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资格考试 教育心理学 第二讲

教师资格考试 教育心理学 第二讲
教师资格考试 教育心理学 第二讲

第三章学习的基本理论

第一节学习的实质与类型

一、学习的心理实质

学习的概念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的学习指人和动物在生括过程中,凭借经验而产生的行为或行为潜能相对持久的变化。学习的心理实质如下:

第一,这一定义首先说明学习表现为行为或行为潜能的变化。

第二,学习所引起的的行为或行为潜能的变化是相对持久的。

第三,学习是由反复经验而引起的。

二、人类学习与动物学习的区别

人类学习和动物学习有着本质的区别。其主要的区别如下:

第一,人的学习除了要获得个体的行为经验外,还要掌握人类世世代代积累起来的社会历史经验和科学文化知识。

第二,人的学习是在改造客观世界的生活实践中,在与其他人的交往过程中,通过语言的中介作用而进行的

第三,人的学习是一种有目的的、自觉的、积极主动的过程

因此,我国的教育心理学家一般把人的学习定义为在社会生活实践中,以语言为中介自觉地、积极主动地掌握社会的和个体的经验的过程。

三、学生的学习

学生的学习:是人类学习中的一种特殊形式。它是在教师的指导下,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有系统地进行的,是在较短的时间内接受前人所积累的文化科学知识,并以此来充实自己的过程。

其学习内容大致可分为三个方面:一是知识、技能和学习策略的掌握;二是问题解决能力和创造性的发展;三是道德品质和健康心理的培养。

四、学习的一般分类

(一)加涅的学习层次分类

早期加涅根据学习情境由简单到复杂、学习水平由低级到高级的顺序,把学习分成八类,建构了一个完整的学习层级结构。

这八类学习依次是:

1.信号学习

信号学习是指学习者对某种信号刺激做出一般性和弥散性的反应。

2.刺激反应学习

刺激反应学习是指学习使一定的情境或刺激与一定的反应相联结,并得到强化,学会以某种反应去获得某种结果。

3.连锁学习

连锁学习是指学习联台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刺激反应动作,以形成一系到刺激反应动作联结。

4.言语联结学习

言语联结学习是指形成一系列的言语单位的联结,即言语连锁化。

5.辨别学习

辨别学习是指学习一系列类似的刺激,并对每种刺激做出适当的臣应。

6.概念学习

概念学习是指学会认识一类事物的共同属性。并对同类事物的抽象特征做出反应。例如,将猫、狗、鼠等概括为“动物”就是概念学习。

7.规则或原理学习

规则或原理学习是指学习两个或两个以上概念之间的关系。

8.解决问题学习

解决问题学习是指学会在不同条件下,运用规则或原理解决问题,以达到最终的目的。

(二)加涅的学习结果分类

1智慧技能

智慧技能的学习表现为使用符号与环境相互作用的能力。它指向学习者的环境,使学习者能处理外部的信息。其中可分为五小类:一是辨别;二是具体概念;三是定义性概念;四是规则;五是高级规则。智慧技能的学习主要是用来解决“怎么做”的问题。

2认知策略

认知策略学习表现为将用来调节和控制自己的注意、学习、记忆、思维和问题解决过程的内部组织起来的能力。它是在学习者应付外部环境事件的过程中对自身认知活动的监控.是学会学习的核心部分。

3言语信息

言语信息的学习表现为学会陈述观念的能力.即能够以言语信息的形式传递内容,或者学习结果是以言语信息表达出来的,能够表达出有关事物的名称、时间、地点、定义以及特征等方面的事实性信息。

4动作技能

动作技能的学习即通过身体动作质量(如敏捷、准确、有力和连贯等)的不断完善而形成的整体动作模式,表现为平稳而流畅、精确而适时的动作操作能力。

5态度

态度的学习表现为影响个体对人、对物或对某些事件的选择倾向。

(三)我国教育心理学家的学习分类

我国教育心理学家主张把学生的学习分为知识的学习、技能的学习和行为规范的学习三类。

知识是客观事物的特征和联系在人脑中的主观映象,它是来自反映的对象本身的认知经验。

技能是通过学习而形成的符合法则要求的活动方式,它是来自于活动主体所做出的行动及其反馈的动作经验。

行为规范是用以调节人际交往,实现社会控制,维持社会秩序的思想工具,它来自于主体和客体相互作用的交往经验。

第二节联结学习理论

一、桑代克的尝试一错误说

(一)桑代克的经典实验

桑代克是现代教育心理学的奠基人。他把人和动物的学习定义为

刺激与反应之间的联结,认为这种联结是通过盲目尝试逐步减少错误再尝试这样一个往复过程习得的。桑代克的这一理论观点是建立在小猫“迷箱”实验的基础上形成的。

(二)尝试一错误学习的基本规律

桑代克根据其实验结果提出了联结主义学习理论,认为学习的实质就是在情境与反应问形成了一定联结,而联结形成的过程是一个不断地盲目尝试、不断地淘汰错误反应、保留正确反应的渐进过程,在这一过程中,不需要以观念作为中介。在尝试错误学习过程中,遵循三条重要的学习原则:

1.准备律:是指学习者在学习开始时的准备状态。

2.练习律:在尝试错谋学习的过程中,任何刺激与反应的联结,一经练习运用,其联结的力量会逐渐增大。

3.效果律:这是桑代克关于学习的一条重要规律。桑代克认为,当前的行为结果对未来行为起着关键作用,是影响学习的主要因素,学习是通过行为结果受到奖励而进行的。

应该说明的是,虽然尝试错误学习模式是从动物实验中推导出来的,但它对于人类学习特别是学生学习来说,仍有很大的借鉴意义。

二、巴甫洛夫的经典性条件作用论

(一)巴甫洛夫的经典实验

(二)经典性条件反射的基本规律

1.获得与消退

在条件作用的获得过程中,条件刺激与无条件刺激之间的时间间隔十分重要。一方面,条件刺激和无条件刺激必须同时或近于同时呈

现,间隔太久则难于建立联系;另一方面,条件刺激作为无条件刺激出现的信号,必须先于无条件刺激而呈现,否则也将难以建立联系。

如果条件刺激重复出现多次而没有无条件刺激相伴随,则条件反应会变得越来越弱,并最终消失。但是,这种现象只是暂时的,休息一段时间之后,当条件刺激再次单独出现时,条件反应仍然会以微弱的形式重新出现。但是,随着进一步的消退训练,这种自发恢复了的条件反应又会迅速削弱。然而,要完全消除一个已经形成的条件反应要比获得这个反应要困难得多。

2.刺激泛化与分化

人和动物一旦学会对某一特定的条件刺激做出条件反应以后,其他与该条件刺激相类似的刺激也能诱发其条件反应,这就是刺激泛化所谓的刺激分化指的是通过选择性强化和消退使有机体学会对条件刺激和与条件刺激相类似的刺激做出不同的反应。

刺激泛化和刺激分化是互补的过程,泛化是对事物的相似性的反应,分化则是对事物的差异的反应。泛化能使学习从一种情境迁移到另一种情境,而分化则能促使对不同的情境做出不同的恰当反应,从而避免盲目行动。

三、斯金纳的操作性条件作用论

(一)斯金纳的经典实验

斯金纳是著名的行为主义心理学家,他的理论也是建立在动物学习实验的基础之上的。

(二)操作性条件作用的基本规律

斯金纳认为,人和动物的行为有两类:应答性行为和操作性行为。

应答性行为是由特定刺激所引起的,是不随意的反射性反应,是经典条件作用的研究对象,而操作性行为则不与任何特定刺激相联系,是有机体自发做出的随意反应,是操作眭条件作用的研究对象。在日常生活中,人的行为大部分都是操作性行为,操作性行为主要受强化规律的制约。

1强化

在斯金纳的操作性条件反射中,强化是最重要和最基础的部分。

强化有正强化(实施奖励)与负强化(撤销惩罚)之分。

2逃避条件作用与回避条件作用

当厌恶刺激出现时,有机体做出某种反应,从而逃避了厌恶刺激,则该反应在以后的类似情境中发生的概率也会增加。这类条件作用称为逃避条件作用,它揭示了有机体是如何学会摆脱痛苦的。

然而,当预示厌恶刺激即将出现的刺激信号呈现时,有机体也呵以自发地做出某种反应.从而避免了厌恶刺激的出现,则该反应在以后的类似情境中发生的概率便增加。这类条件作用则称为回避条件作用,它是在逃避条件作用的基础上建立的,是个体在经历过厌恶刺激的痛苦之后,学会了对预示厌恶刺激的信号做出反应,从而免受痛苦。回避条件作用与逃避条件作用都是负强化的条件作用类型。

