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教育的育人功能

历史教育的育人功能
历史教育的育人功能

历史教育的育人功能

(1)历史教育的功能和价值不是显性的、功利

的和单一的,而是更多地表现为隐性的、本质的和全面的特点。所以,历史学科是最大的一门基础性学科。历史教育具有极其丰富和不可替代的育人功能,主要表现在7个方面:(1)人文精神与科学精神的培养;(2)理性原则的确立;(3) 伦理道德的升华;(4) 健康审美情趣的陶冶;(5)历史意识的形成;(6)科学思维水平的训练;(7)理性爱国主义情感的形成。

(2)课程目标针对历史教育的育人功能和社会

功能,对学生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形成与升华从三个维度提出了如下的要求:

1)对个人来说,要求通过历史学习,使

学生在人文精神、人生态度、人生境界、人格品位、意志品质、团队精神和科学态度上得到完善和升华,我认为这是历史教育的一项基础性目标,因为没有上述个人目标的实现,就不会有对祖国和人类命运的真诚注重和高度责任感。个人性格是构建中华民族性

格的基础,是中华民族凝聚力的不竭源泉。所以,在历史教育中,要通过丰富的历史教育资源,牢牢地打好这个基础,然后我们才有资格谈国家、民族和人类的命运。

2)对国家和民族来说,要求学生通过历史学习,培养理性爱国主义情感,树立为祖国文明、民主与富强做贡献的人生理想。它包括三个情感层次,一是对民族文化的认同,二是对祖国的热爱,三是对祖国和民族的责任感。理性爱国主义中还有一个层次的问题是我们所忽视的,即“国”的含义问题。我想这里的“国”主要包含两层含义,一是自然的、地理的、历史的、文化的、种族的、民族的等含义上的“国”,即“祖国”,她具有不可更改、不可置换、不可选择和无所谓优劣等特点,对她的热爱是无条件和非理性的。二是政治的、制度的、政府的、政策的等含义上的“国”。她具有可更改、可置换、可选择和优劣之分等特点。所以,对她的热爱是有条件和理性的。这两种“国”既紧密相联,又不完全相同。否则,我们就无法理解为什么反对清政府的孙中山会是一个伟

大的爱国主义者。这同顾炎武对“天下”与“国”的区别相似。

3)对世界和人类来说,要求学生通过历史学习,能够理解人类社会发展的同一性和多样性,理解和尊重世界各地区、各国、各民族的文化传统,汲取人类创造的优秀文明成果,进一步形成开放的世界意识。世界意识的真实含义是人类理性与情感的包容性,它的确立与培养不会削弱对祖国和本民族的热爱与责任感,相反它会把对祖国和民族的情感提升到一个更加广阔的空间,使之具有更为理性、更为宽阔的情感空间。那种把培养爱国主义情感同培养世界意识对立起来的观点是狭隘的。“越是民族的就越是世界的”这个判断丢掉了一个重要的前提:越是能够被其他国家和民族学习与借鉴的民族文化成果,就越是世界的文化成果。在现实生活中,很多判断都是有前提的:“和谐社会”的前提是社会正义与是非鲜明;“共同富裕”的前提是民主与法治;“同一个世界、同一个梦想”(王蒙提出)的前提是人类有普世的价值观;“落后就要挨打”的前提

是世界上至少有一个国家能够肆无忌惮地奉行帝国主义政策,它的逆定理是“强大了就要打人”;“弱国无外交”这个判断很含糊,“弱”到什么水准才没有外交?“弱国”要追求什么样的外交目标?“无外交”的含义是什么?是没有对外交往,还是没有国际影响,还是能够维护本国利益或以损害他国利益来获取本国利益?我们要改变过去以批判他国文化为主的文化心态,向尊重、理解、欣赏、学习他国文化的理性心态过渡。人类历史上的文化财富是全人类共有的一种宝贵资源,我们没有理由拒绝使用这些历史资源。一个拒绝学习他国优秀文化成果的民族是没有前途的民族。

在完成这个课程目标的过程中,有以下几个问题值得注意:

一是在培养对国家和民族情感与责任感的同时,不能忽视其中几个重要的过渡阶段,即对父母、家庭、学校、社区和家乡的热爱与责任感,即使我们的课程目标中没有说及,但教学实践证明,如果要把学生的个

人人格、人性、意志和态度教育提升到对国家和民族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层次,以上几个过渡阶段是不可逾越的。

二是要改变过去那种认为只有通过中国历史教育才能培养热爱国家和民族的情感和责任感的片面理解,因为即使爱国主义和历史使命感的内容是有特定指向的,但在世界历史上,各国各民族的爱国主义情感和使命感都具有共同的内容、特点和强烈的心灵震撼力,所以其教育意义是不容忽视的。尤其值得指出的是,那种把对本民族和国家的热爱建立在对其他民族的无知、藐视,甚至是敌对基础之上,是极其危险的。

三是要特别注意对国家、民族情感和责任感评价标准的特殊性,严格说来,它是一种情感、一种意识、一种行动,而不是一种知识和语言的表达,虽然它能够通过知识的学习来培养,却不能通过对知识的测评和个人的语言表达来检验。所以要在教学实践中持续摸索一套科学的评价方法和评价标准。

历史教育的育人功能(1)

历史教育的育人功能 (1)历史教育的功能和价值不是显性的、功利 的和单一的,而是更多地表现为隐性的、本质的和全面的特点。所以,历史学科是最大的一门基础性学科。历史教育具有极其丰富和不可替代的育人功能,主要表现在7个方面:1)人文精神与科学精神的培养;2)理性原则的确立;3) 伦理道德的升华;4) 健康审美情趣的陶冶;5)历史意识的形成;6)科学思维水平的训练;7)理性爱国主义情感的形成。 (2)课程目标针对历史教育的育人功能和社会 功能,对学生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形成与升华从三个维度提出了如下的要求: 1)对个人来说,要求通过历史学习,使 学生在人文精神、人生态度、人生境界、人格品位、意志品质、团队精神和科学态度上得到完善和升华,我认为这是历史教育的一项基础性目标。个人性格是构建中华民族性格的基础,是中华民族凝聚力的不竭源泉。 所以,在历史教育中,要通过丰富的历史教

