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沙市2020-2021炎德英才第一学期高一第三次月考联考化学

长沙市2020-2021炎德英才第一学期高一第三次月考联考化学
长沙市2020-2021炎德英才第一学期高一第三次月考联考化学

湖南省长沙市2020-2021炎德英才第一学期高一第三次月考

化学

时量:60分钟满分:100分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1 C-12 N-14 O-16 Na-23 Al-27 Cl-35.5 Fe-56 Ba-137

一、单项选择题(本题包括1~10共10小题,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每小题3分,共30分)

1.下列物质的分类完全正确的是()

2.2020级高一学生晨跑时在未名湖畔看到阳光透过树叶间的缝隙而呈现出美丽的光束。形成这种现象的本质原因是()

A.发生了丁达尔效应

B.雾是一种胶体

C.空气中的小液滴颗粒直径大小为1~100 nm

D.树叶反射阳光形成

3.下列物质既能导电又属于电解质的是()

A.熔融的KCl

B.盐酸

C.铜

D.干燥的NaCl固体

4.下列离子方程式书写正确的是()

A.用稀硫酸清洗铁锈:Fe2O3+6H+==2Fe2++3H2O

B.大理石与醋酸反应产生二氧化碳:CaCO3+2CH3COOH==2CH3COO-+Ca2++H2O+CO2↑

C.稀硫酸与氢氧化钡溶液混合:H++SO42-+Ba2++OH-==H2O+BaSO4↓

D.用氯化铁溶液刻蚀铜板:Fe3++Cu==Fe2++Cu2+

5.下列涉及的反应中水只做氧化剂的是()

A.将Na2O2投入水中

B.将Na2O投入水中

C.将Cl2通入水中

D.将Na投入水中

6.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向某溶液中滴加盐酸使其酸化,然后再滴入硝酸银溶液,若产生白色沉淀,则原溶液中一定含Cl-

B.向某溶液中滴加足量氯化钡溶液,产生白色沉淀且不溶于盐酸,则原溶液中一定含有SO42-

C.某物质焰色试验火焰为黄色,说明该物质中肯定含有钠盐

D.某次焰色试验火焰为黄色,不能说明该物质中肯定不含K+

7.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CO2的摩尔质量为44 g

B.等质量的O2和CH4气体在同温同压下的体积之比为2:1

C.同温度下两个体积相同的刚性密闭容器中分别装有等质量的O2和O3,则两个容器中的压强一定不同

D.标准状况下,22.4 L H2O的物质的量为1 mol

8.下列有关0.2 mol/L BaCl2溶液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100 mL该溶液与200 mL 0.1 mol/L Na2SO4溶液恰好完全反应

B.500 mL该溶液中Ba2+的质量为13.7 g

C.该溶液中Cl-的物质的量为0.4 mol

D.100 mL该溶液中Cl-浓度与10 mL 0.4 mol/L KCl溶液中Cl-浓度相同

9.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某粒子核外电子排布为2、8、8结构,则该粒子一定氩原子

B.铯(137

Cs)的中子数为82

55

C.元素周期表中有7个周期,18个族

D.某元素原子的最外层只有2个电子则该元素一定是金属元素

10.X、Y、Z均为短周期主族元素,其简单离子X+、Y3+、Z2-的核外电子层结构相同。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原子序数:Y X Z

>> B.原子半径:Z X Y

>>

C.单质的还原性:X Y

>

> D.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的碱性:X Y

二、不定向选择题(本题包括11~15共5小题,每小题有一个或两个选项符合题意,全部选对得4分,选对但不全对得2分,选错得0分。每小题4分,共20分)

11.下列关于碳酸钠和碳酸氢钠的有关叙述中,正确的是()

A.二者热稳定性不同,碳酸氢钠的热稳定性强于碳酸钠

B.取同浓度的碳酸钠和碳酸氢钠溶液,分别滴加同浓度的盐酸,碳酸氢钠溶液产生气泡更快

C.用氢氧化钡溶液不能区分碳酸钠和碳酸氢钠溶液

D.等质量的二者与足量盐酸反应生成CO2的量一样多

12.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生铁是铁的合金,其熔点比铁低,硬度比铁大

B.用100 mL 12 mol/L的浓盐酸与足量的二氧化锰在一定条件下反应,在标准状况下产生6.72 L的气体

C.向某溶液中滴加新制氯水后再滴入KSCN溶液显红色,则溶液中一定含有Fe2+

D.容量瓶在使用前首先要检查是否完好,瓶口处是否漏水

13.设N A表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过氧化钠与CO2反应时,每生成1 mol O2转移的电子数为N A

B.1 mol Cl2与足量的铁在一定条件下反应,转移的电子数为2N A

C.将0.1 mol钠和0.2 mol铝的混合物投入到足量的水中,充分反应,产生的H2分子数为0.35N A

D.1 mol钠与O2完全反应,无论生成过氧化钠还是氧化钠转移的电子数均为N A

14.下列有关F、Cl、Br、I四种元素的说法,错误的是()

A.随着原子序数的增大,单质的颜色逐渐加深

B.随着原子序数的增大,单质的熔沸点逐渐升高

C.气态氢化物稳定性:HF HCl HBr HI

<<<

D.氢化物还原性:HF HCl HBr HI

>>>

15.短周期主族元素A、B、C、D、E的原子序数依次递增,A、B两元素相邻,B、C、E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之和为13,E原子最外层电子数是B原子内层电子数的3倍,是C原子最外层电子数的3倍,B、D 原子最外层电子数之和等于C、E原子最外层电子数之和。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元素A所形成的氧化物都为酸性氧化物

