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上平台总体设计

海上平台总体设计
海上平台总体设计

海上采油

总体设计

目录

一.海上平台

1 概述---------------------------------------------------------------3 1.1 海上平台总体设计依据的规范---------------------------------------3 1.

2 总体设计的基本原则-----------------------------------------------3

1.3 对于基本设计和详细设计需要的有关资料和条件-----------------------4

2 平台总体布置设计---------------------------------------------------5 2.1平台方位的确定----------------------------------------------------5 2.2 平台层高;面积和层数的确定---------------------------------------5 2.3梯子和通道--------------------------------------------------------6

2.4海底管线,海底电缆上平台的位置-----------------------------------7

3 平台上部设备布置---------------------------------------------------7 3.1设备分区原则-----------------------------------------------------7

3.2 设备布置原则-----------------------------------------------------9

4 直升机坪和生活区的布置--------------------------------------------10 4.1生活区的布置-----------------------------------------------------10

4.2直升机坪---------------------------------------------------------11

二.浮式生产系统(FPSO)

1.单点系泊和浮式生产储油轮概述--------------------------------------13 2单点系泊装置-------------------------------------------------------13 3 浮式生产储油轮----------------------------------------------------13 3.1 浮式生产储油轮甲板上部设施--------------------------------------14 3.2甲板上设备的布置-------------------------------------------------15 3.3浮式生产储油轮船舱内布置的系统-----------------------------------15

一海上平台

1 概述

海上平台总体设计是在地质情况已经探明;开采方案已经确定;环境条件已经清楚的情况下才能进行设计。他与陆上工厂的总体布置不一样,陆上工厂征地的形状大小已有图纸,设备、建筑物的防火间距要求都比较大。而海上平台只有井位的定位坐标,由于平台的空间有限,设备、建筑物的防火间距不可能按陆上规范来做。所以他的工作内容和应用规范都有区别。

海上平台的工作内容包括平台方位、尺度的确定,对生产区、公用设施区、生活区进行合理布置,保证施工、生产作业、人员生命及财产的安全,并力求经济合理。

1.1 海上平台总体设计依据的规范

·海上固定平台安全规则(2000,12)

· API RP 2G 《海上结构物上生产设施的推荐作法》

· API RP 14G 《敞开式海上生产平台防火与消防的推荐作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1989,12,26)

·《中华人民共和国海洋环境保护法》(1982,8,23)

·《中华人民共和国海洋石油勘探开发环境保护管理条例》(1983,12,29)

·《中华人民共和国海洋石油勘探开发环境保护管理条例实施办法》(1990,9,20)·《海洋石油作业安全管理规定》(1986,12,24)

·《海上移动式钻井平台和油(气)生产设施一般安全管理规则》(1989,11,17)·《国务院关于环境保护若干问题的决定》(1996年 31号)

1.2 总体设计的基本原则

A 满足生产作业、维修和事故处理的需要(工作的最终目的)

B 满足人员和设备的安全、防火、消防、逃生和救生的需要(平台的安全是最主要的

原则,人员是首先要保护的对象。)

C 满足对环境影响降到最低的需要(环境保护,杜绝污染)

D 满足结构合理性的需要

E 满足海上安装施工的需要

1.3 设计需要的有关资料和条件

1.3.1 概述:主要说明油田名称、设计阶段、开发方案(全海式、半海半陆式、平台数量、位置、各平台功能、海底管线及海底电缆等)、钻井完井方案和修井方式。利用钻井船作业,或平台上设立井架修井。示意图、等

1.3.2 油藏数据:包括油(气)田的地理位置、面积、形状、深度、层数和厚度地质储量和可采储量、生产井数(油井、气井、注水井、预留井)、注水情况、油岩特性(是否需要防砂)

1.3.3海况条件:描述水深、潮汐、潮流、波浪和海冰等

1.3.4环境条件:给出了风向、风速、大风天数、风玫瑰图,气温、水温、泥温,湿度、烈度及雾天和雪荷载等的数据。

1.3.5 工程地质:记录了地震,附着生物,海底冲刷,腐蚀,冰磨蚀,地貌等情况采油方式(自喷﹑机采﹑注水或两种方法同时进行),

1.3.6油藏物流及海水的特性:本节收集的数据有:地层流体的组成、油的物理性质(密度、粘度、凝点、浊点、倾点、闪点、蒸馏曲线、比热、导热系数、含硫、蜡、沥青、胶质和灰分等),天然气性质,海水性质

1.3.7油田生产数据:摘录了井口流压,静压,井口流体温度,汽油比,含水率,油田生产压降、逐年油、气、水产量及注水量,最大日产量和最大单井油、气、水的日产量。

1.3.8工程设施设计能力:这是业主对油、气、水处理能力和储存能力等的要求。同时还要把平台的自持能力、设计寿命、产品标准和每年生产天数写清楚。

1.3.9应用规范:必须将各专业所用规范都要列出

大数据处理平台构架设计说明书

大数据处理平台及可视化架构设计说明书 版本:1.0 变更记录

目录 1 1. 文档介绍 (3) 1.1文档目的 (3) 1.2文档范围 (3) 1.3读者对象 (3) 1.4参考文献 (3) 1.5术语与缩写解释 (3) 2系统概述 (4) 3设计约束 (5) 4设计策略 (6) 5系统总体结构 (7) 5.1大数据集成分析平台系统架构设计 (7) 5.2可视化平台系统架构设计 (11) 6其它 (14) 6.1数据库设计 (14) 6.2系统管理 (14) 6.3日志管理 (14)

1 1. 文档介绍 1.1 文档目的 设计大数据集成分析平台,主要功能是多种数据库及文件数据;访问;采集;解析,清洗,ETL,同时可以编写模型支持后台统计分析算法。 设计数据可视化平台,应用于大数据的可视化和互动操作。 为此,根据“先进实用、稳定可靠”的原则设计本大数据处理平台及可视化平台。 1.2 文档范围 大数据的处理,包括ETL、分析、可视化、使用。 1.3 读者对象 管理人员、开发人员 1.4 参考文献 1.5 术语与缩写解释

2 系统概述 大数据集成分析平台,分为9个层次,主要功能是对多种数据库及网页等数据进行访采集、解析,清洗,整合、ETL,同时编写模型支持后台统计分析算法,提供可信的数据。 设计数据可视化平台 ,分为3个层次,在大数据集成分析平台的基础上实现大实现数据的可视化和互动操作。

