婴儿常见肺部疾病之四——吸入性肺炎

婴儿常见肺部疾病之四——吸入性肺炎
婴儿常见肺部疾病之四——吸入性肺炎

婴儿常见肺部疾病之四——吸入性肺炎

很多新手妈妈都遇到过这样的情况:宝宝吃奶或者喝水时突然被呛到,小脸憋得红红的,连呼吸都快停止了,好像喘不过来气一样,接着嘴唇颜色发青发紫,看上去样子很吓人。这时如果赶紧把他抱起来,拍拍他后背,宝宝的嘴巴里会吐出一些水疱,过一会才会哭出来。不要认为这样就没事了,其实这时候奶水很可能已经被吸入肺部并引起吸入性肺炎。

所谓吸入性肺炎,是指吸入酸性物质、运动脂肪、胃容物以及其他刺激性液体和发挥性的碳氢化合物后,引起的化学性肺炎。严重者可发生呼吸衰竭或呼吸窘迫综合征。

婴儿可能误吸的5种物质,某些物质很容易被婴儿吸入引发肺炎。婴儿期常见可能误吸的物质有以下几种:奶、水。这是两种最容易被宝宝吸入的物质,刚出生没多久的新生儿和吞咽功能先天不足的体弱儿最易吸入他们而导致肺炎。食物。婴儿可能会在吃饭时吸入小的食物块。颗粒性物质。最常见的是花生米等。呕吐时的胃酸。当婴儿因生病而呕吐时,吐出的胃酸如果被吸入气管,可立即引起气道和肺部化学性灼烧。刺激性化学品。煤油、汽油、干洗剂、洗洁精等有时可被误吸,多见于稍大一些的婴幼儿。

婴儿呛奶后一定会发生肺炎吗?婴儿呛奶后不一定都发生肺炎。被吸入性肺部的奶水不多的话,宝宝的表现仅仅只是暂时性呼吸困难,面色有轻微的青紫,不一定会继发感染引起肺炎。但这也不是绝对的,要看宝宝的个性差异。

通常正常发育的婴儿吞咽功能良好,较不易被呛,被呛后也不容易引起感染;先天体弱的早产儿、低体重儿或有慢性疾病的婴儿则很容易呛奶;有些严重吞咽功能不全的宝宝几乎顿顿都要呛,让妈妈苦恼不已,此类宝宝发生吸入性肺炎的几率要大得多。

吸入性肺炎有什么症状?婴儿吸入性肺炎和一般的肺炎症状是差不多的,并不是一呛奶就必然发生吸入性肺炎,要看宝宝有没有肺炎的典型症状,如咳嗽、气喘、发热、烦躁不安等。

要判断宝宝是否为吸入性肺炎,简单的办法就是去医院就诊,通过X光片查看。因此,如果宝宝吃奶、吃饭或者喝水时被呛到,接着又发生了如同肺炎的典型症状,你最好带他去医院检查一下。

引发吸入性肺炎的两大原因:

第一大原因,吞咽功能不成熟

成人由于喉咙的保护性发射和吞咽的协同作用,一般当异物进入气管时会立刻咳出来,不容易进入下呼吸道引起感染。但是婴儿特别是体弱的婴儿,吞咽发射还没有发育完善,很容易出现误吸被呛,且很难把异物从气管中排出。

第二大原因,喂养时方法不当

如果妈妈采取不正确的姿势喂奶,会增加婴儿发生呛奶的风险,尤其是躺着喂奶,最容易发生呛咳。

发生呛咳时的紧急处理:

呛到奶或水时:如果被奶或水呛到,一些新手父母的做法是把宝宝竖起轻拍背部。其实正确的做法应该是让宝宝俯卧在你的膝盖或者床上,稍微用力一些拍打背部,让他把奶水咳出来。

呕吐时:宝宝呕吐时,不管是否发生呛咳,都必须立即将宝宝的脸侧向一边,以免吐出来的东西倒流入咽喉和气管。然后用干净的纱布包着一根手指,伸入宝宝的口腔中,将突出的东西清理出来。动作要快速,避免刺激咽部引发新的呕吐。然后再用细小的棉签清理宝宝的鼻孔,将呕吐时涌入鼻腔的东西清理干净,不然宝宝会在呼吸时将异物吸入肺部。

吸入异物时:若将咽部寄居的细菌带入肺内,可导致继发性细菌感染,形成肺脓肿。如反复吸入,可出现慢性间质性肺炎,也很容易造成继发性感染,若治疗不及时甚至可能导致婴儿死亡。

不给婴儿吸入异物的机会:单纯的呛咳是没办法治疗,只有随着婴儿的长大,等待吞咽功能慢慢完善。但这并不表示你完全无能为力,其实你可以做一些事情从根本上降低发生吸入性肺炎的几率,那就是不给婴儿吸入异物的机会。

