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11国家安全学

911国家安全学
911国家安全学

侦查学(国保)《国家安全学》考试大纲

第一章国家安全学的对象、任务和学科性质

第一节国家安全学的研究对象

一、国家安全

二、影响国家安全的因素

三、危害国家安全的因素

四、国家安全保障体系

第二节国家安全学的任务

一、客观描述国家安全事实

二、深入探讨国家安全对象的本质和规律

三、对国家安全做出价值判断,探寻合理的国家安全战略

四、服务国家安全现实

第三节国家安全学的研究方法

一、哲学方法

二、逻辑方法

三、科学方法

四、特殊研究方法

第四节国家安全学的学科性质

一、国家安全学是一门新兴学科

二、国家安全学是一门综合学科

三、国家安全学是一门应用学科

四、国家安全学属政治性学科

本章内容第一节要求记忆并予以理解,第二、三、四节的内容要求了解。

第二章国家

第一节国家的起源与本质

一、国家安全中的“国家”一词

二、国家的起源

三、国家的本质

第二节国体、政体与国家职能

一、国体

二、政体

三、国家职能

第三节国家权力与国家机构

一、国家权力

二、国家机构

第四节政党和国家

一、政党在国家中的地位和作用

二、中国共产党在我国政治生活中的领导地位

本章内容第一节和第二节内容要求理解并记忆,第三节和第四节内容要求了解。

第三章国家利益

第一节需要与利益

一、需要及其分类

二、利益根植于有利的需要

三、利益是对主体有利的事物

四、利益的基本属性

第二节国家利益的含义与特征

一、国家利益及其形成

二、关于国家利益的几个界限

三、国家利益的基本特征

第三节国家利益的类型

一、国家利益的分类

二、国家安全利益与国家利益安全

本章内容要求作为一般性了解即可。

第四章国家安全

第一节安全

一、“安全”的基本词义

二、没有危险是安全的特有属性

三、安全是主体没有危险的客观状态

四、“没有危险”的基本含义

第二节国家安全的产生与发展

一、奴隶社会的国家安全与国家安全的源生内容

二、封建社会的国家安全及国家文化安全的派生

三、资本主义社会的国家安全与科技安全的派生

四、社会主义国家诞生至冷战时期的国家安全和意识形态安全的派生

五、和平与发展为主题的新时期的国家安全及生态安全、信息安全的派生第三节国家安全的基本含义

一、关于国家安全的各种定义

二、国家安全的基本含义

本章内容要求记忆并理解。

第五章国民安全

第一节国民安全的含义

一、国民

二、国民安全的基本含义

第二节国民安全的表现形式

一、国民安全的两种形式

二、国民安全的三个层次

三、国民安全的特殊表现

第三节国民安全的地位

一、国民安全是国家安全的核心

二、国民的安全是国家安全活动的根本目的

三、国家安全是国民安全的根本保障

本章内容要求作为一般性了解即可。

第六章国土安全

第一节国家领土安全的基本含义

一、领土和领土主权

二、领土安全的基本含义

三、地理环境对国家领土安全的影响

第二节中国领土安全的地缘安全形势

一、中国的地缘政治环境特征

二、冷战结束后的中国地缘安全形势

三、影响中国地缘安全形势的几个热点问题

第三节维护我国的领土安全

一、坚持睦邻友好政策

二、和平解决边界问题和领土争端

三、实施“一国两制”,早日解决台湾问题

本章内容要求作为一般性了解即可。

第七章经济安全

第一节国家经济安全的含义

一、经济安全概念的形成

二、国家经济安全的含义

三、经济全球化与国家经济安全

第二节国家经济安全的基本内容

一、资源安全

二、国有经济安全

三、国家财政安全

四、金融安全

五、农业经济安全

六、商业秘密的保护

七、市场安全

八、防范、打击经济犯罪

第三节保障我国经济安全

一、政府与国家经济安全

二、法制是维护国家经济安全的根本保障

三、建立国家经济安全的监测预警系统

本章内容第一节要求予以理解,第二和第三节内容作为一般性了解即可。

第八章主权安全

第一节主权和主权安全的基本含义

一、主权的含义、内容和性质

二、主权安全的含义

三、主权和主权安全的重要性

第二节国家主权在当代受到的挑战

一、国际组织对国家主权的影响

二、跨国公司对国家主权的侵蚀

三、全球性问题的治理对国家主权的制约

四、发达国家对发展中国家主权的干涉

第三节维护我国的主权安全

一、增强综合国力

二、反对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

三、树立国家主权新观念

本章内容第一节和第三节要求了解,第二节要求理解。

第九章政治安全第一节政治安全的含义和内容

一、政治与政治文明

二、国家政治安全的含义

三、国家政治安全的主要内容

第二节政权和政治制度安全

一、政权和政治制度安全的概念

二、政权和政治制度安全的地位和作用

三、为维护政权和政治制度安全而进行的国际斗争

四、保卫我国政权和政治制度安全

第三节社会政治稳定

一、社会政治稳定的含义

二、社会政治稳定的重要性

三、影响社会政治稳定的因素

四、维护我国的社会政治稳定

第四节意识形态安全

一、意识形态安全的概念

二、意识形态安全的作用

三、当今世界意识形态的斗争

四、维护我国意识形态安全

本章四节内容均要求记忆并理解。

第十章军事安全第一节军事安全的含义及重要性

一、军事安全的含义

二、军事安全的重要性

第二节军事安全的主要内容

一、军事力量建设

二、国防科技与国防工业建设

三、作战物资储备和战场环境建设

第三节高技术时代的军事安全

一、军事领域的深刻变革

二、军事领域深刻变革对军事安全的影响

第四节维护我国军事安全

一、中国军事安全面临的挑战

二、维护中国军事安全的基本途径

本章内容要求作为一般性了解即可。

第十一章文化安全第一节文化的基本含义

一、关于“文化”概念的不同解释

二、文化就是社会化

第二节国家文化安全的本质和内容

一、文化安全问题的产生

二、文化特质的保持与延续是文化安全的本质

三、国家文化安全的主要内容

第三节保障国家文化安全

一、保障文化安全需要认清的一些问题

二、文化的先进性是保障国家文化安全的关键

本章内容要求记忆并理解。

第十二章科技安全

第一节技术安全、科学安全、科技安全

一、技术与技术安全

二、科学与科学安全

三、科技与科技安全

第二节国家科技安全的形成及本质

一、国家科技安全的形成

二、国家科技安全的本质

第三节国家科技安全的主要内容

一、科技成果安全

二、科技人员安全

三、科技产品安全

四、科技设施安全

五、科技活动安全

第四节国家科技安全的重要性

一、科学技术地位日益提高,作用日益重要

二、科技安全是当代国家安全的重要环节

第五节保障国家科技安全

一、保障科技安全是保障国家安全的重要内容

二、采取有效措施,保障我国科技安全

本章内容要求作为一般性了解即可。

第十三章生态安全第一节生态安全概述

一、生态安全的概念

二、生态安全的重要性

三、当前重大的生态环境问题

四、生态安全的理论与实践

第二节生态安全与当代国际关系

一、生态安全与国家主权

二、生态安全与国际冲突

三、生态安全与国际贸易

四、生态安全与环境外交

第三节保障我国的生态安全

一、重视生态安全,加强环境立法和执法

二、走可持续发展道路

三、积极开展国际环境合作

本章内容作为一般性了解即可。

第十四章信息安全第一节信息与国家信息安全的含义

一、信息的基本含义

二、信息安全的含义

三、国家信息安全的主要内容

第二节信息战是国家信息安全工作的基本形式

一、信息战的基本含义

二、信息战的特点

三、信息战的类型

第三节当前信息安全面临的主要问题及对策

一、信息安全存在的隐患

二、危害国家信息安全的形式与手段

三、保障国家信息安全的宏观措施

四、保障信息安全的主要技术手段

本章内容要求予以理解。

第十五章国家安全环境

第一节国家安全环境的含义与结构

一、国家安全环境的基本含义

二、国家安全环境的影响与作用

三、国家安全环境的基本结构

第二节影响国家安全的因素

一、影响国家安全的自然因素

二、影响国家安全的社会因素

第三节危害国家安全的因素

一、危害国家安全的因素

二、危害国家安全的社会因素

本章内容第一节要求理解,第二和第三节要求理解并记忆。

第十六章民族问题及其对国家安全的影响第一节民族及其相关问题

