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应该怎样加强食品安全意识

中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应该怎样加强食品安全意识
中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应该怎样加强食品安全意识

中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应该怎样加强食品安全意识

俗话说:民以食为天。那么,我们应该怎么样做到安全饮食呢?总的来说:要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饭前便后要洗手,防止病从口入,提倡体育锻炼,增强机体免疫力,抵御细菌的侵袭。具体来讲,应该注意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

一、中学生在消费过程中应当注意

1.到正规商店里购买,不买校园周边、街头巷尾的“三无”食品。2.购买正规厂家生产的食品,尽量选择信誉度较好的品牌。

3.仔细查看商品标签,食品标签中必须标注:产品名称、配料表、净含量、厂名、厂址、保质期、产品标准号等。不买标签不规范的产品。

4.食品是否适合自己食用。

5.不盲目随从广告,广告的宣传并不代表科学,是商家利益的体现。

二、要分清食品保质期和保存期

1.保质期(最佳食用期)是指标签指明的贮存条件下,保持品质的期限,在一定时间内食品依然可以食用。

2.保存期(推荐最后食用日期)是指标签指明的贮存条件下,预计的终止食用日期,超过保存期的食品不宜食用

三、正确选购适合自己的饮料

1.要看清标签标注、QS标志、生产日期、保质期、厂名、厂址等是否齐全,配料表中配料成分是否符合该类饮料的标准。

2.要选择近期生产的产品。选购碳酸饮料时,尽量选择近期生产的、罐体坚硬不易变形的产品。

3.选购饮料要因人而异。果汁饮料有一定的营养成分,适合青少年和儿童饮用,但不能长期喝或一次性大量饮用。

四、饮用牛奶时应注意的问题

经常适量喝牛奶有利于中学生的骨骼生长发育,对提高身体素质有积

极促进作用。

但是,如果不能正确饮用,会对身体带来不良影响,因此,饮用牛奶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1.不是所有的人都适合喝牛奶。“乳糖不耐者、牛奶过敏者、胆囊炎和胰腺炎患者均不宜喝牛奶”。按含脂量的不同,牛奶分为全脂、半脱脂、脱脂三类,其中全脂牛奶含有牛奶的所有成分,适合少年儿童饮用。

2.牛奶不能当水喝。牛奶中含有大量水分,但由于是高渗性饮料,饮入过多或在出汗、失水过多时饮用,容易导致脱水

3.饮用牛奶要适量。“正常饮用牛奶不会导致蛋白质过量”。

4.牛奶应温饮,不宜煮沸。煮沸后,牛奶蛋白质受高温作用会由溶胶状态转变成凝胶状态,钙出现沉淀,并且原本富含的维生素C和其他维生素被破坏,营养价值降低。

最后,把握好饮用牛奶“时机”。“不要空腹喝牛奶,不要与茶一起饮用牛奶”,早上饮用牛奶,应同时吃一些富含淀粉的谷类食物。

五、如果真的出现身体不适怎么办?

1、立即停止食用可疑食品。

2、饮水。立即喝下大量水,稀释毒素。

3、催吐。用手指压迫咽喉,尽可能将胃里的食物吐出。

4、用塑料袋留好呕吐物或粪便,送医院检查,以便于诊断。

5、出现脱水症状(如皮肤起皱、心率加快等),应尽快将国毒病人送往附近医院救治。

20xx年暑假关于生活中食品安全调查报告简易版

The Short-Term Results Report By Individuals Or Institutions At Regular Or Irregular Times, Including Analysis, Synthesis, Innovation, Etc., Will Eventually Achieve Good Planning For The Future. 编订:XXXXXXXX 20XX年XX月XX日 20xx年暑假关于生活中食品安全调查报告简易版

20xx年暑假关于生活中食品安全调 查报告简易版 温馨提示:本报告文件应用在个人或机构组织在定时或不定时情况下进行的近期成果汇报,表达方式以叙述、说明为主,内容包含分析,综合,新意,重点等,最终实现对未来的良好规划。文档下载完成后可以直接编辑,请根据自己的需求进行套用。 当今中国经济飞速发展,国内外经济不断 变化,在机会越来越多的同时,也出现了更多 的问题,有了更多更艰巨的挑战,这也就对人 才各个方面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因此我们不仅 要学好课本里的知识,还要主动走进社会,积 极在实践中学会发现问题,学习如何解决问 题,学会运用自己的知识为我国的经济繁荣发 展、社会和谐稳定奉献自己的一份力。 最近,有关食品安全的问题不断涌现,双 汇瘦肉精事件、染色馒头、墨汁粉条、毒豆芽 等食品安全事故相继发生。这些我们生活中必

不可少的食品似乎都已经不再安全。民以食为天,食品安全问题的不断涌现对社会到底产生了多大的负面影响,需要我们去探究;食品的安全问题也必须给以充分的保障。为此,我利用暑期社会实践的时间做了一次相关的调研活动,主动调查民众意见,以增加人们对于食品安全的了解,向社会提供食品安全的建议,不断提高百姓的生活质量,减轻居民买菜负担,切实使食品的安全水平得以提高。 俗话说,病从口入。食品的安全问题,直接影响到人的健康,这是不容忽视的问题。食品的生产、销售等环节都会影响到食品的质量。从广义上来说食品生产者应包括食品原料的生产者和食品的制造或加工者。例如,作为农产品的生产者农民由于缺少环保知识,施用

北大中文核心期刊-化学类

教育学、教师事业、师范教育、教师教育类 1.教育研究 2.北京大学教育评论 3.比较教育研究 4.清华大学教育研究 5.教育与经济 6.教育科学 7.教育理论与实践8 教师教育研究9.全球教育展望10.教育学报11.中国教育学刊12.外国教育研究13.华东师范大学学报教科版14.当代教育科学15.电化教育研究16.国家教育行政学院学报17 教育评论18河北师范大学学报教科版19.中国电化教育20.湖南师范大学学报教科版21.教育探索22.教育

学术月刊23.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4.思想理论教育25.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教科版26.教育财会研究 G3 科学,科学研究 1.科学学研究 2.科研管理 3.科学学与科学技术管理4.中国科技论坛5.中国软科学6.研究与发展管理7.科技管理研究8.科技进步与对策9.科学管理研究 G61 学前教育、幼儿教育1.学前教育研究 G62、G63初等教育、中等教育(综合类) 1、课程、教材、教法2教育研究与实验 3.教学月刊中学版 4.上海教育科研 5.人民教育 6.教育科学研究7.外国中小学教育8.教学与管理9.中小学管理10.现代中小学教育 (政治)1.中学政治教学参考 (语文)1.中学语文教学2.语文建设3.中学语文教学参考 (外语)1.中小学外语教学.中学篇2.中小学英语教学与研究 (历史、地理)1.历史教学2.中学地理教学参考

