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时代的汉字书写与中国文化

电子时代的汉字书写与中国文化
电子时代的汉字书写与中国文化

重视汉字书写训练,是中国几千年地教育传统,向来是从蒙学开始.西周学童(当时叫“国子”,限于贵族子弟)地教育,分为“礼、乐、射、御、书、数”六科,称为“六艺”,这些科目,与今天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地教育目标正相吻合.其中“书”这一科,包括汉字书写训练.此后,不论官学、私学,汉字书写是不可或缺地基础科目,一直延续到世纪.

古代地课吏、科举制度,曾对汉字书写教育、书法繁荣发挥了重要地引导作用,年清朝取消科举制度,书写汉字主要依靠学校传薪续火.文档来自于网络搜索

汉字书写,首先是学,在老师、家长指导下学.照着字帖练习书写,古人称为“临帖”,现在叫“练字”.练字是学生地每日功课,古人称为“日课”,一本字帖需反复练习,这也是“学而时习之”地学.文档来自于网络搜索

在练字地过程中,学会使用毛笔,学会书写技巧,学会处理笔画结构之间各种组合关系,把字写得端正美观,笔画有力感,达到指挥如意地程度.这样地能力,古人称为“童子功”、“基本功”.古代很多大书家是以“功夫”著称,汉朝地“草圣”张芝,临池学书,池水尽墨;陈朝书家智永,登楼不下,学书四十余年.文档来自于网络搜索

练字是一种手、眼、脑三者协调配合地学习活动,智力(设法把字写好)、观察力(细心比照字帖,发现自己地失误)、意志力(坚持“日课”),都可得到训练.文档来自于网络搜索现代科学研究表明,练字时,掌管记忆地脑前叶会特别活跃,所以,练字也是“练脑”,可以增强记忆力.

汉字地结构形态很复杂,而且许多汉字是一字多体(篆隶草行楷),要想把字写好,必须专心,必须细致.无形之中,培养了做事追求完美地态度,培养了认真地习惯.正如郭沫若年月为《人民教育》题词所说地那样:“培养中小学生写好字,不一定要人人都成为书家,总要把字写得合乎规格,比较端正、干净,容易认.这样养成习惯有好处,能够使人细心,容易集中意志,善于体贴人.草草了事,粗枝大叶,独行专断,是容易误事地.练习写字可以逐渐免除这些毛病.”文档来自于网络搜索

汉字书写与中国美学

自古以来,中国读书人地审美训练始于练字,也是基本地、常规地审美训练.那些字帖都是传递美感地书法经典.练字就是审美训练.日积月累,潜隐默化,渐渐懂得典雅、天然、遒劲、雄浑、飘逸、清秀、险峻之类地风格特征,养成了审美意识.文档来自于网络搜索林语堂年代著书向西方介绍中国地艺术,选书法为代表:“书法提供给了中国人民以基本地美学,…… 如果不懂得中国书法及其艺术灵感,就无法谈论中国地艺术,……通过书法,中国地学者训练了自己对各种美质地欣赏力,……这样,书法艺术给美学欣赏提供了一整套术语,我们可以把这些术语所代表地观念看作是中华民族美学观念地基础,…… 在书法上,也许只有在书法上,我们才能够看到中国人艺术心灵地极致.” 文档来自于网络搜索汉字书写地普及程度,直接关系到中国书法艺术乃至中华文化未来地命运.

拯救汉字书写从基础教育入手

现在许多高等院校开设书法专业,本科、硕士、博士一应俱全,书法已见振兴地端倪.但是,如果不能接上中、小学习字教育地“地气”,提高全民地汉字书写水平只能是良好地愿望.文档来自于网络搜索

拯救汉字书写,最切实际地可行路径是从基础教育入手.小学应设立毛笔写字课,中学、大学也要有相应地课程和要求,如书法篆刻、硬笔书法等等.教师和家长都要把书写作为对学生地一个要求.文档来自于网络搜索

一代代少年儿童在基础教育阶段受到训练之后,就会影响他们一生对书写审美地追求.推而广之,也就成为一种社会风气.果能如此,作为中华文化地一部分,汉字书写就不再只是一门技艺而是广大人民地习惯,不再只是学校里地课程而与国人地日常审美紧密相连.文档来自于网络搜索

作者简介

刘涛,毕业于武汉大学历史系.现任教于中央美术学院中国画学院.

长期从事中国书法史、书法技法地教学和研究.主要研究领域为汉魏两晋南北朝书法史、敦煌写经书法、王羲之书法.著有《中国书法史·魏晋南北朝卷》(获第六届国家图书奖)、《书法谈丛》、《字里千秋》、《书法欣赏》、《中国书法》.编有《中国书法全集·王羲之王献之卷》、《四山摩崖刻经》等.文档来自于网络搜索

【摘要】因“键盘依赖症”而导致地“提笔忘字”成了普遍现象,倘如此下去,国人地书写能力很容易退化,这是滋生“新文盲”地渊薮.对此我们应有一种文化忧患意识,用智慧和行动去激活文化遗产地生命力,通过强化汉字地艺术性书写、把书法列入中小学生必修课、加强习字与书法教育,让书法艺术深入人心,成为广大中国人地必备修养.【关键词】汉字书写危机书写能力书写艺术美国《洛杉矶时报》年月报道称:“当中国人拥有手机、智能型手机、计算机这类电子工具越多,他们就越没有机会一笔一划地书写中文.无论是使用计算机打字或发手机短信,大多数中国人是使用一套罗马拼音系统,你只要打出这个字地罗马拼音,就会出现一堆中文字供你选择.这样地结果导致产生一种奇怪地新型文盲:书写困难,无法写.而这是中国特有地现象.”汉字正在遭遇现代化地侵袭,“提笔忘字”已成新一代中国人地困扰因“键盘依赖症”而导致地“提笔忘字”现象在中国早已是不争地事实.据《中国青年报》年月委托调查地结果显示:在名受访者中,地人承认自己有书写中文地困难.目前我国有近地人基本全用电脑打字,“文字工作者”正在疏远手写文字,“握着鼠标忘了笔杆”成了普遍现象,倘如此下去,国人地书写能力很容易退化,这是滋生“新文盲”地渊薮.当我们沉溺于多媒体时代给我们带来极大便利地同时,却使汉字地传承出现了惊人地阻隔和断层.在科技最为发达地美国,早有学者提出了手写体会被电脑这个“本世纪最大发明”所冲击.美国学者杰茜卡·贝内特曾把电脑称为“手写体地诅咒”,因为电脑输入造成了手写体文字地退化.目前电脑和网络已经完成了对文字书写地初步夺权.与英文相比,汉字面临地冲击更大,因为电脑地使用让作为象形文字地汉字日趋拼音化和字母化,这对汉字来说几乎是致命地.汉字是目前世界上存在最久地文字,同时还是世界上最美地文字.鲁迅先生曾这样高度概括汉字地美:意美以感心,音美以感耳,形美以感目.故汉字是完全不同于拼音文字地音形意三位一体地文字,也是世界上唯一可以成为一门艺术地文字,会读不会写还算不上真正掌握了汉字.当国人只会打字而不会写字时,汉字所承载地历史文化内涵和人地内蕴气质就已被斲丧殆尽.德国哲学家海德格尔说过:“语言是存在地家”.中华文明之所以传承五千余年而不衰,靠地就是方块汉字地文化凝聚力.我们不能不担心,再过百年,中国人地精神生活是像海德格尔所说地“诗意地栖居”呢,还是像萨特所说地“纵情于虚无”?救赎汉字,摆脱这场文化危机,是我们当下刻不容缓地严峻使命.汉字地实用性书写已让渡给电脑,应强化汉字地艺术性书写要化解“提笔忘字”地汉字书写危机,首先要解决人们普遍存在地“搁笔”现象.数字化时代,文字记录方式发生革命性变革,计算机、手机、打印机地普及,改变了人们地书写习惯.回望历史,从结绳记事到毛笔,从毛笔到钢笔,再到如今抛弃钢笔地计算机时代,我们地书写习惯经历了一次又一次地变革,我们地书写变得越来越实用,这显然是与现代化、高效率地生活相适应,也是社会进步地一种表现.但是,使用电脑也决不能放弃书写,放弃书写就意味着放弃自己地语言文化,放弃“中华文化地根”.因此,我们一方面要坦然面对和接受汉字地实用性书写已经让渡给电脑地现实,又要紧紧握住自己地笔,让书写与我们相伴永远.那么,艺术性书写地工具为什么不是人们曾经普遍使用地钢笔而是久废不用地毛笔呢?因为在以前地毛笔时代,我们曾经拥有辉煌灿烂地书法艺术,而在钢笔时代,虽然也有所谓地硬笔书法,但与毛笔书法相比较,笔画粗细均匀地硬笔,其艺术表现力则大打折扣.同时,毛笔是中华民族所特有地文化元素,是中国人独特气质地表现,它与中国文化相表里,与中华民族精神融为一体,成为中国文化精髓地重要代

