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诗人的归隐思想

古代诗人的归隐思想
古代诗人的归隐思想

古代诗人的归隐思想

危邦不入,乱邦不局,有道则见,无道则隐。

——题记有那么一群人,不屑于勾心斗角争权夺利,不愿意违背自己的意愿进入腐败的官场。任凭别人留名青史风光无限,甘心归隐深山从此与世无争。他们埋葬了自己的非凡的能力和智慧,留给后世的不仅仅有无限疑惑和惋惜,似乎背后的那份执着与信仰,更值得我们学习。

阮籍醒时少,陶潜醉日多,百年何足度,乘兴且长歌。”隋代琴师王绩,琴艺精湛,早年入朝为官,却不得中用,毅然弃官归隐,作下此诗。适逢淳朴,脱离了六朝绮丽之气,开创了唐代诗风之先路。

东晋山水田园诗人陶渊明,“密网裁而鱼骇,宏罗制而鸟惊。彼达人之善觉,乃逃禄而归耕。”不为五斗米折腰毅然脱离充斥着世俗的黑暗的官场。他的诗之所以能在人们的精神领域中占有重要的一席地位,不仅因为其所营造的田园氛围,所描绘的田园生活能够吸引我们:也不仅因为其所展现的澄澈、明净的风格,所流露的真切、自然的情感能够感动我们:更重要的是因为他还具有一种建立在时隔内容和诗歌艺术特点之上的自由、随性的诗歌精神。

南朝诗人谢灵运,出身名门,才华横溢,世袭康乐公但却仕途坎坷。他常常放浪山水,探奇览胜。,写出了许多清新自然的诗句。

唐代大诗人王维,年少才高,开元初就受到上层社会的青睐。无奈“安

史之乱”的爆发彻底打破了他雅洁清高的自尊心,先被叛军所拘,困于洛阳,迫受伪职;两京收复后也已历尽劫难、何况朝廷纲纪紊乱,君昏臣庸,使得王维更加消沉苦闷。“一生几许伤心事,不向空门何处销。”于是,王维回归自然,向往山林,自性内照,远离红尘,在随遇而安的自然和谐中,尽享舒适、雅致、平淡的人生,终于成为了一代诗画大师。

唐玄宗开元十七年(729),孟浩然“年四十,来游京师,应进士不第”。宦海渺茫,功名无望,而鬓发已白,使他发出了“不才明主弃,多病故人疏”的感慨。其归隐的决心在离京前留给王维的一首诗中有所体现“寂寂竟何待?朝朝空自归。芳草去,惜与故人违。路谁相假?知音世所稀。应守寂寞,还掩故园扉。”正是这样一种心态造就了一位布衣终老的田园隐逸诗人。

唐朝另一位诗人司空图则是在官至中书舍人后急流勇退,辞官归隐。他曾亲身经历了黄巢农民起义的动乱,目睹了农民军占领长安。光君三年(887)归隐中条山五官谷,自号知非子、耐辱居士。过起了“身外都无事,山中久避喧”的闲散生活。隐居期间,他几次拒绝了征召。曾有人矫诏命他入朝参预政事。无奈之下,他装成年老昏愦,误堕朝笏,终于被准许还山。司空图自知看破红尘决非易事,他只是看透“宦海风波险”,求名求利还不如自得其乐。正如他在《僧舍贻友》中所写“笑破人间事,吾徒莫自欺。解吟僧亦俗,爱舞鹤终卑。竹上题幽梦,溪边约敌棋。旧山归有阻,不是故迟迟。”他承认自己并非是完全脱俗的高人,只愿逍遥于泉石林亭之中,过一种任性隐逸的生活。

顾况,至德进士曾官著作郎,因在朝“不能慕顺”“傲毁朝纲”,劾贬饶州司户,后隐居茅山,自号华阳真逸。

李约,唐宗室,元和中为兵部员外郎,后弃官隐居。常建,开元进士,曾任盱眙尉,仕途失意,后隐居。

张祜,初寓姑苏,后至长安,为元缜所排挤,遂至淮南,隐居以终。

方干,举进士不第,隐居会稽镜湖。

来鹄,于咸通间举进士不第,隐居山泽。

张乔,咸通进士,后隐九华山。……以一斑窥全豹,不论是盛世,还是乱世,不论是仕途无望,还是官运亨通,在古代知识分子中,归隐似乎都是一个解不开的情结。

转眼千百年已经过去,今天的人们无论凭多么权威的解析也不再是当年的隐士们真正内心所想。“达则兼济天下,穷则独善其身”,古代知识分子以此作为自己的人生目标,因此,不管他们是居庙堂之高,还是处江湖之远,都能听到那可贵的忧国忧民的声音,感受到那令人震撼的浩然之气,看到那颗超凡脱俗的清净本心。而这,才是生活在新时代的我们所应该从中领悟的真正的哲理。

相关主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