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短线路中距离保护的失配问题及解决方案_刘建平

长短线路中距离保护的失配问题及解决方案_刘建平
长短线路中距离保护的失配问题及解决方案_刘建平

·酒钢科技2012年第4期·

酒钢公司电网所有的110kV变电站都集中在冶金厂区,造成公司电网110kV线路都比较短,比如110kV热轧一二回线只有650米。这种短线路中,距离保护的整定计算是相当困难的,在短线路的上级线路比较长的情况下,上级长线路距离保护的计算和运行就显得更加困难。现就酒钢公司电网几条典型的长短线路中距离保护的整定计算和运行注意事项作一具体分析。

一酒钢公司电网长短线路

布置情况

酒钢公司电网长短线路情况如下:

上表所列的是酒钢公司110kV电网长短线路的布置情况。从表可以看出,上级电源线路都相对较长,而下级线路都特别短。其中以轧钢线和热轧线最为典型。

二下级短线路距离保护整定

计算中出现的问题

上表中的短线路,都在1km左右,由于线路太短,线路阻抗相对很小,造成距离一段保护无法投入运行。以制氧一二回线为例,线路阻抗一次值为0.6724欧姆,折算到二次值为0.0696欧姆,距离一段保护的整定原则是保护线路的80~85%,按此要求计算,距离一段整定值为0.055欧姆。这一数值非常接近保护装置的最小整定值,保护误动的可能性非常大,因此,该线路的距离一段保护退出运行。其余6条线路比制氧线路更短,阻抗更小,因此这几条线路的距离保护只能退出运行。

距离一段保护是线路的主保护之一,所以距离一段保护的退出,对这几条短线路的安全造成了很大的影响。也对上级长线路的距离保护的整定计算产生了很大的影响,下面着重分析。

三下级短线路对上级长线路距离保护的整定计算造成的影响

这几条短线路的距离一段保护退出运行,对上级长线路的距离二段保护的整定计算造成了影响,并产生了上级长线路距离二段保护误动的可能性。原因如下:

1.按配合法计算的距离二段保护,灵敏度不够

按与相邻下级线路距离一段保护配合整定的计算公式如下:

长短线路中距离保护的失配问题及解决方案宏兴股份公司动力能源处刘建平韩志成

摘要:长线路负荷侧配出短线路后,造成线路距离保护整定计算困难,保护失配,本文就此问题做详细分析并提出解决方案。

关键词:线路距离保护方案

上级长线路名称线路长度下级短线路名称线路长度

总联一二回线 6.3km制氧一二回线 1.6km

酒四一二三回线 2.65km铁前一二回线0.667km

酒四一二三回线 2.65km热总七八回线1km

轧钢一二回线 4.3km热轧一二回线0.65km

31

--

·酒钢科技2012年第4期·

Z dz.II=K k Z l+K k/K z Z/dz.I(式1)式中:Z l——

—被保护线路阻抗;

Z/dz.I——

—相邻距离保护I段动作阻抗;

K k——

—可靠系数,取0.8~0.85;

K k/——

—可靠系数,取0.8;

K z——

—助增系数,选取可能的最小值。

距离二段保护的动作时间一般取0.3秒。

式1中,动作量大小决定于Z l和Z/dz.I,Z l是被保护阻抗,而Z/dz.I是下级相邻线路距离一段动作阻抗,因此,当下级线路阻抗很小时,本线路距离二段保护就很难保证其灵敏度。总联一二回线、酒四线和轧钢线距离二段保护不能采取这种算法的根本原因就是下级线路太短,线路阻抗太小导致的。

由于灵敏度无法保证,保护可能拒动。因此上述线路不能采取上下级配合的算法,而只能采取保证灵敏度的算法。

2.按保证灵敏度计算时,距离二段保护产生误动的可能性

保证保护动作的灵敏度是继电保护定值的基本要求。但按照保证保护动作的灵敏度计算后,却出现了保护误动的可能性。主要是因为上级线路阻抗较大,而下级线路阻抗较小,按照《继电保护和安全自动装置技术规程》(GB/T 14285-2006)中50KM及以下线路,距离保护灵敏度不小于1.5的规定,酒钢公司110kV线路的灵敏度应取1.5及以上。而下级线路的阻抗小于上级线路阻抗的0.5倍时,上级线路距离二段保护的保护范围就超出了下级线路,并气深入到下级线路的配出线路或变压器。产生的危害有以下2点:

(1)由于下级短线路距离一段保护没有投入,当本线路短路且本线路差动保护出现故障时,可以导致上级线路距离二段保护动作,导致停电范围扩大。

(2)下级线路的配出开路近距离短路时,上级线路距离二段保护仍然存在误动的可能性。

四为保证安全运行采取的措施短线路的出现,是依据电力负荷布置情况和投资的经济性综合计算的结果,因此也有它的合理性。继电保护专业就必须采取措施,保证电力系统的安全稳定运行。就上述情况,主要采取的措施如下:

1.总联一二回线等几条长线路的距离二段保护仍按保证灵敏度计算。

保证保护动作的灵敏度是继电保护专业最起码的要求,因此为了才能保证本线路的安全,总联一二回线等几条长线路的距离二段保护仍然采取保证灵敏度的算法。

2.下级短线路必须装设光纤差动保护。

差动保护具有非常好的选择性和速动性。相对与距离一段保护而言,它还可以保护线路的全长。因此,装设目前技术成熟的光纤纵联差动保护,可以有效的解决此类问题。装设光纤纵联差动保护后,下级短线路的短路故障可以在短时间内切除,从而保证了上级线路的安全。酒钢公司电网内110kV线路除宏晟公司起备变线路外都装设了光纤纵联差动保护。有效的解决了长短线路中距离二段保护无法配合的问题。

