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境风险评价报告

环境风险评价报告
环境风险评价报告

附件1 环境风险评价报告

根据XXXXXXXXXXXXXXXXXXXXXXX原辅料理化特性和危险分析,以及《建设项目环境风险评价技术导则》(HJ/T169-2004)的编制要求,公司的环境风险识别及环境风险评价结果如下。

1 环境风险识别

1.1 风险识别围

风险识别围包括全厂生产设施风险识别和生产过程所涉及的物质风险识别。

(1)生产设施风险识别围包括:全厂主要生产装置、储运系统、公用工程系统、工程环保设施及辅助生产设施等;

(2)物质风险识别围包括:全厂主要原材料及辅助材料、燃料、中间产品、最终产品以及生产过程排放的“三废”污染物等。

1.2 风险类型

根据有毒有害物质放散原因,分为火灾、爆炸和泄漏三种类型。

该公司生产过程和储存中这三种风险类型均会出现,因此考虑由此造成的污染物事故排放,不考虑自然灾害如地震、洪水、台风等引起的事故风险。

1.3 风险识别容

(1)物质危险性识别

该公司所涉及到的化学品有:液氧、氮气、液氩、甲醇、氢气、盐酸、液碱、石灰粉、煤气。

对照《危险化学品名录》(2012版),该公司涉及到的化学品中属于危险化学品的有液氧、液氩、甲醇、氢气、盐酸、液碱、煤气。其余的化学品未列入《危险化学品名录》,属于一般化学品。该公司涉及的危险化学品见表1-1。

①火灾爆炸危险识别

燃烧爆炸危险度H 计算公式为:

L

L)-(R H 式中:H —危险度;

R —燃烧(爆炸)上限; L —燃烧(爆炸)下限。

危险度H 值越大,表示其危险性越大。该公司各物质火灾爆炸危险度如下表所示。

②物质危险指数

物质危险指数计算公式:

物质危险指数=最大储存量/MAC(工作场所最高容许浓度) 该公司物质危险指数见表1-3。

③物质毒性

该公司物质毒性判定见表1-4。

表1-4 物质毒性

各物质的物质危险指数、火灾爆炸度、物质毒性总结于表1-5。

表1-5物质风险识别总结

从表1-7可见,甲醇、氢气、盐酸、液碱、煤气为首要危险物质。根据《建设项目环境风险评价技术导则》(HJ/T169-2004)及《危险化学品重大危险源辨识》(GB18218-2009),

根据物质火灾爆炸危险度和最大储存量,确定火灾爆炸因子为甲醇、氢气及煤气,根据物质危险指数及各种物质的毒性确定毒性物质主要为甲醇、盐酸、液碱及煤气。

因此确定该公司风险评价因子为甲醇、氢气、盐酸、液碱、煤气。

此外,公司有各类大气污染物通过厂区烟囱排放,主要污染物为烟尘、氮氧化物、二氧化硫,一旦出现除尘器出现故障,除尘效率达不到设计要求,烟囱废气在非正常工况下排放,大气污染物对周边环境影响较大。故公司废气亦作为公司风险评价因子。

(2)生产装置及生产过程潜在危险性识别

①功能单元确定

该公司功能单元划分见表1-6。

②重大危险源识别

凡生产、加工、运输、使用或贮存危险性物质,且危险性物质的数量等于或超过临界量的功能单元,定为重大危险源。重大危险源的辨识指标有两种情况:

单元存在的危险物质为单一品种,则该物质的数量即为单元危险物质的总量,若等于或超过相应的临界量,则定为重大危险源。

单元存在的危险物质为多品种时,则按下式计算,若满足下式,则定为重大危险源。

q1/Q1+ q2/Q2+ q3/Q3+ ……+ qn/Qn≥1 式中q1,q2,q3……,qn ——每种危险物质实际存在量,t;

Q1,Q2,Q3……,Qn ——与各危险物质相对应的临界量,t。

该公司危险物质功能单元重大危险源判别见表1-7。

由表1-7可知,按照《建设项目环境风险评价技术导则》

(HJ/T169-2004)及《重大危险源辨识》(GB18218-2009),该公司涉及的危险化学品不构成重大危险源。

2 最大可信事件预测结果

2.1 最大可信事故概率

一般泄漏事故为主要由垫圈破损、仪表失灵、连接密封不良、泵故障、人为原因引起的管道、阀门、输送泵、反应设备等泄漏事故。

根据《化工装备事故分析与预防》一化学工业(1994)中统计1949年~1988年的全国化工行业事故发生情况的相关资料,目前国的各类化工设备事故发生频率Pa分布情况见表2-1。

根据该公司所用物料情况及采用设备的性能分析,可能造成物料泄漏的主要部位来自储罐等。

厂区事故以煤气柜的可能泄漏影响量最大,后果最严重,风险可信度最高,其次是输送管道的可能泄漏。煤气外泄基本事件致因与概率见表2-2-1,泄漏引发燃烧概率见表2-2-2。

2.2 最大可信事故确定

最大可信事故指在所有预测的概率不为零的事故中,对环境(或健康)危害最严重的重大事故。根据《建设项目环境风险评价技术导则》和企业生产过程情况,最大可信事件为:

(1)煤气发生炉输煤干管煤气泄漏

(2)炼钢废气非正常排放事故

(3)冷轧薄板厂盐酸泄漏

(4)制氢站甲醇储罐泄漏事故

2.3 事故源项分析

(1)煤气炉产生的煤气为轧钢过程中转换系统产生的产品,主要成分为:CO、CO2、N2、H2、CH4、O2等,其中可燃成分H2、CO含量分别约占48%、38%左右,O2、CH4的含量很少,CO2、 N2的含量分别占6%、6.4 %。

事故预测以煤气管道全破裂,瞬间突然释放,对环境的影响。

煤气炉输煤管道发生煤气泄漏事故时,生产阶段作业人员均在厂区,在日常维护妥善,设备正常工作的情况下,能够及时发现煤气发生炉煤气的泄漏情况并采取相应措施,考虑事故时间为10min。

(2)炼钢废气非正常排放

电炉布袋除尘器除尘效率下降,除尘效率达不到设计要求,本次评价以除尘效率下降到90%计算。

(3)冷轧薄板厂盐酸泄漏源项分析

冷轧薄板厂发生盐酸泄漏事故时,泄漏的温度、压力状态为常温常压。生产阶段作业人员均在厂区,在日常维护妥善,设备正常工作的情况下,能够及时发现盐酸的泄漏情况并采取相应措施,考虑事故时间为10min。

