变质岩(糜棱岩)岩石标本的观测鉴

认识几种常见的岩石(一次修改稿)

认识几种常见的岩石 执教老师:台州市临海大洋小学徐寒英 教学目标: 科学概念: 1、初步认识板岩、砂岩、花岗岩、大理岩、石灰岩、砾岩等几种常见的显著特 征。 2、不同种类的岩石在结构和构造上有不同的特征。 过程与方法: 1、观察、记录、描述几种常见岩石的颜色、结构、构造。 2、根据岩石的特征对照有关资料识别岩石。 3、根据需要对岩石进行观察、比较、及查阅相关资料。 情感态度价值观: 1、认识到认真细致的观察、比较、记录和描述的重要。 2、通过说说猜猜的组织形式,培养学生科学交流的质疑意识和互动有效性。 3、培养收集、研究岩石的兴趣。 重点:观察、记录、描述几种岩石的特征。 难点:1、描述岩石。2、根据岩石的特征对照资料识别岩石。 分组实验:1号花岗岩、2号大理岩、3号石灰岩、4号板岩、5号砂岩、6号砾岩、镊子、滴管、滴瓶、稀盐酸、放大镜、水杯、湿毛巾、玻璃皿。演示实验:岩石标本、滴管、稀盐酸、滴瓶、玻璃皿、相关课件 课前游戏: 师:我们先来玩一个说说猜猜的游戏,老师描述出我们班某一位同学的体貌特征,请大家猜猜他是谁。他黑头发、两只眼睛、二只耳朵、一个鼻子、一张嘴,他是谁? 师:也就是说我们无法说出他具体是谁!那你觉得老师应该怎样描述?是啊!只有描述出这位同学区别于其他同学的,最好是独一无二的明显特征,别人才容易猜出来。 师:哪位同学能描述出某位同学的明显特征。 生:描述(2个) 师:(你成功了!说明你已经描述出这位同学的明显特征了,或是:这位同学还有没有最最明显的特点)现在改变一下方式,谁来描述让老师来猜,我能猜出来,你们就成功了!谁来描述? 生:描述。 师:说实话,老师还真不能一下子猜出来!能不能把这位同学最最明显的特点描述出来?看来说说猜猜的游戏,说的人一定要抓住明显的特征来描述。猜的人一定要熟悉、认识被猜的对象。 教学过程: 一、引入课题(1分) 有请今天说说猜猜的主角闪亮登场(出示:几种常见的岩石图片)它们是我们生活中常见的岩石,要说说猜猜这些岩石,首先得认识它们。(板书:认识几种常见的岩石) 二、观察岩石实验(9分) 1、讨论观察方法

岩石手标本和镜下鉴定范文

一)橄榄岩 手标本号: No. 101 产地: xx 产状: xx 包体 岩石为绿色,色率100,半自形中粒等粒结构,块状构造;矿物成分以橄榄石为主,辉石次之。 橄榄石:95%,浅黄绿色为主,少量颗粒呈橄榄绿色、浅褐黄、褐绿色、绿黑色,粒状,2-3mm 为主,晶面玻璃光泽,透明;无解理,贝壳状断口明显。 辉石:5%,褐黑色,短柱状?粒状,1?2mm为主,可见解理,解理面上玻璃光泽。 岩石XX,无次生变化。 命名: 中粒辉石橄榄岩 薄片号___________ 镜下结构特征: 岩石为中粒半自形?自形等粒镶嵌结构。 构造特征: 块状构造 橄榄石:85%,无色,半自形-自形粒状,短柱状,粒径2- 2.5mm 为主,具一组不完全解理,多数仅见裂纹,最高干涉色III 级兰绿,平行消光,在消光位附近可见环带结构,二轴晶 (一)2V?85° 普通辉石:7%,具很浅的绿色调,半自形短柱状,粒径2mm± 为主,正高突起,可见

两组完全解理,夹角近于90°,柱状切面上仅见一组完全解理,最高干涉色II级黄,斜消光Ng A C= 44°±二轴晶( + ), 2V大约等于60° 透辉石:8%,无色透明,半自形短柱状,粒径2mm± 为主,正高突起,可见两组完全解理,夹角近于90°,柱状切面上仅见一组较密集的完全解理,最高干涉色II级橙红,斜消光Ng A C= 40°+二轴晶( + ), 2V大约等于56° 副矿物: 尖晶石:1%±褐黄?褐绿色,自形,正极高突起。正交偏光镜下为全消光,均质体°次生矿物: 滑石:1%,淡绿色,正低突起,沿橄榄石颗粒边缘,裂缝内部分布,正 交偏光下可见为垂直裂隙壁的细小纤维晶体,I 级黄及以上的干涉色° 次生变化: 橄榄石发生了弱滑石化,沿颗粒边缘及裂缝变化° 矿物形成顺序: 橄榄石,普通辉石,尖晶石—蛇纹石° 岩石名称: 中粒尖晶石二xx 橄榄岩 (二)橄榄xx 辉长岩 手标本号:105 产地: xxxxxx 产状: 侵入xx 岩石为暗灰色,色率约55?60,半自形中粒等粒结构。矿物颗粒一般在2 -4mm 之间,块状构造。 主要矿物:

测定岩石标本物性参数

测定岩(矿)石标本磁物性参数技术方法及工作细则 陕西省核工业地质调查院 2014年四月

测定岩(矿)石标本磁物性参数技术方法及工作细则 一、物性参数 σ) SI 单位为千克每立方米,符号为kg / m 3 换算单位: 103kg / m 3=1 g / cm 3 (2) 磁性单位 :磁化率的单位为:SI(k) 与CGSM 单位换算如下:4πSI(k) = 1 CGSM(k) :磁化强度的单位为:安培每米(A/m ) 与CGSM 单位换算为:A/m=10-3 CGSM( M ) (D)与磁倾角(I)的单位均为:°(度) (3)、电性单位 ρ):电阻率的单位为:Ω·m (欧姆·米) η):极化率的单位为:% (百分数) 可见,岩矿石物性标本应具有地质单元的代表性、统计样本的代表性、空间分布的代表性。岩矿石物性数据应具有地质描述的准确性,参数测定的精确性,数理统计的合理性,构造岩矿石物性数据的可靠性。 专门的岩矿石物性调查工作应单独进行技术设计编写,物探中的物性工作可参考专门的岩矿石物性调查工作编写技术设计,也可作为相应项目的一部分编写设计。 误差计算公式有两种: a) 平均相对误差为:%100Bi Ai -n 1i i n 1i ?+B A =∑=μ

