禁毒防艾知识讲座

禁毒防艾知识讲座
禁毒防艾知识讲座

禁毒防艾知识讲座

西定乡中心小学进仙

第一章认识毒品

第一节什么是毒品

一、毒品的概念

(一)毒品一词的由来

毒品一词是现代社会用语,据说最早出现在欧洲,是人们在了解了鸦片等麻醉药物的危害之后才开始使用的。因此,作为一个社会用语,至今不过有两三百年的历史。

在中国,一直到20世纪20年代才开始使用“毒品”一词,到二次世界大战前后才流行起来。清代中期以来,尤其鸦片战争期间,当时只说“禁烟”,鸦片烟与毒的字面联系仅限于“流毒天下,为害巨甚”(林则徐语)及“毒害之烈”层面上,尚未出现“烟毒”连用的情况。当时的烟,即今日所说的毒品,在法律条文中,无论是《大清刑律》,还是《新刑律》,也只规定“鸦片罪”,未见“毒”的罪名。将鸦片称为毒的,最早是1904年在发起成立的“去毒社”。民国初期,已有“烟毒”连用见诸报端。1924年,以“拒毒会”为名的组织出现,并出版《拒毒月刊》。这时的“毒”或“烟毒”是鸦片的同义语。

新中国成立后,“毒品”一词已在社会上广泛使用,但解放初期的有关法律文件称“鸦片烟毒”,或将“禁烟禁毒”并提,很少单独用“禁毒”。这里的烟毒专指鸦片类毒品,而没有其它毒品的含义。虽然我国1979年《刑法》规定了“毒品犯罪”的几种罪名,并且在1982年的解

释中已将杜冷丁、咖啡因、安钠咖等包括在,但正式使用时仍然以“禁绝鸦片烟毒”作为概括词,可见“毒”仍指鸦片类毒品,而未对“毒品”作出一个明确的法律定义。直到1990年12月28日全国人大常委会通过的《关于禁毒的决定》中才出现法律意义上的毒品定义。

(二)对“毒品“的不同理解

与其他社会用语一样,毒品一词的容和含义,是随着时代、国度、民族、文化及所有者的角度不同而不断变化。

在一般人眼里,毒品是一种可使人身体伤害、精神颓废、病痛死亡以及引发犯罪的毒物。对于种植者来说,毒品是他们赖于生存的农作物,可用来换取金钱和食物。在贩毒者看来,毒品就是金钱和利润。

在中国19世纪40年代,毒品就是指鸦片烟,而20世纪50年代之后,海洛因、可卡因逐渐成为毒品概念外延的主要容;20世纪80年代以来,甲基苯丙胺(冰毒)成为毒品家族中的重要成员;90年代后,“摇头丸”、K粉(氯胺酮),迷幼剂等新型毒品开始流行。

在国际社会中,第一个禁毒公约即1912年的《海牙鸦片公约》仅将鸦片视为毒品,1936年的《禁止非法买卖麻醉品公约》才将毒品的围扩大到其他鸦片制剂;1961年联合国的《1961年麻醉品单一公约》把非法种植罂粟、古柯和大麻列为禁止和惩治的行为。直到《1971年精神药物公约》又将非法精神药物包括在;1988年制订了《联合国禁止非法贩运麻醉品和精神药物公约》。可见“毒品”一词具有历史性和时代性。

从不同的角度可对毒品作出不同的理解。化学家认为毒品是一种由其化学特性而改变现存生物体结构或功能的物质,所强调的是其中的化

学成分对人的肉体和精神的影响。医学家认为毒品是指对所有者产生依赖的麻醉药品和精神药物,吸毒是一种药物滥用行为。法学家认为毒品的实质不在药品,而在于其非法性,是一种违禁品,只有经法律明文规定禁止非法使用的药品,才属于毒品。可见,“毒品”一词具有科学性和法律性。

根据《中华人民国国刑法》第三百五十七条的规定,毒品是指鸦片、海洛因、甲基苯丙胺(冰毒)、吗啡、大麻、可卡因以及国家规定管制的其他能够使人形成瘾癖的麻醉药品和精神药品。这一定义具有法律效力,是区分毒品与非毒品的法律依据。

毒品具有三个基本特征:依赖性、危害性和性。

1、依赖性。分为生理依赖性和心理依赖性两个方面。生理依赖性是指在某一段时间不断地使用某种药物带来的生理上的变化,表现为一种周期性或慢性中毒状态,需要继续使用该药方能维持机体的基本生理活动,否则会产生一系列机能紊乱和损害反应(称为戒断症状或撤药反应)。生理依赖性的产生及其严重程度除了与吸毒者个体的生理、心理特点有关外,还与所滥用药物的种类、用药时间、频度和剂量等有关。

2、危害性。毒品的泛滥不仅对吸毒者本人,而且对其家庭、社会都产生极大的危害。

3、非法性(性)。我国法律规定,吸食毒品、制造毒品必须受到法律处罚,对走私、贩卖、运输、非法种植毒品原植物、非法持有毒品强迫他人吸毒等行为是作为犯罪而予以严惩的。

二、毒品的分类

现在国际上对毒品的分类没有做出统一的规定,这是因为毒品与药品之间没有一个严格的界限、药物滥用因人而异,并且与环境有很大的关系。同时毒品的种类在不断增加,新品种不断出现。各国立法、司法机构、政府或医学界,对毒品的依赖性、危害性和非法性持不同的认识和标准,在分类上无法做到完全统一。

我国1990年的《关于禁毒的规定》和1997年修订的新刑法,将毒品分为麻醉品和精神药物两类,与国际公约的分类一致。我国的法律未能使人形成瘾癖的酒精、烟草及某些挥发性溶剂认定为毒品。

(一)按法律管制分类

1、麻醉药品

国际《1967年麻醉品单一公约》管制的有128种,我国1996年颁布的《麻醉药品品种目录》中规定的有118种。常见的有鸦片、海洛因、吗啡、大麻、可卡因类。

2、精神药物

国际《1971年精神药物公约》管制的有99种,我国1996年颁布的《精神药物品种目录》中规定的有119种。常见的有苯丙胺类、镇静催眼类药物、迷幻剂等。

(二)按来源分类

1、天然类毒品

主要有鸦片、大麻、古柯等。

2、人工合成类毒品

如苯丙胺类、镇静催眼类药物等。

3、半人工合成类毒品

主要指经天然品直接加工成毒品,如经鸦片提炼出吗啡,吗啡经与醋酸酐反应制得海洛因。古柯叶经化学处理后得到可卡因、麻黄碱经化学加工成苯丙胺。

(三)按对中枢神经系统的生理作用分类

1、兴奋剂

对人体中枢神经系统产生兴奋作用的药物,如可卡因,苯丙胺等。

2、抑制剂

对人体中枢神经系统产生抑制作用的药物,如巴比妥、安定类药。

3、迷幻剂

对人体中枢神经系统产生迷幻作用的药物,如苯环已哌啶(PCP),麦角酰二乙胺(LSD),麦司卡林(仙人球中的一种成分)。

三、我国毒品问题的历史与现状

中国历史上最早的毒品问题始于葡萄牙及英国殖义向中国贩卖鸦片之时,期间经历了不断蔓延和加剧的过程,中华民族经历了极大的苦难和屈辱。新中国成立后,中国政府以高度的历史使命感在全国围开展了声势浩大的禁烟运动,仅用三年的时间彻底铲除了在中国蔓延了200余年的烟毒瘟疫。中国“无毒国”的称号保持了30年。自20世纪80年代初起,在国际毒潮的侵袭下,尤其是金三角贩毒集团实施毒品北上,建立“中国通道”后毒品问题再度在中国出现。

(一)我国毒品问题的历史

1、清朝时期毒情概况

在很早以前,人类就发现了罂粟及其制成品鸦片具有药用价值,但都没有认识到它的毒性。在盛唐时期,含有鸦片的制剂“福寿膏”被作为贡品传入中国,但由于其价格非常昂贵,故鲜为人知。

1578年,时珍所著《本草纲目》中,把“阿芙蓉”(即鸦片)作为一种新的药物收入,并说明它是“罂粟花之津液”。1517年,葡萄牙开始与中国通商。在葡萄牙商人输入中国的商品中,最大宗的就是鸦片。

英国商人很快就仿效葡萄牙商人,把鸦片走私作为掠夺中国财富,筹集原始资金的最佳手段。1727年,英国东印度公司首次把从马德拉斯购入的鸦片运到销售,获得丰厚利润,从此一发不可收,全面向中国推销鸦片,从开初的每年数百箱增加到后来每年1000箱,取代了葡萄牙商人,成为向中国走私鸦片最多的贩毒者。

据统计,从1800~1839年的40年间,输入中国的走私鸦片就有63万多箱,使中国流失6亿银元。大量鸦片的输入毒害了人民的健康,极破坏了社会生产力。期间,中国吸食鸦片者在200万人以上,官吏吸食鸦片疏于政务,士兵吸食则使军队失去战斗力。

鸦片战争以后,大约从1842~1905年,伴随着《条约》、《条约》等一系列丧权辱国条约的签订,鸦片贸易成了合法化,其结果是国外鸦片进口量继续增长,并刺激了国产鸦片的迅速增长,到19世纪90年代末,全国的自产鸦片量已达60万担,是同期进口鸦片的10倍,全国吸食鸦片人数达到2000万人,遍及社会各个阶层。中华民族也因此蒙上了“东亚病夫”的耻辱称号。

