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基本理论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基本理论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基本理论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基本理论(新课程改革)

杨文奇

2011.9.15

第一章新课程改革概述

课程的基本概念与理论

国内外课程改革的趋势及情况

第二章新课程改革的具体措施

课程目标

课程结构

课程内容

课程实施

课程评价

课程管理

第三章素质教育与新课程改革

素质教育

新的教育观念

第四章课程资源的开发利用与管理

课程资源

综合实践活动课程

校本课程

信息技术教育

第五章新课程改革与教师专业发展

新课程改革中教师面临的挑战

新课程改革中教师专业发展的途径

课程概述

(一)课程概念:课程是指为实现学校教育目标而选择的教育内容的总和。

课程是学校教育的核心,涉及教学过程中教师教什么和学生学

什么的问题。目前我国中小学课程主要由课程计划,课程

目标和教材三部分组成。

(二)课程要素:课程主要是由课程目标、课程内容、课程结构、课程实施、

课程评价与课程管理六要素组成。

(三)课程类型:1.学科课程与经验课程。据课程内容的属性来区分。

学科课程:传承人类文明,掌握文化遗产。

经验课程:获得关于现实世界的直接经验和真切体验

2.分科课程与综合课程。据课程内容的组织方式区分。

分科课程:获得逻辑严密与条理清晰的文化知识。

综合课程:整合相关学科,促进学生认知的整体发展。

形成解决问题的广视野与多种方法。

3.必修课程与选修课程。据课程计划对课程实施的要求。

必修课程:培养和发展学生的共性。

选修课程:满足学生的兴趣爱好,发展学生的个性。

4.国家课程、地方课程、校本课程

据课程设计,开发与管理的主体区分。

国家课程:体现国家教育意志

地方课程:满足地方社会发展的现实需要

校本课程:展示学校的办学宗旨与特色。

5.基础型课程、拓展型课程、研究型课程。据课程任务区分。

基础型课程:注重学生基础学力培养的课程

拓展型课程:注重拓展学生的知识与能力的课程

研究型课程:注重培养学生探究态度和能力的课程

学校的课程结构应当是由各种课程

类型共同构成的一个有机统一体。

课程理论

(一)几种典型的课程理论:

1.理性主义的课程理论:知识为核心,学科为中心,教师为主体(传统)

2.经验主义的课程理论:经验为基础,儿童为中心,实践活动为形式(1)

3.建构主义的课程理论:以“知识建构”为基本理论、以创设“学习环

境”为主要任务,以主动学习为核心(新课程)

(二)传统课程理论的特点:

1.课程被窄化为学科。(课程成指令,教材成圣经)

2.教学是课程传递和接受的单向“授”—“受”过程

3.教师与学生外在于教程

(三)新课程理论的特点:

1.课程是民主的、开放的、科学的、课程不仅仅是预设的、而且是生成的

2.教学不只是忠实地传递和接受课程的过程,更是课程创生与开发的过程

3.教师与学生是课程的有机组成部分

新的课程观把教学与课程这两个概念统一起来,课程由“专制”走向民主,

由封闭走向开放,由专家走向教师,由学科走向学生。

国内外课程改革的趋势及情况

(一)国外课程改革的趋势

1.注重基础学力的提高

2.信息素养的养成

3.创造性与开放性思维的培养

4.强调价值观教育和道德教育

5.尊重学生经验,发展学生个性

以上课程改革的基本理论,反映在课程设计中,体现以下特点:

1.重视课程的整体功能能

2.强调课程的基础性

3.重视智力开发,学生学习能力的培养和个性的发展

4.重视个性差异

5.加强课程与社会生活的联系

6.重视课程的文化内涵、坚固民族传统文化的继承与国际交流

国外课程改革对我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几点启示

1.课程目标的制定方面:强调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对于儿童发展的重要性,同时重视价值观教育和学生自主精神与道德的培养。

2.课程内容的实施方面:关注学生经验,根据学生的心理发展特征来设置综合课程和分科课程,处理好选修课与必修课的关系。

3.课程管理方面:采取灵活的课程管理体制,由集权型管理向三级管理体制转变

我国现行课程体系存在的问题:

1.课程目标:过于强调知识传授,忽视学习态度与学习习惯能力养成,忽视全面发展。

2.课程结构:过于强调学科本位,科目繁多,相互分离,缺乏整合。

3.课程内容:繁难偏旧,过于注重书本知识,远离生活与实际,忽视学生兴趣的培养。

4.课程实施:强调死记硬背,机械训练,忽视学生的主体性与自主学习。

5,课程评价:强调教育的选拔功能,忽视了评价的检查,诊断,导向,激励功能。

6.课程管理:单一的自上而下的集权管理不适合我国区域发展不平衡的特点。

我国课程改革的根本任务:

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调整和改革基础教育的课程结构、内容与评价方式,构建符合素质教育要求的基础教育课程新体系。

发展趋势

1.以学生的全面、主动发展作为课程目标的基本价值取向

2.课程结构的综合化,均衡化和选择性

3.改变课程内容的“难繁偏旧”的状况

4.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鼓励学生在教室的引导下自主地探究学习,合作学习。

5.改变课程的管理方式,实现国家、地方和学校三级课程管理。

6.改善课程和评价方式,注重过程性和全面性

新课程改革的具体措施

新课程改革的目标

(一)课程目标概念:

广义:教育与社会的关系,教育的意图。狭义:教育与学生的关系。

美国学者艾斯纳将课程目标分为1.行为目标。2.问题解决目标。

3.表现性目标。

我国学者借鉴外国将课程目标分为1.行为取向目标。2.生成性

课程目标。3.表现性课程目标。

A.行为取向性目标:

定义:就是期待学生的学习结果,具有导向功能,控制功能,激励功能,评价功能。

1.泰勒的课程目标理论

课程目标必须指明课程结束后学生身上所发生的变化,强调以行为方式来叙写课程目标。

确认行为目标有三个要素:①要有可观察的行为。②要有行为发生的条件。③要有可接

受得行为标准。(学生能用普通话朗读)

2.布鲁姆的教育目标分类学

①认知领域的目标分类

知识(识记):主要指记忆知识。对学过的知识和有关材料能识别和在现。

理解(领会):主要指对知识的掌握。能抓住事物的实质。把握材料的意义和中心。

应用:把所学知识应用与新情境。

分析:能将知识进行分解。

综合:与分析相反,把各个元素或部分分组成新的整体。

评价:根据一定的标准对事物给予价值判断。

六类目标有层次和顺序。

②情感领域的目标分类

接受(注意):指学习者愿意注意特殊的现象或刺激。

反应:指学习者不仅注意到某种现象,而且主动参与,作出反应。

价值评价:指学习者将特殊的对象,现象或行为与一定的价值标准相联系。

价值观的组织:指学习者遇到许多价值观念出现的复杂情境时,克服价值观之间的矛盾、冲突,对各种价值观加以比较。接受重要的价值观和价值标准,形成个人的价值观体系。

价值或价值体系的个性化:指学习者通过对价值观体系的组织,逐渐形成个人的品行。

观念、信仰和态度融为一体,最终表现为个人世界观和人生

哲学的形成。

③动作技能领域的目标分类

知觉:运用感官获得信息,了解与某动作技能有关的知识、性质、功用以便指导动作。

准备:稳定的活动准备。包含心理定向,生理定向和情绪准备。(知觉是其先决条件)

有指导的反应:指能在教师指导下表现出有关的动作行为,包括模仿和试误。

机械动作:经过一定程度练习,学习者的反应形成习惯能以熟练、自信水平完成动作。

复杂的外显反应:指包含复杂动作模式的熟练动作操作。

适应:这一阶段练就的动作技能具有应变能力。

学习者修正自己的动作模式以满足具体环境的需要。

创作:指学习者在学习某动作技能的过程中形成了一种创造新的动作技能的能力。

B.生成性课程目标

生成性课程目标不是由外部事先规定的目标,而是在教育情境之中随着教育过程的展开而自然生成的目标。它关注的是学习活动的过程,而不像行为目标那样重视结果。它考虑学生的兴趣、能力的差异、强调目标的适应性、生成性。

C.表象性课程目标

指在教育情境中每一个学生个性化的创造性表现。关注学生的创造精神、批判思维。

以上意义

为课程内容和方法的选择、为课程与教学的组织、为课程的实施、

为课程与教学的评价提供依据。

(二)影响课程目标制定的因素

课程目标的基本来源是学习者的需要、当代社会生活的需求和学科的发展。

怎样确定学习者的需要?

确定学习者需要的过程本质上是尊重学习者个性、体现学习者意志的过程。一句话。即是学习者自由选择的过程,也是教师或其他成人对儿童提供帮助,也是一个儿童的发展需要进行引导以及使其上升为儿童的自觉需要的过程,而非不顾儿童的选择而强加成人意志的过程。

近代以来的“经验课程论”主要由三种形态:

1.以卢梭、裴斯泰洛奇、福禄贝尔等为代表的“浪漫自然主义经验课程论”

2.以杜威为代表的“经验自然主义经验课程论”

3.形形色色的“当代人本主义经验课程论”

怎样将当代社会生活的需求确定为课程目标:

需要贯彻三条原则:1.民主性原则。2.民主性与国际性统一原则。3.教育先行原则。

(三)学科体系

在确定课程目标的过程中首先要考虑学科本身的功能。应把学科体系、社会需要和学生

需要三者辩证地结合起来。

以学生发展为本的课程目标的主要特征

1.注重基础性与发展性相结合,突出目标的发展性

2.注重适应性和超越性相结合,突出目标的超越性

3.注重科学性和人文性相结合,突出目标的人文性

新一轮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以全面推进素质教育为目的

课程目标直接指向学生的成长和发展。

(四)新课程改革的指导思想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要以邓小平同志关于“教育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和江泽民同志“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为指导,认真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全面贯彻党的方针,全面推进素质教育。

基础教育课程体系以提高国民素质为宗旨,以德育为核心,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整合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努力造就“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

1.要是学生具有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精神。热爱社会主义,继承和发扬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和革命传统。

2.具有社会主义民主法治意识,遵守国家法律和社会公德,逐步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3.具有社会责任感,努力为人民服务。

4.具有初步的创新精神、实践能力、科学和人文素养以及环境意思。

5.具有终身学习的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和方法。

6.具有健壮的体魄和良好的心理素质,养成健康的审美情趣和生活方式。成为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

有纪律的一代新人。

1.改变课程过于注重知识传授的倾向,强调形成积极主动的学习态度,使获得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的过

程同时成为学会学习和形成正确价值观的过程。(实现课程功能的转变)

2.改变课程结构过于强调学科本位、科目过多和缺乏整合的现状,整体设置九年一贯的课程门类和课时

比例,并设置综合课程,以适应不同地区和学生发展的需求,体现课程结构的均衡性、综合性和选择性。(体现课程结构的均衡性、综合性和选择性)

3.改变课程内容“难、繁、偏、旧”和过于注重书本知识的现状,加强课程内容与学生生活以及现代社

会和科技发展的联系,关注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经验,精选终身学习必备的基础知识和技能。(密切课程内容与生活和时代的联系)

