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当代中国影视作品看中国社会转型-精选文档

从当代中国影视作品看中国社会转型-精选文档
从当代中国影视作品看中国社会转型-精选文档

从当代中国影视作品看中国社会转型

当代中国影视像一个万花筒,令影视迷们心迷神驰。从题材看,当代中国影视作品有的表现中国古代社会,如《孔子》熙大帝》;有的表现中国近现代社会,如《走向共和》《山楂树之恋》;有的表现中国当代社会,如《秋菊打官司》《幸福来敲

门》。透过当代中国影视作品,我们感受到中国古代社会、中国

近现代社会和中国当代社会存在着不同,中国社会发生的嬗变、

转型。

、从当代中国影视作品看中国古代社会

中国古代社会是延续几千年的中国奴隶社会和封建社会。

国古代社会可被视为整体主义社会。当代法国哲学家莫妮克

•卡丝基若指出,整体主义社会表示社会是“一个有生命

力的整体、一个由社会成员构成的有机体,国家赋予社会成员生存的理由,要求他们对国家忠诚、无私奉献,为国家做出牺牲”

1]。在整体主义社会中,国家的地位和利益重于泰山,社会

成员的个人地位、个人利益和个人权利轻于鸿毛,被忽视,甚至被践踏。

在中国古代社会,国王或皇帝要求臣民绝对忠君。汉代“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后,“三纲五常”被定为国民的道德标准。

三纲”的要害是君为臣纲。老百姓敬畏朝廷和官员,形成依附型人格,依附于朝廷和官府。老百姓缺乏独立意识和独立人格,

没有“个人自由和权利”的观念。统治者也未意识到要维护老百姓的个人自由和权利。一些清官想到了“当官不为民做主,不如

回家卖红薯”,但“民”是集体概念,指人民,而非独立的个人。

西方学者发现,中国古代社会未曾出现具有独立意义的“人”的

概念。

当代中国影视作品表现的中国古代社会与历史上的中国古代社会是一致的,具有整体主义的特征。我们以电影《红楼梦》和电视剧《三国》为例做个分析。

谢铁骊和赵元导演、获1990年第10届中国电影金鸡奖最佳

导演奖的6 部8 集系列电影《红楼梦》以荣国府的生活为中心,以贾宝玉、林黛玉、薛宝钗之间的婚恋悲剧及大观园里的大小事情为主线,以贾、王、薛、史四大家族由兴而衰的历程为暗线,显示强弩之末的清朝走向衰落的必然趋势。该片表现的封建社会是典型的整体主义社会。片中,孔孟之道和程朱理学是读书人须认真研习的最高真理,“三纲五常”是人人须遵循的基本道德,君权、父权、夫权像三座大山,家族、朝廷和社稷的地位和利益重若万钧,个人的地位和利益极其渺小,个人独立、自由和权利几乎不存在,追求精神独立和婚恋自由权利的贾宝玉和林黛玉的命运是悲惨的。当然,该片实际上对封建社会的宗法制度、等级秩序和伦理纲常进行深刻的批判,表现出朦胧的具有初步民主主义性质的理想。

2010年推出的由中国传媒大学电视制作中心策划、数家中

国影视制作机构联合出品的大型史诗电视连续剧《三国》再现了从东汉末年群雄割据,到官渡、赤壁大战后三国鼎立,再到司马懿篡魏后天下归晋的一段恢弘历史,高度赞扬了刘备坚守的以仁义为根本,治理、安定天下首先要治“人心丧乱”、聚拢人心的孔孟思想,同时客观表现了曹操和司马懿运用的以谋略为根本,欲得天下就须用权力、计谋、实力和斗争的法家和兵家思想。该剧表现的三国社会亦是典型的整体主义社会。剧中,“三纲五常” 亦被弘扬,刘备的精忠报国、君臣之道、爱民如子令人啧啧赞叹,孙策和孙权兄弟的对父亲孙坚的孝、兄弟间的情很感人,曹操和司马懿虽对汉献帝不敬,但他们夺权后,要求属下对自己毕恭毕敬,否则杀无赦。纵观三国,君王、国家和军队的地位和利益高于一切,个人只有依附于君王才能生存,个人的地位、利益和权利无足轻重。

二、从当代中国影视作品看中国近现代社会

1840年鸦片战争爆发后,中国国门被撞开,中国进入近代

社会。腐朽没落的清朝危机四伏,垂垂欲倾,西方列强蚕食鲸吞,

把中国变为半殖民地。孙中山发动辛亥革命,推翻清朝统治,建

立中华民国。但辛亥革命的胜利果实被袁世凯窃取,中国旧民主主义革命流产。“五四”运动爆发后中国进入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孙中山领导的中华革命党改组为中国国民党,成立国民政府,李大钊、陈独秀等缔造中国共产党,国共合作的一个结果是发动北伐战争,推翻北洋政府。蒋介石篡夺国民党的权力后镇压共产

党,中国进入两党角逐时期。中国近代社会在很大程度上是中国

古代社会的延续,仍是整体主义社会。几千年形成的整体主义的只有依靠于一个强大的集团才能自保,集团的地位和利益远远高于个人的地位和利益。

政治文化和民族心理继续发酵。在乱世中的中国近代社会,人人1949年至1979 年的中国社会依然是整体主义社会。当时的中国社会是传统的社会主义社会,它强调国家、社会和集体的利益,实行生产资料的全民所有制或集体所有制,实行计划经济,权力高度集中,政治运动频仍,党的机构渗入农村、工厂、各级政府部门和各种社会团体,国民被党严密控制,几乎没有私人空间,公民社会不存在。每个国民都是党掌控的社会机器上的一颗螺丝钉,没有个人独立、自由和权利。

当代中国影视作品表现的中国近现代社会清楚地说明中国近现代社会具有整体主义的特点。以下以电视剧《走向共和》和电影《山楂树之恋》为例来说明。

张黎导演的59 集电视连续剧《走向共和》叙述1840年至1920 年的中国历史,再现了甲午战争、戊戌变法、立宪新政、辛亥革命、隆裕退位、缔造共和等重大历史事件。剧中,面对列强入侵,清朝统治者节节让步、丧权辱国,社会动乱日益严重,民不聊生,无数仁人志士苦苦探寻救国救民的光明大道。该剧展现的中国近代社会具有明显的整体主义的特点,即以国家和社会为本,强调国家的地位和利益,个人要为国家的前途命运做出牺

牲。

张艺谋导演的电影《山楂树之恋》讲述一个发生在“文革” 时期的爱情故事。美丽纯洁然而是地主后代的静秋与帅气又有才气且是军区司令员的儿子的老三阴差阳错地在西坪村碰撞出爱情火花。在那个年代,他们的爱情不合时宜,因为他们的出身是天壤之别。他们的恋爱受种种阻挠,但老三愿为静秋牺牲一切,给了静秋无穷力量。老三默默等静秋毕业、工作、转正。等到静秋的心愿实现,老三却染上白血病去世了。该片表现的“文革” 时期的中国社会是典型的整体主义社会:社会以党为本,党控制社会的一切资源,党的权力延伸到社会的各个角落,党严密控制国民的思想和行动,党发动各种思想改造运动,

努力使国民树立集体主义、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的理想信念,反对个人主义和自由主义,个人的自由、利益和权利被视为资产阶级的东西而受排斥。