育资源,牢牢地打好这个基础,然后我们才有资格谈国家、民族和人类的命运。 2)对国家和民族来说,要求学生通过历史学习,培养理性爱国主义情感,树立为祖国文明、民主与富强做贡献的人生理想。它包括三个情感层次,一是对民族文化的认同,二是对祖国的热爱,三是对祖国和民族的责任感。理性爱国主义中还有一个层次的问题是我们所忽视的,即“国”的含义问题。“国”主要包含两层含义,一是自然的、地理的、历史的、文化的、种族的、民族的等含义上的“国”,即“祖国”,她具有不可更改、不可置换、不可选择和无所谓优劣等特点,对她的热爱是无条件和非理性的。二是政治的、制度的、政府的、政策的等含义上的“国”。她具有可更改、可置换、可选择和优劣之分等特点。所以,对她的热爱是有条件和理性的。这两种“国”既紧密相联,又不完全相同。否则,我们就无法理解为什么反对清政府的孙中山会是一个伟大的爱国主义者。这同顾炎武对“天下”与“国”的区别相似。

提高历史学科的教学功能

提升历史学科的教学功能 实施新课程改革以来,初中历史学科的课堂教学发生了一些喜人的变化,教师开始注重学生的学习,改变陈旧的教法,尝试引导学生实行探究性的学习。但是,变化的水准和范围不尽如人意。还有很多教师注重的焦点仍然是如何应对各级各类的考试。要使课程改革进一步深入发展,必须要让更多的教师接受新的课程理念,重视新课程理念的落实,以实现历史学科的教学功能。结合自身的工作实践,谈些粗浅的看法。 国家教育部制订的全日制义务教育《历史课程标准》中阐述,本次历史课程改革的基本理念有: 1.历史课程应突出体现义务教育的普及性、基础性和发展性,应面向全体学生,为学生进入和适合社会打下基础,为学生进一步接受高一级学校的教育打下基础。 2.历史课程应使学生获得基本的历史知识和水平,培养良好的品德和健全的人格。3.历史课程改革应有利于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倡导学生积极主动的参与教学过程,勇于提出问题,学习分析和解决问题的方法,改变学生死记硬背和被动接受知识的学习方式。4.历史课程改革应有利于教师教学方式的转变,树立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观点,鼓励教师创造性地探索新的教学途径,改进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组织丰富多彩的教学实践活动,为学生学习营造一个兴趣盎然的良好环境,激发学生历史的兴趣。 5.历史教学评价应以学生综合素质为目标,采用灵活多样的评价方法,注重学生学习过程和学习结果的全程评价,充分发挥历史教学评价的教育功能。 贯彻和落实新课程理念,对初中历史教师来说是一项艰巨的任务。它需要我们教师在有限的教学活动中,能面向全体学生,以学生的发展为本,以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为核心,注重学生学习历史知识的过程和方法,使学生学会学习。要使学生了解历史发展的基本规律和基础史实。要鼓励学生通过独立思考和交流合作学习历史,使他们初步具有辩证地观察,分析历史与现实问题的水平,养成探究式学习的习惯。教师要根据学生的认知和教学内容,积极探索多种教学途径,组织丰富多彩的教学活动,充分开发和利用课程教育资源,普及历史知识,要优化教法,注意教学手段的多样化和现代化,注重拓宽历史课程的情感教育功能,充分发掘课程内容的思想情感教育内涵,加深学生对祖国的热爱和对世界的了解,从历史中吸取智慧,养成现代公民应具备的人文素养,以应对社会和生活挑战。 贯彻和落实新课程理念,在教学实践中我认为应重视以下问题: 一、教师应自觉充实自身的知识体系,要有明确的使命感,要提升对课改重要性的理解教师是课改的实施者,教师对课改的理解水准和行动和力度,将直接影响课改的推动与发展乃至成与败。所以,面对当前的课程改革,每位教师要有明确的使命感。因为对于我国这样一个发展中国家来说,本次课程改革对于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具有长远的意义,它关系到教育要培养出怎样的国家建设人才的问题。每位教育工作者都应该深刻反思我国教育现状,并积极投身于课改,承担起这个历史重任。要做一位课改的实践者和推动者,就必须自觉充实自身的知识体系,要具有扎实的专业理论,还应具有一定的教育心理学方面的知识。要掌握现代教育手段,只有这样我们才能与时俱进,才能成为这个时期合格的教师。 二、教学中要注重细节,调动学生学习主动性和积极性 知识是水平培养的基础。要使学生具有一定的历史知识,并使所学知识成为其今后走向社会和面对生活的资本。教师就应针对学生的认知和所学内容精心实行教学设计。首先,理应解决的问题就是学生学习历史课的兴趣问题。孔子说:“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好”“乐”就是愿意学,就是喜欢学,可见,兴趣是求知的前提,是学习的巨大源动力,在课堂教学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要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就要注重教学的每一环节,要从利于学生学习的角度出发,实行教学设计。我曾按照以下思路指导一位年青教师实行《红

发挥各类课程的育人功能

关注课程教学与人的德行发展的内在关系—— 发挥各类课程的育人功能 观点快递: 学校的育人职能任何时候都无法在脱离课程教学的状态下获得完美实现。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汲取思想史上的智慧资源,立足新的实践,对如何发挥各类课程的育人功能提出了明确要求。 因此,我们必须自觉强化课程和改进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建设,充分发挥其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的主渠道作用,教书育人,授业传道,积极探索各门课程尤其是专业课程实现育人功能的途径和艺术,把课程育人功能的发挥,牢牢建立在教师对专业知识和专业课程各自特点的深刻把握之上,及时建立健全有利于各门课程和所有课程的教师都认真践行育人的制度和机制。 课程教学,是学校教育中一种最基本、最重要的形式,与此相应,学校的育 人职能,在任何时候,都无法在脱离课程教学的状态下获得完美实现。 思想史上的智慧资源 基于对课程教学、学校教育、人的德行发展之间关系的深刻把握,古往今来,众多的教育思想家对课程教学与人的德行发展、课程教学担当育人职能的必要 性、可能性及其实现等,阐述殊多。 在中国,古老的六艺之教,本质上亦即德行之教。在西方,柏拉图等古代先 哲同样开启了关注课程教学与人的德行发展内在关系的思想传统。