3消退

有机体做出以前曾被强化过的反应,如果在这一反应之后不再有强化物相伴,那么,此类反应在将来发生的概率便降低,称为消退。 4.惩罚

当有机体做出某种反应以后,呈现一个厌恶刺激,以消除或抑制此类反应的过程.称为惩罚。

(三)程序教学与机器教学

四、加涅的信息加工学习理论

(一)学习的信息加工模式

加涅认为,学习的模式是用来说明学习的结构与过程的,它对于理解教学和教学过程,以及如何安排教学事件具有极大的应用意义,并提出了影响深远的信息加工的学习模式。

1.信息流

信息是从一个假设的结构流到另一个假设结构中去的过程。

2.控制结构

期望事项是指学生期望达到的目标,即学习的动机。正是因为学生对学习有某种期望,教师给予的反馈才会具有强化作用。

执行控制过程决定哪些信息从感觉登记进入短时记忆、如何进行编码、采用何种提取策略等。

(二)学习阶段及教学设计

从学习的信息加工模式中可以看到,学习是学生与环境之间相互作用的结果。学习过程是由一系列事件构成的。加涅认为.学生内部的学习过程一环接一环,形成一个链索,与此相应的学习阶段则把这些内部过程与构成教学的外部事件联系起来。

第三节认知学习理论

一、苛勒的完形一顿悟说

(一)苛勒的经典实验

格式塔学派心理学家苛勒曾在l 913- 1917年间,对黑猩猩的问

题解决行为进行了一系列的实验研究,从而提出了与当时盛行的桑代克的尝试~错误学习理论相对立的完形顿悟说。

(二)完形一顿悟说的基本内容

l.学习是通过顿悟过程实现的

2.学习的实质是在主体内部构造完形

完形—蹲悟学说作为最早的一个认知性学习理论,肯定了主体的能动作用,强调心理具有一种组织的功能,把学习视为个体主动构造割完形的过程强调观察、顿悟和理解等认知功能在学习中的重要作用,这对反对当时行为主义学习论的机械性和片面性具有重要意义。

但是,苛勒的完形-顿悟学习与桑代克的尝试错误学习也不是互相排斥和绝对对立的。尝试错误往往是顿悟的前奏,顿悟则是练习到某种程度时出现的结果。尝试错误和顿悟在人类学习中均极为常见,它们是两种不同方式、不同阶段或不同水平的学习类型。一般来说,简单的、主体已有经验可循的问题解决,往往不需要进行反复的尝试错误;而对于复杂的、创造性的问题解决,大多需要经过尝试错误的过程,方能产生顿悟。

二、布鲁纳的认知一结构学习论

布鲁纳是美国著名的认知教育心理学家,他主张学习的目的在于以发现学习的方式,使学科的基本结构转变为学生头脑中的认知结构。因此,他的理论常被称为认知结构论或认知-发现说。

(一)学习观

1.学习的实质是主动地形成认知结构

2.学习包括获得转化和评价三个过程

总之,布鲁纳认为学习任何一门学科的最终目的是使学生构建良好的认知结构。因此,教师首先应明确学生所要构建的的认知结构包含哪些组成要素,并最好能画出各组成要素关系的图解。

(二)教学观

1教学的目的在于理解学科的基本结构

2掌握学科基本结构的教学原则

(1)动机原则。所有学生都有内在的学习愿望,内部动机是维持学习的基本动力。学生具有三种最基本的内在动机,即好奇内驱力(即求知欲)、胜任内驱力(即成功的欲望)和互惠内驱力(即人与人之间和睦共处的需要)。教师如能善于促进并调节学生的探究活动,便可激发他们的这些内在动机,有效地达到预定的学习目标。

(2)结构原则。任何知识结构都可以用动作、图像和符号三种表象形式来呈现。动作表象是借助动作进行学习,无须语言的帮助;图像表象是借助图像进行学习,以感知材料为基础;符号表象是借助语言进行学习,经验一旦转化为语言.逻辑推导便能进行。至于究竟选用哪一种呈现方式,则应视学生的知识背景和课题性质而定。

(3)程序原则。通常每门学科都存在着各种不同的难易程序,它们对学习者来说,有难有易,不存在对所有的学习者都适用的唯一的程序。

(4)强化原则。教学规定适合的强化时间和步调是学习成功重要的一环。知道结果应恰好在学生评估自己作业的那个时刻。知道结果过早,易使学生慌乱,从而阻挠其探究活动的进行;知道结果太晚,易使学生失去受帮助的机会,甚举有可能接受不了正确的信息。

三、奥苏伯尔的有意义接受学习论

(一)分类学习

美国著名认知教育心理学家奥苏伯尔曾根据学习进行的方式把学习分为接受学习与发现学习,又根据学习材料与学习者原有知识结构的关系把学习分为机械学习与意义学习,并认为学生的学习主要是有意义的接受学习。

(二)意义学习的实质和条件

l意义学习的实质

所谓意义学习,奥苏伯尔认为就是将符号所代表的新知识与学习者认知结构中已有的适当观念建立起非人为的和实质性的联系。所谓实质性的联系,是指表达的语词虽然不同,但却是等值的,也就是说这种联系是非字面上的联系。所谓非人为的联系,是指有内在联系而不是任意的联想或联系,即新知识与原有认知结构中有关的观念建立在某种合理的逻辑基础上的联系。

2意义学习的条件

意义学习的产生既受学习材料本身性质(客观条件)的影响,也受学习者自身因素(主观条件)的影响。

从客观条件来看,意义学习的材料本身必须具有逻辑意义,在学习者的心理上是可以理解的,是在其学习能力范围之内的。一般来说,学生所学的教科书或教材,是对人类认识世界的概括,都具有逻辑的意义。

从主观条件来看,实现意义学习的条件有:

(1)学习者认知结构中必须具有能够同化新知识的适当的认知结构。

(2)学习者必须具有积极主动地将符号所代表的新知识与认知结构中的适当知识加以联系的倾向性。

(3)学习者必须积极主动地使这种具有潜在意义的新知识与认知结构中的有关的旧知识发生相互作用,使认知结构或旧知识得到改善,使新知识获得实际意义即心理意义。意义学习的目的就是使符号代表的新知识获得心理意义。

上述条件缺一不可,否则就不能构成有意义的学习。

(三)接受学习的实质和技术

1接受学习的实质

接受学习是在教师指导下,学习者接受事物意义的学习。接受学习也是概念同化过程,是课堂学习的主要形式。学习者接受知识的心理过程表现为:①在认知结构中找到能同化新知识的有关观念;②找到新知识与起固定点作用的观念的相同点;③找到新旧知识的不同点,使新概念与原有概念之同有清晰的区别,并在积极的思维活动中融会贯通,使知识不断系统化。

2先行组织者技术

所谓“先行组织者”,是先于学习任务本身呈现的一种引导性材料,它的抽象、概括和综合水平高于学习任务,并且与认知结构中原有的观念和新的学习任务相关联。其目的是为新的学习任务提供观念上的固定点,增加新旧知识之间的可辨别性.以促进学习的迁移。

事实上,接受学习是学习者掌握人类文化遗产及先进的科学技术知识的主要途径。在教师的讲授和指导下,学习者可以在较短时间内掌握大量的间接知识,所获得的知识是系统的、完整的、精确的,便于储存和巩固。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有意义接受学习理论的“先行

组织者”技术很有价值,教师应灵活地运用这一技术,以促进知识的学习和保持。

四、建构主义学习理论

(一)建构主义是当代学习理论的一场革命

(二)当今建构主义学习理论的基本观点

当今建构主义学习理论的基本观点是:

(1)知识观

建构主义者一般强调,知识只是一种解释、一种假设,它并不是问题的最终答案。它会随着人类的进步而不断地被“革命”掉,并随之出现新的假设。

(2)学习观

建构主义认为,学习是学生建构自己的知识的过程,学生不是被动的信息吸收者,而是信息意义的主动建构者,这种建构不可能由其他人代替。

(3)学生观

教学不能无视学生的经验,另起炉灶,从外部装进新知识,而是要把儿童现有的知识经验作为新知识的生长点,引导儿童从原有的知识经验中“生长”出新的知识经验。

一、单项选择题

1.以下选项中,不属于经典性条件反射现象的是( )。

A.望梅止渴

B.画饼充饥

C.谈虎色变

D.叶公好龙

D[解析]经典性条件反射,就是一种刺激替代过程,即由一个新的、中性的刺激替代了原先自然引发反应的无条件刺激。四个选项中,“望梅止渴”“画饼充饥”“谈虎色变”均属于经典性条件反射现象,只有“叶公好龙”不属于经典条件反射现象,故选D。

