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验七---副本

实验七---副本
实验七---副本

实验七:存储过程及应用

实验目的:存储过程的设计和应用。

实验内容:在SQL Server环境下设计并执行存储过程。

实验目的:理解和掌握数据库存储过程的创建和调用方法。

实验方法:在SQL Server 环境下按要求创建和调用存储过程完成指定操作。

实验要求:

在实验1数据库设计的基础上补充设计过程,并基于实验2建立的表和实验3插入的数据完成实验。

(1)按要求设计完成如下功能的存储过程

查询平均分在X到Y范围内的学生信息

更新操作,以学号、课程编号和考试成绩作为参数更新指定学生和课程的考试成绩,并返回该

学生的平均成绩。

(2)自行再分别设计一个完成查询和完成操作成功的存储过程

(3)在客户端以存储过程和输入SQL语句的方式分别执行相同的查询操作,比较使用和不使用存储过程的区别。

实验如下:

(1)使用存储过程查询平均分在x到y范围内的学生信息:

create procedure uspgetstu1

@x smallint,@y smallint

as select学号,姓名,院系,平均成绩

From 学生where between @x and @y

可以利用存储过程uspgetstu1查询平均分在70到80范围内的学生信息:

Execute uspgetstu1 @x=70,@y=80

(2)利用存储过程更新操作,以学号、课程编号和考试成绩作为参数更新指定学生和课程的考试成绩,并返回该学生的平均成绩:

create procedure uspgetstu2

@sno char(8),@cno char(8),@grade smallint

as

declare @avg smallint

select @avg=avg(成绩)from选课

where学号=@sno and课程编号=@cno and成绩=@grade

return @avg

下面语句调用存储过程uspgetstu2查询学号为0901,课程编号为101的学生的平均成绩:declare @avg smallint

execute @avg=uspgetstu2 @sno='0901',@cno='101',@grade=95

print'学号为0901,课程编号为101的学生的平均成绩是:'+str(@avg)

(3)利用存储过程uspgetstu1查询平均分在80到90范围内的学生信息:

create procedure uspgetstu1

@x smallint,@y smallint

as select学号,姓名,院系,平均成绩

from学生where平均成绩>@x and平均成绩<@y

Execute uspgetstu1 @x=80,@y=90

利用sql语句查询查询平均成绩在80到90范围内的学生信息:

select学号,姓名,院系,学习成绩from学生

where学习成绩between 80 and 90

区别:使用存储过程可以简化应用,使得非专业人员对数据库的访问变得更加方便简洁。数据库管理员或设计者可以把一些复杂的查询或者数据操作设计成存储过程,普通用户无需了解数

据的一些存储细节,也不必熟悉sql,只需通过简单的存储过程调用就能完成特定的任务。

实验九用户管理和权限管理

实验名称:用户管理和权限管理.

实验内容:在sql server 环境下完成数据库的用户管理、角色管理和操作权限管理。

实验目的:理解和体会数据库安全性的内容,加强对数据库管理系统的安全管理功能的认识。

实验方法:在sql server环境下分别以系统管理员、数据库管理员、对象拥有者和普通用户的

身份完成所要求的各个操作。

(1)以系统管理员身份完成如下实验。

建立3个不同名称的注册用户、使用alter login命令对建立的注册用户作不同的修改、建立一

个数据库管理员用户。

(2)以数据库管理员身份完成如下实验。

根据已有的注册用户建立几个当前数据库的用户(部分用户可以指定默认架构等)、使用alter user命令修改部分用户设置、建立若干角色,部分角色指定其他用户管理

、授权一些用户可以创建表等数据库对象、完成角色管理及其他授权管理。

(3)以下实验由若干学生一组共同完成。

每个用户有建立对象的权限,各自建立自己的对象(如表和视图)、各用户之间就表和视图的

查询、修改、删除、插入等互相授权,在授权过程中体会grant命令中with grant option短语的作用、分情况收回授权,并体会revoke命令中grant option for和cascade短语的作用。(4)在实验报告中要给出具体的操作要求和过程,并针对各种情况作出具体的分析和讨论。

源代码如下:

(1)、

1、建立3个不同名称的注册用户:

create login ss with password='AA'

create login ou with password='123'

must_change,check_expiration=on

create login yuan with password='bb',

default_database=选课管理

2、使用alter user命令修改部分用户设置:alter login ss disable

alter login ss enable

alter login ss with password='cc'

alter login ss with name=MM

alter login MM with password='dd'

2、建立一个数据库管理员用户:

用户KK已经是“选课管理”数据库的用户,指定该用户为“选课管理”数据库的管理员:

use选课管理sp_addsrvrolemember'KK','db_owner'

(2)1、根据已有的注册用户建立几个当前数据库的用户:

指定登陆用户MM为‘选课管理’数据库的用户,并指定‘选课’架构为默认架构:

use选课管理create user MM with default_schema=选课

指定登录用户KK为‘选课管理‘数据库的用户,并指定’教师‘架构为默认架构:create user KK with default_schema=教师

2、将数据库用户MM的名称改为YY,默认架构改为选课信息:

alter user MM with name=YY default_schema =选课信息

3、建立若干角色,部分角色指定其他用户管理:

假设有用户MM,指定该用户为securityadmin角色:

sp_addsrvrolemember'MM','securityadmin'

假设当前数据库‘选课管理’有用户KK,指定该用户为db_securityadmin角色:sp_addsrvrolemember'db_securityadmin','KK'

指定用户MM为db_creator角色:

sp_addsrvrolemember'MM','db_ creator'

假设用户KK是“选课管理”数据库的数据库管理员,由其建立角色manager:sp_addsrvrolemember'KK','db_owner'

create role manager

4、授权一些用户可以创建表等数据库对象,完成角色管理及其他授权管理:

对架构‘选课’的insert 权限授予KK:

grant insert on schema::选课to KK

在选课管理数据库中建立角色role_op,并将用户PP指定为该角色的成员:

use选课管理create role role_op

sp_addsrvrolemember'role_op','PP'

将学生表的查询、插入、修改和删除的权限授予角色role_op:

grant select,insert,update,delete on 学生to role_op

将院系表的查询、插入、修改和删除的权限授予角色role_op,并允许该角色的成员转授这些权限:grant select,insert,update,delete on院系to role_op with grant option 用户PP将对院系表的查询权限、对应院系名称和办公地点的修改权限授予用户QQ:

先用PP身份登录,然后执行如下命令:

use选课管理

grant select,update(名称,办公地点)on院系to QQ as role_op

从用户QQ收回对院系表的名称的修改权限:

revoke update(名称)on院系from QQ

从角色role_op收回对院系表删除权限的转授权限:

revoke grant option for delete on院系from role_op cascade

从角色role_op收回对院系表update权限及其with grant option 而产生的所有授权:revoke update on院系(名称)from role_op cascade

