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算机原理常见问题大全

计算机原理常见问题大全
计算机原理常见问题大全

第一章计算机系统概论

1.计算机系统就是硬件系统吗

答:说计算机系统就是硬件系统是不完整的。一个完整的计算机系统应该包括硬件系统和软件系统两部分。硬件系统包括:运算器、控制器、存储器、输入设备和输出设备五大基本部件。软件系统分为系统软件和应用软件两大类。系统软件包括操作系统、计算机语言处理程序(各种程序翻译软件,包括编译程序、解释程序、汇编程序)、服务性程序、数据库管理系统和网络软件等;应用软件包括各种特定领域的处理程序。计算机系统中的硬件和软件是相辅相成的,缺一不可。软件是计算机系统的灵魂,没有软件的硬件不能被用户使用,犹如一堆废铁。

2.同一个功能可以由软件完成也可以由硬件完成吗

答:软件和硬件是两种完全不同的形态,硬件是实体,是物质基础;软件是一种信息,看不见、摸不到。但是它们都可以用来实现逻辑功能,所以在逻辑功能上,软件和硬件是等价的。因此,在计算机系统中,许多功能既可以直接由硬件实现,也可以在硬件的配合下由软件来实现。例如:乘法运算既可以用专门的乘法器(主要由加法器和移位器组成)实现,也可以用乘法子程序(主要由加法指令和移位指令等组成)来实现。

3.翻译程序就是编译程序吗解释程序和编译程序有什么差别什么是汇编程序

答:翻译程序是指把高级语言源程序翻译成机器语言程序(目标代码)的软件。

翻译程序有两种:一种是编译程序,另一种是解释程序。它们是两种不同的翻译程序。不同在于编译程序将高级语言源程序一次全部翻译成目标程序,每次执行程序时,只要执行目标程序,因此,只要源程序不变,就无需重新翻译;解释程序是将源程序的一条语句,翻译成对应的机器目标代码,并立即执行,然后翻译下一条源程序语句并执行,直至所有源程序中的语句全部被翻译并执行完。所以解释程序的执行过程是翻译一句,执行一句。解释的结果是源程序执行的结果,而不会生成目标程序。

汇编程序也是一种语言翻译程序,它是把汇编语言写的源程序翻译为机器语言程序(目标代码)的软件。汇编语言是一种面向机器的低级语言,是机器语言的符号表示,与机器语言一一对应。

4.要计算机做的任何工作都要先编写成程序才能完成吗

答:是的。要计算机完成的任何事情,都必须先编制程序,程序是由指令构成的。不管是用哪种语言编写的程序,最终都要翻译成机器语言程序才能让机器理解,机器语言程序是由一条一条指令组成的程序。CPU 的主要功能就是周而复始地执行指令,因此,要计算机完成的所有功能都是通过执行一条一条指令来实现的,也就是由一个程序来完成的。有时我们说某个特定的功能是由硬件实现的,但并不是说不要编写程序,如乘法功能可由乘法器这个硬件实现,但要启动这个硬件(乘法器)工作,必须先执行程序中的乘法指令。

5.指令和数据形式上没有差别,且都存于存储器中,计算机如何区分它们呢

答:指令和数据在计算机内部都是用二进制表示的,因而都是0、1序列,在形式上没有差别。在指令和数据取到CPU之前,它们都存放在存储器中,CPU必须能够区分读出的是指令还是数据,如果是指令,CPU会把指令的操作码送到指令译码器进行译码,而把指令的地址码送到相应的地方进行处理;如果是数据,则送到寄存器,或运算器。那么,CPU如何识别读出的是指令还是数据呢实际上,CPU并不是把信息从主存读

出后,靠某种判断方法来识别信息是数据还是指令的。而是在读出之前就知道将要读的信息是数据还是指令了。执行指令的过程分为:取指令、指令译码、取操作数、运算、送结果等。所以,在取指令阶段,总是根据程序计数器PC的值去取指令,所以取来的一定是指令;取操作数阶段取的一定是数据。

6.什么叫透明性透明是指什么都能看见吗

答:在计算机领域中,站在某一类用户的角度,如果感觉不到某个事物或属性的存在,即“看”不到某个事物或属性,则称为“对xxxx用户而言,某个事物或属性是透明的”。这与日常生活中的“透明”概念(公开、看得见)正好相反。例如:对于高级语言程序员来说,浮点数格式、乘法指令等这些指令的格式、数据如何在运算器中运算,等等,是透明的;而对于机器语言程序员和汇编语言程序员来说,指令的格式、机器结构、数据格式等则不是透明的。

7.数据通路宽度、机器字长、“字”宽、存储单元宽度、编址单位、总线宽度、指令字长各指什么它们之间有何关系

答:在计算机内部,有指令和数据两大类信息。指令和数据都以二进制形式存放在存储器中,运行程序时,需要把指令和数据从存储器读出,通过总线传输到CPU,然后,CPU再通过执行指令来对操作数进行相应的运算,最后把结果数据送到寄存器或存储器中。所以,在设计或使用计算机过程中,要涉及到:指令和数据在存储器中按什么长度存放;写入或读出时按什么长度存取;在总线上传输时同时传送多少位;数据和指令送到CPU后,在CPU的寄存器中按多少位存放;在运算器中按多少位运算;等等问题。因而出现了以下一些概念,它们的定义和关系如下:

“数据通路”是指数据在CPU中所经过的路径,连同路径上的部件,包括:通用寄存器、多路选择器、符号扩展器、零扩展器、ALU、移位寄存器等。这些部件的宽度和数据传送的路径宽度都是一致的,这个一致的宽度就是数据通路的宽度。CPU中有定点运算器和浮点运算器,因而,相对应的就有定点运算器的数据通路和浮点运算器数据通路。两者的宽度不同,浮点运算器的数据通路要宽的多。

“机器字长”是计算机的一个非常重要的指标。通常称32位机器或64位机器,就是指机器的字长是32位或64位。一般情况下,机器字长定义为CPU中在同一时间内一次能够处理的二进制数的位数,实际上就是CPU中数据通路的位数。因为机器字长与内存单元的地址位数有关,而地址计算是在定点运算器中进行的。所以,一般把定点运算器的数据通路宽度定为机器字长。

在计算机中,“字”的概念经常出现。一个“字”的宽度并不等于机器字长。“字”作为机器中所有信息宽度的计量单位,对于某个系列机来说,其字宽总是固定的。例如,在80x86系列中,一个字的宽度为16位,因此,32位是双字,64位是四字。在IBM303X系列中,一个字的宽度为32位,所以16位为半字,32位为单字、64位为双字。

“存储单元”指存储器中具有相同地址的若干个存储元件(或称存储元、存储基元、记忆单元)构成的一个存储单元中的二进制代码,其宽度等于一个编址单位的长度,可以是8位、16位、32位等。现在,大多数计算机是按字节编址的,即:每一个字节(8位)有一个地址,编址单位就是一个字节,所以一个存储单元的宽度(位数)是8位。由此可见,一个数据(如:32位整数、32位浮点数或64位浮点数等)可能占多个存储单元。一次从存储器读出或写入的信息也可能有多个存储单元。

“指令字长”指指令的位数。有定长指令字机器和不定长指令字机器。定长指令字机器中所有指令的位数是相同的,目前定长指令字大多是32位指令字。不定长指令字机器的指令有长有短,但每条指令的长度一般都是8的倍数。所以,一个指令字在存储器中存放时,可能占用多个存储单元;从存储器读出并通过总线传输时,可能分多次进行,也可能一次读多条指令。

第二章运算方法和运算器

1.真值和机器数的关系是什么

答:在计算机内部用二进制编码表示的数称为机器数,而机器数真正的值(即原来带有正负号的数)称为机器数的真值。

2.什么是编码

答:用少量简单的基本符号,对大量复杂多样的信息进行一定规律的组合。基本符号的种类和组合规则是信息编码的两大要素。例如,用10个阿拉伯数字表示数值,电报码中用4位十进制数字表示汉字,等等,都是编码的典型例子。计算机内部处理的所有信息都是“数字化编码”了的信息。

3.什么是“数字化编码”

答:“数字化编码”就是对感觉媒体信息(如:数值、文字、图像、声音、视频等信息)进行定时采样,将现实世界中的连续信息转换为计算机中的离散的“样本”信息,然后对这些离散的“样本”信息进行二进制编码。

4.计算机内部为什么用二进制来编码所有信息

答:主要有三个方面的原因:

(1) 二进制系统只有两个基本符号:“0”和“1”。所以,它的基本符号少,易于用稳态电路实现;

(2)二进制的编码/计数/运算等的规则简单;

(3)二进制中的“0”和“1”与逻辑命题的“真”和“假”的对应关系简单

5.什么叫数值数据

答:数值数据有确定的值,即在数轴上能找到其对应的点,可以比较其大小。确定一个数值数据的值有三个要素:进位计数制、定/浮点表示和数的编码表示。也就是说,给定一个数字序列,如果不说明这个数字序列是几进制数、小数点的位置在哪里、采用什么编码方式,那么这个数字序列的值是无法确定的。或者说,同一个数字序列可能有不同的值。

6.计算机内都用二进制表示信息,为什么还要引入八进制和十六进制

答:计算机内部在进行信息的存储、传送和运算时,都是以二进制形式来表示信息的。但在屏幕上或书本上书写信息时,由于二进制信息位数多,阅读、记忆也不方便。而十六进制、八进制和二进制的对应关系简单。所以引入十六进制或八进制。在开发程序、调试程序、阅读机器内部代码时,人们经常使用八进制或十六进制来等价地表示二进制信息。

7.如何表示一个数值数据计算机中的数值数据都是二进制数吗

答:在计算机内部,数值数据的表示方法有两大类:

①直接用二进制数表示

分为无符号数和有符号数,有符号数又分为定点数表示和浮点数表示。无符号数用来表示无符号整数(如:地址等信息);定点数用来表示整数;浮点数用来表示实数。

②采用二进制编码的十进制数表示(Binary Coded Decimal Number,简称BCD码)BCD码的编码方案很多,但一般都采用8421码(也称为NBCD码)来表示。用来表示整数。

所以,计算机中的数值数据虽然都用二进制来编码表示,但不全是二进制数,也有用十进制数表示的。所以,后面一章有关指令类型中,就有对应的二进制加法指令和十进制加法指令。

8.为什么要引入无符号数表示

答:一般在全部是正数运算且结果不出现负值的场合下,可以省略符号位,使用无符号数表示。例如在进行地址运算时可用无符号数。

9.在高级语言编程中所定义的unsigned型数据是怎么表示的

答:unsigned型数据就是无符号数,不考虑符号位,直接用二进制对数值进行编码得到的就是无符号数。

10.为什么无符号整数结果会发生“溢出”什么叫无符号整数的“溢出”

答:计算机的机器字长总是有限的,因而机器数的位数有限,所以可表示的数的个数有限。对于n位二进制数,只能表示2n个不同的数,因此有很多数用n位无法表示。

对于无符号定点整数来说,计算机运算过程中一般保留低n位,舍弃高位。这样,会产生两种结果:

①剩下的低n位数不能正确表示运算结果。这种情况下,意味着运算的结果超出了计算机能表达的范围,有效数值进到了第n+1位,我们称此时发生了“溢出”现象。

②剩下的低n位数能正确表达计算结果,也即高位的舍去并不影响其运算结果。

“span对一个多于n位的数丢弃高位而保留低n位数”这样一种处理,实际上等价于“将这个多于n 位的数去除以2n,然后丢去商保留其余数”的操作。这种操作运算就是“模运算”。在一个模运算系统中,运算的结果最终都是丢弃高位,只截取低n位。所以,只要不是“溢出”,即:只要真正的值不会进到第n+1位,结果就是正确的。这是模运算系统的特点。

11.为什么现代计算机都用补码来表示整数

答:补码表示定点整数时,和原码、反码相比,有以下四个好处:

(1)符号位可以和数值位一起参加运算

(2)可以用加法方便地实现减法运算

(3)零的表示唯一

(4)可以多表示一个最小负数

所以,现代计算机都用补码来表示定点整数。

位二进制补码整数的模是多少数的表示范围是多什么

答:n位二进制补码整数的模是2n,表示只保留低n位,多于n位的高位部分取模后要被丢弃掉。这种形式的数的范围为-2(n-1) ~ +2(n-1) -1。

13.在高级语言编程中定义的shotr / int / long型数据是怎么表示的

答:int型数据就是定点整数,现代计算机一般用补码表示。int型数据的位数与运行平台和编译器有关,一般是32位或16位。long型数据和short型数据也都是定点整数,用补码表示,只是位数不同,分别是长整型和短整型数。

14.定点整数在数轴上分布的点之间都是等距的吗

答:是的。定点整数在数轴上的点总是在整数值上,即:[……,-5,-4,-3,-2,-1,0,1,2,3,4,5,……],相邻数据间隔总是1。

15.定点整数运算要考虑加保护位和舍入吗

答:不需要。整数运算的结果还是整数,没有误差,无需考虑加保护位,也无需考虑舍入。但运算结果可能会“溢出”。

16.为什么要引入浮点数表示

答:因为定点数不能表示实数,而且表数范围小。所以,要引入浮点数表示。

17.为什么浮点数的阶(指数)要用移码表示

答:因为在浮点数的加减运算中,要进行对阶操作,需要比较两个阶的大小。移码表示的实质就是把阶加上一个偏置常数,使得所有数的阶码都是一个正整数,比较大小时,就只要按高位到低位顺序比较就行了,因而,引入移码可以简化阶的比较过程。

