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生物学考近5年大题知识点整理

高中生物学考近5年大题知识点整理
高中生物学考近5年大题知识点整理

学考近5年大题知识点整理

题型一:分泌蛋白

1分泌蛋白的合成和运输(共涉及4种细胞器)

核糖体(脱水缩合成肽链)→内质网(初步加工和运输)→囊泡→高尔基体(进一步修饰加工和包装)→囊泡→细胞膜(胞吐)→细胞外*线粒体提供能量

2.生物膜系统:包括细胞器膜、细胞膜和核膜等。囊泡、嵴、类囊体等都属于生物膜系统。3

分泌蛋白细胞内蛋白

作用部位分泌到细胞外起作用细胞内起作用

合成部位内质网上的核糖体游离的核糖体

举例抗体、消化酶和一些蛋白质

类激素

有氧呼吸酶、光合作用酶、血红蛋白、各种生

物膜上的蛋白质分子等

题型二:细胞膜结构及跨膜运输

1.生物膜的镶嵌流动模型:①磷脂双分子层(膜基本支架)②蛋

白质③糖蛋白,又称糖被(具有识别、保护和润滑的作用)有

糖蛋白的一侧为细胞外侧。

2.(生物膜)结构特点:具有一定的流动性。功能特点:选择透

过性

3.细胞膜的流动性实例:变形虫的运动、白细胞吞噬细菌、受精作用、质壁分离与复原、分泌蛋白的释放等。

物质出入细胞的方式

被动运输

主动运输自由扩散协助扩散

运输方向高浓度→低浓度高浓度→低浓度低浓度→高浓度是否需要载体不需要需要需要

是否消耗能量不消耗不消耗消耗

图例

举例O2、CO2、H2O、N2、

甘油、乙醇、苯

红细胞吸收葡萄糖

小肠吸收葡萄糖、氨基

酸、核苷酸、无机盐等

影响运输的因素物质的浓度差①浓度差

②载体蛋白的种类和数量

①载体数量

②能量(O2浓度、温度)

题型三:呼吸作用

1.有氧呼吸的过程 总反应式:

酵母菌、乳酸菌等微生物的无氧呼吸也叫做发酵..。水淹植物根部缺氧,无氧呼吸产生酒精对细胞毒害作用。

2..无氧呼吸的过程

第一阶段:与有氧呼吸的第一阶段相同。

第二阶段:丙酮酸在不同酶的催化下,分解成酒精和二氧化碳或转化成乳酸。 总反应式 C 6H 12O 6――→酶2C 3H 6O 3+能量

题型四:光合作用

1.光合作用的总反应式为:

2..光合作用的过程分光反应阶段Ⅰ(场所:基粒的类囊体上.......)和暗反应阶段Ⅱ(场所:叶绿体...基质中...

): ①光合作用过程能够吸收光能的是:叶绿体中的色素。 ②光合作用释放的O 2来自于水。 ③暗反应阶段包括CO2...的固定...和C3..的还原...

。 ④光反应为暗反应提供:[H]、ATP ;暗反应为光反应提供:ADP 、Pi ⑤能量变化:光反应阶段把光能转变为活跃的化学能,暗反应把活跃的化学能变成稳定的化学能。 ⑥突然遮光则短时间内:O2↓、[H]↓、ATP ↓(ADP ↑)、C3↓(C5↑)、(CH2O )↓ ⑦突然减少CO2则短时间内:C3↑(C5↓)、[H] ↑、ATP ↑(ADP ↓)、(CH2O )↓ 3..影响光合作用的因素:

(1)光照强度:应用:阴雨天适当补充光照,及时对大棚除霜消雾 (2)CO2浓度:应用:在农业生产“正其行,通其风”,增施农家肥等增大CO2浓度,提高光能利用率。

(3)温度:影响酶的活性从而影响光合作用。应用:增大昼夜温差,有利于有机物的积累,从而达到增产目的。

CO 2+H 2O ――→光能

叶绿体

(CH 2O)+O 2

C 6H 12O 6――→酶

2C 2H 5OH +2CO 2+能量

题型五:有丝分裂

1.连续分裂的细胞从一次分裂完成时开始,到下一次分裂完成时为止,为一个细胞周期。包括:分裂间期和分裂期

........(前期、中期、后期、末期)

............。

2.分裂间期完成DNA分子的复制和有关蛋白质的合成。分裂期各时期特征:前期膜仁消失现两体;中期染固数晰赤道齐;后期点裂数加分两极;末期两消两现重开始。

间期----------前期--------中期------- 后期---------末期-------子细胞

3.染色单体形成、出现、消失

........。

........的时期分别是间期、前期、后期

4.观察染色体形态数目最佳时期是中期;染色体数加倍时期是后期。(染色体数

.....

....=.着丝点数)5.动物细胞与植物细胞有丝分裂的区别:一是前期,纺锤体的形成不同;二是末期,两个子细胞的形成不同。

6.无丝分裂的特点:没有出现纺锤丝和染色体的变化。无丝分裂

..

.....形成有关;有丝

....与蛙的红细胞

分裂

....与有性生殖细胞(精子、卵子)

.............的形成有关。

...的形成有关;减数分裂

..与体细胞

7.DNA含量相同,而染色体数目不同的时期:前期和后期

.....或中.

期和后期

....。

8.复制前,分裂后(单线型染色体):染色体:

....

....DNA

...:染色单

体.=1..:.1.:.0.。

9.复制后、分裂前(双线型染色体):染色体:

.....=1..:.2.:.2.。

...:染色单体

....DNA

题型六:一对相对性状

1.豌豆做材料的优点:(1)自花授粉且是闭花授粉,自然条件下能保持纯种。

(2)品种之间具有易区分的性状。

2.人工杂交试验过程:去雄(留雌蕊,作母本)→套袋(防干扰)→人工传粉→再次套袋3.一对相对性状的遗传现象:相对性状的纯合亲本杂交,后代为一种表现型,F1代自交,F2代中出现性状分离,表现型(高:矮)=3:1,基因型(AA:Aa:aa)=1:2:1

4.基因分离定律的实质:进行减数分裂时,等位基因会随同源染色体的分开而分离,分别进入到两个配子中,独立地随配子遗传给后代。

5.一种生物的同一性状的不同表现类型叫做相对性状。(如狗的长毛与卷毛不是相对性状)6.孟德尔是运用假说—演绎法总结出基因的分离定律。

7.纯合子自交后代仍为纯合子,杂合子自交后代既有纯合子也有杂合子。

8.显隐性性状的判断方法是:(1)具有相对性状的亲本杂交,若子代只出现一种性状,则该性状为显性性状。(2)具有相同性状的亲本杂交,若子代出现不同性状,则新出现的性状为隐性性状。