实验十并发事务控制

实验名称:并发事务管理及控制

实验内容:在sql server 环境下完成封锁、死锁和设置隔离级别等基本实验。

实验目的:理解和体会数据库事务管理的内容,掌握设计并发事务的基本方法,加强数据库

管理系统的事务管理功能的认识。

实验方法:若干人一组在sql server环境下同时操作共享数据,设计各种情形进行实验,

深刻体会并发控制的方法和重要性。

实验要求:

(1)若干学生一组共同完成本实验。

(2)设计一组操作产生“脏“读的问题,然后通过封锁避免”脏“读问题。

(3)设计一组操作产生不可重复读的问题,然后通过封锁避免不可重复读问题。

(4)设计一组操作产生丢失更新的问题,然后通过封锁避免丢失更新问题。

(5)设计一组产生死锁的操作,再利用相同顺序法和一次封锁法有效地避免死锁。

(6)设计一组相对完整的应用,使用设置隔离级别来进行并发控制,然后不同的用户运行相同的程序、操作相同的数据观察并发控制的效果。

(7)在实验报告中要给出具体的操作要求和过程,并针对各种情况作出具体的分析和讨论,很好地体会事务的性质和并发控制的作用。

相关命令和提示:

(1)查询一个已经被其他事务更新、但尚未提交的元组,将会引起“脏“读问题;为

避免该问题应实施共享封锁。

(2)为避免不可重复读问题,应该将共享封锁保持到事务结束。

(3)为避免丢失更新问题,应该实施独占封锁或更新封锁。

(4)Sql server 的封锁操作是在相关语句的“with()“子句中完成的。

(5)设置隔离级别的命令是:

begin transaction

create table院系(编号smallint primary key,名称char(20))

insert into院系values('10011','管理学院')

不可重复读的问题:

use选课管理

begin transaction事务1 select*from院系where名称='管理学院' use选课管理学习是成就事业的基石

begin transaction事务2 select*from院系where名称='管理学院' update院系set编号='10011' where名称='管理学院'

commit tran

select*from院系where名称='管理学院'

commit tran

计算机手工模拟实验报告.doc---完整版---副本

计算手工模拟实验 学生实验报告 学院: 课程名称: 专业班级: 姓名: 学号: 郑州大学商学院

学生实验报告 第一部分:实验概况 一、实验的目的 通过此账套的计算机模拟手工实验网络,使我们比较系统地了解、学习和掌握企业会计核算的基本程序和基础的操作方法,以加强我们对于基本理论的理解,对于基本操作流程的熟悉以及对于基本会计技能的训练,达到理论知识与会计实务的双向统一。另外,强化学生的动手能力,一个人亲自尝试出纳员、存货核算员、成本核算员、工资核算员、记账员、会计主管等多项工作,从而对会计的各个岗位,有了更进一步的了解。以达到学生从全面角度,认识、了解、掌握会计工作的要求。 二、实验的要求 1、熟悉会计工作的基本流程,工作内容以及工作规范等基础知识; 2、能够熟练的进行对实验企业所发生各经济业务的会计核算和账务处理; 3、掌握模拟实验企业建立账户、填制凭证,登记账簿、编制报表等会计实 务操作流程。 第二部分:实验的内容及具体操作的程序 一、实验内容: (一)模拟企业概况 单位名称:天海振中机械股份有限公司 法定住所:天海市珠江道15号 法定代表人:杨帆

纳税识别号:19547365 开户银行:工行陈塘分理处 账号:60488-148 行号:604 设立日期:2002年12月20日 电话:2 (二)会计业务处理的方法 1、会计核算方面采用科目汇总表记账程序(每半个月汇总一次)会计核算。 2、企业使用机打“增值税专用发票”,税率17%、营业税5%、教育费附加3%, 核定每月交纳一次增值税。 3、材料按实际成本计价,存货采取永续盘存制。 4、固定资产折旧采取平均年限法。 5、企业固定资产的后续支出,符合固定资产确认条件的,计入固定资产成本: 与固定资产有关的修理费用等后续支出,计入当期损益。 6、工会经费、职工教育经费、应付福利费分别按职工工资总额的2%、1.5%、14% 提取。工会经费提取后划拨工会账户,职果张经费采用发生时直接计入当期损益的方法。 7、生产费用的归集分配按受益原则,根据计量记录、定额工时比例分配。制造 费用按生产人员工资进行分配,生产成本在在产品与完工产品之间的分配采用约当产量法。 8、企业业务招待费按年销售额的0.4%限额列入管理费用,年末按照应收账款余 额的0.5%提取坏账准备金,差旅费按当地政府规定的标准报销。 9、企业每月按25%的税率预缴所得税,于每月结束后10日内办理完税入库手续, 年底清算,多退少补。 10、利润分配:按利润的10%和5%分别提取法定盈余公积金、任意盈余公积金, 然后按45%比例向投资者分配红利。 (三)本次实验过程 1、期初建账。建立明细分类账,日记账,总账。登记期初余额。 2、经济业务处理。

化学实验报告单模板

( 实验报告) 姓名:____________________ 单位:____________________ 日期:____________________ 编号:YB-BH-053853 化学实验报告单模板Template of chemical experiment report

化学实验报告单模板 xx中学化学实验报告 高xxxx届x班 固体酒精的制取 指导教师:xxx 实验小组成员:xxxx 实验日期:xxxx-xx-xx 一、实验题目:固态酒精的制取 二、实验目的:通过化学方法实现酒精的固化,便于携带使用 三、实验原理:固体酒精即让酒精从液体变成固体,是一个物理变化过程,其主要成分仍是酒精,化学性质不变.其原理为:用一种可凝固的物质来承载酒精,包容其中,使其具有一定形状和硬度.硬脂酸与氢氧化钠混合后将发生下列反应: CHCOOH+NaOH →1735 CHCOONa+HO 17352 四、实验仪器试剂:250ml烧杯三个1000ml烧杯一个蒸馏水热水硬脂酸氢氧化钠乙醇模版 五、实验操作:1.在一个容器中先装入75g水,加热至60℃至80℃,加入125g酒精,再加入90g硬脂酸,搅拌均匀。 2.在另一个容器中加入75g水,加入20g氢氧化钠溶解,将配置的氢氧化