一、关于民族的定义

二、民族与国家、种族、宗教的联系与区别

第二节民族与国家安全的深层次关系

一、民族精神、民族凝聚力与国家安全

二、民族矛盾、民族斗争与国家安全

第三节当代威胁多国安全的主要民族问题

一、民族分离主义

二、大民族主义与地方民族主义

三、“泛”字号民族主义卷土重来

第四节当代民族问题的特点

一、普遍性

二、复杂性

三、国际性

四、长期性

第五节我国民族关系状况与国家安全

一、我国民族关系状况的有利条件

二、我国民族关系中存在的问题

三、贯彻民族政策,反对民族分裂主义

本章内容第一节、第三节、第四节和第五节要求记忆并理解,第二节要求了解。

第十七章宗教问题及其对国家安全的影响

第一节宗教的本质和根源

一、宗教的定义、要素和本质

二、宗教的根源

第二节宗教对社会和国家的正向功能

一、社会整合功能

二、族群认同功能

三、行为规范功能

四、心理消解功能

五、社会交往功能

第三节宗教对社会和国家的方向功能

一、社会裂变功能

二、族际相斥功能

三、传统固化功能

四、情感激发功能

五、跨国扩张功能

第四节当代威胁多国安全的主要宗教政治问题

一、西方“人权外交”与宗教干涉

二、西方宗教扩张与宗教渗透

三、西方强权对伊斯兰极端主义的两面政策

本章内容要求记忆并理解。

第十八章恐怖主义及其对国家安全的危害

第一节恐怖主义的由来与发展

一、恐怖主义的由来

二、恐怖主义在20世纪后半期的发展

三、20世纪末21世纪初的恐怖主义

第二节恐怖主义的理论界定

一、对恐怖主义的不同界定

二、恐怖主义的基本含义

第三节恐怖主义的手段与危害

一、恐怖主义的手段

二、恐怖主义的危害

三、打击恐怖主义,维护国家安全

本章内容要求记忆并予以理解。

第十九章国家安全的保障体系

第一节国家安全保障机制

一、国家安全保障机制的基本含义

二、国家安全保障机制的硬件构成

三、国家安全保障机制的软件构成

第二节国家安全保障活动

一、国家安全保障活动的基本含义

二、保障国家安全的硬手段

三、保障国家安全的软手段

本章内容要求了解即可。

第二十章国家安全观

第一节国家安全观的基本含义与本质

一、国家安全观的基本含义

二、国家安全观的本质

第二节传统国家安全观与新国家安全观

一、传统国家安全观

二、新国家安全观

第三节确立新安全观的前提与方法

一、坚持马克思主义世界观和方法论

二、运用系统科学方法

三、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第四节系统国家安全观及其基本内容

一、系统国家安全观的基本含义

二、系统国家安全观的普遍点

三、系统国家安全观的时代点

四、系统国家安全观的中国点

本章第一节和第二节的内容要求记忆并理解,第三节和第四节作为一般性了解即可。

第二十一章国家安全战略

第一节国家安全战略与国家安全大战略

一、战略

二、国家战略

三、国家大战略

第二节国家安全战略及其基本内容

一、国家安全战略的定义

二、国家安全战略是国家大战略的基本组成部分

三、确立国家安全战略的前提

四、国家安全战略一般包括的基本内容

第三节美俄两国的国家安全战略

一、美国的国家安全战略

二、俄罗斯的国家安全战略

本章内容要求作为一般性了解即可。

侦查学(国保)《非传统安全论》考试大纲第一章非传统安全概述

第一节非传统安全的概念与含义

一、安全、国家安全与传统安全

国家安全概念的理解;传统安全的含义。

二、“非传统安全”与国家安全概念的扩展

非传统安全的含义;国家安全观的扩展。

三、与“传统安全”相关的几个概念

第二节非传统安全与传统安全的关系

一、非传统安全涵盖的问题和特点

二、非传统安全与传统安全的联系与区别

第三节“非传统安全”问题产生的背景

一、冷战后国际格局的变化

二、经济全球化进程的加快和扩展

三、冷战后各国日益重视本国经济与社会的发展

四、国际安全理念与范式的变化

五、中国的“非传统安全”问题研究

第四节“非传统安全”问题对国际关系的影响

一、“新安全观”的形成

二、政府与非政府组织的作用上升

三、国家权力受到严峻挑战

四、国际合作趋势进一步加强

五、国家治理与全球化治理问题突出

第五节全球范围内非传统安全观的差异性

一、主要国家及地区的非传统安全观

二、“南北”、“大小”国家非传统安全观的差异

三、非传统安全问题已成为南北矛盾的焦点

第六节非传统全在国家安全战略中的地位

一、国家安全传略内涵的历史变迁

二、非传统安全威胁与国家安全战略内涵与外延的变化

三、非传统全与21世纪初中国国家安全战略

对第一节、第二节和第三节的内容要求记忆和理解,第四节至第六节的内容要予以了解。

第二章非传统安全中的经济安全问题

第一节经济安全问题的提出

一、环境安全问题的提出

二、能源安全问题的提出

三、金融安全问题的提出

四、信息安全问题的提出

五、经济安全在国家安全战略中的地位上升

第二节经济安全涵义的界定

一、五个经济安全观点

二、经济安全是国家安全的基础

三、经济实力是经济安全的保障

四、经济安全须兼顾发展、安全、主权诸因素

第三节经济安全涉及的领域

一、主导产业与高新技术

二、能源、资源与海上运输通道

三、国际市场

四、金融部门

五、关键基础设施

六、环境问题

第四节经济安全的保障措施

一、通过机构设置、法律规定,加强对经济安全工作队领导、指导和保障

二、通过建立各种因应危机的保障体系,增强经济抵御威胁的能力

三、通过外交、尤其是“经济外交”,编织起保障国家利益、经济安全的外部安全网

四、通过经济稳定发展与国力增强,夯实经济安全基础

第五节中国经济安全面临的威胁

一、我国经济安全的内在状况

二、我国经济安全的外部环境

三、“入世”的中国经济的挑战

第六节应当经济安全的政策思考

一、强化经济安全意识

二、夯实经济安全的内在基础

三、创造良好宽松的外部环境,构筑起利益共享、风险共担的国际合作安全网

前三节内容做重点了解,后三节内容作为一般性了解。

第三章非传统安全中的金融安全问题

第一节金融安全问题的提出

一、金融风险、金融危机与金融安全

二、金融安全的核心地位

第二节金融安全的成因

一、金融脆弱性是国家金融安全生成的内在机理

二、经济全球化是国家金融安全产生的外在条件

三、国家经济金融安全的生成

第三节中国金融安全面临的挑战

一、中国金融的内在脆弱性

二、中国金融安全的外在威胁

三、加入WTO对中国金融安全的挑战

第四节中国金融安全的防范

一、积极深化国内金融改革

二、有序实施金融对外开放

三、努力完善金融监管

四、大力营造金融安全系统

五、努力营造良好的国际金融环境

本章四节内容均作为一般性了解。

第四章非传统安全中的能源安全问题第一节能源安全:概念与内涵

第二节21世纪初国际石油安全趋势

第三节大国能源安全战略

第四节中国的能源安全形势

第五节中国的能源安全思路

本章内容均作为一般性了解即可。

第五章非传统安全中的环境安全问题第一节环境安全问题的由来及含义

一、环保观念的兴起

二、“环境安全”概念的提出

三、“环境安全”的含义

第二节环境安全问题的表现及特点

一、人类面临的主要环境问题

二、环境安全的特点

三、环境安全对国家安全的影响

第三节环境安全问题的成因

第四节环境安全保障措施和存在的问题

一、环境安全的保障措施

二、存在的问题

第五节中国面临的环境安全问题

一、水土流失

二、空气与水污染

三、生物物种减少

第六节中国的对策思路

一、控制人口数量,提高人口质量,实现人口与环境、资源之间的协调发展和良性循环

二、加大环保的执法力度

三、推动环境政策体系的转变,完善各种政策手段

四、鼓励技术创新,优化能源结构

五、加强环保教育,提高国民环保意识,发挥公众的监督作用

本章内容均作为一般性了解。

第六章非传统安全中的水资源安全问题

第一节水资源安全的基本特征

一、自然与社会双重属性

二、静态与动态的相互转化

三、局部性与全球性的有机结合

四、专门性与综合性的相得益彰

第二节全球水资源安全现状与成因

一、全球水资源安全形势严峻

二、威胁水资源安全成因复杂

第三节水资源安全对国家安全的影响

一、影响人类生存

二、影响粮食生产

三、影响生态环境

四、影响国家安全

五、影响地区稳定

第四节国外保障水资源安全的举措

一、联合国号召世界关注水资源安全