近代科学教育理论的奠基人赫尔巴特则更加鲜明地提出了教育性教学的主 张,宣称道德是教育的唯一目的。美国进步主义教育哲学家杜威也明确指出:道德的目的应当普遍地存在于一切教学之中,并在一起教学中居于主导地位——不 论是什么问题的教学;如果不能做到这一点,“一切教育的最终目的在于形式品德”这句尽人皆知的话,就成了伪善的托词。 思想史上这些丰富的论述,尽管各有瑕疵,但其中于课程教学于知识传授中 谋取人的德行发展的思想,则逐渐凝淀为教育学中不易的基则,也为我们当下加强与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提供了反复的智慧资源。 建国以来的实践形态 建国以来,我们逐步确立并不断完善了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实践形态。加强课程教学在大学生思想政治中的重要地位和作用,也在这一进程中逐步形成了 我国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特征和优良传统。 据不完全统计,建国以来,中共中央和国家教育主管部门先后就高校思想政 治课程建设问题正式颁布了进40 份专门文件,一些关于高等教育或高校思想政 治教育的综合性教育文件中,也大都对思想政治教育课程的建设作出过明确论 述。 在关注专门的思想政治教育课程建设的同时,不少的文献还从更开阔的视野 思考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问题,加强各门课程都有育人之责,所有教师都应该教书育人。 1987 年5 月29 日颁布的《中共中央关于改进和加强高等学校思想政治工 作的觉得》,明确要求把思想政治教育与业务教学工作结合起来,指出:“要按照

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

高中历史新课程标准 第一部分前言 进入21世纪,人类加快了向现代社会迈进的步伐,科学技术、文化思想日新月异,国际间的交流不断加强,竞争日趋激烈。一个国家综合国力的强弱从根本上取决于国民素质的高低,而国民素质的不断提高有赖于基础教育的持续发展。基础教育改革已成为世界潮流。 新中国成立以来,普通高中历史教育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但随着形势的发展,普通高中历史课程呈现出许多不能适应社会发展要求、不利于学生全面发展的问题。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改革势在必行。普通高中历史课程必须全面实现其教育功能,在提高现代公民的人文素养方面发挥重要作用。 一、课程性质 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是用历史唯物主义观点阐释人类历史发展进程和规律,进一步培养和提高学生的历史意识、文化素质和人文素养,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一门基础课程。 普通高中历史课程从不同的角度揭示人类历史发展的基本过程,通过重大历史事件、人物、现象展现人类发展进程中丰富的历史文化遗产。通过高中历史课程的学习,能使学生了解人类社会发展的基本脉络,总结历史经验教训,继承优秀的文化遗产,弘扬民族精神;学会用马克思主义科学的历史观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学习从历史的角度去了解和思考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的关系,进而关注中华民族以及全人类的历史命运。通过高中历史课程的学习,培养学生健全的人格,促进个性的健康发展。 二、课程的基本理念 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根据历史学科和历史教学的特点,全面发挥历史教育的功能,尊重历史,追求真实,吸收人类优秀文明成果,弘扬爱国主义精神,陶冶关爱人类的情操。通过历史学习,使学生增强历史意识,汲取历史智慧,开阔视野,了解中国和世界的发展大势,增强历史洞察力和历史使命感。 普通高中历史课程在体系的构建上,既注意与初中课程的衔接,又避免简单的重复,遵循高中历史教学规律;在内容的选择上,应坚持基础性、时代性,应密切与现实生活和社会发展的联系,关注学生生活,关注学生全面发展。 普通高中历史课程的设置,体现多样性,多视角、多层次、多类型、多形式地为学生学习历史提供更多的选择空间,有助于学生个性的健康发展。 普通高中历史课程的设计与实施有利于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倡导学生主动学习,在多样化、开放式的学习环境中,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积极性与参与性,培养探究历史问题的能力和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提高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 普通高中历史课程的设计与实施有利于教师教学理念的更新,有利于教学方式的转变,倡导灵活运用多样化的教学手段和方法,为学生的自主学习创造必要的前提。 普通高中历史课程的设计与实施有利于历史教学评价的改进,形成以评价学生综合素质为目标的评价体系,全面实现历史教学评价的功能。 三、课程设计思路 在初中历史课程的基础上,根据普通高中教育的性质、任务以及课程目标和基本要求,遵循时代性、基础性、多样性和选择性的原则,规定适合高中学生学习的课程目标和学习内容,为其进入社会和高一级学校奠定基础。 普通高中历史课程由必修课和选修课构成。 普通高中历史必修课分为历史(Ⅰ)、历史(Ⅱ)、历史(Ⅲ)三个学习模块,包括25个古今贯通、中外关联的学习专题,分别反映人类社会政治、经济、思想文化、科学技术等领域的重要历史内容,是全体高中学生必须学习的基本内容。 通过历史必修课,学会从不同角度认识历史发展中全局与局部的关系,辩证地认识历史与现实、中国与世界的内在联系;培养从不同视角发现、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健康的情感和高尚的情操,弘扬民族精神,进一步提高人文素养,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普通高中历史选修课是供学生选择的学习内容,旨在进一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拓展学生的历史视野,促进学生个性化发展。历史选修课分为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近代社会的民主思想与实践、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中外历史人物评说、探索历史的奥秘、世界文化遗产荟萃等六个模块。在教材编写和教学过程中,可根据实际情况,增加相关学习内容。 必修课每个模块为36学时,2学分,共108学时,6学分。选修课每个模块为36学时,2学分;学生可根据自己的兴趣,任选若干个模块;建议在人文社会科学方向发展的学生,应至少选修3个模块。 第二部分课程目标 通过普通高中历史课程学习,扩大掌握历史知识的范围,深入地了解历史发展的基本线索;对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理论和方法有所了解,初步认识人类社会发展的基本规律,学会运用科学的理论和方法认识历史和

多媒体课件在历史教学中的作用完整版

多媒体课件在历史教学 中的作用 标准化管理处编码[BBX968T-XBB8968-NNJ668-MM9N]