钠溶液倒入盛有酒精、硬脂酸和石蜡混合物的容器,再加入125g酒精,搅拌,趁热灌入成形的模具中,冷却后即可得固体酒精燃料。 六、讨论: 1、不同固化剂制得的固体霜精的比较: 以醋酸钙为固化剂操作温度较低,在40~50 C即可.但制得的固体酒精放置后易软化变形,最终变成糊状物.因此储存性能较差.不宜久置。 以硝化纤维为固化剂操作温度也在4O~50 c,但尚需用乙酸乙酯和丙酮 溶解硝化纤维.致使成本提高.制得的固体酒精燃烧时可能发生爆炸,故安全性较差。 以乙基羧基乙基纤维素为固化剂虽制备工艺并不复杂,但该固化剂来源困难,价格较高,不易推广使用。 使用硬脂酸和氢氧化钠作固化剂原料来源丰富,成本较低,且产品性能优良。 2 加料方式的影晌: (1)将氢氧化钠同时加入酒精中.然后加热搅拌.这种加料方式较为简单,但由于固化的酒精包在固体硬脂酸和固体氢氧化钠的周围,阻止了两种固体的溶解的反应的进一步进行,因而延长了反应时间和增加了能耗。 (2)将硬脂酸在酒精中加热溶解,再加入固体氢氧化钠,因先后两次加热溶解,较为复杂耗时,且反应完全,生产周期较长。 (3)将硬脂酸和氢氧化钠分别在两份酒精中加热溶解,然后趁热混合,这样反应所用的时间较短,而且产品的质量也较好.3 、温度的影响:见下表:可见在温度很低时由于硬脂酸不能完全溶解,因此无法制得固体酒精;在30 度时硬脂酸可以溶解,但需要较长的时间.且两液混合后立刻生成固体酒精,

实验报告1

实验:内核模块设计 1、实验要求 1.1 问题描述 设计一个带参数的内核模块,其参数为某进程号,列出其进程家族信息,包括父进程,兄弟进程以及子进程的程序名,PID号等。 1.2问题分析 Linux内核是模块化组成的,它允许内核在运行时动态地向其中插入或都从中删除代码。这些代码包括相关的子例程、数据、函数入口和函数出口被组合在一个单独的二进制镜像中,即是所谓的可以装载内核模块。支持模块的好处是基本内核镜像可以尽可能的小,因为可选的功能和驱动程序可以利用模块形式再提供。模块允许方便的和重新载入内核代码,也方便了调试工作。而且当热拔插新设备时,可以载入新的驱动程序。 Linux提供了这样一个简单的框架,它可以允许驱动程序声明参数,从而可以在系统启动或者模块装载时再指定参数,这些参数对于驱动程序属于全局变量,而且模块参数同时也将出现在sysfs文件系统中,这样,无论是生成模块参数还是管理模块参数的方式都变得灵活多样。 内核把进程放在一个叫task list的双向循环链表中。链表中的每一项都是task_struct称为进程描述符的结构。该结构定义在/include/linux/sched.h。进程描述符中包含一个具体进程的所有的信息。其中包括有进程号pid、指向父进程task_struct的指针parent、包含有所有子进程的链表结构children和包含父进程其它儿子进程的链表结构sibling。并且comm表示可以进行执行的文件的名字。 1.3 开发平台及实验工具 平台环境:VMware 7.1.3 build-324285 操作系统:CRUX 2.2 Linux内核版本:2.6.15.6 其它工具:KGDB2.4、Samba 3.0.24、Source Insight 2、实验步骤 (1),在/home/目录下编写内核模块程序。代码include如下头文件 (2),定义静态全局变量PID 用于接收模块初始化时传递过来的参数 (3),通过module_param(name,type,perm)宏来定义模块参数

焊接万用表实验报告 - 副本

电子工艺实习报告 题目名称焊接万用表 班级自动化1106 学号 学生姓名

一、实习目的 1.熟悉手工焊锡的常用工具的使用及其维护与修理。 2.了解基本电子元器件(电阻,电容,电感,电位器,二极管,三极管等),并了解其功能和结构。能正确的读出电阻的阻值。 3.能正确的看懂万用表的电路图,并通过现代焊接技术,把电子元器件焊接组装好万用表,并通过所学知识分析和测试, 4.通过万用表组装实训,进一步熟悉万用表结构、工作原理和使用方法。 5.了解电路理论的实际应用,熟悉仪表的装配和调试工艺,提高专业技能。 6.培养学生的自己动手能力,独立思考,遇到问题时能够独立解决。 二、实习内容 模块一:电子装配、基本识图 1.焊接工艺及注意事项 2.焊接基本流程:清洁处理、加热、给锡。 首次使用电烙铁时,插上电源插头后,电烙铁温度上升的同时,先在烙铁头上涂上少许松香,待加热到焊锡熔点时,再往烙铁头上加焊锡,在使用过程中,由于电烙铁温度很高,达300℃以上,长时间加热会使焊锡熔化挥发,在烙铁头上留下一层污垢,影响焊接,使用时用擦布将烙铁头擦拭干净或在松香里清洗干净,再往烙铁头上加焊锡,保持烙铁头上有一层光亮的焊锡,这样电烙铁才好使用。 3.焊点的正确形状: 1.正确焊点,焊点就象光滑小山丘; 2.不正确焊点,焊锡多,中间空,虚焊; 3.烙铁不正确焊点,元件线未出头 4.不正确焊点,半焊,振动易脱焊; 5.不正确焊点,撤离时带出一个小尖峰; 6.正确焊点,桃形焊点,烙铁从元件引脚方向离; 7.不正确焊点,象油滴焊点,与焊盘未焊接。

元器件焊接好后,元器件引脚不高出电路板面1mm,应将多余部分的引脚用斜口钳或其它剪切工具剪去,使印刷电路板整洁美观。 实际操作时应该尽量按照上图1,6所示,防止虚焊错焊,这样在众多的焊点焊完之后,才能保证这个电路没有断路的焊点。 4.烙铁头的保护 为了便于使用,烙铁在每次使用后都要进行维修,将烙铁头上的黑色氧化层锉去,露出铜的本色,在烙铁加热的过程中要注意观察烙铁头表面的颜色变化,随着颜色的变深,烙的温度渐渐升高,这时要及时把焊锡丝点到烙铁头上,焊锡丝在一定温度时熔化,将烙铁头镀锡,保护烙铁头,镀锡后的烙铁头为白色。 5.烙铁头上多余锡的处理 如果烙铁头上挂有很多的锡,不易焊接,可在烙铁架中带水的海棉上或者在烙铁架的钢丝上抹去多余的锡。不可在工作台或者其他地方抹去。 6.练习试焊 在实际操作前应该找一块练习板来实践,可以使平时废弃的电路板,拿来做实验,练习和熟悉基本操作,在练习的时候要注意纠正自己操作上存在的问题。 练习时注意不断总结,把握加热时间、送锡多少,不可在一个点加热时间过长,否则会使线路板的焊盘烫坏。注意应尽量排列整齐,以便前后对比,改进不足。焊接时先将电烙铁在线路板上加热,大约两秒钟后,送焊锡丝,观察焊锡量的多少,不能太多,造成堆焊;也不能太少,造成虚焊。当焊锡熔化,发出光泽时焊接温度最佳,应立即将焊锡丝移开,再将电烙铁移开。为了再加热中使加热面积最大,要将烙铁头的斜面靠在元件引脚上,烙铁头的顶尖抵在线路板的焊盘上。焊点高度一般在2毫米左右,直径应与焊盘相一致,引脚应高出焊点大约0.5 mm。 模块二:电子制作-MF47A型万用表 1.焊接前准备 对照电路图,将原件按照图示插入对应的焊孔内。 我在焊接的时候焊接顺序是先焊接电阻,在焊接其他的元件,因为其他的元件个数较少而且形态各异,比较容易辨认。而电阻一旦焊接错误就会产生连锁反应。 2.元器件的焊接 在焊接前先做好焊接的练习后在进行操作。

