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业噪声暴露标准和听力保护规定应尽快出台正式版

职业噪声暴露标准和听力保护规定应尽快出台正式版
职业噪声暴露标准和听力保护规定应尽快出台正式版

Through the reasonable organization of the production process, effective use of production resources to carry out production activities, to achieve the desired goal.

职业噪声暴露标准和听力保护规定应尽快出台正式

职业噪声暴露标准和听力保护规定应

尽快出台正式版

下载提示:此安全管理资料适用于生产计划、生产组织以及生产控制环境中,通过合理组织生产过程,有效利用生产资源,经济合理地进行生产活动,以达到预期的生产目标和实现管理工作结果的把控。文档可以直接使用,也可根据实际需要修订后使用。

在我国,有相当一部分工矿企业工人操作环境的噪声处于超标状态,这是一个不容忽视的问题。

卫生部和原国家劳动总局曾于1979年颁布《工业企业噪声卫生标准(试行)》,国家计委也曾于87年颁布了GBJ87—85《工业企业噪声控制设计规范》。这些对我国减少或消除工矿企业中噪声对操作工人的危害起到了相当大的作用。但是目前还存在着几个很大的问题:

1.在环境噪声控制方面,由于有一系列标准、法规及实施办法,故发展很快,

并且噪声控制技术,控制产品等也成为环保产业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可在劳动保护方面,噪声控制显得冷清。1994年,劳动部停止了《工业企业噪声卫生标准(试行)》的执行,但新的标准和法规并未颁布,四年多以来一直处于空档状态。虽然BGJ87—85《工业企业噪声控制设计规范》规定了各种操作环境下的新标准值,但除设计和研究部门外,在工矿企业中对此很不了解。

2.目前工矿企业大都资金紧张,企业无力或不愿意拿出资金用于噪声控制。

3.在企业中,对噪声控制还存在一个误区,认为噪声控制就是要采取吸声、消声、隔振等措施(从而要投入一定数目的

资金),而未深刻认识让操作者带护耳器是一种投资很少,却行之有效的方法,而且在发达国家也是广泛采用这一方法。

4.操作工人自我保护意识差,有些工人愿意拿少许经济上补贴,而不愿积极改善操作环境。有些工人由于“不习惯”,宁愿接受强噪声污染,也不愿采取个人防护措施(带护耳器等)。

为尽快解决上述几个问题,减少或消除工业企业噪声对操作工人的危害,有关单位应尽快颁布职业噪声暴露标准和听力保护规定,并且组织其实施。

——此位置可填写公司或团队名字——

噪声的危害及预防

噪声的危害及预防 1.噪声及其危害 1.1噪声的特性环境噪声是感觉公害。其特性为具有局限性、分散性、暂时性等。噪声虽然不能长时间存留在环境之中,但一旦发生,我们就能感觉到它的存在,会给我们的身心健康带来威胁。噪声会随着声源消失而立即消失,其影响也会随之消除,不会持久,也不会积累。 人的听觉最敏感的声频在2000~5000Hz,能听到的声频范围大约在20~20000Hz.低于20 Hz的声音称为次声,高于20000Hz的声音称为超声。次声和超声人的感觉都感觉不到。通常噪声都是由无数声频的声音组成的。 1.2噪声源及其分类产生噪声的声源很多。按产生机理可以分为机械噪声、空气动力性噪声、电磁性噪声三类;按污染源各类可以分为工厂噪声、交通噪声、施工噪声、社会生活噪声和自然噪声五类;按噪声源随时间变化可分为稳态噪声和非稳态噪声两类。 化工企业的噪声源主要有以下五类。 ,一般有83~105分贝(dB)。 ,一般有84~102分贝(dB)。 ,一般有101~106分贝(dB)。 ,机械传动噪声、电动噪声。一般有82~101分贝(dB)。 ,最高可达150分贝(dB)。 噪声对人的危害是多方面的。 ①听力损失。长年累月在强噪声下工作,日积月累,内耳器官发生器质性病变,从而导致噪声性耳聋。在强噪声环境下数分钟,当脱离噪声后,会造成听觉疲劳,推动听觉,导致暂时性耳聋,经过一段时间休息,听力恢复。在170分贝(dB)以上高强度噪声(如爆炸、爆破时产生的)冲击下,强大的声压和冲击波作用于耳鼓膜,使鼓膜内外形成很大的压差,致使耳鼓膜破裂出血,双耳完全失去听力,称为爆震性耳聋。 ②神经衰弱。噪声最广泛的危害就是作用于人的神经系统,造成基本生理机能失调。表现为头晕、恶心、失眠、心悸、脑胀、头痛、耳鸣、多梦、全身疲乏无力等症状,这些症状就是医学上所说的神经衰弱症或神经官能症。 ③肠胃疾病。噪声作用于人的中枢神经系统,还会引起肠胃机能阻滞,消化液分泌异常,胃酸减少,造成消化不良、食欲不振、恶心呕吐,容易导致胃溃疡等症。 ④心脏异常。噪声作用于人的心血系统,会使交感神经,心跳过速,心律不齐,血压增高、血管痉挛等,可能导致冠心病和动脉硬化。 ⑤危害胎儿。极强噪声会影响胎儿发育,可能造成胎儿畸形,妨碍儿童智力发展。 ⑥危及生命。强噪声还能直接造成人和动物的死亡。

噪声引起的职业危害及预防措施实用版

YF-ED-J2101 可按资料类型定义编号 噪声引起的职业危害及预防措施实用版 In Order To Ensure The Effective And Safe Operation Of The Department Work Or Production, Relevant Personnel Shall Follow The Procedures In Handling Business Or Operating Equipment. (示范文稿) 二零XX年XX月XX日

噪声引起的职业危害及预防措施 实用版 提示:该解决方案文档适合使用于从目的、要求、方式、方法、进度等都部署具体、周密,并有很强可操作性的计划,在进行中紧扣进度,实现最大程度完成与接近最初目标。下载后可以对文件进行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调整使用。 随着我国工业的发展,噪声危害的分布范 围越来越广,人们接触噪声的机会受益增多。 长期接触噪声会对人体多个系统产生不良影 响,其中尤以对听觉器官的损害最为突出,严 重时甚至会引起噪声性疾病。因此,对噪声危 害的研究、治理和防护具有重要意义。 早发现早防治 我们曾接触过这样一位患者,他于1970年 3月至20xx年10月期间在修锻车间从事锻工作 业,接噪职业史达35年。从1985年开始,他

