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七至九年级词类活用一览

人教版七至九年级词类活用一览
人教版七至九年级词类活用一览

人教版七——九年级词类活用一览

七年级(上):

1鞭数十,驱之别院。(《童趣》)(名词活用为动词):用鞭子打。

2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论语〉十则》(时间名词用作状语):按时。

3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同上)(形容词用作名词):A指旧的知识,学过的东西。B 指新的知识,新学的东西。

4楼五架,窗扉皆洞开。(名词作状语):像洞一样。

七年级(下):

5父异焉,借旁近与之。(《伤仲永》)(形容词作意动词):感到惊异。

6邑人奇之,稍稍宾客其父。(同上)(形容词作意动词):认为……奇特、非凡。

7父利其然也。(同上)(名词作意动词)把……看作有利。

8令作诗,不能称前时之闻。(同上)(动词用作名词):名声。

9策勋十二转,赏赐百千强。(《木兰诗》)(名词活用为动词):登记。

10会宾客大宴。(《口技》)(名词用作动词):举行宴会。

11不能名其一处也。(同上)(名词用作动词):说出。

12其一犬坐于前。(《狼》)(名词活用为状语):像狗一样。

13一狼洞其中。(同上)(名词活用为动词):打洞。

14意将隧入以攻其后也。(同上)(名词活用为状语):从隧道。

八年级(上):

15渔人甚异之,复前行。(《桃花源记》)(形容词活用为动词):以……为异或认为……奇怪。

16山不在高,有仙则名。(《陋室铭》)(名词活用为动词):闻名,著名。

17水不在深,有龙则灵。(同上)(形容词活用作动词):显出灵异。

18斯是陋室,惟吾德馨。(同上)(形容词活用为动词):此处指居室的主人道德美好高尚,可译为有了芳馨。

19无丝竹之乱耳。(同上)(动词用作使动词):使……受到扰乱。

20无案牍之劳形。(同上)(动词用作使动词):使……感到劳累。

21中轩敞者为舱,箬篷覆之。(《核舟记》(名词用作状语):用箬篷。

22石青糁之。(同上)(名词用作状语):用石青。

23石青糁之。(同上)(名词用作动词):原意是煮熟的米粒,在此用于代词“之”的前面,用作动词,即涂染。

24卧右膝。(同上)(使动用法):使……卧,平放。

25诎右臂支船。(同上)(使动用法):使……屈,弯曲。

26而竖其左膝。(同上)(形容词用作使动):使……竖,竖起。

27居右者椎髻仰面。(同上)(名词用作动词):梳着椎形发髻。

28故人不独亲其亲。(《大道之行也》)(第一个“亲”意动用法):以……为亲。

29故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同上)(第一个“子”意动用法):以……为子。

30故外户而不闭。(同上)(名词用作状语):从外面。

31虽乘奔吁御风不以疾也。(《三峡》)(动词用作名词):善跑的马。

32春冬之时,则素湍绿潭。(同上)(形容词用作名词):急流。

33则素湍绿潭,回清倒影。(同上)(形容词用作名词):清波。

34每至晴初霜旦。(同上)(名词用作动词):结霜。

35饮食百物皆倍穹常时。(《观潮》)(形容词用作动词):高过。

36吴儿善泅者数百,皆披发文身。(同上)(名词用作动词):画文彩。

37浙江之潮,天下之伟观也。(同上)(动词用作名词):景象。

38乘骑弄旗标枪舞刀于水面者。(同上)(动词用作名词):马。

39乘骑弄旗标枪舞刀于水面者。(同上)(名词用作动词):树立,举。

40问其姓氏,是金陵人,客此。(《湖心亭看雪》)(名词用作动词):客居。

41与余舟一芥。(同上)(名词作状语):像小草一亲的微小。

八年级(下):

42从流飘荡,任意东西。(《与朱元思书》)(名词作状语);向东或向西。

43急湍甚至箭,猛浪若奔。(同上)(动词用作名词):指飞奔的马。

44负势竞上,互相轩邈。(同上)(形容词用作动词):A指(争着往)高外;B指(争着往)远处。

45先生不知何许人也,亦不详其姓字。(《五柳先生传》)(形容词用作动词);(详细地)知道。

46亲旧知其如此,或置酒而招之。(同上)(形容词用作名词):亲戚朋友。

47衔觞赋诗,以乐其志。(同上)(形容词用作动词):使……乐。

辱于奴隶人之手。(《马说》)(形容词用作动词):辱没。

48一食或尽粟一石。(同上)(形容词用作动词):吃完。

49策之不以其道。(同上)(名词用作动词):鞭策(用鞭子打),驱使。

50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同上)(数词用作动词):行千里。

51食之不能尽其材。(同上)(形容词的使动用法):使……尽,竭尽。

52戴朱缨宝饰之帽,腰白玉之环。(《送东阳马生序》)(名词用作动词):挂在腰间(腰间挂着)

53余则袍敝衣处其间。(同上)(名词用动词):穿着旧棉袄,破衣服。

54每假借于藏书之家,手自笔录。(同上)(名词用作动词):动手。

55手自笔录,计日以还。(同上)(名词用作状语):用笔。

56从小丘西行百二十步。(《小石潭记》)(名词用作状语):向西。

57如鸣环,心乐之。(同上)(动词的意动用法):以……为乐。

58日光下流澈,影布石上。(同上)(名词用作状语):向下。

59斗折蛇行,明灭可见。(同上)(名词用作状语):像北斗星一样。

60其岸势犬牙差互,不可知其源。(同上)(名词用作状语):像狗的牙齿一样。

61凄神寒骨,悄怆幽邃。(同上)(形容词的使动用法):A使……凄凉;B使……寒泠。

62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岳阳楼记》)(形容词用作状语):A在……之前;B在……之后。

63庆历四年春,滕子京谪守巴陵郡。(同上)(名词用作动词):“守”,名词,太守,官名。这里是动词,即“做……太守”。

64名之者谁,太守自谓也。(《醉翁亭记》)(名词用作动词):命名。

65有亭翼然临于泉上者,醉翁亭也。(同上)(名词用作状语):像鸟(张开)翅膀一样。66泉而茗者。(《满井游记》)(名词用作动词):用泉水。

67泉而茗者。(同上)(名词用作动词):煮茶。

而歌者。(同上)(名词用作动词):端着酒杯。

68红装而蹇者。(同上)(名词用作动词):穿着艳装。

69作则飞砂走砾。(同上)(动词的使动用法):使……飞。

70作则飞砂走砾。(同上)(动词的使动用法):使……走。

九年级(上):

71会天大雨,道不通,度已失期。(《陈涉世家》)(名词作动词):下大雨。

72置人所罾鱼腹中。(同上)(名词作动词):用鱼网捕。

73又间令吴广之次所旁丛祠中,夜篝火。(同上)(名词作动词):(用)笼(罩着)。74卒中往往语,皆指目陈胜。(同上)(名词用作动词):用眼睛示意。

75将军身被坚执锐。(同上)(形容词用作名词):A坚固的铁甲。B锐利的武器。

76乃丹书帛曰“陈胜王”。(同上)(名词作状语):用丹砂。

77狐鸣呼曰:“大楚兴,陈胜王。”(同上)(名词用作状语):像狐狸嗥叫的凄厉声音。78天下苦秦久矣。(同上)(形容词的意动用法):以……为苦。

79得鱼腹中书,固以怪之矣。(同上)(形容词的意动用法):认为……奇怪或以……为怪。80忿恚尉,令辱之。(同上)(形容词的使动用法):使……恼怒。

81伏尸二人,流血五步,天下缟素。(《唐睢不辱使命》)(名词用作动词):白色丝织物,指丧服。这里是“穿丧服‘的意思。

82(专诸、聂政、要离)与臣而将四矣。(同上)(数词用作动词):这里是“成为四个人“的意思。

83于是与亮情好日密(《隆中对》)(名词用作状语):一天天(地)

