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面气象测报岗位上岗考试复习题

地面气象测报岗位上岗考试复习题
地面气象测报岗位上岗考试复习题

一.填空题:

1.气象观测是气象工作(基础),它对一定范围内的(气象状况)及其变化,进行系统的、连续的观察和测定。

2.地面气象观测工作必须严格遵守(地面气象观测规范和各种技术规定)以保证获取具有的(代表性、准确性、比较性)气象记录。

3.气象台站地面气象观测工作的任务是(观测、记录和编发天气报告)。4.按全国统一规定的方法和要求各台站均须观测的项目为(温度、湿度、气压、风向风速、地温、降水、日照、蒸发、雪深)。

5.出现灾害性天气,台站应及时进行(调查)。

6.每次定时观测,一般应在正点前(30分钟)左右巡视仪器,尤其注意(湿球)的湿润状态。

7.气象观测用的时制和日界是,日照用(真太阳)时,并以(日落)为日界;其余项目均采用(北京)时,并以(北京时20时)为日界。8.台站观测用的钟表要(每天)对时,及时(拨正),保证走时准确。9.观测场边缘与四周孤立障碍物的距离,至少是该障碍物高度的(3 )倍以上,距离成排的障碍物,至少是该障碍物高度的(十)倍以上。观测场四周(10 )米范围内不能种植(各种)作物。

10。观测场内草高不能超过(20厘米)。

11.植班员应从(北面)接近仪器。

12.云的观测主要是判定(云状),估计(云量),测定(云高)。13.云的观测主要注意它的连续(演变)。

14.按云的(结构和外形特征)将云分为三族、十属、二十九类。

15.碎层云由(层云)分裂或由(雾)抬升而成。

16.观测云,可从云的(外形特征、色泽、伴随的天气现象)判定云状。

17.凡与水平能见度有关的天气现象,均以(有效水平能见度)为准,并要在(固定观测地点)观测判断。

18.(雨层云、层积云、高层云)云降雨。

19.气压表应安装在(气流稳定而适当通风)气压室内,气压室内不得(放杂物)。

20.气压表安装后要稳定( 4 )小时,方能观测使用。

21.自记钟一天快慢超过( 2 )分钟,应调整自计钟的快慢针。

22.空气湿度是表示空气中的(水汽含量)和(潮湿程度)的物理量。23.凡中途换用了新的最低温度表,在换用后的(5 )天内,应进行对比观测。

24.日照感光迹线冬半年上长,下短;夏半年上短,下长,则表明该仪器(南北不水平)安装不对。

25.日照感光迹线上超过日照纸上12时时间线,下感光迹线在12时间线以后才开始,则表明该仪器(东西)安装(不水平)。

26.日照纸混合涂法,是将配制好的两种药()混在一起。

27.地温表被水淹时可(照常读数),若遇地温表漂浮于水中则(做缺测处理)。

28.观测员职责规定,观测员应严格执行(气象观测规范)和各项规章制度,按时(取准取全)第一性气象资料并按规定提供(气象情报),做好气象情报服务工作。

29.由于气象观测有高度分散又有高度集中的特点,所以对()及要素的准确度等方面,均提出严格要求和统一标准。

30.能见度测定的目标物(大小)要适度,视角以(1-5°)为宜,近的目标物可(小些),远的目标物可(大些)。

31.观测场内的仪器都有其基准部位。下列仪器的基准部位扫别是:小型蒸发皿(缘口),干湿球温度表(感应部分中心),日照计()。

32.虹吸式雨量计维护时,浮子直杆与浮子室顶盖上的直柱应保持清洁,无锈蚀物,两者应保持(),以()避免产生不正常记录。

33.不合格报表上级有权退回报送单位,各台站接到退回的报表应在()重新制作上报。气象-1某页改错()个或整份报表改错()个即为不合格报表。

34.交接班时,接班员未到,值班员(不得离开),在交接班时发现仪器故障,应由(交班员)负责处理(接班员)协助排除。

35.在雨季,每月应将虹吸雨量计盛水器内的自然排水(1-2次),并将结果记在(自记纸背面)以备使用资料时参考。

36.用4cm口径的量杯,测量口径20cm的雨量器的降水量,量得杯内水高250cm,其降水量为(10mm )。

37.值班制度规定,观测时必须携带观测簿,观测一项记录一项,不得(追记),严禁(),防止()等现象发生,记录字迹要工整、清楚,严禁(涂改、字上改字)。

38.FC、FN、FS、三种云主要从云的()来区别。FN是降水云层下由于()形成碎云,其总是和()有关,故属于()的云。39观测工作采用的,观测仪器要符合(),检定合格,性能良好,()使用中要进行(对比观测)。

40.某站原以器差0.2hpa制作本站气压简表的()上加()hpa 便可继续使用,不必重新制作本站气压整数查算简表。

41.自记记录缺测时,其缺测情况应在(备注栏)注明。

42.各种观测簿和报表,凡是校对员和预审员发现的错漏记录,用()墨水笔更改,以示区别。

43.天气现象正好在24时终止,终止时间记(2400 );在24时开绐,开始时间记(0000 )。

44.月内更换仪器应在气簿-1备注栏注明仪器的(类型)和(检定日期)。45.年报表要在次年的(1月20日)前编制、预审完毕并上报省局审核。46.在观测读数时发现最低温度表洒精柱中断时,最低温度应(做缺测)。47.20cm雨量器专用量杯损坏,又无备份,用普通量杯量得水量为219.8立方厘米(克),其降水量是( 0.7mm )。

48.某次拣取冰雹12个,用314平方厘米的雨量杯量得水量为0.9mm,其平均重量为( 2.355 )克。

49.部分天空可辨,但未观测到云、观测员根据连续观测,判断天空仍可能有云,此时总云量编码(9 )。云高编码(x ),云状组编码(89xxx )。50.因水银气压表发生故障或缺测,过去三小时本站气压变量应()。51.观测时测站有雾,部分天空可辨,当观测到有云时,总云量码N编(8 );当未观测到云,但估计天空仍有云,则总云量码N报(9 ),云高h报(x )。

52.观测时,测风仪发生故障时,须(目测)进行编报。

53.连续性降水多降自(NS )云中;间歇性降水多降自(SC )云中;阵性降水多降自(CB )。

54.天空原有SC云存在,以后在SC云的下面出现FC,低云码编报电码(8 )。55.天空原有NS云存在并有降水,NS下面有FN形成,以后降水停止,天气转好,NS演变成SC,FN演变成FC。如果FC趋于消散,CL宜编码为( 5 ),如果FC 正在发展,CL宜编报电码(8 )。

56.看到远处地平线附近有积雨云且无法确定其云底高度,但积雨云顶部已演变成伪卷云出现在本站上空,此情况NH编报(1 ),CL编报(9 )CH编报( 3 ),h编报(9 )。

57.冰雹随降随化或近正点突降冰雹而来不及测量时,应(目测)编报。58.观测最高温度表时,应注意()。

59.编制地面气象记录月报表必须做到()改正错字时,必须将有错的()划去,并于()处填写正确的数字,不允许()。

60.蒸发皿应(每月)进行清洗。

61.估计云高的方法有(目测),(激光测云高仪),()等三种。

62.选择目标物大小要适度,目标物的大小以视角表示,其视角以(0-5 )为宜。

63.用云块视角区分层积云和高积云时,一般指在地平线30度以下的云块,其视角(大于45 )度时为层积云,(小于45 )度时为高积云。

64.空气湿度很大时,记录常超出刻度范围,调整示度应在湿度( )或以上时进行。

65.每月1-5日20时进行最低温度表洒精柱与干球温度比较。两者比较低结果,如果平均误差()时,该最低温度表可以使用;若平均误差大于()时,应撤换最低温度表,并将此5天的()订正在该5天的()最低温度值上。若不能撤换时,每日20时要继续读()。

66.地面观测中测定的是离地面( 1.50m )米高度处的气温和湿度。67.目标物的颜色、细微部分清晰可辨,能见度通常可定为该目标物距离的(五倍以上)。

68.温度表读数时应注意()。

69.影响能见度小于10.0千米的天气现象有(轻雾、霾、浮尘、雾、沙尘暴、吹雪、雪暴、扬沙)。

70.湿球纱布上明显沾有灰尘时,应(及时)更换。无蒸馏水时,(不能)用雨水代替。

71.云状是按云的(外形)特征,(结构)特点和(可见)高度进行分类的。

72.风的自记纸更换与压、温、湿自记仪器的不同点有1 笔尖在自记纸上作时间记号采用()风速成自记笔杆的方法;2 换纸后不必()对时;3 对准时间后必须将钟筒上的()拧紧。

73.最低温度表洒精柱中断的修复方法有(加热)法,()法,()法。

74.观测场内仪器都有其基准部位,下列仪器的基准部位是;动槽式水银气压表(),风向器()风速器()。

75.FC、FN、FS三种云主要从云的()过程和当时()条件来区别,FN是降水云层下由于()使云下()增大,经()形式的碎云,因其总是和降水有关,故属于()的云。