3.110kV总降压站主变均装设差动保护。

公司电网各110kV总降压站主变装设差动保护,可以有效的解决上级110kV线路距离二段保护的越级动作。

4.当110kV线路差动保护故障退出时采取的措施

(1)通知线路所带用户,做好事故预案,防止万一出现大面积停电带来的不利影响。

(2)加强对线路的巡视频次,减少线路出现故障的可能性。

(3)在此基础上,必要适当延长上级线路距离二段时限。做到保护的合理配合。

(4)尽快修复并投入差动保护,缩短异常方式的运行时间。

32 --

双活数据中心建设方案

目录 第1章概述.................................................................................................................... 错误!未指定书签。 1.1数据集中阶段的数据中心建设 ......................................................................... 错误!未指定书签。 1.1.1 传统架构存在的问题.................................................................................. 错误!未指定书签。 1.1.2 H3C全融合虚拟化架构 .............................................................................. 错误!未指定书签。 1.2双活数据中心建设目标 ..................................................................................... 错误!未指定书签。第2章双活数据中心业务部署 .................................................................................... 错误!未指定书签。 2.1基于的业务部署模式 ......................................................................................... 错误!未指定书签。 2.1.1 模式简介 ..................................................................................................... 错误!未指定书签。 2.1.2 企业数据中心业务典型部署...................................................................... 错误!未指定书签。 2.2基于的业务部署模式 ......................................................................................... 错误!未指定书签。 2.2.1 技术简介 ..................................................................................................... 错误!未指定书签。 2.2.2 企业数据中心典型部署.............................................................................. 错误!未指定书签。 2.2.3 与 ................................................................................................................. 错误!未指定书签。第3章双活数据中心设计............................................................................................ 错误!未指定书签。 3.1网络结构 ............................................................................................................. 错误!未指定书签。 3.2双活数据中心部署 ............................................................................................. 错误!未指定书签。

输电线路的距离保护习题答案

:___________ 班级: ___________ 序号:___________ 输电线路的距离保护习题 一、填空题: 1、常规距离保护一般可分 为、和三部分。 2、距离保护I段能够保护本线路全长的。 3、距离保护第Ⅲ段的整定一般按照躲开来整定。 4、阻抗继电器按比较原理的不同,可分为式 和式。 5、方向阻抗继电器引入非故障相电压的目的是为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若方向阻抗继电器和全阻抗继电器的整定值相同,___________继电器受过渡电阻影响 大,继电器受系统振荡影响大。 7、全阻抗继电器和方向阻抗继电器均按躲过最小工作阻抗整定,当线路上发生短路时, _______________继电器灵敏度更高。 8、校验阻抗继电器精工电流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 9、阻抗继电器的0°接线是指_________________,加入继电器的___________________。 10、助增电流的存在,使距离保护的测量阻抗,保护范 围,可能造成保护的。 11、根据《220~500kV电网继电保护装置运行整定规程》的规定,对50km以下的线路,相间距离保护中应有对本线末端故障的灵敏度不小于的延时保护。 二、选择题: 1、距离保护装置的动作阻抗是指能使阻抗继电器动作的。

(A)最小测量阻抗;(B)最大测量阻抗;(C)介于最小与最大测量阻抗之间的一个定值;(D)大于最大测量阻抗的一个定值。 2、为了使方向阻抗继电器工作在状态下,故要求继电器的最大灵敏角等于被保护线路的阻抗角。最有选择;(B)最灵敏;(C)最快速;(D)最可靠。 3、距离保护中阻抗继电器,需采用记忆回路和引入第三相电压的 是。 (A)全阻抗继电器;(B)方向阻抗继电器;(C)偏移特性的阻抗继电器;(D)偏移特性和方向阻抗继电器。 4、距离保护是以距离元件作为基础构成的保护装置。 (A)测量;(B)启动;(C)振荡闭锁;(D)逻辑。 5、从继电保护原理上讲,受系统振荡影响的有。 (A)零序电流保护;(B)负序电流保护;(C)相间距离保护;(D)相间过流保护。 6、单侧电源供电系统短路点的过渡电阻对距离保护的影响是。 (A)使保护范围伸长;(B)使保护范围缩短;(C)保护范围不变;(D)保护范围不定。 7、方向阻抗继电器中,记忆回路的作用是。 (A)提高灵敏度;(B)消除正向出口三相短路的死区;(C)防止反向出口短路动作;(D)提高选择性。 8、阻抗继电器常用的接线方式除了00接线方式外,还有。(A)900接线方式? (B)600接线方式? (C)300接线方式? (D)200接线方式 三、判断题: 1、距离保护就是反应故障点至保护安装处的距离,并根据距离的远近而确定动作时间的一种保护装置。() 2、距离Ⅱ段可以保护线路全长。() 3、距离保护的测量阻抗的数值随运行方式的变化而变化。() 4、方向阻抗继电器中,电抗变压器的转移阻抗角决定着继电器的最大灵敏角。() 5、阻抗继电器的最小精确工作电压,就是最小精确工作电流与电抗变压器转移阻抗值的乘积。() 6、在距离保护中,“瞬时测定”就是将距离元件的初始动作状态,通过起动元件的动作而固定下来,以防止测量元件因短路点过渡电阻的增大而返回,造成保护装置拒绝动作。()

输电线路的距离保护

课程设计题目35kv输电线路的继电保护 专业: 班级: 学号: 学生姓名: 指导教师:

目录 第一章:任务的提出与方案的提出 1.1前言 (3) 1.2绪论 (4) 1.3摘要 (5) 1.4基本原理 (6) 第二章:详细设计: 2.1最大负荷电流的计算 (7) 2.2短路电流的计算 (7) 2.3线路距离保护的设计 (7) 第三章:总体设计 3.1距离保护的优缺点 (10) 3.2继电保护装置的选择 (10) 3.3结论 (12) 第四章:结束 4.1设计感言 (22) 4.2参考文献 (13)

第一章 1.1前言: 《电力系统继电保护》作为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的一门主要课程,主要包括课堂讲学、课程设计等几个主要部分。电能是现代社会中最重要、也是最方便的能源。而发电厂正是把其他形式的能量转换成电能,电能经过变压器和不同电压等级的输电线路输送并被分配给用户,再通过各种用电设备转换成适合用户需要的其他形式的能量。在输送电能的过程中,电力系统希望线路有比较好的可靠性,因此在电力系统受到外界干扰时,保护线路的各种继电装置应该有比较可靠的、及时的保护动作,从而切断故障点极大限度的降低电力系统供电范围。电力系统继电保护就是为达到这个目的而设置的。本次设计的任务主要包括了五大部分,电网各个元件参数及负荷电流计算、短路电流计算、继电保护距离保护的整定计算和校验、继电保护零序电流保护的整定计算和校验、对所选择的保护装置进行综合评价。其中短路电流的计算和电气设备的选择是本设计的重点。