第一个方面,吃奶时应该注意7点

用正确的姿势喂奶。把宝宝抱在胸前面向你的身体,鼻子正对着乳头,他的头,脖子与身体成一直线,他的肚子紧贴着你的肚子。

坐也可,躺也可。喂奶时坐着、躺着都可以,但要让宝宝头比脚略高一些,并且让他的整个身体都面向着你,而不是只有脸转向你。扭着脖子吃奶就容易被呛。

挤出奶水。奶水充足的妈妈,可以把开始的奶水先挤出一点儿后再喂,以免宝宝才吸了一口就被喷出的奶汁直接呛到。

压住乳晕。吃奶时可用食指与中指按压乳晕,让乳汁缓慢地流入宝宝的嘴巴。

用合适的奶嘴。按宝宝的实际月龄选择奶嘴的类型,圆孔、十字孔分别对应不同月龄婴儿的需要。

检查奶水的流速。把奶瓶倒过来,如果奶水像线一样流出,说明孔过大,一般以1滴/秒为宜。

让宝宝慢慢地喝。喂奶时把宝宝的头抬高一些,拿奶瓶的那只手缓缓抬起,这样做能减轻宝宝吞咽的压力。

第二个方面:喂辅食时应该注意的5点

1、月龄尚小的婴儿必须吃糊状和流质食物。

2、喂饭时要有耐心,等宝宝完全吞下口中饭后再喂下一口。

3、让宝宝养成专心吃饭的,吃饭时不用玩具逗引宝宝。

4、不要给婴儿吃花生米之类的坚果。

5、少食多餐。

第三个方面:喂水时应该注意的2点

尽量使用勺子来喂水,不要用奶瓶,等宝宝再大一些就用婴儿水杯喝水。别让宝宝躺着喝水,应在坐着或者站着时喝水。

羊羊100营养师温馨提示:吸入性肺炎的发生率随着婴儿的长大而降低

1、婴幼儿时期最容易发生吸入性肺炎,它与呼吸体统生理解剖有密切关系,因为婴儿气管、支气管内相对狭窄,粘液分泌少,纤毛运动差,不易将微生物或异物清除。

2、吸入性肺炎的严重程度与吸入的量及次数有关。吸入少量或偶然吸入者以支气管炎为主,吸入量多时则易发生肺炎。

3、食道开口与气管的开口在咽喉部相通,呛入异物量大时会造成的气管堵塞,引起窒息,呼吸停止。异物也可能直接被吸入肺部深处造成吸入性肺炎。

4、如每次哺乳或喂水都会引起呕吐、呛咳,就要立即到医院诊治,检查是否为“先天性视导气管漏”。

新生儿肺部疾病的超声诊断

新生儿肺部疾病的超声诊断 作者:刘敬曹海英来源:中华围产医学杂志 超声是临床上常用的重要影像学检查手段之一。然而,由于肺泡内充满气体,超声波遇到气体时会发生全反射,因此,长期以来对肺部疾病的诊断被认为是超声检查的“禁区”.但近年来,随着认识的提高,这一“禁区”已逐渐被打破,而且技术日益成熟,超声已成为一种重要的检查和监测手段而被用于肺部疾病的诊断.很多过去主要依赖胸部X线检查诊断的肺部疾病,现在不但可以借助超声很容易作出诊断,而且具有诸多独特的优点,如简便、可在床边开展、可以随时检测、便于动态观察等,尤其重要的是不但可以及时做出诊断,更避免了被检查者、同病室其他患儿及医务人员受到射线影响。由于肺部超声具有极高的准确性与可靠性,在某些先进的新生儿重症监护单位已经替代胸部X线而成为新生儿肺部疾病的一线诊断手段.现对新生儿常见肺部疾病,如呼吸窘迫综合征(respiratory distress syndrome,RDS)、新生儿湿肺(wet lung of newborn)和气胸(pneumothorax)等的超声影像学特点予以简介,以促进肺部超声在国内新生儿领域内的应用。 一、探头的选择 新生儿肺部超声可以使用线阵或凸阵探头,但以线阵探头为好。通常需要较高的探头频率,线阵探头为7.5~10.0 MHz,凸阵探头为5.0~7.5MHz. 二、探查位置及分区 通常以腋前线、腋中线、腋后线为界将肺脏分成前、侧、后3个区域,即左右肺脏被分为6个区域。对肺部进行超声检查时需对肺脏各区域进行纵向(探头与肋骨垂直)或横向(探头沿肋间隙走行)扫查,以纵向扫查最为重要和常用。

三、肺部疾病超声常用术语 1.胸膜线(pleural line):由脏层和壁层胸膜的表面所形成的回声反射,在超声下胸膜呈光滑、规则的线性高回声,称为胸膜线,位于上下两根肋骨之间,正常情况下宽度不超过0.5 mm.在超声下可见胸膜线随呼吸运动而运动。胸膜线粗糙、增厚(>0.5 mm)或不规则为异常. 2.肺滑(lungsliding):在超声下、于胸膜线处可以见到的脏层胸膜与壁层胸膜随肺脏呼吸运动而产生的一种水平方向的相对滑动. 3.A-线(A-line):因胸膜-肺界面声阻抗差异产生多重反射而形成的水平伪像,超声下呈一系列与胸膜线平行的线状高回声,位于胸膜线下方,彼此间距相等[12].正常肺组织至少可以见到3 条以上A-线。 4.B-线(B-line):超声波遇到肺泡气-液界面产生的反射所形成的伪像,超声下表现为一系列起源于胸膜线并与之垂直、呈放射状发散至肺野深部、并直达扫描屏幕边缘的线样高回声[13].正常儿童或成人肺脏在超声下见不到B-线,但由于胎儿肺脏富含液体,因此新生儿的肺脏在超声下常可以看到少量B-线,常于生后24~36h后完全消失. 5.肺实变(lung consolidation):超声影像呈“肝样变(hepatisation)”,伴支气管充气征(air bronchograms)或支气管充液征(fluid bronchograms). 6. 肺泡-间质综合征(alveolar-interstitial syndrome,AIS):肺野内存在3条以上B-线或每一检查区域均呈“白肺”样改变时称为AIS.

猪常见的肺部大体病变

猪常见的肺部大体病变 正常肺脏解剖之后的颜色会因为不同的处死方法略有不同,呈不同深浅的均匀的粉红色。一个非常重要的特征是,正常的肺脏在解剖出来之后放置一段时间(具体时间很难说,大概十来二十分钟)后会发生塌陷。肺的正常塌陷是非常重要的一个识别,如果不塌陷,那么就可能是有病变了。肺脏是有一个个小叶组成的,这些小叶在大体剖检能够看到,小叶之间有间隔,这些间隔我们可以称为小叶间间质,与肺泡间质是不一样的(肺泡间质只在显微镜下能看到)。正常的肺塌陷(右肺膈叶)和小叶间间质请看下图。同时请大家注意以后如果有肺脏的病变要拍照,也请按照下图的方式平放肺脏然后先拍总体的图片,有需要才再拍局部的图片。 如下面的示意图,猪的肺脏分为若干个叶。左边有尖叶,心叶和膈叶;右边有尖叶,心叶和膈叶以及多出来的一个附叶。记住这些位置,对于了解肺部病变是很有帮助的。 正常离体肺脏图 支气管性肺炎(小叶性肺炎) 小叶性肺炎的发病部位是前面的肺叶(尖叶心叶和附叶)。病变发生在这里的原因是因为小叶性肺炎的病原是从呼吸道吸入的,病原会最先积聚在前面的肺叶并引起病变。当病变非常严重的时候,肺炎会漫延到膈叶。小叶性肺炎一般呈肉色到暗红色,跟周围没有发生病变的肺组织有清晰的界限。小叶性肺炎的病因绝大多数是吸入性的细菌,例如肺炎霉形体、多杀性巴氏杆菌等等。不同病原造成的小叶性肺炎大体上基本无法辨别,所以光看到边缘界限清晰的肺炎就咬定是霉形体是不可取的。小叶性肺炎的示意图以及大体图片请看下面:

大叶性肺炎 以往的病理课本里面描述的大叶性肺炎一般是严重的小叶性肺炎,而且是从人医的术语借鉴过来的。在猪里面,大叶性肺炎所指的是有非常特异性病变位置的肺炎,病变的部位在膈叶的中间部分。猪能引起大叶性肺炎的病据我所知有两个(注意它们是不同的细菌),胸膜肺炎放线杆菌(Actinobacilluspleuropneumoniae)和猪放线杆菌(Actinobacillus suis)。猪的大叶性肺炎的大体病变特征是深红色的坏死并在胸膜表面有纤维素性的渗出,到后期会变成黄白色而且质地硬。胸膜肺炎放线杆菌引起的病比较严重以及急性,通常都以死亡告终;而猪可以耐过猪放线杆菌,其病变只在屠宰或者是解剖别的疾病引起的死猪的时候偶尔发现。大叶性肺炎的部位示意图以及大体图片如下:

社区获得性肺炎答案

单项选择题 1. 英国急诊入院病人最常见原因是 A.冠心病 B.脑血管病 C.区获得性肺炎 D.外伤 2. 容易感染耐药肺炎球菌的有 A.65岁以上 B.酗酒 C.患免疫抑制性疾病 D.以上都是 3. 社区获得性肺炎最常见的病原体 A.呼吸道病毒 B.肺炎链球菌 C.军团菌 D.嗜血杆菌 4. 判断社区获得性肺炎病情重的因素有 A.呼吸、脉搏、血压等异常 B.意识的改变 C.体温过高或过低 D.以上都是