2.经典条件反射与操作条件反射的理论都认为( )是形成和巩固条件反射的重要条件。

A.动机

B.强化

C.诱因

D.需要

B[解析]略。

3.学生学习“功=力×距离”,这种学习属于( )。

A.辨别学习

B.符号学习

C.概念学习

D.规则或原理学习

D[解析]规则或原理学习指学习两个或两个以上概念之间的关系。4.按照加涅的学习结果分类法,学习者使用符号与环境相互作用的能力称为( )。

A.智慧技能

B.认知策略

C.言语信息

D.动作技能

A[解析]加涅对学习结果进行分类,智慧技能表现为使用符号与环境相互作用的能力。

5.学生缺乏学习动机可能是由于某种需要没有得到充分满足,这种动机理论属于( )。

A.强化理论

B.成就动机理论

C.成败归因理论

D.需要层次理论

D[解析]学生缺乏学习动机可能是由于某种需要没有得到充分满足,说明该生的学习活动的出发点是“某种需要没有得到充分满足”,这种动机理论属于需要层次理论,故选D。

6.美国心理学家布鲁纳认为学习的实质在于( )。

A.构造一种完形

B.主动地形成认知结构

C.形成刺激与反应间的联结

D.对环境条件的认知

B[解析]布鲁纳提出认知一结构学习论,提出学习的实质在于主动地形成认知结构。

7.桑代克的学习理论被称为( )。

A.刺激一反应理论

B.认知发现理论

C.联结一认知理论

D.有意义接受学习论

A[解析]桑代克的学习理论是属于联结学习理论的一种,建立在小猫

“迷箱”实验的基础上,被称为刺激一反应理论。

8.按照加涅的学习结果分类观点,学会陈述观念的能力称之为( )。A.智慧技能

B.认知策略

C.言语信息

D.动作技能

C[解析]陈述观念的能力的学习属于加涅对学习结果分类中的言语信息。

9.根据经典条件反射作用理论,食物可以诱发狗的唾液分泌反应,则唾液是( )。

A.中性刺激

B.无条件刺激

C.条件反应

D.无条件反应

C[解析]略。

10.看见路上的垃圾后绕道走开,这种行为是( )。

A.强化

B.惩罚

C.逃避条件作用

D.消退

C[解析]逃避条件作用指当厌恶刺激出现后,有机体作出某种反应.从而逃避了厌恶刺激,则该反应在以后的类似情境中发生的概率增加。11.先行组织者教学技术的提出者是美国著名心理学家( )。

A.斯金纳

B.布鲁纳

C.奥苏伯尔

D.桑代克

C[解析]略。

12.桑代克认为动物的学习是由于在反复的尝试一错误过程中,形成了稳定的( )。

A.能力

B.技能

C.兴趣

D.刺激~反应联结

D[解析]桑代克依据小猫“迷箱”实验,提出在尝试一错误过_程中,形成稳定的刺激反应联结

二、多项选择题

1.任何知识结构都可以用( )表象形式来呈现。

A.数字

B.动作

C.图像

D.符号

E.字母

BCD[解析]布鲁纳的教学观认为知识结构可用动作、图像、符号表象形式呈现。

2.行为主义的基本主张是( )。

A.主观主义

B.客观主义

C.环境主义

D.强化

E.发现学习

BCD[解析]建构主义是在行为主义基础上发展起来的,行为主义基本主张有客观主义、环境主义和强化。

3.我国心理学家一般把学习分为( )。

A.动作学习

B.知识学习

C.技能学习

D.经验学习

E.行为规范学习

BCE[解析]略。

4.下列属于奥苏伯尔对学习进行分类的是( )。

A.接受学习与发现学习

B.机械学习与意义学习

C.连锁学习与辨别学习

D.信号学习与概念学习

E.知识学习与技能学习

AB[解析]奥苏伯尔根据学习进行的方式将之分为接受学习和发现学习,又根据学习材料与学习者原有知识结构的关系把学习分为机械学习与意义学习。

5.下列属于操作性条件作用的基本规律的是( )。

A.强化

B.逃避条件作用

C.回避条件作用

D.消退

E.惩罚

ABCDE[解析]略。

三、填空题

1.斯金纳认为,人和动物的行为有两类:___应答性___行为和__操作性____行为。

2.加涅的学习结果分类为智慧技能、认知策略、言语信息、__动作技能____和态度五个方面。

3.建构主义是行为主义发展到__认知主义____以后的进一步发展。4.布鲁纳认为学习包括获得、转化和___评价___三个过程。

5.完形一顿悟说认为完形是一种____心理__结构,是对事物关系的认知。

6.尝试错误学习的基本规律是效果律、练习律和__准备律____。7.巴甫洛夫提出经典性条件反射论,基本规律有获得与__消退____、刺激泛化与分化。

8.强化物的呈现或撤除能够增加反应的概率,故强化有__正强化____与 ___负强化___之分。

9.我国教育心理学家主张把学生的学习分为___知识___的学习、__技能____的学习和行为规的学习。

10.奥苏伯尔对学习也进行了分类,他强调的是__有意义的接受____学习。

11.掌握学科基本结构的教学原则是动机原则、_结构_____原则、程序原则和强化原则。

12.认知学习理论的主要代表流派有苛勒的完形一顿悟说、布鲁纳的认知一结构说及奥苏伯尔的有意义接受说。

四、名词解释

1.学习:广义的学习指人和动物在生活过程中,凭借经验而产生的行为或行为潜能的相对持久的变化。狭义的学习专指学生的学习,它是人类学习中的一种特殊形式。它是在教师的指导下,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有系统地进行的,是在较短时间内接受前人所积累的文化科学知识,并以此来充实自己的过程。

2.刺激分化:指的是通过选择性强化和消退使有机体学会对条件刺激和与条件刺激相类似的刺激做出不同的反应。

3.消退:有机体做出以前曾被强化过的反应,如果在这一反应之后不再有强化物相伴,那么,此类反应在将来发生的概率便降低。4.知识:是客观事物的特征和联系在人脑中的主要映象。它是来自反映对象本身的认知经验。

五、简答题

1.人类学习与动物学习的本质区别有哪些?

答:(1)人的学习除了要获得个体的行为经验外,还要掌握人类世世代代积累起来的社会历史经验和科学文化知识。

(2)人的学习是在改造客观世界的生活中,在与其他人的交往过程中,通过语言的中介作用而进行的。

(3)人的学习是一种有目的、自觉的、积极主动的过程。

2.简述加涅的学习层次分类。

答:加涅根据学习情境由简单到复杂、学习水平由低级到高级的顺序,把学习分为八类,构成了一个完整的学习层级结构。依次是信号学习、

教师招聘考试《教育心理学》复习资料

第一章教育心理学概述 一、教育心理学就是一门通过科学方法研究教与学相互作用的基本规律的科学。心理学与教 育学的交叉学科。研究对象就是如何学、如何教、教与学之间的相互关系。 教与学的五要素:学生、教师、教学内容、教学媒体、教学环境 教与学三过程:学习、教学、评价或反思过程 二、教育心理学的作用 1、帮助教师准确地了解问题 2、为实际教学提供科学理论指导 3、帮助教师预测并干预学生 4、帮助教师结合实际进行教学研究 三、廖世承编写了我国第一本《教育心理学》教科书 第二章学生的心理发展与教育 一、心理发展的基本特征 连续性与阶段性;定向性与顺序性;不平衡性;差异性 二、认知发展理论 皮亚杰的认知发展阶段理论 1、感知运动阶段(0-2):感觉与动作的分化 2、前运算阶段(2-7):自我为中心,认为所有人的感受就是相同的,思维不可逆,不能进行抽象运 算思维。 3、具体运算阶段(7-11):掌握守恒 4、形式运算阶段(11-15):思维以命题形式进行,能用假设-演绎推理方式解决问题 三、认知发展与教学的关系 1、认知发展制约教学内容与方法 2、教学促进认知的发展 四、最近发展区(维果斯基) 定义:儿童在有指导的情况下,借助成人帮助所能达到的解决问题的水平与独立解决问题的水平之间的差异,实际上就是两个临近发展阶段间的过渡状态。 意义及对教育的启发 最近发展区说明了儿童发展的可能性,教育要指向“最近发展区”。教学不能只适应发展的现有水平,要走在发展的前面,并最终跨越最近发展区而达到新的发展水平。 五、人格发展阶段理论(埃里克森) 六、影响人格发展的社会因素:家庭教养模式;学校教育;同辈群体 七、自我意识 成分:自我认识、自我体验、自我监控 发展:生理自我—社会自我—心理自我(青春期开始形成与发展) 第三章学习的基本理论 一、学生学习的内容 1、知识、技能与学习策略的掌握 2、问题解决能力与创造性发展 3、道德品质与健康心理的培养