二、各国改变用水政策,依法管水

三、兴建大型调水工程,建立合理的水系布局

四、开发新技术,增水节水防污染

五、改变传统思维模式,注意集水蓄水保水第五节中国的水资源安全问题

一、水资源安全问题日益凸显

二、水危机的原因

三、水危机的影响

第六节中国治理水资源危机的对策

一、政府高度重视,全面统筹规划

二、实行依法治水,倡导科学管水

三、抓住重点突破,实施南水北调

四、加强污染治理,改善水环境

五、加大投资力度,建立有机水系

本章内容要求仅作为一般性了解即可。

第七章非传统安全中的民族分裂问题

第一节民族分裂主义的定义与成因

一、民族分裂主义和泛民族主义

二、民族分裂主义和民族主义

三、诱发民族分裂主义的内外因素

第二节中国非传统安全因素中的民族分裂问题

一、西藏问题的历史与现状

二、“东突”问题的由来及动向

第三节反分裂的思路及措施

一、从民族分裂主义看非传统安全问题的特点

二、应对思考及措施

本章第一节内容要求记忆并理解,第二和第三节内容要求予以理解。

第八章非传统安全中的宗教极端主义问题第一节宗教极端主义的界定

第二节宗教极端主义产生的原因

第三节宗教极端主义与原教旨主义、恐怖主义的关系

一、宗教极端主义与原教旨主义

二、“宗教极端主义”与“恐怖主义”

第四节宗教极端主义危害国家安全

一、破坏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

二、催生暴力恐怖,扰乱国家正常的政治、经济和社会秩序

三、宣传政教合一,图谋颠覆现政权

四、煽动教派冲突,引发社会动荡

第五节我国面临的宗教极端主义

第六节治理宗教极端主义的对策思考

一、主要举措

二、对策思考

本章六节内容要求记忆和予以理解。

第九章非传统安全中的恐怖主义

第一节国际恐怖主义的定义、种类与现状

一、什么是国际恐怖主义

二、当代国际恐怖主义的种类

三、国际恐怖主义的根源及发展

第二节国际恐怖主义的危害与趋势

一、国际恐怖主义的危害

二、国际恐怖主义的趋势

第三节中国面临的恐怖主义威胁与对策

一、“东突”是国际恐怖主义的重要组成部分

二、如何应对恐怖主义

本章三节的内容均要求记忆并理解。

第十章非传统安全中的文化安全问题

第一节冷战后意识形态差异对国际安全的影响

一、从意识形态的对立到意识形态差异的影响――冷战前后

由传统安全领域向非传统安全领域的转化

二、人权对主权的侵蚀――人道主义干预问题

三、国家政治民主化与国际政治民主化的异同――政治文化发展趋势及其对国家安全主体的影响

第二节当代国家关系中的文明冲突与文明多样化

一、亨廷顿文明冲突论的影响

二、文明冲突存在的客观性

三、多样文明存在的合理性

第三节全球化条件下的“文化主权”与“文化霸权”问题

一、关于文化主权和文化霸权

二、文化的民族性与文化的全球化

三、中华民族文化的现代化

本章内容要求记忆并予以理解。

第十一章非传统全中的武器扩散问题

第一节武器扩散的种类、途径与危害

第二节武器扩散屡禁不止的原因

第三节国际社会控制武器扩散的努力

第四节控制武器扩散面临的问题及前景

本章内容仅作为一般性了解即可。

第十二章非传统安全中的信息安全问题

第一节信息安全成为国家安全新重心

一、信息安全的内涵不断深化

二、信息安全是非传统安全领域的一个突出问题

第二节当前信息安全面临的主要威胁

一、黑客、病毒仍是信息安全的首要威胁

二、网络犯罪出现手段复杂化、主体多样化、影响扩大化的特点

三、网络恐怖活动成为信息安全面临的新威胁

四、解决信息安全迫切需要加强国际合作

第三节中国信息安全形势严峻

第一节和第二节内容要求记忆和予以理解,第三节内容了解即可。

第十三章非传统全中的流行疾病问题

第一节流行疾病成为一种非传统安全威胁

第二节艾滋病是对人类安全威胁最大的流行疾病

第三节非典型肺炎是对人类安全的新威胁

第四节结论与启示

本章内容仅作为一般性了解即可。

第十四章非传统安全中的人口安全问题

第一节人口安全的界定

第二节人口安全面临的主要问题

第三节人口安全威胁的成因

第四节各国应对人口安全问题的措施

第五节中国面临的人口安全问题

第六节我国人口安全问题的因应思路

本章内容仅作为一般性了解即可。

第十五章非传统安全中的毒品走私问题第一节当前毒品走私状况

第二节毒品走私的特点及对国际社会的危害第三节各国的反毒措施及相关立法

第四节毒品对我国的影响及对策

本章内容仅作为一般性了解即可。

第十六章非传统安全中的非法移民问题第一节非法移民的界定

第二节非法移民的现状与分别

第三节非法移民形成的原因分析

第四节非法移民的趋势及影响

第五节各国有关国际组织的对策

第六节中国的非法移民问题及政策

本章内容仅作为一般性了解即可。

第十七章非传统安全中的海盗问题

第一节海盗发展历史和定义的演变

第二节海盗回答状况、种类与威胁

第三节海盗产生的原因

第四节国际社会关于打击海盗的措施与立法第五节我国面临的海盗威胁

美国导演拍纪录片揭开真相:911事件是个惊天大骗局!

美国导演拍纪录片揭开真相:911事件是个惊天大骗局!2003年3月19日,美国总统小布什宣布对伊拉克开战。战争于3月20日开始,至今已5年。在5周年的日子里,各方的评论不多,前几天在美国有一些反战示威游行。也许是因为美国以及全世界最近都陷入金融危机,大家的注意力更关注眼前现实利益,懒得再去关心伊拉克的灾难和没完没了的硝烟,懒得再去关心死亡的美国士兵。到目前为止,在伊拉克死亡的美国士兵,已经超过4000人。这几天,由于美国金融危机的原因,我写了几篇经济方面的文章,很多人希望我接着写下去。但是,今天我决定放一放经济问题,为伊拉克战争5周年写点东西。 伊拉克战争的直接理由是,美国认为萨达姆勾结基地组织,而且还制造了大批大规模杀伤性武器。迄今为止,这两个理由都被美国人自己否认了。也就是说,美国人5年前对伊拉克、萨达姆大开杀戒,没有任何站得住脚的理由。把战争理由在说得远一点,911事件造成几千名美国人丧生,三栋大楼倒塌,应该是这场战争,以及此前的阿富汗战争的真正原因。严格来说,我今天要写的文章,只是介绍一个美国人拍摄的纪录片。这部纪录片2004年完成时,名叫《911 In Plane Site》,后来编导制作了第二版,取名为《Loose Change》,增加了约15分钟的内容,中文翻译名字为“911恐怖大骗局”。制作人是Louder Than Words,Korey Rowe,编导是Dylan Avery。本文介绍的是第二版。 该纪录片一开始引用了一段近半个世纪前美国军方的秘密文件。1962年,为了给武装干涉古巴制造借口,美国军方曾经建议,在古巴美军关塔那摩基地附近制造假的恐怖袭击。美军当年的计划包括:炸沉美国军舰,为假的殉难者举行葬礼;在佛罗里达、华盛顿上演恐怖袭击;在古巴领海上空击落一架客机,机上的乘客是联邦特工,扮成正在度假的学生;这个“苦肉计”的计划,被肯尼迪总统否决了。编导的意图是想告诉观众,911事件很可能就是美国政府制造的“苦肉计”。 该纪录片编导找到了911之前美国空军一系列演习资料、手册,上面把十字准星对准了世贸大楼。其他具体事件还有:1999年,美国空军开展了用被劫持的飞机撞击世贸大楼和五角大楼的演习;2000年,小布什总统的二弟杰布-布什、切尼、拉姆斯菲尔德、沃尔福威茨等人共同签署的一份文件中,有这样的字句:“变革的过程,即使带来革命性的变化,也很有可能是漫长的过程,除非出现一个灾难性的、有催化作用的事件,例如一个新的珍珠港事件”;同年,五角大楼两次演习,模拟一架757坠落在五角大楼内;参加该项演习的一名前海军飞行员,在演习之后很快退伍,进入美航工作。巧的是,不到一年时间,911事件中撞击五角大楼的那架757正是他驾驶的。…… 911事件之前的可疑事件还有:美国从1998年开始通缉本拉登,但是,2001年7月,911之前2个月,本拉登在阿联酋迪拜的一家美国医院接受治疗,CIA 在当地的官员前往医院拜访了拉登;911之前一个半月,某人以32亿美元的价格,租下了世贸大楼99年的使用权,同时为世贸大楼投下35亿美元的保险,赔付条款中有一项是“恐怖主义”;911前5天,有人购买了3150股美航股票看跌的期权,4倍于当时的美航股价;911前4天,有人买入27294股波音公司股票看跌期权,5倍于当天股价;911前1天,有人买入4516股美航看跌期权,11倍于当天股价;9月10日,很多美国高官取消了第二天的飞行计划;旧金山市长9月10日接到电话,叫他第二天不要乘坐飞机,打电话的人是现在的美国国务卿赖斯;……