盐酸在常温常压下为液态,当发生泄漏时,物料以液态形式泄漏到地面上,少量挥发到大气中。

由盐酸的理化性可知,沸点为108.6℃,远高于环境温度25℃,因此泄漏后的盐酸不会产生闪蒸和热量蒸发这两个过程,挥发气体主要通过质量蒸发进入大气中,接触其蒸气或烟雾,可引起急性中毒,出现眼结膜炎,鼻及口腔粘膜有烧灼感,鼻衄、齿龈出血,气管炎等。

该公司泄漏物质向环境转移的方式和途径主要为:盐酸泄漏物料向大气和水体转移。

该公司泄出物质造成的环境危害类型主要有:

①空气:盐酸泄漏并蒸发,污染周围大气环境。

②水体:盐酸物料泄漏,随处置废液进入水体;

③其他:泄漏物质处置废物,如石灰等惰性材料。

(4)制氢站盐甲醇泄漏源项分析

审计第七章 风险评估 课后作业

第七章风险评估(课后作业) 一、单项选择题 1.下列有关风险评估的理解中,不正确的是()。 A.了解被审计单位及其环境能够为注册会计师作出职业判断提供重要基础,但并非必要程序 B.风险评估为确定重要性水平提供了重要的基础,并随着审计工作的进程评估对重要性水平的判断是否仍然适当 C.评价对被审计单位及其环境了解的程度是否恰当,关键是看注册会计师对被审计单位及其环境的了解是否足以识别和评估财务报表的重大错报风险 D.注册会计师对被审计单位及其环境了解的程度,要低于管理层为经营管理企业而对被审计单位及其环境需要了解的程度 2.在进行风险评估时,注册会计师通常采用的审计程序是()。 A.将财务报表与其所依据的会计记录相核对 B.实施分析程序以识别异常的交易或事项,以及对财务报表和审计产生影响的金额、比率和趋势 C.对应收账款进行函证 D.以人工方式或使用计算机辅助审计技术,对记录或文件中的数据计算准确性进行核对

3.注册会计师可以向相关人员询问获得对被审计单位及其环境的了解。下列与询问相关的说法中,错误的是()。 A.询问治理层,有助于注册会计师理解财务报表的编制环境 B.询问内部审计人员,有助于了解内部控制运行的有效性 C.询问普通员工,有助于评估管理层对内部审计发现的问题是否采取适当的措施 D.询问法律顾问,有助于了解被审计单位对有关法律、法规的遵循情况 4.下列各项中,不属于项目组内部讨论的内容的是()。 A.项目组成员是否保持了独立性 B.被审计单位面临的经营风险 C.财务报表容易发生错报的领域以及发生错报的方式 D.由于舞弊导致重大错报的可能性 5.注册会计师了解的被审计单位及其环境的各项因素中,既涉及内部因素也涉及外部因素的是()。 A.对被审计单位财务业绩的衡量和评价 B.被审计单位的内部控制 C.被审计单位的性质 D.相关行业状况、法律环境和监管环境及其他外部因素 6.下列关于了解被审计单位性质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对被审计单位的组织结构的了解有助于注册会计师识别关联方关系并了解被审计单位的决策过程 B.了解被审计单位组织结构的目的是考虑复杂组织结构可能导致的

环境风险评价专篇

环境风险评价专篇 环境风险评价的目的是分析和预测建设项目存在的潜在危险、有害因素,建设项目建设和运行期间发生的可预测突发性事件或事故(一般不包括人为破坏及自然灾害),引起有毒有害和易燃易爆等物质泄漏,或突发事件产生的新的有毒有害物质,所造成的对人身安全与环境的影响和损害,进行评估,提出防范、应急与减缓措施。以使建设项目事故率、损失和环境影响达到可接受的水平。 1、项目概况 1.1拟建工程的具体内容 莱芜市九羊福利铁厂能源综合利用配套80万t/a焦化煤气工程属高炉项目的配套工程,公司现有128m3高炉一座和350m3高炉一座,年需焦炭60万吨。公司拟建焦炉建设项目完成后可新增优质机焦80万吨/年,一是解决高炉原料供应问题,二是利用焦炉煤气发电,降低生产成本,提高综合经济效益,促进当地经济发展。 项目总体生产规模确定为年产80万吨焦炭,一期工程年焦炭生产能力40万吨。配煤炼焦,回收化学产品,焦炉煤气净化,配套建设有完善的环保、劳安、卫生、消防等设施,剩余煤气供公司电厂使用。本次评价内容为一期工程。 1.2 拟建项目建设位置 莱芜市九羊福利铁厂能源综合利用配套80万t/a焦化煤气工程拟建于莱芜市菜城区羊里镇九羊总公司南侧,厂址地势平坦,交通万便,一期工程预计占地面积17.55公顷。拟建工程平面布置示意图见

图1。 1.3 产品方案及建设规模 焦炉年产焦炭:40万吨 焦炉煤气:19892万m3/a年产焦油:17297t/a 生产的焦炭全部用于炼铁,焦炉煤气作为焦炉、锅炉等生产用气。 1.4工艺流程简述 焦炉采用双联下喷单热式捣固机焦炉。焦炉炭化室高 4.3m,炭化室平均宽460mm。该焦炉是在我国大中型焦炉的基础上改进而来,复热式改为单热式,加宽了炭化室,该焦炉具有炉体严密、加热均匀、机械化程度高、环保设施完善、焦炭质量高等优点。 炼焦工艺流程:由备煤车间送来的配合好的装炉煤经皮带机送入焦炉煤塔,装煤车按作业计划从煤塔取煤,经计量捣固后,精煤在装煤车内形成煤饼,再由装煤车将煤饼装入各炭化室内,精煤在炭化室内隔绝空气的条件下,由炭化室两侧的燃烧室燃烧回炉煤气加热,煤在100O℃左右的高温下干馏,经软化、收缩、半焦、最后生成焦炭。煤料在炭化室内经过一个结焦周期的高温干馏,炼制成焦炭和煤气。 炭炭化室内的焦炭成熟后,用推焦车推出,经拦焦机导入熄焦车内,熄焦车由电机车牵引至熄焦塔内喷水熄焦。熄焦后的焦炭卸至凉焦台上,经补充熄焦、凉放、蒸发焦炭申水分后,焦炭即可通过皮带机输送到露天储焦场供高炉使用。 煤在炭化室内干馏过程中产生的荒煤气汇集到炭化室内的顶部空间,进入机侧上升管,经桥管进入集气管。高温的荒煤气在桥管内

酒精环境风险评价

第十章环境风险评价 10.1 概述 所谓环境风险是指突发性灾难事故造成重大环境污染的事件,它具有危害性大、影响范围广等特点,同时风险发生的概率又有很大的不确定性,倘若一旦发生,其破坏性极强,对生态环境会产生严重破坏。 环境风险评价的目的是分析和预测建设项目存在的潜在危险、有害因素,建设项目建设和运行期间可能发生的突发性事件或事故,引起有毒有害和易燃易爆等物质的泄漏,所造成的人身安全与环境影响和损害程度,提出合理可行的防范、应急与减缓措施,以使建设项目事故率、损失和环境影响达到可接受的水平。 10.2环境风险识别 10.2.1 化学品危害特性识别 拟建工程产品是食用酒精、CO2、杂醇油(主要含有丁醇、丙醇等)。各化学品的特性见表10-1,危害因素分析见表10-2。