9.测交,即让F1与隐性纯合子杂交。结论:测交后代分离比1:1,符合预期的设想,从而证实F1产生配子时成对的遗传因子分离,产生两种配子,这两种配子的比例是1:1

10.正交与反交是相对而言,若甲(♀)×乙(♂)为正交,则乙(♀)×甲(♂)为反交

题型七:基因的表达

1.转录:以DNA的一条链为模板通过碱基互补配对原则形成信使RNA的过程。

(1)转录场所:细胞核(2)转录模板:DNA分子的一条链(3)转录原料:四种核糖核苷酸(4)转录条件:模板、原料、A TP(能量)、酶(DNA解旋酶和RNA聚合酶)。

(5)转录时的碱基配对:C-G A-U T-A

2. 翻译:在核糖体中以信使RNA为模板,以转运RNA为运载工具合成具有一定氨基酸排列顺序的蛋白质分子。

(1)翻译的场所:细胞质的核糖体(2)翻译时的模板:mRNA(3)翻译的原料:游离的氨基酸(4)肽链由各相邻的氨基酸通过肽键连接形成(5)翻译的条件: 模板、原料、能量、酶、工具

(6)翻译时的碱基配对:C-G A-U

3.遗传密码的特性:(1)简并性:一种氨基酸有两种以上的密码子的情况。

(2)共64个密码子,其中有3个终止密码,没有对应的氨基酸。决定氨基酸的密码子只有61个。

(3)通用性:地球上几乎所有的生物共用一套密码子表。

4. 每种tRNA只能识别并转运一种氨基酸。细胞中的tRNA有61种。

5. 每种氨基酸可由一种或几种tRNA转运。一个mRNA分子同时结合

多个核糖体。

6. DNA上的碱基:RNA上的碱基:氨基酸=6:3:1(因为有终止密

码,所以是约等于)

7.基因的脱氧核苷酸的排列顺序就代表遗传信息。

5.克里克提出完整的中心法则:

6.基因如何控制生物的性状:

结论1:基因通过控制酶的合成来控制代谢过程,进而控制生物的性状。(例一:豌豆的圆粒与皱粒;例二:白化病)

结论2:基因通过控制蛋白质的结构直接控制生物体的性状。(例一:囊性纤维病;例二:镰刀型细胞贫血症)

题型八:遗传病及伴性遗传

1.伴X隐性遗传的特点(如色盲、血友病、进行性肌营养不良、果蝇眼色、女娄菜叶形等遗传)

①男性患者多于女性患者②属于交叉遗传(隔代遗传)即外公→女儿→外孙

2. 伴X染色体上显性遗传(如抗VD佝偻病)

①女性患者多于男性患者。②具有世代连续现象。③父病女必病,子病母必病。

3. Y染色体上遗传(如外耳道多毛症):致病基因为父传子、子传孙、具有世代连续性。

4. 系谱图的判定:

无中生有为隐病。看病女:若女病父必病,母病子必病,则为X隐,否则为常隐。

有中生无为显病。看病男:若父病女必病,子病母必病,则为X显,否则为常显。

题型九:DNA分子结构及复制

1.沃森和克里克提出DNA双螺旋结构模型。

2.元素组成:C、H、O、N、P。基本单位:脱氧核苷酸(4种)(由磷酸、脱氧核糖和碱基组成)。

空间结构:反向平行规则的双螺旋结构。磷酸和脱氧核糖交替连接,排列在外侧,构成基本

骨架,碱基排列在内侧。

3.DNA双链碱基配对方式为A与T,C与G。

4.相关计算。(1)A=T, G=C所以A+G=T+C = 50%

(2)

5.DNA的复制发生时期:有丝分裂间期和减数第一次分裂间期。

6.(1)模板:亲代DNA的两条母链(2)原料:4种脱氧核苷酸(3)能量:ATP

(4)酶:DNA解旋酶,DNA聚合酶等。

7.特点:边解旋边复制;半保留复制

8.例题:具有100个碱基对的一个DNA片段,内含40个胸腺嘧啶,如果连续复制2次,需游离的胞嘧啶脱氧核苷酸()个。

9.基因是有遗传效应的DNA片段。

题型十:反射弧

1.反射是神经系统的基本活动方式。

2.反射弧是反射活动的结构基础和功能单位。

3.反射弧的组成包括:感受器、传入神经、神经中枢、

传出神经、效应器

4.感受器:感觉神经末稍

神经中枢:在脑和脊髓中

效应器:运动神经末稍与其所支配的肌肉或腺体

5.兴奋在神经纤维上的传导

(1)兴奋是以电信号的形式沿着神经纤维传导的,这种

电信号也叫神经冲动。

(2)兴奋的传导过程:静息状态时,细胞膜电位外正内负→受到刺激,

细胞膜电位为外负内正→兴奋部位与未兴奋部位间由于电位差的存在形

成局部电流(膜外:未兴奋部位→兴奋部位;膜内:兴奋部位→未兴奋部

位)→兴奋向未兴奋部位传导

(3)兴奋在神经纤维上的传导的方向:双向

6.兴奋在神经元之间的传递:

(1)神经元之间的兴奋传递是通过突触实现的,突触包括突触前膜、突触间隙、突触后膜(2)兴奋的传递方向:由于神经递质只存在于突触小体的突触小泡内,所以兴奋在神经元之间(即在突触处)的传递是单向的,只能是:突触前膜→突触间隙→突触后膜

(上个神经元的轴突→下个神经元的细胞体或树突)

题型十一:激素调节

1.体液调节中,激素调节起主要作用。(CO2对呼吸中枢的刺激属于体液调节)

2.人体主要激素及其作用

分泌部位激素名称主要作用

下丘脑抗利尿激素调节水平衡、血压

多种促激素释放激素促进垂体分泌促激素

垂体生长激素促进蛋白质合成,促进生长

多种促激素控制相应内分泌腺的活动

甲状腺甲状腺激素促进代谢;促进生长发育;提高神经系统的兴奋性

胸腺胸腺激素促进T淋巴细胞的发育,增强T淋巴细胞的功能

肾上激腺肾上腺激素参与机体的应激反应和体温调节等多项生命活动胰岛胰岛素、胰高血糖素调节血糖动态平衡

卵巢雌激素等促进女性性器官的发育、卵细胞的发育和排卵,激发并维持第二性征等睾丸雄激素促进男性性器官的发育、精子的生成,激发并维持男性第二性征

3.激素间的相互关系:

协同作用:如甲状腺激素与生长激素

拮抗作用:如胰岛素与胰高血糖素

4.甲状腺激素分泌的分级调节:见右图

5.血糖的来源和去路:三来三去

6.血糖平衡的调节:(负反馈)

血糖升高→胰岛B细胞分泌胰岛素→血糖降低(促进血糖进入组织细胞氧化分解、合成糖原、转变成脂肪酸等非糖物质;抑制肝糖元分解和非糖物质转化为葡萄糖)

血糖降低→胰岛A细胞分泌胰高血糖素→血糖升高(促糖原分解)