(数学)1.数学教育学报2.数学通报3.中学数学教学参考 (物理)1.中学物理教学参考2.物理教师教学研究版 (化学)1.化学教育2.化学教学 (生物)1.中学生物教学 G64高等教育1.高等教育研究2.教育发展研究3.中国高等教育4.中国高教研究5.学位与研究生教育6.江苏高教7.高等工程教育研究8.现代大学教育9.复旦教育论坛10.黑龙江高教研究11.高教探索12.现代教育管理13.大学教育科学14.中国大学教育 G71、G79职业技术教育、自学 1.中国特殊教育 2.教育与职业 3.民族教育研究 4.职业技术教育 5.高等农业教育 6.开放教育研究 7.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8.职教论坛 9.中国成人教育10.中国远程教育

生活中的食品安全

生活中的食品安全 五年级三班 学习目标: 知识目标:了解人们日常生活中食品安全的现状和造成这种现状的原因;了解学生食品安全意识;初步了解和掌握辨别食物是否卫生、安全的基本方法;初步掌握收集、分析、处理信息的手段、方法。 能力目标:利用网络、媒体等渠道收集相关资料、信息,并能够利用所掌握的信息技术手段完成对资料的处理。能够在教师的指导下小组合作完成调研和访谈,并能够走出课堂,进行食品安全知识的宣传。情感、态度、价值观:通过本主题活动使学生视野开阔,学会关注生活、关爱他人;养成同他人合作的态度和能力;能够正确地看待社会问题并积极地参与,认识到作为社会一员自身应承担的义务和责任。实践方式:问卷调查与分析;信息收集与整理;活动宣传。 方法引导:如何让数字“说话”。 学科整合:与语文、数学、美术、品德与社会等学科整合。 教学课时:5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关注生活中食品安全问题的现状

活动目的: 了解生活中食品安全问题的现状,意识到食品安全问题对人们健康的重要影响,激发学生对食品安全问题的探究热情。 活动过程: 师: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汤小泉在康复中心工作多年,目睹了不少因食品中毒导致身体残疾的情况。“一个企业的经理,因为喝了有毒的酒,在医院里整整抢救了一星期,最终身体残疾,失去了生活自理能力;一个很有才华的大学生,因为食物中毒,最后导致全身瘫痪。”现在一些企业食品安全意识淡漠,只关心企业的经济利益,甚至知法犯法。从农药残留、瘦肉精,到苏丹红、三聚氰胺、甲醛超标……食品中到底还有多少安全隐患?日常生活中我们在购买有外包装的食品时,应该注意哪些问题呢?请大家拿出带来的食品包装进行讨论交流。 1.全体学生通过看报纸、电视或听广播新、对身边熟悉的人的谈话搜集自己日常生活中与食品安全有关的信息。 2.通过对同学们生活中听到、看到、遇到的食品安全问题的交流,分析现实生活中食品安全问题的现状,确定如下几个调研方向:(1)饮食习惯与食品安全 (2)种植、养殖与食品安全 (3)加工与食品安全 (4)销售与食品安全

中学生食品安全教育教案资料

中学生食品安全教案 教学目的: 指导学生学习一些有关食品安全等知识,使学生懂得安全的重要,在购买食品时要进行选择和鉴别。从而树立安全意识,从精神上远离安全隐患,加强自身的素质培养,使学生安全、健康地成长。 教学过程: 一、观察日记引入: 每天放学都会有一种奇怪的现象:部分同学不是向学校食堂走去,而是直接走向学校的商店、校外小摊买了一些色彩鲜艳、包装简易的小食品。同学们只是觉得味道好,可大家知不知道你们的身体正被伤害着。 二、案例介绍 案例一:双汇瘦肉精事件 2011年3?15特别行动中,央视曝光了河南知名企业双汇“瘦肉精”养猪一事。 瘦肉精可以增加动物的瘦肉量使肉品提早上市、降低成本。但瘦肉精有着较强的毒性,长期使用有可能导致染色体畸变,诱发恶性肿瘤。 “瘦肉精”学名又称盐酸克伦特罗,既非兽药~也非饲料添加剂~而是肾上腺类神经兴奋剂。猪食用后在代谢过程中能够促进蛋白质合成,加速脂肪的转化和分解,提高猪肉的瘦肉率。“瘦肉精”主要颁布于动物肝脏,肌肉中含量较肝脏低很多。饲料中添加适量盐酸克伦特罗后,可使猪的瘦肉率提高10倍以上。生猪使用瘦肉精后皮毛光亮呼吸急促,个别会出现腿抽搐、站不稳、爬坡困难,宰后猪的肌肉特别鲜红,后臀肌肉饱满,肥肉特别薄。 危害:

“瘦肉精”中毒的症状表现比较特别,主要是心慌、肌肉震颤、头痛以及脸部潮红等。一般来说不会有大问题,但是对心率失常、高血压、青光眼、糖尿病、甲状腺机能亢进等疾病的患者有较大危害。 资料收集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网站删除只供学习与交流 识别方法: 1、看该猪肉是否具有脂肪(猪油),如该猪肉在皮下就是瘦肉或仅有少量脂肪,则该猪肉就存在含有“瘦肉精”的可能。 2、喂过“瘦肉精”的瘦肉外观特别鲜红,后臀较大,纤维比较疏松,切成二三指宽的猪肉比较软,不能立于案,瘦肉与脂肪间有黄色液体流出,脂肪特别薄,而一般健康的瘦猪肉是淡红色,肉质弹性好,瘦肉与脂肪间没有任何液体流出。 3、购买时一定看清该猪肉是否有盖有检疫印章和检疫合格证明。 案例二:上海染色馒头事件 2011年3月,上海华联等超市被曝多年销售同一公司生产的染色馒头,它是通过回收馒头再加上着色剂而做出来的。染色馒头中掺有防腐剂山梨酸钾、甜味剂甜蜜素和色素柠檬黄。据我国《食品添加剂使用卫生标准》规定,可以使用的添加剂中没有山梨酸钾,允许添加甜蜜素和柠檬黄的食品中也不包括发酵面制品。 危害: 如果长期过度食用甜味剂超标的食品~就会因摄入过量而对人体造成危害,尤其是对肝脏和神经系统造成危害,特别是对代谢排毒能力较弱的老人、孕妇、小孩危害更明显,因为甜蜜素有致癌、致畸、损害肾功能等副作用。 食用柠檬黄会导致儿童多动症,甚至使智商降5分。由柠檬黄导致的过敏和其他反应通常包括:焦虑、偏头痛、忧郁症、视觉模糊、哮喘、发痒、四肢无力等案例三:浙江地沟油事件

