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觉思想与东亚佛教传统现代性症候

本觉思想与东亚佛教传统现代性症候
本觉思想与东亚佛教传统现代性症候

本觉思想与东亚佛教传统现代性症候

——基于多重视域的观念史考察

在20世纪东亚佛教思想史背景中,“本觉”观念面对西方现代性价值体系时,存在三种反应模式:(1)太虚大师为代表的中国近代“人间佛教”致力于“本觉重建”,充分调动“本觉”思维和现代性兼容的成分,其和西方思想的对话主要在“本觉”观念的“表意层”展开①;(2)铃木禅学(包括“京都学派”)的“本觉批判”模式将东西文化纳入一系列对立的程序中,以“本觉”的超越性去批评西方现代思想的知性传统,这种批判明显地立足于“本觉”观念的“结构层”而展开,体现出“超现代性”叙事策略;(3)“批判佛教”致力于对东亚“本觉”思想进行“政治批判”,他们的“本觉解构”立场在某种程度上接近于詹姆逊(Fredric Jameson)所倡导的“意识形态批评”,是面向本觉“功能层”进行的观念解构。可以看出,现代性视野中“本觉”的三层域在20世纪分离出的三种因应模式,酿就了三种现代性症候。它们在理论和方法论上均存在相互冲突之处。笔者认为,在面对“本觉”和“现代性”的复杂关系时,如果能仔细分析这三个层域、模式和症候,或许可以厘清各种冲突解释类型的多重逻辑关系,而超越单向的辩护和抨击立场。

一、导言

我们知道,“本觉”的经典定义来自《大乘起信论》(依本觉故而有不觉,依不觉故说有始觉)。以“如来藏自性清净心”为基础的“本觉”思想它虽在不同的佛学系统②中呈现诸多理论面向,但作为洛夫乔伊(A.O.Lovejoy)所说的单元观念,其思想的定在性从未消减,而是一直隐伏在自《佛性论》、《起信论》等疑伪经论以来的中国佛学传统的思想脉络中,并且超越民族和语言的藩篱,成为中国化佛教或东亚佛学传统的哲学内核、主要理念、思想的“含蓄设定”和“总体世界观”。据我的理解,“本觉”逻辑涵盖了三个回环共生式的内在辖域——“本觉”、“不觉”和“始觉”。在其中,“本觉”是人先验的内在“理体”,同时也是现象(“万法”)的超越的根源和绝对本质;“不觉”现象(“万法”)是“本觉”的“体”之“用”(分殊/显现),它从“本觉”那里取得自身合法性之证明,又以回归“本觉”为意义设定;“始觉”则是立足于“不觉”,以“本觉”为旨归的证悟之实践,在东亚佛教语境中,“始觉”是和“顿悟”、“返本还源”的工夫论联系在一起的。可以看出,佛教“本觉”逻辑模态的基本特点是促使思维和存在的消融,本体论、现象论、工夫论的绝对合一。

①这里应该指出的是,人间佛教的不同理论家对“本觉”立场持论不同,如印顺并不以本觉的“真常唯心”和圆融立场为究竟说,而提倡“空宗中观学”,以此展开人间佛教的理论构建。而本文主要以太虚作为人间佛教的典范而加以说明。

②如中日“本觉”思想存在某些差异。日本佛教更注重从民族国家角度阐释本觉,含具更多的政治伦理内涵。日本本觉思想的系统研究,见Jacqueline I.Stone,Original Enlightenment and the Transformation of Medieval Japanese

但我们须认识到,“本觉”是一个复杂的义理体系,在其中可以分离出三个思想层面。首先是表意层,它是直接显明在文本表面的思想,也即它在经典(经典诠释)和文本参较中所呈现的内容;其次是结构层,它揭示了“本觉”内在包含的对立和冲突结构关系,例如理事关系、真俗关系、一多关系等。更重要的是,上述诸二元关系构架可以延展至其他思想文化体系,例如铃木禅对世界文化的理解等方面。按照比较语言学的观点,这些诸关系是按照“二元对立”模式推进的;最后是功能层,它主要从“话语行动”(speech-act)角度对本觉思想的“行事”内涵加以界定,例如“本觉”和意识形态及话语权力的联系。从“功能”视角出发,我们可以看到“本觉”暧昧的性格——其内向的主体性可促成理性的自我觉解,而其自我证明的“同一性”哲学则易导致对社会政治人生状态无条件承认。

在现代的理性之光谱中,“传统”总是“非处境化”的。到了二十世纪,如何因应现代性的“入侵”,却是东亚民族绕不开的思想主题。作为东亚“总体世界观”的佛教“本觉”思想自然首先遭遇到西方现代性思维,它的“现代样式”也呈现出和西方思想的或隐或显的“对话”姿态。上述“本觉”思想三层域在“东西对话”中也呈现出相互冲突、彼此纠缠的姿态。这种复杂态势最显明地透露“本觉”观念的机理特征和现代性症候,也就是说,无论是“人间佛教”的“本觉重建”立场,还是铃木禅和京都学派的“本觉批判”立场,抑或“批判佛教”的“本觉解构”立场都受到“现代性”的渗透,从而呈现出棱镜折射下的现代性症候。

二、“本觉”的表意层:人间佛教的重建

就“人间佛教”的典范而言,笔者将把自己的分析焦点放在太虚大师。大师心仪“本觉”,固来自其宗教经验的亲证,如习《起信》、《楞严》,而观见“觉”而“不觉”的缘起相。进而,大师立足其亲证的“本觉”展开其教判,认为佛教各宗派从其思想根源上看,皆是立足于根本性“圆觉”而演绎的佛法论述:“各宗皆为佛法,皆可得根本而起后得,入于理量同时、性相不二之圆觉。”①如此,自我亲证的宗教经验再加上对经典佛教的整体化认识,为大师构建其“人间佛教”理论奠定了必要条件,并置中国近代佛教的前途于“本觉”的“圆光”之下。

太虚的“重建本觉”明显地采用了“非处境化”(discontextual)的话语策略。他将“本觉”分离出传统的历史文化脉络,将“经典重读”和对西方现代性的“思想解读”对勘,促使二者进行对话,并努力达到“视界融合”,这种方法带有强烈的“经典诠释学”色彩。太虚大师的“人间佛教”思想是奠基于自19世纪末以来的中国佛学阐释惯习的,这种“调适”的理路是将佛家的义理精华通过现代知识论的概念术语表达出来,使它进入现时代人们的生活意识和认识过程,直至成为当下社会的本质内容。而佛教的进入现时代,却又是和其他西方思想的交流和互动,按照大师的话说,我们进入了一个“呼吸相通”和“文化大交通”的“全人类”时代,世界各地“人生一体”、“无我互成”。太虚认为人间佛教的目的是实现“法界圆明”的佛境,“我们应提倡善导人世,注重社会事业,改进人民生活,提高人民知识水平,使能即由国家富强人间美

善中,通达到法界圆明的佛境”①。“然今之所讲人生佛教,为对治向来偏重于如上二者(“后世增胜”和“生死解脱”),故特重于人生改善而直接法界圆明”②。“法界圆明”无疑是“人间佛教”的终极境界,它又非如“二乘”人所理解那样脱离他者、脱离现世的“非人”境界。这种超越的说明用中国佛教“本觉”来加以阐释无疑是最自然、最顺适的了。

大师提出,佛教与世界文化“交流互通”的原则是“契理契机”,而“契理契机”皆离不开对“本觉”的阐明。所谓“契理契机”,含义如下:“故佛学有二大原则:一曰契真理,二曰协时机。非契真理则失佛学之体,非协时机则失佛学之用。真理即佛陀所究竟圆满觉知之‘宇宙万有真相’,时机乃一方域、一时代、一生类、一民族各别之心习或思想文化。”③所以应该“依般佛陀真理而适应全世界人类时机,更抉择以前各时域佛法中之精要,综合而整理之,故有‘人生佛教’之说”④。

由上我们可知,“人间佛教”的“契真理”乃是发扬佛教“圆觉”的道理。这一点承自改良思想家的佛学思想和“革命佛学”。如他曾自述民国四年后受到康有为、谭嗣同章太炎等佛学思想的影响,进退于西方政治学说和传统禅、台贤佛学之间,于是开展了激昂的“佛教革新运动”。但是太虚的思想明显不同于康、谭、章等人的“任意推演”,后者仅从佛家某些字词的表面化涵义来对“西学”加以“格义”,例如谭嗣同一“闻华严性海之说”,而悟“舍救人外更无他事之理”⑤。这种做法和太虚立足于义理脉络展开的对话区别甚明。

人间佛教的“契时机”乃是立足于西方思想的危机——超越的“本觉”和俗世政治伦理观念的紧张。笔者甚至以为,通观大师“契机”之作,“佛理”与“俗学”之间的紧张是其撰述的原动力。大师认为基督宗教的“超越而非理智”的特征和近代科学理性不兼容,而佛教作为“既超越又理性”的宗教则可以和近代科学相融洽。太虚大师并由此出发,展开其对宗教、哲学、科学、伦理等现代性知识型态的论述,这种价值导向甚至反映在“法相唯识学”这样义理性很强的研究之中,研究目标是挖掘它可以产生现代性价值观的利益⑥。值得关注的是大师对佛教和现代政治伦理的接凖的判识。他认为,“本觉”观可以承担这样的任务,“欧美人现需要宗教,而他们的宗教又是与实际之科学生活脱离的,矛盾的,所以就成了一种破裂的不一致的人生。因此,在宗教信仰上,必须丢掉理智;到现实生活上,又必须丢掉信仰。”“佛教为最高科学理智之宗教”⑦。大师又言,“若能将这人生佛教的道理,宣扬于西洋以至全世界,则可综合又超越一切科学哲学,而骎骎乎为世界文化,世界宗教的归墟矣”⑧。

既然“契理契机”皆依于“本觉”的动源力,那么“本觉”思维无疑是人间佛教的核心和基础性问题,而这,实质上是“本体论”问题。大师深以为人间佛教义理的构建必须“先立其大”,这就是以本觉作为它的理论钢骨。反映在哲学方面,就是由“本觉”来定义哲学“本体论”

①太虚:《中国之佛教》,《海潮音》,卷25(8)。

②太虚:《人生佛教开题》《太虚集》,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5年,页225。

③太虚:《人生佛学的说明》,《太虚集》,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5年,页226-227。

④太虚:《人生佛教开题》,《太虚集》,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5年,页222。

⑤梁启超:《谭嗣同传》,《谭嗣同全集》(增订本下),北京:中华书局,1981年。

⑥太虚:《法相唯识学》,商务印书馆,北京:2002年,页58-59。

⑦太虚:《中国需耶教与欧美需佛教》,北京:《太虚集》,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5年,页439。

