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空南澳雷达站 粤东大地布天网

广空南澳雷达站 粤东大地布天网
广空南澳雷达站 粤东大地布天网

中央人民广播电台《国防新干线》节目播出稿

粤东大地布天网

(上下篇)

位于南海深处的广州军区空军南澳雷达站位于海岛之巅,常年大雾笼罩、台风肆虐,官兵们克服重重困难,苦练精兵,展现了“粤东第一哨”的崭新风貌。请听记者孙杰,特约记者印铭、高俊恒、余鸿伟采制的录音报道《粤东大地布天网》:

出总片花:

这是一支具有悠久历史的英雄连队

团长蔡嘉龙:刚组建的时候就参加了国土防空作战,曾经保障击落击伤敌机5架,为著名的3比0空战做出了重要的贡献。

位置险,任务重,他们丝毫不敢放松

站长欧伟:每名官兵都树立起“强敌就在眼前、开机就是战斗”的战斗作风,以及“人在阵地在,人在天线转,人在情报通”的敌情观念,当好祖国的千里眼,守好祖国的南大门。

在云端工作,在雾里生活,一茬茬官兵凝聚了独特的“南澳精神”

指导员陈滨:我们的南澳精神是“战风斗雾、扎根海岛、常备不懈、不辱使命”,我们的南澳作风是“精诚团结、坚韧不拔、严抓细管、永争第一”,我们的南澳品质是“以学为先、以忠为本、以苦为乐、以站为家”。

昔日“荒山孤岛”,今日“海景花园”,“粤东第一哨”走向新辉煌!

团长蔡嘉龙:连队官兵在云中工作、雾中生活、风里战斗,在天气极为恶劣、任务十分繁重的情况下呢,敢于叫响“风大雾大比不上南澳战士的干劲大,山高浪高比不上建设家园的热情高”的口号,攻坚破难,开创了新天地,建设新家园!

(官兵集合站队音响,压混)

听众朋友,这里是广州军区空军某雷达团南澳雷达站,这个雷达站位于我国第四大岛——南澳岛上,位置偏远、山高风大,台风过境次数多,常年大雾笼罩、阴冷潮湿。建站50多年来,一茬茬的官兵在这里战风斗雾,克服重重困难,建设出一支“全面过硬,长期过硬,人人过硬”的连队。

广州军区空军某雷达团团长蔡嘉龙:

(出录音)

南澳雷达站驻守在祖国的第四大岛屿南澳岛,地处粤东最前沿,距澎湖列岛近139海里。1958年刚组建的时候就参加了国土防空作战,曾经保障击落击伤敌机5架,为了著名的3:0空战做出了重要的贡献。近年来,该站抓住新机,科学搞建设,实干求发展,有利地推进了连队的全面建设,先后被空军、军区空军表扬为先进基层党组织和基层建设标兵单位,荣立了一等功。今年7月1日,中央组织部授予了该站党支部“全国先进基层党组织”的荣誉称号。一茬茬的官兵在建设连队的过程当中,形成了以战风斗雾、扎根海岛、常备不懈、不辱使命的南澳精神和精诚团结、坚韧不拔、严抓细管、永争第一的南澳作风,以及以学为先,以忠为本,以苦为乐,以站为家的南澳精神。

连队始终坚持用优良的传统凝魂聚气,激励了一代代官兵扛红旗、争第一。连队抓的最紧的就是战备教育训练,研究最多的就是空情态势,落实最严的是日常的战备制度。概括起来就是坚持做到三个始终:一是始终按照实战的要求打造军事训练,利用网络训练平台建成了集理论教学、技术训练、战术训练、训练管理为一体的信息化训练体系。广泛地开展了抢报第一点,争当优秀操纵手、优质保障日,争当技术能手、训练标兵、业务尖子和一专多能强化训练。官兵的业务能力稳步提升。在我部岗位练兵比武竞赛中一直是名列前茅。

雷达兵,养兵千日、用兵千日,平时就是战时、开机就是战斗。作为广州军区空军最前沿的一个雷达站,特殊的地理位置赋予了南澳雷达站特殊的使命和任务,面对空情量大、质量要求高、作战反应时间短的实际情况,他们打牢战备观念,正规战备秩序,发挥装备性能,近年来先后圆满完成演习、演练、亚运安保

等20多项保障任务,团长蔡嘉龙告诉记者这个站每年掌握上报空情优质率达到了100%。

广州军区空军某雷达团团长蔡嘉龙:

(出录音)