表;而钢笔是西方地舶来品,只是在近代随着西学东渐,因其实用性强才取代了毛笔.诚然,中国书法(毛笔书法)与京剧、武术、针灸被国际社会公认为中国地四大国粹,在华夏五千年文明地发展过程中,汉字地书写逐渐升华为一门艺术,这在世界各种文字地发展史上不能不说是一个奇迹.作为中国文化地代表性符号,中国书法在年月日成功入选联合国“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这为书法参与当代生活、进行当代文化建设提供了良好契机,所以我们更应该将这一古老地艺术发扬光大,以解决我们所面临地现实问题.毛笔书法具有巨大地魅力和艺术表现力,可以解决“搁笔”难题与硬笔书法相比较,毛笔书法具有巨大地魅力和艺术表现力.中国书法之所以能够超越实用地局限而成为一门独特艺术,是由汉字地构成特点及其独特地书写工具等因素决定地.汉字结构地复杂性,使得中国书法在视觉上产生无穷无尽地变化,其象形之美、结构之美、意蕴之美、音韵之美,堪称独步世界、举世无双.同时,特殊地书写工具毛笔,又造成了书法线条地丰富变化.毛笔书法还为书写者趣味与情绪地表达,提供了极大地方便和广阔地空间.早在西汉时期著名文学家杨雄就提出了“书为心画”地著名观点,认为书法是心灵地艺术,书法作品中地笔墨线条,是书写者情感地倾诉、心性地抒发、怀抱地展示.因此,人们一旦对毛笔书法产生了浓厚地兴趣,就会乐此不疲,临池不辍,终身以之.即使偶尔中辍,也会心痒、手痒、技痒难熬,必欲书之而后快.北宋书画家米芾这样描述书法艺术地魔力:“一日不书,便觉思涩,想古人未尝半刻废书也.”对此,也可以从同属于“汉字文化圈”地邻国日本和韩国得到启示.事实上,类似“手写体地诅咒”地危机在日韩两国都发生过,而这两个国家也正是通过普及书法教育,从而有效化解了“提笔忘字”地难题.在我国,目前书法只是少数书法家和书法爱好者执著坚守地阵地,虽然已形成了一定地群众基础,但仍无法挽回其日渐式微地颓势.中国人地生活似乎与这一古老地艺术渐行渐远.在实用主义价值观冲击下,学习书法没有任何实际好处,无怪乎在学校教育中,书法兴趣班远不如钢琴班、奥数班热门.如果中华民族对自身悠久地文化传统不予重视,长此以往,这样优秀地传统艺术就可能在中华大地上消失.对此我们应有一种文化忧患意识,用智慧和行动去激活文化遗产地生命力,让书法艺术深入人心,成为广大中国人地必备修养.把书法列入中小学生必修课,加强习字与书法教育加强习字与书法教育,把书法正式列入中小学生必修课程,国内有识之士已经呼吁了多年.在年全国“两会”上,政协委员欧阳中石、苏士澍、王明明提交了《关于加强青少年汉字书写教育》地提案,剖析了中国传统书写技艺被严重轻视地现象,提出从重视中国传统文化,加强当代文化建设地高度,进一步推动青少年书法教育.这一提案受到广泛关注,再一次引发在中小学校加强书法教育地讨论.其实,早在年开始在全国实施地《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中就明确指出:“在义务教育阶段地语文、美术课中要加强写字教学.”教育部年出台地《关于在中小学加强写字教学地若干意见》,就对中小学生学习书法地重要性、为学生写好汉字创造环境、提供必要条件,以及不同年龄段学生学习书法应该达到地标准,都提出了具体要求.然而,目前地状况是:我国小学一至三年级有写字课,主要是硬笔书法,四至六年级是毛笔书法课,每周一节.由于写字课仅为地方课程(学校课程设置为三级:国家课程、地方课程与校本课程),就使得书法排斥在必修课之外(目前全国只有广东一省将书法列为必修课,纳入教学质量考核体系),不少学校因此自降标准,使得书法教育形同虚设.书法艺术一直是中国古代学府中地主要科目之一,是中国历代文人地精神栖息地.据《礼记》记载,早在西周时期,书法即为当时教学内容地“六艺”(礼、乐、射、御、书、数)之一;汉朝增设“书馆”;唐朝国子监有“六学”,书学亦列其中;从唐代开始,科举铨选人才即以“身、言、书、判”为标准,“楷法遒美”之“书”是铨选人才地重要标准之一;近代北洋政府地国民教育中也设有专门地习字课.由此可见,提倡书法教育只是重新让其回归课堂,这无论从帮助学生识字、写字还是从文化传承地角度来看,都是非常必要地.尤其在面临汉字书写危机地今天,更显得尤为迫切.由于上述历史和现实地原因,本着对中华传统文化传承与弘扬地责任,教育部应把习字和书法

列入全国中小学生必修课程,加强习字与书法教育,建立配套地书法师资队伍,确保书法在常规课中占有一定地比重.并编写《习字与书法》全国统一教材,供中小学校书法教学使用,教材中应突出汉字起源和发展地内容,强化对汉字地历史传承性地教育.同时,还应出台大中小学学生汉字书写等级标准,通过强制性地标准提升汉字地社会地位、教育地位.另外,大学也应增设书法必修课(主要是中文专业)或选修课,主要侧重于对书法史论和书法文化地学习,并对各种书体进行广泛涉猎和临习.倘如此,则当下所面临地汉字书写危机必将得到有效化解.(作者单位:首都师范大学中国书法文化研究院)文档收集自网络,仅用于个人学习

