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程质量缺陷处理方案

工程质量缺陷处理方案
工程质量缺陷处理方案

xxxx水库工程

工程质量缺陷处理方案

xxx工程有限公司

xxxx工程项目部

2019年12月

编写:复核:审批:

一、工程概况

杨公岩水库位于桐梓县容光镇元木村境内,水库坝址距容光集镇5km,距桐梓县城60km,距遵义市区110km。坝址下游右岸现有桐梓至容光的乡镇公路通过,路面高程1130.00m以上。

主体工程各建筑物的组成、型式及布置杨公岩水库位于桐梓河右岸支流两叉河上游,水库坝址位于桐梓县容光镇元木村境内的大坪河段,总库容302万m3,正常蓄水位为1068.00m,相应库容为250万m3,死水位1031.00m,相应库容18万m3,兴利库容232万m3。

大坝为C15R90堆石砼重力坝,坝顶高程1072.50m,最大坝高65.50m,坝顶宽为7.0m,大坝上游坝坡1:0.2,起坡点高程1028.00m,下游坝坡1:0.8,起坡点高程1064.75m,坝底最大厚度为57.2m。大坝坝顶中部设泄洪表孔,为开敞式泄洪方式,堰型为WES实用堰,堰顶高程1068.00m,溢流坝段净宽12m,共2孔,单孔宽6m。溢流面由上游面椭圆曲线、下游幂曲线、泄槽直线段和反弧段、底流消能段组成,总长78.20m。取(放)水建筑物布置于大坝右坝段,主要由进水口、渐变段和压力钢管段等组成,总长69.2m。进口底板高程1028.60m,设1道1.5×2.25m的拦污栅和1扇1.5×1.5m的平板事故检修闸门及相应的启闭设备,坝身穿DN1000取(放)水钢管,在坝后设有闸室,室内分别设相应工作阀门和检修闸阀。输水线路从水库取水口接出,经杨公岩隧洞至容光集镇,云丰村,螺丝村,联龙村以及输水管末端双垭村,输水线路分为总管和支管,总管长7.77km,支管长1.02km,

总长8.79km。输水隧洞开挖为城门洞型,设计底坡i=0.005,全长180.0m,进口底板高程992.00m,出口底板高程991.00m。采用洞内穿管,拟定隧洞开挖断面为3.0m×3.65m,进出口段全断面衬砌后净空尺寸为2.2m×2.85m。

《水利水电工程施工质量检验与评定》、《水利水电建设工程验收规范》、桐梓县杨公岩水库工程施工图纸、桐梓县杨公岩水库工程施工组织设计等。

工程施工中时常发生各种质量缺陷,我公司本着对于质量缺陷要提倡预防为主的原则,从“人、材、机、法、环”五个方面严格管理,做好事前控制,尽可能杜绝质量缺陷发生,特制定此方案。确实发生质量缺陷后,对于小的缺陷,不影响到建筑安全及使用功能的,可以按本方案所述方法进行处理,对于重大质量缺陷,影响到结构安全使用功能的,应请设计单位对结构安全重新进行核算、评定、降级使用或拆除重做。

四、主体结构工程质量缺陷及处理方法

4.1混凝土工程

4.1露筋

(1)、现象

钢筋混凝土结构内部的主筋、副筋或箍筋等裸露在表面,没有被混凝土包裹。

(2)、原因分析

浇筑混凝土时,钢筋保护层垫块位移,或垫块太少甚至漏放,致使钢筋外移紧贴模板面外露。

堆石时石料触碰钢筋,致使钢筋紧贴模板,导致钢筋外漏。

混凝土保护层太小或保护层处混凝土漏振,或振捣棒击打钢筋或踩踏钢筋,使钢筋位移,造成露筋。

混凝土配合比不当,产生离析,靠模板部位缺浆或模板严重漏浆。

模板未刷油或脱模过早,拆模时缺棱、掉角,导致露筋。

(3)、预防措施

堆石前做好必要的保护措施及在临模板、钢筋边时有专人负责指挥;浇筑混凝土时,应保证钢筋位置和保护层厚度正确,并加强检查,发现偏差,及时纠正。

对于竖立钢筋,可采用埋有铁丝的垫块,绑在钢筋骨架外侧:同时,为使保护层厚度准确,需用铁丝将钢筋骨架拉向模板,挤牢垫块:竖立钢筋虽然用埋有铁丝的垫块垫着,垫块与钢筋绑在一起却不能防止它向内侧倾倒,因此需用铁丝将其拉向模板挤牢,以免解决露筋缺陷的同时,使得保护层厚度超出允许偏差。