84百姓孰敢不箪食壶浆以迎将军者乎?(同上)(名词作动词):A用箪盛;B用壶装。85外结好孙权,内修政理。(同上)(形容词用作状语):A对外;B对内。

86以光先帝遗德。(《出师表》)(名词用作动词);发扬光大。

87故五月渡泸,深入不毛。(同上)(名词用作动词):长庄稼(长草木)

88恢弘志士之气,不宜妄自菲薄。(同上)(形容词用作动词);发扬。

89亲贤臣,远小人,此先汉所以兴隆也。(同上)(形容词用作动词):和……亲近。

90亲小人,远贤臣,此后汉所以倾颓也。(同上)(形容词用作动词):和……疏远。

91此皆良实,志虑忠纯。(同上)(形容词用作名词):善良、诚实的人。

92攘除奸凶,兴复汉室。(同上)(形容词用作名词):奸邪、凶恶的敌人。

93肉食者鄙,又何间焉(名词活用作动词,参与)

94小信未孚,神弗福也(名词作动词,赐福,保佑)

95公将鼓之(鼓,名词做动词,击鼓)

96朝服衣冠(服:名词用作动词,穿、戴)

97能面刺寡人之过者(面:名词作状语,当面)

98闻寡人之耳者(闻:动词使动用法,使……听到)

99吾妻之美我者(美:形容词的意动用法,以……为美,认为……美)100吾妻之美我者,私我也(私:形容词用作动词,偏爱)

101必先苦其心志(苦:形容词的使动用法,使……痛苦)

102空乏其身(空乏:形容词的使动用法,使……贫困、痛苦)

103人恒过,然后能改(过:名词用作动词,犯错误)

104劳其筋骨(劳:形容词使动用法,使……劳累)

105饿其体肤(饿:形容词使动用法,使……饥饿)

106入则无法家拂士(入:动词用作名词,国内)

107箕畚运于渤海之尾(箕畚:名词用作状语,用箕畚)

108吾与汝毕力平险(毕:形容词)

109惩山北之塞(惩:形容词意动用法,以……为苦,苦于)

110曾不能损魁父之丘(曾:用在否定副词“不”前,加强否定语气,连)111面山而居(面:名词用作动词,向着,对着)

必修1~5词类活用归纳

必修1~5词类活用归纳 必修一 第4课《烛之武退秦师》 烛之武退秦师(退,使动用法,使……撤兵 晋军函陵(军,名词作动词,驻军 若亡郑而有益于君(亡,使动使……灭亡 越国以鄙远(鄙,名作动,把……当边邑 夜缒而出(夜,名词作状语,在夜里 既东封郑(封,用作动词,使……成为疆界 东,名词作状语,在东边 肆其西封(肆,形容词作动词,扩张 因人之力而敝之,不仁(敝,形作动,损害 第5课《荆轲刺秦王》 乃遂收盛樊於期之首,函封之函,名词作状语,用匣子顷之未发,太子迟之迟,形容词意动用法,认为迟 又前而为歌曰(前,名词作动词,上前 乃朝服,设九宾(朝服,名作动,穿上朝服 使使以闻大王(闻,动词使动,使……听闻 箕踞以骂曰(箕,名作状语,像簸箕一样 今行而无信,则秦未可亲也亲,形容词作动词,亲近 皆白衣冠以送之衣冠,名次作动词,穿上衣服,戴上帽子头发上指(上,作状语,向上 群臣怪之(怪,形容词意动用法,觉得奇怪 左右既前(前,名词作动词,上前 断其坐股(断,形容词活用作动词,砍断 第6课《鸿门宴》 ①名词的活用 项伯乃夜驰之沛公军(夜,作状语,连夜 吾得兄事之(兄,作状语,像对待兄长那样 常以身翼蔽沛公(翼,作状语,像鸟翅那样

间至军中(间,作状语,从小路 沛公军霸上(军,作动词,驻军 沛公欲王关中(王,作动词,称王 籍吏民(籍,作动词,登记 范增数目项王(目,作动词,使眼色 刑人如恐不胜(刑,作动词,处罚 道芷阳间行(道,作动词,取道 先破秦入咸阳者王之(王,使动,让…为王 ②动词的活用 项伯杀人,臣活之(活,作使动,使……活 交戟之卫士欲止不内(止,使动,使……止 拔剑撞而破之(破,作使动,使……破 ③形容词的活用 沛公今事有急(急,作名词,紧急情况 君安与项伯有故(故,作名词,老交情 素善留侯张良(善,作动词,与……交好 必修二 第4课《诗经》两首 ①名词的活用 其黄而陨(黄,作动词,变黄 雨雪霏霏(雨,作动词,下 夙兴夜寐(夙、夜,作状语,在早晨,在夜里岂不日戒(日,作状语,天天 ②形容词的活用 三岁食贫(贫,形容词作名词,贫乏 ③数词的活用 士贰其行(贰,使动用法,使……不专一 二三其德(二、三,使动,使…三心二意 第5课《离骚》

部编人教版七至九年级语文课后读读写写汇总

七年级上册 1、春 嗡( )朗润( )酝酿( ) 卖弄( ) 喉咙( )应和( )嘹亮( ) 烘托( ) 静默( )风筝( )抖擞( ) 健壮( ) 呼朋引伴( ) 花枝招展( ) 2、济南的冬天 镶( ) 单单( )安适( )着落( ) 慈善( )肌肤( ) 秀气( ) 宽敞( )贮蓄 ( ) 澄清( ) 空灵( )地毯( ) 3、雨的四季 蝉( )花苞( )娇媚( )棱镜( ) 粗犷( ) 睫毛( )衣裳( )铃铛( ) 端庄( )静谧( ) 屋檐( ) 凌冷( ) 化妆( ) 莅临( )造访( ) 吝啬( ) 淅沥( ) 干涩( )草垛( ) 绿茵茵( ) 咄咄逼人( ) 5、秋天的怀念 瘫痪( )暴怒( )沉寂( ) 侍弄( ) 捶打( )憔悴( )央求( )絮叨( ) 诀别( )淡雅( ) 高洁( ) 烂漫( ) 翻来覆去( ) 喜出望外( ) 6、散步 信服( )分歧( ) 取决( ) 一霎( ) 两全 ( )粼粼( )各得其所( ) 7、散文诗二首 蒂( )梗( ) 匿笑( ) 沐浴( ) 祷告( ) 姊妹( )亭亭( ) 徘徊( ) 遮蔽( ) 心绪( ) 流转( )荫蔽( ) 9、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 窜( )觅( )跪( ) 拗( )确凿( ) 轻捷( )云霄( )倘若( )鉴赏( ) 啄食( )和蔼( )恭敬( )质朴( ) 博学( )渊博( )倜傥( )淋漓( ) 盔甲( )绅士( )人迹罕见( ) 人声鼎沸( ) 10、再塑生命的人 捡( )感慨( ) 搓捻 ( )绽开( ) 争执( )惭愧( )悔恨( )激荡( ) 奥秘( )拼凑( )企盼( ) 截然不同( )疲倦不堪( )小心翼翼( )不求甚解( )混为一谈( ) 恍然大悟( )

(完整版)词类活用练习(含答案解释)