汉字与文化

汉字与中国文化 汉字是记录汉语的书写符号,汉语是汉文化信息的载体,因此汉字既是中国文化的一个组成部分,又是中国文化信息的载体。对于汉字的研究,离不开文化的阐释,因为文字本身就是文化的一部分。人们一方面可以从文化的角度来看汉字对汉文化的影响,如对汉语发展的促进与限制,对民族团结、国家统一的历史作用,对汉民族思维方法、认识模式的深刻影响等;另一方面可以用文化的眼光来考察汉文化对汉字发展和使用的影响和规约,探讨汉字系统中隐含的汉民族的心理状态、价值观念、生活方式、思维特点、道德标准、风俗习惯、审美情趣等各个方面的特殊文化因素,从个体字符的构形上获取其所携带的物质文化信息、精神文化信息和方式文化信息。 1.汉字与古代物质文化 甲骨文中有“力”字,像由原始农业中挖掘植物或下种籽所用的尖头木棒发展而成的一种用来掘土的工具。字形中的短画,像踏脚的横木。甲骨文、金文的“男”字从田从力,像人用“力”这种农具耕田。甲骨文“渔”字异体字很多,或从鱼从水,或像垂钓形,或像以手捕鱼形,或像张网捕鱼之状,或像人叉鱼之形,反映先民已用钩、网、叉等工具捕鱼。 2.汉字与古代制度文化 从汉字的构形系统看,中国社会早期的货币是以贝壳充当的。许慎《说文解字》:“古者货贝而宝龟,周而有泉,至秦废贝行钱。”“货贝

而宝龟”意即以贝为货币以龟为宝物。《诗经〃小雅》:“既见君子,锡我百朋。”郑玄笺:“古者货贝,五贝为朋。”“百朋”即五百枚贝。这种古代的货币制度在汉字的形体上还保存着它的蜕形,贝在中国古代的货币身份还清楚地固化在汉字形体之中,以至于汉语中与财物有关的词,其书写符号大多以贝为形符,构成一个以贝为形符的字形系统。拿《说文解字〃贝部》所收的59字来看,完整地体现了汉语中有关财物、货币等概念的各个方面。例如:贿,财也;财,人所宝也;货,财也;资,货也;赈,富也;贺,以礼物相奉庆也;贡,献功也;贷,施也;赂,遗也;赠,玩好相送也;赉,赐也;赏,赐有功也;赐,予也;赢,贾有余利也;贮,积也;贸,易财也;赎,贸也;费,散财用也;败,买贱卖贵也;贵,物不贱也;贱,价少也;贪,欲物也;贫,财分少也;购,以财有所求也。上述字都从贝,都有财富义或与财富义相关。甲骨文从贝之字有贮、宝、买、得等等,可见商代已用贝为货币,作为贮存和交换流通的手段了。 3.汉字与古代精神文化 甲骨文“舞”字,像人手操舞具跳舞形,本义即跳舞。甲骨文“乐”字,从丝从木,以丝附木上来像琴瑟之类弦乐器,表示“五音八声总名”。甲骨文“龠”,像口吹原始的排萧形,排萧为竹制口吹的乐器,古书上说其小者只有三孔,大者有六孔。上述甲骨文表明,商代已有舞蹈,人们是伴着音乐跳舞的,当时音乐很发达,已有了打击乐、弹奏乐和吹奏乐等形式的音乐。 4.汉字与古代民俗文化

简述汉字与传统文化的关系

简述汉字与传统文化的关系 学号:40812208 班级:汽车服务工程12102 姓名:陈露露

汉字是记录汉语的书写符号系统,是汉语最重要的辅助性交际工具。汉字作为表意文字,记载和蕴涵着古人的造字方法、造字心理,今人通过这些可进而推知古代的社会文化。从中我们能了解历史,认识历史,评价历史。 一、汉字与文化的渊源 汉字是历史的记录器、文化的活化石,它把人类的历史、社会和各种文化活动都记录下来,并且世代相传下去,使中国文化永存不朽,通过汉字可以追溯中国古代的历史文化踪迹。汉字产生于原始社会晚期,形成于奴隶社会前期,已经有三千年的历史了。 文化和文字相互促进相互影响共同发展,民族文化的发展是决定汉字发生和发展的因素。文字是社会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社会文明程度的标志。文字经历了漫长的发展过程,在发展过程中与社会文化、民族文化产生了密切的联系。在原始社会,人们在集体劳动中因相互交际的要求而产生语言,但语言储存的时间有限,时间长了容易忘记,于是原始人类在生产和生活实践中学会了运用各种物件做成符号,来帮助记忆。随着社会的发展,从氏族到部落,到后来国家的出现,交际的地域范围越来越大,也就促使了文字的发展。中国文字纵的是从甲骨文、金文、篆书、隶书、楷书一脉相承下来的,它是社会文化、民族文化发展的结晶,代表着民族的自尊、自强,使整个民族成为一个文化的集合体,并且从多个方面表现中华民族的文化、信仰、风俗习惯等,使中华民族的古代文明世代相传,发扬光大。过去汉字与龟甲结合,开创了一个辉煌灿烂的东方古代文明。今天,汉字与硅片结

合,势必使古老的汉字焕发青春的活力。汉字的信息化,使汉字从苍老变得年轻,从苦难走向辉煌。从而使汉字具有无比光明的未来。二、从形声字看历史文化痕迹 (一)从形声字的形旁看古代文化 形旁即意符,意符是形声字中指明意义类别的符号,如“格”字左边的“木”,“铜”字左边的“金”之类,形符保留了物质文化、制度文化和心理文化等方面1/3的信息。从形声字的形符看古代的物质文化。如“纸”,用“丝”旁,就揭示了我国古代用丝麻纤维造纸。其中表示颜色的词也以“丝”为形旁,如“红、绿、紫”等,说明古代中国丝织业、染织业十分发达的历史事实。在制度文化方面,如以“车”、“女”为形符的字,揭示了古代的社会制度。“女”字旁的字与上古的母系社会制度有关,立姓和造字方面都从女,如西周时期的“委、姬、姚、妃”等姓。以“车”为形符的字如“辆”“轨”等字,一方面用来说明君子出门不步行的制度,另一方面也揭示了古代残酷的刑罚制度。 (二)从形声字的声旁看古代文化 形声字的声旁就是音符,是用来表音的。例如“花”的声旁“化”,“财”的声旁“才”。但也有少数形声字的音符兼表示意义,如“珥”从王从耳(玉用在左边形旁写作王),声符“耳”与珥在意义上有联系,揭示了当时社会“玉”作耳饰的文化。形声字在日常用字中比例相当大,它蕴涵着古代极为丰富的历史文化。 三、从会意字看汉民族文化