相继出现了记忆力减退、失眠、多梦、心悸、耳鸣、听力下降等自觉症状。1993年11月体检,在查纯音电测听时发现,他的双耳语频听阈高达35.4 dB(正常人应为≤25 dB),后多次复查听力,其听力损伤逐年加重,20xx年10月双耳语频听阈达到50.6 dB,经医院治疗仍未见好转。经有关职业病诊断机构在排除其他因素引起的听力损伤后,依据相应的诊断标准,诊断为职业性中度噪声性听力损伤。 在实际工作中,我们接触到很多这样的病人,他们在听力早期轻微损伤时自己察觉不出来,因而容易忽视预防和治疗,等到严重时已经很难治愈,给工作和生活带来很大影响。因此,在实际生产中对噪声引起的听力损伤要早发现、早预防。

噪声的危害及防治的建议

噪声的危害及防治的建 议 集团公司文件内部编码:(TTT-UUTT-MMYB-URTTY-ITTLTY-

噪声的危害及防治的建议噪声对人体的危害是个很古老而至今仍未解决的问题。噪声引起的听力损伤,在公元一世纪老普林尼就描述了居住在尼罗河瀑布附近居民的听力下降。为预防其危害,早在公元前600年左右,意大利南部古城锡巴里斯(Sybarls)就禁止在市区进行金属加工。自从我国发明火药以来,就有了爆震性耳聋的记载。13世纪蒙古西征军把火药带到了中东继而传到了欧洲,欧洲就开始有了耳聋的报道。随着现代工业的发展,噪声的危害日益严重,目前已成为四大污染之一,是工业环境和军事环境中最常见的一种职业危害。 从生理学上来判断,噪声就是人们不需要的,不希望存在的声音。它干扰人们的工作、学习和生活,甚者危害健康,其中以听觉的损伤为主,长期在超标噪声环境下作业或短时间接触高强度噪声,若无适当的保护措施,必将引起暂时性的或永久性的听力损失甚至耳聋。我国及国外都把职业性耳聋列为重要的职业疾。噪声除对听觉的损伤外,还可对神经、心血管、消化、内分泌与免疫、生殖系统等产生不良影响。即使未造成健康问题,也可影响工作效率,影响劳动安全。 据统计,在我国约有1000万工人在高噪声环境下工作,其中约有100万人患有不同程度的职业性耳聋。据九省市噪声对听觉系统影响的调查,高频听力损伤发生率为65.54%,其中达中、重度者为28.14%;语频听力

损伤发生率为14.37%。军事噪声的危害同样相当严重,据美军的一项报告,服役两年的士兵,听力损失发生率为20%-30%,服役10年的士兵,听力损失发生率可高达50%以上。因耳聋退伍的人员可占退伍总人数的20%。 为了作业人员的健康和安全,应采取一系列降低噪声及个体防护措施。但由于经济条件及技术上的问题,许多作业环境的噪声还不能降到对人体无害的水平。许多国家采取完善法规、执行听力保护计划等措施,有效地控制了职业噪声的危害。我国在军事噪声方面已经制订了《军事作业噪声容许限值》(GJB50—85),《常规兵器发射或爆炸时脉冲噪声和冲击波对人员听觉器官的安全限值》(GJB2A—96),舰艇、飞机、装甲车辆等都颁布了相应的噪声容许限值。在诊断和处理方面也公布了《军事噪声性听力损失诊断及处理原则》(GJB2121—94),《军事噪声性听力伤残分级》(GJB3123—1997),军事噪声性听力损失防治规范也正在制订。相对而言,目前我国工业噪声的法规尚不完善,建议有关部门尽快颁布工业噪声暴露限值及听力保护计划方面的法规,以法律形式促使噪声控制,严格控制噪声排放。在作业噪声还难以降到安全界限时,应执行听力保护计划,以法律的形式通过监督监测,定期检查,个体防护等措施来保护作业人员的健康和安全。

噪声危害及预防

噪声危害及预防 随着现代工业生产的发展,噪声对职业人群的健康影响越来越大。工业噪声是引发职业病的主要因素之一,加强职业病的防治刻不容缓。 什么是声音?声音是由物体振动而产生的,振动的物体称为声源。振动在弹性介质中(气体、液体和固体),以波的形式传播,其一定频率范围内的波动作用于人耳引起对声音的感知。频率的单位为赫兹,符号为Hz。 正常人耳能听到的频率范围在20Hz~20000Hz,低于20Hz的是次声,高于20000Hz的是超声。人们在日常说话时的语音信号频率范围在300Hz~3000Hz之间。 反映声音强弱等级的单位是分贝,符号为dB。如细声细语在20dB左右,安静的房间在40dB左右,普通谈话在60dB左右,吸尘器吸尘声在80dB左右,割草机声在100dB左右,链锯声在120dB左右,喷气式飞机附近可达140dB~150dB甚至更高。 噪声是生活中和工作中使人不舒适、厌烦以至难以忍受的声音,它通常是各种不同频率和不同强度的声音无规律的组合。如果在三步左右距离对话需提高声音来沟通,通常被认为我们已经暴露于有危害的噪音环境中了。

噪声对人体影响是多方面的 长期接触一定强度的噪声,可以对听觉系统造成危害, 主要表现在: (1)听觉敏感度下降、语言接收和信号辨别力差; (2)耳鸣,凭空听到嗡嗡声或其他不正常的声音; (3)交谈困难,听不清别人在说什么; (4)所有的声音都听不真切,像被闷住了一样; (5)严重时会造成听力损失和职业性噪声聋。 研究发现,噪声的影响是多系统、多器官的损害,主要 表现在: (1)神经系统出现神经衰弱综合症,脑电图异常,植物神经系统功能紊乱; (2)心血管系统出现血压不稳(多数表现增高),心率加快,心电图有改变(窦性心律不齐, 缺血型改变); (3)消化系统出现胃液分泌减少,蠕动减慢,食欲下降; (4)内分泌系统表现有甲状腺功能亢进,肾上腺皮质功能增强,性功能紊乱,月经失调等。 如何知道自己是否出现早期听力损失 噪声损害你听力的一些迹象: (1)较难听清别人的谈话,听起来声音变形或压抑; (2)在你的耳朵内会产生一些轰鸣声,噪声听力损失发展较缓慢,耳蜗损害感觉双耳有犹如蝉鸣高调耳鸣; (3)很难听清一些高的或柔和的声音:对门铃声音反应迟钝,对较高的女声听不清楚,鸟叫声不敏感……都应怀疑高频听力受损; (4)由于你提高电视机或收音机的声量而招致一些抱怨; (5)做个常规的纯音测试可测知不同频率的声音敏感程度。

