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关系理论

国际关系理论
国际关系理论

1、国际政治行为体:指的是国际社会中拥有自己特殊利益,参与对外政治活动并发挥与自己职能相符作用的实体。

2、国际政治体系:指国际政治行为体间相互作用而形成的既对立又统一的有机整体。

3、国际政治的结构:也称国际格局,指的是活跃于世界舞台的主要行为体间相互作用和组合而形成的一种结构。

4、国际关系:是指处于世界体系内各主权国家和其他独立实体之间的多层次关系—集团、国家、跨国公司、区域共同体、国际组织等之间的关系和多维性关系—政治、经济、军事、外交、文化等方面的关系。国际关系理论则是描述、解释、研究、估价和预测这些关系的现状与发展的理论。

5、国际关系理论:作为一种学术总称,是指研究各种国与国之间关系的科学分析框架和理论体系。

6、国际关系:简单来说,就是研究以国家为主体的国际行为体的跨国互动关系,并从国际政治视角研究影响这种互动的一切因素的学科。

7、均势:是一种分析概念,反映国际政治中权力均衡和不均衡的各种态势及其权利态势转变的各种结果。

8、均势:是表示一种力量的均衡、国际斗争中一种特殊的稳定状态、处理国际关系的一种特殊手段、处理国际关系的一种政策。

9、均势:从客观上看,是指国家间或其他国际主体间在利益关系的相互作用下,国际社会各种势力相互作用和牵制,彼此抵消形成的一种特殊稳定状态。从主观上看,指一些国家或国际社会主体所奉行的外交政策和原则,是一种追求稳定的艺术与策略。

10、认同:来自社会心理学,指某行为体

11、理论:由实践概括出来的,关于自然界和社会的知识的有系统的结论。

12、思想:客观存在反映在人的意识中,经过思维活动而产生的结果(具有阶级性)

13、观念:思想意识,是客观事物在人脑里留下的概括性的形象,有时是一种表象。

14、学说:学术上系统的主张或见解。

15、均势:由多种制动力构成的一种系统内部的稳定状况。

16、现代主义:指一种文化,是文艺复兴、启蒙运动依赖的文化,张扬理性、自由,破除封建因素在内,也是西方历史、文化的符号。

17、后现代主义:一种涵盖了人文学科、社会学科和自然学科的几乎所有学科的“理论集群”。

18、后现代主义:从认识论上,即打破人们习以为常的思维方式、认知方式,对任何现象持否定态度,方法上强调多元化,而不是二元对立,价值论上强调对以往的一概否定,把被忽视、被边缘化的东西重新重视。

19、博弈论:又称对策论或游戏理论,是决策主体在相互对抗中,双方或多方相互依存的一系列策略和行动的过程集合。

20、广义的冷战思维:在冷战期间,两大集团对峙、两大超级大国争霸的过程中,形成的处理国家间关系、解决国际争端的一种思维模式,实质是一时形态对立划线。

21、狭义的冷战思维:冷战结束后,西方大国尤其是美国的保守势力妄图建立单极世界、推行霸主的一种意识形态与观念,是一种对手思维,绝对安全,不理解别国的利益需要,强权政治,用争霸史、挑战史的眼光看待新兴国家,推行渔翁战术。

22、国际机制:在某一特定的国际关系领域中,各个行为主体的愿望汇聚而成的一整套明示或默示的原则、规范、规则和决策程序。其中原则是对事实、因果关系及公正的信念;规范是由权利与义务所确定的行为标准;规则是对行为的特别规定或禁令;决策程序则是做出和执行共同选择时所通行的实践。

23、国际机制:指有关国际关系特定问题领域的、政府同意建立的有专门成套规则的制度。

1、国际关系理论的研究对象和内容:国际政治、国际经济、国际法、国际组织、国际军事战略、外交政策、国际伦理、国际教育、国际关系社会学和国际关系心理学。其中最重要的国际政治和国际经济,前者是国际关系中最核心的因素,后者是最活跃的因素。

2、国际关系理论的理论渊源:历史学、政治学、哲学、地理学、国际法学、政治经济学。

3、国际关系理论的研究领域:历史、政治、经济、地理、人口、外交、国际法、伦理学、宗教、科技等。

4、国际关系理论的发展历程:

①一战时期:国际关系理论是权力政治的潜台词,冲突、暴力不可避免,国际关系中道德、民主、伦理、正义是相对的,受制于权力政治,同时列宁发现帝国主义的政治经济发展不平衡规律,认为帝国主义战争不可避免。

②卡尔《二十年危机》:权力是政治活动的主要因素;道德、民主、正义是相对的,是权力的产物;政治不能脱离权力,政治活动是权力与道德的结合。两战期间,理想主义学派占据主导地位。

③二战后:现实主义学派占据主导地位,标志着国际关系理论走向成熟。

④20世纪60年代初,行为主义革命,社会主义阵营内部分裂,第三世界崛起。

⑤20世纪70年代被称为“后行为主义阶段”和“新现实主义阶段”。

⑥20世纪80年代,新自由主义学派挑战新现实主义学派。

⑦20世纪90年代后,制度主义成为及关系分析的一个主要框架,引入经济学概念。

5、均势理论经历的阶段:

①1815—1914年:Ⅰ、三个阶段:梅特涅体系(1815—1854)、俾斯麦体系(1854—1907)、两大军事集团对峙(1907—1914)Ⅱ、均势的核心在于防止单方面优势的获得或者说单翼霸权的出现,实现和平稳定、自身结构。Ⅲ、梅特涅体系的特点:防止任何一个国家遭受侵略,利益均沾,并使大国获益合法化;脆弱性;不稳定性。Ⅳ、俾斯麦体系的特点:意识形态因素兴起,包括民族主义;外交事务不再是精英事物,公众的作用上升;经济利益集团形成,对国家政策施压;军官演变成强有力的军事压力集团。

Ⅴ、1907—1914年体系的特点:分散的自动调节体系;每个大国为保持平衡必须承担相应的义务,均势成为理性的产物;有一个平衡者在其中起平衡作用;各方所追求的目标十分有限,不是一种零和游戏;均势体系不是消除战争的工具,战争成为手段是被允许的。

②1919—1939年:Ⅰ、世界局势发生变化:美国成为世界性强国,走上了向外扩张道路,回到了欧洲;十月社会主义革命胜利,世界上出现了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欧洲不再是铁板一块(最深刻的变化);意识形态因素成为国际关系中至关重要的因素。Ⅱ、特点:主要资本主义瓜分世界完毕,但分配不均,隐藏了矛盾;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因害怕苏联而联合对抗苏联;给德国的崛起留有后路。

Ⅲ、结论:一战后欧洲均势不复存在;凡尔赛会议解决德国问题(领土、赔款、海外殖民地)以及对付社会主义的兴起;出现了两大世界体系的均势(资本主义世界内部及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之间)。

③二战后:Ⅰ、最大的资本主义国家和社会主义国家成为战胜国,因意识形态而于战后瓜分实力范围,并争夺和冲突。Ⅱ、特点:大规模的杀伤性武器的出现,对国家间关系起主导作用;美国回到欧洲,成为世界“均势”的操纵者;美国通跨大西洋合作建立均势,世界权力中心始终在欧洲;世界均势体系中的角色相对减少(美苏),形成“两极均势”;美苏两国之间的“均势”实质上不存在,而是包裹着意识形态的外交,是不均衡的,实质上是意识形态的均势;美苏均势因意识形态包裹是“恐怖平衡”。

6、均势的积极作用:防止建立世界霸权;建立均势体系,保障国际秩序的稳定与安全;抑制战争的爆发;小国、弱国可以通过推行均势战略,来保护自己的利益和国家安全。

7、均势的缺点:

①不确定性:对实力的估量、评判以及比较时没有一个十分可信的方法。

②不现实性:在国际社会中,每个国家都有最大限度增强自己实力的欲望,都在力争一个起码的安全保障而不是力量均衡。

③不充分性:均势在某些方面有一些局限和弊端。

8、均势的局限和弊端:均势战略并不能从根本上消除战争,实现真正和平;大国常以反对别国霸权,维持均势为名而谋求本国霸权之实;均势的基础是权力关系,均势战略常常为大国服务,而小国和弱国往往成为均势的牺牲品。

9、1979年新现实主义的突破:提出以国际系统结构为研究中心,是结构分析模式。

①把国际系统结构的概念引入现实主义的分析框架,认为任何系统都有自在性、独立性,使之成为影响国

家行为的变量。

②认为权力虽重要但只是一种有用的手段,国家更重视安全(最重要的突破)。

③分析国际问题的视角发生了重大转变,从体系层次入手,更重视力量布局及其互动。

④对国际关系中因果关系的修正,从古典的单向转向互动双向性。

⑤在研究方法上吸收了行为主义的定量分析法,更偏重于推断演绎。

10、新现实主义对经典现实主义的修正:

①新现实主义认为权力虽然重要,但是更关注安全而非权力,而现实主义更重视权力,这是最大的修正。

②在国际关系的因果关系上,现实主义强调世界由互动国家组成,“原因”是趋向于一个方向,而新现实主义认为因果关系是双向作用的结果。此外,不仅同一个层次的行为体之间有双向的互动,而且新现实主义认为,对国际原因的考察,不能从单位(单元)的层次,而必须从结构(系统)的层次上进行分析。

③新现实主义将国际政治的对抗本质归结为主权国家间的无政府状态,而现实主义将国际政治对抗性本质归结为人性本恶。

④两者都认为,不同国家的行为方式导致不同的结果。但是,现实主义强调互动单位的作用,而新现实主义强调结构对互动单位的影响;现实主义强调无政府状态,但否认这是一种特征性的结构,而新现实主义认为“自治”是在结构层次上无政府状态的对应物。