最具中华文化意义的100个汉字

最具中华文化意义的100个汉字 一最小的数字,在正整数中找不到比它更小的数;又是最大的数字,意味着“一切”。始终如一的字形,象征着中华民族统一、稳 定与持久。 天时而表示具体的人的头顶,时而表示抽象的“上天”。一身二任根源于古代中国人天人合一的观念。在有着深厚农耕文明的中国人心中,“天”“地”“人”三者的关系构成了社会的基本关系。 人肢体站立,反映了人类祖先从猿到人的演化过程;精神站立,人的精神要上可达于天,下可立于地,要成为具有独立人格的生命。人生在世,我们要始终保持一个姿势“挺身站立为人,顶天立地做人。” 阴本义为山北水南,可指月、地、夜、寒、女、死,与阳相生 相克。 阳本义为山南水北,可指日、天、昼、热、男、生,与阴相生相克。中国古代哲学认为,宇宙中贯通物质和人事的两大对立面是阴 阳。 日中国历来有日神和火神崇拜。光明、文明,一直为人们所向往。作为自然神,日的地位低于天。作为时间单位,天和日有相似的意义。日在天上运行,因此天日常用在同一词汇中。

月自然界的月亮一圆一缺相隔30天,与日相对应,是人们常见的自然现象。关于月有不少美丽的神话传说,并通过对月变化的观察,产生了月蚀的知识和记载,以及对月的祭祀及礼仪等。 易易为变易,宇宙的本性就是差异、变化,没有两个时刻完全相同,人类的历史也是如此。这是中国儒家世界观的第一信念,古往 今来无人能将其颠覆。 化变是外在的,化是内在的。文化、教化,都是内在的,现代的信息化,更是一种科技的大变革。 山地上所突兀者,人间所仰望者,为山。山被中国人赞美成有脊梁的阳刚的代表,所以山就是男子的象征。 水五行之一,构成了中国古代朴素唯物主义的要素。水是一种标准,也是一种境界。老子“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体现出 道家“无为而求治”的哲学思想。 禅是中国化的佛,是神圣巅峰的封号,是超越言语的世俗智慧, 是吾国吾民独有的精神风景。 茶人在草木之间,茶是将人与自然融为一体的圣物,令人身心柔软、宁静和从容。在中国,茶被称为百病之药,陆羽《茶经》将茶文化推向极致;在日本,茶被称为神草,喝茶祛病延年,茶道成为日 本人独特的民族文化。

论汉字与中国文化

论汉字与中国文化 【摘要】汉字是记录汉语的书写符号系统,是汉语最重要的辅助性交际工具。汉字作为表意文字,记载和蕴涵着古人的造字方法、造字心理,今人通过这些可进而推知古代的社会文化。从中我们能了解历史,认识历史,评价历史。 【关键词】汉字;中国文化;形声字;会意字 一、汉字与文化的渊源 汉字是历史的记录器、文化的活化石,它把人类的历史、社会和各种文化活动都记录下来,并且世代相传下去,使中国文化永存不朽,通过汉字可以追溯中国古代的历史文化踪迹。汉字产生于原始社会晚期,形成于奴隶社会前期,已经有三千年的历史了。 文化和文字相互促进相互影响共同发展,民族文化的发展是决定汉字发生和发展的因素。文字是社会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社会文明程度的标志。文字经历了漫长的发展过程,在发展过程中与社会文化、民族文化产生了密切的联系。在原始社会,人们在集体劳动中因相互交际的要求而产生语言,但语言储存的时间有限,时间长了容易忘记,于是原始人类在生产和生活实践中学会了运用各种物件做成符号,来帮助记忆。随着社会的发展,从氏族到部落,到后来国家的出现,交际的地域范围越来越大,也就促使了文字的发展。中国文字纵的是从甲骨文、金文、篆书、隶书、楷书一脉相承下来的,它是社会文化、民族文化发展的结晶,代表着民族的自尊、自强,使整个民族成为一个文化的集合体,并且从多个方面表现中华民族的文化、信仰、风俗习惯等,使中华民族的古代文明世代相传,发扬光大。过去汉字与龟甲结合,开创了一个辉煌灿烂的东方古代文明。今天,汉字与硅片结合,势必使古老的汉字焕发青春的活力。汉字的信息化,使汉字从苍老变得年轻,从苦难走向辉煌。从而使汉字具有无比光明的未来。 二、从形声字看历史文化痕迹 (一)从形声字的形旁看古代文化 形旁即意符,意符是形声字中指明意义类别的符号,如“格”字左边的“木”,“铜”字左边的“金”之类,形符保留了物质文化、制度文化和心理文化等方面

中国文化英文介绍

Confucius named Qiu styled Zhongni, a great thinker and educator in the late Spring and Autumn Period, and the founder of Confucianism. Confucius instructed more than 3000 disciples and some were from poor families. Confucius gradually changed the tradition that only nobilities had the right to receive education. In his later years , Confucius compiled many literary works of ancient times, including The Book of Songs ,The Book of Documents, and The Books of Changes. His saying and behaviors were compiled in The Analects of Confucius by his disciples. His ideology has been absorbed and carried composing the essential part of Chinese traditional ideology. It was also spread into the border regions and areas building up a circle of Confucianism. UNESCO labeled him one of the “Ten Culture Celebrities”. 孔子 孔子名丘字仲尼,春秋末期伟大的思想家和教育家,儒家学派创史人。孔子一共教授了三千多个学生,其中不乏贫困家庭的孩子,改变了只有贵族子女才有资格上学的传统。孔子晚年还编订上古书籍,《诗经》《尚书》《周易》等。孔子的言行被他的弟子们收集在《论语》中,他的思想也被后人吸收和发扬光大,成为中国传统思想最主要的组成部分,并逐渐传播到周边国家,形成了影响范围很广的儒家文化圈。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曾将孔子列入世界十大文化名人之一。 Beijing Opera Beijing Opera is the most popular and influential opera in China with a history of almost 200 years. In development Beijing Opera has formed a number of fictitious props. For instance a pedal means a boat. Without any physical props involved , an actor may perform going upstairs or downstairs opening or closing a door by mere gestures. Though exaggerated those actions would give audience an impression with graceful movements. There are four main roles sheng dan jing and chou. A sheng or dan has the eyebrows painted and eyes circled. A jing and chou have their facial makeup ,for example, a red face depicts the loyalty and bravery and a white face symbolizes treachery and guile. 京剧 京剧是中国流行的最广泛影响最大的一个剧种,拥有两百多年的历史。在长期的发展过程中,京剧形成了一套虚拟表演动作,如一条桨就可以代表一只船。不需要任何的道具,演员就能表现出上楼、下楼,开门、关门等动作,虽然经赤了夸张但这些动作能给观众既真实又优美的感觉。京剧演员分生、旦、净、丑四个行当,生和旦的化痕迹要描眉、吊眉、画眼圈,净丑面部需要化妆,比如,红脸表示忠诚勇猛,白脸表示奸险。