听力保护与安全知识讲解

课程介绍 结构和组织 本课程结构清晰,员工可以清楚地看出各组信息之间的相互关系,并且很容易地记住它们,本课程包括以下几个章节: ●我们的耳朵工作的原理 ●常见的听力损伤/丧失的类型 ●常见的听力损伤/丧失的原因 ●避免噪音和听力安全的练习 ●选择和使用听力保护设备 每一章节都围绕一个主题归纳了相关的重要信息,给接受培训的员工提供了听力保护和安全的信息。 目标 该培训课程的设计是为了帮助员工了解听力安全与健康基本知识,学完该课程,员工应该: ●知道我们的耳朵和听力系统的结构工作的原理 ●了解常见的听力损伤/丧失的类型。 ●认识到常见的听力损伤/丧失的原因。

●熟知听力保护措施。 ●知道如火热选择和使用听力保护设备。 课程主要知识点概要 以下大纲概述了该课程的主要知识点。在室内培训前可以用此大纲来回顾课程,以及为引导该课程的课堂讨论做准备。 ●我们生活在一个嘈杂的世界 √周围的声音帮助我们沟通交流 √但是同时也给我带来伤害,甚至于再我们没有意识到的情况下●我们被动的受到许多噪音的危害,在家中或者工作场所,可以长 时间造成实际性的伤害 √在我们意识到之前,伤害已经形成,并且影响了我们的听力●现实情况十分残酷,大约一千万的人由于大分贝的噪音而丧失听 力。噪音有下列不良影响: √压力 √疲劳 √影响人们的注意力 √情绪 √容易引发事故 ●这就是职业安全与卫生协会/OSHA 制定关于保护工人免受高水平 噪音规章的原因

√这个规章叫做职业噪音暴露标准 √规章要求员工接受关于噪音可能造成伤害的环境下工作时如何保护听力的测试 √这就是这个教程所要涉及的内容 ●保护听力从意识开始,你需要了解: √噪音对听力的影响 √保护听力的目的、意义和方法 √听力测试规程 ●你保护听力的第一步是了解噪音是如何伤害你的耳朵的 √这可以帮助你分辨哪些情况下会损害你的听力 ●噪音通常是指不愿意听到的声音,但是噪音带来的危害远远超过 “不愿意听到”的范围? √噪音产生的生理压力会给你的身体和意识产生强力的影响 √噪音有很多不同的特征,其中三种特征和噪声的危害相关。 ●第一种是“频率” √钢琴每敲击一下按键就发出不同的音符 √这是因为不同的弦所发出的震动不同 √这种声波可以用“周期/秒”或者“赫兹”来衡量 √声音每秒周期越高,频率也就越高 ●我们比较关注噪音的频率,因为噪音的频率越高,对听力的危害 越大 √所以要格外注意你所在环境当中高频率的声音。(音调越高,频

职业噪声暴露标准和听力保护规定应尽快出台(通用版)

Safety is the goal, prevention is the means, and achieving or realizing the goal of safety is the basic connotation of safety prevention. (安全管理) 单位:_________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________ 日期:___________________ 职业噪声暴露标准和听力保护规定应尽快出台(通用版)

职业噪声暴露标准和听力保护规定应尽快出 台(通用版) 导语:做好准备和保护,以应付攻击或者避免受害,从而使被保护对象处于没有危险、不受侵害、不出现事故的安全状态。显而易见,安全是目的,防范是手段,通过防范的手段达到或实现安全的目的,就是安全防范的基本内涵。 在我国,有相当一部分工矿企业工人操作环境的噪声处于超标状态,这是一个不容忽视的问题。 卫生部和原国家劳动总局曾于1979年颁布《工业企业噪声卫生标准(试行)》,国家计委也曾于87年颁布了GBJ87—85《工业企业噪声控制设计规范》。这些对我国减少或消除工矿企业中噪声对操作工人的危害起到了相当大的作用。但是目前还存在着几个很大的问题: 1.在环境噪声控制方面,由于有一系列标准、法规及实施办法,故发展很快,并且噪声控制技术,控制产品等也成为环保产业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可在劳动保护方面,噪声控制显得冷清。1994年,劳动部停止了《工业企业噪声卫生标准(试行)》的执行,但新的标准和法规并未颁布,四年多以来一直处于空档状态。虽然BGJ87—85《工业企业噪声控制设计规范》规定了各种操作环境下的新标准值,但除设计和研究部门外,在工矿企业中对此很不了解。

噪声危害及预防

噪声危害及预防 噪声危害及预防 随着现代工业生产的发展,噪声对职业人群的健康影响越来越大。工业噪声是引发职业病的主要因素之一,加强职业病的防治刻不容缓。 什么是声音?声音是由物体振动而产生的,振动的物体称为

声源。振动在弹性介质中(气体、液体和固体),以波的形式传播,其一定频率范围内的波动作用于人耳引起对声音的感知。频率的单位为赫兹,符号为Hz。 正常人耳能听到的频率范围在20Hz?20000Hz,低于20Hz的是次声,高于20000Hz的是超声。人们在日常说话时的语音信号频率范围在300Hz?3000Hz之间。 反映声音强弱等级的单位是分贝,符号为dB。如细声细 语在20dB 左右,安静的房间在40dB 左右,普通谈话在60dB左右,吸尘器吸尘声在80dB左右,割草机声在100dB 左右,链锯声在120dB左右,喷气式飞机附近可达140dB?150dB甚至更高。噪声是生活中和工作中使人不舒适、厌烦以至难以忍受的声音,它通常是各种不同频率和不同强度的声音无规律的组合。如果在三步左右距离对话需提高声音来沟通,通常被认为我们已经暴露于有危害的噪音环境中了。