表10-2 主要物料危害因素分析一览表 10.2.2主要事故因素分析 1、酒精车间 在蒸馏、酒精提纯过程中,若蒸馏塔、管道、阀门或容器发生酒精泄露,酒精蒸汽与空气形成爆炸性混合物,一旦浓度达到爆炸极限,遇到明火、高温、雷电、静电等能引起燃烧爆炸。 在酒精储存过程中如果不按安全技术操作规程作业,或者储罐及其辅助设施发生故障泄露、运行泄露,或管道长期使用、腐蚀、损伤等原因,出现泄露,不能及时发现,采取措施不当等,酒精蒸汽与空气形成爆炸性混合物,遇明火、高温等极易燃烧爆炸。 车间 2、CO 2 本项目在生产液态CO2的过程中使用液态CO2钢瓶等,属于压力容器,由于压力容器承受一定的压力,存在超压爆炸的危险。

3、污水处理站 污水站设1个200m3的沼气罐,由于沼气是易燃气体,存在爆炸的危险。 4、运输过程中的危险因素 拟建工程的产品为汽运和船运。各类危险品在装卸、运输中可能由于碰撞、震动、挤压等,或由于操作不当、重装重卸、容器多次回收利用,强度下降,垫圈失落没有拧紧等,均易造成物品泄漏、固体散落,甚至引起火灾、爆炸或污染环境等事故。同时在运输途中,由于意外各种原因,造成危险品抛至水体、大气,造成较大事故,因此危险品在运输过程中存在一定环境风险。 综合以上分析,项目主要危险源为厂区内的酒精储罐、蒸馏塔、二氧化碳钢瓶、沼气罐以及运送产品的车辆、船只。 10.2.3重大危险源辨识 根据《建设项目环境风险评价技术导则》附录A.1规定,拟建项目无重大危险源。 10.3源项分析 10.3.1事故统计及最大可信事故 对拟建项目来说,事故可能发生的概率是非常重要的数据,利用相关型装置发生事故的类比统计资料,确定事故发生的频率。 10.3.2事故树分析 新建项目风险事故主要是火灾、爆炸事故及泄漏对环境的影响。项目顶端事故与基本事件关联见图10-1,储罐、管道系统事件树见图10-2。

第7章-风险评估-练习题及答案

第七章风险评估 一、单项选择题 1、下列有关内部控制的相关表述中,注册会计师不认可的是()。 A、内部控制中人工成分和自动化成分的组合,因被审计单位使用信息技术的性质和复杂程度而异 B、人工系统的控制可能包括对交易的批准和复核,编制调节表并对调节项目进行跟进 C、被审计单位可能采用自动化程序生成、记录、处理和报告交易,在这种情况下以电子文档取代纸质文件 D、信息系统中的控制全部是自动化控制 2、下列有关了解内部控制的相关表述中,注册会计师不认可的是()。 A、询问本身并不足以评价控制的设计以及确定其是否得到执行,注册会计师应当将询问与其他风险评估程序结合使用 B、除非存在某些可以使得控制得到一贯运行的自动化控制,否则注册会计师对控制的了解并不足以测试控制运行的有效性 C、获取某一人工控制在某一时点得到执行的审计证据,并不能证明该控制在所审计期间内的其他时点也有效运行 D、任何情况下,对内部控制的了解均不能替代控制测试 3、注册会计师在了解的以下事项中,属于行业状况的是()。 A、生产经营的季节性和周期性 B、国家的特殊监管要求 C、与被审计单位相关的税务法规是否发生变化 D、是否存在新出台的法律法规 4、下列有关了解内部控制的相关说法中,注册会计师认可的是()。 A、注册会计师应该了解被审计单位所有的内部控制 B、注册会计师应当了解被审计单位是否已建立风险评估过程,如果被审计单位已建立风险评估过程,注册会计师应当了解风险评估过程及其结果 C、内部控制包括下列要素:控制环境、风险应对过程、与财务报告相关的信息系统和沟通、控制活动、对控制的监督 D、在了解被审计单位控制活动时,注册会计师无须了解被审计单位如何应对信息技术导致的风险 5、财务报表层次的重大错报风险很可能源于()。 A、薄弱的控制环境 B、控制活动执行不力 C、对控制的监督无效 D、风险评估过程有缺陷 6、以下有关了解被审计单位内部控制的各项中,不正确的是()。

环境风险评估报告

《环境风险评估报告》修订稿从P38-40: 6企业突发环境事件风险等级划分 根据《企业环境风险等级评估方法(征求意见稿)》通过定量分析企业生产、使用、存储的化学品与事故环境风险物质临界量的比值(Q),工艺过程与风险控制水平(M)以及环境风险受体(环境保护目标)敏感性(E),按照分级矩阵法将企业环境风险等级划分为重大、较大和一般三级,分别用蓝色、黄色和红色标识。分级程序见图6-1。 图6-1 突发环境事件风险等级划分流程示意图 6.1 环境风险物质数量与临界量比值(Q)评估 对照《危险化学品重大危险源辨识》(GB18218-2009)和《企业突发环境事件风险评估指南(试行)》(环办发【2014】34),项目涉及的环境风险物质主要有:氧化镉,硫酸镉,盐酸。根据企业化学品

种类与数量(折纯),与临界量分别进行比对,计算比值(Q ): (1)当企业只涉及一种化学物质时,该事故环境风险物质的数量与其临界量的比值,即为Q 。 (2) 当企业存在多种事故环境风险物质时,则按式(1)计算事故环境风险物质数量与临界量比值(Q ): 1 (22) 11≥+++= n n Q q Q q Q q Q (1) 式中:q 1, q 2, ..., q n ——每种事故环境风险物质的最大储存量或使用量,且数量超过对应临界量的5%,t ; Q 1, Q 2, ..., Q n ——各事故环境风险物质相对应的临界量,t 。 计算得到事故环境风险物质与临界量比值(Q )后,将Q 值划分为3个级别,分别为:(1) 1≤ Q <10;(2) 10≤ Q <100;(3) Q≥100。 本项目Q 值见表6-2 表6-2企业环境风险物质数量与临界值比值 因此,企业环境风险物质数量与临界值比值(Q )为18。 6.2工艺过程与风险控制水平(M )评估 6.2.1评估指标及赋值 评估指标及赋值见表6-3

