满酒精的容器中,溢出酒精的质量为4克,若把蜡烛放入盛满水的容器中,则溢出水的质量为(蜡烛的密度为0.9克/立方厘米) A.4克B.5克C.4.5克D.3.6克 4.重为G的气球在匀速下降的过程中,掉出一个重为G1的小物体后气球又匀速上升,设浮力F和阻力f不变,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G=F B.F-f=G1C.G1=2f D.F=2G1 5.当物体在足够深的水中处于自由状态时,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A.密度大于水的物体在水中一定下沉到水底B.密度大于水的物体在水中也可能漂浮在水面上C.密度小于水的物体在水中一定处于漂浮状态D.相同质量的木块和实心铁块,木块的浮力大6.把重为5牛,体积为0.6dm3的物体投入水中,若不计水的阻力,当物体静止时,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物体上浮,浮力为6牛B.物体悬浮,浮力为6牛 C.物体漂浮,浮力为5牛D.物体沉在水底,浮力为6牛 7.物体在液体中受到的浮力大小( ) A.和物体本身的重力大小有关 B.和物体的体积大小有关 C.和物体的密度大小有关 D.和物体排开液体的体积大小有关 8.把体积相等的石块和木块同时放入水中,发现石块沉底,木块漂浮在水面上,则它们所受浮力() A. 木块大 B.石块大 C.一样大 D.无法判断 9.质量为200g的小球,轻轻放入盛满水的容器中,溢出160g的水, 静止后小球将() A. 浮出液面 B.悬浮水中 C.沉入水底 D.无法确定 10.如图所示,将一只玩具青蛙放入水中,它能漂浮于水面;把它放入另一种液体中,它却沉入底部。则在这两种情况下这只玩具青蛙受到的浮力大小相比较 () A.在水中受到的浮力较大 B.在液体中受到的浮力较大 C.受到的浮力一样大 D.无法比较浮力大小 11.如图所示,将系于绳端质量相等的铁桶和实心铁球同时浸没在水中,静止在图示位置,绳子对它

初中物理浮力的计算方法

浮力的计算方法 初中《物理》“浮力”一节内容不多,但该节知识容易拓展延伸,有关浮力的问题变化多端,如果学生仅停留在课本中有限的知识中,不善于拓展整理,无法适应题目的变化,结果将会迷失在题海中。本文试图剖析浮力的本质,归纳出有关浮力的计算方法,供教师指导学生复习参考。 一、浮力的来源 设想一个立方体浸没在水中,如图1所示,它的6个表面都受到水的压力,它的 左右、前后两侧受到的压力是大小相等、方向相反的,即受力互相平衡;只有上 下两个表面由于深度不同,水的压强不同,受到水的压力也因而不相等。下表面 受到水向上的压力F1大于上表面受到水向下的压力F2,向上和向下这两个压力之 差就是液体对浸入物体的浮力。浮力的方向总是竖直向上的,与重力的方向相反。 二、浮力大小的计算方法 1.两次称量求差法 由上面的分析知道,浮力的方向是竖直向上的,与重力的方向刚好相反,所以先用弹簧测力计称出物体在空气中的重力F1,然后把物体浸入液体中,这时弹簧测力计的读数为F2,则。 例1一个重2N的钩码,把它挂在弹簧测力计下浸没在水中时,弹簧测力计的读数是1.2N,则钩码受到的浮力是 解析由得 2.二力平衡法 把一个物体浸没在液体中让其从静止开始自由运动,它的运动状态无非有三种可能:下沉、不动或上浮。物体浸没在液体中静止不动,叫做悬浮,上浮的物体最终有一部分体积露出液面,静止在液面上,叫做漂浮。下沉的物体最终沉入液体的底部。根据物体的受力平衡可知,悬浮和漂浮的物体,浮力等于重力,即 而下沉后的物体还要受到容器壁的支持力,故 ,即 例2一轮船由海里航行到河里,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轮船在河里受到的浮力大 B.轮船在海里受到的浮力大 C.轮船所受浮力不变 D.无法确定浮力的大小 解析轮船由海里航行到河里,根据轮船漂浮的特点可知,其所受的浮力大小等于物体的重力,故正确答案为选项C。 3.阿基米德原理法 阿基米德原理的内容是:浸入液体中的物体受到向上的浮力,浮力的大小等于它排开的液体受到的重力,即 阿基米德原理法常常与二力平衡法相结合使用。