1.2、绪论 (一)电力系统继电保护的作用 电力系统在运行中,可能发生各种故障和不正常运行状态,最常见同时也是最危险的故障是发生各种型式的短路。在发生短路时可能产生以下的后果. 1.通过故障点的很大的短路电流和所燃起的电弧,使故障元件损坏; 2.短路电流通过非故障元件,由于发热和电动力的作用,引起它们的损坏或缩短它们的使用寿命; 3.电力系统中部分地区的电压大大降低,破坏用户工作的稳定性或影响工厂产品质量; 4.破坏电力系统并列运行的稳定性,引起系统振动,甚至使整个系统瓦解; 电气元件的正常工作遭到破坏,但没有发生故障,这种情况属于不正常运行状态。例如,因负荷超过电气设备的额定值而引起的电流升高(一般又称过负荷),就是一种最常见的不正常运行状态。由于过负荷,使元件载流部分和绝缘材料的温度不断升高,加速绝缘的老化和损坏,就可能发展成故障。此外,系统中出现功率缺额而引起的频率降低,发电机突然甩负荷而产生的过电压,以及电力系统发生振荡等,都属于不正常运行状态。 故障和不正常运行状态,都可能在电力系统中引起事故。事故,就是指系统或其中一部分的正常工作遭到破坏,并造成对用户少送电或电能质量变坏到不能容许的地步,甚至造成人身伤亡和电气设备的损坏。 系统事故的发生,除了由于自然条件的因素(如遭受雷击等)以外,一般者是由于设备制造上的缺陷、设计和安装的错误、检修质量不高或运行维护不当而引起的。因此,只要充分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正确地掌握客观规律,加强对设备的维护和检修,就可能大大减少事故发生的机率,把事故消灭在发生之前。 在电力系统中,除应采取各项积极措施消除或减少发生故障的可能性以外,故障一旦发生,必须迅速而有选择性地切除故障元件,这是保证电力系统安全运行的最有效方法之一。

线路距离保护的设计

线路距离保护的设计Revised on November 25, 2020

课程设计任务书 学生姓名:专业班级: 指导教师:工作单位: 题目: 线路距离保护的设计 初始条件: 原始数据:接线图如图所示, 参数说明:发电机、变压器的参数示于图中,线路正序阻抗为Ω/km,线路长度示于图中,降压变电站变压器差动保护动作时限为0s,过流保护动作时间为1s. 要求完成的主要任务:(包括课程设计工作量及其技术要求,以及说明书撰写等具体要求) 1.选择并整定1、3、4、5、8、9号保护装置; 2.绘制10km长线路(1DL与5DL所在线路)上保护的原理图; 3.编写设计说明书; 时间安排: 5月21日:领取任务书,分小组学习设计指导书及设计规程; 5月22日:分小组学习电流电压保护、距离保护工作原理和整定方法; 5月23-27日:决定保护整体设计方案; 5月28-29日:进行保护整定计算、设备选型及图纸绘制; 5月30日:对配置结果进行分析并调试修改配置及整定方法; 5月30日:撰写设计说明书; 5月30日:答辩。 指导教师签名:年月日 系主任(或责任教师)签名:年月 日

线路距离保护的设计 摘要 电力系统的飞速发展对继电保护不断提出新的要求,电子技术、计算机技术与通信技术的飞速发展又为继电保护技术的发展不断地注入了新的活力。因此,继电保护技术得天独厚,在40余年的时间里完成了发展的4个历史阶段:继电保护的萌芽期、晶体管继电保护、集成运算放大器的集成电路保护和计算机继电保护。继电保护技术未来趋势是向计算机化,网络化,智能化,保护、控制、测量和数据通信一体化的发展。 继电保护的原理是利用被保护线路或设备故障前后某些突变的物理量为信号量,当突变量到达一定值时,起动逻辑控制环节,发出相应的跳闸脉冲或信号。对电力系统继电保护的基本性能要求是有选择性,速动性,灵敏性,可靠性。 这次课程设计以路保护设计为例进行分析设计,要求对整个电力系统及其自动化专业方面的课程有综合的了解。特别是对继电保护、电力系统、电路、发电厂的电气部分有一定的研究。重点进行了电路的化简,短路电流的求法,继电保护中电流保护、距离保护的具体计算。 关键字:继电保护,电流保护,距离保护

输电线路的距离保护习题答案42806资料

输电线路的距离保护习题答案42806

姓名:___________ 班级: ___________ 序号:___________ 输电线路的距离保护习题 一、填空题: 1、常规距离保护一般可分 为、和三部分。 2、距离保护I段能够保护本线路全长的。 3、距离保护第Ⅲ段的整定一般按照躲开来整定。 4、阻抗继电器按比较原理的不同,可分为式 和式。 5、方向阻抗继电器引入非故障相电压的目的是为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若方向阻抗继电器和全阻抗继电器的整定值相同,___________继电器受过渡电阻影响 大,继电器受系统振荡影响大。 7、全阻抗继电器和方向阻抗继电器均按躲过最小工作阻抗整定,当线路上发生短路时, _______________继电器灵敏度更高。 8、校验阻抗继电器精工电流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 9、阻抗继电器的0°接线是指_________________,加入继电器的___________________。 10、助增电流的存在,使距离保护的测量阻抗,保护范 围,可能造成保护的。 11、根据《220~500kV电网继电保护装置运行整定规程》的规定,对50km以下的线路,相间距离保护中应有对本线末端故障的灵敏度不小于的延时保护。 二、选择题: 1、距离保护装置的动作阻抗是指能使阻抗继电器动作的。