鸦片烟毒的严重泛滥及其造成的巨大危害已成为严重的社会问题,不仅破坏了国家的经济基础,而且动摇了执政政府的统治,为挽救清王朝消亡的命运,1901年1月29日,光绪皇帝下诏变法,开始了晚清政府最后的“十年禁烟”计划,至1911年,国产鸦片减种70%,全国约有上百万吸食鸦片者戒除毒瘾,上万家烟馆被关闭。

2、中华民国政府时期毒情概况

从1911~1917年,无论是的临时政府时期,还是袁世凯的北洋政府时期,在禁烟方面都基本上秉承了清末第二次严禁时期的有关措施。1917年,经中英会勘后,双方联合宣布了中国境已全部实现罂粟禁种的消息,并依照条约终结了英国向中国输入鸦片的历史。

但由于军阀割据混战,中央政府失去控制全国局势的能力。以致出现了“以毒养军、以军护毒”成为各地普遍现象,导致民国初年几近控制的鸦片烟毒又再度泛滥。

在国民政府执政的初期,重拾前人敛财之道,以烟税为财源,重新实行“寓禁于征”的政策,从而致使鸦片烟毒在中国历史上泛滥达到了空前的程度。据有关文献显示:1929~1933年,中国罂粟种植总面积约为8000万亩,约占全国耕地总面积的6.1%;中国鸦片年产量达6000万公斤,约占全球鸦片总量的5/6。与此同时,日本等外国帝国主义大肆向中国走私吗啡、海洛因、红丸(主要成份为海洛因、吗啡等)毒品。中国吸食鸦片及其他毒品的人口约为8000万人,约占当时总人口的16.8%。这一时期成为中国烟祸肆虐的巅峰。

3、建国初期禁毒概况

1949年,中华人民国成立后,开展了规模空前的禁毒运动。1950年初,中央人民政府政务院向各行政区人民政府及中央直辖市、各省市人民政府发布《关于严禁鸦片烟毒的通令》。《通令》历数了鸦片烟毒给中国人民带来的灾难,规定了严禁鸦片烟毒及其他毒品的办法:各级政府“应做广泛的禁烟禁毒宣传”:在烟毒较盛的一些地区,当地“应定出限期禁绝办法”;“得设禁烟禁毒委员会”;“禁绝种烟”;在全国围禁止“贩运制造及售卖烟土毒品”犯者“从严治罪“。经两年的努力,至1952年春,从全国围看,鸦片种植基本禁绝、贩卖与吸食烟毒的现象大大减少,烟毒泛滥不止的势头得到了有效的遏制。但是,一些地区毒品贩卖与吸食的活动还十分严重。为彻底清除毒品,1952年初,中共中央发布《关于肃清毒品流行的指示》,禁毒进一步掀起高潮。1952年以后的一两年时间,在全国围基本消除了吸毒现象。通过努力,仅仅3年时间,一举扫除了贻害中国200年的烟毒。在这场禁毒运动中,查实以种植、贩运、销售毒品为业人员369705名,其中51627名被依法处理,800名罪大恶极的罪犯被判处死刑;缴获鸦片类毒品339万两,制毒机械5716套,用于武装贩毒的枪支882件。与此同时,在全国围有效遏制了罂粟种植,并通过自行戒除和强制戒除的办法,帮助上千万烟民戒除了烟瘾,肃清了200多年来泛滥成灾、屡禁不止的鸦片烟毒。此后30年,毒品在中国基本绝迹,中国被公认为“无毒国”而享誉世界。

(二)我国毒品问题的现状

1、境外毒品多头渗透的局面尚未改变。尽管从2005年4月开始的禁毒人民战争取得了明显成效,对我国危害最大的“金三角”地区罂粟种

植面积也大幅下降,但西南境外,缅北地区作为对我国危害最大的毒源地的状况短期仍难改变,冰毒片剂向我国渗透大幅增多。西北境外、阿富汗毒品持续泛滥,东北和东南境外毒品对我国的走私渗透也不断加剧。

2、境制贩毒活动屡禁不止,呈现区域扩大、种类增多,小型分散的特点。外籍人员在华涉毒案件明显增多。

3、海洛因滥用问题仍是禁毒工作的难点。海洛因成瘾人员复吸率高的问题还未从根本上解决。截至2007年底,全国共排查了海洛因成瘾人员74.9万名,还有相当数量的瘾性吸毒人员。新吸毒人员在滋生,特别是农民工等流动人员成为易染毒高危人群。

4、国新型毒品问题日益突出。滥用新型毒品人数快速增多,其中35岁以下青少年占较大比例。

5、易制毒化学品管控的源头作用日益突显。随着境外制毒活动对化学品的需求不断加大,易制毒化学品流失的风险越来越大。国个别企业擅自违规生产、经销,致使化学品流入非法渠道。

第二节毒品的危害

一、对个人的危害

(一)吸毒严重损害身体,毒品对人体带来全身性损害,诱发多种疾病。

(二)共用注射器吸毒传播艾滋病,艾滋病的医学名称叫做“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是一种十分严重的流行性传染病。艾滋病与毒品一同被视为是对人类社会的生存和发展构成严重威胁的两大公害。据世界卫生组织资料:截至2008年,全球有3300万艾滋病感染者;同时,全球

因艾滋病死亡人数为200万人。中国卫生部公布:截至2008年9月30日,中国艾滋病毒感染者约为70万人。1989年,省滇西边境静脉吸毒人员中成批发现艾滋病感染者。随后,共用注射器静脉吸毒已成为我国和省传播艾滋病毒的主要途径之一。2007年底,全国累计报告的223501例艾滋病毒感染者中,注射毒品传播占38.5%。其中2007年新发艾滋病病毒感染者5万人,在5万人新发感染者中,注射吸毒传播占42%。

(三)吸毒导致死亡,吸毒不仅摧残人的身体,更为严重的是,吸毒能致人于死命。据报导:每年全球与吸毒有关的死亡人数已超过10

万人。吸毒致死的情况主要有三种:1、吸毒过量造成的急性中毒死亡。2、吸毒并发症导致的死亡。3、吸毒自杀死亡。

(四)吸毒严重摧残人的精神,吸毒使人普遍丧失正常的人生观、价值观,出现人格扭曲。人一旦吸毒,往往就走上堕落之旅,且随着毒瘾的加深,堕落的程度也在加深。

二、对家庭的危害

(一)对家庭成员的精神伤害,有调查表明:吸毒者及其发生的吸毒行为对家庭成员的最大伤害莫过于精神方面的伤害。

(二)吸毒导致倾家荡产、妻离子散,吸毒需要大量的资金,一般家庭难于承受,即使是家产富裕的,用不了多久也会一贫如洗。

(三)吸毒贻害后代,父母是未成年子女的第一任老师,父母的思想和行为对孩子的影响是巨大的,如果一个家庭中有父亲或母亲吸毒,将对未成年子女造成直接的伤害。

三、对社会的危害

毒品不仅是危害个人、家庭的问题,而且也会给社会带来严重的危害。吸毒已经成为影响社会稳定、威胁人类生存与发展的消极因素。

(一)吸毒诱发犯罪,影响社会稳定

毒品与犯罪是一对孪生兄弟,毒品问题严重的地方,特别是吸毒问题严重的地方,犯罪问题肯定严重。

1、使用毒品引发犯罪,一是法律规定吸食毒品是行为。二是因毒品引发犯罪。

2、毒品作用引发犯罪,毒品具有强烈的刺激作用,如苯丙胺和可卡因等毒品,能使人产生妄想和“神经过敏”。

3、围绕毒品引发犯罪。毒品不仅损害使用者的身体和精神,还直接引发社会性种植毒品、制造毒品、贩运毒品、销售毒品、走私毒品、持有毒品以及引诱、、欺骗、强迫他人吸食、注射毒品等一系列犯罪活动。由此引发的暴力、凶杀、收买、贿赂、“洗钱”等犯罪活动,已成为最具威胁的社会公害。

(二)影响国民素质。吸毒者在吸毒成瘾后,身体消瘦、体力和智力水平下降,不能进行有益于社会的活动,不能为社会创造财富,成为社会的一大负担。

(三)吞噬社会巨额财富。毒品经济属于地下经济,是非法的活动,所以很难进行精确统计。据美国1991年6月发表的一份名为《美国吸毒者在非法毒品上的花费知多少》的报告讲,1990年美国人为可卡因花掉180亿美元,海洛因120亿美元,大麻90亿美元,另有20亿美元花费用于致幻

剂、苯丙胺等毒品。根据拉美杂誌引用的材料,美国吸毒者为满足毒品的需要,1988年花掉1500亿美元(按街头价格计算)。

在我国吸毒同样给国民经济造成巨大损失。以每个吸毒者每天吸食0.3克海洛因计算,仅全国登记在册的114.04万人中近80万海洛因滥用者至少每年消耗300亿元人民币。