3 设计约束 1.系统必须遵循国家软件开发的标准。 2.系统用java开发,采用开源的中间件。 3.系统必须稳定可靠,性能高,满足每天千万次的访问。 4.保证数据的成功抽取、转换、分析,实现高可信和高可用。

中位物联网大数据平台总体设计V1.0

物联网大数据平台总体设计V0.2

目录 1.引言 (3) 1.1.文档目的 (3) 1.2.文档范围 (3) 1.3.预期的读者及阅读建议 (3) 1.4.术语 (3) 2.项目概述 (4) 2.1.项目背景 (4) 3.1.设计目标 (4) 3.1.1.技术规划路线建议 (4) 3.1.2.大数据软硬平台/网络架构规划建议 (5) 3.1.3.大数据应用集成点规划建议 (5) 3.1.4.大数据团队建设规划建议 (5) 3.1.5.大数据系统实施指导建议方案 (5) 3.数据平台总体架构规划 (5) 3.1.数据平台愿景 (5) 3.2.数据处理流程 (8) 3.3.主要功能 (8) 3.4.设计原则 (9) 3.5.平台建设路线 (9) 4.数据平台软件架构设计 (10) 4.1.数据平台结构图 (10) 4.2.数据采集系统 (11) 4.3.数据存储系统 (11) 4.4.离线计算系统 (12) 4.5.海量数据库系统 (12) 4.6.管理系统 (13)

5.应用平台架构设计 (14) 5.1.应用平台架构图 (14) 6.平台安全 (15) 7.平台监控 (15) 8.部署架构 (15) 9.平台运维 (15) 10.团队建设 (16) 10.1.运维工程师 (16) 10.2.应用开发工程师 (16) 10.3.通信协议开发工程师 (16) 10.4.基于Hadoop的开发工程师 (16) 10.5.数据开发工程师 (16) 10.6.数据挖掘工程师 (17)

1.引言 1.1.文档目的 本文档是关于xx公司物联网大平台的总体架构设计方案。本文包括以下内容: 1.平台总体架构设计; 2.五大子系统设计; 3.应用平台设计 4.平台部署架构设计; 5.平台运维及团队建设; 1.2.文档范围 本文档仅限于北京xx科技公司内部人员和直接协助北京xx科技进行大平台建设的相关人员阅读。 1.3.预期的读者及阅读建议 本文档的预期读者: 1.北京xx科技的大平台项目相关人员; 2.直接协助北京xx科技进行大平台建设的相关外部人员; 1.4.术语 1.Hadoop: Apache的分布式框架。 2.HDFS : Hadoop的分布式文件系统。 https://www.360docs.net/doc/9d8869538.html,Node : Hadoop HDFS元数据主节点服务器。负责保持DataNode文件存 储元数据信息。

海上固定平台安全规则(中文)

海上固定平台安全规则 目录 第一章总则 第二章平台布置 第三章平台结构 第四章防腐蚀 第五章海上施工作业 第六章钻井系统和油(气)生产工艺系统 第七章通用机械设备及管系 第八章起重机 第九章电气设备及电缆 第十章仪表及控制系统 第十一章生活区 第十二章直升机甲板设施 第十三章防火结构及脱险通道 第十四章火灾与可燃气体探测报警系统及消防系统 第十五章逃生及救生装置 第十六章助航标志及信号 第十七章通信设备 第十八章防污染及噪声、振动控制 第十九章建造检验 第二十章生产期检验 第二十一章安全分析和安全管理系统 第一章总则 1.1 宗旨 为了减少或避免平台在建造、安装、调试、投产和生产作业、检修、改造直至废弃的全过程中,可能出现的下列损失: 人员伤亡, 环境污染, 设施破坏和财产损失。 根据《海上石油天然气生产设施检验规定》(下称《油(气)生产设施检验规定》)和《海洋石油作业安全管理规定》,制定本《规则》。 1.2 适用范围 1.2.1 本《规则》适用于在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内海、领海、大陆架以及其它属于中华人民共和国海洋资源管辖海域内, 建设和使用的海上固定平台(包括常规导管架平台, 简易平台和无人驻守平台等,下称平台)。

1.2.2 张力腿式、牵索塔式、混凝土重力式等其它类型固定平台其上部生产设施的设计、建造、安装和试运转及生产作业应符合本《规则》的有关规定。 1.2.3“浮式生产储油装置”的安全规则另行颁发。在其正式颁布执行之前,浮式生产系统、浮式储油装置和其他移动式生产平台其上部设施可参照本规则执行。1.2.4 平台废弃与拆除的有关规定另行颁布。 1.2.5 本《规则》为平台安全的主要规定; 本《规则》未做规定的内容可适用所用规范、标准中的有关规定。 本《规则》允许作业者依据平台实际条件, 依据先进的系统安全理论、方法和最新的技术, 遵循国外先进的海上设施安全条例和安全分析规范, 采取不同于本《规则》某些条款的安全对策。如果作业者计划采取不同的对策, 应首先进行科学的和系统的安全分析, 用分析和数据证明所采取对策的可靠性, 证明该对策所承担的风险及其风险值符合最低合理可行的原则; 作业者还必须向中国海洋石油作业安全办公室(下称安全办公室)提出正式的书面专题申请, 并附安全分析文件, 待安全办公室批准后方可实施。 1.3 基本原则 1.3.1 危险(隐患)的识别和预防原则 在平台的规划设计阶段、采办阶段、建造阶段和生产作业等各个阶段, 作业者应坚持危险(隐患)的识别和预防的原则。 a) 对于引发重大事故的危险, 即含有爆炸、火灾、灼热、烟雾和有毒气体(含浓烟)五类事件的各种不同的潜在源, 必须予以高度重视, 必须进行风险评估。 b) 对于有可能引发重大事故的危险, 应予以足够重视, 应进行必要的风险评估。 c) 对于不致引发重大事故的其它危险, 亦不应忽视, 宜进行必要的风险评估。 1.3.2 事故对策 作业者应确立在建造阶段和生产作业阶段可能发生事故时的对策, 包括管理对策和硬件设施。例如:安全管理体系和安全计划, 应急计划, 应急关断、消防、救生、逃生设施等。事故对策应从正常作业准备时就开始实施, 尤其是安全管理、安全教育/培训和安全监督。 为了预防重大事故发生、减小重大事故的后果, 事故对策应特别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a) 对于火灾、爆炸、热、烟、可燃气、有毒气的探测、报警、限制(隔离、关断)和消防; 以及当上述事故发生时, 人员的防护、逃生和救生。 b) 避免在钻井/完井/修井作业、生产作业及其同时作业过程中发生烃泄漏、爆破,及由此产生的火灾、爆炸、环境污染和井喷等恶性事故。 c) 避免平台重要结构在不利和意外荷载作用下发生破坏, 尤其是遭灾难性破坏后而不能支撑上部设施, 以及由此引发的重大事故, 如烃泄漏, 环境污染等。d) 避免高温、高压设备和电气设备等机、管、电系统和设施出现严重破坏和损坏, 造成事故升级, 出现烃泄漏、污染、火灾、爆炸和人员伤亡等重大事故。1.3.3 安全分析 安全分析是识别、预防隐患和确立恰当的事故对策的有效方法。安全分析核心是识别隐患, 分析其发生的可能性和后果, 从技术和经济结合的角度确定安全对策。平台的设计单位、建造单位、安装单位、作业者、发证检验机构和检验机构, 均应遵循安全分析的原则, 进行必要的安全分析。