三、从当代中国影视作品看中国当代社会

1978年十一届三中全会后,中国社会逐渐发生变化。以邓

小平为核心的第二代领导集体走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将党

和政府的工作从以阶级斗争为中心转到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推行

政改。在经济领域,中国经济从计划经济向商品经济和市场经济

转变。国民获得经济自由,藏在心底的发家致富的愿望得到解放,焕发出巨大的积极性和创造性。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我国通过立法,承认和保护公民合法取得的财产。国民的人身独立得到确

立,开始有私人空间和个人自由,包括人身自由、言论自由、迁徙自由等。

当代中国社会既有整体主义的特征,又有个体主义的特

征。其整体主义特征表现在:中国几千年形成的整体主义的政治

文化根深蒂固地存在;当代中国社会仍处于“强政府、弱公民社会”的状态;当代中国社会还以人治为主,法治建设任重道远;相当部分国民的“社会主义情结”还很浓重,对政府有一种依赖心理。当代中国社会的个体主义特征体现在:社会从以政治为中心转向以经济为中心;公民的经济自由和合法取得的私有财产受法律保护;公民的人身独立得到确立;公民的私人空间逐渐形成,公民的隐私受法律保护;公民的权利意识在觉醒,维权运动不断进行;党和政府正式提出尊重和保护人权;中国公民社会的雏形已形成。当代中国社会是一种混合型社会:半整体半个体主义社会。在当代中国社会,整体主义倾向和个体主义倾向将长期互相碰撞,并可能达到一定程度的妥协和融合。

中国当代社会的半整体半个体主义特点在当代中国影视作

品中得到充分体现。我们以电影《秋菊打官司》和电视剧《幸福

来敲门》为例分析。

张艺谋导演的秋菊打官司》讲述当代中国农民妇女秋菊在

丈夫被村长欺负后,先后去乡政府、县XX局、市里告状,最后

向市法院起诉,法院判决秋菊胜诉的故事。该片折射的中国当代社会具有半整体半个体主义的特点:一方面,该片反映的中国政

府和官员还很强势,是威权政府和官员,中国政府基本上还是人治政府,政府官员的思维方式还是整体主义的,农民群体处于弱势地位,另外农民对政府有一种依赖心理;另一方面,以秋菊为代表的农民群体开始萌发个人权利与利益的意识和法律意识,在权益受侵犯时敢于通过行政渠道和法律渠道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秋菊的胜利说明中国法治建设的进步。

马进导演的电视连续剧《幸福来敲门》叙述20世纪80年代

一个女人在婚姻中成长的历程。剧中的江路是大龄剩女,她个性刚烈,敢爱敢恨,反叛传统,追求独立、自由和平年丧偶的宋宇生后,两人一见钟情,但走入婚姻殿堂后,家庭矛盾不断出现,江路用博大的爱、宽容的心、对感情的执著, 默默付出,最终赢得全家人的接纳。该片反映的中国当代社会也具有半整体半个体主义的特点:一方面,剧中大多数人物还具有整体主义的思维方式(如江路的婆婆对儿子和江路的恋爱横加干涉,她的思维和行为方式与“文革”时期的政府对群众的婚恋自由的干涉无异),江路的单位对江路的管理是较生硬粗暴的;另一方面,以江路为代表的国民开始追求个人独立、个人自由、个人发展、个人利益和个人权利,政府和社会对国民的这种诉求逐渐

宽容和支持,江路辞职后开发廊的成功就能说明问题。

综上所述,通过仔细欣赏当代中国影视作品,分析其中表现

的中国古代社会、中国近现代社会和中国当代社会,我们体会到,

中国社会从古至今,发生了从整体主义社会向半整体半个体主义

简述当代中国社会思潮

简述当代中国社会思潮 《辞海》中的社会思潮解释是:“某一历史时期内反映一定阶级或阶层利益和要求的思想倾向涌现出来的思想感情。”社会思潮作为社会意识形态的一部分,核心是一定阶级、阶层价值观念的反映。当前,我国正处于社会转型的关键时期,各种社会思潮相继涌现,存在着以民主社会主义,新自由主义,公共知识分子,拜金主义,新左派等为代表的社会思潮;这些社会思潮多元并存、复杂多变,并且对我国社会发展和人民生活产生不同程度的影响,既有积极的,也有负面的;因此,党的十七大报告明确指出:“积极探索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社会思潮的有效途径,主动做好意识形态工作,既尊重差异、包容多样,又有力抵制各种错误和腐朽思想的影响。”才能积极稳妥地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实现社会和谐。 一、中国当前存在的主要社会思潮 1.民主社会主义思潮。 民主社会主义是当代中国又一种有相当影响的社会思潮。这种思潮以强调指导思想的多元化为其主要观点,其本质上是资产阶级自由民主理论的替身。它是21世纪初出现的一种国际性政治社会思潮,在西方资本主义国家采用社会福利政策和民主化措施时,曾起过一定的积极作用,在我国改革开放后逐渐传播到中国社会,在知识界具有广泛的影响。民主社会主义过分强调价值的多元化,对中国社会主义建设过程中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的核心价值和作为执政的共产党的坚强领导具有消解的负面作用。首先,中国经济仍然处于发展阶段,且人口众多,各地发展极不平衡,缺乏实行高福利的社会政策的经济基础;其次,超前推行全民普选制,在缺乏公民社会的条件下,会演变为街头民粹政治,反而影响社会的稳定有序和经济的持续发展。因此,中国社会现代化不能照搬民主社会主义的模式而只能批判地吸收其部分理念,并探索符合自己国情的社会主义道路。 2.新自由主义思潮。 新自由主义是一种以经济自由市场化为内核并拓展至社会生活各个领域的社会思潮,在一定程度上也可以说是亚当·斯密等人的古典经济学的现时代承继

简述当代中国社会思潮

出品百技网ZBZ-2.5(4)照明信号综合保护装置原理与维修 其实,,看上去,这个电路图有点复杂。我们先来看看照明综保的电路图(点击图片可放大)开关还简单。80QBZ-80开关原理差不多,甚至说比如果你不去修综保插件,照明综保和这样分析起来就比较简单我会先把综保作为一个整体进行讲解。在这个开关讲解的过程中,开关原理时使用的方法了。等大家熟悉了之后,再来讲保护插件的工作原理。就像我讲80 一样,由浅至深,逐步讲解,争取让每位坛友都能看懂,学会。 上面这张图就是照明综保的主回路,你可以对照上一贴主变压器连接图来看这张图。电源接线柱(在接线室内)L1、L2、L3(多数开关标识的是X1、X2、X3)连接到隔离开隔离开关的出来之后,通过两个熔断器连接到主变压器的一次侧。这样,当合上隔离关上,