4.改变课程实施过于强调接受学习、死记硬背、机械训练的现状,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

动手,培养学生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与合作的能力。(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

5.改变课程评价过分强调甄别与选拔的功能,发挥评价促进学生发展、教师提高和改进教学实践的功能。

(建立与素质教育理念相一致的评价与考试制度)

6.改变课程管理过于集中的状况,实行国家、地方、学校三级课程管理,增强课程对地方、学校及学生

的适应性。(实行三级课程管理制度)

课程结构

(一)课程结构定义

课程结构是指课程各部分的组织和配合,即课程内容有机联系在一起的组织方式。

课程结构师课程目标转化为教育成果的纽带,是课程活动顺利展开的依据。

课程的横向结构:课程内部结构,各门各类课程所占的比例关系及其相互关系

课程的纵向结构:1.直线型课程,将课程内容由浅入深,由易到难的原则,在逻辑上前后联系,直线推进,不重复地进行排列。

2.螺旋式课程:按照巩固性原理,在相邻的学习单元或年级安排大体

相同但在深度和广度上不同的内容。

(二)新课程对课程结构的调整

1.设置九年一贯的义务教育课程

小学阶段以综合课程为主。初中阶段设置分科与综合相结合的课程。

高中以分科课程为主。

2.逐步走向课程综合化

体现:①学科领域的综合化。②从小学到高中设置综合实践活动并做选修课。

内容包括:信息技术教育,研究性学习,社区服务,社会实践,劳动与技术教育

(三)新课程结构的主要内容(我国各级学校课程设置的特点)

1.整体设置九年一贯的义务教育课程

2.高中以分科为主

3.农村中学课程要位当地社会经济发展服务

(四)新课程结构的均衡性

课程结构的均衡性是指学校课程体系中的各种课程类别、

具体科目和课程内容能够保持一种恰当合理的比重。

如何在实践层面上落实:

1.承认每门课程的独特性和独特价值

2.要承认每门课程的特殊性和局限性

3.要承认课程之间在教学任务上有轻重之分。

(五)新课程结构的综合性

针对过分强调学科本为、科目过多和缺乏整合的现状而提出

体现:1.加强学科的综合性。

重视学科知识、社会生活和学生经验的整合,加强了学科之间的相互渗透

2.设置综合课。综合性的集中体现。

3.增设综合实践活动。

(六)新课程结构的选择性

国家课程、地方课程、校本课程

课程内容

(一)课程的内容

1.关于自然,社会和人的发展规律的基础知识(科学知识体系)

2.关于一般智力技能和操作技能的知识经验

3.关于对待世界和他人态度的知识经验(道德、审美、情感教育)

(二)课程内容的三种认识P234

(三)课程内容的具体表现形式

1.课程标准的含义

国家课程标准是教材编写,教学,评估和考试命题的依据,是国家管理和评价课程的依据,应体现国家对不同阶段的学生在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态度与价值观等方面的基本要求,规定各门课程的性质、目标、内容与框架,提出教学和评价建议。

2.课程标准制定的依据

幼儿园教育要依据各门课程的特点和教育规律,坚持保教结合。

义务教育应普及义务教育的要求体现国家对公民基本素质的要求。培养学生的终身学习。

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应该再坚持使学生普遍到达基本要求的前提下,体现层次性和选择性。

3.新课程标准的主要特点

①将素质教育的理念落实到课程标准中。

②突破学科中心

③改善学习方式

(四)教材

教材是根据学科课程标准系统阐述学科内容的教学用书,它是知识授受活动的主要信息媒介,是课程标准的进一步展开和具体化。

(五)新课程内容的选择

1.走进学生生活、尊重“儿童文化”,强调直接经验的积累,

强调课程内容与学生的生活相联系。

2.反应当代社会生活,联系社会实际,注重关心当前文化的变革与发展、

努力吸收人类进步文化的营养。

课程实施

(一)新课程实施的策略

1.教学过程:把教学过程视为师生交往、持续发展的过程。

2.学习方式:转变学习方式,提倡自主,合作与探究。

3.个性发展:提倡学生富有个性地学习。

4.信息技术教育:大力推进信息技术在教学过程中的应用,

促进信息技术与学科课程的整合

(二)传统的学习方式

1.重理论轻实践

2.重理性轻感性

3.重结论轻过程

(三)学习方式的转变

A.自主学习

特征:1.学习者参与确定对自己有意义的学习目标的提出,

自己制定学习进度,参与设计评价指标

2.学习者积极发展各种思考策略和学习策略,在解决问题中学习

3.学习者在学习过程中有情感的投入,有内在动力的支持

能从学习中获得积极的情感体验。

4.学习者在学习过程中队认知活动能进行自我监控并做出相应的调整。

B.合作学习

合作学习是针对教学条件下学习的组织形式而言的。

定义:合作学习是指学生在小组或团队中为了完成共同的任务。

有明确的责任分工的互助性学习。

合作学习的要素:1.积极的相互支持,融合,特别是面对面的促进性互动。

2.积极承担在完成共同任务中个人的责任。

3.期望所有学生能进行有效的沟通,建立并维护小组成员

之间的相互信任,有效的解决组内冲突。

4.对于完成的任务进行小组加工

5.对共同活动的成效进行评估,寻求提高其有效性的途径。

C.探究学习

定义:所谓探究学习即从学科领域或现实社会生活中选择和确定研究主题,在教学中

创建一种类似于学术研究的情境。通过学生自主独立的发现问题,实验,操作,

搜集与处理信息,表达与交流等探索活动,获得知识,技能情感与态度的发展

特别是探索精神和创新能力的发展的学习方式和学习过程。

探究学习的特点:问题性、实践性、参与性、开放性

探究学习的三个目标:1.理智能力的发展和深层次的情感体验2.建构知识

3.掌握问题的方法

(四)教学方式的转变

A.教师要更新教学观念与教学方式,引导学生向新的学习方式转变

1.教师要改变对自身的认识和对学生的认识(学生的引导者与合作者,不以权威自居)

2.教师确立新的教学观,积极转变教学方式

3.传统的教学忽视了学生的生活经验和亲身体验

B.教育工作者要积极探索新的学习形式,使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

主要特征是教师引导学生针对某种科学现象进行发问,讨论,引导学生锻炼口头和

书面表达能力,让学生去发现并表述真实的世界。

活动原则:

①让儿童观察生活中某一个现象,从中发现问题,提出假设并进行试验

②在整个活动中让孩子及时表达自己对现象的观察、提出的假设、得出结论与同伴讨论。

③教师尊重学生的主体,引导学生循序渐进的进行活动。

④整体安排“做中学”活动方案,使每项活动有内在联系。

⑤儿童每人准备一个试验记录本,并用他们自己的语言记录活动的整个过程。

⑥主要目标是让学生逐步掌握科学知识和操作技术,同时会用口头与书面表达。

目的在于让学生以科学的方法学习知识

特点:1.强调动手实践,强调从周围生活中取材

2.强调学生的主动学习

3.强调学生学习方法,思维方法,学习态度的培养

4.提倡合作交流

5.每个主题都使学生有足够的时间进行探索交流。

是指教师或其他成人不把现成的结论告诉学生,而是学生自己在教师的指导下

自主地发现问题、探究问题、获得结论的过程。

(五)现代学习方式的基本特征

1、主动性特征

这是现代学习方式的首要特征,其表现为“我要学习”。强调教师要培养学生的内在、直接的学习动机,使学生越学越想学、越爱学,学习变成了学生生活中的最大追求。同时学生认识到学生与自己的生活、生命成长密切相关,认识到学习不仅是一种乐趣,更是一种义务和责任。

2、独立性特征

这是现代学习方式的核心特征,其表现为“我能学会”。强调教师要相信,每一个学生身上都隐藏着发展的巨大潜力和能量,都具有很强的学习潜在能力。教师的责任就是要把这种潜在的能量和能力开发出来。尊重学生学习的独立性,鼓励学生独立学习,并创造机会让学生独立学习,逐步培养学生的独立学习能力。

3、独特性的特征

每一个学生都具有自己独立认识世界的方式、态度,也有着不同的精神世界和内在感受,也就是说,学生学习的方式上存在着个性差异。教师的责任就在于承认差异、尊重差异,根据差异因材施教,这是一种客观存在并很有价值的教育资源。

4、体验性特征

这是指让学生参与认识过程,获得直接经验过程中所产生的情感和意识。体验给知识注入生命,因为了有体验,知识的学习就扩展到心理的范畴。学习的过程同时也是一个人身心发展和人格形成的过程。为此,新的教育方式注重让学生参与,强调让学生去感知、去操作、去实践,去思考,获得最直接的个人经验,并通过交流、合作、互相启发,互相交流,达到共同发展。

5、问题性特征

人类的进步与发展都是从问题开始的,“提出一个有价值的问题,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问题的生长新思想、新方法、新知识的种子。感知只能获得直接经验,而产生的问题才是促使学生探究、学习的根本原因。没有问题就不能真正诱发学生的学习求知热情,学生也就不会深入地进行钻研和思考。由此可见,问题产生于实践,它是诱发学习的真正动力。教师要善于让学生在感知中观察、思考、提问,多问几个“为什么”,帮助学生建立问题意识,在教学设计中抓住“问题”这一线索,设计环环相扣的问题,引发积极进行思考、探究。

课程评价

(一)现代教育评价的理念

发展性评价与激励性评价。以被评价者的发展为本,基于评价对象的过去,重视评价对象的现在,更着眼于评价对象的未来,为评价对象确定个性化的发展目标,发挥评价对象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二)现代教育评价的发展趋势

1.现代教育评价强调创设适合并促进学生发展的教育环境

2.现代教育评价由关注终结性目标向关注评价的形成性目标发展

3.现代教育评价的评价主体由一元向多元发展,评价对象由被动等待向主动参与发展

4.现代教育评价的评价方法向综合、多层次、全方位方向发展

(三)现代教育评价的改革重点

1,建立促进学校课程不断发展的评价体系

对学校课程执行的情况、课程实施中的问题进行分析评估,调整课程内容、改进教学管理。

2.建立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评价体系

关注学生的学业成绩,而且要发现和发展学生多方面的潜能

3.建立促进教师不断提高的评价体系

教师对自己教学行为的分析与反思。建立以教师自评为主、校长教师学生家长共同参与制度。

5.继续改革和完善考试制度

实行小学毕业生免试就近升学的方法,完善初升高的考试管理制度

考试内容与社会实际和学生生活经验联系,重视考察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课程评价的类型

A.按照评价目的分类

1.诊断性评价(活动开始之前。预测性与测定性评价。目的了解评价对象的情况,为制定教学措施做

准备,为因材施教提供依据)

2.形成性评价(教学过程中。了解某项教学活动的效果,不注重等级,只注重发现问题。)

3.终结性评价(教学结束之后。评定成绩作出结论。)

B.按照评价主题分类

1.外部评价(被评价者之外的专业人员的评价)