b) 均方误差为: n B A n i i i 2) ( 12 ∑=- ± = ε 式中:μ—平均相对误差;ε—均方误差;n —检查样品数;A i ——第i件样品一次测量结果; B i ——第i件样品另一次测量结果。 二、测定物性参数的仪器设备 (1) 密度测定仪器 ①、密度测定仪器 其种类包括:大称、密度计和电子天平等。大称宜用于第四系松散沉积物的密度测定;密度计和电子天平宜用于固结岩矿石的密度测定。 ②、测定密度仪器的测程为1000~7000kg / m3。 ③、仪器检查与性能测定:按仪器使用说明书规定进行仪器检查与性能测定。根据样品质量的范围,在测定过程中应使用相应质量大小的砝码进行仪器标定。 ④、仪器维护:维护砝码的清洁,以保证砝码质量的稳定。 (2) 磁性测定仪器 ①、磁性测定仪器:类型主要有:无定向磁力仪、线圈感应式岩样磁力仪、卡帕桥、旋转式磁力仪、磁勘查所使用的高精度磁力仪等。 ②、磁性仪器灵敏度要求:专门测定磁性仪器要求的灵敏度不低于 10-6SI,其他类仪器的灵敏度应为10-6SI 量级,能够测量强磁性样品的磁性。 ③、仪器检查与性能测定 按仪器使用说明书规定进行仪器检查与性能测定。根据磁性强弱,应有相应测程的标准磁性样品进行仪器标定。 ④、仪器维护与使用 宜在无磁空间或磁场稳定的空间使用磁性测定仪器,使用中应注意仪器的防尘、防潮,防止电磁干扰 (3) 电性测定仪器 ①、电性测定仪器 种类主要有:改进的微机激电仪、电阻率桥等。

工程地质矿物与岩石标本室参观

工程地质矿物与岩石标本室参观 实习报告 工程地质有六周的课程,之前的大概三周我们学习了矿物,一直都是在老师的ppt上看到各种岩石的照片,各种形态颜色的都有。还因为主教教室渣渣的大屏幕效果,我们都无法尽情仔细得观察那些岩石,所以老师安排了位于工学部六教的岩石标本室的参观活动,大家怀着一种期待的心情去到了那里,也第一次亲身接触体会与实地观察研究课堂上出现在幻灯片图片上的岩石与矿物。 踏入陈列着各种各样岩石与矿物的标本室,看到成排的展览柜和上面的岩石,震惊的同时也感受到一种时间的味道弥漫四处。尽管它们是由各种化学元素组成的,但同时它们也是时间与空间流动变化而孕育出来的产物。 亲身去标本室去接触观察实物比在课堂上和课本上去看要更好的去理解和记忆,比抽象的理解和记忆更能让人接受,也让我们把实物与我们在课堂上学到的知识联系起来。首先,是对矿物与岩石的区分:矿物是地壳中的元素在各种地质作用下形成的天然单质或化合物;岩石是地壳的基本组成物质,是内外动力地质作用的产物,岩石是由矿物组成的(简单的说,矿物较为单一,是单独元素不同排列方式或化合物的分子相对关系组成的;而岩石是由矿物组成,是一个包含于被包含的关系)。 刚刚进入标本馆,和我们强调今天主要看的是矿物,观察矿物的颜色、透明度等,另外还有三大类岩石的特点和区别。 一、矿物 (1)矿物的物理性质之一是硬度 1-萤石2-磷灰石3-正长石 4-滑石5-石膏6-方解石

7-石英8-黄玉9-刚玉 (2)条痕和颜色 颜色是矿物最直观的一种性质,条痕则是矿物粉末的颜色,通常将矿物在无釉瓷板上刻画后观察。 (3)常见的矿物 黄铁矿石英赤铁矿褐铁矿方解石白云石石膏橄榄石辉石角闪石斜长石白云母黑云母绿泥石蛇纹石滑石高岭石 二、三大岩石 1.沉积岩 由沉积物固结变硬而形成的岩石。 沉积岩的构造:(1)层理构造 (2)递变层理 (3)波痕与泥裂 常见的岩石:(石)灰岩、白云岩、页岩、 砂岩 2.岩浆岩(火成岩) 是岩浆作用的产物,有喷出岩与侵入岩(深成--浅成) 根据结构分类有:显晶质结构、斑状结构、隐晶质结构 根据构造分类有:块状构造、气孔与杏仁构造、流纹构造、柱状节理构造、枕状构造 常见类型的岩石:花岗岩(侵入岩)、玄武岩(喷出岩) 3.变质岩

认识几种常见的岩石》

《认识几种常见的岩石》教学设计 一、本课时所属单元教学内容概述,本课时在单元中的位置 《认识几种常见的岩石》是四年级下册第四单元的第二课,第四单元可分两块内容“岩石”和“矿物”,前三节课主要探究“岩石”后三节课主要探究“矿物”,前三节探究“岩石”课是相互联系,逐步深入的。第一课“各种各样的岩石”就是让学生基于生活经验和已有知识水平,运用多种感官方法对岩石进行观察,获取岩石在表面的信息和一些有关岩石外部的特征,能根据一定的特点对岩石进行简单的分类。第二课“认识几种常见的岩石”是在学生学会运用多种方法观察岩石外部特征基础上深入观察岩石的结构和颗粒,并采用不同的方法(借助工具和实验)来观察岩石,初步认识常见的几种岩石的显著特征,并利用这些显著的特征,根据资料能够对岩石进行识别,初步了解构成岩石的颗粒,为第三课“岩石的组成”打下学习基础,第三课则更深入地让学生分析构成岩石的颗粒即岩石构成岩石的矿物。 本节课围绕两个探究活动展开:一是进一步观察岩石。对页岩、花岗岩、大理岩、石灰岩等几种常见的岩石进行进一步的观察,以了解岩石的结构和构造为主要的观察目的,通过新的观察方法和简单的实验,认识几种常见岩石的显著特征,关注岩石的本质特征。二是怎样识别岩石。要求学生在进一步观察岩石的基础上,综合概括不同编号岩石的显著特征,并根据岩石的显著特征,对照岩石资料来识别岩石,最后验证自己的判断。 二、学情分析 科学概念方面:学生在生活中已经积累了部分对岩石的了解,并且通过第一课的学习,知道需要用多种方法观察岩石,如何比较准确地描述岩石的特征,知道岩石在颜色、花纹、手感等方面有各自的特点,并能根据特点对岩石进行分类。 科学探究方面:通过近两年的科学课的学习,学生已初步具有观察、描述、交流能力;已有初步收集信息和处理信息(特别是通过观察与实验获取信息)的能力,理解收集、处理信息的技术对科学探究的意义;能具有表达和交流的能力,认识表达和交流对科学发展的意义。学生初步形成描述能力和综合概括的能力。然而在实际过程中,让学生真正去正确描述岩石的特征,关注岩石本质特征是困难的,学生的观察很容易只停留在对岩石外在特点的观察和描述上。如何悉心指导学生使用新的观察方法和简单的实验,引导学生要关注岩石本质特征就是本课教学设计的关键所在。 情感态度方面:四年级学生初步具有勇于创新,独立思考,敢于提出自己的新见解;尊重反映客观事实和客观规律的科学原理;依据客观事实的出结论,能够根据科学事实修正自己的观点;有一定的合作意识。但还往往容易以原有的经验判断甚至想象来代替实际科学实验情况,因此要在课堂中强调科学活动的实证精神的培养。 三、教学目标 科学概念: 1.初步认识页岩、砂岩、花岗岩、大理岩、石灰岩、砾岩、等几种常见岩石的显著特征及用途。 2.不同成因的岩石在结构和构造上有不同的特征。岩石的特征和他的成因有关。 过程与方法: 1.观察、记录、描述几种常见岩石的颜色、结构、构造。 2.根据岩石的显著特征对照有关资料识别岩石。 3.根据需要对岩石进行观察、比较、及查阅相关资料。 情感态度价值观: 1.认识到认真细致地观察、比较、记录、描述的重要性。 2.通过组内分工合作,描述汇报,培养学生合作、交流、质疑意识。 3.培养收集、研究岩石的兴趣。培养学生仔细观察、比较、认真记录的科学态度,以及积极探究的精神。 四、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观察、记录、描述几种岩石的特征。 教学难点:根据岩石的特征对照资料识别岩石。