2018年教师招聘考试教育心理学

教育心理学

第一章教学育心理概述 复习提要 本章主要介绍了教育心理学的研究对象和研究内容、教育心理学对于教育实践的作用以及 教育心理学的发展概况。 知识点梳理 1.教育心理学的研究对象 教育心理学是一门研究学校情境中学与教的基本心理规律的科学,是心理学与教育学的交 叉学科。 2.教育心理学的研究内容 (1)学习与教学的要素 ①学生 学生这一要素主要从群体差异和个体差异两个方面来影响学与教的过程。学生是教育心理 学研究的主要范畴。 ②教师 ③教学内容 教学内容是学与教的过程中有意传递的主要信息部分,一般表现为教学大纲、教材和课程。 ④教学媒体 教学媒体是教学内容的载体,是教学内容的表现形式,是师生之间传递信息的工具。 ⑤教学环境 教学环境包括物质环境和社会环境两个方面。 (2)学习与教学的过程 ①学习过程 学习过程是教育心理学研究的核心内容。 ②教学过程 ③评价/反思过程3.教育心理学的内容体系 教育心理学的内容体系可概括为总论、学生与学习心理、教学与教师心理。 4.教育心理学的作用 教育心理学对教育实践具有描述、解释、预测和控制的作用。 (1)帮助教师准确地了解问题 (2)为实际教学提供科学的理论指导 (3)帮助教师预测并干预学生的行为 (4)帮助教师结合实际教学进行研究 5.教育心理学的发展概况 (1)初创时期(20世纪20年代以前)

1903年,美国心理学家桑代克出版了《教育心理学》,这是西方第一本以教育心理学命名的专著。 (2)发展时期(20世纪20年代到50年代末) (3)成熟时期(20世纪60年代到70年代末) (4)完善时期(20世纪80年代以后) 布鲁纳在1994年精辟地总结了教育心理学十几年来的成果.表现在主动性研究、反思性研究、合作性研究、社会文化性研究中。 我国的教育心理学最初是从西方引进的,l924年廖世承编写了我国第一本《教育心理学》教科书。 重点难点提示 教育心理学的研究对象、主要内容以及发展过程中具有代表性的人物是本章的重点。

教师考编教育心理学知识点总结(精心整理)

第一章教育心理学概述 第一节基本内涵 研究对象&内容:教育心理学是研究教育教学情境中学与教的基本心理规律的科学。是应用心理学的一种,同时又是教育学和心理学的交叉学科。学习心理是教育心理学的核心。 教育心理学的作用:对教育实践具有描述、解释、预测和控制的作用。具体来说包括: a.帮助教师准确的了解问题; b.为实际教学提供科学的理论指导; c.帮助教师预测并干预学生的行为; d.帮助教师结合实际教学进行教育研究。 第二节发展 一、初创时期(20世纪20年代以前) 世界上第一本以“教育心理学”命名的书是1877年出版的卡普捷列夫的《教育心理学》。 1903年,桑代克出版《教育心理学》该书奠定了教育心理学发展的基础,西方教育心理学的名称和体系由此确立,教育心理学由此成为一门独立的学科,桑代克也因此被称为“教育心理学之父”。 二、发展时期(20世纪20年代到50年代末) 1924年,廖世承编写了我国第一本《教育心理学》教科书。 三、成熟时期:学科体系基本形成(20世纪60年代至70年代末) 四、完善时期(20世纪80年代以后) 第三节研究方法 教育心理学的研究要遵循客观性、系统性、教育性、理论联系实际等原则,常用的研究方法有以下几种:实验法、观察法、调查法、个案法、教育经验总结法。 第二章心理发展及个别差异 第一节心理发展概述 一、个体心理发展 心理发展是指个体从出生、成熟、衰老直至死亡的整个生命进程中所发生的一系列心理变化。 ★★(一)个体心理发展的一般特征……简答题 1. 连续性与阶段性。 2. 定向性与顺序性。 3. 不平衡性。关键期:个体发展过程中环境影响能起最大作用的时期。(劳伦兹首先 提出了关键期的概念) 4. 差异性。 (二)中小学生心理发展的阶段……填空题 1.童年期。 2.少年期。也被称为“危险期”或“心理断乳期”。……填空题 3.青年初期。 二、心理发展的理论 ★(一)皮亚杰认知发展阶段论

教师资格证招教结构化面试经典真题

教师结构化面试真题 第一讲考情介绍及自我认知............................................... .. (1) 第二讲人际沟通类 (2) 第三讲组织管理............................................................................................................ (15) 第四讲应急应变...................................................................................................... ... .. (17) 第五讲教育教学....................................................................................................... .. (24) 第六讲综合分析..................................................................................................... .. (37) 第一讲考情介绍及自我认知 一、什么是结构化面试 结构化面试也称标准化面试,是根据所制定的评价指标,运用特定的问题、评价方法和评价标准,严格遵循特定程序,通过测评人员与应聘者进行语言交流,对应聘者进行评价的标准化过程。 二、结构化面试的一般构成 1、测评要素的载体:题目 2、题目数量:2题 3、考官数量:7‐9名(另有计时员、记分员、监督员) 4、时间限制:题目数*2.5分钟(一般来说) 三、结构化面试常见题型 1、自我认知 2、人际沟通 3、组织管理 4、应急应变 5、综合分析 6、教育教学 四、自我认知类真题及解答 (一)自我认知类题目要展现的内容1、这个岗位是适合我的2、我是适合这个岗位的(二)自我认知类题目的解题方法自我梳理+职位梳理=二者匹配 (三)答题原则与技巧 1.自我认知与职业匹配——投射性职位需要什么,我就有什么 2.虚实相合:用虚词更要用实词、准确打击教师网课程第[2]页客服电话:4006-01-9999多举例子,用事实、数据说话 3.注意发掘自己的特质:人无我有、人有我优真实可信,情感打动 4.注意言语的表达方式(四)【真题解析】 1、有2个名额的优秀教师评选,你会怎么做? 【思路点拨】此题属于考察教师职业积极性的问题,面对优秀教师的评选,看考生是否能够积极争取,以及如何面对竞争中的压力和可能的失败,因此是一道典型的自我认知类的题目。对于此题可从说明意义——阐释态度——自我梳理——总结提升的思路进行回答。(说明意义)开展优秀教师评选能够加强教师队伍建设,提高广大教职工的工作积极性;对于个人,也有利于精进专业水平、增加工作热忱。 (阐释态度)遇到有2个名额的优秀教师评选,虽然名额有限,但这也是对自己能力的一次审核。我会本着积极的态度参加评选,客观全面的展现自己平日里的工作成绩。 (自我梳理)在评选过程中,我会展示自己的专业素质和教学水平。在工作中,我一直秉承着对学生耐心和教学认真的态度、努力提升自己的教学水平,在过去的教师生涯中,我一直爱岗敬业,勤勤恳恳,上课前备学生备教材,课堂中采用新课改倡导下的新型教学观,课后及时自我总结。平时积极向老教师请教,交流经验,和学生以及同事之间建立了融洽的关系。所以,我相信自己有实力参加优秀教师的评选。

2016教师资格证中小学结构化面试试题(完整版)

