沥青路面作业指导书

沥青路面作业指导书
沥青路面作业指导书

233省道建湖段JHB-2标

三沙公路盐都段建设工程二标

项目经理部

二O一三年四月二十五日

沥青混凝土路面施工作业指导书

沥青混凝土上面层是位于路面下面层上最重要的路面结构层,它直接承受车轮荷载和大气自然因素的作用,具有平整、坚实、耐久及抗车辙、抗裂、抗滑、抗水害等多方面的综合性能,

沥青路面面层施工技术复杂,又是具有代表高速公路最终质量标志的分项工程,因而在面层施工中必须严格要求,层层把关,对施工工艺进一步优化,将沥青路面面层施工质量提高到新水平。

1.施工准备

1.1材料

1.1.1施工前应对各种材料进行调查试验,经选择确定的材料在施工过程中应保持稳定,不得随意变更。

1.1.2沥青

1.1.

2.1高速公路、一级公路铺筑沥青路面时,应采用符合施工规表4.6.2“聚合物改性沥青技术规要求”规定的沥青。

1.1.

2.2沥青到货时应附有炼油厂的沥青质量检验单。并且要按规定要求进行试验,经检测合格后方可使用。

1.1.3粗集料

1.1.3.1用于沥青层的粗集料应由具有生产许可证的采石场生产。

1.1.3.2粗集料应该洁净、干燥、无风化、无杂质,具有足够的

强度、耐磨耗性。粗集料的质量应符合施工规附录C表C.8“沥青面层用粗集料质量技术要求”的规定。

1.1.3.3粗集料应具有良好的颗粒状态,用于道路沥青面层的碎石不宜采用颚式破碎机加工。

1.1.3.4路面抗滑表层粗集料应选用坚硬、耐磨、抗冲击性好的碎石或破碎砾石,不得使用筛选砾石、矿渣及软质集料。用于一级公路沥青路面表面层及各类公路抗滑表层的粗集料应符合施工规附录C表C.8中关于石料磨光值的要求,但允许掺和粗集料比例总量不超过40%的普通集料作为中等或较小粒径的粗集料。

1.1.4细集料

1.1.4.1沥青面层的细集料可采用天然砂、机制砂及石屑,其规格应分别符合施工规附录C表C.9“沥青面层用天然砂规格”、表C.10“沥青面层用石屑规格”的要求。

1.1.4.2细集料应该洁净、干燥、无风化、无杂质,并有适当的颗粒组成,其质量应符合施工规附录C表C.11的要求。

1.1.4.3热拌沥青混合料的细集料宜采用优质的天然砂或机制砂,在缺砂地区,也可使用石屑,但用于一级公路沥青混凝土面层及抗滑表层的石屑用量不宜超过天然砂及机制砂的用量。

1.1.4.4细集料应与沥青有良好的粘结能力,与沥青粘结性能很差的天然砂及用花岗岩、石英岩等酸性石料破碎的机制砂或石屑不宜用于一级公路沥青面层。必须使用时,应采用施工规规定的抗剥离措施。

1.1.5填料

1.1.5.1沥青混合料的填料宜采用石灰岩或岩浆的强基性岩石等憎水性石料经磨细得到的矿粉,原石料中的泥土杂质应除净。矿粉要求干燥、洁净,其质量应符合施工规附录C表C.12的技术要求。应采用水泥、石灰、粉煤灰作填料时,其用量不宜超过矿料总量的2%。

1.1.5.2拌和机回收的粉料不得采用于高速公路及一级公路。

1.2做好施工机械与质量检测仪器的准备工作。

1.2.1必须配备全施工机械和配件,做好开工前的保养、调试和试机,并保证在施工期间一般不发生有碍施工进度和质量的故障。沥青面层宜采用单幅全宽机械化连续摊铺作业,对于单幅双车道面层,则须由两台摊铺机梯队作业,以确保铺面的质量。因而必须配备以下主要施工机械(一个施工点)。

(1)间歇式沥青混合料拌和机。

(2)进口沥青混合料摊铺机二台。

(3)移动式自动找平基准装置两套(4只),安装长度应能达到16m。

(4)压路机:轮胎压路机3台、双钢轮压路机3台、小型手扶振动压路机1台。

(5)载重量15T以上的自卸汽车不少于20辆。

1.2.2必须配备性能良好、精度符合规定的质量检测仪器,并配备足够的易损部件。主要仪器设备如下:

(1)针入度仪

(2)延度仪

(3)软化点仪

(4)沥青混合料马歇尔试验仪

(5)马歇尔试件击实仪

(6)实验室用沥青混合料拌和机

(7)脱模器

(8)沥青混合料离心抽提仪

(9)标准筛(方孔筛)

(10)集料压碎值试验仪

(11)烘箱

(12)试模(不少于10只)

(13)恒温水浴

(14)冰箱

(15)路面取芯机

(16)路面弯沉仪

1.3必须进行完善的沥青混凝土配合比设计

1.3.1热拌沥青混凝土配合比设计由马歇尔试验设计、浸水马歇尔试验残留稳定度检验及车辙试验抗车辙能力检验三部分组成。

1.3.2热拌沥青混凝土配合设计遵照下列步骤进行:

(1)目标配合比设计阶段

A、确定各矿料的组成比例。从施工现场分别取各类矿料进行筛分,用计算机或图解计算各矿料的用量,使合成的矿质混合料级配符

合规的级配围。本计算应反复进行,使矿质混合料级配曲线基本接近规级配围中值线,并应接近一条顺滑的曲线。其中特别注意是0.075mm、2.36mm、4.75mm的筛孔通过量控制接近标准级配的围。

B、确定沥青的最佳石油比。用计算确定的矿料组成和JTJ014-97《公路沥青路面设计规》推荐的油石比围,按0.5%间隔变化,取五个不同的油石比,用

试验室小型拌和机拌制沥青混合料,制备五组马歇尔试件。测定试件的密度、空隙率、沥青饱和度、稳定度和流值,分别绘制各项指标的曲线。取相应于密度最大值的油石比a1、稳定度最大值的油石比a2和空隙率围中值的油石比a3,按下式取三者的平均值为最佳油石比初始OAC1。

OAC1=(a1+ a2 +a3)/3

求出能满足沥青混凝土各项标准的最大油石比OAC min,按下式取中值OAC2。

OAC2=(OAC max+ OAC min)/2

如果最佳油石比的初始值OAC1在OAC max和OAC min之间,则认为设计结果是可行的,可取OAC1和OAC2的中值作为目标配合比最佳油石比OAC,并结合气候特点认真的取用;如OAC处在上述围之外,应调整级配,重新进行配合比设计。

C、残留稳定度检验。按以上配合比制备沥青混凝土马歇尔试件,做浸水48小时马歇尔试验,检验残留稳定度必须满足规表7.3.3的

相关主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