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人教版八下第三单元测试题

历史人教版八下第三单元测试题
历史人教版八下第三单元测试题

初中历史八年级下第三单元测试历史试卷

一、单项选择题(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每题3分,25题,共75分)1.(3分)这是中国共产党作为执政党召开的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这次会议正确分析了国内的主要矛盾,成为党在探索社会主义建设道路过程中取得的重要成果,这次会议是()

A.第一届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

B.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

C.中共第八次全国代表大会

D.中共第七次全国代表大会

2.(3分)1958年,中共中央提出“工业以钢为纲”,号召一切部门都要为钢铁生产“停车让路”,支援大炼钢铁,为了炼钢,人们砸铁锅收废铁,甚至拆下钢窗铁门作原材料。这一现象反映的是()

A.三大改造的基本完成B.第一个五年计划的实施

C.“大跃进”运动D.人民公社化运动

3.(3分)如图是小明在复习时绘制的时间轴。其中,党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时期的严重失误是()

A.三大改造后期要求过急

B.“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

C.坚持以阶级斗争为纲

D.坚持“两个凡是”的方针

4.(3分)宣传画往往带有深刻的时代烙印。如图的宣传画最有可能出现在()

A.三大改造时期B.“大跃进”时期

C.第一个五年计划时期D.“文化大革命”时期

5.(3分)1956~1976年,中国社会主义建设取得巨大成就,也出现严重失误。

出现失误的原因是()

A.全党缺乏领导大规模经济建设的经验

B.人民群众缺乏建设社会主义的积极性

C.各地频繁发生洪水、干旱等自然灾害

D.美国等西方国家对中国的包围、封锁

6.(3分)如图是我国某地某种粮食作物产量数据柱状图,造成1958年粮食产

量迅速增长的主要原因是()

A.“大跃进”运动的兴起

B.土地改革的完成

C.中共八大的召开

D.对农业进行了社会主义改造

7.(3分)“花生壳,圆又长,两头相隔十几丈,五百个人抬起来,我们坐上游东海。”这是20世纪50年代中国某一地区农民的劳动号子。如果将上述劳动号子作为史料,可以用来印证()

A.“一五”计划的超额完成

B.“大跃进”运动中的浮夸风

C.人民公社欣欣向荣的气象

D.“文化大革命”的严重错误

8.(3分)土地改革、农业社会主义改造、人民公社化运动的共同之处是()A.调动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

B.不同程度影响了农业生产的发展

C.确立了农民的土地所有制

D.推动了现代中国工业化的进程

9.(3分)有资料表明,十年“文革”时期国民收入损失了5000亿元,这超过了建国后30年全国固定资产的总和。这反映出文化大革命的一个严重后果是()

A.民主与法制遭到践踏

B.国民经济遭受巨大损失

C.各级政府机构瘫痪

D.科学文化教育事业遭到摧残

10.(3分)导致如图所示时期我国人口出生率滑向最低点、死亡率攀至最高点的政治原因是()

A.抗美援朝

B.三大改造

C.大跃进与人民公社化运动

D.三年自然灾害

11.(3分)在“文化大革命”期间,国家主席刘少奇被迫害致死,这一事件突出反映了()

A.民主与法制被践踏B.党内出现叛徒内奸

C.人民群众行使监督权D.法律面前人人平等

12.(3分)社会主义建设中涌现的“心有大我、至诚报国”的“两弹元勋”是()A.王进喜B.邓稼先C.焦裕禄D.袁隆平13.(3分)社会发展需要正能量。王进喜、焦裕禄、邓稼先等人身上体现出的时代精神是()

A.国际主义B.无私奉献C.救亡图存D.居安思危14.(3分)如果要拍摄一部以共产党员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为主题的影片,最合适的素材是()

A.上甘岭战场,黄继光舍身堵枪眼

B.兰考盐碱地,焦裕禄带病治风沙

C.紫竹林租界,义和团抗击侵略军

D.北京菜市口,谭嗣同慷慨赴刑场

15.(3分)新中国成立以来,广大人民和干部中涌现出大批先进人物。下列人物与荣誉称号搭配不正确的是()

A.铁人﹣雷锋B.两弹元勋﹣邓稼先

C.党的好干部﹣焦裕禄D.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

16.(3分)他为兰考人民鞠躬尽瘁,被誉为“县委书记的好榜样”。他是()A.焦裕禄B.袁隆平C.邱少云D.邓稼先17.(3分)20世纪50年代我国外交取得的成果有()

①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提出

②联合国26大恢复中国合法席位

③万隆会议

④日内瓦会议

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③④D.①②④18.(3分)1971年10月25日,第26届联合国大会上,美国代表哀叹,中国代表们在大厅里跳起舞的。代表们“在联合国会议大厅里跳起舞”的原因是()A.中日关系正常化

B.中华人民共和国恢复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

C.中美关系正常化

D.中苏正式建立外交关系

19.(3分)尼克松总统说过,中国之旅意义不亚于登月。因为此次访华()A.使中美关系开始走向正常化

B.使中美正式建立了外交关系

C.恢复了中国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

D.解决了久悬未决的台湾问题

20.(3分)尼克松访华和中美《联合公报》的发表标志着()A.中美正式建立外交关系

B.中美关系开始走向正常化

C.中美“乒乓外交”实现

D.中国恢复在联合国合法席位

21.(3分)1971年美国从中国进口490万美元,出口则是微乎其微;而1972年美国从中国进口额达3230万美元,对华出口为6020万美元。导致这一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A.中国提出了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B.中美两国关系开始得到了改善

C.中国恢复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

D.中美两国顺利建立了外交关系

22.(3分)回顾外交历程,上世纪70年代我国外交成就按时间先后排列正确的是()

①基辛格访华②中美建交③中国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恢复④中日建交

A.①②③④B.④①③②C.③①④②D.①③④②23.(3分)史论结合是历史学习的基本方法。下列史实与结论对应相符的是()A.抗美援朝战争﹣﹣揭开了中国人民反抗美帝国主义侵略的序幕

B.尼克松访华﹣﹣中美关系开始走向正常化

C.中美正式建立外交关系﹣﹣中美之间冰释前嫌,不再有冲突

D.布什出席上海APEC 会议﹣﹣表明在中美交往中中国占有主导地位24.(3分)新中国成立后,取得了一系列辉煌的外交成就。下列事件按其发生的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①出席万隆会议,提出“求同存异”方针

②第一次提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③恢复中国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

④中美正式建立外交关系。

A.②①④③B.①②④③C.④①②③D.②①③④25.(3分)“史论结合”是学习历史的基本要求。下列史实与结论对应不当的是()

A.《双十协定》的签订,维护了国家的和平与稳定

B.三大改造的完成,标志着我国进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C.1972年尼克松访华,中美关系开始走向正常化

D.“四人帮”被粉碎,标志“文化大革命”结束

二、材料题(本题共2道大题,总分25分.其中26题12分,27题13分.)26.(12分)党和政府不断探索社会主义建设道路。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1953~1957年,我国农业、轻工业和重工业产值增长速度和比重变化表

(1)从材料一图表中,我们可以看出哪一行业发展最快?这种现象的出现是由于党和政府实施了哪一发展规划?

材料二:八大二次会议(1958年)肯定了当时已经出现的“大跃进”形势,并且说,中国正在经历着“一天等于20年”的伟大时期。要求缩短超英美的时间,争取7年赶上英国,再加8年或者10年赶上美国……要掀起一个“以钢为纲”

带动一切的“大跃进”。

﹣﹣孙健《中华人民共和国经济史》(2)根据材料二,概括“大跃进”的特点。结合所学知识,谈谈“大跃进”给中国

社会带来的消极影响。

材料三:“文革”时期安徽凤阳一段花鼓词唱道:“凤阳地多不打粮,碾子一住就逃荒。只见凤阳女出嫁,不见新娘进凤阳。”

﹣摘自岳麓版《中国历史》(2)材料三中唱词反映了“文革”期间凤阳农村生活如何?其主要原因是什么?(4)综合上述,你认为国家在制定经济政策时应遵循哪些原则?

27.(13分)新中国的外交取得了一系列的辉煌成就,体现了我国的综合国力的提升和灵活的外交政策在国际事务中的作用。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1)图一:在1955年亚非国际会议上,周恩来提出的“改变会议航向”的著名方针是什么?