计算机技术基础

《计算机技术基础》(6014)学习大纲 Ⅰ课程性质、学习目的与要求 (一)课程性质 《计算机技术基础》是专业基础课,也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课程,既要掌握概念,又要动手编程,还要上机调试运行。对理工类专业来说是一门必修的课程。 (二)学习目的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了解算法的基本概念,会根据算法编制相应的程序,并初步掌握软件开发的基本技巧,同时也为后继课程的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 (三)课程要求 《计算机技术基础》是一门应用性很强的课程,它所涉及的内容也十分广泛。本课程所选取的内容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算法的基本概念、常量变量运算符与表达式、程序控制结构、数组、函数、指针、结构体与共用体等。 Ⅱ课程学习内容与考核目标 总学时:64学时,其中实践学时为16。 第一章C语言概述(2学时理论学习,2学时实验) 一、学习目的与要求: 1 了解C语言的背景 2 掌握C语言程序的结构

3 领会C语言程序设计的风格 二、课程内容: 1 C语言的历史背景 2 C语言的特点 3 C语言源程序的结构 三、考核知识点 1 C语言的特点 2 C程序的结构 四、考核要求 识记:C语言的特点 理解:通过例题理解C语言的结构特点 第二章程序的灵魂——算法(2学时理论学习) 一、学习目的与要求: 1 掌握算法的基本概念与特征 2 掌握结构化程序设计的基本概念 二、课程内容 1 算法的概念 2 算法举例 3 算法的特征 4 算法的表示 5 结构化程序设计方法 重点:算法的概念、N-S图、常用算法思想。

三、考核知识点 1 程序的内容 2 算法的概念以及特性 3 算法的表示方法 四、考核要求 识记:序的内容、算法的概念以及特性、算法的表示方法 理解:算法的设计 第三章数据类型、运算符与表达式(6学时理论学习,4学时实验) 一、学习目的与要求 1 掌握基本类型及其常量的表示法 2 掌握变量的定义及初始化方法 3 掌握运算符与表达式的概念 4 了解C语言的自动类型转换和强制类型转、左值和赋值的概念 二、教学内容 1 常量与变量 2 整型数据 3 实型数据 4 字符型数据 5 变量赋初值 6 各类数据之间的混合运算 7 算述运算符与算术表达式 8 赋值运算符与赋值表达式

计算机网络慕课题库

1.1 网络是什么 1一座大楼内的一个计算机网络系统,属于() A.PAN https://www.360docs.net/doc/9e11664664.html,N C.MAN D.WAN 正确答案:B 2计算机网络中可以共享的资源包括() A.硬件. 软件. 数据. 通信信道 B.主机. 外设. 软件. 通信信道 C.硬件. 程序. 数据. 通信信道 D.主机. 程序. 数据. 通信信道 正确答案:A 3计算机网络是计算机技术和通信技术相结合的产物,这种结合开始于() A.20世纪50年代 B.20世纪60年代初期 C.20世纪60年代中期 D.20世纪70年代 正确答案:A 4世界上第一个计算机网络是() A.ARPANET B.ChinaNet C.Internet D.CERNET6 正确答案:A 5计算机互联的主要目的是() A.定网络协议 B.将计算机技术与通信技术相结合 C.集中计算 D.资源共享 正确答案:D 1.2 网络的发展历史 1 TCP/IP协议簇的层次中,解决计算机之间通信问题是在() A.网络接口层 B.网际层 C.传输层 D.应用层 正确答案:B

2网络协议主要要素为() A.数据格式. 编码. 信号电平 速度匹配. 控制信息. 数据格式B. . 同步语义. C.语法. 同步控制信息. D.编码. C 正确答案:的网络层含有四个重要的协议,分别为()3 InternetUDP ARP,,A.IPICMP,ARP UDP,B.TCP,ICMP,RARP ARP,C.IP,ICMP,RARP ICMP,,IP,D.UDPC 正确答案:)。4计算机网络中,分层和协议的集合称为计算机网络的(组成结构A. 参考模型B. 体系结构C. 基本功能D.C 正确答案:计算机网络中,分层和协议的集合,目前应用最广泛的是()。5A.TCP/IP B.X.25 C.ISO D.OSI A 正确答案: 1.3 中国的互联网)。1下列有关网络安全的表述,正确的是(只要装了杀毒软件,网络 就是安全的A. 只要装了防火墙,网络就是安全的B. 只要设定了密码,网络就是安全的C. 尚没有绝对安全的网络,网民要注意保护个人信息D.D 正确答案:以下信息中,属于合法信息的是(2 )。 A.危害国家安全的信息 B.煽动民族仇恨、民族歧视的信息 C.传授制造枪支的信息 D.有关房屋出租的信息D 正确答案:)。3计算机网络的应用越来越普遍,它的最大特点是( 可以浏览网页A. B.存储容量扩大C.可实现资源共享使信息传输速度提高D.C 正确答案:)。因特网的前身是美国(4X25NET A.商务部的2 . . B.国防部的ARPANET C.军事与能源MILNET D.科学与教育的NSFNET 正确答案:B 1.4 互联网的新时代 1互联网新时代中提到的四种网络是( )。 A.虚拟现实网络 B.泛在的物联网络 C.大数据网络 D.人工智能神经网络 正确答案:A、B、C、D

美国华裔空姐曝光911撞机前的最后内幕

美国华裔空姐曝光911撞机前的最后内幕西陆东方军事作者:王者出山时间:2012-02-13 “911事件”数以千计的众多死难者中,旧金山华裔美丽空姐邓月薇临危不惧,就在本·拉丹属下的恐怖分子驾驶美国航空公司的客机撞向世贸大楼北塔的20分钟前,她第一个打电话报告地面控制中心发生了意外……

邓月薇(1956年2月5日-2001年9月11日),出生于美国加利福尼亚州旧金山市。她是美国航空公司的一名空姐。邓月薇自小就生长在旧金山,排行老四,上面有一个哥哥,两个姐姐。邓月薇的罹难对两位老人来说无疑是如雷灌顶。 2001年9月11日早上,邓月薇在美国航空公司第12号班机上值勤,该航班起飞后不久即被恐怖分子劫持。大约8时20分,邓月薇向地面控制中心拨通紧急电话,汇报航班可能被劫持的求救讯息;据悉,邓月薇是首位向地面报告有关劫机消息的人。最后20分钟冷静的描述,她提供消息,帮助航空公司得知劫机者的身份。 在胁迫和恐怖的情况下,邓月薇坚持与地面控制中心进行了约20分钟左右的通话。在邓月薇和地面通话25分钟后,这架飞机撞上了世贸大厦。

这位华裔空姐邓月薇的最后报警电话录音早前被公开。邓月薇在阿塔和他的同伙控制了这架飞往洛杉矶的客机后利用机上电话呼救,在地面人员试图弄清机上到底发生什么事情的同时,邓月薇平静地讲述有人已经被刺伤。 以下为邓月薇全部呼救电话录音: “我是11号航班上的第3号乘务员,我的名字是贝蒂·邓。” 男性接听员:“明白!” 邓月薇:“驾驶舱不回电话,有人在商务舱被刺伤了,在商务舱都不能呼吸,有人携有瓦斯毒气或什么东西。” 男性接听员:“你可 以描述你所说的那人的 样子吗,那个在商务舱的 人?” 邓月薇:“我们的1 号乘务员被刺伤,乘务长 被刺伤,不知道是谁刺伤 的,我们现在甚至不能去 商务舱,因为在那里简直 没办法呼吸。” 邓月薇:“我想有人 (劫机者)在那里,可能已