浅谈绿色化学在中学教育教学中的渗透

浅谈绿色化学在中学教育教学中的渗透 发表时间:2013-07-10T09:50:13.640Z 来源:《现代教育科研论坛》2012年第12期供稿作者:童建兰 [导读] 这样不仅能培养学生理论联系实际、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而且能让他们感知环境污染的危害性和环境保护的迫切性。 童建兰 (贵阳市乌当区红田路新天学校贵州贵阳 550000) 【摘要】绿色化学是促进人类和自然和谐的化学,是面向新世纪提出的化学新概念。作为化学教育工作者,特别是中学化学教师,如何面对绿色化学新概念、新思想、新要求,在化学课程中强化“绿色化学”教育的意识将是一个新的研究课题,更是一份义不容辞的责任。 【关键词】绿色化学;环境污染;中学教育;绿色化学的渗透 Penetration of the Green Chemistry in Secondary Education Teaching Tong Jianlan 【Abstract】Green Chemistry is to promote human and natural harmony chemical, chemical facing the new century a new concept. As chemical educators, especially high school chemistry teacher, how to deal with the new concept of green chemistry, new ideas, new requirements, to strengthen the sense of "green chemistry education in chemistry course will be a new research project, is a bounden duty. 【Key words】Green Chemistry; Environmental pollution; Secondary Education; Green Chemistry penetration 1.“绿色化学”的提出与内涵 化学为人类做出了巨大的贡献。从人类生活到社会发展,无不与化学有关。据统计,世界上化工产品的种类已达7万种之多,可以说化学品极大地丰富了人类的物质生活,提高了人类的生活质量,改变了人类的生活方式。化学还在控制疾病、延长寿命、增加农作物品种和产量以及其他科学技术的发展中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然而,化学品的生产、使用与处理也给环境造成了较大的污染。现在,人们已充分认识到:最佳的环境保护方法就是在源头上防止污染,而不是污染产生后再去治理。1990年,美国通过了“防止污染行为”的法律,1991年,美国化学会提出了“绿色化学”的概念。 绿色化学又称“环境无害化学”、“环境友好化学”、“清洁化学”,绿色化学是近十几年才产生和发展起来的,是一个 “新化学婴儿”。绿色化学的最大特点是在始端就采用预防污染的科学手段,因而过程和终端均为零排放或零污染。世界上很多国家已把“化学的绿色化”作为新世纪化学进展的主要方向之一。绿色化学是促进人类和自然和谐的化学,是面向新世纪提出的化学新概念。我国化学工作者虽然做了大量与绿色化学要求相一致的工作,但绿色化学研究刚刚起步,绿色化学具有何种现代内涵、对人类社会发展有何意义,仍不完全为广大化学工作者所了解。作为化学教育工作者,特别是中学化学教师,如何面对绿色化学新概念、新思想、新要求,在化学课程中强化“绿色化学”教育的意识将是一个新的研究课题,更是一份义不容辞的责任。 2.“绿色化学”在中学化学教育教学中的渗透 2.1立足课堂,渗透绿色知识;课堂是教学的主阵地,也是向学生传授环保知识的场所。而绿色化学和环境教育的宗旨是一致的。在实施环境教育的同时,要向学生阐述绿色化学的观点。要求学生树立起防治污染、保护环境的意识。教师要充分挖掘教材中的环保知识,采取渗透的的方式,利用学习某物质或某个操作方法时自然引入相关的环保知识。如在学习《一氧化碳》的性质时,向学生阐明,一氧化碳是空气的污染物之一,它主要由汽车尾气产生的,空气中一氧化碳含量过高可引起人体一系列神经行为功能的改变,对人体健康产生极大的影响,所以我们出门尽量乘坐公交车,减少汽车尾气的排放;在学习《金属材料》对环境的污染时,阐明很多重金属对环境有污染,重金属污染是一种蓄积行的慢性污染,具有隐蔽性和长期性的,对动物有致突变、致癌、致畸的作用,比如20世纪60年代,日本发生的“痛痛病”就是种金属镉引起的,因此,重金属对环境的污染不容小视,应加强预防,防止事故的发生; 在《空气》一节中,介绍大气污染及防治;在水一节中,介绍水的污染及防治;在《序言》课题中,向学生介绍化学对社会进步和人类生活所做的巨大贡献。总之,要让学生认识到化学不是污染的代名词,化学物质不是有毒物质的代名词,化学在净化环境、防治污染、改善人类生活等方面起着巨大的作用;要使学生关注绿色化学的研究成果,如对环境友好的海洋生物防垢剂、车用乙醇汽油等;要求学生在日常生活中不使用难降解的一次性用品,少使用塑料袋,不乱扔废旧电池等;鼓励使用具有环保标志的产品。 2.2立足实验,培养绿色习惯;化学实验是化学学习和研究的基本方式,化学实验教学不仅可以让学生直观的观察到用语言难以表达清楚的实验现象,而且可以培养学生观察、描述、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但实验必定会涉及到对我们有害、有毒的物质,对环境造成污染,所以在实验教学中要将渗透绿色化学的思想转变成我们自觉的行为,使学生体验绿色化学实验的量少、无毒、无污染的优越性,对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树立节约意识和环保意识都具有重要意义。要将绿色化学这一理念落实到化学实验中,可采用微型化学实验、化学实验的清洁化、设计创新实验等,从课堂到课外,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以实际行动保护环境。 2.2.1开发微型化学实验,渗透绿色化学的思想;由于微型实验操作安全,药品用量少,反应产物少,所以对环境的影响小。比如,在探究分子在不断的运动的实验中,可以将放在烧杯中氨水改用滴在玻璃片上,放在烧杯中的酚酞试液改滴在用一铁丝绑的棉花上,这样不但减少了用量,还让学生看到了“铁树开花”的魔术表演,既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又培养了学生的创新意识;在酸碱盐的性质学习中,在试管中进行的实验如果可以在点滴板上进行,就要求学生在点滴板上进行,尽量控制药品的用量。 2.2.2改进实验装置,减少环境污染;改进实验装置就是指通过一些有效的措施使化学实验对实验场所和环境的污染降到最低限度,对产生的气体、液体和固体设法予以回收和处理。比如,在课本中关于燃烧条件的探究中,有白磷在热水下面遇氧气燃烧的探究实验,在热水下面对着白磷通氧气时白磷“乱跑”,操作不方便,并且在比较白磷和红磷的着火点时,白磷燃烧,会造成污染(P2O5)。改进方法是:①在试管中注入适量的热水,再将试管置于热水浴中,然后向试管中投入白磷、通氧气、观察,效果很好;②将吸干水的白磷、红磷分别加入到两支相同的试管内,塞上橡皮塞,再将两支试管同时浸入热水中,一会儿白磷在试管内安全燃烧,红磷不燃烧。 全国有数以万计的学校化学实验室每天都排放着化学成分复杂的污染物,影响着生存环境。绿色化学实验是教学改革发展的必然趋势。所以,作为化学教师,为保护人类生存环境,为培养具有环保理念的技能人才,应站在这一化学改革的前沿,持续地去探索绿色化学实验教学。 2.3立足课外,提高绿色素质;课堂教学是对学生进行绿色化学教育的主阵地,但课外活动多种多样,丰富多彩,是课堂教育很好的补