环境风险评价的研究进展

环境风险分析的研究进展作者:黄剑学号:摘要: 环境风险分析是20世纪70年代以后在国外兴起的一门综合性学科,虽然起步较晚,但是经过几十年的发展,现在已基本趋于完善。我国从20世纪80年代也开始了对环境风险的重视与基础研究,世界各大国都发生了一系列的环境问题,造成了大量人员的死亡,给各国造成了巨大的经济损失,引起了世界各国人民的高度重视,随着环境问题对人们的影响愈来愈严重,环境风险分析成为预防环境污染事故并提供有效应急措施的必要工作。本文主要介绍了环境风险分析的一些基本概念和环境风险分析的发展历程及现阶段的研究进展。关键词: 环境风险评价、研究进展、健康、生态前言: 由于以前以经济发展为主,为了大力的加快经济的发展,往往以牺牲环境为代价,取得经济上的发展。在外国,比如美国和英国日本这些比我们发达的国家,就是在以环境为代价的基础上取得了经济的发展,虽然经济取得了进步,但是造成了环境的严重污染,最后,他们认识到了这个问题,环保事业正式的发展起来,但是,其所造成的环境问题远远超出其所获取的利益,这也叫用钱来买教训。就以现在我国的情况来讲,虽然强调走可持续发展的道路,但是为了追求经济的进步仍然走的是先污染后治理的的道路。这种理念给我们的环境和我们自己造成了不堪设想的后果,近些年来污染事件频繁发生,20世纪以来,在世界环境史上发生了几起震惊世界的重大环境污染事件,影响较大的有1984年12月3日,印度博帕尔市农药厂异氰酸酯毒气泄漏,死亡近两万人,受害20多万人,5万人失明,孕妇流产或产下死婴,受害面积40平方公里,数千头牲畜被毒死;洛杉矶光化学烟雾事件1943年发生了光化学烟雾,1955年和1970年洛杉矶又两度发生光化学烟雾事件,前者有400多人因五官中毒、呼吸衰竭而死,后者使全市四分之三的人患病;1986年前苏联贝利核漏事件,核事故使前苏联和欧洲国家的畜牧业深受其害,当时预测,这场核灾难,还可能导致日后十年中10万居民患肺癌和骨癌而死亡;最近我国渤海湾康菲漏油事故造成环境生态破坏,养殖户损失严重;还有很多事例就不一一列举,所以环境风险评价虽然是在20世纪70年代才在国外兴起的一门新兴学科,但只经过短短几十年的发展,环境风险评价已成为环境保护领域不可缺少的一个重要部分。环境风险评价不仅是环境学科发展的必然结果,亦是当前社会安全保障的迫切需要。正文: 环境风险评价的概念:风险的定义众多,从众多关于风险的定义中可以看出,风险的最大特征是事件发生的不确定性、结果的可预知性和损失程度的模糊性。环境风险是指突发性事故对环境(或健康)的危害程度,用风险值R表征;风险R是事故发生概率P与事故造成的环境(或健康)后果C的乘积。其公式如下所示:R[危害/单位时间]=P[事故/单位时间]×[危害/事故]。

生态和风险评价全部习题

第七章 1、根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生态影响》,位于原厂界(或永久用地)范围内的工业类改扩建项目,其生态影响评价等级为() A、一级 B、二级 C、三级 D、做生态影响分析就可以 2、某拟建工程的建设会影响到世界自然遗产地,工程占地仅为0.8km2,根据《环境影响技术导则——生态影响》,此公路的生态影响工作等级为() A、一级 B、二级 C、三级 D、四级、 3、某拟建公路长1000km,占用人工林、荒地、部分耕地、建设用地,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生态影响》,此公路的生态影响工作等级为() A、一级 B、二级 C、三级 D、四级 4、某拟建公路长1000km,部分路段占用人工林、荒地,部分路段占用某森林公园,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生态影响》,此公路的生态影响工作等级为() A、一级 B、二级 C、三级 D、四级 5、某拟建水库占地面积2km2,影响区域涉及到部分原始天然林,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生态影响》,此工程的生态影响工作等级为() A、一级 B、二级 C、三级 D、四级 6、某工程的建设可能影响到自然保护区,工程占地为10 km2,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生态影响》此工程的生态影响工作等级为() A、一级 B、二级 C、三级 D、四级 7、某拟建公路长60km,部分路段占用人工林,荒地,部分路段会影响到风景名胜区,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生态影响》此公路的生态影响工作等级为() A、一级 B、二级 C、三级 D、四级 8、某拟建项目永久占地1.8 km2、临时占地0.7 km2,该项目会影响到某地质公园,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生态影响》此项目的生态影响工作等级为() A、一级 B、二级 C、三级 D、四级 9、某扩建项目原项目占地5 km2,扩建项目新增占地1.6 km2,该改扩建项目会影响到附近某天然渔场,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生态影响》此项目的生态影响工作等级为()A、一级B、二级C、三级D、四级 10、某拟建矿开采项目项目占地18 km2,需占用部分人工次生经济林和耕地,该矿山开采项目会导致耕地无法恢复,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生态影响》此项目的生态影响工作等级为() A、一级 B、二级 C、三级 D、四级 11、根据《环境影影响评价技术导则——生态影响》,生态影响评价应能够充分体现(),

第七章 风险评估

第七章风险评估 第一节了解被审计单位及其环境 注册会计师为了解被审单位及其环境而实施的程序称为风险评估程序。 注师了解被审单位及其环境目的、方法、内容 目的识别和评估重大错报风险。(必要程序) 方法1、询问; 2、分析程序;(比较) 3、观察(活动或程序)和检查(文件记录,实物),(看);穿行测试 项目组内部讨论。 内容1、行业状况、法律环境与监管环境及其它; 2、被审性质(内)包括所有权结构、治理结构、组织结构、经营活动、 投资活动和筹资活动。 3、被审对会计政策选择和运用。 4、被审目标、战略及相关经营风险 5、被审财务业绩的衡量和评价 6、被审内部控制。(内) 第二节了解被审计单位内部控制 一、内部控制的含义 是被审计单位为了合理保证财务报告的可靠性、经营的效率和效果以及对法 律法规的遵守,由治理层、管理层和其他人员设计和执行的政策和程序。 理解本概念包括: 1、内部控制:一系列政策和程序(制度) 2、责任主体:被审计单位治理层、管理层和其他人员(被审计单位) 3、实现手段:设计和执行 4、内部控制的目标:(合理不是绝对保证) ①财务报告的可靠性,这一目标与管理层履行财务报告编制责任密切相关; ②经营的效率和效果; ③在所有经营活动中遵守法律法规。 二、内部控制的一般考虑 (一)注册会计师需要关注的内部控制只是与财务报表审计相关的内部控制,并非被审计单位所有的内部控制。 (二)内部控制存在的固有局限性 (只是合理保证,不是绝对) 1、设计 受制于成本效益原则,针对常规业务设计(成本﹥效益时可能会放弃) 2、执行 由于执行人员素质不高、人为失误而导致内部控制失效。(无意) 可能由于两个或更多的人员进行串通或管理层凌驾于内部控制之上而被规避。 (有意)

