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壤分析方法

土壤分析方法
土壤分析方法

土壤分析方法

土壤是指陆地表面由矿物质、有机物质、水、空气和生物组成,具有肥力,能生长植物的未固结层。正因为土壤中含有多种物质,而这些物质对土壤中的作物及动物、微生物都有一定的影响,因此需要对土壤的组成成分和物理、化学性质进行定性、定量测定。土壤分析是土壤生成发育、肥力演变、土壤资源评价、土壤改良和合理施肥研究的基础工作,也是环境科学中评价环境质量的重要手段。

土壤分析方法很多,但从大方面来分,主要可以分为物理分析和化学分析。

土壤物理分析主要测定土壤中物质存在的状态、运动形式以及能量的转移,包括土壤含水量(土壤水分测定仪)、土壤水势、饱和和非饱和导水度、水分常数、土壤渗漏速度、土壤机械组成、土壤比重和土壤容重、土壤孔隙度、土壤结构和微团聚体、土壤结持度、土壤膨胀与收缩、土壤空气组成和呼吸强度、土壤温度和导热率、土壤机械强度、土壤承载量和应力分布以及土壤电磁性等。土壤物理分析方法多以现代化仪器为主,如土壤结构用测控仪;土壤结构的微域变化用磨片、光学技术及扫描电镜;土壤空气组成和土壤力学性质用气相色谱仪和三轴剪力仪,另外土壤物理分析还用到如测温仪、测磁仪、土壤颗粒自动分析记录仪等仪器。

土壤物理分析只占土壤分析方法中的很少一部分,很多情况下我们所说的土壤分析是值土壤化学分析。土壤化学分析是指测定土壤的各种化学成分的含量和某些性质。包括土壤矿质全量测定(硅、铝、铁、锰、磷、钛、钾、钠、钙、镁等的含量),土壤活性硅、铝、铁、锰含量测定,土壤全氮、全磷和全钾含量的测定,土壤有效养分图铵态氮、硝态氮、有效磷和钾含量的测定,土壤有机质含量的测定,突然微量元素和有效性微量元素含量的测定,土壤酸碱度、土壤阳离子交换量、土壤交换性盐基的组成测定等。这些是土壤化学分析的重点项目,其中还有一个概念即土壤常规分析,是指其中的某些项目是必须进行测定的,包括土壤矿质全量、全氮量、土壤酸碱度、阳离子交换量、交换性盐基、有机质含量、有效养分含量项目。对于土壤化学成分分析,有多种经典方法,如重量法、容量法和比色法。而土壤常规分析主要是由自动化仪器或者半自动化仪器完成。而土壤矿质全量分析常用能量色散,X 射线能谱法、带电粒子活化分析仪、中子活化分析仪。这些方法最大的优势是不会造成土壤成分的损失,或者将其他成分混入土壤,大大提高测试的精确度。

土壤分析方法对土壤学意义重大,能够大大推进土壤学的发展。而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土壤分析已经越来越多的融入科技因素,如各种传感器、电子计算机、遥测装置等,土壤分析正在进入一个全新的时代。而相对应的,土壤分析的重要性也使国家颁布了很多土壤分析方法有关的标准。下面我们就具体列举下土壤分析方法标准。