(元论或玄论)。大师以为本体论的最高说明就是本觉,它的样态特征是“离过绝非”、“毕竟平等”、“不可破坏”、“遣无可遣”、“立无可立”的“真如唯性论”,“真如唯性”的“本体论”是最正确、最普通最永久的知识。由哲学本体论说明世界,在佛教而言就是要说明真如、意识、名色的关系。大师认为,“意识即真如,真如即意识──意识即真如,故意识便不生幻梦质碍;真如即意识,故真如便圆成了‘妙觉明知’。真如圆成了妙觉明知,故彻体圆照名名色色而自性虚灵不昧;意识不生幻梦质碍,故随缘普现名名色色而当相融映无尽;是之谓无上正等觉。于此便可知佛学于名名色色之究极是甚么的答案,就是‘妙觉’了”①。

既然,本体论意味上的“本觉”作为“人间佛教”是如何界定“人间佛教”的理论重心——“现实主义”的呢?大师认为,自己的“真现实主义”是对历史上佛教重视“现实”思想的“圆融”和“综合”而另有创造。如大师认为,从法性角度而言,法界和现实是合一的,法界即现实,现实即法界;从缘起法角度而言,现实即“实现”,即“现变实事”;除去“现变实事”、“现事实性”而外,现实还指“现性实觉”,它是“无相真如”。今将大师“现实”诸义分解如下:第一、“现变实事”(缘生无常的有为法)曰现实者,唯现在微观而变动变化着的。始为实有之事,故曰“现实”。第二、现变实事缩称之为“现事”、明现变实事真实理性之“现事实性”(在有为法上说明其无为真常的“实性”),姑曰现实。第三、缩现事实性曰“现性”,于此现性能实证觉,谓之“实觉”(非言教比量所得,而是对现事性有一种修证所成的现量体验)。如是现性实觉姑曰现实。第四、复将前义缩为“现觉”,即一切法现正等觉。于此现觉圆成实际上穷神尽化之变用,谓之“现觉实变”(在现觉之上起穷神极妙的无尽变化),乃尽真现实论所明现实之理——凡夫和佛之间的关系。由上得知,大师的“现实诸义”的确是非常圆通、首尾相连的阐释体系。这种现实主义很明显是受到了《起信论》以来中国佛教“本觉观念”的启发,但在概念构造方面则穷其精微,观其《真现实论》,思辨程度足可与西方大哲如康德等人相比美②。

在大师“人间佛教”纲领——《怎样建设人间佛教》中,他说:

佛教的原则与人类新道德原理,简单说:宇宙万有都是众缘所成、唯识所变的。

但在众缘所成中,若没有统摄的发动力,便成为死板机械的东西,由此虽明众缘所成,

还要心识的心理作用,在众缘所成之中,常为转变的活力;此活泼泼的活动力,就是

各人当下的一种发动力。佛法不许另有造物主的,而各人都有创造的心力,虽有创造

的心力,而亦是众缘所成,转变为人生万物。利他则自他俱利,害他则自他俱害;造

因善则结果良,造因恶则结果坏。而众缘所成,既不违科学,唯识所变,又皆是各人

自心之力,不须外求矣③。

在大师“人间佛教”另一宣言——《建设人间净土论》中,“本觉”无疑承担了重建净土的关键性角色,大师言:

盖吾人灵动觉知能造作能摄持之心识,即佛之潜性也;……特吾人向未了达此本

①太虚:《佛学大系》,《海潮音》,卷7(6)。

②太虚:《真现实论》,《中国现代学术经典·太虚》,石家庄:河北教育出版社,1996年。

来如是之三德相,依究竟成就之三宝为归仰而引生显发,以致由迷入迷,造业感果,

匍匐三界,流浪五趣,集为此恶浊之人间,不能与诸佛大圣同证于常乐真净。然三途

剧苦,诸天耽乐,五趣中惟人趣最能端心虑趋菩提。吾人既达佛、法、僧德,实为人

间本具成分,欲令生发增长,转恶浊人间进为善净之人间①。

另外我们注意到,大师的“人间佛教”虽然讲“本觉”,却是一种“圆渐”的“本觉”,这可算人间佛教最大的理论特色了。关于“圆渐”,太虚说,“大乘佛法,虽为令一切有情普皆成佛之究竟圆满法,然大乘法有圆渐、圆顿之别,今以适应重征验、重秩序、重证据之现代科学化故,当以圆渐的大乘法为中心而施设契时机之佛学”②。又,大师尚欲以“本觉真心”来“保存人伦”,面对着“社会堕落,道德沦亡,四境战争,弱肉强食,人格破产,野心如焚,较之禽兽差别几希”的末法情势,亟需发掘人们内在的“觉性”,使人们“自觉”成为新道德的倡导者成为人间佛教的当务之急。大师表明,“科学”是“纵我制物”的帮凶:“其所谓科学者,不注意道德精神而唯发挥其个人之欲望,以科学利器为爪牙。溯自科学昌明,世界之局面为之一变:举凡古代道德文化扫地净尽;着相尚识,纵我制物,只知肉体上受目前之愉快,而不顾精神上受将来之痛苦;置事物自然之道德于不讲,反制服之或摧残之。”③这段话略微显示出大师意欲以“本觉”思想“医治”西方文化弊习的意图。

由上可见,如果说在太虚那里,“大乘圆渐”说是“本觉”和“现代性”知识体系沟通桥梁,“医治”论说仅仅是某种附带性话语,那么在东瀛的铃木禅学和京都学派的理论视野中,将非理性、非逻辑的禅悟直觉(顿悟)绝对化,以东方精粹“医治”西方哲学之病已经成为一种主流“叙事”了。用结构主义术语来说,这种“二元”模式是将“对立联结”关系作为理解其自身价值的一个基本思维方式和理论推进的一个基本手法,在其中,文化的“不相通约”性成为主导性的叙述方式。

三、“本觉”结构层:铃木禅和京都学派的批判

首先需要指出,铃木大拙禅学和京都学派思想存在某种共生关系。这不仅因为铃木和京都学派思想家过从甚密,而且因为佛教“本觉”立场是他们共同的思想主题。例如西田几多郎将宗教之“神”界定为“纯粹经验”的“统一体”,并且引用德国神秘主义基督宗教哲学家伯麦的“内生”、“内在之眼”等概念将佛教中的真如和法的关系诠释为“表现”模式,这种内在的“纯粹经验”的统一体(神)是我们内心深处的“本来家乡”,它是“超越知识”的宇宙精神。在阐述这样的理论时,西田选择性地引用西方思想中从奥古斯丁到艾克哈特的神秘主义传统,但是其“潜文本”在理论话语构造方式则是佛教本觉思维模式④。他认为,佛教的“见性”就是剔除“伪我”、达到和“宇宙本体”——真正的“自我”的主客会一。有了这样的前识,我们在以后的铃木那里看到相类的论说方式就不再是奇怪的事情了,不过佛教本觉思想在铃木禅那里已

①太虚:《建设人间净土论》,《海潮音》,卷19(3)。

②太虚:《人生佛学的说明》,《太虚集》,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5年,页228。

③太虚:《真佛教徒》,《太虚集》,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5年,页294。

经走上了“前台”。

铃木所理解的“禅”是非知性、非观念、非理性、非语言的,它依靠内在的检验标准。他所强调的“悟”是某种“纯粹的自觉”、“纯粹的体验”、“纯然的觉醒”、“纯然的直觉”铃木也称之为“般若直觉”,①并将“禅”定义为“静观的神秘主义”。禅者是“主观的行动者”,他重事实而不重语言文字;主张无经无书②;铃木最擅长将佛禅的“般若直觉”和西方的理性思维对立起来,并以之分判东西文明的高低。如他用“本觉”来夷平所谓的西方“二元对立”思维,曾说:“因为处在真如中,就不会存在任何矛盾,”在这里,“没有逻辑、分析,也没有矛盾否定。包括一切矛盾形式的事物,永远属于真如。”③此间最为人所熟知的是铃木大拙那种对东方与西方的漫画式分类:西方是分析的、区分的、归纳的、客观的、科学的、概念的、个人主义的……东方则是综合的、整体的、一体化的、演绎的、独断的、直觉的、精神上的个人主义的而社会上团体心理的……。这套“西方——东方”的对立话语系统无疑带有福雷所说的“好战的比较主义”色彩,是一种“不对称”的二元分立话语。

通过这种有意识的“比较”,铃木禅的本觉立场于是被纳入他的“世界文化叙事”中,在“世界文化叙事”框架下,“本觉”立场极易转化为东方优位的“文化保守主义”,正如文化批评学者指出,东西方文化的对立其实是欧洲思想的“内部对立”一种“东方映射”。在这种理解框架中,我们毫不奇怪地看到,铃木一方面认为禅宗是超越语言文字,以此维持禅的优位;另外一方面,他又肯认“禅的概念化是不可避免的”,并且禅应该在如下“名称”下说“禅”:形而上学(包括本体论和知识论)、心理学、伦理学、美学、宗教④,在理论型态上,禅可以和实用主义和存在主义乃至西方神秘主义、浪漫主义传统进行比较。这种比较无非是某种“洋格义”。在“反转的东方学”(reverse orientalism)视野中,扎伊尔德(Edward Said)曾引用的马克思(Karl Marx)名言“他们无法表述自己,他们必须被别人表述”必须被断章取义地理解,后半句应该改为“他们必须通过别人的语言表述自己”。铃木这种“世界文化叙事”本质上是“后殖民叙事”。

从欧洲现代性视角反观日本也是“场所佛教”“本觉”重建的圆熟手法。他们达成如下共识:“本觉”超越主题所具有的乐观精神可以超越人类的阴暗面,维持人的尊严,成为克服现代性谬误的东方助缘,从而减少由现代性带来的“思想的灾难”。“本觉”是“鞭辟近里”的思维,它所强调的“返求自家宝藏”的文化心理对可使东亚社会更能够萌发文化本己性。京都学派的“绝对无”也是“本觉”观念的现代形式,西田几多郎认为,依据“纯粹经验”,从“绝对无”的角度来把握事物,可以更接近事物的本真,“绝对无”所处理的是近代认识论的主客对立构造之普遍主义前的“纯粹经验”状态。久松真一认为,“绝对无”超越真善美这类滞于相对性的“相”,成为东方哲学究极的精神取向,而这个唯有大乘国度日本佛教禅学才能担当。另一方面,现代历史人生的方向来自于理性自身构造所具有的究极的二律背反,必须回到抹平二元对立形象的“无相的自我”或“本原的自我”(Original Self),“从究极的二律背反的人转化为突破这究极