(2)图二:“乔冠华开怀大笑”图片反映的是哪一历史事件?

(3)图三:“习特会晤”反映了中美关系新时期的表现,你认为中美关系顺利发展的前提是什么?

材料:下表是中国的《人民日报》对美国的报道语态变化所占比例的图表。

(4)根据材料,请《人民日报》对美国的语态报道发生了什么变化?从50年代到70年代中美关系经历怎样的转变?是什么事件促成《人民日报》对美国报道的逆转?

(5)结合所学知识,请你谈谈如何在世界舞台上提高中国的国际地位?

初中历史八年级下第三单元测试历史试卷

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

一、单项选择题(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每题3分,25题,共75分)1.【解答】1956年召开的中国共产党第八次全国代表大会,正确分析了我国形势的新变化,指出在社会主义制度已经建立的情况下,国内的主要矛盾,是人民对于经济文化迅速发展的需要同当前经济文化不能满足人民需要的状况之间的矛盾。大会明确指出当前党和人民的主要任务是集中力量发展社会生产力,实现国家工业化,逐步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和文化需要。中共“八大”是探索建设社会主义道路的良好开端。故中共第八次全国代表大会正确分析了国内的主要矛盾,成为党在探索社会主义建设道路过程中取得的重要成果。

答案:C。

2.【解答】大炼钢铁运动出现在大跃进运动中。由于党和人民对于我国社会主义所处的发展阶段认识不足,对如何建设社会主义缺乏经验,又急于求成,忽视了经济发展的客观规律。1958年发动的“大跃进”运动,主要以大炼钢铁和“人民公社化”为中心,导致以高指标、瞎指挥、浮夸风和“共产”风为标志的“左”

倾错误泛滥。

答案:C。

3.【解答】据所学知识,1958年推行的“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忽视了客观规律,造成了严重的经济灾难,这是党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时期的严重失误。答案:B。

4.【解答】由材料图片可知是大跃进时浮夸风的盛行。1958年进行的大跃进运动,违背了经济发展的客观规律,出现了高指标、瞎指挥、浮夸风和共产风的“左”倾错误。

答案:B。

5.【解答】1956~1976年,中国社会主义建设取得巨大成就,也出现严重失误。

出现失误的原因是全党缺乏领导大规模经济建设的经验。1958年中共八大二次会议通过了“鼓足干劲、力争上游、多快好省的建设社会主义”的总路线。

由于党和人民对于我国社会主义所处的发展阶段认识不足,对如何建设社会主义缺乏经验,又急于求成,忽视了经济发展的客观规律。在总路线的指导下,1958年,党和政府错误发动了“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主要标志是高指标、瞎指挥、浮夸风、“共产”风,这就使得“左”的错误在全国各地严重泛滥开来。20世纪60年代中期,毛泽东错误地认为,党中央出现了出现了走资本主义道路的当权派,党和国家面临着资本主义复辟的危险。为防止资本主义复辟。由于对阶级斗争形势估计错误,毛泽东错误地发动了文化大革命。答案:A。

6.【解答】1958年中共八大二次会议通过了“鼓足干劲、力争上游、多快好省的建设社会主义”的总路线。由于党和人民对于我国社会主义所处的发展阶段认识不足,对如何建设社会主义缺乏经验,又急于求成,忽视了经济发展的客观规律。在总路线的指导下,1958年,党和政府错误发动了“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主要标志是高指标、瞎指挥、浮夸风、“共产”风,这就使得“左”

的错误在全国各地严重泛滥开来。1958年粮食产量迅速增长的主要原因是大跃进兴起后的浮夸风。

答案:A。

7.【解答】题干中“花生壳,圆又长,两头相隔十几丈,五百个人抬起来,我们坐上游东海”反映的是一种浮夸风,结合所学知识,“大跃进”发生在1958年,是党在探索建设社会主义道路中的一次严重失误,主要标志是瞎指挥、高指标、浮夸风和“共产风”。

答案:B。

8.【解答】A.土地改革确实调动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但是人民公社化运动中成立人民公社,一切财产统一核算分配,社员在公共食堂免费吃饭,社员的自留地以及家禽家畜都归公社所有,大大挫伤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故A项错误。

B.土地改革促进了农业生产发展,人民公社化运动是探索社会主义道路中的一次严重失误,给国家和人民带来了前所未有的生产发展困难。故B项正确。C.土地改革废除了地主阶级封建剥削的土地所有制,实行农民的土地所有制。

人民公社运动与土地制度没有这一影响。故C项错误。

D.题干为农业方面的相关内容,与工业无关。故D项错误。

答案:B。

9.【解答】文化大革命是由毛泽东错误发动,被林彪和江青两个反革命集团利用的一次严重内乱。它给我国造成的危害是多方面的。但从题文中“国民收入损失了5000亿元”可以推断出这段史实反映的是文化大革命的一个严重后果是使国民经济遭受巨大损失。

答案:B。

10.【解答】根据图片信息可知,我国人口出生率滑向最低点、死亡率攀至最高点大约是在1960年,造成这一现象的政治原因1958年的大跃进与人民公社化运动,使得左倾错误泛滥,国民经济出现严重的困难,造成人口出生率滑向最低点、死亡率攀至最高点。

答案:C。

11.【解答】在“文化大革命”期间,国家主席刘少奇被迫害致死,这一事件突出反映了当时的民主与法制遭到了践踏。

答案:A。

12.【解答】邓稼先担任我国第一颗原子弹理论设计的负责人,1963年由他主持的中国第一颗原子弹理论设计方案形成。第二年,我国第一颗原子弹试验爆炸成功。接着他又参加了氢弹的研制,被誉为“两弹元勋”。社会主义建设中涌现的“心有大我、至诚报国”的“两弹元勋”是邓稼先。

答案:B。

13.【解答】探索建设社会主义时期涌现出的模范人物主要有“两弹元勋”邓稼先;

“铁人”王进喜;“党的好干部”焦裕禄等,他们身上都具有艰苦创业、无私奉献和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时代精神。

答案:B。

14.【解答】题干强调的是“共产党员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最为合适的素材是兰考盐碱地,焦裕禄带病治风沙。焦裕禄在任中共河南省兰考县县委书记时,兰考县遭受内涝、风沙、盐碱三害,粮食产量降到历史最低水平。他带领全县干部和群众,同自然灾害进行顽强斗争,使兰考贫困面貌大为改观,他身患癌症,仍然坚持工作,直到生命最后,人民称颂他是“党的好干部”。

答案:B。

15.【解答】中共八大后的十年,我国社会主义虽然发生严重失误,但仍然取得了显著成就。广大人民和干部中涌现出大批先进人物,如铁人王进喜、两弹元勋邓稼先、党的好干部焦裕禄、解放军好战士雷锋等,他们为社会主义建设事业作出了卓越贡献,成为全国人民的楷模。

答案:A。

16.【解答】焦裕禄为兰考人民鞠躬尽瘁,被誉为“县委书记的好榜样”。焦裕禄在任中共河南省兰考县县委书记时,兰考县遭受内涝、风沙、盐碱三害,粮食产量降到历史最低水平。他带领全县干部和群众,同自然灾害进行顽强斗争,使兰考贫困面貌大为改观,他身患癌症,仍然坚持工作,直到生命最后,人民称颂他是“党的好干部”,“县委书记的好榜样”。

答案:A。

17.【解答】②联合国26大恢复中国合法席位是在1971年,不属于20世纪50年代我国外交取得的成果据此可排除ABD三个选项。

答案:C。

18.【解答】据题干“1971年10月25日,第26届联合国大会上,美国代表哀叹,中国代表们在大厅里跳起舞的。”结合所学可知,1971年10月25日,参加第26届联合国大会。恢复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在联合国的合法权利,恢复了中国安理会常任理事国的席位,进一步提高了中国国际地位。

答案:B。

19.【解答】尼克松总统说过,中国之旅意义不亚于登月。因为此次访华使中美关系开始走向正常化。1972年2月,美国总统尼克松访问中国,会见毛泽东主席,并与周恩来总理举行会谈,双方在上海签署了《中美联合公报》。中美两国二十多年的对抗结束了,两国关系开始走向正常化。