题型十二:免疫调节

1.免疫系统的组成:

免疫器官:扁桃体、胸腺、脾、淋巴结、骨髓等

免疫细胞:吞噬细胞、淋巴细胞(B细胞、T细胞)

免疫活性物质:抗体、淋巴因子、溶菌酶等

2.非特异性免疫(先天性,对各种病原体有防疫作用)

第一道防线:皮肤、黏膜及其分泌物等第二道防线:体液中的杀菌物质和吞噬细胞。3.特异性免疫(后天性,对某种病原体有抵抗力)第三道防线:免疫器官和免疫细胞

细胞免疫:

体液免疫:

题型十三:群落的结构及演替

1.群落的概念:同一时间内聚集在一定区域中各种生物种群的集合。

2.种内关系分种内互助和种内斗争。

3.种间关系有互利共生、寄生、竞争、捕食。

4.丰富度:群落中物种数目的多少。

5.群落的空间结构

(1)垂直结构:垂直方向上的分层。植物—光的分布不均;动物—不同层次的食物和栖息环境。(2)水平结构:各个种群在水平状态下的镶嵌分布。影响因素:地形、光照、湿度、人与动物影响等。

6.初生演替:在从未有过生物生长或虽有过生物生长但已被彻底消灭的地方发生的演替。(裸岩、沙丘、火山岩、冰川泥等)

过程:如:裸岩→地衣、苔藓阶段→草本植物阶段→灌木阶段→森林阶段

7.次生演替:原有植被虽已不存在,但土壤条件保留,甚至还保留了植物的种子或其他繁殖体的地方发生的演替,称为次生演替。(火灾后的草原、过量砍伐的森林、弃耕农田等)

题型十四:食物网及能量流动

1.地球上最大的生态系统是生物圈

2. 生态系统的结构

(1)生态系统的成分:

非生物成分:无机盐、阳光、温度、水等

生产者:主要是绿色植物(最基本、最关键的的成分),也包括化能合成的细菌。

消费者:主要是各种动物,也包括寄生菌

分解者:主要某腐生细菌和真菌,也包括蚯蚓等腐生动物。

(2)生态系统的营养结构:食物链、食物网

3.生产者是第一营养级,是构成能量金字塔的塔基;初级消费者是第二营养级;次级消费者是第三营养级;三级消费者是第四营养级……

4. 青蛙、蛇、鹰三者关系中,蛇与鹰既有捕食关系又有竞争关系。

5.能量流动的起点:生产者所固定的太阳能。

6.特点:

单向流动:只能从第一营养级流向第二营养级,不能逆向流动,也不能循环流动

逐级递减:能量在沿食物链流动的过程中逐级减少,相邻两个营养级间的传递效率是10%-20%;可用能量金字塔表示。(可根据能量的多少推知营养级的高低) 7.在一个生态系统中,营养级越多,能量流动过程中消耗的能量越多。 8. 能量传递效率=

上一营养级同化量

下一营养级同化量

×100%

9.研究能量流动的意义:

(1)帮助人们科学规划、设计人工生态系统,使能量得到最有效的利用。

(2)帮助人们调整生态系统中的能量流动关系,使能量持续高效地流向对人类最有益的部分。如农田清除杂草、防治农作物病虫害。

题型十五: 生态系统中的物质循环

1.物质循环的概念:在生态系统中,组成生物体的C 、H 、O 、N 、P 、S 等化学元素,不断进行着从无机环境到生物群落,又从生物群落到无机环境的循环过程。

2.碳循环

①碳在无机环境中主要以CO2和碳酸盐形式存在 ②碳在生物群落中以含碳有机物的形式存在 ③碳的循环形式是CO2 ④途径:右图

3.能量流动和物质循环的关系:相互依存、不可分割;物质是能量流动的载体;能量是物质循环的动力。

必修1、2、3中的重点实验

一、显微镜的使用:

1.(1)物镜越长放大倍数越大,距装片距离越近。(2)目镜越长放大倍数越小。 2.显微镜放大倍数=目镜放大倍数与物镜放大倍数之乘积。 3.高倍镜与低倍镜的比较 4

.放大倍数与视野中细胞数量变化的关系

5.视野调暗的方法:缩小光圈,用平面镜。(调亮则增大光圈,用凹面镜)

6.显微镜下的成像为倒像,若细胞在视野左上方,要移到视野中央,应将玻片移向左上方。 7.低倍镜下观察物象十分清楚,直接转换成高倍镜,应微调细准焦螺旋。

高倍显微镜的使用:(实验材料:藓类的叶或菠菜叶等)

1.实验原理: 叶绿体存在于细胞质基质中。一般是绿色的、扁平的椭球形或球形,可以用高倍..显微镜...

观察它的形态和分布。 2.制作临时装片时,一定要将盖玻片的一边..先接触水滴,然后缓慢盖上盖玻片,以免临时装片中产生气泡,影响观察。

3.临时装片中的叶片要随时保持有水..状态,以保证叶绿体正常形态并悬浮在细胞质基质中。 4.显微镜观察顺序:先用低.倍镜,找到物像后,再换上高.

倍镜观察。 5.用高倍显微镜观察细胞质流动的实验原理:活细胞中的细胞质处于不断流动的状态。观察细胞质的流动,可用细胞质基质中的叶绿体的运动作为标志。

(实验材料:新鲜的黑藻)。

6.观察细胞质流动时,应注意观察两种细胞器:叶绿体和液泡......。观察叶绿体,是因为叶绿体呈绿色,易于作参照物;观察液泡,是因为细胞质的流动都围绕着液泡进行。

7.细胞质流动可朝一个方向,也可朝不同的方向。细胞器随细胞质基质一起运动。

8.细胞质流动是呼吸过程中产生能量的表现,呼吸越旺盛,细胞质流动越快,反之则越慢。二、生物组织中糖类、脂肪和蛋白质的检测 1. 还原糖 + 斐林试剂 → 砖红色(↓)(加热);脂肪 + 苏丹Ⅲ溶液 → 橘黄色 (显微镜),体积分数为50%的酒精溶液冲洗浮色;蛋白质 + 双缩脲试剂 → 紫色

2.实验材料:还原糖—苹果、梨;脂肪—花生种子;蛋白质—大豆种子(或用豆浆)、蛋清 3.可溶性还原糖:葡萄糖、麦芽糖.......、果糖、半乳糖。 4.鉴定还原糖的关键:斐林试剂现用现配。鉴定脂肪的关键:子叶削成理想薄片。 鉴定蛋白质的关键步骤:先加NaOH 再加双缩脲试剂B 。

物像大小 看到细胞数目 视野亮度 物镜与玻片的距离 视野范围 高倍镜 大 少 暗 近 小 低倍镜

5.斐林试剂和双缩脲试剂的区别

三、观察植物细胞的质壁分离和复原:

1.植物细胞质壁分离和复原实验的材料:活体——紫色洋葱(便于观察) 2.药品:质量分数为0...3g/mL .....(.30%...)蔗糖溶液。......