FHZDZTR0002 土壤温度的测定地温计法

FHZDZTR0003 土壤密度的测定比重瓶法

FHZDZTR0004 土壤容重的测定环刀法

FHZDZTR0005 土壤容重的测定挖坑法

FHZDZTR0006 土壤孔隙度的测定计算法

FHZDZTR0007 土壤颗粒组成(粒径分布)的测定吸管法

FHZDZTR0008 土壤颗粒组成(粒径分布)的测定比重计法

FHZDZTR0009 土壤大团聚体组成的测定筛分法

FHZDZTR0010 土壤微团聚体组成的测定吸管法

FHZDZTR0011 土壤含水量的测定质量法

FHZDZTR0012 土壤含水量的测定中子减速法

FHZDZTR0013 土壤最大吸湿水的测定饱和硫酸钾法

FHZDZTR0014 土壤水吸力的测定张力计法

FHZDZTR0016 土壤田间持水量的测定围框淹灌法

FHZDZTR0017 土壤田间持水量的测定压力板法

FHZDZTR0018 土壤萎蔫含水量的测定生物法

FHZDZTR0019 土壤萎蔫含水量的测定压力膜法

FHZDZTR0020 土壤饱和导水率(渗透系数)的测定渗透筒法

FHZDZTR0021 土壤饱和导水率(渗透系数)的测定环刀法

FHZDZTR0022 土壤饱和导水率(渗透系数)的测定饱和导水率仪法 FHZDZTR0023 土壤渗漏量的测定渗漏仪法

FHZDZTR0024 土壤坚实度的测定坚实度计法

FHZDZTR0025 土壤破裂系数的测定单轴膨胀压缩仪法

FHZDZTR0026 土壤 pH值的测定电位法

FHZDZTR0027 土壤 pH值的测定比色法

FHZDZTR0028 土壤氧化还原电位的测定电位法

FHZDZTR0029 土壤阳离子交换量的测定乙酸铵交换法

FHZDZTR0030 土壤阳离子交换量的测定氯化铵乙酸铵交换法

FHZDZTR0031 土壤交换性盐基总量的测定中和滴定法

FHZDZTR0032 土壤交换性盐基总量的测定加和法

FHZDZTR0033 土壤交换性钙和镁的测定容量法

FHZDZTR0034 土壤交换性钙和镁的测定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

FHZDZTR0035 土壤交换性钾和钠的测定原子发射光度法

FHZDZTR0036 土壤盐基饱和度的测定计算法

FHZDZTR0037 土壤碱化土壤交换性钠的测定原子发射光度法

FHZDZTR0038 土壤碱化度的测定计算法

FHZDZTR0039 土壤交换性酸度的测定氯化钾交换法

FHZDZTR0040 土壤水解性总酸度的测定乙酸钠交换法

FHZDZTR0041 土壤石灰施用量的测定氯化钙交换法

FHZDZTR0042 土壤碳酸钙的测定气量法

FHZDZTR0043 土壤碳酸钙的测定中和滴定法

FHZDZTR0044 土壤石膏的测定质量法

FHZDZTR0045 土壤石膏的测定容量法

FHZDZTR0046 土壤有机质的测定重铬酸钾氧化外加热法

FHZDZTR0047 土壤有机质的测定重铬酸钾氧化稀释热法

FHZDZTR0048 土壤腐殖质组成的测定重铬酸钾氧化法

FHZDZTR0049 土壤全氮的测定半微量凯氏法

FHZDZTR0050 土壤全氮的测定扩散法

FHZDZTR0051 土壤水解性氮的测定碱解扩散法

FHZDZTR0052 土壤硝态氮的测定光度法

FHZDZTR0053 土壤硝态氮的测定还原蒸馏法

FHZDZTR0054 土壤铵态氮的测定扩散法

FHZDZTR0055 土壤铵态氮的测定光度法

FHZDZTR0056 土壤全磷的测定碱熔光度法

FHZDZTR0057 土壤全磷的测定酸溶光度法

FHZDZTR0058 土壤有效磷的测定盐酸硫酸浸提法

FHZDZTR0060 土壤有效磷的测定碳酸氢钠浸提法

FHZDZTR0060 土壤有效磷的测定碳酸氢钠浸提法

FHZDZTR0061 土壤全钾的测定碱熔原子发射光度法

FHZDZTR0062 土壤全钾的测定酸溶原子发射光度法

FHZDZTR0063 土壤速效钾的测定乙酸铵浸提原子发射光度法

FHZDZTR0064 土壤缓效钾的测定硝酸浸提原子发射光度法

FHZDZTR0065 土壤全硫的测定燃烧碘量法

FHZDZTR0066 土壤全硫的测定间接容量法

FHZDZTR0067 土壤有效硫的测定磷酸盐浸提法

FHZDZTR0068 土壤有效硅的测定柠檬酸浸提法

FHZDZTR0069 土壤有效硅的测定乙酸浸提法

FHZDZTR0070 土壤水溶性盐分全盐量的测定质量法

FHZDZTR0071 土壤水溶性盐分全盐量的测定电导法

FHZDZTR0072 土壤水溶性盐分碳酸根重碳酸根的测定容量法

FHZDZTR0073 土壤水溶性盐分碳酸根重碳酸根的测定电位滴定法 FHZDZTR0074 土壤水溶性盐分氯根的测定硝酸银容量法

FHZDZTR0075 土壤水溶性盐分氯根的测定硝酸汞容量法

FHZDZTR0076 土壤水溶性盐分硫酸根的测定容量法

FHZDZTR0077 土壤水溶性盐分硫酸根的测定比浊法

FHZDZTR0078 土壤水溶性盐分硫酸根的测定质量法

FHZDZTR0079 土壤水溶性盐分钙镁离子的测定容量法

FHZDZTR0080 土壤水溶性盐分钙镁离子的测定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 FHZDZTR0081 土壤水溶性盐分钾、钠离子的测定原子发射光谱法 FHZDZTR0082 土壤水溶性盐分离子总量的测定计算法

FHZDZTR0083 土壤粘粒的提取虹吸管法

FHZDZTR0084 土壤粘粒的提取离心机法

FHZDZTR0085 土壤矿质全量元素硅的测定动物胶凝聚质量法

FHZDZTR0086 土壤矿质全量元素硅的测定聚环氧乙烷凝聚质量法 FHZDZTR0087 土壤矿质全量元素硅的测定容量法

FHZDZTR0088 土壤矿质全量元素铁的测定光度法

FHZDZTR0089 土壤矿质全量元素铁的测定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

FHZDZTR0090 土壤矿质全量元素铝的测定容量法

FHZDZTR0091 土壤矿质全量元素硅铁铝率的测定计算法

FHZDZTR0092 土壤矿质全量元素钛的测定变色酸光度法

FHZDZTR0093 土壤矿质全量元素钛的测定二安替比林甲烷光度法 FHZDZTR0094 土壤矿质全量元素锰的测定光度法

FHZDZTR0095 土壤矿质全量元素锰的测定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

FHZDZTR0096 土壤矿质全量元素钙镁的测定容量法

FHZDZTR0097 土壤矿质全量元素钙镁的测定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 FHZDZTR0098 土壤矿质全量元素磷的测定光度法