2.内部评价(自我评价)

C.按照评价方法分类

1.相对评价(在评价对象集合中选取一个或多个基准,然后把各评价对象与基准比较)

2.绝对评价(在评价对象的集合之外确定一个标准,然后之间进行比较)

3.个体差异评价(对被评价者的过去和现在进行比较,或比较对象的不同方面)

(四)现代课程评价发展的基本特点

1.重视发展,淡化甄别与选拔。实现评价功能的转化

2.重视综合评价,关注个体差异,实现评价指标的多元化

3.强调性质评价,定性与定量想结合,实现评价方法的多样化

4.强调参与与互动、自评与他评相结合,实现评价主体的多元化

5.注重过程,终结性评价与形成性评价相结合,实现评价重心的转移

(五)当前我国基础教育课程评价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1.评价内容仍然过多倚重学科知识,忽视实践能力创新精神等综合素质的考察

2.评价标准仍然过多强调共性和一般趋势,忽视个体差异与个性发展的价值

3.评价方法仍以传统的纸笔考试为主

4.评价主体方面,被评价者仍多处于消极的被评价地位

(六)发展性评价的基本内涵

1.评价目标(评价的根本目的在于促进发展)

2.评价功能(与课程功能的转变相适应)

3.评价观念(发展性评价体现最新的教育观念和课程评价发展的趋势)

4.评价内容(评价内容综合化)

5.评价方式(多样化,将量化评价与质性评价相结合)

6.评价主体(多元化,从单方转向多方,增强评价主体之间的互动)

7.评价过程(关注评价过程,将形成性评价与终结性评价有机结合起来)

(七)学生评价的发展

建立以促进学生发展为目标的评价体系(怎么做)

1.评价内容包括基础性发展目标和学科学习目标

2.教师要采用多样、有效的评价办法

3.为每个学生建立成长记录,反应学生学习的过程与结果

4.小学生的学习成绩不采用等级制,不将学生成绩排队、公布、

评价中多采用激励性语言。客观描述学生的进步潜能和不足。

5.每学期,每学年结束时学校要对每个学生进行阶段性的评价

同时要制定明确简要的促进学生发展的改进计划

(八)当前学生评价观的转变

1,从筛选评比到诊断帮助

2.从辅助知识学习到全面育人

3.从冷静客观到充满人性关怀

4.从整齐划一的评价标准到多元化个性化的评价标准

5.从单一评价主体到多远评价主体

6.从单一纸笔测试到多远评价

7.从游离与教学之外到整合与教学之中

(九)传统的中小学评价与考试制度的不合理性

1.将考试成绩作为评价学生的唯一标准,评价体系不科学

2.过于注重总结性、鉴定评价,评价方式单一

3.评价的主体单一,评价的时效性较差

4.评价过程的随意性强,评价措施与方法的简单化

(十)新课程改革中下的中小学评价与考试制度的宗旨

1.发现和发展学生的潜能,帮助学生树立自信心,促进学生积极主动的发展

2.考试内容应加强与社会实际和学生生活经验的联系,重视考察分析问题的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考试的方法应做到形式多样,给学生独立思考和实践操作的机会。然他们用自己擅长的表现方式把

自己的学习体验与认识呈现出来

4.对于成绩的评定与处理,可以实行等级制,深知不设总分而改为各项评定,而且必须遵“不得公布

学术考试成绩并按考试成绩排列名次”的规定

课程管理

(一)新课程管理政策

三级课程管理是国家、地方和学校三级共同管理基础教育的课程体系,地方和学校也参与到课程管理中来。从原来对课程的机械几首、被动执行,转变为从自身的角色定位出发,根据三级课程管理体制下所享有的课程管理权限,承担相应的管理责任和义务,与中央一起共同对基础教育课程进行创造性的管理。

A.国家对课程的管理(职能部门教育部)

1.教育部总体规划基础教育课程

2.制定课程管理的各项政策

3.制定基础教育课程标准

4.积极试行性的课程评价制度

B.地方对课程的管理

1.贯彻国家课程政策,制定课程实施计划

2.组织课程的实施与评价

3.加强课程资源的开发和管理

C.学校对课程的管理

1.制定课程实施方案

2.重建教学管理制度

3.管理和开发课程资源

4.改进课程评价

(二)地方课程的开发

地方课程是地方教育主管部门以国家课程为基础,在一定的教育思想和课程观念的指导下根据地方社会发展及其对学生发展的特殊需要,充分利用地方课程资源所设计的课程,具有地域性、针对性、时代性、现实性、探究性、实践性等特征

地方课程的功能

1.使各地更好地达到国家标准

2.挖掘各地丰富的课程资源形成自身特色

3.是学生从生活情景中亲自体验理解相关课程内容,引发求知欲

4.提高地方对课程的管理开发能力

(三)校本课程

定义:校本课程是由学校依据国家的教育方针、课程管理政策和课程计划,针对学生的兴趣和需要,结合学校的传统和优势以及办学理念,充分利用学校和社区的课程资源,自主开发或选用的课程,是基础教育课程体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指导思想:增强基础教育课程对学校和学生的适从性

开发理念:学校对课程开发与实施有自主决策权,教师参与课程设计

倡导旨在问题解决的合作、探究与共享的开发与策略。

校本课程开发的基本条件

1.明确而独特的学校教育哲学

2.民主开放的学校组织结构

3.体现学校教育哲学的教育系统

4.学校内部评价与改进机制

5.教师工作时间与专业技能

为什么说校本课程的开发主体是教师而不是专家?

三级课程管理政策赋予了学校教师开发校本课程的专业自主权

因此校本课程的开发主体必须是教师

教师主体的好处:

1.促使教师必须在时间中不断提高自身的专业自主意识和能力

2.有助于加深教师对课程的理解,拉近与学生的距离,丰富对学生的看法。

3.增进教师对国家课程和地方课程的理解,更加富有创造性的去

实施国家课程和地方课程。

校本课程的开发对学校发展的意义

校本课程的开发促进学生实际发展的需求,在实践中不断提高教师的准也水平

和业务能力,利用当地的资源开发特色课程,促进学校的可持续发展。

素质教育与新课程改革

素质教育

(一)素质教育的内涵

A.素质教育是面向全体学生的教育

素质教育倡导人人有受教育的权利,强调在教育中每个人都得到发展,而不是只注重一部分人,更不是只注重少数人的发展。

B.素质教育是全面发展的教育

1.德育:德育是培养学生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使学生具有良好的道德品质和政治素质,

形成正确的思想方法和强烈的社会责任感的教育。

2.智育:智育是向学生传授系统的科学文化知识、技能、发展他们的智力和与学习有关的非认知因素

的教育。

3.体育:体育是授予学生有关健康的知识、技能、发展他们的体力,增强他们自我保健的意识培养参

加体育活动的需要和习惯,增强其意志力的教育。

4.美育:美育是培养学生健康的审美观,发展他们的鉴赏美、创造美的能力,培养学生的高尚情操和

文明素养的教育。

5.劳动技术教育:引导学生掌握现代信息技术和现代生产的知识与技能、形成劳动观点和习惯具有初

步创业精神和人生规划能力的教育。

关系:五育之间既是相互独立有事相互联系的。他们的关系具有在活动中像话渗透的特征。在教育实践中,应该坚持使学生在德智体美劳诸方面都得到发展。防止和克服重此轻彼,顾此失彼的片

面性,坚持全面发展的教育质量观。

C.素质教育是促进学生个性发展的教育

D.素质教育是以培养创新精神为重点的教育。

(二)素质教育的意义

1.素质教育有助于提高中华民族的整体素质,提高中和国力

当今世界,科学技术突飞猛进,,国力竞争激烈,对劳动者的素质、各类人才的质量和数量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实施素质教育从根本上说是为现代化建设准备人才资源。

2.素质教育是克服应试教育弊端,深化教育改革的必然趋势

我国现阶段的教育相对滞后,不能适应社会家庭和受教育者对教育的需求。推进素质教育有助于深化教育改革,促进教育事业发展,形成生机的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体系。

3.素质教育有助于受教育者全面发展的落实

由于教育发展水平的制约,我国教育还存在总总问题。推进素质教育,对于克服这些弊端,使学生在原有基础上得到全面发展具有重要的促进作用。

新的教育观念

教育观念:教育观念是一定阶级或阶层的人们,在一定历史时期对教育根本性问题的看法,包括对教育的本质,功能,目的,原则等等的看法或认识,是动态和不断发展的。

(一)现代教学观

A.教学是课程创生与发展的过程

传统的教学观:教师只是既定课程的阐述者和传递者,学生是既定课程接受者与吸收者。

新课程倡导的教学观:教师和学生不是外在于课程的,而是课程的有机构成部分。是课程的创造者和主体,他们共同参与课程开发的过程。

这样,教学就不只是课程传递和执行的过程,而更是课程创生与开发的过程。

B.教学是师生交往、积极互动、共同发展的过程

新课程提倡的师生关系:合作伙伴关系。

怎样处理?1.尊重智力发育迟缓的学生2.尊重学业成绩不良的学生3.尊重被鼓励拒绝的学生3.尊重被孤立和拒绝的学生4.尊重有过错的学生5.尊重有严重缺点和缺陷的学生6.尊重和自己意见不

一致的学生(尊重)

民主是师生关系的融化剂,是师生平等对话的前提

1.和学生共同制定计划,做出决定,是民主

2.容纳不同的观点和意见,是民主

3.勇于承认自己的错误,并向学生道歉,是民主

4.给学生解释说明的时间和机会,给学生自己改正错误的机会,是民主

C.教学注重过程甚于结果

1.让学生经历过程

2.创设生活情境

3.要善于引导(教育的本质在于引导。引导的特点:含而不露,指而不明,开而不达,引而不发;引导的内容:不仅包括方法和思维,同时也包括价值和做人;引导可以表现一种启迪与经历)

1.关注学生的情感需要

学生的学习过程并不是单纯的知识接受或技能训练,而是伴随着交往、创造、追求、选择、意志努力、喜怒哀乐的综合过程,是学生整个内心世界的全面参与。

2.重视情感、态度、价值观的教育

第一,就内涵而言,情感不仅指学习兴趣、学习动机,更指内心体验和心灵世界的丰富。态度不仅指学习态度,更是指乐观的生活态度。求实的科学态度。宽容的人生态度。价值观更强调个人价值与社会价值的统一,强调科学价值与人文价值的统一,强调人类价值与自然价值的统一,从而使学生从内心确立起对真善美的价值追求以及人与自然和谐、可持续发展的理念。第二,情感态度价值观本身成为课程目标的重要组成部分,不同学科就其共性而言都必须以人为教育对象。致力于培养学生丰富的情感积极的态度和正确的价值观。第三,将情感态度价值观有机的渗透到教学内容中去,有意识的贯穿于教学过程之中,使其成为课程内容的血肉,成为教学过程的灵魂。