食品安全知识问答题

食品安全知识问答题 一、日常饮食安全注意事项有哪些, 日常生活中要注意饮食卫生,否则就会传染疾病,危害健康,“病从口入”这句话讲的就是这个道理,要注意, ,1,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吃东西时不要狼吞虎咽,一日三餐定时定量,不暴饮暴食。 ,2,养成吃东西以前洗手的习惯。人的双手每天干这干那,接触各种各样的东西。会沾染病菌、病毒和寄生虫卵。吃东西以前认真用肥皂洗净双手,才能减少“病从口入”的可能。 ,3,生吃瓜果要洗净。瓜果蔬菜在生长过程中不仅会沾染病菌、病毒、寄生虫卵,还有残留的农药、杀虫剂等,如果不清洗干净,不仅可能染上疾病,还可能造成农药中毒。 ,4,不随便吃野菜、野果。野菜、野果的种类很多,其中有的含有对人体有害的毒素,缺乏经验的人很难辨别清楚,只有不随便吃野菜、野果,才能避免中毒,确保安全。 ,5,不吃腐烂变质的食物。食物腐烂变质,就会味道变酸、变苦,散发出异味儿,这是因为细菌大量繁殖引起的,吃了这些食物会造成食物中毒。 ,6,不随意购买、食用街头小摊贩出售的劣质食品、饮料。这些劣质食品、饮料往往卫生质量不合格,食用、饮用会危害健康。 ,7,在商店购买食品、饮料,要特别注意是否标明生产日期和保质期,不购买过期食品饮料。不食、饮过期食品饮料。 ,8,不喝生水。水是否干净,仅凭肉眼很难分清,清澈透明的水也可能含有病菌、病毒,喝开水最安全。

二、哪些食品易致癌, 咸鱼,咸鱼产生的二甲基亚硝酸盐,在体内可以转化为致癌物质二甲基亚硝酸胺。虾酱、咸蛋、咸菜、腊肠、火腿、熏猪肉同样含有致癌物质,应尽量少吃。 烧烤食物,烤牛肉、烤鸭、烤羊肉、烤鹅、烤乳猪、烤羊肉串等,因含有强致癌物不宜多吃。 熏制食品,如熏肉、熏肝、熏鱼、熏蛋、熏豆腐干等含苯并芘致癌物,常食易患食道癌和胃癌。 油炸食品,煎炸过焦后,产生致癌物质多环芳烃。咖啡烧焦后,苯并芘会增加20倍。油煎饼、臭豆腐、煎炸芋角、油条等,因多数是使用重复多次的油,高温下会产生致癌物。 霉变物质,米、麦、豆、玉米、花生等食品易受潮霉变,被霉菌污染后会产生致癌毒草素———黄曲霉菌素。 隔夜熟白菜和酸菜,会产生亚硝酸盐,在体内会转化为亚硝酸胺致癌物质。 槟榔,嚼食槟榔是引起口腔癌的一个因素。 反复烧开的水,反复烧开的水含亚硝酸盐,进入人体后生成致癌的亚硝酸胺。 火腿,乳酸饮料,三明治中的火腿、培根等和乳酸饮料一起食用易致癌。为了 保存肉制品,食品制造商会添加硝酸盐来防止食物腐败及肉毒杆菌生长。当硝酸盐碰上有机酸时,会转变为一种致癌物质亚硝酸胺。 三、怎样去除蔬菜中的农药残留, 这里介绍四种方法,1、浸泡水洗法,先用水冲洗掉蔬菜表面污物,然后用清水浸泡30分钟,基本上可除去大部分残留农药。2、碱水浸泡法,先将蔬菜表面污物冲洗干净,然后浸泡到碱水中,大约500毫升水中加入碱面5到10克,,停留5到15分钟,再用清水反复冲洗。3、储