18.浮点数如何表示0

答:用一种专门的位序列表示0,例如,IEEE754单精度浮点数中,用“0000 0000H”表示+0,用“8000 0000H”表示-0。当运算结果出现阶码过小时,计算机将该数近似表示为0。

19.现代计算机中采用什么标准来表示浮点数

答:早期的计算机各自采用不同的浮点数表示格式,因而,在不同计算机之间进行数据交换时,就会发生数据不统一的问题。因而,提出专门制定了IEEE754标准用来规定计算机中的浮点数表示格式。所以,现代计算机中都采用IEEE754标准来表示浮点数。

20.如何判断一个浮点数是否是规格化数

答:为了使浮点数中能尽量多地表示有效位数,一般要求运算结果用规格化数形式表示。规格化浮点数的尾数小数点后的第一位一定是个非零数。因此,对于原码编码的尾数来说,只要看尾数的第一位是否为1就行;对于补码表示的尾数,只要看符号位和尾数最高位是否相反。

21.浮点数表示的精度和数值范围取决于什么

在浮点数总位数不变的情况下,阶码位数越多,则尾数位数越少。即:表数范围越大,则精度越差(数变

稀疏)。

22.基数的大小对表数范围和精度有什么影响

答:基数越大,则范围越大,但精度变低(数变稀疏)。

23.在高级语言编程中定义的float / double型数据是怎么表示的

答:float型数据是用来表示实数的浮点数。现代计算机用IEEE754标准表示浮点数,其中32位单精度浮点数就是float型。64位双精度浮点数就是double型。

24.位数相同的定点数和浮点数中,可表示的浮点数个数比定点数个数多吗

答:不是的。可表示的数据个数取决于编码所采用的位数。编码位数一定,则编码出来的数据个数就是一定的。n位编码只能表示2n个数,所以,对于相同位数的定点数和浮点数来说,可表示的数据个数应该一样多。(有时可能由于一个值可能有两个或多个编码对应,编码个数会有少量差异。但总体上是一样的。)

25.如何进行BCD码的编码

答:每位十进制数的取值可以是0/1/2/…/9这十个数之一,因此,每一个十进制数位必须至少有4位二进制位来表示。而4位二进制位可以组合成16种状态,去掉10种状态后还有6种冗余状态,所以从16种状态中选取10种状态表示十进制数位0 ~ 9的方法很多,可以产生多种BCD码方案。大的方面可分为有权码和无权码两种。

有权码指表示每个十进制数位的四个二进制数位(称为基2码)都有一个确定的权。8421码是最常用的十进制有权码,ASCII码的数字编码采用的就是8421码;无权码指表示每个十进制数位的四个基2码没有确定的权。现代计算机中大多用8421有权码。

26.逻辑数据在计算机中如何表示如何运算

答:逻辑数据用来表示命题的“真”和“假”,分别用“1”和“0”来表示。进行逻辑运算时,按位进行。

27.汉字的区位码、国标码和机内码有什么区别

答:GB2312字符集由94行、94列组成,行号称为区号,列号称为位号,各占7位,共14位,区号在左、位号在右,称为汉字的区位码,它指出了该汉字在码表中的位置。

汉字的国标码是将区号、位号各加上32(即16进制的20H)后,再在前后各7位前加0。

汉字的内码需2个字节才能表示,可以在国标码的基础上产生汉字机内码。一般是将国标码两个字节的第一位置“1”后得到内码。

28.已知一个汉字的国标码为343AH,其区位码和机内码各是什么

答:区位码是国标码的前后两个字节各减32(即:20H),所以得区位码为:343AH-2020H=141AH,所以区号为20,位号为26;机内码是国标码的两个字节的最前一位变为1,所以,机内码为B4BAH。

29.定点整数(用补码表示)运算时,如何判断结果溢出

答:可以采用双符号位检测和单符号位检测两种判断方法。

1)双符号位:采用“变形补码”进行补码运算和溢出检测。其判断规则为:“当结果的两个符号位不同时,发生溢出”。

2)单符号位:异号数相加不会溢出;对于同号数相加,则有两种判断规则:

规则1:“若结果的符号与两个加数的符号不同,则发生溢出。”

规则2:“若最高位的进位和次高位的进位不同,则发生溢出。

30.什么是浮点数的溢出什么情况下发生上溢什么情况下发生下溢

答:浮点数的运算结果可能出现以下几种情况:

1)阶码上溢:当一个正指数超过了最大允许值,此时,浮点数发生上溢(即:向∞方向溢出)。如果结果是正数,则发生正上溢(有的机器把值置为+∞);如果是负数,则发生负上溢(有的机器把值置为-∞)。这种情况为软件故障,通常要引入溢出故障处理程序来处理。

2)阶码下溢:当一个负指数比最小允许值还小,此时,浮点数发生下溢。一般机器把下溢时的值置为0(+0或-0)。不发生溢出故障。

3)尾数溢出:当尾数最高有效位有进位时,发生尾数溢出。此时,进行“右规”操作:尾数右移一位,阶码加1,直到尾数不溢出为止。此时,只要阶码不发生上溢,则浮点数不会溢出。

4)非规格化尾数:当数值部分高位出现0时,尾数为非规格化形式。此时,进行“左规”操作:尾数左移一位,阶码减1,直到尾数为规格化形式为止。

31.为什么浮点数运算中要增加保护位

答:为了使数据有效位在右移时最大限度地保证不丢失,一般在运算中间值后面增加若干数据位,这些位用来保存右移后的有效数据。增设保护位后,能保证运行的中间结果的有效位数,但最终必须将结果的保护位去掉,以得到规定格式的浮点数,此时要考虑舍入。

32.浮点数如何进行舍入

答:舍入方法选择的原则是:(1)尽量使误差范围对称,使得平均误差为0,即:有舍有入,以防误差积累。(2)方法要简单,以加快速度。

IEEE754 有四种舍入方式:(1)就近舍入:舍入为最近可表示的数,若结果值正好落在两个可表示数的中间,则一般选择舍入结果为偶数。(2)正向舍入:朝+∞方向舍入,即:取右边的那个数。(3) 负向舍入:朝-∞方向舍入,即:取左边的那个数。(4)截去:朝0方向舍入。即:取绝对值较小的那个数。

33.无符号加法器如何实现

答:计算机中,最基本的加法器是无符号加法器。根据进位方式的不同,有两种不同的实现方式:串行和并行。

(1)串行进位加法器(行波进位加法器):通过n个全加器按照串行方式连起来实现

(2)并行进位加法器(先行进位加法器):通过引入进位生成函数和进位传递函数,使得进位之间相互独立,并行产生。也称为快速加法器。

34.补码加法器如何实现

答:在补码系统内,两个n位数做补码加法的原则是:两个n位数的补码相加,其结果中最高位的进位丢

掉(模运算系统)。所以可用一个n位无符号加法器生成各位的和。

但是,最终的结果是否正确,取决于结果是否溢出,只要不溢出,结果一定是正确的。因此,补码加法器只要在无符号加法器的基础上再增加“溢出判断电路”即可。

35.在补码加法器中,如何实现减法运算

答:补码减法的规则是:求两个数的差的补码,可用第一个数的补码加上另一数负数的补码得到。由此可见,减法运算可在加法器中运行。只要在加法器的一个输入端输入减数的负数的补码。求一个数的负数的补码电路称为“负数求补电路”。可以通过“各位取反、末尾加1”来实现“负数求补电路”。

36.现代计算机中是否要考虑原码加/减运算如何实现

答:因为现代计算机中浮点数采用IEEE754标准,所以在进行两个浮点数加减运算时,必须考虑原码的加减运算。因为,IEEE754规定浮点数的尾数都用原码表示。

原码的加减运算可以有以下两种方式实现:

(1)转换为补码后,用补码加减法实现,结果再转换为原码

(2)直接用原码加减运算,符号和数值部分分开进行。其步骤如下:

–比较两个操作数的符号

加法--实行“同号求和,异号求差”

减法--实行“异号求和,同号求差”

–求和:数值位相加

若最高位产生进位,则溢出

若最高位无进位,则和的符号位为被加(减)数的符号

–求差:被加(减)数的数值位加上加(减)数数值位的补码

若最高位有进位,则结果为正,说明数值位正确,差的符号位为被加(减)数的符号;

若最高位无进位,则结果为负,得到的数值位为补码形式,故需对结果求补,差的符号位与被加(减)数的符号位相反

37.加法器的运算速度取决于什么

答:在门电路延迟一定的情况下,加法器的速度主要取决于进位方式,并行进位方式比串行进位方式的速度快。

38.计算机内部如何实现移位操作

答:在计算机内部,移位操作在移位器中进行,移位器位数固定,所以,移位前后数的位数不变。左移一位,数值扩大一倍,相当于乘2操作;右移一位,数值缩小一半,相当于除2操作。

移位操作分逻辑移位、算术移位和循环移位三种。

逻辑移位对无符号数进行,移位规则为:

左移时,高位移出,低位补0

右移时,低位移出,高位补0

算术移位是对带符号数进行的,移位时符号位不变,只对数值部分移位。移位规则为:

①原码

左移:高位移出,末位补0。移出非零时,发生溢出。

右移:高位补0,低位移出。移出时进行舍入操作。

②补码

左移:高位移出,末位补0。移出非符时,发生溢出。

右移:高位补符,低位移出。移出时进行舍入操作。

循环移位对无符号数进行,移位时把高(低)位移出的一位送到低(高)位即可。

39.计算机内部如何实现填充(扩展)操作

答:在计算机内部,有时需要将一个取来的短数扩展为一个长数,此时要进行填充(扩展)处理。对于无符号整数,只要在高位补0,进行“零扩展”。

对于有符号数,则可能有两种情况:

1) 对于定点整数,在符号位后的数值高位进行。

①原码:符号位不变,数值部分高位补0

②补码:高位直接补符,称为“符号扩展”方式

2)对于定点小数表示的浮点数的尾数,则在低位补0即可。

40.在计算机中,乘法和除法运算如何实现

答:乘法和除法运算是通过加/减运算和左/右移位运算来实现的。所以只要用加法器和移位寄存器在CPU 的控制下就可以实现。

第三章存储系统

是一种和RAM一样的随机存取存储器吗

答:是的。虽然经常把只读存储器ROM和随机访问存储器RAM放在一起进行分类,但ROM的存取方式和RAM 是一样的,都是通过对地址进行译码,选择某个单元进行读写。所以两者采用的都是随机存取方式。不同的是:ROM是只读的,RAM是可读可写的。在程序执行过程中,ROM存储区只能读出信息,不能修改,而RAM 区可以读出,也可以修改信息。

2.寄存器和主存储器都是用来存放信息的,它们有什么不同

答:寄存器在CPU中,用触发器来实现,速度极快,价格高,容量只有几十个,多的机器也只有几百个,主要用来暂存指令运行时的操作数和结果。

主存储器在CPU之外,用MOS管电路实现,速度没有寄存器快,价格也比寄存器便宜,目前主存容量可以达到4GB左右,用来存放已被启动的程序代码和数据。

3.存取时间Ta就是存储周期Tm吗

答:不是。存取时间Ta是执行一次读操作或写操作的时间。分为读出时间和写入时间。读出时间为从主存接受到有效地址开始到数据取出有效为止的时间;写入时间是从主存接受到有效地址开始到数据写入被写单元为止的时间。

存储周期Tm是指存储器进行连续两次独立的读或写操作所需的最小时间间隔。

所以存取时间Ta不等于存储周期Tm。通常存储周期Tm大于存取时间Ta。对于破坏性读出DRAM,Tm 约为Ta的两倍。

4.刷新和再生是一回事吗

答:不是一回事。对某个单元的刷新和再生操作过程是一样的,即读后恢复。但再生操作是随机的,只对所读单元进行;而刷新操作则是按顺序定时对一行一行进行的。

5.刷新是一个个芯片按顺序完成的吗

答:不是。刷新按行进行,每一行中的记忆单元同时被刷新,仅需要行地址,不需要列地址。刷新行号由DRAM芯片的刷新控制电路中的刷新计数器产生。整个存储器中的所有芯片的相同行同时进行刷新,所以不是一个一个芯片按顺序进行的,而是单个芯片的所有行按顺序定时一行一行进行的。

6.主存都是由RAM组成的吗

答:不是。主存是由RAM和ROM两部分组成的,它们统一编址,分别占用不同的地址空间。

7.程序员是否需要知道高速缓存的访问过程

答:不需要。高速缓存Cache的访问过程对程序员来说,是透明的。执行到一条指令时,需要到内存取指令,有些指令还要访问内存取操作数或存放运算结果。采用Cache的计算机系统中,总是先到Cache去访问指令或数据,没有找到才到主存去访问。这个过程是CPU在执行指令过程中自动完成的。程序员不需要知道要找的指令和数据在不在Cache中、该在Cache的哪一块中,等等,也不需要知道Cache的访问过程,只要在指令中给定内存单元的地址就行了。