①铃木大拙:《禅:敬答胡适博士》,张文达、张莉编《禅宗历史与文化》,哈尔滨:黑龙江教育出版社,1988年,页50-81。

②铃木大拙:《禅宗的几个原则》,《禅学随笔?禅学大师》,孟祥森译,台北:志文出版社,1972年,页15。

③铃木大拙:《禅风禅骨》,耿仁秋译,北京:中国青年出版社,1989年,页254。

的二律背反的人”。①阿部正雄更是将铃木“非”的逻辑发展为“超”的思维,在他看来,“日本禅”不仅超越西方,而且提升了东方,这种非思量、非实体、非人类中心主义的禅哲学不仅可以和尼采、怀特海、海德格尔这类具有后现代哲学特征的思想家进行对话,而且接近埃克哈特所代表的基督教神秘主义,甚者,禅可以包容那些对立的思考方法——可以用非思量去包括改良后的西方主义性思维和实体性思维。可以看出,铃木禅和京都学派对西方现代性哲学思维的批评包含了一些真理性因素,反映了他们对现代性的某些洞见,也透露出东方式“边缘现代性”所肩负的现代化和文化复兴的双重责任。当他们认为禅总是可以和西方最前卫的思想进行对话、会通,禅就被赋予了解释的无限可能性,这恰恰反映了他们的禅思想缺“精神的定在性”,于此,禅的诠释(而非禅本身)被本体化了,变成了西方时髦哲学的副本。

这种“歧视西方”的论证策略亦来源于西方内部的现代性批评思潮,把佛教“西学化”,援引西方固有非主流思想来,攻击世俗社会道德滑坡等的“芜杂”现象的理论推进思路成为铃木禅的基本思路。铃木大拙曾经对基督教神秘主义抱有浓厚兴趣,京都学派的许多成员也和海德格尔有过密切接触。但是,铃木大拙和京都学派成员显然无法真正进入西方现代性哲学的问题域,他们对基督教哲学的了解是也是单面的或缩小版本。②他们所运用的术语都来自西方哲学,即使在拒绝西方的时,他们仍然依赖基督教范畴,他们把禅描述成基督教的“反向图景”,这就是傅雷(Bernard Faure)所提出的“继发的”或“反转的”东方学。“场所佛教”以时尚的、崭新的方式抵抗现代性,但是在援引理论资源方面却是“非现代性”的,他们即使采纳海德格尔甚至“后现代哲学”言词,但是也剥离了这些言词的西方现代性语境,使他们消融在古典本土主义哲学逻辑中。日本哲学界的保守性格也使得他们对文化的复古倾向缺少理性的自觉,从而陷入施密特(Carl Schmitt)总结的浪漫主义的偏差——哲学的反动、神秘主义宗教的反对运动、维柯(Vico)为代表的历史传统的反动以及情感-审美(抒情的)反动。③在日本也同样交织地共存着。如沙夫(Robert H. Sharf)认为:“铃木禅在自我的建构中同时也建构出作为“他者”的西方。铃木向西方重点推荐禅的反偶像、反仪式、非逻辑、非理性等面向……完全从对立的意义上来叙述禅为代表东方与西方的关系。”④

四、“本觉”的功能层:批判佛教的解构

批判佛教的袴谷讽刺到:京都学派和铃木禅学这套话语系统不过是“前现代性”的古典佛性理论、本觉学说、如来藏思想、禅宗的顿悟以及老庄的自然之道的当代翻版,是“一种过分吹捧日本文化而建立起来的哲学上层建筑,一种由融入本觉思想、自我吹嘘和自命不凡的伪佛教之‘东方精神的荣耀’完成的任务,以及一块带有更多德国而非西方色彩的唯心主义招牌”⑤。

①吴汝均编译,《京都学派哲学:久松真一》,台北:文津出版社,1995年,页162。

②Faute:Chan Insights and Oversights:an Epistemological Critique of the Chan Tradition,Princeton:Princeton University Press,1993,p61.

③施密特:《政治的浪漫派》,冯克利、刘峰译,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4年,页59。

④此为海外佛学家沙夫的观点,引自龚隽:《禅史钩沉》,北京:三联书店,2006年,页413。

⑤杰米?霍巴德(Jamie Hubbard)、保罗?史万森(Paul Swanson)编:《修剪菩提树:“批判佛教”的风暴》(Jamie

“批判佛教”的中心议题即是暴露解构作为政治意识形态的东亚“本觉”思维模式。他们确证:在在现代性视域中展开的东亚佛教传统历程中,京都学派和铃木大拙禅学现代“本觉”话语谱系已经抛离了产生它的文本和社会语境,一步步地“隐喻化”,被转换成统治集团的差别伦理学和社会压迫的政治修辞学。对“本觉”的现代论证不仅透露出观念的权力运作,而且促发了“反现代”、“后现代”或“反转式东方学”等各种边缘现代性,甚至诱导出日本绝对主义政治理论框架。由于“批判佛教”的现代性佛学缺乏自我反思的维度,因而他们的“本觉”祛魅立场同样显示出现代性症候。

批判佛教认为,“本觉”是差别伦理的思想基础。“本觉”理论这套虚假的佛教话语体系来自于印度佛学中被误读的如来藏自性清净心传统,是一种发端于古老的“梵我合一”哲学中的“界论”的思维方法。松元史朗认为,当界论(buddha-dhatu,或译基体论)思维进入佛教哲学内核中时,便转化成“如来藏”的发生一元论或根源实在论。“界论”在哲学表层上宣传平等观念,实质上却支持差别伦理,其逻辑定位是:现象虽非实在,但其为法界所生并以之为本质,因而具有相对的实在性,由于界是唯一的本体,因而其单一性(平等)不但解消了现象的差别,而现实的差异与歧视在此被绝对化。因此,界论立场逻辑上具有支持社会不公的功能,它把阶级差别的固定化、绝对化。袴谷宪昭进一步认为,当这种错误的佛学思考方式进入东亚思想视域中,又受到东亚本土“本觉”思想(道家或日本的民间宗教)的影响,构成了东亚佛学史上悠长的“本觉”之链条,并形成了互相支撑的所谓大乘佛教诸观念谱系,从而为社会歧视提供意识形态的支撑。由此,“批判佛教”得出了富有冲击性结论:泛“本觉”话语谱系(如来藏、禅定、佛性、证悟、解脱、涅盘)在哲学的各个层面上都彻底背离了佛陀所创立的“真”佛教精神,它们是媾和、粉饰社会现实,维护差别伦理的思想工具,具有伦理意义上的制度化的、命令主义性格。于是,“批判佛教”的基础性工作是揭露出“本觉”话语体系中那些似是而非但却极为可疑的价值层面。①本体论。“缘起性空”是佛教的根本精神,松元认为,“缘起”只能是十二支业感缘起的时间性序列,这和那种把因果解释为空间的、同时性、彼此依待的“缘起”或“重重无尽”的“法界缘起”,并认为诸法存在和逻辑性并置关系,并设立一个个脱离时间性的“法界”的界论思想是非常对立的,后者简直是“最坏的肯定现实的理论”。①东亚佛教传统意义中的“空”虽也借助于“重重否定”的哲学修辞,但其实际上是的形而上学实体论,这种“空”义具有淘空世俗事务价值的精神麻痹作用,其在“不二”修辞模式下强调“乐天的同一性”和“魔术性”,促发了精神陶醉式的乐观心态。如京都学派的阿部正雄即是如此:“在对空(这是涅盘的另一种名称)的认识中,万物都各如其本然而存在,但他们在其本然中又是平等不二的。”②这种般若“空”义是外道的见解,它从究竟处否定了佛教的核心价值“三世”、“善恶”、“业报”和“因果”,它借助于空的消解性来否定“业报”、“因果”的终极真实性,正如道元所言,“业障之不动当体而曰是空,已是外道之见也。”③②现象论。“本觉”思想是“认同哲

龚隽等译,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4年,页59。

①松元史朗:《缘起与空-—如来藏思想批判》,萧平、杨金萍译,香港:经要文化出版有限公司,2003年,页292。

②阿部正雄:《禅与西方思想》,王雷泉、张汝伦译,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1989年,页243。

③道元:《正法眼藏》(12卷本),何燕生译,北京:宗教文化出版社,2003年,第672页。值得注意的是人间佛

学”,它试图用“本觉”——万物的根本和自明根源——来解释现象世界①。袴谷举例说,江户时代的曹洞宗即视官方教育为“理”之呈现,为深层的“体”之用,为“正”之偏述,为普遍的人类平等所平衡的具体的社会分别②“分别即平等”,“平等即分别”被错误地导向论证社会差别。③实践论。在佛教修证层面,“本觉”宣扬了虚假的平等主义。“本觉”这种简单化、单面的观念宣染那种超越世界的根本性觉悟,却在表面上是平等(人人共有的普遍的潜在觉性)的修辞下,断言真理存在于一元的潜在觉性上,后来成为不断的社会歧视背后的主导力量。而佛陀的分别智或般若智强调的“分别力”与“洞察力”却被指责为最大的罪恶。③这“简捷途径”的对“一元绝对之真理”的体证所期待的目标——“真如性海”——实际上是欺骗性的,是“在无何有之乡中弹冠相庆”。④价值论。“本觉”是时刻指向“自我”的内在统一,是自我证明,因而在佛教实践上因而不可能“利他”,如同一个“同心圈”,不断追索内心的狭小世界,表现出解脱论上的自利倾向。松元认为,涅盘思维来自婆罗门教中阿特曼自我确证(去覆)逻辑,它们都是立足于“我”论并加以主体化而实现的,这是最彻底的死亡理想④。

批判佛教由此展开对“本觉”的绝对主义政治话语批判。政治是哲学的延伸,“最能欺骗人的地方就是宗教与政治的结合点”。⑤在“批判佛教”看来,社会意识形态劣迹无非是“本觉”话语的折射而已。他们把对“本觉”的观念谱系的解构提升到对日本“本觉”政治的宏大叙事(“日本主义”与“和”的哲学)的批判上,认为“本觉”理论导致了那些伪装在佛教哲学中的反动的和隐晦的官方意识形态,“本觉”的哲学抽象其实构成了与反动意识形态的同谋关系,这就是军国主义、法西斯主义和日本至上。“本觉”实际上被转化为绝对主义政治哲学话语。“批判佛教”指责东亚尤其是日本“本觉”思想已被转化为“政教合一”国家体制的精神支撑和民族自我认同的内在动力。佛学传统中“绝对不二”观念变为日本世俗政治的“全幅肯定”,所谓的“草木国土悉皆成佛”不过是有害的民族主义的隐晦表达——它将日本国土神圣化、绝对化了。此外,“本觉”具有强烈的“日本主义”暗示作用,它被公认为日本文化的精华和佛教的主流和精髓,它的“宁静和谐的理想”在和异质文化的对比中强化了日本国民的自我认同和国家认同,这通常被表述为“日本人论”。⑥例如明治井上圆了的“护国爱理”思想宣称日本是“卓绝万国,无与伦比的日本国体”。“我们日本所应尽的义务,就是根据先天理想的内刺激,积极地使先天的国体之理想得到圆满完美的实现”⑦。京都学派和铃木大拙禅学更是借助哲学思辨将暧昧的“本觉”重建为日本现代文化的精神内核,并和政治层面的军国主义、国家主义相互发明。