多媒体课件在历史教学中的作用 咸阳中学田伟 【摘要】多媒体技术拥有将文本、声音、图形、图像、动画等融为一体,形成强大交互式的教学材料的特点,所以编制历史学科教学课件,能充分创造出一个图文并茂、有声有色、生动逼真的教学环境,为教师教学的顺利实施提供充分的便利条件。创设多媒体技术教学情境,运用多媒体技术形象教学特点,能够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突破教学重点、难点,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陶冶学生情操。 【关键词】多媒体课件历史教学作用 多媒体教学,是将计算机作为教学媒体,把超文本、图形、图像、动画、声音等运载信息的媒体结合在一起,并通过计算机进行综合处理和控制的技术,使人通过多个感官来获取相关信息,提高信息传播效率,为学生提供一个良好的学习环境。随着信息技术、计算机硬件技术的飞速发展,多媒体教学正成为课堂教学改革的必然趋势。在这方面,历史学科很有优势。历史上留下来的文字、图片、实物资料可以说是浩如烟海。因而,运用多媒体技术,从视觉、听觉等方面让学生去感受历史,了解历史,发现历史,会给历史课堂教学带来生机与活力,提高历史课堂效率。在历史教学中采用这种教学手段,可将抽象内容具体形象化,微风事物宏观化,复杂事物简约化,并能多角度地向学生传递教学信息,大大提高课堂效率与效果。更为重要的是,它的使用将使教学思想、教学内容、教学方式及课堂结构发生巨大的变化。 一、运用多媒体课件可以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高中历史教材中的许多事件,学生们在初中教材或课外读物中大都已接触过,如果利用电教媒体,把这些素材以具体、形象、生动的画面展现在学生面前,就会给学生耳目一新的感受,起到较强的示范导行作用。很多历史事件如果按照老一套,来讲述它的背景、经过、影响的话,学生肯定会觉得枯燥无味。而多媒体课件,可以利用视听互动的功能,通过大量的文字图片、声音、影视资料等素材和丰富的转场效果,创设一种与课堂内容相适应的气氛,能使学生产生身临其境的感觉,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教育心理学研究表明:人获取的外界信息中,83%来自视觉,11%来自听觉,3.5%来自嗅觉,1.5%来自触觉,l%来自味觉,显然增加视觉、听觉信息量是多获取信息最可行的方法,而多媒体手段恰恰在视觉、听觉效果方面有其独特的优势。 在历史课堂中,教师通过创设一定的学习环境,可以唤起学生的学习欲望。而有了兴趣,学生才能主动、愉快地学习,才能在课堂教学中发挥主体作用和主动精神。而兴趣是一种积极作用的情绪,不是凭空产生的,它和情感相联系,总是在一定的情境中产生。因此,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要深入了解学生的心理特征和认识规律,运用多媒体技术创设悦耳、悦目、悦心的情境,使学生产生如见其人、如闻其声、身临其境的感受,催发出学生积极探索的情感,调动学生对历史学科的学习兴趣,从而大大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比如讲《重庆谈判》一课时,先播放电影《重庆谈判》中有关国共两党重庆谈判的历史背景资料影片。进而引导学生思考:抗战结束后国内形势如何蒋介石"邀请"毛泽东到重庆谈判的目的是什么中共的对策是什么学生纷纷展开讨论,主动发言,气氛活跃。这样,把以前被动的学习变成了主动、愉快地参与,学生的兴趣被调动起来,就能得到很好的教学效果。二、可在有限的时间内增大课堂容量,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和质量

(完整版)对学科教学育人功能的再认识

对学科教学育人功能的再认识 课程是教育思想、教育目标和教育内容的主要载体。学科课程和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建构、实施,是中小学实现教育目标,立德树人的最主要工作。 基础教育新课程实施以来,新课程理念得到了普遍认同。基础教育课程逐渐走上“构建符合素质教育要求的新的基础教育课程体系”的轨道。要求中小学开设的各门课程,依据课程标准教学,“着眼于培养学生终身学习的愿望和能力”,“为培养学生的生存能力、实践能力和创造能力打下良好的基础”[i]。新课程实施以来取得的成果为进一步推动立德树人的工作奠定了基础。 由于种种原因,新课程的实施也遇到较多的困难,实施不尽理想。从学科课程的教学看,仍然比较普遍存在重学科知识传承、重应试训练,单纯追求分数和升学率,轻学科育人功能和科学素养培养的状况。 分析学科教学存在的问题及其原因,改进学科教学的育人功能,全面落实以学生为本的教育理念,是深化课程改革的重要任务。 一些专家认为新课程实施不理想,“原因有几点。第一点就是我们大的社会环境和教育管理体制是僵化和保守的、应试教育的、专制的;第二点,我们的实施方式基本是自上而下的;第三点就是中小学老师在长期的应试训练的背景底下,他们的专业素养是跟不上。”[ii]就学科课程教学而言,新课程实施不理想的主要原因,除了教育环境和教育教学管理的问题外,中小学教师自身存在主要问题是,对学科教学的育人功能和价值缺乏深刻认识,缺乏通过学科教学育人的意识和能力。不能有效地通过学科教学和学科间的相互配合,发挥课程教学综合育人的功能,培养学生运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提高学生的核心素养。学科课程教学要发挥育人的功能,起到提高学生核心素养的作用,需要一个良好的社会氛围,特别是在教育领域内要有一个统一思想和目标。如果教学领导和管理干部只关心应试成绩和升学率,如果各级教研人员把组织统一考试(质量检查)和考试成绩统计、评比作为主要任务,教师的教学就难以克服“考什么教什么”,“用题海战术强化应试训练”的倾向。学科课程标准就难以完整的执行,学科教学的育人功能也难以落实。 中小学教师由于所处地位和本身素养的限制,在应试教育氛围还十分浓厚的环境下,要摆脱应试教育的惯性思维,存在很大困难。在单纯追求分数和升学率,轻学科育人功能和科学素养培养的大环境下,教师的学科教学,就容易沿袭应试教育的习惯:以学生的考试成绩(尤其是地区质检和中、高考的考试成绩)作为衡量学生素质、学校和学科教学质量的唯一标准;习惯于把学科教育等同于学科知识、技能的教学,有意无意地排斥学科方法、学科思想观念的教育;在潜意识里,往往把提高素养,学科方法和观念教育看成花架子,中听不中用,把加大教和学的时间投入,强化学科知识技能的传授和训练力度,作为提高教学质量的最得力措施。 前不久,发表的《教育部关于全面深化课程改革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意见》,提出了全面深化课程改革的总体要求,提出实现“五个统筹”的要求。其中,“统筹各学科,特别是德育、语文、历史、体育、艺术等学科。充分发挥人文学科的独特育人优势,进一步提升数学、科学、技术等课程的育人价值。同时加强学科间的相互配合,发挥综合育人功能,不断提高学生综合运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统筹课标、教材、教学、评价、考试等环节。全面发挥课程标准的统领作用,协同推进教材编写、教学实施、评价方式、考试命题等各环节的改革,使其有效配合,相互促进。”为学科教学发挥育人功能,提高学生科学养、提高学科教学质量,指出了方向,创造更好的环境和条件。 反思、讨论、研究学科教学,在思想认识和观念上,全面、深刻地认识学科教学的育人功能和价值,克服重学科知识的传承、重应试训练,轻学科育人功能和科学素养培养的习惯,增强育人意识,是进一步发挥学科教学的育人功能的关键。