环境风险评价研究进展

生态风险评价及研究进展 摘要:生态风险评价是环境风险评价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我国,生态风险评价还处于起步阶段。本文阐述了有关生态风险评价的有关概念,探讨了生态风险评价的方法,概述了国内外在生态风险评价领域的研 究成果。 关键词:生态风险评价;环境风险评价;评价方法 Review of Ecological Risk Assessment Abstract:Ecological risk assessment (ERA) is an important part of Environmental risk assessment and it is in beginning in China. This paper introduced basic concept of ERA, talked about the methods used in studies and reviewed the research results of home and abroad. Keywords: Ecological risk assessment; environmental risk assessment; methods of assessing ecological risk 引言 自工业革命之后, 随着化石能源的广泛使用,各种矿物质资源大量开采以及化学工业的繁荣,在区域经济持续发展的同时,人类活动也引发了一系列生态环境问题,如全球气候变化、物种灭绝速度加快、生物多样性的损失、酸雨、栖息地破坏、土壤侵蚀、土地退化、水资源短缺、环境污染、生态系统服务功能变化等,致使环境质量下降,严重影响了人类的生活质量,并制约着社会和经济的可持续发展。为了抑制区域生态环境的恶化,改善人类的生存环境, 世界各国已开展了大量有关生态环境的研究,在环境评价方面也不断深化。风险评价开始于1980年代,经历了二十几年的发展,评价内容、评价范围、评价方法都有了很大的发展。环 境生态问题引起了越来越广泛的关注。 1 生态风险评价的基本概念及内容 1.1 基本概念 风险通常指事故(或不利事件)的可能性及其损失或损伤的度量。美国环境保护署 EPA (Environmental Protect Agency)认为风险是由于物质暴露或环境胁迫所引起的人类健康或生态系统受到危害的可能性。生态风险具体指生物个体、种群、群落、生态系统以至于整个景观层次、地球生态的正常功能受外界胁迫,从而在目前和将来减小该系统健康、生产力、

风险评价方法

风险评价方法 1、工作危害分析﹙JHA﹚: 危害。可能造成人员伤亡、疾病、财产损失、工作环境破坏的根源或状态。这种“根源或状态”来自作业环境中人的不安全行为、物的不安全状态、有害的作业环境和管理上的缺陷。 从作业活动清单中选定一项作业活动,将作业活动分解为若干个相连的工作步骤,识别每个工作步骤的潜在危害因素,然后通过风险评价,判定凤险等级,制定控制措施。 识别各种步骤潜在危害时,可以按下述问题提示清单提问。 身体某一部位是否可能卡在物体之间? 工具、机器是否存在危害因素? 从业人员是否可能接触有害物质? 从业人员是否可能滑倒、绊倒或坠落? 从业人员是否可能因推、举、拉用力过度而扭伤? 从业人员是否可能暴露亍极热或极冷的环境中? 是否存在过度的噪音或震动? 是否存在物体坠落的危害因素? 空气中是否存在粉尘、烟、雾、蒸汽? 2、 LSR评价法:﹙风险等级评价﹚ LSR评价法:风险是发生特定危害事件的可能性及后果的结合。 L——可能性; S——后果严重性; R——风险度。 风险值R=可能性L ×后果严重性S

不可承受风险的确定 “不可承受的风险”的确定要依据定义,即根据组织的法律义务和其指定的安全方针,确定不可承受的风险就是从评价结果中找出这样一些风险;这些风险的受控将保证组织不违反使用的安全法律的要求和其他安全的要求,并保证组织自己制定的安全方针得到实现。 其确定的方法可采用“三方把关”法。 评价结果把关。风险级别达到三级及三级以上的均为不可承受风险。 事故把关。以前发生过死亡、重伤、职业病、重大财产损失的事故,或轻伤、一般财产损失3次及以上的事故,且现在发生事故的条件依然存在,无论风险级别为几级,一律为不可承受风险。如果曾经发生过某种事故,但条件已发生变化,不会再有此种事故发生,这种情况不必考虑。 法规把关。对于违反国家安全法律、法规、标准及其他要求中强制性规定的,列为不可承受的风险。如果不是强制性规定,则根据可能的事故的后果的严重程度,决定是否列为不可承受风险。 4.注意 在完成危害辨识的基础上开展风险评价工作,在风险评价期间,还应将危害辨识中漏掉的危害补充完整。

浅析环境影响评价中的环境风险评价

浅析环境影响评价中的环境风险评价 摘要:环境风险评价在当今环境影响评价中逐渐引起重视。它对人类生存及自然环境的保护和改善有重大作用。本文结合工程实例初步探讨了环境影响评价中的环境风险评价。 关键词:环境风险风险评价应用 1、环境风险评价的必要性 近年来,各类危险化学品燃烧、爆炸、泄漏等事故时有发生,造成人员伤亡、经济损失和环境污染。从历史性事例的分析可以看出:在项目建设以前,进行突发性事故可能发生的原因及其概率分析、事故发生后果危害的预测,以及采取何种对策以便减少危害影响分析都是十分重要的。由于环境风险评价是对事故出现的概率及其后果进行预测及评价,它不同于常规的环境影响评价,它主要分析环境评价中不确定性的问题,即探讨环境潜在危险及防范措施。因此,将环境风险评价作为环境影响评价的补充是非常必要的,其意义在于通过风险识别找出事故隐患,通过风险分析和风险评价确定出事故产生的后果及发生的概率,为环境风险管理部门提供科学依据,以便在事故发生时,采取必要的防范与应急措施,使损失降低到最小。 2、环境风险评价的应用 环境影响评价中考虑的影响是指由系统引起的,其影响后果是相对确定的,影响程度也相对较易度量,而对影响的条件性、不确定性或概率性方面一般是不考虑的。可以这样说,环境影响评价中的“影响”可以被认为是具有很高发生概率且明显地需要采取缓解措施的“风险”。在环境影响评价中引入风险评价不是为了增加另外一个评价体系,而是为了提高整个环境影响评价的质量。 环境风险评价需要从工程分析开始,找出可能产生事故的风险隐患,同时也要对项目周围原有的风险隐患进行调查。调查的内容包括生产工艺、包装运输、原料燃料的使用量以及产品贮存等。风险源确定后,按选用模式对其进行风险度评价,确定项目本身的风险级别,并进一步预测一旦发生事故时污染物的扩散情况,包括危害扩散范围、危害人数、持续时间等。预测模式在风险评价导则中已给出。另外,在污染防治措施中要增加事故危害防范与应急措施。防范措施一般从安全管理、事故预防措施等方面考虑制定,应急措施则需要考虑事故发生时通讯、技术、急救、抢修、监测、后勤供应等方面。 3、实例分析 3.1氯气理化性质和毒理性质。 氯气为黄绿色,是有强烈刺激性气味的有毒气体,对空气的相对密度是2.49。