FHZDZTR0099 土壤矿质全量元素烧失量的测定质量法

FHZDZTR0100 土壤矿质全量元素钾钠的测定原子发射光度法

FHZDZTR0101 土壤全硼的测定姜黄素光度法

FHZDZTR0102 土壤全硼的测定甲亚胺光度法

FHZDZTR0103 土壤有效硼的测定姜黄素光度法

FHZDZTR0104 土壤有效硼的测定甲亚胺光度法

FHZDZTR0105 土壤全钼的测定石墨炉原子吸收光谱法

FHZDZTR0106 土壤全钼的测定硫氰酸钾光度法

FHZDZTR0107 土壤有效钼的测定硫氰酸钾光度法

FHZDZTR0108 土壤有效钼的测定催化极谱法

FHZDZTR0109 土壤全锰的测定火焰原子吸收光谱法

FHZDZTR0110 土壤全锰的测定高碘酸钾光度法

FHZDZTR0111 土壤有效锰的测定火焰原子吸收光谱法

FHZDZTR0112 土壤有效锰的测定高碘酸钾光度法

FHZDZTR0113 土壤全锌的测定火焰原子吸收光谱法

FHZDZTR0114 土壤全锌的测定双硫腙光度法

FHZDZTR0115 土壤有效锌的测定双硫腙光度法

FHZDZTR0116 土壤有效锌的测定火焰原子吸收光谱法

FHZDZTR0117 土壤全铜的测定火焰原子吸收光谱法

FHZDZTR0118 土壤全铜的测定铜试剂萃取光度法

FHZDZTR0119 土壤有效铜的测定火焰原子吸收光谱法

FHZDZTR0120 土壤有效铜的测定铜试剂萃取光度法

FHZDZTR0121 土壤全铁的测定火焰原子吸收光谱法

FHZDZTR0122 土壤全铁的测定邻菲啰啉光度法

FHZDZTR0123 土壤有效铁的测定邻菲啰啉光度法

FHZDZTR0124 土壤有效铁的测定火焰原子吸收光谱法

FHZDZTR0125 土壤硒的测定氢化物发生原子吸收光谱法

FHZDZTR0126 土壤硒的测定荧光光度法

FHZDZTR0127 土壤钴的测定原子吸收光谱法

FHZDZTR0128 土壤镉的测定石墨炉原子吸收光谱法

FHZDZTR0129 土壤镉的测定双硫腙光度法

FHZDZTR0130 土壤铅的测定石墨炉原子吸收光谱法

FHZDZTR0131 土壤铅的测定双硫腙光度法

FHZDZTR0132 土壤铬的测定原子吸收光谱法

FHZDZTR0133 土壤镍的测定原子吸收光谱法

FHZDZTR0134 土壤汞的测定冷原子吸收法

FHZDZTR0135 土壤砷的测定氢化物发生原子吸收光谱法

FHZDZTR0136 土壤砷的测定二乙基二硫代氨基甲酸银光度法

FHZDZTR0137 土壤硅铝铁钙镁钾钠钛锰磷等10个主元素的测定 ICP多道直读光谱法

FHZDZTR0138 土壤银砷铋镉锗铟铅锑锡铊锌等11个元素的测定电弧蒸馏法

FHZDZTR0139 土壤砷锑铋硒碲的测定乙醇增强氢化物发生ICPMS法

FHZDZTR0140 土壤钡铍铋镉铈钴铬铜镝镓钆镧锂钼铌钕镍磷铅钪钐锶钽钍钒钇镱锌锆铝钙铁钾镁锰钠钛等37个元素的测定 ICP多道直读光谱法

FHZDZTR0141 土壤铍钪钇镧铈镨钕铕钐钆铽镝钬铒铥镱镥钍钴镍铜镉铟铊铅铋钨钼锡等29个元素的测定 ICPMS法

FHZDZTR0142 土壤全硼与铝钛铁锰镁钙钠钾铷镓钒铜镍锌锂钴铬铈钪镧镱钇锆锶钡等27个元素的测定 ICP多道直读光谱法

FHZDZTR0143 土壤硼的测定电弧光谱法

FHZDZTR0144 土壤稀土元素的测定 ICP单道扫描直读光谱法

FHZDZTR0145 土壤稀土元素的测定 ICP多道扫描直读光谱法

FHZDZTR0146 土壤痕量碘溴硒砷的测定 ICPMS法

FHZDZTR0147 土壤铀钍的测定 ICPMS法

FHZDZTR0148 土壤钨钼铌钽的测定 ICP直读光谱法

FHZDZTR0149 土壤硫硒砷硼砷硫锗磷锡铬钾铅等十三个元素的测定 ICPAES法

FHZDZTR0150 土壤二氧化硅三氧化二铝全铁氧化镁氧化钙氧化钠氧化钾二氧化钛氧化锰五氧化二磷氧化钡三氧化二铬镍铜锶锆的测定 X射线荧光光谱

FHZDZTR0151 土壤游离氧化铁的测定光度法

FHZDZTR0152 土壤游离氧化铝的测定光度法

FHZDZTR0153 土壤非晶质氧化铁的测定光度法

FHZDZTR0154 土壤非晶质氧化铝的测定光度法

FHZDZTR0155 土壤非晶质氧化硅的测定光度法

FHZDZTR0156 土壤络合态铁铝的测定光度法

FHZDZTR0157 土壤还原性物质总量的测定容量法

FHZDZTR0158 土壤亚铁的测定光度法

FHZDZTR0159 土壤二价锰的测定光度法

FHZDZTR0160 土壤活性还原性物质的测定容量法

FHZDZTR0161 土壤活性有机还原性物质的测定计算法

土壤理化性质分析方法

测定土壤理化指标有很多标准文件,部分指标有国家标准,部分用农业行业标准,由于指标太多,故列出土壤测定的一些方法,通过方法可以搜索到行业标准或国家标准的具体内容,供参考: 土壤质地国际制;指测法或密度计法(粒度分布仪法)测定 土壤容重环刀法测定 土壤水分烘干法测定 土壤田间持水量环刀法测定 土壤pH土液比1:2.5,电位法测定 土壤交换酸氯化钾交换——中和滴定法测定 石灰需要量氯化钙交换——中和滴定法测定 土壤阳离子交换量EDTA-乙酸铵盐交换法测定 土壤水溶性盐分总量电导率法或重量法测定 碳酸根和重碳酸根电位滴定法或双指示剂中和法测定 氯离子硝酸银滴定法测定 硫酸根离子硫酸钡比浊法或EDTA间接滴定法测定 钙、镁离子原子吸收分光光度计法测定 钾、钠离子火焰光度法或原子吸收分光光度计法测定 土壤氧化还原电位电位法测定。 土壤有机质油浴加热重铬酸钾氧化容量法测定 土壤全氮凯氏蒸馏法测定 土壤水解性氮碱解扩散法测定 土壤铵态氮氯化钾浸提——靛酚蓝比色法(分光光度法)测定 土壤硝态氮氯化钙浸提——紫外分光光度计法或酚二磺酸比色法(分光光度法)测定 土壤有效磷碳酸氢钠或氟化铵-盐酸浸提——钼锑抗比色法(分光光度法)测定 土壤缓效钾硝酸提取——火焰光度计、原子吸收分光光度计法或ICP法测定 土壤速效钾乙酸铵浸提——火焰光度计、原子吸收分光光度计法或ICP法测定 土壤交换性钙镁乙酸铵交换——原子吸收分光光度计法或ICP法测定 土壤有效硫磷酸盐-乙酸或氯化钙浸提——硫酸钡比浊法测定 土壤有效硅柠檬酸或乙酸缓冲液浸提-硅钼蓝比色法(分光光度法)测定 土壤有效铜、锌、铁、锰DTPA浸提-原子吸收分光光度计法或ICP法测定 土壤有效硼沸水浸提——甲亚胺-H比色法(分光光度法)或姜黄素比色法(分光光度法)或ICP法测定 土壤有效钼草酸-草酸铵浸提——极谱法测定 全量铅、镉、铬干灰化法处理——原子吸收分光光度计法或ICP法测定 全量汞湿灰化处理——冷原子吸收(或荧光)光度计法 全量砷干灰化处理——共价氢化物原子荧光光度法或ICP法测定

土壤重金属检测方法汇总

土壤重金属检测方法汇总 摘要:土壤重金属检测是土壤的常规监测项目之一。采用合理的土壤重金属检测方法,能快速有效地对土壤重金属检测和污染评价,并满足土壤的管理和决策需要。本文介绍了几种常用的土壤重金属检测方法,原子荧光光谱法,原子吸收光谱法,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发射光谱,激光诱导击穿光谱法和X射线荧光光谱,在介绍各个检测方法特性的同时,就灵敏度,测试范围,精确度,测试样品的数量等优缺点进行了对比。 关键词:土壤;重金属;检测方法 1. 前言 许多研究表明,种植物的质量安全与产地的土壤环境关系密切。重金属一般先进入土壤并积累,种植物通过根系从土壤中吸收,富集重金属,有时也通过叶片上的气孔从空气中吸收气态或尘态的重金属元素[1]。近几年,种植地因农药、肥料、生长素的大量施用及工业“三废”的污染,土壤重金属含量超标较严重且普遍,这不仅毒害土壤-植物系统,降低种植物品质,而且还会通过径流和淋洗作用污染地表水,尤其重要的是通过食物链的方式进入人体内,对于重金属的富集人体难以代谢,最终直接或间接危害人体器官的健康[2]。为此,解决这一难题,建设绿色食品和无公害食品生产基地,要求我们从土壤中的重金属检测分析抓起。本文介绍了土壤重金属的检测方法、并且对比各种方法优缺点。2.土壤中重金属检测方法 2.1 原子荧光光谱法 原子荧光光谱法是以原子在辐射能量分析的发射光谱分析法。利用激发光源发出的特征发射光照射一定浓度的待测元素的原子蒸气,使之产生原子荧光,在一定条件下,荧光强度与被测溶液中待测元素的浓度关系遵循Lambert-Beer定律[3],通过测定荧光的强度即可求出待测样品中该元素的含量。 原子荧光光谱法具有原子吸收和原子发射两种分析方法的优势[4],并且克服了这2种方法在某些地方的不足。该法的优点是灵敏度高,目前已有20多种元素的检出限优于原子吸收光谱法和原子发射光谱法;谱线简单;在低浓度时校准曲线的线性范围宽达3~5个数量级,特别是用激光做激发光源时更佳,但其存在荧光淬灭效应,散射光干扰等问题[5]。该方法主要用于金属元素的测定,在环境科学、高纯物质、矿物、水质监控、生物制品和医学分析等方面有广泛的应用[6]。突出在土壤中的应用如何,以下各方法均是这个问题,相比之下2.5写的比较好

土壤全氮的测定—凯氏定氮法

土壤学实验讲义 (修订版) 吴彩霞王静李旭东 兰州大学草地农业科技学院 2012年10月

目录 实验一、土壤分析样品采集与制备 实验二、土壤全氮的测定—凯氏定氮法实验三、土壤速效钾的测定 实验四、土壤有效磷的测定 实验五、土壤有机质的测定 实验六、土壤酸度的测定

实验一土壤分析样品采集与制备 一、实验目的和说明 为开展土壤科学实验,合理用土和改土,除了野外调查和鉴定土壤基础性状外,还须进行必要的室内常规分析测定。而要获得可靠的科学分析数据,必须从正确地进行土壤样品(简称土样)的采集和制备做起。一般土样分析误差来自采样、分样和分析三个方面,而采样误差往往大于分析误差,如果采样缺乏代表性即使室内分析人员的测定技术如何熟练和任何高度精密的分析仪器,测定数据相当准确,也难于如实反映客观实际情况。故土样采集和制备是一项十分细致而重要的工作。 二、实验方法步骤 (一)土样采集 分析某一土壤或土层,只能抽取其中有代表性的少部份土壤,这就是土样。采样的基本要求是使土样具有代表性,即能代表所研究的土壤总体。根据不同的研究目的,可有不同的采样方法。 1.土壤剖面样品 土壤剖面样品是为研究土壤的基本理化性质和发生分类。应按土壤类型,选择有代表性的地点挖掘剖面,根据土壤发生层次由下而上的采集土样,一般在各层的典型部位采集厚约l0厘米的土壤,但耕作层必须要全层柱状连续采样,每层采一公斤;放入干净的布袋或塑料袋内,袋内外均应附有标签,标签上注明采样地点、剖面号码、土层和深度。