(A)最小测量阻抗;(B)最大测量阻抗;(C)介于最小与最大测量阻抗之间的一个定值;(D)大于最大测量阻抗的一个定值。 2、为了使方向阻抗继电器工作在状态下,故要求继电器的最大灵敏角等于被保护线路的阻抗角。最有选择;(B)最灵敏;(C)最快速;(D)最可靠。 3、距离保护中阻抗继电器,需采用记忆回路和引入第三相电压的 是。 (A)全阻抗继电器;(B)方向阻抗继电器;(C)偏移特性的阻抗继电器;(D)偏移特性和方向阻抗继电器。 4、距离保护是以距离元件作为基础构成的保护装置。 (A)测量;(B)启动;(C)振荡闭锁;(D)逻辑。 5、从继电保护原理上讲,受系统振荡影响的有。 (A)零序电流保护;(B)负序电流保护;(C)相间距离保护;(D)相间过流保护。 6、单侧电源供电系统短路点的过渡电阻对距离保护的影响是。 (A)使保护范围伸长;(B)使保护范围缩短;(C)保护范围不变;(D)保护范围不定。 7、方向阻抗继电器中,记忆回路的作用是。 (A)提高灵敏度;(B)消除正向出口三相短路的死区;(C)防止反向出口短路动作;(D)提高选择性。 8、阻抗继电器常用的接线方式除了00接线方式外,还有。 (A)900接线方式? (B)600接线方式? (C)300接线方式? (D)200接线方式 三、判断题: 1、距离保护就是反应故障点至保护安装处的距离,并根据距离的远近而确定动作时间的一种保护装置。() 2、距离Ⅱ段可以保护线路全长。( ) 3、距离保护的测量阻抗的数值随运行方式的变化而变化。() 4、方向阻抗继电器中,电抗变压器的转移阻抗角决定着继电器的最大灵敏角。()

线路距离保护的设计

精心整理 课程设计任务书 学生姓名:___________ 专业班级:_____________ 指导教师:__________ 工作单位:____________ 题目:线路距离保护的设计 初始条件: 原始数据:接线图如图所示, 参数说明:发电机、变压器的参数示于图中,线路正序阻抗为0.55Q/km,线路 长度示于图中,降压变电站变压器差动保护动作时限为Os,过流保护动作时间为1s. 要求完成的主要任务:(包括课程设计工作量及其技术要求,以及说明书撰写等具体要求) 1.选择并整定1、3、4、5、8 9号保护装置; 2.绘制10km长线路(1DL与5DL所在线路)上保护的原理图; 3.编写设计说明书; 时间安排: 5月21日:领取任务书,分小组学习设计指导书及设计规程; 5月22日:分小组学习电流电压保护、距离保护工作原理和整定方法; 5月23-27日:决定保护整体设计方案; 5月28-29日:进行保护整定计算、设备选型及图纸绘制; 5月30日:对配置结果进行分析并调试修改配置及整定方法; 5月30日:撰写设计说明书;

5月30日:答辩。 精心整理 指导教师签名:年月日 系主任(或责任教师)签名:年月日

线路距离保护的设计 摘要 电力系统的飞速发展对继电保护不断提出新的要求,电子技术、计算机技术与通信技术的飞速发展又为继电保护技术的发展不断地注入了新的活力。因此,继电保护技术得天独厚,在40余年的 时间里完成了发展的4个历史阶段:继电保护的萌芽期、晶体管继电保护、集成运算放大器的集成电 路保护和计算机继电保护。继电保护技术未来趋势是向计算机化,网络化,智能化,保护、控制、测量和数据通信一体化的发展。 继电保护的原理是利用被保护线路或设备故障前后某些突变的物理量为信号量,当突变量到达一定值时,起动逻辑控制环节,发出相应的跳闸脉冲或信号。对电力系统继电保护的基本性能要求是有选择性,速动性,灵敏性,可靠性。 这次课程设计以路保护设计为例进行分析设计,要求对整个电力系统及其自动化专业方面的课程有综合的了解。特别是对继电保护、电力系统、电路、发电厂的电气部分有一定的研究。重点进行了电路的化简,短路电流的求法,继电保护中电流保护、距离保护的具体计算。 关键字:继电保护,电流保护,距离保护 1?系统初始条件 0 1.1............................................................................................................................... 主接线图0 1.2............................................................................................................................... 相关参数0 2.三段式电流保护整定计算 0 2.1.计算网络参数 0 2.2.最大短路电流计算和整定计算 (1) ...................................................... 错误!未定义书签。 (2)保护8QF的整定 (2) ...................................................... 错误!未定义书签。 (2)保护6QF的整定 (3) ...................................................... 错误!未定义书签。 (2)保护4QF的整定 (5)

输电线路的距离保护习题答案

姓名:___________ 班级: ___________ 序号:___________ 输电线路的距离保护习题 一、填空题: 1、常规距离保护一般可分为、和三部分。 2、距离保护I段能够保护本线路全长的。 3、距离保护第Ⅲ段的整定一般按照躲开来整定。 4、阻抗继电器按比较原理的不同,可分为式和式。 5、方向阻抗继电器引入非故障相电压的目的是为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若方向阻抗继电器和全阻抗继电器的整定值相同,___________继电器受过渡电阻影响大,继电器受系统振荡影响大。 7、全阻抗继电器和方向阻抗继电器均按躲过最小工作阻抗整定,当线路上发生短路时, _______________继电器灵敏度更高。 8、校验阻抗继电器精工电流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 9、阻抗继电器的0°接线是指_________________,加入继电器的___________________。 10、助增电流的存在,使距离保护的测量阻抗,保护范围,可能造成保护的。 11、根据《220~500kV电网继电保护装置运行整定规程》的规定,对50km以下的线路,相间距离保护中应有对本线末端故障的灵敏度不小于的延时保护。 二、选择题: 1、距离保护装置的动作阻抗是指能使阻抗继电器动作的。 (A)最小测量阻抗;(B)最大测量阻抗;(C)介于最小与最大测量阻抗之间的一个定值;(D)大于最大测量阻抗的一个定值。 2、为了使方向阻抗继电器工作在状态下,故要求继电器的最大灵敏角等于被保护线路的阻抗角。最有选择;(B)最灵敏;(C)最快速;(D)最可靠。