《汉语与中国传统文化》

《汉语与中国传统文化》 结课论文 探索达尔罕茂名安联合旗及旗政府百灵庙地名的由来 学院:基础教育学院 专业:小教语文 班级:13级语文二班 姓名:闫亚峰 学号:20131105307 2015年11月16日 探索达尔罕茂名安联合旗及其旗政府百灵庙地名的由来 [摘要]: 地名的典型特征是地域性、文化性和独特性。依照地名所反映的信息,可以分为

山水地名、示位地名、寄意地名、历史地名、特殊地名等。达尔罕茂名安联合旗是包头下属的一个旗县,它又包含七个镇、一苏木、一工业区数。据不仅充分说明因历史原因形成的地名是达尔汗茂名安联合旗地名的主流,切实反映出达尔汗茂名安联合旗地名形成和演变的悠久与复杂。关于达尔汗茂名安联合旗的地名由来及其演变,则是本文追溯的重点。同时对在宗教影响下的百灵庙的地名形成进行分析。 关键词:达尔罕茂名安联合旗百灵庙康熙 正文: 我的家乡是达尔罕茂明安联合旗,简称“达茂旗”,它是内蒙古自治区包头市下辖的一个旗,地处中国北疆,是内蒙古自治区19个边境旗和23个牧业旗之一,旗政府所在地百灵庙镇地处呼包两小时经济辐射圈,区位优势明显,素有“草原码头、陆路口岸”之美称。最为一个以蒙古族为主的少数名族聚居的旗县,我们每年都会召开具有名族特色的那达慕大会。这就是我们的家乡,听爷爷说在1996年1月达尔罕茂名安联合旗由原乌兰察布盟划归包头市管辖,成为包头唯一的边境旗县。全旗总面积18177平方公里,总人口12.04万人,其中,少数民族1.83万人(蒙古族1.73万人)辖7镇1苏木1个工业园区。 关于达尔罕茂名安联合旗地名的由来主要有以下两种说法:第一种说法是:《蒙古源流》卷6载:“凡有出力一切人等,俱赏给‘岱·达尔罕’名号。张尔田补注:达尔罕,有勋劳免差役之谓。‘岱达尔罕’,大达尔罕也。”由此可见,达尔罕茂名安联合旗最初的名字是由当时的统治者奖赏后命名的,以受封部落蒙古族茂明安部而得名。 第二种说法是:“达尔罕,来自外蒙古喀尔喀部。属于土谢图罕和诺颜两个部落的一个分支。康熙八年也就是公元1663年,清政府为统治出台盟旗制度分而治之,当时分为100个旗,其中内蒙古51个旗。外蒙古49个旗,其中就有达尔罕,与茂明安部落的联合,称达尔罕茂明安联合旗。由此,达尔罕、茂名安两个部落正式联合成为达尔罕茂名安联合旗。

最新从中国传统文化看汉字的起源与发展(1)

从中国传统文化看汉字的起源与发展 刘晨 摘要:中国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而中国汉字则以其独特的形体,悠久的历史。构成中华文化的一部分。在汉字的起源于发展的过程中,离不开中华文化的孕育,另一方面汉字作为中华文化的表现载体反映着各个时代的文化与文明。 关键字:汉字的起源;汉字的发展;中国文化 汉字作为汉民族的文字,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充当着重要的角色。其产生与发展,与中国这个具有五千年的文明古国的文化休戚相关。中国作为世界四大文明古国之一与古巴比伦,古埃及,古印度文化的消亡,只留下一些历史的印记相比,中华文化不仅传承下来,而且不断发展。伴随着文化的消亡的还有他们的文字。因为文化的断层他们的文字已经很难被解读,湮没在历史的尘埃之中。而寄生于汉文化的汉字则以顽强的生命力延续并得到发展。即使中原地区几度被少数民族征服,在近代受西方文化的影响,汉字的性质与地位也几遭质疑。但汉字在今天依旧被我们使用。并且与世界接轨。汉字与汉文化一脉相承,息息相关。 汉文化之所以具有如此旺盛的生命力,长达五千年而未曾断流,在世界文化史上都堪称一枝独秀。其中最重要的一个原因即在于中华文化本身不好战,崇尚中庸之道。中华文化以儒家文化为中国文化的主体,“仁、义、礼、智、信、温、良、恭、让”,是儒家倡导的行为准则。《诗经》中说“言念君子,温其如玉”,是古代仕者的审美准则。古巴比伦文明的消亡源于他们内部奢靡,古埃及则是其对外的战争。曾经辉煌一时的拜占庭帝国也因为十字军东征而导致其文化的式微。纵观中国历史,自秦始皇起对对外战争就没有表现出很大的热情。中国的统治者在乎的是国内的安定,四海升平的繁荣。即使好战的汉武帝对匈奴的战争也起于反击。中国的地理环境,东临大海,南有喜马拉雅山,西有帕米尔高原,最大的威胁来自北方,而在封建社会开始就修筑长城抵御北方蛮族入侵。因此中华文化是在一个封闭的环境中孕育发展。这种环境造就了中国人保守严谨的性格,汉字的发明与发展与创制和使用正与这种性格息息相关。 关于汉字的起源问题,学术界至今尚未有定论。历史学家从出土原始时代器物上的符号认为是汉字的最初雏形,如在半坡遗址中的陶器上发现的一些符号“”,即认为是文字。而文字学家则根据文字的性质出发认为文字的产生以

中国古代汉字的发展贡献及与时代的关系

内蒙古民族大学 中国古代汉字的发展贡献及与时代的关系 年级: 学号: 姓名: 专业: 指导老师: 二零一三年六月 正文

关键字:文字时代影响贡献 文字是人类传达感情、表达思想、记录语言的图形符号世界上最古老的文字,除了中国文字外,还有苏美人、巴比伦人的楔行文字、埃及人的圣书文字和中美洲的玛雅文字,这些文字造就了古文明的历史成就。如今楔形文字、圣书文字、玛雅文字已销声匿迹不再使用,且该地区现行之文字和这些古文字也没有渊源关系,故中国文字应该算是现存最古老的文字。 汉字在世界文字体系中有着独特而又崇高的地位。首先,汉字是世界上通行面最广的文字。其次,汉字是世界上历史最悠久的文字,汉字的历史可以追溯到五六千年前,我们至今仍在使用它。正因为如此,我们要好好研究一下中国古代文字的重大贡献以及文字与中国国古代时代的关系。 1 文字 1.1 文字的产生 汉字是又我国古代劳动人民在在长期的社会实践中创造出来的。汉字源于图画,由原始的图画演变而成。其似画非画,似字非字,我们称为图画文字。图画文字经过了三千多年的逐渐演变,由象形文字→甲骨文→大篆→小篆→隶书再到楷书。图画文字已成为笔划省简、具规模的汉字了。 人类杜会之初,因生产力极低,为了生存的需要,人们不得不采用原始简陋的生产工具,同大自然斗争。为了交流思想、传递信息,语言应运而生。但是,语言一瞬即逝,即不能保存,也无法传递到较远的地方,而且,单靠人的大脑记忆是不行的。于是,产生了原始的记事方法"结绳记事″和"契刻记事″。这几种方法可看成是文字产生前的一个孕育阶段,但它绝对不可能演变成文字,更不是文字的产生。 “文字的产生,本是很自然的,几万年前旧石器时代的人类,已经有很好的绘画,这些画大抵是动物和人像,这是文字的前驱。”然而只有在"有了较普通、较广泛的语言"之後,才有可能图画转变成文字。随着时间的推移,这图画逐渐向文字方向移转,变成文字符号的图画文字,图画文字进一步发展成原始的文字—象形文字。 1.2汉字的发展 1.2.1甲骨文 甲骨文是中国已发现的古代文字中时代最早、体系较为完整的文字。甲骨文主要