八年级物理下册 第七章密度与浮力过关测试 沪科版

八年级下物理第七章密度与浮力 课堂过关A卷 一、选择题 1、一个正常成年人的质量最接近于() A、60kg B、60g C、600g D、6t 2、关于物体的质量,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同一铁块,做成铁锤质量大,做成铁管质量小 B、一块铅熔化成液体后,质量变小了 C、一块铜在地球上的质量大于它在月球上的质量 D、一块铜的质量不随它的形状、温度、状态、位置的改变而改变 3、将一满瓶水放在冰箱中冻成冰后,瓶子被胀破了,因为水结冰过程中() A、体积变大,质量不变 B、质量变大,体积变小 C、质量、体积都变大 D、质量变小,体积变大 4、某同学在调节托盘天平平衡时,先把天平放在水平桌面上,并观察到游码已在标尺的 零刻线处,但指针偏右,下列做法能使天平横梁平衡的是() A、调节横梁右端的平衡螺母向右移动 B、调节横梁右端的平衡螺母向左移动 C、将标尺上的游码向右移动 D、在右盘内添加砝码 5、在使用天平时,取砝码要用镊子,其主要原因是() A、轻拿轻放,不至于损坏天平 B、不致把砝码弄脏、弄湿,避免锈蚀,影响称量的精确度 C、使用方便灵活 D、为了保证称物体的质量时,不超过天平的最大称量范围 6、在用调好的天平称量物体质量时,发现指针偏向分度盘中线的右边,这时应当() A、减小盘中的砝码 B、向右移动游码

C、把右端的平衡螺母向里旋 D、把右端的平衡螺母向外旋 7、图3中虚线表示在用量筒测盐水的体积时的视线,其中正确的是() 图3 8、下列关于物质密度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质量相等的不同物质,体积越小,密度越小 B、体积相等的不同物质,质量越大,密度越小 C、物质的密度和它的质量成正比,和它的体积成反比 D、一根铁钉与一个铁块的密度一样大 9、人的密度与水的密度差不多,一个质量为50kg的中学生,他整个身体的体积大约是 () A、0.005 m3 B、0.01 m3 C、0.05 m3 D、0.1 m3 10、甲物质的密度为2.5g/cm3,乙物质的密度为250kg/m3,丙物质的密度为2.5t/ m3, 丁物质的密度为2.5kg/dm3,其中密度最小的物质是() A、甲 B、乙 C、丙 D、丁 11、甲、乙两物体的质量比是3:2,体积比是1:3,则它们的密度比是() A、9:2 B、2:9 C、2:1 D、1:2 12、自从公布了北京奥运会会徵“中国印”后如图6, 某同学就迷上了篆刻艺术,印模经过专用工具 的钻、磨、刻等工艺后,可以让人感受到艺术的 魅力。印模在加工过程中,以下科学量没有发生 变化的是()