图1 土壤剖面坑示意图 2. 土壤混合样品 混合土样多用于耕层土壤的化学分析,一般根据不同的土壤类型和土壤肥力状况,按地块分别采集混合土样。一般要求是: (1)采样点应避免田边、路旁、沟侧、粪底盘以及一些特殊的地形部位。 (2)采样面积一般在20—50亩的地块采集一个混合样可根据实际情况酌情增加样品数。 (3)采样深度依不同分析要求而定,一般土壤表层取0-10cm,取样点不少于5点。可用土钻或铁铲取样,特殊的微量元素分析,如铁元素需改用竹片或塑料工具取样,以防污染。 (4)每点取样深度和数量应相当,集中放入一土袋中,最后充分混匀碾碎,用四分法取对角二组,其余淘汰掉。取样数量约1公斤左右为宜。 (5)采样线路通常采用对角线、棋盘式和蛇形取样法。 (6)装好袋后,栓好内外标签。标签上注明采样地点、深度、采集人和日期,带回室内风干处理

土壤地球化学测量标准

uz中华人民共和国地质矿产行业标准nZ/T 0145一 94 土壤地球化学测量规范 1995一01一27发布 1995一12一01实施 中华人民共和国地质矿产部发布 中华人民共和国地质矿产行业标准 1 主题内容与适用范围 1.1 本标准规定了土壤地球化学测量工作中主要方法、技术要求和规则. 1.2 本标准适用于金属矿产地质勘查。铀矿、地热、非金属矿产地质勘查的土壤测量工作也可参照执行。 2 引用标准 UB/T 14496 地质矿产地球化学勘查名词术语 DZ/T 0011 地球化学普查规范(比例尺 1:50 000) DZ/T 0075 地球化学勘查图图式,图例及用色标准 3 总则 3.1 土壤地球化学测量(简称土壤Nii量),是以土壤为采样对象所进行的地球化学勘查工作。 3.2 土壤地球化学测量主要用于矿产地质勘查的详查阶段,也可用于在区域调查、普查阶段中水系沉积物测量无法进行的地区. 3.3 土壤地球化学测量可用于找矿以及各类异常和矿化点的查证、评价,也可为地质填图提供信息。 3.4 区域调查和普查的土壤测量方法.其主要技术要求,按化探

区域调查和化探普查的规范执行。 3.5 用于金属矿产地质勘查的土壤测觉应选择在残坡积层发育地区进行。 4 工作设计 4.1 资料收集 编写土壤测量的工作设计前,一般应收集和分析以下资料 : a. 测区的地理和交通、生活情况以及测地资料; b. 测区及外围地质特征,矿产、矿床类型和成矿规律,矿床氧化淋失程度等特点; c. 测区及外围以往地质、物探、化探、遥感等的工作程度和工作成果; d. 测区的地形、地貌、水文、气象,第四纪覆盖物(尤其是土壤)的类型植被特征,人工污染情况等 有关资料; e. 表生作用对指示元素的影响及表生赋存状态。 4.2 方法有效性与技术试验 4.2.1 野外踏勘 编写设计前应对测区进行必要的现场踏勘工作、取得第一手资料,以了解所收集资料方法技术的有效性,其内容包括: a. 检查核对所搜集资料的可靠程度; b. 确定试验地点和测区的有效范围; c. 实地考察工区的交通、生活及工作条件。

土壤全氮的检测方法作业指导书

土壤全氮的检测方法作业指导书 1试剂 1.1无氨水 1.2浓盐酸 1.19g/ml 1.3浓硫酸 1.84g/ml 1.4高氯酸 1.768g/ml 1.5无水乙醇0.79g/ml 1.6硫酸钾 1.7五水和硫酸铜 1.8氢氧化钠溶液 1.9硼酸溶液 1.10催化剂,200克硫酸钾.6克五水合硫酸铜.6克二氧化钛于玻璃研钵中充分混匀. 1.11还原剂将五水合硫代硫酸钠研磨临用现配。 1.12碳酸钠标准溶液 1.13甲基橙指示剂 1.14盐酸标准储备液c0.05mol/L用无分度吸管吸取25.00ml碳酸钠标准溶液于250ml锥形瓶中,加水稀释约100ml,加入3滴甲基橙指示剂,用盐酸标准储备液滴定至颜色由橘黄色刚变成橘红色,记录盐酸标准溶液用量。 C= 式中C-----盐酸标准溶液浓度,mol/L v------盐酸标准溶液用量,ml 1.15盐酸标准溶液 1.16混合指示剂

2.仪器设备 2.1研磨机 2.2玻璃研钵 2.3土壤筛孔径2mm(10目)0.25mm(60目) 2.4分析天平:精度为0.0001g或0.001g 2.5消解器或电热板(温度可达400) 2.6凯氏氮蒸馏装置 2.7凯氏氮消解瓶50ml或100ml 2.8酸式滴定管25ml或50ml 2.9锥形瓶250ml 3.试样的制备 3.1将土壤样品置于风干盘中,平坦诚2—3厘米厚的薄层,每天翻动几次,自然风干。 4.分析步骤 4.1称0.2000克---1.0000克(含氮约1毫克,)放入凯氏消解瓶里,用水润湿,再加入4毫升浓硫酸。混匀浸泡8小时以上。 4.2将0.5克还原剂加到消解瓶底部,置于电热板上加热,冒烟后禁止加热。冷却后,加入1.1克催化剂摇匀继续在电热板上加热消煮。 5.蒸馏 5.1检查蒸馏装置气密性,并将管道洗净。 5.2把消解液移入蒸馏瓶中,连接到凯氏氮蒸馏装置上。在250毫升锥形瓶中加固20毫升硼酸溶液和3滴混合指示剂吸收馏出液,沿壁加入20毫升氢氧化钠,使其在瓶底形成碱液层迅速连接定氮球和冷凝管,开始蒸馏带馏出液体积100毫升时,蒸馏完毕。 6.滴定 6.1用盐酸标准溶液滴定蒸馏后的馏出液,溶液颜色由蓝绿色变红紫色,记录盐酸标准溶液体积。 6.2空白实验按试样步骤。 7.结果计算与表示

《全国土壤污染状况详查土壤样品分析测试方法技术规定》(送审稿修改版)

全国土壤污染状况详查 土壤样品分析测试方法技术规定(送审稿修改版) 二〇一七年二月

目录 第一部分土壤样品无机项目分析测试方法 .......................................................................................... - 1 -1干物质和水分 (1) 1-1重量法......................................................................................................................................... - 1 -2总铅 . (3) 2-1 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法(ICP-MS)................................................................................... - 3 -2-2 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原子发射光谱法(ICP-AES) ................................................................. - 8 -2-3 石墨炉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 - 14 -3总砷 .. (17) 3-1 原子荧光法.............................................................................................................................. - 17 -4总镉 .. (20) 4-1 石墨炉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 - 20 -4-2 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法(ICP-MS)................................................................................. - 20 -5总汞 (20) 5-1 原子荧光法.............................................................................................................................. - 20 -6总铜 .. (23) 6-1 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原子发射光谱法(ICP-AES) ............................................................... - 23 -6-2 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法(ICP-MS)................................................................................. - 23 -6-3 火焰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 - 23 -7总锌 .. (26) 7-1 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发射光谱法(ICP-AES) ....................................................................... - 26 -7-2 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法(ICP-MS)................................................................................. - 26 -7-3 火焰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 - 26 -8总镍 .. (26) 8-1 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发射光谱法(ICP-AES) ....................................................................... - 26 -8-2 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法(ICP-MS)................................................................................. - 26 -8-3 火焰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 - 26 -9总铬 .. (29) 9-1 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发射光谱法(ICP-AES) ....................................................................... - 29 -9-2 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法(ICP-MS)................................................................................. - 29 -9-3 火焰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 - 29 -10总钴 (32) 10-1 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发射光谱法(ICP-AES) ..................................................................... - 32 -10-2 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法(ICP-MS)............................................................................... - 32 -