5. 下列属于诊断重症肺炎条件之一的是 A.血压〈90/60mmhg B.Pa02〈80 mmhg C.尿量〈80mml/h D.体温390C以上 6. 下列有确诊价值的痰液检测结果是 A.防污染毛刷样本病原菌≥103/ml B.支气管灌洗液标本病原菌≥102/ml C.痰培养优势菌生长≥+++ D.3天内多次培养得到相同细菌 7. 对社区获得性肺炎诊断有确诊价值的检测结果 A.血或脓液培养到病原体 B.经纤支镜或人工气道吸引的标本培养病原菌的浓度≥105/ml (半 定量培养++) C.支气管肺泡灌洗液标本病原菌≥104/ml 半定量培养+--++ D.以上都是 8. 社区获得性肺炎易感染绿脓杆菌的危险因素是 A.广谱抗菌药应用7天以上或长期用激素的病人 B.养老院的老年人 C.酗酒 D.免疫抑制性疾病

9. 对于查不到病原体的社区获得性肺炎老年人,初始经验性治疗多选用 A.第二代头孢菌素 B.大环内酯类、青霉素类 C.第一代头孢菌素 D.强力霉素 10. 延迟送检或待处理的痰标本的应置于多少度保存 A.10度 B.6度 C.4度 D.20度

社区获得性肺炎临床路径(2016)

社区获得性肺炎临床路径(2016) 一、社区获得性肺炎临床路径标准住院流程 (一)适用对象。 第一诊断为社区获得性肺炎(ICD-10:J15.901) (二)诊断依据。 诊断依据根据《社区获得性肺炎诊断和治疗指南》(中华医学会呼吸病学分会,2006年) 1.新近出现的咳嗽、咳痰或原有呼吸道疾病症状加重,并出现脓性痰,伴或不伴胸痛。 2.发热。 3.肺实变体征和(或)闻及湿性啰音。 4.白细胞数量>10×109/L或<4×109/L,伴或不伴细胞核左移。 5.胸部影像学检查显示片状、斑片状浸润性阴影或间质性改变,伴或不伴胸腔积液。 满足以上1~4项中任何1项加第5项,并除外肺结核、肺部肿瘤、非感染性肺间质性疾病、肺水肿、肺不张、肺栓塞、肺嗜酸性粒细胞浸润症及肺血管炎等后,可建立临床诊断。 (三)肺炎严重程度评估。 入院的社区获得性肺炎患者应进行病情严重程度评价,根据严重程度选择治疗地点和抗菌药物,并对预后进行预估。重症肺炎的诊断标准依照《社区获得性肺炎诊断和治疗指南》(中华医学会呼吸病学分会,2006年)。当患者出现下列征象中1项或以上者可诊断为重症肺炎,需密切观察,积极救治,有条件时,建议收住ICU治疗:(1)意识障碍。(2)呼吸频率≥30次/min。(3)Pa02<60mmHg,Pa02/Fi02 <300,需行机械通气治疗。(4)动脉收缩压<90mmHg,(5)并发脓毒性休克。(6) 胸部X线片显示双侧或多肺叶受累,或入院48h 内病变扩大≥50%。(7)少尿:尿量<20ml/h,或<80ml/4h,或并发急性肾功能衰竭需要透析治疗。 (四)进入路径标准。 1.第一诊断必须符合社区获得性肺炎疾病编码(ICD-10:J15.901)。 2.当患者同时具有其他疾病诊断,但在治疗期间不需要特殊处理也不影响第一诊断的临床路径流程实施时,可以进入路径。 (五)住院期间的检查项目。 1.建议必须检查项目: (1)血常规、尿常规、便常规。 (2)肝功能、肾功能、血糖、电解质、红细胞沉降率、C反应蛋白(CRP)等。 (3)胸部正侧位X线片、心电图。 (4)呼吸道分泌物或血病原学检查及药敏试验(在医院实验室条件允许且患者可配合的情况下)。 2.根据患者情况进行:感染性疾病筛查(乙肝、丙肝、梅毒、艾滋病等)、血气分析、胸部CT、D-二聚体、B超、支气管镜、肺穿刺等有创性检查等。 (六)治疗方案与药物选择。 评估患者和特定病原体感染的危险因素,入院后尽快(4-8h内)给予抗菌药物。药物选择:根据《社区获得性肺炎诊断和治疗指南》(中华医学会呼吸病学分会,2006年),结合患者病情合理使用抗菌药物。 1.轻、中度肺炎患者: ①口服或静脉注射β-内酰胺类/β-内酰胺酶抑制剂(如阿莫西林/克拉维酸、氨苄西林/舒巴坦)、第二代头孢菌素(如头孢呋辛等)、头孢噻肟或头孢曲松单用或联用大环内酯类。②口服或静脉注射呼吸喹诺酮类。 2.重症肺炎患者:

社区获得性肺炎

社区获得性肺炎(community-acquired pneumonia,CAP) 社区获得性肺炎是指在医院外罹患的感染性肺实质(含肺泡壁,即广义上的肺间质)炎症,包括具有明确潜伏期的病原体感染在入院后于潜伏期内发病的肺炎。 【病原学】 目前国内多项成人CAP的流行病学调查结果显示:肺炎支原体和肺炎链球菌是我国成人CAP的重要致病原。其他常见病原体包括流感嗜血杆菌、肺炎衣原体、肺炎克雷伯菌即金黄色葡萄球菌,但铜绿假单胞菌及鲍曼不动杆菌少见。对于特殊人群如高龄或存在基础疾病的患者(如心脑血管疾病、慢性呼系统疾病、充血性心力衰竭、肾功能衰竭、糖尿病等),肺炎克雷伯菌及大肠埃希菌等革兰氏阴性菌更常见。另外,我国成人CAP中病毒检出率为15-34.9%,流感病毒占首位,病毒检测阳性患者中5.8%-65.7%可合并细菌或非典型病原体感染。在病原体耐药方面,我国肺炎链球菌对大环内酯类药物的耐药率为63.2-75.4%,肺炎支原体对大环内酯类药物耐药率高,对多西环素或米诺环素、喹诺酮类抗菌药物敏感。 【流行病学】 CAP对所有年龄段人群均有影响,在>65岁的老年人发病率大于青壮年。不同年龄人群的主要病原体无明显差异。CAP的高危因素有:慢性心、肺、肝、肾等疾病,脑血管疾病,自身免疫性疾病,糖尿病及免疫抑制状态等。合并其他疾病的老年人预后差。 【临床表现】 1.CAP多呈急性起病。 2.咳嗽是最常见症状,大多伴有咳痰、呼吸困难。典型的痰液表现有助于诊断。 3.大多数有发热和寒战,乏力很常见,可有出汗、头痛、肌肉酸痛、厌食等其他症状。 4.体征可有呼吸急促、发绀。胸部查体可有患侧呼吸动度减弱、触觉语颤增强、叩诊浊音、听诊闻及湿啰音。 【辅助检查】 1.白细胞计数:外周白细胞计数升高。 2.c反应蛋白及降钙素原PCT升高。 3.血氧:动脉氧分压和氧合指数是评估并且的基本参数。 4.影像学检查:胸部X线是基本检查,胸部CT敏感性更高。影像学显示出新的斑片状浸润影、叶/段实变影、磨玻璃影或间质性改变有助于确诊。 【诊断标准】 CAP的诊断标准:符合1,3及2中的任何一项,并除外肺结核、肺部肿瘤、非感染性肺间质疾病、肺水肿、肺不张、肺栓塞、肺嗜酸性粒细胞浸润症及肺血管炎等后,可建立临床诊断。 1.社区发病; 2.肺炎相关临床表现:①新近出现的咳嗽、咳痰或原有呼吸道疾病症状加重,伴或不伴脓胸/胸痛/呼吸困难/咯血;②发热;③肺实变体征和(或)闻及湿性啰音;④外周血白细胞>10?109/L,或<4,伴或不伴细胞核左移。 3.肺部影像学检查显示出新的斑片状浸润影、叶/段实变影、磨玻璃影或间质性改变,伴或不伴胸腔积液。 重症CAP的诊断标准:符合下列1项主要标准或≥3项次要标准者可诊断为重症肺炎。 主要标准:①需要气管插管行机械通气治疗;②脓毒症休克经积极液体复苏后仍需要血管活性药物治疗。 次要标准:①呼吸频率≥30次/min;②氧合指数≤250mmHg;③多肺叶浸润;④意识障碍和(或)定向障碍;⑤血尿素氮≥7.4mmol/L;⑥收缩压<90mmHg需积极液体复苏。 【治疗】 1.抗感染治疗 CAP诊断后尽早进行经验性抗感染治疗以降低病死率,缩短住院时间。根据48-72小时治疗后反应并结合病原学结果调整治疗方案。不同人群的初始经验性抗感染治疗不同,见下表1。 2.辅助治疗:除抗感染治疗外,补液、维持水电解质平衡、营养支持以及物理治疗也是必要的。对于低氧血症患者,要给予鼻导管或面罩氧疗,维持血氧饱和度90%以上。无创通气能降低急性呼衰CAP患者的气管插管率和病死率。糖皮质激素能降低合并感染性休克CAP患者的病死率,推荐琥珀酸氢化可的松200mg/d,感染性休克纠正后立即停药,一般用药不超过7d。 【预防】 戒烟、避免酗酒有助于预防肺炎的发生。预防接种肺炎链球菌疫苗可减少特定人群的发病。