噪声对人体影响是多方面的 长期接触一定强度的噪声,可 以对听觉系统造成危害,主要表现 在: (1 )听觉敏感度下降、语言接收和 噪音有害 信号辨别力差; (2)耳鸣,凭空听到嗡嗡声或其他不正常的声音;(3 )交谈困难,听不清别人在说什么; (4 )所有的声音都听不真切,像被闷住了一样;(5)严重时会造成听力损失和职业性噪声聋。 研究发现,噪声的影响是多系统、多器官的损害,主要表现在: (1)神经系统出现神经衰弱综合症,脑电图异常, 植物神经系统功能紊乱; (2)心血管系统出现血压不稳(多数表现增高),心率加快,心电图有改变(窦性心律不齐,缺血型改变); (3)消化系统出现胃液分泌减少,蠕动减慢,食欲

职业噪声暴露标准和听力保护规定应尽快出台参考文本

职业噪声暴露标准和听力保护规定应尽快出台参考 文本 In The Actual Work Production Management, In Order To Ensure The Smooth Progress Of The Process, And Consider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Each Link, The Specific Requirements Of Each Link To Achieve Risk Control And Planning 某某管理中心 XX年XX月

职业噪声暴露标准和听力保护规定应尽 快出台参考文本 使用指引:此安全管理资料应用在实际工作生产管理中为了保障过程顺利推进,同时考虑各个环节之间的关系,每个环节实现的具体要求而进行的风险控制与规划,并将危害降低到最小,文档经过下载可进行自定义修改,请根据实际需求进行调整与使用。 在我国,有相当一部分工矿企业工人操作环境的噪声 处于超标状态,这是一个不容忽视的问题。 卫生部和原国家劳动总局曾于1979年颁布《工业企业 噪声卫生标准(试行)》,国家计委也曾于87年颁布了 GBJ87—85《工业企业噪声控制设计规范》。这些对我国 减少或消除工矿企业中噪声对操作工人的危害起到了相当 大的作用。但是目前还存在着几个很大的问题: 1.在环境噪声控制方面,由于有一系列标准、法规及实 施办法,故发展很快,并且噪声控制技术,控制产品等也 成为环保产业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可在劳动保护方面, 噪声控制显得冷清。1994年,劳动部停止了《工业企业噪

声卫生标准(试行)》的执行,但新的标准和法规并未颁布,四年多以来一直处于空档状态。虽然BGJ87—85《工业企业噪声控制设计规范》规定了各种操作环境下的新标准值,但除设计和研究部门外,在工矿企业中对此很不了解。 2.目前工矿企业大都资金紧张,企业无力或不愿意拿出资金用于噪声控制。 3.在企业中,对噪声控制还存在一个误区,认为噪声控制就是要采取吸声、消声、隔振等措施(从而要投入一定数目的资金),而未深刻认识让操作者带护耳器是一种投资很少,却行之有效的方法,而且在发达国家也是广泛采用这一方法。 4.操作工人自我保护意识差,有些工人愿意拿少许经济上补贴,而不愿积极改善操作环境。有些工人由于“不习惯”,宁愿接受强噪声污染,也不愿采取个人防护措施

职业危害噪声 粉尘 高温的防护及措施

职业噪声的危害与控制 噪声是一种人们所不希望要的声音。它经常影响着人们的情绪和健康,干扰人们的工作、学习和正常生活。长期工作在高噪声环境下而又没有采取任何有效的防护措施,必将导致永久性的无可挽回的听力损失,甚至导致严重的职业性耳聋。一般来说,采用工程控制措施或个人防护措施,将人们实际接受的噪声控制在85dB(A)以下(按接噪时间每工作日8小时计).噪声对听力所产生的影响就很小了。 控制职业噪声危害的技术途径主要有三条:一是控制噪声源;二是在传播途径上降低噪声;三是采取个人防护措施:如佩带护耳器。 在控制职业噪声危害方面,护耳器目前在世界范围内仍然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使用面很广。护耳器主要包括耳塞与耳罩。目前在国外较为流行使用的是一种慢回弹泡沫塑料耳塞。这种耳塞具有隔声值高、佩带舒适简便等优点。 工业噪音的分类 1、机械性噪声:由于机械的撞击、摩擦、固体的振动和转动而产生的噪声,如纺织机、球磨机、电锯、机床、碎石机启动时所发出的声音。 2、空气动力性噪声:这是由于空气振动而产生的噪声,如通风机、空气压缩机、喷射器、汽笛、锅炉排气放空等产生的声音。 3、电磁性噪声:由于电机中交变力相互作用而产生的噪声。如发电机、变压器等发出的声音。 粉尘的职业性危害及防护 什么是生产性粉尘?在生产过程中产生,并能较长时间漂浮在生产坏境空气中的固体微粒。生产性粉尘对人体的危害是多方面的,但最突出的危害表现在肺部。 尘肺病我国已列为法定职业病范畴,这种病是由于较长时间吸入较高浓度的生产性粉尘所致。 预防尘肺对保障工人身体健康,发展经济是十分有利的,我国在防尘方面有很多创造性的经验,如湿式作业、密闭尘源、通风除尘、个人防护、设备维护检修、测定空气中粉尘浓度、大力开展宣传教育等一整套综合性防尘措施。生产环境内的浓度,常与清扫制度有关,故注意环境的清洁工作,推行实施清扫能有效地降低粉尘浓度。 1、对就业人员应作严格的健康检查。 2、逐步改革生产工艺和生产设备,进行湿式作业方式,减少粉尘的飞扬。 3、降低空气中粉尘浓度,密封机械防止粉尘外逸,采用通风排气装置和空气净化除尘设备,使车间粉尘降低到国家职业接触限值标准以下。 4、加强个人卫生防护,从事粉尘作业者应穿戴工作服、工作帽,减少身体暴露部位。