文言文小测系列专题:词类活用 1、下列句中加点词与例句用法不相同的一项是() 例:陈涉首难,豪杰蜂.起 A、信乃谋与家臣夜.诈诏赦诸官徒奴 B、无不膝.行而前 C、欲东.下井陉击赵 D、有一母见信饥,饭.信 2、下列句中加点词用法与例句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例:皆沉.船,破.釜甑 A、水上军开入.之 B、异姓并起,英俊乌.集 C、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已 D、登高而招,臂非加.长也 3、下列句中加点词用法与其它三项不相同的一项是() A、梁以此奇.籍 B、侣.鱼虾而友.麋鹿 C、而相如廷.叱之 D、而耻.学于师 4、下列句中加点词用法与其它三项不相同的一项是() A、吾师.道也,夫庸知其年之先后生于吾乎 B、是故圣.益圣,愚.益愚 C、项王军.壁垓下 D、项王乃复引兵而东. 5、下列句中加点词用法与其它三项不相同的一项是() A、舞.幽壑之潜蛟 B、大王必欲急.臣 C、侣.鱼虾而友.麋鹿 D、项伯杀人,臣活.之 6、下列句中加点词用法与其它三项不相同的一项是() A、将军身披坚.执锐. B、小.学而大.遗 C、积善.成德 D、木直中绳,輮.以为轮 7、下列句中加点词用法与例句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例:追亡逐北,流血漂.橹 A、殚.其地之出,竭.其庐之入 B、燕赵之收藏 ..,韩魏之经营 C、外连横而斗.诸候 D、钩党之捕.遍于天下 8、下列句中加点词用法与其它三项不相同的一项是() A、等死,死.国可乎 B、既泣.之三日,乃誓疗之 C、后人哀.之而不鉴 D、其下.圣人也亦远矣 9、下列句中加点词用法与其它三项不相同的一项是() A、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B、牛困人饥日已高. C、盖失强援,不能独完. D、以事秦之心礼.天下之奇才 10、下列各句中没有词类活用现象的一项() A、纵江东父老怜而王我 B、辟左右与之步于庭 C、信与张耳以兵数万 D、足下深沟高垒,坚勿与战 11、下列各句中没有词类活用现象的一项()

最新人教部编版七年级至九年级全套文学常识归纳

最新人教部编版七年级至九年级全套文学常识归纳 一:外国作家作品 1(7上)*《赫耳墨斯和雕像者》《蚊子和狮子》,寓言。选自《伊索寓言》,公元前六世纪。《伊索寓言》是一部寓言故事集。相传伊索是公元前六世纪古希腊人,善于讲动物故事。现存的《伊索寓言》是古希腊、古罗马时代流传下来的故事,经后人汇集,统归在伊索名下。寓言,用假托的故事寄寓意味深长的道理,给人以启示.寓言一般比较短小,故事的主人公可以是人,也可以是拟人化的动植物或其他事物.寓言在创作上常常运用夸张和拟人等表现手法.寓言早在我国春秋战国时代就已经盛行.诸子百家著作中都有不少寓言故事流传下来. 2(7下)*《假如生活欺骗了你》,诗歌。选自《普希金诗集》,十九世纪。作者:普希金(1799—1837),俄国诗人,史称“俄罗斯文学之父”,著名诗作有《自由颂》《致大海》《致恰达耶夫》等。他的创作对俄国文学和语言的发展影响很大。本诗作者以劝告的口吻,语调亲密和婉,热诚坦率,从中我们可以感受到诗人真诚博大的情怀和坚强乐观的思想情绪。 3(9下)*《祖国》,诗歌。选自《莱蒙托夫诗选》,十九世纪。作者:莱蒙托夫(1814—1841),俄国诗人。莱蒙托夫的一曲<<祖国>>,从独特的角度,以自己的方式,抒发了对祖国奇异的“爱情”。 4(9下)《变色龙》,小说。选自《契诃夫小说选》,十九世纪。契诃夫(1860—1904),俄国作家,代表作有《装在套子里的人》,剧本《万尼亚舅舅》等。本课中作者把主人公奥楚蔑洛夫警官比作变色龙,说明他是一个善于见风使舵、媚上欺下、反复无常、不知羞耻的沙皇的忠实走狗。

5(8下)《海燕》,散文诗。选自《高尔基全集》,十九世纪~二十世纪。作者:高尔基,无产阶级革命导师,社会主义现实主义文学奠基人。最著名的长篇小说《母亲》和自传体三部曲《童年》《在人间》《我的大学》。《海燕》是高尔基写的“幻想曲”《春天的旋律》的结尾部分,原题为“海燕之歌”。在俄文里,“海燕”一词含有“暴风雨的预言者”之意。本文最突出的特色就是象征手法的运用,海燕象征了大智大勇的无产阶级革命先驱者,海燕的疾呼,正是时代战斗的宣言,它预示着革命风暴即将来临,鼓舞人们积极行动起来,去迎接伟大的战斗,表现了一种坚强无畏的革命理想主义精神。 6(9上)*《夜》,诗歌。选自《外国名诗三百首》,十九世纪。作者:叶塞宁(1895—1925),俄罗斯田园诗人。本诗传达出诗人对大自然的热爱和他安适、宁静的心境。 7(8上)*《蜡烛》,通讯。选自《阅读和欣赏》,二十世纪。作者:西蒙诺夫(1915—1979),苏联作家。本文赞美反法西斯同盟各国战斗的友谊,讴歌南斯拉夫人民对苏联红军的深厚感情。烛光,是红军烈士生命之光;烛光,寄托着南斯拉夫人民对红军烈士的哀思;烛光,是两国人民战斗情谊的象征。 8(9上)*《致女儿的信》,书信。选自《关于爱的思考》,二十世纪。作者:苏霍姆林斯基(1918—1970),苏联教育实践家和教育理论家。代表作有《给教师的一百条建议》《把整个心灵献给孩子》等,收在《苏霍姆林斯基选集》里。本文作者通过一个寓意深刻的故事,向女儿诠释了爱情的真切含义,同时热情赞颂了真正的爱情是人类永恒的美和力量,文章表达对女儿理智而深情的父爱。

7词类活用答案

词类活用 【学习目标】 1.深入理解名词活用知识点规律说明,系统全面掌握名词活用现象相关知识。 2.复习课内名词类活用现象,丰富课内相关积累。 3.加强训练,提高课外名词知识运用及考查的能力。 【学习要点】 1.名词活用相关语法知识。 2.识记课内名词活用现象。 一、高考考点示例 例1.【2009年上海春季高考卷】 永州龙兴寺东北陬有堂,堂之地隆然负砖甓而起者,广四步,高一尺五寸。始之为堂也,夷之而又高,凡持锸者尽死。永州居楚越间,其人鬼且禨。由是寺之人皆神之,人莫敢夷。 18.以下加点词与“其人鬼且禨”中的“禨”用法相同的一项是()(2分) A.自圆.其说 B.不胫.而走 C.降.龙伏虎 D.貌.合神离 例2.【2010年上海春季高考卷】 自垣内视之,则系干之别枝若虹之垂地,首尾无端不可测。居人以为神,祠而祀之。 18.下列加点词与“祠而祀之”中的“祠”用法相同的两项是……()(2分)A.会天雨.,道湿不可行 B. 以夭梅病.梅为业以求钱也 C.余自齐安舟.行适临汝 D. 道.芷阳间行 E.侣鱼虾而友.麋鹿 例3.【2012年上海春季高考卷】 20. 把下列句子译成现代汉语。(6分)

(1)桓帝爱其才貌,诏妻以公主。 例4.【2012年上海秋季高考卷】 17. 写出下列加点词语在句中的意思。(4分) (2)布衣 ..草履而牧羊() 二、考点简析 第1、2例以选择题形式辨析实词的活用情况,重点是区分名词作动词和其它活用情况,第1例中“鬼”、“禨”与B项中的“胫(长腿)”都应该是名词活用为一般动词,是“迷信鬼神,向鬼神求福”的意思。其它的“病”是使动用法,“使……成为病态”;“舟”是名词作状语,乘船,表明出行的的方式,凭借的工具;“友”是名词的意动用法,“以……为友”;“圆”是形容词使动用法,“使……圆”;“降”,动词使动用法,“使……投降”;“貌”,名词做状语,在外表上。第2例中的的“祠”与A项中的“雨(下雨)”、D项中的“道(取道)”是名词作动词。 第3、4例是同一年中对名词活用为动词这一知识点的集中考察,虽然题型不同,但难度不高,主要检测学生的灵活性。例3中,“妻”活用为动词,根据语境是“嫁作妻子”的意思;例4中,“布衣”活用为动词,解释为“穿布衣”,前后语境明白晓畅。该题的失分主要在于学生“想当然”地把该词往文化常识上靠,解释为“平民”,缺乏对词语在语境中含义的斟酌。 【课内整理】请把下列句子中名词活用为动词的词加点,并在括号内解释1.名我固当(名:称呼,命名)《种树郭橐驼传》 2.病瘘(病:患……病)《种树郭橐驼传》 3.早实以蕃(实:结果实)《种树郭橐驼传》 4.爪其肤以验其生枯(爪:用指甲掐)《种树郭橐驼传》 5.而卒以祸(祸:遭受祸害)《种树郭橐驼传》 6.未可明诏大号以绳天下之梅也(绳:约束)《病梅馆记》 7.而江浙之梅皆病(病:呈病态、成为病态)《病梅馆记》 8.予购三百盆,皆病者(病:呈病态、成为病态)《病梅馆记》 9.试使斗而才(才:显示才能)《促织》 10.杖至百 (杖:用杖打)《促织》 11.大喜,笼归(笼:用笼子装着)《促织》 12.上于盆而养之(上:放)《促织》