计算机技术在医学领域的应用

计算机技术在医学领域的应用 姓名:陈勇专业:中西医结合临床学号:201604032 班级:山东中医药大学2016级在职研究生 [摘要]计算机应用范围越来越广,其在医学领域的应用也是如此。计算机在医学领域的普遍应用为医院的管理计算机信息管理系统能够及时准确地收集、传输、处理和反馈各项医疗信息,增强和扩展医务人员的信息功能,增强医务人员对医药信息的变换存贮识别处理,从而提高医护人员的工作效率;计算机尤其是数据库技术及人工智能等技术的应用在中医药学的研究及发展中起了重要的作用。[关键词]医学计算机技术中医 医学,无论是中医学还是西医学在21世纪随着科技的高速发展也在不断地自我完善、自我变革中飞速前进,计算机这个可以代表科技高速发展的技术,在医学领域发挥着越来越显著的作用。计算机和通信技术的结合,将世界引入了一个新纪元,世界步入了信息时代。信息技术以其他任何一种技术从未有过的深度和广度深入到社会的方方面面。现代医学也不可避免地受到现代信息技术的影响,现代医学与现代信息技术的交融,构成了一个交叉学科,即专应用于医学的计算机学科。 一、计算机在医学领域中的应用可谓广泛,现将其普遍应用概括为一下几方面内容:

1.提高了工作效率,减少差错。 计算机处理医嘱只要输入正确,打印的医嘱记录单和各种执行卡就一致无误,杜绝了由于重复转抄而造成的错误,且计算机处理医嘱改变了以往多人查对的方式,只需两人便可完成查对,节省了人力,大大提高了医院的工作效率。增加了医院收费的透明度,大大缓解了日趋增加的医患关系。由于计算机的自动划价、结算,患者和科室随时可从计算机内了解开支情况,同时给患者提供了住院费一日清单,增加了医院收费透明度,做到医患双方心中有数,提高了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运用计算机管理后,病房医生不需一一开处方,患者住院开支情况由护理人员通过计算机提供信息,中心药房取消了划价及统计,护士取消了重复转抄,相对减轻了工作负荷,使得医护人员有更多的时间进行研究,提高自己的医护水平,从另一面加强了对人才的应用。 2.信息的实时采集和广覆盖性及信息的反馈作用。 资料录入采用在线方式由护士完成医嘱录入和医生完成病历首页录入,各管理和职能部门完成各自资料的录入使医院90%的工作人员都直接参与了信息系统的使用及维护,保证了数据的及时、真实及准确性。应用计算机收集、贮存、处理有关病人的临床信息及实验室检查用药等情况,对可能的不利因素提出一些警告性的信号,例如对于医护人员比较熟悉的医学统计学中SPSS的应用。我们可随意设计并提取所需的月、季、年等不同阶段的单项与总计信息;又可读取打印全院的各项监测汇总数据;还可以随意截取各科、各级别的监

基础知识内容包括计算机基本知识.docx

基础知识内容包括:计算机基本知识、计算机信息处理技术、D O S操作系统基本使用方法和计算机网络应用知识。 重点理解和掌握的内容 1. 了解计算机发展历史、应用领域、工作原理、硬件结构、软件系统、微机系统多媒体知识和安全常识; 2. 理解计算机中数和字符的表示方式,了解汉字输入方法、信息处理的内容和方法; 3. 了解磁盘操作系统(DOS)的发展历史、DOS的构成、基本功能和汉字处理功能; 4. 掌握文件和路径的概念; 5. 掌握DOS的启动方式、磁盘和磁盘驱动器的使用方法、常用DOS命令的使用方法和通配符的使用方法; 6. 了解计算机网络的分类和特点 7. 了解Internet的特点和概念,能进行入网申请和简单使用Internet。 计算机中的常用定义和术语 1. 计算机:计算机是一种具有内部存储能力、由程序控制操作过程的自动电子设备。它主要由输入设备、输出设备、存储器、控制器和运算器等几部分组成。 2. 计算机的硬件和软件:硬件是计算机系统中的物理装置的总称。软件是计算机运行所需要各种程序及有关资料。

感谢你的观看 感谢你的观看3. 指令和程序:指令就是“命令”,是规定计算机操作 类型及操作数地址的一组代码。程序是指令的有序集合。 4. 多媒体:以数字技术为核心的图象、声音与计算机、通信融为一体的信息环境的总称。 5. 数据与信息:数据是指能够用计算机处理的数字、字符和符号等。 信息是数据的内涵和本质,可以从两个方面来理解:一方面,信息是数据、消息中包含的意义,它不随信息媒体的改变而改变;另一方面,信息使消息中所描述事件出现的不定性减少,若不提供信息,则不定性会大一些。 6. 数制:数的进位制称数制。 计算机中常用二进制、八进制、十进制和十六进制表示信息,其中最常用的是表示计算机内部存储和处理信息的二进制和为了清晰和简洁表示二进制而采用的十六进制。 7. 字符编码:使用二进制数对字符进行的编码称字符编码。 8. ASCII码:美国标准信息交换码的英文简称,是计算机中用二进制表示字母、数字、符号的一种编码标准。ASCII码有两种,使用7位二进制数的称为基本ASCII码;使用8位二进制数的称为扩展ASCII码。 9. 汉字编码:用于表示汉字字符的二进制字符编码。汉字编码根据其用途不同可分为输入码、内部码、字型码和地址码等。

2016年深圳大学大学计算机基础mooc课第四章答案

测验:第四章作业 提交时间:2016-11-29 21:11:53试卷状态:已批改已公布成绩 1、 假设将选择符号的判断条件disc<0更改为disc>=0,其他的基本符号不变,那么流程图变化不正确的是__________。 A:Yes和No互换 B:选择结构两分支路径互换 C:Yes和No互换,同时选择结构两分支路径互换 D:Yes和No互换,或者选择结构两分支路径互换 您的回答: C 参考答案: C 答案解释: 满分:20分 得分:20分 2、 基本的程序结构包括__________三种。 A:顺序结构、选择结构、循环结构 B:选择结构、循环结构、过程结构 C:顺序结构、选择结构、跳转结构 D:顺序结构、循环结构、跳转结构 您的回答: A 参考答案: A 答案解释: 满分:20分 得分:20分 3、 对程序的描述中,__________是错误的说法。 A:程序是能够实现特定功能的一组指令序列的集合。 B:编写程序是程序设计的整个过程。 C:经过编译和执行才能最终完成程序的功能。 D:程序是计算机的一组指令,它也是程序设计的结果。 您的回答: B 参考答案: B 答案解释: 满分:20分 得分:20分 4、

程序设计的正确步骤是__________。 A:分析问题→建模→确定算法→编程→运行维护→调试程序 B:编程→分析问题→建模→确定算法→调试程序→运行维护 C:分析问题→建模→编程→确定算法→调试程序→运行维护 D:分析问题→建模→确定算法→编程→调试程序→运行维护 您的回答: D 参考答案: D 答案解释: 满分:20分 得分:20分 5、 汇编语言源程序要经过__________翻译成二进制代码,才能被计算机直接识别。A:解释程序 B:编译程序 C:链接程序 D:汇编程序 您的回答: B 参考答案: D 答案解释:

2018年奥鹏中国医科大学《计算机基础与应用-》在线作业答案

2018年奥鹏中国医科大学《计算机基础与应用-》在线作业答案

2018年奥鹏中国医科大学《计算机基础与应用》在线作业 总分:100分 一、单选题共50题,100分 1 2分 PowerPoint文件的默认的保存类型是()。 A.HTM BPPT C.RTF DPPS 学生答案:B得分:2分 2 2分 www.cmu.edu.cn 是Internet中主机的()。 A硬件编码 B密码 C软件编码 D域名 学生答案:D得分:2分 3 2分 Windows的“录音机”中,不能通过【效果】菜单实现的音频编辑是()。A加背景音乐 B添加回音 C加速 D减速 学生答案:A得分:2分

4 2分 关于电子邮件,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A子邮件是Internet提供的一项最基本的服务 B电子邮件具有快速、高效、方便、价廉等特点 C通过电子邮件,可向世界上任何一个角落的网上用户发送信息 D可发送的多媒体只有图片 学生答案:D得分:2分 5 2分 计算机应用中最诱人、也是难度最大且目前研究最为活跃的领域之一是()。A人工智能 B信息处理 C过程控制 D辅助设计 学生答案:A得分:2分 6 2分 在Word 2003中,当需要画图时,要先打开()工具栏。 A常用 B边框 C格式 D绘图 学生答案:D得分:2分 7 2分 若某个单元格显示为“#DIV/0!”,则表示()。