“今讲人生佛教特将此点提出来,依人的果报修人的业行,使相续不失人身,作进修的基础,故其宽度较上下度为最狭,此为人生的枢纽,成凡作佛以此为转折点,而人生佛教之重心亦在此。故此层最为重要。”《人生佛教与层创进化论》,《海潮音》,卷26,第2期。

①杰米?霍巴德、保罗?史万森编:《修剪菩提树:“批判佛教”的风暴》,龚隽等译,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4年,页340。

②同上,页348。

③同上,页64。

④松元史朗:《缘起与空-—如来藏思想批判》,萧平、杨金萍译,香港:经要文化出版有限公司,2003年,页147。

⑤杰米?霍巴德、保罗?史万森编:《修剪菩提树:“批判佛教”的风暴》,龚隽等译,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4年,页350。

⑥同上,页336。

只有深入现代性的内在冲突中,我们才能识别“批判佛教”的“本觉”祛魅运动所造成的历史吊诡和诠释悖论。“本觉”思想进入现代性的问题群,不仅仅是东亚佛教传统自我修正,而且是对西方近代理性主义的折射。“批判佛教”奉若圭皋“东洋——欧洲”、“现代——传统”二元对立的立论框架,实际上也是虚假的镜像式思维,这种虚假的思维模式其实并不存在于日本,而是纯粹欧洲式的——它是16世纪以来欧洲思想中一直存在着的启蒙精神与浪漫主义、科学精神和非理性主义对峙的日文版本。这种内在对立的现代性图式被袴谷总结为“笛卡尔(批判哲学)与维柯(场所哲学)”的分流。“批判佛教”丝毫不掩饰自己的现代性思维,他们所谓的“真佛教”和“假佛教”的界划乃是按照笛卡儿为代表的欧洲近代理性主义为标准,在许多方面表现出“欧洲中心主义”的叙事策略,他们所要完成的,是这些欧洲现代性理论的佛学话语转换。他们借助西方理性主义传统,力图把佛教从神秘主义、宰制性、一元论的“实体主义”中解放出来,为现代佛教提供理性的新的宗教哲学图景,正如笛卡尔所言,“不可以从庞大暧昧的事物中,只可以从最易碰见的容易事物中,演绎出最隐秘的真知本身。”①和他们的欧洲领袖一样,“批判佛教”极重视理性分析、逻辑推演(比量)和语言批判的分析方法,号召用最简单、最清晰、最明确的概念,从我们自身而非从外在的或超越的设定开始进行推理,这使他们的论证带有非常强烈的怀疑主义、理性论证色彩。在他们看来,维柯的场所哲学更像美学的修辞术,强调想象、发明和非理性,直观性、神秘性和审美主义是其特征。但是“批判佛教”似乎对佛教的现代性叙事策略的适用性缺少足够的思想准备,在他们的论域中,只有极少数的佛学思想可以归属于“真”佛教,而它们之所以为真,乃是因为合乎笛卡儿的精神。因此,如果抽离“批判佛教”所依赖的近代哲学立场,几乎找不到他们所谓的“真”佛教的任何合理性因素。

作者简介:蒋海怒,男,哲学博士,华侨大学人文学院副教授。

中外文化交流史之佛教和中华文化的碰撞与融汇

第五讲 佛教和中华文化的碰撞与融汇 课前热身 九华山位于我国安徽省清凉县境内,是我国四大佛教名山之一。大诗人李白曾三次漫游九华山,写下了赞美九华山的诗句:“昔在九江上,遥望九华峰。”九华山佛教历史悠久,号称地藏菩萨道场。 佛教自汉时传入,唐代盛极一时。唐开元年间,新罗国高僧金乔觉渡海来到此修行,称地藏菩萨转世。他圆寂后,九华山被辟为佛教地藏菩萨的道场。在中国佛教四大名山中,九华山以“香火甲天下”著称,这里古刹林立、香烟缭绕,是善男信女朝拜的圣地。 正是因为佛教的输入,才诞生了诸多像九华山这样的佛教圣地、旅游胜地。现在,让我们开启本讲的课程,看一看佛教输入中国的情况以及佛教输入中国后与中华文化的交融情况。 视频:佛教圣地《九华山》 导言 佛教,对于中国来说是外来宗教,然而它对中国影响之深是其他宗教不可比拟的。佛教是世界上三大宗教之一,公元前6世纪到公元前5世纪由古印度的迦毗罗卫国(今尼泊尔境内)王子所创,他的名字是乔达摩·悉达多 (S.Siddhārtha, P. Siddhattha)。在赵朴初编著的《佛教史略》中记载:东汉永平十年(公元67年),佛教正式由官方传入中国。 佛教传入中国后,改变了汉人的习俗。中国陆续修建了很多佛像,建造了诸多寺庙。可以说,佛教的传入对中国影响是深刻的,它随着朝代的变更时而兴盛,时而衰败;历代的统治者也根据统治的需要,时而兴佛,时而灭佛。 在本讲的学习中,我们将了解佛教传入中国的历程以及与中国文化交融、碰撞的情况。学习目标 ●说出佛教传入中国的基本情况:传入时间,传入路径,传播的阶段性等; ●阐述佛教在中国传播和发展的阶段性; ●佛教融入中国的社会历史原因和思想文化原因。 ●评价在现实社会背景下佛教的一些积极动向。

佛教与中国文化的关系

佛教与中国文化的关系 内容摘要:佛教对中国文化有着十分深刻和广泛的影响。佛教传来中国近两千年,思想体系发展演变成十多个派别,可谓是学术成果灿烂辉煌,佛教自印度传入中国以后,在中国封建社会的土壤上,经过“嫁接”生根、成长、产生了自己的独特结构,形成了具有民族特色的宗派体系,呈现出可谓中国的气象和特质,对中国文化有着深远的潜移默化的影响。 关键词:佛教;中国文化 佛教自东汉传入中国后,经魏晋南北朝数百年的吸收与消纳,渐渐与中国文化融为一体,至隋唐之际,已大肆开花结果,其时中国文化与佛教文化面目,已无法再分,尤其在一般国民心中,佛教的观念,成为大众日常生活中的价值支柱,喻之为水乳交融,或骨肉连体,已不足以形容,简直就如灵魂与肉体一般,不可分离。佛教作为外来的宗教文化,在中国的发展始终受到儒、道为代表的高度发达的本土传统文化的影响,正是在与儒、道的交融互动的过程中,最终形成了一种有别于印度佛教的中国化佛教。 一、佛教的传入 印度佛教传入中国的过程可以沿着举世闻名的丝绸之路了解到,公元前一世纪时,传入中亚和中国。其传入先是通过商人,以后又靠印度佛教士和中国皈依者。中国皈依者最为得力,他们在印度研习佛教,然后回国努力说服国内同胞信奉佛教,到6世纪时,中国南部也跟着信奉了。接着,佛教又从中国进一步向其他地方传播。 从两汉到魏晋南北朝,是汉传佛教的形成时期,佛教大约在两汉之际经由陆路和海路两条路传入中国内地,它主要分布于以长安为中心的西北地区和以建康为中心的江南地区。魏晋时期动荡的社会形势,玄学的兴盛,战乱频繁的社会形势促使广大民众希冀在求神拜佛中解脱苦难,加上佛教经典的大规模移译等,促成了佛教在中国发展的第一个高峰。在南北朝时期进一步发展,到隋唐时期融合佛教内部各派义学思想以及南北各地佛教各自的特点,并与中国传统文化的代表儒、道两家的综合融合,形成了隋唐中国佛教的繁荣局面,在五代两宋以后虽一度有所减弱以及在明清时期几经波折,时起时落,直到今天,现代中国佛教全面进入学术界,佛学研究成为现代学术成就最丰富的领域之一。胡适、冯友兰等将佛教纳入了中国哲学的范围,对佛学研究的深度和广度的拓展作出极大贡献。 二、佛教传入的原因 简单说来,佛教传入中国有五个主要原因:第一,是佛教发源地的推动,印度高僧梯山航海的传教热忱。第二,文化本来就是学来学去,有高度传染性的。西域人向印度学,中国人向西域学,接着又直接向印度学,佛教就像天马、葡萄、胡服骑射一样,传到中国来了。第三,张骞班超通西域,架起中印之间的桥梁,文化交流比较方便。第四,五胡南移,元魏入主北中国,更带进大批信佛的胡人,与汉人杂居。第五,秦汉以来,中国民族灵性上的需要,已非儒道两家所能供给。对于大家急须知道的生死问题,儒家不提答案,说“未知生,焉知死?”道家飞升的仙人都跌死了,吃仙丹的人,有一些人毒死了,不毒死的,还是逃不了寿终正寝。在大家失望的时候,佛教提出了前世前世现世来世的人生观,追根究底的因果关系,和不生不灭,西方极乐世界的希望,这种想象丰富,系统严密,仪式隆重的新宗教,正好填补了当时的思想真空,慰藉了正感苦闷的中国人。 三佛教与中国文化 佛教在中国的学术成果辉煌,对中国思想文化起了重大的影响和作用。在文学方面,从对我国文学发展的影响来看:数千卷由梵文翻译过来的经典,其中一部分本身就是雅典、瑰丽的文学作品。如《维摩诘经》、《法华经》、《楞严经》特别为历代文人所喜爱,被人们作为纯粹的文学作品来研读。佛教还为中国的文学带来了新的意境,新的文体,新的命意遣词方法。《法华经》、《维摩诘经》、《百喻经》等鼓舞了晋唐小说的创作。般若和禅宗的思想影响了陶渊明、王维、白居易、王安石、苏轼等大文学家的诗歌创作。再从佛教对我国文体变化

(完整版)传统文化知识之佛教与莲花

传统文化知识之佛教与莲花 莲花,又称荷花。它是佛教经典和佛教艺术经常提到和见到的象征物。莲花与佛教有着不解之缘,因为它与释迦牟尼的许多传说联系在一起。据说,释迦牟尼本是天上的菩萨,下凡降生到迦毗罗卫国净饭王处。净饭王的王妃摩耶夫人,长得象天仙一样美丽,性情温和贤淑,与国王情深似海。摩耶夫人回忆新婚之夜,她朦胧中看到远处有一个人骑着一头白象向她走来并且逐渐变小,从她的右肋处钻入她的腹中。她心中模模糊糊地预感到菩萨化作一头白象入胎。日后,身怀有孕的摩耶夫人脸上,微微泛着红晕,那色彩鲜艳的绿色领口花边象一片莲叶,她的脸儿象一朵绽开的莲花。后来摩耶夫人在娑罗树下降生佛祖时,百鸟群集歌唱,天乐鸣空相和,四季里的花木都一同盛开,尤其是沼泽内突然开放出大得象车盖一样的莲花。佛祖一出世,便站在莲花上,一手指天,一手指地,并说:“天上天下,惟我独尊”。这天正是四月八日,以后就成了佛教的“浴佛节”。释迦牟尼觉悟成道后,起座向北,绕树而行,“观树经行”,当时就是一步一莲花,共18莲花。每当他传教说法时,坐的是“莲花