B.元素B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为强酸

C.元素C、D、E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两两之间可发生反应

D.气态氢化物的稳定性:A>B

第Ⅱ卷非选择题(共50分)三、非选择题(本题包括16~19共4小题,共50分)

16.(12分)Ⅰ.6

3Li和7

3

Li可作核反应堆热载体,7

3

LiH和7

3

LiD用作高温堆减速剂。

(1)以上叙述中涉及到的元素有________种。(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________。(填字母代号)

A.6

3Li和7

3

Li互为同位素 B.6

3

Li和7

3

Li是同素异形体

C.6

3Li和7

3

Li的物理性质相同 D.7

3

LiH和7

3

LiD是同素异形体

Ⅱ.在1~20号的主族元素中:

(3)金属性最强的元素在周期表中的位置为________。

(4)原子半径最小的元素是________(填元素符号)。

(5)写出元素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酸性最强的酸与第三周期的两性氢氧化物反应的离子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第三周期最不稳定的气态氢化物是________(填化学式)。

17.(12分)“84消毒液”是生活中常用的消毒剂,可与硫酸溶液反应制取氯气,反应原理为:NaClO+NaCl+H2SO4==△=Na2SO4+Cl2↑+H2O。高一化学兴趣小组利用此原理设计如下的实验装置制氯气并探究氯气的性质:

(1)请写出工业制“84消毒液”的离子反应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从以下①、②、③装置中为本实验选择合适的制氯气装置(A处)________(填序号);

(3)装置B、C中放的依次是干燥的红色布条和湿润的红色布条,实验过程中有同学发现装置B中的布条也褪色,如果要观察到装置B中的布条不褪色,请提出合理的改进方法: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兴趣小组将氯气通入水中制得氯水并对氯水的成分和性质进行研究,实验如下:

①实验一的现象表明,氯水具有酸性和________性。

②用化学用语说明实验二中“红色不褪去”的原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在讨论实验三中“红色不褪去”的原因时,润祺同学认为是氯水和硝酸银溶液反应生成AgCl和________白色沉淀;戈同学认为是银离子作催化剂使HClO分解。

18.(13分)实验室用质量分数为98%,密度为1.84 g/cm3的浓H2SO4配制450 mL 2 mol/L的硫酸时,具体操作步骤如下,请根据要求回答下列问题:

Ⅰ.准备仪器:实验过程中,下列不必使用的是________(填字母代号)。

A.托盘天平

B.圆底烧瓶

C.烧杯

D.胶头滴管

E.试剂瓶

Ⅱ.配制溶液:

a.计算所需浓H2SO4的体积:________mL(精确到小数点后一位);

b.量取:用量筒量取所需的浓硫酸;

c.溶解:将浓H2SO4沿烧杯内壁缓缓倒入盛水的烧杯中并不断搅拌,并冷却至室温;

d转移:用玻璃棒将烧杯中的溶液引流至________________中;

e洗涤:用蒸馏水洗涤烧杯内壁及玻璃棒2~3次,将洗涤液转移至容量瓶中;

f.振荡并加蒸馏水稀释:轻轻振荡容量瓶,使溶液混合均匀,向容量瓶中加蒸馏水至液面在刻度线以下1~2 cm;

g定容:用________________向容量瓶中加蒸馏水至溶液的凹液面与刻度线相切;

h.摇匀、装瓶。

Ⅲ.误差分析:

(1)上述c步骤中,若溶液温度未冷却至室温,直接转移并定容,所配溶液浓度________(填“偏大”“偏小”或“不变”,下同)。

(2)上述g步骤中,若定容时俯视容量瓶刻度线,则所配溶液浓度________________。

19.(13分)利用题图可以从不同角度研究含铁物质的性质及其转化关系。图中甲~己均含铁元素。回答下列问题:

(1)甲在高温下与水蒸气反应,若产生的H2在标准状况下的体积为22.4 L,则参加反应的甲的质量为________g。检验某黑色固体是否含有乙时,先取少量固体溶于适量盐酸,滴加________溶液,溶液不变红色,再滴加几滴氯水,溶液变红,则可初步判断含有乙。

(2)K2FeO4常用作杀菌消毒剂,从化合价的角度分析是K2FeO4具有________性。用己(FeCl3)与KClO 在强碱性条件下制K2FeO4时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己+KClO+KOH→K2FeO4+KCl+H2O(方程式未配平)。则反应中氧化剂与还原剂的物质的量之比为________。

(3)戊与烧碱溶液反应生成丙,放置一段时间后丙转化为丁,丙转化为丁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

(4)若己和戊分别是硫酸亚铁和硫酸铁,取一定量己和戊的混合物样品溶于水,配成100 mL溶液。所得溶液分成两份,在第一份溶液中加入0.5 mol/L氯化钡溶液220 mL恰好完全反应;在第二份溶液中通入标

准状况下的氯气0.896 L,可使Fe2+全部变成Fe3+。若在第一份溶液完全反应后过滤所得滤液中再加入足量氢氧化钠溶液,所得沉淀经洗涤、空气中充分灼烧最后残渣的质量是________g。

相关主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