76.微机编制报表,按数据输入规定,凡记录一位小数的记录()输入,风向风速输入格式为()。

77.经常注意自记仪器的自记值同实测值的比较,当两者相差较大时,应进行(调

整)。

78.为使计算蒸发量准确和方便,在多雨季节应增设一个(蒸发)用的雨量器。

79.必须经常注意地面温度表的安置状态,切实做到一半(埋至土中)中,一半露出地面。

80.定时观测全部迟测,气簿-1中加括号的要素有();用订正后的自记记录代替的要素有();用经订正后的自记记录反查的要素有(),作缺测的要素有(

)。

二、判断题。

1.10/0 AC TRA 3

2.10/10 SC TRA 3

3.10-/10- SC OP √

4.在观测能见度并记录后,正点前又有新的天气现象影响能见度减小,应更改能见度记录和编报。3

5.某月5日的天气现象栏记录;雷暴1946-1951,6日的天气现象栏记录;雷暴2003-2012 √

6.当一次降雹跨日界时,最大冰雹的最大直径出现在哪一日就记在哪一日。√7.凡在雷暴期间的闪电可不记闪电。√

8.几种天气现象同时转日界,哪一种先转都可。3

9.8时后更换自记纸作记号产生的跳跃要作跳跃处理。3

10.用干球温度同相对湿度反查求取水汽压和露点温度时,需作N值订正。311.人工降雨应同自然降水一样观测记录。3

12.在制作年报表挑选15个时段的年最大降水量,各时段的年最大降水量不能在同一迹线上升段重复挑取。3

13.蔽光层积云一定布满全天。3

14.高层云、层积云、卷积云都可与高积云相互演变。3

15.积云性层积可以不经过积云阶段直接生成。√

16.能见度的目标物,其视角以0.5度-5.0度之间为宜。√

17.目标物的仰角不宜超过6度。√

18.观测最高温度表时,如发现温度表水银柱有上滑脱离道的现象,则表现该温度表有故障。3

19.各站均需观测的项目有:云、能见度、天气现象、气压、空气温度和湿度、风、降水、日照、蒸发(小型)、地温(地面)。3

20.气压的重力差订正包括纬度重力差订正和高度重力差订正两部分。√

21.日最高、最低气温缺测时,用订正后的自记日最高、最低气温代替,若无温度自记仪器或温度自记日极值也缺测时,该从当日各定时观测气温中挑选,并在极值上加括号。√

22.为了消除自记钟筒大小齿轮间隙,按好自记纸后应使钟筒稍微不到当时时间,然后再将钟筒顺转。3

23.全年中任意1440分钟(24小时)最大降水量不足10.0毫米时,15个时段均不挑选。3

24.辐射雾具有日变化明显,出现有季节性和范围大等特点。3

25.考虑到雾、露、霜在蒸发器水面上凝结情况,与雨量器金属面上凝结情况是不同的,因吃在计算蒸发量中要考虑纯雾、露、霜的量。√

26.在月报表中,全月各日降水量均大于0.1mm时,最长连续无降水日数填“0”。√

27.最低温度表酒精柱示度与干球温度表示度,在月初五天比较的平均差值大于0.5℃(无备份表替换),但全月平均差值≤0.5℃,该月不作补充订正。3

28.动槽式水银气压表象牙针针尖碰断,零点发生变化,示值偏高。√

29.虹吸式雨量计中虹吸管位置偏低,自记纸极限不到10mm就开始虹吸。√30.蒸发器安装位置偏高,蒸发量偏大。3

31.水杯无水湿球纱布干涸,则湿球温度上升,接近干球温度。√

32.云量就是云体在天空中占有的实际面积。3

33.全天有少许云,其量不到天空的1/20,同时天空有少许低云,其量也不到0.5/10,这时总云量记“0”。√

34.天空为均匀NS,降连续性雨,突然远方闻雷声,虽然看到云和降水的状况没有变化,也应记为Cb。3

35.对密厚卷云是否来源积雨云存怀疑时,此时CH码不应编报“3”,而应编报“2”。√

36.天空有层积云五成,浓积云一成,云高相同,CL云码应编报“5”。√

37.原来天空为布满全天的雨层云,有降水,雨层云下有碎层雨存在,降水停止后雨层云变成了布满全天的普通层积云,其下有4层碎雨云,此时云码CL应编报“7”。√

38.确定AC或Sc云是透光还是蔽光,应从云有无空隙,能否见青天及云量多少来判断。3

39.雷暴和闪电同时存在,不属同一系统的,应照实记录。3

40.Actra、Sctra可记10份,Acop可记小于10份。3

41.降水自记在11-13时缺测(期间有降水且从迹线上无法确定其量),则缺测时间内的自记降水量=14时人工测量的降水量减8-14时之间正常自记迹线累计量。3

42.雨量计自记迹线上升≥0.1mm时,必须换纸。3

43.定时观测因故迟测,补测时,一般应按观测程序抓紧进行,若无他人辅助,也可同时进行。3

44.地面0CM温度表因故无法观测,且更换已来不及或无备份仪器,这是可用地面最低温度表的酒精柱读数作为正式记录。√

45.夏季白天收回地面最低温度表,下午下大雨而最低温度表又忘记放回,则当08时观测的最低比各定时值都低,该日最低仍挑8时的观测加(),如8时观测的最低比雨后的定时值高,则该日地面最低从定时记录中挑取。3

46.过去六小时内曾有降水,并按测得的降水量已编报了6RRR1组,临近正点又开始降水,遇到这种情况,必须补测雨量和改报。3

47.当测站闻雷或看见闪电时,不管是否看到积雨云的母体,低云码CL均应编报电码3或9。3

48.月极值有两个数值相同,一个没有符号,另一个记有(),月极值应加()。√49.一天中有几种天气现象,应将同类现象综合在一起进行记录。3

50.遇强烈降水,为防止水溢出,从蒸发皿内取出的水量应及时记入值班日记。351.纯雾、露量规定不作为降水量,但在计算蒸发量时应考虑。√

52.各时自记风向风速其中的一项的自记迹线缺测时,必须取对应时间的记录代替。3

53.有飑出现时,瞬间风速一定达到或超过17米/秒。3

54.某月自记风日平均值缺测4天,各时月平均值缺测3时,则该月日合计、日平均栏的月合计、月平均值按横行统计。√

55.挑选年报表15个时段的年最大降水量,可以在同一迹线上升段重复挑取。√56.压、温、湿自记钟换纸时,应安顺时针方向旋转自记钟,使得笔尖对准记录的开始时间。。3

57.水气压是大气压强的一部分。√

58.在自记风向风速中,当风速缺测时,风速记“-”,风向正常挑选。3

59.规范中规定纯雾、露量按无降水处理,但有量时必须量取,以供计算蒸发量用。√

60.当有普通高积云与堡状或絮状高积云同时存在时,应选云量多的编报CM码。361.雷暴移动路径迂回曲折,尽管起止方向未达到180度,也应加记一个中间方向。3

62.露点温度是表示大气冷热程度的一个气象要素。3

63.使用干湿球温度表时,必须按配对的两支同时使用,撤换时也应两支表同时更换。√

64.观测到四周有效能见度为90米,则该次能见度应记为0.1千米。3

65.目测风向风速时,风速可根据《GD-01Ⅲ》电码中规定的风力等级所对应的风速值记入气薄-1,并按其值编报。√

67.仅因有雾、露量使自记迹线上升0.1毫米,值班员不必换纸也无须备注。√68.微机打印气象报表时,不能进入中文系统运行程序。3

69.为了消除自记钟筒大小齿轮间隔,按好自记纸后应使钟筒稍微不到当时时间线位置,然后再将钟筒顺转。3

70.当某日自记风缺测时,该记录的处理顺序为:(1)用其它风的自记记录代替;(2)用定时观测的记录或补绘报和航空报观测记录代替;(3)用正点前二十分钟至正点后十分钟内接近正点的十分钟平均风速和最多风向代替。√

71.地面温度表的构造和原理与测定空气温度用的温度表不相同。3

72.电接风自记纸必须在正点10分钟后(自记纸时间)才能换纸。√

73.雷暴移动路径超过180度,应选一个靠近中间的方向记入。√

74.自记纸记录缺测、调整笔位、清洁仪器等,均应在自记纸背面注明。3

75.定时观测干球温度缺测,湿球温度正常,该时温度和相对湿度用订正后的自记记录代替,水汽压、露点温度反查,湿度栏空白。√

三.选择题

1.影响能见度的因子有A

A.大气透明度B。目标物和背景的亮度对比C。观测者的视觉感应能力2.夜间,云层密布,细雨绵绵,下降时间很长,但强度变换不大,透过灯光照射,可见雨滴下降,水面上能激起微微波纹,此天气现象记为A