当前中学历史教育改革的问题

当前中学历史教育改革的重要进展,以及所面临的主要问题 一、历史课程的编制 关于学校课程的设置、编排、类型、结构等问题,直接涉及到了教学的进程和教学的内容。历史课程究竟应该如何设计?在哪些年级开设?多少课时才合适?课程内容应该怎样编排?课程的类型可以有哪些?等等,对于这一系列问题,我们的研究还是比较薄弱的。可以说,五十多年来我国的学校历史课程经历了反复的变动,其政治和社会方面的冲击是影响课程发展的外部因素;而我们对课程理论的科学研究上的不足,尤其是从历史学科教学的角度上,从学生学习历史和全面发展的角度上的探究不够深入,则是制约课程发展的内部原因。传统的历史课程在编制上,暴露出了明显的问题,例如,历史课程属于分科课程,类型单一;课程的内容艰深而且繁多,过于强调学科体系的完整性和逻辑性;教学内容多偏重于政治史方面;初中与高中的课程在衔接上不甚通畅,内容重复较大,等等。 近几年来,历史教育工作者越来越重视对课程理论的研究,力图从学科的特点、学生的学习、社会的发展等多角度来考察历史课程的编制,以科学、合理地设置学校历史课程。经过多年的努力,在课程设置与编制上已有了一些进展,主要表现为以下几个方面: 1.历史课程类型的多样化发展。长期以来,我国中学的课程编制是由国家教育部主持,在全国实行统一的课程设计和教学大纲。由于中国地域辽阔,各地区的发展不平衡,教育状况也很难达到高度的统一,统得过死显然并不利于各地的教育和教学的发展,因而有必要适当地开放课程编制的权力,给地方以一定的自主权,使课程编制具有一定的弹性。近些年来,一些省市可以根据本地区的教育情况编制课程,使得国家课程、地区课程、校本课程这三种类型的课程共同发展,呈现出具有地方特色的历史课程,一些学校还开设了历史方面的选修课,因而出现了历史课程的多样化趋势。 2.历史课程综合化的改革。在以往,我国的中学历史课程基本上是保持着分科课程的类型,对于历史课程与其他社会学科课程的联系与沟通上,往往不够注重。近些年来,历史教育工作者比较重视课程的综合化问题,努力探索如何使历史课与其他学科的课程相互联系、相互沟通、相互渗透、相互融合,以突出学习的主题和问题的解决,使历史课程与其他社会学科课程之间联系得以加强,使学生在学习社会科学知识的过程中,更好地运用历史知识和历史思维。目前,历史课程的综合化主要表现在:一是课程设置上的综合,把历史与地理、公民教育统合在一起,编制了《历史与社会》、《社会》这样的综合课程:二是历史课程在内容上的综合,使历史教学的内容融入相关学科的知识;三是课程的实施过程中的综合,在教学中与其他学科共同教学或采用相关学科的教学方法(如社会调查、专题研究等)。 3.课程内容由学科体系向学科教学体系的转变。我国中学的历史课程一直是属于学科类课程,采用通史体裁,强调的是历史学科的基本结构和基本知识,注重历史知识的系统性、完

发挥文言文教学的育人功能

发挥文言文教学的育人功能 吕小平 (吉林省延边第二中学,吉林延吉 133000) 摘要高中语文教材中的文言文篇目,是我们古老民族智慧浓缩的结晶,是学生了解学习传统文化的直接载体。文言文教学要充分发挥其自身价值,使学生能够积累传统文化常识,品味文言文的艺术美,领悟传统文化的精髓,塑造高尚道德人格,提升人文素养。 关键词文言文化功能德育功能美育功能人文素养 文言是我们民族语言的根基,是掌握运用现代汉语的起点,也是继承和发扬中国文化的起点。在现行的高中语文教材中,特别是人教版教材中,在五本必修教材中文言文课文共有20篇,占了四分之一篇幅;选修教材《中国古代诗歌散文选读》、《先秦诸子选读》、《中国文化经典研读》都是文言文,可见文言文教学在高中语文教学中的分量之大。这些文言文都是古代的文章精华,也是古代文学遗产、文化遗产中的精华,其中不仅积淀着丰富的古代文化,也积淀着丰富而深厚的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文化。如何才能为学生打开一扇窗,铺就一条路,让学生穿越时空认识文言文的价值,体会文言文的艺术魅力?笔者有以下的几点思考。 一、分析现状,反思教学中的误区 在语文教学改革进行得如火如荼、轰轰烈烈的今天,文言文的教学仍然让人担忧。主要有如下的表现: 1、高考指向——偏狭。新课标高考语文考试大纲主要考查:理解实词、虚词的含义及用法,翻译文中语句,理解分析文章内容。“考什么学什么”是倍受批评却至今仍是师生信奉的最高信条。这就使教与学变得急功近利,忽视了文言文教学的本质特征。 2、教学方法——呆板。文言文的教学一直没有走出“说文解字”的“围城”,往往是先介绍作者、时代背景,接着逐词逐句的串讲,“字字落实,句句过关”,再作简要的“内容分析”。教学思维的定势使得本来应是生动活泼的课堂成为了僵硬的了无生气的课堂。师者滔滔不绝,学者昏昏欲睡。 3、学生心理——畏惧。学习文言文,不仅要求学生掌握大量的字词句的知识,如通假字、古今异义词、词性活用、特殊句式等,而且要背诵很多课文。而背诵现在基本演变为“默写”。学生在繁重的学习中,两三天要背一篇古文,怎么能不怕呢?