统一存储双活方案

NetAp统一存储双活 方案

NetApp统一存储双活方案 1、双活存储架构建设目标 系统灾难是指IT系统发生重要业务数据丢失或者使业务系统停顿过长时间(不可忍受)的事故。可能引发系统灾难的因素包括:?系统软、硬件故障,如:软、硬件缺陷、数据库或其他关键应用发生问题、病毒、通信障碍等; ?机房环境突发性事故,如:电源中断、建筑物倒塌、机房内火灾等; ?人为因素,如:因管理不完善或工作人员操作不当、人为蓄意破坏、暴力事件等; ?自然灾害:如火灾、地震、洪水等突发而且极具破坏性的事故。 其特点是突发性、高破坏强度、大范围。在灾难性事故的影响下,计算中心机房的硬件设备会部分或完全损坏,造成业务的停顿。请参见下图:

当前用户IT系统缺乏有效的灾难防范手段,难以在灾难发生后,不间断或者迅速地恢复运行。灾难恢复就是在IT系统发生系统灾难后,为降低灾难发生后造成的损失,重新组织系统运行,从而保证业务连续性。其目标包括: ●保护数据的完整性、一致性,使业务数据损失最少; ●快速恢复业务系统运行,保持业务的连续性。 灾难恢复的目标一般采用RPO和RTO两个指标衡量。 技术指标RPO、RTO: RPO (Recovery Point Objective): 以数据为出发点,主要指的是业务系统所能容忍的数据丢失量。即在发生灾难,容灾系统接替原生产系统运行时,容灾系统与原生产中心不一致的数据量。RPO是反映恢复数据完整性的指标,在半同步数据复制方式下,RPO等于数据传输时延的时间;在异步数据复制方式下,RPO基本为异步传输数据排队的时间。在实际应用中,同步模式下,RPO一般为0,而在非同步模式下,考虑到数据传输因素,业务数据库与容灾备份数据库的一致性是不相同的,RPO表示业务数据与容灾备份数据的时间差。换句话说,发生灾难后,启动容灾系统完成数据恢复,RPO就是新恢复业务系统的数据损失量。 RTO (Recovery Time Objective):即应用的恢复时间目标。RTO 主要指的是所能容忍的应用停止服务的最长时间,也是是反映业务恢复及时性的指标,表示业务从中断到恢复正常所需的时间。RTO值越小,代表容灾系统的数据恢复能力越强。各种容灾解决方案的RTO有

某输电线路距离保护设计方案

某输电线路距离保护设计方案 1.1输电线路距离保护概述 输电线路距离保护是指利用阻抗元件来反应短路故障的保护装置,阻抗元件的阻抗值是接入该元件的电压与电流的比值,也就是短路点至保护安装处的阻抗值。因线路的阻抗值与距离成正比,所以叫距离保护或阻抗保护。系统在正常运行时,不可能总工作于最大运行方式下,因此当运行方式变小时,电流保护的保护范围将缩短,灵敏度降低;而距离保护测量的是短路点至保护安装处的距离,受系统运行方式影响较小,保护范围稳定,常用于线路保护 电力系统稳定运行主要有符合要求电网结构、系统运行方式和电力系统继电保护来保证。高压及以上等级电网中,继电装置可靠性和速动性有双重主保护来保证,其选择性和灵敏性主要由相间接地故障后被保护延时段来保证。距离保护是以距离测量元件为基础构成保护装置,称阻抗保护。系统正常运行时,保护装置安装处的电压为系统的额定电压,电流负载电流,发生短路故障时,电压降低、电流增大。因此,电压和电流比,正常状态和故障状态有很大变化。由于线路阻抗和距离成正比,保护安装处的电压与电流之比反映了保护安装处到短路点的阻抗,也反映保护安装处到短路点距离。所以按照距离远近来确定保护动作时间,这样就能有选择地切除故障。 当前微计算机硬件的更新和网络化发展在计算机控制领域。单片机与DSP芯片二者技术上的融合,主要体现在运算能力的提高及嵌入式网络通信芯片的出现和应用等方面。这些发展使硬件设计更加方便。高性价比使冗余设计成为可能,为实现灵活化、高可靠性和模块化的通用软硬件平台创造了条件。硬件技术的不断更新和微机保护设计网络化,将为距离保护的设计和发展带来一种全新的理念和创新,它会大大简化硬件设计、增强硬件的可靠性,使装置真正具有了局部或整体升级的可能。 1.2本文研究内容 本次课程设计的主要是输电线路的距离保护。计算和分析主要内容是计算保护1距离保护Ⅰ段、Ⅱ段和Ⅲ段整定值和灵敏度,计算灵敏度同时要注意每个保护的动作时间要精确,上述工作完成后接下来对设计提出的系统震荡和短路过渡电阻对系统的影响进行相应的计算分析,并确定距离保护的范围,并分析系统在最小运行方式下振荡时,保护1各段距离保护的动作情况。后用MATLAB仿真,验证计算的正确性。

曙光DS800-G25双活数据中心解决方案介绍

曙光DS800-G25 双活数据中心解决案介绍 曙光信息产业股份有限公司

1解决案概述 在信息社会里,数据的重要性已经毋容置疑,作为数据载体的存储阵列,其可靠性更是备受关注。尤其在一些关键应用中,不仅需要单台存储阵列自身保持高可靠性,往往还需要二台存储阵列组成高可靠的系统。一旦其中一台存储阵列发生故障,另一台可以无缝接管业务。这种两台存储都处于运行状态,互为冗余,可相互接管的应用模式一般称之为双活存储。 由于技术上的限制,传统的双活存储案无法由存储阵列自身直接实现,更多的是通过在服务器上增加卷镜像软件,或者通过增加额外的存储虚拟化引擎实现。通过服务器上的卷镜像软件实现的双活存储,实施复杂,对应用业务影响大,而且软件购买成本较高。通过存储虚拟化引擎实现的双活存储,虽然实施难度有一定降低,但存储虚拟化引擎自身会成为性能、可靠性的瓶颈,而且存在兼容性的限制,初次购买和维护成本也不低。 曙光DS800-G25双活数据中心案采用创新技术,可以不需要引入任第三软硬件,直接通过两台DS800-G25存储阵列实现两台存储的双活工作,互为冗余。当其中一台存储发生故障时,可由另一台存储实时接管业务,实现RPO、RTO为0。这是一种简单、高效的新型双活存储技术。