四下3-4《制作岩石和矿物标本》

4.制作岩石和矿物标本 【教材简析】 岩石和土壤不仅是组成地球外壳的重要物质,而且还是人类赖以生存的物质基础,是与人类生活关系最密切的圈层。本课制作岩石和矿物标本,学生运用前几课的学习所得,通过进一步查阅图鉴,来亲自制作岩石和矿物标本。通过制作标本活动,学生既学会了制作方法,又增强了识别岩石和矿物的本领与兴趣,加深对岩石和矿物特性的认知。 【学情分析】 通过前几节课的学习,学生已经初步认识了几种常见的岩石,并且也掌握了一些观察岩石的视角与方法,从肉眼的初步观察到使用工具的细致观察等。第三课的学习中,学生也了解到岩石是由矿物组成的,通过对花岗岩的组成成分的观察,引出了石英、长石、云母三种矿物,进而通过对其颜色、条痕、透明度、光泽的观察、比较与描述,知道了三种矿物的特性,初步学会了观察方法,对矿物的观察、特性的描述始终与观察岩石的组成活动相伴而行。本节课是引导学生综合运用前面所学知识,以制作岩石和矿物标本的形式,借助图鉴对更多的岩石和矿物进行识别。学生在识别和探究的过程中,不仅可以学会制作标本的方法,还增强了识别岩石和矿物的本领与兴趣,加深对岩石和矿物特性的认知。 【教学目标】 科学概念目标 ·岩石和矿物的不同特征是识别它们的依据。 科学探究目标 ·能够用采集来的岩石和矿物制作标本。 ·能够对照标本图鉴,根据岩石矿物的特征识别采集到的标本。 科学态度目标: ·体会到制作岩石和矿物标本的乐趣。 ·培养认真细致的科学态度以及团结合作的精神。 科学、技术、社会与环境目标 ·岩石矿物标本的制作为科学研究提供重要依据。 【教学重难点】 重点:利用所学知识,对采集来的岩石和矿物进行标本制作。 难点:对照标本图鉴,对采集到的岩石和矿物进行识别。

认识常见岩石

认识常见岩石班级同组学生姓名 观察岩石标本的记录:

《认识常见岩石》教学实录及意图教学目标 1.会用感官和工具认识常见的岩石,并能在观察实验中发现岩石的一些基本特征。知道常见岩石在颜色、结构、软硬等方面的不同和遇酸反应中的不同特征。 2.能够用自己喜欢的方式(如语言、文字、图画等)记录观察结果,能够用恰当的词语描述观察实验等探索性活动。 3.意识到形成合作探究、细致观察的科学习惯的重要性。 教学准备 教师准备:用于分组观察的岩石标本(1号:花岗岩, 2号:砂岩,3号:页岩,4号:石灰岩,5号:大理岩)、其它标本(6号:玻璃,7号:砖头,8号:煤,9号:水泥)、放大镜、小刀、烧杯、滴管、稀盐酸、课件、盘子。 学生准备:自己采集的各种岩石标本,查阅的有关岩石的资料。 教学过程 (活动一:议一议岩石在哪儿) 师:(出示岩石)这是一块岩石,在哪儿可以找到它呢?(播放课件)生:岩石在高山上。 生:岩石在水中。 师:你是怎么知道的? 生:我是刚才看录像知道的。 生:我是凭自己的经验得到的。 师:真棒!还可以在哪儿找到岩石呢? 生:岩石在大海边、建筑工地上也有...... [意图:课件展示岩石在哪儿,充分调动了学生原有的经验,为下面挑岩石的活动作铺垫。]

(活动二:挑一挑哪些是岩石) 师:知道今天研究什么吗? 生:岩石。 师:只不过今天研究的岩石被老师不小心和其它的东西混合在一起了,能把岩石挑出来吗? (学生兴致勃勃地说“能”,接着各组开始挑岩石。) 师:找到了吗? 生:1-5号是岩石,因为他们很硬,我有感觉的。 师:其他小组同意吗? 生:同意。 师:那为什么认定其它的就不是岩石呢? 生: 6号是玻璃,7号是砖头,9号是水泥,它们是人工造的,不是自然界形成的。 生:刚才听到岩石是自然形成的介绍,我觉得8号煤也是岩石, 因为它也是自然界形成的! 生:对!我看过《百科全书》了,煤属于自然界沉积的物体,属于岩石。 [意图:给学生一个挑岩石的任务,驱动学生根据经验认岩石,不管认识还是不认识,都会让学生探究岩石面临感兴趣的问题,激发探究欲望。] 师:说得真精彩,同学们凭借自己的经验挑出了1—5号,还有8号岩石,老师看到这几块岩石忽然想到一个问题(出示幻灯片:家中地面装修的情景和1—5号岩石的图片),老师家中正在装修地面用的是哪种岩石? 生:用花岗岩,因为花白相间,好看光滑。 师:哪号是花岗岩,你是怎么知道的?

