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例肺癌患者合并四肢静脉血栓的原因分析及护理

1例肺癌患者合并四肢静脉血栓的原因分析及护理
1例肺癌患者合并四肢静脉血栓的原因分析及护理

1例肺癌患者合并四肢静脉血栓的原因分析及护理

发表时间:2016-02-24T13:24:08.307Z 来源:《解放军预防医学杂志》2015年第11期供稿作者:徐禄香王林娟

[导读] 重庆市新桥医院目前,VTE已成为仅次于恶性肿瘤本身引起患者死亡的第二位原因。恶性肿瘤患者中,肺癌患者VTE发生率较高。(重庆市新桥医院重庆 400037)

摘要:目的:探讨肺癌患者合并四肢静脉血栓的原因及护理要点,为其防治提供参考意义。方法结合患者的临床资料,对其护理要点进行阐述,对其成因进行分析。结果经过分析了解其发病原因结合有效的护理措施,减轻了该患者的临床症状,防止血栓脱落以及栓塞蔓延扩散,提高了该患者的生存质量。

关键词肺癌;静脉血栓;原因分析;护理

中图分类号: R473.6 文献标识码:A

静脉血栓形成(VTE)是恶性肿瘤发展治疗过程中的一种常见并发症,临床多表现为患肢不同程度的肿胀,局部压痛等,极大地影响了患者的生命质量,血栓脱落引起肺栓塞则严重危机患者生命。目前,VTE已成为仅次于恶性肿瘤本身引起患者死亡的第二位原因。恶性肿瘤患者中,肺癌患者VTE发生率较高。因此肺癌合并静脉血栓成为肿瘤患者的护理重点,对临床护理工作提出来了更高要求,现将我科1例患者的护理体会进行报告如下:

1 方法

1.1 一般资料:

患者男性,45岁,2014年10月确诊为右肺腺癌(ALK阳性),伴颅内多发转移,经过前期肿瘤局部及转移病灶稳定,无转移新发病灶。2015年患者多次来院复查,腹部CT示双肾多发病灶,并伴有静脉血栓相关临床症状。

1.2 临床表现

患者四肢明显水肿,下肢尤甚,浅静脉扩张,皮肤略发绀,下肢疼痛较明显。

1.3 辅助检查

1.3.1 血常规血小板计数>300x109/L。

1.3.2凝血四项+D-二聚体 D-二聚体每次监测结果均显示异常。(D-二聚体走势图)

1.3.3 诊断

根据患者外周血管彩色多普勒超声结合临床相关症状确诊。

1.4 治疗方法

1.4.1 抗肿瘤治疗

治疗前期针对原发病灶予克唑替尼口服行靶向治疗,并行头部放疗。复查期间予多西他赛加奈达铂行化疗。

1.4.2 抗凝治疗

应用低分子肝素钠5000U皮下注射,每天2次,持续1周。1周后改为低分子肝素钠5000U皮下注射,每天1次,持续2周。2周后改为口服华法林5mg,每天1次。

1.5 护理措施

1.5.1 高危因素护理

由于患者D-二聚体较高,并未留置中心静脉导管(CVC)或经外周静脉置入中心静脉导管(PICC)。使用外周静脉留置针,集中治疗,穿刺时动作轻柔,维护好留置针通道,及时更换敷贴,尽量延长其使用时间,避免反复多次穿刺。适时拔出留置针,拔针时采用输液器快速封管法,在输液结束时用输液器内液体,将输液器调节器调至最大,进液3-4ml后,一手将输液器调节器调至最小,一手同时拔出留置针。次日则根据四肢水肿情况,选择水肿最轻的一侧肢体,避开前一日的穿刺部位进行穿刺治疗。

1.5.2 用药护理

患者化疗期间,严格遵医嘱用药,督促患者每日饮水量大于3000ml,以防止运用奈达铂后常规利尿导致水分丢失过多,血液粘滞度增高。抗凝治疗期间,密切观察皮肤,牙龈,消化道等有无出血倾向,向患者解释遵医嘱用药的重要性,提高其用药依从性。定期检测血常规了解血小板计数情况;检测凝血四项,D-二聚体每周两次,使INR维持在2左右。

1.5.3 运动护理

患者绝对卧床休息至少1周,禁止剧烈运动,禁止按摩患侧肢体,防止栓子脱落。由于患者四肢水肿严重,加之长期卧床,故而采取以下两种方式交替护理。其一,患者仰卧位,四肢伸直并垫软枕高出心脏水平20-30cm。其二,患者俯卧位,四肢始终保持伸直,避免肘关节和膝关节屈曲,上肢和下肢垫软枕高与心脏水平20-30cm。两种方式交互进行,最大限度地促进静脉回流,减轻水肿,同时减少长期卧床制动导致的诸如压疮等并发症的发生。1周后穿弹力袜适量下床活动,适度压迫下肢浅静脉,并指导患者根据自身水肿情况,体力活动状况选择合适的运动方式及运动时间。

1.5.4 饮食护理

指导患者多饮水,进食低盐,低脂,优质蛋白,富含纤维素的食物,如鱼类,豆类,新鲜蔬菜水果(黑木耳,香菇,洋葱,菠萝,柠檬等),以增加血容量,降低血液粘滞度。避免使用动物内脏等高脂肪高胆固醇类食物,合理搭配,均衡膳食,保证充足营养。

1.5.5 心理护理

由于本身疾病所伴随的症状,加之四肢静脉血栓带来的水肿,疼痛和治疗上的制动,患者易产生悲观,恐惧,焦虑,孤独心理。耐心地给患者解释本病的发生,发展和转归,减轻其焦虑恐惧情绪。制订个体化护理方案并取得患者及家属的理解配合,同时积极调动患者的社会支持系统,适时陪伴,增进情感交流,倾听患者内心诉求,增强其对治疗和护理的希望。

2 结果

治愈:双上肢疼痛,肿胀症状消失,彩色多普勒示血流充盈良好,脉冲多普勒示血流频谱正常;显效:右下肢肿胀明显减轻,肿胀减轻相比治疗前>5cm,彩色多普勒示深静脉主干部分通畅;有效:左下肢血栓症状有一定程度减轻,肿胀减轻相比治疗前<5cm,彩色多普