3. 在质壁分离的过程中细胞液的浓度越来越大,吸水能力逐渐增强。

4. 原生质层的组成、发生质壁分离的条件

1.2H 2O 2O + 02 (慢、气泡少)

; 2H 2O

2O + 02 (快、气泡多) 23%..的过氧化氢.............溶液;新鲜的质量分数为20%...的肝脏研磨液。.......

五、绿叶中色素的提取和分离:

1.色素的提取和分离实验的材料:新鲜的绿色叶片。 2.叶绿体中的色素在层析液中的溶解度不同:溶解度高.的随层析液在滤纸上扩散得快....;溶解度低的随层析液在滤纸上扩散得慢。

3.药品:提取液:丙酮或乙醇。分离液:层析液(是一种脂溶性很强的有机溶剂)。 4.实验方法:研磨法和纸层析法(是分离混合物的常用方法之一)。 5.二氧化硅的作用:为了研磨充分......。 6.碳酸钙的作用:防止叶绿素受到破坏.........

。 7. 此实验的注意事项:要防色素带重叠、不能让滤纸上的滤液细线触到层析液、层析装置要加盖、实验后要洗手等。

六、观察植物细胞的有丝分裂:

1.有丝分裂的实验材料:洋葱根尖(2~3mm )。 2.药品:染色液...——..0.01g/mL ........龙胆紫溶液.....;解离液...——..质量分数为.....15%...的.HC ..l .和体积分数为......95%...的酒精混合液(.......1:1...).;漂洗液...——..清水..

。 3.染色的目的:使染色质和染色体与细胞其他部分区分开,便于观察....。 解离的目的:用药液使组织中的细胞相互分离开来。

漂洗的目的:洗去多余的盐酸,防止解离过度和影响染色。 4. 装片制作:解离..—.漂洗..—.染色..—.制片.. 5.分生区的特点:细胞呈正方形,排列紧密,有的细胞正在分裂....................。 6.使细胞分散的步骤:解离;弄碎;压片........。 七、制作DNA 双螺旋结构模型:

高中生物染色体变常考知识点解析

一染色体变异的种类 巩固训练5.普通小麦为六倍体,42条染色体,科学家用花药离体培养(组织培养技术)培育出小麦幼苗是( ) A.三倍体,含三个染色体组,21条染色体 B.单倍体,含三个染色体组,21条染色体 C.六倍体,含六个染色体组,42条染色体 D.单倍体,含一个染色体组,21条染色体 四单倍体植株、多倍体植株和杂种植株的区别 ⑴单倍体植株:长得弱小,一般高度不育。 ⑵多倍体植株:茎杆粗壮,叶片、果实、种子比较大,营养物质丰富,但发育迟缓结实率低。 ⑶杂种植株:一般生长整齐、植株健壮、产量高、抗虫抗病能力强等特点。 巩固训练6.下列有关水稻的叙述,错误的是( )。 A.二倍体水稻含有两个染色体组 B.二倍体水稻经秋水仙素处理,可得到四倍体水稻,稻穗、米粒变大 C.二倍体体水稻与四倍体水稻杂交,可得到三倍体水稻,含有三个染色体组 D.水稻的花粉经离体培养,可得到单倍体水稻,稻穗、米粒小 五多倍体育种、单倍体育种区别 ⑴原理均属于染色体变异; ⑵常用方法:多倍体育种是用秋水仙素处理萌发的种子或幼苗,而单倍体育种是在花药离体培养后,人工诱导染色体数目加倍(秋水仙素或低温诱导),形成纯合子; ⑶优缺点:多倍体育种得到的植株器官大,提高产量和营养成分含量,但只能适用于植物,动物不适用,并且发育延迟,结实率低;单倍体育种能明显地缩短育种年限(一般两年),后代都是纯合子,但技术复杂,一般不育。 巩固训练7.下图表示某种农作物①和②两品种分别培育出④⑤⑥三个品种,根据图回答问题: ⑴用①和②培育⑤所采用的方法Ⅰ称为,方法Ⅱ称为,由①和②培育⑤所依据的原理是。 ⑵用③培育出④的常用方法Ⅲ是,由④培育出⑤的过程中用化学药剂处理④的幼苗,方法Ⅲ和Ⅴ合称为育种,其优点是。 ⑶由③培育出⑥的常用方法称为,形成的⑥叫。

高一生物重点知识点整理(必背)

高一生物考试重要知识点 第一章走近细胞 第一节从生物圈到细胞 知识梳理: 1病毒没有细胞结构,但必须依赖(活细胞)才能生存。 2生命活动离不开细胞,细胞是生物体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 3生命系统的结构层次:(细胞)、(组织)、(器官)、(系统)、(个体)、(种群)(群落)、(生态系统)、(生物圈)。 4血液属于(组织)层次,皮肤属于(器官)层次。 5植物没有(系统)层次,单细胞生物既可化做(个体)层次,又可化做(细胞)层次。 6地球上最基本的生命系统是(细胞)。 7种群:在一定的区域内同种生物个体的总和。例:一个池塘中所有的鲤鱼。 8群落:在一定的区域内所有生物的总和。例:一个池塘中所有的生物。(不是所有的鱼)9生态系统:生物群落和它生存的无机环境相互作用而形成的统一整体。 10以细胞代谢为基础的生物与环境之间的物质和能量的交换;以细胞增殖、分化为基础的生长与发育;以细胞内基因的传递和变化为基础的遗传与变异。 第二节细胞的多样性和统一性 知识梳理: 一、高倍镜的使用步骤(尤其要注意第1和第4步) 1 在低倍镜下找到物象,将物象移至(视野中央), 2 转动(转换器),换上高倍镜。 3 调节(光圈)和(反光镜),使视野亮度适宜。 4 调节(细准焦螺旋),使物象清晰。 二、显微镜使用常识 1调亮视野的两种方法(放大光圈)、(使用凹面镜)。 2高倍镜:物象(大),视野(暗),看到细胞数目(少)。 低倍镜:物象(小),视野(亮),看到的细胞数目(多)。 3 物镜:(有)螺纹,镜筒越(长),放大倍数越大。 目镜:(无)螺纹,镜筒越(短),放大倍数越大。 放大倍数越大视野范围越小视野越暗视野中细胞数目越少每个细胞越大 放大倍数越小视野范围越大视野越亮视野中细胞数目越多每个细胞越小 4放大倍数=物镜的放大倍数х目镜的放大倍数 5一行细胞的数目变化可根据视野范围与放大倍数成反比 计算方法:个数×放大倍数的比例倒数=最后看到的细胞数 如:在目镜10×物镜10×的视野中有一行细胞,数目是20个,在目镜不换物镜换成40×,那么在视野中能看见多少个细胞? 20×1/4=5 6圆行视野范围细胞的数量的变化可根据视野范围与放大倍数的平方成反比计算 如:在目镜为10×物镜为10×的视野中看见布满的细胞数为20个,在目镜不换物镜换成20×,那么在视野中我们还能看见多少个细胞? 20×(1/2)2=5 三、原核生物与真核生物主要类群: 原核生物:蓝藻,含有(叶绿素)和(藻蓝素),可进行光合作用,属自养型生物。细菌:(球菌,杆菌,螺旋菌,乳酸菌);放线菌:(链霉菌)支原体,衣原体,立克次氏体 真核生物:动物、植物、真菌:(青霉菌,酵母菌,蘑菇)等 四、细胞学说