计算浮力的五种方法

计算浮力5种方法(图) 2010-12-08 15:57:00来源: 城市快报(天津)跟贴0 条手机看新闻 图1

浮力是综合性较强的一节知识,它融合了质量、重力、体积、密度、二力平衡等各节内容,它的题型包括单选、多选和综合题。为使同学们能顺利解决浮力题,现将浮力计算方法归纳为以下5种: 1.示重法 首先在空气中用弹簧秤称量物体所受的重力,依据二力平衡原理和相互作用力,弹簧秤的拉力等于物体的重力。然后再用弹簧秤称量物体浸没在液体中所受的拉力,此时,物体受重力、拉力和浮力,又因物体静止时所受合力为零,所以物体浸没在液体中的浮力大小等于物体重力减去拉力。即浮力大小等于在空气中弹簧秤示数减去液体中弹簧秤示数。 即F浮=G-F拉 例题1:一金属块在空气中用弹簧测力计称量,读数是24N,把它浸没在水中时,弹簧测力计的读数是14N,则该金属块受到水对它的浮力是______N,浮力的方向是______。 这道题答案浮力是10N,因为F浮=G-F拉=24N-14N=10N。浮力方向是竖直向上。 例题2:如图1所示,是物体浸入水中前、后弹簧测力计的示数,由此可知水对物体的浮力是_______N。 这道题答案是1N。因为F浮=G-F拉=4-3=1N。 2.阿基米德原理法 阿基米德原理讲解:“浸在液体中的物体受到的浮力,大小等于它排开的液体所受的重力,即F浮=G排。”如图2所示。 使用这种方法时要注意两点: (一)排开的液体体积是指与物体浸入液体中的体积相同的液体体积; (二)如果容器没有装满液体,当放入物体后,从容器中溢出的液体体积要加上从原有液面上升的液体体积,两个体积总和才是排开的液体体积。 例题3:将重为6N的物体浸没在水中,它排开的水的重是5N,则物体在水中受到的浮力是()。 A.6N B.5N C.1N D.11N

八年级物理第七章密度与浮力

八年级物理第七章密度与浮力 一、选择 1、下列现象中,物体质量将发生改变的是() A、一铜块压成铜片 B、一铁块用人造卫星带入太空 C、一杯水结成冰 D、锈蚀的铁球被磨得专门亮 2、1.7╳`103T所表示的物体质量可能是() A、一个人的质量 B、一个鸡的质量 C、一个鸡蛋的质量 D、一辆汽车的质量 3、体积相等的木球和铁球,用细线系住后放入水中,如图,在水中处于悬浮状态,则木球 和铁球所受浮力() A、木球较大 B、铁球较大 C、两球一样大 D、无法判定 4、把一个自制的密度计分别放在两种密度不相同的液体中,情形如图所示。下列判定正确的是() A、甲种液体的密度较小 B、密度计在B处的刻度值应大于在A处的刻度值 C、那个密度计在甲种液体中受到的浮力较大 D、那个密度计在甲种液体中受到的浮力较小 5、乒乓球在水面下上浮的过程中,越接近水面时速度越大,最后浮出水面静止在水面上,下列判定正确的是() A、露出水面前,浮力逐步增大;露出水面后,浮力逐步减小 B、从上浮到露出水面,至最后静止的过程中,浮力一直保持不变 C、露出水面前,浮力逐步减小;露出水面后浮力不变 D、露出水面前,浮力不变;露出水面后,浮力先减小后不变 6、如图,在三个相同的容器中分别盛有甲乙丙三种不同的液体,将三个完全相同的金属球,分别放在三个容器中同时沉入容器底部,当金属球静止时,容器底部受到球的压力大小关系为F甲>F乙>F丙,则液体密度() A、甲最大

B、丙最大 C、一样大 D、无法判定 7、如图所示,为A、B、C三种不同物质的质量m与体积V的关系图象,由图可知() A、ΡA>ΡB>ΡC且ΡA>Ρ水 B、ΡA>ΡB>ΡC且ΡC>Ρ水 C、ΡA<ΡB<ΡC且ΡA>Ρ水 D、ΡA<ΡB<ΡC且ΡC>Ρ水 二、填空 1、在调剂天平横梁时,若指针偏向分度标尺的中央刻度线的左侧,应将天平的平稳螺母向()调剂,若不进行调剂直截了当测量物体的质量,测量结果将比实际质量()。 2、测量密度的原理是(),常用的测量工具是()和(),需测量的物理量是()和()。 3、轮船是采纳()的方法增大能够利用的浮力,当轮船在水面上时,浮力等与轮船总的() 4、一物重为5N的铜球,体积为0.6ⅹ10-3m3,把它放在水中静止时,受到的浮力为() 5、一体积为100cm3密度为7.9g/cm3的铁块,把它放在水中,静止时受到的浮力为()放在水银中,Ρ水银=13.6g/cm3,静止时受到的浮力为() 6、一容器内盛有水(未满),水面上漂着一块冰,当冰块全部融解成水后,液面将() 7、一块密度为0.6ⅹ103kg/m3,若放在水中,漂浮在水面上,现在木块露出水面与水中的体积比为() 三、竞技平台 1、有一架天平,能否用它称体积为150cm3,密度为8.9kg/m3的铜块( )[填“能”或“不能”]。天平的最大称量为200g