中小学结构化试题 1.结合教师工作岗位。说一下你自己有什么优势和不足? 【答题策略】 回答这个问题,要求考生能客观地评价自己是有一点困难的,但关键是要以诚恳的态度实事求是、不卑不亢地回 答.不要胡乱吹嘘或贬低自己。以谦虚的态度对待自己的缺点也可以成为优点。同时可借题发挥说说自己的工作态度和进取 精神.面试官在意的不一定是应试者的内容而是态度。 一个成功的自我介绍,就好像一个吸引消费者眼球的广告词,能在短短的几分钟内,既针对消费者的需要,将自己最 好的一面展现出来,给消费者留下深刻的印象,又引发了他们的购买欲。那么如何才能做到成功的自我介绍呢? 巧妙而自然的介绍顺序。是考生必须要重视的因素,它是体现考生逻辑思维能力的一个方法,是一个成功的自我介绍 不可或缺的。那么又如何达到巧妙而自然的效果呢? 第一,突出重点。考生在答题的时候,一定要注意以教师考录的要求与测试重点来组织自我介绍的内容。也就是说。 考生不仅要把体现自身优秀品质的信息传递给考官。更要把考生非常适合这个工作岗位的信息传递给考官。这就要求考生做 一个有心人。在作自我介绍的时候,做到重点突出0一些与考试无关的内容。即使是你引以为荣的强项.也要毫不客气地舍弃。 第二。层次分明。进行自我介绍的时候,大部分考生都知道从优点和缺点两个大的方面来向考官展示自己,但是很多 考生在向考官介绍自己的时候,处理不好各个优点之间的逻辑关系,这样就使整个答题过程显得杂乱而没有条理。还有的考生,优点和缺点之间缺乏适当的过渡,也就是说,在优点和缺点之间缺少恰当的关联词语或者过渡性的句子。直接表述缺点,显得非常突兀。 2.教师要耐得住寂寞、清贫。教师要守住这片净土。你为何会选择教师这个行业,必要时你会更换跑道吗? 【参考答案】 教师是一份清贫的职业.比起某些高收入的行业,确实是囊中羞涩,不好意思和别人谈论自己的工资。但是既然选择 了这份工作,就应该遵守职业道德,认真履行自己的职责。因为我们工作的对象是我们的下一代.祖国未来的建设者,我们 有责任教育好我们的孩子。培育好祖国的花朵,就是爱国主义的具体表现。 我会选择教师职业主要有以下几个原因; 首先.我十分热爱教师这个写满奉献、充满挑战的行业,这里有可爱的学生,令人敬佩的同事,他们是人生路上不可 磨灭的一笔。教师是太阳底下最光辉的职业,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尽管在物质上可能是贫乏的.但是在精神上却是富裕的。把自己的知识传授给学生们,看着他们一天天的进步,很欣慰.也很高兴,和他们一起去研究讨论问题,我觉得很愉快。 其次.我选择教师这个行业是受家庭氛围的影响和熏陶。我生长在一个教师之家,我的父亲就是一名教师.父母的教诲以及 和睦的家庭环境让我从小就有了做教师的梦想。 第三.我觉得教师职业有着自己的优势,善用教师职业优势,教师一样有精彩幸福的人生。比如教师.与许许多多高 风险的职业相比,老少无碍,具有很高的稳定性。也许在许多人眼里太稳定的生活让人觉得单调寂寞.但是有位哲人说?真 正的财富,是健康的身体、简单的生活和心情上的海阔天空。?教师要善待稳定。心平气和地工作与生活。所谓善待,一是 珍视?现在?,享受工作乐趣;二是不断进步,与时俱进。这样就不再会觉得寂寞。。我在大学期间做过家教,暑假做过 教师兼职,因此具有一定的教学实践基础。还有我的性格更适合做老师,我有耐心,并且做事认真,最主要的是我很喜欢孩 子们。我想我是不会更换跑道的,我只想脚踏实地做好教师.做一平常人、做一寻常事,尽心而为。 3.你认为一个优秀的教师应该具备哪些素质? 【参考答案】 做一个老师所要具有的基本素质.温家宝总理给我们做了最好的解答。 一要充满爱心.忠诚事业。当一名教师首先应该是一个充满爱心的人,把追求理想、塑造心灵、传承知识当成人生的 最大追求。要关爱每一名学生,关心每一名学生的成长进步,努力成为学生的良师益友.成为学生健康成长的指导者和引路人。 二要努力钻研、学为人师。要想给学生一杯水,自己必须先有一桶水。教师只有学而不厌,才能做到诲人不倦。广大 教师要崇尚科学精神,严谨笃学,做热爱学习、善于学习和重视学习的楷模。要如饥似渴地学习新知识、新科学、新技能, 不断提高教学质量和教书育人的本领。要积极投身教学改革,把最先进的方法、最现代的理念、最宝贵的知识传授给学生。 三要以身作则、行为世范。教育是心灵与心灵的沟通,灵魂与灵魂的交流,人格与人格的对话。惟有教师人格的高尚.才可 能有学生心灵的纯洁。教书者必先强己,育人者必先律己。我们不仅要注重教书,更要注重育人;不仅要注重言传,更要注 重身教。教师要自觉加强师德修养,坚持以德立身、自尊自律.以自己高尚的情操和良好的思想道德风范教育和感染学生, 以自身的人格魅力和卓有成效的工作赢得社会的尊重。 4.你认为如何才能做好班主任工作? 【参考答案】 班主任是全班学生的组织者、教育者和指导者,是学校领导对学生进行教育工作和管理工作的重要助手和骨干力量。 班主4-2.r-作是否做到位,将会对学生、家长、学校乃至整个社会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在我看来,做好班主任工作需要 做好以下几点: 首先,要有良好的思想道德素质。包括:热爱教育事业,具有高度的责任心:尊重学生的个性和意见,平等对待每一 位学生: 其次,自身要练好?内功?。俗语说?打铁全凭自身硬?。要做好班级各项工作必须加强自身建设.班主任自身建设 的关键是提高班主任自身的素质,树立班主任的权威。这种权威不同于上下级之间形成的行政权力,而是班主任知识丰富、

教师招聘考试教育心理学真题――教

一、单选(共60小题,每小题分,共30分) 1.教育要尊重学生的兴趣、需要和价值,教学应以学生为中心,持这种观点的是( )A.精神分析学派B.行为主义学派 C.认知学派 D.人本主义学派 【答案】D 教育心理学真题解析:本题考查学习心理的内容。人本主义学派主张为学生提供各种学习的资源,提供一种促进学习的气氛,让学生自己决定如何学习,即“以学生为中心”;精神分析学派强调人的本能的、情欲的、自然性的一面;行为主义学派强调教师的任务是教学生学习知识;认知主义学派重视教学生如何学习。因此答案是D。 2.教育心理学中的结构主义强调认知结构在学习中的重要作用,主要代表人数是( )A.华生和斯金纳B.布鲁纳和奥苏伯尔 C.弗洛伊德和荣格 D.xxxx和考夫卡 【答案】B 教育心理学真题解析:本题考查学习心理模块中学习理论的内容。认知结构主义强调认知结构在学习中的重要作用,主要代表人物有布鲁纳和奥苏伯尔等,A项中华生是行为主义心理学的创始人,斯金纳是新行为主义代表人物之一;C项弗洛伊德和荣格是精神分析学派的代表人物,D项魏特海默和考夫卡是格式塔心理学派代表人物。因此答案是B。 3.桑代克初步解决了教育心理学的研究方法,他主张研究教育心理学应采用( )。 A.观察和测量的方法 B.调查和观察的方法 C.观察和实验的方法 D.实验和测量的方法 【答案】D

【教育心理学真题解析】本题考查教育心理学概述的内容。桑代克把动物心理实验的方法运用到教育上,还主张教育现象和教育理论必须有严格的实验验证,另外桑代克编了第一个标准化的教育成就测验,被公推为教育测量的鼻祖。因此答案是D。 4.德国心理学家苛勒采用“接竿实验”和“叠箱实验”对黑猩猩的问题解决行为进行了一系列的研究,从而提出了学习的( )。 A.灵感-顿悟说 B.灵感-试误说 C.完形-顿悟说 D.完形-试误说 【答案】C 教育心理学真题解析:本题考查学习心理中学习理论的内容。苛勒是格式塔心理学派代表人物之一,他采用“叠箱实验”和“接竹竿实验”对黑猩猩的问题解决行为进行研究从而提出“完形——顿悟说”。“完形”由德文“gestalt”的翻译而来,有“形”、“式”、“完整”等意思,所以格式塔心理学也称完形心理学。因此答案是C。 5.教育心理学早期研究主要集中在学生的( )。 A.影响因素问题 B.成长环境问题 C.学习问题 D.教师问题 【答案】C 教育心理学真题解析:本题考查教育心理学发展的内容。20世纪20年代以前是教育心理学的初创期,这一时期贡献最大的是桑代克,他提出的学习三大定律(效果律、准备律、练习律)及个别差异理论,成为20年代前后教育心理学研究的重要课题。由于桑代克把教育心理学研究的重点放在学习心理方面,导致了中国的教育心理学界长期把学习心理作为教育心理学研究的主要对象。因此答案是C。 6.研究学校教育情境中学与教相互作用的基本规律的科学是( )

教师招聘考试《教育心理学》复习资料全

第一章教育心理学概述 一、教育心理学是一门通过科学方法研究教与学相互作用的基本规律的科学。心理学与教育 学的交叉学科。研究对象是如何学、如何教、教与学之间的相互关系。 教与学的五要素:学生、教师、教学容、教学媒体、教学环境 教与学三过程:学习、教学、评价或反思过程 二、教育心理学的作用 1、帮助教师准确地了解问题 2、为实际教学提供科学理论指导 3、帮助教师预测并干预学生 4、帮助教师结合实际进行教学研究 三、廖世承编写了我国第一本《教育心理学》教科书 第二章学生的心理发展与教育 一、心理发展的基本特征 连续性与阶段性;定向性与顺序性;不平衡性;差异性 二、认知发展理论 皮亚杰的认知发展阶段理论 1、感知运动阶段(0-2):感觉和动作的分化 2、前运算阶段(2-7):自我为中心,认为所有人的感受是相同的,思维不可逆,不能进行 抽象运算思维。 3、具体运算阶段(7-11):掌握守恒 4、形式运算阶段(11-15):思维以命题形式进行,能用假设-演绎推理方式解决问题 三、认知发展与教学的关系 1、认知发展制约教学容和方法 2、教学促进认知的发展 四、最近发展区(维果斯基) 定义:儿童在有指导的情况下,借助成人帮助所能达到的解决问题的水平与独立解决问题的水平之间的差异,实际上是两个临近发展阶段间的过渡状态。 意义及对教育的启发 最近发展区说明了儿童发展的可能性,教育要指向“最近发展区”。教学不能只适应发展的现有水平,要走在发展的前面,并最终跨越最近发展区而达到新的发展水平。 五、人格发展阶段理论(埃里克森) 六、影响人格发展的社会因素:家庭教养模式;学校教育;同辈群体