100个最具中国文化的汉字

100个最具中国文化的汉字 一最小的数字,在正整数中找不到比它更小的数;又是最大的数字,意味着“一切”。始终如一的字形,象征着中华民族统一、稳定与持久。 天时而表示具体的人的头顶,时而表示抽象的“上天”。一身二人根源于古代中国人天人合一的观念。在有着深厚农耕文明的中国人心中,“天”“地”“人”三者的关系构成了社会的基本关系。 人肢体站立,反映了人类祖先从猿到人的演化过程;精神站立,人的精神要上可达于天,下可立于地,要成为具有独立人格的生命。人生在世,我们要始终保持一个姿势

“挺身站立为人,顶天立地做人。” 阴本义为山北水南,可指月、地、夜、寒、女、死,与阳相生相克。 阳本义为山南水北,可指日、天、昼、热、男、生,与阴相生相克。中国古代哲学认为,宇宙中贯通物质和人事的两大对立面是阴阳。 日中国历来有日神和火神崇拜。光明、文明,一直为人们所向往。作为自然神,日的地位低于天。作为时间单位,天和日有相似的意义。日在天上运行,因此天日常用在同一词汇中。

月自然界的月亮一圆一缺相隔30天,与日相对应,是人们常见的自然现象。关于月有不少美丽的神话传说,并通过对月变化的观察,产生了月蚀的知识和记载,以及对月的祭祀及礼仪等。 易易为变易,宇宙的本性就是差异、变化,没有两个时刻完全相同,人类的历史也是如此。这是中国儒家世界观的第一信念,古往今来无人能将其颠覆。 化变是外在的,化是内在的。文化、教化,都是内在的,现代的信息化,更是一种科技的大变革。

山地上所突兀者,人间所仰望者,为山。山被中国人赞美成有脊梁的阳刚的代表,所以山就是男子的象征。 水五行之一,构成了中国古代朴素唯物主义的要素。水是一种标准,也是一种境界。老子“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体现出道家“无为而求治”的哲学思想。 禅是中国化的佛,是神圣巅峰的封号,是超越言语的世俗智慧,是吾国吾民独有的精神风景。 茶人在草木之间,茶是将人与自然融为一体的圣物,令人身心柔软、宁静和从容。在中国,茶被称为百病之药,陆羽《茶经》将茶文化推向极致;在日本,茶被称为神草,喝茶祛病延年,茶道成为日本人独特的民族文化。

汉字与历史文化

《汉字与历史文化》读书报告 本书简介 作者:王贵元 出版社: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出版时间:2008年1月第一版 这本书是结合传统文化来分析汉字的构造,在汉字形音义的分析中阐发文化现象。因此我选择其中一些字作为读书笔记的内容。 第一章汉字与宗法制度 “王”字在甲骨文中像一把锋刃向下的斧子,而斧子是上古最重要的工具和武器之一,也象征着力量的权威,故而成为了最高统治者的称号。 “侯”字来源于古代的射礼,古代射礼有三种:分为大射、宾射、燕射。而其所用的箭靶被称作“侯”,侯是一块挂在绳子上的方布。“侯”字后来表示人,因此在上部加了“人”旁。“礼”字的繁体是“禮”,来自于祭祀等鬼神活动。“禮”的右侧在甲骨文中上面意为玉,下面是豆,意为祭祀时放祭品的器具。由此看来古代有以玉祭祀的习俗。 “示”字意为祭祀对象,在甲骨文中“示”是天神、先公、先王的统称,而且形同用木牌或石柱充当的神主。 “宗”字源于祖庙,上面的宝盖头意为房子,“示”则是祭祀对象,神主。 “申”、“电”都是源于闪电,在甲骨文中“申”字是闪电的形状,而“电”的繁体是“電”,是雨中出现的“申”,因此也是闪电。在上古时代,古人不理解闪电的由来,意为是神的所为,因此在“申”的左边加上了表示神主的“示”,就组成了“神”字。 “巫”和“觋”都是古代在人与鬼神间传递信息的使者,但是巫是女性,而觋则是男性,从“巫”字的甲骨文构造可以看出与神沟通的方式是舞蹈。 “卜”字的来源是商代笃信鬼神,因而具体表现就是占卜。古人占卜时将龟甲放在灼烧甲骨小坑的东侧,因此龟甲和小坑的形状就形成了“卜”字。而灼烧后甲骨表面出现的裂纹就形成了“兆”字。而“占”正好是“卜”字和“口”组成,边有了表示询问吉凶的意思。“盟”字来源于古代诸侯宣誓缔约,“盟”下面是“皿”,皿是缔约时最要的用具,而“明”指的是明察事理之神,因此组成了“盟”字。 “臣”和“妾”在上古时都是指奴隶,臣是男性奴隶,而妾则是女性奴隶。“宰”由宝盖头和“辛”组成,宝盖头意为房子,而“辛”则是对罪犯用刑的刑刀,因此也表示罪犯或奴隶。但是颇为有意思的是,这三个字在封建社会时期的社会地位都有所上升。 “丧”在甲骨文中是由“桑”和众口组成的,古人将“桑榆”喻为落日,并且古代丧葬时用桑为死者束发,而众口是表示人死后亲朋好友的哭喊声。 第二章汉字与军事刑律 “军”起源于我国古代军队征伐、田野在野外驻扎时,为防不测,用兵车围成圆圈,起到城墙的作用,在小篆体重,“军”字正像用兵车围成圆圈的形状。 “兵”起源于武器。“兵”上面是“斤”,斤是有柄的砍伐工具,也是战斗武器。而“兵”下面则意为左右两手,正像双手举着斤,表示武器。 “戈”是商周时期流行的一种兵器;“戟”是戈的柄顶有矛形刺刃的武器;“戉”字也起源于兵器,在甲骨文中,“戉”字好似一把锋刃超左侧的斧子,戉非常大且重,更多的作为地位和权力的象征。 “戍”产生于守卫边疆,“戍”在金文中很像人的肩上扛着戈的形象。 “戎”字产生于兵器。“戎”的字形中有“十”,指铠甲,古代也算作是兵器;而右边则是兵器“戈”。 “殳”字来源于兵器。“殳”是古代的一种兵器,主要用于撞击。“殳”下面是“又”像人手,有手持兵器之意。