第七章 密度与浮力复习提纲

第七章密度与浮力复习提纲 一、质量:1、定义:物体所含物质的多少叫质量。 2、单位:国际单位制:主单位kg ,其它常用单位:t g mg 3、质量的理解:固体的质量不随物体的形态、状态、位置、温度而改变,所以质量是物体本身的一种属性。4、测量:⑴日常生活中常用的测量工具:案秤、台秤、杆秤,实验室常用的测量工具托盘天平,也可用弹簧测力计测出物重,再通过公式计算出物体质量。⑵托盘天平的使用方法:①“看”:观察天平的称量以及游码在标尺上的分度值。②“放”:把天平放在水平台上,把游码放在标尺左端的零刻度线处。③“调”:调节天平横梁右端的平衡螺母使指针指在分度盘的中线处,这时横梁平衡。④“称”:把被测物体放在左盘里,用镊子向右盘里加减砝码,并调节游码在标尺上的位置,直到横梁恢复平衡。⑤“记”:被测物体的质量=盘中砝码总质量+ 游码在标尺上所对的刻度值⑥注意事项:A 不能超过天平的称量 B 保持天平干燥、清洁。⑶方法:A、直接测量:固体的质量B、特殊测量:液体的质量、微小质量。 二、密度:1、定义:单位体积的某种物质的质量叫做这种物质的密度。2、公式:变形 3、单位:国际单位制:主单位kg/m3,常用单位g/cm3。这两个单位比较:g/cm3单位大。单位换算关系:1g/cm3=103kg/m3 1kg/m3=10-3g/cm3水的密度为1.0×103kg/m3,读作1.0×103千克每立方米,它表示物理意义是:1立方米的水的质量为1.0×103千克。4、理解密度公式⑴同种材料,同种物质,ρ不变,m与 V成正比;物体的密度ρ与物体的质量、体积、形状无关,但与质量和体积的比值有关;密度随温度、压强、状态等改变而改变,不同物质密度一般不同,所以密度是物质的一种特性。⑵质量相同的不同物质,密度ρ与体积成反比;体积相同的不同物质密度ρ与质量成正比。6、测体积——量筒(量杯)⑴用途:测量液体体积(间接地可测固体体积)。⑵使用方法:“看”:单位:毫升(ml)=厘米 3 (c m3) 量程、分度值。“放”:放在水平台上。读”:量筒里地水面是凹形的,读数时,视线要和凹面的底部相平。7、测固体的密度:原理: 能浮在水面: 工具(量筒、水、细线) 方法:1、在量筒中倒入适量的水,读出体积V 1 ;2、用细线系好物体,浸没在量筒中,读出 总体积V 2,3、物体体积V=V 2 -V 1 说明:在测不规则固体体积时,采用排液法测量,这里采用了一种科学方法等效代替法。8、测液体密度:⑴原理:⑵方法:①用天平测液体和烧杯的总质量m 1 ;②把烧杯中的液体 倒入量筒中一部分,读出量筒内液体的体积V;③称出烧杯和杯中剩余液体的质量m 2 ;④得出液体的密度9、密度的应用:⑴鉴别物质:密度是物质的特性之一,不同物质密度一般不同,可用密度鉴别物质。⑵求质量:由于条件限制,有些物体体积容易测量但不便测量质量用公式m=ρV算出它的质量。⑶求体积:由于条件限制,有些物体质量容易测量但不便测量体积用公式算出它的体积。⑷判断空心实心: 2、有弹簧测力计、烧杯、水、细线,你能测出小石块的密度吗?写出简要步骤。(阿基米德原理) 步骤:①用细线栓牢小石块,用弹簧测力计称出小石块的重力G 1 ;②烧杯中盛适量的水,使 石块全部浸没于水中,用弹簧测力计测出小石块在水中的重力G 2 ;③石块的密度 第二部分:浮力 一、浮力的定义:一切浸入液体(气体)的物体都受到液体(气体)对它竖直向上的力叫浮力。二、浮力方向:竖直向上,施力物体:液(气)体三、浮力产生的原因(实质):液(气)体对物体向上的压力大于向下的压力,向上、向下的压力差即浮力。四、物体的浮沉条件:1、前提条件:物体浸没在液体中,且只受浮力和重力。下沉悬浮上 浮漂浮F 浮< G F 浮 = G F 浮 > G F 浮 = G ρ 液 <ρ 物 ρ 液 =ρ 物 ρ 液 >