中学生食品安全知识

中学生食品安全知识 一、中学生食品安全应注意的问题 1.到正规商店里购买,不买校园周边、街头巷尾的“三无”食品。 2.购买正规厂家生产的食品,尽量选择信誉度较好的品牌。 3.仔细查看商品标签,食品标签中必须标注:产品名称、配料表、净含量、厂名、厂址、保质期、产品标准号等。不买标签不规范的产品。 4.食品是否适合自己食用。 5.不盲目随从广告,广告的宣传并不代表科学,是商家利益的体现。 二、如何分清食品保质期和保存期 保质期(最佳食用期)是指标签指明的贮存条件下,保持品质的期限,在一定时间内食品依然可以食用。 保存期(推荐最后食用日期)是指标签指明的贮存条件下,预计的终止食用日期,超过保存期的食品不宜食用。 三、如何正确选购饮料 1.要看清标签标注、QS标志、生产日期、保质期、厂名、厂址等是否齐全,配料表中配料成分是否符合该类饮料的标准。 2.要选择近期生产的产品。选购碳酸饮料时,尽量选择近期生产的、罐体坚硬不易变形的产品。 3.选购饮料要因人而异。果汁饮料有一定的营养成分,适合青少年和儿童饮用,但不能长期喝或一次性大量饮用。 四、饮用牛奶应注意哪些? 经常适量喝牛奶有利于骨骼生长发育,对提高身体素质有积极促进作用。但是,如果不能正确饮用,会对身体带来不良影响,因此,饮用牛奶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1.不是所有的人都适合喝牛奶。“乳糖不耐者、牛奶过敏者、胆囊炎和胰腺炎患者均不宜喝牛奶”。按含脂量的不同,牛奶分为全脂、半脱脂、脱脂三类,其中全脂牛奶含有牛奶的所有成分,适合少年儿童饮用。 2.牛奶不能当水喝。牛奶中含有大量水分,但由于是高渗性饮料,饮入过多或在出汗、失水过多时饮用,容易导致脱水。 3.饮用牛奶要适量。“正常饮用牛奶不会导致蛋白质过量”。儿童、青春发育期的小孩饮用500毫升。 4.牛奶应温饮,不宜煮沸。煮沸后,牛奶蛋白质受高温作用会由溶胶状态转变成凝胶状态,钙出现沉淀,并且原本富含的维生素C和其他维生素被破坏,营养价值降低。 最后,把握好饮用牛奶“时机”。“不要空腹喝牛奶,不要与茶一起饮用牛奶”,早上饮用牛奶,应同时吃一些富含淀粉的谷类食物。 五、十大“垃圾”食品及其危害 (一)油炸类食品,主要危害是:1.油炸淀粉导致心血管疾病;2.含致癌物质;3.破坏维生素,使蛋白质变性。 (二)腌制类食品,主要危害是:1.导致高血压,肾负担过重,导致鼻咽癌;2.影响粘膜系统(对肠胃有害);3.易得溃疡和发炎。 (三)加工类肉食品(肉干、肉松、香肠等),主要危害是:1.含三大致癌物质之一:亚硝酸盐(防腐和显色作用);2.含大量防腐剂,加重肝脏负担。 (四)饼干类食品(不含低温烘烤和全麦饼干),主要危害是:1.食用香精和色素过多

高中化学新课标专题8电子文本

高中化学远程研修专题八 选修模块学科及教学问题研讨(下) 专题简介: 继化学反应原理模块的学科及教学问题研讨之后,本专题主要讨论其他几个选修模块的学科及教学问题。高中化学新课程设置了6个选修模块,不同的选修模块满足不同兴趣学生学习的需要,不同的模块将使学生在不同的取向上获得培养和发展。主要从以下4个方面展开讨论: ●学科核心思想在有机化学基础模块教学中的落实 ●现代化学进展在物质结构与性质模块中的反映 ●公民科学素养在化学与生活、化学与技术模块中的发展 ●实践与创新能力在实验化学模块中的培养 (上部) 本讲主题:有机化学基础模块和物质结构与性质模块是两个重要的学术性选修模块,有的实验区将有机化学基础作为全体理科生的必修模块。本讲主要介绍了有机化学的核心思想(结构、性质、合成)、教学中如何体现这些核心思想;物质结构与性质模块涉及到了哪些核心概念,中学教师应该如何理解这些概念以及实施物质结构与性质模块教学的策略和建议。 主持人: 北京师范大学化学教育研究所在读博士陈颖 嘉宾: 有机化学专家曹居东教授 结构化学专家李宗和教授 山西大学附属中学教师赵河林 一、现代有机化学的发展现状及有机化学的核心思想是什么? 1 有机化学的发展现状

曹居东教授:有机化学是化学各个分支学科里发展最快、最丰满的一门学科。从化合物总数来看,1900年的时候我们人类掌握的化合物总数是55万;但是到了2001年的时候就有3771万种,而其中有机化合物占3700万还要多一些;2006年已经达到8500万,有机化合物的数目占98%以上。 2 在中学化学中应该体现哪些有机化学的核心思想 曹居东教授:从中学化学来说,最基础的部分就是要讨论结构、性质和合成这3个部分。首先,结构决定性质包括键、极性及其转换、不饱和度、官能团、骨架及其异构、官能团及其异构;其次,性质以反应的形式表现,包括取代、加成、消除、氧化还原、反应的反应类型和反应规律;最后,合成的过程实际上是一个思维训练的过程,包括逆推思维训练和推结构。 二、结构决定性质在有机化学模块中体现得更加深入,学生在利用结构预测性质时可能会有哪些困难?教学中怎样帮助学生掌握结构预测性质的方法? 1 学生初学有机化学可能遇到的问题 赵河林老师:首先应该看一看学生是怎样学习有机化学的,他们学习有机化学有什么样的特点。学生比较熟悉无机元素化合物知识的学习方式,在必修阶段学习无机元素化合物知识的时候,他们有一定的方法。作为教师来讲,在讲授这段内容的时候也有一定的教学策略,比如可以让学生从分类的角度,从氧化还原的角度来认识一个无机化合物可能具备怎样的性质。 但是到了有机化学的学习以后,学生在学习的时候普遍感到非常的难,在学习方法上他们可能会遇到这样一个问题:这是一个全新的学习方式,很多学生认为有机的元素化合物知识,特别是有机化学反应要依靠死记硬背来解决,这样就造成了很大的记忆负担,觉得有机化合物的学习非常的烦、非常的杂,学习成绩上很难有提高。追究到认识方式上,学生很可能会认识到从无机到有机,突然缺少了学习有机化合物的方法。具体而言,对有机化合物来讲,是结构决定性质;从官能团的角度来讲,官能团到底怎样决定物质的性质,学生一开始的时候并不清楚。往往在教学当中也是在学习了某一个物质的性质以后学生才会认识到某种

中学生食品安全教育教案

中学生食品安全教育教案 大连市第中学

中学生食品安全教育教案 教育目的: 1、使学生了解食品污染的知识,使学生了解食品中毒的相关教育知识。 2、教育学生在食品安全工作中的注意事项及预防措施。 教育重点: 对食品污染和中毒的预防 授课内容: 教学过程: 一、图片导入 1、多媒体出示一些因食品卫生而出现问题的学生。(有腹泻、腹痛、呕吐等)

2、让学生说一说怎样区分问题食品,预防食品中毒。 二、重点讲述 预防食物中毒,首先要讲究个人卫生,做到勤洗澡、勤洗衣服、勤剪指甲、勤理发,勤换床单和被盖(一月一次)。保持教室、宿舍及环境的清洁卫生,养成饭前便后洗手、不暴饮暴食的优良习惯。其次做到"六不吃",不吃生冷食物、不吃不洁瓜果、不吃腐败变质食物、不吃未经高温处理的饭菜、不喝生水、不吃零食。再就是要从食品标签上注认识别食品质量,选择安全的食品是把住"病从口入"的第一关。 (1)、认识食物中毒特征。 潜伏期短:一般食后几分钟到几个小时发病 胃肠道症状:腹泻、腹痛,有的伴随呕吐、发热 (2)、提高自我救护认识 (3)、预防发生食物中毒 1、养成优良的卫生习惯。 饭前便后要洗手。不良的个人卫生习惯会把致病菌从人体带到食物上去。