-肺癌中医护理常规

肺癌的护理常规 一、疾病名称: 原发性支气管肺癌,简称肺癌,是起源于支气管粘膜和腺体上皮细胞的恶性肿瘤,常有区域性淋巴结转移和血行播散。早期以刺激性咳嗽、痰中带血等呼吸道症状多见,病情进展速度与细胞生物学特性有关。其发病与吸烟、空气污染、肺部慢性炎症、职业因素、家族遗传因素有关。 二、科内常见症型: 痰热阻肺、气阴两虚、肺阴虚 痰热阻肺:痰多咳重,痰黄黏稠,气憋胸闷,发热,舌质红,苔黄腻或黄。 气阴两虚:咳嗽少痰或无痰,神疲乏力,汗出气短,午后潮热,手足心热,时有心悸。舌质红,苔薄,或舌质胖有齿痕。 肺阴虚:咳嗽气短、干咳少痰、潮热盗汗、五心烦热、口干口渴,舌赤少苔,苔薄。 三、临证护理: (一)咳嗽/咳痰 1、协助翻身拍背(咯血及胸腔积液者禁翻身拍背),教会患者有效咳嗽、咳痰、深呼吸的方法。 2、保持口腔清洁,咳痰后以淡盐水或漱口液漱口。 3、进食健脾益气补肺止咳食物,如山药、白果等。持续咳嗽时,

可频饮温开水或薄荷叶泡水代茶饮,减轻咽喉部的刺激。 4、痰黄粘稠者,可遵医嘱服川贝粉等清热化痰。给予雾化吸入、翻身拍背,交待患者进食清淡易消化的饮食,可给予清热润肺,止咳化痰食品,如百合、梨等。 5、痰中带血者,可遵医嘱给予田七粉调服,肺脾气虚所致出血者,宜注意休息,多食补气养血食品,如花生、红枣等。 6、虚喘者可艾灸气海、关元、神阙、三阴交等穴以补胃纳气。 (二)咯血 1、密切观察咯血的性质、色、量及伴随症状,监测生命体征,及时记录。 2、指导患者不用力吸气、屏气、剧咳、喉间有痰轻轻咳出。 3、少量咳血静卧休息,大量咳血绝对卧床,头低脚高位,头偏向健侧,尽量少语,少翻身。 4、及时清除口腔积血,淡盐水漱口。 5、消除恐惧、焦虑不安的情绪。 6、少量咳血者可进食凉血止血、养血之品,如藕节、茄子、黑木耳等,大量咳血者遵医嘱禁食。 (三)发热 1、病室凉爽,空气保持湿润。 2、注意观察体温变化及汗出情况。 3、卧床休息,限制活动量,避免劳累。 4、协助擦干汗液,温水清洗皮肤,及时更换内衣,切忌汗出当风。

改良Wells评分对肺癌合并静脉血栓栓塞症的诊断价值

四论著四 通信作者:毛毅敏,E m a i l :y i m i n 6107@s i n a .c o m 改良W e l l s 评分对肺癌合并静脉血栓 栓塞症的诊断价值 李双萍,毛毅敏,和雪改 (河南科技大学临床医学院河南科技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河南洛阳471003) 摘 要:目的 评估改良W e l l s 评分对肺癌合并静脉血栓栓塞症(V T E ) 的诊断价值三方法 选取住院的肺癌患者145例,评价W e l l s 评分二血浆D -二聚体水平对肺癌合并V T E 的诊断价值三结果 血浆D -二聚体诊断肺癌合并V T E 的最佳截断值为2.51m g /L ,W e l l s 评分诊断肺癌合并V T E 的A U C 为0.703[95%C I (0.621,0.776)],Y o u d e n 指数为0.407,最佳截断值为2分,其灵敏度为66.7%,特异度为74%;改良W e l l s 评分诊断肺癌合并V T E 的A U C 为 0.855[95%C I (0.787,0.908)],Y o u d e n 指数为0.543,最佳截断值为2分,其灵敏度为93.3%,特异度为61%三改良W e l l s 评分与W e l l s 评分在诊断肺癌合并V T E 的A U C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Z =4.712,95%C I (0.088,0.215),P <0.05]三结论 改良W e l l s 评分对肺癌合并V T E 具有较高的诊断价值三 关键词:肺肿瘤;肺栓塞;改良W e l l s 评分; 诊断中图分类号:R 734.2;R 619.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4-583X (2020)05-0421-04 d o i :10.3969/j .i s s n .1004-583X.2020.05.007D i a g n o s t i c v a l u e o fm o d i f i e d W e l l s s c o r e i n l u n g c a n c e r c o m p l i c a t e dw i t hv e n o u s t h r o m b o e m b o l i s m L i S h u a n g p i n g ,M a oY i m i n ,H eX u e g a i D e p a r t m e n t o f R e s p i r a t o r y a n dC r i t i c a lC a r eM e d i c i n e ,t h eF i r s tA f f i l i a t e d H o s p i t a l o f H e n a nU n i v e r s i t y o f S c i e n c e a n dT e c h n o l o g y ,L u o y a n g 4 71003,C h i n a C o r r e s p o n d i n g a u t h o r :M a oY i m i n ,E m a i l :y i m i n 6107@s i n a .c o m A B S T R A C T :O b j e c t i v e T o e v a l u a t e t h e d i a g n o s t i c v a l u e o fm o d i f i e d W e l l s s c o r e i n l u n g c a n c e r c o m p l i c a t e dw i t h v e n o u s t h r o m b o e m b o l i s m (V T E ).M e t h o d s At o t a lo f145p a t i e n t sw i t hl u n g c a n c e ra d m i t t e dt ot h eh o s p i t a lw e r e s e l e c t e d .T h e d i a g n o s t i c v a l u e o fW e l l s s c o r e a n d p l a s m aDd i m e r l e v e l i n l u n g c a n c e rw i t hV T Ew e r e c a l c u l a t e d .R e s u l t s T h e o p t i m a l c u t -o f f v a l u e o f p l a s m aD -d i m e r f o r t h e d i a g n o s i s o f l u n g c a n c e rw i t hV T Ew a s 2.51m g /L .T h eA U C o fW e l l s s c o r e f o r t h ed i a g n o s i so f l u n g c a n c e rw i t h V T E w a s0.703(95%C I [0.621,0.776]),Y o u d e ni n d e x w a s 0.407,a n d t h e o p t i m a l c u t - o f f v a l u ew a s 2p o i n t s ,w i t h t h e s e n s i t i v i t y o f 66.7%a n d t h e s p e c i f i c i t y o f 74%.T h eA U C o f t h em o d i f i e d W e l l s s c o r e f o r t h ed i a g n o s i so f l u n g c a n c e rw i t hV T E w a s0.855(95%C I [0.787,0.908]),Y o u d e n i n d e xw a s 0.543a n d t h e o p t i m a l c u t -o f f v a l u ew a s 2p o i n t s ,w i t h t h e s e n s i t i v i t y o f 93.3%a n d t h e s p e c i f i c i t y o f 61%.T h ed i f f e r e n c e o fA U C b e t w e e n t h em o d i f i e dW e l l s s c o r e a n d t h eW e l l s s c o r e i n t h e d i a g n o s i s o f l u n g c a n c e rw i t hV T E w a s s t a t i s t i c a l l y s i g n i f i c a n t (Z =4.712,95%C I [0.088,0.215],P <0.05).C o n c l u s i o n T h em o d i f i e d W e l l s s c o r e i s o f h i g hd i a g n o s t i c v a l u e f o r l u n g c a n c e rw i t hV T E .K E Y W O R D S :l u n g n e o p l a s m s ;p u l m o n a r y e m b o l i s m ;i m p r o v e d W e l l s ;d i a g n o s i s 静脉血栓栓塞症(V T E ) 是由于血液高凝二血流瘀滞二血管内皮损伤导致血液在深静脉血管内非正常凝结形成血栓,造成深静脉完全或不完全阻塞性疾病,包括肺栓塞(P E )及深静脉血栓(D V T )三V T E 在肺癌患者中的发病率为7.3%~13.9%, 肺癌相关性V T E 占肿瘤相关V T E 病例的近21%[1] ,是最常见发生血栓栓塞的恶性肿瘤之一[ 2] 三肺癌易合并V T E 主要原因不仅有肿瘤使机体处于高凝状态,还有化疗药物激活凝血系统及靶向治疗对血管内皮的 损伤[3-4] 三目前,V T E 已是导致肺癌患者死亡的第二大原因[2],所以,对肺癌合并V T E 早期诊断与治疗 十分重要三目前,临床诊断V T E 的方法多为C T 肺动脉造影(C T P A )二核素肺通气/灌注扫描等检查,但该检查为影像学检查,价格昂贵,对患者具有辐射损伤,对所有肺癌患者行此检查不仅增加了医疗负担,而且增加了肺癌患者辐射的损伤和有创操作,所以,制定肺癌患者V T E 可能性评估量表十分必要三 W e l l s 评估模型是目前应用最为广泛的V T E 发生可 能性的评分模型[5] 三但多项研究表明,W e l l s 评分对 肺癌患者合并V T E 的诊断效能处于中等水平[6 -7] 三四 124四‘临床荟萃“ 2020年5月20日第35卷第5期 C l i n i c a l F o c u s ,M a y 2 0,2020,V o l 35,N o .5