常见的肺部疾病及症状

常见的肺部疾病都有哪些,各自的症状? 肺部常见的疾病有:气胸、肺大泡、肺气肿、肺部阴影(严格讲不算单独疾病,但临床上常作为多种肺部占位病变的统称)和肺癌等。 慢性支气管炎指气管,支气管粘膜及其周围组织的慢性。非特异性炎症,如患者每年咳嗽、咳痰达3个月以上,连续2年或更长,并可除外及其他已知原因的慢性咳嗽,可以诊断为慢性支气管炎。 肺气肿是指肺部终末细支气管远端气腔出现异常持久的扩张,并有肺泡壁和细支气管的破坏,而无明显肺纤维化。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概念,是一种具有气流受限特征的肺部疾病,气流受限不完全可逆成进行性发展,确切的病因还不十分清楚,但认为与肺部对有害物质的异常炎症反应,慢性阻塞性肺疾病与慢性支气管炎和肺或肺气肿密切相关。当慢性支气管炎和肺气肿患者肺功能检查出现气流受阻并且不能完全可逆时则诊断为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其气流受限为可逆性,则诊断为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慢性肺心病的概念是由支气管,肺组织、肺血管或胸廓的慢性病变引起肺组织结构和功能的异常,产生肺血管阻力增加肺动脉压力升高,使右心室扩张或肥厚,或伴有右心衰竭的心脏病,并排除先天性心脏病,和左心病变引起者。 哮喘是多种细胞和细胞组分参与的气道慢性炎症疾病,这种慢性炎症导致气道反应性增加,通常出现广泛性可逆性气流受限,并引起反复发作性的喘息气促胸闷或咳嗽等症状,可自行或经治疗缓解。长期反复发作可使气道重建,导致气道狭窄。 支气管扩张症是指直径大于2mm中等大小的近端支气管由于管壁的肌肉和弹性组织破坏引起的异常扩张。主要症状为慢性咳嗽,咳大量脓痰和反复咯血。患者多有童年麻疹、百日咳或支气管肺炎等病史。 呼吸衰竭概念是各种原因引起的肺通气和换气功能严重障碍,以致在静息状态下亦不能维持足够的气体交换,导致缺氧高碳酸血症,从而引起一系列生理功能和相应临床表现综合症,在海平面下,于静息条件呼吸空气,并排除心内解剖分流和原发性新排血量降低等情况后,动脉血压低于60mmhg或伴有或伴有二氧化碳高于50mmHg,为呼吸衰竭。 肺炎是肺实质和间质,由于多种病原体引起其他如放射、化学、免疫、过敏及药物等因素亦能引起肺炎。 肺脓肿是多种病原菌引起的肺部化脓性感染,早期为肺组织的感染炎症早期为肺组织的感染性炎症,继而坏死、液化、形成脓肿、临床特征为高热、咳嗽、咳脓臭痰。 肺结核是结核分枝杆菌引起肺组织渗出、干络样坏死及其他增值性反应的传染病

社区获得性肺炎流行特征及病原学分布

社区获得性肺炎流行特征及病原学分布 作者:范火召,王素萍,赵启玉,李萍,刘占伟,闫晋华作者单位:1.山西医科大学公共卫生学院流行病学教研室,太原030001;2.山西省太原市中心医院呼吸科;3.山西省武警医院呼吸科;4.山西医科大学第一医院呼吸科 【摘要】目的探讨太原地区社区获得性肺炎流行特征及病原学分布,为制定防治策略和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收集太原地区2005年12月~2006年12月社区获得性肺炎患者243例,采用现场调查和实验室检测方法检测病原体种类, 包括肺炎链球菌等数10种病原菌、肺炎支原体IgM抗体、肺炎衣原体IgG抗体以及军团菌-DNA等。结果太原地区社区获得性肺炎患者以老年人、军人和农民工为主;冬春季高发。病原体主要为肺炎链球菌、肺炎支原体和军团菌。肺炎链球菌对青霉素、大环内酯类抗生素高度耐药,对三代头孢、糖肽类抗生素高度敏感。结论肺炎链球菌是社区获得性肺炎主要致病菌;非典型病原体尤其是肺炎支原体感染在太原地区社区获得性肺炎中占据重要地位;细菌合并非典型病原体的混合感染不容忽视。 【关键词】社区获得性肺炎;流行特征;细菌;非典型病原体;耐药性 Epidemic characteristics and etiological distribution of adult patients with community-acquired pneumonia FAN Zhao,WANG Su ping,ZHAO Qi yu,et al. Department of Epidemiology,School of Public Health,Shanxi Medical University(Taiyuan 030001,China) Abstract:Objective To investigate the epidemic characteristics and etiological distribution of adult patients with community-acquired pneumonia (CAP) in Taiyuan,and to povide scientific basis for constituting preventive strategies and measures.Methods 243 cases of CAP patients were collected in Taiyuan from Dec.2006 to Dec.2007.On the spot investigation and laboratory detection methods were used in the research.The pathogenic detection included tens of pathogen like streptococcus pnenmoniae,pneumonia mycoplasma IgM antibody,pneumonia chlamydia IgG antibody and legioella-DNA,etc.Results The majority of adult CAP patients in Taiyuan were the elderly people,soldiers and migrant workers from rural areas.Its epidemic senson was in winter and spring.Three most important pathogens for CAP were streptococcus pneumoniae,pneumonia mycoplasma and legionella.The streptococcus pneumoniae was highly resistant to penicillin and macrolides,but highly sensitive to the third generation cephalosporin and glycopeptide antibiotics.Conclusion The streptococcus pneumoniae is the main pathogen for CAP and atypical pathogens especially pneumonia mycoplasma play important roles in CAP in Taiyuan.The mixed infection of bacteria and atypical pathogens can’t be ignored. Key words:community-acquired pneumonia;epidemic characteristics;bacteria;atypical pathogens;drug resistance 社区获得性肺炎(community-acquired pneumonia;CAP)是常见的社区感染性疾病,是突发性公共卫生事件预防控制不可忽视的问题。在我国,目前尚没有肺炎病例报告制度,缺少较系统的病原监测工作,各地区流行的优势菌株及其变迁规律尚不明了。本课题通过医院监测,采用调查与检测方法相结合,对山西省太原地区社区获得性肺炎的流行特征及病原学进行研究,探讨社区获得性肺炎在人群的发病现状、肺炎危害程度以及流行规律,流行优势菌株、