答案:A。

20.【解答】1972年2月,美国总统尼克松访问中国,会见毛泽东主席,并与周恩来总理举行会谈,双方在上海签署了《中美联合公报》。中美两国二十多年的对抗结束了,两国关系开始走向正常化。

答案:B。

21.【解答】据题干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1972年尼克松访华前,中美关系处于敌对状态,中美两国经贸往来少;1972年尼克松访华中美关系开始走向正常化,推动了中美两国经贸往来日益密切。

答案:B。

22.【解答】①基辛格访华是在1971年7月;②中美建交是在1979年;③中国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恢复是在1971年10月;④中日建交是在1972年。

答案:D。

23.【解答】1972年2月,美国总统尼克松访问中国,会见毛泽东主席,并与周恩来总理举行会谈,双方在上海签署了《中美联合公报》。中美两国二十多年的对抗结束了,两国关系开始走向正常化。尼克松访华﹣﹣中美关系开始走向正常化的史实与结论对应相符。

答案:B。

24.【解答】结合所学可知,1955年,周恩来出席万隆会议,提出“求同存异”方针。1953年,中国首次提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1971年,中国恢复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1979年,中美建交。所以其发生的先后顺序排列为②①③④。答案:D。

25.【解答】为了尽一切可能争取国内和平,戳穿蒋介石假和平真内战的阴谋,1945年8月,毛泽东偕周恩来、王若飞前往重庆,同国民党进行谈判。经过40多天的艰苦谈判,10月10日,国民党被迫同中国共产党正式签署国共双方代表《会谈纪要》,也就是著名的《双十协定》.1946年6月,蒋介石撕毁《双十协定》,命令国民党向中原解放区发动了大规模的进攻,全面内战爆发。

所以A的史实与结论不当。

答案:A。

二、材料题(本题共2道大题,总分25分.其中26题12分,27题13分.)26.【解答】(1)据“1953年~1957年平均增长速度”可知,重工业发展最快;结合所学可知,1953年我国实行的第一个五年计划,重点发展重工业,1957年我国超额完成第一个五年计划,一五计划的完成,我国开始改变了工业落后的面貌,向社会主义工业化迈进。

(2)据“一天等于20年”、“以钢为纲”可知,“大跃进”的特点是高速度、“以钢为钢”;1958年发动的“大跃进”运动,造成国民经济比例严重失调;严重破坏生态环境;挫伤人民的生产积极性;造成1959﹣1961年三年经济困难。

(3)据材料“凤阳地多不打粮,磙子一住就逃荒”,可知当时凤阳的粮食产量低,人们生活很苦,为了生活而大量逃荒,致使人口外流。后来凤阳农村发生了巨大变化,粮食丰收,人民生活改善,告别了原来的苦日子。发生这种变化的原因是,1978年后,中国首先在农村进行改革,实施了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农民的生产积极性大为提高,农村的生产力得以发展。

(4)本题是开放性题目,言之有理即可。如在制定经济政策时,应该遵循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的原则。在建议方面可围绕保护农民利益,把群众根本利益放在农村一切工作的首位等方面作答。

故答案为:

(1)行业:重工业;发展规划:第一个五年计划(答出“一五计划”也可)。(2)特点:高速度、“以钢为钢”;消极影响:破坏了生态环境;造成国民经济(农轻重)比例失调;造成三年困难局面。

(3)变化:粮食产量提高,人民生活改善;主要原因:实行了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或包产到户、联产承包。)

(4)应当遵循的原则:遵循客观经济规律;生产关系调整要符合生产力水平;

制定经济政策要实事求是,符合基本国情;要把人民利益放在优先考虑的地位;稳中求进。

27.【解答】(1)根据题干图一内容,结合所学知识可知,1955年亚非国际会议上,周恩来提出“求同存异”方针,改变了会议的航向,使得会议能够圆满成功。

(2)根据题干图二内容,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乔冠华开怀大笑”是在联合国大会上,反映的事件是1971年10月25日,第26届联合国大会恢复中国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1971年10月25日,第26届联合国大会就阿尔巴尼亚、阿尔及利亚等国提出的接纳中华人民共和国并立即驱逐台湾的提案进行投票表决。结果该项提案以压倒多数票获得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成为中国在联合国的唯一合法政府,恢复了在联合国的一切合法权利。

(3)根据题干图三内容,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中美关系中最为敏感的则是台湾问题,因此,中美关系顺利发展的前提是美国承认只有一个中国,台湾是中国的一部分。

(4)据题干“中国的《人民日报》对美国的报道语态变化所占比例的图表。”从中可以获取到《人民日报》对美国的语态消极报道逐渐减少,积极报道逐渐增加。新中国成立后,美国不甘心失败,对中国采取敌视、孤立的态度。20世纪70年代,随着中国国际地位的提高,国际形势的变化,如美国试图拉拢中国对抗苏联,中苏关系恶化等,中美关系开始逐渐走向正常化。1979年,中美两国正式建立外交关系。

(5)本题为开放性问题,学生围绕大力发展经济、提高综合国力作答即可。

故答案为:

(1)求同存异的方针。

(2)1971年10月25日,第26届联合国大会恢复中国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3)美国承认只有一个中国,台湾是中国的一部分。

(4)极报道逐渐减少,积极报道逐渐增加。由敌对到建交。中美关系开始走向正常化。

(5)大力发展经济、提高综合国力。

2019年1月12日

八年级历史下册第三单元复习课教案

八年级历史下册第三单元复习课教案 复习目标 1.认识十一届三中全会是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史上的伟大转折. 知道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主要内容,深圳等经济特区的建立以及国有企业改革的主要内容。 2.说出我国颁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和《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等重要法律。 3.认识邓小平理论是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指导思想. 重难点 1.重点:十一届三中全会、改革开放、邓小平理论 2.难点:完整准确地理解什么是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 教学过程 一、单元知识要点回顾 1.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的时间内容及意义。 2.我国在农村和城市改革的主要措施。 3.我国设立的经济特区以及最终形成的对外开放的格局。 4.邓小平理论的形成及其指导地位的确立。 二、使学生明确本单元是中考知识点的重中之重。引导学生以建设有中 国特色的社会主义为主线顺着十一届三中全会民主与法制建设→改革开放→邓小平理论这一思路进行整理。构筑知识结构,并请学生自主完成填充任务,任务见学案。

三、小结:(回顾本单元的重点知识点) 1.十一届三中全会 (1)对内改革 2.改革开放 (2)对外开放 (1)理论指导地位的确立 3.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 (2)改革开放的总设计师 四、巩固练习(基础题) 材料分析题 材料一、“一九七九年,那是一个春天,有一位老人在中国的南海边画了 一个圈,神话般崛起座城……一九九二年,又是一个春天,有一位老人 在中国的南海边写下诗篇…”—《春天的故事》 材料二、“……我们唱着东方红,当家做主站起来;我们唱着春天的故事,改革开放富起来;继往开来的领路人,带领我们走进新时代,高举旗帜开创未来……”—《走进新时代》 1.材料一中的“老人”是谁?怎样评价他? 2.材料一中“一九七九年,那是一个春天”,这里的“春天”寓意是什 么“在中国的南海边画了一个圈,神话般崛起座座城”指什么?这个“圈”体现了中国共产党的什么政策?这个政策是我党在哪一年召开 的哪次会议中做出的决定?