的电源在通开关,主变压器的一次侧得电,在二次侧就会感应出127V的电源。这个127V、连接到交流接触器上,从交流接触器出来,接到负载接线柱U、V过两个熔断器FU3、FU4。Xb从V相分出一根,Zc)同时从为W相分出一根线,为Xa,(多数开关标示为WZa、Zb、、W是接照明灯用的,Xa、就是接线室内的5个负载小接线柱。UV、、U、V、WXa、Xb Xb是接信号用的。吸合。照明或信号负载当按下启动按钮(为了简化,图中未标出),交流接触器KM 断开,负载停止工作。就会得到电源工作。当按下停止按钮,交流接触器KM 下一贴,我们将众位坛友先把这个搞清楚了,这就是照明综保的主回路工作原理,很简单。是如何吸合的。综合保护器的控制回路,也就是按启动按钮,交流接触器KM ZBZ-2.5(4)M照明综保控制回路工作原理 上一贴,讲了照明综保的主回路,这一贴讲控制回路。为了简化原理图,让初学者更容易理解,我们先省略综保插件内部的工作原理。有的坛友也许会问,不学综保插件的工作原理,怎么维修呀。其实是一样,我们可以把综保插件看做一个整体,只需要了解他的功能,一样可以修好照明综保。在实际的工作中,也没有几个人会去修综保的插件,万一插件坏了,都是更换新的。当然,为了让坛友更好的理解照明综保的原理,我们会在后面介绍综保插件的工作原理。 上面这张图(点击图片可放大),是照明综保的控制回路。图中的白色部分,是综保插件的内部结构,虚线下的数字,是综保插件的引脚号。 在主回路中,交流接触器CJ吸合,负载部分Za、Zb、Zc和Xa、Xb就会有电。交流接触的CJ的吸合,要靠CJ的吸合线圈来驱动。【交流接触器的工作原理和我们在80开关中讲到的真空接触器的工作原理差不多,都是靠吸合线圈(电磁铁)来带动动触点来进行工作的。大家可以找一个交流接触器拆开来看看。我在这里就不讲了,因为太简单

对社会思潮的内涵和特征分析

引领社会思潮,首先要把握社会思潮。只有深入地把握了社会思潮,才谈得上合理、有效地引领社会思潮。一、社会思潮的内在结构和功能社会思潮是在一定时期内得到广泛传播的思想潮流,是一定社会集团愿望的反映,代表一定的政治倾向、价值观念和生活态度,是社会变动的晴雨表。一种典型的社会思潮由三个层面的内容构成:一是社会心理层面的群体愿望,表现为一定倾向的舆论、民怨、民意等,它是人们共同的情绪、动机、愿望趋向一致的产物。二是知识层面的理论表达。社会思潮的社会心理层面与知识层面的关系,大致相当于感性认识同理性认识的关系。三是实践层面的群众运动。一般而言,这类群众运动往往是由政党或其他政治势力推动的。如果一种社会思潮既不表现群体愿望也没有群众运动的支撑,那么它就成了学术思潮甚至只是一种学术思想。如果一种社会思潮既无理论表达又无群众运动的支撑,那么它只是舆论或民意。社会思潮具有以下功能: 一是实践功能。它可以表现为政治实践功能。例如梁启超就认为,社会思潮从来都有政治现象的背景,政治现象又与私人生活息息相关。所以社会思潮会影响社会政治。社会思潮的实践功能也可以表现为倡导新生活方式的功能。社会思潮能使某些生活方式和态度得以通行,这些生活方式和态度产生于某个群体,被证明能有助于解决或至少能表达某些典型问题。二是评判功能。胡适认为,社会思潮无论怎样不一致,根本上都具有评判的态度。例如孔教的讨论只是要重新估定孔教的价值,文学的评论只是要重新估定旧文学的价值,贞操的讨论只是要重新估定贞操道德在现代社会的价值,旧戏的评论只是要重新估定旧戏在今日文学上的价值。三是社会分化和社会整合功能。社会思潮将有相同立场和相同态度的人们聚集到自己的旗帜下,从而使社会成员按不同的社会思潮分化开来。社会思潮通过这一方式,使具有相似结构位置的群体能够联合起来,同时迫使具有相反的世界观和利益的群体加入某种与之对抗的思潮。二、社会思潮的特征社会思潮具有阶级性、时代性、方向性、暂时性、排他性等特征。第一,阶级性。社会思潮只能产生于阶级社会,它是利益冲突的表现。社会思潮的阶级性,并不意味着每一个社会思潮都同特定的阶级有着对应关系,它的社会基础可以是一个阶级内部的,也可以是跨阶级的,但无论如何,它同阶级冲突都有着这样或那样的联系,都是阶级冲突的直接或间接的反映。第二,时代性。任何社会思潮都是特定时代的思潮,都或多或少地要打上时代的烙印。社会思潮的时代性并不意味着它们都是时代精神的体现者,实际上,许多社会思潮是与时代精神背道而驰的。但无论如何,任何社会思潮所应对的问题都是时代的问题,而且都要受时代精神的制约。第三,方向性。正如潮汐有方向一样,任何社会思潮也都有自身的方向性。社会思潮的方向性使自身具有了对社会的冲击力。第四,暂时性。社会思潮既然是一种“潮”,也就会有潮起潮落的过程。社会思潮不是衰亡就是上升为国家的主流意识形态,无论如何都不会永久存在。第五,排他性。社会思潮属于意识形态,意识形态都具有排他性这一特征。任何社会思潮总是力图同化他人的思想,扩大自己的影响范围,同时排斥和拒绝其他主张。三、社会思潮的类型从对象和内容的角度看,社会思潮可以分为政治思潮、生活思潮、学术思潮三类,分别代表一定人群对一定的政治问题、生活问题和学术问题的见解和评判。其中,政治思潮是社会思潮中最有代表性的部分,它有着明确的政治倾向和行动导向,具有很强的实践性。知识社会学家曼海姆曾把政治思潮分为意识形态与乌托邦。从广义上说,乌托邦也属于意识形态。但从狭义上说,意识形态是不打算颠覆现实的思想和思潮,乌托邦则是企图颠覆现实的思想和思潮。从延续时间的角度看,社会思潮可分为两类:一类是时间跨度小、延续时间短的社会思潮。这类社会思潮大多数在理论上标新立异,刚出现时可能会吸引不少人的注意力,但由于缺乏社会根基,很快就衰落了。另一类是时间跨度大、延续时间长的社会思潮。这类社会思潮有着深厚的社会根源和宽广的社会基础,具有较强的生命力。当然,评价社会思潮的生命力,并不能以流传时间的长短作为唯一的标准。从覆盖面的角度看,社会思潮又可以分为党内思潮、国内思潮和国际思潮。党内思潮是政党内部的思潮或思潮中的思潮,如一些政党内部的“左”倾思潮和右倾思潮。国内思潮是由国内问题引发的思潮,国际思潮是由世界各国面临的普遍问题引发的思潮。在国际思潮中,时代思潮是范