实验报告1

实验名称:电源的等效变换 姓名:陈庚学号:1138360117 同组人:郭盛、全卓越学号:1138360110 、1138360138 专业、班级:土木工程1班评分: 日期:2013. 5. 6 指导老师: 一、实验目的 1、掌握电源外特性的测试方法。 2、验证电压源与电流源等效变换的条件。 二、原理说明 1.一个直流稳压电源在一定的电流范围内,具有很小的内阻。故在实用中,常将它视为一个理想的电压源,即其输出电压不随负载电流而变。其外特性曲线,即其伏安特性曲线U=f(I)是一条平行于I轴的直线。一个实用中的恒流源在一定的电压范围内,可视为一个理想的电流源。 2.一个实际的电压源(或电流源),其端电压(或输出电流)不可能不随负载而变,因它具有一定的内阻值。故在实验中,用一个小阻值的电阻(或电流源)。 3.一个实际的电源,就其外部特性而言,既可以看成是一个电压源,又可以看成是一个电流源。若视为电压源,则可用一个理想的电压源Us与一个电阻Ro相串联的组合来表示;若视为电流源,则可用一个理想电流源Is与一电导go相并联的组合来表示。如果这两种电源能向同样大小的负载供出同样大小的电流和端电压,则称这两个电源是等效的,即具有相同的外特性。一个电压源与一个电流源等效变换的条件为: Is=Us/Ro,go=1/Ro 或Us=IsRo,Ro=1/go。如图3-1所示。 三、实验设备 图3-1 序号名称型号与规格数量备注 1 可调直流稳压电源0~30V 1 DG04 2 可调直流恒流源0~500mA 1 DG04 3 直流数字电压表0~200V 1 D31 4 直流数字毫安表0~200mA 1 D31 5 万用表 1 自备 6 电阻器120Ω,200Ω, 510Ω,1KΩ DG09 7 可调电阻箱0~99999.9Ω 1 DG09 8 实验线路DG05 四、实验内容 1.测定直流稳压电源与实际电压源的外特性。

初中物理创新实验设计方案1

初中物理创新实验设计方案 一、实验课题名称:惯性定律演示仪 二、实验设计思路: 运用惯性定律(牛顿第一定律):物体在不受任何外力作用的时候总保持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物体总保持原有在运动状态直到有外力迫使它改变为止) 三、实验或实验器材在教材中所处的地位与作用: 该实验是八年级物理第八章第二节内容,在已经学习了牛顿第一定律的基础上,研究所有物体都具有惯性,对于学生理解、学习、运用牛顿第一定律以及惯性的知识具有相当重要的作用。 可以说,这个实验是探究物体惯性的核心演示实验,一旦学生通过观察本实验仪的演示,必定会十分深刻在理解和掌握惯性在相关知识。 四、实验器材: 长木板、小车、弹簧、直塑料细管、漏斗、橡皮筋、细线、弹珠、铁钉 五、实验原型及不足之处: 传统的实验方法是使用控制变量法,使两种物质的质量相等,吸收的热量相同,通过观察温度计上示数的变化,得出结论:温度计示数上升较快的物质,升高1℃所需的热量较少,吸收热量的能力较小(即比热容较小)。它的不足之处: ⑴水和食用油吸收相同的热量用这套实验装置有较大的误差,容易受到外界环境的影响(如风向、石棉网的初温、两个酒精等的火焰有大小等)不便于控制; ⑵通过实验得出的结论是:吸热能力的大小与温度的变化成反比,学生要多转动一下思维才能理解,结论没有改进后的直接; ⑶所需要的实验器材也比较多,不利于实验的准备与操作。 ⑷所用烧杯体积过大,与空气的接触面积过大,所以散热过多,造成实验测量误差过大。 (如图) 六、实验创新与改进之处: ⑴将两套装置合二为一,减少了小组实验时对器材的需要;

⑵便于控制相同时间内吸收的热量相同这个变量,误差更小; ⑶两试管与空气的接触面更小,散热较少,误差较小; ⑷将烧杯较大的吸热面改为试管底部较小的吸热点(两试管型号相同、质量相等),就保证了相同时间内吸收的热量相同 ⑸实验中,将原实验观察温度计示数变化改为观察并记录两物质升高相同温度时的时间,这样做的好处是使实验结论更直接; (如图) 七、实验原理: 通过控制两物质质量相等、吸收热量相同、升高相同的温度等因素,来观察手中的秒表。升高相同温度时,所用时间较长的物质吸收的热量自然多一些,单位质量吸收热量的能力更强(即比热容更大一些)。 说明:完成实验时需控制的几个量 ⑴两试管型号相同、质量相等; ⑵试管中的水和食用油质量相等; ⑶试管中的水和食用油初温相同(可将两试管放入装有冷水的同一烧杯中1~2分钟); ⑷相同时间内两试管吸收的热量相等; ⑸两试管中的液体升高相同的温度; 改变的量: ⑴升高相同温度时所需要加热的时间不同; ⑵升高相同温度时所吸收的热量不同。 八、实验操作步骤: ⑴将装有质量相等的水和食用油的试管插入事先准备好的同一烧杯的冷水中1~2分钟,保证两试管中液体的初温相同; ⑵将初温相同的两试管从冷水中拿出来同时放入正在加热的石棉网上,并放入温度计(同时按下秒表开始计时),观察通过热传递获得热量的两试管中温度计的变化; ⑶在温度计达到70℃时分别记下所用的时间; ⑷比较升高相同温度时所用时间的不同; ⑸得出结论:升高相同温度时,所用时间较长的物质吸收的热量较多,吸收热量的能力较强(比热容较大)。

计算机导论实验报告

实验报告 课程名称计算机导论 实验项目名称 Office软件简单运用 班级与班级代码计算机科学与技术1班 实验室名称(或课室) SS1-305 专业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任课教师王志坚 学号: 姓名: 实验日期: 2013 年 11 月 27 日

广东财经大学教务处制姓名实验报告成绩评语: 指导教师(签名)

年月日说明:指导教师评分后,实验报告交院(系)办公室保存。

实验一 WORD文档的常用编辑与排版 一、实验目的 1、掌握常用的编辑方法。 2、掌握字符和段落的格式化。 3、掌握样式的使用。 4、掌握分栏格式的设置。 一、实验设备和软件 1、计算机。 2、Word2002或以上版本。 二、实验内容和步骤: 1、打开“《世界因你而不同读后感》”文档 2、将标题居中。点击菜单“格式”→“段落”,对齐方式选择居中,然后点击【确定】。(或点击工具条中的【居中】按钮) 3、将标题设成二号黑体、加单线下划线、色字。点击菜单“格式”→“字体”,中文字体选择黑体,字号选择二号,字体颜色选择红色,下划线线型选择单线,然后点击【确定】。