古汉语练习答案(词类活用)

一、以下是从《史记·苏秦列传》中依次摘出的句子。请指出活用为动词的名词,说明活用的条件,并将全句译成现代汉语: 1、周人之俗,治产业,力工商,逐什二以为务。 “力”活用为动词,意思是“致力”,与“工商”构成动宾关系。译文:按照周国人的风俗,大家都经营产业,致力工商,把谋取十分之一二利润作为谋生的手段。 2、禹无百人之聚,而王诸侯。 “王”活用为动词,意思是“称王”,与“诸侯”构成动宾关系。译文:夏禹聚集的人数没有一百人,却统率了天下诸侯。3、夫破人之与破于人也,臣人之与臣于人也,岂可同日而论哉! “臣”活用为动词,“臣人”意思是“使别人称臣”,“臣”为使动用法;“臣于人”意思是“对别人称臣”,“臣”用如一般动词。 4、令天下之将相会于洹水之上,通质,刳白马而盟。 洹水:水名,在今河南省北境。通质:交换人质。刳:剖开并挖空,此泛指宰杀。名词用“而”连结时,一般活用为动词。“盟”活用为动词,意思是“结盟”、“订立盟约”。译文:让天下的将领和卿相在洹水边上会盟,互相交换人质,宰杀白马来订立盟约。 5、六国从亲以宾秦,则秦甲必不敢出于函谷以害山东矣。宾:通摈,排斥,弃绝。从:同“纵”,南北为纵,活用为动

词,意思是“合纵”。译文:六国合纵相亲,共同对抗秦国,那么秦国的军队一定不敢走出函谷关来危害山东各国了。 6、惠王使犀首攻魏,禽将龙贾,取魏之雕阴,且欲东兵。犀首:本魏国武官名,此指魏人公孙衍,当时在秦作官。龙贾:魏将。雕阴:地名,在今陕西甘南县南。“兵”活用为动词,意思是“用兵”(方位名词“东”作状语)。名词放到副词后面活用为动词。译文:秦惠王派犀首攻打魏国,活捉魏国将领龙贾,攻取魏国的雕阴,并且打算向东方用兵。 7、以有尽之地而逆无已之求,此所谓市怨结祸者也。 逆:接受。“市”活用为动词,购买。译文:拿有限的土地去迎合无止境的贪求,这正为通常所说的买下怨恨结下祸根的意思。 8、故为大王计,莫如从亲而孤秦。 “从”同“纵”,南北为纵,活用为动词,合纵。“孤”形容词活用为动词,意思是“孤立”。译文:所以替大王您考虑,没有哪个赶的上六国合纵相亲以孤立秦国更好。 9、从合则楚王,衡成则秦帝。 “王”活用为动词,意思是“称王”;“帝”活用为动词,意思是“称帝”。译文:合纵成功就能让楚国称王,连横成功就会使秦国称帝。 10、苏秦为从约长,并相六国。 “相”活用为动词,意思是“任相国”。译文:苏秦做了合纵联

(word完整版)部编教材七至九年级课内外古诗

七上课内古诗 1. 观沧海三国魏曹操 东临碣石,以观沧海。水何澹澹,山岛竦峙。树木丛生,百草丰茂。秋风萧瑟,洪波涌起。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幸甚至哉!歌以咏志。 2. 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唐李白杨花落尽子规啼,闻道龙标过五溪。 我寄愁心与明月,随君直到夜郎西。 3. 次北固山下唐王湾 客路青山外,行舟绿水前。 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 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 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 4. 天净沙·秋思元马致远 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 七上课外古诗词 5. 峨眉山月歌唐李白 峨眉山月半轮秋,影入平羌江水流。 夜发清溪向三峡,思君不见下渝州。 6. 江南逢李龟年唐杜甫 岐王宅里寻常见,崔九堂前几度闻。 正是江南好风景,落花时节又逢君。 7. 行军九日思长安故园唐岑参 强欲登高去,无人送酒来。 遥怜故园菊,应傍战场开。8. 夜上受降城闻笛唐李益 回乐烽前沙似雪,受降城外月如霜。 不知何处吹芦管,一夜征人尽望乡。 9. 秋词(其一)唐刘禹锡 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胜春朝。 晴空一鹤排云上,便引诗情到碧霄。 10.夜雨寄北唐李商隐 君问归期未有期,巴山夜雨涨秋池。 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 11. 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宋陆游 僵卧孤村不自哀,尚思为国戍轮台。 夜阑卧听风吹雨,铁马冰河入梦来。 12.潼关清谭嗣同 终古高云簇此城,秋风吹散马蹄声。 河流大野犹嫌束,山入潼关不解平。 七下课内古诗 13.木兰诗 万里赴戎机,关山度若飞。 朔气传金柝,寒光照铁衣。 将军百战死,壮士十年归。 14.竹里馆唐王维 独坐幽篁里,弹琴复长啸。 深林人不知,明月来相照。 15. 春夜洛城闻笛唐李白 谁家玉笛暗飞声,散入春风满洛城。 此夜曲中闻折柳,何人不起故园情。 16. 逢入京使唐岑参 故园东望路漫漫,双袖龙钟泪不干。 马上相逢无纸笔,凭君传语报平安。 17. 晚春唐韩愈 草树知春不久归,百般红紫斗芳菲。 杨花榆荚无才思,惟解漫天作雪飞。 七下课外古诗词 18. 登幽州台歌唐陈子昂 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 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 19.望岳唐杜甫 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 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 荡胸生曾云,决眦入归鸟。 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20.登飞来峰宋王安石 飞来山上千寻塔,闻说鸡鸣见日升。 不畏浮云遮望眼,自缘身在最高层。 21. 游山西村宋陆游 莫笑农家腊酒浑,丰年留客足鸡豚。 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箫鼓追随春社近,衣冠简朴古风存。 从今若许闲乘月,拄杖无时夜叩门。 22.己亥杂诗清龚自珍 浩荡离愁白日斜,吟鞭东指即天涯。 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 23. 泊秦淮唐杜牧 烟笼寒水月笼沙,夜泊秦淮近酒家。 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后庭花。 24.贾生唐李商隐 宣室求贤访逐臣,贾生才调更无伦。 可怜夜半虚前席,不问苍生问鬼神。 25. 过松源晨炊漆公店宋杨万里 莫言下岭便无难,赚得行人错喜欢。 正入万山围子里,一山放出一山拦。 26. 约客宋赵师秀 黄梅时节家家雨,青草池塘处处蛙。 有约不来过夜半,闲敲棋子落灯花。 八上古诗文 27.野望唐王绩 东皋薄暮望,徙倚欲何依。 树树皆秋色,山山唯落晖。 牧人驱犊返,猎马带禽归。 相顾无相识,长歌怀采薇。 28. 黄鹤楼唐崔颢 昔人已乘黄鹤去,此地空余黄鹤楼。 黄鹤一去不复返,白云千载空悠悠。 晴川历历汉阳树,芳草萋萋鹦鹉洲。 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