关于当前影响我国的四种社会思潮的剖析和思考

2009年3月重庆邮电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Mar.2009第21卷第2期Journal of Chongqing U niversity of Posts and T elecommunications(Social Science)V ol.21 No.2 关于当前影响我国的四种 社会思潮的剖析和思考3 靳辉明 (中国社会科学院马克思主义研究院,北京100732) 摘 要:改革开放30年来取得的伟大成就,充分说明了科学发展观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理论成果,在探索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道路的过程中,具有很高的理论价值。改革开放促进了我国经济的发展,但同时,西方价值观和各种思潮乘虚而入,就目前对我国影响最大的民主社会主义思潮、新自由主义思潮、历史虚无主义思潮和普世价值观等西方社会思潮进行了深刻的剖析,并要求我们坚持马克思主义,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去分析和研究这些思潮,确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关键词:科学发展观;社会思潮;民主社会主义;新自由主义;历史虚无主义;普世价值 中图分类号:B0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28268(2009)022******* 一 2008年是我国改革开放30周年。30年来,我国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等方面都发生了很大变化。正如我们在改革之初所预期的那样,国民经济发展了,综合国力增强了,人民生活水平提高了。我国在30年里取得的辉煌成就是举世公认的,刚刚结束的第29届奥运会就是一个充分的体现,最近我国又成功发射了“神七”飞船,更显示了我们的力量。在改革开放30周年之际,我们应该很好地总结30年取得的宝贵经验和出现的问题,特别是实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方面的经验和问题。我们在实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十几年中,积累了丰富的经验,也暴露出许多问题,应该从理论上来总结这些经验,深化对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本质规律的认识。把以往的经验教训作为我们继续前进的基础,推动我国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地发展。 科学发展观是在探索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道路的过程中取得的最新理论成果,具有很高的理论价值。发展问题是世界共同关心的重大问题,自工业革命200多年以来,世界有了很大的发展,同时也出现了很多问题。上世纪70年代初,一些西方学者发表了多篇文章探讨这些问题,罗马俱乐部还提出了“增长的极限”,即这种发展已 ? 1 ? 3收稿日期:2008212216 作者简介:靳辉明(19342),男,山西侯马市人,现为中国社会科学院马克思主义研究学部委员、马克思主义研究院研究员、博士生导师。兼任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学科评议组政治学科召集人,全国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项目评审组马克思主义?科学社会主义学科副组长,中国科学社会主义学会副会长,中国人学学会副会长,中国人权研究会常务理事。第九、第十届全国政协委员。长期从事马克思主义发展史、马克思主义哲学、科学社会主义和当代世界社会主义,以及当代社会思潮的研究和教学工作。

当代社会思潮教学大纲[1]

中共中央党校在职研究生 2008级北京(石景山、化工)班、农业部班 社会学专业 《当代社会思潮》教学大纲 课程主持人向春玲 (标★者为重点掌握的内容) 第一讲现代化及有关理论 一、现代化理论 (一)一般了解: 现代化理论产生的背景。 (二)重点了解 1、现代化理论的基本观点:★ 2、现代化理论的主要缺陷:★ 二、依附理论 (一)一般了解 1、普雷维什的“核心—边陲”理论。 2、弗兰克的依附理论。 (二)重点掌握★ 依附理论的基本观点及其现代化理论的分歧。 三、世界体系论 重点掌握:世界体系论的基本观点。★ 1、世界体系论认为,世界体系是一个社会体系,它是随着资本主义的萌芽和拓展而 逐步形成的。 2、世界体系的结构,是由核心国家、边陲国家、半边陲国家等三部分组成的。 3、在世界体系中,核心国家、半边陲国家和边陲国家是三种不同的经济形态,履行 不同的经济职能。 4、在一定时期内,核心国家、半边陲国家和边陲国家的数目是不会改变的。一些国 家地位的上升,必然会伴随着另一些国家地位的下降。因此,所有国家同时发展是不可能的。 5、在世界体系崩溃之前,核心、半边陲、边陲这一结构是不会改变的。但是,一个 国家在世界体系中的地位是可以改变的。 6、世界资本主义经济体系受到两重因素的影响:一是世界体系扩张的极限;二是反 体系的力量。 思考题: 1、现代化理论有哪些主要观点,如何对它进行评价? 2、依附理论与现代化理论主要存在哪些分歧?

3、世界体系论有哪些主要观点? 第二讲新自由主义 一、新自由主义的思想来源:古典自由主义 了解不同时期古典自由主义的特征和主要观点: (一)17-18世纪古典自由主义是新兴的资产阶级反对封建专制斗争的产物。 (二)18世纪末—19世纪初,西方资本主义进入了自由竞争时期,古典自由主义具有了新的特征,发展到第二阶段,即自由放任主义阶段。实现自由经营、自由 竞争和自由贸易。 1、把功利主义作为自由主义的理论基础。 2、个人自由是社会进步的源泉。 3、只要不妨碍他人,国家对个人的自由不可加以干涉;任何对自由的干涉都 会造成社会停滞的后果。 二、新自由主义的形成与发展★ (一)19世纪末到20世纪初。主要代表人物及主张。 (二)20世纪30年代到60年代。主要代表人物及观点。 (三)20世纪70年代到现在。主要代表人物及特点。 三、格林的新自由主义思想 格林的主要贡献: 1、共同利益的存在;积极的自由和积极的国家的思想。 2、国家的目的就是为了帮助人们实现共同的利益;国家是共同利益的体现者。 3、自由就是要积极发挥自己的能力,为他人和社会作贡献。 四、霍布豪斯的新自由主义思想 霍布豪斯关于自由主义的八个要素: 1、公民自由 2、财政自由 3、个人自由 4、社会自由 5、经济自由 6、家庭自由 7、民族自由和国际自由 五、罗斯福的“新政”自由主义★ 掌握罗斯福“新政”自由主义提出的社会背景、主要观点和对新自由主义发展的贡献、: 1、为自由而斗争,就是要消除经济上的不平等、不安全,把千百万人从垄断组织的 经济专制下解放出来。 2、必须通过国家来解决社会上出现的重大问题。 3、罗斯福“新政”出台了一系列的法案和改革措施,对经济和社会进行了强有力的 干预和调节,使新自由主义的“积极国家”的理论变成了现实。 4、罗斯福关于“四大自由”的主张及人们的八大权力。 六、罗尔斯对新自由主义的理论总结 掌握罗尔斯的正义理论及对新自由主义的贡献。 七、新自由主义的基本特征和作用★

当代西方生态社会主义思潮及评析

当代西方生态社会主义思潮及评析 徐崇温 2013-02-15 17:15:53 来源:《红旗文稿》(京)2008年13期 20世纪70年代以后,生态社会主义在西方的新社会运动中悄然崛起,发挥着强大影响。那么,生态社会主义是怎么产生的?它的主张特别是它的社会主义观又是怎样的?我们应该如何看待这一思潮? 一、生态社会主义的由来和发展 1.生态问题的提出和生态危机的显现 二战以后,世界各国把加快经济增长奉为共识。1955年美国普林斯顿大学教授刘易斯提出把发展等同于经济增长,认为有了经济增长就有了一切的发展观。影响所及,有些国家片面追求经济增长,忽视能源资源节约、忽视环境保护,以致在发展过程中遭遇生态危机,并为解决能源资源消耗过大和生态环境严重恶化而付出了高昂的代价。 生态危机的爆发,引发了人们越来越广泛而深刻的反思:1962年,美国出版了莱切尔?卡逊的《寂静的春天》一书,书中列举大量事实说明,人类一面在创造高度文明,另一面又在毁灭自己的文明,环境问题如不解决,人类将“生活在幸福的坟墓之中”;围绕着1972年6月在瑞典斯德哥尔摩召开的人类环境会议,又出版了受会议秘书长委托、由沃德和杜博斯执笔、并得到58个国家的152位专家协助的《只有一个地球》一书,该书指出,人类所继承的生物圈和它所创