肺癌病人化疗护理常规

肺癌病人化疗护理常规 肺癌患者在化学治疗期间免疫力很低,很容易引起患者病情的恶化,严重影响治疗效果。因此肺癌化疗时的肺癌护理常规一定要做好。 1.预防感染。密切观察患者外周血象,每日护理查房问诊后,对心血管、呼吸、消化、泌尿、运动、神经等系统进行认真检查和记录。除做好病房、被褥消毒外,还要做好口腔黏膜、皮肤、会阴部的清洁消毒;指导患者注意休息,不去其他病房走动,减少探访,避免交叉感染。嘱患者不要随便抠鼻,防止鼻腔出血;用软毛牙刷刷牙,防止牙龈出血。 2.做好健康教育指导。对于出现轻、中度腹泻的患者,观察评估并记录大便次数、颜色、性状和量及肛周皮肤受刺激情况,协助患者做好肛周皮肤护理,告知患者便后清洁肛门的重要性;指导患者进食易消化、含纤维素少的流质、半流质,避免辛辣、生冷、过硬及过于油腻的食物。 3.心理护理。良好的医患关系是心理护理的前提;护士与病人家属的默契配合是实施心理护理的基础;正确掌握病人的心理特点是心理护理的关键;帮助病人正确认识疾病,积极配合诊断治疗,激发病人潜在的生存意识,提高机体的抗病能力是心理护理的核心,护理人员通过做好四要素而使病人以最佳心态配合治疗。 4. 预防肌肉酸痛反应。常发生于化疗2~3天,多数1周左右恢复正常。除按医嘱给予止痛药外,应注意向患者解释,让其知道这种症状是可逆的。并协助日常生活护理,按摩酸痛处,帮助其转移注意力,减轻其不适,条件许可的情况下可以进行理疗。 5. 预防皮肤毒性反应。嘱患者避免搔抓,注意保持皮肤的清洁干燥,避免发生感染。 6.预防心律失常。护理人员应在床边观察,以便及时发现问题及时处理;用药时给予心电监护,严密观察生命体征的变化,出现变化立即报告医生并配合医生做出相应的处理,同时做好心理护理使患者感觉安全。 7.预防水肿及多浆膜腔积液。主要表现为患者出现周围水肿,严重者出现浆膜腔积液。护士应配合医生,严格执行医嘱,特别是要督促患者按医嘱使用激素,并密切观察患者体重及周围水肿变化。出现水肿时予以评估水肿情况,每天测量水肿部位最严重时的周长,指导患者抬高下肢,增加静脉血回流,嘱患者穿宽松柔软衣服,防止擦伤皮肤。 8.预防超敏反应。患者出现气管痉挛、呼吸困难、血压下降等超敏反应时,应立即停止给药,并予吸氧,应用肾上腺素、升压药物,直至恢复