历史八年级上册第一课知识点

历史 八年级上册 第一单元——侵略与反抗 第一课——鸦片战争 1.鸦片战争的背景?鸦片输入的危害? 国际背景:19世纪上半期,英国成为最强大的资本主义国家。 国内背景:清政府处于封建社会的衰落时期。 鸦片输入的危害:(1)使许多白银流入英国,加剧了中国的贫弱。(2)鸦片还严重摧残吸食者的体质。(3)鸦片的输入,给中华民族带来深重的灾难。 2.林则徐的功绩有哪些? 缴烟,销烟。 3.虎门销烟的时间,地点,人物,影响? 时间:1839年6月3日地点:广州虎门人物:林则徐 影响:虎门销烟的中国人民禁烟斗争的伟大胜利,显示了中华民族反对外来侵略的坚强意志。领导这场斗争的林则徐,是当之无愧的民族英雄。 4.鸦片战争的根本原因,直接原因? 根本原因:英国蓄意打开中国市场。 直接原因:中国的禁烟运动。 5.鸦片战争的经过,结果如何? 经过:1840年6月,英国舰队开到广东海面,沿海北上,直逼天津,占领香港岛,到达南京长江江面,清廷被迫派人向英军求和。(详见课本第四页)【知道即可】 结果:英国侵略者逼迫清政府签订了丧权辱国的《南京条约》 6.《南京条约》的时间、内容、影响、性质? 时间:1842年内容:(1)割香港岛给英国。(2)赔款2100万元。(3)开放广州、厦门、福州、宁波、上海五处为通商口岸。(4)英商进出口货物缴纳的税款,中国需同英国商定。影响:鸦片战争以后,中国开始从封建社会逐步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鸦片战争是中国近代史的开端。 性质:中国近代史上第一个不平等条约。 7.从鸦片战中得到何教训?对今天有什么借鉴意义? 教训:落后就要挨打。借鉴意义:我们要发展,要强大。 8.结合《南京条约》的内容,请你分析一下,鸦片战争给中国带来什么危害? (1)损害了中国的主权独立和领土完整。(2)赔款加重了国家的负担,使人民更加贫困。(3)开放口岸便利了列强对中国的进一步侵略。(4)破坏了中国的关税自主权,有利于外国资产输出。 9.中国为什么鸦片会在鸦片战争中失败? 中国落后国力衰弱,清政府腐败,西方强大“落后就要挨打”是鸦片战争失败的根本原因。 ※ 根本原因:腐朽没落的封建制度无法战胜新兴强大的资本主义制度。(实质)鸦片战争内因:中国政治制度、经济、军事落后、统治腐败,忽战忽和,举棋不定。战败的原因外因:英国政治制度、经济、军事先进、知己知彼,充分准备,志在必胜。

2020新版人教部编版历史八年级下册新课堂第三单元综合测试卷及答案

第三单元综合测试卷 (时间:60分钟满分:100分) 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45分) 1.1980年著名作曲家施光南深入安徽、四川农村体验生活,满怀激情地谱写经典歌曲《在希望的田野上》。他选择赴上述农村体验生活的最主要理由是( D ) A.当地山川峻美,风景秀丽宜人B.少数民族众多,民俗文化丰富 C.同属革命老区,富有红色传统 D.率先包产到户,农民生活改善 2.1950年,凤阳花鼓词:“说凤阳,道凤阳,凤阳本是好地方,自从土地还家后,幸福生活万年长。”词中的“土地还家”体现了( A ) A.封建土地制度的废除 B.对农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 C.“大跃进”运动的开展 D.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实行 3.中国共产党自诞生以来,一直为实现民族独立和国家富强而不懈地奋斗,中共八大与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共同点是( D ) A.实现国家工业化 B.重新确立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 C.实行改革开放 D.确定经济建设为党的工作中心 4.“如果我们追溯新中国融入世界的历史,那1980年打开的第一扇‘窗’则需我们永远铭记。”1980年我国首先设立的四个经济特区是( D ) ①深圳②珠海③上海④汕头⑤厦门 A.①②③④B.②③④⑤C.①③④⑤D.①②④⑤5.邓小平先后在1979年和1986年两次当选为美国《时代》周刊年度风云人物,并先后8次登上它的封面,能够两次当选该刊年度风云人物的只有丘吉尔等几位世界领导人。你认为邓小平获得此项殊荣的原因是( D ) A.他为中国的外交事业作出了贡献 B.他为新中国的成立作出了巨大的贡献 C.他为抗日战争胜利作出了重要贡献 D.他实行改革开放战略,实现了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 6.原苏联总理雷日科夫在评价中国改革开放的成就时说:“中国的经济改革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果,中国正沿着一条正确的道路稳步前进。”这条正确的道路是( B ) A.农村包围城市的道路 B.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 C.照搬斯大林模式的道路 D.“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的道路 7.2010年世博会在中国上海举办。中国馆的展馆建筑外观以“东方之冠,鼎盛中华,天下粮仓,富庶百姓”的构思为主题,表达中国文化的精神与气质。回顾中国三十多年来的发展进程,你认为中国综合国力得到迅速提升的主要原因是( B ) A.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B.改革开放 C.“文化大革命” D.人民公社化运动的开展 8.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是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胜阶段、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_____的关键时期召开的一次十分重要的大会。( B ) A.新时期 B.新时代 C.新征程 D.新阶段 9.改革开放以来,我国逐步形成了“经济特区——沿海开放城市——沿海经济开放区——内地”的对外开放格局。1988年设立的海南省属于这一格局中的( A ) A.经济特区 B.沿海开放城市 C.沿海经济开放区 D.内地

八下期末历史试题

2016—2017学年度(下)初中期末教学质量监测 八年级历史 第Ⅰ卷(闭卷部分) 时间:40分钟满分:60分 一、单项选择题(下列各题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最符合题意要求的,请将正确 选项前的字母依次填入下表中。本题共20小题,每小题1分,共20分) 1.新中国成立初期,起临时宪法作用的文献是 A.《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B.《钦定宪法大纲》 C.《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 D.《中国土地法大纲》 2.中国人民志愿军开赴朝鲜的根本目的是 A.表现中国人民不屈的斗争精神 B.打击美国侵略者的嚣张气焰 C.援助朝鲜 D.抗美援朝、保家卫国 3.我国存在两千多年的封建剥削土地制度被彻底废除的标志是 A.改革开放的实施 B.土地改革的完成 C.土地革命的开始 D.解放区土地改革的进行 4.“一五”计划的重点是优先发展 A.农业 B.轻工业 C.重工业 D.商业 5.我国开始进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标志是 A.《共同纲领》的制定 B.新中国的成立 C.“一五计划”的完成 D.“三大改造”的基本完成

6.中共八大最主要的贡献是 A.正确分析了当时国内主要矛盾 B.研究总结了我国建设发展的经验和问题 C.初步提出了中国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若干新方针 D.提出了建设社会主义总路线 7.“文化大革命”结束的标志是 A.“四五运动” B.江青反革命集团被粉碎 C.毛泽东逝世 D.林彪反革命集团被粉碎 8.改革开放后,被誉为“一夜崛起的城市”是 A. B. C. D. 9.20世纪五六十年代的著名长篇小说有 ①《青春之歌》②《红旗谱》③《创业史》④《红岩》 A.①② B.②③④ C.①②③④ D.①④ 10.我国领导人出席了历次亚太经合组织领导人非正式会议,并且为其发展提出的区域经济合作原则是 A.互相尊重主权及领土的完整 B.互不干涉内政 C.互不侵犯 D.“相互尊重、平等互利、彼此开放、共同繁荣” 11.人类早期出现的社会组织是 A.氏族聚落 B.母系氏族 C.父系氏族 D.部落联盟 12.罗马帝国的建立者是 A.亚历山大 B.君士坦丁 C.查士丁尼 D.屋大维 13.“大化改新”实行

2019年八年级历史下册第一单元知识点总结新人教版

第一单元知识点总结 第一课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 一、中华人民政治协商会议: 1、时间地点:1949年7月,北平 2、中华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召开的背景:新民主主义革命即将胜利 3、中国政治协商会议召开的主要内容:①会议决定成立中华人民共和国,通过了《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起临时宪法作用)。②会议选举了中央人民政府委员会,毛泽东当选为中央人民政府主席,朱德、刘少奇、宋庆龄、李济深、张澜、高岗为副主席。③会议决定改北平为北京,作为新中国的首都;以《义勇军进行曲》为代国歌;以五星红旗为国旗;采用公元纪年。④会议还决定了在北京天安门广场建立人民英雄纪念碑,以表示对革命先烈的崇敬的缅怀。 4、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的成功召开的影响: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的成功召开,初步建成了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为新中国成立做了充分准备。 二、开国大典(标志着新中国的诞生): 1、时间地点:1949年10月1日下午三时,天安门广场 2、历史意义:①(国内意义):开辟了历史新纪元。从此,中国结束了一百多年被侵略被奴役的屈辱历史,真正成为独立自主的国家;中国人民站起来了,成为国家的主人。②(国际意义):壮大了世界和平、民主和社会主义力量,鼓舞了世界被压迫民族和被压迫人民争取解放斗争。 3、如何理解“中华人民站起来了”? 答: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中国从此摆脱了被压迫、被奴役的命运,获得了民族的独立和解放,人民从此政治上当家做主,经济上成为生产资料的主人,国际势力不断增强,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 三、西藏和平解放: 1、背景:西藏自古以来就是中国的领土。人民解放军在解放西南各省以后,一方面向西藏进军,一方面力争和平解放西藏。 2、时间:1951年