小学科学:认识几种常见的岩石

《认识几种常见的岩石》教学设计 台州市临海大洋小学徐寒英 【教材分析】 《认识几种常见的岩石》是四年级下册第四单元的第二课,第四单元可分两块内容“岩石”和“矿物”,前三节课主要探究“岩石”后三节课主要探究“矿物”,前三节探究“岩石”课是相互联系,逐步深入的。第一课“各种各样的岩石”就是让学生基于生活经验和已有知识水平,运用多种感官方法对岩石进行观察,获取岩石在表面的信息和一些有关岩石外部的特征,能根据一定的特点对岩石进行简单的分类。第二课“认识几种常见的岩石”是在学生学会运用多种方法观察岩石外部特征基础上深入观察岩石的结构和颗粒,并采用不同的方法(借助工具和实验)来观察岩石,初步认识常见的几种岩石的显著特征,并利用这些显著的特征,根据资料能够对岩石进行识别,初步了解构成岩石的颗粒,为第三课“岩石的组成”打下学习基础,第三课则更深入地让学生分析构成岩石的颗粒即岩石构成岩石的矿物。 本节课围绕两个探究活动展开:一是进一步观察岩石。对板岩、花岗岩、大理岩、石灰岩等几种常见的岩石进行进一步的观察,以了解岩石的结构和构造为主要的观察目的,通过新的观察方法和简单的实验,认识几种常见岩石的显著特征,关注岩石的本质特征。二是识别岩石。要求学生在进一步观察岩石的基础上,综合概括不同编号岩石的显著特征,并根据岩石的显著特征,对照岩石资料来识别岩石,最后验证自己的判断。 【教学目标】 科学概念: 1、初步认识板岩、砂岩、花岗岩、大理岩、石灰岩、砾岩等几种常见岩石的显著特征。 2、不同种类的岩石在结构和构造上有不同的特征。 过程与方法: 1、观察、记录、描述几种常见岩石的颜色、结构、构造。 2、根据岩石的显著特征对照有关资料识别岩石。 3、根据需要对岩石进行观察、比较、及查阅相关资料。 情感态度价值观: 1、认识到认真细致地观察、比较、记录、描述的重要性。 2、通过组内分工合作,描述汇报,说说猜猜的组织形式,培养学生合作、交流、质疑意识。 3、培养收集、研究岩石的兴趣。 【教学重难点】 重点:观察、记录、描述几种岩石的特征。 难点:根据岩石的特征对照资料识别岩石。 【教学准备】 1、分组实验:1号花岗岩、2号大理岩、3号石灰岩、4号板岩、5号砂岩、6号砾岩、镊 子、滴管、滴瓶、稀盐酸、放大镜、碟子、水杯、湿毛巾。 2、演示实验:岩石标本、滴管、稀盐酸、滴瓶、碟子、相关课件 【教学过程】 一、引入课题 (出示:几种常见的岩石图片)它是我们生活中常见的岩石,要说说猜猜这些岩石,首先得认识它们。 二、观察岩石实验 1、(出示:花岗岩、砾岩)讨论观察方法 2、交流反馈 3、指导滴稀盐酸的方法 4、讨论观察记录表

教科版四年级下册科学3.4制作岩石和矿物标本教案

教科版四年级下册科学教案 第三单元岩石与土壤 第4课时制作岩石和矿物标本 【教学目标】 1.通过制作岩石和矿物标本,加深对上节所学习的岩石的组成的知识的理解。 2.锻炼制作标本的能力。 3.通过为标本编号和添加标签,掌握规范的标本制作方法,为学生系统的对岩石进行分类提供了 方法。 【教学重难点】 搜集岩石和矿物;制作标本时规范地编号和添加标签;交流自己的认识和感想。 【教学准备】 学生课前准备自行搜集岩石和矿物;放大镜、标本盒、便贴纸。 【教学过程】 一、情景导入,聚焦问题 搜集岩石和矿物,将它们做成标本保存起来,既能丰富知识、开阔眼界,还能增加生活情趣,是一件非常有意义和有趣味的事情。 二、学单导学,自主实验 1.制作前,明晰方法。 (1)需要准备的材料。 (2)给采集到的岩石和矿物编号。 (3)观察每一块已编号的岩石和矿物,对照岩石和矿物的标本图鉴,识别采集到的 标本。 (4)为岩石和矿物添加标签。 (5)将岩石和矿物按照编号顺序放置在小盒的格内,标签对应放好。 (6)展示制作完成的标本并交流。 2.制作中,围绕问题展开观察。 (1)你所搜集的岩石分别来源于哪里,它有什么特点?

(2)制作标本规范的步骤分为哪些? (3)怎么识别采集到的标本? 3.制作后,汇报交流结果。 标本制作方法:采集——编号——图鉴——添加标签——存放——展示。 三、深入研讨,建构认识 1.制作岩石、矿物标本的方法是怎样的? 2.通过制作标本,你对研究岩石和矿物又有哪些新的认识? 3.要想制作一盒精美的岩石和矿物标本,你认为该怎样做? 四、拓展应用,深化认识 采集更多的岩石和矿物,不断充实你的标本盒。 【板书设计】 制作岩石和矿物标本 方法与步骤:采集——编号——图鉴——添加标签——存放——展示。 【教学反思】 本课主要让学生了解制作岩石和矿物标本的主要过程,让学生对岩石和矿物有新的认识,并充实课内、课外的学习氛围。

岩石标本肉眼镜下对照-高清大图

ZK1909-B3ZK1909-b1石英闪长岩:鉴定方解石脉中不明红色矿物(2)ZK1909-b1 ZK1909-B5ZK1909-b2 ZK1909-B5ZK1909-b2矽卡岩:鉴定框内不明白色矿物(石英),呈灰白色(含石榴子石,辉石)ZK1909-b2 ZK1909-B6ZK1909-b3 ZK1909-B6ZK1909-b3矽卡岩:鉴定白色矿物(硅灰石?)见明显解理面(完全解理)ZK1909-b3

ZK1909-B7ZK1909-b4矽卡岩:鉴定框内不明黑色矿物及岩性,呈灰白色ZK1909-b4 ZK1909-B8ZK1909-b5 ZK1909-B8ZK1909-b5 矽卡岩:鉴定白色脉及矿物组成,灰黄色(含石榴子石较多) ZK1909-B9ZK1909-b6 ZK1909-B9ZK1909-b6矽卡岩:鉴定灰黄色矿物外包围的绿色矿物之间的关系绿泥石围绕石榴子石构成斑晶

ZK1909-B10ZK1909-b7 矽卡岩:鉴定框内灰黄色及绿色矿物组成及与脉的关系该片没有切到石榴子石,绿色为绿泥石ZK1909-B11ZK1909-b8石英闪长岩:鉴定框内不明红色矿物(1)ZK1909-b8 石英闪长岩:鉴定框内不明红色矿物(1)ZK1909-b8 ZK1909-B13ZK1909-b9 矽卡岩:灰绿色:变晶结构(含石榴子石,辉石)ZK1909-b9 矽卡岩:灰绿色:变晶结构(含石榴子石,辉石)ZK1909-b9