A输入公式或函数时存在着不可识别的文本 B输入公式或函数时存在着除数为0或空单元格的错误 C输入公式中存在数据类型错误 D列宽不够 学生答案:B得分:2分 8 2分 以下媒体中,属于感觉媒体的是()。 ASCII编码 B麦克风 C声音 D硬盘 学生答案:C得分:2分 9 2分 在Outlook Express中设置唯一电子邮件账号:spring_2009@163.com,现成功接收到一封来自zhangqiang@sina.com的邮件,则以下说法正确的是___。 A收件箱中有spring_2009@163.com的邮件 B在收件箱中有zhangqiang@sina.com的邮件 C在本地文件夹中有zhangqiang@sina.com的邮件 D在本地文件夹中有spring_2009@163.com的邮件 学生答案:B得分:2分 10 2分 下列格式中属于音频文件格式的是()。 AMP3 BMIDI CDOC DMOV

计算机基础知识

考点 1计算机发展历史 1946 年世界上第一台电子计算机 ENIAC 在美国宾夕法尼亚大学诞生,它的出现具有划时代的伟大意义。 从第一台计算机的诞生到现在,计算机技术经历了大型机、微型机及网络阶段。根据计算机所采用电子元件的不同可将计算机的发展划分为电子管、晶体管、中小规模集成电路和大规模、超大规模集成电路等四代。 考点 2计算机的特点 现代计算机算一般具有以下几个重要特点。 (1)处理速度快。 (2)存储容量大。 (3)计算精度高。 (4)工作全自动。 (5)适用范围广,通用性强。 考点 3计算机的应用 计算机具有存储容量大,处理速度快,逻辑推理和判断能力强等许多特点,因此已被广泛应用于各种科学领域,并迅速渗透到人类社会的各个方面,同时也进入了家庭。计算机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的应用。 (1)科学计算(数值计算)。 (2)信息处理。 (3)计算机辅助设计(CAD)、和计算机辅助制造(CAM)、计算机辅助教学 (CAI)。 (4)过程控制。 (5)多媒体应用。 (6)人工智能。 考点 4计算机的分类 计算机品种众多,从不同角度可对它们进行分类。 (1)按工作原理划分:模拟式计算机、数字式计算机、模拟数字混合计算机;(2)按功能用途划分:专用计算机、通用计算机; (3)按性能规模划分:微型计算机、小型计算机、大型计算机和巨型计算机。 二、数制与编码 考点 1数制的基本概念 (1)数制的基本概念 ①按照进位原则进行计数。 ②逢N 进 1。 ③采用位权表示法。 (2)数制的三要素 ①基:一个数所包含的数字符号的个数称为该数的基,用R 表示。例如,对二进 制来说,任意一个二进制数可以用 0,1 两个数字符表示,其基数R 等于 2。 ②位:以小数点为基准,小数点向左位数依次增加,向右位数依次减少。③权:任何一个R 进制数都是由一串数码表示的,其中每一位数码所表示的实际 值的大小,除数码本身的数值外,还与它所处的位置有关,由位置决定的值就称为位值(或位权)。

计算机基础知识总结

一、计算机网络与移动通信技术 1.计算机网络定义:按照网络协议,以共享资源为主要目的,将地理上分散且独立的计算机互相连接起来形成的集合体。 2.计算机网络分类: ●按网络的地理分布范围划分为:局域网(LAN)、城域网(MAN)和广域网(WAN)。 ●按传输介质分:有线网(同轴电缆或双绞线,传输速率10Mbit/s或100Mbit/s,较低)、 光纤网(传输速率达1000Mbit/s)、无线网(采用电磁波为传输介质和载体传输数据的网络)。 3.区分常见的几个英文缩写: ●LAN(局域网) ●WAN(广域网) ●WLAN(全称Wireless LAN,无线局域网。) ●WIFI(WirelessFidelity,无线保真)技术是一个基于IEEE 802.11(网络协议)系列标准的 无线网路通信技术的品牌或商标,具体说WIFI使用的是IEEE 802.11b是WLAN诸多协议中的一种,因此,人们常用WIFI来称呼IEEE 802.11b协议。 ●GPRS(手机上网方式)是一种借助移动电话网络接入Internet的无线上网方式。 4.移动通信技术 第一代移动通信系统(1G)是在20世纪80年代初提出的,它完成于20世纪90年代初,如NMT和AMPS,NMT于1981年投入运营。第一代移动通信系统是基于模拟传输的,其特点是业务量小、质量差、安全性差、没有加密和速度低。 第二代移动通信系统(2G)起源于90年代初期,采用GSM 900/1800双频段工作等内容使得移动通信与计算机通信/Internet有机相结合,传输速率也逐步在提高。 第三代3G技术,也称IMT 2000,是正在全力开发的系统,其最基本的特征是智能信号处理技术,智能信号处理单元将成为基本功能模块,支持话音和多媒体数据通信,它可以提供前两代产品不能提供的各种宽带信息业务,例如高速数据、慢速图像与电视图像等。 第四代4G是第四代移动通信及其技术的简称,是集3G与WLAN于一体并能够传输高质量视频图像以及图像传输质量与高清晰度电视不相上下的技术产品。4G系统能够以100Mbps的速度下载,比拨号上网快2000倍,上传的速度也能达到20Mbps,并能够满足几乎所有用户对于无线服务的要求。

911事件薄的观后感

911事件薄的观后感 信息工程学院A班宋海月1101000154 在911之后,曾经有11名来自世界各地的导演,拍了11部长度为11分9秒01格的短片,来纪念911事件,以前对于这个片子只是耳闻,而今天有幸观看了下它的具体故事情节,我不禁从中发现很多意外的收获。 911对美国人来说,至今都是比较敏感的题材,目前跟911直接相关的电影,一部是Paul Greengrass的93号航班,一部是老愤青Stone 的世贸大厦,前一部走普通人的亲情路线,后一部也相对温和地走灾难片加美国式英雄的方式,看看连老愤青都不敢用多么激动的手法来表达,与其说是他们害怕主流的舆论压力,不如说,这场灾难给美国人心头的打击实在太大了,恐怕连导演自己也生怕亵渎了死难者的亡灵。而对于这个短片集,更多是一个911事件评论集,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看法,有的作品,我爱不释手,有的作品,我嗤之以鼻。在此与大家分享下我的感受。 先说喜欢的。最喜欢的一部短片是法国导演Claude Lelouch拍的。法国人的电影,唯一不会少的肯定是爱情元素,这部短片也是。一个法国的失聪女摄影师爱上一个纽约的聋人旅行团导游,但他们那天争吵了,第二天,在短暂的争执后,导游去带团游览世贸双子搂,那天的日期是9月11日。女孩很伤心,打开电脑,打算给他留下一封信就走,可写的过程中,屋子一直在震颤,养的小狗“钢琴”也很不老实,她想了想,写道:如果我们能重新开始,除非发生奇迹。这时候,

头顶上代替门铃的灯闪了起来,女孩很高兴去开门,发现他站在门口,一身的墙灰,浑身颤抖。她惊讶着,安抚着他……片子的拍摄技法很独特,几乎完全是按照女孩视角来拍,所以整个片子几乎没有声音,但在这种静默中,却用很巧妙的方式将个人的生活和大命运联系起来,倒是让我联想到了张爱玲的《倾城之恋》,好像这场灾难,只是为了让他们能够和好如初。 另外喜欢的两部都来自第三世界,一部小马卡马巴夫导演的,讲伊斯兰世界听闻美国挨炸的消息后,一个乡村女教师带着孩子们哀悼,孩子们却似懂非懂。伊朗人总是喜欢选择儿童视角,文化间的隔阂在这个片子中体现得很突出,同样是对个体的影响,这些只会让那些孩子们觉得漠然,尽管很可能他们就将成为随之而来的灾难的受害者。而另一部短片则是个非洲导演Idrissa Ouedraogo的作品,他拍了一部喜剧,一个非洲的孩子妈妈生病了,他听说抓到本拉登可以拿一大笔钱,又看见一个阿拉伯人长得很像他,于是就拉了一群同学去捉拿“本拉登”,结果“拉登”坐着飞机跑了,他哭得很伤心,但还是回去上学了。片子拍得极有童趣,很多对话非常有意思,但也达到了喜剧的境界,拍出了微微的讽刺和浓浓的忧郁。 拍911时候,肯定会有对美国的质疑和批判,这也不是不可以,上面提到的伊朗和非洲导演的作品中就有这样的元素,但是如果做得太拙劣,那跟政治宣传片就没什么区别了。下面说到此系列里我最讨厌的两部。一部来自埃及导演Youssef Chahine。另一部是英国老左Ken Loach的,我一向对西方左翼没有太多好感,对于左翼的所谓更是尤