座”,坐姿也成“莲花坐姿”,就是两腿交叠,足心向上。 世上,梅花贞洁,傲霜斗雪;兰花幽香,清丽典雅;竹高有节,青翠碧绿;菊花孤傲,千姿百态,而我佛祖却独自钟情于莲花。这是由于古印度很早就有爱莲的风气。人们苦于国土气候炎热,对春夏之际开放的莲花,尤其感觉惬意,清新喜人。所以佛教从初创时起,就注意顺合民俗心理以吸引信徒,因此莲花就常在佛经之中屡屡引喻。如佛经上说,人间的莲花不出数十瓣,天上的莲花不出数百瓣,而净土的莲花千瓣以上。《楞严经》云:“尔时世尊,从肉髻中,涌百宝光,光中涌出,千叶宝莲,有化如来,坐宝莲上……”。《维摩经·佛国品》曰:“不著世间如莲花,常善入于寂行”。《诸经要解》说:“故十方诸佛,同生于淤泥之浊,三身证觉,俱坐于莲台之上”。可见,莲花表示由烦恼而至清净。说明它生于淤泥,绽开于水面,出淤泥而不染的深层内涵。同时莲花在炎热夏季的水中盛开,炎热表示烦恼,水表示清凉,也就是说,在烦恼的人间带来清凉的境界。所以莲花是从烦恼中解脱而生于佛国净土的圣人化身。佛祖就是出于淤泥间挺然而出,证得正觉,得大自在。虽然超脱凡俗却不

佛教建筑的特点

佛教建筑的特点 佛教建筑包括佛寺、佛塔和石窟。佛教建筑在初期受到印度影响的同时,很快就开始了中国化的过程。 明、清佛寺的布局,一般都是主房、配房等组成的严格对称的多进院落形式。在主轴的最前方是山门——整个寺院的入口。山门内左右两侧分设钟、鼓楼。中央正对山门的是天王殿,常做成三间穿堂形式的殿堂。穿过天王殿,进入第二个院落,座落在正中主轴上的是正殿,常名为“大雄宝殿”。正殿对于整个佛寺建筑群体是中心建筑物,它不论在建筑体积和质量,都在其他单体建筑之上。正殿左右配殿或作二层楼阁形式。正殿后一进院落,常建筑二层“藏经楼”。另外,多在主轴院落两侧布置僧房、禅堂、斋堂等僧人居住的房屋。北京的大型佛寺,如西四牌楼的广济寺等都属于这种类型。 小型的寺庙,一般只有一进院落——进山门迎面就是大殿,两厢为僧房。 佛寺建筑群组中常布置一系列附属建筑,如山门前的牌坊、狮子雕刻、塔、幢、碑等。 中国佛教寺院,脱胎于宫殿的模式,但它既异于印度的伽蓝,也异于中国的宫殿,它是以中国宫殿的外观,增加了佛塔、祖塔、佛像、壁画等的内容。佛灭后的印度伽蓝,初以佛塔为主体,由于僧人向佛塔礼敬,逐渐以佛殿为中心,僧众由礼佛舍利而改为礼佛圣像;寺院以大殿为中心,周围建有小殿,小殿各有东西两轩,及东西两廊,各殿之间,均以回廊互相连接,寺之东侧有钟楼。寺院设置重重的大门;此外有南西门及东西门,均名为三门。此三门是指牌楼形的大门,均用四柱三门的形式,门顶采用楼阁的形状,若比照宫殿规矩,皇宫的三门是七楼四柱,王宫五楼四柱,一般寺观多用三楼四柱仍是三门,最简单的一楼二柱,则仅一门了。后来的一般人不知三门是由四柱三洞构成的原由,便易名山门了。也有以高大的楼阁为三门的,例如京都知恩院的三门,高耸入云,楼上供有国宝级的释迦等十九尊圣像。 寺院在大型的佛教道场,总院之下,别设分院,每院在总院之内又各具一个格局,如弥勒院、文殊院、观音院、地藏院、华严院、戒坛院、翻经院等。在五台山的显通寺,相传于北魏孝文帝时代,即有「置十二院」的记载。在中等的大寺院,将分院之名改为殿名,同时设有堂口,如法堂、禅堂、客堂、斋堂、讲堂、念佛堂、如意寮等。不过不论寺院大小,必建有僧寮、大寮(厨房)、库房、厕所等的配置。 根据唐代道宣律师的《戒坛图经》(《卍续藏经》册105,新文丰版)介绍印度祇桓精舍的建筑规模及其布局,是以后殿为中轴线之中心,后佛殿之最前部

少林寺与中国传统文化

少林寺与中国传统文化 摘要:两千多年前白马驮经,佛入中土,这虽然是一个传说,但是也说明了佛 教自汉朝开始逐渐在中国流行发展,随着朝代更迭,佛教逐渐与中国传统文化相融合,佛教文化对人民的日常生活也产生了重大的影响,并且在发展中演变出独有的佛教文化符号——少林寺。随着历史的演进,少林寺文化逐渐成为集合佛,道,儒于一体,具有无限包容性的禅宗文化体系,成为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关键词:佛教,少林寺,传统文化 引言 少林寺建立以来,随着佛教的广泛传播,逐渐成为佛教文化发展的圣地,与此同时,中国传统封建哲学开始逐渐与佛教文化融合,大大丰富了少林寺文化的内涵,随着少林寺的僧众走出庙堂,少林寺文化逐渐世俗化,在社会上广泛传播,受到广泛的接受与认可,由此佛教文化获得更进一步的发展。 少林寺文化的发展,也推动了佛教文化逐步影响人民的日常生活,烧香拜佛成为人民生活不可或缺的重要活动,佛教偈语更是在广大民众之间广泛流传,少林寺文化更是作为禅宗文化在代表,在发展中不断得到丰富与补充,形成了博大精深,个性鲜明的文化体系,成为了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总之,少林寺作为佛教在中国的一中独有的形式,是构成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一环,与中国传统文化密不可分,促进的中国文化的多样性,而中国传统文化形式也影响了少林寺的发展,从少林寺的诞生,到发展,壮大,都是在中国传统文化的氛围中进行的,中国传统文化与少林寺密不可分,相互促进。 一,少林寺的兴起 悠悠古刹,千年少林,传奇岁月,禅宗祖庭。 嵩山少林寺位于河南省登封市嵩山脚下少室山的密林中,并因此而得名。闻名世界古刹少林寺据目前已有一千五百余年的历史。少林寺最初建寺的时候并不是叫少林寺,而是叫“僧人寺”,传说是北魏孝文帝为了安置他所敬仰的印度高僧跋陀罗尊者,在与都城洛阳相望的圣山——嵩山少室山北麓敕建少林寺。 而少林寺的名扬天下,却缘于另一位印度高僧菩提达摩。相传在一千五百年前,高僧勒拿摩提和菩提流在少林寺共同翻译印度世亲菩萨《十地经论》,历经三年终于完成,期间达摩祖师“一苇渡江”,来到北方,先在少林寺面壁修行数年,首倡“以心印心”的禅宗教法然后广集僧徒,历时九年,寺院逐步扩大,名声大噪,并由此确立了少林寺禅宗祖庭的崇高地位。而后达摩传法于慧可以后,离开少林寺他去。禅宗一向奉达摩为初祖,慧可为二祖,后连续单传至六祖。南北朝时期,印度各种佛教流派的典籍,已基本译为汉文。佛教思想在中国的发展,不是单靠翻译,而是与中国传统儒家经典互相发明,配合,补充,由中国僧人自身领悟创作,传播和推广。少林寺作为佛教寺庙,成为重要的佛教文化传播交流发展的圣地。隋朝末年,天下大乱,少林寺成为山贼攻击的目标,为了保护寺产,少林寺僧人组织起武装力量与山贼及官兵作战,少林功夫作为少林寺的武装力量初步形成。而后,少林寺昙宗等十三位僧人,擒拿王仁则,夺取辕州城,归顺了秦王李世民。三年后,李世民派特使臣来

东亚的佛教寺庙建筑

东亚的佛教寺庙建筑 苏蓉蓉 2004级资源环境与城乡规划管理学号:20042603059 摘要:佛教为世界三大宗教之一,从印度起源后经西域传入中华,以中国为北传佛教的中心,再经中国传到西藏、蒙古、日本、朝鲜等地,而佛教在西藏则形成独树一帜的宗派,对周边地区也有深远影响。随着宗教的传播和成熟,宗教的建筑也与当地风俗结合,逐渐形成自己的风格并在历史上几起几落。本文将概述佛教在东亚地区的发展历程,并阐述汉传佛教和藏传佛教的主要分布地区的建筑风格和特色。 关键字:佛教东亚寺庙建筑 1. 佛教在东亚的传播与发展 东亚是指亚洲东部,除我国外,从东到西,还有日本、朝鲜和蒙古三个国家。 佛教发源于印度次大陆,后经南北两个方向向外传播。南传佛教以小乘为主,主要流传于斯里兰卡、泰国、缅甸、老挝、柬埔寨等东南亚各国,其佛教经典属巴利文系统。北传佛教以大乘为主,主要流传于中国、朝鲜、日本等东亚国家以及越南,其经典属汉文系统;其中西藏的佛教,又称为藏传佛教,主要是大乘的密宗,后来发展为喇嘛教,其经典属藏文系统。 2. 中国佛教寺庙建筑 2.1 中国佛教寺庙建筑的历史沿革 中国早期佛寺建筑的布局,大致沿袭印度形式。尔后因融入固有的民族风格,遂呈现新貌。其建材以木为主,多设于平地(如府城市街)或山中。故后世寺院除寺号、院号外,亦附加山号。又有以年号名寺者,如北魏之景明寺、正始寺、唐之开元寺。 此外,寺院若依创设者而分,可分成官寺(由官府所建)、私寺(由私人营造)。若依住寺者而分,乃有僧寺、尼寺之别。若依宗派,则分为禅院(禅宗)、教院(天台、华严诸宗)、律院(律宗)或禅寺(禅宗)、讲寺(从事经论研究之寺院)、教寺(从事世俗教化之寺院)等类。 佛教传入中国,兴建的第一座寺院白马寺是以汉代官署的格局建造的,以后又有不少官僚和富家施舍现成的府邸和私宅为佛寺。所以,中国汉族地区的佛寺在近两千年的发展过程中,基本继承了中国的建筑传统,以院落形式作为佛寺的布局,即一个个大大小小的四合院串连而成。 洛阳白马寺之后续有建业(南京)建初寺、武昌昌乐寺、慧宝寺、金陵瑞相院、保宁寺、苏州通玄寺、扬州化城寺、四明德润寺等。西晋初年,京洛一带造寺塔图像而礼拜之风盛行,不少达官显贵或舍旧宅,或于各地立寺塔。当时佛教建筑概称为“浮图”。后因高峻层塔渐为寺院的重要象征,“浮图”遂转而专指高塔。 南北朝时,寺院的数目激增。后因北魏太武帝及北周武帝的废佛而遭严重破坏。至隋文帝一统天下,重兴佛寺,始渐恢复旧观。唐代造寺之风益炽。会昌五年(845),武宗毁天下佛寺四千六百所,命二十六万五百位僧尼还俗。至五代,后周世宗于显德二年(955),再次禁止私度僧尼,并废无敕额寺院三千余所。宋代由于禅宗盛行,教寺多改为禅寺,且立五山十刹之制。元明二代为区别寺刹,乃依禅、教、律分成禅寺、讲寺、教寺三类。逮清代,寺院虽多遭战乱所毁,但现存者仍不少。今天全国各地佛教寺院已是随处可见。 2.2 汉传佛教寺院的典型结构

