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单片机的密码锁设计方案

基于单片机的密码锁设计方案
基于单片机的密码锁设计方案

基于单片机的密码锁设计方案

1 绪论

1.1 课题背景

在日常的生活和工作中,住宅与部门的安全防范、单位的文件档案、财务报表以及一些个人资料的保存多以加锁的办法来解决。若使用传统的机械式钥匙开锁,人们常需携带多把钥匙,使用极不方便,且钥匙丢失后安全性即大打折扣。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人们对日常生活中的安全保险器件的要求越来越高。为满足人们对锁的使用要求,增加其安全性,用密码代替钥匙的密码锁应运而生。密码锁具有安全性高、成本低、功耗低、易操作等优点。

根据本设计要求,通过密码输入来控制电路或是芯片工作,从而控制机械开关的闭合,完成开锁、闭锁等任务。它的种类很多,有简易的电路产品,也有基于芯片的性价比较高的产品。现在应用较广的数字密码锁是以芯片为核心,通过编程来实现的。其性能和安全性已大大超过了机械锁。

其主要优点有:

(1)保密性好,编码量多,远远大于弹子锁。随机开锁成功率几乎为零。

(2)密码可变。用户可以经常更改密码,防止密码被盗,同时也可以避免因人员的更替而使锁的密级下降。

(3)误码输入保护。当输入密码错误时,系统会报警。

(4)操作简单易行,一学即会。

1.2 课题的目的和意义

随着电子技术和计算机技术的飞速发展,单片机性能不断完善,性能价格比显著提高,技术日趋完善。由于单片机具有体积小、重量轻、价格

便宜、功耗低、控制功能强及运算速度快等特点,因而在国民经济建设、军事及家用电器等各个领域均得到了广泛的应用。本设计利用单片机及附加器件实现数据采集和控制算法,来完成某一实际功能,检验并提高同学对整体电路设计和把握能力,了解单片机系统设计流程,以及电路板的实际制作和调试能力。同时也加强对数字电路、单片机和微机原理等课程知识的实际应用能力,也为同类产品的进一步发展奠定理论和实践基础。

20世纪80年代后,随着电子锁专用集成电路的出现,电子锁的体积缩小,可靠性提高,成本较高,是适合使用在安全性要求较高的场合,且需要有电源提供能量,使用还局限在一定范围,难以普及,所以对它的研究一直没有明显进展。

目前,在西方发达国家,电子密码锁技术相对先进,种类齐全,电子密码锁已被广泛应用于智能门禁系统中,通过多种更加安全,更加可靠的技术实现大门的管理。在我国电子锁整体水平尚处于国际上70年代左右,电子密码锁的成本还很高,市场上仍以按键电子锁为主,按键式和卡片钥匙式电子锁已引进国际先进水平,现国内有几个厂生产供应市场。但国内自行研制开发的电子锁,其市场结构尚未形成,应用还不广泛。国内的不少企业也引进了世界上先进的技术,发展前景非常可观。希望通过不断的努力,使电子密码锁在我国也能得到广泛应用

1.3 电子密码锁发展趋势

电子密码锁应用于金融业,其根本的作用是“授权”,即被“授权”的人才可以存取钱、物。广义上讲,金融业的“授权”主要包括以下三种层次的内容:1、授予保管权,如使用保管箱、保险箱和保险柜;2、授予出入权,如出入金库、运钞车和保管室;3、授予流通权,如自动存取款。目前,金融行业电子密码锁的应用主要集中在前两个层面上。下面将介绍

几种在金融行业中使用较多的电子密码锁以及它们的技术发展方向。当然,以上所说的授权技术再高超,都必须由精良的“锁具”担当承载结构部件,实现开启、闭锁的功能,而且承担实体防护作用,抵抗住或尽量延迟破坏行为,让电子密码锁“软、硬不吃”。一般情况下,锁具防盗的关键是锁身外壳、闭锁的部件的强度、锁止型式、配合间隙和布局。提高电子密码锁之防护能力的必然途径是报警,在金融业的许多场所有人值守、有电视监控,具有报警功能,可以综合物理防范和人力防范两种作用。报警的前提是具备探测功能,根据电子密码锁的使用场所和防护要求,可选择多种多样的探测手段。在中国的城市金融业中,实现联网报警已经成为对各金融网点的基本要求。根据国内外的实践经验,金融业实行安全防范风险等级很有必要,即依据使用的防盗报警器材的性能、安装布局和人员值守状况等,可以评估被防护物或区域的防护能力,得出风险等级,其中,电子密码锁的性能至关重要。