初中人教版生物知识点总结归纳

初中人教版生物知识点总结归纳 第一单元生物和生物圈 ▲生物的特征:1、生物的生活需要营养2、生物能进行呼吸3、生物能排出体内产生的废物4、生物能对外界刺激做出反应5、生物能生长和繁殖6、由细胞构成(病毒除外) ▲调查的一般方法 步骤:明确调查目的、确定调查对象、制定合理的调查方案、调查记录、对调查结果进行整理分析、撰写调查报告 生物的分类(按照形态结构分:动物、植物、其他生物;按照生活环境分:陆生生物、水生生物;按照用途分:作物、家禽、家畜、宠物) ▲生物圈是所有生物的家 ▲生物圈的范围:(大气圈的底部:可飞翔的鸟类、昆虫、细菌等;水圈的大部:距海平面150米内的水层;岩石圈的表面:是一切陆生生物的“立足点”) 生物圈为生物的生存提供了基本条件:营养物质、阳光、空气和水,适宜的温度和一定的生存空间 ▲环境对生物的影响 非生物因素对生物的影响:光、水分、温度等 ▲光对鼠妇生活影响的实验P15 ▲探究的过程:1、提出问题2、作出假设3、制定计划4、实施计划5、得出结论6、表达和交流 ▲对照实验(P15) ▲生物因素对生物的影响:

最常见的生物间关系是捕食关系,还有竞争关系、合作关系、寄生关系 ▲生物对环境的适应和影响 现在生存的每一种生物,都是有与其生活环境相适应的形态结构和生活方式。生物对环境的适应P19的例子 生物对环境的影响:植物的蒸腾作用调节空气湿度、植物的枯叶枯枝腐烂后可调节土壤肥力、动物粪便改良土壤、蚯蚓松土增加土壤的通气性 ▲生态系统的概念:在一定地域内,生物与环境所形成的统一整体叫生态系统。一片森林,一块农田,一片草原,一个湖泊,等都可以看作一个生态系统。 ▲生态系统的组成 生物部分:生产者、消费者、分解者 非生物部分:阳光、水、空气、温度 ▲植物是生态系统中的生产者,动物是生态系统中的消费者,细菌和真菌是生态系统中的分解者。 ▲食物链和食物网: 食物链以生产者为起点,终点为消费者,且是不被其他动物捕食的“最高级”动物。 ▲物质和能量沿着食物链和食物网流动的。 有毒物质沿食物链积累(富集)。 ▲生态系统具有一定的自动调节能力。(在一般情况下,生态系统中生物的数量和所占比例是相对稳定的。但这种自动调节能力有一定限度,超过则会遭到破坏。) 例如:在草原上人工种草,为了防止鸟吃草籽,用网把试验区罩上,结果发现,网罩内的草的叶子几乎被虫吃光,而未加网罩的地

2012高考高中生物常见易错知识点总结归纳176点

2012高考高中生物常见易错知识点总结归纳 1.使能量持续高效的流向对人类最有意义的部分 2.能量在2个营养级上传递效率在10%—20% 3.单向流动逐级递减 4.真菌PH 5.0— 6.0细菌PH6.5— 7.5放线菌PH7.5— 8.5 5.物质作为能量的载体使能量沿食物链食物网流动 6.物质可以循环,能量不可以循环 7.河流受污染后,能够通过物理沉降化学分解微生物分解,很快消除污染 8.生态系统的结构:生态系统的成分+食物链食物网 9.淋巴因子的成分是糖蛋白 病毒衣壳的是1—6多肽分子个 原核细胞的细胞壁:肽聚糖 10.过敏:抗体吸附在皮肤,黏膜,血液中的某些细胞表面,再次进入人体后使细胞释放组织胺等物质. 11.生产者所固定的太阳能总量为流入该食物链的总能量 12.效应B细胞没有识别功能 13.萌发时吸水多少看蛋白质多少 大豆油根瘤菌不用氮肥 脱氨基主要在肝脏但也可以在其他细胞内进行 14.水肿:组织液浓度高于血液 15.尿素是有机物,氨基酸完全氧化分解时产生有机物 16.是否需要转氨基是看身体需不需要 17.蓝藻:原核生物,无质粒 酵母菌:真核生物,有质粒 高尔基体合成纤维素等 tRNA含C H O N P S 18.生物导弹是单克隆抗体是蛋白质 19.淋巴因子:白细胞介素 20.原肠胚的形成与囊胚的分裂和分化有关 21.受精卵——卵裂——囊胚——原肠胚 (未分裂)(以分裂) 22.高度分化的细胞一般不增殖。例如:肾细胞 有分裂能力并不断增的:干细胞、形成层细胞、生发层 无分裂能力的:红细胞、筛管细胞(无细胞核)、神经细胞、骨细胞 23.检测被标记的氨基酸,一般在有蛋白质的地方都能找到,但最先在核糖体处发现放射性 24.能进行光合作用的细胞不一定有叶绿体 自养生物不一定是植物 (例如:硝化细菌、绿硫细菌和蓝藻) 25.除基因突变外其他基因型的改变一般最可能发生在减数分裂时(象交叉互换在减数第一次分裂时,染色体自由组合) 26.在细胞有丝分裂过程中纺锤丝或星射线周围聚集着很多细胞器这种细胞器物理状态叫线粒体——提供能量

高中生物知识点整理大全(完整版)