词类活用答案

初中文言文词类活用答案 (一)名词作动词 1、天雨墙坏雨:名词用作动词,下雨。 2、妇抚儿乳乳:名词用作动词,喂奶。 3、不能名其一处也名:名词用作动词,说出。 4、会宾客大宴会:名词用作动词,恰逢,正遇上。 宴:名词用作为动词,举行宴会。 5、山不在高,有仙则名名:名词用作动词,出名,闻名。 6、腰白玉之环腰:名词用作动词,腰佩。 7、狼不敢前前:名词用作动词,向前。 8、恐前后受其敌敌:名词用作为动词,攻击。 9、一狼洞其中洞:名词用作动词,打洞。 10、意将隧入以攻其后也隧:名词用作动词,(从柴草中)打洞。 11、听妇前致词前:名词用作动词,向前。 12、每至晴初霜旦霜:名词用作动词,下霜。 13、虽乘奔御风不以及也奔:名词用做动词,飞奔的马 14、皆披发文身文:名词用作动词,画文彩。 15、以光先帝遗德光:名词用作动词,发扬光大。 16、名之者谁,太守自谓也名:名词用作动词,命名,给…取名。 17、故自号曰醉翁也号:名词用作动词,取别号。 18、泉而茗者,罍而歌者,红装而蹇者 泉:名词用作动词,汲泉水。 茗:名词用作动词,煮茶。 罍:名词用作动词,端酒杯。 红装:名词用作动词,穿着艳装。 蹇:名词用作动词,骑驴。19、皆指目陈胜目:名词用作动词,用眼睛示意。《陈涉世家》 20、尉果笞广笞:名词用作动词,用竹板打。《陈涉世家》 21、攻铚、酂、苦、柘、谯皆下之 下:名词用作动词,攻下,攻克。 22、陈胜王王:名词用作动词,为君王。 23、置人所罾鱼腹中罾:名词用作动词,用鱼网。 24、功宜为王功:名词用作动词,论功劳。 25、皆刑其长吏刑:名词用作动词,惩罚。 26、策勋十二转策:名词用作为动词,记下。 27、愿为市鞍马市:名词用作为动词,买。 28、处处志之志:名词用作动词,做标记。 29、未果,寻病终果:名词用作动词,实现。 30、流血五步,天下缟素缟素:名词用作动词,穿孝服。 31、天下缟素,今日是也缟素:名词用作动词,穿丧服。 32、恵子相梁相:名词用作动词,做宰相。 33、小信未孚,神弗福也幅:名词做动词,赐福,保佑。 34、一鼓作气公将鼓之鼓:名词用作动词,击鼓。 35、肉食者谋之,又何加间焉间:名词用作动词,参与。 36、驴不胜其怒,蹄之蹄:名词用作动词,踢。 37、鞭数十,驱之别院鞭:名词用作动词,用鞭子打。 38、策之不以其道策:名词用作动词,用鞭打。 39、相随饷田去,丁壮在南冈饷:名词用作动词,送食物。 40、域民不以封疆之界域:名词用作动词,限制。 41、行舟绿水前行:名词用作动词,前行。 42、稍稍宾客其父宾客:名词用作动词,以宾客之礼相待。 43、居右者椎髻仰面椎髻:名词用作动词,梳着椎形的发髻。 44、造化钟神秀钟:名词用作动词,聚集。 45、浑欲不胜簪簪:名词用作动词,插簪。 46、听妇前致词前:名词用作动词,上前。 47、客此客:名词用作动词,客居。 48、大雪三日雪:名词用作动词,下雪。

高中语文必修1——5-词类活用

高中语文必修1——5-词类活用

名词作动词 必修一 《烛之武退秦师》 晋军函陵,秦军汜南军:驻军与郑人盟盟:结盟 《荆轲刺秦王》 士皆垂泪涕泣涕:名词作动词,流泪又前而为歌曰前:名词作动词,上前前为谢曰前:名词作动词,上前樊於期乃前曰前:名词作动词,走上前《鸿门宴》 沛公欲王关中王:称王 籍吏民籍:造户籍册或登记 范增数目项王目:使眼色 刑人如恐不胜刑:用刑罚 道芷阳间行道:处罚人取道 必修二 《离骚》 余虽好修姱以靰羁兮羁:束缚 鸷鸟之不群兮群:合群

《孔雀东南飞》并序 槌床便大怒槌:拍,敲击 自名秦罗敷名:取名。名叫 谢家事夫婿事:侍奉,服侍 任宦于台阁任宦:做官 头上玳琩光光:发光 交广市鲑珍市:买,购买 《诗三首》 我有嘉宾,鼓瑟吹笙鼓:弹奏 《兰亭集序》 映带左右带:环绕 一觞一咏觞:喝酒 《游褒禅山记》 唐浮图慧褒始舍于其址舍:筑舍,定居 以故其后名之曰:褒禅名:命名,称呼 后世之谬其传而莫能名者名:说明白 必修三 《蜀道难》 砯崖转石万壑雷砯:原指水冲击石壁《杜甫诗三首》 无边落木萧萧下下:落下 《琵琶行》 歌以赠之歌:作歌 梦啼妆泪红阑干泪:流泪

遂命酒命:设酒席 《寡人之于国也》 填然鼓之鼓:打鼓 七十者衣帛食肉衣:穿 黎民不饥不寒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王:为王、称王、统一天下 树之以桑树:种植 王无罪岁罪:归罪、归咎《劝学》 假舆马者,非利足也足:走得快 假舟楫者,非能水也水:游泳 《过秦论》 履至尊而制六合履:登上 子孙帝王万世之业也帝王:称帝,称王 陈涉瓮牖绳枢之子瓮:用瓮作绳:用绳系 将数百之众将:率领 序八州而朝同列序:安排,布置,引申为‘’统辖‘’《师说》 吾师道也师:学习 师道之不传也不矣师:从师 或师焉,或否焉师:从师 其下圣人也亦远矣下:低于 君子不齿齿:并列……排列 必修四 《柳永词两首》 异曰图将好景图:画 嬉嬉钓叟莲娃莲:采莲 都门帐饮无绪帐:设帐

人教部编版初中语文7到9年级文言文重要语句的翻译

人教部编版初中语文7到9年级文言文重要语句的翻译 七年级上册 1.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学而》 曾子说:“我每天多次反省自己:替别人办事是不是尽心竭力了呢?同朋友交往是不是诚实可信了呢?老师传授的知识是不是复习了呢?” 2.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光读书学习不知道思考,就迷惑不解;光思考却不去读书学习,就会疑惑而无所得。 3.默而识之,学而不厌,诲人不倦:默默地记住所学的知识,学习却不感觉满足,教导他人不知疲倦。 4.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几个人在一起行路,一定有可以作为我的教师的人在中间;选择他们的长处来学习,他们的短处,自己如果也有,就要改掉它。 5.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懂得它的人不如喜爱它的人,喜爱它的人又不如以它为乐的人。 6.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消逝的时光像这河水一样呀!日夜不停。 7.子夏曰:“博学而笃志,切问而近思,仁在其中矣。”

子夏说:“博览群书广泛学习,而且能坚守自己的志向,恳切地提问,多考虑当前的事,仁德就在其中了。” 七年级下册 8.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这里土地平坦开阔,房屋整整齐齐,有肥沃的田地,美丽的池塘和桑树竹子之类。 9.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老人和小孩都非常快乐,自由自在。 10.寒暑易节,始一返焉:冬夏换季,才往返一次呢。 11.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青苔碧绿,长到台阶上,草色青葱,映入帘子中。 12.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没有嘈杂的音乐扰乱两耳,没有官府公文劳累身心。 13.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我唯独喜爱莲花,它从污泥中长出来,却不受到污染,在清水里洗涤过但是不显得妖媚。 14.噫!菊之爱,陶后鲜有闻。莲之爱,同予者何人?牡丹之爱,宜乎众矣:唉!对于菊花的爱好,陶渊明以后很少听到了。对于莲花的爱好,像我一样的人还有什么人呢?对于牡丹的爱好,人数当然就很多了。 八年级上册 15.自三峡七百里中,两岸连山,略无阙处;重岩叠嶂,