由于数字、字符、图形图像、人体生物特征和时间等要素均可成为钥匙的电子信息,组合使用这些信息能够使电子密码锁获得高度的保密性,如防范森严的金库,需要使用复合信息密码的电子密码锁,这样对盗贼而言是“道高一尺、魔高一丈”。组合使用信息也能够使电子密码锁获得无穷扩展的可能,使产品多样化,对用户而言是“千挑百选、自得其所”。

1.4 本设计完成的工作

(1)熟悉51单片机集成开发环境,运用C语言编写工程文件;

(2)熟练应用所选用单片机的内部结构、资源,以及软硬件调试设备

的基本方法;

(3)自行构建基于单片机的最小系统,完成相关硬件电路的设计实现;

(4)密码锁的原理和实现方法。

2 总体方案设计

它是以STC89C52单片机为核心,配以相应硬件电路,完成密码的设置、存贮、识别、驱动电磁执行器并检测其驱动电流值、接收蜂鸣器送来的报警信号、发送数据等功能,单片机接收键入的代码,并与存贮在EEPROM 中的六位密码进行比较,六位密码的可以有298万多组密码供主人随意变换,保密性极高,可选密码组是连续排列的,如果密码正确,则驱动电磁执行器开锁;如果密码输入不正确,则单片机通过通信线路向智能报警器发出报警信号。

密码锁主要由矩阵键盘、单片机、外部硬件等部分组成。其中矩阵键盘用于输入数字密码和进行各种功能的实现。实际使用时只要将单片机的负载由继电器换成电子密码锁的电磁铁吸合线圈即可,当然也可以用继电器的常开触点去控制电磁铁吸合线圈,单片机将每次开锁操作和此时电磁执行器的驱动电流值作为状态信息发送给单片机的芯片处理,同时将接收来自无限循环的密码识别程序的报警信息也发送给智能报警器,从而使整个密码锁正常运行。

图1 系统总体方框图

如图1所示,电源输入电路为STC89C52提供直流电。晶振电路的主要作用是提供基准频率,在电路产生震荡电流,发出时钟信号。复位电路是使单片机的CPU和系统中的其他功能部件都处在一个确定的初始状态,并从这个状态开始工作,例如复位后PC=0000H,使单片机从第—个单元取指令。键盘接口电路实现按键输入密码。开锁电路是当用户输入的密码正确时,单片机便输出开门信号,送到开锁驱动电路,然后驱动电磁锁,达到开门的目的。报警电路是密码输入错误时,蜂鸣器发出声响报警。

2.1 硬件设计

2.1.1 电源模块

由于本系统采用电池供电,我们考虑了如下几种方案为系统供电。

方案1:

采用5V蓄电池为系统供电。蓄电池具有较强的电流驱动能力以及稳定的电压输出性能。但是蓄电池的体积过于庞大,在使用极为不方便。因此我们放弃了此方案。

方案2:

采用3节1.5 V干电池共4.5V做电源,经过7805的电压变换后为单片机,传感器供电。经过实验验证系统工作时,单片机、传感器的工作电压稳定能够满足系统的要求,而且电池更换方便。

综上所述采用方案2

2.1.2 主控制器模块

方案1:

采用可编程逻辑器件CPLD 作为控制器。CPLD可以实现各种复杂的逻辑功能、规模大、密度高、体积小、稳定性高、IO资源丰富、易于进行功能扩展。采用并行的输入输出方式,提高了系统的处理速度,适合作为大规模控制系统的控制核心。但本系统不需要复杂的逻辑功能,对数据的处理速度的要求也不是非常高。且从使用及经济的角度考虑我们放弃了此方案。

方案2:

采用STC89C52单片机作为整个系统的核心,用其控制密码锁控制,以实现其既定的性能指标。充分分析我们的系统,其关键在于密码锁的控制,而在这一点上,单片机就显现出来它的优势——控制简单、方便、快捷。这样一来,单片机就可以充分发挥其资源丰富、有较为强大的控制功能及

相关主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