浅论环境风险评价与环境风险管理

浅论环境风险评价与环境风险管理 如今地球变暖,水平面上升,土地荒漠化,雾霾天,这些都是环境的大量污染所导致的严重问题。这些众多的自然灾害不光影响了社会的发展,经济的进步,也更给人们的生产生活,人体健康,社会经济,乃至整个生态系统都带来了严重的威胁。所以做好预先环境风险的评价与环境风险的管理是对人类活动负责,更是对整个社会负责。 标签:环境风险;评价管理;建议预案 引言 人大会议多次提及坚持科学发展观。而科学发展观的内涵是丰富多样的,而其中最重要的就是可持续发展。人类要继续生存繁衍后代,不光要重视发展,更要重视人类最基本的生存条件,只有保证了人类的生存环境,才能谈到社会的文明,经济的发展。目前,我国环境污染越来越严重,自然灾害发生频率也越来越高,认识并重视环境风险评价和环境风险管理是对人类在开发活动或面临危害(包括自然灾害等)对人体健康、社会经济、生态系统等可能引起的风险时带来的损失进行评估,并由此进行管理的重要过程。 1 环境风险评价 1.1 环境风险的评价按事件分类 环境风险评价按照環境风险事件分类可分为两种,一种是突发性环境事故风险评价,另一种是非突发性环境风险评价;从环境风险评价的范围又可分为三个等级,第一级:微观风险评价;第二级:系统风险评价;第三级:全国(或宏观)风险评价。按照环境风险评价的应用领域也可分为三种:第一种:自然灾害的危险评价,这是自发的自然原因引起的;第二种:有毒有害化学品的生态风险评价,这是人类活动对自然引起的;第三种:建设项目的化解风险评价,这是人类活动对社会引起的。 1.2 环境风险评价的具体内容及步骤 1.2.1 环境风险的识别 环境风险识别是在环境影响识别和工程分析的基础上进一步辨识风险影响因素。它包括两个层次:项目筛选和风险因子识别。项目筛选法一是利用核查表筛选,二是应用概率风险评价方法筛选,如德尔斐法等,对一些新的、复杂的、蕴含风险因素的项目进行筛选。经筛选后需要进行环境影响评价的项目,进行影响识别,确定有哪些是可能引发重大后果的风险因子以及引发的原因。识别项目风险影响是在该项目的一般环境影响识别和工程分析的基础上,对识别出来的影响因子进一步筛选。

xx食品有限责任公司环境风险评估报告

**食品有限责任公司环境风险评估报告 编制公司:**食品有限责任公司 二〇一五年五月

目录 1公司基本信息 (1) 2现有应急资源情况 (2) 3可能发生的突发环境事件及其后果情景分析 (3) 3.1国内外同类公司突发环境事件资料 (3) 3.2所有可能发生突发环境事件情景 (4) 3.3每种情景源强分析 (8) 3.4每种情景环境风险物质释放途径、涉及环境风险防控与应急措施、应急资源情况分析 (13) 3.4.1火灾、爆炸、泄漏等生产安全事故 (13) 3.4.2环境风险防控设施失灵或非正常操作事故 (14) 3.4.3非正常工况事故 (14) 3.4.4污染治理设施非正常运行事故 (15) 3.4.5违法排污事故 (15) 3.4.6停电、断水、停气事故 (15)

3.4.7通讯或运输系统故障事故 (16) 3.4.8各种自然灾害、极端天气或不利气象条件事故 (16) 3.4.9其他可能的事故 (17) 3.5每种情景可能产生的直接、次生和衍生后果分析 (17) 4现有环境风险防控与应急措施差距分析 (18) 4.1环境风险管理制度 (18) 4.1.1 专项检查 (18) 4.1.2 日常防范 (19) 4.2环境风险防控与应急措施 (19) 4.2.1 报警系统 (19) 4.2.2 有效通讯 (20) 4.2.3 日常巡视 (20) 4.3环境应急资源 (20) 4.4历史经验教训总结 (20) 4.5需要整改的短期、中期和长期项目内容 (20)

5完善环境风险防控与应急措施的实施计划 (21) 6划定公司环境风险等级 (21) 6.1 环境事件风险源评估 (21) 6.1.1危险化学品环境事件风险评估 (21) 6.1.2危险废物环境事件风险评估 (21) 6.1.3废气环境事件风险评估 (22) 6.1.4废水环境事件风险评估 (22) 6.2 环境事件风险级别确定 (23) 7附件 (25) 7.1公司地理位置图 (25) 7.2厂区平面布置图 (25) 7.3周边环境风险受体分布图 (25) 7.4公司雨水、清净下水、污水收集和排放图 (25) 7.5所有排水最终去向图 (25)

企业突发环境事件风险等级划分方法

企业突发环境事件风险等级划分方法 通过定量分析企业生产、加工、使用、存储的所有环境风险物质数量与其临界量的比值(Q),评估工艺过程与环境风险控制水平(M)以及环境风险受体敏感性(E),按照矩阵法对企业突发环境事件风险(以下简称环境风险)等级进行划分。环境风险等级划分为一般环境风险、较大环境风险和重大环境风险三级,分别用蓝色、黄色和红色标识。评估程序见图1。

1 环境风险物质数量与临界量比值(Q) 针对企业的生产原料、燃料、产品、中间产品、副产品、催化剂、辅助生产原料、“三废”污染物等,列表说明下列内容: 物质名称,化学文摘号(CAS号),目前数量和可能存在的最大数量,在正常使用和事故状态下的物理、化学性质、毒理学特性、对人体和环境的急性和慢性危害、伴生/次生物质,以及基本应急处置方法等,对照附录B标明是否为环境风险物质。 计算所涉及的每种环境风险物质在厂界内的最大存在总量(如存在总量呈动态变化,则按公历年度内某一天最大存在总量计算;在不同厂区的同一种物质,按其在厂界内的最大存在总量计算)与其在附录B中对应的临界量的比值Q:(1)当企业只涉及一种环境风险物质时,计算该物质的总数量与其临界量比值,即为Q; (2)当企业存在多种环境风险物质时,则按式(1)计算物质数量与其临界量比值(Q): (1) 式中:q1, q2, ..., qn——每种环境风险物质的最大存在总量,t;