社区获得性肺炎健康指导

社区获得性肺炎健康指导 1、什么是社区获得性肺炎? 社区获得性肺炎(Community-acquired pneumonia, CAP)为肺实质的急性感染,临床有急性感染的症状,胸部 X 线片有急性浸润的表现,听诊有呼吸音的改变或局部的湿罗音,通常发生于非住院的患者,或症状出现前长期居住在看护单位内达 14 日以上者。 2、社区获得性肺炎的常见病原体? 肺炎链球菌、流感嗜血杆菌(流感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金葡菌)、军团病菌、革兰氏阴性菌、肺炎支原体、肺炎衣原体、结核分枝杆菌和病毒等。 3、社区获得性肺炎的主要诊断依据? 1)症状:发热、寒战、胸膜胸痛和咳嗽。咳嗽可为干咳、咳粘痰或脓性痰,有时会咯铁锈痰或血痰,甚至咯血;伴发肺脓肿时(厌氧菌感染)可出现恶臭痰。肺炎的肺外表现:头痛、恶心、呕吐、腹痛、腹泻、肌痛和关节痛等,但老年人患 CAP 后主诉和症状比年青患者要少。 2)查体:受累肺区能闻及湿啰音,有肺实变的表现,如叩诊呈实音、触觉语颤增强和语音增强、可有支气管管性呼吸音等。 3)胸部 X 线片:不透明的片状阴影。 4)细菌学检测结果。 4、什么是重症社区获得性肺炎? 重症 CAP 患者有严重的呼吸窘迫症状、血流动力学不稳定、需要吸入高浓度的氧(FiO2), 严重者需要机械通气支持、补充液体和血液动力学支持,有时需要应用血管活性药物支持并应该入住 ICU 进行呼吸监护。 5、重症社区获得性肺炎抗菌药物治疗原则? 重症CAP患者在没有得到病原学检查结果前,一般可先按下列方案选用抗菌药物:

(1)首选:红霉素、克拉霉素、阿奇霉素或一种氟喹诺酮加头孢呋肟、头孢三嗪或一种β-内酰胺类/β-内酰胺酶抑制剂。如怀疑流感杆菌感染则首选克拉霉素或阿奇霉素。 (2)调整因素:如患者有肺结构性疾病(支气管扩张症等):应选用抗单胞菌青霉素、碳青霉烯或Cefepime加一种大环内酯类抗生素(红霉素、克拉霉素或阿奇霉素等);或氟喹诺酮类*加一种氨基甙。 如青霉素过敏:可选用氟喹诺酮类合并或不合并克林霉素。 (3)怀疑吸入性肺炎:氟喹诺酮累加克林霉素或甲硝唑或一种β-内酰胺类/β-内酰胺酶抑制剂。 6、社区获得性肺炎的预防和康复: 1.避免受凉、淋雨、吸烟、酗酒,防止过度疲劳,有皮肤痛、疖、伤口感染、毛囊炎、蜂窝组织炎时应及时就诊。 2.注意休息,劳逸结合,生活有规律,参加体育锻炼,防止感冒。 3.休息:高热期绝对卧床休息,退热后可逐渐在床上、床下、户外活动。 4.每日开窗通风,保持室内空气新鲜,通风时注意保暖,避免着凉。 5.饮食:进食高蛋白,高热量,高维生素,易消化的饮食,补充机体消耗防止继发感染。 6.足量饮水,每天2000—3000ml。 7.咳嗽咳痰时,尽量将痰液咳出,咳痰后漱口。 8.急性期每3~5天复诊1次,恢复期每隔1~2周复诊1次;有高热不退、气急加重、口唇发绀等,要随时来院复诊。 9.经常改变体位,翻身叩背咳出气道痰液,有感染征象时及时就诊。 10.遵医嘱按时服药,防止自行停药或减量,定期随访。

婴幼儿常见疾病(小册子)

儿童口腔常见疾病 1.龋病、牙髓炎和根尖周炎 龋病(蛀牙,虫牙)是一种非常常见的口腔疾患,它危害了人们的身心健康。龋病的发生是多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当食物进入口腔后,其中的糖类被口腔中的细菌利用,产生多种有机酸,这些有机酸侵入牙齿硬组织导致牙齿脱矿,从而产生龋病。 乳牙龋齿需要治疗,主要是因为乳牙龋齿不治疗,有严重的危害: 1)乳牙龋齿,严重破坏牙齿的结构,影响咀嚼和进食,影响孩子的营养吸收和全身发育,影响孩子的颌骨发育; 2)严重的乳牙龋齿,还会影响下面继承恒牙的发育和萌出,导致牙齿发育缺陷和萌出异常,最后导致牙列畸形。龋齿,还会影响美观,影响孩子的发音,对孩子的正常心理发育产生影响。 3)严重的龋齿,变形链球菌会进入血液循环,影响心脏、肾脏等全身器官。可见婴幼儿早期龋齿的危害是严重的,应当引起我们的重视,积极和及时治疗是 十分必要的。 2.错颌畸形 儿童乳牙列时期最常见的咬合紊乱是前牙或后牙的反合(反咬合)。 表现:下牙咬在上牙的外面,又称地包天。 预防和处理: 3岁以后,孩子如能配合,尽早治疗。如果不尽早及时治疗,则会影响上颌骨和关节的正常发育,影响面型,也为成年后的颞下颌关节疾病的发生埋下隐患。 3. 牙外伤 当儿童发生牙外伤时,应先对患儿全身情况进行观查,排除颅脑损伤的可能。然后对受伤经过详细询问。如果发现颅脑外伤,即使可疑,也应及时到综合医院检查,待诊治结束后,再进行牙科处理。牙根未发育完成的年轻恒牙遭受外力后易造成牙齿脱位。对于完全脱位的牙齿,应掌握应急处理:把脱出的牙齿用生理盐水或自来水冲洗,放置在牛奶或生理盐水中保存,或置于患儿舌下,立即到医院行再植术。如果根面有污染物,切不要用器械搔刮或用力擦洗根面,也不要用手或纸包着患牙到医院,因为这样会损伤生活的牙周组织影响牙周愈合。 对于年轻恒牙的外伤一定要重视,迅速处理、及时上医院,并需长期观查,定期复查,这样才能把损伤减到最小。