A.雨B。毛毛雨C。阵雨

3.狂风骤起,风力达到6级,风向突变,气压急升,气温下降,并同时风将地面尘土吹起使能见降至1000米,此天气现象记为C

A.大风B。飑C。沙尘暴

4.雨的起止时间缺测时,则A

A.用自记记录的起止时间代替B。缺测

5.目测风力,当大树枝摇动,电线呼呼有声,撑伞困难,高的草不时倾伏于地,其风力等级为C

A.4级B。5级C。6级D。7级

6.EL型电接风向风速计的指示器的某一个灯泡坏时,最多能影响几个风向记录B A.1 B。2 C。3

7.电接风记录器的某个笔尖坏时,最多能影响几个风向记录B

A.4 B。5 C。6

8.观测最高温度表时,发现温度水银柱上滑脱离开窄道,记录应C

A.加括号并在备注栏注明

B.按缺测处理,并在备注栏注明

C.稍抬温度表顶端,使水银柱回到正常位置再读数

9.为保证EL型电接风向风速计正常工作,窜连干电池的电池不得低于D

A.6伏B。8伏C。9伏D。8.5伏

10.夜间由于某种原因只能确定有云布满全天,但不能确定是什么云状,则观测薄中云量、云状记为B

A.10/0 云状空白B。10/10 云状记一

C.10/0 云状记一D。—/—云状记一

11.浓积云进一步发展,当其云顶呈现何状况时,应判断为秃积雨云D

A.花椰菜型明显,云状高耸B。出现状

C。出现幞状云

D.顶部开始冻结,形成白色毛丝般的冰晶结构

12.积状云包括C

A.积云、积雨云、高积云、层积云

B.积云、积雨云、卷积云

C.积云、积雨云、卷云

13.在日照纸中整理日照时数时以何为准B

A.感光迹线B。换下后划的铅笔线C。感光或铅笔线均可

14.某日14时正点观测时,发现气压计自己钟停在1338处,笔尖指在998.9百帕处,该正点气压自记读数为B

A.缺测B。(998.9)C。998.9 D。998.9*

15.天气现象刚好出现在24时,不足1分钟,其起止时间应记为A

A.24 B。24—24 C。0 D。0—0

16.低温场雨后造成地表板结时,要及时耙松,就蒸发速度来说,板结()耙松土壤表边面。A

A.大于B。等于C。小于

17.测风仪发生故障时,风速用目测估计的是A

A.风力等级B。米/秒值C。两者均可

18.对于14时天气报,1301—14的天气现象属C

A.观测时B。观测前一小时C。过去一小时

19.观测前一小时内测站有阵雨,观测时有雷暴无降水,现在天气电码报A

A.17 B。25 C。17或25任选

20.雨落如线,雨滴不易分辨;落硬地或屋瓦上即四溅;水洼泥潭形成很快,屋上有晰晰沙沙的雨声,其强度可定为B

A.小B。中常C。大

21.在雨层云或蔽光高层云下的碎云为B

A.碎积云B。碎雨云C。碎层云

22.临近正点前出现更重要的天气现象,天气报中的有关项目A

A.补测改报B。照原记录编报C。由观测员自定

23.夜间观测能见度时,应在黑暗处停留至少几分钟,待眼睛适应环境后进行观测B A.8分钟B。5分钟C。3分钟

24.气压自记钟一天快慢超过几分钟时,应调整自记钟的快慢针。A

A.5分钟B。10分钟C。20分钟

25.液态降水现象的起止时间缺测,应A

A.用自记记录的起止时间代替

B.只记该现象符号C。凭分析记

26.风向风速计发生故障,其故障时间多长,则各时的月合计,月平均值按缺测处理C

A.5天B。6天C。6天以上

27.有雾,整个天空可辨,有4成Actra,此时云状云量记录为B

A.10/10 Actra B.4/0 Actra C.10/10- Actra

28.日照时数全天缺测,当天天气时晴时阴,则该日日照日合计处理为A

A.缺测记“—”B。以相似日记录代

C.按实有记录作合计加()

29.在夏季高温的日子里,08时观测地面最低温度表后将表收回,并使其感应部分A A.向下B。向上C。水平

30.调整地面最高温度表,应使其示度C

A.接近于当时的地面温度

B.接近于当时的空气温度

C.使毛细管内的水银不能下落为止

31.观测场应保持有均匀草层,草高不能超过C

A.10厘米B。5厘米C。20厘米

32不影响水平能见度,但严重影响垂直能见度,总低云量应记录为C

A.10/10 B。—/0 C。—/—

33.一月中记录有缺测,有关统计值加括号的缺测次数是C

A.<4次B。4~6次C。,6次

34.气压表安装后要稳定多少时间,方能观测使用C

A.1小时B。30分钟C。4小时

35.最地温度表酒精柱中断,其读数应A

A.缺测处理B。照常读数并加括号C。减去空隙部分读数并加

括号

36.测站四周有4/10的范围有效能见度为6。0千米,3/10的范围有效能见度为4。5米,3/10的范围有效能见度为3。5千米,则该次有效能见度定为B

A.3.5千米B。4。5千米C。6。0千米

37.我国气象上采用的温标是C

A.华氏温标B。绝对温标C。摄氏温标

38.将10个冰雹放在20厘米口径的专用量杯中,溶化后为0。5毫米,求得冰雹的平均重量是C

A.0.5克B。1克C。2克

39.检查压、温、湿自己笔尖压力,一般采取把仪器向自记笔杆的一面倾斜一定读数来判断,这个读数是B

A.30度B。40度C。30—40度

40.白天观测能见度时,目标物的颜色、细微部分隐约可分辨时,能见度可定为该目标物距离的几倍C

A.二倍半左右B。不超过二倍半C。二倍半到五倍D。五倍

41.调整最高温度表后,把表放回原来的位置时,应B

A.水平放置B。先放感应部分C。先放表身后放感应部分42.干湿球温度表安置高度要求为1。5米,其允许的误差范围是C

A.±1厘米B。±5厘米C。±3厘米

43.水银气压表发生故障或缺测,过去三小时本站气压变量A

A.缺测B。气压字记读数计算

44.自记风的月统计中,某月自记风风速的日平均值和某时的月平均值有两次缺测,且日平均值有三次加括号,某时月平均值有两次加括号,则按C

A.纵行统计B。横行统计C。横、纵统计均可

45.气象观测记录的三性是B

A.代表性、比较性、及时性B。代表性、准确性、比较性

C.代表性、准确性、连续性D。准确性、比较性、及时性

46.日照纸涂药药液的配制,赤血盐和水的比例及枸橼酸铁铵与水的比例分别为B A.2:10,3:10 B。1:10,3:10 C。1:10,1:10

47.微机编制报表,当本站整月无某气象要素记录时,在要素选择输入时,应选择输入N A.NOT B。YES C。N D。N

48.风向风速计发生故障,其故障时间多长,则各时的月合计、月平均值按缺测处理C A.6天B。5天C。6天以上

49.我省三亚站的经度是109°31’,当北京时为12时,这是该站的地方时是

A.11时18分B。11时42分C。12时42分

50.微机制作报表,日照百分率打印不出来的原因是

A.纬度有误B。经纬度颠倒C。日照时数有误

51.最长连续(无)降水日数开始日期及量漏输时,打印该夜资料会出现的问题是

A.小表统计打印不出来B。小表统计有误

52.当某日无天气现象,该日输结束符“/2”,微机打印报表会出现

A.怪符号B。多统计天气日数C。属正常

53.当某日有天气现象或无天气现象,在输完结束符“2”后,多数入一个空格,打印报表时会出现的问题是

A.打印不出来B。打印该页变形C。属正常

54.当风自记仪器发生故障,从全月自记记录中无法挑取月最大风速时,该月最大风速应A.缺测B。从定时风中挑取C。从定时风中挑取并在右上角加记“*”55.年报表中月平均风速抄自月报表的B

A.自记风月平均风速栏B。定时月平均风速栏

56.气薄—1天气现象栏记:1日 1983—1958 2日 2002—2011则气表—1综合为A A.1日 1938—1958 2日 2002—2011

B.1日 1938—2000 2日 2002—2011

C.1日 1938...1958 2日 2002 (2011)

57.当测风仪器发生故障,为了获取风的记录,应用目测风向风力。测定风力时A

A.先估计风力,然后用估计的风力等级换成相应的风速(米/秒)

B.先估计风速(米/秒),然后用估计的风速换成相应的风力等级

58.St、Fs云同雾的性质基本相同,其主要区别在于C

A.影响能见度不同B。出现的天气现象不同C。雾不离开地面,St、Fs云离开地面

四.基础理论概念题

1.大气的定义

围绕在地球周围的整个空气层称为大气。

2.气温的定义

气温是用来表示大气冷热程度的物理量。通常我们所说的气温是距离地面1。5米高处空气的温度。

3.摄氏温标(℃)和绝对温标(K)的关系

T=273+t

4.气压的定义

单位面积上大气柱的重量叫做大气压强,简称气压。

5.一个标准大气压的定义,其值为多少百帕?

一般将纬度45°的海平面上,温度为0℃时,760“毫米水银柱高”(mmHg)的大气压强称为一个

标准大气压。其值等于1023。25百帕。

6.风、风向、风速的概念

风是空气在水平面方向的运动。风向是指风的来向,气象上一般用16个单位来表示。风速指单位时间内空气在水平方向上流动的距离,常用单位为米/秒。

7.云的组成、云的观测项目、云状、云量、云高的定义

云是由悬浮在空中的大量微小水滴或冰晶组成。云的观测项目有确定云状、估计云量、确定云高。

云状指云的外貌:云量指云遮盖天空的成数,既云遮盖视天空的十分之几:云高指云低与地面的铅直距离,云高可利用气球、云幕灯、激光气象雷达测定。

8.降水的定义及其表示方法

从云中降落到地面上的液态或固态水的滴粒都称为降水。降水的情况通常用其形状(雨、雪、霰雹)、降落的性质(连续性的、阵性的、毛毛雨的),与及所测的的降水量(水柱的毫米数)等来表示。

9.能见度的定义

气象学上把人的正常视力所能看到的目标物的最大距离叫做能见度。能见度的大小用米或公里表示。影响能见度的因子很多,他不仅随大气透明度而变化,而且随目标物视角的大小、形状、色彩,特别是亮度和它所处背景的色彩、亮度等而变化。10.空气湿度的概念

湿度是用来表示空气中水汽含量多少或表示空气干湿程度的物理量。

11.水汽压、饱和水汽压,当实际水汽压超过饱和水气压是会发生什么现象?

空气是包含有水汽的混合气体,由水汽所引起的那一部分压强,称为水汽压。

饱和空气中的水汽压叫饱和水汽压。

当实际水汽压超过饱和水汽压是会发生凝结。

12.相对湿度的概念

实际水汽压e与同温度下饱和水汽压E之比,并采用百分数表示,称为相对湿度。13.露点温度的定义

当空气中水汽含量不变且气压一定时,如果不断地降低温度,空气将逐渐接近饱和,当气温降低到使空气刚好达到饱和时的温度,成为露点温度,简称露点。

在一定压力下,露点的高低只与空气中的水汽含量有关,水汽含量愈多露点愈高。14.大气在铅直方向上可以分为哪几层?试简述各层的特点。

大气在铅直方向上可以分为对流层、平流层、中间层、暖层、散逸层等五个层次。

对流层的特点:它集中了大约75%的大气质量和90%以上的水汽质量,因此主要的天气现象如云、雾、降水等都发生在这一层。其最大特点是气温随高度升高而降低

(平均是高度每增加100米气温降低0。65℃)。另一特点是空气有规则的垂直运动和无规则的乱流运动都相当强烈。

平流层的特点:在其下半部,温度随高度的升高是不变的或微有升高;在其上半部,温度随高度的增加显著升高。空气的垂直混合运动显著减弱。水汽和尘埃含量很少。

15.什么叫对流层顶?试述对流层顶的特征?