土壤中镉含量的测定方法综述

土壤中镉含量的测定方法综述 近年来,随着人们对于食品安全意识的提高,认识到土壤中的镉可以通过食物链进入人体中,从而引发各种疾病。因此土壤中镉含量的测定也显得尤其重要,本文通过介绍土壤中镉含量的测定方法并对此进行综述,希望能为土壤中镉的监测治理起到作用。 标签:镉污染重金属测定方法 中国土壤污染的形势相当严峻,2011年10月25日,环保部部长周生贤曾在十一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二十三次会议的正式报告中表示,中国土壤环境质量总体不容乐观,中国受污染的耕地约有1.5亿亩,占18亿亩耕地的8.3%。而土壤污染中又以重金属镉的危害较大。如1931年日本富山县神通川流域出现了一种怪病,全身各部位骨痛,而这种“痛痛病”就是镉中毒引起的。 1镉污染的现状 在2009年深圳市粮食集团有限公司从湖南采购上万吨大米,经检验,该批大米质量不合格,重金属镉含量超标。2013年5月广州餐饮环节食品抽检,四成五的湖南大米和米制品被检出镉超标。在人体内,镉的半衰期长达7~30年,可蓄积50年之久,能对多种器官和组织造成损害。有大量研究表明,镉具有致癌性[1],所以对土壤中镉含量的测定就显得尤为重要。 2土壤中镉的测定方法 2.1火焰原子吸收法 制备土壤样品,吕跃明[2]用二乙基二硫代氨基甲酸钠(铜试剂DDTC)做配位剂,用四氯化碳萃取,然后用原子吸收法测定,绘制标准曲线进行镉的测定。 直接用火焰原子吸收法测定存在问题,消解速度慢,耗时长,容易出现误差,灵敏度低,用了铜试剂DDTC后能有效的、简单、准确检测土壤中的镉。 2.2石墨炉原子吸收法 [3]采用盐酸-硝酸-氢氟酸-高氯酸消解,在聚四氟乙烯干锅消解,通过100目孔径筛,加入机体改进剂定容,根据镉对特征光的吸光度,用标准曲线法测定,检出限为0.01mg/kg。 测定条件:测定波长/nm 228.8通带宽度/nm 1.3灯电流/mA 7.5干燥温度/℃(s)80~100(20)灰化温度/℃(s)500(20)原子化温度/℃(s)1500(20)消除温度/℃(s)2600(3)氩气流量/(mL/min)200 进样量/μL 10

土壤全氮含量测定讲课教案

土壤全氮含量测定 土壤全氮含量测定 一、方法原理 土壤样品用浓H2S04—催化剂加热消煮,使各种形态的氮都转化为NH4+—N,然后加碱蒸馏 ,用硼酸吸收NH3,用标准酸滴定,计算样品含N量。 主要反应: 含N化合物+H2S04———(NH4)2S04+CO2+SO2+ H20 (NH4)2S04+2NaOH——2NH3+ Na2S04+2H20 NH3+H3B03———————NH4·H2B03 2NH4·H2B03+H2S04一(NH4)2S04+2H3B03 二、试剂 1,混合催化剂:1g硒(Se)粉,10gCuS04.5H20,100gK2S04磨细混匀。 2.浓H2S04。 3.40%NaOH:400gNaOH,加水至1000ml。 4.硼酸吸收液(2%):60g硼酸(H3B03)溶于2500ml水,加60ml混合指示剂,用0.1mol NaOH调节pH为4.5~5.0(紫红色),然后加水至3000ml。 5.混合指示剂:0.099g溴甲酚绿和0.066g甲基红,溶于100ml乙醇。 6.0.01~0.02MOL.L-1标准酸(1/2H2SO4):3ml浓H2S04加入10000ml水中,混匀。 标定:准确称取硼砂(Na2B204)1.9068g,溶解定容为100ml,此为硼砂溶液。取此液10ml,放人三角瓶中,加甲基红指示剂2滴,用所配标准酸滴定由黄色至红色止,计算酸浓度。 三、仪器。 开氏瓶、电炉、定N蒸馏器、滴定管(半微量)。 四、操作步骤 1.称土样(100目)0.5~1g,放入开氏瓶底。加入混合催化剂2g,加几滴水湿润,再加入 浓H2S045ml,摇匀。 2,在通风柜内加热消煮,至淡兰色(无黑色)后再消煮0.5~1小时。取下冷却后,加水约 50ml。 3.取20ml硼酸吸收液(2%H3B03)放人250ml三角瓶中,三角瓶置于定N蒸馏器冷凝管 下,管口浸入吸收液中。 4.开氏瓶(内有消煮液)接在定N蒸馏器上,由小漏斗加人20~25ml 40%浓度的NaOH 溶液,夹紧不使漏气。 5.通水冷凝,通蒸气蒸馏15分钟左右。在临近结束前,使冷凝管口离开吸收液,再蒸馏2分钟,并用纳氏试剂或pH试纸检查是否蒸馏完全。如已蒸馏完毕,用少量水冲洗冷凝管下 口,然后取出三角瓶。 6.用0.01 MOL.L-1标准酸溶液滴定,由兰绿色滴暮紫红色为终点。 五、计算 土壤全N(g.Kg-1)=[(V-V0)*C*14*10-3*103]/W

植物和土壤化学分析方法

植物和土壤 常规项目的测定方法执笔人:冯跃华 2006.6.7

目录 1 植株氮、磷、钾测定(H2SO4—H2O2消煮法) (1) 1.1植株全氮测定(定氮仪法) (1) 1.2植株全氮测定(扩散法) (2) 1.3 植株全磷测定(钒钼黄比色法) (3) 1.4 植株全磷的测定(钼锑抗比色法) (4) 1.5 植株全钾的测定(火焰光度法) (5) 2 土壤水分测定(烘干法) (7) 3 土壤碱解氮的测定(包括硝态氮,扩散法) (7) 4 洗活性炭的方法 (9) 5 土壤速效磷的测定(钼锑抗比色法) (9) 6 土壤速效钾的测定(火焰光度法) (10) 7 土壤全氮的测定(定氮仪法) (11) 8 土壤全氮测定(扩散法) (12) 9 土壤全磷、全钾的测定(NaOH熔融) (14) 9.1 土壤全磷的测定(钼锑抗比色法) (14) 9.2 土壤全钾的测定(火焰光度法) (14) 10 土壤有机质的测定(重铬酸钾容量法外加热法) (16) 11 土壤pH值的测定 (17) 注:植物和土壤的全氮的测定,标准方法为定氮仪法,但扩散法适合没有定氮仪的情况,优点是快速、简捷。植株全磷测定一般用钼锑抗比色法。