2、选择新鲜和安全的食品。 3、食品在食用前要彻底清洁。 4、尽量不吃剩饭菜。 5、不吃霉变的粮食、甘蔗、花生米,其中的霉菌毒素会引起中毒。 6、警惕误食有毒有害物质引起中毒。 7、不到没有卫生许可证的小摊贩处购买食物。 8、饮用符合卫生要求的饮用水,不喝生水或不洁净的水。 (4)、食品安全“三字经”: 好零食,陋习染,日三餐,饱而健。 聪明鱼,绿蔬菜,鲜瓜果,多吃点。 肯德基,麦当劳,洋快餐,不可贪。 路边摊,油炸品,闻得香,宁可断。 买食品,看标签,不贪吃,营养全。 好队员,康而健,安全经,记心间。 三、总结 要牢固树立“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思想,因为它关系到我们全体师生的身心健康问题。希望同学们在以后的学习和生活中要引起注意,如果忽略了这项,其后果不堪设想。

点击化学简介

万方数据

万方数据

万方数据

点击化学简介 作者:罗璇, 林丹, 孙玉婷, LUO Xuan, LIN Dan, SUN Yuting 作者单位:罗璇,LUO Xuan(湖北武汉市七里中学,430050), 林丹,孙玉婷,LIN Dan,SUN Yuting(华中师范大学化学教育研究所,湖北武汉,430079) 刊名: 化学教育 英文刊名:CHINESE JOURNAL OF CHEMICAL EDUCATION 年,卷(期):2009,30(10) 参考文献(13条) 1.Kolb H C.Finn M G.Sharpless K B查看详情 2001 2.Bohacek R S.McMartin C.Guida W C查看详情 1996 3.Merrifield R B查看详情 1963 4.董卫莉.赵卫光查看详情 2006(03) 5.Rostovtsev V.Green L G.Fokin V V查看详情 2002 6.Pringle W.Sharpless K B查看详情 1999 7.Kolb H C查看详情 2001 8.李娟查看详情 2007(11) 9.Sharpless K B查看详情 2006 10.Collman J P.Devaraj N K.Chidsey C E D查看详情 2006 11.Punna S.Kaltgrad E.Finn M G查看详情 2005 12.Kacprza K M.Maier N M.Lindner W查看详情 2006 13.张涛.郑朝晖查看详情 2008(08) 本文链接:https://www.360docs.net/doc/9e102110.html,/Periodical_hxjy200910003.aspx

中学生食品安全教育教案

中学生食品安全教育教案 | 大连市第中学 '

中学生食品安全教育教案 教育目的: 1、使学生了解食品污染的知识,使学生了解食品中毒的相关教育知识。 2、教育学生在食品安全工作中的注意事项及预防措施。 教育重点: 对食品污染和中毒的预防 ) 授课内容: 教学过程: 一、图片导入 1、多媒体出示一些因食品卫生而出现问题的学生。(有腹泻、腹痛、呕吐等)

2、让学生说一说怎样区分问题食品,预防食品中毒。 二、重点讲述 预防食物中毒,首先要讲究个人卫生,做到勤洗澡、勤洗衣服、勤剪指甲、勤理发,勤换床单和被盖(一月一次)。保持教室、宿舍及环境的清洁卫生,养成饭前便后洗手、不暴饮暴食的优良习惯。其次做到"六不吃",不吃生冷食物、不吃不洁瓜果、不吃腐败变质食物、不吃未经高温处理的饭菜、不喝生水、不吃零食。再就是要从食品标签上注认识别食品质量,选择安全的食品是把住"病从口入"的第一关。 (1)、认识食物中毒特征。 ¥ 潜伏期短:一般食后几分钟到几个小时发病 胃肠道症状:腹泻、腹痛,有的伴随呕吐、发热 (2)、提高自我救护认识 (3)、预防发生食物中毒 1、养成优良的卫生习惯。 饭前便后要洗手。不良的个人卫生习惯会把致病菌从人体带到食物上去。

2、选择新鲜和安全的食品。 3、食品在食用前要彻底清洁。 4、尽量不吃剩饭菜。 5、不吃霉变的粮食、甘蔗、花生米,其中的霉菌毒素会引起中毒。 ] 6、警惕误食有毒有害物质引起中毒。 7、不到没有卫生许可证的小摊贩处购买食物。 8、饮用符合卫生要求的饮用水,不喝生水或不洁净的水。 (4)、食品安全“三字经”: 好零食,陋习染,日三餐,饱而健。 聪明鱼,绿蔬菜,鲜瓜果,多吃点。 肯德基,麦当劳,洋快餐,不可贪。 路边摊,油炸品,闻得香,宁可断。 买食品,看标签,不贪吃,营养全。 好队员,康而健,安全经,记心间。 三、总结 要牢固树立“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思想,因为它关系到我们全体师生的身心健康问题。希望同学们在以后的学习和生活中要引起注意,如果忽略了这项,其后果不堪设想。

中小学食品安全教育

健康安全饮食,文明守纪用餐 各位同学,上午好! 我是XXX中学后勤服务中心X经理,今天我要讲的主题是:健康安全饮食,文明守纪用餐 2011年5月,我国把每年的5月20日,定为“中国学生营养日”,2015年10月1日,我国又出台了新的《食品安全法》,可见,国家对学生的饮食非常正式。 我们知道,人体所必需的营养物质包括蛋白质、脂肪、糖类、维生素、无机盐和水等,各种物质对人体有不同的功能。 100多年前,有一种疾病折磨着许多人,犯这种病的人全身浮肿,肌肉疼痛,四肢无力,行走艰难,人们把这种病称为“脚气病”,当时,参加研究的荷兰军医艾克曼发现,吃糙米可以治疗这种病,1911年,波兰科学家芬克在艾克曼的研究基础上,从米糠中提炼出可以治脚气病的物质,我们现在称它为维生素B1. 可见,摄取合理的营养是人体维持正常生理功能的重要条件,是促进健康、防治疾病、延年益寿的有效手段之一。营养缺失会是青少年的活动能力和机体免疫力下降,影响智力发育。营养过剩则可导致肥胖症、高血压、糖尿病、高血脂及冠心病等成年疾病的低龄化。 中学生每日蛋白质需求量达80-90克,脂肪的需求达50-60克,对维生素和水的需求量均高于成年人。 科学家发现,某些食品能提高脑的接受能力和学习效率,使脑的思维更加敏捷,精力更加集中。有助于记忆的食品:胡萝卜、菠菜,有助于提