(四)毒品影响国计民生。许多专家认为,毒品经济对一个国家的国民经济具有重大的影响。每年美国在因吸毒而引起的执行法律、提供医疗服务方面,要负担约400亿美元的经济损失。在缅甸由于吸毒者甚众,全国每天就有300万美元的财富化为青烟。国家为缉毒、戒毒每年要支付大量费用。同时,国家每年还要拨出大笔经费用于侦办毒品案件,培训缉毒人员,购买缉毒设备,对毒品进行鉴定等。毒品犯罪的上升,以及为救助因毒品而产生的各种问题需要大量的经费,这给国家的财政带来了巨大的损失。

第三节毒品与犯罪行为

毒品是指违反《中华人民国治安管理处罚法》等有关禁毒行政管理方面的规定,应受到行政处罚的行为。毒品犯罪行为,是指违反禁毒法规,破坏禁毒管制活动,应受刑罚处罚的行为。

第二章认识艾滋病

第一节什么是艾滋病

一、艾滋病的概念

艾滋病全称是“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症”英文名称缩写是AIDS。获得性:表示在病因方面是后天获得而不是天生具有的,是由艾滋病病毒引起的传染病,主要是通过性接触传播,血液传播和母婴传播。免疫缺陷:表示在

发病机理方面,主要是造成人体免疫系统的损伤而导致免疫系统防护功能的减低、丧失;综合症:表示在临床症状方面,由于免疫系统缺陷导致的各个系统的机会性感染,肿瘤而出现的复杂症状群。

二、艾滋病发病机理

艾滋病病毒是一种逆转录病毒,具有极强的变异能力,能借助人体大量复制繁殖并释放病毒,以攻击人体的免疫系统并以人类免疫功能的指挥者CD4为主要对象。随着人的免疫系统的破坏,细菌、病毒、真菌和寄生虫极容易侵袭身体,造成机会性感染或引发恶性肿瘤,最终导致全面衰竭死亡。艾滋病病死率极高,整个病程分为三个时期,即感染期、发病期和死亡期。感染期可持续4~8年,进入发展期后,3个月至半年死亡。由于感染期长,无明显的外在症状,造成了艾滋病传染的隐蔽性,因而使艾滋病的传染源更加危险。

第二节艾滋病的危害

一、艾滋病对个人和家庭的危害

艾滋病对家庭的影响主要表现为家庭组成结构的破坏、家庭破裂,减少劳动生产能力,医疗支出增加,削弱家庭的赡养、抚养、教育能力,增加了家庭的贫困程度。

据专家估计,我国一个艾滋病病人的医疗费用平均每年为5000~11000元,相当于我国家庭平均年收入的一半至一倍,其总费用是人均年收入的18.3~24.4倍。

艾滋病在使个人遭受巨大痛苦和压力的同时,也给家庭带来了种种不幸。

第一,艾滋病病人或病毒感染者的家庭成员和他们一样,背上沉重的精神和心理负担,被周围的人群歧视和疏远。

第二,家庭经济支出增加。导致许多家庭一贫如洗。

第三,家庭直接收入减少。部分丧失或全部丧失劳动力,20~45岁之间。第四,家庭其他收入减少。指需照顾病人或感染者,不得不减少工作或学习时间,另外,来自社会的歧视,家庭纠纷等问题。

第五,艾滋病遗孤的问题。其结局一般都是留下孤儿无人抚养,或留下父母无人养老送终。

二、艾滋病对社会的危害

由于艾滋病目前无法治愈,因此,其对人们健康及社会经济发展的危害超过了任何其他的疾病,给个人、家庭、社会和经济发展带来灾难性的后果。艾滋病对社会的影响主要表现为艾滋病对社会资源的消耗,防治艾滋病需要政府增加大量的人力和财力的投入;艾滋病流行还会导致社会问题的出现,并影响社会的稳定。

(一)造成重大的经济损失

艾滋病毒和艾滋病会对感染率严重的国家造成灾难性的经济影响。

(二)劳动人口减少,人才损失严重

18~45岁年龄的人是艾滋病病毒的易感人群,这一人群是社会最强壮的劳动力。

(三)人均寿命大幅度下降

艾滋病的流行趋势直接关系到人口的数量、素质、结构,关系到健康、福利和安全等众多的人口问题,也将直接关系到人口发展战略的政策取向。

(四)艾滋病使大批儿童成为孤儿

根据联合国人口基金提供的一份报告,乌干达因艾滋病失去单亲或双亲的儿童已达110万人,居非洲国家首位。

(五)造成并加剧社会歧视

在艾滋病发病初期,社会上流传着恐怖的故事,错误的报道,惊慌失措的反应和带有歧视的政策,这样,阻碍了人们以理性的态度对待艾滋病这种疾病。

(六)对个人和家庭造成巨大的危害,影响社会的安定

艾滋病病人及病毒感染者和其家属的就业、入学、医疗、婚姻、生育都受到不同程度的影响。被迫停止工作或减少工作时间,导致收入的减少,加剧了家庭的贫困,甚至使得不少家庭因此而解体。

6.禁毒防艾知识竞赛题

禁毒防艾与食品安全知识竞赛 1.“国际禁毒日”是每年的(D) A.7月3日 B.11月2日 C.1月6日 D.6月26日 2.林则徐“虎门销烟”时间是(A) A.1839年6月3日 B.1987年9月4日 C.1869年4月3日 D.1896年4月6日 3《中华人民共和国禁毒法》由中华人民共和国第十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三十一次会议于(C)通过,并自(C)起施行。 A.2007年3月28日,2008年7月1日 B.2008年3月7日,2008年7月1日 C.2007年12月29日,2008年6月1日 D.2007年12月3日,2008年6月1日 4禁毒工作坚持的方针是(A) A.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禁种,禁制,禁贩,禁吸并举 B.综合治理,禁种,禁制,禁贩,禁吸并举 C.综合治理,预防为主,禁种,禁制,禁贩,禁吸并举 D.综合治理,禁种,禁制,禁贩,禁吸并举 5国务院设立国家禁毒委员会,负责(A)。 A.组织,协调,指导全国的禁毒工作 B.管理,组织,指导全国的禁毒工作 C.协调,组织,指导全国的禁毒工作 D.管理,协调,指导全国的禁毒工作 6艾滋病病人和艾滋病病毒感染者的区别是(B) A.艾滋病病人和艾滋病病毒感染者的艾滋病抗体都为阴性,但前者有各种症状, 后者外表和健康人一样 B.艾滋病病人和艾滋病病毒感染者的艾滋病抗体都为阳性,但前者有各种症状, 后者外表和健康人一样 C.艾滋病病人和艾滋病病毒感染者的艾滋病抗体都为中性,但前者有各种症状, 后者外表和健康人一样 D.艾滋病病人和艾滋病病毒感染者的艾滋病抗体都为非阳性,但前者有各种症 状,后者外表和健康人一样 7目前全球艾滋病流行最严重的地区是(C)。 A.中国 B.印度 C.非洲 D.美国 8过多吃(C)的食品会加大高血压的风险。 A.过辣 B.过酸 C.过咸 D.过腥 9(A)可提供人体维生素、矿物质、膳食纤维。 A.蔬菜 B.肉 C.蛋白质 D.维生素

中学生禁毒防艾主题班会教案

中学生禁毒防艾主题班会教案 中学班会教案 为进一步加强学校“禁毒防艾”教育工作,增强广大师生的“禁毒防艾”意识,自觉抵制毒品侵袭与预防艾滋病的能力,我班于6月14日下午第三节课组织各班召开“禁毒防艾”主题教育班会课。 【教学目标】 1、使学生了解什么是毒品,毒品的种类,认清毒品的危害性。 2、让学生知道吸毒成瘾会导致艾滋病,如何预防艾滋病。 3、让学生懂得珍爱生命,远离毒品,预防艾滋病。 【重点难点】 1、认识毒品及毒品的危害。 2、如何预防艾滋病。 【教学方法】 观看VCD 谈观后感查资料观看图片讨论及总结 【教学过程】 (一)、课前准备 学生观看VCD禁毒教育宣传片谈观后感,让学生从感性上了解毒品对人类的危害。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教师总结毒品的危害。 1、吸毒摧残人生 对身体的危害性很大,吸毒者会自伤、自杀、自残。 2、吸毒毁灭家庭 倾家荡产,妻离子散,家破人亡,贻害后代。 3、吸毒危害社会 诱发刑事犯罪,败坏社会风气。 (二)、进一步了解毒品及艾滋病的相关知识 A、毒品的种类