常见肺部疾病影像诊断学口诀

常见肺部疾病影像诊断学口诀 先天性肺不发育和肺发育不全 肺不发育先天性病变,两肺一侧肺叶异,一侧异常分三类,不全不良不发育,发育不全伴先心。 肺段隔离症 肺段隔离供血异,肺叶内外有区别,内型圆椭边光滑,块密囊臂壁液气平,外型脏层独立性,左下后叶致密影,常位膈下脊旁隐,膈疝麻痹膨升并发。 肺动静脉瘘 肺动静脉先天瘘,肿块血管肺门走,瓦苗试验肺内阴影大小变,肺A造影看自窦。 大叶性肺炎 大叶肺炎双球菌袭,常侵肺段一侧肺大叶,发病急骤胸痛急,寒热咳痰如锈铁,充血纹粗亮度低,实变均密支气管充气征,消散不无外围吸收,渐缩范围结核别。 支气管肺炎 小叶肺炎萄链菌,常见老年弱幼婴,肺纹增粗肺泡炎,斑片结节模糊边,阻塞气肿炎渗出,肺野透亮扩胸廓,金萄感染坏死变,薄壁空洞灶内显。 备注:肺炎液化坏死时,病灶阴影内可见薄壁空洞征。 病毒性肺炎 病毒肺炎病毒属,巨麻流胞腺病毒,支管周肺泡炎渗出,多灶重叠片影结节分布,网纹夹杂粟粒影,气肿肋膜肺膨出,严重占据肺段叶,胸腔积液常伴随。 过敏性肺炎 过敏肺炎症状轻,瓦霜淡薄游走性,斑片线网弥粟粒,病灶多见中下野。 间质肺炎 间质肺炎细菌病毒,热咳发绀气急促,网纹结节重叠影糊,气肿肋膜肺膨出。 支原体肺炎 肺炎致病支原体,轻症微热咳闷疲,淡江片影粗纹理,重症高热占大叶。 放射性肺炎 射线肺炎射线伤,急性斑片慢性萎缩纤,纵移膈开胸塌陷,综合部位放疗量。 吸入性肺炎 吸入肺炎气急发绀,胸痛呛咳血性痰,不同物质如肺炎,阻塞不张气肿像,片状浓密模糊缘,类脂吸入易纤变,不张三角致密影,急性水肿蝶翼样。医界资讯网(https://www.360docs.net/doc/9d16659066.html,) 慢性肺炎 慢性肺炎继发多,变质增生伴渗出,叶段团块纹索粗,斑片结节气肿阻

社区获得性肺炎诊断和治疗指南(中华医学会呼吸病学分会)

社区获得性肺炎诊断和治疗指南 中华医学会呼吸病学分会 社区获得性肺炎(community-acquired pneumonia,CAP)是指在医院外罹患的感染性肺实质(含肺泡壁,即广义上的肺间质)炎症,包括具有明确潜伏期的病原体感染而在入院后潜伏期内发病的肺炎。CAP是威胁人类健康的常见感染性疾病之一,其致病原的组成和耐药特性在不同国家、不同地区之间存在着明显差异,而且随着时间的推移而不断变迁。近年来,由于社会人口的老龄化、免疫损害宿主增加、病原体变迁和抗生素耐药率上升等原因,CAP 的诊治面临许多新问题。最近,中华医学会呼吸病学分会完成了两项较大样本的全国性CAP 流行病学调查,在此基础上,结合国外CAP诊治方面的最新研究进展,对1999年制定的《社区获得性肺炎诊断和治疗指南(草案))进行了适当修改,旨在指导临床建立可靠的诊断,全面评估病情,确定处理方针,改善预后,尽量避免不恰当的经验性治疗,减少抗生素选择的压力,延缓耐药,节约医药卫生资源。 一、CAP的临床诊断依据 1.新近出现的咳嗽、咳痰或原有呼吸道疾病症状加重,并出现脓性痰,伴或不伴胸痛。 2.发热。 3.肺实变体征和(或)闻及湿性啰音。 4.WBC>10×109/L或<4×109/L,伴或不伴细胞核左移。 5.胸部X线检查显示片状、斑片状浸润性阴影或间质性改变,伴或不伴胸腔积液。 以上1~4项中任何1项加第5项,并除外肺结核、肺部肿瘤、非感染性肺间质性疾病、肺水肿、肺不张、肺栓塞、肺嗜酸性粒细胞浸润症及肺血管炎等后,可建立临床诊断。 二、CAP的病原学诊断 1.病原体检测标本和方法:见表1。 表1 社区获得性肺炎主要病原体检测标本和方法 病原体标本来源显微镜检查培养血清学其他 需氧菌和兼性厌氧 菌痰液、经纤维支气管镜或人工气道吸 引的下呼吸道标本、BALF、经PSB 采集的下呼吸道标本、血液、胸腔积 液、肺活肺活检标本、尿液 革兰染色+ - 免疫层析法检测肺 炎链球菌抗原(针对 成人肺炎链球菌感 染的快速诊断方法) 厌氧菌经纤维支气管镜或人工气道吸引的 下呼吸道标本、BALF、经PSB采集的 下呼吸道标本、血液、胸腔积液 革兰染色+ - 分枝杆菌痰液、经纤维支气管镜或人工气道吸 引的下呼吸道标本、BALF、经PSB 采集的下呼吸道标本、肺活检标本 萋尼染色+ + PPD试验、组织病理 军团菌属痰液、肺活检标本、胸腔积液、经纤 维支气管镜或人工气道吸引的下呼 吸道标本、BALF、经PSB采集的下呼 吸道标本、双份血清、尿液 FA(嗜肺军团 菌) + IFA、EIA 尿抗原(主要针对嗜 肺军团菌Ⅰ型) 衣原体属鼻咽拭子、双份血清-+(有条 件时) 肺炎衣原体 MIF、CF、EIA 鼻咽拭子的PCR仅限 于临床研究

