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石油竞争背景下的中国石油安全政策

国际石油竞争背景下的中国石油安全政策
国际石油竞争背景下的中国石油安全政策

国际石油竞争背景下的中国石油安全政策石油是一种关系国家经济未定和发展的重要战略资源,在国家能源战略中占据重要地位,同时也是世界各大国在国际能源竞争中的主要的争夺焦点。

从2001年美国以清剿塔利班恐怖主义势力为借口发动阿富汗战争,进军中亚,并在中亚长期保持军事存在。2003年发动伊拉克战争控制伊拉克的石油,同时威胁伊朗,削弱沙特阿拉伯。伊朗,委内瑞拉,俄罗斯都将能源企业收归国有,政府控制能源。2005年中海油收购美国石油公司失败为标志。21世界的能源争夺大战已经开始。在世界各大国都投入巨大的人力物力在世界各地争夺能源,布局能源产地,各国都将能源争夺作为国际政治生活的主角,在竞争日益激烈的情况下,作为世界第二大能源消费国的中国。我们该如何应对日益激烈的竞争?如何发挥我们的政治,外交,经济,文化,军事实力,以确保我国的能源安全?保持经济的为定发展?是我们当前以及未来必须面对的重要问题,

在我们思考石油安全政策的时候首先我们要明白围绕石油所发生的一系列的问题以及石油产业的现状的同时再从国际外交,经济,军事方面和国内的产业调整,能源储备建设,能源消费结构调整等方

面同时调整我国的政策,开源与节流必须同时实行以确保我国石油

资源的绝对安全。

一;国际政治中的石油博弈及石油现状

一:各国对与石油有关的问题

2005年,中海油收购美国尤尼科石油公司,后者拥有大量石油产地

的开采权,掌握石油储量可观。中石油的竞争对手为美国雪佛龙石

油公司,美国两党联合政府以危害美国国家安全为由,阻挠此次交易,可见石油已经在国际政治上发挥的作用。

近些年被热炒的中国崛起威胁论其重要的一环就在于如果中国继续

崛起,那么中国对能源的需求势必威胁到美欧的老牌工业国的能源

安全,中国强劲的能源需求增长对老牌国家的能源供应是一个挑战,这也是中国威胁论被热炒的一个重要原应{此观点来自{美}迈克尔·克莱尔《石油政治学》},世界各大国对石油安全的担忧采取了

不仅仅停留在直接对抗层面的措施。强人查韦斯采取的与美国对抗的政策,美国却对这样一个南美小国束手无策其重要原因就是美国每天有10万桶原油来自委内瑞拉,伊朗,沙特,阿尔及利亚等小国在国际政治中要求与自身实力不相符合的政治话语权就是因为作用庞大的石油资源{此观点来自《石油政治学》}。

俄罗斯自从普京上台以来大力推进能源企业的国有化,试图由政府控制石油等资源,俄罗斯凭借有大量石油储备,且为目前全球最大石油出口国的地位,这也是这些年美国重新重视这个昔日对手的原因!俄罗斯的重新强势与其说是自身强大的军事实力不如说是其强大的能源储备,同时2008年的俄格冲突一个重要的原因也是与里海周边丰富的石油资源密不可分的,控制里海沿岸小国其实质就是控制周边的石油资源,而强大的俄罗斯也是通过自身所拥有的能源与美欧国家采取强硬的对抗政策,东欧反导系统的问题与其不无关系吧!而通过石油等能源资源控制前苏联加盟共和国,恢复俄罗斯的影响力是俄罗斯的一既定战略,俄乌斗气很好的说明了这一点。石油,已不仅仅是一种能源资源,也是一种政治资源,与国家的全局战略密不可分。

安大线与安纳线的对抗则是中国与日本在俄罗斯供应能源市场距离的角力,为确保自身的能源安全中日在俄罗斯的世界各地展开激烈

的竞争,日本在俄罗斯的阔绰出手与中俄的石油换贷款计划也是能

源问题凸显的表现。而中国与俄罗斯的战略协作伙伴关系当中的合作,除了在经济以及军事领域的合作,最重要的还是石油领域的合作,中国要维持经济发展离不开俄罗斯的石油供应以及俄罗斯在能

