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代大学生的学习观现状及思考

当代大学生的学习观现状及思考
当代大学生的学习观现状及思考

当代大学生的学习观现状及思考

当代大学生的学习观现状

一、学习目的多样化

学习目的反映了人的某种社会需要, 也表现为对某种未来现实的憧憬。大学生的学习目的是在接受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教育过程中逐步明确的, 衬射了特定时代的需要及个人意愿。相关调查显示, 当代大学生的单一性的价值取向已成过去,学习目的已呈现多样化,主要表现在:努力成才, 报效祖国;刻苦钻研, 完善自我;报答父母;混张文凭, 谋个好职业;成名成家,名利双收;这种变化早在人们的意料之中, 因为它与社会观念的多样化是一致的。调查显示,经过近四年高等教育的应届毕业生的社会责任感比新生要低, 而应届毕业生的功利性却比新生要强。

二、总体学风状况良好, 部分学生的学习关注度比较低

安徽师范大学的叶松庆在一则报告中写到:当代大学生的学风状况良好,大学生确以学习为主。如: 大学生每天的学习时间8 小时的占34%, 5 ) 7 小时的占50%, 少于5 小时的占16%。65%的学生有着他们自认为良好的学习习惯, 近半数的学生喜欢听学术报告或文化素质修养讲座。这种学习风气的形成, 与当前高等教育改革的深入和社会对人才素质要求的提高紧密相关。

五彩缤纷的社会环境也不断地熏陶着大学生, 不同程度地冲淡了部分学生的学习热情, 降低了他们的学习关注度。大学生的精神最

放松, 基本上没有顾忌, 谈论的问题很广泛, 最集中的要数爱情、趣闻、评价老师和同学、时事评点等, 偶尔也涉及到学习问题。双休日和寒暑假中,部分大学生是在做与学习无关的事。调查表明, 对整个大学生活而言, 当前部分大学生的学习关注度欠高, 高年级比低年级低。学习关注度欠高还表现在学习的消费上。

三、逃课现象比较突出突出

逃课在当今高校已不是个别现象。调查结果显示, 大学生逃课大体可以分为以下六种类型:

(1)为报考研究生逃课。研究生的学习任务比较紧张,通常在一些与考研无关的课堂不去上课。

(2)为学习效率逃课。这类学生大多学习自主性的自学能力强, 喜欢按自己的计划学习,

(3)因缺乏兴趣逃课。大学中不少课程的内容是枯燥乏味的, 加上任课教师缺乏教学艺术, 教法单调, 教学少有吸引力, 使部分学生兴趣索然。

(4)因参加校园文化活动逃课。如今大学里的校园文化活动丰富多彩, 一些学生干部忙于策划、组织、参与, 不仅牺牲了休息时间, 还不惜占有课堂学习时间去逃课, 使活动本身失去意义;

(5)为挣钱而逃课。这类学生通常家境贫寒, 学习费用只能靠自己去挣, 或打工, 或带家教, 或经商, 本意是勤工助学, 但为此而逃课, 则失去人们的同情;

(6)为睡懒觉、出去玩耍、接待亲友或无所事事而逃。这类学

生学习、纪律观念均差, 人数虽不多, 但逃课频率高,影响不可小视。

逃课当然不好, 但逃课与厌学不能等同。高校要解决学生逃课问题, 唯有从教学改革、课程设置、提高教师教学水平、加强教学管理、纠正学生功利偏向等方面入手, 予以综合治理方可奏效。

四、对考试作弊看法不一

考试是检验学生学习成果的重要手段, 考风考纪既是考试顺利进行的保证, 又是一所学校的文明程度和一名学生道德素质的集中反映。考试作弊是急功近利的社会现象在校园中的反映, 是大学生自尊、自信倾斜与失落的突出表现。考试作弊的原因有以下几种: ( 1) 虚荣心理驱使; ( 2) 眼看别人作弊屡屡得手, 自己不作弊反而吃亏; ( 3)获取高分可以得利; ( 4)平时没学好, 怕过不了关 ; ( 5) 老师监考不严, 不作白不作;( 6)受社会腐败风气影响; ( 7) 习惯成自然。多数大学生对考试作弊有较清醒、正确的认识, 但看法不一。有些学生还存在模糊心理或错误行为, 这是大学生考试作弊屡禁不止的重要主观原因。

五、渴望名师走近自己

国外的著名高校非常重视名师效应。像杨振宁、李政道等世界科学大师都是经常深入大学生中报告、讲演, 每次回国访问讲学期间, 必去大学或研究所和大学生、研究生亲切交谈, 传治学方法, 授做人之道。高校应当充分发挥名师在教育学生中的特殊作用, 让名师走近大学生, 上基础课, 兼班主任, 经常性地给大学生讲授人生哲理, 传授科学思想, 指导大学生的学习与生活, 并形成风气, 坚持下去,

成效必大。

六、不善提问是一大通病

在学习中能善于提问, 是大学生学习主动的一种表现。不善提问, 只标志着学习上的研究气息不浓, 丝毫不意味已解决所有问题。从古到今, 以提问为重要手段是许多成名学者获取知识的捷径。然而, 当今大学生在学习中只习惯于从听课或阅读中学知识, 而不大掌握问的妙用。我们经常这样的现象: 晚上的辅导课上, 几乎没有学生向老师提问, 只有等到考试前才有那么几位学生来问考试范围内的问题, 即使提问也是三言两语从不深问; 同学间也少有相互提问、切磋的习惯。很多老师感叹: 如今的大学生不爱提问!那么, 大学生不善提问是学无所问还是另有原因? 有关调查显示: 学习无所用心, 囫囵吞枣,满足于似是而非、似懂非懂, 不愿钻研下去, 从而提不出问题; 学习没有既定目标, 又欠虚心, 偶有一得便自以为是, 为示清高,不提问题; 学习努力不够, 问题成堆, 积重难返, 但怕丢面子, 不敢提问题。不善提问是当今大学生的一大通病。这一通病的关键致因是大学生学习的态度不端正和学习观念不正确, 而不单纯是学习方法问题。创造性的学习离不少大学生还相当远。

总的看, 当代大学生的学习观基本上是正确的, 但部分大学生存在误区。如: 学习目的不明确、学习理念陈旧: 学习积极性不高, 缺乏源动力; 厌学心理浓郁, 学习情绪低落; 学习方法单一, 习惯于. 你讲我听,你教我学, 重视学会轻视会学; 学习不用功, 考试投机取巧等等。高校的教育者应当认真分析、研究部分大学生学习误区

的形成原因, 采取有效措施, 帮助他们走出误区, 使他们能创造性的学习, 真正学到知识和本领, 培养良好的素质, 为报效祖国、服务社会打好坚实的基础。

关于大学生学习特点的几点思考

大学时期是人才成长由“求学期”向“创造期”过渡的关键时期。由于思维方式的独立性和批判性正在迅速发展,大学生的学习特点也随之改变。只有掌握这些变化的特点,才能正确运用大学生的学习规律,不断提高学习成绩。