⑤在研究方法上,现实主义强调归纳综合的方法,而新现实主义强调推断演义的方法。

11、文明冲突论的实质是冷战思维的延续,只不过把内容转化为文化软实力,巧实力更多是一种艺术。

12、新—新之争的三个方面:

①现实主义强调国家中心,自由主义强调全球的相互依赖、多元化趋势。

②现实主义认为国家的生存是第一位的,要尽力发展实力,维护优势地位;自由主义认为国际关系趋于缓和,军事实力作用下降,合作领域扩大,权力不再是唯一方面,国家利益内涵在扩大,经济技术合作的国际关系主导。

③在方法上,现实主义强调体系、权力分配模式,大国互动核心就是权力分配;自由主义更强调权力的均衡状态,不仅仅是大国间关系。

13、新—新之争的主要分歧:关于无政府状态的性质、作用、结果-----关于国际合作-----关于收益-----关于国家优先目标-----关于意图和实力------关于制度和机制。

14、新—新之争的内容:

①都承认了无政府状态,但对性质、作用、结果有不同看法:新现实主义十分重视它的作用,但新自由主义不以为然。

②在合作的可行性与可靠性上,新现实主义认为有合作但成本很高,很难维持,国际合作更依赖于国家权力,但新自由主义认为可以通过机制来维持国际合作。

③新现实主义强调从国际合作中获得相对收益,而新自由主义重视绝对收益。

④都关注福利和国家的经济安全,但新自由主义更关心福利的实现,新现实主义则与政治密不可分,更关注综合安全。

⑤新现实主义更关注实力尤其是军事实力而非意图,意图就是由实力决定的,新自由主义更关注意图、偏好和价值选择。

⑥都承认机制和制度的作用,但新现实主义更强调缺少权威的无政府状态下有限的国际组织、机构发挥的协调作用,而新自由主义虽然承认无政府状态,但认可制度、机制可以规范秩序,发挥作用,降低交易成本,减少冲突的风险。

15、新自由主义与新现实主义:

新现实主义新自由主义

主要问题战争根源、和平条件社会、经济、环境等问题

当前的国际体系概念结构无政府状态全球社会、符合相互依存

主要角色民族国家国家以及非国家(国际组织、个人)

主要动机国家利益、安全、权力人类需要

体质变革可能性低高

理论来源政治学、历史学、经济学广义的社会科学、自然科学、技术科学

16、后现代主义对传统理论的挑战:

①根本性的批批判,对所有传统理论进行批判:认为国际社会不存在普遍法则,提倡多元、多范式、多理论,反对二元对立分析模式。

②认为整个世界不是二元结构,应看成文本,在文本中比较,提倡对文本阅读,否定传统话语和研究方法,认为没有真理可言,真理即知识霸权。

③在研究方法上,反省、结构,不需要理性和逻辑分析,依靠直觉解释文本,否定传统,强调延异。

17、后现代主义的基本观点:

①批判国家主义:对国家主权进行重读,否定国家中心论;国家行为体不是单一意图的行为体,以及超国家现象、行为体、机制的出现;认为非国家行为体无所不包,利益集团、个人、社团等;认为国家即提供公共物品,保障公共福利,解决搭便车问题。

②解构国家主权及其排他性、至高无上性:国内政治与国际政治相互交融,提出国际主权概念;认为未来国际社会是多元客观的政治共同体。

③双重解读“国际社会无政府状态问题”:国家间往往表现为认同、秩序、进步(在合法力量推动下);认为国际社会无政府状态即缺乏全球性规则。

④解读权力与知识的关系:权利创造知识,存在权力霸权和知识霸权,知识服务权力,不存在知识真理,知识真理即霸权。

18、后现代主义的理论主张:

①批判主流国际关系研究的局限于狭隘,提出国际关系理论范式要多元化、多方位低解释国际社会。

②将国际关系中的权力与知识联系起来,认为权力制造知识,两者之间存在相互连接关系。

③强调文本研究,主张进行双重阅读。

19、后现代主义的推动作用:

①有助于克服欧洲中心论或西方中心论

②有助于消除狭隘的实证主义学,推动国际关系理论向前发展

③有助于扩大国际关系研究视野

20、后现代主义的缺陷:

①只破不立,或者更强调破,而忽视立,只迈出半步

②概念晦涩难懂,难以扩大普及

③涉及的问题过于宽泛,无所不包

④在逻辑上存在失控的危险

21、建构主义的贡献:

①推动国际政治社会学研究的深入发展

②确立了国际关系研究中实践理性的地位

③为国际关系理论的多元发展和未来可能的综合提供条件

22、女性主义的产生背景:

①妇女运动的发展以及人文社会科学中性别眼见得深入发展提供了理论上的准备:1975年第一次世界妇女大会。

②国际关系发展的现实提供了肥沃的土壤:60年代的大分化、大改组、70年代的是有危机,使研究眼光转向经济领域和国际组织、机制的发展以及贫富差距、环境等过去边缘化的主题。

③各种国际关系理论流派的积极探索为其提供了学术空间。

23、女性主义的发展历程:

①初创、萌芽时期:20世纪60年代西方兴起的第二次妇女运动浪潮波及理论研究的各个领域,主题是社

会性别与权力、妇女与战争。

②20世纪80—90年代,大批研究文献涌现。

③21世纪的新发展:伦敦经济学院、社会性别研究所。

24、女性主义的理论贡献:

①将妇女的声音引入国际关系的分析中,更突出体现国际关系理论的整体性。

②对现实主义传统学派的挑战,对低级政治的关注,促进了研究多元化,丰富、补充、完善国际关系理论。

③在理论框架上实现了突破,有破有立。

25、女性主义的缺陷:

①流派内观点分歧大,派别林立,理论体系不完整,立场不同。

②忽视了发展中国家的妇女声音,西方中心色彩并无改观。

③主要是对传统理论的批评,对国家间关系、南北问题关注不够,解释力有限,聚焦领域有限。

26、国家利益概念的形成与发展:

①前提条件—近代民族国家的出现;民族主义的兴起,产生民族认同感。

②重要本质—自私性。

③经历阶段—国家至上阶段、王朝利益阶段、真正意义上的国家利益阶段。

27、国家利益的扩展:经济—制度—文化—人才—军事

①经济利益地位日益重要,具有恒久性;

②制度或机制的扩展,制度的影响力或榜样力量,规则的制定是多方博弈的结果,国际机制制度化;

③文化优越感即文化推广,传播本国文化,建构认同感,形成文化优势;

④人才的扩展,人员交往规模、方式,人才争夺是重要领域;

⑤军事领域的扩展,核威慑时代,大规模杀伤性武器时代,军事实力的威慑力、遏制力和影响力仍是核心。

28、国家利益的层次:生存层次(维护国民生命安全,国家领土、主权完整);民众福利与幸福;政府体系的自主或自决。

29、国家利益的特征:主观性与客观性的统一、全民性与阶级性的统一、持久性与动态性的统一、私有性与公有性的统一、抽象性与具体性的统一、特殊性与普遍性的统一。

30、国家利益的实现条件:是否具有正义性;适当与否(合理性);国内民众支持与否;时机成熟与否;国家综合实力的运用;对外战略的制定与实施是否符合国际法准则、国际环境,是否尊重他国合法权益,是否符合世界发展的趋势和要求。

32、二战以来的特点:局部战争频发

①客观上更多选择威慑。

②当今国家可称为一种“虚体国家”,疆域、边界概念多元化。

③国家利益的实现途径主要转向经济手段,地缘经济崛起。

④交往载体—文化方面。

⑤国家形象、国家公关战略的重要性日益显现。

⑥在文化的碰撞中实现国家利益。

33、对文明冲突论的评价:

①亨廷顿以文明为范式立说,为全面理解国际政治提供了一个全新视角。

②亨廷顿关于冷战后时代世界冲突的根本原因的分析存在本质错误。

③文明冲突论掩盖了世界新型对抗的真相,其实质就是为美国霸权主义提供理论依据和行动纲领。

34、文明冲突的理由:文明之间的差异是根本性的(主义不相容);人们对文明差异的认同;整个世界经济现代化和变革的进程;文化集团对立;文化特性的独立性和难以改变的习性;共同文明的构想。

35、博弈论的基本要素:弈者、收益、规则、信息条件、策略、进行博弈的整体环境、动态的相互作用。

36、博弈论的评价:

①积极性:分析利益分配的工具,提供新的视角研读国际关系;随相互依赖而加强,在全球性问题上有一

定的解释力。

②局限性:在复杂国际关系中,博弈模型单一、简单。

37、国际政治经济学的研究方法:经济和社会历史方法、国际机制分析方法、公共选择方法、马克思主义研究方法、实证研究方法、理性选择理论、博弈论、国际机制理论

38、国际政治经济学的研究范围:全球范围内政治经济互动的基本原理;对当代资本主义现状和发展趋势的分析;对国际秩序的研究;对不发达问题的原因和出路的研究;对国际政治经济合作的研究,尤其是国际组织、国际机制;对国际货币、贸易、投资体系的研究;对各国对外政策中经济因素的研究。

39、国际政治经济学的产生背景:20世纪60年代末,布雷顿森林体系面临土崩瓦解,国际货币危机频繁发生,世界经济发展停滞不前,保护主义在西方发达国家抬头;20世纪70年代后,世界性的经济危机使资本主义世界内部困扰不断,政治经济力量对比发生巨大变化;第三世界迅速崛起,对西方垄断资本主义国家在国际事务中的支配地位形成了严重挑战;科学技术迅猛发展,一体化进程不断推进,全球政治经济相互依赖程度不断加深。