大数据平台概要设计说明书

计算平台 概要设计说明书 作者:日期:2013-01-28批准:日期: 审核:日期: (版权所有,翻版必究)

文件修改记录

目录 1.引言 ........................................................................................... 1.1编写目的................................................. 1.2术语与缩略词............................................. 1.3对象及范围............................................... 1.4参考资料................................................. 2.系统总体设计 ............................................................................. 2.1需求规定................................................. 2.1.1数据导入............................................ 2.1.2数据运算............................................ 2.1.3运算结果导出........................................ 2.1.4系统监控............................................ 2.1.5调度功能............................................ 2.1.6自动化安装部署与维护................................ 2.2运行环境................................................. 2.3基本设计思路和处理流程................................... 2.4系统结构................................................. 2.4.1大数据运算系统架构图................................ 2.4.2hadoop体系各组件之间关系图......................... 2.4.3计算平台系统功能图.................................. 2.4.4系统功能图逻辑说明.................................. 2.4.5计算平台业务流程图..................................

政务大数据平台建设项目总体设计方案

政务大数据平台建设项目总体设计方案 1.1.总体设计原则 本设计应遵循以下基本原则: (1)先进性和可扩展性 设计时充分考虑技术的先进性、前瞻性和可扩展性,以保证系统在相当长的时间内能满足XXX社会治理大数据平台建设项目对社会管理和社会服务的实际需要。 (2)实用性和便捷性 设计时应考虑不同层次、不同岗位、不同专业用户需求的差异性,提供统一的访问接口、便捷的操作方式和友好的用户界面。 (3)可行性和可操作性 设计时应充分考虑建设的可行性和可操作性,在详细分析建设现状、建设需求和条件的基础上,制订合理的设计方案,提出合理的项目建设与运行管理方案。同时,系统的建设还应考虑XXX现有电子政务系统已有资源利旧与整合,减

少投资。 (4)经济性与安全性 XXX社会治理大数据平台建设项目数据都是比较敏感的工作数据,必须在现有资金预算的前提下建立相对完善的网络与信息安全保障体系,妥善解决信息安全的问题,处理好经济与安全的关系,综合平衡成本和效益。综合考虑信息采集、传输、处理和应用等各个环节应用的实际需要,在多方案论证和综合比较的基础上提出了既安全又经济的设计方案。 (5)可靠性和合理性 XXX社会治理大数据平台建设项目建设服务范围广、涉及内容多,需要具有较高的可靠性,设计时除了充分保证可靠性外,还应建设合理的运行维护管理模式及相关保障体系,为系统的运行维护管理奠定良好的基础。 (6)需求主导,整合应用的原则 以需求为主导,突出重点,认真分析系统流程,充分利用现有的通信及计算机网络、数据库资源,加强整合,促进

互联互通、信息共享。 1.2.总体目标 XXX社会治理大数据平台建设项目的总体目标是以项目建设为契机,以“一个网络体系、一套应用系统、三个基础库”为依托,充分利用大数据挖掘、云计算等先进技术,有效整合各方信息资源,实现“人、地、物、事、组织”的网格化管理,从而带动XXX社会管理源头治理体系、动态协调机制、应急管理体制建设,实现XXX社会管理“精确化”、社会服务“人性化”,提升社会服务效能,并为XXX实现智慧城市奠定信息化基础。 主要建设目标是为政府社会管理良性有序运行提供基本手段和保证,促进政府对社会系统的组成部分、社会生活的不同领域以及社会发展的各个环节进行组织、协调、服务、监督和控制,整合政府各部门资源,实现统一运维管理,并建立安全和运维保障体系。科学划分网格单元,优化网格资源配置,构筑“区—街道—社区—网格”的四级管理架构,

统一信息门户平台设计

统一信息门户平台设计 1.1.1.平台概述 建设面向校内外的信息服务网站(统一信息门户平台),及时发布学校各类信息。对社会公众和校内师生提供不同的信息服务和进入相应校园信息管理系统的入口。 该平台位于智慧化校园体系结构中的最上层,实现智慧化校园各应用系统与用户的人机交互服务平台,是智慧化校园的信息集中展示的窗口。 统一信息门户平台需将智慧化校园的信息和应用资源有机整合成一个统一的WEB页面,用户只要拥有一个帐号,就能访问到权限范围内的所有资源。同时,门户平台要提供个性化信息服务,信息的内容和形式可以定制,不同的用户可以根据自己喜好来定制信息和服务内容,个性化设置自己的界面风格,用户可以享受到智慧化校园所提供的个性化信息服务。

1.1. 2.平台功能 1.1. 2.1.老师门户 从教职工的角度出发,提供满足其工作、生活、服务等的全面信息化服务。如通过统一的信息门户平台,为教职工提供一站式的信息查询如:教职工个人的办公、教务、财务、科研等的信息化。 老师首页提供老师角色相关个性化服务功能,如下图所示: 图:老师门户 提供给老师用户功能规划如下表所示:

1.1. 2.2.学生门户 从学生的角度出发,为学生从学生入校到在校学习生活再到毕业离校等各个阶段的、满足学生个性化需求的信息服务。如:学生关注的新闻通知公告等校内信息,学生的选课、成绩、学分、缴费、贷款等与学生密切相关的信息化服务。 针对学生角色个性化资源服务的功能,效果图如下图所示:

图:学生首页提供给学生用户功能规划如下表所示:

1.1. 2. 3.领导门户 站在学校全局的层面,将高校视为一个有机统一的整体,基于教学、科研、管理、服务等各个领域,为高校提供涵盖整个校园相关的信息化、智能化服务。领导需要部门相关信息时,直接通过统一信息门户平台就可以获取所需信息,不需要像以前一样到各个部门去索要。同时若需要对一些请示进行批复,同样可以在这之上完成,极大地方便了领导办公。

智慧园区信息服务平台解决方案

园区信息综合服务平台 解决方案 上海理想信息产业(集团)有限公司 2015-06-11

目录 第一章项目综述 (4) 1.1 项目背景 (4) 1.2 建设思路 (4) 1.3 建设目标 (5) 1.4 建设原则 (5) 第二章需求分析 (6) 2.1 展现园区优势,加强企业招商服务的要求 (6) 2.2 解读各类政策,企业精准获取公开信息的要求 (6) 2.3 转变政府职能,优化管理的要求 (6) 2.4 节约人力成本,提高审核效率的要求 (6) 2.5 降低企业参与成本,提高资金使用效率的要求 (6) 2.6 聚集服务资源,提高服务企业能力的要求 (6) 2.7 企业、园区之间信息共享的要求 (6) 第三章项目建设主要内容 (7) 3.1 功能架构 (7) 3.2 园区门户 (8) 3.2.1 信息发布 (8) 3.2.2 栏目分级管理 (8) 3.2.3 网站模板自定义 (8) 3.2.4 站内搜索引擎 (8) 3.2.5 内容发布系统管理 (9) 3.3 数字化办公 (9) 3.3.1 办公自动化 (9) 3.3.2 企业运行管理 (11) 3.3.3 组织权限管理 (13) 3.3.4 BI运营分析 (13) 3.4 科技平台 (14) 3.5 人才平台 (15) 3.6 融资平台 (16) 3.7 中介平台 (16) 3.8 营销平台 (17) 3.9 政策平台 (18)

3.10 物业管理服务平台 (18) 3.11 企业论坛 (19) 3.12 企业软件服务 (19) 3.13 平台接口 (20) 第四章关键技术 (21) 4.1 WebService技术 (21) 4.2 实时数据中间层技术 (21) 4.3 PORTAL技术 (21) 4.4 5.2.4 J2EE技术 (21) 4.5 移动互联网技术 (21) 4.6 商务智能分析技术 (22) 第五章安全保障体系 (23) 5.1 平台安全防护目标 (23) 5.2 公共安全保障 (23) 5.3 安全管理制度 (24)

大数据平台建设方案设计

大数据平台建设方案 (项目需求与技术方案) 一、项目背景 “十三五期间,随着我国现代信息技术的蓬勃发展,信息化建 设模式发生根本性转变,一场以云计算、大数据、物联网、移动应用等技术为核心的“新IT潮风起云涌,信息化应用进入一个“新 常态。***(某政府部门)为积极应对“互联网+和大数据时代的 机遇和挑战,适应全经济社会发展与改革要求,大数据平台应运而生。 大数据平台整合社会经济发展资源,打造集数据采集、数据处、监测管、预测预警、应急指挥、可视化平台于一体的大数据平 台,以信息化提升数据化管与服务能,及时准确掌握社会经济发展情况,做到“用数据说话、用数据管、用数据决策、用数据创新,把握社会经济发展主动权和话语权。 二、建设目标 大数据平台是顺应目前信息化技术水平发展、服务政府职能改革的架构平台。它的主要目标是强化经济运监测分析,实现企业信用社会化监督,建规范化共建共享投资项目管体系,推进政务数据共享和业务协同,为决策提供及时、准确、可靠的信息依据,提高政务工作的前瞻性和针对性,加大宏观调控,促进经济持续健康发

展。 1、制定统一信息资源管规范,宽数据获取渠道,整合业务 信息系统数据、企业单位数据和互联网抓取数据,构建汇聚式一体化数据库,为平台打下坚实稳固的数据基础。 2、梳各相关系统数据资源的关联性,编制数据资源目录,建 信息资源交换管标准体系,在业务可性的基础上,实现数据信息共享,推进信息公开,建跨部门跨领域经济形势分析制。 3、在大数据分析监测基础上,为政府把握经济发展趋势、预见经济发展潜在问题、辅助经济决策提供基础支撑。 三、建设原则 大数据平台以信息资源整合为重点,以大数据应用为核心,坚持“统筹规划、分步实施,整合资源、协同共享,突出重点、注重实效,深化应用、创新驱动的原则,全面提升信息化建设水平,促进全 经济持续健康发展。

人力资源管理信息服务平台设计实现.docx

人力资源管理信息服务平台设计实现自19世纪管理学成为一门学科后,管理者和决策者就不断地推进对管理对象的量化,并使管理者的决策更好地基于数据、模型、运算结果,而不是完全依赖于主观或知觉。随着数学、运筹学、计算科学、通讯科学的不断发展,大数据采集、高运算、数据智慧化分析已经在运营管理、市场决策中取得了丰硕的成果,其中人力资源成为企业管理和发展的核心,而传统的人力资源管理方式存在着数据采集量不足、共享程度不够、数据异构程度高等问题,无法满足管理者的需求,本文针对这些问题,利用物联网、大数据等现代化技术提出了智慧化人力资源管理信息服务平台的架构。 1信息服务平台的整体技术架构 为了满足来自于人力资源本身、企业、市场监管部门、政F管理部门、学校等单位的需求,笔者设计了感知层、网络层、大数据层、标准化层、应用层、用户层等6层技术架构,按照各自特点设计了应用接口和终端接口,用于数据交互过程中的友好互通和为未来发展的扩展,技术架构如图1所示。 2信息平台的架构分析 按照图1给出的技术架构,分析如下: 2.1感知层 感知层是数据的来源,可通过物联网等技术完成海量数据的采集,但考虑到后期信息化处理的效率和需求,有必要进行数据挖掘的“原料”选择,主要包括:(1)人力资源档案数据;(2)人力资源的学习