B、毒品的危害 C、如何预防艾滋病 (三)、讨论青少年如何防止吸毒? 1、交流收集的资料 2、讨论交流 3、教师小结:青少年如何防止吸毒? (1)、接受毒品基本知识和禁毒法律法规教育,牢记“四知道”:即知道什么是毒品;知道吸毒极易成瘾,难以戒断;知道毒品的危害;知道毒品违法犯罪要受到法律制裁。 (2)、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不盲目追求享受,不以好奇心为由侥幸去尝试,不受不良诱惑的影响。 (3)、不听信毒品能治病,毒品能解脱烦恼和痛苦,毒品能给人带来快乐等各种花言巧语。 (4)、不结交有吸毒、贩毒行为的人。如发现亲朋好友有吸毒、贩毒行为的人,一要劝阻,二要远离,三要报告公安机关。 (5)、养成良好的行为,杜绝吸烟喝酒等不良嗜好,不涉足青少年不宜进入的场所,决不吸食摇头丸、K粉等兴奋剂。 (四)、讨论青少年如何预防艾滋病 1、引导学生看宣传图片,组织学生讨论。 2、全班讨论交流 3、教师小结:青少年如何预防艾滋病? (1)、洁身自爱,不去非法采血站卖血,不涉足色情场所,不要轻率地进出某些娱乐场所;任何场合都应保持强烈的预防艾滋病意识;不要存在任何侥幸心理;不要因好奇而尝 [1][2]下一页 中学班会教案 试吸毒。 (2)、生病时要到正规的诊所、医院求治,注意输血安全,不到医疗器械消毒不可靠的医疗单位特别是个体诊所打针,拔牙,针灸,手术。不用未消毒的器具穿耳孔,纹身,美容。 (3)、不与他人共享剃须刀、牙刷等,尽量避免接触他人的体液、血液,对被他人污染过的物品要及时消毒。

禁毒防艾主题班会总结

禁毒防艾主题班会总结 艾滋病,在学过生物以后终于知道那叫“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好长的名字。在通过学习以后,艾滋病好像不再那样可怕,我们大可以和艾滋病患者相处,只要切断了那些可能的传播途径。 禁毒防艾主题班会总结为了进一步加强班级禁毒与预防艾滋病宣传教育工作,增强学生的禁毒、预防艾滋病意识及自觉抵制不良习气的能力,本班把禁毒、预防艾滋病教育纳入了德育教育和法制教育体系,求真务实,真抓实干,大力抓好学生思想道德建设和“禁毒、防艾”工作。 现将本学期的“禁毒、防艾”工作总结如下: 一、明确思路,针对少年儿童特点开展预防工作 “禁毒、防艾”要认真分析学生、学生家庭及所处的地理位置的基础上,确定了以环境教育、德育教育为核心,以法制教育、心理健康教育为龙头,以板报、图片宣传资料相配合的工作思路。 少年儿童的身心尚未成熟,世界观、人身观尚未形成,可塑性强,也容易受环境的不良影响。“近朱者赤、近墨者黑”。就是对青少年来说的。少年儿童本身具有很强的模仿力,还有自我炫耀的心理。所以,少年儿童对毒品的预防意识十分薄弱,是一个易感高发人群。青少年作为毒品预防教

育的重点,我们国家党和政府以及有关部门想了许许多多的对策,也设定了许多的防线。未成年人都处在求学的年龄,所以从现实角度来说,预防未成年人染毒,家庭、学校和社会应该组成一个立体的、联合的防线。 二、形式多样,措施得力,真抓实干,成绩突出 (一)多渠道加强宣传教育,增强学生预防毒品和艾滋病的意识 “禁毒、防艾”关键在于预防,预防关键在于教育。少年儿童之所以成为最易受到毒品侵害的“高危人群”,其主要的原因是缺乏对毒品的认识,缺乏对毒品危害性的了解,往往受到环境的影响,被居心不良者误导而走上不归路。我们针对学生的心理、生理和认知特点,切实做好超前预防工作,让学生“识毒、明毒、拒毒”。 在每年的学期开学,把“禁毒、防艾”教育作为主要内容加入班级活动中 (二)开展丰富多彩的“禁毒、防艾”教育活动,增强学生拒毒的内在动力。 1、上好一堂课。认真收集有关“禁毒、防艾”资料,备课。 2、读好一本好书。让学生到校图书室借阅与预防毒品和艾滋病相关的书籍,进行阅读。并由班主任组织时间集中学习,让学生切实掌握预防毒品和艾滋病的常识。

“禁毒防艾”重点学习学习知识竞赛题..doc

判断题: 1.艾滋病的传染源不包括性病患者。 2.艾滋病病毒具有像流感病毒那样的传染性。 3.感染艾滋病病毒的人一定是生活不检点的人。 4.艾滋病病毒感染者或病人故意传播病毒将受到法律的惩罚。 5.我国现在已经能够生产抑制HIV 复制的药物。 6.HIV 通过性接触、血液和母婴三种途径传播。在全世界范围内,性接触是 HIV 最主要的传播途径。 7.当 HIV 侵入机体后,未进入发病期者被称为窗口期。 8.艾滋病病毒具有极强的传染性,一旦感染必须强制隔离患者。 9.在边境地区、国外和毒品问题严重的地区,陌生人委托我们助保管、携带任何不明确的物品,我们都应该拒绝。 10.吸毒对人的身心危害有:呼吸系统、消化系统、心血管系统、免疫系统受到伤害,精神障碍与变态,感染各种疾病。 11.小王把 20 克冰毒寄存在小张家里后离开了,但后来被公安机关查获。由于小张自己不吸毒,小王也承认毒品是他自己放的,没有告诉小张是毒品,所以小张他不需要负任何法律责任。这种说法。 12.摇头丸具有兴奋与致幻双重作用,在药力作用下,用药者的时间概念和认知会混乱,因而表现出超乎寻常的活跃。 13,。要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努力学习,追求进取,正确把握自己的行动与交友,以免走上歧途、误入毒海。 14.易制毒化学品分为三类。第一类是可以用于制毒的主要原料,第二类、第三类是可以用于制毒的化学配剂。 15.在我们日常生活里可能遇到的毒品中,根据其来源可将其分为传统毒品与新型毒品。 单选题: 1.到目前为止,艾滋病属于下列哪种情况() A.可防不可治 B.不可防不可治 C.不可防可治 D.可防可治 2.吸毒人员共用注射器,容易导致艾滋病病毒的传播,所以各国都在加大力度 打击毒品犯罪。国际禁毒日是每年的()。 A. 12 月 21 日 B. 11 月 16 日 C.6月 26 日 D.9 月 24 日 3.对艾滋病病毒易感的人群是()。 A.静脉吸毒者 B.性乱者

2020最新禁毒防艾主题班会教案

禁毒防艾主题班会教案 【教学目标】 1、使学生了解什么是毒品,毒品的种类,认清毒品的危害性。 2、让学生知道吸毒成瘾会导致艾滋病,如何预防艾滋病。 3、让学生懂得珍爱生命,远离毒品,预防艾滋病。 【重点难点】 1、认识毒品及毒品的危害。 2、如何预防艾滋病。 【教学方法】 查资料观看图片讨论及总结 【教学过程】 一、课前准备 学生观看VCD禁毒教育宣传片谈观后感,让学生从感性上了解毒品对人类的危害。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教师总结毒品的危害。 1、吸毒摧残人生 对身体的危害性很大,吸毒者会自伤、自杀、自残。 2、吸毒毁灭家庭 倾家荡产,妻离子散,家破人亡,贻害后代。 3、吸毒危害社会 诱发刑事犯罪,败坏社会风气。 二、进一步了解毒品及艾滋病的相关知识 A、毒品的种类 B、毒品的危害 C、如何预防艾滋病 三、讨论青少年如何防止吸毒? 1、交流收集的资料 2、讨论交流 3、教师小结:小学生如何防止吸毒? (1)接受毒品基本知识和禁毒法律法规教育,牢记“四知道”:即知道什么是毒品;知道吸毒极易成瘾,难以戒断;知道毒品的危害;知道毒品违法犯罪要受到法律制裁。 (2)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不盲目追求享受,不以好奇心为由侥幸去尝试,不受不良诱惑的影响。 (3)不听信毒品能治病,毒品能解脱烦恼和痛苦,毒品能给人带来快乐等

各种花言巧语。 (4)不结交有吸毒、贩毒行为的人。如发现亲朋好友有吸毒、贩毒行为的人,一要劝阻,二要远离,三要报告公安机关。 (5)养成良好的行为,杜绝吸烟喝酒等不良嗜好,不涉足青少年不宜进入的场所,决不吸食摇头丸、K粉等兴奋剂。 四、讨论小学生如何预防艾滋病 1、引导学生看宣传图片,组织学生讨论。 2、全班讨论交流 3、教师小结:小学生如何预防艾滋病? (1)洁身自爱,不去非法采血站卖血,不涉足色情场所,不要轻率地进出某些娱乐场所;任何场合都应保持强烈的预防艾滋病意识;不要存在任何侥幸心理;不要因好奇而尝试吸毒。 (2)生病时要到正规的诊所、医院求治,注意输血安全,不到医疗器械消毒不可靠的医疗单位特别是个体诊所打针,拔牙,针灸,手术。不用未消毒的器具穿耳孔,纹身,美容。 (3)不与他人共享剃须刀、牙刷等,尽量避免接触他人的体液、血液,对被他人污染过的物品要及时消毒。 (4)注意与艾滋病病人的接触,给艾滋病病人采血及注射时,注射器应采用一次性用品,病人的血液、排泄物、污染的物品应彻底焚烧。病人的器皿及医用器械要专人专用,如病人的刮胡刀、牙刷、毛巾、茶杯等应专人专用,排尿、排便后要用肥皂洗手,可达到消毒的目的。 五、教师总结。 人的生命只有一次,我们要珍惜生命,要正确地认识毒品,远离毒品。预防艾滋,从自己做起,从现在做起,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不盲目追求享受,寻求刺激,赶时髦。时刻记住,一旦染上毒品,必将毁灭自己、祸及家庭,危害社会。毒品这东西碰都不能碰。 六、作业: 1、课后让学生搜集身边的有关毒品危害人类的案例。 2、写一篇禁毒防艾的作文。