必修2遗传与进化知识点汇编 第一章遗传因子的发现 第一节孟德尔豌豆杂交试验(一) 1.孟德尔之所以选取豌豆作为杂交试验的材料是由于: (1)豌豆是自花传粉植物,且是闭花授粉的植物; (2)豌豆花较大,易于人工操作; (3)豌豆具有易于区分的性状。 2.遗传学中常用概念及分析 (1)性状:生物所表现出来的形态特征和生理特性。 相对性状:一种生物同一种性状的不同表现类型。 区分:兔的长毛和短毛;人的卷发和直发等;兔的长毛和黄毛;牛的黄毛和羊的白毛 性状分离:杂种后代中,同时出现显性性状和隐性性状的现象。如在DD×dd杂交实验中,杂合F1代自交后形成的F2代同时出现显性性状(DD及Dd)和隐性性状(dd)的现象。 显性性状:在DD×dd 杂交试验中,F1表现出来的性状;如教材中F1代豌豆表现出高茎,即高茎为显性。决定显性性状的为显性遗传因子(基因),用大写字母表示。如高茎用D表示。 隐性性状:在DD×dd杂交试验中,F1未显现出来的性状;如教材中F1代豌豆未表现出矮茎,即矮茎为隐性。决定隐性性状的为隐性基因,用小写字母表示,如矮茎用d表示。 (2)纯合子:遗传因子(基因)组成相同的个体。如DD或dd。其特点纯合子是自交后代全为纯合子,无性状分离现象。 杂合子:遗传因子(基因)组成不同的个体。如Dd。其特点是杂合子自交后代出现性状分离现象。 (3)杂交:遗传因子组成不同的个体之间的相交方式如:DD×dd Dd×dd DD×Dd等。 自交:遗传因子组成相同的个体之间的相交方式。如:DD×DD Dd×Dd等 测交:F1(待测个体)与隐性纯合子杂交的方式。如:Dd×dd 正交和反交:二者是相对而言的, 如甲(♀)×乙(♂)为正交,则甲(♂)×乙(♀)为反交; 如甲(♂)×乙(♀)为正交,则甲(♀)×乙(♂)为反交。 3.杂合子和纯合子的鉴别方法 若后代无性状分离,则待测个体为纯合子 测交法 若后代有性状分离,则待测个体为杂合子 若后代无性状分离,则待测个体为纯合子 自交法 若后代有性状分离,则待测个体为杂合子 4.常见问题解题方法 (1)如后代性状分离比为显:隐=3 :1,则双亲一定都是杂合子(Dd) 即Dd×Dd 3D_:1dd (2)若后代性状分离比为显:隐=1 :1,则双亲一定是测交类型。 即为Dd×dd 1Dd :1dd (3)若后代性状只有显性性状,则双亲至少有一方为显性纯合子。 即DD×DD 或DD×Dd 或DD×dd 5.分离定律 其实质 ..就是在形成配子时,等位基因随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同源染色体的分开而分离,分别进入到不同的配子中。 第2节孟德尔豌豆杂交试验(二) 1.两对相对性状杂交试验中的有关结论 (1)两对相对性状由两对等位基因控制,且两对等位基因分别位于两对同源染色体。 (2) F1 减数分裂产生配子时,等位基因一定分离,非等位基因(位于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自由组合,且同时发生。 (3)F2中有16种组合方式,9种基因型,4种表现型,比例9:3:3:1

高中生物学业水平考试复习专题一

高中生物学业水平考试复习专题一 编写:长沙市周南中学石磊 第一章走近细胞第一节从生物圈到细胞 一、相关概念、 细胞:是生物体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除了病毒以外,所有生物都是由细胞构成的。细胞是地球上最基本的生命系统 生命系统的结构层次:细胞→组织→器官→系统(植物没有系统)→个体→种群 →群落→生态系统→生物圈(P5) 二、病毒的相关知识:1、病毒是一类没有细胞结构的生物体。 主要特征: ①、个体微小,一般在10~30nm之间,大多数必须用电子显微镜才能看见; ②、仅具有一种类型的核酸,DNA或RNA; ③、专营细胞内寄生生活; ④、结构简单,一般由核酸(DNA或RNA)和蛋白质外壳所构成。 第二节细胞的多样性和统一性 一、细胞种类:根据细胞内有无以核膜为界限的细胞核,把细胞分为原核细胞和真核细胞 二、原核细胞和真核细胞的比较:(P8) 1、原核细胞:细胞较小,无核膜、无核仁,没有成形的细胞核;遗传物质(一个环状DNA 分子)集中的区域称为拟核;没有染色体,;细胞器只有核糖体;有细胞 壁。 2、真核细胞:细胞较大,有核膜、有核仁、有成形的细胞核;有一定数目的染色体(DNA 与蛋白质结合而成);一般有多种细胞器(如线粒体、叶绿体,内质网等)。 3、原核生物:由原核细胞构成的生物。如:蓝藻(包括蓝球藻、颤藻和、念珠藻及发菜)、 细菌(如硝化细菌、乳酸菌、大肠杆菌、肺炎双球菌)。 4、真核生物:由真核细胞构成的生物。如动物(草履虫、变形虫)、植物、真菌(酵母菌、 霉菌、磨菇等食用菌)等。 蓝藻是细胞内含有藻蓝素和叶绿素,是能进行光合作用的自养生物。 三、细胞学说的建立: 1、细胞学说的主要建立者:德国科学家施莱登和施旺

初中生物知识点总结

初中生物知识点总结 第一单元:生物和生物圈 1、科学探求普通包括的环节: 提出问题→作出假定→制定方案→实施方案→得出结论→表达交流 2、生物的特征 1)生物的生活需求营养: ●绝大多数植物通过光合作用制造有机物(自养); ●动物则从外界获取现成的营养(异养)。 2)生物能进行呼吸。 3)生物能排出身体内的废物。 ●动物排出废物的方式:出汗、呼出气体、排尿。 ●植物排出废物的方式:落叶。 4)生物能对外界刺激做出反应——应激性。 ●例:斑马发现敌害后迅速奔逃。含羞草对刺激的反应。 5)生物能生长和繁衍。 6)生物具有遗传和变异的特性。 ●除病毒以外,生物都是由细胞构成的。 3、生物圈的范围: 大气圈的底部、水圈的大部和岩石圈的表面。 4、生物圈为生物的生活提供的基本条件: 营养物质、阳光、空气和水、适宜的温度和一定的生活空间 5、影响生物的生存的环境因素:非生物因素和生物因素 非生物因素:光、温度、水分、土壤等 生物因素:影响某种生物生活的其他生物 例:狼抓羊、大鱼吃小鱼(捕食关系) 稻田里水稻和杂草争夺阳光(竞争关系)

蚂蚁、蜜蜂家庭成员之间的(分工合作) 犀牛和犀牛鸟(互利共生) 6、生物对环境的适应和影响: 1)生物对环境的适应: ●荒漠中的骆驼,尿液非常的少(对干旱环境的适应); ●寒冷海域中的海豹,胸部皮下脂肪厚(对寒冷环境的适应); ●旗形树(对单侧风的适应)、变色龙、向日葵。 2)生物对环境的影响: ●沙地上的植物能够防风固沙; ●蚯蚓在土壤中活动,可以使土壤疏松,其粪便可以增加土壤肥力。 7、生态系统的概念和组成 概念:在一定范围内生物与环境所形成的统一整体叫做生态系统。 组成:包括生物部分和非生物部分。 生物部分包括生产者、消费者和分解者。 非生物部分包括阳光、水、空气、温度等。 8、食物链和食物网: 食物链:生态系统中生产者和消费者之间存在着吃与被吃的关系,这样就形成了食物链。 食物网:食物链彼此交错连接,就形成了食物网。 生态系统中的物质和能量是沿着食物链和食物网流动的,同时有毒物质也会通过食物链不断累积。 写食物链的时候要注意:只能以生产者开始,以最高层消费者结束。 例:草→鼠→蛇→老鹰 9、罗列不同的生态系统: 森林生态系统、草原生态系统、海洋生态系统、淡水生态系统、农田生态系统等。 生物圈是最大的生态系统。