人教版八年级下册历史第三单元检测

八年级历史下册第三单元综合检测 班别____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___________ (50分钟,满分50分)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1小题,每小题2分,共22分。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请将正确答案的选项代号填入下边的表格中) 题号1234567891011答案 A.多快好省地建设社会主义 B. 解放思想,实事求是 C."一国两制”的构想 D. 科学发展观 2. 中国共产党十一届三中全会是建国以来党的历史上具有深远意义的转折,主要是因为它 B. 做出了党的工作重心转移的战略决策 D ?决定平反冤假错案 90周年,学校举行“光辉的足迹”图片展。下列四幅图片按时) 15倍,30年年均增长速度达到9.7%”,取得这一成就得益于实行() C.改革开放政策 D .土地改革 5.中国届三中全会后,党和政府在推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直接目的是() 的窗口。”我国建立经济特区的背景是( A.文化大革命结束B C.对外开放政策的实行D 7.既是中国近代第一批被迫开放的通商口岸, A.厦门B .福州C 8.2010年经济特区走过30周年的历程。以下有关经济特区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划出一定范围的区域 B .利用侨资外资进行建设 6.邓小平说:“特区是个窗口,是技术的窗口,知识的窗口,管理的窗口,也是对外政策 C.发展农业商品化水平 D .扩大对外开放基础 A.恢复了邓小平的职务 C.提出了与时俱进 3.为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间 先后排序正确的是( A.社会主义总路线 B .集中主要力量发展重工业 A.调动农民生产积极性 B .建设社会主义强国 ) .中共十届三中全会召开 .邓小平理论确定为党的指导思想又是改 革开放时期的经济特区的是广州D .南 京 ①开天辟地②当家做主③星星之火④伟大转折 A.①②③④ B .②①③④ C .①②④③ D .①③②④ 4.宁夏统计局:“ 2008年,宁夏生产总值突破千亿,达到1098.51亿元,比1978年增长

【K12学习】八年级历史下册第三单元知识点归纳

八年级历史下册第三单元知识点归纳第三单元 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 第8课 伟大的历史转折 、 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召开:经过十年“文化大革命”的动乱,积累下许多严重的政治问题和社会问题。当时中共中央的主要领导人仍然坚持“左”的指导思想,提出“凡是毛主席作出的决策,我们都坚决维护,凡是毛主席的指示,我们都始终不渝地遵循”,即“两个凡是”的方针。这引起全国上下的不满。于是,思想理论界展开了一场真理标准问题的讨论,使人们认识到,只有实践才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这是一场深刻的思想解放运动。 2、 ▲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内容:1978年底,中共中央在北京召开十一届三中全会。这次会议彻底否定,“两个凡是”的方针,重新确立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停止使用“以阶级斗争为纲”的口号,作出把党和国家的工作重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实行改革开放的伟大决策;会议实际上形成了以邓小平为核心的党中央领导集体。 3、

▲十一届三中全会的意义: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是建国以来党的历史上具有深远意义的转折。它完成了党的思想路线、政治路线和组织路线的拨乱反正,是改革开放的开端。从此,中国历史进入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时期。 4、 980年,中共中央决定撤销“文化大革命”中强加给刘少奇的种种罪名,为刘少奇恢复名誉,是党的历史上最大的冤案得到平反。 5、 经过“文化大革命”,人们更加认识到民主和法制的重要性,全国人大加紧全面的立法工作,1982年颁布了第四部《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后又颁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和《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等一系列法律。 第9课 改革开放 、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党和政府实行改革开放政策。改革先从农村开始,以调动农民的生产积极性,促进农村经济发展。安徽凤阳小岗村首先实行分田包产到户,自负盈亏。随后,在中央指导下,农村逐步实行以家庭联产承包为主的责任制,农业生产得到大发展,农村开始富裕起来了。随着农业生产向专业化、商品化、社会化发展,农村乡镇企业也迅速发展起来,为农村致富和

人教版2020年八年级历史下册全册基础知识复习提纲(完整版)

人教版2020年八年级历史下册全册基础知识复习提纲(完整版) ★第一课中国人民站起来了 1.第一届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的召开 (1)时间:1949 年9 月 (2)地点:北平 (3)会议的主要内容:①通过了《共同纲领》。 ②选举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委员会,选举毛泽东为中央人民政府主席;③决定以五星红旗为国旗;④以《义勇军进行曲》为代国歌;⑤以北平为首都并改名为北京;⑥采用公元纪年;⑦决定建立一座人民英雄纪念碑。 2.开国大典:1949 年10 月1 日,毛泽东向全世界庄严宣告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成立了。 3.新中国成立的历史意义:(1)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开辟了中国历史新纪元。从此,中国结束了一百多年被侵略被奴役的屈辱历史,真正成为独立自主的国家;中国人民从此站起来了,成为国家的主人。(2)新中国的成立,壮大了世界和平、民主和社会主义力量,鼓舞了世界被压迫民族和被压迫人民争取解放的斗争。4.1951 年,西藏和平解放,标志着祖国大陆获得统一,各族人民实现了大团结。 ★第二课最可爱的人1.抗美援朝概况

(1)时间:1950 年10 月—1953 年7 月 (2)军队:以彭德怀为司令员的中国人民志愿军 (3)战斗英雄:黄继光、邱少云 (4)最可爱的人:中国人民志愿军。(学习志愿军战士的爱国主义和革命英雄主义精神) 2.抗美援朝的意义:(1)极大地提高了中国的国际地位(2)巩固了新生的人民政权。 ★第三课土地改革 1.根本原因:封建土地制度严重阻碍农村经济和中国社会的发展2.时间:1950 年—1952 年底 3.土地改革重要文件:《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 4.土地改革的内容:废除地主阶级封建剥削的土地所有制,实行农民的土地所有制。 5.土地改革的意义:土地改革的完成,彻底摧毁了我国存在两千多年的封建土地制度,地主阶级被消灭;农民翻了身,得到了土地,成为土地的主人。使人民政权更加巩固,也大大解放了农村生产力,农业生产获得迅速恢复和发展,为国家的工业化建设准备了条件。6.西藏的土地改革:1959 年,西藏进行以土地改革为中心的民主改革,到六十年代初,废除了封建农奴主的土地所有制,实行了农民的土地所有制,百万农奴翻身当家做主人,西藏进入社会主义阶段。★第四课工业化起步 1.第一个五年计划

八年级历史下册第三单元测试题

八年级历史下学期第三单元测试 一、选择题:(共20分) 1.提出“拨乱反正打破精神枷锁,使我们的思想来个大解放”的是() A.邓小平B.叶剑英C.胡耀邦D.陈云 2.20世纪70年代末,我国思想理论界开展了一次关于什么问题的讨论()A.如何评价“文化大革命”B.真理标准 C.是否以阶级斗争为纲D.市场经济是姓社姓资 3.下列哪些历史事件对思想解放产生了重大影响() ①百家争鸣②新文化运动③人民公社化运动④真理标准问题讨论 A.①②B.②③C.①②④D.①②③④ 4.著名史学家胡绳认为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在中史党史上的地位类似于 () A.中共一大B.遵义会议C.中共十二大D.中共十五大 5.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召开使中国历史进入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时期,此“新”字的含义是()①党重新确立了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②党的工作重心由乡村转入城市,开始城市领导乡村的时期③党的工作重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实行改革开放的伟大决策④形成了以江泽民为核心的党中央领导集体⑤形成了以邓小平为核心的党中央领导集体 A.①②④B.①③⑤C.②③④D.①④⑤ 6.下列有关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与八大相同点阐述错误的是() A.建国后召开的党的会议 B.重视经济,都大力发展生产力 C.为社会主义建设指明了正确的方向 D.极大地提高了我国的综合国力 7.江泽民总书记在十五大报告中指出:20世纪以来,中国人民在前进道路上经历了三次历史性巨变。这三次巨变指的是() ①辛亥革命②五四运动③抗战胜利④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和社会主义制度建立⑤改革 开放A.①③⑤B.①④⑤C.②④⑤D.③④⑤ 8.1985年,邓小平说“改革是中国的第二次革命。”其本质含义是() A.改变陈旧落后的思想观念B.把工作重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 C.解放和发展生产力D.改革不适应经济发展的管理体制 9.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我国民主法制建设进一步加强。诞生在这一时期的法律文献有() ①第一部《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②《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③《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 通则》④第四部《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⑤《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 A.①⑤B.②③④⑤C.②③④D.①②③④⑤ 10.我国农村实行的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A.是对所有制的重大变革 B.适应了中国农村目前生产力水平 C.是农村经济体制改革的最高形式 D.是党中央调整产业结构的重大举措11.农村和城市经济体制改革的实质是() A.解放社会生产力B.增强农村和城市经济活力 C.推动经济的快速发展D.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和发展 12.1980年,我国在广东建立的经济特区有() ①深圳②珠海③汕头④厦门 A.①②B.③④C.①②③D.②③④ 13.在沿海开放城市中,已发展成为国际化金融中心的是() A.珠海经济特区B.海南经济特区 C.上海浦东开发区D.厦门经济特区