混凝土应保证配合比准确和良好的和易性。

浇筑高度超过2m,应用溜槽下料,以防止离析。

模板应充分湿润并认真堵好缝隙。

混凝土振捣严禁撞击钢筋,在钢筋密集处,可采用直径较小的振动棒进行振捣;保护层处混凝士要仔细振捣密实;避免踩踏钢筋,如有踩踏或脱扣等应及时调直纠正。

拆模时间要根据试块试压结果正确掌握,防止过早拆装,损坏梭角。

(4)、治理方法

对表面露筋,刷洗干净后,用1:2或1:2.5无收缩加界面剂水泥砂浆将露筋部位抹压平整,并认真养护。

如露筋较深,应将薄弱混凝土和突出的颗粒凿去,洗刷干净后,用比原来高一强度等级的细石混凝土填塞压实,并认真养护。

露筋部位附近混凝土出现麻点的,应沿周围敲开或凿掉,直至看不到孔眼为止,然后用砂浆抹平,为保证修复灰浆或砂浆与混凝土结合可靠,原混凝土面要用水冲洗、用铁刷子刷净,使表面没有粉尘、砂粒或残渣,并在表面保持湿润的情况下修补,重要受力部位的露筋应经过技术鉴定后,根据露筋严重程度采取措施补救,以封闭钢筋表面(采用树脂之类材料涂刷)防止其锈蚀为前提,影响构件受力性能的应对构件进行专门加固。

4.1.2缝隙、夹层

(1)、现象

混凝土内层存在水平或垂直的松散混凝土或夹杂物,使结构的整体性受到破坏。

(2)、原因分析

施工缝未经接缝处理,将表面水泥浆膜和松动石子清除掉或未将软弱混凝土层及杂物清除,并充分湿润,就继续浇筑混凝士。

大体积混凝士分层浇筑,在施工间歇时,施工缝处掉入锯屑、泥土、木块、砖块等杂物,未认真检查清理或未清除干净,就浇混凝土,使施工缝处成层夹有杂物。

混凝土浇筑高度过大,造成底层混凝土离析。

接缝处混凝土未很好振捣密实:或浇筑混凝士接缝时,留搓或接搓时振捣不足。

(3)、预防措施

认真按施工验收规范要求处理施工缝及后浇缝表面;接缝处的锯屑、木块、泥土等杂物必须彻底清除干净,并将接缝表面洗净。

混凝土浇筑高度大于2m时,应设溜槽下料。

在施工缝或后浇缝处继续浇筑混凝土时,应注意以下几点:

1)、浇筑柱、梁、墙、基础等,应连续进行。

注:当混凝士中接有促凝或缓凝型外加剂时,其允许时间应根据试验结果确定。

2)、大体积混凝土浇筑,如接缝时间超过规定的时间,可采取对混凝土进行二次振捣,以提高接缝的强度和密实度。方法是对先浇筑的混凝土终凝前后(4~6h)再振捣一次,然后再浇筑上一层混凝土。

3)、在已硬化的混凝土表面上,继续浇筑混凝士前,应清除水泥薄膜和松动石子以及软弱混凝土层,并加以充分湿润和冲洗干净,且不得积水。

4)、在模板上沿施工缝位置通条开口,以便于清理杂物和冲洗。全部清理千净后,再浇筑混凝土。

(4)、治理方法

缝隙夹层较深时,应清除松散部分和内部夹杂物,用压力水冲洗干净后支模,强力灌细石混凝土捣实,或将表面封闭后进行压浆处理。

4.1.3缺棱掉角

(1)、现象

结构构件边角处或洞口直角边处,混凝土局部脱落,造成截面不规则,棱角缺损。

(2)、原因分析

木模板在浇筑混凝土前未充分浇水湿润或湿润不够;混凝土浇筑后养护不好,棱角处混凝土的水分被模板大量吸收,造成混凝士脱水,强度降低,或模板吸水膨胀将边角拉裂,拆模时棱角被粘掉。

冬期低温下施工,过早拆除侧面非承重模板,或混凝土边角受冻,造成拆模时掉角。

拆模时,边角受外力或重物撞击,或保护不好,棱角被碰掉。

(3)、预防措施.