1 植株氮、磷、钾测定(H2SO4—H2O2消煮法) 一.仪器: 三角瓶小弯颈漏斗100mL容量瓶 二.试剂: 1.浓硫酸 2.过氧化氢 三.操作步骤: 称取烘干、磨碎植物样品0.5xxxg左右,置于150mL小口三角瓶里,(或消煮管里)滴入少许水湿润样品,然后,加8mL浓硫酸轻轻摇匀,(最好放置过夜),瓶口放一弯颈小漏斗,在电炉(或消煮炉)上先小火消煮,待硫酸分解冒大量白烟后,再升高温度,当溶液呈均匀的棕黑色时取下,(三角瓶上没有什么杂物)稍冷后加10滴过氧化氢,摇匀,再加热至微沸,消煮约5分钟取下,稍冷后,重复加过氧化氢(每次减少2滴)再消煮,直到消煮溶液呈无色或清亮后,取下,冷却。用少量水冲洗弯颈漏斗,洗液流入三角瓶,将消煮液无损地洗入100mL容量瓶中,用水定容,摇匀。放置澄清后供氮、磷、钾测定。同时做空白试验。 四.注意事项: 1.加过氧化氢时,直接滴入瓶底溶液中,否则将影响N、P、K的比色测定。 2.过氧化氢不宜过早加入,每次用量不可过多,加入后的消煮温度不要太高,只要保持消煮液微 沸即可。 1.1 植株全氮测定(定氮仪法) 一.试剂: 1. 甲基红—溴甲酚绿混合指示剂:0.099g溴甲酚绿和0.066g甲基红放到玛瑙研钵中混合加入100mL乙醇(95%乙醇),研磨至指示剂全部溶解。(装滴瓶) 2. 2%硼酸溶液:20g硼酸溶于1L水中(P H4.5—5.5之间)。 3. 10 N氢氧化钠:400g氢氧化钠溶于1L水中。 4. 0.2N硫酸标准溶液的配制及标定:吸6mL浓硫酸置于1L容量瓶用水定溶。标签上写0.2N硫酸。 然后,标定,用三个150mL三角瓶分别称(经1600C烘干2小时)无水碳酸钠0.2xxxg左右,分别加30mL水溶解,分别加2滴甲基红—溴甲酚绿混合指示剂,(用尖端没有玻璃球的那一种酸式滴定管滴定)用0.2N硫酸溶液滴定至溶液由绿色变为紫红色,再煮沸2—3分钟逐尽CO2,冷却后继续滴定至溶液突变为葡萄酒红色为终点。同时做空白试验;空白:1个150mL三角瓶加30mL水,加2滴甲基红—溴甲酚绿混合指示剂,最后滴定算出来的浓度大概为0.2279N所以,标签上写0.2279N硫酸氮标液(母液)。 5. 0.01139N硫酸氮标液:吸取0.2279N硫酸氮标液50mL置于1L容量瓶中,用蒸馏水定容。(一 般用这个浓度的滴定) 6. 0.02279N硫酸氮标液:吸取0.2279N硫酸氮标液100mL置于1L容量瓶中,用蒸馏水定容。(这 个浓度的一般不需要配) 二.标准溶液的计算公式: m (V1-V2) × 0.05299

土壤分析样品的采集和处理方法

土壤分析样品的采集和 处理方法 标准化管理部编码-[99968T-6889628-J68568-1689N]

Ⅰ-土壤分析样品的采集和处理方法配方施肥是一种以最少的肥料投入得到农作物最高产量的农业新技术,这一技术的基础是测出土壤中已有的养分含量,然后根据种植作物的品种、目标产量决定该施什么肥、施多少肥。 土壤样品采集是决定分析结果是否准确的重要环节,因此请严格按下列方法采集土样。 对作物根系较浅的种植地只需取耕层20厘米深的土壤,对作物根系较深的种植地如小麦应适当增加深度,果园土壤样品在耕层40厘米深处采集,采样点的多少可根据试验区耕地面积大小和地形而定,地块面积较小的要采5个点以上,地块面积较大的应采20个点以上。取样点的分布最好采用S型采样法或十字交叉法。(见图一) 采来的样品数量太多可用四分法弃去一部分保留1斤土样即可(见图二)。其方法是:把采来的土样倒在干净的木板或塑料布上,用手将土块捏碎,用镊子夹去土样中的作物根系、昆虫、石块等杂物,放于室内阴凉通风处风干,注意不能在阳光下曝晒及火烤,以免发生氧化反应。把风干后的土样用木棍或玻璃瓶碾碎(不可用金属制品),然后用1—2毫米筛子筛一遍。把筛过的土样平铺成四方形,如数量仍然很多,可再用四分法处理,直至所需数量为止,一般用50克土样即可,完成土样处理后,请填写土壤登记表。 注:如一户有几个土样或几户各有一个土样可将土壤登记表分别填好,并在土样包装上做上与登记表同样内容的标记,以免搞错。 避免在粪堆底上和同一垄上以及田边,路边,沟边和特殊地形部位采样。 采样时在确定的采样点上用小土铲向下切取一片片的土样样品,每个样品点采取的土壤厚、薄、深、浅、宽、狭应大体一致,集中起来混合均匀。 有机肥分析样品的采集和处理方法:堆肥、厩肥、沤肥、草塘肥、沼气肥、牲畜粪尿以及人粪尿等都是有机肥,这些肥料大都是很不均匀的,采样时应注意多点取样,一般应在翻堆混匀后,选择10—20个采样点,大块和散碎的肥料比例相近,把采到的若干样品放在一块干净的塑料布上,送入室中风干,摊开晾干,再把样品弄碎、剪细、混匀,再用四分法缩分至500克左右,磨细并全部通过1毫米孔径筛子,装入样品瓶中。 如果有机肥样品中夹有较多石块,应捡出另外称重,并计算其占原有样品的百分数,如需测定有机肥料中的NH4和NO3,则需用新鲜样品,即不经风干立即进行测定。 粪尿和沼气肥是液体和固体混合肥,可先混匀在未分层前取出500毫升左右放入密闭容器中,用玻璃棒将固体充分捣碎,在分析称样前应反复振摇容器充分混匀。 四分法: Ⅱ-土壤养份测试方法

土壤中全氮的测定实验报告

土壤中全氮的测定 环境工程李婷婷2110921109 一、实验目的 1、学习掌握土壤中全氮的测定原理和方法; 2、了解凯氏定氮仪的使用方法。 二、实验原理 测定土壤全氮的方法主要有干烧法和湿浇法。 样品用浓硫酸高温消煮时,各种含氮有机化合物经过复杂的高温分解反应转化为铵态氮(硫酸铵),这个复杂的反应,总称为开氏反应。 开氏法分为样品的消煮和消煮液中铵态氮的定量两个步骤。 土样经浓硫酸消煮,各种含氮有机化合物转化为铵态氮,用氢氧化钠碱化后蒸馏出来的氨用硼酸吸收,以甲基红-溴甲酚绿混合指示剂,用盐酸标准溶液滴定,求出土壤全氮含量 凯氏法测定全氮步骤: 有机N 加速剂+浓H2SO4 OH- H3BO3 H+ (+无机N)NH4+ NH3 NH4++H2BO3- H3BO3 消煮液中NH4+的定量(蒸馏) 开氏反应的速度不大,通常需要利用加速剂来加速消煮过程。加速剂的成分,按其效用的不同,可分为增温剂、催化剂和氧化剂三类。 增温剂是硫酸钾或无水硫酸钠;催化剂主要有Hg、HgO、CuSO4、Se 等;常用的氧化剂有K2Cr2O7、KMnO4、HclO4和H2O2 等。 凯氏定氮仪可完成对消解样品的全自动加碱、蒸馏和滴定过程。消解完的样品上机后和碱生成氨,氨气和水蒸气一起经冷凝管冷凝后,被收集在加入硼酸吸收液的接收瓶中,而后自动进行滴定、显示、记录盐酸消耗量,计算机根据公式计算含氮量,并打印出结果。 三、实验过程 1.称量样品。在电子天平上称量土样约0.5g。 2.消解。土样中先加入5mL浓硫酸,煮沸,然后冷却,再加入1mL高氯酸,继续煮 沸至土样呈灰白色。 3.过滤,定容。将土样冷却后,用定量滤纸过滤到100mL容量瓶中,定容。 4.调节仪器,测量。调整仪器,设置好参数。取样品20mL放到消煮管中,进行测量 (测一个空白值)。 四、实验结果与分析 结果计算:N%=1.401×M(V-V0)/W 其中:M:盐酸标准浓度,mol/L; V:滴定样品盐酸的消耗量,mL;