1.自主性

大学生已经有了十多年的学习生活经历,积累了相当多的知识和经验,具备产生自我识别、自我探寻新知识的基础。学习上独立自主的意向活动,表现为不满足教师课堂上讲授的内容,希望从纵横两个方面拓展自己的知识面。多数大学生有自己的课外学习计划、学习时间和学习方法,也表现出自觉性和自控性。这说明大学生已经改变了中学时代对教师的依从地位,正在从被动学习向主动学习转化。但是,这种自主性学习与一般自学还是有区别的,仍然不能离开教师的主导作用。大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要努力培养独立学习的能力。只有学会独立学习,才能学得深刻、扎实,也才能不断获得新知识,避免知识老化。

2.专业性

所谓专业,是通过专门的训练和工作实践所获得的、从事社会分工的某种职业所必需的知识、经验、技能和技巧的结合体。大学生的

知识结构系统、智能结构系统、心理品质结构系统和文化素质系统等,无不打上专业的烙印。大学的教学过程是围绕具体的专业而开展的教学活动,而大学生则是围绕着既定的专业进行学习的。但是,许多的大学生不注意专业的特点,仅凭自己的兴趣、爱好,精力分散,无学习中心,结果导致专业知识、技术没有真正学到手,毕业后不能适应本职工作的需要,这必然有被淘汰的危险。

还要指出的是,在我国现行教育管理制度的规定下,大学生人学后一般无重新选择专业的灵活性。教育体制改革促进了大学生在学习上的选择意向,学有余力的大学生可以选择其它专业的课程,直至获得第二学士学位,也可修满学分而提前毕业。有的大学生把专业学习作为工具,并以它为基础,在大学毕业之后涉足其它科学领域。形成大学生学习上这种选择意向的心理因素的原因,大致有以下四点:在某一方面有特殊的兴趣、爱好,希望在相关方面获得突出成绩;认识到当代科学高度分化且高度综合的情况,以适应将来就业的需要;与未来的理想相联系,如报考研究生等;受教师讲授艺术所感染,随着教师的引导进人一个陌生的新领域。

3.多渠道性

课堂教学是大学生获取知识的主要途径,但也可以通过自学、讨论、实习、听学术讲座、参加第二课堂活动和社会调查等途径来开拓知识面,积累丰富的知识和经验。大学生的经历不同,被剥夺。这些会导致低效的专业行为,进而使初任教师经历失去自尊、忘却理想,感到自己的付出获得很少或没有回报。在这种情况下,他们便失去对

外语教学的热情,直至中途离职。有些初任外语教师通过自己的努力,在外语教专业中生存下来,但由于人职阶段的职业倦怠,他们往往表现出疲劳、优虑、孤僻、玩世不恭、苦恼、怨恨等现象,有时会产生一种逃避现实的愿望,这势必会降低他们的自信及对教学的责任感,从而影响他们工作的积极性。因此,对初任外语教师的职业倦怠应予以足够的重视,从各个方面有针对性地进行干预,以提高他们的职业生活质量和教育教学质量。

4.实践性

大学的实践性教学环节较多,在总学时中所占比列高达20%以上,故实践性也是大学学习的特点。实践性教学环节是培养大学生的独立思考习惯和独立工作能力的重要途径,也是掌握最起码的实验方法和生产工艺知识,逐渐学会常规的实验技能和工艺操作技能等本领的不可或缺的方法。但是,大多数大学生对实践性教学不重视,错误地认为学好书本知识就万事大吉了.因此,他们是学不到真正的专业知识和技能的,更谈不上深人理解理论性的东西,这样的学生是难以胜任毕业后的专业性工作,最终将成为不受社会欢迎的大学生。

当代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价值观

内容摘要:大学生是国家的栋梁之材,将是未来建设祖国的主要力量,代表着祖国的未来和希望。而人生价值观的树立对当代大学生的成长和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当代大学生能否树立起正确的人生价值观,将直接影响到我国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的成败和中华民族的兴衰。所以树立正确的人生价值观对当代大学生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关键词:当代大学生人生价值观理想脚踏实地 随着《蜗居》的热播,很多关于大学生人生价值观的讨论也越来越激烈。在《蜗居》中,海藻是一个悲剧,不是一个胜利者。剧中的海藻在物质上是得到了少许和短暂的满足,却付出了惨痛的代价,女人的生育权被永久的剥夺了,真爱的小贝随之远去,还有母亲的白眼,社会的唾弃,道德的煎熬,心灵的折磨可能在陪伴她的一生。这正是海藻人生观和价值观的扭曲才导致了这样的悲剧。所以树立正确的人生价值观对当代大学生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在如今这个物欲纵流和现实残酷的社会里,越来越多的人追求高层次的物质生活,而忽视自己的精神世界,使这个社会越来越浮躁。作为一个当代大学生,正面领着人生发展最为关键的时期,我们应该正确看待这些问题,应该有正确的追求和崇高的理想,树立科学的人生价值观,热爱祖国,发奋图强,努力做一个对社会有用的人。 一.人生观和价值观的概念 (一)人生观 人生观是人们对人生问题的根本看法。主要内容是对人生目的、意义的认识和对人生的态度,具体包括公私观、义利观、苦乐观、荣辱观、幸福观和生死观等。人生观是人们在人生实践和生活环境中逐步形成的。由于人们的社会实践、生活境遇、文化素养和所受教育的不同,因而形成不同的人生观。正确的人生观指引人走人生的正道,用自己的劳动去创造人生业绩,成为一个有益于社会有益于人民的高尚的人。错误的人生观将导致人背离人生的正道,走到

关于当代大学生普遍价值观和学习现状的调查报告

关于当代大学生普遍价值观和心理状况的调查报告当代大学生在校期间接触外面社会的机会很少,为数不多的社会实践机会并不可能让我们真正了解到外面这个世界的复杂。而当代大学生的价值取向是多元化的,不同于八十年代大学生的纯洁,又区别于九十年代大学生的浮躁。二十一世纪的大学生则是盲目的,不懂得自己应该怎样做。透过现象看本质,大学生容易上当受骗,只顾眼前,不顾将来。于是我想进一步地看看大学生的价值取向和心理素质,所以利用暑假自己有目的地针对大学生价值取向和心理素质以问卷调查的方式做了调查。 一、当代大学生价值取向的基本特征 1、轻重导致,忽视专业课的学习 (1)表现为对参加大学生活动太热忱 固然,大学是充满活力的地方,最大的一个特点就是那里有许许多多的学生社团。人们都认为大学生应该多参加各种有意义的活动来锻炼自己,培养自己的交际能力和组织能力。显然,对于刚刚走进大学的新生来说,一切都是新鲜的,面对各种新鲜的事物,他们很难做出判断。因此,在大家的推崇下,他们会毫不迟疑地参加了各种社团,积极参加学生工作。大一新生的课余时间往往很多,并且不清楚如何在大学中学习,很多学生把大把时间和精力放在了组织各种活动上,而很少去关注和研究自己的专业知识,并有不少同学只能遗憾地只能等待着一次又一次的补考,乃至以后的重修。 (2)表现为从事各种兼职,耽误学习