矽卡岩:鉴定矿物组成,呈灰绿色ZK1909-b10矽卡岩:鉴定矿物组成,呈灰绿色ZK1909-b10 ZK1909-B16ZK1909-b11叶腊石:鉴定矿物ZK1909-b11叶腊石:鉴定矿物ZK1909-b11 ZK1909-B17ZK1909-b12矽卡岩:鉴定框内绿色矿物ZK1909-b12矽卡岩:鉴定框内绿色矿物ZK1909-b12

常见岩石标本(地大)2

岩石名称:长英质糜棱岩 英文名称:Felsic mylonite 颜色:暗灰褐色 构造:流动构造 结构:糜棱结构 主要成分:由碎斑和碎基组成,眼球状碎斑长石60%,石英30%,碎基10% 所属岩类:变质岩\动力变质岩\糜棱岩 鉴定依据:产出于韧性剪切带;糜棱结构 成因:塑性动力变质而成 产地:北京密云 采集:周汉文 收藏:中国地质大学岩矿教研室 藏号:463 描述:周汉文数字化:周汉文

手标本照片 岩石名称:长石石英杂砂岩 英文名称:Feldsparthic quartzose wacke 颜色:浅灰 构造:块状构造 结构:中砂结构 主要成分:石英、长石、岩屑砂粒,泥基质 所属岩类:沉积岩\陆源碎屑岩\砂岩 鉴定依据:砂级碎屑>岩石的50%;泥基质>岩石的15%;碎屑中,石英占75-95%,长石>岩屑 成因:河、湖、海环境肮脏砂质沉积物的成岩产物 产地:南京 采集:刘东键 收藏:地大岩矿教研室 藏号:223 描述:邬金华数字化:邬金华 镜下照片

岩石名称:长石石英杂砂岩 英文名称:Feldspathic quartzose wacke 结构:中砂结构;砂粒分选中等,磨圆差 主要成分:石英、长石砂粒,泥基质 所属岩类:沉积岩\陆源碎屑岩\砂岩 鉴定依据:砂级碎屑>岩石的50%;泥基质>岩石的15%;碎屑中,石英占75-95%,长石>岩屑 成因:河、湖、海环境肮脏砂质沉积物的成岩产物 产地:南京 采集:刘东键 收藏:地大岩矿教研室 藏号:B223 描述:邬金华数字化:邬金华

手标本照片 岩石名称:长石杂砂岩 英文名称:Feldspathic wacke 颜色:灰 构造:块状构造 结构:中粗砂结构 主要成分:长石、石英、岩屑砂粒,泥基质 所属岩类:沉积岩\陆源碎屑岩\砂岩 鉴定依据:砂粒>岩石的50%;砂粒中石英<75%,长石/岩屑>3/1;泥基质>岩石的15%

岩石的观察与描述(附实例)

岩浆岩的观察和描述 对各类岩浆岩的观察和描述,要从以下方面入手: l.颜色 岩浆岩的颜色大致可分为浅色、中色和暗色几种。观察时,应分出原生色(即新鲜面的颜色)及次生色(即经过次生变化后风化面的颜色)。原生色可反映岩石的成分及形成环境,次生色可反映岩石的经历过程。 深成岩的颜色深浅,是暗色矿物含量和浅色矿物含量比率的反映。辉长岩、撖榄岩为深色;闪长岩为中色;花岗岩、霞石正长岩为浅色。 浅成岩的颜色深浅,多受矿物拉度大小。结晶程度的影响,如微晶和隐晶质岩石比相同成分的深成岩颜色深。 喷出岩的颜色深浅,则受到岩石成分、次生变化、结晶程度等方面的影响。此外,还受到强烈氧化燃烧作用的影响。通常玄武岩类多呈黑、黑绿色、蚀变后呈中绿~浅绿色;安山岩类呈深灰、暗紫~紫红色;流纹岩类呈浅灰~粉红色。 描述岩石颜色时,应分出新鲜面(原生色),风化面(次生色),分别加以描述。 2.结构 显晶质岩石,其主要造岩矿物粒度大致相等时,应写出粒度与习惯用结构名称。如中粒辉长结构、粗粒花岗结构、中粒二长结构、粗粒半自形结构等;

隐晶质至玻璃质岩石,应写明隐晶质结构或半晶质结构,或玻璃质结构。 具隐晶质至玻璃质的岩石,以及其它显微结构的岩石,只有在岩石薄片鉴定的情沉下,才能定出其具体结构。 3.构造 最常见的岩浆岩构造的种类不多,只须准确描述即可。侵入岩多具块状、斑杂状、条带状构造;喷出岩则多具气孔、杏仁、流纹构造等。 4.矿物成分 对矿物成分的观察和描述应包括以下内容:矿物名称、物性特点、粒度大小、百分含量等。 对显晶质等粒结构的岩石,应描述主要矿物、次要矿物、副矿物、次生矿物。描述时应按含量多的先描述,含量少的后描述,即“先多后少”的顺序。 对矿物特征的描述应包括以下几方面:颜色、形态及鉴定特征(包括可反映岩石的结构、构造等特征)、粒度、目估百分含量等。 岩石具斑状或似斑状结构时,应首先指明斑晶矿物在整个岩石中的目估百分含量,然后以斑晶矿物含量“先多后少”的顺序描述其特征。接着描述基质中矿物的特征,如矿物粒度呈细粒时,其描述顺序与要求同前述。当基质粒度小于细粒时,只要求指明主、次要矿物.不要求作详细描述。

各类常见岩石的主要特征

各类常见岩石的主要特征 。常见三大类岩石以其固有的特点相互区别,如表1所示。 表1深成岩、浅成岩、喷出岩的产状、结构、构造间的区别火成岩沉积岩变质岩均为原生矿物,成分复杂, 除石英、长石、白云母等原生矿物外,除具有原岩的矿物成分判尚常见的有石英、长石、角闪 矿物成分次生矿物占相当数量,如方解石、白有典型的变质矿物,如绢云石、辉石、橄榄石、黑云母 云石、高岭石、海绿石等母、石榴子石等等矿物成分 结构以粒状结晶、斑状结构为其以碎屑、泥质及生物碎屑、化学结构以变晶、变余、压碎结构为其特征 具流纹、气孔、杏仁、块状 构造 多以侵入体出现,少数为喷 发岩,呈不规则状为其特征特征构造多具层理构造、有些含生物化石具片理、片麻理、块状等构造产状有规律的层状随原岩产状而定分布粘土岩分布最广,其次是砂岩、石灰区域变质岩分布最广,次为接花岗岩、玄武岩分布最广 岩触变质岩和动力变质岩3、岩石综合肉眼鉴定步骤提示 肉眼对岩石进行分类和鉴定,除了在野外要充分考虑其产状特征外,在室内对手标本的观察上,最关键的是要抓住它的结构、构造、矿物组成等特征。具体步骤如下:

观察岩石的构造,因为构造从岩石的外表上就可反映它的成因类型:如具气孔、杏仁、流纹构造形态时一般属于火成岩中的喷出岩类;具层理构造以及层面构造时是沉积岩类;具板状、千枚状、片状或片麻状构造时则属于变质岩类。应当指出,火成岩和变质岩构造中,都有“块状构造”。如火成岩中的石英斑岩标本,变质岩中的石英岩标本,表面上很难区分,这时,应结合岩石的结构特征和矿物成分的观察进行分析:石英斑岩具火成岩的似斑状结构,其斑晶与石基矿物间结晶联结,石英斑岩中的石英斑晶具有一定的结晶外形,呈棱柱状或粒状;经过重结晶变质作用形成的石英岩,则往往呈致密状,肉眼分辨不出石英颗粒,且石质坚硬、性脆。 对岩石结构的深入观察,可对岩石进行进一步的分类。如火成岩中深成侵入岩类多呈全晶质、显晶质、等粒结构;而浅成侵入岩类则常呈斑状结晶结构。沉积岩中根据组成物质颗粒的大小、成分、联结方式可区分出碎屑岩、黏土岩、生物化学岩类(如砾岩、砂岩、页岩、石灰岩等)。 岩石的矿物组成和化学成分分析,对岩石的分类和定名也是不可缺少的,特别是与火成岩的定名关系尤为密切,如斑岩和玢岩,同属火成岩的浅成岩类,其主要区别在于矿物成分。斑岩中的斑晶矿物主要是正长石和石英,玢岩中的斑晶矿物主要是斜长石和暗色矿物(如角闪石、辉石等)。沉积岩中的次生矿物如方解石、白云石、高岭石石膏、褐铁矿等不可能存在于新鲜的火成岩中。而绢云母、绿泥石、滑石、石棉、石榴子石等则为变质岩所特有。因此,根据某些变质矿物成分的分析,就可初步判定岩石的类别。 在岩石的定名方面,如果由多种矿物组份组成,则以含量最多的矿物与岩石的基本名称紧密相联,其他较次要的矿物,按含量多少依次向左排列,如“角闪斜长片麻岩”,说明其矿物成分是以斜长石为主,并有相当数量的角闪石,其他火成岩、沉积岩的多元定名涵义也是如此。 最后应注意的是在肉眼鉴定岩石标本时,常有许多矿物成分难于辨认,如具隐晶质结构或玻璃质结构的火成岩,泥质或化学结构的沉积岩,以及部分变质岩,由结晶细微或非结晶的物质成分组成,一般只能根据颜色的深浅、坚硬性、比重的大小和“盐酸反应”进行初步判断。火成岩中深色成分为主的,常为

岩浆岩手标本详细描述

岩浆岩手标本详细描述 纯橄榄岩Dunite 照片名称:纯橄榄岩 Dunite 浅黄绿色,细粒结构,块状构造。几乎全由橄榄石构成,只有极少磁铁矿。 橄榄石浅绿到浅黄绿色,粒状,大小多0.5-1.0mm,最大可达2mm,透明,玻璃光泽或油脂光泽,硬度大于小刀。 磁铁矿黑色或钢灰色,细小粒状,较自形,均匀散布,含量约1%。 辉石橄榄岩Pyroxene peridotite

照片名称:辉石橄榄岩Pyroxene peridotite 暗灰绿色。细粒结构。块状构造。主要由橄榄石和辉石构成。橄榄石浅黄绿至橄榄绿色,透明自形粒状,大小约1-2mm,晶面玻璃光泽,断口油脂光泽,含量约80%。辉石黑色,粒状或短柱状,粒度与橄榄石相似,可见阶梯状解理面,玻璃光泽。含量约20%。分布均匀。 碳酸岩Carbonatite

照片名称:碳酸岩Carbonatite 灰色。细粒结构。条纹状构造。几乎全由方解石构成。 方解石无色或略显淡绿色调,粒状,大小1-3mm,解理发育,玻璃光泽,硬度小于小刀,滴稀盐酸剧烈起泡,含量达100%。 可见零星黑云母、磁铁矿和黄铁矿,总量不到1%。黑云母黑色厚板状,大小1-2mm,一组极完全解理。磁铁矿黑色,粒状,大小1mm左右。黄铁矿金黄色,自形粒状,大小1mm 辉长岩Gabbro 照片名称:辉长岩Gabbro 灰黑色。中细粒结构。块状构造。主要由均匀分布的辉石和斜长石构成。辉石黑色,粒状,大小2-3mm左右,可见正交的阶梯状解理,玻璃光泽,含量约45%。斜长石灰白色,透明或微透明,板状,粒度与辉石相似,可见光亮解理面上呈玻璃光泽。含量约55%。 斜长岩Plagioclasite

粤教粤科版小学科学四上第二单元第9课《制作岩石标本盒》练习

粤教粤科版小学科学四上第二单元第9课《制作岩石标本盒》练习粤教粤科版小学科学四上第二单元第9课时 《制作岩石标本盒》同步练习 一、填空题。 1、将岩石制作成(),能让我们更好地学习和认识常见的岩石。 2、标本盒应选择高度()厘米左右的塑料盒或纸盒,用硬卡纸把内部分隔成()厘米左右的方格。 3、岩石的外观()。我们可以根据岩石的(),给它们制作“身份证”。 4、岩石的“身份证”应该有()、()、()等内容。 5、岩石作为人们()和()的重要原材料,从古至今都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二、连一连:为物品选择出处。 云母水泥 石灰岩隔热材料 水晶玻璃 石英装饰品 石墨粉笔 防火衣铅笔笔芯 石膏石棉 三、简答题。 简述岩石标本盒的制作步骤。

粤教粤科版小学科学四上第二单元第9课时 《制作岩石标本盒》同步练习 一、填空题。 1、标本 2、4-5 5×5 3、千差万别特征 4、岩石编号、名称采集时间、采集地点、采集人岩石的颜色、大小等特征 5、生产生活 二、连一连:为物品选择出处。 云母水泥 石灰岩隔热材料 水晶玻璃 石英装饰品 石墨粉笔 防火衣铅笔笔芯 石膏石棉 三、简答题。 第一步:采集岩石; 第二步:把岩石砸成小块; 第三步:把岩石洗干净并晾干; 第四步:编号,作标签; 第五步:把岩石装进盒子里,用胶水和胶带纸把岩石固定住。 第三单元第16课《设计与制作:我们的小乐器》练习 粤教粤科版小学科学四上第三单元第16课时