对流层与平流层的交界处,有一个厚约一二公里的过渡层,叫做对流层顶。

其主要特征是:气温随高度的垂直递减状况在这里突然变小(小于0。2℃/100米),甚至随高度增加出现温度递增现象。它对空气的生趣运动有强烈的阻挡作用,往往迫使浓厚的积雨云平展为沾状。

16.气团的定义,暖、冷气团的区分。

气象学上把水平方向上物理属性比较均匀的一大团空气称为气团。根据气团的冷热属性不同可分为暖(相比它冷的地面移动的气团)、冷(相比它暖的地面移动的气团)。

17.锋面、锋线的定义

冷暖气团之间的过度区称为锋区,由于锋区的水平宽度约几十公里至几百公里,比气团要小得多,为了研究方便,常把锋区看成一个面,即锋面。

锋线与地面的交线,称为锋线。

18.冷锋、暖锋、准静止锋是如何区分的?

他们是按照风的移动情况来区分的,即:

冷空气前进推动冷空气移动的锋称为冷锋。

暖空气前进推动冷空气移动的锋称为暖锋。

移动很慢的锋称为准静止锋,一般情况是冷暖气团势均力敌,使锋呈准静止状态,或虽有移动,但移动范围不大,甚至在几天内锋线的位置无明显变化。

19. 什么叫太阳常数?什么东西影响太阳常数?

在大气上界,当太阳位于日地平地距离时,垂直于太阳光线的单位面积上,在单位时间内所获得的太阳辐射能称为太阳常数。其值约为1381瓦/米。

太阳常数随太阳活动变化,它的值一般随太阳黑子数目的增多而增大。

20.指出土壤表面温度的日变化及其影响因子。

土壤温度的日变化为:土壤表面温度一般在一天内具有一个极大值和一个极小值。最高温度出现在13时左右,最低温度出现在将近日出的时候。

影响土壤的影响因子有:太阳高度角,地形,土壤颜色,导热率,热容量,天气。21.土壤温度的铅直分布有哪几种类型?

有日射型、辐射型、过渡型。

22.指出影响温度日变化和年变化规律的因子

影响温度日变化和年变化规律的因子都是纬度与季节,地形,下垫面性质,天气状况,海拔高度。

23.试述气压日变化的规律

在气压的日变化中,一天有两个高值和两个低值,最高和最低值分别出现在当地(地方时)0—10时和15—16时;次高和次低值分别出现在21—22和3—4时。24.龙卷风的概念

龙卷风是一种自积雨云底部下垂着具有象鼻状漏斗云的小范围的剧烈天气现象,它具有很大的破坏能力,中心气压低至400百帕甚至200百帕以下,它是一团旋转很快的空气,由于离心力的作用,中心很少有空气进来,它的水平范围很小,直径一般在3千米以下,平均直径在250米左右。

2014年上海市气象局地面气象观测技能竞赛-综合气象业务试卷a4解读

2014年上海市气象部门地面气象观测技能竞赛 综合气象业务试卷 (考试时间150分钟,总分190分) 题号一二三四总分评分人核分人 分数 一、填空题(共30题,每空1分,满分30分。) 1.下图为某高度层填图资料,共有4个气象要素,请指出风向风速和温度以外其他2 个高空观测的要素(包括名称、数值、单位)。 2.当产生回波的目标物位于雷达最大不模糊距离之外时,将产生距离折叠,最大不模糊 距离与成反比。 3.多普勒天气雷达主要由雷达数据采集系统RDA、 和构成。 4.积雨云在可见光图像上是色调。 5.短历时强降水为一小时降水量大于等于毫米的降水;冰雹天气一般指降落于 地面的直径大于等于毫米的固体降水过程。 6.《增雨防雹火箭作业系统安全操作规范》规定,发射控制器安全贮存湿度要求小 姓 名 : 考 号 : 密 封 密 封 密 封

于。 7.固定式作业系统发射火箭弹时操作人员和控制器应在米外的安全区。 8.气象灾害防御,应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建立健全政府领导、、社 会参与的气象灾害防御机制 9.重大气象灾害信息报送时限规定,获知重大气象灾害发生后内要完成首次 报告(初报)。 10.干旱、、低温、霜冻等灾害对粮食、经济作物、林业、渔业生产及生态环 境造成严重影响,对新农村建设和国家粮食安全造成严重威胁。 11.预计未来6小时内某地降雨量将达50毫米以上,此时应发布预警信号。 12.2014年中央一号文件要求“完善农村基层气象防灾减灾组织体系,开展面向新型农 业经营主体的气象服务”。 13.冬小麦、玉米、水稻生长全过程:播种、出苗、分蘖、停止生长、返青、拔节、、 乳熟、成熟。 14.为农气象服务两个体系建设,要不断提高农业气象服务精细化、专业化和。 15.气象风险预警服务文字产品包括:灾害种类、、风险等级、防御建 议、发布时间、发布单位。 16.山洪地质灾害发布时间必须精确到。 17.更换不同技术特性的气象仪器,应进行对比观测,目的是要消除不同仪器之间的 。 18.是指温度、压强、密度等参数随高度平均分布的最接近实际大气的大 气模式。 19.按照水平尺度对大气运行系统进行分类,通常分为、、 。 20.若要将新型自动气象站经度改为114°15′47″,则应向采集器发送终端命令: 。 21.为达到兼容、互换的目的,新型自动气象(候)站的主/分采集器具有统一的物理接 口和。 22.观测站迁移是造成气象资料序列现象的最主要的原因之一。 23.20cm口径雨量器专用量杯损坏,用普通量杯量得水量为493cm3,则降水量 为。

地面气象观测业务技术规定(2016版).

附件1 地面气象观测业务技术规定 (2016版) 中国气象局综合观测司 2016年2月

编写说明 随着气象业务现代化的不断发展,自2004年以来,地面气象观测业务在观测时次、观测方法和观测仪器等方面先后进行了较大调整,并印发了一系列技术文件和业务补充规定。为加强地面气象观测技术规定的系统性和完整性,发挥其对地面观测业务的技术指导作用,中国气象局综合观测司组织中国气象局气象探测中心和有关省局对2004年以来的业务技术规定进行了全面系统的梳理,归纳整编完成了《地面气象观测业务技术规定(2016版)》。 本技术规定是对近年来的印发技术文件和业务补充规定的系统性归纳整编,对现行业务技术规定中有争议的内容进行了明确,内容涵盖地面观测业务调整规定、《地面气象观测规范》与现行业务不一致之处的完善补充、自动观测相关业务规定及异常记录的处理、重要天气报告和应急加密观测规定等。 本技术规定参加编写的人员包括:王柏林、宋树礼、施丽娟、张振鲁、伍永学、祁生秀、周林、李莉、曹铁、刘立群、杨晓丽、杨金花、王力、陈冬冬、周媛、张帆、刘为一、汪武锋、陈虎胜、胡天洁、王磊。 编写组 2016年2月

目录 一. 观测业务要求 (1) (一) 观测时次 (1) (二) 观测项目 (1) (三) 观测任务与流程 (2) (四) 校时 (4) 二. 观测与记录 (4) (一) 云 (4) (二) 能见度 (5) (三) 天气现象 (5) (四) 湿度 (8) (五) 降水 (8) (六) 蒸发 (9) (七) 雪深雪压 (10) (八) 电线积冰 (10) (九) 辐射 (11) (十) 数据文件格式变更 (11) (十一) 异常记录处理 (12) 三. 气象报告 (18) (一) 天气现象电码 (18) (二) 重要天气报 (19) 四. 应急加密观测 (24)

区域自动气象站维护规范(试行)

附件3 区域自动气象站维护规范 (试行) 中国气象局综合观测司 2015年9月

前言 《区域自动气象站维护规范》主要依据《地面气象观测规范》(2003年)、《新型自动气象(气候)站功能需求书》、《区域气象观测站建设指导意见》(修订稿)、《自动气象站保障暂行规定》等文件,以基层业务人员实际维护经验为基础,吸收了区域气象站生产、使用和管理等单位的意见和建议编写完成。规范的主要内容包括区域自动站的系统结构、主要性能、完好标准、设备维护时间、内容、流程、注意事项、维护记录表等。 本规范由中国气象局综合观测司制定发布,并归口。本规范由陕西省气象局、中国气象局气象探测中心负责起草。本规范编写组成员为:周林、白水成、王国君、徐青强、张世昌、张向荣、张晓妮、于进江、毛峰、李晓冬、张帆。 本规范为首次发布,是对区域自动气象站设备设施进行维护的指导性文件。望各单位在执行过程中认真总结经验,遇有问题,及时向中国气象局综合观测司反馈,并望提出改进意见。各单位可根据本规范,结合实际制定实施细则。 目录 1 总则错误!未定义书签。 适用范围错误!未定义书签。 规范引用文件错误!未定义书签。 设备结构错误!未定义书签。 主要设备技术性能错误!未定义书签。 2 完好标准错误!未定义书签。 系统结构错误!未定义书签。 技术性能错误!未定义书签。 技术资料错误!未定义书签。 运行环境错误!未定义书签。

3 设备维护错误!未定义书签。 维护时间错误!未定义书签。 维护内容错误!未定义书签。 系统测试错误!未定义书签。 4 维护记录错误!未定义书签。 5 注意事项错误!未定义书签。 附录A:区域自动气象站维护记录表错误!未定义书签。附录B:维护工具错误!未定义书签。