禁毒防艾知识竞赛预赛试题及答案

禁毒防艾知识竞赛预赛试题 姓名:区队:学号:成绩: 一、单选题(每题1分,共22分) 1、最新修订的《浙江省禁毒条例》自()起施行。 A、2001年6月9日 B、2004年5月28日 C、2011年11月25日 D、2012年1月1日 2、“金三角”是指位于东南亚的()边境地区的三角地带。 A、泰国、老挝、柬埔寨 B、越南、老挝、柬埔寨 C、泰国、越南、缅甸 D、泰国、缅甸、老挝 3、1987年6月,联合国在维也纳召开了麻醉品滥用的非法贩运问题国际会议,确定将每年的()日定为国际禁毒日。 A、12月7日 B、6月17日 C、12月19日 D、6月26日 4、下列植物中不属于毒品原植物是()。 A、罂粟 B、蓖麻 C、古柯植物 D、大麻植物 5、社区戒毒的期限为( )。 A、2年 B、6个月 C、3年 D、1年 6、()负责吸毒人员的社区戒毒、社区康复工作。 A、县(市、区)人民政府 B、乡(镇)人民政府或城市街道办事处 C、公安派出所 D、社区(村)级组织 7、罂粟果实的分泌物可提炼出什么物质() A、大麻 B、可卡因 C、冰毒 D、吗啡 8、冰毒的化学名称是() A、甲基苯丙胺 B、氯胺酮 C、氯化铵 D、美沙酮 9、()是我国目前对海洛因成瘾者替代维持治疗的较有效药物。 A、冰毒 B、可卡因 C、美沙酮 D、曲马多 10、旅馆业、饮食服务业、文化娱乐业、出租汽车业等单位的人员,在公安机关查处吸毒活

动时,为违法行为人通风报信的,处()拘留。 A、10日以上15日以下 B、3日以上7日以下 C、5日以上10日以下 D、5日以上7日以下 11、艾滋病是 ( ) A、一种肿瘤B一种血液病C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症D同性恋病 12、当HlV侵入机体后,未进入发病期者被称为 ( ) A、艾滋病病人 B、艾滋病病毒感染者 C、窗口期 13、对于HIV/AIDS的诊断最重要的是根据 ( ) A、临床表现 B、经确认HIV抗体阳性 C、具有高危行为 14、下列哪个不是艾滋病的传播途径: ( ) A、性接触 B、血、血制品、器官移植和污染的注射器 C、蚊虫叮咬 D、母婴垂直传播 15、下例哪项不是急性HIV感染的临床表现 ( ) A、发热 B、咽痛 C、淋巴结肿大 D、口腔真菌感染 16、HIV感染的确证实验是: ( ) A、免疫印迹法查HIV抗体 B、酶联免疫法查HTV抗体 C、PDR法检测HIV RNA D、流式细胞仪检测CD4细胞数 17、HIV感染人体后主要导致下列哪个系统损害: ( ) A、消化系统 B、免疫系统 C、循环系统 D、骨胳系统 18、HlV不可以用下列哪种方法杀灭: ( ) A、37度,10%漂白粉处理30分钟 B、56度,30分钟 C、焚烧 D、温室,3天 19、艾滋病毒不可以通过下列哪种方式传播 ( ) A、共用针头或注射器 B、性接触 C、日常生活接触 D、母婴传播 20、艾滋病的平均潜伏期为: ( ) A、1—2年 B、2—3年 C、3—4年 D、7—10年 21、艾滋病患者常见的肿瘤是 ( )

四年级禁毒防艾主题班会教案

绿汁镇河尾小学四年级主题班会 ——禁毒防艾,人人有责 一、教学目标: 1、使学生了解什么是毒品,毒品的种类,认清毒品的危害性。 2、让学生知道吸毒成瘾会导致艾滋病,如何预防艾滋病。 3、让学生懂得珍爱生命,远离毒品,预防艾滋病。 二、重点难点: 1、认识毒品及毒品的危害。 2、如何预防艾滋病。 三、教学方法: 查资料观看图片讨论及总结 四、教学过程: (一)、介绍毒品的相关知识 1、概念: 毒品主要指吸毒者滥用的鸦片、吗啡、海洛因、冰毒等,还包括具有依赖性的天然植物、烟、酒和溶剂等,以及国务院规定管制的能使人形成瘾癖的麻醉药品和精神药品等。 2、特点: (1)依赖性:能使人在生理上成瘾从而让人心理成瘾,一旦不能继续吸食会出现戒断反应。 (2)非法性:毒品很某种程度上有一定的药用价值,合理,适量用药在临床上经常出现。而称之为毒品,他的来源渠道都是非法的,一旦被查到不管是贩卖,使用,制造,窝藏,都是违法行为。 危害性:据统计,全中国的刑事案件中,70%与毒品或者吸毒者有关。巨大的隐僻,巨额的毒资,都对个人,家庭,社会带来的巨大的危害。 (二)、感受毒品的危害

让学生观看禁毒教育宣传片谈观后感,让学生从感性上了解毒品对人类的危害。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教师总结毒品的危害:吸毒摧残人生,对身体的危害性很大,吸毒者会自伤、自杀、自残。吸毒毁灭家庭,倾家荡产,妻离子散,家破人亡,贻害后代。吸毒危害社会,诱发刑事犯罪,败坏社会风气。 (三)面对毒品请说不 1、吸毒原因: (1)无知好奇,上当受骗; (2)盲目追求享乐与刺激; (3)来自同伴的影响; (4)遭受挫折,寻求解脱。 2、怎样防毒: (1)了解学习毒品基本知识,了解毒品的危害; (2)构筑一条坚固的心理防线,拒绝各种诱骗; (3)选择健康的生活方式;;谨慎交友,避免受不良影响; (4)不吸烟不喝酒,尤其不与陌生人有此类来往; (5)不进歌舞厅、网吧等娱乐场所; (6)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努力学习; (7)对身边的吸毒者进行劝阻,看见吸毒现象要报警。 (四)、讨论小学生如何预防艾滋病 1、引导学生看宣传图片,组织学生讨论。 2、全班讨论交流 3、教师小结:小学生如何预防艾滋病? (1)、洁身自爱,不去非法采血站卖血,不涉足色情场所,不要轻率地进出某些娱乐场所;任何场合都应保持强烈的预防艾滋病意识;不要存在任何侥幸心理;不要因好奇而尝试吸毒。 (2)、生病时要到正规的诊所、医院求治,注意输血安全,不到

禁毒防艾知识竞赛试题

陇川县第二中学禁毒防艾知识竞赛试题 班级:: 一、单项选择题(请从下面每道题下面的备选答案中点选一个答案,每题1分,共50分) 1.根据国际禁毒公约的有关规定,按照药理性质进行分类,毒品可以分为()。 A 麻醉药品和精神药品 B 兴奋药品和抑制药品 C 人工合成药品和天然药品 2.下列哪些毒品属于兴奋剂类毒品?() A 麦司卡林 B 摇头丸 C 巴比妥 3.下列哪些毒品是新型毒品?() A 海洛因 B “K粉” C 大麻 4.新型毒品与传统毒品的区别是什么?() A 传统毒品是人工合成的化学合成类毒品 B 新型毒品对人体有“镇静”或“镇痛”的作用 C 新型毒品是人工合成的化学合成类毒品 5.药物依赖性包括()。 A 心理依赖和生理依赖 B 心理依赖和精神依赖 C 生理依赖和身体依赖 6.下列有关世界三大毒源地叙述正确的是()。 A “金三角”位于老挝、越南、缅甸三国的接壤地区 B “金新月”位于阿富汗、巴基斯坦、伊朗三国的接壤地区 C “银三角”位于南美洲的哥伦比亚境 7.世界上哪个国家生产的鸦片类毒品最多?() A 缅甸 B 阿富汗 C 哥伦比亚 8.省戒毒工作的“四个层次戒毒”的第三个层次是指() A 集中戒毒 B 劳教戒毒 C 强制戒毒 9.经过强制戒毒后又复吸的吸毒人员应该如何处理?() A 再次强制戒毒 B 送劳教戒毒 C 交由家庭处理 10.什么是“无毒社区”?() A 没有吸毒、没有贩毒、没有种植原植物和没有制造毒品的社区 B 没有一切毒品的社区 C 没有吸毒人员的社区11.省十届人大常委会第15次会议审议通过新修订的《省禁毒条例》正式施行时间是()。 A 2005年7月1日 B 2006年1月1日 C 2005年5月1日 12.国际禁毒日是每年的() A 6月26日 B 12月26日 C 10月26日 13.世界上第一个国际禁毒公约是()。