七、自我意识 成分:自我认识、自我体验、自我监控 发展:生理自我—社会自我—心理自我(青春期开始形成与发展) 第三章学习的基本理论 一、学生学习的容 1、知识、技能和学习策略的掌握 2、问题解决能力和创造性发展 3、道德品质和健康心理的培养 我国学者对学习的分类:知识的学习、技能的学习、行为规的学习 二、认知学习理论 1、布鲁纳的发现学习理论 (1)发现学习是指学生利用教材或教师提供的条件独立思考,自行发现知识,掌握原理和规律。既包括发现别人未曾发现的知识,也包括用自己的头脑获得别人已发现的知识。(2)发现法的一般步骤:①提出学生感兴趣的问题;②分解问题,即把大问题分解为几类小问题;③提出解决问题的各种可能的假设和答案;④协助学生收集和组织相关资料;⑤组织学生审查资料并引出应有的结论;⑥引导学生用分析思维证实结论。从理论和实践上对答案进行检验、补充、修正,最后使问题得以解决。 (3)使用发现法要注意以下几点:①教学容兼顾逻辑性与趣味性;②问题在学生能够独立解决围;③要有目的、有计划地培养创造性思维;④所选课题要具有系统性;⑤学生应在教师的启发下独立解决问题。 2、奥贝尔的认知接受说 (1)奥贝尔根据学习进行的方式将学习分为接受学习与发现学习;根据学习材料与原有知识结构的关系将学习分为机械学习与意义学习。他认为学生的学习应是有意义的接受学习。有意义学习的条件:①学习材料本身具有逻辑意义②学习者具有同化新知识的有关观念③学习者具有有意义学习的心向④学习者积极主动地使新旧知识发生相互作用。 (2)提出“先行组织者”的教学策略 3、加涅的信息加工学习理论 (1)加涅认为学习过程就是一个信息加工的过程,即学习者将来自环境刺激的信息进行在的认知加工的过程。学习与记忆过程是以下三个系统协同作用的过程:①学习和记忆的操作系统(接收外界信息并加工)②预期事项系统(学生的期望目标,即学习动机)③执行控制系统(认知策略) (2)学习的八大阶段:动机阶段、了解阶段、获得阶段、保持阶段、回忆阶段、概括阶段、操作阶段、反馈阶段 第四章学习动机 一、学习动机的概述 1、基本成分:学习需要、学习期待 2、奥伯尔认为,学校情境中的成就动机主要有认知、自我提高、附属这三方面的驱力。 3、学习动机按来源分部和外部学习动机;按围分一般和具体动机。

教师资格证高中数学讲义

第一讲应试攻略 一、考情分析 数学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是高中学段教师资格统考科目三的考试科目,主要考查申请教师资格人员数学专业领域的基本知识,教学设计、实施、评价的知识和方法,运用所学知识分析和解决教育教学实际问题的能力。 考试内容:数学学科知识、课程知识、教学知识、教学技能 试题题型:选择题、简答题、解答题、论述题、案例分析题、教学设计题 二、题型解读 (一)单项选择题 主要考查学科知识和课程知识,知识点覆盖范围比较广。 在历年考试真题中,学科知识6-7道,课程与教学知识1-2道。 (二)简答题 简答题稳定在5题,前面3题一般是学科知识,后面2题是课程知识与教学知识,总分值35分。 (三)解答题 一般考大学数学专业基础课程相关知识,分步骤给分,如果不能够完全解答,只要会的步骤,都要写在试卷上,阅卷老师看见答案中有相关步骤,都会给相应的分数。 (四)论述题 一般考课程知识、教学知识、教学技能。在答题时一般需要提出论点,并用论据进行论证,最后得出结论。

(五)案例分析题 一般考查教学知识或教学技能。案例分析题是给出教学片段,然后提出问题,在问题中要求考生阅读分析给定的资料,依据一定的理论知识,或作出决策,或给出评价,或提出具体的解决问题的方法或意见等。 (六)教学设计题 给出一个课题,按要求进行设计。一般从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教学过程几个问题进行考查。 三、备考策略 (一)研究真题,把握考试脉搏 考纲是了解考点的依据,真题是掌握考情的关键。对照教师资格考试大纲和近几年考试真题,也可参照“考情分析”与“题型解读”。 (二)学记结合,强化记忆效果 利用笔记将“厚”书读“薄”,提高学习效率。 1、对教材的重点内容做摘要笔记,概括其要点。 2、复习过程中在教材相应位置做好批注,加强记忆。 3、对所学内容做好心得笔记,将学习过程中的思考、分析、体会等随手记下来,巩固对知识点的理解。 (三)系统总结,梳理知识脉络 在理解的基础上系统梳理每个模块知识的脉络,整理出清晰明了的框架结构,加强识记效果,以便在考试中看到相关题目时能快速在脑中搜索到相关知识点,得出合理的答案。 (四)强化练习,及时查漏补缺 多做练习是检测复习效果的有效手段。进行适当的练习,以及时查看对所学知识点的掌握情况,对记忆模糊的知识点重新记忆,对薄弱环节进一步巩固,查漏补缺,科学备考。

教师招聘考试—教育学心理学知识点梳理(通用版)

《教育知识与能力》考点梳理 第一章教育基础知识和基本原理 专题一教育与教育学 ◆考点 1:“教育”一词的由来:“教育”一词最早见于《孟子·尽心上》。 ◆考点 2:教育的概念 从广义上说,凡是增进人的知识和技能、发展人的智力和体力、影响人的思想和品德的活动都称之为教育。它包括社会教育、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狭义的教育主要指学校教育,是教育者根据一定的社会要求,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对受教育者施加影响,促使他们朝着所期望的方向发展的活动。 ◆考点 3:学校教育的三要素 1.教育者(主导) 2.受教育者(主体) 3.教育影响(中介)--教育内容和教育手段 ◆考点 4:教育的属性 1.教育的本质属性 教育是一种有目的地培养人的社会活动。它有以下四方面的特点: (1)教育是以人的培养为直接目标的社会实践活动。 (2)教育是有意识、有目的地进行。 (3)存在教育的基本三要素。 2.教育的社会属性 (1)永恒性(2)历史性(3)相对独立性 ◆考点 5:教育的起源 ※巧记:“本能生利息(西),心源美梦(孟)” ◆考点 6:原始社会教育的特点 (1)无等级性; (2)教育与生产劳动、社会生活融洽在一起----紧密集合; (3)教育内容简单,教育方法单一。

古代学校教育的基本特征是: (1)古代学校教育与生产劳动相脱离,具有非生产性。 (2)具有阶级性;封建社会的学校还具有等级性。 (3)表现出道统性、专制性、刻板性和象征性。 (4)古代学校教育初步发展。 ◆考点 8:20 世纪以后的教育 1.20 世纪以后教育的新特点 (1)教育的终身化。(2)教育的全民化。(3)教育的民主化。(4)教育的多元化。(5)教育的现代化。※巧记:“全民多现终” 2.现代教育发展趋势 第一,加强学前教育并重视与小学教育的衔接。 第二,强化普及义务教育、延长义务教育年限。 第三,普通教育与职业教育朝着相互渗透的方向发展。 第四,高等教育的类型日益多样化。 第五,学历教育与非学历教育的界限逐渐淡化。 第六,教育制度有利于国际交流。 ◆考点 9:教育学的概念 教育学是以教育现象、教育问题为研究对象,不断探索并揭示教育规律的一门社会科学。 (1)根本任务:揭示教育规律;(2)内在动力:教育问题;(3)属于基础学科 ◆考点 10:教育学的萌芽★ 1.萌芽阶段代表人物和代表著作

教师招聘考试教育心理学试题与答案

教师招聘考试教育心理学试题库和答案 一、选择题 1. 1903年,在美国出版第一本《教育心理学》的心理学家是(1.1) A.桑代克B.斯金纳C.华生D.布鲁纳[A] 2. 20世纪60年代初期,在美国发起课程改革运动的著名心理学家是(1.2) A.桑代克B.斯金纳C.华生D.布鲁纳[D] 3. 已有研究表明,儿童口头语言发展的关键期一般在(2.1) A.2岁B.4岁C.5岁以前D.1—3岁[ A] 4. 儿童形状知觉形成的关键期在(2.2) A.2-3岁B.4岁C.5岁以前D.1—3岁[B ] 5. 人格是指决定个体的外显行为和隐行为并使其与他人的行为有稳定区别的 A.行为系统B.意识特点C.综合心理特征D.品德与修养[ C] 6. 自我意识是个体对自己以及自己与周围事物关系的(2.4) A.控制B.基本看法C.改造D.意识[ D] 7. 广义的学习指人和动物在生活过程中,(凭借经验)而产生的行为或行为潜能的相对(3.1) A.地升华B.发挥C.表现D.持久的变化[ D] 8. 桑代克认为动物的学习是由于在反复的尝试—错误过程中,形成了稳定的 A.能力B.技能C.兴趣D.刺激—反应联结[D ] 9. 提出经典条件反射作用理论的巴甫洛夫是 A.联心理学家B.美国心理学家C.俄国生理学家和心理学家D.英国医生[C ] 10. 先行组织者教学技术的提出者是美国著名心理学家 A.斯金纳B.布鲁纳C.奥伯尔D.桑代克[C ] 11. 根据学习动机的社会意义,可以把学习动机分为(4.1) A.社会动机与个人动机B.工作动机与提高动机C.高尚动机与低级动机D.交往动机与荣誉动机[ C] 12. 对学习容或学习结果感兴趣而形成的动机,可称为 A.近景的直接动性机B.兴趣性动机C.情趣动机D.直接性动机[ A] 13. 由于对学习活动的社会意义或个人前途等原因引发的学习动机称作 A.远景的间接性动机B.社会性动机C.间接性动机D.志向性动机[A ] 14. 由于个体的在的需要引起的动机称作 A.外部学习动机B.需要学习动机C.部学习动机D.隐蔽性学习动机[C]