8.主存和Cache分块时,是否字块越大,命中率越高

答:不是。字块大,可以充分利用程序访问的空间局部性特点,字块大使得一个比较大的局部空间被一起调到Cache中,因而可以增加命中机会。但是,字块不能太大。主要原因有两个:

(1)字块大使失效损失变大,也就是说,如果不命中的话,需花更多时间从主存读块。

(2)字块太大,则Cache项数变少,因而,命中的可能性变小。

9.指令和数据都是放在同一个Cache中的吗

答:现代计算机系统中,一般采用多级的Cache系统。CPU执行指令时,先到速度最快的一级Cache (L1 Cache) 中寻找指令或数据,找不到时,再到速度次快的二级Cache (L2 Cache) 中找,……最后到主存中找。对于一级Cache,指令和数据一般是分开存放的。因此,有L1 Data Cache 和L1 Code Cache。

可以做在CPU芯片里面吗

答:可以。早期的计算机,其Cache是做在主板上的。但随着CPU芯片技术的提高,Cache可以做在CPU里面。从逻辑上来说,Cache是位于CPU和主存之间的部件,但在物理上,Cache被封装在一个CPU芯片内。现代计算机系统中,一般采用多级的Cache系统。CPU执行指令时,先到速度最快的一级Cache (L1 Cache)

中寻找指令或数据,找不到时,再到速度次快的二级Cache (L2 Cache) 中找,……最后再到主存中找。目前,一级Cache和二级 Cache都可以封装在CPU芯片中。

11.直接映射方式下是否需要考虑替换方式为什么

答:无需考虑。因为,在直接映射方式下,一个给定的主存块只能放到一个唯一的固定Cache槽中,所以,在对应Cache槽已有一个主存块的情况下,新的主存块毫无选择地把原先已有的那个主存块替换掉,因而无需考虑替换算法。

第四章指令系统

1.一台计算机中的所有指令都是一样长吗

答:不一定。有定长指令字机器和不定长指令字机器两种。定长指令字机器中所有指令都一样长,称为规整型指令,目前定长指令字大多是32位指令字。不定长指令字机器的指令有长有短,但每条指令的长度一般都是8的倍数。所以,一个指令字在存储器中存放时,可能占用多个存储单元;从存储器读出并通过总线传输时,可能分多次进行,也可能一次读多条指令。

2.每一条指令中都包含操作码吗

答:是的。每一条指令都必须告诉CPU该指令做什么操作,所以必须指定操作码。

3.每条指令中的地址码个数都一样吗

答:不一定,有的没有地址码,有的包含一个地址码,有的是两个或三个。地址码个数不一样的主要原因有三个:(1)每条指令操作码的个数可能不同。有的指令是双目运算指令,涉及到两个源操作数和目操作数,有的是单目运算,只涉及到一个源操作数和目操作数,还有的指令只是控制操作,不涉及到操作数,如:停机、复位、空操作等指令。所以每条指令涉及到的操作数个数不同。(2)每个操作数的寻址方式可能不同。不同的寻址方式给出的地址码个数也不同。(3)地址码的缺省方式可能不同。有的操作数或地址码用的是隐含指定方式,在指令中缺省,不明显给出,如:累加器,堆栈等。

综上所述,每条指令的操作码个数可能相差很大。

4.指令中的所有操作数都采用相同的寻址方式吗

答:不一定。规整型指令一般在一条指令中只包含一种寻址方式,这样,在指令操作码中就隐含了寻址方式,不需要专门有寻址方式字段。但是对于不规整型指令,一条指令中的若干操作数可能存放在不同地方,因而每个操作数可能有各自的寻址方式。

5.指令中要明显给出下一条指令的地址吗

答:不需要。指令在主存中按执行顺序连续存放。大多数情况下指令被顺序执行,只有遇到转移指令(如,无条件转移、条件分支、调用和返回等指令)才改变指令执行的顺序。所以,可以用一个专门的计数器,来存放下一条要执行的指令地址,而不需要在指令中专门给出下一条指令的地址。这个计数器称为程序计数器PC或指令指针IP。

当顺序执行时,CPU直接通过对PC加“1”来使PC指向下一条顺序执行的指令;当执行到转移指令时,

根据指令执行的结果进行相应的地址运算,把运算得到的转移目标地址送到PC中,使得执行的下一条指令为转移到的目标指令。

6.一个操作数在内存可能占多个单元,怎样在指令中给出操作数的地址呢

答:现代计算机都是采用字节编址方式,即一个内存单元只能存放一个字节的信息。一个操作数(如:char 型、int型、float型、double型)可能是8位、16位、32位或64位等,因此,可能占用1个、2个、4个或8个内存单元。也就是说,一个操作数可能有多个内存地址对应,在指令中给出哪个地址呢有两种不同的地址指定方式:大端方式和小端方式。

大端方式(Big Endian):指令中给出的地址是操作数最高有效字节(MSB) 所在的地址。

小端方式(Little Endian):指令中给出的地址是操作数最低有效字节(LSB) 所在的地址。

7.地址码位数与主存容量和编址单位的关系是什么

答:指令中的地址码如果是主存单元的地址,那么,地址码的位数与主存的容量和编址单位的长度有关。编址单位的长度就是主存单元的宽度,也就是最小的寻址单位。内存可以按字节编址(8位),也可以按字编址(如:16位,32位等)。主存的容量和编址单位确定后,地址码的位数就被确定了。例如,若主存容量为4GB,编址单位是字节,则主存单元的地址就是32位(因为,4GB= 232B);若按字(假定一个字为32位)编址,则主存单元的地址就是30位(因为,4GB= 232B= 230x4B)。

8.累加器型指令有什么特点

答:累加器型指令的一个源操作数和目操作数总是在累加器中,是隐含指定的,所以指令中不需要给出累加器的编号。因而,累加器型指令的指令字相对来说较短,但由于每次运算结果都只能放到累加器中,可能会增加一些从累加器取数的指令而使程序变长。

9.堆栈型指令有什么特点

答:与堆栈有关的操作有:入栈(PUSH)、出栈(POP)和运算类操作。运算类指令分单目运算和双目运算,总是从栈顶取操作数,运算后的结果自动放到栈顶。所以,指令中不需要给出操作数地址,因此,堆栈指令是零地址指令,指令字较短。但因为所有的操作数都只能在栈顶,所以,会增加很多入栈指令而使得程序变长。

堆栈指令的访存次数,取决于采用的是软堆栈还是硬堆栈。如果是软堆栈(堆栈区由内存实现)的话,对于双目运算,需要访问四次内存:取指、取源数1、取源数2、存结果。如果是硬堆栈(堆栈区由寄存器实现)的话,则只需取指令时访问一次内存。

10.通用寄存器型指令有什么特点

答:通用寄存器型指令,是相对于累加器型指令和堆栈型指令而言的,指令中的操作数和运算的结果既不是隐含在累加器中,也不是隐含在堆栈中。而是在CPU中提供了多个通用寄存器,操作数和结果可以放在这些寄存器中,指令必须明显地指出操作数和结果在哪个寄存器或哪个主存单元中,要给出寄存器的编号或主存单元地址。目前大多数指令系统采用通用寄存器型指令风格。

11.装入/存储型指令有什么特点

答:装入/存储型指令是用在规整型指令系统中的一种通用寄存器型指令风格。为了规整指令格式,使指令具有相同的长度,规定只有装入/存储(Load/Store)指令才能访问内存,而运算指令不能直接访问内存,只能从寄存器取数进行运算,运算的结果也只能送到寄存器。因为,寄存器编号较短,而主存地址位数较长,通过某种方式可以使运算指令和访存指令的长度一致。

这种装入/存储型风格的指令系统最大的特点是指令格式规整,指令长度一致,一般为32位。由于只有Load/Store指令才能访问内存,程序中可能会包含许多装入指令和存储指令,与一般通用寄存器型指令风格相比,其程序长度会更长。

12.指令寻址方式和数据寻址方式有什么不同

答:程序被启动时,程序所包含的指令和数据都被装入到内存中。在程序指令过程中,需要取指令和操作数,确定指令存放位置的过程称为指令寻址方式,确定操作数存放位置的过程称为数据寻址方式。指令寻址和数据寻址其复杂度是不一样的。

指令寻址:指令基本上按执行顺序存放在主存中,执行过程中,指令总是从内存单元被取到指令寄存器IR中。顺序执行时,用指令计数器PC+“1”来得到下一条指令的地址;跳转执行时,通过转移指令的寻址方式,计算出目标地址,送到PC中即可。目标转移地址的形成方式主要有三种:立即寻址(直接地址)、相对寻址(相对地址)和间接寻址(间接地址)。

数据寻址:开始时,数据被存放在内存中,但在指令执行过程中,内存的数据可能被装入到CPU的寄存器中,或者内存的堆栈区中;还有的操作数可能是I/O端口中的内容,或本身就包含在指令中(即:立即数)。另外,运行的结果也可能要被送到CPU的寄存器中、堆栈中、I/O端口或内存单元中,所以,数据的寻址要涉及到对寄存器、内存单元、堆栈、I/O端口、立即数的访问。此外,操作数可能是某个一维或二维数组的元素,因此,还要考虑如何提供相应的寻址方式,以方便地在内存找到数组元素。综上所述,数据的寻址比指令的寻址要复杂得多。

13.如何指定指令的寻址方式

答:CPU根据指令约定的寻址方式对地址码的有关信息进行解释,以找到下条要执行的指令,或指令所需的操作数。有的指令设置专门的寻址方式字段,显式说明采用何种寻址方式,有的指令通过操作码隐含寻址方式。

规整型指令一般在一条指令中只包含一种寻址方式,这样,就可在指令操作码中隐含寻址方式,不需要专门有寻址方式字段。但是对于不规整型指令,一条指令中的若干操作数可能存放在不同的地方,因而每个操作数可能有各自的寻址方式字段。

14.指令的操作数可能存放在机器的哪些地方

答:指令的操作数可能存放在以下五个地方:

(1)内存单元:指令必须以某种方式给出内存单元的地址。又可分为以下几种情况:对单个独立的操作数进行处理;对一个数组中的若干个连续元素或一个数组元素进行处理;对一个表格或表格中的某个元素进行处理,等等。这些不同的情况需要提供不同的寻址方式进行操作数的访问。

(2)寄存器:指令中只要直接给出寄存器的编号即可。

(3)堆栈区:指令中不需要给出操作数的地址,数据的地址隐含地由堆栈指针给出。

(4)I/O端口:当某个I/O接口中的寄存器内容要和CPU中的寄存器内容交换时,要用I/O指令。在I/O传送指令中,需提供I/O端口号。

(5)指令中(立即数):操作数是指令的一部分,直接从指令中的立即数字段取操作数。

15.有哪些常用的数据寻址方式

答:数据寻址方式可以归为以下几类:

(1)立即寻址:指令中的立即数字段,可以作为操作数,也可以作为直接转移地址。取到ALU运算前,可能要对其进行扩展。

(2)直接寻址类:指令中直接给出操作数所在的寄存器编号、I/O端口号或主存单元地址。如:直接寻址方式、寄存器寻址方式。

(3)间接寻址类:操作数在主存单元中,而操作数的地址存放在寄存器或另一个主存单元中,指令中给出操作数的地址所在的寄存器编号或主存单元地址。如:间接寻址方式、寄存器间接寻址方式。

(4)偏移寻址类:指令通过某种方式给出一个形式地址和一个基地址(往往在某个寄存器中),经过相应的计算(基地址加形式地址)得到操作数所在的内存单元地址。如:变址寻址方式、相对寻址方式、基址寻址方式等。

16.取直接寻址的操作数要访问几次内存

答:一次。只要根据指令中给出的内存单元地址访问一次内存,取出来的就是操作数。

17.取间接寻址的操作数要访问几次内存

答:至少两次。先根据指令中给出的内存单元地址访问一次内存,取出来的是操作数的地址;再根据操作数的地址去内存访问一次,取出来的才是操作数。所以,一共访问两次内存。如果是多级间接地址的话,可能还要访问内存。

18.取寄存器寻址的操作数要访问几次内存

答:不需要访问内存。从指定寄存器中取出的就是操作数。

19.取寄存器间接寻址的操作数要访问几次内存

答:一次。先从指令给出的寄存器中取出操作数地址,再根据操作数地址到内存访问,得到的就是操作数。

20.什么是变址寻址方式

答:变址寻址方式下,指令中的地址码给出一个形式地址,并且隐含或明显地指定一个寄存器作为变址寄存器,变址寄存器的内容(变址值)和形式地址相加,得到操作数的有效地址,根据有效地址到内存访问,去取操作数或写运算结果。

变址寻址方式的应用很广泛。最基本的使用场合是用在对数组元素的访问。指令将数组的首地址指定为形式地址,变址寄存器的内容是数组元素的下标,随着下标的变化,可以访问数组中不同的元素。所以变址寄存器的内容是变化的,反映的是所访问的数据到数组首地址的距离,称为变址值。这种应用场合下,形式地址的位数较长,而变址值位数少。变址寻址方式的指令一般包含在一个循环体内。每次进入循环时,变址值都增或减一个定长值,这个定长值等于数组元素的长度。