4、格式设置:将第四段设置成:宋体、五号、居中、红色字;整段左缩进1厘米、右缩进1厘米、段前距6磅、段后距3磅、1.5倍行距。选中第七段,第一步:点击菜单“格式”→“字体”,打开“字体”对话框,将中文字体设成宋体,字号设成五号,字体颜色生成红色,然后单击【确定】;第二步:单击菜单“格式”→“段落”,打开“段落”对话框,将对齐方式设成居中,缩进左1厘米、右1厘米,间距段前6磅、段后3磅,行距设成1.5倍行距,然后单击【确定】。

体内小鼠实验方案

实验报告 抗肿瘤药物体内活性研究 一、实验原理 聚合物胶束的粒径约为0-200 nm,可以利用肿瘤组织的增强渗透保留效应(EPR),选择性地透过肿瘤血管并积累在肿瘤组织,实现被动靶向;被特定官能团修饰的聚合物胶束则能响应部位的物理化学变化,实现靶向部位的载体聚集和药物定点释放。抗肿瘤药物的反复使用容易导致肿瘤细胞产生多药耐药性(MDR),肿瘤细胞对一种抗肿瘤药物产生耐药性后,对结构与作用机制不同的其它抗肿瘤药产生交叉耐药的现象极大的限制了化疗药物的疗效。纳米药物传递系统如脂质体、胶束、纳米粒等作为MDR逆转策略越来越引起关注。胶束能通过EPR效应使药物选择性地在肿瘤部位累积和释放,增加细胞内药物浓度,缓控释药物,并通过靶向细胞上特异受体对应的配体修饰,达到主动靶向,从而逆转肿瘤细胞耐药。 盐酸阿霉素(DOX·HCl),属于蒽环类抗生素,能够抑制癌细胞遗传物质核酸的合成,具有广谱的恶性肿瘤的治疗效果,广泛用于宫颈癌细胞、卵巢癌、乳腺癌、恶性淋巴瘤、肺癌、肝癌等的治疗。然而,阿霉素的急性和慢性毒副作用限制了其在临床上的广泛应用,急性毒副作用包括恶心、呕吐、骨髓抑制和心率失常;慢性毒性表现为肝脏、大脑和肾脏的损伤,对心脏具有不可逆的剂量依赖性的损伤。用聚合物构建新型药物胶束传递系统,提高对疏水性药物的包载能力和药物稳定性;通过小分子修饰实现被动和主动靶向。此外,通过相关实验考察作为药物载体的聚合物胶束的耐药能力,以此来证明聚合物胶束的生物安全性好、稳定性高、载药量高、响应性强、靶向性准、缓控释性能好。 二、实验目的 1.运用抗肿瘤药物在小鼠体内评价方法,筛选出具有高表达、特异性、高亲和力的主动/被动靶向、无细胞毒性、抗肿瘤效果好的聚合物胶束。 2.动物体内抑瘤实验基于活体成像技术,建立药物抗肿瘤效果活体动物影响研究方法。 三、实验内容

《计算机应用基础》实验报告本1

(封面) 上海建桥学院《计算机应用基础》 实验报告本 20 11 年3月15日

2010-2011学年第一学期 《计算机应用基础》 实验目录 ?上海建桥学院实验报告 课程名称: 计算机应用基础实验类型:验证/ 设计/ 综合

实验名称:文字处理软件的使用 系别:艺术系专业:视觉传达班级:三班 学号:10B05060324 姓名:顾雯茵 同组人姓名: 指导老师:实验地点: 实验日期: 2011年3月15日 实验报告日期:2011年3月15日 报告退发(订正、重做): 成绩:指导教师(签字):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一、实验名称:文字处理软件的使用 二、实验目的: 1.掌握字体、段落格式、首字下沉、中文版式、分栏的设置; 2.掌握查找与替换、项目符号和编号、边框和底纹的设置; 3。掌握表格插入和设置; 4.掌握图片、图形、艺术字、文本框的插入、编辑及混排设置; 5.掌握公式、水印、页眉和页脚的插入及编辑方法; 6.掌握页面设置方法。 三、实验环境(所使用的平台和相关软件) (1)中文WindowXP操作系统 (2)中文Word2003应用软件 (3)中文实验配套材料配套 四、实验内容(实验内容的具体描述) 实验(1) 打开配套文件Word-Lx1。doc,按下列要求操作,并将结果以原文件名保存. (1) 插入标题,内容见样张,其中大字:华文琥珀,72磅,空心,阴影;小字:华文云彩,60,金色底纹,双行合一。 (2)正文为小四号,第一段添加蓝色小3号项目符号;其余各行,首行缩进2字符; 如样张分栏,第1栏宽4厘米,间距0.75厘米;文末段落首2字下沉,并设置灰

化学实验方案设计的基本要求

化学实验方案设计的基本要求

【同步教育信息】 一. 本周教学内容: 化学实验方案设计的基本要求 二. 重点、难点: 1. 了解化学实验方案设计的基本要求。 2. 培养学生分析、概括、总结、综合和归纳的能力,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 三. 具体内容: 所谓实验设计,是用多种装置和仪器按某种目的进行串联组合完成某项实验,其类型较多,考查形式多样。解答这类题目,要求学生对所学过的物质的性质、制备和净化,常用仪器和装置的作用及使用时应注意的问题等知识融会贯通,要善于吸收新信息并且能加以灵活运用。 化学实验方案设计题具有较强的综合性,但一个化学实验,必须依据一定的实验原理,使用一定的仪器组装成一套实验装置,按一定顺序进行实验操作,才能顺利完成。据此,一道综合实验方案设计题,可以把它化解成几个相互独立又相互关联的小实验、小操作来解答。

由各个小实验确定各步操作方法,又由各个小实验之间的关联确定操作的先后顺序。 (一)化学实验设计的类型 根据不同的标准,可以将中学化学教学中的实验设计划分成不同的类型。 (1)根据实验在化学教学认识过程中的作用来划分。 ①启发性(或探索性)实验设计。由于这类实验是在课堂教学中配合其他化学知识的教授进行的,采取的又多是边讲边做实验或演示实验的形式,因此,在设计这类实验时,要注意效果明显、易操作、时间短、安全可靠。 ②验证性实验设计。由于这类实验的目的主要是验证化学假说和理论,又多采取学生实验课或边讲边做实验的形式,因此,在设计这类实验时,除了上述要求外,还要注意说服力要强。 ③运用性实验设计。这类实验的目的是综合运用所学的化学知识和技能,解决一些化学实验习题或实验问题。因此,在引导学生进行实验设计时,要注意灵活性和综合性,尽可能设计多种方案,并加以比较,进而进行优选。从课内、课外的角度来分,运用性实验设计又包括课内的实验习题设计和课外的生产、生活小实验设