利用浮力测密度

原理:根据物体漂浮在液面上时,F 浮=G 物=m 物g ,而F 浮=液 gV 排,只要能测物体漂浮时 的浮力,通过等量代换就能间接算出物体的质量,然后根据=m/v ,求得待测物的密度。 对于不能漂浮的物体,要创造条件使其漂浮。 方法:等量代换 公式变形 充分利用漂浮F 浮=G 物的特点 例1 请利用一个量筒和适量的水测出一玻璃制成的小试管的密度,写出主要实验步骤和玻璃密度表达式。 分析:有量筒和水易测出试管的体积,要测其密度关键是如何通过等量代换找出质量。空试管能漂浮在水面上F 浮=G 物,算出浮力就知道重力和质量。 实验步骤:(如下图) (1)在量筒中倒入适量水,记下水面对应刻度V 1。 (2)将小试管放进量筒使其漂浮,记下水面对应刻度V 2。 (3)将小试管沉浮在量筒里的水中,记下水面对应刻度V 3。 表达式: 玻 = 分析:沙子的密度大于水,要创造条件使其漂浮(将沙子放进漂浮的试管里),沙子重力等于试管增大的浮力。 实验步骤见图: 表达式: 其实上题中的试管就相当于浮力秤,将被测物放进漂浮的试管,增加的浮力即为被测 物重力,G 物 = 水 g (V 2-V 1)。“曹冲称象”也是利用这个原理测质量,使船两次浸入水中 的深度相同,所受浮力相同,于是大象重等于石头重。对于密度大于水的橡皮泥,可做成船状使其漂浮,测出V 排算出浮力得到质量,再使其下沉测出体积,可算出密度。

原理:根据F 浮= 液 gV 排 得V 排=,浸没时V 排=V 物,测出其浸没时受到的浮力, 可计算物体排开液体的体积,即为物体体积。 方法:等量代换 公式变形 充分利用浸没V 排=V 物的特点 例 2 小新能利用的器材有:弹簧秤、大口溢水杯、口径较小的量筒、细线和足量的水,他要测量一石块的密度,请你写出他能用的两种方法并写出所测石块密度的表达式。 分析:用弹簧秤很容易测出石块的重力得到质量,但由于量筒口径较小,无法直接测出 石块体积。若能测出其浸没时受到的浮力,根据F 浮=ρ 液 gV 排 得V 排=,浸没V 排=V 物 可得石块体积。然后根据=可算出石块密度。有弹簧秤、溢水杯、量筒,测浮力可用 称重法和阿基米德原理。 实验步骤: 方法一:(1)用弹簧秤测出石块的重力G 1; (2)将挂在弹簧下的石块浸没水中 (不能碰到容器底),记下此时弹簧秤示数G 2; 石块密度表达式: 石 = 方法二:(1)用弹簧测力计测出石块重力G ; (2)在溢水杯中装满水后把石块浸没在水中,用量筒收集溢出的水,记下量筒中水的体积V (即为石块体积)。 石块密度的表达式:水 = 利用浮力测液体密度 原理:由F 浮=液 gV 排 得 液 =,只要找出相应的V 物、F 浮,即可求出待测液体 密度。