禁毒防艾主题班会教案

相互关爱,共享生命 ——301班禁毒防艾主题班会 一、活动目的 1.认识毒品及毒品的危害,学会如何远离毒品,如何拒绝毒品,如何防止吸毒。 2.知道吸毒与艾滋病的关系,学会如何预防艾滋病。 二、班会过程 毒品是全球性的灾难,也是全人类共同的敌人。目前,世界范围内日益严重的毒品潮,不仅严重危害人类的健康,败坏社会风气,而且直接导致和诱发各种犯罪,威胁着全球政治稳定和经济发展。遏制、减少直至最终消除毒品犯罪,已成为世界人民的共同愿望。 不容忽视的是,吸毒是传播艾滋病的温床! 一、禁毒 (一)什么是毒品? 根据《刑法》第357条的规定:毒品是指鸦片、海洛因、甲基苯丙胺(冰毒)、吗啡、大麻、可卡因以及国家规定管制的其它能够使人形成瘾癖的麻醉药品和精神药品。 (二)毒品的共同特征 1、有一种不可抗拒的力量强制性地使吸食者连续使用该药,并且不择手段地去获得它;连续使用有加大剂量的趋势。。 2、对该药产生精神依赖及躯体依赖性,断药后产少戒断症状(即断药后会出现“脱瘾”症状)。 3、对个人、家庭、社会都会产生危害性结果。 (三)毒品的危害 (1)吸毒摧残人生 对身体的危害性很大,吸毒者会自伤、自杀、自残。 (2)吸毒毁灭家庭 倾家荡产,妻离子散,家破人亡,贻害后代。 (3)吸毒危害社会 诱发刑事犯罪,败坏社会风气。 (四)如何防范毒品的危害 1.思想上 (1)认清毒品的危害,坚定禁毒决心,积极参加禁毒斗争。 (2)遵纪守法,接受毒品基本知识和禁毒法律法规教育,牢记“四知道”:即知道什么是毒品;知道吸毒极易成瘾,难以戒断;知道毒品的危害;知道毒品违法犯罪要受到法律制裁。并认真履行受教育的义务,自觉规范日常行为。 (3)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不盲目追求享受,不以好奇心为由侥幸去尝试,不受不良诱惑的影响。 2、行为上: (1)不听信毒品能治病,毒品能解脱烦恼和痛苦,毒品能给人带来快乐等各种花言巧语。 (2)不结交有吸毒、贩毒行为的人。如发现亲朋好友有吸毒、贩毒行为的人,一要劝阻,二要远离,三要报告公安机关。 (3)从日常小事做起,养成良好的行为,杜绝 吸烟喝酒等不良嗜好,不涉足青少年不宜进入的场所,决不吸食摇头丸、K粉等兴奋剂。 (4)当身边的朋友介绍新东西类似毒品让你尝试时,首先应该向他们问清东西的来源和名称,假如碍于面子可以推迟说今天心情不好,或者说今天不想尝试新东西委婉的拒绝他们避免自己受到毒品的危害。 (5)不要有我只尝试一次,以后不再吸毒就不会上瘾的这种想法。很多吸毒的人,当初也只是因为这个念头而走上了这条不归路。 (五)吸毒与艾滋病的关系 吸毒是传播艾滋病的温床。因为: 1、吸毒者常常共用针管、针头,为艾滋病毒经血液传播提供有利条件。

云南省禁毒防艾知识竞赛试题及答案

云南省禁毒防艾知识竞赛试题及参考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请从下面每道题下面的备选答案中点选一个答案,每题1分,共50分) 1.根据国际禁毒公约的有关规定,按照药理性质进行分类,毒品可以分为()。 麻醉药品和精神药品 兴奋药品和抑制药品 人工合成药品和天然药品 2.下列哪些毒品属于兴奋剂类毒品? () 麦司卡林 摇头丸 巴比妥 3.下列哪些毒品是新型毒品? () 海洛因 “K 粉” 大麻 4.新型毒品与传统毒品的区别是什么? () 传统毒品是人工合成的化学合成类毒品 新型毒品对人体有“镇静”或“镇痛”的作用 新型毒品是人工合成的化学合成类毒品 5.药物依赖性包括()。 心理依赖和生理依赖 心理依赖和精神依赖

生理依赖和身体依赖 6.下列有关世界三大毒源地叙述正确的是()。 “金三角”位于老挝、越南、缅甸三国的接壤地区 “金新月”位于阿富汗、巴基斯坦、伊朗三国的接壤地区 “银三角”位于南美洲的哥伦比亚境内 7.世界上哪个国家生产的鸦片类毒品最多? () 缅甸 阿富汗 哥伦比亚 8.云南省戒毒工作的“四个层次戒毒”的第三个层次是指( 集中戒毒 劳教戒毒 强制戒毒 9.经过强制戒毒后又复吸的吸毒人员应该如何处理? ()再次强制戒毒送劳教戒毒 交由家庭处理 10.什么是“无毒社区”? () 没有吸毒、没有贩毒、没有种植原植物和没有制造毒品的社区) 没有一切毒品的社区 没有吸毒人员的社区 11.云南省十届人大常委会第15次会议审议通过新修订的《云南省禁毒条例》正式施行时间是()。

2005年7月1日 2006年1月1日 2005年5月1日 12.国际禁毒日是每年的() 6月26日 12月26日 10月26日 13.世界上第一个国际禁毒公约是()。 《1971年精神药物公约》 《海牙禁止鸦片公约》 《61公约》 14.我国的禁毒工作方针是()。 四禁并举、预防为本、严格执法、综合治理 有毒必肃、贩毒必惩、吸毒必戒、种毒必究 禁吸、禁贩、禁种、禁制毒品 15.《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规定的毒品犯罪的罪名有()个。13 1l 12 16.非法持有海洛因或“冰毒”()克以上构成犯罪。 10 100 1

禁毒防艾知识竞赛试题

陇川县第二中学禁毒防艾知识竞赛试题 一、单项选择题(请从下面每道题下面的备选答案中点选一个答案,每题 1.根据国际禁毒公约的有关规定,按照药理性质进行分类,毒品可以分 1 分,共 50 分) )。 A 麻醉药品和精神药品 B 兴奋药品和抑制药品 C 人工合成药品和天然药品 2.下列哪些毒品属于兴奋剂类毒品 ?( A 麦司卡林 B 摇头丸 C 巴比妥 3.下列哪些毒品是新型毒品 ?( ) A 海洛因 B “K 粉” C 大麻 4.新型毒品与传统毒品的区别是什么 ?( A 传统毒品是人工合成的化学合成类毒品 C 新型毒品是人工合成的化学合成类毒品 5.药物依赖性包括( )。 6.下列有关世界三大毒源地叙述正确的是( A “金三角”位于老挝、越南、缅甸三国的接壤地区 C “银三角”位于南美洲的哥伦比亚境内 7.世界上哪个国家生产的鸦片类毒品最多 ?( A 缅甸 B 阿富汗 C 哥伦比亚 8 .云南省戒毒工作的“四个层次戒毒”的第三个层次是指( ) A 集中戒毒 B 劳教戒毒 C 强制戒毒 9.经过强制戒毒后又复吸的吸毒人员应该如何处理 ?( ) A 再次强制戒毒 B 送劳教戒毒 C 交由家庭处理 10.什么是“无毒社区” ?( ) A 没有吸毒、没有贩毒、没有种植原植物和没有制造毒品的社区 11.云南省十届人大常委会第 15 次会议审议通过新修订的《云南省 禁毒条例》正式施行时间是( )。 A 2005年 7月 1日 B 2006年 1月 1日 C 2005年 5月 1日 12.国际禁毒日是每年的( ) A 6 月 26日 B 12月 26日 C 10月 26日 13.世界上第一个国际禁毒公约是( )。 A 《 1971年精神药物公约》 B 《海牙禁止鸦片公约》 C 《61公约》 14.我国的禁毒工作方针是( )。 A 四禁并举、预防为本、严格执法、综合治理 B 有毒必肃、贩毒必惩、吸毒必戒、种毒必究 C 禁吸、禁贩、禁种、禁制毒品 15.《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规定的毒品犯罪的罪名有( )个。 A 13 B 1l C 12 16.非法持有海洛因或“冰毒”( ) B 新型毒品对人体有“镇静”或“镇痛”的作用 A 心理依赖和生理依赖 B 心理依赖和精神依赖 C 生理依赖和身体依赖 )。 B “金新月”位于阿富汗、巴基斯坦、伊朗三国的接壤 地区 ) B 没有一切毒品的社区 C 没有吸毒人员的社区 )克以上构成犯罪