Q1, Q2, ..., Qn——每种环境风险物质的临界量,t。 当Q<1时,企业直接评为一般环境风险等级,以Q表示。 当Q≥1时,将Q值划分为:(1)1≤Q<10;(2)10≤Q<100;(3)Q≥100,分别以Q1、Q2和Q3表示。 2 生产工艺与环境风险控制水平(M) 采用评分法对企业生产工艺、安全生产控制、环境风险防控措施、环评及批复落实情况、废水排放去向等指标进行评估汇总,确定企业生产工艺与环境风险控制水平。评估指标及分值分别见表1与表2。

《环境风险评价》教学大纲

合肥学院教案 课程名称:环境风险分析与评估 课程编码:120021604 总学时(周学时):32(4) 开课时间:2013年4月22日 适用年级:2012级 专业:环境工程硕士班 使用教材:环境风险评价实用技术、方法和案例授课教师:张金流

教学目的: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掌握环境风险评价的一般流程,方法,为学生进入工程实践学习打下坚实的理论基础。 教学方法:本课程教学采取课堂PPT与板书相结合的教学方式,以授课老师传授为主,同时发挥学生的学习主动性,使学生在课堂上积极参与到课堂教学中。 教学要求:见各章节 考核方式:课堂考核与期末考试相结合

目录 第一章概论 (4) 第二章可靠性工程 (17) 第三章源项分析 (32) 第四章有毒有害害物质在大气中的弥散 (56) 第五章有毒有害物质在湖泊的稀释扩散 (78) 第六章污染物在食物链中的动态转移 (90) 第七章环境污染健康风险评价 (104)

第八章环境风险评价标准 (129) 第一章概论 教学要求: 1 掌握风险及环境风险评价概念及其计算方法; 2 了解环境风险评价研究进展及研究重点; 3 掌握环境风险评价主要内容及程序;

4 了解ERA与EIA、ESA区别。 教学重点: 环境风险评价主要内容及程序 教学方法: 课堂授课 学时数:2 1 环境风险评价基本概念及其计算方法 风险 ①生命与财产损失或损伤的可能性; ②用事故的可能性或损失的幅度来表达的经济损失与人员伤害的度量; ③不确定危害的度量; ④灾难发生的几率; ⑤某种危害发生的可能性或几率,以及发生这种风险所造成后果的影响程度。 计算方法 风险(R)是事故发生概率(P)与事故造成的环境(或健康)后果(C)的乘积,即:

环境风险评价

第八章环境风险影响分析 8.1风险评价目的 环境风险评价的目的是分析和预测建设项目存在的潜在危险、有害因素,建设项目建设和运行期间可能发生的突发性事件或事故,引起有毒有害和易燃易爆等物质的泄漏所造成的人身安全与环境影响及损害程度。提出合理可行的防范、应急与减缓措施,使建设项目的事故率、损失和环境影响达到可接受的水平。 通过对本项目的风险源项的识别,判断发生风险事故的概率、通过数学模型计算发生风险事故时对外环境的影响、提出减少事故风险的措施,降低本项目的事故风险值,并使其达到本行业风险可接受水平、得出风险评价结论、为审批部门提供审批依据、提出相应的事故处理措施,最大限度的减少发生事故时对外环境的影响、结合本项目的实际提出可行的风险应急预案。 8.2风险识别 本项目属于黄酒生产企业,生产原料不涉及化学物品,主要为大米、糯米、酒曲等,采用传统发酵工艺,所涉及的设备、原辅材料不存在危险性,所生产黄酒酒精度仅5~16度,不属于可燃液体,发酵及储存全部使用土陶坛,每个陶坛储量为75kg,陈酒库储存场地相对较空旷,有益于酒精气体及酒味的挥发,本项目黄酒最大储存量为2500t,在生产及储存过程不存在风险源及风险性,可能对环境产生影响是黄酒陶坛大量破损,造成储存的黄酒较大量的外泄,未经处理直接排放附近水体,造成水体的污染事故。 由于项目生产过程不存在危险源和风险物质,本风险评价不进行等级判定,仅对黄酒可能造成的泄漏提出防范措施,及项目所处理位置,外环境可能造成的损害提出保护措施,编制突发环境事故应急预案。 8.3黄酒泄漏的预防措施 本项目黄酒储存主要采用陶坛进行保存,每个陶坛储量约为75kg,正常情

环境影响评价报告公示:萘系高效减水剂生产线17风险专题环评报告

第十七章环境风险影响评价 17.1概述 本项目生产中部分物料具有易燃易爆的特性以及一定的毒性,整个生产过程中存在事故隐患,生产过程存在着发生有毒有害物料泄漏等突发性风险事故的可能性,以及易燃易爆的可能性。根据《建设项目环境风险评价技术导则》(HJ/T1610-2004)规定:涉及有毒有害、易燃易爆化学品的生产建设项目,应进行环境风险评价。按照国家环境保护总局环发[2005]152号文《关于加强环境风险管理,防范环境风险的通知》的规定和要求,本次环境风险评价采用风险识别、风险分析和对环境后果计算等方法对项目进行评估,全面分析本项目产品、中间产品和原辅材料的规模及物理化学性质、毒理指标和危险性等;针对项目运行期间发生事故可能引起的易燃易爆、有毒有害物质的泄漏,从水、气、环境安全防护等方面考虑并预测环境风险事故影响范围,评估事故对人身安全及环境的影响和损害;同时,提出环境风险应急预案和事故防范、减缓措施,特别要针对特征污染物提出有效的防止二次污染的应急措施,为本工程设计和环境管理提供资料和依据,以期达到降低危险、减少公害的目的。 17.2 评价等级及范围 17.2.1工作等级划分原则 《建设项目环境风险评价技术导则(HJ/T1610-2004)》中规定的环境风险评价的工作等级划分原则见表17-1所示。 17.2.2物质危险性判定 根据《建设项目环境风险评价技术导则》HJ/T1610-2004附录A1中物质危险性判定标准,对本工程主要物质的危险性进行判定,判定结果见表17-2。

表17-2本工程主要物质危险性判定 17.2.3重大危险源判断 根据《建设项目环境风险评价技术导则》HJ/T1610-2004附录A1中易燃物质临界量的规定,本工程无重大危险源。 17.2.4环境敏感性判断 本工程所在区域不属于《建设项目管理名录》中规定的需特殊保护地区、生态敏感与脆弱区及社会关注区,生产厂区周围主要敏感目标情况见表17-3。 表17-3厂区周围近距离主要敏感目标情况一览表 17.2.5评价等级及范围的确定 根据《建设项目环境风险评价技术导则》HJ/T1610-2004,依据评价项目的物质危险性和功能单元重大危险源判定结果,以及环境敏感程度等因素。将本项目环境风