(二)现代学生观

学生:学生是有着完整的人的生命表现形态、处于发展中的、以学习为义务的人。

学生观:学生观即人们对学会学生的基本认识和根本态度,是直接影响教育活动的目的、方式和效果的重要因素。

学生观的内容:1.乐观的估计学生的天性---看优点,会赞美。

2.用发展的观点认识学生---悦纳错误,多宽容。

3.学生具有巨大的发展潜能---信学生,多期望

4.学生是人---互尊重,讲民主

(三)现代教师观

A.教师角色的转变

1.从教师与学生的关系看,新课程要求教师应该是学生学习的促进者

知识传授者角色的转变具体内容:①由重知识向重发展转变②由重教师教向重视学生学转变③由重结果向重过程转变④一致性的教育者转变为真正意义上的因材施教者

教师促进者的转变的具体做法:①帮助学生确定适当的学习目标,确认和协调达到目标的最佳途径②指导学生形成良好的学习动机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③为学生提供各种便利,为学生的学习服务④建立一个接纳的、宽容的课堂气氛⑤与学生分享自己的感受和想法⑥和学生一道寻找真理,能够承认自己的过失和错误。

2.从教学与研究的关系看,新课程要求教师应该是教育教学的研究者

教师即研究者意味着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以研究者的心态置身于教学情境之中,以研究者的眼光审视和分析教学理论与教学实践中的各种问题,对自身的行为进行反思、对出现的问题进行研究,对积累的经验进行总结,使其形成规律性的认识。

3.从教学与课程的关系看新课程要求教师应该是课程的建设者和开发者

开发教育资源

①注重校外资源的开发(工厂农村等社会资源和自然资源)

②注重隐形教育资源的开发(学生的情感体验,班集体的环境氛围)

③注重远程教育资源的开发(现代信息资源)

④注重生成性教育资源的开发(师生共同交往中产生的情境与问题)

调整课程进程和课程结构

改变学科本位,更多的体现综合性、均衡性、选择性

具有设计教学活动的能力

涵盖:①教学目标的多重性,不仅是知识,而且还要有技能与情感态度价值观。

②教学资源的构建性,要求根据教材提供的资源和建议,重新组织课程资源

③教学过程的生成性,即要考虑到教学过程中有创新的成分、不可预见的成分。

④教学内容的开放性,提倡求疑、创新。

4.从学校与社区的关系来看,新课程要求教师应该是社区型的开放型教师

学校资源向社区开放,引导和参加社区的一些社会活动,尤其是教育轰动,社区也向学校开放自己可供利用的教学资源,参与学校的教育活动。学校教育与社区生活正走向终身教育要求的“一体化”

1.在对待师生关系上,新课程强调尊重、赞赏

2.在对待教学关系上,新课程强调帮助、引导(教师怎么做)

①帮助学生检查和反思自我,明了自己想要学习什么和获得什么,确立能够达成的目标

②帮助学生寻找搜集和利用学习资源

③帮助学生设计恰当的学习活动和形成有效的学习方式

④帮助学生发现他们所学东西的个人意义和社会价值

⑤帮助学生营造和维持学习过程中积极的心理氛围

⑥帮助学生对学习过程和结果进行评价,并促进评比的内化

⑦帮助学生发现自己的潜能和倾向

1.学会学习

①认真学习课程改革的先进理念,以全新的视角审视新课程,走进新课程

②实施新课程,教师不仅要洗脑还要充电

2.教师工作方式的转变

①与其他教师合作②与家长合作③与教育管理者合作

(四)创新观

破除知识中心观念

培养问题意思(鼓励提问,态度比答案更重要)

课程资源的开发、利用与管理

课程资源

(一)课程资源的含义

课程资源是指形成课程的要素来源以及实施课程的必要而直接的条件。分为校内课程资源与校外课程资源。凡是学校范围之内的课程资源就是校内课程资源,超出学校范围的课程资源就是校外课程资源。

(二)校外课程资源

图书馆、科技馆、博物馆、网络资源、乡土资源

(三)怎样筛选课程资源

经过三成筛选确定课程资源开发的价值①教育哲学。即课程资源要有利于实现教育理想和办学宗旨,反应社会的发展需要和进步方向。②学习理论,即课程资源要与学生学习的内部条件相一致,符合学生身心发展的特点,满足学生的兴趣爱好和发展需求。③教学理论,即课程资源要与教师教育教学修

养的现实水平相适应。

为使课程资源的筛选机制更好的发挥作用,必须注意优先性和适应性原则。

(四)怎样开发课程资源

1.要及时吸收社会文化科技发展的成果进入课程。及时吸收社会文化科技发展的成果进入课程,教师要经

常关注本学科的发展情况,把本学科的最新研究成果引进课堂,这对学生来说不仅是非常重要的。

2.要善于从课堂上挖掘和利用学生的经验进入课堂。要把学生的个人知识,直接经验,生活世界堪称重要

的课程资源。

综合实践活动课程

(一)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性质

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是基于学生的直接经验、密切联系学生自身生活和社会生活、体现对知识综合运用的课程形态。这是一种以学生的经验与生活为核心的实践性课程。

(二)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特点

整体性、实践性、开放性、生成性、自主性

(三)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主要内容

1.研究性学习

研究性学习是指学生基于自身兴趣,在教师指导下从自然、社会和自身生活中选择和确定研究主题,主动的获取知识、应用知识、解决问题的学习方式

2.社区服务与社会实践

指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走出教师,参与社区和社会实践活动以获得直接经验、发展实践能力、增强社会责任感为主旨的学习活动。

3.劳动与技术教育

劳动与技术教育是以学生获得积极劳动体验、形成良好技术素养为主,以多方面发展为目标,以操作性学习为特征的学习领域

4.信息技术教育

信息技术不仅是综合实践活动有效实施的重要手段,而且是综合实践活动探究的重要内容。

(四)综合实践活动与各科之间的关系

综合实践活动与各学科领域形成一个有机整体。

1.学科领域的知识可以在综合实践活动中延伸,综合,重组与提升。

2.综合实践活动中所发现的问题、所获得的知识技能可以在各学科领域的教学中拓展和加深。

3.综合实践活动也可以和某些学科教学打通进行

(五)开展综合实践活动课程遵循的原则

1.正确处理学生自主选择、主动实践与教师有效指导的关系

2.恰当处理学校对综合实践活动的统筹规划与活动具体展开过程中的生成性目标、生成性主题的关系3.课时集中使用与分散使用相结合

4.整合校内课程与校外课程

5.以融合的方式设计和实践四大制定领域研究性学习

6.把信息技术与综合

(六)实施“研究性学习”课程要注意的问题

1.研究性学习课程与科技类活动课程的区别

把研究性学习课程等同于科技类活动课程,这种倾向导致研究性学习课程内容的窄化,把研究性学习的方

法局限于只注重沿袭获得科学结论需要遵循的程序和方法

2.研究性学习课程是否是优等生的专利

面向每一位学生,尊重每一位学生的独特性和具体性

3.研究性学习是不是一定要在课堂里进行

打破教室的局限,把校内课程与校外课程整合起来。把正规教育与非正规教育融合起来。

4.研究性学习课程是否一定要在既定课时中进行

弹性课时制。每周的研究性学习时间根据需要灵活安排使用

5.研究性学习是否一定要有专人来教

把自己有效的指导与鼓励学生自主选择、主动探究有机结合起来

(七)新课程中的劳动与技术教育特点

1.形成了综合形态的课程设置

2.进行了课程内容的结构性重组

3.建构了富有弹性的目标体系

4.拓展了劳动与技术的学习空间

5.确立了旨在促进学生发展的评价体系

6.注重了学校、家庭和社会在劳动与技术教育中的功能分区

(八)信息技术教育的主要任务

1.加强中小学信息基础设施和资源建设

2.开设信息技术必修课,迅速全面地提高学生的信息技术素养

3.加快信息技术教育与其他课程的整合

校本课程

(一)校本课程开发的实质

1.校本课程开发是一个民主开放的课程决策过程

2.校本课程的开发是国家课程的重要补充,是课程资源达到合理配置的有效途径

3.校本课程的开发是一个行动研究的过程,其课程是动态的生成过程

4.校本课程开发旨在凸显学校及社区的特色

(二)校本课程开发的价值

A.全体学生的全面发展

“以学生为本的理念”极为注重学生原有的生活经验和学习经验,重视学生的学习需求,尤其要重视个体学生有差异的学习要求,教学方法注重学生的学习兴趣,以挖掘学生的学习技能为主要目标

B.促进教师专业的发展

培养教师的合作精神,提高教师的研究能力,加强教师的课程理论素养。

C.凸显学校特色

学校根据自己的办学思想和特色在对学生进行课程需要求评估的基础上,依据学校知识呢的性质特点及条件以及可以利用和开发的资源,以学校教师为主体的课程开发。

D.重建学校文化

校本课程挖掘学校每一个因子的文化底蕴,并给他们展现的舞台从而塑造学校的新文化。

(三)校本课程开发的程序

1.建立组织(成立校本课程开发委员会审议校本课程开发过程中的重大决策)

2.现状分析(分析学生的发展需求,学校和社区的发展需求,学校和社区的课程资源)

3.制定目标(确定学校校本课程开发的总目标,既要促进学生特长的发展也促进教师专业的发展)

4.课程编制(确定课程结构,撰写课程纲要,组织具体课程内容)

5.课程实施(选择多种教学方法,保证教学方式的灵活性)

6.课程评价(促进校本课程开发的不断完善)

校本课程的开发首先要遵循教育发展的基本规律,遵循课程编制的一般原理,作为一种新的课程类型又有其特殊性原则,用以规范校本课程开发的目标方向内容性质等,为校本课程开发提供明确的原则导向。个性化是校本课程开发的主要特点。尊重学生的个性是最根本的层面。(学校教师学生,三层面)

(四)校本课程开发遵循的原则

A.目标导向性原则

1.校本课程目标的确定以教育目标为基准

2.校本课程开发活动的展开应以教育目标为导向

B.协调性原则

1.三级课程之间的均衡协调

2.校本课程开发由所关涉的诸多因素的整体协调

C.统整性原则

1.课程内容注重方法和学生经验的统整

2.学科间的统整。课程统整强调课程的横向联系。

D.多样性原则

1.指向学校(校本课程开发其核心理念是以学校为课程开发场所)

2.指向社区(注重社区性与乡土性,其设计满足当地社区的特点)

3.指向学生(以学生获得学习的利益为终极目标)