40、国际政治经济学的发展新趋向:更关注国内问题,国内利益集团间博弈,贸易投资自由化;更关注国家间的互动和合作,越来越多的国际机制被建构;更关注信息交流的平等化,建立互信、信息的完整性;更关注国内与国际的互动。

41、国际政治经济学的总体评价:不是简单的新—新之后的融合,是冷战后各种流派的综合;既不同于其他流派分支,是冷战后国际关系理论的大综合;涵盖广;解释力强;庞杂;过于庞杂,是美国的新遏制经济学,更关注国内是一种倒退,以发达国家为中心。

42、依附理论的观点:主要探讨南北的(经济关系)--摆脱依附;认为依附就是一种状态,一些国家受制于另一些国家的经济发展;发达和不发达,依附于八强都是由资本主义制度产生的,根源在于不合理的政治经济秩序;发展中国家不能照搬发达国家的发展模式与政策,主张走自己的路;对经典著作中的方法、理论加以运用、创新和发展;整个世界就是一个资本主义世界市场,是不平衡贸易、不等价交换,二元结构;对西方中心持否定态度,强调解决南北问题。

43、世界体系理论的观点(沃勒斯坦):世界体系是一个体系,是资本主义体系,核心—半边缘—边缘结构中循环,进程就是扩展,边缘化或者融入体系。

44、相互依存论的观点:

45、国际机制的历史背景:美国霸权衰弱后,国际形势缓和,美国进行战略收缩,中间国家发展空间增大,相互依赖光年被广泛接受。

46、国际机制论的局限性:缺少完整体系,甚至连概念都不清晰;概念模糊,百家争鸣,随意性阻碍了完整体系的建立;理论体系的不完整性,缺少应用性,属边缘性理论分支;对国内因素重视不够;反映的基本上是美国的价值观、美国文化,是一种知识霸权;对利益的分析具有一定的狭隘性;运用上有难度,所涉及的问题领域广泛。

47、国际机制的积极性:通过多种方式降低交易成本;通过规则制约国家行为;通过合作规范国家作为。

48、国际机制的局限性:妥协性;发展滞后性使作用受制约;集中体现了霸权国的利益。

简明国际关系史模拟题

名词专题部分

战争:

22.朝鲜战争、23.中东六·五战争、24.第四次中东战争、25.两伊战争、26.海湾战争、27.波黑冲突、28.科索沃战争、29.伊拉克战争。

文件:

38.“铁幕演说”、41.“蒙巴顿分治方案”、42.《布鲁塞尔条约》、44.《中苏友好同盟互助条约》、45.《日美安全条约》、47.《旧金山对日和约》、48.《日美共同合作与安全条约》、

49.《日内瓦协议》、50.《伦敦-巴黎协定》、51.《防止核武器扩散条约》、52.《美苏限制反弹道导弹系统条约》、53.《赫尔辛基宣言》、55.《洛美协定》、59.《东南亚友好合作条约》、61.《马斯特里赫特条约》、62.《京都议定书》、63.“PKO法案”、64.《华盛顿宣言》、65.《代顿协议》、66.《全面禁止核试验条约》、69.《尼斯条约》、70.《南海各方行动宣言》、71.日本“有事三法案”、

会议: 9.波茨坦会议、10.开罗会议、11.布雷顿森林会议、12.旧金山会议、13.雅尔塔会议、14.亚非会议(万隆会议)。

人物: 6.丘吉尔、7.乔治·凯南、8.戴高乐、9.阿拉法特。

组织8.联合国、9.国际货币基金组织、10.国际复兴开发银行、12.阿拉伯国家联盟、13.北大西洋公约组织、14.华沙条约组织、15.美洲国家组织、16.经济互助委员会、17.欧洲共产党与工人党情报局、18.关税与贸易总协定、19.欧洲经济共同体、20.欧佩克、22.巴勒斯坦解放组织、23.不结盟运动、24.77国集团、25.东南亚国家联盟、26.非洲统一组织、27.欧洲安全与合作组织、28.西方8国集团、29.里约集团、30.“哈马斯”、31.独立国家联合体、32.亚太经济合作组织、36.南亚区域合作联盟、37.世界贸易组织、38.上海合作组织、39.非洲联盟、40.10+3合作、41.东盟地区论坛(ARF)、

事件: 17.第一次柏林危机、18.苏伊士运河事件、19.古巴导弹危机、20.债务危机、21.朝鲜核危机。

政策: 7.杜鲁门主义、8.三环外交、9.马歇尔计划、10.第四点计划、11.犹太复国主义、12.和平共处五项原则、13.多米诺骨牌理论、14.日内瓦会议、15.“三和”路线、16.舒曼计划、17.艾森豪威尔主义、18.“和平”战略、19.戴高乐主义、20.新东方政策、21.勃烈日涅夫主义、23.尼克松主义、25卡特主义、26.世界秩序政策、27.新遏制战略、28.外交新思维、29.里根主义、30.超越遏制战略、31.环太平洋经济合作构想、32.美国的“世界新秩序”、33.北约和平伙伴关系计划、35.参与与扩展战略、36.布什主义、37.恐怖主义、38.伊斯兰原教旨主义、

其它: 11.雅尔塔体制、12.克什米尔问题、13.第三世界、14.冷战、15.第三条道路。

简答分析论述部分

14.试述二战后西方同盟体系和社会主义同盟体系的形成与发展。

15.试分析二战后亚洲国家先于非洲国家获得全面独立的原因。

16.试分析二战后美苏冷战的表现及产生的原因。

17.试分析二战后初期苏联对外政策的两重性及其原因。

18.试述马歇尔计划提出的背景、主要内容及其影响。

19.试述《北大西洋公约》的缔结和北约组织建立的背景、过程及其影响。

20.试述20世纪50年代西方同盟体系进一步扩大的主要表现。

21.试析二战后苏联成为世界大国的原因。

22.试述二战后苏联对外战略的演变。

23.试析二战后大多数发展中国家走上资本主义道路的原因。

24.试述20世纪60年代两大阵营内部关系的变化。

25.试述20世纪70年代初美国外交政策调整的背景、内容及其影响。

26.试述二战以后日本对外政策的演变过程。

27.试述二战以后美苏关系三次缓和的背景、原因及表现。

28.试述20世纪80年代后半期苏联外交政策调整的背景、内容及其影响。

29.为什么说世界正在走向多极化?

32.试述朝鲜半岛核危机问题的历史由来及其实质。

35.试分析老布什政府时期美国超越遏制战略提出的背景、内容和特点。

36.试分析冷战后日本防卫政策的变化。

37.试分析克林顿政府时期美国对外政策。

38.试分析冷战后北约的新变化。

39.试分析冷战后亚太地区政局相对稳定的原因。

40.试分析世界政治多极化问题。

41.简述联合国的创建过程及其宗旨、原则和意义。

42.简述中国在联合国安理会改革方面的立场及主张。

43.试述冷战后日本的外交政策。

45.试述《欧盟宪法条约》签署的背景及其内容、意义和面临的挑战。

第一套

一.名词解释(7分*5)

1.《巴黎协定》

2.戴高乐

3.里约集团

4. 8·19事件

5.第二代维和行动

二. 简答题(25分*3)

1. 1959年美苏戴维营首脑会谈的背景。

2. 十月战争及其对中东局势的影响。

3.简述尼克松主义及其三大支柱。

三. 论述(40分)

试述冷战后欧洲一体化的发展。

第二套

一. 名词解释(7分*5)

1.《巴黎条约》

2. 亚非会议

3. 孔塔多拉集团

4.叶利钦

5. 《欧洲经济区协定》

二.简答题(25分*3)

1. 蒙巴顿分治方案及其造成的影响。

2. 艾森豪威尔主义及其出台的背景和影响。

3. 20世纪70年代中后期苏联扩张浪潮的背景和表现。

三.论述(40分)

试述冷战后美国对外政策的演变。

第三套

一. 名词解释(7分*5)

1."三和"路线

2.西欧联盟

3. 纳赛尔

4.《新日美防卫合作指针》

5. 9·11事件

二.简答题(25分*3)

1.戴高乐主义及其对法国外交政策的影响。

2.里根新遏制政策及其出台的背景。

3.马德里和会召开的背景及其主要成果。

三.论述题(40分)

试述戈尔巴乔夫外交"新思维"及其对国际局势的主要影响。

第四套

一. 名词解释(7分*5)

1.不结盟运动

2.第二次柏林危机

3.《洛美协定》

4.米洛舍维奇

5.《单一欧洲法案》

二.简答题(25分*3)

1.1955年四大国首脑日内瓦会议召开的背景。

2.苏伊士运河战争及其对中东局势的影响。

3.冷战后日本对外政策的主要表现。

三. 论述题(40分)

试述冷战初期美国将西欧纳入遏制苏联轨道的过程。

第五套

一. 名词解释(7分*5)

1.经互会

2."六天战争"

3. 北方四岛

4. 莱赫·瓦文萨

5.《阿姆斯特丹条约》

二.简答题(25分*3)

1. 联邦德国"新东方政策"出台的背景及其主要的影响。

2. 超越遏制战略出台的背景及其主要内容。

3. 科索沃战争爆发的原因及其结局。

三. 论述题(40分)

试述冷战期间印度支那局势的演变过程。

第六套

一. 名词解释(7分*5)

1.七十七国集团

2.《东方条约》

3.团结工会

4.中曾根康弘

5.独联体

二.简答题(25分*3)

1.马歇尔计划出台的背景及其影响。

2.美苏中导条约及其签署的背景。

3.海湾战争爆发的原因及其结局。

三. 论述题(40分)

试述20世纪70年代初期美苏缓和的原因及表现。

第七套

一.名词解释(7分*5)