计算机基础知识

第1章计算机基础知识 1.1 计算机与信息社会 电子计算机是20 世纪人类最伟大的发明之一,随着计算机科学的发展与应用的普及, 计算机已经融入人们的生活,成为人们日常生活、工作、学习中不可缺少的一个基本工具。“21 世纪是以计算机为基础的信息时代”,掌握以计算机为核心的信息技术基础知识和 应用能力是现代大学生必备的基本素质。 1.1.1 计算机的发展 一般认为,世界上第一台数字式电子计算机诞生于1946 年2 月,它是由美国宾夕法尼 亚大学物理学家莫克利(J.Mauchly)和工程师埃克特(J.P.Eckert)等人共同开发的电子数值积分 计算机(Electronic Numerical Integrator And Calculator,简称ENIAC)。 ENIAC 体积非常庞大,其占地面积为170 平方米,总重量达30 吨,如图1-1 所示。机 器中约有18 800 只电子管、1 500 个继电器、70 000 只电阻以及其他各种电气元件,每小时 耗电量约为140 千瓦。这样一台“巨大”的计算机每秒钟可以进行5 000 次加减运算,相当于手工计算的20 万倍、机电式计算机的1000 倍。这台计算机的功能虽然无法与今天的计算机相比,但它的诞生却是科学技术发展史上一次意义重大的事件,展现出新技术革命的曙光。图1-1 ENIAC(电子数值积分计算机) ENIAC 虽是第一台正式投入运行的电子计算机,但它却并不具备现代计算机“存储程序”? 2 ?大学计算机基础 的思想。由于其结构设计不够弹性化,导致对它的每一次再编程都意味着电气物理线路的再连接。ENIAC 的开发小组针对其缺陷又进一步完善了设计。1946 年6 月,冯·诺依曼博士发表了“电子计算机装置逻辑结构初探”论文,并设计出第一台“存储程序”的离散变量自动电子计算机(The Electronic Discrete Variable Automatic Computer,简称EDVAC),于1952 年正式投入运行,其运算速度是ENIAC 的240 倍。冯·诺依曼提出的EDVAC 计算机结构 为人们普遍接受,并成为当今所有计算机的基础结构。 1. 计算机的发展历程 ENIAC 诞生至今半个多世纪以来,计算机获得了突飞猛进的发展。人们依据计算机性能 和当时的软硬件技术,将计算机的发展划分成以下四个阶段,如表1-1 所示。 表1-1 计算机发展的四个阶段 年代 第一代 1946~1957 第二代 1958~1964 第三代 1965~1970 第四代 1971~现在 电子器件电子管晶体管集成电路大规模集成电路

大学计算机基础mooc习题整理(含答案)

大学计算机考试模拟题(理工类) 一、简答题(本题共6 个小题,每小题5 分,共30 分) 1. 什么是信息社会?信息社会的主要特征是什么?P32 第4 题参见P13 P14 2. 什么是CPU,简述CPU的基本组成和功能P108第18.(1)参见P77 3. 什么是操作系统?简述操作系统的主要功能。P109 第24 题参见P89 4. 人类问题求解的一般思维过程是什么?简要说明参见P112 图3-1 描述 5. 什么是枚举法?说明枚举法的优缺点。参见P113第6段,P132穷举法 6. 什么是浏览器/服务器(B/S)三层体系结构,画图并简要说明。P340第10题参见P316 P276 二、单项选择题(本题共20 个小题,每小题1 分,共20 分) 1. 下列内容不属于信息素养(Information Literacy )的是 A. 信息意识 B.信息知识 C.分析能力D ?信息道德 2. 阿兰麦席森图灵(Alan Mathison Turing )对计算机科学的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 图灵是著名的数学家、逻辑学家、密码学家,被称为计算机科学之父。 B. 图灵最早提出关于机器思维的问题,被称为人工智能之父。 C. 图灵创立了二进制。 D .图灵奖”是为奖励那些对计算机科学研究与推动计算机技术发展有卓越贡献的杰出科学家而设立的。 3. 最早的机械式计算机“加法器”的发明人是 A. 帕斯卡 B.巴贝奇 C.莱布尼茨D .布尔 4. 巴贝奇的“分析机”到他终生都没有制造出来,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设计原理有错误 B.设计精度不够

C.设计图纸不够完善D .机械加工的工艺水平达不到它要求的精度 5. 以集成电路为基本元件的第三代计算机出现的时间为( A.1965 —1969B .1964 —1975 C.1960 —1969D .1950 —1970 6. 在计算机中,引入16 进制,主要目的是()。 A. 计算机中的数据存储采用16进制 B. 计算机中的数据运算采用16进制 C. 缩短2进制字串的长度 D ?计算机的内存地址采用16进制编制 7. 设计算机字长为16 位,采用补码表示,可表示的整数的取值范围是() A. 0?65535B . -32767 ?32767 C. -32768 ?32767D . -32767 ?32768 8. 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A ?所有十进制小数都能准确地转换为有限位二进制小数 B. 汉字的计算机内码就是国标码 C. 所有二进制小数都能准确地转换为十进制小数 D ?存储器具有记忆能力,其中的信息任何时候都不会丢失 9. 关于微处理器,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微处理器就是微机的CPU,由控制器运算器和存储器组成。 B、微处理器不包含内存储器。 C、微处理器执行CPU控制部件和算术逻辑部件的功能。 D、微处理器与存储器和外围电路芯片组成微型计算机。 10. 关于操作系统,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中国医科大学《计算机应用基础》在线作业及参考答案

单选题 一、单选题(共 V 1. A. B. C. D. 满分: 2. A. B. C. D. 满分: 3. A. B. C. D. 满分: 4. Windows中对窗口的排列方式有几种,可以用鼠标右键单击任务栏的空白区域在 A. “ B. “ C. “

D. “即横向又纵向平铺窗口”排列 满分:2 分 5. 在Word 2003中,当需要画图时,要先打开()工具栏。 A. 常用 B. 边框 C. 格式 D. 绘图 满分:2 分 6. 常用的有线传输介质有()、同轴电缆和光导纤维。 A. 双绞线 B. 路由器 C. 交换机 D. HUB 满分:2 分 7. Word 2003常用工具栏上的按钮凹下、呈暗灰色,代表该按钮()。 A. 不可以使用 B. 正在使用 C. 未被使用 D. 可以使用 满分:2 分 8. 下列关于多媒体技术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A. 多媒体技术是指音频、视频和动画 B. 多媒体技术是指综合处理多种媒体信息使之成为一个系统并具有交互性的信息技术 C. 多媒体技术是指用来在网络上传输数字音频、视频的技术 D. 多媒体技术中的“媒体”概念不包括文字 满分:2 分 9. Excel中,默认的3张工作表名为()。

A. Book1、Book2、Book3 B. Sheet1、Sheet2、Sheet3 C. Table1、Table2、Table3 D. List1、List2、List3 满分:2 分 10. www.cmu.edu.cn 是Internet中主机的()。 A. 硬件编码 B. 密码 C. 软件编码 D. 域名 满分:2 分 11. 在进入打印预览状态下,如果要打印文件,()。 A. 必须退出预览状态后才可以打印 B. 在打印预览状态下可以直接打印 C. 在打印预览状态下不能打印 D. 只能在打印预览状态下打印 满分:2 分 12. 下列关于Excel中合并单元格的说法正确的是()。 A. 只能水平合并单元格 B. 只能垂直合并单元格 C. 能将一个连续区域合并成一个单元格 D. 能将一个不连续区域合并成一个单元格 满分:2 分 13. Excel中,ED5:GH7单元格区域对应的绝对地址是()。 A. $E$D$5:$G$H$7 B. $ED5:$GH7

计算机基础知识题库完整

一、单选题练习 1.完整的计算机系统由( C )组成。 A.运算器、控制器、存储器、输入设备和输出设备 B.主机和外部设备 C.硬件系统和软件系统 D.主机箱、显示器、键盘、鼠标、打印机 2.以下软件中,( D )不是操作系统软件。 xp office 3.用一个字节最多能编出( D )不同的码。 A. 8 个 B. 16个 C. 128 个 D. 256个 4.任何程序都必须加载到( C )中才能被CPU执行。 A. 磁盘 B. 硬盘 C. 内存 D. 外存 5.下列设备中,属于输出设备的是( A )。 A.显示器 B.键盘 C.鼠标 D.手字板 6.计算机信息计量单位中的K代表( B )。 A. 102 B. 210 C. 103 D. 28 代表的是( C )。 A. 只读存储器 B. 高速缓存器 C. 随机存储器 D. 软盘存储器 8.组成计算机的CPU的两大部件是( A )。 A.运算器和控制器 B. 控制器和寄存器 C.运算器和内存 D. 控制器和内存 9.在描述信息传输中bps表示的是( D )。 A. 每秒传输的字节数 B.每秒传输的指令数 C.每秒传输的字数 D.每秒传输的位数 10.微型计算机的内存容量主要指( A )的容量。 A. RAM B. ROM C. CMOS D. Cache 11.十进制数27对应的二进制数为( D )。 B. 1100 C. 10111 D. 11011