源上对中国的支持,而俄罗斯尽管拥有丰富的石油资源,但是单靠

石油还是很难恢复其经济,其在转轨期的经济离不开中国的支持。

中国与俄罗斯的战略协作伙伴关系也可以说成是中国用经济上的支

持与俄罗斯换取石油等资源上的支持,双方利益的交换促成这个结果。而夹在中俄能源合作之间的绊脚石就是日韩,日,韩两国同时

也通过政府合作和企业合作的方式在进军俄罗斯能源市场,安大线

和安纳线的竞争只是东北亚能源竞争的一个缩影。

中国在俄罗斯能源市场与日韩的竞争只是中国在周边的油气资源竞

争比较温和的表现。而在东海,南海的油气资源争夺则表现的更加

的赤裸裸,中日的东海争端以及与之相连带的领土争端除了主权利

益之外的就是石油资源的争夺,众所周知的中日东海中间线划界问题,春晓油气田,天外天等油气田的开采问题就直接说明了这一点。东海问题的来历有其历史的原因。而南海问题的由来就直接是由于

就是石油。南海有着非常可观的油气资源储量,在上世纪60年代南

海石油发现以前,从来不存在所谓的南海问题,但是自从石油资源

发现以来马来西亚,越南,菲律宾以及文莱都加入到南海石油资源

的争夺当中。建立了无数的海上钻井平台,每年从南海石油开采当中获得不少收益。而以护渔为借口的直接海上冲突则是一个借口而已。美国,俄罗斯的介入也与石油资源密不可分。

再看看以前无人问津的非洲,这些年似乎又开始受到人们的关注。西方媒体所鼓吹的中国在非洲的新型殖民诸如此类的报道,达尔富尔问题以及最近的索马里海盗问题与石油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都是想通过一些列的问题将自己的实力发展到石油资源丰富的地方以期达到控制的目的。

通过这些问题我们已经可以看到各国在石油能源领域的博弈,已经开始。世界政治的核心也开始围绕是有这个东西在旋转。

二:石油资源以及与其相关的能源现状

目前世界的主要产油国储量排名为1.沙特阿拉伯362亿吨2.加拿大184亿吨3.伊朗181亿吨4.伊拉克157亿吨5.科威特138亿吨6.阿联酋126亿吨7.委内瑞拉109亿吨8.俄罗斯82亿吨9.利比亚54亿吨10.中国50亿吨{数据来自百度网}

目前世界主要产油国产量排名为1俄罗斯4.96亿吨2,沙特阿拉伯4.1亿吨3美国为2.67亿吨,4中国略高于1.86亿吨5伊朗1.86亿吨。6墨西哥、7加拿大、8伊拉克、9科威特10阿联酋{数据来自搜狐网}。

目前世界主要石油消费国排名依次为美国、中国、日本、印度、俄罗斯、沙特阿拉伯、德国、韩国、巴西和加拿大{百度网}

而目前世界主要产油区的生产情况却在急剧恶化,情况不容乐观,戒指08年主要产油区产量在下降“中东地区各国产量全面下滑,总产量缩水8.3%,伊朗降幅4.7%,沙特阿拉伯、阿布扎比和科威特降幅均超过11%。

西欧地区石油产量大幅下降7.6%,英国、挪威和丹麦等主要产油国降幅超过7%。

非洲石油产量下滑6%,利比亚、阿尔及利亚、安哥拉和尼日利亚的产量下降严峻,平均降幅达到8%左右。

亚太地区石油产量小幅下降0.8%。中国、印度尼西亚、马来西亚和印度等主要产油国产量稍有下降,泰国、越南产量增长较快。

全球各个国家和地区石油产量普遍看跌,但产油大国俄罗斯小幅增长,美国、巴西、哈萨克斯坦和阿塞拜疆等国逆势大幅上扬。

石油产量排名前5位的国家依次为俄罗斯、沙特阿拉伯、美国、中国和伊朗,与前4年的不同之处在于中国与伊朗位次交换。{信息来自百度网}“而世界前十五大石油公司中,前十四个均为政府控制的国有企业{中石油第十四位},排名第十五位的雪佛龙斯唯一的跨国公司,政府对石油行业的控制前所未有的加强,石油政治化已很明显,严峻的石油产业状况摆在面前。我国05年的石油对外依存度为35,7%,但是随我国的经济不断增长,与之相对应的是石油产量的下降,对外依存度将不断上升。这对我国的能源安全和国家总体安全造成极大的威胁。

