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国论练习题以及答案

六国论练习题以及答案
六国论练习题以及答案

六国论导学案

一、字音字形

贿赂城邑.暴.霜露荆棘.草芥.弥.繁颠覆.谗.言邯郸

..百战不殆.

二、通假字

暴秦之欲无厌.当.与秦相较

三、重点实词

1.非兵.不利 2. 率.赂秦耶 3.思厥.先祖父

4 然则

.....诸侯之地有限 5.故不战而强弱胜负已判.矣 6.理固宜然

7.与.赢而不助五国也8.始.有远略.9.暴秦之欲无厌.9.始速.祸焉

10.洎.牧以谗诛11.诚.不得已12.向使

..三国各爱其地

13.则胜负之数.14.为.国者无使为积威之所劫哉15、后秦击赵者再.

四、古今异义

1. 其实百倍

2.至于颠覆

3.思厥先祖父

4.可谓智力孤危

5.而从六国破亡之故事

6.刺客不行

五、词类活用

1.不能独完

2.义不赂秦

3.则吾恐秦人食之不得下咽也

4.以事秦之心礼天下之奇才 4.李牧连却之 6.日削月割

六、特殊句式

1.六国破灭,非兵不利,战不善,弊在赂秦

2. 赂秦而力亏,破灭之道也

3.洎牧以谗诛

4.有如此之势,而为秦人积威之所劫

5.为国者无使为积威之所劫哉

6.苟以天下之大

7、日削月割8.其势弱于秦9.举以予人

七、翻译

1. 六国破灭,非兵不利,战不善,弊在赂秦。

2. 有如此之势,而为秦人积威之所劫,日削月割,以趋于亡。

3.为国者无使为积威之所劫哉!

4.苟以天下之大,下而从六国破亡之故事,是又在六国下矣。

5、且燕赵处秦革灭殆尽之际,可谓智力孤危,战败而亡,诚不得已。

6、洎牧以谗诛,邯郸为郡,惜其用武而不终也

八、课堂巩固练习

1、下列加点词语的注音和解释正确的一组是:

① 率赂秦耶率:全部②思厥先祖父厥:代词,其

③暴霜露,斩荆棘暴:bao 暴露④暴秦之欲无厌厌:厌烦

⑤与赢而不助五国也与:结交⑥始速祸焉速:很快

⑦洎牧以谗诛洎:ji 等到⑧当与秦相较当:应当

⑨或未易量易:轻易⑩而为秦人积威之所劫劫:侵略

A.①③⑤⑦⑧ B.①②⑤⑦⑨C.③④⑥⑧⑩D.②④⑥⑨⑩

2、下列句中的“以”字,与“不赂者以赂者丧”中的“以”用法相同的一项是A.秦以攻取之外,小则获邑,大则得城B.举以予人,如弃草芥

C.思厥先祖父,暴霜露,斩荆棘,以有尺寸之地D.洎牧以谗诛

3、下列句中画线的词语,全部是古今异义的一项是

①较秦之所得,与战胜而得者,其实百倍②思厥先祖父③然后得一夕安寝④可谓智力孤危

⑤剌客不行,良将犹在⑥吾恐秦人食之不得下咽也⑦而犹有可以不赂而胜之之势

⑧.至于颠覆⑨而从六国破亡之故事

A.①③⑤

B.②④⑦

C.⑥⑦⑧

D.①⑤⑨

阅读下列文言文完成4——7题

六国论苏辙

愚读六国世家,窃怪天下之诸侯,以五倍之地,十倍之众,发愤西向,以攻山西千里之秦而不免于灭亡,常为之深思远虑,以为必有可以自安之计。盖未尝不咎其当时之士,虑患之疏,而见利之浅,且不知天下之势也。

夫秦之所与诸侯争天下者,不在齐、楚、燕、赵也,而在韩、魏之郊;诸侯之所与秦争天下者,不在齐、楚、燕、赵也,而在韩、魏之野。秦之有韩、魏,譬如人之有腹心之疾也。韩、魏塞秦之冲,而蔽山东之诸侯,故夫天下之所重者,莫如韩、魏也。昔者范雎用于秦而收韩,商鞅用于秦而收魏,昭王未得韩、魏之心,而出兵以攻齐之刚、寿,而范雎以为忧。然则秦之所忌者,可以见矣。