2产品解决案 曙光DS800-G25双活数据中心案由两台存储阵列组成,分别对应存储引擎A、引擎B。存储引擎A 和B上的卷可配置为双活镜像对,中间通过万兆以太网链路进行高速数据同步,数据完全一致。由于采用虚拟卷技术,双活镜像对中的两个卷对外形成一个虚拟卷。对服务器而言,双活镜像对就是可以通过多条路径访问的同一个数据卷,服务器可以同时对双活镜像对中两个卷进行读写访问。组成双活镜像系统的两台存储互为冗余,当其中一台存储阵列发生故障时,可由另一台存储阵列直接接管业务。服务器访问双活存储系统可根据实际需要,选用FC、iSCSI式,服务器访问存储的SAN网络与数据同步的万兆网络相互独立,互不干扰。 组网说明: 1)服务器部署为双机或集群模式,保证服务器层的高可用, 2)存储与服务器之间的连接可以采用FC、iSCSI链路,建议部署交换机进行组网; 3)存储之间的镜像通道采用10GbE链路,每个控制器上配置10GbE IO接口卡,采用光纤交叉直连的式,共需要4根直连光纤; 4)组网拓扑

双活数据中心解决方案

双活数据中心建设方案建议书

前言 信息是用户的命脉。在过去的十年中,信息存储基础架构的建设为用户带来了长足的进步。从内置存储到外部RAID存储,从共享外部RAID阵列的多台服务器,到通过SAN共享更大存储服务器的更多服务器。在存储服务器容量不断扩展的同时,其功能也在不断增强。从提供硬件级RAID保护到跨磁盘阵列的独立于服务器的数据镜像,存储服务器正逐渐偏离服务器外围设备的角色,成为独立的“存储层”,以为服务器提供统一的数据存储,保护和共享服务。在数据中心。 随着用户服务的不断发展,对IT系统尤其是存储系统的要求越来越高。考虑到用户服务的重要性,由于信息的重要性,需要多个中心来防止单个数据中心的操作风险。 多数据中心建设计划可以防止出现单个数据中心的风险,但是面对建设多个数据中心的巨额投资,如何同时使用多个数据中心已成为IT部门的首要问题。决定者。同时,必须使用多个数据中心在各个中心之间传输和共享生产数据。众所周知,服务器性能的瓶颈主要在IO部分。不同中心之间的数据传输和共享将导致IO延迟,这将影响数据中心整体表现。 同时,各种制造商继续引入新技术,新产品,不断扩大容量,不断提高性能以及越来越多的功能。但是,由于不同存储供应商的技术实现方式不同,因此用户需要使用不同的管理界面来使用不同的供应商。存储资源。这样,也给用户行业的用户带来很多问题。首先,不可能使用统一的接口来允许服务器使用不同制造商的存储服务器,并且不同制造商的存储服务器之间的数据迁移也将导致业务中断。 针对用户跨数据中心信息传输和共享的迫切需求,推出存储解决方案,很好的解决了这些问题。

第一章.方案概述 1.需求 计划建设两个数据中心,构成同城双生产系统,两中心之间距离不超过100公里;要求数据零丢失,系统切换时间小于5分钟; 2.方案简介 为了满足客户建设容灾系统的需求,我们设计了本地双活数据中心。整体架构如下: 上图是双活数据中心总体框架,包括双活存储系统、双活数据库系统、双活应用系统和双活网络系统。 我们将利用存储双活技术和主机集群技术实现数据库系统的双活,利用负载均衡设备实现应用系统在两个数据中心内的负载均衡,利用动态域名确保两个数据中心的网络双活。 双活数据中心可以实现业务系统同时在两个节点同时工作,达到负载均衡的目的。当生产节点出现故障时,业务系统还能够在第二生产节点上正常工作,实现业务零切换。

输电线路距离保护

输电线路距离保护 齐广振 20071626 一、引言 保护系统的组成及其功能 输电线路的保护有主保护与后备保护之分。 主保护一般有两种纵差保护和三段式电流保护。而在超高压系统中现在主要采用高频保护。 后备保护主要有距离保护,零序保护,方向保护等。 电压保护和电流保护由于不能满足可靠性和选择性现在一般不单独使用一般是二者配合使用。且各种保护都配有自动重合闸装置。而保护又有相间和单相之分。如是双回线路则需要考虑方向。 在整定时则需要注意各个保护之间的配合。还要考虑输电线路电容,互感,有无分支线路。和分支变压器,系统运行方式,接地方式,重合闸方式等。还有一点重要的是在220KV 及以上系统的输电线路,由于电压等级高故障主要是单相接地故障,有时可能回出现故障电流小于负荷电流的情况。而且受各种线路参数的影响较大。在配制保护时尤其要充分考虑各种情况和参数的影响。 二、阻抗测量的原理 假设一根均匀电缆无限延伸,在发射端的在某一频率下的阻抗称为“特性阻抗”。 测量特性阻抗时,可在电缆的另一端用特性阻抗的等值电阻终接,其测量结果会跟输入信号的频率有关。 特性阻抗的测量单位为欧姆。在高频段频率不断提高时,特性阻抗会渐近于固定值。 例如同轴线将会是50或75欧姆;而双绞线(用于电话及网络通讯)将会是100欧姆(在高于1MHz时)。 粗同轴电缆与细同轴电缆是指同轴电缆的直径大还是小。粗缆适用于比较大型的局部网络,它的标准距离长、可靠性高。由于安装时不需要切断电缆,因此可以根据需要灵活调整计算机的入网位置。但粗缆网络必须安装收发器和收发器电缆,安装难度大,所以总体造价高。相反,细缆安装则比较简单,造价低,但由于安装过程要切断电缆,两头须装上基本网络连接头(BNC),然后接在T型连接器两端,所以当接头多时容易产生接触不良的隐患,这是目前运行中的以太网所发生的最常见故障之一。 国内标准 计算机网络一般选用RG-8以太网粗缆和RG-58以太网细缆。(50欧) RG-59 用于电视系统。(75欧) RG-62 用于ARCnet网络和IBM3270网络。(93欧) 三、故障类型与相别判断原理 一种输电线路故障点定位方法,其特征在于,该方法包括以下各步骤: (1)数据采集以获得被保护线路两端的电压电流信号:①输电线路母线一次侧的三相高电压大电流经二次CT/PT变换后,转变成可进行采集和测量的低电压信号,经A/D采样得到相应数字信号保存;②输电线路两侧利用GPS(全球卫星定位系统)获得误差小于一微秒的秒脉冲,经分频后以得到相应采样脉冲,作为A/D数据采集的触发脉冲,使两侧数据保持采样同步;③根据A/D 采样所得的电流电压数字信号,判断线路是否发生故障,若线路无故障,则重复以上过程,故障是否发生的判断依据为:Ⅰ:利用半波积分算法将采样得到的半个周波的电压电流数据计算得到一有效值,并将其与启动定值相比较,如果相电流或零序电流大于设定定值、或相电压或零序电压小于设定值,则认为发生故障;或Ⅱ:将采样得到的瞬时时刻的相电流值、