大学生从事各种兼职,已经得到学校和社会的广泛认同。我问过师兄师姐们,他们有将近一半都曾经或正在做兼职,有的甚至同时兼职两三份工作。不可否认的是,从事过兼职的同学的交际能力,语言表达能力都得到了锻炼,为以后寻找工作之路做了铺垫。但是,凡事都有两面。他们在对大学本身还没有失去新鲜感时就开始从事兼职,荒废学业。 2、忙于考证书,拿资格 无可否认,现在出去找工作都需要一张张文凭,越多越好,文凭一直是人们关注的“敲门砖”。为了顺利地找到工作,越来越多的大学生利用课余时间参加职业资格考证培训。很多师姐师兄告诉我们,大学三四年,除了上课还要考证。就像我们的学校,很多师兄师姐都在准备考教师资格证、计算机操作员证等。其实,证书最多只是一个“敲门砖”,关键还要看时机工作能力。 3、应付考试,游戏人生 大多数学生认为没有必要要花太多时间准备考试,在考前一个月才开始看看书,或者在考试前几天看看老师给的考试重点就不会挂科。有些大学生都轻视考试,他们平日不学习,考试前也不做准备,对大学生活失去新鲜感的大学生,选择网络麻醉自己,甚至经常逃课,他们经常玩网络游戏,以至于“玩物丧志”,无法完成学业。 二、当代大学生价值取向形成的原因 1、对大学期望太高,入学后落差太大,导致心理失去平衡 大学时高中生梦寐以求的理想天堂,在高中生心里,大学是美丽、开

浅谈当代大学生价值观的现状_孙盟盟

78 孙盟盟,白城医学高等专科学校。 作者简介:1、当代大学生价值观现状 1.1大学生价值观的主流。当代大学生的政治态度是积极的,他们善于捕捉和接受新生事物,报纸、广播、电视,特别是网络已经成为他们获取信息的重要工具。当代大学生的思想是务实的,对人生价值的看法与选择,许多大学生都有自己的见解。当代大学生价值观的主流是进取的、向上的。当代大学生对“追求健康向上、对社会有所作为”的人生价值观普遍持认可态度。他们富于同情心、责任感和正义感,越来越多的当代大学生追求完美的人格质量。 1.2大学生价值观的误区。在商品经济大潮的冲击下,当代大学生中个人主义的现象有所抬头,表现在:只顾自己利益,处处为自己着想、不愿关心和帮助他人,不参加集体活动,狭隘的个人主义、小团体主义、本位主义现象严重。拜金主义的兴起。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有个别大学生开始接受并认同金钱至上的观点,出现了拜金主义,崇拜金钱,以含金量作为人生价值的衡量标准。对优良传统的冷漠与价值偶像的错位。 2、当代大学生价值观变化的原因分析 2.1社会转型不可避免的折射和影响。大学生价值观极易受社会环境变迁的影响,当前我国社会正在发生广泛而深刻的变革,人们的价值观呈现出复杂多样的态势,不同价值观相互冲突,在一定程度上给人们特别是当代大学生造成了思想混乱、价值迷茫,产生了大量道德失范现象。 2.2全球化背景下西方价值观念的渗透和冲击。全球化如 同一柄“双刃剑”,各国在加强政治、经济、文化合作与交流的同时,一些西方发达国家的价值观念也迅速地在全球蔓延。拜金主义、享乐主义、极端个人主义等这些西方腐朽思想通过大众传媒和文化产品,在消遣和娱乐的幌子下进行大规模的传播和渗透,向人们宣传资本主义的意识形态、生活方式和价值观念,同时一些西方社会思潮也趁虚而入,对当代大学生的价值追求产生了很大影响,并渗透到大学生日常行为和社会认知之中。 2.3学校价值观教育机制的不健全和网络传媒的影响。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和完善,长期以来形成的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体系已不能适应形势发展的需要,而新的工作体系尚在建立之中。思想政治教育形式单调、内容僵化、针对性不强、手段落后、教育力度不够的问题比较突出。学校在学生价值观教育上目标过高、缺乏层次递进性,远离时代;同时各种传媒如网络、影视、书刊等热衷于宣传和介绍西方各种价值观念,甚至封建迷信的某些歪理邪说,加上对很多新生事物的迷惑不解,许多大学生产生了一定程度的价值观困惑,有的精神空虚,缺乏理想信念,终日沉迷于网聊、网游之中;有的价值导向异化,一味模仿明星和西方饮食、服饰、生活方式,成为所谓的“新新人类”。 2.4家庭教育的缺乏。家庭教育对大学生价值观的形成具有长期、深刻的影响。我们国家目前的家庭教育非常缺乏,尽管多数家长在主观上也认同社会主导价值观,但出于对子女适应现实社会的担忧和对其眼前利益的维护,往往在具体问题处理上又采用实用主义的做法,在价值观教育上倾向于个人本位和“金钱”本位,这种倾向直接影响了大学生正确价值观的形成。 2.5当代大学生自身存在的弱点。当前大学生缺乏对国情民情的切身感受和具体了解,缺乏生活实际的磨练和对社会制度、社 会规范、社会思想意识的思考,这样很容易在价值观的选择上产生偏差。从心理学角度看,大学生心理发展尚未成熟,他们的思维、情感处于变化发展之中,他们在各方面的心理特点上充满矛盾,处于极不稳定的变化中,观念的多元和多变又使他们无所适从。 3、如何加强当代大学生价值观教育3.1加强理论引导,构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核心价值体系是在整体社会价值体系中处于统摄和支配地位,决定着整个价值体系的基本特征和基本方向的理念准则。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社会主义制度的内在精神,是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根本,这一核心价值体系对于人们的思想和行为是一种基本规范和准则,也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方向和保障。我们应当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作为影响大学生价值观的主要内容和主导因素,并结合大学生思想和生活实际,更新教育模式,以科学的教育内容和方式方法,利用各种教育阵地,通过多种渠道,全方位地开展教育,将其内化为大学生的价值观。 3.2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提供良好的社会环境。宣传、理论、新闻、文艺、出版等方面要坚决弘扬主旋律,以正面宣传为主,树立先进典型,抓好示范教育,为大学生价值观建设营造良好的社会舆论氛围;各类网站要把握好正确的导向,主动承担社会责任,积极开展形式多样的网络教育活动;依法加强对高校周围的文化、娱乐、商业活动的管理,坚决打击侵害学生合法权益和身心健康的不法行为,坚决抵制各种有害文化和腐朽生活方式对大学生的侵蚀和影响。 3.3大力加强校园文化建设。校园文化历来是高校精神文明、思想政治工作的重要载体,作为一种非强制教育手段,主要通过创造一种特殊的文化环境来实现课堂以外的教育目的和教育效果,使学生在不知不觉、潜移默化中内化了教育要求。 3.4充分发挥社会实践在价值观形成中的作用。要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必须使社会的要求内化为个体内在的需要,这样才能使大学生主动、自觉地去创造社会所需要的行为,并从而体验到自己对社会所作的贡献,理解人生的真正价值与意义。 首先,社会实践活动是促进教育影响转化为大学生内在价值观的基础。要加强实践的环节,开展各种活动让大学生承担一定的社会任务,使大学生进一步认识社会、认识自我,在社会动态的发展中寻找大学生个人价值观与社会主流价值观的有机结合点。 其次,大学生只有在实践中才能真正理解道德规范的内涵,然后将其内化为自己的情感和意志,在外化为行为和习惯,最终形成稳定的价值观。他们在进行社会交往与协作的过程中,一方面践履社会、集体或教师提出的思想道德规范与要求;另一方面自身也会产生评价和调节人际关系及他人行为的需要。 最后,大学生要身体力行,从实践体验中去认识、理解、选择正确的价值观,实现个人价值和社会价值的和谐统一,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和社会的全面进步,逐渐形成相应的价值观,从而实现由知到信,从信到行的两次飞跃。 3.5重视家庭教育。家庭是学生的第一课堂,家庭对大学生价值观的形成有着长期而深远的影响。首先,家庭教(下转第83页) 孙盟盟 (白城医学高等专科学校,吉林白城137000) 浅谈当代大学生价值观的现状 [摘要]由于我国社会正处在重要的转型时期,当代大学生价值观的现状已经成为社会关注的热点问题。文章通 过对当代大学生价值观现状的原因分析,揭示了其价值观变化的内在本质,并对加强当代大学生的价值观建设提出相应的教育对策。 [关键词]社会转型;大学生;价值观;价值体系[中图分类号]G62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5489(2009)23-0078-01