1.罗斯福世界蓝图

2.普利文计划

3.南南合作

4.卡特

5.《代顿协议》

二.简答题(25分*3)

1.1956年波匈事件爆发的背景及影响。

2.中欧裁军会议召开的背景及其失败的原因。

3.20世纪80年代拉美债务危机爆发的原因。

三.论述题(40分)

冷战后俄罗斯外交政策的演变。

第八套

一.名词解释(7分*5)

1.杜鲁门主义

2.恩克鲁玛

3.《欧洲常规武装力量条约》

4.APEC

5.奉辛比克党

二.简答题(25分*3)

1.第一次中东战争爆发的原因及对中东局势的影响。

2.1967年美苏首脑葛拉斯堡罗会谈的背景。

3.上海合作组织及其成立的背景。

三.论述题(40分)

试述美国卡特时期的对外战略的演变。

第九套

一.名词解释(7分*5)

1.东京审判

2.波兹南事件

3.东南亚国家联盟

4.塔利班

5.《尼斯条约》

二.简答题(25分*3)

1.不结盟运动兴起的背景及其影响。

2.低烈度战争战略及其出台的背景。

3.苏联在外交新思维的推动下对外政策的调整。

三.论述题(40分)

试述克林顿政府的参与和扩展战略。

第十套

一.名词解释(7分*5)

1.《奥地利国家条约》

2. 华约组织

3."非国大"

4.哈佛计划

5.欧元

二.简答题(25分*3)

1.新灵活反应战略出台的背景。

2.《东南亚友好合作条约》及其签署的背景。

3.简述冷战后北约集团的发展情况。

三.论述题(40分)

试述冷战形成过程中的重大事件。

国际关系理论

国际关系理论 两极稳定论:沃尔兹认为,在两极世界中,主要国家对其相对权力地位估计错误的可能性较低,不确定的潜在威胁较少,大国精力集中,所以因判断失误而发动战争的可能性较小。各极能力较强,减少了其他行为体对大国的危害。 多极稳定论:多伊奇和辛格为多极结构比较稳定,因为体系中有几个主要国家,他们之间互动的机会较多,国家之间因此会形成相互交织的利益,从而减少它们之间的敌意,抑制冲突。例如,尽管国家A在某一个问题上与国家B意见不同,但是它需要国家B的支持来处理它与国家C之间的问题,因为在这个问题上,国家A和国家B的共同利益都遭到了国家C 的反对。这样,体系本身的灵活性就增大了,形成两大敌对集团的可能就相应地减少了,因而,体系性战争行为也会随之减少。 霸权稳定论:单极结构是最稳定的结构。在单极结构中,霸权国家有能力,也有意愿维护国际体系的稳定,提供公共物品,抑制冲突,因为霸权国在体系内受到的限制最小,获得利益最大,维护体系的稳定和延续是霸权国最为重要的利益。此外,其他国家与霸权国有着较大的实力差距,因此无力也不愿与霸权国发生战争。 霸权稳定论声称,当国际经济体系内出现一个单独的支配性强国时,一个开放的国际体系最有可能出现。金德尔伯格认为,大萧条是典型的市场失灵,而其原因就在于当时国际金融领域缺少一个实力强大的借贷国,因为只有霸主国才有能力和兴趣维持一个对公众有利、稳定的金融体系。吉尔平和克拉斯勒认为国家对于利益的最大化非常感兴趣。但是,利益的获得可能引起相关利益分配上得与失的冲突。权力分配是关键的解释性变量,因为权力将决定管理跨国公司的规则和对外贸易的开放或封闭程度。在国际经济体系中,所有国家追求的目标简单明了,即经济的效用、增长、社会稳定和政治影响。一个开放的世界体系能够以有限的社会动荡换取经济的增长和提高对支配性权力的政治影响,所以对于霸权国而言,一个开放的体系是确保其实现这些目标的最佳途径。霸权国的公司最具竞争力,且最易获得资本,因而在开放的体系中获益最大。 对霸权稳定论的批判。蒂莫希·麦克昂提出,英国在19世纪的行为与霸权稳定论并不相符。阿瑟·斯坦认为,19世纪的贸易自由化措施并不是出自霸权政策,而是出自不对称的交易行为。戴维·雷克和邓肯·斯奈达尔表示,享有支配性权力的国家并非是惟一与开放的经济体系利益一致的行为体。从与霸权稳定论完全一致的本体论和认识论的假想进行推断, 他们发现少数领先的国家也有兴趣和能力支持一个开放的体系。 霸权周期理论/长周期理论:莫德尔斯基认为,全球性政治体系领导权的更替存在着周期,这一周期包括四个阶段:(1)全球战争阶段,其特征是大范围严重的暴力,全球性战争将决定霸主更替,宣告全球政治体系产生新的领导,进入实力高度集中的新阶段。(2)世界权力阶段,在该阶段,某个民族国家有实力成为全球领导者并执行新的计划;(3)权威丧失阶段,这个阶段里,提出了世界领导者的合法性问题,新的问题进入了全球议程;(4)权力分散阶段,在该阶段,世界领导国的权力衰落到低点,一个或多个挑战国(原来可能是全球领导者的盟国)组织起新的同盟,向领导国发起挑战。根据长周期理论,崛起的大国要获得体系的领导权,必将经历全球战争。全球战争是体系领导国的选择机制,也是世界政治体系循环周期的一部分,发挥着不可替代的自然选择作用。因此,长周期理论认为,全球战争将继续下去,除非出现某种替代性的全球决策机制,能够决定体系领导权的归属。 权力转移理论:奥根斯基。强调权力分配的变化会增加战争爆发的危险。奥根斯基认为,当权力差距缩小时,尤其是一个敌对的力图改变现状的挑战者与曾经较为强大的现状维持者之间实力接近时,战争的可能性就会增加。换言之,战争源于大国间的增长速度不同,特别是当主导国与挑战者增长速度的不同使后者能够超越前者时。与吉尔平所不同的是,奥根斯基不仅认为居于主导地位的国家可能对挑战者进行防御性打击,而且认为挑战者如果认识到

当代西方国际关系理论重点

当代西方国际关系理 1.国际关系理论 (1)概念 广义:作为一种学术总称,国际关系理论意指研究国与国之间关系的科学分析框架和理论体系。 具体:国际关系理论就是描述、解释、研究、评价和预测国际关系的现状与发展的理论(或者叫学说)。 (2)国际关系 综上,国际关系是指处于世界体系各主权国家和其他独立实体之间的多层次关系(集团、国家、跨国公司、区域共同体、国际组织之间)和多维性关系(政治、经济、军事、外交、文化等方面)。 (3)研究对象和容 研究对象:国家间关系——国家与非国家行为体——非国家行为体之间 昆西·赖特的16个核心容 卡尔·多伊奇的12个基本问题 国际与世界 战争与和平 力量与弱点 繁荣与贫困 自由与压迫 国际政治与国际社会世界人口与粮食、资源以及环境跨国过程与相互依存 感觉与错觉 活力与革命 革命与稳定 同一性与变革性 研究容

国际政治国际经济国际法国际伦理国际组织国际教育 国际军事战略国际关系社会学外交战略 国际关系心理学 (4)国际关系理论与历史的关系 国际关系理论是历史的产物,历史(国际关系史)是国际关系理论产生的基础 国际关系理论是一种思维科学,其本质是历史 检验真理的标准是实践。国际关系理论服务于历史实践并接受现实历史(国际关系)的检验 (5)如何构建国际关系理论 国际关系研究者应当接近国际关系的现实,不断增加、充实研究国际问题的实证容 在整个构建过程中,应当视国际关系为一个分离出来的、独立的研究领域 努力去发现该领域的原理和规则,并寻求能说明这些已经发现的原理和规则的途径 2.人名 (1)莱因霍尔德·尼布尔P57 1人的原罪说。 2人与集体:只有信仰基督教,才能得救。 3权力和冲突时人类社会的必然产物。 4道德与权力的关系:正义有赖于均势。 5尼布尔对理想主义的批评。 (尼布尔把理想主义概括为6个方面) ①相信社会无知导致社会不公,教育和智慧可以改变社会无知; ②相信文明变得越来越道德; ③人的性格将会由公正所制约; ④相信祈求会带来友善; ⑤知识会克服人的私欲; ⑥战争是愚昧的并且将会屈从于理智。 总结理想主义的失败是由于他们忽视了人的生命和人的生存之间会不可避免的发生冲突的悲剧。 (2)汉斯·摩根索P66 汉斯·摩根索现实主义六论: 1政治受到植根于人性的客观法则的支配。 2以权力界定利益的概念是政治现实主义研究国际政治的主要标志性特征。 3以权力界定利益的核心概念是普遍适用的,客观存在,但并非一成不变。 4政治现实主义意识到整治行动的道义,个人和国家都必须依据普遍的道德原则来判断任何