词类活用练习

词类活用练习 Company Document number:WUUT-WUUY-WBBGB-BWYTT-1982GT

词类活用练习 1、下列加点词,与“余稍为修葺,使不上漏”中“上”字用法不相同的一项是( )。 A 、百年老屋.尘泥渗漉,雨泽下.注 B 、妣,先大母婢也,乳. 二世。 C 、东犬西.吠,客逾庖而宴,鸡栖于厅 D 、庭有枇杷树,吾妻死之年所手.植也 2、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用法不同于其他的一项是: ( ) A 、火尚足以明. B 、是故圣益圣. ,愚益愚 C 、问其深.,则其好游者不能穷也 D 、非常之观,常在于险. 远 3、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用法不同于其他的一项是: ( ) A 、长桥卧波,未云何龙. B 、无乃尔是过. 与 C 、刑.人如恐不胜 D 、年十七,好. 古文 4、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用法不同于其他的一项是: ( ) A 、拔剑撞而破.之 B 、骊山.北构而西.折 C 、天下云. 集响应 D 、道. 芷阳间行 5、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用法不同于其他的一项是: ( ) A 、舞.幽壑之潜蛟,泣孤舟之嫠妇 B 、侣鱼虾而友. 糜鹿 C 、序八州而朝.同列 D 、先破秦入咸阳者王. 之 6、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用法不同于其他的一项是: ( ) A 、非有仲尼,墨翟之贤. B 、且夫天下非小. 弱也 C 、小.学而大遗 D 、是故圣.益圣,愚. 益愚 7、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用法不同于其他的一项是: ( )

A 、歌.窈窕之章 B 、假舟楫者,非能水. 也 C 、则其至.又加少矣 D 、唐浮图慧褒始舍. 于其址 8、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用法不同于其他的一项是: ( ) A 、却.匈奴七百余里 B 、上. 食埃土,下饮黄泉 C 、吾得兄.事 D 、君子博学而日. 参省乎己 9、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用法不同于其他的一项是: ( ) A 、覆道行空,不霁何虹. B 、五十者可以衣.帛矣 C 、沛公军. 霸上 D 、此其志不在小. 10、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用法不同于其他的一项是: ( ) A 、既来.之,则安.之 B 、襟.三江而带. 五湖 C 、授之书而习.其句读者 D 、交戟之卫士欲止. 不内 11、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用法不同于其他的一项是: ( ) A 、族. 秦者,秦也,非天下也。 B 、下. 江陵 C 、后世之谬其传.莫能名者 D 、五亩之宅,树. 之以桑 12、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用法不同于其他的一项是: ( ) A 、有席.卷天下,包.举宇内,囊.括四海之意 B 、远人不服而不能来. 也 C 、以愚.黔首 D 、沛公旦日从. 百余骑来见项王 13、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用法不同于其他的一项是: ( ) A 、位卑.则足羞,官盛则近谀 B 、后世必为子孙忧. C 、积善.成德,而神明自得 D 、秋毫不敢有所近. 14、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用法不同于其他的一项是: ( )

必修1-5词类活用(教师答案版)

2015届高三语文第一轮复习之粤教版必修1—5词类活用三、请找出下列句子中活用词的含义,试试吧! (一)名词作动词 1.名.余曰正则兮,字.余曰灵均:取名;取表字。 2.杂彩三百匹,广交市.鲑珍:买。 3.辞楼下殿,辇.来于秦:坐辇车 4.朝歌.夜弦.,为秦宫人:唱歌;弹琴。 5.族.秦者秦也,非天下也:灭族。 6.方其破荆州,下江陵,顺流而东.也:东下。 7.况吾与子渔樵 ..于江渚之上:打鱼;砍柴。 8.前辟四窗,垣墙 ..周庭:砌上墙。 9.东犬西吠,客逾庖而宴.:吃饭。 10.妪,先大母婢也,乳.二世:喂养。 11.此吾祖太常公宣德间执此以朝.:上朝。 12.我腾跃而上.,不过数仞而下.:向上飞;落下来。 13.要.其何以成何以败:总结。 14.遂命酒.,使快弹数曲:摆酒。 15.因为长句,歌.以赠之:作歌。 16.填然鼓.之,兵刃既接:击鼓。 17.王亩之宅,树之以桑,五十者可以衣.帛矣:穿。 18.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称王。 19.王无罪.岁,斯天下之民至焉:归罪。 20.假舟楫者,非能水.也:游水,游泳。 21.过.秦论:指出……的过失。 22.诸侯恐惧,会盟 ..而谋弱秦:集会结盟。 23.吞二周而亡诸侯,履.至尊而制六合:登上。 24.然而陈涉瓮.牖绳.枢之子:用(破)水缸做(窗户),用草绳栓住(门枢)。25.巫医乐师百工之人,不耻相师.:学习。 26.当此之时,民无饥者,而君反以罪.臣:怪罪。 27.惧满溢则思江海而下.百川:居……之下。 28.沛公军.霸上,未得与项羽相见:驻扎。 29.沛公欲王.关中:称王。 30.籍.吏民,封府库:登记户口。 31.范增数目.项王:示意。 32.若入前为寿,寿.毕,请以剑舞:敬酒。 33.从郦山下,道.芷阳间行:取道。 34.晞一营大噪,尽甲.:穿上铠甲。 35.太尉曰:“无伤也,请辞.于军。”:致辞。

必修五文言文知识归纳

《归去来兮辞》知识点归纳 一、找出下列句中的通假字并解释字的通假意义。 乃瞻衡宇衡,通“横”; 景翳翳以将入景,同“影”,日光。 二、找出下列句中含古今异义的词,并解释其古今意义。 悦亲戚之情话。亲戚,古义:指包括父母兄弟在内的内外亲属;今义:指跟自己家庭有婚姻关系或血统关系的家庭或成员。情话,古义:指知心话;今义:指男女间谈情说爱的话。 将有事于西畴。有事,古义:指农事;今义:泛指事情。 既窈窕以寻壑。窈窕,古义:幽深曲折的样子;今义:指女子文静而美好。 觉今是而昨非。是,古义:正确;今义:判断词。非,古义:过错、错误;今义:不。 恨晨光之熹微。恨,古义:埋怨、遗憾;今义:仇恨、怨恨。 策扶老以流憩。扶老,古义,拐杖;今义,扶持老人。 三、找出下列句中的词的词类活用意义。 园日涉以成趣。日:名词作状语,每天。 时矫首以遐观。时:名词作状语,有时。 携幼入室。幼:形容词作名词,儿童、小孩子。 乐琴书以消忧。琴书:名词作动词,抚琴、读书。 或棹孤舟。棹:名词作动词,划船。 策扶老以流憩。策:名词作动词,拄着。 眄庭柯以怡颜。怡:形容词的使动用法,使……愉快。 乐琴书以消忧。乐:形容词的意动用法,以……为乐。琴书:名词作动词,弹琴,读书。 悦亲戚之情话。悦:形容词的意动用法,以……为愉快。 善万物之得时。善:形容词的意动用法,以……为善,羡慕。 四、解释下列句中一词多义词的意义。 引: 引以为流觞曲水。疏导、引来。 引壶觞以自酌。端起。 引而不发,跃如也。拉弓。 相如引车避匿。掉转。 引兵欲攻燕。率领、引导。 秦军引而去。避开、退却。 乘: 聊乘化以归去,乐夫天命复奚疑。顺应。 因利乘便,宰割天下。趁着。 以区区之地,致万乘之势。shèng 量词,古时一车四马为一乘。 牛十二,乘韦先。四的代称。 行: 善万物之得时,感吾生之行休。将要。