历史课堂教学中教师的作用

新型历史课堂教学中教师的作用 【摘要】新一轮课程改革的目标之一,就是要改变学生被动学习的方式,倡导学生主动参与学习活动,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法。在这种背景下,教师应努力达到“教法”与“学法”的整合,为新型课堂教学观的日臻完善做出贡献。 【关键词】历史教学;教师;教法;学法 “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法,是从学生“学法”的角度提出来的,过去的“学法”是根据“教法”制定的,“学法”必须适应“教法”的需要。而新课标扬弃了旧的教学模式,提出“教法”必须适应“学法”,“教法”必须为“学法”服务,这样充分体现了学生的主体地位。在现代课堂教学活动中,教师是一种资源:是与学生积极互动,共同发展的资源;是促进学生学习的引导者、合作者。在这个基础上,教师重视“学法”与“教法”的整合,将更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拓宽学生的学习思路,发展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那么,教师怎样操作,才能使“学法”与“教法”达到整合呢? 一、教师要努力营造良好的学习环境,创设竞争情景 新型师生关系需要民主的、平等的环境,只有这样师生才可能向对方敞开精神,彼此接纳,无拘无束地互动交流。对教师而言,首先就是在教学中要以人为本,要“目中有人”和“心中有人”。充分尊重学生的人格,充分尊重学生作为一个社会人所应有的权利、尊严、思维方式和自身发展方向。师生之间、学生之间相互沟通理解,

彼此信任,共同合作。倡导和营造师生平等交流的课堂教学环境,能为每个学生创造参与课堂教学活动的机会,积极鼓励学生在与教师、与同伴的平等交流中,展示自己的能力和才华。然而这种民主、平等的师生观,不是单凭教师和蔼的微笑,甜甜的话语就能完成的,需要教师从根本上营造利于学生发展的环境。 二、教师真正起到引导、支持的作用 传统的教学观是教师讲,学生听,教师问,学生答,教师唱主角,学生是听众。在新课标的引导下,要求教师的新角色,是同学生一起交流,一起合作,为学生的合作学习起一个榜样效应。因此,在课改后的课堂教学中,教师都拼命比赛看谁讲得少,看谁装哑巴装得像,课堂上不是问题的问题也由学生合作、交流、讨论。课堂上表面轰轰烈烈,学生七嘴八舌,实际上东拉西扯,嬉闹说笑现象严重。这样的课堂有温度而无深度,缺乏思维的力度和触及心灵深处的精神愉悦,实效性差。 介于“历史”本身的学科特点,阐述的全部是过去发生的事情,与学生的时空距离感远,教师必须有意无意的去讲授一些知识。接受性学习对历史上的一些内容来说还是必要的,只有知“古”,才能借古鉴今,只有读“史”,才能明智。学生在进行自主学习时,会因兴趣、意志、耐力等方面的因素而转移学习注意力。因此,学生在自我导向不明的情况下很难做到自我激励和自我监控,自主学习的效率也会降低。对于一些难度较高的探究活动,假如放任学生“自主”探究,其结果往往是学生由于难于完成探究计划而丧失了进一

在历史课堂教学中渗透育人功能

在历史课堂教学中渗透育人功能 历史教学到底要教会学生什么?历史学科的课程标准提出了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方面的教学目标。其中知识与能力是基础,过程与方法是关键,而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才是根本。实际上,历史教学也只有把育人的目标作为基本目标,个人的人生态度、人文精神,坚强意志、健全人格,独立精神和团结合作才有可能实现和完善;个人才会对祖国和人类命运树立起真诚的关注和高度的责任感。而作为当代历史教师应该注意挖掘教材中的人文素养教育因素,并在教学中把它充分地体现出来,这样才能真正达到教书育人的目的。笔者从事历史教学,在实践中主要是结合以下三个方面来展现历史学科的育人功能,力图在教学中教会学生做人,实践学生育人目标。 一、在历史教学中充分发挥学科的社会功能,教育学生做世界公民 历史是专门研究人类自身活动的科学,它博大精深,综合性极强,内容几乎包括人类社会的各个方面,因而对学生的教育和影响也是全方位的。在历史教学中,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用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对历史作出正确的叙述和分析,正面的素材是榜样,反面的素材也是教训,如果能从历史的角度去认识人与自然,人与人,人与社会的关系,那么就可以从历史中汲取智慧,提高人文素养,形成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人类社会是群体社会,作为一个人而言,学会在社会中融洽和谐地生活是首要事情。通过历史教学可以使学生认识社会,了解社会,掌握社会发展规律,顺应历史发展潮流,遵纪守法,全面提高学生的文化知识素养和思想品质素养,能够更快地适应社会、融入社会;通过历史教学可以使学生认识人类社会发展的统一性和多样性,理解和尊重世界各地区、各国、各民族的文化传统,形成认同性和开放性的历史意识,培养学生做一个视野开阔,具有包容胸怀的世界公民。 二、在历史教学中加强历史与现实的联系,教育学生做现代公民 今天的中国是历史的中国的一个发展,今天的世界是历史的世界的一个发展。了解了昨天,才能更好地了解今天和展望未来。我们历史教学,不是纯粹教史,教史的目的是为了更好地理解现代社会的发展,历史与现实的紧密联系才是学科教育的重要内涵。在教学中,重要的是通过对史实的评述来让学生与当今现实联系,如:在不谈其他因素的情况下,讲述中国古代赋税制度与人口关系时,除了向学生讲明人头税和封建农业经济发展状况是制约中国古代人口增长的重要因素外,还要指出当今中国这些制约因素相对消失,因此建国后人口增长是过去几千年以来最快的,而在50年代错误地批判了马寅初,导致了中国人口从1953年的6亿人增长到了今天的13亿多,以至中国出现了严重的资源危机和就业压力,人口已成为中国经济增长的巨大包袱,所以中国政府不得不把计划生育作为我们长期的基本国策,这是每一个公民都应该遵守的政策,大力培养学生的人口意识;通过对古代日本向中国派送遣隋史和遣唐使以及近代日本教育强国历史的讲述,使学生认识到教育和人口素质在推动国民经济增长中的巨大作用,有机地联系中国现状,指出:当今中国仍有1亿多文盲和半文盲,6岁以上人口中具有