实验3 土壤理化性质测定与分析

实验3 土壤理化性质测定与分析 1 土壤样品的采集和制备 土壤样品的采集是否具有代表性,是决定分析结果能否正确反映土壤特性的关键。因此,采集的土壤样品必须具有代表性,以确保土壤质量分析结果的正确性。从田间采集来的土壤样品不可直接进行化学分析,需经过筛或风干过筛等处理后方可进行分析。因此,在风干过筛处理中保持最小的误差是同样的重要。本实验的目的在于通过土壤样品采集的实践,使学生更好地掌握采集具有代表性土壤样品的技能和合理处理样品的技能。 1.1土壤样品的采集 1.1.1耕层混合土壤样品的采集 (1)确定采样单元 根据有关资料和现场勘查后,将采样区划分为数个采样单元,每个采样单元的图类型,肥力状况和地形等因素要尽可能均匀一致。 (2)确定采样点数及采样点位置 采样点数的确定,取决于采样区域的大小、地块的复杂程度和所要求的精密度等因素,一般以5-20个为宜。采样点位置的确定要遵循随机布点的原则,常采用“S”型布点方式,该方式能较好地克服耕作、施肥等农业措施造成的误差。但在采样单元面积较小,地形变化较小,地力较均匀的情况下也可采用对角线(或梅花)形布点方式。为从总体上控制采样点的代表性,避免在堆过肥的地方和田埂,沟边以及特殊地形部位采样。 (3)各采样点土样的采集 遵循采样“等量”的原则,即每点所采土样的土体的宽度、厚度及深度均相同。使用采样器采样时应垂直于地面向下至规定的深度。用取土铲取样应先铲出一个耕层断面,再平行于断面下取土。 (4)混合土样的制备 将个点采集的土样集中在一起,尽可能捏碎,混均;如果采集的样品数量过多,可用四分法将多余的土样弃去,以取1kg为宜。其方法是将混均的土样平铺成四方形,划对角线将土样分成四份,将其中一对角线的两份弃去,如所剩样品仍很多,可重复上诉方法处理,知道所需数目为止。采集含水较多的土样时(如水稻土),四分法很难使用,可将各样点采集的烂泥状样品搅拌均匀后,再取出所需数量。将采好的土样装袋,土袋最好采用布制的,以保持通气。 (5)制作采样标签及采样记录 选用耐浸润的纸签(牛皮纸或硫酸纸),用铅笔在标签上注明采样地点,日期,采样深度,土壤名称,编号及采样人等,一式两份,土袋内外各放一份。同时做好采样记录。 1.1.2土壤剖面样品的采集 即按土壤发生层次的采样。首先在能代表研究对象的采样点挖掘1×1.5m左右的长方形土壤剖面坑,较窄的一面向阳,作为剖面观察面。挖出的土应放在土坑的两侧,而不要放在观察面的上方。土坑的深度根据具体情况确定,一般要求达到母质层或地下水位。根据剖面的土壤颜色、结构、质地、松紧度、湿度及植物根系分布等,划分土层。按研究所需了解的项目逐项进行仔细观察,描述记载,然后至上而下逐层采集样品,一般采集各层最典型的中部位置的土壤,以克服层次之间的过渡现象,保证样品代表性。每个土样质量1kg左右,将采集的样品放入样品袋,写明标签(同上)。 (1)土壤诊断样品采集 为找出造成某些植物发生局部死苗失绿,矮缩,花而不实等异常现象的原因,必须对土壤进行某些成分的分析测定。一般应在发生异常现象的范围内,采集典型土壤样品,多点混合,同时在附近采集正常土样作为对照。 (2)土壤盐分动态样品的采集 淋溶和蒸发是造成土壤剖面中盐分季节性变化的主要原因,因此,这类样品的采集按垂直深度分层采

润滑油一般理化性能指标分析

润滑油一般理化性能指标分析 【摘要】润滑油,顾名思义就是主要作用在各种形式机械上减少部件摩擦、对加工件和机械进行一定程度保护的油脂。他的主要功能除润滑外,还可以起到冷却、密封、缓冲和清洁防锈等作用,在本文中将对润滑油的一般理化性能指标进行研究。 【关键词】一般理化性能;润滑作用;摩擦 0 前言 润滑油属于一种不挥发的油状润滑剂。其生产来源主要为石油润滑油、植物油和合成润滑油等三个主要类别。其中石油润滑油的使用最为普遍,约占95%以上,所以在一定程度上润滑油也就是石油润滑油。润滑油的基本性能包括一般理化性能、特殊理化性能,本文将重点对其一般理化性能指标进行研究和分析。 每种油脂都有其一般理化性能,以说明此物质的内在质量。对于润滑油来说,它的一般理化性能重点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 外在表现 润滑油的外观表现,可以在很大程度上反映其精制度与稳定性能。通常来说,色度越浅说明其氧化物及硫化物的净化越好。但如果油源或所属原油不同,在精制水平相当的情况下,透明度和色度也会有所不同。 2 粘度 表现润滑油流动性的特征为粘度指标,他同时也是润滑油最为常用的指标之一。粘度指数用来表示润滑油受温度影响的程度,指数越高受温度影响就越小,粘温性能越好。在生产实践中,滑润油的精度指标具有以下一些作用:(1)区分润滑油的牌号。(2)可以有针对性的进行选择。如粘度过大,会使发动机功率降低,加大燃料投入,如粘度过小则会降低油膜性能,造成润滑功能减弱而造成磨损。(3)是进行工艺计算的重要数值,如计算输送管线的流体压力损耗。(4)以粘度指标对润滑油的精制程度进行分析。 3 密度 密度指标是润滑油最简单的物理指标,其密度变化主要受到油品中氧、碳及硫的含量影响,因此在分子量及粘度相当的条件下,若胶质、沥青质多则油品密度最高,烷烃含量多则油品密度最小,环烷烃含量多时则油品密度中等。 4 闪点

土壤理化指标的测定方法W

土壤样品理化指标的测定 1.pH的测定(NY/T1377-2007 土壤pH的测定) 原理 土壤试液或悬浊液的pH值用pH玻璃电极为指标指示电极,以饱和甘汞电极为参比电极,组成测量电池,可测出试液的电动势,由此通过仪表可直接读取试液的pH值。 仪器 (1)pH计:SevenGo SG2 pH计。 (2)磁力搅拌器。 测定方法 (1)土壤浸出液的制备 新鲜样品应进行风干,平铺于阴凉通风处(本实验采用冷冻干燥法)。用四分法分取适量风干样品,剔除土壤以外的侵入体,如动植物残体、砖头、石块等,用圆木棍碾碎,使样品全部过2mm孔径的实验筛,过筛后充分混匀,装入玻璃广口瓶、塑料瓶或洁净的土样袋中,备用。储存期间,试样应尽量避免日光、高温、潮湿、酸碱气体等的影响。 称取10g±0.1g试样,加无二氧化碳蒸馏水25ml(或氯化钾溶液或氯化钙溶液)。将容器密封后,用振荡机或搅拌器,剧烈振荡或搅拌5min,然后静置1h~3h。 (2)pH计校标 开机预热10分钟,将浸泡24h以上的玻璃电极浸入pH6.87标准缓冲溶液中,以甘汞电极为参比电极,将pH计定位在6.87处,反复几次至不变为止。取出电极,用蒸馏水冲洗干净,用滤纸吸去水份,再插入pH4.01(或9.18)标准缓冲溶液中复核其pH值是否正确(误差在±0.2pH单位即可使用,否则要选择合适的玻璃电极)。 (3)测量 用蒸馏水冲洗电极,并用滤纸吸去水分,将玻璃电极和甘汞电极插入土壤试液或悬浊液中,读取pH值,反复3次,用平均值作为测量结果。 说明 (1)水土比对土壤pH值有影响,一般酸性土,其水土比为5:1~1:1,对测定结果影响不大;对碱性土,水土比增加,测得pH值增高,因此测定土壤pH值水土比应固定不变,一