社区获得性肺炎

社区获得性肺炎 社区获得性肺炎:是指在院外由细菌、病毒、衣原体和支原体等多种微生物所引起的。主要临床症状是咳嗽、伴或不伴咳痰和胸疼。 社区获得性肺炎病原体: 主要涉及细菌、支原体、衣原体和病毒4大类。细菌最常见。 社区获得性肺炎的病毒病原有甲、乙型流感病毒,1、2、3型类流感病毒,呼吸道合胞病毒和腺病毒等。其他微生物病原有肺炎支原体、肺炎衣原体和鹦鹉热衣原体等。 就细菌病原来说,社区获得性肺炎,除结核杆菌和军团菌可直接通过飞沫将菌吸入到肺实质,假单胞菌可直接定居于气管外,其余均为通过吸入来自自体咽喉部的感染因子而获得的。临床较为常见的社区获得性肺炎的细菌病原是肺炎链球菌、结核分枝杆菌、流感嗜血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军团菌、克雷伯杆氏菌和卡他摩拉克菌等。 就细菌而言,社区获得性肺炎与医院内获得性肺炎相反,主要是由革兰阳性菌所致,其中以肺炎链球菌最为常见,其阳性率占已知病原的40%~60%,其次为结核杆菌及金黄色葡萄球菌。 80%的病源为单一致病菌,20%存在两种或两种以上致病菌,少数结核病人可检查到多种病原体,这可能表明原来的共生菌在结核病人身上可能成为致病菌。 重型社区获得性肺炎患者多发生在60岁以上者且多具某些基础疾病如糖尿病,慢性阻塞性肺疾患,这些患者则有较大比例(20%~30%)的病源为革兰阴性杆菌。而在青年人群中,院外细菌性肺炎的致病菌则不同,大部分以革兰阳性菌感染为主。 少部分患者为:无病原学依据,约占30%~50%,其原因可能是由于在入院前使用过抗生素治疗或是由于所用检测手段不完备所致。 临床表现: 1. 前驱症状:相当一部分病人有明确的受凉或过度疲劳的诱因,其前驱症状主要有鼻炎样症状或上呼吸 道感染的症状,如鼻塞、鼻流清涕、喷嚏、咽干、咽痛、咽部异物感、声音嘶哑、头痛、头昏、眼睛热胀、流泪及轻度咳嗽等。并非每一个社区获得性肺炎患者都会有前驱症状,其发生率依病原体不同一般在30%~65%之间。 2.全身毒血症 绝大多数社区获得性肺炎患者都会不同程度地出现全身毒血症样症状,如畏寒、寒战、发热、头昏、头痛、全身肌肉和关节酸痛、体乏、饮食不佳、恶心、呕吐;重症患者还可出现神志障碍或精神症状。 3.呼吸系统症状 即咳嗽、咳痰、咯血、胸痛、呼吸困难五大症状。并非每一个患者或每一种病原体所致的肺炎都会同时出现以上五大症状。如支原体肺炎常表现为干性呛咳,重者伴胸骨后疼痛;病毒性和浆细胞性肺炎咳嗽可逐渐加重,但胸痛和气促较少见,年轻人发作时常表现为典型的急性症状,而老年或重症患者咳嗽、咳痰较少,甚至常无明显呼吸道症状,免疫缺陷患者肺炎发病早期可仅表现为呼吸频率增快、发热、不安,也可无明显呼吸道症状。典型的肺炎链球菌肺炎可咳铁锈色痰,葡萄球菌肺炎时有咳脓血痰,克雷白杆菌肺炎患者咳痰可呈砖红色,铜绿假单胞菌肺炎脓痰中可带淡绿色,厌氧菌肺炎患者可咳脓性恶臭痰。抗生素的广泛应用,临床上所见的社区获得性肺炎患者在呼吸道症状表现上以轻型或不典型者为多。 4.肺外症状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护理查房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护理 查房 Document number:PBGCG-0857-BTDO-0089-PTT1998

查房者:大家好!今天我们主要针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患者进行一次查房,查房的目的:1检查责任护士对患者的护理措施是否到位2.复习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相关知识及其护理。到病人床边时,请注意不要大声喧哗,以免影响病人休息,查体时注意手卫生和保护病人隐私,要有爱伤观念。 查房者:XXX,您好!我们准备进行一次查房,主要是让大家了解这个疾病,同时向您讲解疾病治疗和康复的相关知识,以便您早日康复,大约需要20分钟,可以吗 患者:好,行。 查房者:请责任护士汇报病史。 责任护士:91床,周先忠,男, 63岁,反复咳嗽、咳痰、气促 10+年,加重2天于2016-05-30入院,入院诊断为: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入院时生命体征平稳。入院后予吸氧,抗感染,止咳化痰,解痉平喘等对症支持治疗,2天前,患者因受凉后出现咳嗽、咳痰加重,咳黄色粘液痰,量约5ml/日,痰液不易咳出,轻微活动后即感气促明显,休息后稍减轻,伴全身痛。患者既往吸烟30年,20支/日,已戒1月,育有1子1女,为新农合报账,社会支持系统良好.自理能力评分75分,跌倒评分20分。入院后积极完善相关检查,心电图:窦性心动过缓,不完全性右束支阻滞,P波高尖,胸片:双肺间质性肺炎伴肺气肿,双肺上叶陈旧性纤维病灶,肝功白蛋白: g/L,血常规中性粒细胞百分数: %。

今为患者住院第6天,患者精神可,大小便正常,诉气促好转,咳嗽咳痰减轻,全身酸痛不适较前减轻。 护理问题有:1.气体交换功能受损与肺功能受损至通气换气功能障碍有关 2.清理呼吸道低效与痰液粘稠不易咳出有关 3.潜在并发症呼吸衰竭。汇报完毕。 查房者:刚才责任护士汇报了病史,请问其他老师有没有补充 其他老师:没有 查房者:周伯伯,杨护士讲了您的病情,您还有什么补充吗 患者:没有 查房者:周伯伯,您知道你的责任护士是谁吗您对您的疾病有什么了解吗您知道平时可以做哪些锻炼吗护士向您讲解过这些知识吗对我们的工作还满意吗 患者:嗯,满意,责任护士是游阳,我知道我这个病没办法根治,只有平时注意让它不要经常反复恶化就好了,游护士教了我锻炼呼吸的,我每天都在做,大家态度都很好,谢谢你们对我的关心。查房者:嗯,好的,谢谢周伯伯,周伯伯对疾病知识还是很了解,下面我们给你做个检查。 责任护士:视诊胸廓呈桶状,两肺叩诊呈过清音,听诊双肺呼吸音降低,可闻及散在哮鸣音及少量湿罗音;触诊语音震颤减弱。 查房者:周伯伯,谢谢您的配合。从体格检查听诊、触诊落实比较好,还应该检查周阿姨下肢是否水肿。好,谢谢周伯伯。

婴幼儿6大常见疾病

婴幼儿6大常见疾病 1、宝宝高烧几天不退是怎么回事? 1)首先判断婴幼儿高热期间有无明显的呼吸道和消化道症状。 平时总是说婴幼儿高热期间若没有明显的呼吸道和消化道症状,应怀疑幼儿急疹。特别是对于生后第一次发烧的婴幼儿可能性更大。一般高热持续3天后,随着体温下降会有皮疹出现。皮疹一般持续3天左右。对于皮疹无需特别治疗。当高热持续已超过3整天,还是应该去看医生,排除一些疾病。 幼儿急疹是典型的病毒感染,整个病程约一周。头三天以高热为主,体温可达39-40度。此间,除了高热往往无其它不适。三天后,体温逐渐恢复正常,同时从颜面部开始出现红色皮疹,迅速播散到全身。持续3天左右自然消退。整个过程除退热,无需特别治疗。幼儿急疹是考验新手父母的一道难题。 由于幼儿急疹的确诊为马后炮,遇到高热后出疹,多可确定。遇到出疹,家长不应惊慌,而应放心才是。因为这种热后的出疹,既不怕风,也不怕水,不需特别护理,等待3天自行消退。出疹期间,不痒不痛,无需特别治疗。疹退后不留痕迹,更不后留疤。热退后出疹,即是疾病即将痊愈的征象。 2)如果是感冒发烧,一定要记住,给孩子体内补充充足水分,这样退热药才能起作用。 发热时,若体温未达38.5度,考虑用物理降温,包括多饮水、温水浴、退热贴等。只有体温超过38.5度,才需用退热药物。其实退热药物也是迫使人体通过皮肤散热的过程。若体内水分不够,不论是物理降温,还是药物降温,效果均不满意。若孩子不接受一种物理降温方式,可使用另外一种。 孩子发烧时,家长不要纠结哪种测量体温的方法更加准确。任何一种方法测量出体温超过38.5度,都应给孩子服用退热药(对乙酰氨基酚或布洛芬)+物理降温(多喝水、热水浴、温湿敷等)。家长一定要记住,体内水分充足,退热药才能起作用。所以,保证液体入量,对退烧来说,至关重要! 不论是服退热药,还是物理降温,最终退热都要经皮肤发汗、呼吸、排尿、排便等生理过程而实现,其中经皮肤散热是最主要途径。退热药只通过刺激人大脑中枢迫使体内增加散热。若体内水分不足,即不能有效散热。这就是为何发热几天,退热药“不灵”的原因。发热时多饮水或奶等液体甚为重要! 2、宝宝在春季为何特别容易腹泻? 1)由于神经系统对胃肠的调节功能差,所以,饮食稍有改变,都可引起腹泻。 孩子出现腹泻,应留取大便标本进行大便常规+便潜血+轮状病毒抗原的检测。如果检测结果为阴性,考虑是应用抗生素3天所致的抗生素相关性腹泻。抗生素相关性腹泻不仅可导致菌群失调,还可导致乳糖不耐受。建议:益生菌;母乳+乳糖酶或不含乳糖配方粉;简单易消化辅食。坚持一到两周。 如果母乳喂养婴儿出现腹泻,可以继续保持母乳喂养+益生菌制剂(不含牛奶、不含乳糖)。如果3天后腹泻仍严重,说明婴儿对母乳中的乳糖出现不耐受现象。建议此时在母乳喂养的基础上,添加外源性乳糖酶。将母乳停掉,换成无乳糖配方不是明智的选择。 配方粉喂养婴儿患上轮状病毒引起的腹泻时,一定要将配方粉换成无乳糖配方。轮状病毒等病菌可损伤小肠黏膜表面,造成位于其表面的乳糖酶受损,从而引起对配方奶中的乳糖出现不耐受现象,加重和延长腹泻。无乳糖配方,是利用麦芽糖糊精替代了乳糖,仍属均衡营养配方,利于腹泻的治疗。