南澳雷达站始终紧贴责任使命,强化情报的保障,严格落实战备值班和空情研究制度,每年掌握上报空情优质率达到100%,先后完成演习、演练和亚运空中安保等20多项重大任务,提高了空勤保障能力和质量,十分注重在日常值班、工作当中积累经验,提升能力,把值班过程当中处置过的特殊空情,复杂的空情,异常空情,从雷达的显示屏上搬到了电脑的屏幕上,把训练和操作有力地紧密结合起来,培养了大批技战术水平比较过硬,心理素质较好的战情人员。他们还始终坚持特殊的使命激发斗志,注重引导官兵那牢记对手就在前面,强敌就在身边,强化平时就是战时斗争的意识。连里始终保持时刻绷紧临战之弦,和人在阵地在,人在天线转,人在情报通的战斗氛围。

(出网络训练室现场采访音响)

当好祖国的千里眼,守好祖国的南大门,这是南澳雷达站每名官兵不写的追求。在提高战备观念的同时,他们进一步正规战备秩序,严格按照各项战备制度规定组织日常战备,针对24小时警戒值班的特点,对每一次上机值班、每一批空情处置的程序和方法都进行了明确,确保了战备工作的紧张有序、有效。同时他们还紧贴战斗力生成,抓好训练,不断提高部队打赢能力。

广空某雷达团南澳雷达站站长欧伟:

(出录音)

在训练方面,我们主要是积极转变这个训练模式,积极摸索军事训练水平向部队战斗力转变的有效途径,通过加大这个网络化训练力度,缩小军事训练与战备的差距,现在我们所有的专业训练都是在网络训练室进行,同时我们是紧贴实战,把值班中的一些重要空情制作成电子资料,有效提高了指挥员和操作人员掌握处理各种异常空情的能力。为了加强训练经验交流,我们是发挥每个人的主观能动性,我们发挥他们每个人在训练方面的一个经验和体会,就是组织撰写训练

的心得体会,组织大家在一起交流和讨论,总结提高这个训练效果的方法和手段,去年军事训练比武,也是在我们团拿到了第一名的好成绩。今年我们这个新的模拟训练系统进一步完善,我们在组织一段时间的训练之后,专门进行了一个军事训练系统的训练体会交流,让每名官兵都讲讲这个训练有什么好,这个难度在哪里,怎么样才能训好。通过这些措施我们也是提高了我们全站官兵的训练热情和训练水平。

为加强战备,南澳雷达站进一步发挥装备性能,在值班过程中严密组织人员正确操作,组织技术保障人员定期维护维修,并加强操作员之间的沟通交流,保证第一时间发现问题、第一时间解决问题,确保雷达装备始终保持最佳性能。雷达技师李海伟大学毕业后就来到南澳雷达站,是驻海岛时间最长的干部,他告诉记者这两年南澳雷达站的装备信息化水平越来越高。

(出录音)

前些年听老同志也给我讲过,就是那种最老的装备,首先工作环境很差,里边很闷的,因为以前我们都是桔红色那种屏的,它对光线要求很高,外面太亮了它看不清楚了,所以值班的话去里面,把灯一关,门一关,包括他们操作员以前完全靠口报的,全是靠自己用大脑去记。值班值得久了的话,因为以前雷达的屏蔽性性能也比较差的,一个班下来都是头晕脑花了,因为那个电磁辐射影响很大的。

现在的话我们报情报全是计算机的,计算机获取。然后现在我们里边装了空调,灯,这些效果都很好。我们有时候开玩笑就说,外面雾太大了,我就躲去值班了,里面环境很好的。从我们维护这一块的话,以前的装备全是那种电子管,基本上都是高压的,包括电子管,这个危险性很高,包括维护起来的难度也是很大的,全是靠自己这个经验去积累,一点点去量,这样去排除故障。现在我们装备都是这种模块化的,集成化的也很高的。

我们采访这一天正赶上大学生士兵汪泽源第一次上机值班,来到岛上经过五个月的专业训练,终于要独立值班了,小汪感到十分的兴奋,他说,“战备一分钟,安全60秒”这是他第一次值班的目标。

(出录音)

我是一排的,尖刀一排,我是操纵员,雷达操纵员,我今天晚上开始值班。

记者:今天是第一次值班?

汪泽源:对。最开始是专业训练,要求也更高,然后我们就是跟班,跟着老班长学习怎么雷达,五个月,整整五个月。

记者:现在第一次要值班了,什么感受?

汪泽源:很兴奋,我今天晚上终于要值班了,以前一直讲你什么时候可以值班什么,现在能值班了,也是这么长时间,自己也认真学了,现在也是一种回报吧。至少我现在有能力单独值班了。然后就感觉,像班长们讲的,战备一分钟,安全60秒,我就要朝着这个目标去奋斗了。当操纵真正掌握在我的手上,我要看好每一笔情报,因为战备无小事这个观念都必须都有的。所以我今天晚上值班,就是在战备方面,打起精神,值好自己的每一班。

记者:有信心吗?