环境风险评价等级与评价范围

环境风险专项评价 1 评价等级和评价范围 1.1评价等级 依据HJ/T169-2004,根据评价项目的物质危险性、功能单元重大危险源以及环境敏感程度,项目子站环境风险评价工作定为一级。母站以及输配管线为二级。 1.2环境风险评价范围 子站风险评价范围为距离源点半径5km范围内。母站风险评价范围为距离源点半径3km范围内。根据国内天然气输配管线的风险距离预测计算类比分析,中压管线的风险距离在管线两侧40m范围内。 2 风险识别 2.1 物质危险性识别 (1)CNG的理化性质 压缩天然气是天然气加压并以气态储存在容器中,它与管道天然气的组分相同,是一种多组分的混合气体,主要成分是烷烃,其中甲烷占绝大多数,另有少量的、和,此外一般还含有、、和,以及微量的,如和等。在标准状况下,甲烷至丁烷以气体状态存在,以上为。CNG的压力范围一般在20-25Mpa、温度-5-50℃、密度0.76kg/m3、低热值36.19MJ/m3、爆炸极限5.0%-5.1%。 (2)CNG的危险性 天然气比空气轻,具有无色、无味、无毒之特性。天然气公司均要遵照有关

规定添加臭剂(),以资用户嗅辨。若天然气在空气中浓度为5%~15%的范围内,遇明火即可发生爆炸,这个浓度范围即为天然气的。爆炸在瞬间产生高压、高温,其破坏力和危险性都是很大的。由于天然气中90%以上的都是甲烷,对于处于高,无论管理人员或操作人员,都要对其性质、技术参数和特殊要压状态下的CH 4 主要理化性质及燃爆参数列求作全面了解和掌握。经查阅研究测试及查验的CH 4 于表2.1-1: 表2.1-1 CH4主要理化性质及燃爆参数 生产储存场所火灾除以上重要参数外,按照国家有关技术规范的规定,CH 4 爆炸危险度为H=(R-L)/L=(15-5)/5=2。火灾危险性确定为甲类,一级易燃气体。最小点火能量仅为0.28mJ,燃烧速度快,燃烧热值高(平均热值为33440kJ/m3),对空气的比重为0.55,极易燃烧、爆炸,并且扩散能力强,火势蔓延迅速,一旦发生火灾难以施救。 2.2 生产过程潜在危险性识别 根据建设项目的生产特征,结合物质危险性识别,将项目功能系统分为管线输送、子站或母站、槽车运输三类主要功能单元。这三类功能单元均属于潜在的危险单元。 2.2.1 管线输送 管道输送的是管道天然气,且管道输送压力较高,管道运行期间因为各种事故因素导致管道破裂发生气体泄漏,遇明火将发生火灾爆炸事故。

环境风险评价报告

环境风险评价报告 This model paper was revised by the Standardization Office on December 10, 2020

附件1 环境风险评价报告 根据XXXXXXXXXXXXXXXXXXXXXXX原辅料理化特性和危险分析,以及《建设项目环境风险评价技术导则》(HJ/T169-2004)的编制要求,公司的环境风险识别及环境风险评价结果如下。 1 环境风险识别 风险识别范围 风险识别范围包括全厂生产设施风险识别和生产过程所涉及的物质风险识别。 (1)生产设施风险识别范围包括:全厂主要生产装置、储运系统、公用工程系统、工程环保设施及辅助生产设施等; (2)物质风险识别范围包括:全厂主要原材料及辅助材料、燃料、中间产品、最终产品以及生产过程排放的“三废”污染物等。 风险类型 根据有毒有害物质放散原因,分为火灾、爆炸和泄漏三种类型。 该公司生产过程和储存中这三种风险类型均会出现,因此考虑由此造成的污染物事故排放,不考虑自然灾害如地震、洪水、台风等引起的事故风险。 风险识别内容 (1)物质危险性识别 该公司所涉及到的化学品有:液氧、氮气、液氩、甲醇、氢气、盐酸、液碱、石灰粉、煤气。 对照《危险化学品名录》(2012版),该公司涉及到的化学品中属于危险化学品的有液氧、液氩、甲醇、氢气、盐酸、液碱、煤气。其余的化学品未列入《危险化学品名录》,属于一般化学品。该公司涉及的危险化学品见表1-1。

燃烧爆炸危险度H计算公式为: 式中:H—危险度; R—燃烧(爆炸)上限; L—燃烧(爆炸)下限。 危险度H值越大,表示其危险性越大。该公司各物质火灾爆炸危险度如下表所示。 物质危险指数计算公式: 物质危险指数=最大储存量/MAC(工作场所最高容许浓度) 该公司物质危险指数见表1-3。 该公司物质毒性判定见表1-4。

环境风险评估报告

洪洞县澳利煤化有限公司 环境风险评估报告 1.环境风险单元辨识 1.1环境风单元识别范围 环境风险源辨识包括生产过程所涉及的物资风险辨识和生产设施风险识别及生产工艺过程风险识别等。 物质风险识别范围包括原材料及辅助材料、燃料、中间产品、最终产品以及生产过程排放的“三废”等。 生产设施风险识别范围包括生产装置、贮运系统、环保设施及辅助生产设施等。 生产工艺过程风险识别是指生产工艺过程中存在的环境风险。 1.2环境风险物质识别 (1)柴油 柴油的理化性质和危险性见表1-1 1-1 柴油的理化性质和危险性 (2)废机油

机油,即发动机润滑油,能对发动机起到润滑、清洁、冷却、密封、减磨等作用。本公司机油主要用于润滑系统和机器维修中,使用量极少。机油的着火点比较高,化学成分稳定,一般不容易被点燃,所以本公司机油风险事件可能性很小,构不成环境风险物质。 (3)煤泥水 煤泥水悬浮物浓度较大,且呈黑色,细微煤粒含量较高。其中含有大量的悬浮物、煤泥和泥沙,未经处理的煤泥水其悬浮物浓度可以达到5000mg/L 以上。由于煤炭本身具有疏水性,煤泥水中的一些微小煤粉在水中特别稳定,一些超细煤粉悬浮于水中,静置几个月也不会自然沉降。煤泥水是呈弱碱性的胶体体系,主要特点是颗粒表面带有较强的负电荷,细小颗粒含量高;粘度大;污泥比阻大,过滤性能差。 (4)消防废水 消防废水含有大量的SS,另外根据火灾现场具体情况,还可能含有其它成份。如直接排放会对区内地表水体造成污染。 1.3环境风险单元识别 环境风险单元识别见表1-2。 表1-2 环境风险单元识别一览表

1.4环境风险单元识别结果 环境风险单元识别结果见表1-3。 表1-3 环境风险单元一览表 2.突发环境事件及其应急措施 2.1突发环境事件 突发环境事件情景见表2-1。 表2-1 突发环境事件一览表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