词类活用答案

高三文言文知识复习词类活用 【复习参考书目】《高一上语文课本·附录》 一、在文言文中,名词可以单独修饰动词用作状语。请划出下列各句中用作状语的名词,说明其作用,并加以解释。 例:而相如廷叱之(表处所)在朝廷上《廉颇蔺相如列传》 1.天下云集响应表特征像云那样像回声一样《过秦论》 2.赢粮而景从表特征像影子那样《过秦论》 3.其岸势犬牙差互表特征像犬牙似的《小石潭记》 4.人皆得以隶使之表态度当作奴隶一样《五人墓碑记》 5.君为我呼入,吾得兄事之表态度像对待兄长似的《鸿门宴》 6.乃遂盛樊於期首函封之表工具用盒子《荆轲刺秦王》 7.辞楼下殿,辇来于秦表工具用(乘)辇车《阿房宫赋》 8.呈卷,即面署第一表方式当面《左忠毅公逸事》 9.吾妻死之年所手植也表方式亲手《项脊轩志》 10.谁得而族灭也表方式整族的《阿房宫赋》 11.其下平旷,有泉侧出表处所从侧面《游褒禅山记》 12.内立法度,务耕织表处所在国内《过秦论》 13.秋水时至,百川灌河表时间按时《秋水》 14.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表时间每天《劝学》 15.项王则夜起,饮帐中表时间在夜里《垓下之围》 16.日削月割,以趋于亡表时间一天天地一月月地《六国论》 17.吾上恐负朝廷,下恐愧吾师也表方位对上对下《左忠毅公逸事》 18.横柯上蔽,在昼犹昏表方位在上面《与朱元思书》 19.于是项王乃欲东渡乌王表趋向向东《垓下之围》 20.对此欲倒东南倾表趋向向东南方《梦游天姥吟留别》 二、在文言文里,名词在一定的语言环境中会当作一般动词来使用。请划出下列各句中活用为一般动词的名词,加以 解释,试归纳活用的规则。 1.太子及宾客知其事者,皆白衣冠以送之穿戴白衣白帽穿上丧服《荆轲刺秦王》 2.同年曰:“君赐不可违也。”乃簪一花插上《训俭示康》 3.以故其后名之曰“褒禅”命名、称《游褒禅山记》 4.然得而腊之以为饵晾干《捕蛇者说》 5.乃使其从者衣褐穿《廉颇蔺相如列传》 6.函梁君臣之首,入于太庙用盒子装《伶官传序》 7.燕太子丹者,故尝质于赵做人质《荆轲刺秦王》 8.唐浮图慧褒始舍于其址筑舍定居《游褒禅山记》 9.假舟楫者,非能水也,而绝江河游水、游泳《劝学》 10.后世之谬其传而莫能名者说出名字、识其本名《游褒禅山记》 11.项王乃复引兵而东向东(进发)《垓下之围》 12.客逾庖而宴吃饭《项脊轩志》 13.荆轲笑顾舞阳,前谢曰上前去《荆轲刺秦王》 14.世果群怪聚骂,指目牵引手指目视《答韦中立论师道书》 15.凭谁问:廉颇老矣,尚能饭否吃饭《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 16.满座宾客无不伸颈,侧目看《口技》 17.然陈涉瓮牖绳枢之子把破瓮当作用绳子系《过秦论》 18.鼎铛玉石,金块珠砾把宝鼎、玉石、金字、珍珠当作《阿房宫赋》 19.太守即遣人随其往,寻向所志记下《桃花源记》 20.置人所罾鱼腹中用网捕得《陈涉世家》 三、在文言句中,形容词后面如果带宾语,而本身又不是使动、意动或为动用法,就活用为一般动词。有时,形容词 在句中不表示某一性质、状态、特征,而是表示具有这一性质、状态、特征的动作行为,也活用为一般动词。划出下列各句中活用为一般动词的形容词,并解释。

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一至必修五)文言文知识点总结 (1)

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一至必修五)文言文知识点总结 《烛之武退秦师》知识点 一.一词多义 “之” ①公从之(代佚之狐的建议) ②许之(人称代词,郑文公) ③将焉取之(增加的土地,代词) ④子犯请击之(秦国,代词) ⑤臣之壮也,犹不如人(用于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 ⑥邻之厚,君之薄也(用于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 ⑦行李之往来,共其乏困(用于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 “以”“而” ①吾不能早用子,今急而求之,是寡人之过也(连词,表承接) ②敢以烦执事(介词,拿) ③越国以鄙远(连词,表承接) ④因人之力而敝之(连词,表转折) ⑤以乱易整,不武(介词,拿、用) “焉” ①子亦有不利焉(语气词) ②焉用亡郑以陪邻(疑问副词,何) ③朝济而夕设版焉(兼词,“于之”,在那里) ④将焉取之(疑问代词,哪里) “其” ①以其无礼于晋(代词,郑国) ②君知其难也(代词,这件事) ③吾其还也(表商量或希望语气) 注:思考练习三中“若、说、辞、鄙、微”自己整理到积累本上。 二.通假字 ①今老矣,无能为也已(通“矣”) ②行李之往来,共其乏困(通“供”,供给) ③秦伯说(同“悦”) ④失其所与,不知(同“智”,明智) 三.词类活用 ①晋军函陵、秦军汜南(名词用作动词,驻扎) ②既东封郑(封,疆界。这里用作动词,使……成为疆界) ③若不阙秦(使动用法,使……削减) ④因人之力而敝之,不仁(形容词作动词,损害) ⑤越国以鄙远(名词的意动用法,把……当作边邑) ⑥若亡郑而有益于君(使动用法,使……灭亡) ⑦烛之武退秦师(使动用法,使……撤兵) 四.古今异义 ①夫人(古义为“那个人”,今义为“妻子”的尊称)

高中语文必修1——5词类活用

名词作动词 必修一 《烛之武退秦师》 晋军函陵,秦军汜南军:驻军 与郑人盟盟:结盟 《荆轲刺秦王》 士皆垂泪涕泣涕:名词作动词,流泪又前而为歌曰前:名词作动词,上前前为谢曰前:名词作动词,上前 樊於期乃前曰前:名词作动词,走上前《鸿门宴》 沛公欲王关中王:称王 籍吏民籍:造户籍册或登记 范增数目项王目:使眼色 刑人如恐不胜刑:用刑罚 道芷阳间行道:处罚人取道 必修二 《离骚》 余虽好修姱以靰羁兮羁:束缚 鸷鸟之不群兮群:合群 《孔雀东南飞》并序 槌床便大怒槌:拍,敲击

自名秦罗敷名:取名。名叫 谢家事夫婿事:侍奉,服侍 任宦于台阁任宦:做官 头上玳琩光光:发光 交广市鲑珍市:买,购买 《诗三首》 我有嘉宾,鼓瑟吹笙鼓:弹奏 《兰亭集序》 映带左右带:环绕 一觞一咏觞:喝酒 《游褒禅山记》 唐浮图慧褒始舍于其址舍:筑舍,定居以故其后名之曰:褒禅名:命名,称呼后世之谬其传而莫能名者名:说明白 必修三 《蜀道难》 砯崖转石万壑雷砯:原指水冲击石壁《杜甫诗三首》 无边落木萧萧下下:落下 《琵琶行》 歌以赠之歌:作歌 梦啼妆泪红阑干泪:流泪 遂命酒命:设酒席 《寡人之于国也》 填然鼓之鼓:打鼓

七十者衣帛食肉衣:穿 黎民不饥不寒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王:为王、称王、统一天下树之以桑树:种植 王无罪岁罪:归罪、归咎 《劝学》 假舆马者,非利足也足:走得快 假舟楫者,非能水也水:游泳 《过秦论 》 履至尊而制六合履:登上 子孙帝王万世之业也帝王:称帝,称王 陈涉瓮牖绳枢之子瓮:用瓮作绳:用绳系 将数百之众将:率领 序八州而朝同列序:安排,布置,引申为‘’统辖‘’《师说》 吾师道也师:学习 师道之不传也不矣师:从师 或师焉,或否焉师:从师 其下圣人也亦远矣下:低于 君子不齿齿:并列??排列 必修四 《柳永词两首》 异曰图将好景图:画 嬉嬉钓叟莲娃莲:采莲 都门帐饮无绪帐:设帐 《苏轼词两首》 竹杖芒鞋轻胜马:骑马 《辛弃疾词两首》 遥岑远目目:看,眺望