数据;(3)人力资源的培训数据;(4)人力资源的需求数据;(5)人力资源的考核数据;(6)用人单位的需求数据;(7)用人单位的考核数据;(8)监管数据;(9)政F的法规数据;(10)其它数据。这些数据可进行人工录入,也可以通过与其它系统的接口,完成数据的交互获取,如:人脸识别、考勤记录、业绩记录、智慧化分析结论等等。 2.2网络层 网络层通过有线通讯网络(如:光纤、双绞线等)和无线通讯网络(如:4G信号、WiFi、ZigBee等)为智慧信息服务平台提供数据传输保障,实现各级各类数据的畅通传输。 2.3大数据层 大数据层的目的是接收由数据感知层传来的海量数据,并在该层完成数据清洗、数据挖掘、大数据分析,并通过与标准化层的数据交互完成异构数据的同构化处理,并将处理的结果通过应用层传向用户层。此外,智慧学习、智慧推理的核心算法也部署在该层,其作用是在应用过程中不断地进行知识训练、知识学习,从而完成系统的智慧化,为管理者的决策提供最大的支持。 2.4标准化层 该层的作用是将云下传来的海量数据进行必要的标准化处理,通过与大数据层的数据交互,建立统一表述的多元数据视图模型,以及支持多系统数据调用、访问和处理的专用数据转换中间件,从而完成数据的“同构化”。 2.5应用层

COOOSO海上固定平台安全规则汇总

COOOSO海上固定平台安全规则 (中文)2000 海上固定平台安全规则

目录 第一章总则 第二章平台布置 第三章平台结构 第四章防腐蚀 第五章海上施工作业 第六章钻井系统和油(气)生产工艺系统 第七章通用机械设备及管系 第八章起重机 第九章电气设备及电缆 第十章仪表及控制系统 第十一章生活区 第十二章直升机甲板设施 第十三章防火结构及脱险通道 第十四章火灾与可燃气体探测报警系统及消防系统第十五章逃生及救生装置 第十六章助航标志及信号 第十七章通信设备 第十八章防污染及噪声、振动控制 第十九章建造检验 第二十章生产期检验 第二十一章安全分析和安全管理系统 第一章总则

1.1 宗旨为了减少或避免平台在建造、安装、调试、投产和生产作业、检修、改 造直至废弃的全过程中,可能出现的下列损失:人员伤亡, 环境污染, 设施破 坏和财产损失。根据《海上石油天然气生产设施检验规定》(下称(气) 《油生产设施检验规定》)和《海洋石油作业安全管理规定》,制定本《规则》。 1.2 适用范围 1.2.1 本《规则》适用于在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内海、领海、大陆架以及其它属于 中华人民共和国海洋资源管辖海域内, 建设和使用的海上固定平台(包括常规导 管架平台, 简易平台和无人驻守平台等,下称平台)。 1.2.2 张力腿式、牵索塔式、混凝土重力式等其它类型固定平台其上部生产设施 的设计、建造、安装和试运转及生产作业应符合本《规则》的有关规定。 1.2.3“浮式生产储油装置”的安全规则另行颁发。在其正式颁布执行之前,浮 式生产系统、浮式储油装置和其他移动式生产平台其上部设施可参照本规则执行。 1.2.4 平台废弃与拆除的有关规定另行颁布。 1.2.5 本《规则》为平台安全的主要规定; 本《规则》未做规定的内容可适用所 用规范、标准中的有关规定。本《规则》允许作业者依据平台实际条件, 依据先 进的系统安全理论、方法和最新的技术, 遵循国外先进的海上设施安全条例和安 全分析规范, 采取不同于本《规则》某些条款的安全对策。如果作业者计划采取 不同的对策, 应首先进行科学的和系统的安全分析, 用分析和数据证明所采取对 策的可靠性, 证明该对策所承担的风险及其风险值符合最低合理可行的原则; 作 业者还必须向中国海洋石油作业安全办公室(下称安全办公室)提出正式的书面专 题申请, 并附安全分析文件, 待安全办公室批准后方可实施。 1.3 基本原则 1.3.1 危险(隐患)的识别和预防原则在平台的规划设计阶段、采办阶段、建造 阶段和生产作业等各个阶段, 作业者应坚持危险(隐患)的识别和预防的原则。 a) 对于引发重大事故

中位物联网大数据平台总体设计V1.0

物联网大数据平台总体设计V0.2 拓 2015.10

目录 1.引言 (3) 1.1.文档目的 (3) 1.2.文档围 (3) 1.3.预期的读者及阅读建议 (3) 1.4.术语 (3) 2.项目概述 (4) 2.1.项目背景 (4) 3.1.设计目标 (4) 3.1.1.技术规划路线建议 (4) 3.1.2.大数据软硬平台/网络架构规划建议 (5) 3.1.3.大数据应用集成点规划建议 (5) 3.1.4.大数据团队建设规划建议 (5) 3.1.5.大数据系统实施指导建议方案 (5) 3.数据平台总体架构规划 (5) 3.1.数据平台愿景 (5) 3.2.数据处理流程 (8) 3.3.主要功能 (8) 3.4.设计原则 (9) 3.5.平台建设路线 (9) 4.数据平台软件架构设计 (10) 4.1.数据平台结构图 (10) 4.2.数据采集系统 (11) 4.3.数据存储系统 (11) 4.4.离线计算系统 (12) 4.5.海量数据库系统 (12) 4.6.管理系统 (13)

5.应用平台架构设计 (14) 5.1.应用平台架构图 (14) 6.平台安全 (15) 7.平台监控 (15) 8.部署架构 (15) 9.平台运维 (15) 10.团队建设 (16) 10.1.运维工程师 (16) 10.2.应用开发工程师 (16) 10.3.通信协议开发工程师 (16) 10.4.基于Hadoop的开发工程师 (16) 10.5.数据开发工程师 (16) 10.6.数据挖掘工程师 (17)

1.引言 1.1.文档目的 本文档是关于xx公司物联网大平台的总体架构设计方案。本文包括以下容: 1.平台总体架构设计; 2.五大子系统设计; 3.应用平台设计 4.平台部署架构设计; 5.平台运维及团队建设; 1.2.文档围 本文档仅限于xx科技公司部人员和直接协助xx科技进行大平台建设的 相关人员阅读。 1.3.预期的读者及阅读建议 本文档的预期读者: 1.xx科技的大平台项目相关人员; 2.直接协助xx科技进行大平台建设的相关外部人员; 1.4.术语 1.Hadoop: Apache的分布式框架。