21.什么是基址寻址方式

答:基址寻址方式下,指令中的地址码给出一个形式地址,作为位移量,并且隐含或明显地指定一个寄存器作为基址寄存器,基址寄存器的内容和形式地址相加,得到操作数的有效地址,根据有效地址到内存访问,去取操作数或写运算结果。

基址寻址的典型应用有两个:一个是程序重定位,在多道程序运行的系统中,每个用户程序在一个逻辑地址空间里编写程序。装入计算机运行时,由操作系统给用户程序分配主存空间,每个用户程序有一个基地址,存放在基址寄存器中,在程序执行时,通过基址寄存器的值加上指令中的形式地址就可以形成实际的主存单元地址。第二个应用是扩展有限长度指令的寻址空间。即在运行时将某个主存区间的首地址或程序段的首地址装入基址寄存器,而形式地址给出要访问的单元相对于该首地址的距离(即偏移量),因此指令中只要用较短的地址码来表示偏移量。访问操作数时,用基址寄存器的值和偏移量相加,得到操作数的内存单元地址。只要基址寄存器的内容更改到另外的一个主存地址,则操作数的地址空间就移到另一个主存区间。因而可以访问到主存的整个地址空间,以实现短地址访问大空间的目的。

22.变址寻址和基址寻址的区别是什么

答:变址寻址方式和基址寻址方式的有效地址形成过程类似。但是,基址寻址方式与变址寻址方式在以下方面不同:(1)具体应用的场合不同。变址寻址面向用户,可用于访问字符串、数组、表格等成批数据或其中的某些元素。基址寻址面向系统,用于解决程序的重定位问题和短地址访问大空间的问题。(2)使用方式不同。变址寻址时,指令中提供的形式地址是一个基准地址,位移量由变址寄存器给出;而基址寻址时,指令中给出的形式地址为位移量,而基址寄存器中存放的是基准地址。不过,这里所讲的使用方式并不是绝对的,在实际的计算机设计中,可能会有不同的应用场合和使用方式。

23.什么是相对寻址方式

答:相对寻址方式的有效地址形成方法如下:指令中的形式地址给出一个位移量D。而基准地址由程序计数器PC提供。即:有效地址EA=(PC)+ D。位移量给出的是相对于当前指令所在内存单元的距离,位移量可正、可负。也就是说,要找的可以在当前指令前D个单元处的信息,也可以是当前指令后D个单元处的信息。

24.相对寻址方式用在哪些场合

答:相对寻址方式用在以下两种场合:

(1)公共子程序的浮动。因为公共子程序可能被许多用户程序调用,因而会随着用户程序装入到内存不同的地方运行。为了让公共子程序能在不同的内存区正确运行,一般在公共子程序内部采用相对寻址方式,以保证指令的操作数总在相对于指令的距离一定的单元内。这样,不管子程序浮动到哪里,指令和数据的相对位置不变。例如,现行指令的地址为2000H,指令中给出的形式地址为05H,说明操作数在当前指令后面第05H个单元处,即2005H处。当程序向后浮动了1000H,使当前指令的地址为3000H时,此时公共子程序中的指令、数据以及相对位置都不变,指令中给出的相对地址还是05H,操作数还是应该在当前指令后面的第05H个单元处,所以应该在3005H处,因此,指令取到的还是同一个数据。

(2)转移目标地址的寻址。当需要转到当前指令的前面或后面第n条指令执行时,可以用相对寻址方式。此时,得到的转移地址是一个相对地址。

25.相对寻址方式中如何确定相对位置

答:相对寻址方式中,相对位置的确定比较复杂。必须注意两个方面的问题:(1)位移量的问题。位移量位数有限,在进行有效地址计算时需要扩展。一般位移量用补码表示,所以应采用补码扩展填充方式(即:符号扩展方式)。(2)基准地址问题。相对寻址的基本思路是把相对于当前指令前面或者后面第n个单元作为操作数或目标转移指令的地址。但在具体实现时,不同机器对“当前指令”的含义有不同的理解。有的机器在计算相对地址时,PC中存放的还是当前正在执行的指令的地址,但有的机器PC加“1”的操作在取指令的同时完成,所以在计算相对地址时,PC中已经是下一条指令的地址。因此,不同的机器在计算相对地址时可能有一点细微的差别。

26.堆栈寻址方式中如何对堆栈进行操作

答:堆栈是一块特殊的存储区。采用“先进后出”的方式进行访问。栈底固定不动,栈顶浮动,用一个专门的寄存器(SP)来作为栈顶指针。从堆栈生长的方向来分,可以有“自顶向下”和“自底向上”两种堆栈,它们在进、出栈时对栈指针的修改是不同的。

假定栈指针指向的总是栈顶处非空元素,则应该按以下方式修改栈指针:

对于“自底向上”生成的堆栈,进栈时先修改栈指针:(SP)-1→SP,然后再压入数据;出栈时先将数据弹出,然后再修改栈指针(SP)+1→SP。对于“自顶向下”生成的堆栈,进栈时先修改栈指针:(SP)+1→SP,然后再压入数据;出栈时先将数据弹出,然后再修改栈指针(SP)-1→SP。

假定栈指针指向的总是栈顶处的空元素,则应该按以下方式修改栈指针:

对于“自底向上”生成的堆栈,进栈时先压入数据,然后再修改栈指针:(SP)-1→SP;出栈时先修改栈指针:(SP)+1→SP,然后再将数据弹出。对于“自顶向下”生成的堆栈,进栈时先压入数据,然后再修改栈指针:(SP)+1→SP;出栈时先修改栈指针:(SP)-1→SP,然后再将数据弹出。

若每个栈中的元素只占一个内存单元,则修改指针时,通过“+1”或“-1”实现;若占多个内存单元,则应该加上或减去相应的值。

27.返回指令要不要有地址字段

答:不一定。子程序的最后一条指令一定是返回指令。一般返回地址保存在堆栈中,所以返回指令中不需要明显给出返回地址,直接从栈顶取地址作为返回地址。如果有些计算机不采用堆栈保存返回地址,而是存放到其他不确定的地方,则返回指令中必须有一个地址码,用来指出返回地址或指出返回地址的存放位置。

28.转移指令和转子(调用)指令的区别是什么

答:转移指令有无条件转移指令和条件转移指令(也叫分支指令)。这种转移指令用于改变程序执行的顺序,转移后不再返回来执行,所以无需保存返回地址。而转子指令是一种子程序调用指令,子程序执行结束时,必须返回到转子指令后面的指令执行。所以转子指令执行时,除了和转移指令一样要计算跳转的目标地址外,还要保存返回地址。一般将转子指令后面那条指令的地址作为返回地址保存到堆栈中。址保存到堆栈中。

第五章 CPU

1.一条指令的执行过程中要做哪些事情呢

答:一条指令的执行过程包括:取指令、指令译码、(计算操作数地址)、取操作数、运算、送结果。其中取指令和指令译码是每条指令都必须进行的操作。有些指令需要到内存单元取操作数,因此,需要在取数之前计算操作数的内存单元地址。取操作数和送结果这两个步骤,对于不同的指令,其取和送的地方可能不同,有些指令要求在寄存器取/送数,有些是在内存单元取/送数,还有些是对I/O端口取/送数。因此,一条指令的执行阶段(不包括取指令阶段),可能只有CPU参与,也可能要通过总线去访问主存,也可能要通过总线去访问I/O端口。

2.指令周期、机器周期之间的关系是什么

答:一条指令从读取到执行完成所花的全部时间被称为指令周期。一个指令周期中要完成多个步骤,包括取指令、指令译码(计算操作数地址)、取操作数、运算、送结果。这些步骤中,最复杂的操作是访问存储器取指令或读/写数据,以及访问I/O读/写数据。它们都涉及到总线操作,通过系统总线来和CPU之外的部件进行信息交换。通常把通过一次总线事务访问一次主存或I/O的时间称为机器周期。所以一个指令周期包含了多个机器周期。不同机器的指令周期所包含的机器周期数不同。典型的机器周期有:取指令、主存读(间址周期是一种主存读机器周期)、主存写、I/O读、I/O写、中断响应等。

总是在执行指令吗会不会停下来什么都不做

答:CPU的功能就是不断地周而复始地执行指令,而每条指令又都有不同的步骤,每个步骤在一定的时间内完成。因此,CPU总是在不停地执行指令。有时我们会说,CPU停止或CPU正在等待,什么事情也不做。事实上,CPU还是在执行指令的,只不过可能处于以下几种类似的情况:(1) 在执行指令过程中,正在等待主存或I/O完成读/写;(2) 正在执行一连串的空指令(NOP);(3)可能正在执行一个循环(循环内只是不断地取状态、判断、不满足时继续循环),直到满足某个条件(如:查询外设有没有完成任务);等等。因而,CPU不可能不在执行指令。

除了执行指令外,还做什么事情

答:CPU的工作过程就是周而复始地执行指令,计算机各部分所进行的工作都是由CPU根据指令的要求来启动的。为了使CPU和外部设备能够很好地协调工作,尽量使CPU不等待、甚至不参与外部设备的输入和输出过程,采用了程序中断方式和DMA方式。这两种方式下,外部设备需要向CPU提出中断请求或DMA请求,因此,在执行指令过程中,CPU还要按时通过采样相应的引脚来查询有没有中断请求或DMA请求。一般,在一个机器周期结束时,查询是否有DMA请求,如果有的话,CPU脱离总线,由DMA控制器控制使用总线。在一个指令周期结束时,查询是否有中断请求,如果有的话,则进入中断响应机器周期,相当于执行了一条中断响应隐指令。在中断响应过程中,得到中断服务程序的入口地址,并送程序计数器PC中,下个指令周期开始时,取出中断服务程序的第一条指令执行。

中的所有寄存器,用户都能访问吗

答:CPU中的寄存器分为用户可访问寄存器和用户不可见寄存器。一般把用户可访问寄存器称为通用寄存(GPR)。这些寄存器都有一个编号,在指令中用编号标识寄存器。所以执行指令时,指令中的寄存器编号要送到一个地址译码器进行译码,然后才能选中某个寄存器进行读写。通用寄存器可以用来存放操作数或运算结果,或作为地址指针、变址寄存器、基址寄存器等。

CPU中有一些寄存器是用户不可见的,没有编号、不能通过程序直接访问。如:程序计数器PC、指令寄存器IR、程序状态字寄存器PSWR、存储器地址寄存器MAR、存储器数据寄存器MDR等。

执行指令的过程中,其他部件在做什么

答:计算机的工作过程就是连续执行指令的过程,整个计算机各个部分的动作都是由CPU中的控制部件CU 通过对指令译码送出的控制信号来控制的。其他部件不知道自己该做什么,该完成什么动作,只有CPU通过对指令译码才知道。如果指令中包含有对存储器或I/O模块的访问,则必须由CPU通过总线,把要访问的地址和操作命令(读还是写)等信息送到存储器或I/O接口(I/O模块)来启动相应的读或写操作。例如,每次指令执行前,都要通过向总线发出主存地址、主存读命令等来控制存储器取指令;若当前执行的是寄存器定点加法指令,则CU控制定点运算器进行动作;若是I/O指令,则CU会通过总线发出I/O端口地址、I/O读或写命令等来控制对某个I/O接口中的寄存器进行读写操作。所以说,CPU在执行指令时,其他部件也在执行同样的指令,只不过一条指令中包含了不同的动作,在不同的地方执行而已。

7.怎样保证CPU能按程序规定的顺序执行指令呢

答:计算机的工作过程就是连续执行指令的过程,指令在主存中连续存放。一般情况下,指令被顺序执行,只有遇到转移指令(如,无条件转移、条件分支、调用和返回等指令)才改变指令执行的顺序。当执行到非转移指令时,CPU中的指令译码器通过对指令译码,知道正在执行的是一种顺序执行的指令,所以就直接通过对PC加“1”来使PC指向下一条顺序执行的指令;当执行到转移指令时,指令译码器知道正在执行的是一种转移指令,因而,控制运算器根据指令执行的结果进行相应的地址运算,把运算得到的转移目标地址送到PC中,使得执行的下一条指令为转移到的目标指令。

由此,可以看出指令在主存中的存放顺序是静态的,而指令的执行顺序是动态的。CPU能根据指令执行的结果动态改变程序的执行流程。

8.主频越高,CPU的运算速度就越快吗

答:CPU中的执行部件(定点运算部件、浮点运算部件)的每一步动作都要有相应的控制信号进行控制,这些控制信号何时发出、作用时间多长,都要有相应的时钟定时信号进行同步,CPU的主频就是同步时钟信号的频率。直观上来看,主频越高,每一步的动作就越快,CPU的运算速度也就越快。通常,同一类型处理器的平均的CPI(每条指令平均的时钟周期数)是固定的。所以,主频越快,一秒钟内执行的指令越多。例如,若CPI=2,则主频为500MHz的机器在一秒钟内执行10亿条指令;而主频为1GHz的机器在一秒钟内执行20亿条指令。