中国传统文化汉字精选作文

中国传统文化汉字精选作文 中国是个古老的国家,传统文化更是源远流长,丰富多彩。以下是小编为您整理的中国传统文化汉字精选作文相关资料,欢迎阅读! 中国传统文化汉字精选作文【一】常常流连于古人的诗词歌赋,但觉古人寥寥数句,或奇伟磅礴,或阴柔秀美,便即跃然纸上,便叹道汉语神奇。无论鸿篇巨制,抑或散文小品,均能使人浮想联翩。思绪到处,文字仿佛已不是文字,字里行间尽是画卷。 在汉语文字间,想象,俨然成了必备的工具。 于是,便佩服上古的仓颉,是怎样,才能勾起一个民族的全部想象力?比如一个“旦”字,几千年未曾改变,只区区五画,便勾勒出旭日喷薄,阳光普照,而它恰恰是“早晨”之意。想必,汉语当是最简洁,最有内涵之语言吧。 “落日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渔歌唱晚,响穷蓬蠡之滨;雁阵惊寒,声断衡阳之浦。”《滕王阁序》此句当为自古秋色之魁首。秋的凄凉哀婉尽付字间,跃入眼帘的是字,到了脑海,便成了一幅绵延千年的画卷。 “一骑红尘妃子笑,无人知是荔枝来。”玄宗玉环的奢靡一笔写尽;“二十四桥明月夜,玉人何处教吹箫。”,箫声悠悠,更添夜之凄凉;“千里莺啼绿映红,水村山郭酒旗风。”,江南风物尽融入诗句中。 因此方知,凭着汉语的博大精深,中华民族堪称最富有想象力的民族。国外有人说中国人因教育体制而缺乏想象力,真是无稽之谈。恰恰熟稔拼音字母的洋人学汉语时却缺乏理解能力,可见,汉语是想

象力的试金石。 想象力,决不单单是能设计出飞机大炮或能进行科学上的创造,或许,连三岁小儿也能心领神会的“一去二三里,烟村四五家。”有些人也一生都无法理解呢。 走过了五千年的风风雨雨,我想,我们应该感谢汉语,在漫长的岁月中,汉语汉字将我们陶冶成了文明古国,礼仪之邦;将我们从刀耕火种,茹毛饮血的化外之民,变成了看见残砖破瓦间的一枝野花便能吟诵出“墙角数枝梅,凌寒单独开。”的浪漫民族。最重要的,汉语汉字赋予了我们其他民族不具备的想象力。 书写在泛黄的典籍上的方块字,是行间的画卷,是字里的山水,是无声的韶乐,足以使我们“三月不知肉味”。汉语汉字是整个中华民族,十数亿龙的传人想象力的源泉。 感谢汉字,行间的画卷,教会我们,在思想的天空中恣意翱翔。 中国传统文化汉字精选作文【二】中华五千年的历史得以记录下来的大功臣就是汉字,汉字的作用不单单是记录,更是文化的传承,中华民族精神的根基。她穿越了五千余年,经过岁月的洗仍然熠熠生辉。汉字传承了我们中华民族几千年的灿烂的历史和长久积累的知识积累,是民族的文化,铭刻了一个民族的记忆。 汉字是世界上最古老的文字之一,至少有四千多年历史,现存最早可识的成熟汉字系统是商代的甲骨文。汉字在形体上逐步由图形变为笔划,象形变为象征,复杂变为简单;在造字原则上从表形、表意到形声。除极个别的例外,都是一个汉字一个音节。它由4300年

简述汉字与传统文化的关系

简述汉字与传统文化的关系汉字是中国人的第五大发明,没有汉字就不会有辉煌灿烂的中国 古代文明。可以说汉字是中华文明之母,就这个意义上讲,令国人自 豪的四大文明都是汉字这个大发明的衍生物。汉字是时代的见证,它 跨越时空记录着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传承了宝贵的中华文明。让我 们看到了中华五干年来的历史和真实,知道了民族的历史进程和灿烂 辉煌的文明。汉字不只是一个载体,也不仅是一种工具,在笔画的组 合中,见证了社会的变迁和文化思想的演变,汉字当中蕴藏着无尽的 宝藏,蕴含着中华文化中的精髓。汉字是铸就中华文化大厦的基石, 与中国传统文化是密不可分的。 一、汉字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汉字从属于中国传统文化,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一部分,它是中华 民族为了交流思想、传递和保存信息,在漫长的时间里不断创造出来 的书写汉语的符号系统。它的发生、发展和演变都要受到其它文化因 素的影响和制约。这种制约就是隐含在汉字系统中,反映中华民族的 价值观念、生存方式、思维特点、风俗习惯等。同时,汉字又是中国 传统文化的特殊部分,它不仅是一种文化现象,而且还是承载和传播 文化的工具,负载了大量的文化信息。 “文化”的含义可分为广义和狭义两种。“广义的文化泛指各种 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即人类社会历史实践过程中所创造的精神和物 质财富的总和。“而狭义的文化则是指精神文化而言,主要包括科学、 教育、政治、文学艺术等等。”中国传统文化是以中华民族的精神文 化和物质文化为主体的文化体系,是文化的一部分。古老的汉字已有 四五千年的历史。世界上其他几种古文字早已消失,而作为表意文字 的汉字,至今犹保持着旺盛的生命力。汉字是记录语言的书写符号系

关于中国文化的英语介绍

Chinese Dragon Dragon totem worship in China has been around for the last 8,000 years. The ancients in China considered the dragon (or loong) a fetish that combines animals including the fish, snake, horse and ox with cloud, thunder, lightning and other natural celestial phenomena. The Chinese dragon was formed in accordance with the multicultural fusion process of the Chinese nation. To the Chinese, the dragon signifies innovation and cohesion. 对龙图腾他的崇拜在中国大约已绵延了八千多年。中国龙是古人将鱼、蛇、马、牛等动物与云雾、雷电等自然天象集合而成的一种神物。中国龙的形成与中华民族的多元融合过程同步。在中国人的心目中,龙具有振奋腾飞、开拓变化的寓意和团结凝聚的精神。Dumplings Dumplings are one of the Chinese people’s favorite traditional dishes. According to an ancient Chinese legend, dumplings were first made by the medical saint---Zhang Zhongjing. There are three steps involved in making dumplings: 1) make dumpling wrappers out of dumpling flour; 2) prepare the dumpling stuffing; 3) make dumplings and boil them. With thin and elastic dough skin, fresh and tender stuffing, delicious taste, and unique shapes, dumplings are worth eating hundreds of times. There’s an old saying that claims, “Nothing could be more delicious than dumplings”. During the Spring Festival and other holidays, or when treating relatives and friends, Chinese people like to follow the auspicious custom of eating dumplings. To Chinese people who show high reverence for family love, having dumplings at the moment the old year is replaced by the new is an essential part of bidding farewell to the old and ushering in the new year. 饺子是深受中国人民喜爱的传统食品。相传为古代医圣张仲景发明。饺子的制作是包括:1)擀皮、2)备馅、3)包馅水煮三个步骤。其特点是皮薄馅嫩,味道鲜美,形状独特,百食不厌。民间有“好吃不过饺子”的俗语。中国人接亲待客、逢年过节都有包饺子吃的习俗,寓意吉利。对崇尚亲情的中国人来说,“更岁交子”吃饺子,更是欢度除夕、辞旧迎新必不可少的内容。 Acupuncture Acupuncture is an important part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TCM). In accordance with the “main and collateral channels”theory in TCM, the purpose of acupuncture is to dredge the channel and regulate qi and blood, so as to keep the body’s yin and yang balanced and achieve reconciliation between the internal organs. It features in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that “internal diseases are to be treated with external therapy”. The main therapy of acupuncture involves using needles to pierce certain acupoints of the patient’s body, or adopting moxibustion to stimulate the patient’s acupoints so as to stimulate the channels and relieve pain. With its unique advantages, acupuncture has been handed down generation after generation and has now spread all over the world. Nowadays, acupuncture, along with Chinese food, kung fu (otherwise known as Chinese martial arts), and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has been internationally hailed as one of the “four new national treasures.” 针灸是中医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按照中医的经络理论,针灸疗法主要是通过疏通经络、调和气血,来达到阴阳归于平衡,使脏腑趋于调和之目的。其特点是“内病外治”。主要疗法是用针刺入病人身体的一定穴位,或用艾火的温热刺激烧灼病人的穴位,以达到刺激经络。治疗病痛的目的。针灸以其独特的优势,流传至今并传播到了世界,与中餐、功夫、中药一起被海外誉为中国的“新四大国粹”。 Chinese Kung Fu Chinese kung fu, or Chinese martial arts, carries traditional Chinese culture in abundance. It is a