再议未来20年国际关系发展趋势重点

再议未来20年国际关系发展趋势 编者按:9月5日,本报评论周刊刊发王逸舟先生所作《未来20年国际关系发展趋势及中国的应对》一文后,收到很多读者的积极反馈。事实上,在王逸舟先生看来,除该文所分析的国际制度存在网络化、新旧交替矛盾加剧,及军事优先性下降等三个趋势之外,未来国际关系的变化还存在其它几个值得关注的趋势和脉络。今年以来,无论是中美、中日、中欧,还是中国与东南亚邻邦之间的关系都出现了不少新的变数,中国外交面临不小的挑战。这一背景下,王逸舟先生特再次撰文分析国际关系与制度发展相关动态,以为读者理解中国应对之道及国家中长期战略提供一些参考性思路。 技术进步等后发因素重要性上升 仔细追踪不难发现,当代国际关系和国际制度里一如既往存在着激烈争夺、“下先手棋”的局面,只是这种较量在不同时期和领域有着不同的方式与表现。这里只从三个角度略作透视。 其一是地缘政治学说的不同阶段与特征。近代早期有所谓的“陆权论”;19世纪又有美国海军军官马汉提出的“海权论”。20世纪前半叶,西方一些地缘政治学家通过对飞行器技术改善造成的后果的考察,创立了新的“空权论”(制空权学说)。由此不难发现,21世纪综合国力竞赛,将在更高、更大、更深的地球空间展开,深海、大洋、极地或外空可能体现出传统领土主权和政府权力的延续与超越。 其二是能源开发的不同途径与思路。尽管工业革命至今,以煤碳、石油、铁矿石、铜矿石为代表的天然矿石资源,一直是各国发展的主要能源动力,然而新的趋势已经显现,从中长期角度观察,不论大小国家,只要率先掌握高效和便于储存的可再生能源,就有可能在综合国力的长期较量中占据有利位置,发挥超出自然幅员和人口规模的国际作用。 其三是“熊彼特命题”的启示。美国著名经济学家熊彼特的创新理论,提出一个重要思想,即:竞争的本质是一种创造性破坏,不论产品的创新、工艺的创新、生产方法的创新或科学技术的创新,乃至社会生产方式的更迭,都是对从前同类的某种打破和推翻,是在此基础上的超越与再造。熊彼特命题促使人们用全新的角度看待诸如金融危机、经济萧条、发展停滞或企业倒闭等等不利现象。也就是说,谁能在当下的问题与矛盾中找到解决它们的突破口,创造性把自己的劣势、困难转化为优势或先机,谁就可能在竞赛中后来居上、在新时期立于不败之地。

战争与国际关系

战争与国际关系 (一)知识结构 1、两次世界大战 原因1、帝国主义国家之间政治经济发展不平衡 2、以英、德为首的两大侵略集团扩军备战 一战 1、导火线:萨拉热窝事件 2、凡尔登战役 过程 3、1918年11月,德国投降,战争结束 性质:是一场帝国主义的掠夺战争 影响:一战给交战各国人民带来深重灾难 原因:1、根本原因:帝国主义国家之间政治经济发展不平衡 2、客观原因:英法绥靖政策,制造慕尼黑阴谋 全面爆发:1939年9月1日,德国突袭波兰,英法对德宣战 扩大:1941年6月,德国突袭苏联,苏德战争爆发 进一步扩大:1941年12月7日,日本偷袭珍珠港,太平洋 战争爆发 二战过程转折:斯大林格勒战役 结束:1945年9月2日,日本正式签署投降书 世界反法西斯联盟的建立:1942年1月1日,26国签署《》 召开:1945年2月,美、英、苏首脑()()()雅尔塔会议内容:对德国进行军事占领,成立联合国,苏联对日作战 斯大林格勒战役:1942、7—1943、2,二战的转折点 诺曼底登陆:1944年6月6日,开辟了() 主要战役柏林战役;1945年4月,德国投降,欧洲战场结束

性质:世界人民反法西斯战争 影响:改变了世界面貌,影响了世界历史的发展进程 操纵国: 2 构成:《》 巴黎和会作用: 国际联盟: 操纵国: 构成:《》 华盛顿会议作用: 年,从美国爆发,迅速席卷整个资 广大劳动人民饥寒 严重经济危机引起政治危 1933年 1922年,出现法西斯政权 1933年()上台,() 1936年,军部控制政府,亚洲策源

冷战政策表现政治: 经济: 世界格局的演变军事: 冷战中的对峙影响:美苏两极格局形成 五六十年代:1962年,发生 ()。美国占优势 美苏争霸70年代:1979年,苏军占领() 。苏联占优势。 80年代:1989年,苏联从() 撤军。美国占优势。 1991年,苏联解体,两极格局结束。 一超多强;两极格局结束,暂时形成“一超 多强”,局面,朝多极化发展 世界政治格局的多极化趋势科索沃战争:多极化趋势受到挑战 原因:和平与发展成为世界的发展趋势,各国经济联 系日益密切 经济的全球化 1 2 表现 3 影响:有利影响; 不利影响 1 2 中国应对措施 3

全国国际关系专业排名备份

全国国际关系专业排名 1、复旦大学 2、北京大学 3、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 4、中国人民大学 5、外交学院8、南开大学9、清华大学 全国硕士生国际政治、国际关系、外交学专业考取难易程度排名2007-06-11 17:09 以下排名为一位前辈经过多方面分析得出,分析过程中主要考虑的因素有: 1.报考人数和录取人数之比; 2.专业课评卷松严程度; 3.招生单位所在省市公共科的评卷松严程度; 4.招生单位的公正程度; 5.招生单位的分数线; 6.参考书目的难易程度; 7.专业课出题的方式; 8.复试的严格程度; 9.学校名声的效应度;10.学校的地理位置效应。 (招生单位后括号内为2004年该单位复试分数线,顺序为政治、外语、业务一、业务二、总分。特别提醒本表为官方公布分数线许多单位实际复试线都可能会高于此分数线)(凡单位后面没有标注分数线的,其分数线均为:(54,54,81,81,330) 国际政治专业: 最难考取的单位是: 北京大学(60,60,90,90,340;或55,55,90,90,360)、 复旦大学(56,56,84,84,330)、 外交学院、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国际关系学院、南开大学(53,51,105,105,330)、中国人民大学(60,60,90,90,350)、中共中央党校、吉林大学(52,52,90,90,330)。清华大学 考取难度二等的单位:武汉大学(52,52,90,90,330)、 南京大学(55,55,85,85,325)、 暨南大学、解放军外国语学院、北京语言大学、电子科技大学(50,50,75,75,320)。 考取难度三等的单位: 同济大学(50,50,80,80,305)、 上海国际问题研究所、上海社会科学院、山东大学(47,52,90,90,330)、 东北师范大学、中山大学、浙江大学(55,55,90,90,345)、 华中师范大学。 最容易考取的单位: 兰州大学(45,45,68,68,320)、 新疆大学(49,49,74,74,325)、 河北师范大学、山西大学、延边大学、聊城大学。

国际关系理论复习试题,朱峰

本帖隐藏的内容 一名词解释(每题5分,共20分)A1 1权力 2民族国家 3安全困境 4建钩主义 A 2 1 防御性现实主义 2 自由制度主义 3 国际道德 4 权力 A 3 1 国际体系 2民族国家的构成要素 3古典现实主义 4相互依存 A4 1 国家利益 2 国际规制 3 权力 4 建构主义 A5 1无政府状态 2国际制度 3民主和平论 4核威慑 A6 1 安全困境 2 国际制度 3 结构现实主义 4 国家实力 A7 1 国际关系理论的基本特点是什么 2 权力 3 国际规制 4 国家利益 A8 1 国际关系理论 2 国际制度 3 软实力 4 均势 A9 1 建构主义

2 相互依存 3 国际制度 4 权力 A10 1 国际体系 2 国际制度 3 建构主义 4 软权力 A11 1 民族国家 2 权力 3 建构主义 4 核威慑 A12 1 强权政治 2 安全困境 3 建构主义 4 国际道义 A13 1 国际规范 2 民主和平论 3 国家利益 4 多边主义 A14 1 霸权和平论 2 建构主义 3 国家利益 4 权力 A15 1 民族国家 2 新自由主义 3 历史的终结 4 文明冲突论 二简答题(每题10分,共40分) B1 1 什么是国际关系理论? 2 追求国家利益的合理手段有那些? 3 意识形态在外交政策中的表现是什么? 4 什么是国际关系理论中的结构现实主义?B2 1 研究国际关系理论的基本目的是什么? 2 什么是国家实力的决定要素? 3 如何理解自由制度主义理论?

4 什么民族国家体系? B3 1 国际关系理论的基本功能是什么? 2 什么是外交政策的决定要素? 3 建构主义? 4 什么是国际关系理论中的新现实主义? B4 1 什么是国际关系理论? 2主权的基本概念是什么? 3价值观与外交政策之间存在着什么样的关系/ 4 国际关系的无政府状态主要表现在哪些方面? B5 1 国际关系理论主要的研究对象是什么? 2 什么是国家利益? 3 什么是国际关系中的新自由主义理论? 4 国际关系与国际政治的联系和区别是什么? B6 1 国际关系理论研究的基本目的是什么? 2 什么是国际关系中的霸权稳定论? 3 建构主义理论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4 军事同盟? B7 1为什么要学习国际关系理论? 2 冷战后导致国际冲突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3 科学技术的发展对于当代国际关系具有什么样的影响? 4 什么是当代国际关系中的相互依存? B8 1 什么是建构主义理论? 2 什么是“民主和平论”? 3 人类能建立世界政府吗? 4 如何理解国际安全? B9 1 什么是国际关系理论? 2 除了国家以外,国际关系的行为主体还有哪些? 3 国际关系中的意识形态因素主要表现在哪些方面? 4 什么是结构现实主义国际关系理论? B10 1 为什么要学习国际关系理论? 2 增进国际合作应该解决哪些基本问题? 3 什么是国际关系理论中的新自由主义理论? 4 经济因素对国家间关系有什么样的影响? B11 1 当代国际关系的发展要求我们应具备什么样的理论认识? 2 外交政策治定的依据是什么?