四种计算浮力的方法2

四种计算浮力的方法 四种计算浮力的方法:这四种方法都可以用来计算浮力的大小,具体用哪一个要看所给的条件而定.希望通过以下题目的训练,并不断总结,能让你在今后做浮力计算题时有所帮助的,愿你的不懈努力能给你取得优异的成绩! 方法一、压力差法:F浮=F向上-F向下(F向上=P向上S=ρ液gh1 S, F向下=P向下S=ρ液gh2S ) 方法二、称重法:F浮=G-F(G:物体本身的重力;F:物体浸在液体中时弹簧测力计的示数。) 方法三、原理法:F浮=G排=m排g=ρ液gV排(注意:G排:指物体排开液体所受到的重力;m排:指物体排开液体的质量;ρ液:指物体排开的液体密度;V排:指物体排开的液体的体积。) 方法四、平衡法:当物体漂浮或悬浮时, F浮=G #1、弹簧测力计下挂吊着一个重为1.47N的石块,当石块全部浸入水中时,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为0.98N,求:(1)石块受到的浮力(2)石块的体积(3)石块的密度 #2、体积为100cm3的物体浸没在水中时受到的浮力是多少,浸没在密度为0.8×103kg/m3的煤油中时浮力是多少? ( g=10N/kg) #3、.现有一边长为10cm的正方体物块漂浮在水中,如图所示,其上表面距水平面2.5 cm,它的下表面受到的水的压力是多大?它受到的浮力多大?木块的密度是多少? ( g=10N/kg) 第3题图

#4、边长为0.05m,的正方体实心物体挂在弹簧测力计下,物块浸没在水中,上表面与水面相平,木块静止时,弹簧测力计的示数F=2N,根据上述条件,请你求出相关的五个物理量.(含过程和结果) 边长为0.05m,的正方体实心物体挂在弹簧测力计下,物块浸没在水中,上表面与水面相平,木块静止时,弹簧测力计的示数F=2N,根据上述条件,请你求出相关的五个物理量.(含过程和结果) 1、如图15所示,容器中装有水,水中有一个木块被细线系着,已知水重200N,水深为0.5m,木块的体积为4dm3,木块的密度为0.6×103kg/m3,试求: (1)水对容器底面的压强是多少?木块受到的浮力是多大? (2)若绳子断了,最终木块漂浮在水面上时,所受的浮力为多大? 此时水对容器底的压强比第(1)问中的大还是小? 2、用一弹簧测力计挂着一实心圆柱体,圆柱体的底面刚好与水面接触(未浸入水)如图甲,然后将其逐渐浸入水中,如图乙是弹簧测力计示数随柱体逐渐浸入水中的深度变化情况,求:(g取10N/kg) (1)圆柱体受的最大浮力。 4题图

我的试题八年级物理下学期(密度与浮力)