地面气象观测业务技术规定2016版

地面气象观测业务技术规定(2016版) 一.观测业务要求 1.1观测时次 1、国家级地面气象观测站自动观测项目每天24次定时观测。(摘自气发〔2008〕475号) 2、基准站、基本站人工定时观测次数为每日5次(08、11、14、17、20时),一般站人工定时观测次数为每日3次(08、14、20时)。(摘自气测函〔2013〕321号) 1.2观测项目 1、各台站均须观测的项目:能见度、天气现象、气压、气温、湿度、风向、风速、降水、日照、地温(含草温)、雪深。 2、由国务院气象主管机构指定台站观测的项目:云、浅层与深层地温、蒸发、冻土、电线积冰、辐射、地面状态。 3、由省级气象主管机构指定台站观测的项目:雪压、根据服务需要增加的观测项目。(1-3条摘自《地面气象观测规范》、气测函〔2013〕321号) 4、有两套自动站(包括便携式自动站)的观测站,撤除气温、相对湿度、气压、风速风向、蒸发专用雨量筒、地温等人工观测设备;仅有一套自动站的观测站,仍保留现有人工观测设备。(摘自气测函〔2013〕321号) 5、云高、能见度、雪深、视程障碍类天气现象、降水类天气现象等自动观测设备已正式投入业务运行的观测站,取消相应的人工观

测。 6、为了保持观测方法与观测手段的延续性,张北、长春、寿县、电白、贵阳、格尔木、银川与阿勒泰8个长期保留人工观测任务的基准站,保留08、14、20时人工观测任务(含自记仪器记录整理)。(摘自气测函〔2012〕36号、气测函〔2013〕321号) 定时人工观测项目表 1.3观测任务与流程 1、每日观测任务 (1)每日日出后与日落前巡视观测场与仪器设备,确保仪器设备工作状态良好、采集器与计算机运行正常、网络传输畅通。具体时间各站自定,站内统一。 (2)每日定时观测后,登录MDOS、ASOM平台查瞧本站数据完整性,根据系统提示疑误信息,及时处理与反馈疑误数据;按要求填报元数据信息、维护信息、系统日志等。

第三期浙江省地面气象测报业务上岗考试试卷及答案 (2)

浙江省地面气象测报业务上岗考试试卷 根据本站站类答题,如将升格为一级站,按照基本站要求进行答题 站类:编号得分 一、单项选择(请将答案的标号填在答题卡内,共45分,每题1分) 1.因视程障碍现象影响,某定时能见度仅90米,则气簿-1能见度栏记__。 A、0.1 B、0.0 C、0.09 2.白色不透明的圆锥形或球形的颗粒固态降水,直径约2-5mm,下降时常呈阵性,着硬地 常反跳,松脆易碎。具有该特征的天气现象是________。 A、冰粒 B、霰 C、米雪 3.气压表必须垂直悬挂,应定期用铅垂线在________的两个位置上检查。 A、相对 B、相互平行 C、相互成直角 4.安装自动站5、10、15、20cm地温传感器,其感应头朝________。 A、北 B、南 C、任意方向 5.使用超检仪器,每一个月算________个错情。 A、1 B、2 D、5 6.为保持自动站设备处于正常连续的运行状态,每小时正点前分钟要查看数据采集器 的显示屏或计算机显示的实时观测数据是否正常。 A、5 B、10 C、15 7.人为原因丢失自动站数据________小时以上,属于丢失或毁坏原始记录。 A、10 B、12 C、15 8.自动站出现故障后小时内不能恢复正常工作时,要统计站(组)错。 A、24 B、48 C、72 9.动槽式水银气压表安装后要稳定________个小时,方能观测使用。 A、2 B、3 C、4 10.夜间观测能见度时,观测员应先在黑暗处停留________分钟。 A、5—10 B、5—15 C、5—20 11.当最大冰雹的最大直径大于________mm时,应同时测量冰雹的最大平均重量。 A、5 B、8 C、10 12.晴空为浅蓝色、早晨及黄昏太阳为红橙色,是因为________。 A、天空蓝色为分子散射光,太阳红橙色为太阳辐射被减弱后的太阳直射光 B、天空蓝色和太阳红橙色均为分子散射光 C、天空蓝色为分子散射光,太阳红橙色为粗粒散射光 13.“全树摇动,大树枝弯下来,迎风步行感觉不便”,目测风力等级为________。

【精选资料】北京市地面气象观测技能竞赛 气象观测基础理论

北京市第14届地面气象观测技能竞赛观测基础理论试 卷 考试时间100分钟,总分110分 一、单项选择题(共40题,每小题0.5分。答案只能填字母) 1.新型自动气象(气候)站温、湿度采样频率为。 () A:120次/min B:30次/min C:6次/min 2.干空气的绝热直减率约为露点温度在干绝热阶段直减率的倍。 () A:0.98℃/100m B:2 C:0.50℃/100m D:6 3.2014年地面观测业务调整实施,过去天气现象电码被取消。 () A:2 B:3 C:6 D:9 4.MOI所用数据的来源是SMO软件形成的文件。 () A:采集B:设备C:订正D:质控 5.雪深自动观测,地面气象观测数据文件首行参数中该项目标识为。 () A:0 B:1 C:4 D:9 6.新型自动气象站读取采样数据需用命令为。 () A:DMGD B:DMCD C:SAMPLE D:REDATA 7.气温为0℉,对应的摄氏度为。 () A:-32.0℃B:-17.8℃C:0℃D:16℃ 8.能见度自动观测时,MOI中判定天气现象中最小能见度用到的数据 为。() A:10分钟滑动B:1分钟平均C:10分钟平均D:10分钟最小 9.Pt1000铂电阻温度传感器,温度每变化0.1℃,电阻值变化Ω。 () A:0.0385 B:0.3850C:3.8500 10.木制大百叶箱与玻璃钢制百叶箱的内部高、宽、深的大小关系 是。() A:木制均大于玻璃钢制B:木制均小于玻璃钢制 C:两者均相同D:木制较玻璃制的内部高、宽大,但深度小11.地面气象观测规范月观测记录质量检查方法地温差值检查正确的 是。()

地面气象观测规范摘要

吴宏钢2006/09/18 第1章地面气象观测组织工作 自动观测项目每天24次定时观测;人工观测项目,昼夜守班站每天02、08、14、20时4次定时观测,白天守班站每天08、14、20时3次定时观测。 正点前约10分钟查看显示的自动观测实时数据。 00分,正点数据采样。 00-01分,完成自动项目的观测。 01-03分,向微机录入人工观测数据。 正点前30分钟左右巡视观测场和人工仪器设备。 45~60分观测云、能、温、湿、降水、风、压、地温、雪深等,连续观测天象。 雪压、冻土、蒸发、地面状态等项目的观测可在40分至正点后10分钟内进行。 基准站使用自动气象站后以自动观测记录进行编发报,但仍然保留24次人工定时观测。 人工器测日照以日落为日界,辐射和自动观测日照以地方平均太阳时24时为日界,其余观测项目均以北京时20时为日界。 值班员每日19时正点检查屏幕显示的采集器时钟,当与电台报时的北京时 相差大于30秒时,在正点后按自动气象站技术操作手册规定的操作方法调整采

集器的内部时钟,保证误差在30秒之内。 未使用自动气象站的地面气象观测站,观测用钟表要每日19时对时,保证走时误差在30秒之内。 表1.1 定时自动观测项目表 时间 北京时地平时 每小时20时每小时24时 观测项目气压、气温、湿度、风 向、风速、地温及其极 值和出现时间 时降水量、时蒸发量 日蒸发 量 辐射时曝辐量 辐射辐照度及 其极值、出现时 间 时日照时数 辐射日曝辐量 辐射日最大辐 照度及出现时 间 日照总时数 表1.2 定时人工观测项目表 时间 北京时真太阳时02、08、14、20 时 08时14时20时 日落后 观测项目云 能见度 气压 气温 湿度 风向、风速 0-40cm地温 降水量 冻土 雪深 雪压 80~320cm 地温 地面状态 降水量 蒸发量 最高、最低 气温 最高、最低 地面温度 日日照时 数 说明:未使用自动气象站的基准站除02、08、14、20时外,其它正点时次还需观测压、温、湿、风。 第2章地面气象观测场观测场25m325m;条件限制16m(东西向)320m(南北向)。 可将观测场南边缘向南扩展10m。 稀疏围栏约1.2m高。 草高不能超过20cm。 小路0.3~0.5m宽。 仪器东西间隔不小于4 m,南北间隔不小于3 m,距观测场边缘护栏不小于3 m。 旧站址的观测记录持续到12月31日,新站址的正式观测记录从1月1日开始。 新旧两地水平距离超过2000m、或拔海高度差在100m以上要对比观测,时间基准站为1年(1~12月);基本站和一般站为1、4、7或7、10、1月,对比观测的时次为02、08、14、20时(80cm、160cm、320cm等层的地温仅在14时)4个时次,夜间不守班站02时可用自记记录代替。

《地面气象观测质量考核办法(试行)》

地面气象观测质量考核办法 (试行) 第一条为了适应观测自动化需要,强化质量管理,完善配套考核机制,进一步发挥地面气象观测站网效益,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本办法适用于国家级地面气象观测站地面气象观测业务。 第三条地面气象观测业务考核内容包括地面观测系统设备运行保障质量、地面观测资料传输质量、地面观测数据质量三方面。 第四条设备运行保障质量以设备稳定运行率(即业务可用性)为考核指标。设备稳定运行率统计方法按照《综合气象观测系统仪器装备运行状况通报办法》执行。 第五条观测资料传输质量以到报率为考核指标。到报率统计方法按照《全国气象资料传输质量考核内容及要求》执行。 第六条观测数据质量以数据可用率为考核指标。数据可用率统计方法按照《全国自动站实时观测资料质量考核办法》执行。 第七条地面气象观测质量以地面气象观测质量综合指数来反映。计算公式为:地面气象观测质量综合指数=0.5×设备稳定运行率+0.25×到报率+0.25×数据可用率。 第八条设备稳定运行率、到报率、数据可用率等分项