主频是反映CPU性能的重要指标,但只是反映了一个侧面,不是绝对的。如果一条指令所包含的动作分的很小,每一步动作所花的时间很短,因而,定时用的时钟周期很短,主频就高。此时执行一条指令所花的时间并没有缩短。如果不用流水线方式的话,CPU的运算速度并不会因为主频变高而变快。当然,现代计算机都采用流水线方式执行指令,使得每条指令大多能在一个时钟内完成,这样的话,主频变高,CPU的运算速度就变快了。

中的控制器包含哪些基本部件

答:CPU中的控制器包含以下基本的部件:

指令部件:包括程序计数器PC、指令寄存器IR、指令译码器等

时序部件:包括主频脉冲源、启停控制逻辑等

微操作信号(控制信号)生成部件:根据指令译码结果、当前机器状态、运行结果标志、时序信号等,用组合逻辑电路或微程序设计方式得到控制信号。有两大类控制信号:CPU内部控制信号;发到系统总线上的

控制信号。

中断控制逻辑:包括中断允许触发器、中断查询、中断回答等控制逻辑

10.流水线方式下,如何确定流水段的个数

答:流水线方式下,一条指令的执行过程被分成了若干个操作子过程。由于每条指令所完成的功能不同,所包含的操作过程就不同。有的指令完成寄存器的内容的传送;有的是简单的加/减运算;还有的是复杂的乘/除运算。这些操作所花的时间相差很大,所以,这些指令如果都在同一个流水线中执行的话,就必须按最复杂的指令来设计流水线的流水段个数。

现代计算机一般把复杂度相近的指令用同一条流水线完成,而把复杂度相差很大的指令安排在不同的流水线中。

11.流水线方式执行指令时,一条指令的执行时间变短了吗

答:没有。流水线方式下,一条指令的执行过程被分成了若干个操作子过程。每个子过程由独立的功能部件来完成,以最复杂的子过程所花的时间为准设计时钟周期。这样,使得所有功能部件可以同时执行不同指令的不同子过程中的操作。理想情况下,经过若干周期后,流水线能在每个周期内执行完一条指令。但是,对于每条指令来说,它还是要经过若干子过程才能完成,所以一条指令的执行时间并没有变短。

12.流水线方式执行指令时,总能在一个时钟内完成一条指令的执行吗

答:不能。理想情况下,经过若干周期后,能在每个周期内执行完一条指令,即CPI=1。但是,当程序中出现以下情况时,流水线被破坏,因而,不能达到CPI=1。(1) 当有多条指令的不同阶段都要用到同一个功能部件时(资源冲突),后面指令要延时执行;(2)当程序的执行流程发生改变时(控制相关),原来按顺序取出的指令无效;(3)当后面指令的操作数是前面指令的运行结果时(数据相关),后面指令要延时执行。

13.是否是流水段越多,指令执行越快为什么

答:不是流水段越多,指令执行越快,因为:

①流水段缓冲之间的额外开销增大

每个流水段有一些额外开销用在缓冲间传送数据、进行各种准备和发送等功能,这些开销加长了一条指令的整个执行时间,当指令间在逻辑上相互依赖时,开销更大。

②流水段间控制逻辑变多、变复杂

用于流水线优化和存储器(或寄存器)冲突处理的控制逻辑将随流水段的增加而大量增多,这可能导致用于流水段之间控制的逻辑比段本身的控制逻辑更复杂。

14.实现控制单元CU的方式有哪些

实现控制单元CU的方式有两类:

(1)组合逻辑控制,也称为硬连线路控制。由基本的门电路组合实现,因此,大多采用PLA方式实现。这种方式实现的控制器的处理速度快,但电路庞杂,制造周期长,不灵活,可维护性差。

(2)微程序控制。仿照程序设计的方法编制每个机器指令对应的微程序,每个微程序由若干条微指令构成,各微指令包含若干条微命令。所有指令对应的微程序放在只读存储器中。当执行到某条指令时,取出对应的微程序中的各条微指令,译码产生对应的微命令,送到机器相应的地方,控制其动作。这个只读存储器

称为控存CS。微程序控制方式下,控制单元的设计简单、指令添加容易(灵活)、可维护性好,但速度较慢。

第六章总线系统

1.数据总线、地址总线和控制总线是分开连接在不同设备上的三种不同的总线吗

答:不是。总线是共享的信息传输介质,用于连接若干设备,由一组传输线组成,信息通过这组传输线在设备之间进行传送。系统总线是用来连接计算机中若干主要部件的总线,在这些部件之间传输的信息有数据、地址和一些控制信息(包括:命令/定时/总线请求/总线允许/中断请求/中断允许/……等)。一般把这些信息分成三类:数据、地址、控制。所以把系统总线也分成三组传输线:数据线、地址线、控制线。有时也把它们分别称为:数据总线、地址总线、控制总线。因此,实际上,数据总线、地址总线、控制总线只是系统总线的三个组成部分,它们不能分开来单独连接设备。

2.为什么要有总线判优控制(仲裁)

答:总线是共享的信息传输介质,同时可以有很多设备连接在一个总线上,但每一时刻只能有一对设备进行信息传送。所以,当有多个设备同时要使用总线传输信息的时候,就要有一种总线判优控制机制,能在多个请求使用总线的设备中选择一个,让其控制总线来传输信息。

3.一台机器里面只有一个总线吗

答:总线按其所在的位置分为内部总线、系统总线、通信总线。系统总线是指在CPU、主存、I/O各大部件之间进行互连的总线。可以把所有功能部件都连接在一个总线上,也可以用几个总线分别连接不同的设备。因此,有单总线结构、双总线结构、三总线结构等等。因此,一台机器里面应该有不同层次的多个总线。

4.一个总线只能连接一对主、从设备吗在某一时刻可以有多对主、从设备进行通信吗

答:一个总线可以连接在若干设备上,在这些设备中,有一个或多个主控设备。在某一个总线传输周期内,一个总线只能有一个主控设备控制总线,选择一个从设备与之进行通信。

5.同步总线和异步总线的特点是什么各自适用于什么场合

答:同步总线的特点是各部件采用时钟信号进行同步,协议简单,因而速度快,接口逻辑很少。但总线上的每个部件必须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要求的动作,所以一般按最慢的部件来设计公共时钟。而且由于时钟偏移问题,同步总线不能很长。所以,一般同步总线用在部件之间距离短、存取速度较一致的场合。

异步总线采用应答方式进行通信,允许各设备之间的速度有较大的差异,所以用在具有不同存取速度的设备之间进行通信。

6.同一个总线不能既采用同步方式又采用异步方式通信,是吗

答:半同步通信总线可以。这类总线既保留了同步通信的特点,又能采用异步应答方式连接速度相差较大的设备。通过在异步总线中引入时钟信号,其就绪和应答等信号都在时钟的上升沿或下降沿有效,而不受其他时间的信号干扰。例如,某个采用半同步方式的总线,总是从某个时钟开始,在每个时钟到来的时候,采样Wait信号,若无效,则说明数据未准备好,下个时钟到来时,再采样Wait信号,直到检测到有效,

电脑常用软件基本故障解决方法

1.电脑常用软件基本故障解决方法 2.1、开机后找不到D盘? 答:这是因为在组策略里面把D盘瘾藏起来了,解决方法: 开始——运行——GPEDIT——用户配置——管理模板——Windows组件——资源管理器——从我的电脑中瘾藏这些驱动器。打开后把他设置成“末配置” 2、任务栏栏跑到显示器的右边去了,如何返原? 答:点击动作栏右键,看“锁定任务栏前是否有勾”如果有的话,就去掉,原后,点击栏按住鼠标左键,拖动到你想放到的地方。 3、因为调整显示器的分辨率后,倒至显示器黑屏。如何解决? 答:重启动电脑,按F8键,选择VGA模式,进入系统后,把显示分辨率调到最底,再重启动电脑,进到正常模式。问题可以解决。 4、发现桌面没有我的电脑、我的文档等常用的图标,如何把找出来? 答:在桌面空白处点击鼠标右键,在显示属性对话框中点击桌面选项卡,选择自定义桌面,把我的电脑,我的文档,前面的勾勾钩上,确定就OK 了。 5、计算机上不了网,如何解决? 答:这种问题要分几步走, (1)先看网线是否接好(电脑的右下角的地方有一个两台电脑的图标,上面是否是有个红色的X,如果有,说明网线没有接好,重新接好网线就可以解决问题)。 (2)看计算机的IP是否正确,如不正确,把他改过来就可解决。 (3)、以上两点都没问题,那就是当前网络不通。

6、我的电脑右下边的小喇叭不见了,如何找出来? 答:开始——设置——控制面板——声音和音频设备,把将音量调节图标放入任务栏前面的勾勾上就可以了。 7、我的电脑右下角的网络连接的图标不见了,如何找出来? 答:开始——设置——网络连接——本地网络连接——属性——连接后在通知区域显示图标。 1.8、发现系统越来越慢了。 答:操作系统使用时间长了后,多少都会出现系统越来越慢的情况,这是因为有很多垃圾文件的原因,可以使用“优化大师,超级兔仔”等工具优化一下, 9、系统无缘无故重启? 答:首先看硬件是否有问题(CPU风扇是不是好的),如硬件没有问题则多数是因为系统带病毒了,安装杀毒软件杀毒就可。 10、word选中一段文字后,按空格键选中文字无法删除;按退格键无效; 按delete键有效,选中文字删除。 最佳答案: 你打开word,选择菜单栏“工具”下面的“选项”,在选择编辑,把"键入内容替换所选内容"这个打钩就好了

计算机常见故障

第1章硬件故障 1.1 CPU故障 1.CPU温度过高造成死机 2.计算机自动关机或重启 3.如何避免CPU被烧毁 4.如何降低AMD CPU的温度 5.CPU为何有两个温度 6.通过BIOS来设置AMD CPU工作时的温度警戒线 7.由待机进入正常模式时死机 8.清洗散热器导致CPU温度过高 9.导热硅脂过多导致CPU散热不良 10.Intel原装风扇造成CPU温度过高 11.BIOS设置对CPU超频的影响 12.CPU超频引发的声卡问题 13.CPU超频导致显卡被烧毁 14.超频导致死机 15.超频引起电源供电不足 16.CPU超频造成计算机无法开机 17.CPU频率自动降低 18.使i865P主板也支持800MHzFSB的CPU 19.搭配800MHzFSB的Pentium4CPU 20.主板不能正确识别Pentium 4CPU的主频率 21.Windows 98中不识别双CPU 22.开机自检为两个CPU 23.关闭二级缓存造成计算机运行过慢 24.计算机检测到L2Cache时死机 25.CPU针脚接触不良导致无法进入系统 26.消除机箱内的风扇噪声 27.CPU风扇工作不正常导致死机 28.计算机运行时发出蜂鸣声 29.为何总显示100%的CPU占用率 30.CPU风扇转速为零 31.判断假冒CPU 32.CPU故障的判断 1.2 主板与BIOS故障 33.i865和i875芯片组之间的区别 34.华硕865主板支持PA T模式 35.老主板支持大硬盘 36.通过自检鸣叫声判断故障 37.开机时显示器无显示 38.显示器黑屏 39.计算机无法启动 40.主板的接口损坏 41.南桥芯片的温度过高

台式电脑的常见故障及处理方法

台式电脑的常见故障及处理方法

一、CPU的常见故障及处理方法 故障一:CPU温度过高导致经常死机 故障现象:电脑在启动后,运行一段时间就会慢下来,而且经常出现无故死机和自动重启的形象。 处理方法:在排除了病毒和使用不当的原因后,应检查一下CPU和内存。CPU的性能是引起死机的一个常见的原因,如果CPU的温度过高就会引起死机或自动重启的现象,可考虑更换一个优质的散热风扇解决CPU工作时温度过高的情况。故障二:导热硅胶造成CPU温度升高 故障现象:为了CPU更好地散热,在芯片表面和散热片之间涂了很多硅胶,可是CPU的温度没有降低反而升高了。 硅胶的作用是提升散热效果,正确的方法是在CPU芯片表面薄薄地涂一层,基本能覆盖芯片即可。如果涂的过多,反而不利于热量传导。而且硅胶很容易吸附灰尘,硅胶与灰尘的混合物会大大影响散热效果。 注意:如果硅胶涂抹得过多,从芯片和散热片之间被挤出,会有烧毁主板的危险。因为硅胶中含有少量导电的物质,容易引起线路短路。 故障三:开机工作时,机箱内发出“嚓嚓”的碰撞声,时有时无。 故障现象:从现象分析,应该是CPU的散热风扇在转动过程中碰到了机箱中的数据线。打开机箱,将机箱中的电源线和数据线进行整理,并且用扎带或卡子将数据线,电源线分组扎在一起,不要碰到CPU的风扇。 故障四:CPU超频导致蓝屏 故障现象:CPU超频后使用,在Winds操作系统中经常出现蓝屏现象,无法正常关闭程序,只能重启电脑。 处理方法:蓝屏现象一般在CPU执行比较繁重的任务时出现,例如,运行大型的3D游戏,处理非常大的图像和影像等。并不是CPU的负荷一大就出现蓝屏,这通常无规律可循,但解决此问题的关键在于散热,首先应检查风扇和CPU的表面温度和散热风扇的转数,并检查风扇和CPU的接触是否良好。如果仍不能达到散热的要求,就需要更换更大功率的散热风扇,甚至水冷设备。如果还是不行,将CPU的工作频率恢复为正常值就行。 故障五:CPU超频导致黑屏故障 故障现象:CPU超频后,开机后无任何响应,屏幕一片漆黑,显示器进入节能模式,硬盘灯也不闪烁。 处理方法:经过分析和细致检查,排除硬件毁坏的可能,应该是CPU无法超频的原因。此时,可以试试提高CPU电压的方法,如果不行就需要考录更换一块超频能力较强的主板或将CPU恢复到正常的频率。 二、主板的常见故障及处理方法 故障一:系统时钟经常变慢 故障现象:电脑时钟出现变慢现象,经过校正,但过不久有会变慢。处理方法:出现时钟变慢的情况,大多数是主板上CMOS电池电量不足造成的。如果换电池