造的技术圈已失去平衡,正处在潜在的深刻矛盾之中。这是因为,人类自诞生以来,一直为生活的更好而满足于把征服自然看作是人类的进步,把自然界当作异己的力量来对待,这就不可避免地将招致自然界的报复。 2.罗马俱乐部对全球问题的研究:由“增长的极限”到经济学和生态学的结合 罗马俱乐部是一个在意大利首都罗马建立的非官方的国际性学术团体。从1968年建立以后,它委托其成员编写了一系列报告,对全球问题进行多项协作性研究。它所说的“全球问题”,是指由于20世纪中叶以来科学技术、特别是微电子技术和生物技术的迅猛发展所激起的加速变化,一方面为人类文明的繁荣开拓了有利的可能性,另一方面,又因为它大大增强了人类影响自然的能力、大大扩大了人类对居住环境的影响,在失去控制的情况下会造成的不良后果,这就引起了影响人类及其未来的极其复杂的社会问题,而且相互纠缠、难解难分地集成一团,在规模上具有全球性,在性质上涉及全人类利益,在解决时要求世界范围内协同一致的努力,所以称作“全球问题”。在罗马俱乐部围绕全球问题而组织和发表的一系列报告中,引起轰动效应的首先是由美国麻省理工学院教授米都斯领导编写的《增长的极限》。这个报告对全世界关心的五个重要趋势,即:加速的工业化、加速的人口增长、广泛的营养不良、不可再生资源的耗竭和日益恶化的环境进行调查研究以后,得出结论说,如果上述五种发展趋势不变,那么,世界将在未来100年的某时达到增长的极限,然后崩溃为凄凉和枯竭的生活。为避免这种结局,改变上述趋势而建立持续的生态平衡和消费稳定,就要从现在起实现零经济增长率。这个报告不可磨灭的功绩在于它第一次严肃地提醒世界广泛注意经济增长和科技进步的社会后果,注意当代人类面临的迫切的生态问题。

当代中国八种社会思潮

读书报告 ——《当代中国八种社会思潮》 姓名: 学号: 学院: 专业: 联系方式:

读书报告 ——《当代中国八种社会思潮》(马立诚)读书笔记 马立诚老师作为一位敏锐而深刻的社会政治评论家,对中国当代社会思潮的分析和评论,具有鲜明的时代性和批判性,同时也寄托着他本人的思考和忧虑。作者将当代中国的社会思潮归纳为八种,即除了居于主导地位的邓小平思想外,还有老左派思潮、新左派思潮、自由主义思潮、民主社会主义思潮、民族主义思潮、新儒家思潮和民粹主义思潮。通过对八种思潮的介绍和阐释,有助于人们理解中国的过去,认识中国的现在,探知中国的未来。 一、邓小平思想 1989年,邓小平面对“新威权主义”时说“我就是这个主张”,简单总结:1.“经济市场化先于政治民主化,市场化的终点是民主化的起点”;2.“实现经济现代化”的过程中“必须在集权条件下才能完成”;3.当前政治领域的的改革是“实行集权制和政治垄断”;4.集权制具体是“一个伟大领袖以及配合默契的决策集团,强制性地推进经济现代化”;5.“强力推进市场化和私有财产制度”,“压制政治上的反对派以维护稳定”,待“中产阶级发展壮大”后,“自动让位于民主政治时代”。邓小平思想的主要特点是经济上大胆突破,政治上多方设限,不能开展实质性的政治体制改革。1992年“南巡谈话”,突破禁区推动中国的改革开放,用市场经济制度再造了中国。在“南方谈话”以后,竞争观念、自由观念、平等观念和追求私人财富的精神在大陆崛起,认为其是对中国突破与发展所做的最大贡献。 一、老左派思想 老左派思潮的基本要点是:“坚持斯大林僵化的社会主义模式,坚持毛泽东晚年左倾思想,坚持以阶级斗争为纲,否定改革开放,批判市场经济,压制私营经济。在国际上,则主张打倒美帝国主义及其帮凶。” 最早的“两个凡是”,反对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抵制对毛泽东晚年错误的批评、抵制对文化大革命的批评、打击包产到户、压制私营企业和乡镇企业的发展、指责经济特区、压制作家艺术家的自由探索、反对商品经济的提法、更反对市场经济的提法,主张什么事都要问一个姓“社”还是姓“资”,姓“公”还是姓“私”,认为计划经济不容否定。他们总的

西方社会思潮与中国社会思潮分析

西方社会思潮与中国社会思潮分析 学院:物理学院专业:凝聚态物理姓名:朱凯学号:2013321026摘要:本文从剖析社会思潮的概念入手,深入分析当代西方社会思潮的源泉,西方资产阶级主要价值观及其优长、缺点,当代西方社会主要思潮,洞悉西方资产阶级价值观对当代西方主要思潮的影响透视其本质。同时深入理解我国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并对我国社会思潮的进行思考,最后分析如何才能正确的处理我国核心价值观与社会思潮的关系。 关键词:资产阶级价值观西方社会思潮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社会思潮 一引言 在肯定资本主义核心价值观进步性、现实性的同时,需要进行科学分析、辩证对待、大胆借鉴,同时又要进行彻底批判、坚决斗争、实践超越,透过对其特点深入剖析揭示当代西方社会主义思潮在阶级性质上的虚伪性、反动性和话语上的霸权主义。 当前,我国正处于改革发展的关键时期,各种复杂多变的社会思潮相继涌现,并对我国社会生活产生了一定程度的影响。只有坚持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社会思潮,主动做好意识形态工作,才能有力抵制各种错误和腐朽思想的影响,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营造良好的思想舆论环境。 通过对资产阶级价值观与西方社会思潮的分析,同时对我国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社会思潮的进行思考,来明确如何才能正确的处理我国核心价值观与社会思潮的关系。 二资产阶级价值观与西方社会思潮 1 资产阶级价值观 如同资本主义在推动人类社会的历史发展进程中具有进步性一样,资本主义核心价值观在人类文明的发展进程中同样具有进步性。 马克思曾一针见血地指出:以“自由、平等、博爱”为核心价值观的资产阶级意识形态,具有虚伪性、唯心性和欺骗性。 胡锦涛同志在《求是》杂志2012年第1期撰文指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根源于民族优秀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并吸收人类文明成果发展起来的,是我国社会主义文化的引领和主导。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必须紧紧抓住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这个根本。 如同资本主义在推动人类社会的历史发展进程中具有进步性一样,资本主义核心价值观在人类文明的发展进程中同样具有进步性,而且首先是因为具有进步性才推动了人类社会的进步发展。马克思曾说:“资产阶级在它不到一百年的阶级统治中所创造的生产力,比过去一切世代创造的全部生产力还要多,还要大。”同时,也正是在资产阶级反对封建主义专制社会、建立资产阶级统治的过程中,资本主义大胆地采用了由早期空想社会主义者、资产阶级启蒙思想家、法国革命家罗伯斯庇尔提出的“自由、平等、博爱”的口号作为核心价值观。美国的《独立宣言》、法国的《人权宣言》、英国的《人民宪章》,较为完整地表述了资本主义的这种核心价值观:人生来是自由的,权利是平等的;国家的主权在于人民,私有财产神圣不可侵犯;在政治上提出“自由、平等、民主、博爱”等口号。这种与当时社会生产力发展水平相适应的新思想新价值观,代表着社会进步的思想潮流和价值追求,并且在血与火的洗礼中,登上了人类历史发展的舞台,发挥了积极的进步作用。 概括起来资产阶级价值观的优长主要表现为: (1)反对了宗教的神性至上而提倡人性至上(高扬人性);