海上固定平台安全规则

海上固定平台安全规则

目录 第一章总则 (1) 第二章平台布置 (3) 第三章平台结构 (6) 第四章防腐蚀 (10) 第五章海上施工作业 (13) 第六章钻井系统和油(气)生产工艺系统 (17) 第七章通用机械设备及管系 (24) 第八章起重机 (33) 第九章电气设备及电缆 (36) 第十章仪表及控制系统........................ (43) 第十一章生活区 (47) 第十二章直升机甲板设施 (49) 第十三章防火结构及脱险通道 (50) 第十四章火灾与可燃气体探测报警系统及消防系统 (56) 第十五章逃生及救生装置 (60) 第十六章助航标志及信号 (64) 第十七章通信设备 (66) 第十八章防污染及噪声、振动控制 (69) 第十九章建造检验 (71) 第二十章生产期检验 (78)

第一章总则 1.1 宗旨 为了减少或避免平台在建造、安装、调试、投产和生产作业、检修、改造直至废弃的全过程中,可能出现的下列损失: 人员伤亡, 环境污染, 设施破坏和财产损失。 根据《海上石油天然气生产设施检验规定》(下称《油(气)生产设施检验规定》)和《海洋石油作业安全管理规定》,制定本《规则》。 1.2 适用范围 1.2.1 本《规则》适用于在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内海、领海、大陆架以及其它属于中华人民共和国海洋资源管辖海域内, 建设和使用的海上固定平台(包括常规导管架平台, 简易平台和无人驻守平台等,下称平台)。 1.2.2 张力腿式、牵索塔式、混凝土重力式等其它类型固定平台其上部生产设施的设计、建造、安装和试运转及生产作业应符合本《规则》的有关规定。 1.2.3“浮式生产储油装置”的安全规则另行颁发。在其正式颁布执行之前,浮式生产系统、浮式储油装置和其他移动式生产平台其上部设施可参照本规则执行。 1.2.4 平台废弃与拆除的有关规定另行颁布。 1.2.5 本《规则》为平台安全的主要规定; 本《规则》未做规定的内容可适用所用规范、标准中的有关规定。 本《规则》允许作业者依据平台实际条件, 依据先进的系统安全理论、方法和最新的技术, 遵循国外先进的海上设施安全条例和安全分析规范, 采取不同于本《规则》某些条款的安全对策。如果作业者计划采取不同的对策, 应首先进行科学的和系统的安全分析, 用分析和数据证明所采取对策的可靠性, 证明该对策所承担的风险及其风险值符合最低合理可行的原则; 作业者还必须向中国海洋石油作业安全办公室(下称安全办公室)提出正式的书面专题申请, 并附安全分析文件, 待安全办公室批准后方可实施。 1.3 基本原则 1.3.1 危险(隐患)的识别和预防原则 在平台的规划设计阶段、采办阶段、建造阶段和生产作业等各个阶段, 作业者应坚持危险(隐患)的识别和预防的原则。 a) 对于引发重大事故的危险, 即含有爆炸、火灾、灼热、烟雾和有毒气体(含浓烟)五类事件的各种不同的潜在源, 必须予以高度重视, 必须进行风险评估。 b) 对于有可能引发重大事故的危险, 应予以足够重视, 应进行必要的风险评估。 c) 对于不致引发重大事故的其它危险, 亦不应忽视, 宜进行必要的风险评估。 1.3.2 事故对策 作业者应确立在建造阶段和生产作业阶段可能发生事故时的对策, 包括管理对策和硬件设施。例如:安全管理体系和安全计划, 应急计划, 应急关断、消防、救生、逃生设施等。事故对策应从正常作业准备时就开始实施, 尤其是安全管理、安全教育/培训和安全监督。 为了预防重大事故发生、减小重大事故的后果, 事故对策应特别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a) 对于火灾、爆炸、热、烟、可燃气、有毒气的探测、报警、限制(隔离、关断)和消防; 以及当上述事故发生时, 人员的防护、逃生和救生。

软件开发规范之总体设计方案模板

一.引言 1.1编写目的 本文档作为***与XXXXXXXXXX公司之间就***建立XXXX司(局或单位)XXXXXXXXXX系统需求理解达成一致共识的基础文件,作为双方界定项目范围、签定合同的主要基础,也作为本项目验收的主要依据。同时,本文档也作为***XXX后继工作开展的基础,供双方项目主管负责人、项目经理、技术开发人员、测试人员等理解需求之用。 1.2适用范围 本文档适用于所有与本项目有关的软件开发阶段及其相关人员,其中:***方面的项目负责人、公司方项目经理、技术开发人员(包括分析人员、设计人员、程序人员)、测试人员应重点阅读本文档各部分,其他人员可选择性阅读本文档。 1.3文档概述 本文档主要描述了XXXXXXXXXX系统项目的软件总体设计思路。 本文档首先从业务背景、系统功能、运行环境等方面概要描述系统,其次从设计原则、功能设计、数据结构设计等方面描述系统的总体设计情况,然后进一步详细描述系统技术实现策略、项目实施以及待确定的问题。 1.4参考资料 [列出本文的参考文件清单,包括出版单位、作者、版本、日期等信息。]示范:―――仅供参考,不具备任何实质性的内容。 《XXX总体需求书》(XXX单位XXX提供) 《XXX需求调研报告》作者:XXX 《设计模式》XXXXXX出版社 《UML用户指南》XXXXXXX出版社

1.5术语、定义和缩写 [列出本文档所涉及的专业术语、缩写词及相关定义。定义所有必要的术语,以便读者可以正确地解释软件需求规格说明,包括词头和缩写。你可能希望为整个公司创建一张跨越多项项目的词汇表,并且只包括特定于单一项目的软件需求规格说明中的术语。] 示范:―――仅供参考,不具备任何实质性的内容。 1)OLTP:On-line Transaction Processing,联机事务处理。 2)OLAP:On-Line Analytical Processing,联机分析处理;是使分析人员、管 理人员或执行人员能够从多角度对信息进行快速、一致、交互地存取, 从而获得对数据的更深入了解的一类软件技术。 二.总体概述 2.1现有系统描述 [简要描述客户现有系统的功能、性能以及其他方面,若客户没有系统,则可裁减。另外,可描述客户现有系统的应用状况以及系统规模、人员使用状况。描述客户对象的应用环境平台,如软件环境、硬件环境、网络环境、通讯状况以及人员计算机使用水平等。] 示范:―――仅供参考,不具备任何实质性的内容。 针对金融快报工作,***以前曾开发过一个C/S结构的系统,后台数据库为SQL Server,开发工具是VB6.0。该系统主要完成以下工作: 1.根据人行各业务司局每日上报的数据传真,将数据补录到系统中。 2.根据上报的数据制作金融快报文档。 3.将金融快报的数据转发到人行时间序列数据库中。 金融快报系统的工作流程如下: 2.2存在问题 [通过上述现状描述,分析现有组织结构、现有系统等方面存在的问题。]示范:―――仅供参考,不具备任何实质性的内容。