高学习效率的食品:白菜,柠檬。有助于集中精力的食品:海虾。有助于激发人创造力的食品:生姜、西芹菜。 以下是11种不科学的饮食习惯,各位同学看有没有发生在你的身上:1、饮食无规律。2、无节制的吃零食。3、偏食、挑食。4、经常吃快餐。 5、经常吃方便食品。 6、喜欢吃油炸食品。 7、喝碳酸饮料代替饮水。 8、不知饥饱,食无节制。 9、不愿吃蔬菜和粗粮。10、喜欢边吃边看电视。 11、吃饭时狼吞虎咽。 大家知道全球十大“垃圾食品”有哪些呢?油炸类食品、腌制类食品、烧烤类食品、冷冻类食品、汽水可乐饮料、方便类食品、加工类肉食食品、饼干类食品、罐头类食品、果脯类食品。 同学们,2018年2月,郴州15岁少年,狂吃15包辣条致死,被诊断为糖尿病酮症酸中毒。2012年9月,台湾男子三餐吃方便面猝死。此类现象屡见不鲜,触目惊心,我们一定要远离垃圾食品。 我校食堂是和一品佳餐饮有限公司合作经营,该公司现为湖南省委机关、省卫生厅、中南大学湘雅医院、中国铁建重工、雅礼中学、XX中学等30多家单位提供服务,每年为客户提供超过3000万人次安全美味餐饮服务,获得了各界的肯定和好评。食堂按6s标准运营,大米、油等原材料,都是大公司一级标准产品,科学制定菜谱,送教育局报批,有自己的蔬菜基地,有中央厨房配送菜,有专门的农药残留检验程序,所以,我校食堂完全可以为大家提供良好营养保证、安全保证。 下面我要谈一谈文明就餐,我们每天有三千多人次用餐,中午有两千多人,这么多人就餐,餐盘叠得整整齐齐,队伍站得笔笔直直,文明礼让,

日常生活中如何做到食品安全

日常生活中如何做到食品安全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人类文明的进步以及生态环境的日益恶化,人们对各种污染物和农药残留等通过食物链的传递危害人体健康的认识,越来越清楚。对此,有的医生提出,为了保证家庭的食品安全,提倡食品安全健康自助法,具体地说,就是重点做到净、透、分、消、密这五个字。 净从市场买回的蔬菜,先要浸泡一段时间(一般为20~30 min),然后冲洗干净,这样就可以去除蔬菜中一部分残留的农药。其中,果菜和根菜浸泡和冲洗的时间可以少一些,叶菜浸泡和冲洗的时间则应当长一些。需要削皮的蔬菜一定要将皮削去。另外,为了减少维生素的流失,蔬菜应当先洗后切。 透食物的加热一定要到火候,也就是一定要把食物做熟了,不能盲目追求鲜、嫩。只要食物做熟了,食物中的病原菌和寄生虫与卵等就会死去。要少吃生猛海鲜,不吃涮得不透的肉以及未洗干净的生菜等,避免将附着上面的病原菌和寄生虫与卵等吃进体内。 分做菜时一定要生熟分开。切熟食时要用专用的刀和案板,使用前还要将刀和案板清洗一下。冰箱不是保险箱,熟食不能存放过久。病人和健康人的餐具应当分开放置。病人的餐具应严格消毒。家中的有毒物品如杀虫剂、灭鼠药等,标志一定要明显,并且不能与食品混放在一起。 消消就是消毒。开水煮沸是最简单、最经济的消毒方法。餐具经过清洗可以去除大部分微小生物,如果煮沸几分钟则效果会更好。 密密就是密闭存放。由于一些家庭现在都有暖气和空调,即使冬天的室温一般也都在十几摄氏度以上,所以,由于细菌的大量繁殖,暴露在外的剩饭、剩菜很容易腐败变质。因此,剩饭、剩菜一定要及时放到冰箱或冷凉的地方,并且不宜存放过久。 中小学生更应当关注食品安全。为此,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营养与食品安全所的专家要求中小学生做到以下8点: 1.许多饮料中都含有防腐剂、香精或人造色素等,并且由于糖分含量多而热量很高,中小学生经常饮用这样的饮料不利于身体健康,所以,最好的饮料是白开水。 2.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如经常剪指甲、饭前便后及时洗手等,预防一些传染病和肠道寄生虫的传播。 3.生吃的瓜果和蔬菜要洗净,避免农药中毒。 4.选择包装食品时,要注意识别食品的生产日期和保质期等。

东北师范大学本科课程计划(化学学院)

化学学院 本科课程计划

化学专业课程计划(师范类) 一、培养目标 面向社会发展和基础教育发展的需要,以加强基础,拓宽知识面、提高综合素质为原则,引导和促进学生成为有见识、有能力、有责任感的自主学习者,培养学生成为有理想、有抱负、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基础扎实且富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高素质、专业化中学化学教师,为其成为教育家奠定坚实基础。 二、培养要求 1.拥有作为合格公民的基本意识和道德素养,乐于从教。 2.具有扎实的化学专业基础知识、理论及技能,同时具有广博的知识和开阔的视野。 3.确立现代教育观念并养成专业精神,掌握有关教育的基本知识、理论和技能,具有教育实践能力以及教育创新的意识和能力,具有开展教育研究的能力。 4.具备集体合作和组织协调能力。 5.具有使用至少一门外语有效地表达和交流思想的能力。 6.拥有熟练运用多种手段和方法获取、解释、评估、管理、利用信息的能力。 7.拥有健康意识,掌握增进身心健康的手段与方法,具有健康的体魄和良好的心理素质。 三、学制与修业年限 标准学制为4年,修业年限3-6年。 四、最低毕业学分和授予的学位 本专业学生在学期间最低修满151学分。其中,通识教育课程最低修满50学分(通识教育必修课程40学分,通识教育选修课程最低选修10学分);专业教育课程最低修满72学分(专业教育基础课程32学分,专业教育主干课程25学分,专业教育系列课程最低选修15学分);教师职业教育课程最低修满25学分;毕业论文4学分。符合毕业要求者,准予毕业,颁发化学专业毕业证书。 符合《中华人民共和国学位授予条例》和《东北师范大学本科学生学士学位授予细则》的规定者,授予理学学士学位。 五、课程设置及学分分配 本专业课程主要由通识教育课程、专业教育课程、教师职业教育课程和毕业论文构成,课程设