NetApp统一存储双活方案

NetAp统一存储双活 方案 NetApp统一存储双活方案 1、双活存储架构建设目标 系统灾难是指IT系统发生重要业务数据丢失或者使业务系统停顿过长时间(不可忍受)的事故。可能引发系统灾难的因素包括:?系统软、硬件故障,如:软、硬件缺陷、数据库或其他关键应用发生问题、病毒、通信障碍等; ?机房环境突发性事故,如:电源中断、建筑物倒塌、机房内火灾等; ?人为因素,如:因管理不完善或工作人员操作不当、人为蓄意破坏、暴力事件等; ?自然灾害:如火灾、地震、洪水等突发而且极具破坏性的事故。 其特点是突发性、高破坏强度、大范围。在灾难性事故的影响下,计算中心机房的硬件设备会部分或完全损坏,造成业务的停顿。请参见下图:

当前用户IT系统缺乏有效的灾难防范手段,难以在灾难发生后,不间断或者迅速地恢复运行。灾难恢复就是在IT系统发生系统灾难后,为降低灾难发生后造成的损失,重新组织系统运行,从而保证业务连续性。其目标包括: ●保护数据的完整性、一致性,使业务数据损失最少; ●快速恢复业务系统运行,保持业务的连续性。 灾难恢复的目标一般采用RPO和RTO两个指标衡量。 技术指标RPO、RTO: RPO (Recovery Point Objective): 以数据为出发点,主要指的是业务系统所能容忍的数据丢失量。即在发生灾难,容灾系统接替原生产系统运行时,容灾系统与原生产中心不一致的数据量。RPO是反映恢复数据完整性的指标,在半同步数据复制方式下,RPO等于数据传输时延的时间;在异步数据复制方式下,RPO基本为异步传输数据排队的时间。在实际应用中,同步模式下,RPO一般为0,而在非同

线路阶段式距离保护

线路阶段式距离保护 一、继电保护基本知识: 对电力系统中发生的故障或异常情况进行检测,从而发出报警信号,或直接将故障部分隔离、切除的一种重要措施。 基本任务: (1)当电力系统发生故障时,自动、迅速、有选择地将故障设备从电力系统中切除,保证系统其余部分迅速恢复正常运行,防止故障进一步扩大。 (2)当发生不正常工作情况时,能自动、及时地选择信号上传给运行人员进行处理,或者切除那些继续运行会引起故障的电气设备。 二、继电保护的基本要求: 1、可靠性:保护范围内发生故障,保护装置可靠动作,而在任何不应动作的情况下,保护装置不应误动; 2、快速性:保护装置应尽快将故障设备从系统中切除,目的是提高系统稳定性,减轻故障设备和线路的损坏程度,缩小故障波及范围; 3、选择性:保护装置动作时仅将故障元件从电力系统中切除,使停电范围尽可能缩小,以保证系统中无故障部分继续运行; 4、灵敏性:保护装置在其保护范围内发生故障或不正常运行时的反应能力。 三、距离保护的原理: 距离保护是反应故障点至保护安装处之间的距离(或阻抗),并根据距离的远近而确定动作时间的一种保护装置。实际上是测量保护安装处至故障点之间的阻抗大小,故有时又称阻抗保护。 实质是用整定阻抗 Zdz与测量阻抗 Zcl比较。当短路点在保护范围以内时,即Zcl < Zdz 时,保护动作;反之保护不动作。因此,距离保护又称低阻抗保护。

1、距离保护的时限特性: 距离保护的动作时间与保护安装处至故障点之间距离的关系,称为距离保护的时限特性。 为了保证选择性,广泛应用的是阶梯形时限特性,这种时限特性与三段式电流保护的时限特性相同,一般也做成三阶梯式,即有与三个动作范围相对应的三个动作时限。 (1)距离保护第Ⅰ段(距离Ⅰ段) 为无延时的速动段,其动作时限仅为保护装置的固有动作时间。 Ⅰ段的保护范围不能延伸到下一线路中去,而为本线路全长的80%~85%,动作阻抗整定为80%~85%线路全长的阻抗。 (2)距离保护第Ⅱ段(距离Ⅱ段) 为带延时的速动段,为了有选择性地动作,距离II 段的动作时限和启动值要与相邻下一条线路保护的I 段和II 段相配合。 (3)距离保护第Ⅲ段(距离Ⅲ段) 距离 III 段为本线路和相邻线路(元件)的后备保护,其动作时限的整定原则与过电流保护相同,即大于下一条变电站母线出口保护的最大动作时限一个Δt ,其动作阻抗应按躲过正常运行时的最小负荷阻抗来整定。 2、距离保护的主要组成元件: 由起动元件、测量元件(核心部分)、延时元件组成。

输电线路的距离保护习题答案终审稿)

输电线路的距离保护习 题答案 公司内部档案编码:[OPPTR-OPPT28-OPPTL98-OPPNN08]