高校教师资格证复习资料

教育学 教学内容就是教材。 这种说法有一定的片面性。教学内容是教师与学生教学活动的对象,通常人们将教学内容理解为学校传授给学生的知识、技能技巧、思想、信念等。教学内容的载体在不同的阶段有着不同的表现形式。而教材只是教学内容的载体之一。教学内容主要具体化为培养方案、教学计划、教学大纲以及教材。教材则是教学内容的最主要的载体。 高校教师的研究任务就是科学研究,目的在于发展高深的专业知识,解决学科前沿问题。 高校教师的主要任务包括教书育人、科学研究、社会服务三个方面。高校教师的研究任务就是科学研究这种说法正确。科学研究的目的不仅仅是发展高深的专业知识,解决学科前沿问题。科学研究要促进学科和社会发展。高校教师不仅仅通过教书来育人,还要在掌握科研规律和治学方法的基础上,通过科学研究来丰富教学内容、提升自我学术水平,培养学生从事科学研究的能力。通过科学研究,高校教师把握时代的脉搏,站在学术前沿,推动学科发展,促进社会进步。 请你结合有关理论和自己的学习体会,谈一谈如何做一名优秀的大学教师。 我个人觉得从以下几个方面谈。1.高校教师的任务2高校教师与学生的关系3高校教师的基本功4高校教师如何处理好教学科研和社会服务的关系。 自己的亲身经历和所学理论,谈谈对学生评教的认识和看法。 学生评教是指在每学期期中或是期末,由学生按照评教指标体系对任课教师的师德、教学技能、教学效果等方面进行的评价。学生评教在一段时间内曾受到很大的非议,也有不少老师遇到像李明的情况。学生评教逐渐成为高校里一种常用的教师评价方法。而且大部分学生对评教活动还是本着端正的态度认真对待的。正确发挥学生评价作用的关键在于学校管理者与教师要以公平的态度对待学生评教活动,既不能走教师上岗学生说了算,也不能完全剥夺学生的话语权。学校应建立多元化的评价体系,老师也应该正确对待学生评教工作,以发展的眼光对待评教的结果,杜绝打击报复学生的心理。 1.高校教学活动应该遵循哪些基本的规律及原则? 答:规律:教学相长性;教学发展性;教学教育性。 原则:1、教师主导性与学生主体性相结合2、科学性与思想性相结合3、教学与科研相结合 4、理论与实践相结合 2.如何理解教学活动的内涵? 答:教学活动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上讲,凡是涉及知识传递和经验获得的活动都称之为教学活动,狭义教学活动特指发生在学校教育领域之内教师和学生为了实现既定的教学目标,围绕共同的教学内容,借助一定得教学技术展开的知识和实践活动。理解教学活动必须明确以下几个问题1.教学活动是师生共同参与建构学习共同体的社会实践活动;2.教学活动的本质是师生交往的活动3. 教学活动是课程资源的拓展过程4.教学活动是预设性和生成性辩证统一的过程5教学活动是艺术性和科学性彼此交融的过程。 3.高校教师如何参与社会服务? 答:高校教师作为知识运用和创造的的载体,理应成为社会发展的动力和核心。应该做到选题关注社会实际需要,充分利用自己的专业优势,及培养学生的社会参与意识和社会服务技能,尽可能的带动和促进大学生参与到社会服务中去,要有责任意识和使命感。高校教师在参与社会服务过程中一定要把握把我一下原则:1.提高认识,主动参与2.明确定位,扬长避短3.正确处理社会服务与教学科研的关系。 4.简述高等教育的概念与构成要素

2020下半年中小学教师资格证面试须

知2018下半年中小学教师资格证面试须知 面试考试xx: 一、考生须携带《准考证》和有效居民身份证参加考试,“两证”缺一不可。如《准考证》上的“姓名”和“身份证号”信息与居民身份证上的不一致,不得参加考试。 二、考生应按照《准考证》上规定的时间到达候考室,在截止进入候考室时间15分钟之后的迟到考生,不得参加面试,面试成绩按照“缺考”处理。 三、考生可携带必要文具(如签字笔等)进入候考室,禁止携带具有发送或者接收信息功能的设备(如手机、个人电脑等)进入“抽题室”、“备课室”、“面试室”,如有违反,将按照作弊处理。 四、考生自进入候考室起,要遵守秩序,保持安静,听从考点工作人员指令与安排,进入指定区域做好相关准备。 五、考生备课时,须将本人《准考证》和身份证放在课桌的指定位置,以便核验。“备课”时间为20分钟。 六、考生须在考点工作人员引导下进入“面试室”。面试时,试讲须按照“讲课”形式进行,“说课”形式不予给分。 七、面试结束后,考生应向考官提交抽取的面试试题及备课纸,在得到考官许可并领取“出场证”后方可离开面试考场,不得向面试考官询问面试分数和结果,不得在考场附近大声喧哗。 八、考生应诚信参加考试,并自觉服从考试工作人员管理,不得以任何理由妨碍考试工作人员履行职责,不得扰乱考场及其他考试工作场所的秩序。考生如有违纪、作弊等行为,将按照《国家教育考试违规处理办法》(33号令)等规定进行处理;如情节严重,触犯刑法,将报送公安部门依法处理。面试注意事项: 一、形象要好。

青年人要xx、正派,xx、活泼; 洋溢xx气息,有自信,充满正能量。 二、试讲要有兴奋点和亮点。 其中,最好有一、两分钟要有点“激情”,带有艺术性(有限度的、和教学内容相关联的表演和夸张),这是得分点。结构完整,不是片断。教学过程各个环节(复习、导入;新授;练习;小结)不可以省略,但必须简化,保留核心要素。这是教学的设计的得分点。 三、教学语言要自然流畅规范 普通话要尽可能标准些; 声音要xx,但是不能喊。 语速近似于演讲,绝对不可以太快,如果拿捏不好,必须多加演练。这是教学语言关键得分点!讲话不要半推半就、含混不清,防止自说自话。 在讲台上要有台风。语文教师要求更高,咬字清晰,语音悦耳,抑扬顿挫。 还要注意跟台下评委的眼神配合,眼睛的视线不要一直停留在讲稿上,要使台下的每一个评委都以为你在看他们,注视着他们。 要面带微笑,不要太严肃,但绝对不可以嘻皮笑脸。 四、面试时要衣着得体、打扮朴素,切记:不要佩带饰物。行为举止大方,不拘禁,也不能太嚣张,要给人留下稳重端庄的印象。 注重礼仪: 在面试过程中,考生要注意自己的言谈举止,进门前,要敲门,重要的事儿要说三遍。不要轻视答辩: 答辩中的有些问题可能就是针对你讲课过程中不尽如任意的地方进行提问的,不要轻视,要仔细思考怎样挽回试讲时的失误。

2019年教师招聘考试教育心理学章节练习题集及答案

2019年教师招聘考试教育心理学章节练习题集及答案第一章教育心理学概述 一、填空题 1.教育心理学研究要求研究者牢记被试的心理是不断发展变化的,应该采用动态、变化的指标进行衡量,遵循了心理学研究的(发展性)原则。 2.在学与教的过程中,要有效传递的主要信息是(教学内容)。 3.学习与教学的三过程是指(学习过程、教学过程和评价/反思过程)。 4.课堂自然条件(温度和照明)、教学设施(桌椅、黑板)等属于教学环境里的(物质环境)。 5.课堂气氛、师生关系、校风以及社会文化背景属于(社会环境)。 6.教育心理学帮助教师为智力落后或学习困难的学生提供额外帮助或行之有效的矫正措施,使其达到最大程度的发展。这说明教育心理学具有(预测并干预学生)。 7.教育心理学初创时期的时间大致是(20世纪20年代以前)。 8.第一次提出“教育教学的心理学化”的是(裴斯泰洛齐)。 9.20世纪初,我国出现的第一本教育心理学著作是1908年房东岳翻译日本小原又一著的(《教育实用心理学》)。 10.(合作性研究)即研究如何使学生共享教与学过程中所涉及的人类资源,如何在一定背景下将学生组织起来一起学习。 11.有人把(观察法)比喻为“科学研究的前门”。