论马克思主义与当代青年大学生的信仰

论马克思主义与当代青年大学生的信仰 摘要:大学生是青年一代中的精英,是国家建设与发展的储备力量,他们的政治信仰状况直接关系着党和国家的前途与命运。随着经济全球化和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人们的思想活跃的独立性、选择性、多变性和差异性明显增多,尤其是大学生,他们的思想空前活跃,价值观念多元化,生活方式多样化。而且,我国的主流意识形态与其他多样的冲突矛盾不可避免。这些因素都在影响着大学生的理想信仰,影响着大学生的成长成才。因此,充分认识和深刻分析影响大学生信仰倾向的原因,探析和阐述坚持马克思主义信仰在大学生中主导地位的时代意义,是目前摆在我们面前的一项重大研究课题。 关键字:大学生;马克思主义;信仰; 马克思指出,“信仰的本质,在于人类对自身本质力量和生存发展的把握。”[1]信仰就是人们对其认定的最高生活价值的某种对象的始终不渝的信赖和执著的追求,是一种对人生有限性的超越和对不朽精神的追求。坚定马克思主义信仰就是指对马克思的理论及其奋斗方向坚信不移,并且愿意身体力行。青年,寄托着国家和民族的未来,只有赢得青年,才能赢得未来。胡锦涛同志指出:“一个有远见的民族,总是把目光的关注投向青年;一个有远见的政党,总是把青年看作是推动历史发展和社会前进的重要力量。”[2] 现在“信仰教育”已经成为一个比较重要和流行的概念。思想政治教育中所说的信仰教育也可以说是一种特殊的信仰教育,即我国进行的马克思主义、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的信仰教育。 一、开展马克思主义信仰观教育的必要性 当今,我们生活在一个科学技术迅猛发展的时代。科学技术的高速发展一方面极大地丰富和拓展了人们的生活空间,促进和提高了人们的物质生活水平。另一方面却给人们带来无穷的压力、灾难与迷茫,人们在享受自身发明成果的同时,也承受着前所未有的重负,尤其是精神信仰上的迷失。面对这一切,不少大学生也在逐步失去方向,丧失信仰,陷入到一个毫无目标的困境中无法自拔。正如马尔库塞所说:与现代物质文明高度发展相伴随的是人的精神的不断丧失,人们在更多的追求物质享受的同时,对如思想、信念等许多东西却越来越淡漠。在这种社会不断进步和发展的背景下,于世界各国之间的联系更加紧密。不同文化之间的相互渗透对中国这样一个发展中国家已经产生了一种潜移默化的影响。资本主义国家

浅谈当代大学生思想道德现状及对策分析

浅谈当代大学生思想道德现状及对策分析 论文摘要:积极、健康、向上是当代大学生思想道德的主流,随着经济体制深刻变革、社会结构深刻变动、利益格局深刻变动、思想观念深刻变化,当代大学生思想道德出现的隐患令人担忧。本文深入分析了当代大学生思想现状及其产生原因并提出自己的建议。 论文关键词:大学生,思想道德现状,原因分析,对策 大学生是国家宝贵的人才资源,是民族的希望、祖国的未来。大学生思想道德素质的高低不仅关系到个人的成长和发展方向,而且影响甚至决定着国家和民族的前途和命运。在全国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会议上,胡锦涛总书记就强调道:切实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培养造就千千万万具有高尚思想品质和良好道德修养、掌握现代化建设所需要的丰富知识和扎实本领的优秀人才,使大学生们能够与时代同步伐、与祖国共命运、与人民齐奋斗,对于确保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进而实现现代化的宏伟目标,确保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具有重大而深远的战略意义。可见,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道德教育具有极端重要性和紧迫性,而了解当代大学生思想道德现状并找出对策同样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当代大学生思想道德现状 (一)当代大学生的思想状况主流是:积极、健康、向上 在机遇与挑战并存,创新与继承同在的21世纪,在我国生产力飞速发展,科学技术日新月异的今天,在西方价值文化充斥大学校园的时候,我们采取了对研究调查对象进行问卷、课堂提问和个别谈话的方式,深入了解当前大学生的政治素质状况、道德状况、价值观念,结果表明,当代大学生的思想状况主流是:积极、健康、向上。当代的大学生,具有强烈的时代感,具有较高的爱国热情,他们关心国内外发展形势;他们坚决拥护党的方针、政策和路线,充分信赖以胡锦涛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在标榜“青年兴则国兴,青年道德高尚则社会稳定发展”的今天,大学生的思想主流让人满意。 (二)当代大学生思想道德存在的问题隐患 积极向上的当代大学生思想道德主流我们充分肯定,但是却不容乐观。在调查中,同样发现,大学生的思想道德存在着重大隐患,具体表现在: 1、人生价值观倾向多元化、利益化。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建立以来,各种思潮一起向大学生涌来。信奉集体主义还是个人主义?是注重奉献还是注重索取?是利人还是利己?是努力学习还是追求金钱、享乐、刺激、舒适、悠闲?所有这些方面的价值取向,都呈现在大学生面前,供他们挑选和确定。但有部分大学生的人生价值选择出现了错误的倾向。 2、思想道德认识存在偏差。据调查表明,在很多高校1/2的人认为目前社会道德生活状况是假恶丑多于真善美,而认为真善美多于假恶丑的人不到1/10。还有2/5的人是摇摆人“现在有很多事情使人说不清楚是好是坏”。 3、公德实践能力较差。大学生的道德认识与道德行为脱节现象。表现为道德观念还不够牢固,精神文明素质差。在日常生活中,公交车上有老幼上车了,许多人装着睡觉,装着没看见;在公共场所随地吐痰、乱扔瓜皮果壳;在校园内看见老师不打招呼,如同没看到;在教室有内容庸俗的课桌文化等不良现象到处可见。 4、理想信念意识不强。有些高校大学生认为教育最后的出路不大,毕业后没有前途,所以出现逃避学习的现状。如:他们对学习毫无兴趣、对生活失去信心,有的以应付老师和考试为目的,照抄照搬别人的作业,考试舞弊,把大好时光浪费在打扮、早恋、网络、追时尚等上面而荒废学业。

