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少数民族文化与汉文化的冲突和融合

中国少数民族文化与汉文化的冲突和融合
中国少数民族文化与汉文化的冲突和融合

中国少数民族文化与汉文化的冲突和融合学校: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学院:创新实验学院

班级:工商管理081

姓名:朱旭

学号:17608014

内容摘要:中国自古以来,汉族与少数民族文化发生了多次冲突与融合,满族,蒙古族,鲜卑族,契丹族,藏族等民族文化与汉文化的激荡,铸就了中华民族光辉灿烂的文明。

关键字:冲突与融合,满文化,蒙古文化,鲜卑族文化,中华民族

中华民族有56个民族,其中汉族占有绝大多数,其他的民族都被称为少数民族。从古至今,中国大部分王朝都是被汉人统治,而且汉人的文化一直以来都远远比少数民族发达。

在个别少数民族统治汉人的王朝中,该民族与汉族文化发生着冲突与融合。

一、满文化与汉文化的冲突与融合

中国少数民族统治的王朝中,最繁荣的无疑是满人统治的清朝了。那么,在清朝,满文化与汉文化是如何冲突的呢?

十七世纪,汉族人口为八千余万,满洲民族人口只有三百余万,满洲人以绝对少数人口统治一个有着绝对多数人口的文化深厚的古老帝国,有随时被消化掉了的危险,当然十分恐惧,所以满族统治阶级提出“崇尚满洲”的治国原则,大兴“文字狱”,将对满清有反抗思想的知识分子赶尽杀绝。。“文字狱”真实地反映当时满族贵族对汉族的民族情感很敏感,内心也是惧怕汉族的民族情绪高涨。在行政管理上,满清政府尽管也使用汉人,但是不敢赋予汉人以实权,甚至在思想内心深处对汉族官员处处揣测和提防。

满清政府还通过重修或编写文献典籍,淡化汉民族意识。清政府在编纂《四库全书》时提出:“凡宋人之于辽、金、元,明人之于元,其书内记载事迹,有用敌国之词”者,在《四库全书》中要“夷之改彝,狄之改敌”。精神思想上的禁锢和文化意识上的阉割,导致汉民族的许多知识分子要么整天埋头在传统的八股文、科举之中,专心致志从事考据,在古书堆里当不需要想象力和理解力的“学者”。

满清政府要求汉族在服装式样、礼仪方式甚至一些生活习俗上放弃汉族传统而沿用满洲传统。顺治初年,满清政府下令汉民与满族一样蓄发,易衣冠,概从满洲制,由束发留辩改变民族习俗入手在精神上征服汉人。满清政府还强调学习满文满语,将汉文官名、城邑名一律改用满文。

满清政府在压迫汉族人民,扼杀汉文化的同时,满文化也在与汉文化进行着不知不觉的融合。

文化典籍的翻译,是满族吸收汉族文化的重要途径。努尔哈赤在1616年建立八旗制度的时候,就重视在汉族的文明宝库里寻找自己民族缺乏的文化科学技术。他重视将汉族的文化典籍翻译成满文,设置了翻译汉文的翻译机构。入主中原后,1651年在科举考试中设立翻译科,应考者限于旗人子弟,雍正元年设立翻译乡试,乾隆4年开始举行翻译会试。

满人学习汉家经世谋略,仿汉制建国家政权。满族八旗与汉军八旗朝夕相处,满汉之间早已相互影响。而汉族儒生士大夫入仕清廷,更是满族吸纳汉族文化重要途径。

满汉民族驻防杂居,文化习俗相互影响。满族入关,八旗分兵把守泱泱中国国土,满族形成大分散、小聚集的局面,满族与汉族在杂居中逐渐吸收和顺应汉民族的文化习俗,汉族也同样受到满族的影响。

满族学习和研究汉族文化取得杰出成就。由于满族的乾隆皇帝爱好汉族民间的皮黄演唱艺术,在北京举办戏园子祝寿,通令徽班进京,形成中国今天的国粹---京剧艺术。满族上层学习汉族文化形成了一种风气,《啸亭杂录》记载:当时“士大夫家几上,无不陈《水浒传》、《金瓶梅》以为把玩”。大型类书《古今图书集成》与大型丛书《四库全书》分别在雍正、乾隆年间推出。