当代多种社会思潮对青年的影响

分析当代多种社会思潮对青年的影响及思潮的特点 陈春雷 社会思潮的本质是特定社会经济背景下的大众心理、民众观念、思想理论、学术文化观点和实践在社会层面的相互影响、相互渗透。社会思潮复杂多样,传播途径逐渐多样化,传播内容逐渐平民化,更加具有实践性,总体上既呈现出正确性、积极性、进步性,也表现出错误性、消极性、倒退性,更表现出多元性、混合性的特征。 党的十八大报告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提出新部署、新要求,强调要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社会思潮、凝聚社会共识。作为一种反映社会存在的特殊意识形态,社会思潮是指在特定历史阶段,反映特定阶级、阶层及社会群体的利益诉求、情感需求、思想愿望及政治经济情况,具有比较系统的理论体系,且有某种社**论指导的对社会生活具有某种程度影响的非主流意识形态的思想潮流、思想流派及思想趋势,其本质是特定社会经济背景下的大众心理、民众观念、思想理论、学术文化观点和实践在社会层面的相互影响、相互渗透。作为社会生活、社会变迁的判断标准之一,社会思潮通过对人们的世界观、人生观及价值观施加影响而促使其生活态度、生活理念、行为方式发生变化,以达到调控、改造及引导社会存在的目的。目前,我国社会各种思潮总体上具有以下几种特征: 社会思潮复杂多样,既相互排斥又相互吸引 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社会主义运动陷入低谷时期,而以资本主义文化为代表的西方文化获得强势地位,新自由主义、历史虚无主义、民主社会主义、生态马克思主义、后殖民主义、消费主义、后现代主义等各种思潮在我国获得传播和蔓延。 进入新世纪以来,随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深入发展,国内社会结构深刻变动、经济体制深刻变革、思想观念深刻变化、利益格局深刻调整,再加上中国对外开放领域的扩大、国际交流合作的更加密切以及西方发达资本主义国家不遗余力的文化扩张、思想渗透、文化殖民,中国各种思想文化和社会思潮在此情况下获得产生和发展,复杂化和多样化更加凸显。国内民众在宽松文化背景下的思想活动的独立性、选择性、多样性及差异性不断增强,社会成员的价值取向也越发自由化和多元化。但由于理论主张、分析角度、研究关注点的迥异,国内社会思潮既涉及社会、经济、政治、哲学等领域,也与文化、历史、伦理、宗教、生态等内容密切相关,但总体上这些思潮可分为主流社会思潮、非主流社会思潮及反主流社会思潮三种类型。① 社会思潮之所以呈现出复杂多样的特点,不仅是由于信息技术、网络的采用而促使思想文化的传播速度大大加快,而且是由于我国社会进程的加速发展催生较多一时难以被主流意识形态所吸收、消化的众多新情况、新问题、新思想,最重要的是由于:社会变迁而导致群众的现实利益不断发生变化,产生不同的利益集团与社会阶层,而为维护自己或本阶级的既得利益、价值判断及情感认同,使之免遭冲击、震荡,从企业家、国企管理精英、知识分子、中产阶级、离休干部至下层、普通底层民众,其均按照自己的生活理念、价值观及行为方式对某些特定思想观念与价值自然产生亲和感,而对另外一些思想观念与价值自然产生排斥感,在此情况下,不同的社会思潮就会在不同的社会阶层中遇到自己的追随者或反对者,而随着传媒与网络空间的迅速扩大、相对宽松的文化气氛的形成,其不断获得滋育、传播、交流、碰撞甚至分化、整合及重生。② 当前国内各种社会思潮形形色色、各式各样、对错混杂,异常活跃,表现出空前的多样性和多元化。这些代表不同阶级、阶层、社会群体利益、要求的思潮为争夺话语权进而扩大自身的影响力,均非常注重在尽可能地坚持自身核心思想和特定基本原则的基础上,吸收其他思潮的优点和长处,不断充实自己和完善自己。如民族主义思潮、新左派思潮、文化保守主义三者在某些问题上持有相近、相似甚至相同的立场,三者有逐渐融合之趋势,而新自由

机遇与挑战: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面临的各种思潮评析

机遇与挑战: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面临的各种思潮评析 --沿着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前进 摘要:改革开放30 年来取得的伟大成就,特别是在航天领域,奥运会、世 博会的成功举办更是向世界证明了中国的文化软实力,中国的GDP已经超越日本占据世界第二位,在全球金融危机情况下中国仍然保持着比较高的经济增长速度,中国这条东方巨龙正在逐渐以一个强者傲立于世界。这所有的成就都要归功于中国共产党的正确领导,坚定不移的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把马克思原理与中国实际相结合,探索出了一条适合中国自己发展的光明大道。然而马克思唯物主义辩证法告诉我们,前途光明的,道路是曲折的,任何事物的发展都如此,当下就有很多因素在羁绊着她的发展,少数分裂分子和一些西方国家的怀揣邪念的人提出的诸如民主社会主义思潮、所谓的“普世价值”的思潮、民族虚无主义的思潮、历史虚无主义的思潮等已成为不可小觑的一股“邪念”在动摇着中国,如何认清各种思潮的实质和危害,如何以一种正确的态度对待它们,以及如何进一步树立和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必胜的信念,才是能够让中国沿着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前进的唯一保障。 关键词:民主社会主义普世价值民族虚无主义历史虚无主义思潮 1.民主社会主义 对于民主社会主义,除了其自身的内涵与表述之外,很多时候我们又把它称为社会民主主义。民主社会主义作为一种国际性的政治思潮,20 世纪50 年代后才产生了更多的影响,但其渊源可以追溯到19 世纪上半期的欧洲社会民主党(包括社会党、工党)。最初,它是社会主义运动中的一个流派,受到过马克思、恩格斯思想的影响,是作为资本主义的反对者来出现的。但是民主社会主义不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认为指导思想多元化。在世界观上是多元论和实用主义,主张社会主义思想的构成和来源是多样性的,把基督教学说、法国大革命的人权宣言、康德的伦理学与启蒙思想、黑格尔哲学、凯恩斯主义经济学等都认为是自己的思想来源,淡化马克思主义色彩。民主社会主义的思想理论和政治主张,与科学社会主义是根本不同的,科学社会主义与民主社会主义从根本上是对立的, 两者之间存在原则性的区别: (1)在对于社会主义和资本主义的态度上存在差异。在这个问题上,科学社会主义认为资本主义的存在和发展有一定和合理性,在一定程度体现为历史的必然,但是却无法克服和消除资本主义自身固有的矛盾。所以,随着资本主义矛盾的不断升级,社会主义优越性的不断显现,资本主义必将 会被社会主义所代替。而民主社会主义则是把建立社会主义制度作为自己的奋斗目标,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民主社会主义者面对资本主义优势的不断显现,则把社会主义简单的认作成了一种价值追求,并且否定了社会主义,最终接受了资本主义,并且坚信资本主义根本无法被社会主义所取代。 (2)作为它们载体的政党的作用和性质不同:

当代中国多样化社会思潮

当代中国多样化社会思潮 卢晓勇 (天津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天津300387) 内容摘要 由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不断的发展,同时社会以及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人们的意识形态领域产生了许多的新情况以及新问题。基于此情况,意识形态领域中的封闭而单一的情况被打破,呈现出一种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开放性局面。意识形态上的开放性发展造就人们信仰和价值观的多样性,各种各样的生活方式也就出现在人们的视野,这就要求我国加强马克思主义对于社会思潮多元化的引导。本文通过总结中国改革开放以来出现的几种主要的社会意识,在当代中国背景下,以意识形态的产生视角分析当今社会多样思潮的发展趋势,以期实现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对多样化社会思潮的有效引领。 关键词:多样化社会思潮;意识形态;价值观念 引言 随着新世纪的到来,全球化的号角响彻每个角落,尤其是互联网以及信息技术发展的尤为迅速,同时当代中国改革开放以及同世界经济文化交流的不断深化对它们之间的联系有着更深的促进作用,这也同样促进了“国际社会中政治、经济以及文化中的各种社会思潮大量的涌入中国社会,并与中国本土的各种思想进行融合、变更,最终在中国本土生根发芽”。其中比较为人们所关注的主要有今天的拜金主义、功利主义、实用主义、后现代主义、消费主义、享乐主义、非理性主义、女权主义和其他一些西方社会的思想在部分人的思想和行为中体现,甚至部分人还产生出一种明显西方社会思潮,如激进主义、生态社会主义、新自由主义、保守主义、市场社会主义、民主社会主义、公共知识分子和其他意识形态也有其拥护者。同时,国内本土社会思潮受到国内社会情况的不断变化以及外来社会思潮的冲击,逐步的形成各种新思潮。正是受到这样内外部环境的影响,使 1 基金项目: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规划基金项目《社会公共领域与社会矛盾解决机制》(13YJA7100 50)、国家哲学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社会认同视角下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建设研究》(12&ZD006)阶段性成果。