E.适宜性原则

(五)校本课程开发的途径

A.合作开发

1.与专家学者的合作开发。

2.校际之间的合作。

3.与当地教育行政部门合作。

4.学校与社区的合作。

5.校内合作。

B.课程研究与实验

办学条件较好的学校可以借助课题研究与实验的方法进行校本课程开发的探索性研究,进而带动校本课程开发活动的展开

C.规范原有的选修课、活动课和兴趣小组

“回归”校本课程,规范原有选修课、活动课和兴趣小组的设计、实施和评价环节,对其进行多方位,多层次的评估和整合。

(六)校本课程的实施原则

1.主体性原则

以学生发展为本的价值教育,其核心是个体差异和学生的发展

2.过程性原则

在实施过程中强调它是一个行动研究的过程

3.情境中的互动性原则

在特定的课程情境内,师生各自发挥自己的主动性

4.多样性原则

教育教学方式和手段的多样化、教研方式的多样化和评价方式的多样化

5.整合性原则

始终与学生的个人生活经验联系起来,达到课程内容、方法与学生生活经验的相结合

信息技术教育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基本理论_笔记

第一部分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基本理论 第一章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背景 第二章课程目标与课程结构 第三章国家课程标准 第四章新课程的学习方式 第五章新课程的评价 第六章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 第七章三级课程管理体制的确立 第八章校本课程开发 第九章综合实践活动设计 第十章教师专业发展 第十一章课程改革实践与反思 第十二章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 第一章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背景 一、新中国以来八次大规模的课程改革 二、现行课程存在的问题 P5 三、课程改革的国际趋势 P5 ?全球化 ?信息化 ?个性化 四、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基本理念P7 ?课程目标上,关注学生作为“整体的人”的发展 ?课程内容上,统整学生的生活世界与科学世界 ?课程实施上,寻求学生主体对知识的建构 ?课程管理上,创建富有个性的学校文化 五、新课程的核心内容 (一)指导思想与培养目标 P7 ?指导思想: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必须在党的教育方针指引下,以邓小平“···” 和江泽民“···”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全面推进素质教育。 ?培养目标 P8 思想品德,法律意识,三观,智力,技能,身心,四有新人 (二)课程改革的具体目标 P8 ?改变课程功能 ?实现课程结构的均衡性、综合性和选择性 ?密切课程内容和时代生活的联系 ?调整学生的学习方式 ?改善评价考试制度 ?实行三级课程管理制度 (三)课程结构的重建 P9 ?综合性:将综合实践活动设为必修课,强调学科间的联系和整合 ?均衡性:各科课程间的比重进行了调整 ?选择性:增加选修科目 (四)国家课程标准 形式:教学大纲 这次课程改革要求:从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三个维度阐述课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学习心得 教师:陈亚琴 4月21日学习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后,我深受体会,从此让我明白: 首先,加强学习现代教育理论,转变传统的教育思想和观念。这是一个认识问题,任何一位教育工作者的思想认识如果落后于新课程改革思想理念,那么如何深化新课程改革一切都是空谈。什么是新课程改革?对于这个问题,许多人都是满头雾水,到底什么是新课改谁也说不出一个头道来,综合各种对新课改的释义也只能归纳出一个模糊的概念即:通过新课程改革促使教师的教育方式和学生的学习方式发生根本性的转变,使教育教学真正进入素质教育的轨道。它讲究的是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以及情感态度价值观的三位一体的教育功能。为什么要进行课程改革?众所周知某种教育方式的确立是受社会经济发展的因素制约的,传统的教学方式也许适合当时的经济发展,但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经济体制的变化,科学技术的发展,知识的更新越来越短,面对这些新情况,传统的教学方式必然有其不适应的地方。过去的教学是有许多弊病的。如强调共性,忽视个性,重视知识的传授,忽视能力的培养,重视学习结果,忽视学习过程。我们现在强调的是学生在学习中的主体地位,要求学生实质性地参与教学过程,自主地进行反思与总结,而不是被动的应试,要把育人放在第一位,全面提高学生的素质。教育是培养人的,是要培养社会需要的人的。因此,新课程改革势在必行。 其次,调整自己的角色,改变传统的教育方式。印度哲学家奥修有一句名言:“当鞋合脚时,脚就被忘记了。”我们是否可以这样理解,如同给脚提供合适的鞋,我们必须给学生提供适合的教育。脚之所以能忘记,恰恰说明鞋之合脚;如果鞋不合脚,脚就会被时时记住。同样,当学生在一种适

当前我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趋势

当前我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趋势

————————————————————————————————作者: ————————————————————————————————日期:

当前我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趋势 改革放以来,我国的基础教育及其课程教材经历了20多年的改革和发展,在世纪之交的今天,已经取得了丰硕的成果,为提高我国国民素质和造就成千上万的人才做出了巨大的贡献。但是,处于开转型时期的经济和社会发展给基础教育改革提出了新的要求,赋予了新的使命。课程教材改革作为整个教育改革的核心问题,目前所受到的关注日益突出,批评和变革的呼声越来越高。教育界乃至整个社会对基础教育课程教材提出了许多尖锐的批评意见,那么,基础教育课程教材到底存在什么问题?这些批评意见对未来课程教材改革的走向会产生怎样的影响?这是我们必须要研究的问题。如何评价20年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这是一项相当复杂的工作。需要进行大量的调查和统计分析,需要对基础教育与社会经济发展之间的关系作科学的研究。特别需要强调的是,由于教育对社会经济发展和人才成长发生作用的滞后效应,现在就要对改革开放后的基础教育做出一个全面、客观的评价似乎为时尚早,也许再过十年才是恰当的时机。因此,在对基础教育课程教材或其某一方面做出批判和否定的评价时必须慎之又慎,盲目的轻率的否定于改革和发展不利,而针对现实的具体的问题提出建设性的意见才是正确的态度。当前,《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中提出的重大改革措施,给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指出了更明确的方向,注入了新的活力,带来了光明的前景。按照素质教育的要求重新审视我国的基础教育课程教材,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心,更新课程观念,改革其中落后的不符合时代要求的方面是当务之急。但是,任何改革的过程都不会是一帆风顺的,如何处理课程改革的继承性、复杂性和前瞻性?这是应当认真考虑的问题。必须对改革可能出现的偏差和误区有所预见,作好足够的准备。从战后国际教育改革的发展情况可以看到,如果不对课程改革的复杂性、前瞻性有充分的认识,改革就有可能成为一相情愿或纸上谈兵,或大起大落导致最终失败。学校课程是培养和造就未来人才的蓝图,它涉及人的培养和发展的共同要求和不同层次、不同规格,涉及教育系统工程的方方面面,牵一发而动全身。全社会的广泛参与和观念的转变和更新,是课程改革顺利进行并最终获得成功的先决条件。理想的课程要转化成为实践的课程,需要理论工作者、行政管理工作者和广大中小学校长、教师的共同努力。要防止课程改革走入急躁的、急于求成的误区,出现政策和实践相互脱节的空壳化的情形。实践证明,试图毕其功于一役,通过一次改革解决所有问题的做法是注定要失败的。课程改革从来都是一个渐进的过程,是一个继承和革新并存的过程,是一个波浪式前进的过程。简单地把当前和未来的课程发展按改良或改革来做观念和现实上的区分是不恰当的,只能引起人们对课程改革认识的混乱和误解。以上述指导思想来思考与分析当前我国课程改革的问题和趋势,也许能够有更清楚的认识,并从中寻找答案。我们试图从以下几个方面来把握课程改革的整体趋势。一课程改革以学生发展为本的趋势以学生发展为本的课程,是注重全体学生全面发展与个性差异相统一的课程。这就要求把课程改革建立在脑科学研究、心理学研究和教育学研究的基础之上,把学生的发展作为课程开发的着眼点和目标。这里至少要处理好以下几对关系。第一对关系是学生发展与学科体系、社会需求的关系,即儿童与知识、社会的关系。这三者的关系是动态平衡的关系。以学生发展为本决不是以儿童为中心。学生发展离不开学科体系的教学,同时,学生发展既是根据社会需求又是为了更好地为社会需求服务。当前,以学生发展为本主要是针对学科本位论而提出的。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基本理念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基本 理念 Revised as of 23 November 2020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基本理念问答(学习材料2)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基本理念问答 1、新课程强调的核心理念是什么 新课程强调的核心理念是关注学生,“一切为了每一位学生的发展”。它意味着: ⑴关注每一位学生。 ⑵关注学生的情绪生活和情感体验。 ⑶关注学生的道德生活和人格养成。 2、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六项具体目标是什么 ⑴实现课程功能的转变,强调形成积极主动的学习态度。使获得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的过程同时成为学生学习和形成正确价值观的过程。 ⑵体现课程结构的均衡性、综合性和选择性。 ⑶密切课程内容与生活和时代的联系,关注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经验。 ⑷改善学生的学习方式,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培养学生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与合作的能力。 ⑸建立与素质教育理念相一致的评价与考试制度。 ⑹实现国家、地方、学校三级课程管理制度,增强课程对地方、学校及学生的适应性。 3、新课程结构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⑴整体设置九年一贯的义务教育课程。小学阶段以综合课程为主。小学低年级开设品德与生活、语文、数学、体育、艺术(或音乐、美术)等课程;小学中高年级开设品德与社会、语文、数学、科学、外语、综合实践活动、体育、艺术(或音乐、美术)等课程。 初中阶段设置分科与综合相结合的课程,主要包括思想品德、语文、数学、外语、科学(或物理、化学、生物)、历史与社会(或历史、地理)、体育与健康、艺术(或音乐、美术)以及综合实践活动。 ⑵高中以分科课程为主。在开设必修课程的同时,设置丰富多彩的选修课程,开设技术类课程。积极试行学分制管理。 ⑶从小学至高中设置综合实践活动并作为必修课程,其内容主要包括:信息技术教育、研究性学习、社区服务与社会实践以及劳动与技术教育。 ⑷农村中学课程要为当地社会经济发展服务,在达到国家课程基本要求的同时,可根据现代农业发展和农村产业结构的调整因地制宜地设置符合当地需要的课程。 4、综合实践活动的性质、特点是什么有哪些主要内容 综合实践活动具有整体性、实践性、开放性、生成性和自主性的特性;主要内容有研究性学习,社区服务与社会实践、劳动技术教育和信息技术教育。 5、课程标准的意义和功能是什么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发展趋势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发展趋势 (一)以学生发展为本、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与培养个性相结合 以学生发展为本的课程是把学生的发展作为课程开发的着眼点和目标,强调学生是能动实践的主体。“为了每位学生的发展”是我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核心理念,也是未来课程改革的基本趋势。这种趋势将使学习者有更多机会主动地参与教学过程,甚至学生可以选择教学内容和教学内容的安排程序,充分激发出学习主体的自觉性和主动性。以学生发展为本的课程是注重全体学生全面发展与个体差异相统一的课程。提高人的创新能力,要求德智体美劳全面和谐发展,同时又承认个性差异,使每个学生的个性潜能得到开发和发展。 (二)稳定并加强基础教育(课程的社会化、生活化和能力化,加强实践性,由“双基”到“四基”) 在课程改革中,基础教育课程十分注重加强课程与社会、生活和自然的联系,增加学生的实践性学习环节,改变理论脱离实际的现状,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创新精神。因此,仅仅坚持“双基”(即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课程与教学是不够的,还必须具备基本能力,如求知的能力、共处的能力、在应变中做事的能力、做人的能力和基本观念态度以应对经济发展和社会发展提出的挑战。这就意味着我国中小学课程改革不仅要巩固现有的教育基础,培养学生的基础性学力,还要进一步加深基础教育,提高学生的发展型学力和创造性学力。 (三)加强道德教育和人文教育,加强课程科学性与人文性融合 道德教育如何才能在学校课程中更好地体现并融为一体,产生有效的德育效应和氛围,是未来课程改革必须面对的问题。道德教育绝不只是政治思想品德课的责任,而是各科教学和活动都应承担的责任;不仅要重视正式课程的作用,也要重视非正式课程即隐性课程潜移默化的作用,进而形成学校、社会、家庭三位一体的局面。 科学技术的发明和创造是一把双刃剑,既能造福于人类也可能给我们带来难以预料的问题甚至灾难。如何让科学技术发挥其应有的功能这就需要人文学科的指引。我国学校课程中数理学科比例大、人文学静分量偏低,如何平衡科学技术课程与人文学科课程是我国深化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必须面对的问题。 (四)加强课程综合化 综合化课程既是为了避免增设新学科造成学生课业负担,也是学生认识和把握科学知识基础的需要。学生在学习综合化课程中不仅可以初步建立合理的认知结构,而且可以养成综合思维能力,培养自主创新的品质。一般说来,年级越低,综合的程度越高,特别是科学教育科目应该适当加以综合。 (五)课程与现代信息技术相结合,加强课程个性化和多样化 小学课程既要体现共同性,又要体现差异性、层次性,也即个性。课程的个性化实际上就是因材施教的问题。信息技术的发展、多媒体计算机和网络在学校教育中的普遍运用,为课程个性化和教学过程的因材施教提供了技术支持。 个性化的课程必然带来多样化的课程,多样化的课程是我国未来的课程改革所倡导的,但并不是说不要统一性,多样化是统一性前提下的多样化,它是与特色化、层次性、可选择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趋势和问题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趋势和问题摘要:本文试图从教育课程、现实问题课程改革转向以学生发展为本的方向、强化基础学科和学科基础知识的趋势、加强道德教育和人文教育的倾向、课程综合化的趋势和问题、课程生活化、社会化、实用化的趋势等方面进行分析. 关键词:基础教育、课程改革、趋势 我国的基础教育及其课程教材经历了20年的改革和发展,在世纪之交的今天,已经取得了丰硕的成果,为提高我国国民素质和造就成千上万的人才做出了巨大的贡献。但是,处于转型时期的经济和社会发展给基础教育改革提出了新的要求,赋予了新的使命。课程教材改革作为整个教育改革旋涡的中心,目前所受到的关注日益突出,批评和变革的呼声越来越高。目前教育界内外乃至整个社会对基础教育课程教材提出了许多尖锐的批评意见,那么,基础教育课程教材到底出了什么问题?这些批评意见对未来课程教材改革的走向会产生怎样的影响?这是我们必须关注的问题。 当前,中共中央和国务院关于深化素质教育改革的决定以及高考制度和方式的改革等教育领域的重大改革措施,给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提出了更明确的方向,注入了新的活力,带来了光明的前景。按照素质教育的要求重新审视我国的基础教育课程教材,以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社会实践能力为重心,更新课程观念,改革其中落后的不符合时代要求的