倪世雄《当代西方国际关系理论》章节题库(第一次论战——理想主义与现实主义)【圣才出品】

第二章第一次论战——理想主义与现实主义 一、名词解释 1.伍德罗·威尔逊 答:伍德罗·威尔逊,美国第28届总统,理想主义最重要的代表人物。1918年威尔逊提出了“十四点计划”,集中反映了他的理想主义思想,其核心是建立一个可以维护世界和平的超国家组织,具体体现在国际联盟上面。威尔逊的基本理论和政策主要反映在《论国家》和《伍德罗·威尔逊文集》。其主要要点包括: ①强调建立国际组织和开展国际合作的重要性,对强权政治和大国均势持批评态度; ②认为健全国际法和国际公约可确保和平; ③在战争与和平的问题上,以他为代表的理想主义学派提出三个重要假设:一是人性本善,战争的爆发是人的良知误入了歧途;二是主权国家之间的根本利益是和谐的,尤其在和平问题上更应如此;三是国家主权不是无限的,依靠狭隘的极端的民族主义的均势体系不能确保和平,应以集体安全体系代替均势体系。 2.爱德华·卡尔 答:爱德华·卡尔,英国著名的历史学家、国际关系理论家、现实主义学派代表人。卡尔首先指出了理想主义的弊病,提出了现实主义的国际关系理论,被誉为国际关系研究领域“政治现实主义的奠基人”。1939年卡尔发表《二十年危机:1919—1939——国际关系研

究导论》一书,提出了现实主义学派最早的三个基本观点:①权力是政治活动的主要因素; ②道德、民主和正义是相对的,是权力的产物;③政治不能脱离权力,政治活动是权力和道德的结合。卡尔在这本书中将现实主义思想提炼出来,将国际关系理论分为乌托邦主义和现实主义两大学派,卡尔对威尔逊理想主义的深刻批判为现实主义的兴起奠定了思想基础。 3.汉斯·摩根索 答:汉斯·摩根索,公认的最著名的国际关系理论家,现实主义学派最优秀最权威的代表人物,西方国际关系理论“奠基之父”。其主要著作有《科学人与强权政治》、《国家间政治——为权力与和平而斗争》等。摩根索的贡献是最全面、最系统地地将国际关系现实主义发展至成熟阶段,在国际关系理论领域树立起了一座学术高峰。他的《国家间政治》是一个学术制高点和里程碑,而他的国际关系哲学思想则提供了坚实的土壤和基础。摩根索的《国家间政治》一书是西方当代国际关系学最重要的经典著作之一,其最核心的内容是现实主义六原则,这六原则以被国际学术界公认为最完整、最根本的国际关系原则。 4.罗伯特·吉尔平 答:罗伯特·吉尔平,是美国普林斯顿大学威尔逊国际事物学院教授,现实主义学派代表人物。他曾担任国际政治学学会副主席,现为美国艺术和科学学院院士。他最具影响的三部著作包括:《美国实力与多国公司:对外直接投资的政治经济学》、《世界政治中的战争与变革》、《国际关系政治经济学》。他尤为擅长于国际政治经济学以及欧洲和亚洲问题的研究,研究重点是“安全、权力和财富”之间的关系,他的主要理论贡献是提出“三论”:体系变化论、国际政治经济学和霸权衰弱论。他的主要贡献就是以自己的开拓性学术成果更新和发

倪世雄《当代西方国际关系理论》章节题库(冷战后国际关系理论的新发展(Ⅰ))【圣才出品】

第八章冷战后国际关系理论的新发展(Ⅰ) 一、概念题 1.两枝世界政治论 答:两枝世界政治论最早由詹姆斯·罗斯诺教授在1990年提出,两枝格局是以民族国家为中心的“无政府体系”与“多中心国际体系”相结合的格局。两枝世界政治包括分散化的主义国家、处于危机的资本主义经济、脆弱的国际政治关系和骚动不安的民众等基本特征,该理论强调两枝世界政治是由“三层面、三参数的分析”构成,冷战后世界已出现从“民族国家”为基本单位的无政府体系向这一无政府体系与多中心国际体系相结合的“两枝”世界政治过渡。 2.地缘经济学 答:地缘经济学是冷战结束后在全球化和经济一体化不断深化的国际背景下出现的颇有新意的国际关系理论,其主要代表人物是爱德华·卢特沃克。该理论主张:①意识形态的差异已不如以前那样重要;②按地缘政治标准划定的对手或敌手,在地缘经济时代可能同时是贸易伙伴;③对全球的最大威胁已从核战争危险转向经济危机和生态破坏,国际关系中“低级政治”(经济、社会、生态等问题)的紧迫性和重要性第一次明显地超过“高级政治”(军事对抗和核威慑)。 3.后国际政治观

答:罗斯诺以“后国际政治”来表示冷战后时代国际政治的本质特征。“后国际政治”主要表达以下三方面的意思:①它要说明,随着冷战后时代中跨国家行为体和次国家行为体的兴起,以往界限较为明确的国内事务和国外事务如今不再泾渭分明,而是日渐让位于不断扩张的“国内-国外边界”。因此,国际政治的时代正在被后国际政治的时代所取代。②后国际政治仍然强调政治在国际关系中的作用,并以探讨新条件下世界政治权威结构的变动为己任。③后国际政治理论的核心,是强调三个基本政治范畴(个人、集体和全球事务的整体结构)正经历重大变革。他认为现实主义与自由主义理论已不够用了,形势发生了深刻变化,应该寻求新的途径,以新的理论思路去反映变革的时代。两枝理论就是这样一种新思路。 4.地区主义[南开大学2016年研] 答:地区主义是指地理上相邻或相近的一组国家为了特定的共同目标而推动相互间整合的理论和实践,又称“区域主义”。强调地区内国家在共同观念的基础上形成一系列规制,通过共同行动实现一体化。既可在安全、经济、社会等方面,也可是综合性的。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在欧洲、非洲等地开始发展,欧共体即是其典型产物。地区主义的全球发展是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世界政治中的一个重要现象。20世纪80年代以来,随着欧共体发展的深化、全球化步伐的加深,以及随后而来的东欧巨变、前苏联解体,复活了冷战格局掩盖下的地区认同,导致了新一波的地区主义发展浪潮。目前在世界各地具有广泛影响,各种地区组织纷纷建立。 二、简答题 1.简要回答地缘经济学的内容和特点。 答:地缘经济学是冷战结束后在全球化和经济一体化不断深化的国际背景下出现的颇有

我国国际关系发展新准则(上) 课程的考试

我国国际关系发展新准则(上)课程的考试 各题型提交答案说明: 1.单选题及判断题点击圆形按钮进行单项选择,多选题点击勾选框进 行多项选择。 2.选择题和判断题:直接点击选项,系统将自动提交答案。 3.未完成考试误操作推出系统后,在考试时间段内可重新进入系统考 试。 4.完成考试后点击提交答案按钮,考试结束,不可再次进入系统考试。 5.答题完成后,点击考试页面左侧“未答题”按钮,确认无未答题后 再提交答案。 6.未提交答案的试卷在考试时间结束后将强制提交答案。 一、单选 ( 共 4 小题,总分: 40 分) 1. 根据本讲,新兴国家能够在国际政治中崛起所依赖 的优势不包括()。 A.制造业的快速兴盛 B.相对年轻的人口红利 C.政治体制的优越性 D.贸易与GDP的优势 2. 根据本讲,下列国家中转型可以被称之为“顺产” 的是()。 A.俄罗斯 B.波黑地区 C.土库曼斯坦 D.波兰 3. 根据本讲,欧美国家提供的优势公共产品中不包括 ()。 A.制造业产品 B.国际组织的创立及经费

C.和平队 D.货币 4. 下列国家不包括在G8国家中的是()。 A.法国 B.英国 C.加拿大 D.澳大利亚 二、多选 ( 共 2 小题,总分: 20 分) 1. 根据本讲,伊斯兰弧带成为世界政治的焦点所具有的特点包括()。 A.自然灾害频发 B.人口多,穆斯林国家多 C.重要的资源产地和战略要津 D.曾与基督教民族有过严重的宗教冲突 2. 本讲提到,高边疆领域包括()。 A.海洋 B.极地 C.中东 D.外空 三、判断 ( 共 4 小题,总分: 40 分) 1. 本讲认为,大国关系相对稳定,大国之间不开战,是新时期国际关系保持相对稳定的一个重要基石。 正确 错误 2. 冷战结束后,全世界产生了近50个国家,其中有一

中考化学专题讲座基本概念和基本理论

中考化学专题讲座基本概念和基本理论 SANY标准化小组 #QS8QHH-HHGX8Q8-GNHHJ8-HHMHGN#

专题讲座一基本概念和基本理论 考点剖析: 1、化学用语 化学用语是化学学科的语言工具,熟悉并熟练应用化学用语,是初中学生应该具有的化学学科基本素质之一,初中化学常见的化学用语有:元素符号、离子符号、原子或离子结构示意图、化学式、化学方程式等,对其基本要求是能够理解其意义并能正确书写。 2、物质的组成、结构和分类 重点掌握物质的宏观组成和微观构成,会判断物质的类别并掌握各类物质的读法、写法。 3、物质的性质和变化 重点掌握物理变化、化学变化、物理性质、化学性质等基本概念,并运用这些概念对具体物质的性质和变化进行判别。 4、质量守恒定律 质量守恒定律的概念和理论解释,利用质量守恒定律去解决实际问题。 中考热点预测 1、元素符号和化学式 用化学用语表示微粒或元素化合价,根据物质名称或指定物质类别书写化学式是较典型的题。近年来联系最新科技信息的题目渐多,一般是根据题目提供的化学式说明新物质的元素组成或分子构成情况。 2、物质的结构和分类 分子、原子、离子定义及原子(或离子)结构示意图等内容是本部分考查的重点,联系环保、化工等问题,考查物质的类别、组成或构成及隶属关系。在介绍一种新物质或有关环保、毒品或中毒的事件后,要求考生根据题给信息进行讨论和判断,是较新潮的题型。 3、化学方程式 判断化学方程式的正误、理解化学方程式的意义、化学方程式的读法等内容是考查的重点,对化学反应类型的考查多与书写方程式相揉和,特别是复分解反应发生条件是必考点。 4、质量守恒定律 有关质量守恒定律的概念和理论解释是本部分的基础,利用质量守恒定律来解决实际问题是各地中考题中的常见题型,如:利用质量守恒定律判断化学反应之中某物质的质量变化、求某物质的化学式或推断物质的组成。 说明:本部分内容在各省市中考题中都有,常常作为中考试题的开篇题,考核率为100%,命题的形式有选择题、填空题和简答题等形式。 复习技巧点拨 1、掌握规律,把好记忆关,在记忆过程中注意总结,增强应变能力和迁移能力。 2、复习时要有所侧重,在中考中,化合价与化学式、化学方程式是必考知识点,对于这样的精品知识,复习时要重点突破。 3、抓住物理变化与化学变化的本质区别:有无新物质生成。