《设计与制作:我们的小乐器》同步练习 一、填空题。 1、利用(),可以制作一件能发出()、()的声音的小乐器。 2、在制作小乐器之前,先要做一个初步的(),再寻找合适的()。 3、在收集到材料后,根据()制作小乐器。 4、排箫是由一排()的管子组成,每根管子底部都被()了。 5、在制作过程中,如果觉得不满意,可以进一步()设计。 二、判断题。 1、在制作乐器的过程中,可以不断地改进做好自己的小乐器。() 2、乐器的音准,在制作过程中就能准确达标。() 3、在制作小乐器时,可以不用设计图,想怎么做就怎么做。() 4、敲打饭碗可以发出不同的声音。() 5、可以根据声音的强弱、声音的高低来确定小乐器的制作方法。() 三、简答题。 简述橡皮筋琴的制作方法。

认识几种常见的岩石

《理解几种常见的岩石》 一、教学目标: 过程与方法: 1、会用感官和工具理解常见岩石,并能耐在观察实验中发现岩石的特征。 2、能够用相关的分类标准(如颜色、形状、软硬等)给岩石分类。能查阅岩浆岩、沉积岩、变质岩形成的相关资料。能够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语言、文字、图画)记录观察结果,能够用恰当的词语描述和观察实验等搜索等探索结果。知识与技能: 1、知道常见岩石在颜色、结构、软硬和遇算反应的特征。 2、知道岩石有岩浆岩、沉积岩、变质岩三种类型,了解岩浆岩、沉积岩、变质岩形成的过程。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欣赏自然界岩石的美丽,产生喜爱祖国山水的美好情感。 2、意识到岩石在生产、生活中的广泛应用。 二、教学重点: 知道常见岩石在颜色、结构、软硬和遇酸反应的特征。 知道岩石有岩浆岩、沉积岩、变质岩三种类型,了解岩浆岩、沉积岩、变质岩形成的过程。 三、教学材料 各种岩石、放大镜、盐酸、小钉子、烧杯等观察工具,教师课件 四、教学课时:一课时 五、教学步骤 (一)引课: 1、师述:大家看一看实验桌上的岩石,谁知道是哪里找到的?

2、学生观察,教师巡视引导,相互交流。 (二)理解岩石 1、师述:岩石在生产生活中具有广泛的用途,你知道吗?给大家说一说。 2、教师指名学生发言交流(引导学生观察岩石标本和解读说明) 3、问题:实验桌上的物体哪些是岩石?哪些不是岩石? 4、师生共同研讨(学生相互交流,教师巡视引导) 岩石有很多用途,告诉我们你还知道岩石的哪些用途? 下面物体哪些是岩石,为什么? 仔细观察岩石,让我们比一比吧! 5、学生归纳,教师小结。 (三)观察岩石,理解特征: 1、师述:各小组商量研究哪几种岩石?选择什么工具?使用什么方法? 层理:有的岩石有着像书本一样一层一层叠加起来,这就叫岩石的层理。如果岩石在开采过程中出现了一些不平整的凹陷,这能够称为层理吗? 生物痕迹:古时候的生物遗体被沙石掩埋,不易腐烂的部分与周围沙土一起石化成岩石。 斑点:PPT人为形成的破损不能够称为斑点 同学们上节课观察到的层理、气孔、花斑等特征都属于岩石的构造,岩石的构造是岩石的一种偶然现象还是同一种岩石共有的特征呢?待会你可要仔细观察。 颗粒:你所说的一粒粒的是这样的吗?岩石都是由颗粒组成的,组成它颗粒有大有小,有的岩石中能够看到小石子或卵石,有的岩石颗粒比较粗,还有的颗粒比面粉大一些,像沙子般大小,但我们还是能够凭肉眼分辨出来,就说它们是促或中等,还有的岩石颗粒比面粉还有细,用肉眼几乎不能分辨,我们

各类常见岩石的主要特征 九

各类常见岩石的主要特征九 各类常见岩石的主要特征。常见三大类岩石以其固有的特点相互区别,如表1 所示。 表1 深成岩、浅成岩、喷出岩的产状、结构、构造间的区别 火成岩沉积岩变质岩 矿物成分均为原生矿物,成分复杂,常见的有石英、长石、角闪石、辉石、橄榄石、黑云母等矿物成分除石英、长石、白云母等原生矿物外,次生矿物占相当数量,如方解石、白云石、高岭石、海绿石等除具有原岩的矿物成分判尚有典型的变质矿物,如绢云母、石榴子石等 结构以粒状结晶、斑状结构为其特征以碎屑、泥质及生物碎屑、化学结构为其特征以变晶、变余、压碎结构为其特征 构造具流纹、气孔、杏仁、块状构造多具层理构造、有些含生物化石具片理、片麻理、块状等构造 产状多以侵入体出现,少数为喷发岩,呈不规则状有规律的层状随原岩产状而定 分布花岗岩、玄武岩分布最广粘土岩分布最广,其次是砂岩、石灰岩区域变质岩分布最广,次为接触变质岩和动力变质岩 3 、岩石综合肉眼鉴定步骤提示 肉眼对岩石进行分类和鉴定,除了在野外要充分考虑其产状特征外,在室

内对手标本的观察上,最关键的是要抓住它的结构、构造、矿物组成等特征。具体步骤如下: ? 观察岩石的构造,因为构造从岩石的外表上就可反映它的成因类型:如具气孔、杏仁、流纹构造形态时一般属于火成岩中的喷出岩类;具层理构造以及层面构造时是沉积岩类;具板状、千枚状、片状或片麻状构造时则属于变质岩类。应当指出,火成岩和变质岩构造中,都有“块状构造”。如火成岩中的石英斑岩标本,变质岩中的石英岩标本,表面上很难区分,这时,应结合岩石的结构特征和矿物成分的观察进行分析:石英斑岩具火成岩的似斑状结构,其斑晶与石基矿物间结晶联结,石英斑岩中的石英斑晶具有一定的结晶外形,呈棱柱状或粒状;经过重结晶变质作用形成的石英岩,则往往呈致密状,肉眼分辨不出石英颗粒,且石质坚硬、性脆。 ? 对岩石结构的深入观察,可对岩石进行进一步的分类。如火成岩中深成侵入岩类多呈全晶质、显晶质、等粒结构;而浅成侵入岩类则常呈斑状结晶结构。沉积岩中根据组成物质颗粒的大小、成分、联结方式可区分出碎屑岩、黏土岩、生物化学岩类(如砾岩、砂岩、页岩、石灰岩等)。 ? 岩石的矿物组成和化学成分分析,对岩石的分类和定名也是不可缺少的,特别是与火成岩的定名关系尤为密切,如斑岩和玢岩,同属火成岩的浅成岩类,其主要区别在于矿物成分。斑岩中的斑晶矿物主要是正长石和石英,玢岩中的斑晶