历史课程的教育功能

历史课程的教育功能 [摘要]历史教学过程,不仅仅是简单的学科知识传递,而应该针对学生的特点,转变思想,更新观念。以德育教育为先导,以公民教育、认知教育及创新思维教育为侧重点,充分发挥历史课程的教育功能,形成历史学科自己的特色与个性。 [关键词]历史;教育;功能 历史教学,必须形成历史学科的特色与个性。根据学生的心理特点和思想规律,对其进行正确的教学设计。使学生获得全面的知识,具备良好的品行,培养创造性的思维。以德育教育为先导,以公民教育、认知教育及创新思维教育为侧重点,充分发挥历史课程的教育功能。 一、历史教育中的德育教育功能 著名的历史学家白寿彝就曾把学习历史的首要任务界定为:帮助人们从青少年起一直到死为止学习如何做人,帮助人们理解做人的道理。由此可见,德育教育功能,是历史教育最重要的、本质的功能。 德育,简单地说就是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具体来说就是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国际主义教育、社会主义教育、集体主义教育等,使学生形成爱国、爱社会主义、爱和

平、诚实、谦虚、坚强、有毅力、勇敢等良好的思想品质。历史课的课程特点决定了历史课是除政治课外最能帮助学 生形成良好思想品德的课程。这就要求在历史教学中要进行德育熏陶,耳濡目染,潜移默化。历史教材中有大量古今中外著名的政治家、发明家、科学家、思想家、艺术家等为一种新制度的建立、一种新技术的发明、一种新理论的诞生等进行不懈奋斗的事迹,对学生良好思想品德的形成无不具有启 发教育作用。 爱国主义教育是历史教学中的永恒主题。爱国主义是“千百年来巩固起来的对自己的祖国的一种最深厚的感情” [1],是对祖国的忠诚和热爱,是民族的凝聚力和向心力,是一个民族的脊梁。爱国主义教育是德育的首要内容。只有对祖国悠久的历史传统有深刻的了解,才能产生对祖国优秀文化的崇敬之情,进而产生对创造祖国灿烂而悠久的文明和现代经济政治生活文明的人民的热爱尊敬之情。中华民族的历史上下五千年,人才辈出,群星璀灿,在创造物质财富,对人类文明做出卓越贡献的同时,还创造了不朽的博大精深的传统文化。这不仅包括了哲学、社会科学、文学艺术、科学技术等方面的成就,而且蕴含着崇高的民族精神、民族气节和优良道德;不仅孕育了无数杰出的政治家、思想家、文学家、科学家、教育家、军事家,而且留下了丰富的文物史迹、经典著作,这笔丰厚的文化遗产是进行爱国主义教育的宝贵

地方史在历史教学中的作用

龙源期刊网 https://www.360docs.net/doc/9e14113037.html, 地方史在历史教学中的作用 作者:张冬春 来源:《读写算·素质教育论坛》2013年第22期 摘要中国历史历史卷帙浩繁,线索众多,仅仅依靠教材介绍,历史课堂将显得枯燥,乏味,地方史的渗透,无形中给历史课堂注入了新鲜,生动的血液,发挥它不可取代的作用。 关键词地方史德育渗透学习兴趣 中图分类号:G623.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7661(2013)22-0040-02 21世纪以来,新课程改革逐步深化发展,新课程改革的一个重要目的是促进学生的全面 发展及素质的提高,《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在谈到历史课程内容的选择时指出:“应坚持基础性、时代性,应密切与现实生活和社会发展的联系,关注学生生活,关注学生全面发展”,这正体现了新课改的核心理念:“为了每一位学生的发展”。但是,中国历史毕竟历史卷帙浩繁,线索众多,仅仅依靠书本知识的介绍,就显得单薄,枯燥,另外《初中历史课程标准》也提出,“要倡导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到教学过程中,勇于提出问题,学习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方法,改变学生死记硬背和被动接受历史知识的学习方法”,因此,作为历史教学工作者,我们更应该改革教学方法,丰富教学内容,这时,地方史就可以很好地发挥补充作用,让历史知识更加生动、直观,不仅如此,自从福建省2009年开始高考自主命题以来,命题者也越来越深刻的意识到地方史的作用,因此也不断的在命题中渗透地方史知识,这样无形中也使地方史的地位进一步上升,那么,地方史在教学中到底能发挥怎样的作用呢? 一、切近生活,激发学习兴趣,加强德育渗透 在二十一世纪的教育中,不仅要注重知识的积累,更应该在教学中关注学生的德育教育,全面提高我国的人文素质,正如古代思想家司马光说的“才者,德之资也;德者,才之帅也。”历史学科以它深厚的文化底蕴,在对学生的德育渗透方面担负着不可取代的责任,同时,中学时代也是青春时代,同时也是叛逆期,这就是传统的德育渗透方式方法将受到挑战,这时,直观的地方史就发挥了他的重要作用。如在讲到必修二专题三的“社会主义建设在探索中曲折发展”时,应该说这是一个很好的德育机会,但是,如果就教材讲教材的话,学生就会觉得教条、无味,甚至觉得迂腐,因为这些其实初中也讲过了,因此,上本节课时,除必要的重难点讲解,名词解释外,我加入了本地(厦门)一五计划时期的一项重要工程——厦门海堤工程的教学,从厦门海堤建设的提出到建设到建成使用直至今日的历史,从而让学生提炼出什么是海堤精神,从而明白陈毅的“移山填海”的真正含义,很多学生都恍然大悟,甚至过后,有的同学特意坐车去厦门海堤绕了一圈,回来之后打发感叹人的力量之大,明白了人定胜天虽不尽然但也不可否认有它的道理所在。后来,在讲到新时期中国社会主义建设时,我又重提厦门海堤,讲到现在厦门海堤的重建问题,让学生思考,厦门海堤在它的伟大的同时,客观上也存在什么问题,即为什么要海堤重建?从而让学生明白,任何事物的好与坏,对与错,都不是绝对的,