指标实行逐月通报, 地面气象观测质量综合指数实行年通报。地面气象观测业务质量纳入中国气象局常规目标考核。新型仪器设备试用期(投入使用第一年)一般只评估,不考核。 第九条各省(区、市)气象局根据质量考核结果,每年年底推荐年度地面气象观测业务优秀集体和个人,中国气象局对审核通过的优秀集体和个人予以通报表扬。原则上,优秀集体数量控制在全国地面气象观测台站总数的2%以内(不足50个台站的省份可申报1个),优秀个人数量控制在全国地面气象观测业务从业人员总数的10%以内,艰苦台站可视情况适当增加比例。具体评比办法另行制定。 第十条本办法由中国气象局观测业务主管部门负责解释。各省(区、市)气象局根据本办法结合本地实际情况制定实施细则。 第十一条本办法自2014年1月1日起执行。原《地面气象观测质量考核办法》(2012年7月版)同时废止。

首届全国气象行业地面气象测报技能竞赛

首届全国气象行业地面气象测报技能竞赛 观测基础理论试卷 号证考准 线 封 密一、单项选择题(共 25分,每小题0.5分。答案只能填字母) 1. 必须具有代表性、准确性、比较性。 A :地面气象观测 B :地面气象观测记录 C :地面气象资料 2. 除日照外,其他各类自记仪器的换纸时间应根据 而 定。 A :省级气象主管机构的规定 B :台站的规定 C :自记纸上的开始时间 3. 人工观测改为自动观测,平行观测期限至少为 年。 B : 2 4. 《气象探测环境和设施保护办法》 第二十条规定: ,等有关部门,在审批可能影响已建 气象台站探测环境和设施的建设项目时,应当事先征得有审批权限的气象主管机构的同 意。 名 姓 ()A :政府、人大 B :规划、城建 C :城乡规划、建设、国土 A 文件中指示码和方式位 A0=表示的是 A :全月观测冻土,但是未出现 B :该月冻土缺测 >市辖直、区治自{省 6. C :全月观测电线积冰,但是未出现 D :该月电线积冰缺测 时间常数是指被测量值阶跃变化后,仪器测量值达到最终稳定值的 A : 63.2% B : 66.7% C : 80% 所需要的时间。() 7.在OSSMO 软件中,Log 文件夹存放的是 A :仅SAWSS 运行日志文件 B :系统软件运行日志文件 C :参数备份文件 8. 凡与水平能见度有关的天气现象,均以 A :最小水平能见度 B :最大水平能见度 为准。 C :有效水平能见度 9. 影响水平能见度小于 1.0km 和需要记录最小能见度的天气现象分别有 种。() A : 14、7 B : 13、 6 10.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计算海平面气压时,我国以 海面平均 高度为海平面基准点。 ___________________ () A :渤海 B :黄海 C :东海 11. 干湿球温度表不适用在低温下测定湿度,这是因为相对湿度由 0变化至100%,湿球温度 ()A :变化 太大 B :变化太小 C :不易溶冰

地面气象观测规范试题和标准答案

地面气象观测规范试题和标准答案 一、单选 1、________必须具有代表性、准确性、比较性。 A:地面气象观测B:地面气象观测记录C:地面气象资料 2、除日照外,其他各类自记仪器的换纸时间应根据_____________而定。 A:省级气象主管机构的规定B:台站的规定C:自记纸上的开始时间 3、人工观测改为自动观测,平行观测期限至少为________年。 A:1 B:2 C:3 4、需要记录最小能见度的天气现象分别有____种。 A:5 B:6 C:7 D:8 5、计算海平面气压时,我国以________海面平均高度为海平面基准点。 A:渤海B:黄海C:东海 6、干湿球温度表不适用在低温下测定湿度,这是因为相对湿度由0变化至100%,湿球温度__________。 A:变化太大B:变化太小 C:不易溶冰 7、调整最高温度表时,用手握住表身,感应部分向下,手臂向外伸出约________度,用大臂将表前 后甩动。 A:20 B:30 C:40 8、地面三支温度表须水平地安放在地温场地段中央偏东的地面,按________的顺序自北向南平行排 列。 A:0cm、最低、最高B:0cm、最高、最低C:最低、最高、0cm 9、出现浮尘时,水平能见度________。 A:在1.0~10.0千米之间B:<10.0千米C:<1.0千米D:≤1.0千米 10、人工日照观测使用的时间是_______。 A: 北京时B: 世界时C: 真太阳时D: 地方平均太阳时 11、若A代表干球,B代表湿球,C代表最低气温,D代表最高气温,E代表最低温度表酒精柱,则 5日20时的观测顺序为_______。 A:ABCDE B:ABEDC C: ABECD D: BAECD 12、某日20时观测前和观测时有降水,降水量观测之后,在19点59分降水停止,而后20点05分 降水又重新开始。这时____________。 A:应在20时正点补测一次降水量,记入当日20时降水量栏。 B:不必进行补测待次日一并处理。 C:应在正点补测一次降水量,仅作编报用。 D:是否补测降水量由观测员自行确定。 13、《规范》规定:湿球温度表下面的水杯杯口距湿球球部应约____________cm,水杯中的蒸馏水一

盐城市地面气象测报业务技能考试试卷及答案(二)

盐城市地面气象测报业务技能考试试卷及答案(二) (时间120分钟要求独立完成) 单位姓名得分 一、选择题(在题后的括号内选填正确的序号,单项或多项):(本题20分) 1、观测记录的三性要求是( B ) A、代表性、比较性、及时性 B、代表性、准确性、比较性 C、代表性、准确性、连续性 D、准确性、比较性、及时性 2、在配制日照药液时,若赤血盐为1克,枸橼酸铁铵为3克,则需水量( A )亳升。 A·10 B·15 C·20 3、四周视野中有40%范围能见度为4.0千米,15%范围能见度为5.0千米,45%范围能见 度为8.0千米。其有效能见度应记( B )。 A·4.0 B·5.0 C·8.0 4、天空下降白色不透明的固态降水,直径约3毫米,着硬地反跳,松脆易碎。该现象应是 ( C )。 A·冰粒B·米雪C·霰 5、天空有二成来源不明的高云,浓密成片,丝缕结构比较明显,形成砧状,其下有微量的 堡状高积云。云量云状应记( A )。 A·2/0 Ci not Ac cast B·2/0 Ci dens Ac cast C·2/2 Cb cap Ac cast 6、某种天气现象正好发生在20时,持续时间不足1分钟。则该现象应记入( B )。 A.当日天气现象栏 B.次日天气现象栏 C.当日和次日天气现象栏 7、电接风向风速计的风杯在二分钟内共转动200圈,气簿-1风速栏应记( C )。 A·1 B·2 C·4 8、地温表和曲管地温表被水淹时,应( C )。 A·可重新找一个地势较高的地方安置,照常观测。 B·可在观测场内,加高地温场,使其不在水中,记录正常观测。 C·照常观测,其中地面三支温度表应水平地取出水面迅速进行观测。 9、求取本站气压须经过几步订正是( C )。 A·仪器差、高度差、温度差订正。 B·仪器差、重力差、温度差订正。 C·仪器差、温度差、纬度重力差和高度重力差订正。 10、某日测站降雹,值班员选了10个最大和较大的放在20毫米量杯中,量出水量是7.4

气象地面观测综合试题

首届全国气象行业地面气象测报技能竞赛 观测基础理论试卷 一、单项选择题(共25分,每小题0.5分。答案只能填字母) 1. ________必须具有代表性、准确性、比较性。() A:地面气象观测 B:地面气象观测记录C:地面气象资料 2. 除日照外,其他各类自记仪器的换纸时间应根据_____________而定。() A:省级气象主管机构的规定 B:台站的规定 C:自记纸上的开始时间 3. 人工观测改为自动观测,平行观测期限至少为________年。() A:1 B:2 C:3 4. 《气象探测环境和设施保护办法》第二十条规定:_________等有关部门,在审批可能影响已建气象台站探测环境和设施的建设项目时,应当事先征得有审批权限的气象主管机构的同意。() A:政府、人大 B:规划、城建 C:城乡规划、建设、国土 5.A文件中指示码和方式位A0=表示的是_________________。() A:全月观测冻土,但是未出现 B:该月冻土缺测 C:全月观测电线积冰,但是未出现D:该月电线积冰缺测 6. 时间常数是指被测量值阶跃变化后,仪器测量值达到最终稳定值的_____所需要的时间。() A:63.2% B:66.7% C:80% 7.在OSSMO软件中,Log文件夹存放的是__________________。() A:仅SAWSS运行日志文件 B:系统软件运行日志文件 C:参数备份文件 8. 凡与水平能见度有关的天气现象,均以________为准。() A:最小水平能见度 B:最大水平能见度 C:有效水平能见度 9. 影响水平能见度小于1.0km和需要记录最小能见度的天气现象分别有_____种。 () A:14、7 B:13、6C:≥15、7 D:≥13、6 10. 计算海平面气压时,我国以________海面平均高度为海平面基准点。() A:渤海 B:黄海 C:东海 11. 干湿球温度表不适用在低温下测定湿度,这是因为相对湿度由0变化至100%,湿球温度__________。() A:变化太大 B:变化太小 C:不易溶冰 12. 调整最高温度表时,用手握住表身,感应部分向下,手臂向外伸出约________度,用大臂将表前后甩动。() A:20 B:30 C:40 13. 标准状态下冰点和水的三相点的绝对温度分别为___________。() A:273.15 K、273.16 K B:273.16 K 、273.15 K C:273.16 K、273.16 K D:273.15 K 、273.15 K