八年级物理《密度与浮力》测试卷 (总分:100分 时间:90分钟) 一、填空题(每空1分,共28分) 1、单位换算或填合适的单位: ①2.4L= cm 3= m 3 ; ②0.9×103kg/m 3= g/cm 3; ③8.2×104mg= g = kg ; ④一头大象的质量约为6.0 。 2、一座城市建造一座大桥,要用质量为3×105kg 的钢材,这批钢材重 N (g 取10N/Kg )。如果把这批钢材运到月球上去,则它们在月球上的质量是 Kg 。 3、用托盘天平测物体的质量时,应将天平放在 上,把游码移至横梁标尺 端的“0”点上,若发现指针静止时指在标尺中央红线的右侧,要使横梁平衡,应将平衡螺母向 调节。 4、两个物体甲和乙,若它们的质量之比为2 : 3,体积之比为1 : 2,则它们的 密度之比为 。将甲切去1/3,乙切去1/4后,它们的密度之比为 5、将一铜块拉成细铜丝,它的质量 ,密度 。一杯水在结成冰 以后,其质量 ,密度 。(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6、如下图是固体密度阶梯的示意图,若有相同质量的铁、铜、银、铅四种金属,其中体积最大的是 。北京亚运会纪念币的质量为16.1g ,体积为1.8cm 3,它是用金属 制成的。 7、用一个2.5L 的瓶子装满食用调和油,油的质量为2Kg ,由此可知这种油的密度约为 Kg/m 3;油用完后,若用此空瓶来装水,则最多可装 Kg 的水。 8、挂在弹簧秤上的铁块在空气中称时,弹簧秤的示数为5.4N ,当它全部浸没在水中时,弹簧秤的示数减小到2.4N ,说明铁块在水中受到 力的作用;其浮力大小为F 浮= 。 9、浮在水面上的轮船受到的浮力 重力。当船上装载的货物增加时,船受 到的浮力 。(填“ 增大”、“减少”、或“不变”) 10、潜水艇是靠改变 来实现浮沉的。气球、飞艇的里面装着______比空气小的气体,当气球或飞艇受到的浮力______于气球、飞艇自重加载重时,气 球、飞艇就能上升。 二、选择题(每题2分,共24分) 文新中学八年级 班 姓名 班级座号 考试座位号 ――――――――密―――――――――――――――封―――――――――――――――线――――

测量密度的几种方法利用浮力的三种规律测量利用杠杆测量

力 学 复 习 特殊方法测物质密度 测固体密度 实验原 理: 解决两个问题 ①物体的质量 m ②物体的体积 V 解决质量用 ①天平 ②弹簧秤 ③量筒和水 漂浮: 解决体积用①刻度尺(物体形状规则)②量筒、水、(加)大头针 ③天平(弹簧秤)、水 ④弹簧秤、水 利用浮力 密度大于水的固体物体的密度测量 1、常规法 ①形状规则的物体 仪器:天平、刻度尺 ②形状不规则的物体 仪器:天平、量筒、水 密度大于水的固体物体的密度测量 2、特殊方法 1)只给天平(或弹簧秤)、没有量筒 等体积法 器材:天平(含砝码)、细线、小烧杯、溢水杯和水. 密度瓶法 器材:天平(含砝码)、细线、小烧杯、水. 分析: 表达式: 器材:天平(含砝码)、细线、小烧杯、水. 器材:天平(含砝码)、细线、小烧杯、水. m 2 m 1 m 3 m 2 m 1 V m =ρ排水浮gV F G ρ==3 12m m m m -+=排水水 排水物ρ312 V m m m V -+==

天平右盘增加的砝码重力等于浮力 器材:弹簧秤、细线、烧杯、水 两提法 一提解决质量 二提解决体积 2)只有量筒,没有天平 测量橡皮泥的密度 仪器:量筒、水 一漂一沉法 一漂一沉法 分析:一漂得质量 浮 F G = 一沉得体积 仪器:量筒+水+小烧杯 一漂一沉法 V 1 V 2 V 3 V 1 V 2 V 3 m 1 m 2 m 3 ρρρρ2 31 231111--m m m m m m m m V m V m ===== g G m =F G F -=浮水 ρρ1 31 2V V V V --=

分析:一漂得质量 浮 F G = 一沉得体积 3)没有量筒,也没有天平 器材:杠杆、细线、刻度尺、烧杯、水 杠杆二次平衡法 用刻度尺测出 L2和 L 2 ′ 分析:杠杆第一次平衡时 杠杆第二次平衡时 密度小于水的固体的密度测量 1、常规法 ①形状规则的物体 仪器:天平、刻度尺 ②形状不规则物体 仪器:天平、量筒、水、针(或细铁丝) 一漂一压法 类似一漂一沉法 o G B L 1 L '2 o G A G B L 2 L 1 o G B L 1 L '2 o G A G B L 2 L 1 V 1 V 2 V 3 ) (12V V g mg -=水ρ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