海上设施测厚指南-固定导管架式平台

海上设施测厚指南—固定导管架式平台部分 天津分社海工处 2006年7月28日 丁果林

第三章规范对测厚的要求 3.4 固定导管架式平台 综合下列规范、规则: 《海上固定平台入级与建造规范1992》中国船级社 《海上固定设施安全技术规则1997》中华人民共和国船舶检验局 《海上平台安全规则1984》中华人民共和国船舶检验局 《浅海固定平台建造与检验规范2004》中国船级社 《海上固定平台安全规则》国家经贸委 固定导管架式平台的测厚要求归纳如下:固定平台每五年进行一次定期检验,每一年进行一次年度检验。年度检验时没有特别指定测厚范围,只有在年检外观检查结构发现有可疑区域时,才进行测厚工作。而在定期检验时,要求同时进行水下检验,应对严重腐蚀的杆件、高应力杆件以及有代表性的杆件进行测厚,而水上结构,如发现有腐蚀也应进行有代表性的测厚。 上述规范对固定导管架式平台的与测厚有关的详细要求请参见附录一。

第四章测厚位置的选择 4.4 固定导管架式平台 固定导管架式平台按模块结构可划分为上部组块结构和下部导管架结构两部分,另外按照水上水下所在区域又可分为大气区(水上部分)、飞溅区、全浸区三部分。大气区结构的测厚,施工条件要求低,对测厚人员、测厚设备的要求也低,测厚工作安排也很容易。但飞溅区和全浸区的测厚则较为困难,测厚公司要求具有水下作业的相关资质,测厚人员要求具有潜水员证书并取得水下测厚作业的证书,并且得配有水下作业所用的呼吸器、潜水服、减压舱、水下测厚仪、水下录像仪等等相关设备,施工当天的天气情况、海水能见度等要求高,测厚之前必须先清除海生物,等等。所以在这里,分别对大气区、飞溅区、全浸区的各自测厚位置选择进行阐述。 一、大气区 测厚范围为: 所有甲板板(包括直升飞机甲板); 上部组块立柱、主斜支撑梁以及支撑管、主要甲板横梁以及纵桁、钻修井机底座的轨道梁等; 吊机底座筒、救生艇艇架以及下面的主要支撑结构、直升飞机平台下主要支撑管、火炬臂、平台群连接栈桥的主要结构件等; 导管架结构的大气区部分; 可疑区域; 其它高应力集中区域; 以前检测发现有问题的区载; 曾经修理改造过的重要区域。 上述检测范围的比例应根据每一次检测工作平台的实际情况区别对待。投产10年以内(包括10年)的平台可对上述各种类型结构分别抽查30%~60%,10年~15年的平台可抽查50%~80%,15年~20年的平台可抽查70%~100%,20年以上的平台应100%测厚。检测工作开始前,外观检查这些结构,状况很好时,

智慧政务数据中心平台总体设计方案

智慧政务数据中心平台总体设计方案

目录 第1章项目整体理解与分析 (2) 1.1项目概述 (2) 1.1.1建设背景 (2) 1.1.2建设目标 (4) 1.1.3建设内容 (5) 1.1.4建设标准 (6) 1.1.5建设原则 (8) 1.2项目建设需求分析 (9) 1.2.1信息化建设现状 (9) 1.2.2信息资源管理现状 (11) 1.2.3存在的主要问题 (12) 1.2.4本期项目建设意义 (13) 1.2.5标准与规范分析 (13) 1.2.6流程与功能分析 (14) 1.2.7用户角色分析 (14) 第2章项目总体设计方案 (16) 2.1数据中心总体架构 (16) 2.2总体标准规范架构 (17) 2.3目录系统业务架构 (18) 2.4目录系统技术架构 (19) 2.5目录系统数据结构 (20)

第1章项目整体理解与分析 1.1 项目概述 1.1.1建设背景 在信息化时代背景下,数据资源的多寡、数据质量的高低直接决定着各类社会主体的运作效率,数据分析应用能力也影响着决策者前面的方向,对数据的全面搜集和有效挖掘利用已经成为当今世界各国信息化建设的重要内容。 智慧城市顶层设计总规中用系统论的方法,以全局视角,明确了全局性的构成要素和体系结构,提出了清晰、协同、可实施的方案。该设计中分政府主导领域和市场主导领域,从市级、部门和区县三个层次,系统地开展全市顶层设计。其中,在政府主导领域,明确由决策分析与公众服务统领全局发展。并以此为依据,出台了数据中心辅助决策平台顶层设计,明确要建立各区县、各行业建设区县数据中心辅助决策平台。 政府也提出加强数据中心工作,在区领导、创新办就多次提出要加强数据整合、共享和分析,支撑领导决策能力,并从多方面已具备了开展数据中心建设的基础。 在理论研究方面,2012年开展了《网格化社会服务管理基础数据架构、信息资源利用模式及服务体系研究》项目,在基础数据架构方面,提出了基于配置开放式基础数据架构设计理念的“三层四区”的基础库总体架构;在信息资源开发利用方面,提出了“四横两纵”的信息资源开发利用框架,设计了“1图(基础地图)、1库(人房关联主题库)、1表(重大事件跟踪表)、1报(民情日报)、1刊(便民服务快刊)、1年鉴(网格化年鉴)”6大数据产品,;在云服务中心服务体系方面,提出了云服务中心内容体系、流程规范、组织架构、运行模式和支撑平台需求,为数据中心决策支持系统建设工作的开展奠定了理论基础,并为其实施提供了指导意见。 在数据资源方面,通过网格化社会服务管理工作,充分利用现有资源,挖掘数据关系,建成了相互关联的人、地、物、组织、房屋、地下空间基础数据库的建设,整合了120多万条基础数据,其中常驻人口953,998条、流动人口220,444