佛教在中国的传播与发展

佛教在中国的传播与发展 产生于印度的佛教,由于文化传统和社会背景的不同,它在许多方面都与中国固有的思想文化存在着巨大差异。但佛教传入中国以后,十分注重与中土原有的思想文化相适应。人们常说,佛教在中国的传播与发展,是一个不断中国化的过程。富有中国文化特色的中国佛教,可以说是人类历史上延续时间最久,传布范围最广,影响深远,包罗万象的思想运动和文化运动。 汉朝:佛教初传中国 佛教初传中国,依附于黄老,当时人们把它看作方术的一种,或者是看作当时民间流行的信仰或巫术之一。《后汉书》记载楚王刘英一方面崇尚黄老,另一方面又尊崇佛教,具有道家特点的黄老之学与佛教被人们相同看待。佛教的精深教理在当时也不为人们正确理解,灵魂不灭和轮回报应的思想是人们理解的最初的佛教义理。 从历史上看,佛教自两汉时经西域传至中国内地后,在相当长一个时期内,它只是在皇室及贵族上层中间流传,一般百姓很少接触。到东汉末年,佛教开始在社会上有进一步的流传。在汉代佛经的翻译中,对中国思想文化的迎合特别表现在对儒、道思想观念和名词术语的借用上,因而汉代的译经儒化和道化的倾向十分明显。 汉译佛经的老庄化倾向不仅有利于佛教思想在中土的传播,而且也加深了佛教对中国传统思想发展的影响。魏晋玄学的形成与发展以及玄佛合流的出现,都与此深有关系。汉代译经还十分注意对以儒家名教为主要代表的中国传统社会伦理的迎合。 总之,这时佛教还不为大多数中国人熟知,主要流行于上层社会,处于依附于道家或道教的情况。 三国两晋时期:走出依附的道路 两晋时,随着魏晋玄学的盛行,佛教也依附于玄学而得以大兴。这个时期,在佛经继续译出的同时,开始出现了一批从事佛教理论研究的中国佛教学者。随着佛教在三国两晋时的逐渐兴盛,佛道之间的矛盾日益明朗化。佛道之争在南北朝时甚至酿成了流血事件。而佛道之间的争论也从反面促进了双方的进一步发

论佛教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影响

论佛教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影响 我记得,我非常崇敬季羡林先生曾在不同的场合,不同的文章里,对佛教与中国传统文化的关系作过非常精辟的论述。作为一位著名学者他本人并不信佛,但他对印度文化和佛教,以及中国佛教历史有着深入的研究,提出了即便是一个佛教徒也提不出的深刻见地和学术观点。比如,他说,真正影响了中国文化的各方面,社会的各阶层,把宗教意识带给中国人的是从印度输入到中国来的佛教。我们简直可以说,要想了解中国文化,最少应该了解从印度传出来的佛教思想。不了解佛教在中国历史上和文化史、哲学史上所起的作用,否则,我们无法写出什么中国哲学史、中国思想史、中国语言学史、中国音韵学史、中国建筑史、中国音乐史、中国舞蹈史等等。 季先生的评价可谓公正精辟。但他老人家也要求我们对于这样的研究“更要细微、具体、事实求是地加以分析,期能作出比较正确的论断”。 佛教自汉哀帝元寿元年大月氏博士京口授浮徒经,以及后来的汉永明帝梦金人,派遣使臣迎取佛像、传教士传教,翻译最早的佛经《四十二章经》、修建洛阳白马寺至今已有两千多年的历史。但是许多人并不十分了解,佛教传入中国并不是直接从佛陀的故乡尼泊尔和印度进来的,而是从今天的中亚,西域传播而来的。其传播路线有二条:一条是北传路线是通过阿富汗、巴基斯坦、新疆的喀什、和田、吐鲁番、河西走廊和丝绸之路进来的;一条是南传线路,既通过印度、斯里兰卡、缅甸、泰国的海上线路。 初传佛教面临的主要问题是翻译佛经,和如何适应中国化的问题。魏晋南北朝以来,佛经逐渐被翻译成了汉文,但是要想让人们理解和读懂、听懂这些外来的异族思想,首要的任务就是如何用汉语文化的习惯解释佛教的名词概念,如何让我们原有的道家和儒家思想接纳外来的佛教,让其本土化、民族化,这一过程经过了二三百年,甚至更长的时间。佛教的传入由于得到了历代统治者的大力支持,所以在魏晋六朝时期发展的非常迅猛。通过修建各种大规模的石窟寺,如克孜尔石窟、伯孜克里石窟、云岗石窟、龙门石窟、敦煌石窟、麦积山石窟、天龙山石窟等,创作了难以记数的佛教石刻造像,全国各地兴建了大小不一的寺院,大量的佛经翻译等对中国的传统文化产生了巨大的影响。可以说,没有佛教建筑的传承就不可能留下这麽多文化遗产,中国历史上的雕塑艺术,基本上就是佛教的雕塑艺术。壁画艺术也是如此。 从历史上看,古代中国人的哲学思想对道德的说教色彩较重,而对形而上的思考较少,逻辑性差,我们的古代哲学不但有浓郁的道德说教,也有很多的诗意,直观而且唯美,这种理解很难用西方的哲学概念加以解释。佛教进来后,特别是佛教的唯识、般若思想,对中国传统哲学的逻辑理性,对宋明理学的心性概念,对中国哲学中的思辨精神的提升都有重要的影响。又如为了方便给一般不识字的普通信众讲说佛经故事,由此产生了宝卷、讲俗等,后又发展成为通俗的小说;唐宋时期的诗人、词人和画家很少没有不受佛教文化影响的,尤其是宋朝的文人画也受到佛教思想和佛教绘画的影响;敦煌壁画采用了西域的画法;禅宗有南北之分,书法以禅宗的标准来进行区别也有南北之分,书画家董其昌就是一个典型的例子;很多大书法家都抄写过佛经《华严经》、《心经》等,王羲之就是一例。魏晋南北朝时期译经和写经的过程,不仅大大提升了中国的书法艺术的水平,而且也刺激了古代音韵学的发展;佛教的传入对中国的传统节日也产生了较大的影响,比如元宵节也是跟佛教有关的节日,是释迦麽尼降服众妖魔的日子,世界通明一体,灯火辉煌象征着世界的光明和美好;佛教的音乐,在历代也被统治阶层所重视。隋炀帝收入宫廷的礼乐《九部乐》之中,就有不少是来自佛教国家的音乐,唐朝的音乐,尤其受到了佛乐和胡乐的影响。佛教音乐使人听后会有一种神清气爽的感受,今天在民间还是很盛行,特别是五台山、峨眉山的佛教音乐依然非常的盛行。

佛教与传统文化

佛教课堂学习心得 首先很荣幸能上老师的《佛教与中国传统文化》,让我有机会接触和学习到一个新的佛教概念。我不是一个信佛的人。当然,我说的信佛是烧香拜佛,祭祀、祈求那些,那些只是一些飘渺的东西,而在我的观念中,佛教应该是一种思想,一种智慧,是追求自身思想提高、觉悟的一种修行。是一个影响我们的生活活动、世界观、待人处事的一种思想。是一种文化,深刻影响我过传统思想的一种文化。而我想了解和学习的是佛教的各种思想,了解佛教的文化,增长见识。 如果说能在这短短的几节课里能真正体会到佛教的精髓,我实在只能略知皮毛。佛教文化博大精深,单是在国内来分,就有北传、南传和藏传。北传、南传、藏传里面又有小的分类,分为天台宗、律宗、密宗、华严宗、唯识宗、净土宗、禅宗和三论。 佛教中最广为流传的一句话是:“南无阿弥陀佛”,那么好了,我们就从这句大家都很熟悉的句子入手,来看一看“佛”到底是何意思呢。“南无”翻译过来是皈依,敬投的意思,“阿弥陀”是无量无边无穷的意思,那么“佛”则译为觉悟者的意思。连起来就是我们要皈依敬投无量无边的觉悟者。通俗一点来说,就是要像觉悟者,拥有很多智慧的觉悟者学习。那么“佛”究竟是不是由人变成的呢?所以经典上说。一切法由心想生,心即是佛。佛即是心。若是一个人的内心清静,那么他也自然是慈悲的、平等的、无私的、自在的、一个字来表达,那就是所谓的“佛”。 有的人学佛很多年, 然而却迷信了。佛其实不是别人,你若是善良、慈悲、热爱帮助别人宽容孝顺, 仁爱, 你即是佛. 有的人整天满口佛言名理.试问有几个真正懂得真正的含义佛是来源于生活的,是在生活中感悟的.。只要我们一心向善,在生活中磨难挫折中,只要用心体会感悟,总有一天会觉悟的,什么是佛呢,说复杂很复杂说简单很简单其实就在我们身边。在高深的境界,也是从生活中慢慢修行而达到的。所以说只要一心向善不管是谁总有一天会快乐。不管怎么样,我们每天都应该保持一个良好的心态和良好的情绪,没事经常笑一笑。正如不管你是考高级证书也好,考公务员也好,也许你努力了考上了,也许你努力了却没考上,但没有什么过不去的,把心放宽,什么事情用心尽力去争取了就不要太执着结果了。保持一颗平常心态去面对生活,遇到什么挫折烦恼不要去逃避,而是要坦然的去面对。活出你自己,随顺自然万事随缘。 星云大师说:学生特容易急躁,只看眼前不看未来,对于得与失看得很重。我觉得很有道理,通常我们容易急功近利,觉得我已经知道的够多,不需要有经验的人对我们指指点点,失败了不懂得自我反思而将责任归咎在没遇到“伯乐”。没能用平常心看待所遇到的人和事,这会让我们多走许多弯路。对此我进行一些思考,我们往往对自己拥有的不懂得珍惜,直到失去之后才想着后悔。没有拥有的东西永远最受期待,因此一样追求的东西得到之后我们很快就会将它抛之脑后,越容易得到的东西更是如此。这是一种很不负责的行为。我们应该享受争取的过程并享受过程带给我们的喜悦、泪水、成长……将它们当做生命中一个个美好的回忆。人生很短暂,人生不是拍电影不能NG也不能重来,我们要会珍惜生命中的每一分每一秒。 在之前一节课上,老师给我们放了台湾佛教慈济慈善事业基金会证严法师的视频。当我看了以后,真的对此很有感触,特别是他们所宣扬的大爱精神,令我特别感动。没有薪酬,但是仍然有很多人愿意去慈济做义工。证严法师一手创建