产科术后肺栓塞浅谈

产科术后肺栓塞浅谈 【摘要】肺栓塞(Pulmonary Embolism,PE)是内源性或外源性栓子堵塞肺动脉或其所属分支而引起肺循环障碍的临床病理生理综合症,孕产妇肺栓塞较同龄非孕妇女发病率高5倍。术后肺栓塞主要是因骨盆和下肢深静脉血栓造成的,本病发病率高,误诊率高,病死率可达20%—30%,正确及时诊治后病死率可降至2%—8%。主要急救手段为对症治疗、抗凝、溶栓,必要时手术治疗。妊娠合并肺栓塞是孕产妇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随着医学的发展,孕产妇死亡率显著下降,但妊娠合并肺栓塞的死亡率则明显上升。现将我院一例剖宫产术后肺栓塞病例报道如下。 典型病例:患者40岁因“妊娠38+周,羊水过多”入院,经产妇,孕妇自觉胸闷气喘夜眠差,入院时生命体征平稳,心肺肝脾肾外阴体检正常,但腹部高度膨隆,全身浮肿(++++),B 超提示羊水液平13厘米,心电图正常。入院当晚胎膜自破,羊水流出4000ml余,考虑病人羊水过多胎膜早破且为高龄产妇,若选阴道试产可能会发生脐带脱垂导致胎儿窘迫新生儿窒息死亡,遂行剖宫产术,手术顺利新生儿健康,术后安全返回病房。术后第一天患者生命体征平稳,未诉特殊不适,术后34小时病人下床活动,突然晕倒呼吸困难伴面色四肢苍白,口唇紫绀,呼之不应,测血压70/30mmhg,呼吸10次/min心率40次/min,律不齐,血氧饱和度50%,立即强心升压、胸外按压、机械通气等治疗,30分钟后心率渐上升至70次/分,血压上升至90/60mmHg,心电图示窦性心律,低电压,查D—二聚体高达6.51mg/L,床旁胸片示两肺门影浓,右肺内带可见絮片状阴影,多科会诊诊为剖宫产术后肺栓塞,90分钟后给予尿激酶溶栓,30小时后因病情重转至综合医院ICU进一步治疗,4天后终因二次肺栓塞和多脏器功能衰竭死亡。 讨论 肺栓塞相对于剖宫产其他并发症如产后出血、子宫腹壁切口感染、羊水栓塞、DIC等发病率低,据统计为0.09%—0.70%,但病死率高,有20%—30%发生猝死,若早期发现确诊,

射频消融术后并发肺栓塞的原因分析及预防措施

射频消融术后并发肺栓塞的原因分析及预防措施 【摘要】射频消融术是治疗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等心律失常的主要方法之一,但是由于术后卧床制动等原因,术后发生急性肺栓塞这一危及生命的并发症目前并不少见。急性肺栓塞的发生极大地威胁着患者的生命安全。有资料显示,约有10%的肺栓塞患者会发生肺组织坏死病症。若机体能将小的血块迅速清除,则肺组织受损将降至最轻程度。若较大血块不能被及时清除,则所致损伤严重,有甚者可引起突然死亡。 【关键词】射频消融术肺栓塞抢救护理预防措施 射频消融术是治疗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等心律失常 的主要方法之一,但是由于术后卧床制动等原因,术后发生急性肺栓塞这一危及生命的并发症目前并不少见。急性肺栓塞的发生极大地威胁着患者的生命安全。有报道,大约10%的肺栓塞患者发生肺组织坏死,如果机体能将小的血块迅速清除,则肺组织受损将降至最轻程度。若较大血块不能被及时清除,则所致损伤严重,甚者可引起突然死亡。 肺栓塞(PE)是指内源性栓子阻塞肺动脉或其分支使相应肺组织血流供应减少或中断,引起肺循环障碍的临床和病理生理综合征[1]。通常表现为晕厥(可为首发或唯一症状)、

呼吸困难及气促、胸痛、咯血及右心衰致低氧血症引起的代谢性酸中毒等。主要治疗以溶栓、抗凝、抗休克、抗感染及维持水、电解质、酸碱平衡等综合治疗为主。我院于2005 年12月成功抢救治愈1例射频消融术后并发肺栓塞的患者,现报告如下。 1 临床资料 患者,男性,65岁,主因“间断性心悸6年,加重1月”收入我院,完善相关检查后诊断为“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其超声心动图检查的结果提示:左心室舒张功能减退;左心房有增大趋势。该例患者于2014年12月19在局麻下行射频消融术,手术过程顺利,术后发现右侧股动脉穿刺部位动静脉瘘,给于压迫包扎,并给于口服抗血小板抗凝等对症治疗,于同年12月25日准备出院,于12:30拆除绷带患者下地活动后自诉心前区不适,随即出现呼吸困难、咳嗽、咳血以及意识丧失等症状,肺部听诊时发现肺呼吸音极低,心电图检查的结果提示:心房颤动;T波倒置;1导联S波加深;3导联有异常Q波出现。血气分析的结果提示:二氧化碳分压为56.1mmHg;动脉血氧分压为52.3mmHg。超声检查提示:双下肢静脉稍宽,内未见明显异常光团回声。床边X-ray 示主动脉结凸,肺动脉段饱满。针对该例患者,我院医护人员立即给予其心肺复苏、吸氧(5L/min)以及对症药物治疗。结合患者超声、胸片检查、检验结果及临床表现,诊断为肺

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护理及预防

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护理及预防 从非手术疗法的护理、手术疗法的护理、对长期卧床病人采取的预防措施几个方面。精心护理,减少并发症、降低死亡率,实践充分证明护理的重要性。预防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是指血液在下肢深静脉系统内不正常凝结,堵塞管腔,导致静脉回流障碍的一种疾病。如果不及时治疗,将会导致程度不一的慢性深静脉功能不全,影响工作和生活,甚至致残,有时甚至威胁病人的生命。 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主要是由于静脉注射刺激性溶液造成静脉内膜损伤。长期卧床、术中、术后及肢体固定等制动状态使静脉血流滞缓,以及烧伤、创伤及手术后引起的血液高凝状态。其临床表现有4大主证:下肢肿胀、疼痛、浅静脉扩张、患肢皮温增高。 治疗: 主要以非手术疗法为主,临床采用溶栓、抗凝、祛聚药物来消融血栓。手术疗法适用于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不超过48h者,主要采用球囊导管取栓术。 1非手术疗法的护理 (1)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急性期患者绝对卧床四周,患肢抬高30°,非急性期可室内轻体力活动。 ①绝对卧床——在床上进行一切活动,如进食、大小便等,并要避免咳嗽、深呼吸、剧烈翻身及按摩挤压肿胀的肢体等。这些行为均可使下肢静脉血栓脱落,从而增加肺动脉栓塞的机会。 ②抬高患肢——是为了增加静脉回流,应用患肢抬高架,由专业护士指导使用,使用方便,效果显著。 (2)药物治疗观察:非手术疗法应用溶栓、抗凝、祛聚药物,它们的共同副作用都是出血,因此要严密观察患者有无出血倾向。如注射点青紫、鼻衄、齿衄、尿血,黑便 等。注射部位一般选取腹壁皮下注射。 (3)病情观察: ①观察并记录病人生命体征、神志及患肢皮温、色泽、动脉搏动的情况。如出现异 常,及时通知医生。 ②每日测量并记录患肢不同平面周径的变化,并和健肢比较,列表判断疗效一目 了然。 ③肺动脉栓塞的发现及处理:肺动脉栓塞是DVT最严重的并发症,发病急,死亡率高,因此