护理查房 吸入性肺炎

护理查房——吸入性肺炎 概念: 吸入性肺炎(aspiration pneumonitis)系吸入酸性物质、动物脂肪如食物、胃容物以及其他刺激性液体和发挥性的碳氢化合物后,引起的化学性肺炎。严重者可发生呼吸衰竭或呼吸窘迫综合征。 病因: 临床上吸入胃内容物,由于胃酸引起的肺炎较吸入碳氢化合物液体为多见,且更为重要。煤油、汽油、干洗剂、傢具上光剂等有时可误吸,多见于儿童。正常人由于喉保护性反射和吞咽的协同作用,一般食物和异物不易进入下呼吸道,即使误吸少量液体,亦可通过咳嗽排出。在神志不清时如全身麻醉、脑血管意外、癫痫发作、酒精中毒、麻醉过量或服镇静剂后,防御功能减弱或消失,异物即可吸入气管;食管病变如食管失驰缓症、食管上段癌肿、zenker 食管憩室,食管下咽不能全部入胃、反流入气管;各种原因引起的气管食管瘘,食物可经食管直接进入气管内;医源性因素如胃管刺激咽部引起呕吐;气管插管或气管切开影响喉功能,抑制正常咽部运动,可将呕吐物吸入气道。老年人反应性差更易发生。 胃容物吸入后,由于胃酸的刺激,产生急性肺部炎症反应,其严重程度与胃液中盐酸浓度、吸入量以及在肺内的分布情况有关。吸入胃酸的ph≤2.5时,吸入量25ml即能引起严重的肺组织损伤。动物实验中证实,吸入ph<1.5的液体3ml/kg体重时可致死。吸入液的分布范围越广泛,损害越严重。 临床表现: 患者常有吸入诱因史,迅速发病,多于1~3小时后出现症状,临床表现与诱发病因有关,如由于气管-食管瘘引起的,则每于进食后有痉挛性咳嗽、气急。在神志不清情况下,吸入时常无明显症状,但1~2小时后可突然发生呼吸困难,迅速出现紫绀和低血压,常咳出浆液性泡沫状痰,可带血。两肺闻及湿罗音,可伴嗜鸣音。严重者可发生呼吸窘迫综合征。胸部x线示于吸入后1~2小时即能见到两肺散在不规则片状边缘模糊阴影,肺内病变分布与吸收时体位有关,常见于中下肺野,右肺为多见。发生肺水肿,则两肺出现的片状、云絮状阴影融合成大片状,从两肺门向外扩散,以两肺中内带为明显,与心源性急性肺水肿的x 线表现相似,但心脏大小和外形正常,无肺静脉高压征象。 护理评估: 1.病人一般资料 姓名:丁** 年龄:83岁 性别:男 科室:急诊内科 主诉:反复咳嗽、咳痰,加重伴发热2周 入院诊断:吸入性肺炎 慢性支气管炎 糖尿病 高血压

社区获得性肺炎

社区获得性肺炎诊疗指南 社区获得性肺炎(CAP)是指在医院外罹患的感染性肺实质(含肺泡壁,即广义上的肺间质)炎症,包括具有明确潜伏期的病原体感染而在入院后潜伏期内发病的肺炎。CAP是威胁人类健康的常见感染性疾病之一,其致病原的组成和耐药特性在不同国家、不同地区之间存在着明显差异,而且随着时间的推移而不断变迁。近年来,由于社会人口的老龄化、免疫损害宿主增加、病原体变迁和抗生素耐药率上升等原因,CAP的诊治面临许多新问题。最近,中华医学会呼吸病学分会完成了两项较大样本的全国性CAP流行病学调查,在此基础上,结合国外CAP诊治方面的最新研究进展,对1999年制定的《社区获得性肺炎诊断和治疗指南(草案))进行了适当修改,旨在指导临床建立可靠的诊断,全面评估病情,确定处理方针,改善预后,尽量避免不恰当的经验性治疗,减少抗生素选择的压力,延缓耐药,节约医药卫生资源。 一、CAP的临床诊断依据 1.新近出现的咳嗽、咳痰或原有呼吸道疾病症状加重,并出现脓性痰,伴或不伴胸痛。 2.发热。 3.肺实变体征和(或)闻及湿性啰音。 4.WBC>10×109/L或<4×109/L,伴或不伴细胞核左移。 5.胸部X线检查显示片状、斑片状浸润性阴影或间质性

改变,伴或不伴胸腔积液。 以上1~4项中任何1项加第5项,并除外肺结核、肺部肿瘤、非感染性肺间质性疾病、肺水肿、肺不张、肺栓塞、肺嗜酸性粒细胞浸润症及肺血管炎等后,可建立临床诊断。 二、CAP的病原学诊断 1.病原体检测标本和方法:见表1。 表1 社区获得性肺炎主要病原体检测标本和方法 病原体标本来源显微镜 检查 培养血清学其他 需氧菌和 兼性厌氧菌痰液、经纤维支气管镜 或人工气道吸引的下呼 吸道标本、BALF、经PSB 采集的下呼吸道标本、 血液、胸腔积液、肺活 肺活检标本、尿液 革兰染 色 + - 免疫层析法检 测肺炎链球菌 抗原(针对成 人肺炎链球菌 感染的快速诊 断方法) 厌氧菌经纤维支气管镜或人工 气道吸引的下呼吸道标 本、BALF、经PSB采集 的下呼吸道标本、血液、 胸腔积液 革兰染 色 + - 分枝杆菌痰液、经纤维支气管镜 或人工气道吸引的下呼 萋尼染 色 + + PPD试验、组 织病理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