人教版八年级(下册)历史期末试题及答案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5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 1、下列关于新中国成立历史意义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开辟了中国历史的新纪元 B、取得了新主义革命胜利 C、结束了一百多来被侵略被奴役的屈辱历史,真正成为独立自主的国家。 D、社会主义社会制度在中国确立 2、美国陆军上将克拉克在回忆录中说:他是“历史上第一个在没有胜利的停战协定上签字的美国司令员”,这次战争是() A、抗日战争 B、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C、侵朝战争 D、美国独立战争 3、1952年,许多农民为能在自己的土地上耕种感到非常高兴,出现这种局面的原因是() A、镇压反革命 B、进行了土地改革 C、加入了人民公社 D、实行了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4、新中国建立后的首要任务是() A、镇压反革命 B、巩固人民政权 C、恢复发展国民经济 D、进行土地改革 5、我国东北老工业基地形成于一五计划期间,下列属于东北工业基地的有①钢铁公司②第一汽车制造厂③第一机床厂④油田()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②③④ D、②③④ 6、我国社会主义制度基本确立的标志是() A、土地改革的完成 B、社会主义三大改造基本完成 C、第一个五年计划超额完成 D、第一个社会主义类型的宪法的制定 7、在我国全面进行社会主义建设的时期,广大人民和干部中涌现出大批先进人物,如王进喜、邓稼先、焦裕禄等,他们分别被誉为() A、铁人、两弹元勋、党的好干部 B、党的好干部、两弹元勋、铁人 C、党的好干部、铁人、人民公朴 D、人民公朴、党的好干部、两弹元勋 8、1958年,中共中央发动了“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是由于() ①社会主义建设缺乏经验②急于求成 ③自然灾害④忽视了客观的经济规律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 9、改革开放后,逐渐形成了一个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的对外开放格局,对这个格局表述正确的是() A、经济特区------沿海开放城市-------沿海经济开放区--------地 B、经济特区-------沿海开放城市-------经济三角洲--------沿海经济开放区 C、沿海开放城市-------经济特区-------沿海经济开放区---------地 D、经济三角洲-------经济特区---------沿海经济开放区---------地 10、以公有制经济为主体的多种所有制经济包括() ①国有经济②集体经济③个体经济④私营经济 ⑤中外合资企业⑥外商独资企业 A、①②③④ B、②③④⑤ C、①②③⑤⑥ D、①②③④⑤⑥ 11、我国的经济特区与港澳特别行政区的主要区别是() A、与中央的关系不同 B、各自权限不同 C、生产力发展水平不同 D、社会制度不同 12、被誉为“我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总设计师”的是 A、B、C、周恩来D、

2019年部编人教版八年级上册历史期末知识点总结

部编人教版八年级上册历史知识点总结 §第一课:鸦片战争[中英](1840-1842) 【一】鸦片走私与林则徐禁烟 一、鸦片走私 ◆①背景:在正当贸易中,中国处于明显的出超地位。为改变这种不利局面,英国向中国大量走私鸦片。 ◆②鸦片的危害:摧残身体;倾家荡产;政治腐败;战斗力下降。 二、林则徐禁烟 ★ ①时间:1838年底,道光帝派林则徐为钦差大臣,前往广东查禁鸦片。 ②成果:1839年6月3日至25日,林则徐将收缴的鸦片在虎门海滩当众销毁。 ★③意义:是中国人民禁烟斗争的伟大胜利,显示了中华民族反抗外来侵略的坚强意志。 【二】英国发动侵略战争 ★ ①爆发:1840年6月,鸦片战争爆发。 ②经过:1841年初,英军强占香港岛。 ③结果:1842年8月初,英军到达南京下关江面。清政府向侵略者屈服。 【三】《南京条约》的签订 ★ 一、时间:1842年8月,是中国近代史上第一个不平等条约。 二、内容:①开放广州、厦门、福州、宁波、上海 五处为通商口岸;②割香港岛给英国;③赔款2100万银元; ④英商进出口货物应纳税款,必须经过双方协议 ◆三、《虎门条约》1843年,英国强迫清政府签订,获得领事裁判权、片面最惠国待遇和在通商口岸租地建房的权利。 ◆四、1844年,中美、中法分别签订《望厦条约》和《黄埔条约》,扩大了侵略权益。 ★五、影响:(1)鸦片战争改变了中国历史发展的进程。中国社会的中国不再享有完整独立的主权,自然经济遭到破坏, 开始从封建社会变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2)鸦片战争成为中国近代史的开端。 【四】总结 一、鸦片战争爆发原因:①直接原因:虎门销烟 ;②根本原因:英国为了打开中国市场,倾销商品,掠夺原料。 二、中国近代史给我们的教训:落后就要挨打,改革开放是强国之路。 §第2课 第二次鸦片战争[中英法](1856-1860) 【一】第二次鸦片战争 ★ ★一、原因:根本原因:西方列强不满足既得利益,企图进一步打开中国市场,扩大侵略权益。 直接原因:“亚罗号事件”和“马神甫事件”。 二、过程:①1856年10月,英军炮轰广州,挑起战争。1857年,英法联军攻陷广州;②1858年,英法联军攻陷大沽炮台,逼近天津。清政府被迫与俄、美、英、法签订《天津条约》。 ◆《天津条约》内容:⑴西方列强获得了外国公使进驻北京;⑵增开汉口、南京等十处通商口岸;⑶外国商船和军舰可以在长江各口岸自由航行等特权 ③1860年,英法借口换约受阻,占领天津,进逼北京,10月,英法火烧圆明园,控制北京城,奕,被迫签订《北京条约》。 ◆《北京条约》内容:⑴承认《天津条约》继续有效;★⑵增开天津为商埠;★⑶割九龙司地方一区给英国;⑷赔款额大幅增加 【二】沙俄侵占中国北方大片领土 ★ 第二次鸦片战争前后,沙俄共割占了中国东北和西北150多万平方千米领土。 【三】影响 ★ ★①中国的半殖民地化程度进一步加深。 §第3课 太平天国运动[农民](1851-1864) 【一】原因 ★ ①外因:西方列强的侵略 ②内因:阶级矛盾激化 ③个人:洪秀全 【二】金田起义 ★ ①起义爆发:1851年1月11日,洪秀全在广西桂平县金田村发动武装起义,建号太平天国,起义军称“太平军”,洪秀全称“天王”。◆②永安建制:攻克永安后,封杨秀清为东王,萧朝贵为西王,冯云山为南王,韦昌辉为北王,石达开为翼王,所封诸王均受东王节制。太平天国初步建立起政权组织。 【三】定都天京 ★ ①时间:1853年3月,将南京改名为天京,作为都城;②纲领:《天朝田亩制度》。实际情况:没有实现(或不可能实现);③北伐西征:(1)时间:1853年。(2)结果:军事上进入全盛时期。 【四】天京陷落 ★ ①天京事变:◆(1)原因:定都天京后,领导人开始享乐腐化,争权夺利。1856年秋,杨秀清意图篡位。◆(2)结果:杨秀清被杀,韦昌辉被处死,石达开率部出走。(3)影响:太平军损失惨重,人心士气受到严重影响。太平天国由盛转衰。 ②应变措施 ◆(1)洪秀全封洪仁玕为干王,总理朝政;提拔陈玉成 、李秀成等一批青年将领,先后取得浦口、三河大捷,但未能从根本上改变军事上的不利局面;(2)洪仁玕写成《资政新篇》,提出向西方学习、改革内政等一系列主张,但未能付诸实践。 ★③失败:1864年,天京陷落,标志着轰轰烈烈的太平天国农民运动的失败。 ★④影响:是中国历史上规模最宏大的一次农民战争,沉重地打击了清朝的统治和外国侵略势力,谱写了中国近代史上壮烈的一章。 §第4课 洋务运动[地主](从19世纪60年代到90年代中期) 【一】洋务运动的兴起 ★ 一、洋务派代表人物:恭亲王奕?(中央)曾国藩、李鸿章、左宗棠、张之洞。 ★二、口号:“自强”“求富”。 【二】洋务运动的内容 ★ 一、创办近代军事工业:

人教版八年级历史下册期末考试试卷及答案(命题)

人教版八年级历史下册期末考试试卷(训练卷)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2小题,每小题2分,共24分。) 1.一首歌中唱道“让我告诉世界,中国命运自己主宰,让我告诉未来,中国进行着接力赛……”你知道中国人民“命运自己主宰”开始于()A.1949年9月 B.1949年10月1日 C.1950年10月1日 D.1953年7月 2.美国陆军上将克拉克在回忆录中说:他是“历史上第一个在没有胜利的停战协定上签字的美国司令员”,下列选项中对中国参战原因描述正确的是() A.黄鼠狼给鸡拜年 B.飞蛾扑火 C.狗拿耗子 D.唇亡齿寒 3.下列各项中不可能在右图之后出现的是() A.农民土地所有制 B.封建地主土地所有制 C.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D.人民公社 4.毛泽东不仅是一位伟大的战略家,也是一伟大的诗人。其中他老人家描写第一个五年计划伟大成就的诗句是()A.“金沙水拍云涯暖,大渡桥横铁索寒。” B.“更立西江石壁,截断巫山云雨,高峡出平湖”C.“一桥飞架南北,天堑变通途” D.“天生一个仙人洞,无限风光在险峰” 5.下列关于1954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的叙述,正确的是()①由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制定②这部宪法充分表达了人民的意志③是我国由史以来的第一部宪法④是我国第一部社会主义类型的宪法⑤它表明我国已经建成社会主义制度A.②③④B.①②④C.①②⑤D.②④⑤ 6.解放(1949年)前,上海水泥厂生产能力达不到设计能力的90%,实行公私合营后的1956年,生产能力超过了设计能力的40%,与此变化直接相关的历史事件是()A.土地改革的完成B.抗美援朝斗争的胜利 C.三大改造的完成D.“一五”计划的实施7.“谁说我们笨,不如西洋人?有了总路线,英美落后尘。”从这首大跃进时期的口号中,我们可以获取的历史信息有()①高指标、瞎指挥严重泛滥②“共产”风盛行③全国陷入动乱④人们充满了迫切要求改变经济落后的愿望 A.①②③ B.②③ C.①④ D.①②③④ 8.建国以来,我国农村生产关系变革的先后顺序是()①土地改革②人民公社化③农业合作化④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A.①②③④ B.①③②④ C.①④③② D.③①④② 9.邓小平曾在不同场合说,香港回归后,香港居民“股照炒、舞照跳、马照跑”。这是说香港

八年级历史下册第三单元知识点归纳

八年级历史下册第三单元知识点归纳 八年级历史下册第三单元知识点归纳 第三单元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 第8 伟大的历史转折 1、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召开:经过十年“化大革命”的动乱,积累下许多严重的政治问题和社会问题。当时中共中央的主要领导人仍然坚持“左”的指导思想,提出“凡是毛主席作出的决策,我们都坚决维护,凡是毛主席的指示,我们都始终不渝地遵循”,即“两个凡是”的方针。这引起全国上下的不满。于是,思想理论界展开了一场真理标准问题的讨论,使人们认识到,只有实践才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这是一场深刻的思想解放运动。 2、▲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内容:1978年底,中共中央在北京召开十一届三中全会。这次会议彻底否定,“两个凡是”的方针,重新确立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停止使用“以阶级斗争为纲”的口号,作出把党和国家的工作重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实行改革开放的伟大决策;会议实际上形成了以邓小平为核心的党中央领导集体。 3、▲十一届三中全会的意义: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是建国以党的历史上具有深远意义的转折。它完成了党的思想路线、政治路线和组织路线的拨乱反正,是改革开放的开端。从此,中国历史进入社会主义

现代化建设的新时期。 4、1980年,中共中央决定撤销“化大革命”中强加给刘少奇的种种罪名,为刘少奇恢复名誉,是党的历史上最大的冤案得到平反。 、经过“化大革命”,人们更加认识到民主和法制的重要性,全国人大加紧全面的立法工作,1982年颁布了第四部《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后又颁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和《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等一系列法律。 第9 改革开放 1、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党和政府实行改革开放政策。改革先从农村开始,以调动农民的生产积极性,促进农村经济发展。安徽凤阳小岗村首先实行分田包产到户,自负盈亏。随后,在中央指导下,农村逐步实行以家庭联产承包为主的责任制,农业生产得到大发展,农村开始富裕起了。随着农业生产向专业化、商品化、社会化发展,农村乡镇企业也迅速发展起,为农村致富和实现现代化开辟了一条新路。 3、▲我国开放的格局是什么样的?怎样形成的?▲ 格局:经济特区——沿海开放城市——沿海经济开放区——内地,这样一个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的对外开放格局。 形成过程:⑴1980年,我国在广东的深圳、珠海、汕头和福建的厦门建立四个经济特区。 ⑵后,开放了广州、上海等14个沿海城市,增设了海南经济特区,设立上海浦东开发区。浦东开发区已发展成为国际化的经济重心和金

人版八年级(下册)历史知识点填空题

八年级下册历史基础知识复习 班 第一课新中国成立(1949.10.1) 1、第一届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时间:地点:。 主要容:会议制定的《》起到的作用。选举为主席;确定国旗为、代国歌为《》,改名,作为新中国的首都;采用。在天安门广场建立。 2、1949.10.1 中央人民政府委员会决定:以《共同纲领》为,任命周恩来为 3、中华人民国成立:时间:,开国大典宣告中华人民国成立。. 意义:①新中国的成立结束了。②中国人民从此站立起来,成为国家的主人。③壮大了④鼓舞了。 4、和平解放:年,达成协议。意义:基本解放。实现了民族大团结。 第二课抗美援朝(1950.10中国志愿军出兵—1953.7抗美援朝胜利) 1、1950年6月,朝鲜战爆发,侵略朝鲜。 2、中国出兵朝鲜的目的:。 3、中国抗美援朝的原因:①② ③ 4、中国志愿军司令员:;英雄人物:;战役: 中国人民志愿军的精神:。 5、抗美援朝胜利意义:沉重打击了,保护了,提高了。 第三课土地改革(1950——1952) 1、土地改革的原因:严重阻碍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 2、法律依据:1950年《》的容:废除,实行。 3、结果:到年底,全国大陆基本上完成土地改革。 4、意义:①彻底摧毁了,地主阶级被消灭了; ②,成为土地的主人。③,大大解放了,农业生产迅速恢复和发展,为准备了条件。 第二单元: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 第四课:一五计划与1954年宪法 1、国统区经济濒于崩溃的原因: ①。②。③。 2、一五计划(1953——1957)的基本任务: ; ;。