中国古代建筑的佛教建筑文化浅论

中国古代建筑的佛教建筑文化浅论 更古而今为宙,东南西北为宇。 悠悠五千年,史文光辉载大国。中国历史久远,文化深邃博大,华夏礼仪精神渗透细微。天朝上邦之名万国臣服,五千年中传奇神话无数。生息繁衍之处无不神秘莫测。 中国作为文化古国,其本质上拥有着极其深厚的底蕴和对世界的无尽探索。古人的智慧在生产力不发达的当时达到了一个极高的水平,这样的魅力可以在中国古代的每一处得以见证。而作为居住的房屋建筑也深深烙印了中华文明的血统。 中华古建筑,大多以木结构为主,或典雅古朴,或高贵出尘,或恢弘大气。从房屋的结构到装潢铺设都能诠释古代工匠技艺的登峰造极。古代建筑充分的结合了神话,宗教,古代美学等等文化因素,从门窗的赑屃、神鸟诸多神瑞雕刻到门前的镇宅石像无一不体现如此。空间艺术是诠释中国古代建筑的最佳词汇,其布局讲究,建筑结构,文化应用都将文明在一砖一瓦中灌注。古代建筑中的宗教文化体现广众,但其中以:道,佛两教文化为主。道教建筑为观,佛教建筑为寺。(道教建筑也称为宫) 佛教作为西汉末年随丝绸之路传来中原的宗教文化在中国立地扎根。其宗教文化下的建筑特色也随之传入中原,也是中国寺庙文化的起源。中国的佛教建筑和印度原始建筑有很大的差异,这是由于佛教文化与本土化结合的缘故,其文化内涵已经形成了鲜明的中国传统特点。同样以木质结构为主隐于大山之中或现于街市之内。佛法讲究入世和清净,其寺庙的选址也突出了该寺立意的根本。 中国寺庙的布局优美独特,样式与宫殿相似。以门庭正中为山门,山门左右设有钟楼、鼓楼,从外进内分别是天王殿、大雄宝殿、藏经楼。各殿中以大雄宝殿最为重要,也是寺庙中占地最大的建筑部分,其因为大雄之名意为佛祖释迦牟尼。在寺庙中意义最为重大的是佛塔,这是历代供奉佛僧舍利的地方,神圣庄严。也是中国楼塔文化的源流之一,佛塔由印度传入。梵文音译为窣堵坡,与中原重楼文化相结合有多种形式:阁楼式塔、密檐式塔、亭阁式塔、覆钵式塔、金刚宝座式塔、宝箧印式塔、五轮塔、多宝塔、无缝式塔等。一般都建造在寺庙中部位置,因为文化的发展和历史原因为了更好的保护佛骨舍利都另辟别院建造佛塔。在西游记中唐三藏为表达对佛的尊敬发过誓愿道“见佛拜佛,遇塔扫塔。”佛塔也有浮屠的意思,俗语中常说的:救人一命胜造七级浮屠。便是说救人于为难,比之你建造一座佛塔来彰显虔诚与祈愿善良更加重要。寺庙的布局俯瞰之下一般为:平面四方形,从山门殿中顺次进入为天王殿、大雄宝殿、寺庙供奉主菩萨殿、讲法殿、藏经楼为主,南北纵贯对称。其体现了中国传统寺庙中阴阳宇宙观和崇尚对称、次序稳定的审美中心,而随着历史进程的发展寺庙建筑特色融入祭祀、观天的功能建筑。<注:现代寺庙中讲法殿与藏经楼合为一处名为法堂,又名藏经阁,此处不抄。> 由于佛教中佛法入世修行的核心理念,佛教中有许多为追求佛陀真谛的僧人发下宏愿而简居的建筑,称为佛洞。与道教中闭关参悟的洞府有类同之处,其中最为著名的为九华山古佛洞,位于罗汉峰西北、太极洞北,新辟石板道通此。两洞相连,一大一小,一名古佛,一名圆通,总面积38平方米。历代有苦行僧居之。顶垒高台,怪石乱生,洞前有面墙、门楼,侧有甘泉、碧溪、菜畦、花木,天籁不绝。无底洞在太极洞西南。深60米,宽处4米,窄处仅1米,呈亚葫芦形。洞中有洞,洞洞连贯。入内峻岩倒挂,乱石交叠,壁隙裂缝,纵横

中国佛教与传统文化

中国传统文化概论 中国佛教与传统文化            系 别 机械工程系 专 业 机械 . 班 级 1 .... 学 号 1.... 姓 名 ***       二零一二年六月

中国佛教与传统文化    摘 要:佛教与书法两者都是中华民族宝贵的民族文化遗产,它们同样都历经千年、 饱经风霜,也同样坚毅不倒、不断成长。在此过程中,两者并不是独立进展而是相辅相成的。佛教,于两汉之际自古印度东来,几乎参与了大半个书法史的流程而书法作为华夏最古老的艺术之一,所受佛教影响更是弥深。  关键词:佛教;书法;融合  一、佛教  佛教发源于距今2552 年前的古印度。佛教的创始人是释迦牟尼佛,这个名号是印度梵语音译过来的,释迦是仁慈的意思,牟尼是寂默的意思,寂默也就是清净的意思,佛是觉悟的意思。大约在公元一世纪中叶传入中国。按正式文献记载,佛教在汉朝传来中国,非正式文献记载的更早,在周朝时已经陆陆续续传过来,到公元六世纪末至九世纪中叶的隋唐时期,中国佛教达到极盛时期。最初来的二位法师,是迦叶摩腾和竺法兰,他们二位把佛教、佛像、经典第一次正式带到中国。佛教传到中国后因其进足以救济苍生、退足以超越自我的精神内涵,暗合汉地“达则兼济天下,穷则独善其身”的文化氛围而得以生根,在长达两千年中华文明的历史进程中扮演着独特的角色。与中国的传统文化互相影响、吸收,进展为中国的民族宗教之一,成为中国封建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中国古代社会历史,对哲学、文学、艺术等其他文化形态,都发生了深远的多方面的影响。在经历了漫长的历史之后,佛教在中国已经占据了重要的地位。  二、书法  书法是汉字的书写艺术。它不仅是中华民族的文化瑰宝,而且在世界文化艺术宝库 年左 、6000 中独放异采。近代经过考证,关于中国文字起源,一般认为在距今约5000

中国佛教与传统文化 (张腾斌)

学年学期:2013-2014第二学期科目名称:佛教与中国文化 院系:化学与环境学院 任课教师:李宜静 年级班级:化学(师范)6班 学生姓名:张腾斌 学号: 20112401025 专业:化学(师范)

读?中国佛教与传统文化? 探讨佛教流传与在中国社会的发展及影响 【摘要】?中国佛教与传统文化?是当代中国学养最深和最受尊敬的佛教学者方立天教授的大作,也是“当代中国人文大系”系列丛书之一。自从印度佛教东传至中国之后,便拉开了佛教在各个朝代发展的篇章,而佛教的发展对中国社会的各个方面也产生不同程度的影响。本书从佛教东传概况、佛教对中国社会发展的影响等方面入手,呈现对佛教各方面的研究成果。 【关键词】佛教东传发展政治伦理 佛教相关问题一直以来就是学术史上的研究热点之一,为人熟知的著作,如聂静洁的?20世纪西域佛教史若干问题研究述评?、杨明的?佛教伦理及其中国化发展?等,都对佛教东传及由于中国本土化而产生的一些文化现象有过一定的研究,但在佛教与中国政治的关系上相关学术研究占比例较小。 “本书如果能够对于宗教学工作者、人文社会科学工作者、外交统战工作者,以及导游和旅游者,提供各自需要的某些佛教知识,这对我来说,就是最大的安慰了。”可见,作者撰写这本书,是为读者了解“中国佛教文化与传统文化”提供基础知识。作者也明确表明,我们应当借助哲学、社会科学和自然科学的理性根据,克服、消除宗教心理来推倒神的虚构威严。这充分表现了作者虽是在研究宗教学,但其自身秉承无神论和唯物主义的观点,研究“神”的存在根本上是要树立人的尊严。因本人对宗教史的知识较为感兴趣,我挑选了?中国佛教与传统文化?这本书作为阅读书目且参考了部分学术文献,本篇文章将从印度佛教东传概况、佛教在中国各朝代发展情况及佛教与中国社会各方面互相影响的角度出发,梳理佛教与传统文化的知识线索,并提出个人对部分观点的看法和体会。 一、印度佛教东传概况

中国佛教寺院建筑的历史与发展历程

中国佛教寺院建筑的历史与发展历程 中国传统建筑文化历史悠久,源远流长。佛教在传入中国两千多年的历史长河中,与华夏文明交汇融合,形成独特的建筑形制。 佛教建筑气势恢宏雄壮,融汇了佛教与中国传统古建筑的特色,寺院建筑之美展示出宗教与自然天人合一的和谐韵味,佛教建筑映射出的美学精神蕴藏在精密的土木结构与宗教艺术风韵之中,谱就出建筑深邃的精神境界。 建筑是土木构建的无字史书,中国寺院的建筑之美在于殿堂亭廊与青山流水和蓝天白云间的相互呼应,含蓄蕴广,大气庄严,认知寺院,就是学习佛教历史;建筑是凝固的音乐,感受殿堂,就是聆听历代高僧大德心声的歌咏;建筑是永恒的诗篇,读懂塔阁,也就理解了宗教精神中的人文情怀。 自殷周至唐代的一千多年中,建筑制式从宫殿、王府、署衙、宅第等,逐步形成以宫殿为主、由层层院落组合而成的传统模式。殿的位置是崇高的、神圣的、显赫的,是帝王定夺国家大事的场所,也是祭祀天地,社稷、神灵和祖宗牌位的地方。所以佛教寺院中,供奉佛像、礼佛、诵经的地方也应该是殿,这是中国人早已习惯并经常采用的形式。

唐代著名僧人道宣(596~667年),在制定的僧团制度中,确定了僧人行为准则、仪式、以及僧人出家去除俗姓等,并规定寺院的建筑标准,明确提出殿是寺的中心。 佛教传入中国后,皇帝及王公贵族们,出于对佛教的崇敬,往往“舍宅为寺”。促进了佛寺形制的彻底转变。以“前厅为大殿,后堂为讲堂”,由此出现了以佛殿为主的佛寺类型。 这些宅第都以大殿为主体建筑,改成寺院后,对佛教建筑的布局和设计产生了深远影响。塔式的佛堂不利于节约建筑材料和建造工时。这种佛殿制式完全采用了我国传统建筑的中轴线对称布置的多进式院落布局,主要建筑物山门、主殿等都布置在中轴线上。到了宋代,以殿为中心的佛教建筑,又被禅宗发展成“伽蓝七堂”的建筑形式。七堂,即指佛堂、法堂、僧房、库房、山门、西净、浴室等。自此,佛教建筑已全部中国化了。 佛教建筑是中国古代建筑中重要的门类,以始建洛阳白马寺的东汉明帝时算起,汉传佛教建筑的发展约有2000年的历史。佛教建筑历史的遗存跨越年代久,覆盖类型广,在造型形式上变化最多。