噪声的危害及个人防护措施

噪声的危害及个人防护措施 1、什么是生产性噪声? 在建筑工地生产过程中,存在着多种音调,无规律的杂乱声音,被人们称为生产性噪音,这些噪音不仅对工作听觉系统有损害,可以造成职业性难听(噪声聋),而且对神经、血管系统也有不良作用,因此,国家把它列为规定的职业病之一。 2、生产性噪音对人身有什么危害? 在建筑工地噪声的危害主要有以下三种:①职业性耳聋:呈浙进性听力减退,直到两耳轰鸣和听觉失灵。②爆炸性耳聋:是指一次高强度的噪声,(往往大于130-160dB)引起的听觉损伤,表现为鼓膜损伤,以及拌有脑震荡等。③噪声对人及其他系统的影响,除上述影响外还可能引起植物神经紊乱,胃肠功能紊乱等。噪声可以引起听力减退,这种减退是渐进性的,人初期进入噪声环境中,常感到听力减退、烦恼、难受、耳鸣等,少数人可能有前庭症状,如眩晕、恶心或呕吐,这些症状在脱离噪声环境后即可缓解或消除,上述症状又复出现且随时间的延长症状加重,逐渐出现听觉疲劳,如两耳轰鸣、听觉失灵、发生听力丧失,成为噪声聋。 噪声除影响听力减退外,还可能引起高血压、心脏病等,噪声还会分散人们的注意力,所以往往造成各种意外事故的根源。 3、预防噪声危害防护措施 建筑安装企业的噪声治理,主要有三个方面,消除和减少生产中的噪声源、控制噪声的传播,加强个人防护。 ①控制和减弱噪声源:从改革工艺入手,以无声的工具代替有声的工具,如用液压机代替锻造机,用液压铆钉机代替风动铆钉机,用焊接代替铆接。②控制声的传播:合理部局,新建改建扩建的企业在总体设计时,要合理布局,把高噪声的车间、作业场所与其它车间分隔开来,在有噪声的各种机械上装置消声器。③作好个人防护:要进行反复的宣传教育,使广大职工认识噪声的危害和治理噪声的重要性,自觉作好个人防护。

噪声引起的职业危害及预防措施

仅供参考[整理] 安全管理文书 噪声引起的职业危害及预防措施 日期:__________________ 单位:__________________ 第1 页共8 页

噪声引起的职业危害及预防措施 随着我国工业的发展,噪声危害的分布范围越来越广,人们接触噪声的机会受益增多。长期接触噪声会对人体多个系统产生不良影响,其中尤以对听觉器官的损害最为突出,严重时甚至会引起噪声性疾病。因此,对噪声危害的研究、治理和防护具有重要意义。 早发现早防治 我们曾接触过这样一位患者,他于1970年3月至2005年10月期间在修锻车间从事锻工作业,接噪职业史达35年。从1985年开始,他相继出现了记忆力减退、失眠、多梦、心悸、耳鸣、听力下降等自觉症状。1993年11月体检,在查纯音电测听时发现,他的双耳语频听阈高达35.4dB(正常人应为≤25dB),后多次复查听力,其听力损伤逐年加重,2005年10月双耳语频听阈达到50.6dB,经医院治疗仍未见好转。经有关职业病诊断机构在排除其他因素引起的听力损伤后,依据相应的诊断标准,诊断为职业性中度噪声性听力损伤。 在实际工作中,我们接触到很多这样的病人,他们在听力早期轻微损伤时自己察觉不出来,因而容易忽视预防和治疗,等到严重时已经很难治愈,给工作和生活带来很大影响。因此,在实际生产中对噪声引起的听力损伤要早发现、早预防。 噪声危害人体健康 1.行业与工种分布 存在噪声危害的行业和工种分布非常广泛,卫生部2002年颁布的《职业病危害因素分类目录》中,列举了61个可能导致噪声聋的行业工种。而实际工作中噪声主要来自于:机械加工业的下料、剪切、锻造、冲压、辊压、铆接、落砂、造型,金属表面处理的抛光、喷砂、清理, 第 2 页共 8 页

高温、噪声和振动的危害与防护(新编版)

( 安全技术 ) 单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日期: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精品文档 / Word文档 / 文字可改 高温、噪声和振动的危害与防护 (新编版) Technical safety means that the pursuit of technology should also include ensuring that people make mistakes

高温、噪声和振动的危害与防护(新编版) 一、高温的危害与防护 1、高温中暑 分类 2、危害: 条件:辐射强度大于4.2J/(cm2·min)时, (1)体温调节失去平衡(t>38.5℃)。 (2)水盐代谢紊乱; (3)消化和神经系统受影响。 3、预防措施 (1)隔热; (2)减少高温接触时间; (3)通风;

(4)绿化及清凉饮料。 二、噪声的危害及防护 1、声音的物理量 衡量人耳感受声音的大小的因素:声压和声频。 (1)声压和声压级 ①声压:声波引起大气压强的变化量。 ②分类:③声压级(2)声频 ①含义:水源振动的频率。 ②人耳声频范围:20~20000Hz,低于次声,高于的超声。 (3)响度: ①含义:人对声音的主观感觉,通常声压大,音响感强;频率高,感觉音调高。 ②以1000Hz为纯音为基础,定出不同频率声音的主观音响感觉量,叫响度级。单位为方(phon)。 ③“A”声级:模仿人耳对40方纯音响测得的噪声强度。表示. 2、噪声的来源及分类

分类 3、噪声的危害 (1)干扰人们休息和工作;(2)对听觉器官的损伤;(3)对心血管系统的影响;(4)对视力影响; (5)对胃功能影响; (6)对内分泌系统; (7)对胎儿的影响。 4、噪声控制 (1)从声源上降低噪声 ①减少噪声源; ②合理布局。 40米宽树林可降低10~10。(2)从传播途径上控制 ①吸声;