的目录结构采用的是( A )。 A.树形结构 B.线形结构 C.层次结构 D.网状结构 13.将回收站中的文件还原时,被还原的文件将回到( D )。 A.桌面上 B.“我的文档”中 C.内存中 D.被删除的位置 14.在Windows 的窗口菜单中,若某命令项后面有向右的黑三角,则表示该命令项( A )。 A. 有下级子菜单 B.单击鼠标可直接执行 C.双击鼠标可直接执行 D.右击鼠标可直接执 15.计算机的三类总线中,不包括( C )。 A. 控制总线 B.地址总线 C.传输总线 D.数据总线 16.操作系统按其功能关系分为系统层、管理层和( D )三个层次。 A. 数据层 B.逻辑层 C.用户层 D.应用层 17.汉字的拼音输入码属于汉字的( A )。 A. 外码 B. 内码码 D.标准码 的剪贴板是用于临时存放信息的( C )。 A.一个窗口 B.一个文件夹 C.一块内存区间 D.一块磁盘区间 19.对处于还原状态的Windows应用程序窗口,不能实现的操作是( D )。 A.最小化 B.最大化 C.移动 D.旋转 20.在计算机上插U盘的接口通常是( D )标准接口。 21.新建文档时,Word默认的字体和字号分别是( C )。 A.黑体、3 号 B.楷体、4号 C.宋体、5 号 D.仿宋、6号 22.第一次保存Word文档时,系统将打开( B )对话框。 A. 保存 B.另存为 C.新建 D.关闭 23.在Word表格中,位于第三行第四列的单元格名称是( C )。

MOOC大学计算机考试题目

课程考试返回 1单选(1分) 关于思维,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思维是人类凭借知识、经验对客观事物进行的直接和间接反应。 B.思维是人类的大脑对外部客观世界概括的和间接的反应。 C.思维是人类与生俱来的,与后天的学习无关。 D.思维是大脑的基本功能,大脑是人体的直接感觉器官。 正确答案:B 2单选(1分) 关于信息技术(Information Technology,IT),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在信息处理的每一个环节,都必须使用信息技术。 B.现代信息技术是指以微电子技术、计算机技术和通信技术为特征的技术。 C.信息技术无法对工业社会形成的传统设备进行技术改造,成为智能设备。 D.信息技术就是计算机技术和计算机网络技术。 正确答案:B 3单选(1分) 二进制是由下列哪位科学家首先提出来的()。 A.冯.诺伊曼 B.布尔 C.巴贝奇

正确答案:D 4单选(1分) 在计算机中,引入16进制,主要目的是()。 A.计算机中的数据运算可以采用16进制。 B.简便二进制串的书写。 C.计算机的内存地址采用16进制编制。 D.计算机中的数据存储可以采用16进制。 正确答案:B 5单选(1分) 关于计算机字,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一个计算机字就是指两个字节。 B.计算机字都是32比特。 C.在计算机中,作为一个整体来处理、保存或传送的二进制字串称为计算机字。 D.计算机字的位数为字长,字长是任意的。 正确答案:C

设计算机字长为16位,一个数的补码为10000000 00000000,则该数字的真值是()。 A.32768 B.-0 C.+0 D.-32768 正确答案:D 7单选(1分) 关于微处理器,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微处理器不包含内存储器。 B.微处理器与存储器和外围电路芯片组成微型计算机。 C.微处理器就是微机的CPU,由控制器运算器和存储器组成。 D.微处理器执行CPU控制部件和算术逻辑部件的功能。 正确答案:C 8单选(1分) 关于计算机运算速度,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运算速度与CPU主频有关,主频越高,CPU运算速度越快。 B.运算速度即CPU主频。 C.每秒钟所执行的加法运算的次数。 D.总线频率。

对911事件的看法

我对911的看法 美国东部时间2001年9月11日上午,恐怖分子劫持的4架民航客机撞击了美国纽约世界贸易中心和华盛顿五角大楼, 包括美国纽约地标性建筑世界贸易中心双塔在内的6座建筑被完全摧毁,其它23座高层建筑遭到破坏,美国国防部总部所在地五角大楼也遭到袭击。 2001年那年我11岁,记得中午上课回家在电视上看到了这则报道。电视里,飞机袭击双子塔的画面反复被播放着,可能对一个孩子而言当然不会去想那么多,一看而过,我也只是把它当做电影片段一样,被场面壮观所吸引。两座建筑物冒着熊熊大火,没有预兆就这么倒了下去…… 而如今回顾这段历史,我却有着不一样的感受。911事件给美国造成的经济损失高达2000亿美元,2749人遇难,由于遗体受损严重,四周年后仍有1155人身份无法得到确认。此次事件更是给无数当地人的心中埋下阴影,恐怖袭击,每当谈及这类敏感词汇总是令人难以平息,当今世界,平均每天都有或大或小的袭击发生。到底为什么会有恐怖袭击?在我看来,真正对这世界充满敌意的人不会很多,大部分可能由于利益受到他人支配,但是受苦的最终还是无辜的老百姓,很残酷。 恐怖分子的袭击可以在任何时刻、任何地点发生,即使不是袭击我们的社会也会时不时有一些突发事件。可能911发生的时间地点都太遥远了,很多人总觉得事不关己,但是我们身边真有那么太平吗?

“11·15”上海静安区胶州路728号大楼发生火灾,这场大火轻易地夺走了50多人的生命,当除此之外一些自然灾害更是让人类手足无策。我们国家必须采取措施加大宣传力度,让人们学会如何在危机时刻自我保护,这样方能在最大力度上减少人员的伤亡。 当今的国情也并非如此乐观,有多少国家对我们虎视眈眈?台湾问题,西藏问题,这些都压着国家喘不过气来。作为一名当代大学生我们应该履行历史赋予我们的责任,学会擦亮眼睛知道什么该做,什么应该加以阻止,做好国家、社会的左膀右臂,带动群众向着正确的方向走。 反恐依旧任重而道远,这是一场持久的战争,每个人都要提高警惕,不能放松。当然我对我们国家有信心,对我们的人民有信心,相信我国会不断改善治安防御措施,减少或杜绝此类事件的发生。

计算机基础知识点汇总

计算机基础知识点汇总 一、计算机的诞生及发展 (一)计算机的诞生 1.时间:1946年 2.地点:美国宾夕法尼亚大学 3.名称:ENIAC (二)计算机的发展 二、计算机系统的组成 现代的计算机系统由计算机硬件系统及软件系统两大部分构成。 三、计算机的工作原理 冯·诺依曼提出了“存储程序、程序控制”的设计思想,同时指出计算机的构成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由运算器、存储器、控制器、输入设备、输出设备五大部件组成计算机系统。 (2)计算机内部采用二进制表示的数据和指令。 (3)采用“存储程序和程序控制”技术(将程序事先存在主存储器中,计算机在工作时能在不需要人员干预的情况下,自动逐条取出指令并加以执行)。 四、计算机的分类

五、计算机硬件 (一)中央处理器 1.简介 中央处理器又称为微处理器,是一块超大规模的集成电路,是一台计算机的运算核心和控制核心。 2.组成 (1)控制器 实现计算机各部分的联系并自动执行程序的部件。功能是从内存中一次取出指令,产生控制信号,向其他部件发出命令指挥整个计算过程。 (2)运算器 对二进制数码进行算术运算和逻辑运算。 (二)存储器 1.内存储器 (1)作用 内存储器又称主存储器,简称内存。内存位于系统主板上,可以直接与CPU进行信息交换,内存储器主要用于存放计算机系统中正在运行的程序及所需要的数据和中间计算结果以及与外部存储器交换信息时作为缓冲。 (2)特点 速度较快,容量相对较小。 (3)分类 只读存储器ROM:永久保存数据,存储微型机的重要信息。 随机存储器RAM:断电丢失数据,存储当前运行的程序信息(SRAM、DRAM)。 2.外存储器 (1)作用 外存储器又称辅助存储器,简称外存。CPU不能直接访问。主要用于存放等待运行或处理的程序文件。 (2)特点 存储容量大,存取速度相对内存要慢得多。 (3)分类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