方面是当务之急。但是,任何改革的过程都不会是一帆风顺的,如何估计课程改革的继承性、复杂性和困难性?这是首先要回答的问题。必须对改革可能出现的偏差和误区有所预见,作好认真的准备。从国际教育改革的发展情况,我们可以看到,如果不对课程改革的复杂性、困难性有充分的准备,改革可能最终成为纸上谈兵,或走弯路乃至最终失败。由于课程改革是一项涉及到人的培养和发展的事业,是牵涉到基础教育整体和各个局部的关键领域,是需要教育行政部门、科研机构、中小学校和广大教师共同完成的任务,这就规定了课程改革的继承性、广泛性、艰巨性和持久性。全社会的广泛参与和观念的转变和更新,是课程改革顺利进行和最终获得成功的先决条件。那种过于依赖行政力量的干预的作法,将使课程改革可能再次出现政策和实践相互脱节的空壳化的情形,从而难以走出那种急进的、急躁的、急于求成的改革误区。国内外的课程改革实践证明,企图通过一次改革解决所有问题的做法是注定要失败的。让我们带着这些问题和思考来分析当前我国课程改革的趋势和问题,也许会使我们能够有更清楚的认识,并从中寻找答案。我们试图从以下7个方面来把握课程改革的整体趋势。 一、课程改革转向以学生发展为本的方向 以学生发展为本的课程,是注重学生个性的养成、潜能的开发、能力的培养、智力的发展的课程。把课程改革建立在脑科学研究、心理学研究和教育学研究基础上,把学生的发展作为课程开发的终极目标,使课程领域重新出现了科学化和心理学化的潮流。国际教育界早在70年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解读要点归纳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解读要点归纳 第一部分课程改革的目标与背景 §1新世纪中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刍议 一、课程改革的理念与策略:1、倡导全面、和谐发展的教育2、重建新的课程结构3、体现课程内容的现代化4、倡导建构的学习5、形成新的课程评价观念6、促进课程管理的民主化和适应性。 二、重建新的课程结构:1、强调综合性,克服学科门类过多、相互独立的倾向 2、加强选择性,以适应地方学校学生的多样化需求(适应地区间、不同学校、不同学生的差异) 3、确保均衡性,促进学生全面和谐的发展(规划设计、课时安排、课程内容)。 三、新课程改革在下面要有所突破:1、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2、采取分科和综合相结合的课程结构3、整体设计九年一贯的课程结构4、高中采取分科课程为主5、农村中学课程内容要为当地的社会经济发展服务。 四、课程决策的方针和改革的支持系统:1、坚持民主参与科学决策2、坚持先立后破的方针3、建立强有立的支持系统。 §2 面向素质教育、基于信息技术课程与教学改革 一、课程与教学改革的依据:1、知识经济与教育创新2、基于现代信息技术的学习革命3、跨越认知神经学科和教育学科之间的鸿沟。 二、课程与教学改革的要点:1、信息素养2、统整的建构主义(知识观、学习观、教学观、评价观、课程观)3、多重智力学说与成功智力学说的结合4、家庭学校社会搭建了素质教育的平台。 §3 发达国家课程改革的趋势与启示 一、国外课程改革的理念:1、注重基础学力提高2、信息素养3、创新与开放思维4、价值观与道德教育5、尊重学生经验,发展学生的个性。 二、启示:1、课程目标的制订,强调基础知识与技能的同时要注重学生的价值观与精神、道德的发展2、课程内容与课程实施方面,关注学生的经验,设置分科与综合课程,处理好必修与选修的关系3、课程管理上采用灵活多样的体制。 第二部分课程结构 §4重建我国基础教育的课程结构 一、课程类型的价值厘定:1、学科课程、经验课程2、分科课程、综合课程3、传授性课程、研究性课程4、选修课程、必修课程5、隐性课程、显现课程6、国家课程、地方课程、校本课程。 二、课程结构的表现形式:数量化方式、描述性方式、应用性方式。 三、我国基础教育课程结构现状分析:1、学科课程、必修课程占主要,经验课程、选修课程少2、各具体学科之间的比重失衡3、课程内容一直为难、繁、偏、旧困扰。 四、对原有的课程结构的调整:1、构建多样化的课程类型结构2、构建均衡的科目结构3、构建完善优化课程内容。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中对课程改革的目标作出了明确的规定:“要改变机械训练的现状,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的学风,培养学生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与合作的能力”。然而在多年的小学语文教学实践中,由于“应试教育”这一浪潮的冲击,使我们的老师为学生所布置的作业单调、枯燥、重复、量多而脱离生活实际,这不仅违背了当前提倡的教学理念,达不到预期的效果,反而加重了学生的负担,使学生身陷苦海而难以自拔。但是,家庭作业在学生学习中的作用也是显而易见的。美国学者哈里斯.库帕指出:家庭作业显然对学习内容的记忆和理解具有直接的作用;其次,能提高学习技能,改善学生对学校的态度,让学生明白学习是没有地点限制的;此外,能培养独立性和责任心,具有非智力因素的好处;最后,可以使家长参与学校教育的过程。崔峦同志在《大力改进小学语文教学》一文中也指出:语文是最开放的、最容易和社会发生联系的学科。我们应该打破课内与课外、校内与校外的壁垒,使其成为一弘活水,让学生在丰富多彩的语文课外阅读活动中学语文,用语文,长才干,学做人。因此,作为一名语文教师,在作业设计上,也应发挥正确的引导作用,把相关的知识向课外迁移、派生。 新课改要求减轻学生过重的课业负担,给学生更多的自主发展空间;要求全面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要求摒弃应试教育,实施素质教育。但在现实教学中,受应试教育影响和考试改革的滞后,目前“题海战术”仍然盛行。学生的课外时间几乎全部被作业占领,而且学生作业的设计简单机械,注重死记硬背,注重重复和模仿,而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却被忽视了,学生的特长得不到发挥,学生的创造性得不到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专题论文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专题 论文

浅谈基础教育课程改革 当我们迎来21世纪的曙光时,意味着新的征程的开始。新的世纪充满了机遇和挑战。在20世纪末我国领导人敏锐地观察到先前的教育体制不能适应我国的教育事业,不能更好地培养中国新一代的接班人。因此,为迎接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应对日益激烈的国际竞争,立足于全面提高国民素质,提升综合国力的初衷,于2001年,在党中央、国务院的领导下,教育部正式启动了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概况与目标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从2001年开始实施以来,经历了准备、启动、推进、总结、调整等阶段。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是党中央国务院为迎接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应对日益激烈的国际竞争,立足于全面提高国民素质,提升综合国力做出的重大战略决策。目前,义务教育阶段的课程改革已经在全国范围内实施,并取得了成效。基础教育课程改革要以邓小平同志关于“教育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和江泽民同志“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全面推进素质教育。新课程的培养目标应体现时代要求,要使学生具有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精神,热爱社会主义,继承和发扬中华民族党的优秀传统和革命传统;具有社会主义民主法制意识,遵守国家法律和社会公德;逐步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具有社会责任感,努力为人民服务;具有初步的创新精神、实践能力、科学和人文素养以及环境意识;具有适应终身学习的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和方法;具有健壮的体魄和良好的心理素质,养成健康的审美情趣和生活方式,成为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一代新人。 课程改革从总体上已由试验阶段进入全面实施阶段,六项改革目标正在逐步实现。改革课程过于注重知识传授的倾向,强调形成积极主动的学习态度,使获得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的过程同时成为学会学习和形成正确价值观的过程;改变课程结构过于强调学科本位、科目过多和缺乏整合的现状,整体设置九年一贯的课程门类和课时比例,并设置综合课程,以适应不同地区和学生发展的需求,体现课程结构的均衡性、综合性和选择性;改变课程内容“难、繁、偏、旧”和过于注重书本知识的现状,加强课程内容与学生生活以及现代社会和科技发展的联系,关注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经验,精选终身学习必备的基础知识和技能;改变课程实施过于强调接受学习、死记硬背、机械训练的现状,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培养学生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与合作的能力;改变课程评价过分强调甄别与选拔的功能,发挥评价促进学生发展、教师提高和改进教学实践的功能;改变课程管理过于集中的状况,实行国家、地方、学校三级课程管理,增强课程对地方、学校及学生的适应性。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 义务教育新课程已经在小学和初中初始年级全面实施,高中课程改革的推进力度也在进一步加大。在改革中教师们注意关注学生的生活世界,沟通是书本知识与生活实际的联系,关注学生的生命价值,给学生留有自由探索的时间和空间,关注学生的心理世界,创设对学生富有挑战性的问题情境,关注学生的生活世界,打破单一的集体教学组织形式。教师努力为学生营造一个自主学习的环境,在教学中尽量给学生发挥的空间,充分调动学生调动的积极性,使他们可以根据自己的能力和情况去发现知识,经历知识发展的过程,并对其进行内化,适当的时候