佛教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影响

佛教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影响 佛教已经在中国传播了两千多年了。在中国,佛教作为一个宗教,在朝代不断更替,外来文化不断传进,文化之间不断交流,冲突,融合,分裂的历史进程中,佛教仍然深深的扎根于中国,佛教仍然深深的影响着中国人的日常衣食,语言,思想,文学,艺术,建筑等领域,是中国的主要宗教,同时也是中国拥有最多信徒和传播最广的宗教,这充分说明了佛教的包容性和佛教在中国的本土性。可以毫不犹豫的说,佛教对中国的传统文化是有很大的影响的,甚至,佛教文化已经成为了中国文化的一部分。 佛教在中国主要是通过佛寺的兴建来传播的,古代就有诗人写道,南国三百四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可见,佛教在中国兴建了大量的佛寺。而且,佛教还兴建了大量的石窟建筑,今天还大量存在,成为了宝贵的旅游资源。同时,佛教信众还兴建了大量的和佛教偶像有关的庙宇,像观音,如来之类的佛教偶像庙宇,在中国,到处都是。佛教传播的同时也影响了中国人的房屋建筑的形式,像佛塔,今天还影响着中国人的建筑形式,今天的上海金茂大厦,台北的101大厦都模仿了佛教的佛塔建筑。 中国的传统文化是儒家文化,注重家国,伦理的关系,而佛教关注的是众生,是众生平等。当然中国的文化和佛教的文化没有优劣的对立关系,而且因为佛教的包容性,迎合了统治者的统治思想和中国人的传统的思想,所以佛教在中国可以很好的传播和融合中国的传统文化,继而改变中国人的某些思想观念。因此,佛教文化是中国传统文化的很好的补充,对中国人的某些思维方式有一些补充式的改变。 佛教作为一个古老的宗教,肯定有它的自己的文化,像佛教的经卷,佛教的雕塑,佛教的绘画,佛教的建筑等等。自丝绸之路开通以来,佛教徒怀着虔诚的求知之心,到印度求佛经。但是,大多数的经卷是印度的文字,要翻译,因此就出现的很多新的佛教语言和词句,这些语言和词句通过佛教的传播,融入了中国的语言文字文化中。而且佛教的绘画也影响了中国绘画技法,像关于佛像的绘画,特别是敦煌的飞天绘画,结以中国的嫦娥,为广大人们熟知。 佛教的传入还影响了中国的传统节日,比如元宵节的挂灯笼。佛教的音乐也对中国的音乐有很大的影响,像台湾的著名歌手齐秦的姐姐齐豫就是著名的佛教徒,同时也是著名的佛教音乐歌手。在民间,佛教音乐也很盛行,像峨眉山的佛教音乐和道教音乐就有很好的交流和融合,广受佛教信众的欢迎。 近年来,随着中国的经济水平,人们的生活水平的提高,寻根的潮流,各种文化的复苏和交流,人们急于寻找对社会发展的各种迷惑和不解的答案,佛教又开始兴盛起来。佛教应该抓住机遇,以在中国的两千多年的传播经验,以佛教对中国文化的深深的影响为依据,扎根于社会主义中国,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适应中国人的传统文化,适应中国人的生活的基础上,做进一步的传播。可以预见,未来,佛教在中国一定会佛光普照。

古印度佛教对中国文化的影响

古印度佛教对中国文化的影响 印度和中国都是具有五千年以上的文明古国,二者的文化交流最早可以追溯到秦汉时期。古印度是四大文明古国之一,他的文化带有明显的宗教性、延续性和多样性的特征。印度文化是一种充满浓厚宗教色彩的文化,并且印度人以善于内省和沉思而著称。在这片辽阔的土地上多种宗教长期存在,作为世界三大宗教之一的佛教就发祥于这片土地。佛教产生于公元前6—前7世纪,它的兴起是列国时代印度社会政治经济的巨大变化在宗教和思想领域的反映。佛教在阿育王时代开始急剧想外传播,在东汉时代,佛教传入中国。在南北朝时期,佛教传播于中国各地。至隋唐时代,由于统治者的大力推崇和扶持,佛教在中国继续传播,并与儒、道相鼎立,成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一个部分。可以说佛教对中国文化产生了巨大的影响。 (以魏晋南北朝为例) 一、印度佛教对哲学的影响 佛教传入中国以后使得中国佛教哲学成为一只单独的思想流派。这影响到中国人是世界观、时空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1、佛教与道教 道教是中国本土的宗教,由张道陵的五斗米道发展壮大成完备成熟的宗教。道教的教义是以道家对儒家的反动思想,也就是“无”的世界观思想为基础,此外又由于不满东汉王朝的政治,转而以宗教表现其志向。道教具有强烈的民间色彩,除各种行事外,又在各地建立义舍,以便利信徒,于是逐渐成为庞大的反儒家、反佛教的宗教。但不可否认的是道教在其发展过程中吸收了部分佛教教义。 佛教与道教,一个是外来宗教,一个是本土宗教,但是二者在我国的兴起处于同一个时期,既相互依存又相互斗争,但是结果却是双方共同得益,共同发展。佛道二者能够共生共存,很重要的一个原因是二者具有共同点,例如在教义上,佛教和道教都主张离欲脱俗,去追随现实生活以外的东西。从哲学上看,佛教与《道德经》也有契合点。 2、佛教与儒家思想 儒家思想是以尊卑等级的仁为核心的思想体系,是中国影响最大的流派,也是中国古代的主流意识。儒家学派对中国,东亚乃至全世界都产生过深远影响。作为中国的主流思想。儒家思想深深扎根于政治制度,深入统治阶级和民众心中,其地位不可动摇。因此佛教只能够避其锋芒,采取迂回的方式进行传播。但是即使是采取这样的方式,还是引起了三武一宗事件”(“三武”是北魏太武帝、北周武帝、唐武宗;“一宗”是后周世宗),又称“灭佛事件”。 在此期间出现了一次不得不提有关于佛与儒之间的辩论:关于神灭与神不灭的辩论。在南齐事情范缜的《神灭论》对佛儒两家都是一个大的冲击。这篇文章是以儒家的无神论的思想来批驳佛教的根本思想。但是最后却在梁武帝时期进行了一次对无神论的大规模的绞杀。 从以上二个事例可以看出来,佛教在中国有一个从无到有,从弱到强的发展过程。 3、玄学 摆脱两汉经学的束缚自然与真言意与形神魏晋风流:颖悟旷达真率之美从玄言到理趣。魏晋时期形成一种新的世界观和人生观,它的理论形态就是魏晋玄学。魏晋玄学的形成和老庄思想有明显的关系,东晋以后又吸取了佛学的成分,步入新的阶段。这是一种思辨的哲学,对宇宙、人生和人的思维都进行了纯哲学的思考。它和两汉的神学目的论、谶纬宿命论相比,是一个很大的进步。魏晋玄学提供了一种新的解释经籍的方法,对于打破汉代繁琐经学的统治也起了积极的作用。从两汉经学到魏晋玄学,是中国思想史的一大转折。 二、印度佛教对诗歌的影响

中国古代佛教寺院的主要建筑设计特点是什么

中国古代佛教寺院的主要建筑设计特点是什么 类型:根据已知的历史文献、考古发掘和实物材斜,大体可将流行于我国中土的佛寺划分为以佛塔为主和以佛教为主的两大类型。 特点:从构造的角度,中国古代寺院建筑的特点可以归纳为7项: ①使用木材作为主要建筑材料,创造出独特的木结构形式,以此为骨架,既达到实际功能要求,又创造出优美的建筑形体以及相应的建筑风格。②保持构架制原则。③创造斗栱结构形式。④实行单体建筑标准化。⑤重视建筑组群平面布局⑥灵活安排空间布局。⑦运用色彩装饰手段 从传统文化的角度可以概括为5个方面:①很少真正的建筑学理论。。②儒家传统的礼制思想是指导建筑创作的主要思想,而以风水堪舆之说作为补充。③充满了中国人现实主义的处世态度。。④标准化的建筑个体要通过建筑空间的组合来表达个性,建筑群体的布置是传统建筑艺术的精髓,处处反映着时间和空间结合的理性思维方式和人与自然的亲和关系。⑤以象征主义手法表现特定的主题 1、中国古建筑以木材、砖瓦为主要建筑材料,以木构架结构为主要的结构方式。 此结构方式,由立柱、横梁、顺檩等主要构件建造而成,各个构件之间的结点以榫卯相吻合,构成富有弹性的框架。中国古代木构架有抬梁、穿斗、井干三种不同的结构方式。抬梁式是在立柱上架梁,梁上又抬梁,所以称为"抬梁式"。宫殿、坛庙、寺院等大型建筑物中常采用这种结构方式。穿斗式是用穿枋把一排排的柱子穿连起来成为排架,然后用枋、檩斗接而成,故称作穿斗式。多用于民居和较小的建筑物。井干式是用木材交叉堆叠而成的,因其所围成的空间似井而得名。这种结构比较原始简单,现在除少数森林地区外已很少使用。木构架结构有很多优点,首先,承重与围护结构分工明确,屋顶重量由木构架来承担,外墙起遮挡阳光、隔热防寒的作用,内墙起分割室内空间的作用。由于墙壁不承重,这种结构赋予建筑物以极大的灵活性。其次,有利于防震、抗震,木构架结构很类似今天的框架结构,由于木材具有的特性,而构架的结构所用斗拱和榫卯又都有若干伸缩余地,因此在一定限度内可减少由****对这种构架所引起的危害。"墙倒屋不塌"形象地表达了这种结构的特点。 2、中国建筑的平面布局具有一种简明的组织规律 就是以"间"为单位构成单座建筑,再以单座建筑组成庭院,进而以庭院为单元,组成各种形式的组群。就单体建筑而言,以长方形平面最为普遍。此外,还有圆形、正方形、十字形等几何形状平面。就整体而言,重要建筑大都采用均衡对称的方式,以庭院为单元,沿着纵轴线与横轴线进行设计,借助于建筑群体的有机组合和烘托,使主体建筑显得格外宏伟壮丽。民居及风景园林则采用了"因天时,就地利"的灵活布局方式。 3、中国古代建筑造型优美 尤以屋顶造型最为突出,主要有庑殿、歇山、悬山、硬山、攒尖、卷棚等形式。 庑殿项也好,歇山顶也好,都是大屋顶,显得稳重协调。屋顶中直线和曲线巧妙地组合,形成向上微翘的飞檐,不但扩大了采光面、有利于排泄雨水,而且增添了建筑物飞动轻快的美感。 4、中国古代建筑的装饰丰富多彩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