土壤全氮测定-半微量凯氏定氮法

土壤全氮测定(半微量凯氏定氮法) 1. 试剂配制: ○ 1混合加速剂:K 2SO 4 CuSO 4 硒粉以100:10:1混合研细,过80网筛 ○ 2浓H 2SO 4 ○ 340%NaOH 溶液:400g NaOH 溶于1L 水中 ○ 4甲基红—溴甲酚绿混合指示剂:0.5g 溴甲酚绿和0.1g 甲基红溶于100ml 乙醇 ○ 5硼酸溶液:20g 硼酸溶于1L 水中,使用前没1000ml 硼酸加10ml 甲基红—溴甲酚绿混合指示剂,以稀NaOH 或者HCl 调成红色,PH=4.8,即为硼酸指示剂混合溶液。 ○ 61mol/L 的HCl 溶液:量取84ml 的浓盐酸,用水定容至1L 。 ○ 70.02mol/L 的盐酸标准溶液:吸取20ml 1mol/L HCl 溶液于1L 容量瓶中,加水稀释至刻度,摇匀,用0.02mol/L (1/2Na 2B 4O 7)标准溶液滴定。 0.02mol/L (1/2的Na 2B 4O 7)标准溶液:1.9068g 硼砂(Na 2B 4O 7 ·H 2O)溶于水中,至500ml 容量瓶中,用蒸馏水稀释至刻度。 吸取20ml 0.02mol/L (1/2Na 2B 4O 7)硼砂于100ml 锥形瓶中,加一滴甲基红—溴甲酚绿混合指示剂,用掉标定的HCl 溶液滴定,溶液由蓝变红为终点,同时做3个重复。 盐酸标准溶液浓度C=0 2102.0V V V -? 0.02为硼砂标准溶液浓度 V 2为滴定硼砂用去HCl 标准溶液体积 V 1为标准硼砂溶液体积 2. 操作步骤 ○ 1称量2g 土放入100ml 凯氏瓶,加入混合加速剂2g ,加水润湿,在家5ml 浓H 2SO 4

土壤理化分析实验指导书

土 壤 理 化 分 析 实 验 指 导 书 北京林业大学

本书的术语和代号说明 1.水:在试剂配制和操作步骤中所说的“水”,除非特别说明外,一律系指蒸馏水或去离子水。 2.试剂级别:除非特别说明,一般试剂溶液系指化学纯(CP)试剂配制,标定剂和标准溶液则用分析纯(AR)或优级纯(GR)试剂配制。 3.定容:一定量的溶质溶解后,或取一整份溶液,在精密量器(容量瓶或比色管等)中准确稀释到一定的体积(刻度),塞紧,并充分摇匀为止,这一整个操作过程称为“定容”。因此“定容”不仅指准确稀释,还包括充分混匀的意思。 4.养分的表示方法:除化肥成分用K2O、P2O5外,其他一切土壤、植物的养分均用元素(N、P、K、Ca、Mg、Cu、Mn、Zn、B、Mo等)表示。 5.凡计算结果中用%或mg、kg、μg等表示的,均为某物质的质量分数。 6.根据1984年颁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法定计量单位》及有关量和单位的国家标准,现将土壤理化分析方法中常用法定计量单位与废止计量单位之间的转换关系列表如下:

目录 绪论 1.概述 1.1土壤理化分析课程介绍 1.2课堂要求 第一篇基础知识和化学及养分分析 第一章土壤理化分析的基本知识 1.1土壤理化分析用纯水 1.1.1纯水的制备 1.2试剂的标准、规格、选用和保存 1.2.1试剂的标准 1.2.2试剂的规格 1.2.3试剂的选用 1.2.4试剂的保存 1.2.5试剂的配制 1.3 常用器皿的性能、选用和洗涤 1.3.1玻璃器皿 1.3.2瓷、石英、玛瑙、铂、塑料和石墨等器皿 1.4滤纸的性能与选用 第二章土壤样品的采集与制备 2.1 土壤样品的采集 2.1.1概述 2.1.2混合土样的采集 2.1.3特殊土样的采集 2.1.4其他特殊样品的采集 2.1.5采集土壤样品的工具 2.2土壤样品的制备和保存 2.2.1新鲜样品和风干样品 2.2.2样品的风干、制备和保存 2.3土壤水分测定 2.3.1适用范围 2.3.2方法原理 2.3.3仪器设备 2.3.4试样的选取和制备 2.3.5测定步骤 2.3.6结果的计算

土壤各理化指标检测方法

土壤各理化指标检测方法 颗粒分布——比重法 原理: 土样经化学和物理方法处理成悬浮液定容后,根据司笃克斯(Stokes)定律及土壤比重计浮泡在悬浮液中所处的平均有效深度,静置不同时间后,用土壤比重计直接读出每升悬浮液中所含各级颗粒的质量,计算其百分含量,并定出土壤质地名称。并定出土壤质地名称。比重计法操作较简便,但精度较差,可根据需要选择使用。 仪器: 土壤比重计(甲种比重计或鲍式比重计),刻度0-60g/l;量筒,1000ML;锥形瓶500ML;烧杯50ML;洗筛(直径6㎝孔径0.25㎜),土壤筛(孔径2/1/0.5㎜)搅拌棒 试剂: 1、氢氧化钠溶液0.5mol/L(20g氢氧化钠,加水溶解稀释至1000ml) 2、六偏磷酸钠溶液0.5mol/L(51g六偏磷酸钠,加水溶解稀释至1000ml) 3、草酸钠溶液0.5mol/L(33.5g草酸钠,加水溶解稀释至1000ml) 步骤: ①称取通过2mm 筛孔的10g(精确至0.001g)风干土样置于已知质量的50m L 烧杯(精确至0.001g)中,放入烘箱,在105℃烘6h,再在干燥器中冷却后称至恒量(精确至0.001g),计算土壤水分换算系数。 ②称取通过2mm 筛孔的50g(精确至0.01g)风干土样(粘土或壤土50g,砂土100g)置于500m L锥形瓶中。 ③分散土样:根据土壤的p H 值,于锥形瓶中加入50m L 0.5mol/L 氢氧化钠溶液(酸性土壤)、50m L 0.5mol/L 六偏磷酸钠溶液(碱性土壤)或50m L 0.5mol/L 草酸钠溶液(中性土壤),然后加水使悬浮液体积达到250m L 左右,充分摇匀。在锥形瓶上放小漏斗,置于电热板上加热微沸1h,并经常摇动锥形瓶,以防止土粒沉积瓶底成硬块。 ④分离2~0.25mm 粒级与制备悬浮液 大于0.25mm 粒级颗粒用筛分法测定,小于0.25mm 颗粒用比重计法测定。在1000m L 量筒上放一大漏斗,将孔径0.25mm 洗筛放在大漏斗内。待悬浮液冷却后,充分摇动锥形瓶中的悬浮液,通过0.25mm 洗筛,用水洗入量筒中。留在锥形瓶内的土粒,用水全部洗入洗筛内,洗筛内的土粒用橡皮头玻璃棒轻轻地洗擦和用水冲洗,直到滤下的水不再混浊为止。同时应注意勿使量筒内的悬液体积超过1000m L,最后将量筒内的悬浮液用水加至1000m L。 将盛有悬浮液的1000m L 量筒放在温度变化较小的平稳试验台上,避免振动,避免阳光直接照射。 将留在洗筛内的砂粒(2~0.25mm)用水洗入已知质量的50m L 烧杯(精确至0.001g)中,烧杯置于低温电热板上蒸去大部分水分,然后放入烘箱中,于105℃烘6h,再在干燥器中冷却后称至恒量(精确至0.001g)。再将0.25mm 以上的砂粒,通过1.0 及0.5mm 孔径土壤筛筛分,分别称出其烘干质量(精确至0.001g)。 ⑤测定悬浮液温度:取温度计悬挂在盛有1000m L 水的1000m L 量筒中,并将量筒与待测悬浮液量筒放在一起,记录水温(℃),即代表悬浮液的温度。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