当代西方国际关系理论笔记

1. P4理论的功能: 戴维辛格(David Singer)认为,理论是一个内部相互联系的、实证概括的分析整体,它拥有描述、解释和预测的功能。 罗伯特利柏(Robert Lieber):第一,描述。理论必须确切地描述现实世界发生的事件。 第二,解释。理论应对说明这些事件发生的因果,说明“行为规律”和进行“评估分析”。在一个特定的体系里,理论解释事物的“连续性、反复性和规律性”。第三,预测。一般来说,是预测“事物发展和结果发生的模式或总趋势,是事物的未来的发展,而不是具体事件的发生” 2. P6理论与历史: 雷蒙阿隆:历史是过去的政治,理论的实质是历史。 约瑟夫奈:国际关系史不是国关理论,但国际关系史为国际关系研究提供来意提炼升华为理论的原始材料和现实基础。 要处理好理论与历史的关系,必须把握住三个基本观点: 第一,理论是历史的产物,历史是理论的基础。 第二,理论是一种思维的科学,其本质是历史。 第三,检验理论的标准是实践。 3. 国际关系理论及国际关系的定义: P7国际关系理论意指研究各种国与国之间关系的科学分析框架和理论体系。 P8汉斯摩根索:国际关系是“处于权力斗争的国家之间的关系,其实质是权力政治”。 P8昆西赖特:国际关系意指民族、国家、政府和人民之间的关系。国际关系理论则是全面叙述、解释、评价、预测世界上不同政治社会关系的研究项目或学科。 P8欧奈斯特莱弗沃:国际关系是关于主权国家之间权力对权力、利益对利益、目标对目标的长期斗争。 P9斯坦利霍夫曼:IR实质是国家之间关系的政治。IRT是关于影响世界基本单位的对外政策和权力地位的因素和活动的学科。 P9弗里德里克邓:国际关系是指世界体系内各个政治集体或实体之间的复杂关系,其核心是权力问题。IRT则是“关于那些跨国的关系的只是总和”。 P9查尔斯麦克兰德:IRT是关于“世界上有组织社会实体互动关系的研究”,包括对这些互动关系的有感环境的研究。 P9卡尔多伊奇:IRT应研究民族国家之间不可避免的相互依存和民族国家缺少控制能力的问题。 P10海沃德奥尔克:IR是关于人类的活动和各个国家人民的相互交往;IR是关于世界上基本单位之间冲突和合作的相互关系。 P10特莱弗泰勒:IRT是解释跨越过境的各国政治活动的学科。 P10尼古拉斯巴克曼:IR是关于属于不同国家的人与人之间的关系。 P10多尔蒂和小法尔兹格拉夫:IRT定义为研究一国或其他国际行为者是如何用某种方式影响别国或别的国际行为者的。 P10约翰伯顿:IRT应该“说明和预测国家间关系和世界大体系的运作及其过程”。 P10罗伯特利柏:IRT……是“关于有组织的大群体和国家之间的关系的研究”。与政治学相比,IRT 重点涉及到三大要素(无政府状态、秩序和限制)和三大关系(无政府和秩序、冲突和合作、限制和发展)。 P11 IR:(美国学者)处于世界体系内各主权国家和其他独立实体之间的多层次关系—集体、国家、MNC、区域共同体、国际组织等之间的关系和多维性关系—政治、经济、军事、外交、文化等方面的关系,IRT 则是描述、解释、研究、评估和预测这些关系的现状与发展的理论。 4. 对外政策和国际关系:P9 对外政策表现为单向式的一国与其他国家的关系,而国际关系则表现为双向式的国家或实体之间的互动关系。 5. 国际关系的任务:P11(汉斯摩根索《政治学的困境》)“国际政治学的任务是把政治学的一般原则运用

中国的国际关系

中国的国际关系 摘要:二战以来,国际关系暂时告别了那个战火纷飞的年代,世界的主题变成了和平与发展,全世界人民表达了各自对于和平的渴求。但是尽管如此,世界格局还是在消无声息地改变着,总体的太平并不能掩盖背后的战火,世界不稳定因素还很多,国际关系也在不断变化着。作为发展中国家,中国需要一个稳定和平的国际环境,作为一个世界大国,中国又需要在国际上发挥重要作用。本文从世界大环境和中国的关系两方面来阐述中国复杂的国际关系。 关键词: 国际关系国家利益综合国力 一、目前的国际大环境。 自二战结束,新中国成立以来,世界格局没有大的战争,小的冲突却每天都在发生,大国之间没有真枪实弹的较量,但综合国力的各方面较量却日趋激烈。二战给世界人民带来了巨大的伤害,经历过战争的人民深刻地意识到了战争的残酷性,人们渴望过上和平祥和的生活。尽管如此,由于世界发展的不平衡,意识形态和宗教文化不同,不同国家不同民族之间的矛盾还是很尖锐,加之恐怖活动的频发,人们渴望的生活似乎并没有随着二战的结束而到来。

国际关系包括国家与国家之间的、国家与国际组织之间的、国际组织与国际组织之间的各种关系,其中最主要的是国家与国家之间的关系。内容涉及政治关系、经济关系、文化关系、军事关系等等。在二战及其后的冷战时期,政治关系似乎是主流的国际的关系。但是随着世界经济的复苏,冷战关系的结束,全球化进程的加快,经济关系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国家之间更多的是竞争和合作,少了一些冲突和战争。当今世界,各国越来越关注自身的综合国力和国际竞争力,除了主要的经济实力以外,文化作为一种软实力被越来越多的人所重视,发展本民族文化,警惕外来文化的肆意入侵成为了文化人的重要课题。 中国是二战的战胜国,但是由于底子薄,意识形态的原因遭到国际冷落,加之“文革”等政治因素,中国的发展并没有随着二战结束而立竿见影。上世纪八十年代之后,中国改革开放程度越来越高,中国人沿着中国特色的发展道路渐行渐远,中国以世界瞩目的速度发展起来了。一超多强的格局已经形成,中国已经成为具有很大影响力的一强。中国在联合国的发言权和声音越来越响,在非洲拉美等发展中国家中的地位也逐步提高,特别是在08年的金融危机之后,中国在IMF等国际组织中的身影也变得更加活跃。可以说,现在是的中国离不开世界,现在的世界更加离不开中国。 二、影响国际关系的因素。 既然国际关系那么复杂和重要,影响国际关系的因素也就格外引

化工原理基本概念和原理

化工原理基本概念和原理 蒸馏––––基本概念和基本原理 利用各组分挥发度不同将液体混合物部分汽化而使混合物得到分离的单元操作称为蒸馏。这种分离操作是通过液相和气相之间的质量传递过程来实现的。 对于均相物系,必须造成一个两相物系才能将均相混合物分离。蒸馏操作采用改变状态参数的办法(如加热和冷却)使混合物系内部产生出第二个物相(气相);吸收操作中则采用从外界引入另一相物质(吸收剂)的办法形成两相系统。 一、两组分溶液的气液平衡 1.拉乌尔定律 理想溶液的气液平衡关系遵循拉乌尔定律: p A=p A0x A p B=p B0x B=p B0(1—x A) 根据道尔顿分压定律:p A=Py A而P=p A+p B 则两组分理想物系的气液相平衡关系: x A=(P—p B0)/(p A0—p B0)———泡点方程 y A=p A0x A/P———露点方程 对于任一理想溶液,利用一定温度下纯组分饱和蒸汽压数据可求得平衡的气液相组成; 反之,已知一相组成,可求得与之平衡的另一相组成和温度(试差法)。 2.用相对挥发度表示气液平衡关系 溶液中各组分的挥发度v可用它在蒸汽中的分压和与之平衡的液相中的摩尔分率来表示,即v A=p A/x A v B=p B/x B 溶液中易挥发组分的挥发度对难挥发组分的挥发度之比为相对挥发度。其表达式有:α=v A/v B=(p A/x A)/(p B/x B)=y A x B/y B x A 对于理想溶液:α=p A0/p B0 气液平衡方程:y=αx/[1+(α—1)x] Α值的大小可用来判断蒸馏分离的难易程度。α愈大,挥发度差异愈大,分离愈易;α=1时不能用普通精馏方法分离。 3.气液平衡相图 (1)温度—组成(t-x-y)图 该图由饱和蒸汽线(露点线)、饱和液体线(泡点线)组成,饱和液体线以下区域为液相区,饱和蒸汽线上方区域为过热蒸汽区,两曲线之间区域为气液共存区。 气液两相呈平衡状态时,气液两相温度相同,但气相组成大于液相组成;若气液两相组成相同,则气相露点温度大于液相泡点温度。 (2)x-y图 x-y图表示液相组成x与之平衡的气相组成y之间的关系曲线图,平衡线位于对角线的上方。平衡线偏离对角线愈远,表示该溶液愈易分离。总压对平衡曲线影响不大。 二、精馏原理 精馏过程是利用多次部分汽化和多次部分冷凝的原理进行的,精馏操作的依据是混合物中各组分挥发度的差异,实现精馏操作的必要条件包括塔顶液相回流和塔底产生上升蒸汽。精馏塔中各级易挥发组分浓度由上至下逐级降低;精馏塔的塔顶温度总是低于塔底温度,原因之一是:塔顶易挥发组分浓度高于塔底,相应沸点较低;原因之二是:存在压降使塔底压