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理论及背景

随着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创新教育的倡导,素质教育的全面推进,课程问题越来越引起社会的广泛关注和人们的高度重视。目前,我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发展迅速,课程理论研究正面临极大的挑战和极好的机遇,课程改革实践呼唤科学的课程理论给以指导,而科学的课程理论不能脱离课程改革实践的源泉,也不能没有课程改革实践的检验。 一、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理论 从根本上说,课程改革的动因是我们面临的社会环境已经变了:在知识经济时代、信息社会当中,知识以人们无法想象的速度在增加和更新,我们若不想被淘汰,就必须不断学习、终身学习。这就是说,具备学习的愿望、兴趣和方法,比记住一些知识更为重要。真正对学生负责的教育,应当是能够促进他们全面、自主、有个性地发展。显然,全国“万校一书”的课程体系、“万人一面”的培养方式,肯定不能适应社会发展的需求。 另一方面,由于高中教育已经基本普及,高中教育的功能也随之发生了变化:从只面向少数人的精英主义教育,转变为面向全体学生的大众教育,高中教育的目的和任务不再是只为大学输送合格新生。当高中毕业生可能继续升学,也可能直接走向社会时,高中教育就应当转变为培养学生的“人生规划”能力、职业意识和创业精神,这些正是新课改所十分强调的。

此外,这次新课改借鉴了先进国家的课改经验,是对世界课程改革潮流的自觉顺应,这一点在高中课改中尤为明显。 新课改要改什么 人们常常以为课程改革就是改换教材,这是不正确的。根据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新课改主要有六大“改变”: (1)课程目标方面,反对过于注重知识传授,强调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维”目标的达成。比如学化学,过去只是明确地告诉你什么加什么会产生怎样的反应,现在我们经常不告诉学生结果,而是让学生自己去做实验,在实验过程中学习、理解和记忆,体验过程,培养能力,形成正确的思维方式和价值观。(2)课程结构方面,强调不同功能和价值的课程要有一个比较均衡、合理的结构,符合未来社会对人才素质的要求和学生的身心发展规律。突出的是技术、艺术、体育与健康、综合实践活动类的课程得到强化,同时强调课程的综合性和选择性。 (3)课程内容方面,强调改变“繁、难、偏、旧”的教学内容,让学生更多地学习与生活、科技相联系的“活”的知识。 (4)课程实施方面,强调变“要学生学”为“学生要学”,要激发学生的兴趣,让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学会合作。(5)课程评价方面,以前的评价过于强调甄别与选拔,现在强调评价是为了改进教学、促进发展。比如,有的学生基础较差但很用功,只考了58分,没及格,老师可以给他60分甚至65分,以促使他更有信心地学习。

学习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研究心得体会

学习基础教育课程改革 研究心得体会 LEKIBM standardization office【IBM5AB- LEKIBMK08- LEKIBM2C】

学习《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研究》心得体会 全面实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是当前教育领域的一场深刻变革,作为这场变革中的我们在不断地学习新课程,尝试着正确领会新课标的精神和理念,期望能更好的应用于教学实践,进而为推进基础教育的改革尽自己的微薄之力。XX年11月本人参加了区进修举办的干训学习,对基础课程改革研究进行了专门的培训。现把自己的一些体会、认识、收获总结如下。 首先,新课程标准出台后,教材也做了很大的修改,教材体系打乱了,熟悉的内容不见了,造成许多的不适应,教师因此对课程改革产生了抵触情绪,在这次培训中我听到一句话“你们是用教材教,还是教教材?”,深受启发,对啊,教材是教学过程中的载体,但不是唯一的载体。在教学过程中教材是死的,但作为教师的人是活的。所以,一名教师,应该不断的学习,不断的增加、更新自己的知识,才能将教材中有限的知识拓展到无限的生活当中去。 其次,新课标下的老师更多的体现了“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成功的一堂课,或者说成功的一次互动合作离不开师生之间的有效的、和谐的交流与沟通。新课标下的老师成功的转换了自身的角色,教师更多的是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和参与者。他们学会了蹲下身来欣赏学生,他们尊重学生内在的需要,了解学生的心理,顺应学生的天性,,保护学生的自尊,相信学生的能力,满足学生的自我需要,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平等对待每一位学生。尊重每一位学生的想法,不管对错不以给出批评,更多的是赞扬和默许,错误的观念让学生在探究和学习中加以改正。新课程下的老师,充分的认识到,教材只是一个载体,需要每一个教师去挖掘,去创造。教学是一个再创造的过程,是对课程的不断发展、不断丰富的过程,教师不再只是简单的教教材,而是利用教材组织各种各样的活动,根据学生发展的需要对教材进行调试和重组。 沃德曾说过“平庸的老师传达知识;水平一般的老师解释知识;好的老师演示知识;伟大的老师激励学生去学习知识。”在每一次听课过程中我都深深的体会到了新课程下的老师们都在努力的让学生去学习知识,他们所做的一切都是为了每一位学生更好的发展,他们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

《课程与教学论》课程论文 对我国现阶段基础教育课程改革 理论认识的综述 学院:教育学院 年级:2006级2班 姓名:李晓阳 学号:222006305211063 指导老师:范蔚教授

对我国现阶段基础教育课程改革 理论认识的综述 (李晓阳 222006305211063) 【摘要】自2001年我国教育部启动新一轮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以来,已经经历了近八个年头。在这期间,社会各界对新课改给予了广泛的关注与讨论,从政府官员到学生家长,从专家学者到普通教育工作者纷纷献言献策,或总结经验,或积极探索,或针砭时弊,或解读政策。下面,我将就一些近年来关于对新课改的理论认识进行总结概括,希望对现行的课改有所裨益。 关键词: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理论综述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是教育部于2001年启动的一项旨在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重大改革,2004年9月,引人注目的普通高中课程改革实验首先在山东、广东、海南、宁夏四个省(自治区)启动。从2006年秋开始,安徽省普通高中起始年级全部进入新课程改革实验,普通高中新课程改革实验省份增加到10个。这些政策的实施标志着我国新一轮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正式全面铺开。本次课改的范围之广、力度之大是史无前例的,因此被一些人称作是一场“革命”。既然是一场“革命”,那就要有大动作,要有新气象,要与旧传统泾渭分明。 以下,我将就新课改的原因、目标、特点、具体教学方法现存问题及新的探究进行总结和探讨。 一、基础教育新课程改革的原因 (一)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必要性 现阶段,国际竞争日趋激烈,我国正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我国的教育与世界一些发达国家相比尚存在一定差距。以我国的基础教育为例,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基础教育取得了辉煌成就,基础教育课程建设也取得了显著成绩。但是,我国基础教育总体水平还不高,原有的基础教育课程还不能完全适应时代发展的需要。我们必须加强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从而为培养“四有”新人提供良好的教育环境,增强我国在经济发展中的“科技含量”。 人与自然和谐关系的破坏,还表现在由于工具理性对价值理性的长期压抑,人的精神力量、道德力量削弱甚或消失。因此,本着“人的发展”的理念,当前世界各国普遍进行着课程与教学的改革。就我国而言,课改历经了多年的改革与发展,取得了巨大成就。但与此同时,我国学校课程中应试教育仍然势力强大,传统的知识本位、学科本位并未得以根本性扭转,素质教育不能真正得以落实,与当今时代的发展要求极不适应。 (二)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重要性 随着中国社会的发展,公平性、公正性、公开性已逐渐渗透到人们的潜意识中,并对我们的教育提出了新的要求。公平性与素质教育所提倡的全面发展,还学生以自由,与体现主体性思想不谋而合;公开性或开放性原则与教育的不断变化相,追求终身发展理念异同工;公正性原则与考虑学生的差异性,让全体学生有所发展的观念殊途同归。基础课程要跟上时代的步伐,必须与时俱进,探索新的教学方法。 新课程改革不仅是教育改革的必要之举,而且是教育改革制度化、改革行为合法化、增强改革成果有效性、依法治教的必然要求,也是教育政策介入教育实践问题的重大尝试。同时,对课程目标、课程设置、课程评价标准、师生关系等方面做出了相应调整,张显出课程改

【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研究中心】基础教育课程改革领导小组办公室的工作计划范文

一、工作目标 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坚持“以生为本、以师为魂”,坚持“自主创新”,启动并实施以“百堂新课改探索课”、“百项特色校本教研活动”为重要载体的“携手行动计划”,注重聚焦课堂,重视常态课建设、课程建设、校本教研制度建设,充分发挥课程改革的积极效应,合力打造上虞课改品牌,积极推进我市课改健康发展。 二、工作任务 一类培训、二次评比、三项研究、四大建设。 1、一类培训 做好面向教师的学科培训,面向教研组长的主题教研培训。 2、二次评比 以“科学地教、有效地学”的教学理念为指导,在上下半年分二期开展“xx市中小学百堂新课改探索课评比活动”。 坚持“以校为本以效为本”的教研理念,在全市中小学中开展“百项特色校本教研评比活动” 3、三项研究 认真做好对课改实验的调查研究工作。对全市不同层面学校课改实验进展工作进行调研。通过调研和评估,及时总结、培育和推广成功经验;对出现的问题及时组织力量进行研究并提出整改措施。 课堂教学策略和基本规范的研究。通过案例分析、探索课评选的方式,对新课程理念下课堂教学的样式进行探讨,为教师尤其是农村教师提供教学理论与实践的指导。 继续开展对学生发展性评价的研究,探索全面提高教师“常态课”教学质量的评价方式。 4、四大建设 课程建设。合理应用好地方专题课程教材,着力完善教材建设。有效地引导学校合理地进行校本课程建设。 制度建设。重点是推进校本教研制度的建设,通过“推进校本教研”主题征文、主题论坛等活动,推行10大措施做实校本教研,改变教研和培训的工作方式,以朴实的方式扎实推进校本教研制度建设。