当代中国多样化社会思潮的思考

当代中国多样化社会思潮的思考 ——对大学生教育的挑战与应对策略 俞紫仙 内容提要:社会思潮是重要的社会意识形态,其呈现出的新特点迎合了高校大学生的认知模式,对目前高校德育工作提出了挑战。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难度加大,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教育受到冲击。本文积极探求引领社会思潮的对策,提出了以下途径: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多元化社会思潮;加强社会思潮的理论研究;增加德育内容的丰富性,提升其现实社会性和生活化;有意识地加强新媒体话语权;积极开展社会实践活动。 内容提要:社会思潮;教育;影响;对策 20世纪初,世界上各种思潮和理论大量涌入中国,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社会思潮的丰富表现,真可谓此起彼伏、目不暇接。这些社会思潮都是同中国经济社会发展有重大关系并且具有广泛影响的社会思潮。大学生正处于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的形成过程中,很容易受到社会思潮的影响和冲击。认真研究当代社会思潮对大学生的影响,适时采取积极的应对措施,弘扬积极影响,化解和抵御负面影响,既有利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开展,更有助于大学生的健康成长。 一、当今社会思潮的概念及特点 社会思潮是指在一定历史阶段,反映一定阶级、阶层和社会群体

的利益诉求、情感需要和思想愿望,并有一定的社会理论作指导的社会意识形态和社会心理的思想潮流。社会思潮是社会生活的“晴雨表”,社会变迁的风向标。1、它通过影响人们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进而影响人们的生活观念和行为方式,达到对社会存在的调控、改造和导向作用。当前我们正处在一个社会急剧变革的时代,各种文化相互交流、交融、交锋,社会思潮跌宕起伏。综观当前这些社会思潮的表现形式,其所以能在校园中广泛传播并为青年学生所接受,是因为它们均呈现以下几个特征。 (一)性质上更具有隐蔽性 从社会思潮本身的性质看,包括积极上进思潮、消极落后思潮、还有一些中性思潮,而且这些性质特征有时并非明显地表现出来,甚至在一定历史时期是以错综复杂或隐性的形式表现出来,使人难以准确把握其性质。全球化趋势带来了各国文化、制度的交流和互动,社会思潮也体现出一种文化、价值观的交流与回应。全球化条件下的社会思潮并没有表现出以往那种较为浓厚的意识形态化和界限分明的特点,而更体现出一种适应外部需要的隐蔽性。 (二)内容更具现实利益性 以往社会思潮主要集中在抽象层面的学术思想领域,与现实社会的联系大多比较间接。当前一些社会思潮研究转向对当下具体问题的关注,试图从不同视角思考和解决现实问题,更具有现实利益性。马克思指出,人类所奋斗的一切都与利益有关,因此,利益问题始终是人们最先关注的。当今社会思潮始终抓住大学生的这一需求,对社会、

探析当代中国各种社会思潮的主要特征

探析当代中国各种社会思潮的主要特征 党的十八大报告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提出新部署、新要求,强调“要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社会思潮、凝聚社会共识”。作为一种反映社会存在的特殊意识形态,社会思潮是指在特定历史阶段,反映特定阶级、阶层及社会群体的利益诉求、情感需求、思想愿望及政治经济情况,具有比较系统的理论体系,且有某种社会理论指导的对社会生活具有某种程度影响的非主流意识形态的思想潮流、思想流派及思想趋势,其本质是特定社会经济背景下的大众心理、民众观念、思想理论、学术文化观点和实践在社会层面的相互影响、相互渗透。作为社会生活、社会变迁的判断标准之一,社会思潮通过对人们的世界观、人生观及价值观施加影响而促使其生活态度、生活理念、行为方式发生变化,以达到调控、改造及引导社会存在的目的。目前,我国社会各种思潮总体上具有以下几种特征:社会思潮复杂多样,既相互排斥又相互吸引 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社会主义运动陷入低谷时期,而以资本主义文化为代表的西方文化获得强势地位,新自由主义、历史虚无主义、民主社会主义、生态马克思主义、后殖民主义、消费主义、后现代主义等各种思潮在我国获得传播和蔓延。 进入新世纪以来,随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深入发展,国内社会结构深刻变动、经济体制深刻变革、思想观念深刻变化、利益格局深刻调整,再加上中国对外开放领域的扩大、国际交流合作的更加密切以及西方发达资本主义国家不遗余力的文化扩张、思想渗透、文化殖民,中国各种思想文化和社会思潮在此情况下获得产生和发展,复杂化和多样化更加凸显。国内民众在宽松文化背景下的思想活动的独立性、选择性、多样性及差异性不断增强,社会成员的价值取向也越发自由化和多元化。但由于理论主张、分析角度、研究关注点的迥异,国内社会思潮既涉及社会、经济、政治、哲学等领域,也与文化、历史、伦理、宗教、生态等内容密切相关,但总体上这些思潮可分为主流社会思潮、非主流社会思潮及反主流社会思潮三种类型。 社会思潮之所以呈现出复杂多样的特点,不仅是由于信息技术、网络的采用而促使思想文化的传播速度大大加快,而且是由于我国社会进程的加速发展催生较多一时难以被主流意识形态所吸收、消化的众多新情况、新问题、新思想,最重要的是由于:社会变迁而导致群众的现实利益不断发生变化,产生不同的利益集团与社会阶层,而为维护自己或本阶级的既得利益、价值判断及情感认同,使之免遭冲击、震荡,从企业家、国企管理精英、知识分子、中产阶级、离休干部至下层、普通底层民众,其均按照自己的生活理念、价值观及行为方式对某些特定思想观念与价值自然产生亲和感,而对另外一些思想观念与价值自然产生排斥感,在此情况下,不同的社会思潮就会在不同的社会阶层中遇到自己的追随者或反对者,而随着传媒与网络空间的迅速扩大、相对宽松的文化气氛的形成,其不断获得滋育、传播、交流、碰撞甚至分化、整合及重生。 当前国内各种社会思潮形形色色、各式各样、对错混杂,异常活跃,表现出空前的多样性和多元化。这些代表不同阶级、阶层、社会群体利益、要求的思潮为争夺话语权进而扩大自身的影响力,均非常注重在尽可能地坚持自身核心思想和特定基本原则的基础上,吸收其他思潮的优点和长处,不断充实自己和完善自己。如民族主义思潮、新左派思潮、文化保守主义三者在某些问题上持有相近、相似甚至相同的立场,三者有逐渐融合之趋势,而新自由主义也开始借鉴民族主义的一些优点和长处来扩大自己的群众基础。因此可以说:不同社会思潮之间既相互撞击、相互排斥甚至相互斗争,又相互作用、相互吸引、相互融合甚至相互重叠、相互交叉。尤其是在某些纯学术的研究领域,社会思潮之间多相互借鉴、相互交融的特点和趋势更加凸显。 当然,社会思潮往往在特定历史阶段下形成和传播,随着社会条件的变化,有些社会思