常见电脑问题汇总

常见电脑问题汇总 一、硬件方面 1、开机后显示器没有任何显示。 答:出来这种情况一搬都是硬件故障,主要原因为内存条有问题(计算机中出现问题的硬件一搬是内存条、盘、显卡、主盘、电源这几个大的器件,其中内存条出现问题的机会和可能性最大,出来这样的情况处理方法为:扒下内存,再开机,看系统会不会报内存错误,如果报错,说明是内存原因,可以把内存的金手指用干净的白纸擦拭干净后,插到电脑里面,再次开机一搬都可以解决问题。如果还不能解决问题,就更换一根内存条。 2、内存条是好的,开机后显示器没有任何显示。 答:出现这种情况,有可能是BIOS出现了问题,电脑使用时间长了,主板上的BIOS电池可能会因为掉电而倒至内面的设置出错,从而使计算机无法启动。解决方法是:清一次BIOS 电,(靠近BIOS电池的跳线从1、2跳2、3再跳到1、2) 3、能够听到计算机启动报警的声音,但是显示器什么显示都没有。 答:计算机启动最开始是一个系统自检的程序,自检通过就会有“嘟”的一声报警,如果计算机启动过程中能听到这声报警,说明计算机能够正常启动。以下情况说明中已听到报警声,说明计算机的主机部份没有问题。这时候显示器还不亮就说明是显示器的问题,请换一台好的显示器试试。 4、计算机能正常亮,但是,启动过程中报错,“disk boot fail” 答:出现这种提示,一搬是计算机的引导部份出现问题,可能出现的问题有:1、BIOS中设置的第一引导项是cdrom,而cdrom中又没有可启动的光盘,解决方法是:开机后按“DEL”键,时入BIOS,把第一启动项改成硬盘启动。

5、计算机能正常亮,BIOS设置也是正确的,但是,启动过程中报错,“disk boot fail”答:出这种问题,就要检查一下你的硬盘是不是好的了,或者说你的硬盘的C盘中的引导程序被破环了。解决方法:重新安装一次操作系统,或者更换一个新的硬盘。 6、开机后,系统出现“花屏” 答:开机系统出现花屏现像一搬都是显卡问题,这时可直接更换一块显卡,并重新安装驱动程序。 7、我的计算机只要放入光盘后,计算机就“死机了” 答:出现这样的情况,一搬是光盘的原因,或者是光驱的原因,解决办法为: 用一张好的,没有划伤的正版光盘试一试看看能不能读得出来,如果用一张好的光驱还是读不出来,就说明是光驱的问题,如果换一张光盘后,能够读得出来说明光驱是好的,而光盘是坏的, 8、开机后计算机没有任何反应,CPU风扇也不转了。 答:出现这种情况,一搬是因为电源有问题,这时可以换一个好的电源来试试。 9、开机后计算机没有任何反应,CPU风扇在转,这时要确定内存是好的。 答:出现这种问题,一搬比较棘手,因为出现这种问题的原因很多,有可能,是CPU有问题,也有可能是主板有问题,这时只能用排除法来解决:先换一个好的CPU到电脑上去试试,现换一块子的主板到电脑上去试一试。这样,总可以找出到底是那个地方出现问题。 二、网络问题 1、IE主页被修改了。 答:点击IE右键,属性。在主页选项框中点击使用空白主页就可 2、系统老是自动弹出网页

电脑常用故障分析

电脑常用故障分析 显示器黑屏故障全解析 一、电脑主机故障引起的黑屏故障 电脑主机故障引起的黑屏故障主要可以分为以下几类: 1.主机电源引起的故障 主机电源损坏或主机电源质量不佳引起的黑屏故障很常见。例如,当你添加了一些新设备之后,显示器便出现了黑屏故障,排除了配件质量及兼容性问题之后电源的质量不好动力不足是故障的主要起因,这时你也许还可听到机内喇叭连续报警12声,更换大功率质优电源是这类故障的最好解决办法。此外,有的主板上有A T/ATX双电源接口,其选择跳线设置不对也可引起这类故障。 2.配件质量引起的故障 电脑配件质量不佳或损坏,是引起显示器黑屏故障的主要成因。例如主板(及主板的BIOS),内存,显示卡等等出现问题肯定可能引起黑屏故障的出现。其故障表现如显示器灯呈橘黄色,这时用替换法更换下显示卡,内存,甚至主板,cpu试试,是最快捷的解决办法。 3.配件间的连接质量 内存显卡等等与主板间的插接不正确或有松动造成接触不良是引发黑屏故障的主要原因。而且显示卡与显示器连接有问题也可能引发这类故障,直至AT电源插接不正确更有甚者如你的硬盘或光驱数据线接反也有可能引发启动黑屏故障。 4.超频引起的黑屏故障 过度超频或给不适合于超频的部件进行超频不仅会造成黑屏故障的产生,严重时还会引起配件的损坏。还有就是过度超频或给不适合于超频的部件超频后散热不良或平常使用中散热风扇损坏、根本就不转等等都会造成系统自我保护死机黑屏。 5.其它原因引起的黑屏 其它如主板CMOS设置不正确及主板清除BIOS跳线不正确都可引起黑屏故障,这时你可对照主板说明更改其设置。此外软件冲突如驱动程序有问题安装不当,DIY不当如BIOS刷新出错,电源管理设置不正确,恶性病毒引起硬件损坏(如CIH)等等都有可能引起显示器黑屏故障的出现。大家在遇到这类故障时不妨多仔细想想多考虑一下故障的成因,做到解决故障知己知彼事半功倍。 二、显示器自身故障引起的黑屏故障 根据笔者平常的经验,显示器自身故障引起的黑屏故障主要是由以下几种原因引起的:1.交流电源功率不足 外部电源功率不足,造成一些老显示器或一些耗电功率大的显示器不能正常启动,是显示器自身故障引起的黑屏故障原因之一。或者外部电源电压不稳定,过高过低都可能造成显示器不工作。 2.电源开关电路损坏 显示器开关电路出现故障是引起显示器黑屏故障的主要成因。简单的如电源开关损坏或者内部短路;常见的如开关管损坏或其外围电路元器件出现损坏等等。 3.行输出电路的损坏 行输出电路或显像管及其供电电路出现故障也是引起显示器黑屏故障的主要成因。特别是高压包的损坏在一些使用多年或品质较劣的杂牌显示器中造成无显示黑屏故障更为常见。 三、显示器黑屏故障解决思路 对于显示器黑屏故障该如何维修,下面我们将提出一些思路供你参考。

各种电脑常见的问题与维修方法

各种计算机常见的问题与维修方法(硬件篇) 1.主机打开,电源有通过,但是没有屏幕发生的原因与解决方法 (1) power坏了,或power不足瓦,或没插好,这常见于很多人组计算机,都是用机壳附的power,那些都是不足瓦的,刚开始用都没问题,一段时间后计算机就打不开了,所以遇到这问题先换一个power试试看(一定要足300w瓦喔),如果确定power没问题,再检查下一个。 (2)内存没插好或坏了,这样也是主机会动,没屏幕,解决方法就是重插内存.使用橡皮擦清洁金手指部份或换一条新的试试,另外若内存相冲,也会造成没有屏幕,解决方式就是拔掉一只内存或交换插槽位置测试 (3) CPU坏了或频率错误,这是最难检查的也是最难搞的,因为要找一颗CPU来测实在是很不容易,通常我会送修原厂连同主机板,请原厂代为测试;频率错误大都发生在超频,一次如果超太多,就容易当机,重开机后会没有屏幕,解决的方式是清除CMOS的数据,使他恢复正常即可,不过有时要等一段时间等CPU 温度降下来才行。 (4)显示卡坏了或没插好,或温度太高,解决方法是先重插,如果不行等他降温,再不行换一张显示卡看看是不是显示卡坏了。 (5)屏幕坏了,当然是换一台试试看噜,没其它方法。 (6)如果以上的测试都不行,那主机板坏的机会就很大了,请检查是否电容有爆浆,如果没有,请将主机板上的东西拆下来换到别台计算机试试看,确定都可以使用,那就是主机板坏了,请送修或买新的吧。 (7)板卡短路或线路短路这部份最近越来越常见不过不太好测试只能将主板 拔出裸测若能正常那可能与外壳或CASE 线路有关 2.灌xp灌不进去,或在灌时会出现某某档案错误或遗失。 (1)内存坏,建议换一只内存或有二只的人拔掉一只试试,插二只内存以上的人请注意,其中一只坏了也是会造成以上状况,所以一定要每一只都测试过,才能找出原因,另外你也可以用MENTEST测试你的内存有无坏掉,superxp里面就有了。

电脑常见问题汇总

电脑常见问题汇总 1.问题:U盘在杀毒后里面的所有文件无法显示,但占有空间, 解决:U盘中毒了,查毒后发现U盘空间还在,但是就是无法查看里面的文件,在“工具”->“文件夹选项”中设置成“显示系统文件夹中的内容”、去掉“隐藏受保护的操作系统文件(推荐)”以及设置成“显示所有文件和文件夹”也不能正常显示。这种情况一般是由于优盘中的最近遇到很多优盘中的文件夹不能显示的情况,在“工具”->“文件夹选项”中设置成“显示系统文件夹中的内容”、去掉“隐藏受保护的操作系统文件(推荐)”以及设置成“显示所有文件和文件夹”也不能正常显示。这种情况一般是由于优盘中的文件夹被病毒设置成了系统&隐藏属性造成的。 解决: 用命令把文件夹中的系统&隐藏属性去掉即可: 1. 转到优盘目录下 2. * 对于单个文件或文件夹: attrib -S -H 文件夹名称 * 批量(对优盘中所有的文件和文件夹,一般用这个就可以了): attrib -S -H /s /d 具体操作: 运行——>cmd——>U盘盘符(例H:)——>attrib -S -H /s /d OK 啦,等待几秒钟,你会发现U盘里的文件又回来了,这时会带出一些系统文件,不用管他,文件找回来就可以了,o(∩_∩)o...哈哈 2.忘记系统登陆密码进入系统的方法: A.开机按F8进入安全模式,用户名ADMINISTRA TOR密码为空,可以进入 或者在用户登陆界面连按两次CTRL+ALT+DEL 出现用户登陆输入界面 用户名为administrator,如果以前涉过密码(安装时),用密码登陆,没涉过直接登陆 这个用户是万能的,可以把之前用户密码删除 B 步骤1:重新启动计算机。在开机画面启动的时候立即按下F8, 选择“带命令行的安全模式” 进入系统后,只有一个DOS窗口, 因为这个窗口具有管理员权限,在这里可以添加用户! 步骤2:因为条件限制,所以我利用XP 的cmd 代替DOS 窗口, 看我操作吧!看.... 输入命令:net user 用户名密码/add 建立用户 然后再输入net localgroup administrators 用户名/add 把"用户"添加到管理员使其具有管理员权限,注意administrator后加s用复数 这样命令输入就好! 之后,

电脑常见问题报告汇编

问:电脑安装某软件之后蓝屏,怎么办? 答:一般情况下, 蓝屏都出现于更新了硬件驱动或新加硬件并安装其驱动后, 这时Windows 2K/XP提供的"最后一次正确配置"就是解决蓝屏的快捷方式. 重启系统, 在出现启动菜单时按下F8键就会出现高级启动选项菜单, 接着选择"最后一次正确配置". 问:电脑运行速度越来越慢,怎么办? 答:要设定虚拟内存,在“我的电脑”上按右键选择“属性”,在“高级”选项里的“效能”的对话框中,对“虚拟内存”进行设置;桌面上有太多图标也会降低系统启动速度。Windows每次启动并显示桌面时,都需要逐个查找桌面快捷方式的图标并加载它们,图标越多,所花费的时间当然就越多。 问:电脑完全启动非常慢,怎么优化? 答:尽量将自自动的一些服务和程序给禁掉,宁可开机后手动开启,也不要自启动形式开启一些程序。 问:能上QQ但不能上网,怎么回事? 答:一般装一个其他的浏览器即可,因为也许是当前浏览器被恶意破坏或者DNS设置有错误。 问:我的QQ经常会乱发消息给别人,个性签名也老是被改成乱七八糟的,为什么? 答:一般遇到这种情况也许是你的电脑中了QQ尾巴或者恶意广告程序,所以有的朋友会去修改密码之类的,但是结果和之前一样,因为那是你的电脑有恶意程序和你密码无关。只要在当前电脑登陆QQ就会这样,遇到这种情况,最好是重装系统以保证清理干净,如果不重装系统,你可以升级杀毒软件后杀毒的。 问:为什么我每修补一些系统补丁后,电脑运行速度就慢很多? 答:个人建议这类系统漏洞不用补,大部分都是黑客本地提权时也许可以利用到,而且也是少部分黑客,但是一般我们的个人电脑黑客都是批量入侵,或者挂马的形式,也就是说,该中的你补和不补结果都差不多,而且一般补了一些补丁后电脑运行速度就会变慢,所以本人