木模板在浇筑混凝土前应充分湿润,混凝土浇筑后应认真浇水养护。

拆除侧面非承重模板时,混凝士应达到设计要求的强度后方可拆模。

拆模时注意保护棱角、避免用力过猛、过急,吊运模板时防止撞击棱角,以免碰损。

冬期混凝土浇筑完毕,应做好覆盖保温工作,防止受冻。

(4)、治理方法

较小缺棱掉角,可将该处松散颗粒凿除,用钢丝刷刷干净,清水冲洗并充分湿润后,用1:2或1:2.5的水泥砂浆抹补齐整。

对较大的缺校掉角,可将不实的馄凝土和突出的颗粒凿除,用水冲刷干净,然后支模,用比原混凝士高一强度等级的细石混凝土填灌捣实,并认真养护。

4.1.4混凝土裂缝

(1)、现象

混凝土浇筑完混凝土后出现裂缝。

(2)、原因分析

混凝土构件出现裂缝的种类繁多,裂缝出现的部位、原因、裂缝长度、裂缝宽度、裂缝深度各不相同,裂缝的性质也不一一样。发现裂缝应首先请项目技术部门汇同甲方、监理对裂缝的情况进行初步分析,对可确定其性质为不涉及结构安全的可商议确定其处理方案,对于有可能涉及结构安全要请设计或裂缝方面的专家进行分析,以确定处理方案。

常见裂缝产生的原因分析:

A、底板等大体积混凝土,混凝土浇筑完成不久后出现裂缝。

B、夏天气温高,水分蒸发快,特别是中午浇筑完混凝土后,经太阳暴晒,混凝土楼板面出现裂缝。

C、跨度大的悬挑结构,由于模板拆除过早,或由于抢进度施工荷载加载到结构上过早,造成混凝土构件出现裂缝。

D、由于钢筋错放、漏放造成的构件出现裂缝。

(3)、预防措施

大体积混凝土施工前要编制专项的施工方案,从设计配筋,混凝土配合比,掺外加剂,控制施工入模温度,加强养护等方面预防控制大体积混凝土裂缝的产生。

夏天浇筑混凝士时应注意在混凝士初凝时二次压光,同时加强养护,条件允许的情况下适当调整浇筑时间,避免高温天气。

对强度没达到拆模要求的构件严禁提前拆模,控制施工荷载的加载。

严格执行三检制度,质量部门应加强对重要构件,重要部位的检查,发现问题坚决要求整改完成才允许浇筑混凝土。严格按照设计要求放置钢筋,杜绝少放、漏放、错放等施工错误。

(4)、治理方法

发现裂缝后,首先要对裂缝进行分析,确定裂缝的性质后再进行处理。

对于某些细微的裂缝不会影响到使用,可以不用进行处理,有些细微的裂缝可以随时间推移自行愈合。

对于混凝土初凝时出现的裂缝可以通过二次压光的方法使裂缝愈合,之后加强养护。

表面修补法是一种简单、常见的修补方法,它主要适用于稳定和对结构承载能力没有影响的表面裂缝以及深进裂缝的处理。

对于影响结构安全的裂缝,在请设计或专家考察后,另行商议确定处理方案,方法有,注浆、灌环氧树脂等,或进行结构加固,采用粘钢,碳纤维加固等。需出专项的结构加固方案,请专业的队伍进行施工。