高中文言文词类活用答案

1、名词使动用法 文言文中,有些名词带宾语之后,表示使宾语怎么样的意思。如:“而欲以力臣天下之主”中的“臣”,就是名词作使动,使……臣服的意思。 ①生死而肉骨肉:使……长肉③序八州而朝同列 ②先破秦入咸阳者王之王:让……称王 2.欲辟土地,朝秦楚。《齐桓晋文之事》朝,使……朝见。 六. 动词使动用法 文言文中,有些动词所表示的动作,其发出者是后面的宾语所表示的人或物,这就是动词的使动用法。如:“项伯杀人,臣活之”中的“活”,就是使……活命的意思。 ①外连横而斗诸侯斗:使……争斗 ②若不阙秦,将焉取之(使……消减) ③若亡郑而有益于君(使……灭亡) ④虽大风浪不能鸣也鸣:使……发出声音 ⑤却匈奴七百余里却:使……退却 ⑥中军置酒饮归客饮:使……饮酒 ②1.腾蛟起凤,孟学士之词宗(“腾”“起”用做使动词:使蛟龙腾空,使凤凰飞起) 《滕王阁序》 2.川泽纡其骇瞩(骇,使动用法。使……吃惊)《滕王阁序》 3.屈贾谊于长沙,非无圣主;窜梁鸿于海曲,岂乏明时(“屈”“窜”,用作使动。 “使……受屈”,“使……逃匿”)《滕王阁序》 4.李牧连却之(却:使……退却;击退)《六国论》 5.焉用亡郑以陪邻?《烛之武退师》亡,使……灭亡。 6.项伯杀人,臣活之。《鸿门宴》活,使动用法。使……活。 7.乘车,从吏卒。《赤壁之战》从,使……跟从。 8.可烧而走也。《赤壁之战》走,使……逃跑。 项伯杀人,臣活之。(“活”,使……存活) 十. 形容词使动用法

在文言文中,当形容词带宾语时,它表示附加某种特征于宾语所表示的事物上,这种活用方式,就是形容词使动用法。如:“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中的“绿”,就是“使……变绿”的意思。 ①诸侯恐惧,会盟而谋弱秦弱:使……削弱 ②欲居之以为利,而高其直,亦无售者高:使……高,抬高 ③昂其直,居为奇货昂:使……高昂 ④铸以为金人十二,以弱天下之民弱:使……削弱 ⑤焚百家之言,以愚黔首愚:使……愚笨 ① 师得大木,则王喜。匠人斫而小之,则王怒。(“小”,使……变小) ② ②市中游侠儿得佳者笼养之,昂其值。(“昂”,高,即“使其值昂”)/(形容词+ 宾语/名、代) ③ 4.数词的使动用法。 ④ ①士也罔极,二三其德。(“二三”,使……二三) ⑤ ②籍令秦始皇长世……虽四三皇,六五帝,曾不足比隆也。(假若秦始皇长寿的 话……那么即使是使秦始皇与三皇并列变成四皇,与五帝并列变成六帝,也不能比拟秦始皇的隆盛) ⑥ 三、活用为意动词在文言文中还有一种特殊的动宾关系,那就是意 动关系,在文言词法中叫意动用法。 ⑦ 意动用法是古汉语的词类活用一种,一个词加上一个宾语,在意义上 是“认为(宾语)是……”“把(宾语)当作……”“以为(宾语)是……” 的意思,这里的“认为,以为”就是意动,是根据意思加上去的。意动中的" “意”,就是“主观认为”,就是“主观上把某个事物当作”的意思。 ⑧ 活用为意动词: ⑨ ⑩ 名词意动用法 ?在文言文中,有些名词带上宾语后,表示主语把宾语当作是什么。如:“其闻道也固先乎吾,吾从而师之”中的“师”,就是“以……为老师”的意思。 ?①稍稍宾客其父宾客:把……当作宾客。 ?②鱼肉缙绅鱼肉:以……为鱼肉 ?③孟尝君客我客:把……当作门客 ?④既东封郑,又欲肆其西封(以……为疆界) ?⑤越国以鄙远,君知其难也(以……为边界) ?①侣/鱼虾而友麋鹿。(把……看作/当作……/以……为……)(名+名) ?②粪土当年万户侯。 ?2.十一. 形容词意动用法 ?在文言文中,当形容词带上宾语时,它表示主语所表示的人或物认为宾语所表示的人或物具有某种性质或特征。如:“登泰山而小天下”中的 “小”,就是认为……小的意思。 21①孔子登东山而小鲁小:认为……小

词类活用(练习含教师版)

词类活用练习 第一组:选择题 1、下列句中加点词与例句用法不相同的一项是() 例:陈涉首难,豪杰蜂起 A、信乃谋与家臣夜诈诏赦诸官徒奴 B、无不膝行而前 C、欲东下井陉击赵 D、有一母见信饥,饭信 2、下列句中加点词用法与例句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例:皆沉船,破釜甑 A、水上军开入之 B、异姓并起,英俊乌集 C、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已 D、登高而招,臂非加长也 3、下列句中加点词用法与其它三项不相同的一项是() A、梁以此奇籍 B、天下苦秦久矣 C、而相如廷叱之 D、而耻学于师 4、下列句中加点词用法与其它三项不相同的一项是() A、吾师道也,夫庸知其年之先后生于吾乎 B、是故圣益圣,愚益愚 C、项王军壁垓下 D、项王乃复引兵而东 5、下列句中加点词用法与其它三项不相同的一项是() A、舞幽壑之潜蛟 B、大王必欲急臣 C、侣鱼虾而友麋鹿 D、项伯杀人,臣活之 6、下列句中加点词用法与其它三项不相同的一项是() A、将军身披坚执锐 B、小学而大遗 C、积善成德 D、木直中绳,輮以为轮 7、下列句中加点词用法与例句用法不相同的一项是() 例:追亡逐北,流血漂橹 A、殚其地之出,竭其庐之入 B、燕赵之收藏,韩魏之经营 C、外连横而斗诸候 D、钩党之捕遍于天下 8、下列句中加点词用法与其它三项不相同的一项是()A、等死,死国可乎B、既泣之三日,乃誓疗之C、后人哀之而不鉴D、其下圣人也亦远矣 9、下列句中加点词用法与其它三项不相同的一项是() A、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B、牛困人饥日已高 C、不能独完 D、以事秦之心礼天下之奇才 10、下列各句中没有词类活用现象的一项() A、纵江东父老怜而王我 B、辟左右与之步于庭 C、信与张耳以兵数万 D、足下深沟高垒 11、下列各句中没有词类活用现象的一项() A、巫医、乐师、百工之人,君子不齿 B、人皆得以隶使之 C、置人所罾鱼腹中 D、则知明而行无过矣 12、下列各句中没有词类活用现象的一项() A、公始常欲奇此女 B、均之二策,宁许以负秦曲 C、月出于东山之上 D、天下云集响应,赢粮而景从 13、下列词类活用归类正确的一项是 ①假舟楫者,非能水也,而绝江河②先破秦入咸阳者王之 ③苏子愀然,正襟危坐,而问客曰④渔樵于江渚之上 ⑤粪土当年万户侯⑥生死而肉骨 ⑦天下云集响应,赢粮而景从⑧籍吏民,封府库 ⑨六王毕,四海一⑩李牧连却之 A、①④⑩/②③⑦/⑧⑤/⑥⑨ B、①④⑧/②③⑥⑩/⑤/⑦/⑨ C、①④⑧/②③⑦/⑤⑥/⑨/⑩ D、①④/②③⑥⑦/⑤⑩//⑧⑨ 14、下列词类活用归类正确的一项是 ①患志之不立②羞与绛、灌等列 ③上食埃土,下饮黄泉④诸候恐惧,会盟而谋弱秦 ⑤不能容于远近⑥秦孝公据函之固 ⑦安能屈豪杰之流⑧避仇从之客,因家沛焉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