噪声的危害和控制教案

课题:2.4噪声的危害和控制 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结合实际了解噪声的来源和危害; 2.通过自身体会并实际操作,知道防治噪声的途径。 二、过程与方法 通过观察和体验、探究实验,了解防治噪声的途径和思路。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学习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培养学生对社会的责任感和道德观念。 教学重点 噪声的危害和怎样减弱噪声。 教学难点 联系实际,寻求减弱噪声的途径,提高学生环境保护的意识。 教学设施 闹钟、泡沫塑料垫、空塑料包装盒、棉花、耳塞等。 教学方法 自主学习、实验探究教学法。 教学过程 一、创设问题的情境,引入新课 请学生先听下列声音材料,再谈听了后的感受: 1.播放视频《茉莉花》 利用示波器展示并对比上述乐音和噪声的波形图,使学生了解噪声波形。 2.播放课件你更喜欢哪种声音 教师指出:噪声影响着人们的身心健康,噪声污染是当代社会的四大公害之一。 本堂课让我们围绕“噪声”来了解三个问题: (1) 噪声的来源;(2) 噪声的等级与危害;(3) 控制噪声的途径。(板书本课题及小标题) 二、师生共同活动,进行新课 1.噪声的来源 (1) 播放噪声的来源课件,学生讨论、分析,找出噪声的主要来源: ①交通运输噪声:各种交通工具的喇叭声、汽笛声、刹车声、排气声、机械运转声等。 ②工业噪声:纺织厂、印刷厂、机械车间的噪声。 ③施工噪声:筑路、盖楼、打桩声等。 ④社会生活噪声:家庭噪声、娱乐场所、商店、集贸市场里的喧哗声等。

(2) 师生总结、板书:交通运输噪声;工业噪声;施工噪声;④社会生活噪声。 2.噪声的等级和危害 (1) 学生自学活动: 阅读本课文第二部分,解决下面问题: ①找出噪声的等级是按什么划分的?0dB的意思是什么? ②不同等级的噪声对人们产生的危害是怎样的? ③认真理解P26的噪声的等级与危害。 (2) 教师板书: 常见的分贝值及噪声等级值:0dB、50dB、70dB、90dB。 (3) 师生游戏:测分贝值 教师使用分贝仪现场测出学生小声说话的分贝值、男、女生大声说话的分贝值。 (4) 学习反馈:分贝值连线练习 0dB 20dB 50dB 70dB 90dB 影响工作引起听觉的最弱声音悄悄话损坏听力影响休息、睡眠 3.控制噪声的途径 噪声污染对人体是有危害的,我们该如何减弱噪声呢? (1) 学生探究活动:如何减弱闹钟的噪声? 问题:教师提供一个吵闹的闹钟做噪声源,要求学生设计减弱噪声的活动方案。 学生方案1:…… 学生方案2:…… 学生方案3:…… 学生现场实施:…… 学生交流实验效果、总结减弱噪声的方法:…… 教师对学生活动的评价. (2) 教师板书:在声源处减弱噪声、在传播过程中减弱噪声、在人耳处减弱噪声。 (3) 教师补充介绍:实际生活中控制噪声的方法和工具(如:耳塞、隔音屏、防护林、摩托车的消音器等)。(视频材料) (4) 学习反馈:找出上述实例中减弱噪声的方法。 三、课堂小结 本节课主要学到了什么? 知识: 1.噪声的来源:(1)交通运输噪声;(2)工业噪声;(3)施工噪声;(4)社会生活噪声。 2.常见的噪声值:0dB、20 dB 、50 dB、70 dB、90 dB.

工业企业职工听力保护规程

工业企业职工听力保护规范 卫法监发[1999]第620号 卫生部关于发布《工业企业职工听力保护规范》的通知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卫生厅(局),计划单列市卫生局,国务院有关部、委、局、总公司,有关行业协会,中国预防医学科学院:为加强工业企业职工的听力保护工作,有效的预防、控制和逐步消除工作噪声对职工健康的影响,促进工业企业加强自身管理,保障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健康发展,我部在原劳动部下达的《工业企业职工听力保护规定》起草任务的基础上,继续委托国家经贸委安全科学技术研究中心和北京医科大学起草了《工业企业职工听力保护规范》,并征求了有关方面的意见。现予以发布。请结合本行业、本企业的特点,认真贯彻实施。各级卫生行政部门要积极开展宣传培训和监督指导工作。 附件:工业企业职工听力保护规范 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 一九九九年十二月二十四日 工业企业职工听力保护规范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为保护在强噪声环境中作业职工的听力,降低职业性噪声聋发病率,根据《劳动法》与职业病防治的有关规定,制度本规范。 第二条本规范适用于各类工业企业(以下简称“企业”)噪声作业场所职工的听力保护。凡有职工每工作日8小时暴露于等效声级大于等于85分贝(以下简称“LAeq,8≥85dB”)企业,都应当执行本规范。

第三条企业应根据本规范要求,结合自身实际情况制订本单位职工听力保护计划,并指定接受过专门培训的人员负责组织和实施。 第二章听力保护的基本内容和要求 第四条本规范所称听力保护包括噪声监测、听力测试与评定、工程控制措施、护耳器的要求与使用、职工培训以与记录保存等方面内容。 第五条企业应当根据噪声监测,确定本企业暴露于LAeq,8≥85dB的职工人群监测结果应以书面形式通知有关职工。 第六条对于暴露于LAeq,8≥85dB的职工,应当进行基础听力测定和定期跟踪听力测定,评定职工是否发生高频标准听阈偏移(HSTS)。当跟踪听力测定相对于基础听力测定,在任一耳的3000、4000和6000HZ频率上的平均听阈改变等于或大于10dB时,确定为发生高频标准听阈仿移。对一地发生高频标准听阈仿移的职工,企业必须采取听力保护措施,防止听力进一步下降。 第七条职工暴露于作业场所LAeq,8≥90dB的,应当优先考虑采用工程措施,降低作业场所噪声。噪声控制设备必须经常维修保养,确保噪声控制效果。 第八条职工暴露于LAeq,8≥85dB的,应当配备具有足够声衰减值、佩戴舒适的护耳器,并定期进行听力保护培训、检查护耳器使用和维护情况,确保听力保护效果。 第九条企业应当建立听力保护档案,按规定记录、分析和保存噪声暴露监测数据和听力测试资料。 第三章噪声监测

015.工业企业职工听力保护规范(卫法监发[1999]第620号)