DSB温控实验报告副本

D S B温控实验报告副本Prepared on 21 November 2021

桂林航院电子工程系 单片机课程设计与制作说明书设计题目:DS18B20数字温度计的设计 专业:通信技术 班级: 学号: 姓名: 指导教师: 2012年 6 月28日 桂林航天工业学院 单片机课程设计与制作成绩评定表

单片机课程设计与制作任务书 专业:通信技术学号:2姓名: 一、设计题目:DS18B20数字温度计的设计 二、设计要求: 1.要求采集温度精确到0.1度。 2.显示测量温度 三、设计内容: 硬件设计、软件设计及样品制作 四、设计成果形式: 1、设计说明书一份(不少于4000字); 2、样品一套。 五.完成期限:2010年月日 指导教师:贾磊磊年月日 教研室:年月日 目录 一摘要 (1) 1.1设计要求 (1) 二理论设计 (2)

2.1硬件电路计 (2) 2.1.1芯片介绍 (2) 2.1.2DS18B20简介 (7) 2.2设计方案 (9) 2.2.1.显示方案 (9) 2.2.2.系统硬件电路设计 (11) 2.2.3软件设计流程及描述 (11) 三.系统的调试 (13) 3.1.硬件的调试 (13) 3.2实验结果 (19) 四、设计注意事项 (19) 4.1点阵设计注意事项 (20) 4.2单片机注意事项 (16) 4.3仿真器使用注意事项 (16) 五.设计心得体会 (17) 5.1总结与体会 (17) 摘要 在工业生产中,电流、电压、温度、压力、流量、流速和开关量都是常用的主要被控参数。其中,温度控制也越来越重要。在工业生产的很多领域中,人们都需要对各类加热炉、热处理炉、反应炉和锅炉中的温度进行检测和控制。采用单片机对温度进行控制不仅具有控制方便、简单和灵活性大等优点,而且可以大幅度提高被控温度的技术指标,从而能够大大的提高产品的质量和数量。因此,单片机对温度的控制问题是一个工业生产中经常会遇到的控制问题。

标准实验报告模板

实验报告 实验名称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课程名称___电子技术基础实验 院系部: 学生姓名: 同组人: 指导教师: 实验日期: 华北电力大学 实验报告要求: 专业班级: 学 号: 实验台号: 成 绩:

一、实验目的及要求 二、仪器用具 三、实验原理 四、实验步骤(包括原理图、实验结果与数据处理) 五、讨论与结论(对实验现象、实验故障及处理方法、实验中 存在的问题等进行分析和讨论,对实验的进一步想法或改进意见。)六、实验原始数据 一、实验目的及要求: 1. 学会放大器静态工作点的调试方法,分析静态工作点对放大器性能的影响。

2. 掌握放大器电压放大倍数和最大不失真输出电压的测试方法。 3. 悉常用电子仪器及模拟电路实验设备的使用。 二、 仪器用具:略 三、 实验原理 图1.2.1为电阻分压式工作点稳定单管放大器实验电路图。 图1.2.1 共射极单管放大器实验电路 在图1.2.1电路中,当流过偏置电阻 R B 1和R B 2的电流远大于晶体管 VT 的基极电流I B 时 般5?10倍),则它的静态工作点可用下式估算: U B R B 1 U CC R B1 R B2 l E U B 一U U BE l C CE — U CC - | C ( F C + R F 1 + F E ) R F 1 电压放大倍数: A V R C 〃 R _ * 亠 B C r 其中 r be — 200+26 (1+ 3 )/1 E R U B E = U B - U E =, U C E = U C - U E =,l C ~ I E = U E /R E =2/= 实验数据显示,Q 点的值满足放大电路的静态工作点要求, BJT 处于放大区。 2. 测量不同负载下的电压放大倍数 输入信号u 为1KHz, U 10mV 的正弦信号,同时用示波器观察放大器输出电压 U O 波形,在 波形不失真的条件下测量下述两种情况下的 U b 值,并观察U i 与U 。的相位关系,记入表 1.2.2 。 E i 由表中的数据可以看出, A V 的值与负载电阻 R.有关,负载越大则电压放大倍数越大。 由U i 与U b 的波形可知,输出和输入的相位相反,说明单级共射放大电路具有反相的作用。 3. 观察静态工作点对输出波形失真的影响 置R C —Q, R —s, U i — 0,调节R W 使 U E —,测出“E 值,再逐步加大输入信号,使输出电 压U 0足够大但不失真。 然后保持输入信号不变,分别增大和减小 R W 使波形出现饱和和截止 失真,绘出U o 的波形,并测出失真情况下的 U C E 值。 表 1.2.1 U E 根据表格测量数据,计算得到: 输入电阻: R — R B 1调试静态工作 R W 使U E =,测量U B 、 U E 、U C 、F B2值。记入表 1.2.1。 接通+ 12V 电源、调节

实验报告1

实验报告书 课程名称:《数据库原理及应用》 实验题目:实验一 SQL Server 2005的安装及工具 班级: 学号: 姓名: 指导教师: 成绩: 批阅教师: 年月日

一、实验目的 1.了解安装对软、硬件的要求,掌握安装方法。 2.了解SQL Server 的注册和配置方法。 3.了解SQL Server 2005包含的主要组件及其功能。 4.熟悉SQL Server 2005管理平台的界面及基本使用方法。 5.了解数据库及其对象。 6.了解在SQL Server 管理平台中执行SQL 语句的方法。 二、实验内容及步骤 1.浏览课本第3章了解SQL Server 2005的软、硬件要求,安装方法,注册和配置方法,主要组件 及其功能。 2.按照课本 3.2节要求安装SQL Server 2005 1.运行setup.exe文件,“我接爱许可条款和条件”后 ,出现安装的必备组件窗口。 2.系统配置检查

3.选择安装实例 4.设置服务账户 5.选择身份验证模式

7.准备安装 8.安装进度 在安装进度界面中,当所有的产品名称前面符号都为绿色的“√”时,表明所有的组件都已安装成功。 3.浏览课本3.3~3.4节SQL Server 管理平台的作用 三、实验结果 1.通过书本和网络了解SQL Server 2005的安装要求,全面了解SQL Server 2005各个组件的使用方法 2.成功安装SQL Server 2005

四、思考题 1.SQL Server 管理平台的作用是什么?如何进入SQL Server 管理平台? 答:SQL Server 管理平台(SQL Server Management Studio)是为SQL Server 数据库的管理员和开发人员提供的一个可视化集成管理平台,通过它来对SQL Server数据库进 行访问、配置、控制、管理和开发。在Windows中选择“开始”→“程序”→“Microsoft SQL Server 2005”→“SQL Server Management Studio”命令,出现“连接到服务器” 对话框,如图所示 2.SQL Server 配置管理器的作用是什么?如何进入SQL Server 配置管理器? 答:SQL Server配置管理器(SQL Server Configuration Manager)是一种工具,用于管理与SQL Server相关联的服务,配置SQL Server使用的网络协议,以及从SQL Server 客户端计算机管理网络连接配置,SQL Server配置管理器可以从“SQL Server程序组” 菜单进行访问。在Windows中选择“开始”→“程序”→“Microsoft SQL Server 2005” →“配置工具”→“SQL Server Configuration Manager”命令,打开SQL Server 配 置管理器窗口,如图所示 3.用几种不同的方法实现注册数据库服务器与对象资源管理器的连接。 答:有三几种不同的方法实现注册数据库服务器与对象资源管理器的连接。