七年级食品安全教育教案1

七年级食品安全教育教 案1 -CAL-FENGHAI-(2020YEAR-YICAI)_JINGBIAN

七年级安全教案--食品安全教育1 教学目标: 1、了解食品安全原则 2、如何卫生地食用食品 教学重点:了解食品安全原则 教学内容: 一、远离无证食品店摊 青少年学生活动量大,消耗多,加上生长发育的需要,食欲旺盛。往往会利用放学和课间的时间到学校附近购买食品、饮料等。因此,许多小商小贩、食品、饮食店、摊都把目光瞄准了小学生。这中间有些店、摊未经工商和食品卫生管理部门批准,从业人员没有经过卫生知识培训,没有经过健康体检。同时这些店、摊为了减少成本,多赢利,常会出售各种来路不明、没有质量保证的食物和饮料等。因此,千万别上那些没有食品卫生许可证和工商执照的店、摊买东西吃。 二、不吃过期食品和变质食物 保质期(最佳食用期)是指在标签规定的条件下,保持食品质量(品质)的期限。在此期内,食品可以放心食用。超过期限的食品,不宜销售和食用。有些食品虽在保质期内,由于保管不当或意外灾害,出现霉变、虫蛀、发酵、走油等变质情况;有的因包装破损食物受到污染。这样的食品一旦食用,极易造成健康危害。 三、不要在打闹嬉戏时吃东西 青少年活泼好动,放学或课余常在一起打闹嬉戏。有的同学往往会在这时买来吃食与朋友分享。但一边玩闹一边吃东西容易发生意外。因为嬉闹时注意力分散,而食物在口腔内咀嚼时,会因说话、突然的大笑、叫喊、追逐、跳跃等,意外滑入食道或气管。轻者引起呛咳、卡噎;重者甚至导致气管异物堵塞,造成严重后果。此外,哭泣时也不要吃东西,否则也有可能引发意外。四、少吃油炸和腌制食品 油炸食品是许多青少年的最爱。卫生部食品污染物监测网监测结果显示,高温加工的淀粉类食品(如油炸薯片和油炸薯条等)中丙烯酰胺含量较高,其中薯类油炸食品平均含量高出谷类油炸食品4倍。丙烯酰胺是一种可能致癌的化学物质。医学研究表明,长期低剂量接触丙烯酰胺会出现嗜睡、情绪和记忆改变、幻觉和震颤等症状,伴随末梢神经病(手套样感觉、出汗和肌肉无力)。据对17个国家的评估:按体重计,儿童丙烯酰胺的摄入量为成人的2-3倍。因此,卫生部建议人们改变以油炸和高脂肪食品为主的饮食习惯,减少丙烯酰胺可能导致的健康危害。腌制食品是青少年日常饮食中接触较多的食品,它所含有的亚硝酸盐已被证明具有致癌作用。应该尽量少吃。 五、饮食安全“黄金定律” 2

我们在生活中应该怎样注意食品安全呢.doc

我们在生活中应该怎样注意食品安全呢?应该吃些什么食品呢? 答:一1、注意多看食品的生产日期和保质期。 2、蔬菜要多清洗,多浸泡。 3、少吃腌辣食品,多吃绿色食品。 4、多喝开水。 5、勤洗手。 二1、我们要多吃绿色食品。 2、多吃有中国营养学会标志的食品。 3、可以吃有质量安全标志的食品。 4、放心吃有无公害食品标志的食品。 5、不要经常吃油炸食品。 6、不要经常吃烧烤食品。 一、注意看经营者是否有营业执照,其主体资格是否合法。二、注意看食品包装标识是否齐全,注意食品外包装是否标明商品名称,配料表、净含量、厂名、厂址、电话、生产日期、保质期、产品标准号等内容。 三、注意看食品的生产日期及保质期限,注意食品

是否超过保质期。 四、看产品标签,注意区分认证标志。 五、看食品的色泽,不要被外观过于鲜艳、好看的食品所迷惑。 六、看散装食品经营者的卫生状况,注意有无健康证,卫生合格证等相关证照,有无防蝇防尘设施。 七、看食品价格,注意同类同种食品的市场比价,理性购买“打折”、“低价”、“促销”食品。 八、购买肉制品、腌腊制品最好到规范的市场、“放心店”购买,慎购游商(无固定营业场所、推车销售)销售的食品。 夏季食品安全注意事项 夏季气温高,湿度大,适合各种致病微生物繁殖。食物很容易腐败,再加之病媒昆虫叮爬,污染食物,一旦吃了被病菌或病菌毒素污染的食物,就可能引起食物中毒。在此,西安市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提醒广大居民,要做好以下几点: 一、购买食品时注意保质期。居民在选购食品时,要仔细辨别出厂日期和有效期。不要在没有经过行政

部门批准的地方买盒饭,而且不能吃放置时间超过4小时的盒饭。不要买路边摊商出售的自制熟肉、凉拌菜、豆制品;不吃过期的、无标识的、包装破损的食品;不买无冷藏条件的酸奶。 二、不要吃太多冷饮。冷饮好吃,但也不能无节制地猛吃猛喝,这样会把胃液稀释,造成胃中正常菌群的紊乱,降低了局部抵抗力,为致病菌的侵入创造了条件,容易发生腹泻。 三、不宜保存剩饭剩菜。气温升高时,即使不过夜的饭菜,也要及时冷藏,不可在常温下保存。日常做饭,尽量本着吃多少做多少的原则,尽量不剩饭菜,未吃完的剩饭菜一定要在冰箱里冷藏保存,而且最好用保鲜膜包好,以防食物在冰箱内交叉污染。 四、餐馆就餐少点凉菜。到餐馆就餐,点菜时尽量多点热菜,吃剩的蔬菜也不宜打包。如果要举办婚宴、生日宴等较大宴会,要选择有足够接待能力的饭店,因为需要在开席前很久就把一些菜肴的成品或者半成品做出,如果没有相应条件食物保存不当,极易变质。 五、防止蔬菜农药残留中毒。现在许多农户为了防止蔬菜生病虫,在蔬菜生长期会喷撒各种农药。因此,居民在购买蔬菜时最好去正规市场,如果蔬菜可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