《地面气象观测规范》技术问题综合解答(第一号)

《地面气象观测规范》技术问题综合解答 (第1号) 1、国家基本站和一般站,在人工和自动站平行观测期间,定时观测记录缺测时的处理方法是否可参照基准站的规定处理? 答:可以。即人工观测记录和自动气象站的同类观测记录可相互代替。 2、自动气象站2分钟与10分钟平均风有缺测时,是否可以相互代替? 答:不能。自动站记录用人工站记录代替时,也遵循此原则。 3、人工观测站,湿度记录缺测,水汽压、露点温度如何用自动站记录代替? 答:当有人工观测的相对湿度和气温时,则用人工观测值反查求得水汽压和露点温度;若相对湿度缺测,则水汽压、相对湿度和露点全部用自动站记录代替,若气温缺测,相对湿度不缺测,则水汽压和露点用自动站记录代替,并在备注栏内注明,此时允许气温与相对湿度反查不一致的现象。 4、自动气象站中,因时极值不正常,影响日极值挑取,如何进行处理? 答:若某时时极值出现异常,而影响日极值挑取时,则将该时时值作缺测处理,如果能够判断该日极值不会出现在该时内,则该日日极值从其它正常时次记录中挑取;不能判断是否出现在该时内时,则改从已有的自动站时极值和人工观测或从自记纸中挑取的日极值挑取,若此时日极值为人工观测或从自记纸中挑取的值,则出现时间作缺测处理,若无人工观测记录,则从实有的自动站时极值中挑取日极

值,这些情况需在备注栏中注明。时极值可在地面气象测报业务系统软件(OSSMO 2004)中,通过“逐日地面数据维护”和“逐日辐射数据维护”处理。 5、总辐射、净辐射、直接辐射、散辐辐射、反射辐射的值相互之间出现矛盾时如何处理? 答:目前自动气象站出现这种现象的原因很复杂。 若在日出第2个小时至日落前2个小时之间(当为阴天或地面有积雪反射辐射很强时除外)净辐射值出现负值,或日落后至日出前净辐射出现正值,当时曝辐量的绝对值>0.10时,可将该时的值作缺测处理,再用内插法求得该时值;若在日落之后和日出之前有总辐射、直接辐射、散辐辐射、反射辐射,则将其作0处理;日极值不正常时,按照第4条解答处理。 若记录之间有矛盾,但不是很突出或不能判断是何要素有明显错误,则维持原记录;若能判断某要素有明显错误时,则先将该要素的记录值按缺测处理,再按记录缺测时的处理规定对该记录进行处理,此时在备注栏中注明。当出现水平面直接辐射等于或大于垂直于太阳面的直接辐射时,维护原记录。若水平面直接辐射较大,应检查直接辐射表跟踪是否正常。 6、内插是否可以跨日界? 答:可以。 7、辐射记录的时曝辐量缺测时,若无正点辐照度值,如何处理? 答:可用内插法求得,此时对于跨日出、日落的时次(包括前后两时次),应按梯形法进行内插。 8、对于风、湿度记录,如何进行内插?

气象台年度地面气象测报业务技能练习卷

气象台2009地面气象测报业务技能练习卷 单位姓名得分 一、单项选择 1.因视程障碍现象阻碍,某定时能见度仅90米,则气簿-1能见度栏 记__。 A、0.1 B、0.0 C、0.09 2.白色不透明的圆锥形或球形的颗粒固态降水,直径约2-5mm,下降 时常呈阵性,着硬地常反跳,松脆易碎。具有该特征的天气现象是________。 A、冰粒 B、霰 C、米雪 3.气压表必须垂直悬挂,应定期用铅垂线在________的两个位置上检 查。 A、相对 B、相互平行 C、相互成直角

4.安装自动站5、10、15、20cm地温传感器,其感应头朝________。 A、北 B、南 C、任意方向 5.使用超检仪器,每一个月算________个错情。 A、1 B、2 D、5 6.为保持自动站设备处于正常连续的运行状态,每小时正点前分 钟要查看数据采集器的显示屏或计算机显示的实时观测数据是否正常。 A、5 B、10 C、15 7.人为缘故丢失自动站数据________小时以上,属于丢失或毁坏原始 记录。 A、10 B、12 C、15 8.自动站出现故障后小时内不能恢复正常工作时,要统计站(组) 错。 A、 24 B、 48 C、 72 9.动槽式水银气压表安装后要稳定________个小时,方能观测使用。 A、 2 B、 3 C、 4 10.夜间观测能见度时,观测员应先在黑暗处停留________分钟。 A、 5—10 B、 5—15 C、 5—20 11.当最大冰雹的最大直径大于________mm时,应同时测量冰雹的最 大平均重量。 A、 5 B、 8 C、10 12.“全树摇动,大树枝弯下来,迎风步行感受不便”,目测风力等 级为________。 A、 5级 B、 6级 C、 7级 D、 8级

全国气象行业气象观测技能竞赛计算机综合处理试卷

计算机综合处理试卷(文字部分) 说明: 1.软件在下发的U盘中,其文件名为“《地面气象测报业务系统软件 2004》2009年竞赛专用.exe”,选手必须在自带计算机上完成此软件安装,并以此完成相关内容,形成相关数据文件。若选手的计算机中已安装同类软件,请先卸载(并删除原安装文件夹),再行安装。 2.所需参数库文件和数据文件均将随软件安装到相应文件夹中。软件安装路径统一为“C:\OSSMO 2004”。软件序列号为“cb09bs”。 3.操作员有“管理员”和“选手”,口令分别为“gly”和“xs”。 4.选手答题结束后,必须在所发U盘的根目录和自带计算机的桌面,建立以本人考号命名的文件夹(文件夹不符要求扣总分1分),将软件安装文件夹下的如下内容(连同文件夹、参数文件和数据文件):AwsSource、AwsNet、BaseData、Log、ReportFile、SYNOP、SysConfig,拷入以本人考号命名的文件夹中。 上述形成的参数库文件和数据文件为答卷的一部分,以此和纸质答卷进行评卷。没有将上述要求的文件及文件夹拷入U盘和自带计算机,但不影响评卷,每少一个文件夹扣总分1分。 该试卷的Word文档将随软件安装复制到软件安装的文件夹下。 一、参数设置(20分,评卷以形成的数据文件为准) 请按给定的资料完成有关参数维护,没有给出的内容除编报参数的选组内容外,均以下发软件参数库中的内容为准。(每错一项扣0.2分,扣完为止) 1.操作员管理 以选手本人的准考证号为名增加操作者,其口令由选手任意设置(除空外),并 以“准考证号”为名的操作者作为值班员。

二、定时观测和编发气象报告(35分,评卷以数据文件为准) 根据下面所给资料完成99002站2008年7月2日02、05、08、14、17、20 时的天气报(需形成时上传数据文件)、4-6时航危报和该日全天重要天气报任务,(每 多1个报文文件扣0.5分,每错一项或一组报文扣0.3分,少报或少数据文件也按错 组或错项扣分,每份最多扣1.5分,扣完为止。若因参数设置错误,致使无法确定 报文时间,则按少报论处。) 20E-2006 356E-810 1707S-20Z(小雷暴)20-2006 356-8171735-20 2006-2242 050-135(8时为中雨)252-356 817-1231 1428-1505908-1033[300](能见度:908 900米,958 300米) 三、逐日地面数据和A文件维护(30分,评卷以数据文件为准。) 1.通过逐日地面数据维护,从给出的Z、R文件及B文件中已有资料和下表资 料完成99002站2008年7月B文件的全部内容(当B文件与Z、R文件中的小时 降水量和分钟降水不一致时,以Z、R文件为准)。其中12日、21日应形成日上传 数据文件和日照上传数据文件。形成完整的B文件后,完成该月下旬气象旬月报。(共 25分。每错一个数据扣0.2分,12日、21日1日最多扣2分,其它每日最多扣1

气象观测场技术要求

气象观测场技术要求-标准化文件发布号:(9456-EUATWK-MWUB-WUNN-INNUL-DDQTY-KII

环境条件要求 地面气象观测场必须符合观测技术上的要求。 (1) 地面气象观测场是取得地面气象资料的主要场所,地点应设在能较好地反映本地较大范围的气象要素特点的地方,避免局部地形的影响。观测场四周必须空旷平坦,避免建在陡坡、洼地或邻近有铁路、公路、工矿、烟囱、高大建筑物的地方。避开地方性雾、烟等大气污染严重的地方。 地面气象观测场四周障碍物的影子应不会投射到日照和辐射观测仪器的受光面上,附近没有反射阳光强 气象观测场 的物体。 (2) 在城市或工矿区,观测场应选择在城市或工矿区最多风向的上风方。 (3) 地面气象观测场的周围环境应符合《中华人民共和国气象法》以及有关气象观测环境保护的法规、规章和规范性文件的要求。 (4) 地面气象观测场的环境必须依法进行保护。 (5) 地面气象观测场周围观测环境发生变化后要进行详细记录。新建、迁移观测场或观测场四周的障碍物发生明显变化时,应测定四周各障碍物的方位角和高度角,绘制地平圈障碍物遮蔽图。 (6) 无人值守气象站和机动气象观测站的环境条件可根据设站的目的自行掌握。 硬件设施要求