当代大学生价值观调查报告(完整版)_1

报告编号:YT-FS-8857-13 当代大学生价值观调查报 告(完整版) After Completing The T ask According To The Original Plan, A Report Will Be Formed T o Reflect The Basic Situation Encountered, Reveal The Existing Problems And Put Forward Future Ideas. 互惠互利共同繁荣 Mutual Benefit And Common Prosperity

当代大学生价值观调查报告(完整 版) 备注:该报告书文本主要按照原定计划完成任务后形成报告,并反映遇到的基本情况、实际取得的成功和过程中取得的经验教训、揭露存在的问题以及提出今后设想。文档可根据实际情况进行修改和使用。 第一个是关于入学动机和特性状态选择中人际关系调查显示的特区当代大学生的以个人价值取向为主的结果。 第二个是关于价值观排序当中“家庭安定”和“幸福”被排在10个价值观念中末尾两位,而“一种令人兴奋、有刺激的生活”以及“成熟的爱”被排在前两位的结果。 第三个是人际关系调查当中显示出来的特区当代大学生对于外部世界的不信任和恐慌。 针对这三个方面的结果,我们将做进一步具体的分析: 【1】以个人价值取向为主

「1」社会原因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确立使人们的思想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同时,市场经济的效应对学生树立个人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也产生了巨大的冲击。由于社会竞争日趋激烈,由此衍生出来的越来越看重个人的价值——这从第一部分中的关于入学动机前3位就可以看出来,不管好坏与否这种趋势在本次调查中表现得很明显。同时也显示出大学生开始倾心于“注重实用、追求成功”的价值观念,这显然与传统的“重义轻利、默默奉献”的价值观形成冲突。 市场经济的发展促进了大学生自我意识的发展和自我实现的强化,但又使他们对人生价值出现不稳定的评价标准。市场经济的发展带动了社会各方面的变革,人与人之间交往的空间空前扩大,加上我国对外开放,各种西方思潮随之而入,可以说,当前大学生的思想十分活跃,他们热切关注市场经济的进程和世界政治经济形势的变化,独立地观察社会,透视人生,正是在这种崇尚个性、崇尚自主的自我意识催动下,

当代大学生政治信仰现状研究

华东政法大学团委 内容摘要 政治信仰,是生活在特定社会历史条件下的社会群体或个人,对理想社会模式及其社会政治理论的笃信、追求与自觉。本文探讨了当代大学生政治信仰在时代发展变化下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分析了当前大学生政治信仰有失偏颇的原因,提出了加强大学生政治信仰教育的有关对策建议。 关键词 大学生政治信仰思想政治教育 一、研究的背景与概况 政治信仰,是生活在特定社会历史条件下的社会群体或个人,对理想社会模式及其社会政治理论的笃信、追求与自觉。政治信仰植根于内心,以人的自我意识的生成为基础;扎根于社会,是现实生活的内化和人们道德人格的升华;籍由内省产生,并依赖于人们心中的尊崇。有无政治信仰或者信仰到什么程度,是一个社会成员是否参与政治生活以及参与到什么程度的重要依据。作为社会群体与个人的政治价值观,政治信仰对于推进政治社会化、统一社会意识形态、坚定社会发展方向起着重要的作用。 青年在任何社会制度中,都是一个十分特殊的群体。他们思想活跃,容易接受新鲜事物,对未来充满了热情和幻想。任何有远见的民族,都会把关注的目光投向青年。在中国,大学生又是青年中文化水平较高、政治基础较好的群体,他们的政治素质、政治信仰将直接影响中国社会未来的走向,影响我们国家的前途和命运。然而,随着时代主题的转换,当代大学生的学习重心由“思想至上”转移到“科技至上”、“经济至上”,使得思想政治理论教育相对边缘化,其中大学生政治信仰缺失已经是不容忽视的客观现象。在这样的背景之下,如何在新时期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引导他们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坚定正确的政治信仰,修身齐德、全面发展,已成为全社会共同关注的一个重要课题。 本课题以上海松江大学园区各高校大学生为考察对象,综合采用问卷调查、统计分析、文献研究、座谈、访谈等手段,对大学生政治信仰现状进行深入探讨。调查中,共发放问卷700份,回收有效问卷637份,有效率为91%。 二、研究的内容与结论 (一)突出的现象和问题 1、政治态度比较明确。调查表明,大学生的政治态度比较鲜明,政治情感趋于理性,主流积极向上。他们饱含爱国主义情怀,关心国家的前途和改革进程,关注社会的热点问题,尤其对与自己有切身利益的问题思考较多。当代大学生是改革开放的同龄人与直接受益者,是伴

当代大学生思想政治的现状及对策

当代大学生思想政治的现状及对策 大学生是国家的未来、民族的希望,大学阶段又是一个大学生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形成的关键时期,为全面、客观、真实的了解大学生的思想政治动态,我们在大学生中开展了“当代大学生思想政治的现状及对策”的调研活动。从不同侧面、不同角度纷纷展开了调查研究,取得了丰硕的成果。 一、当代大学生思想政治现状 从本次调查结果来看,我认为,当前大学生思想政治状况的主主流是积极健康向上。大学生的政治观日趋成熟,大都具有强烈的民族自尊心和自豪感,热爱党,热爱祖国,热爱社会主义,坚决拥护党的路线方针政策,高度认同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充分依赖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对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充满信心;人生态度积极进取,崇尚知识和科学,渴望成才,重视基本技能和社会实践能力的提高;道德趋向上追求公平正义,务实奉献;学习成才动机强,态度端正。同时,也存在一些需要引起注意的方面,第一,不够重视对国内外重大事件关注;第二,社会责任感不够强烈;第三,对于思想政治教育课程不够重视。因此,加强当代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具有重要意义。 二、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对策 根据以上的分析我们认为,当代大学生的思想政治现状既有令人喜悦的一面,也有令人担忧的一面。所以,针对当代大学生的思想政治现状,我们应根据大学生人的特点,根据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需要,用正确的理论和思想观念加强对大学生的教育和引导。只有这样才能保证我国的社会主义建设事业后继有人,保证我们的事业千秋万代永不变色。为此,我们经过长期的思考,认为应该从以下四个方面入手,切实加强对当代大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以提升他们的思想水平和道德品质。 1深化体制改革,净化社会环境 从前面的分析中可以发现,当代大学生存在的种种令人担忧的问题,在很大程度上是由于我们的体制改革不完善、不彻底所形成的,是由于他们成长提供的社会环境欠佳所导致的。由于我国目前还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生产力相对不发达,经济还比较落后,还不能在较高水平上满足人们对物质生活的追求;经济体制正处于转轨期,健全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还没有真正建立起来;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不能完全一致。因此,深化和加强经济、政治、文化体制的改革,加快社会综合治理力度,坚决清除一切腐朽思想和社会各种黑暗现象以及各种社会恶习对大学生思想观念的侵蚀,尽快净化他们成长的社会环境,已成为当前提升大学生思想政治品质的当务之急! 只有在抓好物质文 明建设的同时,切实抓好精神文明建设,才能为青少年成长提供健康有序的、充满温馨的生活环境。