3、一五计划的成就:一桥、二铁、三公、四厂 一桥:;二铁:鹰厦铁路和宝成铁路;三公: 厂、厂、厂、厂。4、《中华人民国宪法》:年第一届全国人大通过; 意义:我国第一部,这也是有史以来。 第五课:三大改造(1953——1956) 1、农业和手工业的改造途径:。 2、资本主义工商业的改造途径:和。 3、三大改造的任务与本质:。 4、三大改造完成的意义: 第六课:探索时期(1956——1966)探索建设社会主义道路时期 1、正确的探索:1956年和1961年。 2、探索失误:。 3、中共八大容:指出了: 指出当前的:集中力量,实现,满足。中共八大的意义:。 4、1958年总路线的容:。但是。 5、探索失误(即“左”倾错误)的主要标志:。 6、探索时期的成就:油田的建成结束了的时代。模人物:石油工人、两弹元勋、县委书记。 第七课:文革时期(1966——1976) 1、①1967年“”是反革命集团全面夺权的反动事件; ②被迫害致死是文革期间最大的冤案; ③“”是广大干部群众与反革命集团的正义斗争。 ④1971年是林彪反革命集团被粉碎的标志。 ⑤1976年为粉碎四人帮奠定了群众基础; ⑥1976年10月,被粉碎,标志着文革结束。 2、文革时期,、先后主持中央日常工作,经济形势好转。 第三单元: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1978至今)又称 第八课:伟大的历史转折(十一届三中全会决定改革开放) 1、1978年,真理标准问题讨论是针对提出的,“两个凡是”实质上是。 2、年底,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 容:①彻底否定了“”,重新确立了。 ②果断停止了“”,把党的工作重心转移到,实行 ③形成了以为核心的第代领导集体。 意义:①完成了党的、、的拨乱反正,

八年级上册历史第一单元的知识点

第一单元侵略与反抗 第一课:鸦片战争 一、虎门销烟 1、时间:1839年6月 2、背景:英国率先完成工业革命,成为世界头号资本主义强国并且坚船利炮,战斗力强,不断对外侵略扩张;而此时的中国是封建专制制度,自己自足的经济占主导地位,军备落后军纪败坏并闭关锁国。 3、原因:为扭转贸易逆差,打开中国市场大门 4、意义:是中国人民禁烟斗争的伟大胜利,显示了中华民族反抗外来侵略的坚强意志,振奋了民族精神,维护了民族尊严。 二、鸦片战争 1、时间:1840.6-1842年 2、发动国家:英国 3、、原因:(1)、直接:虎门销烟(2)、根本:打开中国市场,倾销工业品,掠夺廉价的工业原料 4、经过:1840年6月,英国舰队侵入广东海面,封锁珠江口,1842年8月,中英议和,签订《南京条约》 5、《南京条约》内容:(1)、割香港岛给英国(2)、赔款2100万元(3)、开放广州、厦门、福州、宁波、上海为通商口岸(4)英商进出口货物缴纳的税款,中国需同英国商定 6、《南京条约》危害:是中国近代第一个不平等条约,它严重影响中国的主权和领土完整;加重了人民负担和政府财政困难;便利外国商品倾销、掠夺原料,中国自然经济解体;破坏中国关税主权,中国开始丧失独立自主的地位。 7、影响:鸦片战争以后,中国开始从封建社会逐步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社会性质发生变化)。鸦片战争是中国近代史的开端。 8、战败原因:落后的封建制度无法战胜先进的资本主义制度 9、启示:1.落后就要挨打,发展才是硬道理 2.积极参加国际竞争,提高综合国力 第二课:第二次鸦片战争 1、时间:1856.10-1860.10 2、原因:进一步打开中国市场,扩大侵略权益。 3、侵略者:英法联军 4、罪行:(1)1860年10月英法联军火烧圆明园(2)第二次鸦片战争前后,沙俄趁火打劫侵占中国150多万平方千米 5、影响:中国半殖民地化程度进一步加深 6、太平天国运动爆发:洪秀全于1851年在广西金田村发动起义,建立太平天国。定都天京,建立起与清王朝相对峙的政权。 7、太平军抗击洋枪队:(1).1860年8月上海青浦大捷;(2)、.在浙江慈溪的战斗中,击

新人教版八年级历史下册单元测试第三单元

八年级历史下册第三单元综合检测(一) 班别姓名 (50分钟,满分50分)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1小题,每小题2分,共22分。每小题只有一 1.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确立的指导思想是() A. 多快好省地建设社会主义 B. 解放思想,实事求是 C. “一国两制”的构想 D. 科学发展观 2.中国共产党十一届三中全会是建国以来党的历史上具有深远意义的转折,主要是因为它() A. 恢复了邓小平的职务 B. 做出了党的工作重心转移的战略决策C.提出了与时俱进 D.决定平反冤假错案 3.为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90周年,学校举行“光辉的足迹”图片展。下列四幅图片按时间先后排序正确的是() ①开天辟地②当家做主③星星之火④伟大转折 A.①②③④ B.②①③④ C.①②④③ D.①③②④4.宁夏统计局:“2008年,宁夏生产总值突破千亿,达到1098.51亿元,比1978年增长15倍,30年年均增长速度达到9.7%”,取得这一成就得益于实行() A.社会主义总路线 B.集中主要力量发展重工业 C.改革开放政策 D.土地改革 5.中国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党和政府在推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直接目的是()A.调动农民生产积极性 B.建设社会主义强国 C.发展农业商品化水平 D.扩大对外开放基础 6.邓小平说:“特区是个窗口,是技术的窗口,知识的窗口,管理的窗口,也是对外政策的窗口。”我国建立经济特区的背景是() A.文化大革命结束 B.中共十届三中全会召开 C.对外开放政策的实行 D.邓小平理论确定为党的指导思想 7.既是中国近代第一批被迫开放的通商口岸,又是改革开放时期的经济特区的是() A. 厦门 B.福州 C.广州 D.南京 8.2010年经济特区走过30周年的历程。以下有关经济特区的说法不正确的是()A.划出一定范围的区域 B.利用侨资外资进行建设 C.特区实行资本主义制度 D.引进外国先进的技术和管理经验 9.回眸中共走过的90年足迹,有一些城市永载史册,我们选择南昌、遵义、深圳的理由分别是() ①中共成立之地②中国对外开放的窗口③人民军队的创建之地④指明长征的正确航向,是党历史上生死攸关的转折点 A.①③② B.②③④ C.③④② D.①②④10.明确提出“走自己的路,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是在下列哪次会议上()A.中共七大 B.中共十二大 C.中共十三大 D.中共十五大

中国近代史知识点总结人教版八年级

中国近代史第一课列强的侵略与中国人民的抗争 1.中英鸦片战争 (1)导火线:林则徐虎门销烟(2)时间:1840—1842年 (3)结果:《南京条约》(割地:割香港岛给英国;赔款:2100万元;通商:广州、厦门、福州、宁波、上海;关税:英商进出口货物缴纳的关税,中国须同英国商定。) (4)影响:鸦片战争以后中国开始从封建社会逐渐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鸦片战争是中国近代史的开端。 2.第二次鸦片战争 (1)时间:1856-1860年(2)侵略者:英法联军、美俄(帮凶) (3)结果:《北京条约》(半殖民地化程度进一步加深) 3.俄国通过不平等条约割占中国北方大片领土: 顺口溜:东北是2B,西北勘改订(东北:《瑷珲条约》、《北京条约》;西北:《北京条约》、《勘分西北界约纪》、《改订条约》)结合课本地图记忆 4.左宗棠收复新疆 1875年,清政府任命左宗棠为钦差大臣,督办新疆事务;1876年入疆,采取“先北后南,缓进急战”的策略;1878年,收复除伊犁的新疆地区;(1881年,同俄国签订条约,收复伊犁;1884年,清政府在新疆设立行省,加强对西北边疆的管理) 5.甲午中日战争 (1)时间:1894-1895年 (2)主要战役:黄海海战(邓世昌致远号)、威海卫战役(北洋舰队全军覆灭) (3)结果:《马关条约》(割地:割辽东半岛、台湾岛、澎湖列岛给日本;赔款:白银二亿两;通商:沙市、重庆、苏州、杭州;办厂:允许日本在中国投资办厂) (4)影响: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化的程度大大加深,民族危机空前严重。 6.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1)时间:1900-1901年(2)导火线:义和团“扶清灭洋”的反帝爱国运动 (3)八国:英、俄、德、法、美、日、意、奥(奥匈帝国) (4)结果:《辛丑条约》(赔款:4.5亿两;清政府保证严禁人民参加反帝活动;拆大沽炮台,允许帝国主义国家驻兵北京到山海关铁路沿线要地;划北京东郊民巷为使馆界。) (5)影响:中国完全沦为半殖民者地半封建社会;清政府成为帝国主义统治中国的工具。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