高中生物的常考知识点

高中生物的常考知识点 高中生物必备的常考知识点 1.人的成熟红细胞的特殊性: ①成熟的红细胞中无细胞核; ②成熟的红细胞中无线粒体、核糖体等细胞器结构; ③红细胞吸收葡萄糖的方式为协助扩散; ④葡萄糖在成熟的红细胞中通过糖酵解获得能量(两条途径:糖直接酵解途径EMP和磷酸己糖旁路途径HMP)。 2.蛙的红细胞增殖方式为无丝分裂。 3.乳酸菌是细菌,全称叫乳酸杆菌。 4.XY是同源染色体,但其大小不一样(Y染色体短小得多),所携带的基因不完全相同(Y染色体上基因少得多)。 5.酵母菌是菌,但为真菌类,属于真核生物。 6.一般的生化反应都需要酶的催化,可水的光解不需要酶,只是利用光能进行光解,这就是证明“并不是生物体内所有的反应都需要酶”的例子。 7.人属于需氧型生物,人的体细胞主要是进行有氧呼吸的,但红细胞却进行无氧呼吸。 9.高度分化的细胞一般不具备全能性,但卵细胞是个特例。 10.细胞的分裂次数一般都很有限,但癌细胞又是一个特例。 11.人体的酶发挥作用时,一般需要接近中性环境,但胃蛋白酶却需要酸性环境。

12.矿质元素一般都是灰分元素,但N例外。 13.双子叶植物的种子一般无胚乳,但蓖麻例外;单子叶植物的种子一般有胚乳,但兰科植物例外。 14.植物一般都是自养型生物,但菟丝子、大花草、天麻等是典 型的异养型植物。 15.蜂类、蚁类中的雄性个体是由卵细胞单独发育而来的,只具 有母方的遗传物质;雌性个体由受精卵发育而来。 16.一般营养物质被消化后,吸收主要是进入血液,但是甘油与 脂肪酸则被主要被吸收进入淋巴液中。 17.纤维素在人体中是不能消化的,但是它能促进肠的蠕动,有 利于防止结肠癌,也是人体必需的营养物质了,所以也称为“第七 营养物质”。 18.酵母菌的呼吸方式为兼性厌氧型,有氧时进行有氧呼吸,无 氧时进行无氧呼吸。 19.高等植物无氧呼吸的产物一般是酒精,但是某些高等植物的 某些器官的无氧呼吸产物为乳酸,如:马铃薯的块茎、甜菜的块根、玉米的胚等。 21.体细胞的基因一般是成对存在的,但是,雄蜂和雄蚁就是孤 雌生殖,只有卵细胞的染色体! 22.体细胞的基因一般是成对存在的,植物中的香蕉是三倍体, 进行无性生殖。 23.红螺菌的代谢类型为兼性营养厌氧型。 24.猪笼草的代谢类型为兼性营养需氧型。 25.病毒是DNA或RNA病毒,但是朊病毒没有DNA或RNA,其遗 传物质只是蛋白质(“朊”意即是蛋白质)。 26.光合作用一般是在叶绿体中进行的,但蓝藻和光合细菌的光 合作用不需要叶绿体。

高中生物学考大题专练

2015届高二生物学业水平考试大题专项训练 1.(10分)下图为动物细胞亚显微结构模式图.请回答下列问题: ([ ]内填数字, 上题名称) (1)把细胞比喻成一个工厂,则动力车间是[ ] . 消化车间是 。 (2)细胞作为一个基本的生命系统,那么它的边界 应是[ ] 。 (3)细胞内分泌蛋白的合成和运输的“生产线” 由哪些细胞器组成 ____________, 它们之间相互配合来完成某项功能,体现局部 和整体的统一的生物学观点。 (4)在绿色植物细胞中,“养料制造车间”和“能量转换站”是 。 (5)对细胞核的功能较全面的阐述是 ; 。 (6)若以此图构成一个个体,从生命系统的结构层次来分析,中间要经过哪几个结构层次? 。 2、下图中A 与B 分别表示动物或植物的细胞亚显微结构模式图:(请在括号中填数字代码,横线上填文字。) (1)[ ]图表示植物细胞,判断的依据是:此细胞具有[ ] ,[ ] 和 。 (2) 在A 细胞中具有而在B 细胞中没有的细胞器是[ ] ,它与B 细胞的 有关。 (3) 图中[1] 的主要成分是 和 。其结构特点是 ,功能特点是 。 (4) 图中[2]的主要成分是 和 。 (5)[3] 是进行新陈代谢的场所。 (6)图中[4] 的片层结构薄膜和基质中含有 所需要的酶。 (7)细胞内的“动力工厂”是[ ] ,是 的主要场所。其内膜向内凹陷形成 。 (8)[5] 的功能是 ,在植物有丝分裂时,则与 的形成有关。 (9)运输蛋白质的通道的细胞器是[ ] (10)[11] 是 的场所。 (11)[6] ,在有丝分裂过程中 消失和重建。 (12)除[4]和[9]具有双层膜外,[ ] 也具有双层膜结构。 (13)[12]是染色质,它是能被 染成深色的物质,其主要成分是 和 。 (14)[10] 是 物质进出细胞核的通道。 (15)若该细胞是西瓜果肉细胞,则糖类主要存在于 中 3、(16分)下图表示动物、植物细胞二合一显微结构模式图。(序号与名称全对才给分) (1)提供细胞能量的“动力工厂”为[ ]____________; (2)对来自内质网的蛋白质进行加工、分类和包装的“发送站”是[ ]___________; (3)细胞内表面积最大的膜结构是[ ]______________。细胞生命活动所需能量主要来自[ ]______________; (4)如果B 图为大蒜根细胞,则应该没有[ ]____________; (5)与动物细胞有丝分裂有关的结构[ ]______________; (6)把氨基酸组装成蛋白质的场所是〔 〕 。 (8)与能量转换有关的细胞器是[ ]______ _____,[ ]_______________。 4、下图是某种生物的细胞亚显微结构示意图,请据图回答: (1)与图中[1]的形成有关的结构[ ] 。 (2)此细胞如果是根尖分生区细胞,则图中不应该出现的结构是[ ] 和[ ] 。 (3)活细胞中的载体产生于[ ] 。 (4)控制物质进出细胞的结构是[ ] 。 (5)图中[8]与[9]相比较,氧气浓度哪处最低 。 (6)该图[5]处的的化学成分的基本组成单位是 和 。 (7)与细胞吸水能力直接有关的结构是[ ] 。 (8)连接沟通细胞膜和核膜,使细胞膜、细胞质、细胞核各部分联系构成整体的结构的是[ ] 。 (9)含有DNA 的结构有 (用图中的数字表示)。 (10含有色素的细胞器有[ ] 和[ ] (11)若该细胞是西瓜果肉细胞,则糖类主要存在于[ ] 中 5、如图所示为动物细胞模式图,回答问题: ⑴在细胞有丝分裂过程中,除细胞核发生一系列变化外,图中[ ] 也直接参与形成某一结构,若此细胞为人体某细胞,在细胞有丝分裂前期,核内的DNA 数目为 ,染色体数目为 。 ⑵若此细胞是胰岛细胞,则合成的胰岛素,最后由[ ] 分泌。 ⑶甲状腺细胞中碘的浓度远比血浆中高,这说明甲状腺细胞吸收碘是通过 的方式。决定甲状腺细胞具有这一功能特点的物质是 。 ⑷如此细胞在成人体内持续分裂,不发生分化,则很可能是一种 ,此细胞具有的特征是: 、 、 。