《古今图书集成》书名为康熙所赐,康有为称其为“清代第一大书,将以秩乎宋之《册府元龟》、《太平御揽》、《文苑英华》,而可与明之《永乐大典》并竞弘富”。《四库全书》编撰历时十七年,《四库全书》四部不仅收汉民族学者著作,而且收少数民族及亚欧学者著作,成为中国古代最庞大而完备的知识世界。

二、蒙古文化与汉文化的冲突与融合

中国另一少数民族统治的朝代代表则是短命的元朝。元朝实行民族不平等政策,蒙古文化与汉文化的冲突特别严重。

在民族制度上,元朝将国民分为四等:蒙古人、色目人、汉人、南人,其中汉人和南人主要都是汉族人,是根据归附的先后不同划分的。元朝蒙古人和色目人压迫汉人和南人,而汉人与南人的划分则是想让汉人地位高出南人,从而帮助蒙古人和色目人一起压迫南人。

中央和地方官员,优先由蒙古人担任,汉人担任的可能性很小。元朝统一中国后,罢废科举,基本堵塞了汉族地主知识分子入仕之途,直到仁宗皇庆二年(1313年),科举才开始恢复。但蒙古统治者在考选人才上又制造了种种民族不平等:考试科目中,蒙古、色目人仅考两场,汉人、南人则需考三场;录取名额,四种人的录取名额虽然数目相同,但从人口比例上差距相当悬殊。以致有人叹曰:如何穷巷士,埋首书卷间;年年去射箭,临老犹儒冠!

蒙古人大力压迫汉人,是汉人知识分子的地位低下,阻断了他们的出路,试图扼杀汉文化的发展。文化的毁灭,文人的堕落,导致中国文明在蒙古统治时期大规模倒退。

不过,一个文明水平低的民族统治文明水平高的民族,会不可避免的被同化。在元朝,我国文化还是有了一定的发展的。元朝的戏剧空前繁荣,有《西厢记》、《窦娥冤》等一大批影响深远的作品相继问世。元朝小说创作也是十分繁荣并波及此后的明、清两代。而元曲成为与唐诗、宋词并称的中华优秀文学遗产,涌现出诸如马致远、马九皋、贯云石等散曲小令名家。王祯设计木活字及转轮排字架,并于1298年用木活字排印《旌德县志》,其《造活字印书法》是最早的系统地叙述活字排版印刷术的科技文献。

三、鲜卑族文化与汉文化的冲突与融合

北魏孝文帝改革是中国历史上汉文化与少数民族文化融合的代表。

鲜卑族是我国历史上一个古老的民族,拓拔部是鲜卑族活动在大兴安岭北端东麓一带的一个分支。淝水之战后,前秦统治遭到了瓦解,拓跋部的拓跋跬趁机称帝,建立北魏。此后几代北魏统治者都致力于统一、兼并战争,先后灭掉了北方仅存的大夏、北燕和北凉,于439年统一了北方。在民族征服的过程中,北魏统治者对各族人民实行了民族歧视和残酷的民族压迫政策,在征服战争中也常常出现疯狂的民族杀戮,民族矛盾不断激化。

到了北魏中期,民族矛盾虽已日趋缓和,但由于统治阶级过度的剥削和压迫,阶级矛盾也日益尖锐起来,农民起义年年爆发。473年,孝文帝即位。此后,农民起义依旧有增无减,而朝廷残酷的镇压非但没有平息人民的起义,反而激发了更多矛盾和斗争。

为了缓和社会矛盾和民族矛盾,冯太后孝文帝先后进行了一系列的改革,统称为孝文帝改革。

为了接受汉族先进文化,加强对黄河流域的控制,孝文帝决定迁都洛阳。孝文帝还实行汉制与移风易俗,下令易服装,讲汉话,改汉姓,同婚姻,改籍贯等,使鲜卑族文化与汉文化全面融合,巩固了国家政权,也促进了中华文化的发展。

中华民族历史的演进,离不开中华各民族文化的交流和融合,中华文化自诞生之日起,就不是一个自我禁锢的系统,汉人、苗人、羌人、匈奴人、突厥人、鲜卑人、党项人、吐藩人、女真人,还有台湾的“原住民”……他们都是中华民族祖先的组成部分。在中国历史上,正因为中华各族文化相激荡,所以才有苏武牧羊,有昭君出塞,有岳飞“精忠报国”,有文天祥在伶仃洋边的感叹……所以才有万里长城横亘中国大地,才有中国文化内容的生气勃勃、气象万千。

相关主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