脑卒中患者深静脉血栓的预防性护理

脑卒中患者深静脉血栓的预防性护理 目的探讨预防性护理在老年脑卒中卧床患者中的效果。方法对我院2008年12月神经内科住院的80例老年脑卒中卧床患者进行预防性护理。结果80例患者只有2例发生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发生率为2.5%。结论对老年脑卒中卧床患者进行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预防性护理可以显著降低其发生率,减轻患者痛苦。 标签:老年患者;深静脉;血栓;预防;护理 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deep vein thrombosis of the Iower extremity,DVT)是指血液在深静脉血管内不正常的凝结,阻塞管腔,导致静脉回流障碍。全身主干静脉均可发病,尤其是下肢静脉,又以左下肢最为多见[1]。在脑卒中的各种并发症中,深静脉血栓的发生较其他并发症(坠积性肺炎、压疮、泌尿感染、肢体挛缩畸形等)常因位置深、临床症状隐蔽给早期诊断带来难度。又因其起病急,栓子极易脱落发生肺栓塞,治疗难度大,患者死亡率高。下肢深静脉血栓若未及时治疗,将造成程度不一的慢性深静脉功能不全,影响生活和学习,甚至致残。因此加强老年脑卒中患者DVT形成预防护理是一项重要的工作。 本文选择2007年1月~2008年12月神经内科住院的80例老年脑卒中卧床患者,采取预防性护理方案,有效减少了DVT发生的几率。。 1临床资料 选择80例2007年1月~2008年12月在神经内科住院患者,均符合中国脑血管病防治指南诊断标准。年龄60-~85岁,平均年龄(70±6.8)岁。其中脑梗死60例,脑出血20例,80例患者均有不同程度偏瘫或者四肢瘫痪。 2 结果 80例患者只有2例发生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发生率为2.5%,经过抗凝治疗及做好下肢瘫痪肢体积极预防及护理后好转。 3护理方法 3.1健康教育 3.1向患者及家属说明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有关知识及危害,治疗方案及可能发生的预后,在治疗中应注意的事项等方面的教育,引起患者及家属重视,以便配合护理措施的实施。可降低患者的住院日期、医疗费用及死亡率。并告知患者及家属深静脉血栓形成急性期应绝对卧床休息,禁止挤压、按摩、热敷患肢,以防血栓脱落进入肺动脉导致肺动脉栓塞。对突然出现的不明原因咳嗽、咯血、胸痛、胸闷、呼吸困难、心率增快、血氧饱和度降低或者精神异常等,应该考虑

肺癌并发静脉血栓栓塞症的危险因素分析

临床肺科杂志2019年6月第24卷第6期1091肺癌并发静脉血栓栓塞症的危险因素分析 潘颖超王红饶敏张梦董甲贵陆月明 【摘要】目的分析肺癌并发静脉血栓栓塞患者的危险因素及预后。方法对72例原发性肺癌患者 进行回顾性分析,其中27例原发性肺癌并发静脉血栓栓塞患者为观察组(静脉血栓栓塞组),45例未合并肺 栓塞的原发性肺癌患者为对照组&肺癌组)。采用单因素和多因素回归分析静脉血栓栓塞高危因素。 结果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D-二聚体升高(P=0. 032),高体力状况评分(P=0. 006),低白介素9水平(P = 0. 037)及表皮生长因子受体酪氨酸激酶抑制剂治疗(P=0.038)是肺癌患者并发静脉血栓栓塞的危险因素。 采用二分类多元回归模型分析,发现腺癌、高白细胞血症、高体力状况评分是肺癌患者并发静脉血栓 栓塞的危险因素&O R值分别为3. 007,1. 743,1. 855 )。D-二聚体预测静脉血栓栓塞形成的曲线下面积为 0.669(95%C I: 0.533 -0.805, P=0. 017)。27例患者静脉血栓栓塞均发生于肺癌确诊后,离确诊的中位时 间为18. 04个月。结论肺腺癌、高白细胞血症、表皮生长因子受体酪氨酸激酶抑制剂治疗、高体力状况评 分、高D-二聚体血症、低白介素二水平的肺癌患者,发生V T E的风险较高,肺癌确诊后的18个月V T E的发病 风险较高。 【关键词】肺肿瘤;静脉血栓栓塞(危险因素 Risli factors of l ung cancer complicated witli pulmonary embolism PAN Ying-chao,WANG Hong,RAO M in,ZHANG Meng,DONG Jia-gui,LU Yue-ming Department of Respiratory Medicine,the 455th Hospital of Peoples Liber-ation Army,Shanghai 200052,China 【Abstract】Objective To investigate risk factors and survival timeof patients with lungcancer (L C)and venous thromboembolism (V T E).Meth o d s A total of 72 L C patients (27 cases complicated witli V T E) were retro-spectively revie"wed. Single factor analysis and multiple Logistic regression analysis were used to evaluate the tors for L C c omplicated with VTE. Results According to the results of single factor analysis,D-dimer ( P = 0. 032),PS score (P = 0. 006 ),interleukin-8(P = 0. 037 )and epidermal growth factor receptor-tyrosine kinase (E G F R-T K I) treatment (P = 0. 038 ) were risk factors for lung cancer patients complicated with VTE. Multi-factor a- nalysis showed that adenocarcinoma,higher W B C and PS score were the r i s l^factors for L C withi V T E(odds ratio 3. 007,1.743,1. 855 respectively) .The area under the curve formed by D-dimer predicting V T E was 0. 669 (95K Cl :0. 533 - 0. 805,P = 0. 017 ).Conclusion Adenocarcinoma,lower interleukin-8,higher W B C,higher D-Di- m e r,higher PS score and E G F R-T K I are independent risk factors for L C complicated with V T E,and the 18 th month after L C diagnosis i s the peak time for VTE. 【K e y words 】lung neoplasms; venous thrombosis; risk factors 肺癌是我国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随着人口老龄化、空气质量的降低等,肺癌的发病率呈现逐年上升的趋势。静脉血栓栓塞( venous thromboembo-lism,VTE)是肺癌常见的并发症之一[1],肺癌相关的V T E主要包括深静脉血栓栓塞症和肺血栓栓塞症。研究显示[2-4],肺癌并发 V T E患病率为7.0K -13.6K,约23K初诊肺血栓栓塞症的患者并发隐 d o i:10.3969/j.iss n. 1009 -6663.2019.06.032 作者单位:200052上海,上海市解放军第455医院呼吸内科 通信作者:陆月明,E-m ail: drlu06@126. com 匿性肺癌[5]。本研究旨在探讨肺癌并发V T E的危险因素,为临床采取相应的有效防治措施提供参考 依据,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资料与方法 一、研究对象及诊断标准 选取2015年09月至2017年12月我院收治72 例原发性肺癌患者为研究对象,其中27例原发性肺癌并发静脉血栓栓塞症患者为观察组(下称VTE 组),45例未并发静脉血栓栓塞症的原发性肺癌患者为对照组(下称肺癌组)。V T E的诊断及危险度