亲子科学小实验活动方案

亲子科学小实验活动方案 参加科学试验活动的儿童,本身就是一个个天生的小“科学家”。当我们有目的指向地让他(她)们确立了生物学家、物理学家、化学家或者是地理学家的身份后,这些小“科学家”们:首先,理解了科学家——就是通过做实验来发现某些东西的人。下面是5068儿童网橙子整理的关于亲子的活动方案,供大家学习和参阅! 亲子科学小实验活动方案:谁能穿越管子 活动目标: 1、通过试验获得相关物体特性的经验。(如:光是直射的,先是柔软的,可以弯曲的等。) 2、在活动中提出自己的假设,并乐意通过实验来验证。 3、激发幼儿对科学的探究兴趣,提高幼儿的动手操作能力。 活动准备: 不同形状的白色弯管若干,一段既有螺帽的尼龙线、打气筒、铅笔、手电筒若干,直管弯管若干,幼儿实验记录表若干,教师实验记表一张。 活动过程: 1、出示直管。 师:这是什么?平时有什么东西可以穿越这根直管? 师:今天老师给你们带来了四样东西,它们分别是一端系由螺帽的线、打气筒、铅笔、会发光的手电筒,(一端系由螺帽的线、打气筒、铅笔、会发光的手电筒)你们来猜猜看,这些东西他们哪些能穿

越直管,哪些不能?(幼儿猜测) 师:让我们动手做个实验试一试吧!老师为你们准备了实验级路标,你们可以把实验中的发现记录下来,能穿越直管的,就在表格后面这里打个“勾”如果不能得就打个“叉”。 2、幼儿进行直管的实验。 师:谁愿意把实验中的发现和大家说一说?那些东西能穿越直管那些不能?(教师把有争议的实验再示范做一次,并在教师的试验记录表上做好记号) 提问:(1)为什么带有螺帽的线、打气筒里打出的气、铅笔、光都能穿越直管?(因为空启示流动的,线是柔软的可以弯曲的,铅笔是直的,光是直射的,所以能穿越弯管。) (2)这四样东西能穿越这样的管子吗?(出示弯管)哪些能哪些不能穿越?(幼儿猜测) 3、幼儿进行弯管的实验。 师:谁来说一说你在实验中的发现?教师把有争议的实验再示范做一次,并在教师的试验记录表上做好记号。 提问:为什么铅笔和光线能穿越直管却不能穿越弯管?(因为铅笔和直管一样是直的只能穿越直管不能穿越弯管,而光线是直射的所以也不能穿越弯管。) 教师总结:线是柔软的可以弯曲的所以它能穿越直管和弯管,打气筒里打出的气是流动的所以也能穿越直管和弯管,铅笔是直的不能弯曲所以它只能穿越直管不能穿越弯管,光是直射的所以也只能穿越

PHOTOSHOP实验报告

实验一 一,实验名称:黑白照片上色 二,实验目的:掌握Photoshop的基本上色操作技巧,三,实验内容(步骤和方法)及数据记录 ①导入第一张图片到PhotoShop中。 ②复制背景图层,并在背景副本上处理导入的图像。 ③使用魔棒工具抠出男军装

④调整色相,饱和度 再上色

四.实验总结: 1.PhotoShop是一款功能非常强大图像处理软件,我们在本次试验中所用 到的功能只不过是其所有功能的冰山一角,要想精通PhotoShop还需要漫长的学习和不断的实践。 2.使用图层可以很好地保护原图像和保存我们的修改效果,一般情况下不 建议直接在背景图层上直接修改图像。 3.对图片进行色阶、曲线、色彩平衡、亮度、对比度等的调整没有具体的 规范,一切以视觉上的美观为准。 4.图像处理是一项需要耐心和细心的工作。 实验二 一,实验名称:建立选区 二,实验目的:掌握Photoshop的基本抠图操作技巧,

三,实验内容(步骤和方法)及数据记录 ①导入第一张图片到PhotoShop中。 ②利用魔棒工具或快速选择工具抠出各个元素

③对花朵图层复制并用变形工具(快捷键ctrl+T)对花朵进行缩小 ④可加上白背景使图像更完整

四,实验总结: 通过这次的学习,我们懂得了基本抠图方法并明白抠图要注意细节来使图片更加真实。Photoshop的魔棒工具对颜色边界明显的图像抠图效果快又好,但是如果图像色彩相差不大,或者边缘不明显,应使用其他抠图方法。 一,实验名称:通道建立选区 二、实验目的 熟练PS通道用途,对图像进行细致抠图 三、实验具体操作过程 1、打开运行Photoshop软件,执行菜单:?文件?/?新建?(Ctrl+N),在弹出的?新建?对话框中,新建一个空白文件。文件规格为450*559. 2、单击左上角?文件?选项,选择素材库里的文件,

科学小实验活动方案

科学小实验活动方案 Document serial number【KK89K-LLS98YT-SS8CB-SSUT-SST108】

科学小实验活动方案 白山市浑江区第二实验小学一、指导思想 为了进一步推动我校科技教育,普及科学知识,培养学生的科学创新精神和科技创新能力,提高学生的综合科学素养,激发学生爱科学、学科学、用科学的热情,展示学生的创造能力和特长,推进素质教育的实施。 二、活动目的 1、让孩子们学的开心,玩的开心。在学习中培养兴趣,在游戏中学习科学。 2、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创新进取的科学素养。 三、活动时间及地点 时间:2014年3月 地点:科学实验室 四、活动对象 三年级到六年级学生科学教师 五、活动内容 选取比较简单的实验,准备好实验材料,创造机会让学生动手做实验,让学生参与到其中,亲历实验过程,真正经历科学学习过程。(具体内容见附件) 五、活动措施?