小学生禁毒防艾知识竞赛题资料

如有侵权请联系网站删除 小学生“禁毒防艾”知识竞赛试题 一、选择题(每题3分,共45分) 1、世界艾滋病日是每年的何月何日?( ) A.6月1日 B.8月1日 C.12月1日 D.11月1日 2、关注艾滋病防治问题的国际性标志是( )。 A .红丝带 B .橄榄枝 C .鸽子 D .黄丝带 3、艾滋病病毒通过血液和血液制品传播的概率,大约是( )%。 A 、40 B 、60 C 、80 D 、100 4、艾滋病毒不可以通过下列哪种方式传播 ( ) A 、共用针头或注射器 B 、性接触 C 、日常生活接触 D 、母婴传播 5、下面哪种不属于兴奋剂类毒品( ) A.冰毒 B.摇头丸 C.可卡因 D.海洛因 6、国际禁毒日是:( ) A. 6月6日 B.6月26日 C.6月16日 D 、12月1日 7、下列哪种行为有传染艾滋病的危险( ) A.共用剃须刀 B.共用毛巾、马桶 C.共用茶杯和餐具 D.蚊虫叮咬 8、我国吸毒人员吸食的毒品中,吸食最多的毒品是( )。 A .海洛因 B .冰毒 C .大麻 9、高危人群是指:( ) A 、高级干部 B 、容易感染艾滋病的人群 C 、危险人群 10、预防艾滋病是谁的责任?( ) A 、卫生部 B 、政府 C 、非政府组织 D 、全社会 11、艾滋病患者能否治愈( )。 A 、能 B 、不能 C 、不知道 12、什么是“无毒社区”?( ) A .没有吸毒、没有贩毒、没有种植原植物和没有制造毒品的社区 B .没有一切毒品的社区 C .没有吸毒人员的社区 13、吸毒危害人体的正常生理机能和新陈代谢,并导致多种疾病,吸毒过量还会造成什么后果?( ) 姓名:___ ____ ________________ 班级:________ __________ 密 封 线 内 不 要 答 题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2020年小学生禁毒防艾主题班会重点学习学习教案

小学生禁毒防艾主题班会教案 景洪市勐罕镇中心小学 主讲班级 活动时间年月日活动地点 【教学目标】 1、使学生了解什么是毒品,毒品的种类,认清毒品的危害性。 2、让学生知道吸毒成瘾会导致艾滋病,如何预防艾滋病。 3、让学生懂得珍爱生命,远离毒品,预防艾滋病。 【重点难点】 1、认识毒品及毒品的危害。 2、如何预防艾滋病。 【教学方法】 查资料观看图片讨论及总结 【教学过程】 一、课前准备 学生观看视频禁毒教育宣传片谈观后感,让学生从感性上了解毒品对人类的危害。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教师总结毒品的危害。 1、吸毒摧残人生 对身体的危害性很大,吸毒者会自伤、自杀、自残。 2、吸毒毁灭家庭 倾家荡产,妻离子散,家破人亡,贻害后代。 3、吸毒危害社会

诱发刑事犯罪,败坏社会风气。 二、进一步了解毒品及艾滋病的相关知识 A、毒品的种类 B、毒品的危害 C、如何预防艾滋病 三、讨论青少年如何防止吸毒? 1、交流收集的资料 2、讨论交流 3、教师小结小学生如何防止吸毒? (1)、接受毒品基本知识和禁毒法律法规教育,牢记“四知道”即知道什么是毒品;知道吸毒极易成瘾,难以戒断;知道毒品的危害;知道毒品违法犯罪1 要受到法律制裁。 (2)、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不盲目追求享受,不以好奇心为由侥幸去尝试, 不受不良诱惑的影响。 (3)、不听信毒品能治病,毒品能解脱烦恼和痛苦,毒品能给人带来快乐等 各种花言巧语。 (4)、不结交有吸毒、贩毒行为的人。如发现亲朋好友有吸毒、贩毒行为的人,一要劝阻,二要远离,三要报告公安机关。 (5)、养成良好的行为,杜绝吸烟喝酒等不良嗜好,不涉足青少年不宜进入 的场所,决不吸食摇头丸、K 粉等兴奋剂。 (四)、讨论小学生如何预防艾滋病

小学生禁毒防艾主题班会教案

小学生禁毒防艾主题班 会教案 Document serial number【KK89K-LLS98YT-SS8CB-SSUT-SST108】

小学生禁毒防艾主题班会教案 景洪市勐罕镇中心小学 主讲:班级: 活动时间:年月日活动地点: 【教学目标】 1、使学生了解什么是毒品,毒品的种类,认清毒品的危害性。 2、让学生知道吸毒成瘾会导致艾滋病,如何预防艾滋病。 3、让学生懂得珍爱生命,远离毒品,预防艾滋病。 【重点难点】 1、认识毒品及毒品的危害。 2、如何预防艾滋病。 【教学方法】 查资料观看图片讨论及总结 【教学过程】 一、课前准备 学生观看视频禁毒教育宣传片谈观后感,让学生从感性上了解毒品对人类的危害。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教师总结毒品的危害。 1、吸毒摧残人生 对身体的危害性很大,吸毒者会自伤、自杀、自残。 2、吸毒毁灭家庭 倾家荡产,妻离子散,家破人亡,贻害后代。 3、吸毒危害社会 诱发刑事犯罪,败坏社会风气。 二、进一步了解毒品及艾滋病的相关知识 A、毒品的种类 B、毒品的危害 C、如何预防艾滋病 三、讨论青少年如何防止吸毒? 1、交流收集的资料 2、讨论交流 3、教师小结:小学生如何防止吸毒? (1)、接受毒品基本知识和禁毒法律法规教育,牢记“四知道”:即知道什么是毒品;知道吸毒极易成瘾,难以戒断;知道毒品的危害;知道毒品违法犯罪要受到法律制裁。

(2)、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不盲目追求享受,不以好奇心为由侥幸去尝试,不受不良诱惑的影响。 (3)、不听信毒品能治病,毒品能解脱烦恼和痛苦,毒品能给人带来快乐等各种花言巧语。 (4)、不结交有吸毒、贩毒行为的人。如发现亲朋好友有吸毒、贩毒行为的人,一要劝阻,二要远离,三要报告公安机关。 (5)、养成良好的行为,杜绝吸烟喝酒等不良嗜好,不涉足青少年不宜进入的场所,决不吸食摇头丸、K粉等兴奋剂。 (四)、讨论小学生如何预防艾滋病 1、引导学生看宣传图片,组织学生讨论。 2、全班讨论交流 3、教师小结:小学生如何预防艾滋病? (1)、洁身自爱,不去非法采血站卖血,不涉足色情场所,不要轻率地进出某些娱乐场所;任何场合都应保持强烈的预防艾滋病意识;不要存在任何侥幸心理;不要因好奇而尝试吸毒。 (2)、生病时要到正规的诊所、医院求治,注意输血安全,不到医疗器械消毒不可靠的医疗单位特别是个体诊所打针,拔牙,针灸,手术。不用未消毒的器具穿耳孔,纹身,美容。 (3)、不与他人共享剃须刀、牙刷等,尽量避免接触他人的体液、血液,对被他人污染过的物品要及时消毒。 (4)、注意与艾滋病病人的接触,给艾滋病病人采血及注射时,注射器应采用一次性用品,病人的血液、排泄物、污染的物品应彻底焚烧。病人的器皿及医用器械要专人专用,如病人的刮胡刀、牙刷、毛巾、茶杯等应专人专用,排尿、排便后要用肥皂洗手,可达到消毒的目的。 (五)、教师总结。 人的生命只有一次,我们要珍惜生命,要正确地认识毒品,远离毒品。预防艾滋,从自己做起,从现在做起,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不盲目追求享受,寻求刺激,赶时髦。时刻记住,一旦染上毒品,必将毁灭自己、祸及家庭,危害社会。毒品这东西碰都不能碰。 (六)、作业: 1、课后让学生搜集身边的有关毒品危害人类的案例。 2、写一篇禁毒防艾的作文。(3----6年级)

6.禁毒防艾知识竞赛题

禁毒防艾与食品安全知识竞赛 1 ?“国际禁毒日”是每年的(D ) A.7月3日 B.11月2日 C.1月6日 D.6月26日 2. 林则徐“虎门销烟”时间是( A ) A. 1839年6月3日 B.1987年9月4日 C.1869年4月3日 D.1896年4月6日 3《中华人民共和国禁毒法》由中华人民共和国第十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 员会第三十一次会议于(C )通过,并自(C )起施行。 A .2007 年 3 月 28 日, 2008 年 7 月 1 日 B. 2008 年 3月 7日, 2008年 7月 1 日 C. 2007年12月29日,2008年6月1日 D. 2007年12月3日,2008年6月1日 4 禁毒工作坚持的方针是( A ) A. 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禁种,禁制,禁贩,禁吸并举 B ?综合治理,禁种,禁制,禁贩,禁吸并举 C ?综合治理,预防为主,禁种,禁制,禁贩,禁吸并举 D.综合治理,禁种,禁制,禁贩,禁吸并举 5国务院设立国家禁毒委员会,负责( A ) A. 组织,协调,指导全国的禁毒工作 B. 管理,组织,指导全国的禁毒工作 C. 协调,组织,指导全国的禁毒工作 D. 管理,协调,指导全国的禁毒工作 6 艾滋病病人和艾滋病病毒感染者的区别是( B ) A. 艾滋病病人和艾滋病病毒感染者的艾滋病抗体都为阴性, 后者外表和健康人一样 B. 艾滋病病人和艾滋病病毒感染者的艾滋病抗体都为阳性, 后 者外表和健康人一样 C. 艾滋病病人和艾滋病病毒感染者的艾滋病抗体都为中性, 后者外表和健康人一样 D. 艾滋病病人和艾滋病病毒感染者的艾滋病抗体都为非阳性,但前者有各种症 状, 后者外表和健康人一样 7 目前全球艾滋病流行最严重的地区是( C ) A. 中国 B.印度 C.非洲 D.美国 8过多吃(C )的食品会加大高血压的风险 A. 过辣 B.过酸 C.过咸 D.过腥 9( A )可提供人体维生素、矿物质、膳食纤维 A.蔬菜 B.肉 C.蛋白质 D.维生素 10 (D )是补充蛋白质的较好食物来源 A. 玉米 B.水果 C.小麦 D.大豆 11 、世界上第一个国际禁毒公约是( A )。 A. 《海牙禁止鸦片公约》 B. 《禁止非法买卖麻醉公约》 C. 《联合国禁止非法贩运麻醉药品和精神药物公约》 D . 《麻醉品单一公约》 但前者有各种症 状, 但前者有各种症 状,