工业企业职工听力保护规范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为保护在强噪声环境中作业职工的听力,降低职业性噪声聋发病率,根据《劳动法》及职业病防治的有关规定,制定本规范。 第二条本规范适用于各类工业企业(以下简称“企业”)噪声作业场所职工的听力保护。凡有职工每工作日8小时暴露于等效声级大于等于85分贝(以下简称“LAeq, 8〔85dB〕”)的企业,都应当执行本规范。 第三条企业应根据本规范要求,结合自身实际情况制订本单位职工听力保护计划,并指定接受过专门培训的人员负责组织和实施。 第二章听力保护的基本内容和要求 第四条本规范所称听力保护包括噪声监测、听力测试与评定、工程控制措施、护耳器的要求及使用、职工培训以及记录保存等方面内容。 第五条企业应当根据噪声监测,确定本企业暴露于LAeq, 8(85dB)的职工人群。监测结果应以书面形式通知有关职工。 第六条对于暴露于LAeq, 8(85dB)的职工,应当进行基础听力测定和定期跟踪听力测定,评定职工是否发生高频标准听闻偏移(HSTS)。当跟踪听力测定相对于基础听力测定,在任一耳的3000、4000和6000hz频率上的平均听闻改变等于或大于lOdB时,确定为发生高频标准听阈偏移。对于发生高频标准听阈偏移的职工,企业必须采取听力保护措施,防止听力进一步下降。 第七条职工暴露于作业场所LAeq, 8(90dB)的,应当优先考虑采用工程措施,降低作业场所噪声。噪声控制设备必须经常维修保养,确保噪声控制效果。 第八条职工暴露于LAeq, 8(85dB)的,应当配备具有足够声衰减值、佩戴舒适的护耳器,并定期进行听力保护培训、检查护耳器使用和维护情况,确保听力保护效果。 第九条企业应当建立听力保护档案,按规定记录、分析和保存噪声暴露监测数据和听力测试资料。 第三章噪声监测 第十条企业应当每年对作业场所噪声及职工噪声暴露情况至少进行一次监测。在作业场所噪声水平可能发生改变时,应当及时监测变化情况。 第十一条测量稳态噪声,可使用声级计A网络“慢档”时间特性,并取5秒内的平均读数为等效连续声级。声级计应当采用符合国家标准《声级计的电、声性能和测量方法》(GB3785)中规定的2型以上的声级计。

听力保护和噪声控制程序(含表格)

听力保护和噪声控制程序 (ISO45001-2018) 1.0定义 1.1.参见EHS Standard 310: Hearing Conservation and Noise Control 2.0工作场所暴露极限 2.1.连续和间歇噪声 员工暴露在连续或间歇噪声中,八小时不得高于85 dBA 或者等同情况如下: 任何时候,暴露于持续,变化,或间歇的噪声中,都不能超过115dBA 2.2.冲撞和碰撞噪声 员工暴露于碰撞噪声不得高于以下暴露极限:

暴露于冲撞和碰撞噪声不得高于C-加权最高声压级140 dB. 3.0厂区噪声评估 3.1.由EHS部组织,每两年对工厂所有工作场所进行评估,确定潜在的噪声危害。包括所有超过80 dBA的连续和间歇噪声的A-加权声级测定和冲击和撞击噪声超过120 dB的声压级的测定。 3.2.EHS部组织每年对超过80 dBA.的区域做一次评估。 3.3.由于设备,工艺或控制系统改造引起的声压级提高的工作场所,必须六十天内由EHS部重新进行噪声评估。 4.0个体噪声暴露监测 4.1.工厂工业卫生协调员必须从可能超过工作场所暴露极限的one-half(暴露极限减去1个倍率5 dBA)的员工中取样进行个体暴露监测。监测必须正确的反映所有暴露员工每日的噪声量。 4.2.个体噪声监测必须每年进行。从所有暴露量高于工作场所暴露极限的one-half(暴露极限减去1个倍率5 dBA) 的员工中选择样本.

4.3.在设备,工艺变更后,如果可能导致声级增加超过暴露极限的one-half,或者导致听力保护设备失效。则在变更60个工作日内进行噪声监测。 4.4.使用工厂内两台噪声仪器进行测量(符合公司EHS标准310的4.4.4要求)。(db307和db-4000EZ) 4.5.噪声仪必须能覆盖80-130 dBA的声压级。噪声仪必须设定采集 80 dBA以上的噪声, 85 dBA 是极限, 倍率为 5 dBA。 4.6.噪声仪必须在当天使用前和后用听力校准器精确校准至分贝。由制造部将听力校准器每年送检一次。 5.0噪声监测结果报告 5.1.所有监测结果超过作业场所限度的,由工业卫生协调员在5个工作日内书面通知被监测者和其主管。通知包括监测结果,暴露极限和采取的措施。 5.2.监测结果未超过公司标准极限的,在15个工作日内以书面报告的形式传达给员工和其主管。 5.2.1.暴露监测结果同时给: 厂长和相关部门主管。 制造部(控制测定保证工程输入的地方)。 5.3.监测结果在60天内,用登录至EEMS数据库的方式向公司工业卫生部门报告。 6.0噪声控制

噪声的危害和控制-知识点总结及针对训练

第3节声的利用 一、噪声的来源 1、从物理学的角度:发声体做无规则振动时发出的声音。 2、从环境保护角度:凡是妨碍人们正常休息、学习和工作的 声音,以及对人们要听的声音产生干扰的声音,都属于噪声。 (1)自然界的噪声:风雨雷鸣、地震、火山爆发 (2)交通噪声:引擎、汽笛、刹车 (3)施工噪声:搅拌机、打桩机、切割机等 (4)工业噪声:机器转动、切割、打磨、锻造等 二、噪声的强弱等级和危害 1、噪声强弱等级用分贝数来表示,符号dB 2、分贝等级 0dB刚刚引起听觉——听觉下线 30~40dB较为理想的安静环境——卧室或阅览室 50dB保证休息和睡眠的最小噪音 70dB保证工作和学习的最小噪音 90dB保护听力的最小噪音 150dB鼓膜会破裂出血,双耳完全失去听力(突然暴露在这个环境内) 3、噪声的危害:严重影响人们的工作、生活和身心健康,长期在噪声环境下工作,会使听力下降甚至耳聋,还能造成头痛、高血压等疾病。 三、噪声的控制 1、人听到声音经过三个阶段:声源的振动产生声音——空气等介质的传播——鼓膜的振动引起听觉。 2、控制噪声的三个方面:防止噪声产生——阻断噪声传播——防止噪声进入耳朵 针对训练