1.根据不同的实验内容,开展丰富多彩的实验活动。老师可减少不必要活动前准备,多让学生自己进行准备,选取最适合的实验材料进行活动,提高活动效益。? 2.活动时老师要作适当讲解,进行必要规范的演示,学生分组要团结合作。? 3.实验活动过程中,教师要加强巡视指导,以保证学生实验成功率达到100%。? 4、注意注重安全教育,对较危险的实验应多强调注意事项,要求学生严格规范操作。? 5、鼓励学生动手的同时多动脑,大胆地创新。引领学生实验胆大心细,在活动中满足孩子童真的天性和激发孩子对科学探究的兴趣。 五、预期成果 通过本次活动,激发学生探究科学活动的潜能,使他们能够在以后的教学活动中,乐于参与到实验活动中来,从而提升学生整体的科学素养。 六、附件: 1、带电的气球 2、有趣的微小世界 3、当小苏打遇到白醋后 4、走进丰富多彩的物质世界 2014年2月

会计实验报告副本

会计实验报告副本 Document serial number【KK89K-LLS98YT-SS8CB-SSUT-SST108】

会计实验报告 一、实验目的 通过本实验,使学生能够掌握各种会计核算方法,真正领会各种方法在反映经济业务至报出会计信息这一过程中的内在联系,实现由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的升华,并在此过程中,培养学生独立完成科目设置、登记账簿、编制会计报表(简表)的能力,使之达到会计从业人员的水平,为会计从业资格做准备。 二、实验内容和步骤 第一部分会计凭证的认识和填制方法 教学目的与要求:会计基础知识中的“七大”核算方法,期中重要的方法之一是填制和审核会计凭证。本部分内容是要求学生认识实物,在实验己身临其境的模拟环境对会计凭证的种类、格式及填制方法有直观的感性认识,并能够掌握具体操作,为后几部分的实验内容奠定基础。 1. 原始凭证的认识和填制 2. 记账凭证的认识和填制 第二部分会计账簿的认识和登记方法 教学目的与要求:“登记会计账簿”也是会计基础的重要方法之一,本部分内容的实验要求学生了解各种会计账簿的格式和种类,并能够理解其用途,熟练掌握几种主要账簿的登记方法,并了解“账簿”与“凭证”的关系。 1. 日记账的认识和登记

2. 总分类账的认识和登记 3. 明细分类账的认识和登记 第三部分会计业务的处理 教学目的与要求:本部分实验是在运用会计凭证和账簿进行业务处理后,要求学生对以下内容进行会计实务的处理。要求学生能够理解“凭证”、“账簿”与“业务处理”的关系,并熟练的按程序进行会计业务的处理。 1. 资金筹集业务 2. 采购业务 3. 生产销售业务 4. 损益计算业务 第四部分会计报表的编制 教学目的与要求:本部分实验内容只对“三大”会计报表中的资产负债表和利润表得编制进行实务模拟,要求学生理解“凭证”、“账簿”、“业务处理”、“报表”之间的关系,熟练掌握资产负债表和利润表的编制程序与方法。 1. 资产负债表的编制 2. 利润表的编制 三、实训中遇到的问题

化学实验报告单模板

化学实验报告单模板 xx中学化学实验报告 高xxxx届x班 固体酒精的制取 指导教师:xxx 实验小组成员:xxxx 实验日期:xxxx-xx-xx 一、实验题目:固态酒精的制取 二、实验目的:通过化学方法实现酒精的固化,便于携带使用 三、实验原理:固体酒精即让酒精从液体变成固体,是一个物理变化过程,其主要成分仍是酒精,化学性质不变.其原理为:用一种可凝固的物质来承载酒精,包容其中,使其具有一定形状和硬度.硬脂酸与氢氧化钠混合后将发生下列反应: CHCOOH+NaOH → 1735 CHCOONa+HO 17352 四、实验仪器试剂:250ml烧杯三个 1000ml烧杯一个蒸馏水热水硬脂酸氢氧化钠乙醇模版 五、实验操作:1.在一个容器中先装入75g水,加热至60℃至80℃,加入125g酒精,再加入90g硬脂酸,搅拌均匀。 2.在另一个容器中加入75g水,加入20g氢氧化钠溶解,将配置的氢氧化钠溶液倒入盛有酒精、硬脂酸和石蜡混合物的容器,再加入125g酒精,搅拌,趁热灌入成形的模具中,冷却后即可得固体酒精燃料。

六、讨论: 1、不同固化剂制得的固体霜精的比较: 以醋酸钙为固化剂操作温度较低,在40~50 C即可.但制得的固体酒精放置后易软化变形,最终变成糊状物.因此储存性能较差.不宜久置。 以硝化纤维为固化剂操作温度也在4O~ 50 c,但尚需用乙酸乙酯和丙酮溶解硝化纤维.致使成本提高.制得的固体酒精燃烧时可能发生爆炸,故安全性较差。 以乙基羧基乙基纤维素为固化剂虽制备工艺并不复杂,但该固化剂来源困难,价格较高,不易推广使用。 使用硬脂酸和氢氧化钠作固化剂原料来源丰富,成本较低,且产品性能优良。 2 加料方式的影晌: (1)将氢氧化钠同时加入酒精中.然后加热搅拌.这种加料方式较为简单,但由于固化的酒精包在固体硬脂酸和固体氢氧化钠的周围,阻止了两种固体的溶解的反应的进一步进行,因而延长了反应时间和增加了能耗。 (2)将硬脂酸在酒精中加热溶解,再加入固体氢氧化钠,因先后两次加热溶解,较为复杂耗时,且反应完全,生产周期较长。 (3)将硬脂酸和氢氧化钠分别在两份酒精中加热溶解,然后趁热混合,这样反应所用的时间较短,而且产品的质量也较好. 3 、温度的影响:见下表: 可见在温度很低时由于硬脂酸不能完全溶解,因此无法

实验报告1

北京理工大学珠海学院实验报告 ZHUHAI CAMPAUS OF BEIJING INSTITUTE OF TECHNOLOGY 一、实验内容 定义一个包含学生信息(学号,姓名,成绩)的的顺序表和链表,使其具有如下功能: (1) 根据指定学生个数,逐个输入学生信息; (2) 逐个显示学生表中所有学生的相关信息; (3) 根据姓名进行查找,返回此学生的学号和成绩; (4) 根据指定的位置可返回相应的学生信息(学号,姓名,成绩); (5) 给定一个学生信息,插入到表中指定的位置; (6) 删除指定位置的学生记录; (7) 统计表中学生个数。 二、实验要求: (1) 程序要添加适当的注释,程序的书写要采用缩进格式。 (2) 程序要具在一定的健壮性,即当输入数据非法时,程序也能适当地做出反应,如插入删除时指定的位置不对等等。 (3) 程序要做到界面友好,在程序运行时用户可以根据相应的提示信息进行操作。 (4) 根据实验报告模板详细书写实验报告,在实验报告中给出链表根据姓名进行查找的算法和插入算法的流程图。 (5) 上传源程序和实验报告到教师机的相应班级所在文件夹。顺序表的源程序保存为SqList.cpp,链表的源程序保存为LinkList.cpp,实验报告命名为:实验报告1.doc。源程序和实验报告压缩为一个文件(如果定义了头文件则一起压缩),按以下方式命名:15数字媒体技术X班——学号——姓名.rar,如15数字媒体技术X班070814101薛力.rar。 二、程序实现(内容、步骤、程序)

顺序表 #include #include #include #include using namespace std; #define TRUE 1 #define FALSE 0 #define OK 1 #define ERROR 0 #define OVERFLOW -2 typedef int Status; typedef struct { char no[8]; char name[10]; int price; }Student;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