肺癌患者的护理

肺癌患者的护理 一、定义 肺癌(lung cancer)多数起源于支气管粘膜上皮,因此也称为支气管肺癌,可向支气管腔内或(和)邻近的肺组织生长,并可通过血液、淋巴或支气管转移扩散。肺癌的分布以右肺多于左肺,上叶多于下叶。起源于主支气管、肺叶支气管的癌肿,位置靠近肺门者称为中心型肺癌;起源于肺段支气管以下的癌肿,位置在肺的周围部分者称为周围型肺癌。肺癌发病年龄大多在40岁以上,以男性多见,男女比例约3~5:1,近年来,女性肺癌的发病率也明显增加。 肺癌按细胞类型分为四种类型: (1)鳞状细胞癌(鳞癌):在肺癌中最多见。 (2)小细胞癌(未分化小细胞癌):预后最差。 (3)腺癌:多发生血行转移。 (4)大细胞癌。 转移途径: (1)直接扩散:癌肿沿支气管管壁并向支气管腔内生长,可造成支气管腔内部分或全部阻塞;亦可直接扩散侵入邻近肺组织,并穿越肺叶间裂侵入相邻的其他肺叶。还可侵犯胸壁、胸内其他组织和器官。 (2)淋巴结转移:常见的扩散途径。癌细胞经支气管和肺血管周围的淋巴管,先侵入邻近的肺段或肺叶支气管周围的淋巴结,然后达到肺门或气管隆突下淋巴结,或侵入纵隔和气管旁淋巴结,最后累及锁骨上前斜角肌淋巴结和颈部淋巴结。纵隔和气管旁以及颈部淋巴结转移一般发生在肺癌同侧,但也可以在对侧,即所谓交叉转移。肺癌侵入胸壁或膈肌后,可自腋下或主动脉旁淋巴结转移。

(3)血行转移:多发生在肺癌的晚期。癌细胞直接侵入肺静脉,然后经左心随体循环血流转移到全身各处器官和组织,常见的有肝、骨骼、脑、肾上腺等。 二、临床表现 肺癌的临床表现与肺癌的部位、大小、是否压迫、侵犯邻近器官以及有无转移等密切相关。 1、早期周围型肺癌多无症状。肿瘤增大后,常出现: (1)刺激性咳嗽; (2)血性痰,痰中带血点、血丝或断续地少量咯血; (3)少数肺癌病人,由于肿瘤造成支气管不同程度的阻塞,可出现胸闷、哮鸣、气促、发热和胸痛等症状。 2、晚期除食欲减退、体重减轻、倦怠及乏力等全身症状外,可出现癌肿压迫、侵犯邻近器官、组织或发生远处转移的征象: (1)压迫或侵犯膈神经:同侧膈肌麻痹。 (2)压迫或侵犯喉返神经:声带麻痹、声音嘶哑。 (3)压迫上腔静脉:面部、颈部、上肢和上胸部静脉怒张,皮下组织水肿,上肢静脉压升高。 (4)侵犯胸膜:胸膜腔积液,常为血性;大量积液可引起气促。 (5)癌肿侵犯胸膜及胸壁:有时可引起持续性剧烈胸痛。 (6)侵入纵膈,压迫食管:引起吞咽困难。 (7)上叶顶部肺癌:亦称Pancoast肿瘤。可侵入纵膈和压迫位于胸廓上口的器官或组织,如第一肋间、锁骨下动静脉、臂丛神经、颈交感神经等而产生剧烈胸肩痛、上肢水肿、臂痛、上肢静脉怒张和运动障碍,同侧眼脸下垂、瞳孔缩小、眼球内陷、面部无汗

深静脉血栓形成的护理措施

深静脉血栓形成的护理措施 深静脉血栓塞形成(DVT):是指血液在深静脉内不正常地凝结,阻塞管腔所致静脉回流障碍性疾病。可发生于全身各部位静脉,以下肢深静脉为多。 一、评估内容 1、询问患者的健康史,既往有无疾病、手术等诱因。 2、评估测量双下肢大、小腿同一部位周径,了解患肢色泽、温度、感觉、脉搏强度,了解有无肺栓塞症状 3、询问患者已卧床时间,如入院时已卧床一段时间,需经相关检查确诊是否已发生DVT,无DVT者,采取预防措施,已形成深静脉血栓者,执行DVT护理措 4、DVT的辅助检查:血浆D二聚体测定,彩色多普勒超声探查(可作为ICU 患者DVT的常规检查方法),静脉造影:是DVT诊断的“金标准” ,放射性核素血管扫描检查,螺旋CT静脉造影 二、护理问题 1、有肺栓塞的危险—与栓子脱落引起肺动静脉有关 2、有出血的危险—与使用溶栓治疗有关 3、疼痛—与深静脉血栓形成有关所致水肿有关 4、焦虑—与肿胀消退缓慢有关 四、护理措施 1绝对卧床休息10~14d,抬高患肢20°~30°、制动,禁止按摩、热敷、理疗及做剧烈运动,避免用力排便,以免造成栓子脱落,并发肺栓塞。 2、每班观察下肢肿胀程度及皮肤温度、色泽及足背动脉搏动,每日测量并记录患肢不同平面的周径并记录,以判断疗效。 3、溶栓护理: (1)注射部位:静脉溶栓的药物首选患肢静脉。静脉穿刺时止血带不宜捆扎过紧,最好选择静脉留置针,尽量减少注射次数,拔针时局部压迫5~10min。(2)疗效观察。用药后每2h观察患肢色泽、温度、感觉、脉搏强度1次。注意有无消肿起皱,每日定时精确测量并与健侧肢体对照,对病情加剧者,应立即向医师汇报。 (3)并发症观察:严密观察有无牙龈出血、鼻衄、注射部位及消化道出血倾向。要特别注意有无头痛、呕吐、意识障碍、肢体瘫痪麻木等颅内出血迹象,如有出血倾向及时报告医生、护士。同时监测凝血酶原时间、出凝血时间。 (4)为了保证疗效,溶栓药物现配现用,遵医嘱或按要求滴注。 (5)观察有无胸痛、呼吸困难、咳嗽、出汗、咯血、休克、晕厥等肺栓塞症状。对突然发生的呼吸困难、紫绀、高度提示肺栓塞(PE)。 4、主动关心患者的心理变化,讲解相关治疗方法,使患者理解、积极配合,并树立战胜疾病信心。 5、饮食护理:宜活血化瘀、低脂、粗纤维、清淡易消化饮食,多饮水,保持大便通畅,避免因便秘造成腹压增高影响静脉回流。

