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步洗手法

六步洗手法
六步洗手法

六步洗手法 This manuscript was revised on November 28, 2020

六步洗手法

一、洗手的必要性:

众所周知,引起医院感染的因素很多,大量的流行性病学调查表明,由医务人员手传播细菌而造成医院感染的约占30%,手污染是造成医院感染的重要传播途径之一,严格做好医院工作人员的手卫生,规范操作流程,去除手部皮肤污垢,暂居菌,可以明显减少患者发生院内感染的机率,可以减少病原菌种类,对预防院内感染有很大的作用。美国医院感染控制效果研究(SENIC)结果表明,通过预防与控制措施的实施,1/3的医院感染是可以预防的。“洗手”也是预防和控制院内感染最简单、最经济、最有效的方法。

卫生部《二级综合医院评审标准实施细则》以及《三级综合医院评审标准实施细则》均明确规定:医务人员手卫生知识知晓率 100%,医务人员洗手正确率≥95%(手术室、新生儿室等重点科室,医务人员手卫生正确率达100%)。

二、手卫生的相关定义:

(一)手卫生:为医务人员洗手、卫生手消毒和外科手消毒的总称。

(二)洗手:医务人员用肥皂(皂液)和流动水洗手,去除手部皮肤污垢、碎屑和部分致病菌的过程。

(三)卫生手消毒:医务人员用速干手消毒剂揉搓双手。以减少手部暂居菌的过程。(四)外科手消毒:外科手术前医务人员用肥皂(皂液)和流动水洗手.再用手消毒剂清除或者杀灭手部暂居菌和减少常居菌的过程。使用的手消毒剂可具有持续抗菌活性。(五)常居菌:能从大部分人体皮肤上分离出来的微生物,是皮肤上持久的固有寄居菌,不易被机械的摩擦清除。如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棒状杆菌类、丙酸菌属、不动杆菌属等。一般情况下不致病。

(六)暂居菌:寄居在皮肤表层。常规洗手容易被清除的微生物。直接接触患者或被污染的物体表面时可获碍,可随时通过手传播,与医院感染密切相关。

三、洗手或使用速干手消毒剂指征:

(1)直接接触每个患者前后,接触不同患者之间或者从同一患者身体的污染部位移动到清洁部位时。

(2)接触患者粘膜、破损皮肤或伤口前后,接触患者的血液、体液、分泌物、排泄物、伤口敷料等之后。

(3)穿脱隔离衣前后,摘手套后。

(4)进行无菌操作前后,处理清洁或者无菌物品之前。

(5)接触患者周围环境及物品后。

(6)处理药物或配餐前。

四、洗手方法:

在流动水下,使双手充分淋湿,取适量肥皂(皂液)均匀涂抹至整个手掌、手背、手指和指缝,洗手口诀:内外夹弓大立,具体步骤为:

第一步:掌心相对,手指并拢,相互揉搓

第二步:手心对手背沿指缝相互揉搓,交换进行

第三步:掌心相对,双手交叉沿指缝相互摩擦

第四步:弯曲各手指关节,在另一手掌心旋转搓擦,交换进行

第五步:一手握另一手大拇指旋转搓擦,交换进行

第六步:将五个指尖并拢放在另一掌心旋转揉搓,交换进行

必要时:旋转搓揉手腕,交换进行。

五、注意事项:

1.每个步骤不少于15秒,整个洗手过程不少于2分钟;

2.不应戴假指甲,保持指甲和指甲周围组织的清洁;

3.洗手时摘掉戒指、手表等物品;

4.冲洗时指尖应向下,注意洗净指尖、指缝、拇指、指关节等处;

5.注意调节水的温度和水的流量大小,避免污染环境及溅湿工作服;

6.手未受到病人血液、体液等物质明显污染时,可使用速干手消毒剂消毒双手代替洗手。

相关主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