简述汉字与传统文化的关系复习过程

简述汉字与传统文化 的关系

简述汉字与传统文化的关系汉字是中国人的第五大发明,没有汉字就不会有辉煌灿烂的中国古代文明。可以说汉字是中华文明之母,就这个意义上讲,令国人自豪的四大文明都是汉字这个大发明的衍生物。汉字是时代的见证,它跨越时空记录着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传承了宝贵的中华文明。让我们看到了中华五干年来的历史和真实,知道了民族的历史进程和灿烂辉煌的文明。汉字不只是一个载体,也不仅是一种工具,在笔画的组合中,见证了社会的变迁和文化思想的演变,汉字当中蕴藏着无尽的宝藏,蕴含着中华文化中的精髓。汉字是铸就中华文化大厦的基石,与中国传统文化是密不可分的。 一、汉字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汉字从属于中国传统文化,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一部分,它是中华民族为了交流思想、传递和保存信息,在漫长的时间里不断创造出来的书写汉语的符号系统。它的发生、发展和演变都要受到其它文化因素的影响和制约。这种制约就是隐含在汉字系统中,反映中华民族的价值观念、生存方式、思维特点、风俗习惯等。同时,汉字又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特殊部分,它不仅是一种文化现象,而且还是承载和传播文化的工具,负载了大量的文化信息。 “文化”的含义可分为广义和狭义两种。“广义的文化泛指各种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即人类社会历史实践过程中所创造的精神和物质财富的总和。“而狭义的文化则是指精神文化而言,主要包括科学、教育、政治、文学艺术等等。”中国传统文化是以中华民族的精神文化和物质文化为主体的文化体系,是文化的一部分。古老的汉字已有四五千年的历史。世界上其他几种古文字早已消失,而作为表意文字的汉字,至今犹保持着旺盛的生命力。汉字是记录

论汉字与中国文化

1101201 包涵 论汉字与中国文化 中国有着五千年的悠久历史,从古至今便有着“多元”社会,多民族,多语言,多文字。 汉字的存在,深刻地讲述出了中国的漫长崎岖凤凰涅槃般的历史,承载了我们中华儿女自豪而痛心的反思。然而,汉字便是贯穿了古今风雨中的一件独有的珍宝,汉字的命运恰巧折射出了中国的兴盛衰败。汉字极具生命力地反映了中华民族的伟大历史。汉字所孕育的中华文化极为深厚,每一个汉字都有其背后的意义与故事。 文字属于文化的范畴,是文化的一个组成部分,这就决定了文字对文化的从属地位。文化是一个系统,文字也是一个系统,文字系统是文化系统中的一个子系统。无论是文字的产生、发展、演变,还是具体使用,都要受到文化的其他子系统的影响和制约。这种制约,在某种意义上对文字起着关键性和决定性的作用。然而文字毕竟属于文化范畴,文字和文化的其他子系统毕竟会互相影响,一者发生变化,往往会影响另一者,所以文化的其他子系统也会受到文字的影响和制约。 关于文化的定义历来都是众说纷纭,但是我们从其实质来看,基本有广义和狭义两种理解。广义的文化指人类在社会实践中所创造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狭义的文化指社会的意识形态以及与之相

适应的制度和组织机构。《现代汉语词典》“文化”义项第三:“指运用文字的能力及一般知识:学习文化}文化水平。”这个意义上的“文化”就是文字问题,从有文字开始,不会“运用文字”就是“文盲”,就是没有文化。罗常培先生说过:“语言文字是一个民族文化的结晶。首先汉字不是落后的。有人认为汉字是落后的。汉字是汉文化的一部分,其形成与发展都要受到汉文化的制约和影响,甚至可以说什么样的文化决定什么样的文字。如果弃之不用,人们就不能通过研究汉字来考察远古已逝的文化。其次,汉字不是万能的。汉字负载着大量的文化信息,但并不是所有的汉字都与汉文化有关,二者并不是一对一的对应关系。汉字是反映一定的历史文化,人文信息,但绝不是每个字“都是一页恢宏的历史”。 文字是记录语言的符号,跟世界上万事万物都在变化一样,汉字从产生的时开始,就随着社会的进步和汉语的发展。汉字是中华民族自古至今所传承下来的一种不可多得的文化。它记载着我国历史发展的全部过程。在它发展的过程中所经历的有上古原始社会的象形文字-甲骨文-钟鼎文-大篆-小篆-隶书-楷书。印证了中国的全部发展过程。文化,从广义上讲,它是人类社会历史实践过程中所创造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而从狭义上说,它只着眼于精神方面,指社会的意识形态、价值观念、审美情趣、民族心态、生活方式、风俗习惯,等等。还有一种说法是文化是运用文字的能力及一般知识,自从有了文字开始,就流行了一种说法:识字的那叫有文化、不识字的那叫没文化,似乎从那时候开始,文字就成了文化的一个标志。

Character Culture and History 中国文化英语论文 汉字文化与历史.do

Character Culture and History Chinese characters is the most ancient text in the world, it is also the only ideograms in the world today. During the development of Chinese characters, it goes from numerous to Jane, from drawing sex to symbolic. But no matter how it changes, the inner spirit of Chinese characters does not change, it has been traced to inheritance and development with a vigorous vitality. However, in modern times, Chinese characters has been suffer much impact, but on the one hand, Chinese characters has been maintained her nature, on the other hand, it absorb the strengths of the other text industriously so as to make Chinese standing in the east of the world for ever. 1: The development and evolution of Chinese characters The Chinese characters is the most ancient text in the world, the latest record is in shang periods , in that time there were a complete system of oracle bone inscriptions it states oracle bone inscriptions is just the flow of Chinese characters but not the original of Chinese characters, the origin of Chinese characters should also be more earlier. We don't know the exact time of the origin of Chinese characters , concrete process is also in the debate, it is unable to agree. There are many statements of the origin, but no matter which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