(完整版)肺癌中医护理方案

肺癌中医护理方案 一、常见证候要点 (一)肺脾气虚证:久咳痰稀,胸闷气短,神疲乏力,腹胀纳呆,浮肿便溏。舌质淡苔薄、边有齿痕。 (二)肺阴虚证:咳嗽气短,干咳痰少,潮热盗汗,五心烦热,口干口渴。舌赤少苔,或舌体瘦小、苔薄。 (三)气滞血瘀证:咳嗽气短而不爽,气促胸闷,心胸刺痛或胀痛,痞块疼痛拒按,唇暗。舌紫暗或有瘀血斑、苔薄。 (四)痰热阻肺证:痰多咳重,痰黄黏稠,气憋胸闷,发热。舌质红,苔黄腻或黄。 (五)气阴两虚证:咳嗽有痰或无痰,神疲乏力,汗出气短,午后潮热,手足心热,时有心悸。舌质红苔薄,或舌质胖有齿痕。 二、常见症状/证候施护 (一)咳嗽/咳痰 1.观察呼吸、咳嗽状况,有无咳痰,痰液的性质、颜色、量;遵医嘱雾化吸入后观察有无咳痰以及痰液的性质、颜色、量。 2.保持病室空气新鲜、温湿度适宜,避免灰尘及刺激性气味。 3.咳嗽胸闷者取半卧位或半坐卧位,少说话;痰液粘稠难咯者,可变换体位。 4.协助翻身拍背(咯血及胸腔积液者禁翻身拍背),教会患者有效咳嗽、咳痰、深呼吸的方法。 5.保持口腔清洁,咳痰后以淡盐水或漱口液漱口。 6.遵医嘱耳穴贴压(耳穴埋豆),可选择肺、气管、神门、皮质下等穴位。

7.进食健脾益气补肺止咳食物,如山药、白果等。持续咳嗽时,可频饮温开水或薄荷叶泡水代茶饮,减轻咽喉部的刺激。 (二)咯血 1.密切观察咯血的性质、颜色、量及伴随症状,监测生命体征、尿量、皮肤弹性等,准确、及时记录。 2.保持病室空气新鲜,温湿度适宜。 3.指导患者不用力吸气、屏气、剧咳,喉间有痰轻轻咳出。 4.少量咯血静卧休息;大量咯血绝对卧床,头低脚高位,头偏向健侧,尽量少语、少翻身。 5.及时清除口腔积血,淡盐水擦拭口腔。 6.消除恐惧、焦虑不安的情绪,禁恼怒、戒忧愁、宁心神。 7.少量出血者可进食凉血养血、甘凉滋养之品,如黑木耳、茄子等;大量咯血者遵医嘱禁食。 (三)发热 1.注意观察体温变化及汗出情况。 2.病室凉爽,光线明亮,空气保持湿润。 3.卧床休息,限制活动量,避免劳累。 4.协助擦干汗液,温水清洗皮肤,及时更换内衣,切忌汗出当风。 5.穴位按摩,可选择合谷、曲池或耳尖、大椎放血(营养状况差者慎用)。 6.进食清热生津之品,如苦瓜、冬瓜、猕猴桃、荸荠等,忌辛辣、香燥、助热动火之品。阴虚内热者,多进食滋阴润肺之品,如蜂蜜、莲藕、杏仁、银耳、梨等。协助多饮温开水,漱口液漱口。 (四)胸痛

肺癌化疗患者的护理诊断及健康教育精选.

肺癌化疗患者的护理诊断及健康教育 1、气体交换受损:与肺组织病变,呼吸道分泌物潴留,肺换气功能降低有关 护理目标:病人恢复正常的气体交换功能 护理措施(1)观察病人呼吸情况及痰液的量颜色性质 (2)遵医嘱应用支气管扩张剂祛痰药物 (3)保持呼吸道通畅,指导病人进行深呼吸功能训练有效咳嗽排痰方法,必要时进行雾化吸入 (4)给予低流量氧气吸入 2、营养失调低于机体需要量:与疾病消耗有关 护理目标:病人营养状况改善 护理措施(1)评估病人营养状况皮肤弹性 (2)嘱病人进高热量高蛋白高维生素,易消化,多样化,营养丰富的饮食. (3)静脉补充营养改善营养状况 (4)每周称体重一次 3、恶心呕吐:与化疗药物有关 护理目标恶心呕吐症状好转 护理措施(1)评估呕吐物的量和性质,恶心、呕吐发生的时间、频率和程度?(2)化疗前后遵医嘱应用止吐药物 ?(3)恶心、呕吐时鼓励病患作深呼吸,若有呕吐时则鼓励漱口。 ?(4)恶心时可以在胃部冷敷 ?(5)鼓励少量多餐,避免胀气,可吃酸味食物以抑制恶心、呕吐 4、口腔粘膜改变:与抵抗力下降有关 护理目标口腔粘膜保持完整 护理措施(1)密切观察和评估口腔粘膜情况 ?(2)保持口腔卫生使用软毛牙刷或海绵刷牙餐前餐后及睡前漱口?(3)预防性口腔用药用漱口液,化疗期间口含碎冰,减少口腔粘膜?炎的发生 ?(4)必要时给予口腔护理 5、有感染的危险:与治疗的影响、疾病的影响、侵入性操作、免疫缺陷有关 护理目标病人未发生感染 护理措施(1)严格执行无菌操作,接触病人前应洗手 (2)保持室内空气清新 (3)留置颈静脉导管应定时冲管、更换辅料,保持管口清洁干燥通畅, 密切观察针口及周围皮肤情况 (4)限制探视,禁止与已知感染(如感冒)的探视者或工作人员接触