矿物岩石标本

片沸石6 片沸石5 片沸石4 片沸石3 片沸石2 片沸石1 钠沸石8 钠沸石7 钠沸石6 钠沸石5 钠沸石4 钠沸石3 钠沸石2 钠沸石1 毛沸石7 毛沸石6 毛沸石5 毛沸石4 毛沸石3 毛沸石2 毛沸石1 菱沸石10 菱沸石9 菱沸石8 菱沸石7 菱沸石6 菱沸石5 菱沸石4 菱沸石3 菱沸石2 菱沸石1 交沸石3 交沸石2 交沸石1 辉沸石15

辉沸石14 辉沸石13 辉沸石12 辉沸石11 辉沸石10 辉沸石9 辉沸石8 辉沸石7 辉沸石6 辉沸石5 辉沸石4 辉沸石3 辉沸石2 辉沸石1 杆沸石12 杆沸石11 杆沸石10 杆沸石9 杆沸石8 杆沸石7 杆沸石6 杆沸石5 杆沸石4 杆沸石3 杆沸石2 杆沸石1 钙沸石18 钙沸石17 钙沸石16 钙沸石15

钙沸石14 钙沸石13 钙沸石12 钙沸石11 钙沸石10 钙沸石9 钙沸石8 钙沸石7 钙沸石6 钙沸石5 钙沸石4 钙沸石3 钙沸石2 钙沸石1 方沸石7 方沸石6 方沸石5 方沸石4 方沸石3 方沸石2 方沸石1 镁电气石4 镁电气石3 镁电气石2 镁电气石1 黑电气石6 黑电气石5 黑电气石4 黑电气石3 黑电气石2

黑电气石1 电气石16 电气石15 电气石14 电气石13 电气石12 电气石11 电气石10 电气石9 电气石8 电气石7 电气石6 电气石5 电气石4 电气石3 电气石2 电气石1 正长石6 正长石5 正长石4 正长石3 正长石2 正长石1 晕长石7 晕长石6 晕长石5 晕长石4 晕长石3 晕长石2 晕长石1

月长石3 月长石2 月长石1 斜长石3 斜长石2 斜长石1 微斜长石6 微斜长石5 微斜长石4 微斜长石3 微斜长石2 微斜长石1 透长石5 透长石4 透长石3 晕长石5 晕长石4 晕长石3 晕长石2 晕长石1 月长石3 月长石2 月长石1 斜长石3 斜长石2 斜长石1 微斜长石6 微斜长石5 微斜长石4 微斜长石3

岩石手标本描述

描述沉积岩的次序 1)颜色 2)层厚:页/薄/中/厚/块状层 3)岩性: 砂岩(石英/长石/岩屑砂岩;粒径;结构成熟度) 砾岩(单成分/复成分;粒径;结构成熟度,支撑性质) 碳酸盐岩(泥晶/颗粒,粉/细/中/粗晶) 4)沉积构造 5)沉积体宏观形态、沉积序列 6)化石、遗迹化石 7)其它内含物(黄铁矿、赤铁矿、膏盐盐、碳屑、海绿 石、粘土矿物类型) 要仔细观察碎屑颗粒大小:粒径大于2毫米是砾岩, 0.05~2毫米是砂岩,0.005~0.05毫米是粉砂岩。粉砂岩颗粒肉眼难以分辩,用手指研磨有轻微砂感。按砂岩的粒径又可定出粗砂岩(0.5~2毫米)中砂岩(0.25~0.5毫米)和细砂岩(0.05~0.25) 毫米)。 砾岩 按砾石大小分类 1.细砾岩:砾石直径2~10mm; 2.中砾岩:10~100mm(1~10cm); 3.粗砾岩:100~1000mm(1~10dm); 4.巨砾岩:>1m。 按砾石圆度的分类

1.砾岩:圆状和次圆状砾石含量大于50%; 2.角砾岩:棱角状和次棱角状砾石大于50%。 (四)颜色 多样,常带继承色,但易遭受氧化,呈红色。 砾石——继承色 填隙物——自生色 构造特征 大型斜层理和递变层理,有时不易识别。 块状层理 叠瓦状构造 成分——最能反映母岩性质 碎屑组分以岩屑为主。 杂基通常为细粒的砂、粉砂和粘土物质。 胶结物常是方解石、二氧化硅、氢氧化铁等。 砾岩---描述方法 (一)标本描述 1。颜色 2。结构、构造 砾石的粒度,形态(圆度、球度、形状)、表面特征以及排列方式。描述时要抓总的特征,如一般大小,最大与最小的砾石直径,分选性,磨圆度,球度,形状。砾石表面是光滑的还是粗糙的,有无擦痕。砾石排列有无一定方向,如有在野外必须测量。 3。砾石成分 砾石多为岩石碎屑,由白色石英集合体构成者为石英岩、石英砂岩或脉石英,黑色、灰色及红色小刀刻不动者为燧石或碧玉,具鲜艳的颜色(如灰绿、紫红、粉虹、黄白等)且致密坚硬的隐品质岩石为凝灰岩,含斑晶者为喷出岩;土状,硬度小,或具层理者为泥质岩;硬度小,遇盐酸起泡者为石灰岩,不起泡者为白云岩,具丝娟光泽和片理者为千枚岩或片岩;此外,也可有侵入岩碎屑,等等。 还应指出砾石的含量。如为单成分砾岩,还需指出砾石的含量;如为复成分砾岩,还需指出各种砾石占全部砾石的含量,估计有固难时,可用多、少、极少表示。 4。填隙物 胶结物和基质的成分、含量,胶结的坚固程度及胶结类型。 5岩石定名 定名应反映出颜色、填隙物,成分和粒度等,如灰白色钙质胶结石英细砾岩。岩石成因定名只有结合产状才可靠。 标本描述举例 岩石呈浅灰色,砾石大小不一,平均粒径10~15mm(约占70%),最大可达20mm,小者仅2mm,分选中等。砾石圆度多呈次棱角-次圆状,球度值约在0。6左右,形状为椭球体。砾石表面磨光度一般,其中硅质岩砾石表面光滑。局部地方可见到不明显的定向排列。整个岩石属砾状结构,块状构造。 砾石约占80%,成分以白云岩和灰岩为主,此外,尚有硅质岩、变质岩及少量喷出岩。白云者砾石多呈灰白色,硬度小。粉末遇酸起泡微弱,有的具硅质条带。灰岩砾石多为深灰色,硬度小,遇酸强烈起泡。硅质岩砾石致密坚硬,主要为燧石,灰色到灰黑色,有少量灰白色石英岩及棕扛色碧玉。喷出岩砾石—般较小,呈灰色和紫红色,可能为安山岩。 填隙物约占20%,其中主要为胶结物,胶结物为浅灰色,遇酸强烈起泡,可知含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