禁毒防艾应急预案

绿汁镇河尾小学2014/2015学年 禁毒防艾应急预案 一、指导思想 认真学习上级主管部门下发的相关文件精神,在全校师生中广泛开展禁毒宣传和教育,增强学生拒毒防毒意识。以预防为主,全面做好禁毒工作,从而确保教育教学工作的正常进行。确保校园的安宁,确保广大师生的健康与安全。 结合各种教育,渗透“禁毒、防艾”教育。使学校在开展禁毒教育宣传过程中,既要面向所有学生开展禁毒教育宣传,普及禁毒知识,提高所有学生自觉抵御毒品的能力,又要重点加强思想道德行为偏常学生的教育工作,将禁毒教育与劝阻学生吸烟教育、预防艾滋病教育、法制教育、行为规范教育等结合起来,努力做好预防教育工作。此外我校还将结合学校自身特点多管齐下,将学校教育、家庭教育、社会教育结合起来,提高“禁毒、防艾”教育活动的实效性。 二、组织领导 学校需重视对学校全体师生禁毒工作的领导,成立了禁毒防艾领导小组,分工合作,齐抓共管,将该项工作纳入学校工作的总体规划之中。并成立学校“禁毒、防艾”工作领导小组: 组长:李金保 副组长:吴炤磊 成员:蒋秀娟张红涛李艳平李耀春矣增龙普国宏教职工的禁毒工作主要由学校领导小组负责,学生以班级为单位,由学校全体教师负责。“禁毒、防艾”教育工作领导小组,认真贯彻、执行有关部门下达的“禁毒、防艾”文件及会议精神,全面指导我校的禁毒防艾工作。 三、具体措施 1、收集、整理毒品、艾滋病预防材料及图片,通过在学校显目的位

置上张贴内容,悬挂图片和标语牌及墙报等各种手段,广泛开展面向社会的禁毒宣传教育活动,尤其是加强青少年等高危人群禁毒法制教育,并因地制宜举办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社会各界广泛参与,群众喜闻乐见的禁毒宣传教育活动。 2、开足毒品、艾滋病预防教育课程,具体安排每学期20课时,由班主任老师兼课,要求教师有教案,学生有笔记。 3、定期开展预防教育活动。加强学生禁毒法制宣传教育工作,在青少年中普及禁毒法律常识,增强学生拒毒防毒意识。 4、要求学生必读一本禁毒防艾书籍,听一场禁毒防范艾报告会,看一部禁毒防艾影视片,观看一次禁毒防艾图片展,写一篇禁毒防艾心得体会,办一期禁毒防艾手抄报及墙报或学习园地,召开一次班级禁毒防艾主题班会,写一篇禁毒防艾征文。加大宣传力度,将禁毒防艾工作纳入本年度教学工作的始终。 5、做好舆论宣传,开展丰富多彩的文化、科技、体育活动,丰富青少年精神文化生活,教育青少年远离毒品,珍爱生命,着眼未来。抓住“12.1”世界艾滋病日和“6.26”国际禁毒日的时机,集中时间开展禁毒宣传。利用黑板报、宣传栏、校园广播、等各种宣传阵地,张贴禁毒图片、手抄报、标语口号,在校园内营造良好的禁毒氛围。7、政教处主管领导做好监督工作,安排专人负责毒品预防,艾滋病宣传教育工作的具体办公,做好青年志愿者服务队的社区宣传活动。 8、完善管理、奖惩制度,主要负责人要定期检查工作的开展情况,有关人员做好工作记载和资料收集整理,做到资料齐全,档案规范。 通过对毒品、艾滋病的教育、宣传、大力开展打击“黄、赌、毒”活动,增强中学生对毒品、艾滋病的认识,努力提高学生防毒、拒毒、防艾的能力,确保校园一片净土。

云南省禁毒防艾知识竞赛试题及答案

省禁毒防艾知识竞赛试题及参考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请从下面每道题下面的备选答案中点选一个答案,每题1分,共50分) 1.根据国际禁毒公约的有关规定,按照药理性质进行分类,毒品可以分为()。 麻醉药品和精神药品 兴奋药品和抑制药品 人工合成药品和天然药品 2.下列哪些毒品属于兴奋剂类毒品? () 麦司卡林 摇头丸 巴比妥 3.下列哪些毒品是新型毒品? () 海洛因 “K 粉” 大麻 4.新型毒品与传统毒品的区别是什么? () 传统毒品是人工合成的化学合成类毒品 新型毒品对人体有“镇静”或“镇痛”的作用 新型毒品是人工合成的化学合成类毒品 5.药物依赖性包括()。 心理依赖和生理依赖 心理依赖和精神依赖

生理依赖和身体依赖 6.下列有关世界三大毒源地叙述正确的是()。 “金三角”位于老挝、越南、缅甸三国的接壤地区 “金新月”位于阿富汗、巴基斯坦、伊朗三国的接壤地区 “银三角”位于南美洲的哥伦比亚境 7.世界上哪个国家生产的鸦片类毒品最多? () 缅甸 阿富汗 哥伦比亚 8.省戒毒工作的“四个层次戒毒”的第三个层次是指( 集中戒毒 劳教戒毒 强制戒毒 9.经过强制戒毒后又复吸的吸毒人员应该如何处理? ()再次强制戒毒送劳教戒毒 交由家庭处理 10.什么是“无毒社区”? () 没有吸毒、没有贩毒、没有种植原植物和没有制造毒品的社区) 没有一切毒品的社区 没有吸毒人员的社区 11.省十届人大常委会第15次会议审议通过新修订的《省禁毒条例》正式施行时间是()。

2005年7月1日 2006年1月1日 2005年5月1日 12.国际禁毒日是每年的() 6月26日 12月26日 10月26日 13.世界上第一个国际禁毒公约是()。 《1971年精神药物公约》 《海牙禁止鸦片公约》 《61公约》 14.我国的禁毒工作方针是()。 四禁并举、预防为本、严格执法、综合治理 有毒必肃、贩毒必惩、吸毒必戒、种毒必究 禁吸、禁贩、禁种、禁制毒品 15.《中华人民国刑法》规定的毒品犯罪的罪名有()个。13 1l 12 16.非法持有海洛因或“冰毒”()克以上构成犯罪。 10 100 1

主题班会:小学生禁毒防艾主题班会教案

小学生禁毒防艾主题班会教案 中学班会教案 在"6.26"国际禁毒日来临之际,为进一步加强学校"禁毒防艾"教育工作,增强广大师生的"禁毒防艾"意识,自觉抵制毒品侵袭与预防艾滋病的能力,我班于6月18日上午第四节课组织各班召开“禁毒防艾”主题班会。 【教学目标】 通过本课教学,让中学生了解什么是艾滋病,艾滋病传播途经及预防措施,艾滋病有那些危害,确保学生在身心上保持良好的状态,积极面对学习生活,完成学业,并为国家预防艾滋病行动做出应有的贡献。 【教学内容】 ●一、什么是艾滋病 ●二、艾滋病的传播途经 ●三、艾滋病对社会的危害 ●四、如何预防艾滋病 ●五、消除一些可能感染艾滋病的途径的顾虑 【教学过程】 ●一、点入话题 师述:请同学们想一下你们见过的艾滋病人会出现的症状和在社会中带来的负面影响,然后谈谈你自身是怎样解决这件事的。 (请一至三个学生描述)

生答(略) 二、授新课 (一)什么是艾滋病? 艾滋病的全称为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症(AIDS),是一种由逆转录病毒引起的人体免疫防御系统方面的疫病。 人体处于正常状态时,体内免疫系统对机体起着良好的“防御”作用,抵抗各种病原体的袭击。但受到艾滋病病毒感染之后,人体的这种良好防御系统便会受到破坏,防御功能减退,因而这时病原体经血行及破损伤口长驱直入。此外,身体中一些不正常的细胞,例如癌细胞,也同样乘机迅速生长、大量繁殖起来,发展成各类癌瘤。也就是说,艾滋病病人主要表现为免疫系统受到严重损伤,机体抵抗力下降,以至诱发严重感染和一些少见的癌瘤。 艾滋病自____年进入我国至今已有近万人为艾滋病病毒携带者。据有关部门推测,在今后几年内艾滋病发展趋势是:发达中国家是呈下降趋势,而发展中国家则呈急剧上升趋势。 (二)、艾滋病的传播途经 1、性接触传染 由于艾滋病病毒存在于感染者体液中,男女不洁性行为可以导致艾滋病病毒迅速传播。目前,性接触传播已成为最主要的传播途径。 2、血液传播 目前通过输血传播艾滋病在发展中国家,特别是在一些非洲国家和地区是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几乎大部分非洲国家,主要以非志愿献血为主,他们大多是青壮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