汪泽源:有信心。

出总片花:

这是一支具有悠久历史的英雄连队

团长蔡嘉龙:刚组建的时候就参加了国土防空作战,曾经保障击落击伤敌机5架,为著名的3比0空战做出了重要的贡献。

位置险,任务重,他们丝毫不敢放松

站长欧伟:每名官兵都树立起“强敌就在眼前、开机就是战斗”的战斗作风,以及“人在阵地在,人在天线转,人在情报通”的敌情观念,当好祖国的千里眼,守好祖国的南大门。

在云端工作,在雾里生活,一茬茬官兵凝聚了独特的“南澳精神”

指导员陈滨:我们的南澳精神是“战风斗雾、扎根海岛、常备不懈、不辱使命”,我们的南澳作风是“精诚团结、坚韧不拔、严抓细管、永争第一”,我们的南澳品质是“以学为先、以忠为本、以苦为乐、以站为家”。

昔日“荒山孤岛”,今日“海景花园”,“粤东第一哨”走向新辉煌!

团长蔡嘉龙:连队官兵在云中工作、雾中生活、风里战斗,在天气极为恶劣、任务十分繁重的情况下呢,敢于叫响“风大雾大比不上南澳战士的干劲大,山高浪高比不上建设家园的热情高”的口号,攻坚破难,开创了新天地,建设新家园!

(介绍天气指示牌音响,压混)

南澳雷达站驻守在海岛之巅,常年风大雾大,台风袭击较多,风力8级以上天气达100多天,最强超过12级。每年的12月到次年7月,多为浓雾天气,湿度大,盐份多,腐蚀性强,官兵常年“在云端工作,在雾里生活”,给战备生活带来极大困难。另外山上还有眼镜蛇、银环蛇等剧毒蛇类,给连队人员安全造成很大压力。就是在这样的环境下,一代代的南澳官兵用他们的心血凝聚了“南澳精神”、“南澳文化”。

南澳雷达站指导员陈滨:

(出录音)

我们南澳雷达站的优良传统就是我们的南澳精神、南澳作风和南澳品质。我们的南澳作风是战风斗雾、扎根海岛、常备不懈、不辱使命。我们的南澳作风是精诚团结、坚韧不拔、严抓细管、永争第一。我们的南澳品质是以学为先,以忠为本,以苦为乐,以站为家。

我们一次次的摘金夺银,获取荣誉,首先是来自于我们南澳雷达站的优良传统,这些优良传统经过了一茬一茬的南澳人的创造和发展,传承和延续、提炼和升华,全体官兵都非常珍视这些优良的传统,把它视作连队的灵魂。这些优良的传统是连队凝魂聚气的精神支柱,不断激励和鞭策着一代一代的南澳官兵奋力拼搏,永争第一。

其次,我觉得是来自于我们每一名官兵对责任的一种担当和对荣誉的珍视。身为粤东前哨第一站,肩头沉甸甸的使命、责任,上级单位的关心、关爱和殷切期望,荣誉室所陈列的一代代南澳官兵艰苦奋斗博取的荣誉,都激励和推动着我

们以更高的标准和要求,以扛红旗、争第一的劲头去对待每一项的工作。去争取每一次为连队争光添彩的机会,这是一种担当,一种自觉。我们南澳人就是有这种争就争第一,站队站排头的意识。

再次,我是觉得来自于我们有一支有凝聚力、向心力、奋发有为的优秀集体,我们有一个强有力的党支部班子,有一支能干事,敢争先的骨干队伍,我们的官兵对连队有着很深的感情,有着很强烈的主人翁意识,有很强的责任担当。每个人都渴望积极的参与到连队的建设中来,在博取荣誉中蓄积力量,渴望获取更大的进步。

(高俊恒主任与战士座谈文化建设音响,压混)

在采访中,我们看到许多富有南澳特色的“雷达阵地文化”、“宿舍走廊文化”、官兵的“床头文化”、“道路围墙文化”、“网络信息文化”,团长蔡嘉龙介绍说,就是要让官兵们在丰富多彩的文化中成长进步。

(出录音)

因为常年战风斗雾,南澳官兵苦干不苦熬,坚持以南澳精神为支撑,带领官兵艰苦奋斗。南澳常年高温、高湿、高盐,每年有雾天气有200多天,有120多天的风力都在8级以上,强台风至少有七八次,连队官兵在云端中工作,雾中生活,风里战斗,在天气极为恶劣、任务十分繁重的情况下呢,敢于叫响风大雾大比不上南澳战士的干劲大,山高浪高比不上建设家园的热情高的口号。积极作为,攻坚破难,开创了新天地,建设新家园,连队在狠抓硬件改善的同时,注重抓好软件的建设,对军队基层建设纲要和条令条例积极推行精细化的管理,打造富有南澳特色的雷达阵地文化,宿舍走廊文化、官兵的床头文化、道路围墙文化、网络的信息文化,让官兵在浓厚的文化氛围当中树魂立志,成长进步。

相关主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