12.教育心理学受弗洛伊德理论的影响,扩展了研究领域,同时程序教学兴起的时期大致在(20世纪20年代到50年代末)。 13.教育心理学是(应用心理学)的一种,是心理学与教育学的交叉学科。 14.1868年,俄国教育家乌申斯基出版了《人是教育的对象》一书,认为在生理学、心理学和逻辑学这三个教育学基础中,心理学应放在首位。 15.依据教育实践所提供的事实,按照科学研究的程序,分析和概括教育现象,揭示其内在联系和规律,使之上升为教育理论的一种教育科研方法是(教育经验总结法)。 16.当需要了解行为的自然状态或对一些隐秘行为进行研究时,最好采用(观察法)。 17.教育心理学研究中采用的最基本、最普遍的方法是(观察法)。 18.对单一研究对象的某个或某些方面进行广泛深入研究的方法是(个案法)。 19.同时向一个总体的有代表性的样本问一些同样问题的方法是(问卷法)。 20.教师通过分析学生近期的作业,来了解其是否掌握了所讲述的知识。这种研究方法叫(产品分析法)。 21.教育心理学的主要研究对象是(学生)。 22.教育心理学研究的核心内容是(学习过程)。 23.被称为“教育心理学之父”的学者是(桑代克)。 24.教育心理学作为一门独立的心理学分支学科,诞生于(1903)。 25.廖世承在(1924)年编写了我国第一本《教育心理学》教科书。 26.被誉为“俄罗斯教育心理学的奠基人”的是(乌申斯基)。

教师资格考试教育法律法规知识点总结

教育法律法规知识点总结 第一讲依法执教——当代教师应具备的基本法律素质 1、依法执教:就是指教师在教育教学活动中,按照教育法律的规定,依法行使权利,自觉履行义务,逐步使教育教学工作走上法制化和规范化。 2、依法执教具有四个特点:①执教主体的特定性;②执教依据的专门性;③执教性质的特殊性;④权利和义务的双重性。①依法执教的主体是特定的,只能是在学校或其他教育机构中任教的教师和其他从事教育管理工作的人员;②作为整个教育活动中的一个环节——实施教育的教师的执教活动,必须依照教育法律进行并受教育法律调整和规范;③教师对学生的教育和管理行为,既不能任意行使也不能随意放弃,而是集权利处义务为一体,表现为权利和义务的双重性。 3、当代教育为什么必须依法执教?(或简述当代教师依法执教的义务) 答:当代教师依法执教是因为:①我国教育法制建设的逐步完善;②公民法律意识的不断增强;③教师法律素质的亟待提高;④教师以德执教的必然要求;⑤教师依法维权的迫切需要。 4、简述全国人大制订教育法律有哪几部? 答:全国人大制订教育法律有:①1980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学位条例》;②1986年《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③《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④1996年《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教育法》;⑤1995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⑥1998年《中华人民共和国高等教育法》;⑦2002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民办教育促进法》。 与教育有关法律《未成年保护法》、《预防未成年犯罪法》。 5、我国第一部教育法律是全国人大及其常委颁布实施至今即《中华人民共和国学位条例》——1980年。 6、“依法执教”和“以法执教”区别: 依法执教是指依据法律来进行执教活动,其内容和形式都必须符合法律的基本精神和具体规定。 以法执教则是指运用法律手段进行执教活动,它侧重于法律形式的应用。 第二讲教育法律基本知识(上) 1、狭义的教育法,是特指国家最高权利机关制订的有关教育的规范性文件,即教育法律,在我国它专指全国人大及其常委会制定的最高方面的 规范性文件。 2、教育法的特点:①教育法是一种有关教育活动的行为规范。这是从教育法所具有规范性角度来探讨的;②教育法是由国家制定或认可的行

教师招聘考试教育心理学常考知识点

1.教育心理学是一门研究学校情境中学与教的基本心理规律的科学。教育心理学拥有自身 2.独特的研究课题:如何教、如何学和学与教之间的相互作用。 3.教学内容包括教学大纲、教材和课程。 4.学习过程是教育心理学研究的核心内容。 5.1903年,美国心理学家桑代克《教育心理学》——西方第一本以教育心理学命名的专著。1924年,廖世承编写我国第一本《教育心理学》。 6.瑞士心理学家皮亚杰——0~2感知运动阶段,2-7前运算阶段,7-11具体运算阶段,11-15形式运算阶段 7.苏联维果斯基提出最近发展区。 8.人格又称个性,是指决定个体的外显行为和内隐行为并使其与其他的性有有稳定区别的综合心理特征。 9.埃里克森人格发展理论:0-1.5基本的信任感对基本的不信任感,2-3自主感对羞耻感与怀疑,4-5主动感对内疚感,6-11勤奋感对自卑感,12-18自我同一性对角色混乱 10.鲍姆宁将家庭教养行为分成专制型、放纵型和民主型 11.学生的认知差异主要表现在场独立和场依存、沉思型和冲动型、辐合型和发散型 12.布卢姆——掌握学习理论斯金纳——程序教学 13.我国心理学家把学生的学习分:知识的学习、技能的学习和行为规范的学习 14.联结学习理论:桑代克尝试-错误说、巴普洛夫-经典性条件作用论、斯金纳-操作性 条件作用论 15.认知学习理论:苛勒完型-顿悟说、布鲁纳认知-结构学习论、奥苏伯尔有意义接受 学习论、建构主义学习理论 16.学习动机的两个基本成分:学习需要和学习期待 17.奥苏伯尔-学校情境中的成就动机主要由认知的内驱力、自我提高的内驱力和附属 内驱力组成 18.根据学习动机内容的社会意义,可以分为高尚的与低级的动机;根据学习动机的作用于学习活动的关系,可以分为近景的直接动机和远景的间接动机;根绝学习动机的动力来源,可以分内部学习动机和外部学习动机。

2020年教师资格证面试结构化问答试题库(含答案)_0

范文 2020年教师资格证面试结构化问答试题库(含答案) 1/ 9

2020 年教师资格证面试结构化问答试题库(含答案)第一讲:自我认知 1、有 2 个名额的优秀教师评选,你会怎么做?【参考答案】(说明意义)开展优秀教师评选能够加强教师队伍建设,提高广大教职工的工作积极性;对于个人,也有利于精进专业水平、增加工作热忱。 (阐释态度)遇到有 2 个名额的优秀教师评选,虽然名额有限,但这也是对自己能力的一次审核。 我会本着积极的态度参加评选,客观全面的展现自己平日里的工作成绩。 (自我梳理)在评选过程中,我会展示自己的专业素质和教学水平。 在工作中,我一直秉承着对学生耐心和教学认真的态度、努力提升自己的教学水平,在过去的教师生涯中,我一直爱岗敬业,勤勤恳恳,上课前备学生备教材,课堂中采用新课改倡导下的新型教学观,课后及时自我总结。 平时积极向老教师请教,交流经验,和学生以及同事之间建立了融洽的关系。 所以,我相信自己有实力参加优秀教师的评选。 (总结提升)美国教育家波斯纳曾提出过“教师的成长=经验+反思”,通过这次评选,我会对过去的自己及时多方面的总结和提升。 荣誉只能说明过去,不论有没有评选上,我都会继续高标准来要

求自己,始终以学习者的心态在专业上丰富知识储备,多向模范教师学习,提升教研水平,爱工作爱学生,做一位有爱心,耐心和责任心的好老师。 2、你最喜欢的电视节目是什么,为什么? 【思路点拨】对于“你最喜欢的XXX”都是属于自我认知类题目中关 3/ 9

于价值观的问题。 在回答这一类问题的时候,一定要注意树立积极向上的价值观,并且要和教师岗位相结合。 这类问题的答题思路一般都可以用是什么——为什么——怎么做来进行解答。 【参考答案】(是什么)我最喜欢的电视节目是最近热播的《爸爸去哪儿》,这是一档真人秀亲子互动节目。 节目将视角对准亲子关系,五位明星爸爸跟子女进行亲子互动的真人秀。 通过明星带孩子的能力,并向观众传递正能量,让更多的人更加重视亲子之间交流与互动。 我喜欢这个节目的原因有很多。 (为什么)首先,这个节目趣味性高,爸爸去哪儿是明星爸爸与子女的真实相处的写照,孩子们在节目中孩子们天真可爱的表现,会让我们获得一种愉悦感。 同时节目也让我们对一些社会现象进行反思,在节目中,我们发现父亲相对于母亲照顾孩子来说,更加的笨拙。 有相关的研究表明婴幼儿时期以母亲的教育为主,小学阶段父母的责任各半。 而上了初中以后,母亲的影响力下降,父亲的影响力变大。 如果在儿童成长过程中父教缺失,对儿童心理的和智力的发展都会造成不良影响。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