二中国的石油安全政策

从各国在石油资源上的激烈交锋以及最近几年的石油供需数据要求

我们必须采取必要的国际和国内布局和相应的措施以确保安全。基

辛格曾经说过“谁控制了石油,谁就控制了所有国家。谁控制了粮食,谁就控制了全人类”,我国在确保石油安全的政策上将不可或

缺的考虑把石油安全政策与粮食政策结合,而不仅仅是单单依靠政治,经济,军事等政策……

我国的石油安全要依靠自身的努力达到完全的自给是不可能办到的,必须将国际布局与国内布局相结合

一国际上的布局

世界主要的石油产区主要为,中东,非洲,中亚,东南亚,南美,

北美{美加墨三国}以及俄罗斯。我国的布局也应围绕该地区展开。一切行动都是围绕着石油争夺而展开。

一:中东方向上依靠政治和经济手段保证我国的石油安全,伊朗是

我国在中东的重要战略支撑,也是我国石油安全的重要一环,保住

伊朗是我国在中东战略的中心,由于伊拉克已经丢失,在短期内不

可能在掌控之中,伊朗就显得重要,首先在政治上,我们要给与必

要的支持,维护现在的政权稳定是必要的,要利用现在与伊朗的良

好关系培养一批亲中反美精英分子在现政权和民间当中,以保持我

国和伊朗关系的长期友好埋下伏笔,在国际政治上要将伊朗核问题

与以色列核问题相联系,以帮助伊朗在核问题上的被动,将以色列

推进中东核问题,削弱美国在核问题上对伊朗的舆论压力,同时打

压美国的势力即以色列。联合俄罗斯以及该地区反美势力叙利亚,

黎巴嫩真主党,巴勒斯坦等,削弱美国的实力,在伊拉克境内保持

一部分亲中势力并给与其必要武装上的支持,将美国托在伊拉克,

分散美国军事威胁伊朗的能力。

其次在经济上;利用现在的良好关系投入资本进入伊朗能源领域,

保持我国在伊朗的优势对我国的石油安全有一定的保障,同时改善

伊朗的经济,适当的渗透和控制是必要的,以防止其倒戈,同时在伊

朗的粮食领域要重点布局,支持一部分企业进入其国内粮食领域,

粮食的控制对于经济是必要的支撑,控制粮食即相当于在伊朗安装

一个定时炸弹,随时可以影响其国内这样可以保持我国对其的控制力。同时要注意利用政治上的优势排挤其他竞争者。

军事上,利用我国的军事优势,可秘密向伊朗输送一批防御性武器。保证其拥有足够的武力能够避免受到敌对势力的军事威慑。维持现

政权的安全与稳定。同时军事上的依赖有助于中伊关系的稳定。利

用伊朗作为我国在中东军事影响力的一个支撑点。

文化上,支持伊朗建立其在中东的宗教领袖地位,利用宗教团结穆

斯林世界,以增强其影响力。同时在伊朗传播中国的文化,以文化

交流为名义,扩展我国在文化上的影响,这也有助于帮助伊朗普通

大众接受中伊友好的关系,在舆论宣传中要注意让伊朗树立起敌人

的形象,将舆论导向控制在攻击敌对势力上,保持伊朗内部的团结,削弱相关国家在伊朗内部的影响力。

中东其他国家,其他国家的关系上就要政治,经济为主,文化为辅,政治立场上我们要树立帮扶阿拉伯世界的立场,支持伊拉克恢复重

建{在伊经济中培养中国造血干细胞},支持巴勒斯坦建国,以人道主义救援的名义支持巴解组织等武装,支持黎巴嫩政府和真主党武

装削弱以色列,巩固叙利亚,拉拢沙特阿拉伯孤立美国,联俄,联欧,共同抗美,向土耳其靠拢,化解北约在中东的势力,削弱欧美力量。

经济上,该地区除石油外并无其他资源可发展经济,地理环境上也

比较恶劣,粮食生产对该地区至关重要,除石油以外的寂静和支柱

产业相对较少,生活必须品要依赖进口,我国可以利用这些机会和在轻工业的领域的优势打入这些国家经济内部绑架其经济,用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换取我国需要的石油资源,对于我国的石油安全起保障作用。在文化上,大力帮助发展穆斯林宗教文化,用伊斯兰教与基督教的恩怨削弱美俄欧等基督教国家的影响力这是必要的手段。

通过这些努力建立起的良好政治经济氛围可以为我国的石油贸易提供一个相对稳定良好的供货来源。

相关主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