国际关系理论总结

均势理论 均势理论也是国际政治中的一个极为古老的理论之一。它最早源于古希腊城邦国家、中国的春秋、战国时期的外交实践。均势的含义很广,主要有3个方面:一是指特定的权力分配的状态,如两种或两种以上力量势均力敌的情势;二是指一种国际体系,如1648-1789年威斯特伐利亚体系,1815-1914年的维也纳体系等;三是指一种外交政策,如英国的均势外交传统。从历史上看,均势理论的代表人物有马基雅维利、黎塞留、塔列朗、梅特涅、卡斯尔累、帕姆斯顿、俾斯麦、摩根索、基辛格等。当然,这些人对均势的理念看法不完全相同。正如基辛格提出:“梅特涅的体系是从18世纪把宇宙看作一个大钟表结构的观念中得到启发的。钟表的部件相互错综合,干扰了一个部件就会打乱其他部件的均衡。俾斯麦代表了一个新的时代。在他看来,均衡不是和谐和机械的平衡,而是不断消长的力量的平衡。与他相适应的哲学是适者生存观念。俾斯麦标志着政治概念从理性主义到经验主义的变化。”均势理论的主要观点是:在国际社会无政府状态情况下,均势是维护国际安全的最可靠的手段。摩根索讲:“力量均衡及旨在维持均衡的政策不但是不可避免的,而且是主权国家的社会里的基本稳定因素。”均势体系的首要目标是稳定,而不是和平,均势不能消除战争,但均势的破坏肯定会导致战争甚至世界大战,和平是稳定的副产品。在均势体系下,存在着几个势均力敌的强国,这些国家按其政策,可区分为维持现状的国家或帝国主义国家。维持均势的主要手段有分而治之、补偿政策、军备、联盟与反联盟。对均势操纵国而言,为了维持对自己有利的均势,在必要时应与敌人的敌人结成同盟,因为“没有永远的朋友,也没有永远的敌人,只有永恒的国家利益。”二战以后,由于核武器的出现和第三世界的兴起,传统的均势体系发生了变化,如战后形成了美苏在核恐怖下的两极均势。后来中、美、苏大三角的形成则是对力量均衡的巧妙运用,它抵御了前苏联咄咄逼人的攻势,维护了世界的稳定与和平。均势理论在历史上屡建奇功。依据均势理论创建的维也纳体系曾经维系了欧洲国家近百年的和平。冷战结束以后,世界格局发生转换,美国一家独大,同时又存在多个地区性强国,世界力量对比出现了严重失衡。在这种新的格局下,均势理论对于推动世界多极化的趋势,以及世界的和平与稳定将会起到不可低估的作用。 第一次:理想主义与现实主义 理想主义又称法理主义或规范主义,产生于第一次世界大战以后,是对格劳秀斯和康德等理想主义外事哲学传统的直接继承和发展。它的代表人物最著名的就是美国第28任总统威尔逊。1889年,威氏发表了《国家论》,提出应当使国家和世界民主化,国与国之间的关系应实现道德理想。1918年,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后不久,他制定了十四点和平计划,诸如公开外交、集体安全、国际法律、民族自决等等,被称为“威尔逊主义。”在威氏的倡导下,西方国家在1919年成立了国际联盟。后来法、美等国又在1929年签定了“非战公约。” 理想主义的理论前提是道义和法律,其基本主张是: 1.实现欧洲政治上的民族自决是消除战争的主要条件。 2.秘密外交是导致敌对结盟和冲突的根源,而公开的协议则是避免战争的途径。 3.摒弃传统的均势体系,代之以集体安全体系。 4.建立普遍的安全机构—国际联盟。 5.诉诸公众舆论,因为公众舆论是维持世界秩序的强大武器。 理想主义的实质是在帝国主义时代用自由资本主义的价值观观察和处理国际问题,因此它的破灭是必然的。1919年成立的国际联盟未能阻止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爆发。从30年代起,理想主义的主张开始受到人们的批评。 现实主义 现实主义理论的渊源可以追溯到马基雅维利和霍布斯。他们对于人性和自然状态的看法影响了西方现实主义流派的许多代学者。1948年,美国学者摩根索(Hans Morgenthau 1904-1980)发表了《国家间的政治—为权力与和平而斗争》一书,标志着现实主义学派的成熟。在书中,摩氏总结了现实主义和理想主义的辩论,提出了对于实际的人性和实际的历史进程的看法,系统地阐明了政治现实主义的基本原理,从而把

课程的基本理论与基本理念(1)

教学设计的基本理念第一节课程的基本理论与基本理念教育是人类社会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课程是教育永恒的经典课题。我们都在使用着“课程”这一概念,但每个人对它的理解各不相同,处在新一轮国家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大背景下,我们有必要对课程作进一步的剖析和认识,形成基本的共识,规范和提升我们的课程实践和课程行为。一、课程涵义的理解在中国,“课程”一词最早出现在唐朝。唐朝孔颖达在《五经正义》里为《诗经·小雅·巧言》中“奕奕寝庙,君子作之”一句注疏:“维护课程,必君子监之,乃得依法制也。”这是“课程”一词在汉语文献中的最早显露。宋朝的朱熹在《朱子全书·记学》中亦提及“课程”,如“宽着期限,紧着课程”、“小立课程,大作功夫”等。朱熹的“课程”含有学习的范围、进程、计划的程式之义。在西方,最早提出“课程”一词的是英国著名哲学家、教育家斯宾塞(H.Spencer)。1859年斯宾塞发表著名文章《什么知识最有价值》《What Knowledge is of most worth》,文中提出了“curriculum”(课程)一词,意指“教学内容舯系统纽织”。西方课程(curriculum)源于拉丁语“currere”。“currere”是一动词,意为“跑”,“curriculum”则是一名词,意指“跑道”(race-course),根据这个词源,西方常见的课程定义是“学习的进程”(course of study),简称“学程”。实际上,课程理论和流派很多,即使同一理论渊源和思潮的学者,对课程定义的理解也不尽相同,可以说,有一个课程专家就有一种课程定义。综观多种多样的课程定义,大致可分为三类。 (一)课程作为学科这是使用最普遍,也是最常识化的课程定义。谈到课程必然要谈到语文、数学、外语、音乐、美术等某门学科,课程就是学科,学科就是课程。《中国大百科全书·教育》中对课程这样定义:课程是指所有学科(教学科目)的总和,或学生在教师指导下各种活动的总和,这通常被称为广义的课程;狭义的课程则是指一门学科或一类活动。这种课程定义片面强调了课程内容,把课程内容局限于源自文化遗产的学科知识,对学习者的经验重视不够。 (二)课程作为目标和计划这种课程定义把课程看做教学过程要达到的目标、教学的预期效果或教学的预先计划。如课程论专家塔巴(H.Taba)认为,课程是“学习的计划”,奥利沃(P.Oliva)认为,课程是“一组行为目标”,约翰逊(M.Johnson)认为,课程是“一系列有组织的、有意识的学习结果”,等等。在我国学校教育中,长期流行、影响最大的课程术语就是“教学计划”和“教学大纲”,两者几乎涉及学校教育制度中关于教育教学的方方面面,对课程设置、课程内容、课程实施及课程管理等进行规定,提出了要求。这种课程定义把课程视为教学之前或教育情境之外的东西,把课程目标与课程过程、手段截然分开,并且强调了前者,完全忽视了对学生的学习过程和学习结果的关注,忽视了学生发展、创造空间的营建,忽视了学习者活生生的现实经验。 (三)课程作为学习者的经验和体验这种课程定义把课程视为学生在教师指导下所获得的经验或体验,以及学生自发获得的经验和体验。如美国著名课程论专家卡斯威尔和坎贝尔认为,“课程是儿童在教师指导下所获得的一切经验。”另一课程论专家认为,“课程是学习者在学校指导下的一切经验。”最近的课程理论还非常强调学生自发获得的经验或体验的重要性。这种课程定义重视了学生的直接经验,消除了课程中“见物不见人”的现象,消解了目标与手段、内容与过程的二元对立。但有些持这种定义的学者有些忽略系统知识在儿童发展中的意义。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在纲要中首次明确提出了我国基础教育新课程的培养目标,赋予课程以灵魂和核心,并提出了课程改革的具体目标,涉及课程目标、课程结构、课程内容、课程实施、课程评价、课程管理六个课程领域和范围,因此我们应积极重建我们的课程概念,这是整个基础教育的重大变革。——我们的课程概念应是一种以培养目标为灵魂和核心的课程概念。——我们需要一种将课程设计与课程实施、教学过程与学习过程统一起来的大课程概念。——我们需要一种一元与多元、同一与多样、集中与分享相结合的课程认识。——我们需要一种将课程的一般与个别、抽象与具体、共性与个性统一起来的活生生、动态变化的课程概念。总之,我们应建立一种广义的课程概念,一种权利分享的课程概念,一种非预设的动态生成的课程概念。只有在这样的课程概念的指导下,我们才能全面深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