秦之用兵于燕、赵,秦之危事也。越韩过魏而攻人之国都,燕、赵拒之于前,而韩、魏乘之于后,此危道也。而秦之攻燕、赵,未尝有韩、魏之忧,则韩、魏之附秦故也。夫韩、魏诸侯之障,而使秦人得出入于其间,此岂知天下之势邪?委区区之韩、魏,以当虎狼之强秦,彼安得不折而入于秦哉?韩、魏折而入于秦,然后秦人得通其兵于东诸侯,而使天下遍受其祸。

夫韩、魏不能独当秦,而天下之诸侯,藉之以蔽其西,故莫如厚韩亲魏以摈秦。秦人不敢逾韩、魏以窥齐、楚、燕、赵之国,而齐、楚、燕、赵之国,因得以自安于其间矣。以四无事之国,佐当寇之韩、魏,使韩、魏无东顾之忧,而为天下出身以当秦兵。以二国委秦,而四国休息于内,以阴助其急,若此可以应夫无穷。彼秦者将何为哉?不知出此,而乃贪疆场尺寸之利,背盟败约,以自相屠灭,秦兵未出,而天下诸侯已自困矣。至使秦人得间其隙,以取其国,可不悲哉!

4.解释下列各句中加点词的含义。

(1)藉之以蔽其西()(2)而为天下出身以当秦兵()

(3)以阴助其急()(4)至使秦人得间其隙,以取其国()

5.对下面语句的翻译,正确的一项是…()

以二国委秦,而四国休息于内,以阴助其急。

A.把韩、魏两国抛弃给秦国,而四国在后方休养生息,并暗中帮助解决韩、魏的急难。

B.让韩、魏两国对付秦国,而四国在后方休养生息,并暗中协助解决韩、魏的急难。

C.用韩、魏两国对付秦国,而四国在国内休养生息,再让韩、魏用阴谋手段协助解决四国的急难。

D.把韩、魏两国抛弃给秦国,而四国在国内休养生息,四国有了急难,就让韩、魏背地里帮助解决。6.文中举范雎收韩、商鞅收魏的例子用意是什么?选出分析正确的一项()

A.为说明昭王出兵攻齐的做法不妥。

B.为证明范雎、商鞅有远见卓识。

C.为说明韩、魏战略地位重要,为天下所重。

D.为证明秦之所忌非韩即魏。

7.对本文和苏洵的《六国论》的内容和写法所作的比较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都把六国分为两类国家,并称赞其中的一类,抨击其中的另一类。

B.都分析了六国灭亡的原因,但一文认为弊在赂秦,一文认为未厚韩亲魏以摈秦。

C.都从六国灭亡立论,都采用了对比论证的方法。

D.都是在宋王朝面临北方和西夏威胁的形势下发表议论的,都要求积极抗敌。

8、默写

(1)古人云:“”此言得之。

(2),是又在六国下矣。

(3)六国破灭,,弊在赂秦。

1B

2D

3D

4答案:(1)遮蔽(2)挺身而出(3)暗中(4)发展到……

提示:本句中的“委”是“受委托而与秦作战”;“休息”即休养生息;“阴”是指暗地里。

5答案:B

6提示:这两个例子是对上文一个观点的论证,这个观点即前面一句“韩、魏塞秦之冲,而蔽山东之诸侯,故夫天下所重者,莫如韩、魏也”,所以作者的用意应该是论证“天下所重者”。答案:C 7提示:本题考查对文章文意和写法的整体把握,而且是对两篇文章的对比分析,有一定的难度。两篇文章都对六国作了分类,但并没有赞扬一类,抨击另一类。作者只是对各自的弊端作了分析,任何一类都没有正确的做法,因而也不可能得到作者的赞扬。答案:A

(注:文档可能无法思考全面,请浏览后下载,供参考。可复制、编制,期待你的好评与关注)

相关主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