(完整word版)电脑常见硬件故障大全,推荐文档

电脑常见硬件故障大全 硬件故障是每个计算机用户都不愿意面对,却又不得不面对的一道“难题”。其实,解决这些问题并不一定需要非常高深的专业知识,小编为大家分享了电脑常见硬件故障大全,希望大家喜欢。 电脑常见硬件故障大全 Ⅰ、如果电脑无法开机,而且CPU风扇不转动,则有可能是电源有故障或者电源线没有接好。排除故障的方法:更换电源来排除故障。 Ⅱ、如果开机后电源指示灯亮,CPU风扇正常转动,但显示器无显示,无声响,那么就有一下两种可能: (1) CUP或内存接触不良。排除故障的方法:检查重新安装或更换CPU、内存条看是否能解除故障。 (2) 内存、PCI-e或PCI的工作频率与外频不相匹配,发生故障。故障排除方法:一般先进行CMOS放电把CMOS还原成默认设置(注意:放电时一定要把电源线拔出)。重新开机,再试试看看故

障是否排除。 Ⅲ、如果开机后,屏幕有反映,但是屏幕只显示一下黑屏和英文就停下来了即不能完成自检,那么就很可能是主板有故障。

Ⅳ、如果开机后,屏幕没有显示即完全不能自检,并伴有声响,那么可能是以下两种情况: a、伴有两长一短声时,很可能是显示卡接触不良。排除故障的方法:关闭主机电源后,松开显示卡金属挡板上的固定螺丝,插好后,再拧紧螺丝。然后开机,再试试。 b、伴有一长声,则可能是内存条未插好,关闭主机电源重新插好内存条。 Ⅴ、如果开机自检过程中,屏幕提示:“harddisknot present”或“Hard disk drive failure”或“Hard drive controller

failure”或类似信息,则可能是硬盘驱动器的硬件故障。排除故障的方法:可以通过检查硬盘的连接线、或更换硬盘、或者调整CMOS 设置。 Ⅵ、如果开机自检过程中,屏幕提示“Missing operating system”、“Non system disk or disk error”或类似信息,则很可能是硬盘主引导分区表被破坏或者是操作系统损坏。解决办法是:重新安装操作系统。

电脑常见问题大全

电脑常见问题大全 1、WORD 为什么会以安全模式出现 答:模板文件Normal.dot 出错。关闭word 时,在word 中的插件、acrobat7等在word 中的插件都要往Normal.dot 中写东西,如果产生冲突,Normal.dot 就会出错,导致下一次启动word 时,只能以安全模式启动。 2、电脑里的word 2003无法启动,提示说遇到问题关闭,可以用安全模式打开.如何恢复答:用查找找到normal.dot,(我找了一下我硬盘中的在 C:\Documents and Settings\Administrator\Application Data\Microsoft\Templates 下,每台机器是不同的),然后删除它。Word 在重新启动时会自动创建一个。一定可行的。3、Microsoft OfficeWord2003一打开就弹出由于什么什么原因启用安全模式是怎么回事? 答:关闭WORD 删除: C:\Documents and Settings\Administrator\Application Data\Microsoft\Templates 一个叫normal.dot 的文件。 重起word 4、电脑进不去系统也进不去安全模式 答:造成无法进入Windows XP 的原因一是硬件故障,这个时候我们在开机的时候就要听一 下,是不是在异常的声音;二是Windows XP 系统本身的原因,这个时候首先重启电脑,按F8键,使用“恢复上一次正确配置”功能,看看是否能进入系统,如果还是不行的话,就找一张启动盘,看看是否能进入Windows 系统。 硬件原因 首先,将你的电脑从新启动,进入BIOS 看一下你的CMOS 里面是否有你的硬盘显示,请确定你的硬盘的确电脑检测到之后,从新启动后电脑仍然还是无法进入操作系统,并且在Dos 停止的地方出现一些英文。是关于硬盘(DISK)的信息。然后将你的电脑设为软盘启动,用 Windows98启动盘带一下,进入DOS 。在A:\\后面输入fdisk 命令,看一下你的分区是否存在。因为,我遇到过一些电脑,硬盘无缘无故将硬盘分区全部删除,变成一个没有分区没有格式化的硬盘。当你确定硬盘仍有分区后,请你从新安装操作系统。安装完之后即可。问题解决。 问题原因:问题出现有很多的原因,一般有以下原因。 1、有可能是你的操作系统的引导启动文件丢失所导致的问题出现一般出现此问题是因为,你将软件如Word 、解霸等,安装在C 盘的目录下,当你认为该软件用不上的时候删除,可是在这时候有可能就把操作系统的引导文件删除。解决方法:不要将软件安装在C 盘的目录下。应该可以避免此问题的再次发生。 2、病毒或黑客程序导致。避免此问题的产生只有安装正版的杀毒软件并及时的升级。 软件原因:WIN XP SP2重启无法进入系统的解决方法 有的用户遇到WINXP 中安装SP2补丁后无法正常进入系统的现象,此现象源于: 1.计算机使用的是Prescott 核心的Stepping C0的处理器,包括P4和Celeron D 的CPU 。 2.主板使用的BIOS 版本过低,此BIOS 可能不适合你用的CPU 。 如果遇到以上问题上,可以通过以下步骤解决: 1.重新开机或重新启动系统,插入WIN XP 启动软盘或启动光盘,按DEL 键进入BIOS ,选择从启动软盘(XP 启动软盘)或光盘启动(XP 启动光盘),在Setup 显示介面,选择“R”键进入系统恢复台; 、管路敷设技术通过管线不仅可以解决吊顶层配置不规范高中资料试卷问题,而且可保障各类管路习题到位。在管路敷设过程中,要加强看护关于管路高中资料试卷连接管口处理高中资料试卷弯扁度固定盒位置保护层防腐跨接地线弯曲半径标等,要求技术交底。管线敷设技术中包含线槽、管架等多项方式,为解决高中语文电气课件中管壁薄、接应采用金属隔板进行隔开处理;同一线槽内强电回路须同时切断习题电源,线缆敷设完毕,要进行检查和检测处理。、电气课件中调试对全部高中资料试卷电气设备,在安装过程中以及安装结束后进行 高中资料试卷调整试验;通电检查所有设备高中资料试卷相互作用与相互关系,根据生产工艺高中资料试卷要求,对电气设备进行空载与带负荷下高中资料试卷调控试验;对设备进行调整使其在正常工况下与过度工作下都可以正常工作;对于继电保护进行整核对定值,审核与校对图纸,编写复杂设备与装置高中资料试卷调试方案,编写重要设备高中资料试卷试验方案以及系统启动方案;对整套启动过程中高中资料试卷电气设备,作为调试人员,需要在事前掌握图纸资料、设备制造厂家出具高中资料试卷试验报告与相关技术资料,并且了解现场设备高中资料试卷布置情况与有关高中资料试卷电气系统接线等情况 ,然后根据规范与规程规定,制定设备调试高中资料试卷方案。 、电气设备调试高中资料试卷技术电力保护装置调试技术,电力保护高中资料试卷配置技术是指机组在进行继电保护高中资料试卷总体配置时,需要在最大限度内来确保机组高中资料试卷安全,并且尽可能地缩小故障高中资料试卷破坏范围,或者对某些异常高中资料试卷工况进行自动处理,尤其要避免错误高中资料试卷保护装置动作,并且拒绝动作,来避免不必要高中资料试卷突然停机。因此,电力高中资料试术是指发电机一变压器组在发生内部故障时,需要进行外部电源高中资料试卷切除从而采用高中资料试卷主要保护装置。

电脑常见问题即解决方案

?浏览:10268 ?| ?更新:2014-03-01 21:21 ?| ?标签:计算机 计算机已经变成我们生活中不可或缺的工具,在日常使用中,难免会出现很多问题而没有办法解决。在这里根据平时积累的一些经验,加上在网上搜索的一些资料,在这里晒出来,希望能给大家的学习和工作带来一些帮助。 我们日常使用计算机中出现的问题一搬可以分为硬件问题和软件问题两大类。我们在处理计算机问题的时候,一搬遵守以上原则:首先怀疑软件问题,再怀疑硬件问题。 桌面常见问题 1. 1 一、当把窗口最大化后,任务栏被覆盖,不是自动隐藏,怎么回事? 最佳答案 1.在任务栏上右击,在弹出的菜单中单击“属性”, 2.然后在弹出的"任务栏和开始菜单属性"对话框中选择下面两个选项: "锁定任务栏"和"将任务栏保持在其它窗口的前端"

二、IE窗口的大小在哪里设置? 最佳答案: 先把所有的IE窗口关了;只打开一个IE窗口;最大化这个窗口;关了它;O K,以后的默认都是最大化的了也可以用鼠标直接将IE窗口拖动为最大或最小) 三、桌面不显示图标,但有开始任务栏? 最佳答案: 1、右击桌面---->排列图标---->显示桌面图标把它选上! 2、右击桌面---->属性---->桌面(标签)---->自定义桌面--->把需要的显示项目前打勾,应用确定! 四、桌面IE图标不见了(桌面上自定义桌面没有IE选项) 最佳答案: 右键点击我的电脑->资源管理器->在窗口左侧选择“桌面”->把这里的I E图标拖到桌面上即可。 五、任务栏的快速启动图标不见了? 最佳答案: 右键任务栏---工具栏---快速启动---打勾. 六、显示桌面的快捷键丢失了,怎么找回? 最佳答案 打开“记事本”: 把下面内容复制上去:

电脑使用常见问题总结

常见问题总结 系统文件缺失:1 可以进入PE系统,windows修复 2 可以从相同系统中拷贝相同的文件补充 3 重装系统(a 装在其他盘中做成双系统 b 覆盖原来的系统 连不上网: 1 驱动问题:我的电脑→管理→设备管理器 查看网卡驱动 2 上网客户端问题(见附录一) 3 选择了代理服务器(IE属性→连接→局域网设 置→取消代理) 4 ip设置问题(网上邻居→本地连接(无线网络) TCP/IP协议→ip设置自动) 5 遭到局域网arp攻击 6 宽带上网(见附录二) 破开机密码: 用U盘的登陆界面,选择破解Win7的密码 QQ开视频没有声音: 补丁问题:下载一个视频的补丁 Office2003和office 2007不兼容: 卸载一个就可以了

卸载软件卸载不干净: 1 可以使用强力卸载 2 重新安装一次,再卸载 3 通过注册表删除文件 磁盘分区 1 通过PE分区工具 2 我的电脑→管理→磁盘分区附录一:

H3C认证上网故障处理汇总 1 认证过程描述及定位故障的思路 H3C认证过程 网络的概括:二层和三层信息,即vlan和路由。 我们做个比喻:我们可以将校园网比作一个客运中心,接入交换机是接待中心,汇聚交换机是票务中心,核心交换机是发车处,IMC服务器是警务处即安全中心。 1、用户首先到达接待中心,表明目的: sw(或者js):我要购买汽车票,我要离开新都; xn:我要买站台票,我只是送送朋友不离开客运中心; dx:我要购买火车票,我要离开新都。 2、接待中心收到请求后,将用户证件(用户名和密码)通过电话提交给警务处(imc服务器)。 3、警务处电话转告接待中心,该用户合法,可以买票。 接待中心下发你所要购买的票务种类(站台票、火车票、飞机票)所在的卖票窗口的地址(vlan id)。 4、用户拿对应票务种类出票窗口的地址(vlan id)找到卖票窗口(DHCP地址池),卖票窗口分发对应票(ip 地址)给你。 5、用户将用户证件(用户名和密码)和所购买的票序号(ip地址)一并交给警务处。 警务处对比刚由接待中心提供的消息,看是否准许该用户上车或者上站台接送朋友。准许用户上车后,警务中心将通过GPS监视用户的一举一动直到用户下车。 据此,可得出定位故障的思路:

电脑最常见问题及解决方案

电脑常见故障及解决方法(大全) 一、主板 主板是整个电脑的关键部件,在电脑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如果主板产生故障将会影响到整个PC机系统的工作。下面,我们就一起来看看主板在使用过程中最常见的故障有哪些。 常见故障一:开机无显示 电脑开机无显示,首先我们要检查的就是是BIOS。主板的BIOS中储存着重要的硬件数据,同时BIOS也是主板中比较脆弱的部分,极易受到破坏,一旦受损就会导致系统无法运行,出现此类故障一般是因为主板BIOS被CIH病毒破坏造成(当然也不排除主板本身故障导致系统无法运行。)。一般BIOS被病毒破坏后硬盘里的数据将全部丢失,所以我们可以通过检测硬盘数据是否完好来判断BIOS是否被破坏,如果硬盘数据完好无损,那么还有三种原因会造成开机无显示的现象: 1. 因为主板扩展槽或扩展卡有问题,导致插上诸如声卡等扩展卡后主板没有响应而无显示。 2. 免跳线主板在CMOS里设置的CPU频率不对,也可能会引发不显示故障,对此,只要清除CMOS即可予以解决。清除CMOS的跳线一般在主板的锂电池附近,其默认位置一般为1、2短路,只要将其改跳为2、3短路几秒种即可解决问题,对于以前的老主板如若用户找不到该跳线,只要将电池取下,待开机显示进入CMOS设置后再关机,将电池上上去亦达到CMOS放电之目的。 3. 主板无法识别内存、内存损坏或者内存不匹配也会导致开机无显示的故障。某些老的主板比较挑剔内存,一旦插上主板无法识别的内存,主板就无法启动,甚至某些主板不给你任何故障提示(鸣叫)。当然也有的时候为了扩充内存以提高系统性能,结果插上不同品牌、类型的内存同样会导致此类故障的出现,因此在检修时,应多加注意。 对于主板BIOS被破坏的故障,我们可以插上ISA显卡看有无显示(如有提示,可按提示步骤操作即可。),倘若没有开机画面,你可以自己做一张自动更新BIOS的软盘,重新刷新BIOS,但有的主板BIOS被破坏后,软驱根本就不工作,此时,可尝试用热插拔法加以解决(我曾经尝试过,只要BIOS相同,在同级别的主板中都可以成功烧录。)。但采用热插拔除需要相同的BIOS外还可能会导致主板部分元件损坏,所以可靠的方法是用写码器将BIOS更新文件写入BIOS里面(可找有此服务的电脑商解决比较安全)。

电脑常见问题解决办法

1.删除双IE 点开始/运行,输入regedit回车,进入注册表编辑器,依次展开:HKEY_LOCAL_MACHINE\SOFTWARE\Microsoft\Windows\CurrentVersion\Explorer\Desktop \NameSpace 在NameSpace分支下可以找到“未使用的桌面快捷方式”中三个文件的名称,我们要删除它们。 IE浏览器首页被网址导航恶意更改了,而且无法删除???? 1.先把自己想要的网址设为主页(我知道打开后还是那个傻瓜网址,没关系) 2.把自己在桌面上IE图标删掉,系统会问你是不是只删快捷方式?按“是” 3.把“开始”打开,你应该会看到一个IE的标志(如果没有就看“解决1”),把它复制到桌面上,再打开看看。变成你想要个那个网址了! 解决1.如果没有IE的话就用右键点击“开始”图标,按“属性”,选择“【开始】菜单”不要选择“经典【开始】菜单”。再进行“3” 2.Flash不能安装 1、卸载“Adobe Flash Player 10.x.xxx”:找到C:\WINDOWS\system32\Macromed\Flash 文件夹,点击uninstall_activeX.exe这个卸载程序进行卸载。关闭所有窗口后删除Flash文件下所有文件(特别是Flash10b.ocx)。如果不能删除Flash10b.ocx,请将电脑重新启动,所有的应用程序都不要启动,如:QQ SKYPE IE浏览器等程序。然后在网上下载一个最新版的flash插件直接安装即可。(下载flash完成后将浏览器关掉)。 3.误删资料恢复 只要三步,你就能找回你删掉并清空回收站的东西 1、单击“开始——运行,然后输入regedit (打开注册表) 2、依次展开:HEKEY——LOCAL——MACHIME/SOFTWARE/microsoft/WINDOWS/ CURRENTVERSION/EXPLORER/DESKTOP/NAMESPACE 在左边空白外点击“新建” ,选择:“主键”,把它命名为“645FFO40——5081——101B——9F08——00AA002F954E” 再把右边的“默认”的主键的键值设为“回收站”,然后退出注册表。就OK啦。 3、要重启计算机。 只要机器没有运行过磁盘整理。系统完好.任何时候的文件都可以找回来。 4.局域网共享设置 1.检查guest账户是否开启 XP默认情况下不开启guest账户,因此些为了其他人能浏览你的计算机,请启用guest账户。同时,为了安全请为guest设置密码或相应的权限。当然,也可以为每一台机器设置一个用户名和密码以便计算机之间的互相访问。 2.检查是否拒绝Guest用户从网络访问本机 当你开启了guest账户却还是根本不能访问时,请检查设置是否为拒绝guest从网络访问计算机,因为XP默认是不允许guest从网络登录的,所以即使开了guest也一样不能访问。在开启了系统Guest用户的情况下解除对Guest账号的限制,点击“开始→运行”,在“运行”

电脑常见问题

死机、病毒、快捷方式、装卸、运行速度、个性装扮——你是否一直在为电脑各种层出不穷的小问题而困惑?时不时地麻烦别人,不仅不能及时解决问题,还担心自己太惹人讨厌……口袋为你精心准备了今日的专题,里面有既丰富又简单易学的电脑小技巧,让你自己就能轻松搞定,从此不再求别人! 电脑的死机问题是使用电脑时最常遇到的问题之一了。其实,许多情况下死机是可以避免的。下面是一些提示。 提示1:打扫灰尘 如果电脑本身散热状况不佳,则会因本身产生的热量高过工作的容许范围而使整个系统不稳定。所以,建议你每隔三个月打扫一次电脑内部的灰尘,让它保持散热较好的状态,避免因过热而造成电脑系统不稳定。 提示2:保留硬盘空间 应用软件在执行时,会占用硬盘的一部分空间进行数据交换,占用的这部分空间就是Win98操作系统的虚拟内存。所以,不管你的电脑的内存有多大,你都应该保留硬盘剩余空间在100MB以上。 提示3:定期维护系统

硬盘是电脑中最重要的储存装置,除了储存所要执行的操作系统以及应用软件外,它还存放着你辛辛苦苦建立起来的各项文件资料。所以,我们建议你每隔一个月就对电脑进行一次系统维护。 提示4:随时进行杀毒 电脑感染病毒后,病毒会驻留在内存,传染内存中的文件,占用系统资源,导致资源严重不足而死机。当病毒发作时也可能使Windows无法进入,硬盘数据被破坏,甚至无法启动电脑。所以经常用杀毒软件的启动盘启动电脑,对硬盘内的所有文件进行扫描,是十分必要的。从网络上下载文件后,也要及时查杀病毒。 提示5:隐藏系统文件 对于系统文件,最好使用隐藏属性,以免因误操作而删除或者覆盖这些文件,造成程序无法运行或死机。 另外,有时操作失误也能引起死机,所以我们还应该注意下面的几点: 在应用软件没有正常结束时,不要关机,否则可能造成系统文件的损坏,使下次运行时死机或者启动时死机。

常见的电脑问题及解决方法

常见的电脑问题及解决方法 常见电脑问题及解决方法:WindowsUpdate 有时候,看似复杂的事情其实可以通过最简单的方式来解决。所以,如果Windows系统出现了一些问题,我们不妨首先运行WindowsUpdate系统更新,将所有补丁打好,或是尝试下载新的驱 动程序,问题很可能就会迎刃而解了。 常见电脑问题及解决方法:电脑太慢? 除了硬件部分的因素,电脑速度与系统也息息相关。首先,你可以坚持是否磁盘空间已满,尤其是电脑C盘,如果接近极限值,需 要删除一些内容来获得更多空间,所以建议应用程序尽量不要安装 到C盘。除此之外,可以减少系统的启动项目,来实现更快的开机 速度,比如一些软件的自动更新应用,都是可以取消开机启动的。 常见电脑问题及解决方法:网速太慢? 如果你的网速太慢,不妨先登录诸如https://www.360docs.net/doc/9d761385.html,这样的测速网站来测试一下网络速度,如果速度的确缓慢,再检查一下路由器,如果都正常的话,就可以带电话给宽带供应商咨询一下是否网络服 务出现问题。如果始终无法连接有线或是WIFI网络,则可能是网卡 硬件出现问题,先尝试下载安装最新驱动,如果仍然无效,则有可 能是硬件问题,就需要更换了。 常见电脑问题及解决方法:电脑不断重启 电脑不断重启通常是两个方面造成的,一是感染了病毒,所以我们可以进入安全模式进行病毒查杀。如果情况依旧,则有可能是硬 件散热不佳导致,所以在所有硬件都得到正常的驱动更新之后,可 以对电脑进行清理。 常见电脑问题及解决方法:屏蔽弹出式广告和木马

很多时候,我们在安装软件时会不小心安装一些垃圾插件,导致电脑速度变慢或是弹出广告,通过一些电脑管家类软件,可以轻松 清除这些垃圾插件内容,比如QQ电脑管家。另外,也可以通过安装 此类防护软件来屏蔽木马或是钓鱼网站。 常见电脑问题及解决方法:无线网络无法连接 有时候,Windows始终无法连接WIFI无线网络,或是一直显示 受限,我们可以先通过系统内的“疑难解答”和“自动检测修复” 功能尝试解决问题。如果问题依旧,则逐步检查路由器或是PC硬件。 常见电脑问题及解决方法:“此网站的安全证书有问题” 如果在使用浏览器上网时频繁出现“此网站的安全证书有问题”提示,有可能是因为系统时钟设置不正确的问题。通常情况下,PC 主板的CMOS电池都会一直保持时钟运行,如果失效,可以尝试更换 电池。 常见电脑问题及解决方法:打印机不工作 除了保证打印机驱动为最新,并且拥有足够的纸张和墨水,我们可以尝试重启打印机,并查找系统托盘中的内容,检查打印列队, 确保“打印机离线选项”没有被勾选。 常见电脑问题及解决方法:无法打开电子邮件附件 通常情况下,如果不能打开电子邮件的附件,是因为电脑中没有安装相应的软件,比如PDF文件。所以,可以安装兼容的软件,就 能够正确识别了。另外,如果电子邮件附件没有正确的扩展名,也 是无法打开的。 如果上述这些小技巧依然无法解决你的电脑问题,建议你首先通过搜索引擎查找相关问题的解决方案,确定自己无法解决后,再尝 试相关的联系售后维修部门。

计算机常见故障及处理方法

一、电源故障 电源供应器担负着提供计算机电力的重任,只要计算机一开机,电源供应器就不停地工作,因此,电源供应器也是“计算机诊所”中常见的“病号”。据估计,由电源造成的故障约占整机各类部件总故障数的20%~30%。所以,对主机各个部分的故障检测和处理,也必须建立在电源供应正常的基础上。下面将对电源的常见故障做一些讨论。 故障1:主机无电源反应,电源指示灯未亮。而通常,打开计算机电源后,电源供应器开始工作,可听到散热风扇转动的声音,并看到计算机机箱上的电源指示灯亮起。 故障分析:可能是如下原因: 1.主机电源线掉了或没插好; 2.计算机专用分插座开关未切换到ON; 3.接入了太多的磁盘驱动器; 4.主机的电源(Power Supply)烧坏了; 5.计算机遭雷击了。 故障处理步骤: 1.重新插好主机电源线。 2.检查计算机专用分插座开关,并确认已切到ON。 3.关掉计算机电源,打开计算机机箱。 4.将主机板上的所有接口卡和排线全部拔出,只留下P8、P9连接主板,然后打开计算机电源,看看电源供应器是否还能正常工作,或用万用表来测试电源输出的电压是否正常。 5.如果电源供应器工作正常,表明接入了太多台的磁盘驱动器了,电源供应器负荷不了,请考虑换一个更高功率的电源供应器。 6.如果电源供应器不能正常工作或输出正常的电压,表明电源坏了,请考虑更换。 故障2:电源在只向主板、软驱供电时能正常工作,当接上硬盘、光驱或插上内存条后,屏

幕变白而不能正常工作。 故障分析:可能是因为电源负载能力差,电源中的高压滤波电容漏电或损坏,稳压二极管发热漏电,整流二极管已经损坏等。 故障处理:送修或考虑换用另外一种电源。 故障3:开机时硬盘运行的声音不正常,计算机不定时的重复自检,装上双硬盘后计算机黑屏。 故障分析:可能是硬盘或电源有故障。 故障处理步骤: 1.更换一个硬盘后,如果故障消失,说明是硬盘的问题,请考虑换一个硬盘。 2.如果故障现象依旧,表明是电源的问题,很可能是因为电源负载能力太差。请更换电源。 二、主板的故障及处理 随着主板电路集成度的不断提高及主板价格的降低,其可维修性越来越低。但掌握简单的维修技术对迅速判断主板故障及处理其它电路板故障仍是十分必要的。下面先讲解主板故障的分类、起因和故障处理。与其它部分相比,这一部分比较难一些。 (一)主板故障的分类 1.根据对计算机系统的影响可分为非致命性和致命性的故障非致命性故障发生在系统上的电自检期间,一般给出错误信息;致命性故障也发生在系统上的电自检期间,一般能导致系统死机。 2.根据影响范围的不同可分为局部性和全局性能故障局部性的故障指系统某一或几个功能的运行不正常,如主板上打印控制芯片损坏,仅造成联机打印不正常,并不影响其它功能;全局性故障则往往影响了整个系统的正常运行,使其丧失全部功能,例如时钟发生器的损坏将使整个系统瘫痪。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