(1) 观测场一般为25m×25m的平整场地;确因条件限制,也可取16m (东西向)×20m(南北向),高山站、海岛站、无人站不受此限;需要安装辐射仪器的台站,可将观测场南边缘向南扩展10m。 (2) 要测定观测场的经纬度(精确到分)和海拔高度(精确到0.1米),其数据刻在观测场内固定标志上。 (3) 观测场四周一般设置约1.2m高的稀疏围栏,围栏不宜采用反光太强的材料。观测场围栏的门一般开在北面。场地应平整,保持有均匀草层(不长草的地区例外),草高不能超过20厘米。对草层的养护,不能对 气象观测场 观测记录造成影响。场内不准种植作物。 (4) 为保持观测场地自然状态,场内铺设0.3-0.5m宽的小路(不得用沥青铺面),人员只准在小路上行走。有积雪时,除小路上的积雪可以清除外,应保护场地积雪的自然状态。 (5) 根据场内仪器布设位置和线缆铺设需要,在小路下修建电缆沟(管),电缆沟(管)应做到防水、防鼠,便于维护。 (6) 观测场的防雷设施必须符合气象行业规定的防雷技术标准的要求。场内仪器布置 观测场内仪器设施的布置要注意互不影响,便于观测操作。具体要求: (1) 高的仪器设施安置在北边,低的仪器设施安置在南边;

地面气象观测规范 (1-3)

第一编总则 第1章地面气象观测组织工作 气象观测是气象业务工作的基础。地面气象观测是气象观测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是对地球表面一定范围内的气象状况及其变化过程进行系统地、连续地观察和测定,为天气预报、气象情报、气候分析、科学研究和气象服务提供重要的依据。 地面气象观测是每个气象站的基本任务之一,必须严肃、认真、负责地做好。 由于近地面层的气象要素存在着空间分布的不均匀性和时间变化上的脉动性,因此地面气象观测必须具有代表性、准确性、比较性。 代表性——观测记录不仅要反映测点的气象状况,而且要反映测点周围一定范围内的平均气象状况。地面气象观测在选择站址和仪器性能,确定仪器安装位置时要充分满足记录的代表性要求。 准确性——观测记录要真实地反映实际气象状况。地面气象观测使用的气象观测仪器性能和制定的观测方法要充分满足本规范规定的准确度要求。 比较性——不同地方的地面气象观测站在同一时间观测的同一气象要素值,或同一个气象站在不同时间观测的同一气象要素值能进行比较,从而能分别表示出气象要素的地区分布特征和随时间的变化特点。地面气象观测在观测时间、观测仪器、观测方法和数据处理等方面要保持高度统一。 本规范是从事地面气象观测工作的业务规则和技术规定,观测工作中必须严格遵守。 地面气象观测仪器和业务软件的技术、操作手册是对本规范的必要补充,编制时必须以本规范为依据,其内容不得与之相违背。地面气象观测人员在认真贯彻执行本规范的同时,也要熟练掌握地面气象观测仪器和业务软件的技术、操作手册中的有关内容,确保正确顺利地完成地面气象观测任务。 本规范的制定、修改和解释权属国务院气象主管机构。 1.1 观测站的分类以及观测方式和任务 1.1.1 观测站分类 地面气象观测站按承担的观测和作用分为国家基准气候站、国家基本气象站、国家一般气象站三类,可根据需要设置无人值守气象站。承担气象辐射观测任务的站,按观测项目的不同分为一级站、二级站和三级站。 国家基准气候站——简称基准站。是根据国家气候区划,以及全球气候观测系统的要求,为获取具有充分代表性的长期、连续资料而设置的气候观测站,是国家气候站网的骨干。必要时可承担业务试验任务。 国家基本气象站——简称基本站。是根据全国气候分析和天气预报的需要所设置的地面气象观测站,大多担负区域或国家气象信息交换任务,是国家天气气候站网的主体。 国家一般气象站——简称一般站。主要是按省(区、市)行政区划设置的地面气象观测站,获取的观测资料主要用于本省(区、市)和当地的气象服务,也是国家天气气候站网的补充。 无人值守气象站——简称无人站。是在不便建立人工观测站的地方,利用自动气象站建立的无人气象观测站,用于天气气候站网的空间加密,观测项目和发报时次可根据需要而设定。

首届全国气象行业地面气象测报技能竞赛计算机试卷

首届全国气象行业地面气象测报技能竞赛 计算机综合处理试卷(文字部分) 说明: 1.软件在下发的“纽曼闪盘”中,其文件夹为“计算机综合处理安装软件”,选手必须以此软件完成该试卷内容。若选手的计算机中已安装其他版本的OSSMO软件,请先卸载(并删除原安装文件夹)再行安装,否则后果自负。 2.所需参数库文件和数据文件均将随软件安装到相应文件夹中。软件必须统一安装在C:\盘。软件序列号为“2007cbbs”。 3.操作员有“管理员”和“选手”,口令分别为“gly”和“xs”。 4.选手答题结束后,必须在“纽曼闪盘”的根目录下,建立以本人考号命名的文件夹(文件夹不符要求扣总分1分),将软件安装文件夹下的如下内容(连同文件夹): AwsSource、AwsNet、BaseData、Log、ReportFile、SYNOP、SysConfig、WorkQuality,拷入其中。 上述形成的参数库文件和数据文件为答卷的一部分,以此和纸质答卷进行评卷。没有将上述要求的文件夹拷入“纽曼闪盘”,但不影响评卷,每少一个文件夹扣总分1分。 一、参数设置(20分,评卷以数据文件为准) 请按给定的资料完成有关参数维护,没有给出的内容除编报参数的选组内容外,均以下发软件参数库中的内容为准。(每错一项扣0.2分,扣完为止)

二、定时观测和编发气象报告(30分,评卷以数据文件为准) 根据下面所给资料完成54002站2006年7月22日02、05、08、14、17、20时的天气报(不编航空报,需形成时上传数据文件)、15-16时航危报和该日全天重要天气报任务,(每多1份重要天气报或危险报或解除报扣1.0分,其它每错一项或一组报文扣0.3分,少报或少数据文件也按错组或错项扣分,每份最多扣2分,扣完为止。若因参数设置错误,致使无法确定报文时间,则按少报论处。) ) 2000-2115 0510-1132(8时为中雨)1310-1406 0023-0158[300] 0230-0236 1526-1530(极大风分别为:出现时间0232,20.1m/s,NW;出现时间1527, 24.5m/s,NNE) 1510-1546 1620-1656 1513SW-1534S 1630w-1640(1513:CB 2成 1200米) 三、逐日地面数据和A文件维护(35分,评卷以数据文件为准。) 1.通过逐日地面数据维护,从已给Z、R文件及B文件中已有资料和下表资料完成54002站2006年7月B文件的全部内容中。其中24日、28日应形成日上传数据文件。(共 25分。每错一个数据扣0.2分,24日、28日1日最多扣2分,其它每日最多扣1分。每缺1个日上 2.将54002站2006年7月的B文件转换为A、J文件,并将A文件形成由台站上报上级资料审核部门的格式。(共10分。每错、漏1项扣1分,对意思表达有偏差的文字错误(错别字、错用标点符号)1处扣0.5分,扣完为止。已在逐日地面数据维护扣分的内容,不再重复扣分。若缺A文件扣7,缺J文件扣3分。)

{业务管理}地面气象测报业务规章制(全)

(业务管理)地面气象测报业务规章制(全)

地面气象测报业务规章制度 图里河国家基准气候站 壹、岗位职责 (壹)测报科(组)长职责 ⒈团结全科(组)人员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开展“俩个文明教育”活动,树立搞好气象测报工作的光荣感和责任感,进行职业责任、职业道德和职业纪律教育,组织和领导全组人员按时保质保量地完成上级规定的各项测报任务。 ⒉合理组织分工和安排班次,充分调动全组人员的工作热情和积极性。 ⒊督促检查全组人员严格执行规范及各项规章制度。 ⒋组织业务学习和基本功训练,不断提高全组人员的技术水平和业务能力。 ⒌负责考核测报业务质量和测报人员的工作。 ⒍保护好观测环境和场地,组织好仪器设备的安装和维护。 ⒎负责台站档案和气象测报业务技术档案的填写和核实。 ⒏以身作则,起模范带头作用。坚持参加测报值班(壹般不少于全组值班平均数的三分之二),遇重要任务或复杂天气时要做好组织、指导工作。 (二)观测员职责 ⒈严格执行技术规范、规定和各项规章制度,按时取准取全第壹性气象资料且按规定提供地面气象情报,做好气象情报服务工作。 ⒉服从领导,积极完成分配的各项任务。 ⒊关心集体,团结协作,作风正派,实事求是,不弄虚作假。

⒋自觉地加强精神文明建设,努力学习政治、文化和专业知识,做壹个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守纪律的气象观测员。 (三)预审员(兼职)职责 ⒈熟悉地面气象观测规范和有关技术规定,严格按照预审办法认真进行预审原始记录和各种报表,纠正错误,把好质量关。 ⒉记录预审做到旬清、月结,全面预审,按时报送报表。 ⒊审出的错情和疑难问题,要壹壹登记,且于质量分析会上及时分析原因,总结经验教训,认真解决。 ⒋实事求是,认真负责地对待查询,于收到查询单后五天内查复、订正。 ⒌观测簿、各类报表、自记纸、值班日记等按时送交资料档案保管员入库。(四)资料、档案保管员(兼职)职责 ⒈定时清理各种原始表簿、自记纸和加工整理的资料、档案。记录报表要按时装订,详细登记,分类归档。做到有条不紊,便利查找,且负责提供服务。 ⒉资料保管保证完整无损。做到五防:即防火、防潮、防盗、防鼠咬、防虫蛀。经常认真检查。 ⒊资料注意保密,借用要有手续,归仍要当面清点,及时入库;严禁擅自更改资料。原始记录不得外借。如有丢失,要查明原因,及时上报。 ⒋资料保管员工作变动时,全部资料、档案要移交清楚,双方签字,以示负责。 (五)仪器维修保管员(兼职)职责 ⒈编制器材计划,做好器材供应。建立出入库登记制度,帐物清楚。 ⒉保管好器材,防止丢失、变质和浪费。消耗器材要先到先用。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