浅谈历史概念教学在历史教学中的作用

浅谈历史概念教学在历史教学中的作用 摘要:历史概念教学既是历史教学法理论的重要内容,又是历史教学实践的重要环节。历史概念的知识地位、智能作用和教育意义决定了历史概念教学在历史教学过程中有着第一位的重要性,对学生掌握历史知识、认识历史发展客观规律、加强思想道德修养、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能力等方面都有着重大的作用。 关键词:历史概念历史教学作用 历史学是认识和阐释人类社会发展进程及其规律的一门科学,是人文社会科学中的一门基础科学。历史教学在学校教育教学中占有重要的地位。通过历史教学,“使学生了解人类社会的发展过程,从历史的角度去认识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的关系,从历史中汲取智慧,提高人文素养,形成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从而更好地在德、智、体、美等到方面全面发展。”[1]作为一名历史教师,要取得良好的历史课教学效果,在教学过程中,就必须抓好历史概念的教学。 历史概念教学既是历史教学法理论的重要内容,又是历史教学实践的重要环节。历史概念的知识地位、智能作用和教育意义决定了历史概念教学在历史教学过程中有着第一位的重要性,对学生掌握历史知识、认识历史发展客观规律、加强思想道德修养、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能力等方面都有着重大的作用,作为历史教师必须引起足够的重视。 首先,历史概念的教学,是学生掌握历史知识,认识历史现象的本质和把握历史发展科学规律的重要前提。 历史事件、历史现象的发生和发展,离不开具体的人物和特定的地理环境,同时,也离不开一定的时间。因此,人物、地点、时间是构成历史事件的三个要素。所以人物概念、空间概念、时间概念的教学是历史教学过程中必不可少的教学内容。例如我们都知道一定的历史事件总是在一定的时间和地点发生的。这种特定的地理位置、地理环境和社会环境就是历史的空间概念。它在历史中的地位和作用,正如我国近代著名的学者梁启超先生所说:“读史不明地理则空间概念不确定,譬诸筑屋而拔其础也”。[2]如果在历史教学中忽视历史概念,就会影响到学生对历史问题的理解。 历史概念是对具体历史知识本质的认识,它介于史实和线索、规律之间。一方面,历史概念有它的具体性,即历史概念源于史实,具有确定不移的时间、空间和历史特征。另一方面,历史概念又具有概括性,因为它高于史实,揭示了史实的内在联系和本质,构成了体现历史发展线索和规律的基本因素。而且,历史概念的概括不是一般的简单概括,它必须依赖于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理论、观点、方法,才能形成正确的历史概念。所以,历史概念又总是具有鲜明的科学性。这就是说,历史概念既是规律性的史实知识,又是基本理论的组成部分。历史概念的这种双重性,决定了它在历史教学中能够起到先依据史实,概括史实后,形成线索,引伸规律的特殊作用,在整个历史教学过程中属于知识中心地位。实践证明,概念不

历史课程标准的变化与发展

专题讲座 历史课程标准的修订与主要变化 第2讲历史课程标准的变化与发展 朱汉国(初中历史课程标准修订组召集人、师大学历史学院,教授) 汉林(市西城教育研修学院,中学高级) 王小琼(市第四中学,中学高级) 容纲目: 一、主要变化 二、基本特点 三、使用建议 一、主要变化 :《义务教育历史课程标准(修订稿)》(以下简称《标准》)在文本形式上,仍然保持前言、课程标准、课程容(即《标准(实验稿)》中的“容标准”)和实施建议四个部分。但是在这四个方面,不仅做了文字上的修改,使之更为准确、简明,而且还在容、体例和理念上进行了一定的修改,更加突出了义务教育阶段的历史课程的功能。首先,我们请朱老师谈谈前言部分的变化吧。 朱:初中历史课程属于义务教育,因而它是面向全体初中学生的,并作用于国民素质的提高。初中历史课程不属于专业教育,因而不要把初中历史课程变成大学历史专业课的浓缩版。同时,历史学属于人文社会科学,所以初中历史课程对于提高公民的人文素养占有重要的地位。初中历史课程关注怎样通过历史学习培养学生的历史素养和人文素养,发展学生必备的公民素质。因此,我们在前言部分对“课程性质”做了较大修改,明确指出义务教育阶段的历史课程具有思想性、基础性、人文性和综合性四大特性。 王:朱老师,我注意到在“课程基本理念”上,课标修订稿更突出了通过历史学科的教育功能达到“育人为本”、使全体学生都得到发展的教育理念;更强调探究式学习和教与学的创新。这该怎么理解呢? 朱:其实,课标实验稿也强调育人为本,只是没有像修订稿这样直接提出来。至于强调探究式学习和教与学的创新,也是在原有基础之上的再次强调。关于学习方式的变革,它其实是我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提出的六个具体目标之一。学习方式不仅仅是工具,更是目的,学习方式同时也是一种生活方式。

历史教育重在育人

历史教育重在育人 富裕县龙安桥中学何昌伟 在意识形态多元化,思想观念复杂化,各种文化传媒处于鱼龙混杂的今天,人们的信仰开始模糊。在这样的社会环境的影响下中学生茫然、困惑、思想处于混乱状态,其道德素养状况令人担忧。他们不清楚自己的理想是什么,弄不清楚是非曲直,也常常混淆了善恶美抽丑,普遍崇尚“非主流”。看的书是《黑道学生》、《校园黑社会》。目前在校园内甚至于出现了拉帮结伙相互争斗的团伙。 不难想象,这样一代思想偏离正轨的孩子无疑是国家民族未来的一个毒瘤。如果任其发展这将是我们国家民族的灾难,更是我们作为教育工作者的悲哀。所以在中学生思想出现危机时刻,我们教育工作者应承担起育人的重任。 在各学科教育中历史学科应当是首当其冲担当大任的。杜威曾说过:“历史是永恒的建设性的道德遗产”因为历史以其博大精深承载着哺育国民的精髓。其字里行间所显现出的民族辉煌与自豪及其所激起的爱国热情是任何一门学科所无法替代的。历史学科所富有的德育功能具体表现如下:(1)逐渐了解中国国情,理解并热爱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传统,形成对祖国历史与文化的认同感,培养爱国主义情感,逐步确立为祖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人类和平与进步事业做贡献的人生理想。(2)形成健全的人格和健康的审美情趣,确立积极进取的人生态度、坚强的意志和团结合作的精神,增强承受挫折、适应生存环境的能力,为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打下良好的基础。(3)在了解科学技术给人类历史发展带来巨大物质进步的基础上,逐步形成崇尚科学精神的意识,确立求真、充实和创新的科学态度。(4)了解历史上专制与民主、人治与法制的演变过程,理解从专制到民主、从人治到法制是人类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不断强化民主与法制意识。(5)了解人类社会历史发展的多样性,理解和尊重世界各国、各地区、各民族的文化传统,学习汲取人类创造的优秀成果,逐步形成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国际意识。 因此,在历史教育中,我们要针对中学生的心理特点和思想实际进行教学,帮助他们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和良好的思想品德、高尚的爱国主义情操。 在实践中怎样进行德育教育呢?在历史课教学中我主要是在以下几方面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 一、以历史名人为典范,学生强化人文素质情感教育。学生的人文素质情感教育又包括以下四个方面: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