队伍建设。通过培育、挖掘、宣传等方式,及时总结推广优秀教师的成功经验,提高上虞教育在xx市乃至xx省的影响力。 资源建设。合理规划,积极组织开发对教师有实际价值的课程资源,加强“课改在线”网站建设和利用,高质量地编印。探索和研究促进城乡课改和谐发展的有效策略。 三、工作安排 一月中小学第三届师徒结对满师及第四届师徒结对启动仪式 二月 xx年通讯员工作会议 三月分段进行新课程主题式调研; 四月省06规划课题部分成果共享 五月“科学地教有效地学”——中、小学新课程各学科探索课评比 六月“推进校本教研”主题征文 七月“推进校本教研”主题论坛 八月“网上教研”的工作规律和模式探索 九月有效备课行动研究——各学科利用学区学科教研基地开展 十月“科学地教有效地学”——中、小学新课程各学科探索课评比 十一月百项特色校本教研评比活动 十二月有效的学生评价探索——中、小学各学科评价研讨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基本理念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基本理念问答(学习材料2)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基本理念问答 1、新课程强调的核心理念是什么?新课程强调的核心理念是关注学生,“一切为了每一位学生的发展”。它意味着:⑴关注每一位学生。 ⑵关注学生的情绪生活和情感体验。 ⑶关注学生的道德生活和人格养成。 2、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六项具体目标是什么? ⑴实现课程功能的转变,强调形成积极主动的学习态度。使获得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的过程同时成为学生学习和形成正确价值观的过程。 ⑵体现课程结构的均衡性、综合性和选择性。 ⑶密切课程内容与生活和时代的联系,关注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经验。 ⑷改善学生的学习方式,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培养学生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与合作的能力。 ⑸建立与素质教育理念相一致的评价与考试制度。 ⑹实现国家、地方、学校三级课程管理制度,增强课程对地方、学校及学生的适应性。 3、新课程结构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⑴整体设置九年一贯的义务教育课程。小学阶段以综合课程为主。小学低年级开设品德与生活、语文、数学、体育、艺术(或音乐、美术)等课程;小学中高年级开设品德与社会、语文、数学、科学、外语、综合实践活动、体育、艺术(或音乐、美术)等课程。 初中阶段设置分科与综合相结合的课程,主要包括思想品德、语文、数学、外语、科学(或物理、化学、生物)、历史与社会(或历史、地理)、体育与健康、艺术(或音乐、美术)以及综合实践活动。 ⑵高中以分科课程为主。在开设必修课程的同时,设置丰富多彩的选修课程,开设技术类课程。积极试行学分制管理。 ⑶从小学至高中设置综合实践活动并作为必修课程,其内容主要包括:信息技术教育、研究性学习、社区服务与社会实践以及劳动与技术教育。 ⑷农村中学课程要为当地社会经济发展服务,在达到国家课程基本要求的同时,可根据现代农业发展和农村产业结构的调整因地制宜地设置符合当地需要的课程。 4、综合实践活动的性质、特点是什么?有哪些主要内容?综合实践活动具有整体性、实践性、开放性、生成性和自主性的特性;主要内容有研究性学习,社区服务与社会实践、劳动技术教育和信息技术教育。 5、课程标准的意义和功能是什么?国家课程标准是教材编写、教学、评估和考试命题的依据,是国家管理和评价课程的基础。应体现国家对不同阶段的学生在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方面的基本要求,规定各门课程的性质、目标、内容框架,提出教学建议和评价建议。 6、新课程标准有哪些主要特点? ⑴努力将素质教育的理念切实体现在课标的各个部分,全面体现“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以及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位一体的课程功能。 ⑵突破学科中心。努力改变课程内容繁、难、偏、旧的现状。密切与学生生活以及现代社会、科技发展的联系。 ⑶改善学习方式。加强过程性、体验性目标,弓I导学生主动参与、亲身实践、独立思考、合作探究。 ⑷体现评价促进学生发展的教育功能,评价建议有更强的操作性。 ⑸为课程的实施提供了广阔的空间。新课标重视对某一学段学生所应达到的基本标准的刻画,同时对实施过程提出了建设性意见,面对实现目标的手段和过程,特别是知识的前后顺序,不做硬性规定。从而为教材的多样性和教师教学的创造性提供了广阔的空间。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实施纲要(试行)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 新的课程体系涵盖幼儿教育、义务教育和普通高中教育。 课程改革的目标 1.基础教育课程改革要以邓小平同志关于“教育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和江泽民同志“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全面推进素质教育。新课程的培养目标应体现时代要求。要使学生具有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精神,热爱社会主义,继承和发扬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和革命传统;具有社会主义民主法制意识,遵守国家法律和社会公德;逐步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具有社会责任感,努力为人民服务;具有初步的创新精神、实践能力、科学和人文素养以及环境意识;具有适应终身学习的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和方法;具有健壮的体魄和良好的心理素质,养成健康的审美情趣和生活方式,成为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一代新人。 2.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具体目标: 改变课程过于注重知识传授的倾向,强调形成积极主动的学习态度,使获得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的过程同时成为学会学习和形成正确价值观的过程。 改变课程结构过于强调学科本位、科目过多和缺乏整合的现状,整体设置九年一贯的课程门类和课时比例,并设置综合课程,以适应不同地区和学生发展的需求,体现课程结构的均衡性、综合性和选择性。 改变课程内容“难、繁、偏、旧”和过于注重书本知识的现状,加强课程内容与学生生活以及现代社会和科技发展的联系,关注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经验,精选终身学习必备的基础知识和技能。 改变课程实施过于强调接受学习、死记硬背、机械训练的现状,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培养学生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与合作的能力。 改变课程评价过分强调甄别与选拔的功能,发挥评价促进学生发展、教师提高和改进教学实践的功能。 改变课程管理过于集中的状况,实行国家、地方、学校三级课程管理,增强课程对地方、学校及学生的适应性。 课程结构 3.整体设置九年一贯的义务教育课程。 小学阶段以综合课程为主。小学低年级开设品德与生活、语文、数学、体育、艺术(或音乐、美术)等课程;小学中高年级开设品德与社会、语文、数学、科学、外语、综合实践活动、体育、艺术(或音乐、美术)等课程。 初中阶段设置分科与综合相结合的课程,主要包括思想品德、语文、数学、外语、科学(或物理、化学、生物)、历史与社会(或历史、地理)、体育与健康、艺术(或音乐、美术)以及综合实践活动。积极倡导各地选择综合课程。学校应努力创造条件开设选修课程。在义务教育阶段的语文、艺术、美术课中要加强写字教学。 4.高中以分科课程为主。为使学生在普遍达到基本要求的前提下实现有个性的发展,课程标准应有不同水平的要求,在开设必修课的同时,设置丰富多样的选修课程,开设技术类课程。积极试行学分制管理。 5.从小学至高中设置综合实践活动并作为必修课程,其内容主要包括:信息技术教育、研究性学习、社区服务与社会实践以及劳动与技术教育。强调学生通过实践,增强探究和创新意

国家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

国家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基础教育取得了辉煌成就,基础教育课程建设也取得了显著成绩。但是,我国基础教育总体水平还不高,原有的基础教育课程已不能完全适应时代发展的需要。为贯彻《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中发[1999]9号)和《国务院关于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决定》(国发[2001]2l号),教育部决定,大力推进基础教育课程改革,调整和改革基础教育的课程体系、结构、内容,构建符合素质教育要求的新的基础教育课程体系。 新的课程体系涵盖幼儿教育、义务教育和普通高中教育。 一、课程改革的目标 1.基础教育课程改革要以邓小平同志关于“教育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和江泽民同志“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全面推进素质教育。 新课程的培养目标应体现时代要求。要使学生具有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精神,热爱社会主义,继承和发扬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和革命传统;具有社会主义民主法制意识,遵守国家法律和社会公德;逐步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具有社会责任感,努力为人民服务;具有初步的创新精神、实践能力、科学和人文素养以及环境意识;具有适应终身学习的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和方法;具有健壮的体魄和良好的心理素质,养成健康的审美情趣和生活方式,成为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一代新人。 2.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具体目标: 改变课程过于注重知识传授的倾向,强调形成积极主动的学习态度,使获得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的过程同时成为学会学习和形成正确价值观的过程。 改变课程结构过于强调学科本位、科目过多和缺乏整合的现状,整体设置九年一贯的课程门类和课时比例,并设置综合课程.以适应不同地区和学生发展的需求,体现课程结构的均衡性、综合性和选择性。 改变课程内容“难、繁、偏、旧”和过于注重书本知识的现状,加强课程内容与学生生活以及现代社会和科技发展的联系,关注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经验,精选终身学习必备的基础知识和技能。 改变课程实施过于强调接受学习、死记硬背、机械训练的现状,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培养学生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与合作的能力。 改变课程评价过分强调甄别与选拔的功能,发挥评价促进学生发展、教师提高和改进教学实践的功能: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对教师的要求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对教师的要求 为贯彻《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和《国务院关于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决定》,教育部颁发了《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以下简称《纲要》),《纲要》的颁布和实施标志着我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这次课程改革,全面地考虑到现代社会信息技术的进步与学生身心发展的特点等因素,明确了使每个学生都得到充分发展的素质教育基本理论。在课程的目标、内容结构、评价、管理等方面都有了重大的改革,这一系列改革对教师提出了新的要求,这些新的要求将促使教师素质不断提高。 从我国的教育实际看,这次课程改革对教师素养提出了以下一些新的要求: (一)更新对课程的认识落实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最基本的问题就是 要使教师对课程有新的认识。课程是一个使用广泛而又具有多重涵义的术语,在社会发展的不同时期,由于人们关注课程问题的视角不同,对课程的观点、看法也就不同。长期以来,我国在教育理论和实践上,把课程等同于所教的科目,强调学科知识的重要性。目前,我国的《辞海》、《中国大百科全书》以及较多的教育学教材认为,课程即学科,或者指学生学习的全部学科———广义的课程,或者指某一门学科———狭义的课程[1]。在师范院校中,由于理论的限制,学生对课程的理解,也往往局限于“课程即教学科目的总和”,致使多数中小学教师对课程认识的视野狭窄、封闭。1997年北京市为制定面向21世纪课程教材改革方案,进行了有关课程观方面的调查,从回收的791份学科教师有关课程观的有效问 卷看,持学科知识为本课程观的约80%。[2]将课程等同于所教的科目的观点,往往强调学校向学生传授学科知识体系,关注教学科目,这容易忽视学生的心智发展、情感陶冶、个性培养,忽视校园文化环境、课外、校外实践活动等一些对学生成长有重要影响的因素,不利于发挥学校的育人功能。随着社会的发展变化,要寻找更适合于学生发展的教育,对课程的认识也应发生相应的变化。《纲要》中明确指出:“要改变课程过于注重知识传授的倾向,强调形成积极主动的学习态度,使获得基础知 识与基本技能的过程同时成为学会学习和形成正确价值观的过 程。”“……关注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经验,精选终身学习必备的基础知识和技能。”这些课程改革的目标,强调课程对学生终身学习与发展的价值,注重学生的生活经验、学科知识和社会发展三方面内容的整合,遵循学生身心发展的规律,突出课程为学生的发展服务的理念。它要求教师们更新对课程的认识,把课程看作是学校为达到教育目标而实施的教育内容的总和,包括学生在学校里所获得的所有经验。在教育教学中,不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