当代大学生价值观现状及原因分析

当代大学生价值观现状及原因分析 摘要:我国社会正处在重要的转型时期,当代大学生价值观的现状已经成为社会关注的热点问题。文章通过对当代大学生价值观现状的原因分析,揭示了其价值观变化的内在本质,并对加强当代大学生的价值观建设提出相应的教育对策。 关键词:社会转型;大学生;价值观;价值体系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步建立和改革开放进程加速,人们的思想观念和社会价值体系正经历着一个与日俱新而又痛苦嬗变的过程。处于生理和心理逐步走向成熟时期的当代大学生,价值观也在不断发生着深刻的变化。思考研究改革开放新形势下当代大学生的价值观问题,引领其形成积极科学的社会主导价值观,已经成为当前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一项重要任务。 一、当代大学生价值观现状 (一)当代大学生价值观的主流 1、当代大学生的政治态度是积极的。当代大学生关心国家的前途和命运,他们善于捕捉和接受新生事物,报纸、广播、电视,特别是网络已经成为他们获取信息的重要工具。大多数同学对党和政府的重大决策以及对重大事件的处理,能够表示理解赞同和支持。政治思想上积极要求上进贯穿当代大学生成长的全过程。 2、当代大学生的思想是务实的。对人生价值的看法与选择,许多大学生都有自己的见解。他们已不满足于课堂上所学到的专业知识,而把努力拓宽知识面、开阔视野、锻炼各种驾驭生活的能力、了解社会、树立自强自立放在第一位。多学些本领,多掌握几种技能,适应竞争,适应社会,已得到当代大学生普遍认同。 3、当代大学生价值观的主流是进取的、向上的。当代大学生对“追求健康向上、对社会有所作为”的人生价值观普遍持认可态度。他们富于同情心、责任感和正义感,越来越多的当代大学生追求完美的人格质量。 (二)当代大学生价值观的误区 1、人生理想的失重与个人主义的抬头。在商品经济大潮的冲击下,当代大学生中个人主义的现象有所抬头,表现在:只顾自己利益,处处为自己着想、不愿关心和帮助他人,不参加集体活动,狭隘的个人主义、小团体主义、本位主义现象严重。 2、拜金主义的兴起。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有个别大学生开始接受并认同金钱至上的观点,出现了拜金主义,崇拜金钱,以含金量作为人生价值的衡量标准。 3、对优良传统的冷漠与价值偶像的错位。近年来,勤俭节约、艰苦奋斗的精神与个别大学生的高消费、高享受的追求已经格格不入了。在个别大学生心里逐渐产生了价值偶像的错位。 二、当代大学生价值观变化的原因分析 当代大学生价值观变化的主要原因有六个方面: (一)社会转型不可避免的折射和影响

关于当代大学生人生价值观的调查报告.doc

关于当代大学生人生价值观的调查报告

价值观是推动并指引一个人采取决定和行动的原则、信念和标准。判断一个社会怎样,不仅要根据它的经济的发展,更主要的是要看它造就出什么样的人。因此,研究当前大学生人生价值观的特点及形成过程的影响因素,对于进一步培养大学生具有正确的价值观念和高尚的道德品质,具有十分重要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当代大学生的价值观是大学生在当今社会发展过程中社会需要与客观事物所能满足这种需要的关系之间产生的观念,也就是当代大学生对现实生活中各种事物和现象进行评价、取舍的思想观点。在新的社会转型时期,研究当代大学生价值观的现状及对策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 本研究采用问卷调查、访谈和学生自我总结相结合的方法;以在校大学生作为研究对象,调查内容包括社会态度,个人态度和行为方式三个方面。一、当代大学生价值观的现状分析 当代大学生的政治态度是积极的,关心国家的前途和命运,他们善于捕捉和接受新生事物,报纸、广播、电视特别是网络已经成为他们获取信息的重要工具。他们关注国际形式走向,关心国内的社会发展和经济建设,同时也关心下岗困难职工、贫困失学儿童等。大多数对人生价值观的标准基本相同,对社会还是很有责任心的。还有一部分学生希望为偏远贫困地区贡献自己的一份力。 当代大学生的思想是务实的,在这次调查中,许多大学生都有自己的见解,他们已不满足于课堂上所学到的专业知识,而把努力拓宽知识面,开阔视野,锻炼各种驾驭生活的能力,了解社会放在第一位。课余时间很多学生通过书籍或网络开拓知识面,涉猎广泛。他们渴望求知,多学些本领,多掌握几种技能,适应竞争,适应社会,已为大学生普遍认同。 当代大学生的价值观是进取的、向上的。他们崇尚人间自有真情在,人人为我、我为人人;他们富于同情心、责任感和正义感。对现实社会充满信心,并拥有自己的美好的理想。他们希望通过自己的努力来达到自己的人生目标。 二、当代大学生价值观的误区 人生理想的不明确和个人主义现象。在世界不断变化和多样化的冲击下,不少大学生个人主义现象有所抬头,表现在:只顾自己利益,处处为自己着想,并抱有事不关己高高挂起的态度,不愿意关心和帮助他人,不喜欢参加集体活动,狭隘的个人主义现象严重。

当代大学生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状况调查报告

当代大学生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状况调查报告当代大学生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状况调查 报告 马克思主义是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青年大学生学习马克思主义,可以把握方向、明辨是非,可以获得正确认识世界的思维方法,获得为人民服务的思想政治素质,获得不断奋斗前行的动力,获得伟大的人格魅力,因此,青年大学生学习马克思主义,是当代青年大学生发展的现实需求。但实际上对于当代大学生而言,又有多少人真正是以马克思主义为信仰这就不得而知了。因此针对“当代大学生的马克思主义信仰”这个课题,我们组织开展了一次面向常熟理工学院大二同学同学的问卷调查。根据调查统计结果,就我校大学生对马克思主义的认知、信任程度以及学习、运用情况进行分析,并就 如何加强大学生的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提高大学生的马克思主义修养并形成 坚定的信仰提出自己的思考。 首先先简要报告一下我们的调查情况, 调查主题,当代大学生对马克思主义的 信仰状况 调查对象,大二外国语学院男生宿舍楼9栋以及女生 宿舍楼17栋部分宿舍调查方式,抽样调查 调查时间,2013年5月19日 调查份数,100份 有效份数,86份男生,18份女生,68份而对于问卷题目的设置,我们考虑到各个方面的影响因素,在小组成员的讨论之下,共列出了十个比较有代表性的问题。除了有关性别,年龄之外,在问卷中我们还分别问到