社会思潮评析

《当代中国社会思潮评析》课程期中作业 作业名称:拜金主义思潮分析 指导教师:刘福州 组员:分工: 温凯丰 130905102 PPT制作 王丹妮 130905319 资料查找和整理

拜金主义思潮解析 1.拜金主义 拜金主义就是对金钱痴迷,为金钱不顾一切。事事为了钱,时时刻刻想着怎么不择手段得到尽可能多的钱,认为金钱是万能的。拜金主义是一种金钱至上的思想道德观念,认为金钱不仅万能,而且是衡量一切行为的标准。 持拜金主义观念的人认为:“在社会上,无钱万万不能”与“金钱至上”等,这种价值观被认为起源于资本主义鼓励人类追求自我利益的思想主张。 2.拜金主义的根源 (1)思想根源 拜金主义的产生,与中国的封建文化的长期影响有关。总体来看,中国传统文化的主流是鄙视利益、耻于金钱的。在义与利的取舍上,总是以义为先,崇尚舍生取义、杀身成仁。但是,中国传统文化还有另外一面,有的人赤裸裸地宣扬利己主义、享乐主义,如春秋时期的杨朱,就公开宣扬“拔一毛而利天下,不为也”。民间也有“人为财死,鸟为食亡”,“人不为己、天诛地灭”,“有钱能使鬼推磨”之说。这些思想观念在封建社会的实际生活中一直为统治阶级所信奉。必须看到,这些腐朽、没落、消极的思想观念在新中国建立后并没有完全消失,随着改革开放和市场经济的发展,它们又沉渣泛起,为一些人所奉行。

拜金主义在封建社会就已经产生,但它真正成为盛行的观念却是在资本主义产生之后。资本主义和拜金主义恰如一对孪生姐妹,或者说,拜金主义是附着在资本主义身上、去除不掉的毒瘤。资本主义之所以会盛行拜金主义,就在于资产阶级的本性(实际也就是资本的本性)就是无休止地聚敛财富,追求资本的增值;就在于金钱作为财富的化身,在资本主义社会能够左右一切。应当说,西方的一些有识之士早就认识到拜金主义的危害,并展开了对它的批判,但是拜金主义并没有被清除,也不可能被清除。改革开放后,随着国门的打开,在引进资金、技术和优秀文化成果的同时,这些腐朽思想也传了进来。 (2)社会根源 拜金主义的滋生与市场经济规则不完善有关。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是我国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的必由之路,它有利于使社会主义的优越性进一步发挥出来。 但同时,市场经济自身的弱点和消极方面也会反映到精神生活中来。市场经济有自己的运行规则:一是市场行为主体在经济活动中要遵循等价交换原则,二是市场行为主体在经济活动中要追求利益或利润的最大化。同时,市场经济还是一种“消费经济”,靠消费引导生产,依赖消费拉动经济。 结果是:一方面,物质利益和物质财富在推动经济社会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突显,这就有可能诱发人的趋利性,刺激人对物或金钱的欲求,从而滋生出对金钱的崇拜心理,导致“一切向钱

民主社会主义思潮评价

民主社会主义思潮评价 一段时间以来,在我国,围绕民主社会主义问题出现了种种议论。有人认为,民主社会主义是马克思主义的正统,又是社会主义的一种模式,而且是更加完善的社会主义模式,甚至提出:“只有民主社会主义才能救中国。”断定中国已经走上了民主社会主义道路。这表明民主社会主义对我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干扰是严重的。为此,我们要对当前我国出现的各种民主社会主义的观点、倾向有一个正确的认识与评价。 1.民主社会主义不是社会主义的一种模式 国内一些鼓吹民主社会主义的人认为,民主社会主义是社会主义的一种模式,而且它是针对“斯大林模式”的弊病提出来的,因而是更加完善的社会主义模式。他们认为,我国的改革应该抛弃“斯大林模式”,走民主社会主义的道路。他们批评说,反对民主社会主义,就是“自我封闭、自我僵化”,“结果是马克思主义得不到发展,社会主义阵营难以壮大”。他们强调,不能把我国的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论和实践作为判断是不是社会主义的标准,社会主义可以而且应当有不同的模式。 我们谈到社会主义的模式问题,应该区分社会主义本质特征和这些本质特征的具体实现形式这样两个层次。社会主义的本质特征就是:政治上,无产阶级政党掌握政权,实行无产阶级专政;经济上,建立生产资料公有制,实行按劳分配,逐步实现共同富裕;思想上,马克思主义处于指导地位,具有这些本质特征,才能称之为社会主义;抛弃了这些本质特征,就不能叫社会主义,在这一层次上,社会主义不存在不同模式。而在具体的体制、运行机制方面,各个社会主义国家应当根据不同的历史条件和本国的具体国情,走自己的道路,在这个层面上可以、也应该有不同的模式。 但是民主社会主义尽管打着“社会主义”的旗号,但它反对无产阶级政党掌握政权,主张实行多党制;反对公有制占主体地位,要求实行私有化;反对马克思主义为指导,主张指导思想多元化。它否定的是社会主义的本质特征,所以不可能是社会主义的一种模式。 2.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不可能“趋同” 国内有一位著名经济学家提出,过去认为社会主义和资本主义是“一直尖锐地互相对立和对抗着”,这是僵化的、教条主义观点。现实世界是社会主义和资本主义各有存在的理由和优势。社会主义国家正在吸收资本主义的长处,而资本主义国家也吸收了社会主义的优点,“两种不同的主义和不同的社会制度的国家,有由过去完全对抗逐步转向互相兼容、互相合作的趋势”,这就是“混合经济”。按照作者的论断,未来世界不是社会主义取代资本主义,而是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大融合,成为一个既有社会主义因素、又有资本主义因素的“混合经济”。有一位著名党建学者宣布,我们应该改造思维方式,不要在讲社会主义必然代替资本主义了,应该看到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正在相互交汇,否则就会“在社会进程中被淘汰”。 这是典型的“趋同论”,民主社会主义提出这种观点,从认识的角度看,是把不同问题混在一起了。主要是这样两个问题:一是把运行机制同基本制度混为一谈,把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在运行机制上的某些共同之处,当作社会基本制度趋同了;二是把不同社会制度国家之间经济上的相互依存,同社会制度的“融合”混为一谈,把社会主义国家与资本主义国家之间经济贸易往来的密切化,错认为两种社会制度“融合”、“趋同”了。 为了说明民主社会主义的两种社会制度“趋同论”的错误,在方法论上必须把运行机制与基本制度严格区分开来。基本制度体现了一种社会制度的性质,它属于本质层次,每一种社会都有自己的、与其他社会相区别的独特的基本制度;而运行机制则是基本制度的具体实现形式,它属于现象层次,在这一层次上不同社会制度往往会有相同之处,具有共性,如计划经济、市场经济,作为发展生产的方法、调节经济的手段,资本主义可以用,社会主义也可以用。至于说到社会基本制度,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是根本对立的,两者之间没有共同之处,不可能相互学习和借鉴。存在的只是取代关系,或者按照社会发展规律的要求,社会主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