4.1.5混凝土强度不足

(1)、现象

试块的试验报告不合格,混凝土强度等级没达到设计强度要求。

结构验收时,回弹发现混凝土构件的强度等级没达到设计要求。

(2)、原因分析

混凝土没搅拌均匀,没有严格按配合比下料等。

试块制作问题,如取样后,制作试块时没有重新拌和,制作试块时没有振捣密实等。施工时混凝土发生离析。

局部混凝土振捣时间过长,造成粗、细骨料分离,砂浆浮面,抽样回弹时发现局部混凝土强度不足。

(3)、预防措施

要求混凝土搅拌站加强对配合比的控制,严格按配合比下料。

试块的制作要按规范要求取样、制作,注意制作前重新拌和及振捣密实。

浇筑混凝士时,高差超过两米要采用溜槽进行浇筑。

混凝土振捣要遵循快插慢拔的原则,同一点的混凝土振捣时间不能过长,不能少振、漏振。

(4)、治理方法

出现试块的试验报告不合格的情况,可通过对结构进行回弹,对结果进行统计评定或非统计评定,评定结果合格的,可以不用对结构进行处理。

回弹中发现构件的强度不足的,通知设计单位对结构进行复算,看是否需采取加固措施。

4.2模板工程

4.2.1轴线偏位

(1)、现象

拆模后,发现混凝土柱、墙、面等实际位置与建筑物轴线偏移。

(2)、原因分析

轴线放线错误

墙、柱模板根部和顶部无限位措施,发生偏位后不及时纠正,造成累积误差。支模时,不拉水平、竖向通线,且无竖向总垂直度控制措施。

模板刚度差,水平拉杆不设或间距过大。

混凝土浇捣时,不均匀对称下料,或一次浇捣高度过高挤偏模板。螺栓、顶撑、木楔使用不当或松动造成偏位。

(3)、预防措施

模板轴线放线后,要有专人进行技术复核,无误后才能支模。

墙、柱模板根部和顶部必须设限位措施,如采用焊接钢件限位,以保证底部和顶部位置准确。

支模时要拉水平、竖向通线,并设竖向总垂直度控制线,以保证模板水平、竖向位置准确。

根据混凝土结构特点,对模板进行专门设计,以保证模板及其支架具有足够强度、刚度和稳定性。

混凝土浇捣前,对模板轴线、支架、顶撑、螺栓进行认真检查、复核、发现问题及时进行处理。

混凝土浇捣时,要均匀、对称下料,浇灌高度要控制在施工规范允许范围内。

4.2.2变形

(1)、现象

拆模后发现混凝土柱、梁、墙出现凸肚、缩颈或翘曲现象。

(2)、原因分析

支撑间距过大,模板截面小,刚度差。

墙模板无对销螺栓或螺栓间距过大,螺栓规格过小。

竖向承重支撑地基不牢,造成支撑部分下沉。

梁,柱模板未夹紧以致混凝土振捣时产生侧向压力导致局部爆模。

浇捣墙、柱混凝士速度过快,一次浇灌高度过高,振捣过份。

(3)、预防措施

模板及支架系统设计时,应考虑其本身自重,施工荷载及混凝土浇捣时侧向压力和振捣时产生的荷载,以保证模板及支架有足够承载能力和刚度。

浇捣混凝土时,要均匀对称下料,控制浇灌高度,特别是廊道模板,既要保证混凝土振捣密实,又要防止过分振捣引起模板变形。

梁、墙模板上部必须有临时撑头,以保证混凝土浇捣时,梁、墙上口宽度。

4.2.3标高偏差

(1)、现象

测量坝体及相关建筑物标高时,发现混凝土标高与施工图设计标高有偏差。

(2)、原因分析

模板顶部无标高标记,或不按标记施工。

楼梯踏步模板未考虑装修厚度差。

(3)、预防措施

模板顶部设标高标记,严格按标记施工。

楼梯踏步模板安装时应考虑装修层厚度。

4.2.4接缝不严

(1)、现象

由于模板间接缝不严有空隙,造成混凝土浇捣时漏浆,表面出现蜂窝,严重的出现孔洞、露筋。

(2)、原因分析

木模板安装周期过长,因木模干缩造成裂缝。

木模板含水过大,制作粗糙,拼缝不严。

浇捣混凝土时,木模板不提前浇水湿润,使其胀开。

梁、柱交接部位,接头尺寸不准、错位。

(3)、预防措施

严格控制木模板含水率、制作时拼缝要严密,木模板安装周期不宜过长,浇捣混凝:土时,木模板要提前浇水湿润,使其胀开密缝。

梁、柱交接部位支撑要牢靠,拼缝严密,发生错位要校正好。

4.3钢筋工程

4.3.1钢筋的混凝土保护层不准

(1)、现象

浇筑混凝士前发现钢筋的混凝土保护层厚度没有达到规范要求。

(2)、原因分析

保护层砂浆垫块厚度不准,或垫块垫得太少。

(3)、预防措施

检查保护层砂浆垫块厚度是否准确,并根据平板面积大小适当垫够。

(4)、治理方法

浇筑混凝土前发现保护层不准,可以采取以上预防措施补救:如构件已成型而发现保护层不准(经凿开混凝土观察或用必要的仪器探测确认)则应根据受力状态和结构重要程

度,结合保护层厚度实际偏差状况,对其采取加固措施。

4.3.2同一连接区段内接头过多

(1)、现象

在绑扎或安装钢筋骨架时,发现同一连接区段内的受力钢筋接头过多,有接头的钢筋截面面积占总截面面积的百分率超过规范规定的数值。

(2)、原因分析

钢筋配料时疏忽大意,没有认真安排原材料下料长度的合理搭配。

错误取用有接头的钢筋截面面积占总截面面积的百分率数值,分不清钢筋位于受拉区还是受压区。

(3)、预防措施

配料时按下料单钢筋编号再划出几个分号,注明哪个分号与哪个分号搭配,对于同一组搭配而安装方法不同的,要加文字说明。

(4)、治理方法

在钢筋骨架未绑扎时,发现接头数量不符合规范要求,应立即通知配料人员重新考虑设置方案:如果己绑扎或安装完钢筋骨架才发现,则根据具体情况处理,一般情况下应拆除骨架或抽出有问题的钢筋返工,如果返工影响工时或工期

相关主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