了大家对信仰的看法、是否有信仰以及有什么样的信仰。因为我们知道,信仰 是指人们对某种理论或主义的极度相信和尊敬,并把它拿来作为自己的行动指南。可见信仰对每个人的思想和行动有着很大的影响,影响我们的价值观与世界观形成,进而制定了自己的人生目标并为之奋斗。下面就是我对调查结果进行大概的分析和思考。 首先是在被调查的人群中,女生占据了绝大部分的比例,而且在这些人当中是学生干部的只是占了36%,但是共青团员却占了95%,由此可见,广大群众已经具备了一定的或者说是较好的政治素养。而当被问及,认为树立正确的信仰对当代大学生来说是否非常重要的时候,83%认为非常重要,5%认为可有可无,还有12%没有考虑过这个问 题。而在进一步询问信仰是什么时,有71%的人还是选择的马克思主义,还有30%选择了西方宗教或是佛教等。虽然值得推崇的是我们学生们的思想日趋多元化,信仰也变得的多样 但是很显然,这儿还存在一个矛盾之处。既然大家都认为信仰对我们个人发展 很重要,并且绝大部分愿意信仰马克思主义,那么余下的30%甚至使更多的人为什么没有信仰呢,我想追根究底,不是他们没有,而是由于大多数人对信仰不是很了解,对什么是信仰、信仰的作用、为什么要树立信仰等等问题不是很明确。其实通俗点讲,当一个人遇到大关过不去时,不由得就会念叨,佛祖保佑。而某种意义来讲,这就是一种信仰,一种可以支撑他的信念,只不过自身没有意识 到罢了。 众所周知,马克思主义是一种先进的思想,一种不断进步的思想,但虽是如此我 们还是列出了一个问题,你认为马克思主义是否有发展前途,本来以为十拿九稳的问题,可当一看调查结果却还是大吃一惊。只有54%的人认为非常有前途,27%的人认 为较有前途,3%的认为前途一般,还有16%直接就是不知道了。虽然值得庆幸的是没

当代大学生道德现状调查研究报告

学院(部)专业班级学号姓名任课教师课程名称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 论文题目当代中国道德现状调查研究 成绩 评 语 签字: 年月日 复 核 人 意见签字: 年月日

当代中国道德现状调查研究 ----当代大学生中国道德现状调查研究摘要: 在当下价值多元化的背景下,大学生内心的道德矛盾和道德冲突不可避免,正确的道德选择决定大学生群体的最终道德行为,如何培育和提高大学生道德选择能力成为当下高校德育工作中的重要任务。本研究以浙江高校大学生为研究对象,通过调查了解当代大学生自身的道德选择现状,分析道德认知、道德情感、道德判断和道德意志对道德选择的影响,归纳目前存在的主要问题,尝试从高校德育工作的角度给出培养和提高大学生道德选择能力的对策。研究采用实证分析方法,以道德选择过程的心理机制及影响因素理论为基础,编制《大学生道德选择现状调查问卷》,采用访谈法和问卷法对浙江五所高校大学生进行调查研究。利用SPSS16.0软件、通过频数分析法、多选项分析法和交叉列联表分析法对调查数据进行统计分析。 关键词:大学生道德调查研究 结果表明:(1)专业差异:文科生道德认知水平普遍较高,但道德行为与之不对称。(2)性别差异:在“道德情感”上,男生更为淡漠,女生的“道德情感”与“道德行为”存在不一致性。(3)是否独生子女差异:非独生子女表现出更多的独立意识,独生子女表现更多的迷茫与困惑。(4)生源地差异:来自农村的学生“道德判断”较弱;来自大中城市的学生在“道德判断”上还不够清晰,导致道德行为不确定性。(5)家庭经济情况差异:家庭经济情况很好或很困难的学生“道德情感”表现冷漠由此导致“道德行为”较弱。(6)年级差异:毕业班学生趋向实际追求,低年级学生“道德判断”较弱;毕业班学生“道德情感”较淡薄,道德行为因此弱化。 基于调查研究得到以下结论:(1)当前社会环境呈现复杂性和多样性,高校大学生思想活动也具有复杂性、多样性和现实性等特征。(2)高校德育工作未能多层次、多角度地纵深发展,学校道德选择教育的主导性作用未能有效发挥。(3)当代大学生的道德选择能力有所欠缺,大学生道德选择的主体性地位未能充分的发挥。在调查研究的基础上,提出改善大学生道德选择现状的对策和建议:(1)转变高校德育工作理念,确保高校德育工作的民主性、开放性、实效性。(2)完善校园文化建设,营造良好的校园文化、道德环境。(3)强化大学生的道德责任教

当代大学生正确的价值观

当代大学生正确的价值观 我国当代大学生是一个特殊的社会群体,他们思维活跃、行动敏捷、最少传统观念的约束,极富有创新精神和变革意识;对社会发展有着敏锐的感受力,能适 时地调整更新自己的观念和行为习惯。从总体来看,他们乐观上进,求知求新,注重自我,注重功利,主流积极健康,价值取向呈现出多元化态势。从个体来看,多数大学生尚未形成完整稳定的人生价值观念,其价值观变化具有比较鲜明的特征。 一、当代大学生价值观特征 (一) 时代性与兼容性的交互并蓄 1 、重竞争与效率的时代特征 作为人类社会迄今为止最为先进合理的经济模式市场经济,已被证明是最有效率和最富有竞争性的。市场经济的发展需要培育具有独立、自主、平等意识的主体,它促进了自我的觉醒,培养了积极进取的态度,激发了每个参与者的能动性、创造性和开拓精神,也提高了公平和效率意识。新世纪中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极改变了整个社会生活,改变了人们的思想观念。大学生始终站在时代的最前沿,他们思想领先,观念更新快,对市场经济的认同度高,市场经济意识强。大学生们深深懂得,市场经济不是靠关系而是靠自己,从来就没有什么救世主;市场 经济更不是吃大锅饭,而是凭自己的实力去竞争。因此,他们重实际,讲实干,求效益,他们最不愿墨守成规,也不愿听人摆布,更不愿讲空洞的大道理。奋发成才始终是大学生心最强烈的渴望和孜孜以求的目标。在他们身上,反映出我们这个时代的特征,体现了年轻一代朝气蓬勃,积极进取的精神风貌。 2 、进取务实、协调并重的价值选择。随着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步确立,国家政策对个人正当利益的肯定,使大学生开始追求进取务实、协调并重的价值选择,表现出明显的兼容性。一方面,大学生通过自己的认真思考,合理确定自己的人生坐标,最大限度地实现人生价值并为社会作贡献。他们的选择不再排除个人利益、个人理想和个人事业的追求,重自我成才、重现实实效的价值取向被普遍认同,空洞的口号和说教已不被他们所接受。因而,学生中出现了考研热、考证热,实用类知识与技能成为学习的热门。另一方面,大学生在个人与集体、自我与社会、奉献与索取等问题上正努力寻找“社会与个人利益并重”、“事业与利益兼得”的结合点,不偏重哪一边,而是力求协调并重。在观察处理问题上,他们往往更多地采用生