姓名:___________ 班级: ___________ 序号:___________ 输电线路的距离保护习题 一、填空题: 1、常规距离保护一般可分为、和三部分。 2、距离保护I段能够保护本线路全长的。 3、距离保护第Ⅲ段的整定一般按照躲开来整定。 4、阻抗继电器按比较原理的不同,可分为式和式。 5、方向阻抗继电器引入非故障相电压的目的是为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若方向阻抗继电器和全阻抗继电器的整定值相同,___________继电器受过渡电阻影响大,继电器受系统振荡影响大。 7、全阻抗继电器和方向阻抗继电器均按躲过最小工作阻抗整定,当线路上发生短路时,_______________继电器灵敏度更高。 8、校验阻抗继电器精工电流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

9、阻抗继电器的0°接线是指_________________,加入继电器的 ___________________。 10、助增电流的存在,使距离保护的测量阻抗,保护范围,可能造成保护的。 11、根据《220~500kV电网继电保护装置运行整定规程》的规定,对50km以下的线路,相间距离保护中应有对本线末端故障的灵敏度不小于的延时保护。 二、选择题: 1、距离保护装置的动作阻抗是指能使阻抗继电器动作的。 (A)最小测量阻抗;(B)最大测量阻抗;(C)介于最小与最大测量阻抗之间的一个定值;(D)大于最大测量阻抗的一个定值。 2、为了使方向阻抗继电器工作在状态下,故要求继电器的最大灵敏角等于被保护线路的阻抗角。最有选择;(B)最灵敏;(C)最快速;(D)最可靠。 3、距离保护中阻抗继电器,需采用记忆回路和引入第三相电压的是。(A)全阻抗继电器;(B)方向阻抗继电器;(C)偏移特性的阻抗继电器;(D)偏移特性和方向阻抗继电器。 4、距离保护是以距离元件作为基础构成的保护装置。

浪潮双活存储解决方案

浪潮双活存储解决方案 Prepared on 22 November 2020

浪潮数据中心存储双活解决方案 【需求分析】 大数据时代,数据已经成为各行业至关重要的核心资产。传统的灾备方案中存在着资源利用率低、可用性差、出现故障时停机时间长、数据恢复慢、风险高等问题。数据是否安全、业务是否连续运行无中断成为用户衡量一个灾备方案的关键。 传统数据中心存储灾备一般采用主备模式,只有当生产数据中心存储故障后,灾备中心存储才会接管数据访问业务,并且此过程需要手动执行,将灾备中心对应的业务Lun手动激活读写服务;此外,主备数据中心的模式,在正常业务运转情况下,只有主中心发挥作用,备中心的资源一直处于“待命”模式,无法最大程度发挥所有资源的效率。 双活数据中心将是未来数据中心发展的趋势,而存储双活又是数据中心双活的重要基础。 【浪潮存储双活方案设计】 浪潮AS8000-M3使用虚拟卷镜像与节点分离两个核心功能实现数据存储的双活构建: ?AS8000-M3虚拟卷镜像功能实现: 浪潮AS8000-M3作为异构存储整合的专业设备,可以实现在两台存储设备之间实现逻辑卷的镜像。保障单个磁盘的故障或单台存储的故障都不造成对前端服务器性能的影响,实现业务连续性。 上图是通过AS8000-M3实现两台阵列之间存储镜像的示意图,对于底层的磁盘阵列来说,其使用方式与现在相同,对其内部的磁盘先进行RAID,然后在RAID组上进行逻辑磁盘(LUN)的划分。如上图的例子中,首先对两个阵列的磁盘做RAID5,然后在左边阵列中再作成LUNa和LUNb两个逻辑磁盘,同样在右边阵列中可以作成LUN1和LUN2两个逻辑磁盘。AS8000-M3将从左边磁盘阵列获得的管理磁盘a和从右边阵列获得的管理磁盘1进行镜像后,形成了虚拟卷为虚拟卷1,然后再将虚拟卷1映射给服务器。服务器就像使用本地磁盘一样的使用虚拟卷1。使用AS8000-M3进行跨阵列镜像后,对于服务器获得的虚拟卷来说,不会因为任何一个后端磁盘存储系统的故障而出现问题。 ?AS8000-M3节点分离功能实现: 浪潮AS8000-M3拥有节点分离功能,可以把AS8000-M3一个节点组中的两个控制器节点分开放置,两个节点间最远距离可以达到100KM,AS8000-M3节点分离功能只是物理节点的分开放置,但是在用户对于数据的访问以及在 AS8000-M3对于后挂存储空间的管理上与一个节点组处理方式相同,如果一个

双活数据中心方案15460

双活数据中心方案 一、需求背景: 随着数据的大集中,银行纷纷建设了负责本行各业务处理的生产数据中心机房(一般称为数据中心),数据中心因其负担了全行业务,所以其并发业务负荷能力和不间断运行能力是评价一个数据中心成熟与否的关键性指标。 近年来,随着网上银行、手机银行等各种互联网业务的迅猛发展,银行数据中心的业务压力业成倍增加,用户对于业务访问质量的要求也越来越高,保障业务系统的7*24小时连续运营并提升用户体验成为信息部门的首要职责。 商业银行信息系统的安全、稳定运行关系着国家金融安全和社会稳定,监管机构也十分重视商业银行的灾难备份体系建设,多次发布了商业银行信息系统灾难备份的相关标准和指引,对商业银行灾备系统建设提出了明确的要求。 为适应互联网业务的快速增长,保障银行各业务安全稳定的不间断运行,提高市场竞争力,同时符合监管机构的相关要求,建设灾备、双活甚至多活数据中心正在成为商业银行的共同选择。 二、发展趋势: 多数据中心的建设需要投入大量资金,其项目周期往往很长,涉及的范围也比较大。从技术上来说,要实现真正意义上的双活,就要求网络、应用、数据库和存储都要双活。就现阶段来看,大多数客户的多数据中心建设还达不到完全的双活要求,主流的建设目标是实现应用双活。目前客户建设多数据中心的模型可以归纳为以下几种: 1.单纯的数据容灾: 正常情况下只有主数据中心投入运行,备数据中心处于待命状态。发生灾难时,灾备数据中心可以短时间内恢复业务并投入运行,减轻灾难带来的损失。这种模式只能解决业务连续性的需求,但用户无法就近快速接入。灾备中心建设的投资巨大且运维成本高昂,正常情况下灾备中心不对外服务,资源利用率偏低,造成了巨大的浪费。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