车联网大数据平台架构设计

车联网大数据平台架构设计-软硬件选型 1.软件选型建议 数据传输 处理并发链接的传统方式为:为每个链接创建一个线程并由该线程负责所有的数据处理业务逻辑。这种方式的好处在于代码简单明了,逻辑清晰。而由于操作系统的限制,每台服务器可以处理的线程数是有限的,因为线程对CPU的处理器的竞争将使系统整体性能下降。随着线程数变大,系统处理延时逐渐变大。此外,当某链接中没有数据传输时,线程不会被释放,浪费系统资源。为解决上述问题,可使用基于NIO的技术。 Netty Netty是当下最为流行的Java NIO框架。Netty框架中使用了两组线程:selectors与workers。其中Selectors专门负责client端(列车车载设备)链接的建立并轮询监听哪个链接有数据传输的请求。针对某链接的数据传输请求,相关selector会任意挑选一个闲置的worker线程处理该请求。处理结束后,worker自动将状态置回‘空闲’以便再次被调用。两组线程的最大线程数均需根据服务器CPU处理器核数进行配置。另外,netty内置了大量worker 功能可以协助程序员轻松解决TCP粘包,二进制转消息等复杂问题。 IBM MessageSight MessageSight是IBM的一款软硬一体的商业产品。其极限处理能力可达百万client并发,每秒可进行千万次消息处理。 数据预处理 流式数据处理 对于流式数据的处理不能用传统的方式先持久化存储再读取分析,因为大量的磁盘IO操作将使数据处理时效性大打折扣。流式数据处理工具的基本原理为将数据切割成定长的窗口并对窗口内的数据在内存中快速完成处理。值得注意的是,数据分析的结论也可以被应用于流式数据处理的过程中,即可完成模式预判等功能还可以对数据分析的结论进行验证。 Storm Storm是被应用最为广泛的开源产品中,其允许用户自定义数据处理的工作流(Storm术语为Topology),并部署在Hadoop集群之上使之具备批量、交互式以及实时数据处理的能力。用户可使用任意变成语言定义工作流。 IBM Streams IBM的Streams产品是目前市面上性能最可靠的流式数据处理工具。不同于其他基于Java 的开源项目,Streams是用C++开发的,性能也远远高于其他流式数据处理的工具。另外IBM 还提供了各种数据处理算法插件,包括:曲线拟合、傅立叶变换、GPS距离等。 数据推送 为了实现推送技术,传统的技术是采用‘请求-响应式’轮询策略。轮询是在特定的的时间间隔(如每1秒),由浏览器对服务器发出请求,然后由服务器返回最新的数据给客户端的浏览器。这种传统的模式带来很明显的缺点,即浏览器需要不断的向服务器发出请求,然而HTTP request 的header是非常长的,里面包含的数据可能只是一个很小的值,这样会占用很多的带宽和服务器资源。

(完整)系统总体设计原则汇总,推荐文档

1.1系统总体设计原则 为确保系统的建设成功与可持续发展,在系统的建设与技术方案设计时我们遵循如下的原则:1、统一设计原则统筹规划和统一设计系统结构。尤其是应用系统建设结构、数据模型结构、数据存储结构以及系统扩展规划等内容,均需从全局出发、从长远的角度考虑。 2、先进性原则系统构成必须采用成熟、具有国内先进水平,并符合国际发展趋势的技术、软件产品和设备。在设计过程中充分依照国际上的规范、标准,借鉴国内外目前成熟的主流网络和综合信息系统的体系结构,以保证系统具有较长的生命力和扩展能力。保证先进性的同时还要保证技术的稳定、安全性。 3、3、高可靠/高安全性原则系统设计和数据架构设计中充分考虑系统的安全和可靠。 4、4、标准化原则系统各项技术遵循国际标准、国家标准、行业和相关规范。 5、5、成熟性原则系统要采用国际主流、成熟的体系架构来构建,实现跨平台的应用。 6、6、适用性原则保护已有资源,急用先行,在满足应用需求的前提下,尽量降低建设成本。 7、7、可扩展性原则信息系统设计要考虑到业务未来发展的需要,尽可能设计得简明,降低各功能模块耦合度,并充分考虑兼容性。系统能够支持对多种格式数据的存储。 1.2业务应用支撑平台设计原则 业务应用支撑平台的设计遵循了以下原则:1、遵循相关规范或标准遵循J2EE、XML、JDBC、EJB、SNMP、HTTP、TCP/IP、SSL等业界主流标准2、采用先进和成熟的技术系统采用三层体系结构,使用XML规范作为信息交互的标准,充分吸收国际厂商的先进经验,并且采用先进、成熟的软硬件支撑平台及相关标准作为系统的基础。3、可灵活的与其他系统集成系统采用基于工业标准的技术,方便与其他系统的集成。4、快速开发/快速修改的原则系统提供了灵活的二次开发手段,在面向组件的应用框架上,能够在不影响系统情况下快速开发新业务、增加新功能,同时提供方便地对业务进行修改和动态加载的支持,保障应用系统应能够方便支持集中的版本控制与升级管理。5、具有良好的可扩展性系统能够支持硬件、系统软件、应用软件多个层面的可扩展性,能够实现快速开发/重组、业务参数配置、业务功能二次开发等多个方面使得系统可以支持未来不断变化的特征。6、平台无关性系统能够适应多种主流主机平台、数据库平台、中间件平台,具有较强的跨系统平台的能力。7、安全性和可靠性系统能保证数据安全一致,高度可靠,应提供多种检查和处理手段,保证系统的准确性。针对主机、数据库、网络、应用等各层次制定相应的安全策略和可靠性策略保障系统的安全性和可靠性。8、用户操作方便的原则系统提供统一的界面风格,可为每个用户群,包括客户,提供一个一致的、个性化定制的和易于使用的操作界面。 9、应支持多CPU的SMP对称多处理结构 1.3共享交换区数据库设计原则 1.统一设计原则为保证数据的有效性、合理性、一致性和可用性,在全国统一设立交换资源库基本项目和统一编码的基础上,进行扩展并制定统一的交换资源库结构标准。 2.有效提取原则既要考虑宏观决策需要,又要兼顾现实性,并进行业务信息的有效提取,过滤掉生产区中的过程性、地方性数据,将关键性、结果性数据提交集中到交换区数据库中。 3.保证交换原则统一设计数据交换接口、协议、流程和规范,保证数据通道的顺畅。 4.采用集中与分布式相结合的系统结构根据XX电子政务网络发达,地区经济差异性等特点,交换区采用集中与分布式相结合的数据库系统结构,并逐步向大型集中式数据库系统过渡。这些与外部系统交换的数据也需要从生产区数据得到,也就是说需要XXXX数据和各XXXX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