浅谈大学生学习观、学术素养与学术本位

浅谈大学生学习观、学术素养与学术本位 【摘要】社会上学术腐败的问题已引起社会的广泛关注,身负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人才重任的高校,要坚定地树立学术本位观念,反对学术腐败;切实采取有力措施,在努力提高大学生文化素质、创新精神、实践能力的同时,加强大学生学术素养的培养和提高。 【关键词】大学生;学习观;学术素养;学术本位 1 高校应回归学术本位 高校是学术人才的汇聚地,也肩负着培养学术人才的重任。就目前大家所达成的共识来看,普通高等学校的主要功能应该包括相辅相成的三个方面:教书育人、学术研究和服务社会。其中,学术研究是其根本和基础,因为,只有以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为指导开展自由的学术研究,才能做到以科学的精神、先进的文化、高尚的情操教书育人,才能以一流的成果、一流的人才服务社会。 但是,令人遗憾的是,由于市场经济浪潮的强烈冲击,高校似乎越来越不以学术为本了,学术似乎也越来越功利化了,大学、学术似乎都越来越偏离或迷失自己的方向了。不仅部分教师不以学术研究为己任,只把教职作为自己身份的象征,作为自己在社会兼职中可以讨价还价的资本;而且,部分学生特别是研究生也不把学术研究作为自己学业的目标,他们只把大学生活看成“镀金”的过程,作为日后“升官发财之阶梯”。 2 大学生学习观的现状与变革 2.1 学习观概念 学习观是指学习者对学习现象和经验所持有的直觉、潜在的认识,已有的研究表明,学习观作为一种内隐的元认知知识,对学生的学习产生深远的影响。归纳起来,学习观主要影响学习者的认知过程、策略选择、学习动机、学习行为、学习情感体验、学业成绩等诸多学习要素。 大学生学习观指大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形成的对学习的看法、观点,它随着学生认识、经验的增长而发生变化,它是学生学习的指导思想。 2.2 大学生学习观倾向与比较 当代大学生学习观的几种倾向:1)学习动机存在功利化倾向;2)学习兴趣不浓,学习动力不足;3)学习方式较单一,学习效果不佳;4)学习主动性不足,创新性不强;5)知行脱节,缺乏刻苦耐劳的精神;6)对外部环境有过多的依赖;7)师生联系不够紧密,缺少互动。 我们以美国为例,两国大学生在学习观念上确实存在很大差异,中国学生的独立意识较差,他们过多地依赖体制、学校、老师和家长。这使得他们失去了个人自由的基础。也正是由于独立意识的缺乏,中国学生在学习态度上表现得比较被动。一位外教曾经把中美大学生的差异概括地总结几点:对学习的态度,中国学生是You come to teach,而美国学生是I come to learn;对学习的责任,中国学生是The teacher is responsible,而美国的学生是The student is responsible;在学习方法上,中国学生的学习是Based on facts,而美国学生的学习是Based on findings。这些差异也正是我们此次观察研究的结果。 2.3 当前大学生学术素养现状 1)大学生学术素养现状不容乐观。由于受应试教育的影响,我国全民阅读的能力都很低下,《全国国民阅读与购买倾向抽样调查报告2008》就有报道:问

当代大学生人生追求及信仰的调查与分析实践分析报告

当代大学生人生追求及信仰的调查与分析实践报告

————————————————————————————————作者:————————————————————————————————日期: 2

一.调查对象的基本情况: 作为大学生我们都应该拥有自己的人生追求,自己的人生信仰。正确的人生追求让我们有目的的活着,而坚定的人生信仰则让我们有意义的活着。 只是,在当今这个物欲横流的世界,拜金主义甚嚣尘上,对利益的趋之若鹜被视为一种正常而又合理的现象。而这种唯物主义也开始在大学校园弥漫,目标丧失,信仰缺失已经成为大学生普遍的思想状态。当代大学生作为社会思想的主导群体,他们的思想倾向往往代表了一个社会的主流思想。 所以,大学生人生追求的确定,人生信仰的寻找已成为不可忽视的社会问题。 二.基本经验: 本次调查我们主要采取问卷调查和网上收集资料的形式,调查对象主要针对武汉科技大学在校大学生;调查内容则是选出与本次课题紧密相关的一些问题:大学生人生追求是什么?导致大学生更加注重物质追求的原因分析以及如何正确确立人生追求等一些列问题;大学生信仰缺失现象分析;如何找到自己的信仰等问题。 三.存在的基本问题: ㈠.当代大学生的人生追求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人生追求,或伟大或渺小,或遥远或近在咫尺。在本次调查中我们就当代大学生的人生追求做了以下的调查:高达83.75%的大学生把赚钱孝敬父母,建立美满家庭作为自己的人生目标;而只有12.5%的学生选择了致力于祖国的建设事业。当问及大学生对自己当前现状的看法时接近六成的学生觉得很茫然没有目标,不知道该如何努力

从结果中我们不难看出,大学生更多的把自己的追求放在了前途发展方面。以前我们谈到追求会说,努力学习,报效祖国。周总理曾说:“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事实上,当代大学生更看重的是个人发展,追求的是文学修养,是身强体健,是财富美貌,是高薪高酬,是加官进爵。调查显示为父母读书的不在少数,很多时候我们是带着父母的希望,怀揣着走出家乡的梦想走进大学。当渐渐熟悉大学生活,有些大学生开始兼职分担父母忧愁,更多同学寒暑假的辛勤劳作只是为了在毕业季投递履历表时能在工作经验那一栏多写下一行字。不可置否,社会大环境决定我们大学生必须去考虑这些物质层面的要求。首先是社会形势:毕业招聘会济济一堂,平均十几人竞争同一岗位的现状迫切地要求大学生提高自身能力和素养。结果是,万千大学生为了能够找到一份好工作和一份满意的薪水加入了考研考博大军,间接导致了金钱和物质成了大学生们追求的首要目标。其次大学是个开放式的教育场所,很多学生进入大学后便沉迷于玩乐和物质享受,其根本原因是态度问题。正是由于对于大学教育缺乏正确的认识,心态得不到调整,抑郁现象频繁发生,最后只能通过游戏和享受来调节心情,泥足深陷,最后荒废学业。信仰很重要,摆正态度才能享受生活的乐趣。另外,当代大学生承受着来自各方面的压力,学校,家庭,同学。因为要扶持家庭,所以赚钱成了一个很大的目标,谋求致富之道,过分谋求物质,以致顾不上学习。大学来往的人形形色色,攀比成风,许多人追求物质上的东西,期望与他人比肩,挥霍金钱,消磨时间。 ㈡.当代大学生的人生信仰 有许多人说,当代大学生是信仰缺失的一代,我们在各种思潮中起起伏伏,在每一次顿悟中迷失,又在每一次迷失中顿悟。只是始终找不到一个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