应用罗伊适应理论模式护理剖宫产术后合并肺栓塞患者_0

应用罗伊适应理论模式护理剖宫产术后合并肺栓塞患者 目的:研究应用罗伊适应模式护理剖宫产术后合并肺栓塞患者的效果。方法:对1例剖宫产术后合并肺栓塞患者应用罗伊适应模式的6个步骤进行护理,即一级评估、二级评估、诊断、制定目标、措施和评价。结果:护士能系统的评估到患者各个方面的需求,并干预患者的适应过程,这些使护理更系统全面,取得良好效果。结论:应用罗伊适应模式能够引导护士对剖宫产术后合并肺栓塞患者实施全面的健康评估及建立护理计划,护理人员据此来协助患者达到适应目标,维持最佳健康状态的目的。 标签:罗伊适应模式;肺栓塞;护理 美国著名护理理论家罗伊于20世纪60年代提出的适应模式,经过50多年的发展已广泛传播,并影响和指导了许多国家的护理研究与实践[1]。罗伊的适应模式引用系统论的观点,假设人是一个具有复杂适应能力的系统,能够不断适应内外环境的变化。人适应环境变化的过程也与其他系统一样,是通过输入、控制、输出和反馈来完成的。为了增进患者的有效适应,护理需要不失时机的介入这个过程,对患者的适应问题、各种刺激因素加以评判,尽早强化患者的生理调节器,认知调节器,防止不良适应的发生,减低或避免无效适应,促进人创造性地运用自身的适应机制,保持健康[2-3]。应用罗伊适应理论模式护理肺栓塞患者,取得了良好的效果,现报道如下。 1 病例资料 患者,女,28岁,初中文化,患者5 d前因“瘢痕子宫”行剖宫产术,4 d前开始出现右侧胸闷、心前区疼痛,病初无气促、发绀,伴有低热、乳房胀痛不适,1 d前出现胸痛加剧,伴呼吸、口唇发绀,夜间不能平卧,胸片结果正常,血D-二聚体升高,完善CT检查后明确诊断为肺栓塞。患者神志清,T 37.9 ℃, R 26次/min,P 98次/min,BP 111/61 mm Hg;SpO2在低流量吸氧下达98%以上,患者端坐呼吸,表情痛苦,中度贫血貌,口唇无发绀,呼吸促,右肺呼吸音低,腹稍膨隆,腹部伤口外辅料干洁,子宫触硬,阴道流血少,肠鸣音正常,肢体活动好,肢端暖,双下肢轻度凹陷性浮肿,足背动脉搏动正常。辅助检查:D-二聚体2642.23 ng/ml,血气分析结果:pH:7.48,PO2:95 mm Hg, PCO2:32 mm Hg,BE:0.4 mmol/L,HCO3-:23.8 mmol/L,血氧饱和度98%,Lac:0.3 mmol/L,血糖5.1 mmol/L,总血红蛋白68 g/L。患者认知能力无异常,情绪焦虑,对自己的疾病很担心,愿意配合相关的治疗及护理。既往史:对青霉素过敏;有儿时左下肢烫伤史,先见一约10 cm×20 cm大小瘢痕;4年前行剖宫产术。 2 护理

肺癌患者的护理常规(课件)

肺癌患者的护理常规 一、病因 1。吸烟吸烟是肺癌的重要危险因素。烟中含有各种致癌物质,其中苯并芘为致癌的主要物质,国内调查显示 80%-90%的男性肺癌与吸烟有关,女性约19。3%— 40%与吸烟有关. 2.职业已被确认的职业致癌因子有石棉,二氯甲醚,煤烟,焦油,烟草的加热产物等。 3。空气污染如室内被动吸烟,烧煤取暖产生的物质,城市中汽车的废气,工业废气,城市发病率大于农村. 4.电离辐射肺是对放射线敏感的器官之一,大量电离辐射可引起肺癌。 5。饮食与营养食物中维生素A含量低或血清维生素A低,得肺癌的危险性高。 6.其他肺部慢性炎症、结核瘢痕、遗传因素等对肺癌的 发生可能也有一定的作用。 二、病理分类 (一)按解剖学分类 1.中央型肺癌(指发生在段支气管至主支气管的癌) 2.周围型肺癌(指发生在段支气管以下的癌)。 (二)按组织病理学分类:分为小细胞癌和非小细胞癌两大类. 1。非小细胞癌包括:1).鳞状上皮细胞癌(鳞癌)特点:最常见的肺癌. 与吸烟的关系最密切. 鳞癌细胞生长缓慢,转移较晚,手术切除机会相对较多。对化疗、放疗不如小细胞未分化癌敏感.2)大细胞未分化癌(大细胞癌)特点:恶性度较高,但转移较小细胞癌晚,手术切除机会相对较大.3).腺癌:女性多见。特点:出现症状相对较晚。恶性度介于鳞癌与小细胞癌之间,对化疗、放疗敏感性较差。......感谢聆听 2.小细胞癌(小细胞未分化癌)特点:肺癌中恶性度最高的一种。小细胞癌对化疗、放疗较其他类型敏感。 三、临床表现 一.症状 1。呼吸系统症状

(1)咳嗽:最常见的早期症状,常以阵发性刺激性呛咳为首发症状. (2)咯血:多为持续性痰中带血,当癌肿侵犯大血管可引起大咯血。 (3)胸痛:病变累及胸膜或胸壁时,患者出现持续、固定、剧烈的胸痛。 (4)呼吸困难:因肿瘤压迫大气道引起呼吸困难。 (5)声音嘶哑:因肿瘤直接压迫或转移致纵膈淋巴结压迫喉返神经。 (6)上腔静脉阻塞综合征肿瘤压迫上腔静脉,使上腔静脉回流受阻,产生头面部,颈部,上肢水肿以及胸 前部淤血和静脉曲张,可引起头痛,头晕. 2。全身症状 (1)发热:多由继发感染引起,肿瘤坏死也可引起癌性发热,抗生素治疗效果差。 (2)食欲减退:体重下降,消瘦、明显乏力。 3.癌肿压迫与转移 (1)中枢神经系统的转移:表现为颅内高压的征状,如头痛,呕吐,眩晕,复视,脑神经麻痹,一侧肢体无力甚至偏瘫. (2)骨转移:转移至肋骨,脊椎,骨盆时可有局部疼痛 和压痛。 (3)肝转移:表现为厌食,肝区疼痛,肝大,疼痛和腹 水. (4)淋巴转移:锁骨上淋巴结是肺癌转移的常见部位,固定而坚硬,逐渐增大,增多,可以融合,多无痛感, 淋巴结的大小不一定反应病程的早晚。 四、有关检查 (一)X线检查:是发现肺癌的重要方法之一,在肺癌的普查和诊断中占重要位置。 (二)痰液脱落细胞检查:是简单有效的早期诊断肺癌的方法之一。该检查设备简单,病人安全无痛苦。 (三)纤维支气管镜检查:可直接观察并配合刷检、活检等手段诊断肺癌。(最有效) 五、治疗要点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