1、噪声是发声体做_________振动时发出的声音,通常噪声是靠________传播的。 2、人们以______(符号是______)为单位来表示声音的强弱,_____dB是人刚能听到的最微弱的声音;__________dB是较为理想的安静环境;__________dB就会影响人们谈话;长期生活在______dB以上的噪声环境中,听力会受到严重影响,并产生神经衰弱、头疼、高血压等疾病;如果突然暴露在高达150dB的噪声环境中,鼓膜会破裂出血,双耳完全失去听力。 3、到很嘈杂的马路边去感觉一下,估计这时声音大约在_______dB。 4、从减弱噪声的三条途径考虑:在摩托车上加消声器,这是在防止;在城市道路旁加装隔声板,这是在阻断;在工厂的工人戴噪声耳罩,这是在防止。 5、(2012?株洲)“掩耳盗铃”是大家非常熟悉的故事,从物理学角度分析盗贼所犯的错误是:既没有阻止声音的______,又没有阻止声音的________,只是阻止声音进入自己的耳朵. 6、(2012?吉林)中考期间,考点周边禁止鸣笛,这是为了防止的产生.在考场上你所听到的翻动卷子的声音是由于纸的产生的。 7、就环境保护而言,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噪声一定是难听的声音 B.悦耳的歌声不可能是噪声 C.噪声强度的计量可用“分贝”作为单位 D.睡眠时噪声不应超过30分贝 8、关于噪声的说法,错误的是() A.只要妨碍人们正常学习、工作和休息的声音就属于噪声 B.超过50dB以上的声音才是噪声 C.物体发出的杂乱无章的声音属于噪声 D.悦耳的轻音乐也可能成为噪声 9、下列声音,①工厂车间机器的轰鸣声;②剧场里京剧表演的演奏声;③清晨公园里小鸟的鸣叫声; ④装修房子时的电钻声;⑤婚庆时的爆竹声;⑥山间小溪潺潺的流水声,其中属于噪声的是() A.①③④B.①②⑤C.①④⑤D.①④⑤⑥ 10、有这样一则笑话:“甲:‘新搬来的邻居好可恶,昨天晚上三更半夜、夜深人静之时突然跑来猛按我家的门铃.’乙:‘的确可恶!你有没有马上报警’甲:‘没有.我当他们是疯子,继续吹我的小喇叭.’”请问,笑话中真正的噪声制造者是() A.甲B.乙C.邻居D.没有人制造噪声

职业性噪声的危害及防护(正式)

编订:__________________ 单位:__________________ 时间:__________________ 职业性噪声的危害及防护 (正式) Deploy The Objectives, Requirements And Methods To Make The Personnel In The Organization Operate According To The Established Standards And Reach The Expected Level. Word格式 / 完整 / 可编辑

文件编号:KG-AO-2759-18 职业性噪声的危害及防护(正式) 使用备注:本文档可用在日常工作场景,通过对目的、要求、方式、方法、进度等进行具体、周密的部署,从而使得组织内人员按照既定标准、规范的要求进行操作,使日常工作或活动达到预期的水平。下载后就可自由编辑。 职业性噪声的危害 在生产环境中,由于生产因素而产生的一切噪声,都称为职业性噪声或工业噪声。 噪声对人体的危害是多方面的,它对中枢神经系统是一种强烈的刺激,能引起机能障碍,并通过神经系统作用于全身其他器官,尤其是心血管系统。据我国研究表明,噪声作业场所的工人感到心烦、头痛、头晕、失眠、易梦、记忆力减退较为普通,并随噪声强度增大而神经衰弱阳性率相应增高,长期处在噪声环境下劳动,特别是95分贝以上,神经系统受影响更严重。噪声对人体作用最明显的是听觉器官的损害,轻则听力下降,重则耳聋。 生产性噪声引起的耳聋,属于职业病。它是在强烈噪声反复作用下,听觉的功能发生变化,出现听觉

高温与噪声危害的防护

高温与噪声危害的防护集团企业公司编码:(LL3698-KKI1269-TM2483-LUI12689-ITT289-

高温与噪声危害的防护1.什么叫高温作业? 在工业生产中,由于高温车间内存在着多种热源,或由于夏季露天作业受太阳热辐射的影响,常可产生高温或高温高湿或高温伴强热辐射等特殊气象条件。在这种环境下进行生产劳动,通称为高温作业。我国制定的高温作业分级标准规定:工业企业和服务行业工作地点具有生产性热源,其气温等于或高于本地区夏季室外通风设计计算温度2度的作业,列为高温作业。 2.高温作业的种类 高湿作业按气象条件可分为三大类:①高温强热辐射作业:其特点是气温高,热辐射强度大,相对湿度低,形成干热环境,这类作业场所都有强烈的辐射热源,室内外气温差可达10OC以上,以对流热和辐射热作用于人体。②高温高湿作业:这类作业环境的气象特点是气温、气湿高,而热辐射较弱。主要是由于生产过程中产生大量水蒸气或生产上要求车间内保持较高的相对湿度所致。③夏季露天作业:建筑、搬运等露天作

业,除受太阳的辐射作用外,还接受被加热的地面和周围物体放出的辐射热。 3.人为什么会中暑? 在高温环境下作业,机体从高温环境接受对流与辐射热量,加上劳动和高温环境增加的代谢产热量,远远超过机体的散热量。若这个恶性过程不断发展,人体通过一系列的体温调节还是不能维持机体的热平衡时,就造成机体过度蓄热。同时,由于大量出汗导致脱水、失盐,从而发生中暑。 4.中暑病人的处理 发现中暑病人后,首先应使患者脱离高温作业环境,到通风良好的荫凉地方休息,解开衣服,给予含盐的清凉饮料。必要时,可进行刮痧疗法或针刺合谷、曲池、委中、百会、人中等穴。如有头昏、恶心、呕吐或腹泻,可服中药藿香正气丸;如呼吸、循环衰竭时,给予葡萄糖生理盐水静脉滴注,并可注射呼吸和循环中枢兴奋剂。 5.怎样预防中暑?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