中考生物复习资料知识点整理(苏教版)

苏教版生物中考知识点总结 七年级上册 第1单元探索生命的奥秘 第一章周围的生物世界 一、我们周围的生物世界2页 1、有生命的物体叫做生物,自然界的生物可以分为植物、动物、微生物。 2、生物的基本特征:①生物体都是由细胞构成的(除病毒外);②生物体都有生长现象(能由小 长大);③生物体具有新陈代谢的现象;④生物体具有生殖、遗传和变异的现象;⑤生物体具有应激性;⑥生物体能适应并影响一定的环境。 二、生物与环境的关系3-7页 1、生物的生存依赖一定的环境,环境中影响生物生存的各项因素叫生态因素: 生态因素非生物因素:阳光、空气、水、土壤、温度等;种内关系 生物因素:影像某种生物生活的同种或其他种类的生物。种间关系 2、生物对环境的适应和影响,现在生存的每一种生物都具有与环境相适应的形态结构和生活方 式;生物也影响着环境。生物与环境之间相互影响,相互作用。 第二章探索生命 一、探索生命的器具19页 1.显微镜的结构(见课本) (1)放大倍数越大,物象体积越大,细胞数目越少。 反光镜凹面镜:光线弱时用 平面镜:光线强时用 (2)使用:取出→安放镜头→对光(白亮的视野)→放置→调焦(先用粗准焦螺旋下降,注视物镜与标本间距离;后用粗准焦螺旋上升,注视目镜;最后调细准焦螺旋。)→观察 使用:一取二放三安装,四转低倍五对光,六上玻片七下降,八升镜筒细观赏,看完低倍转高倍,九退整理十归箱。 注意:①显微镜的放大倍数=目镜倍数×物镜倍数 ②显微镜放大倍数越大,物象体积越大,细胞数目越少,视野越暗。 ③观察像与实际标本方向相反(偏哪往哪移、旋转180°)。 ④显微镜下观察的标本应该薄而透明,玻片标本分为切片、涂片、装片。 ⑤反光镜调节凹面镜:光线弱时用 平面镜:光线强时用 2、制作临时玻片标本:擦→滴(植物:清水;人:生理盐水)→取(薄而透明)→浸→展→盖 →染(后吸)→看

高中生物学考知识点背诵清单(20200524084420)

高中学业水平考试·生物精要知识点·狂背清单 必修① 1、蛋白质的基本单位_氨基酸_, 其基本组成元素是_C、H、O、N_。 2、氨基酸的结构通式:______________ 肽键:__—NH—CO—_ 3、肽键数=脱去的水分子数=__氨基酸数_ - _肽链数_ 4、多肽分子量=氨基酸分子量×_氨基酸数_ - __水分子数__ ×18 5、核酸种类:__DNA__和__RNA__;基本组成元素:_C、H、O、N、P_。 6、DNA的基本组成单位:_脱氧核糖核苷酸_;RNA的基本组成单位:_核糖核苷酸_。 7、核苷酸的组成包括:1分子__磷酸__、1分子__五碳糖__、1分子__含氮碱基_。 8、DNA主要存在于_细胞核_中,含有碱基为_A、G、C、T_;RNA主要存在于_细胞质中,含有的碱基为_A、G、C、U_; 9、细胞的主要能源物质是_糖类_,直接能源物质是_ATP_,贮能物质动物为脂肪,植物为淀粉。 10、葡萄糖、果糖、核糖属于__单_糖;蔗糖、麦芽糖、乳糖属于__二___糖;淀粉、纤维素、糖原属于__多__糖。 11、脂质包括:_油脂__、__磷脂_和_ 固醇植物蜡_。 12、基本元素:__C、H、O、N__(4种)最基本元素:__C__ (1种) 14、细胞中含有最多的化合物:___水_。 15、血红蛋白中的无机盐是:__Fe2+_,叶绿素中的无机盐是:__Mg2+_。 16、被多数学者接受的细胞膜模型叫___流动镶嵌__模型。 17、细胞膜的成分:__脂质__、__蛋白质__。细胞膜的基本骨架是__磷脂双分子层__。 18、细胞膜的结构特点是:___具有流动性__;功能特点是:___具有选择透过性__。 19、具有双层膜的细胞器:___线粒体__、___叶绿体__;不具膜结构的细胞器:__核糖体_、___中心体__; 有“动力车间”之称的细胞器是__线粒体__;有“养料制造车间”和“能量转换站”之称的是__叶绿体_; 有“生产蛋白质的机器”之称的是__核糖体_;有“消化车间”之称的是__溶酶体_;存在于动物和某些低等植物 体内、与动物细胞有丝分裂有关的细胞器是_中心体_。与植物细胞细胞壁形成有关、物质转运系统的细胞器是_高尔基体__。 20、细胞核的结构包括:___核膜__、____核仁__和___染色质__。 细胞核的功能:是___遗传物质贮存和复制___的场所,是__细胞代谢和遗传__的控制中心。 21、原核细胞和真核细胞最主要的区别:____有无核膜的细胞核___。 22、物质从高浓度到低浓度的跨膜运输方式是:__自由扩散_和__协助扩散_; 需要载体的运输方式是: __协助扩散_和__主动运输__;需要消耗能量的运输方式是: __主动运输__; 23、酶的化学本质:多数是__蛋白质_,少数是__RNA__。 24、酶的特性:__高效性__、__专一性__。 ___作用条件温和__。 25、ATP的名称是__三磷酸腺苷_,结构式是:_A-P~P~P__。 ATP是各项生命活动的__直接__能源,被称为能量“__通货__”。 27、动物细胞合成ATP,所需能量来自于__呼吸__作用;植物细胞合成ATP,所需能量来自于__光合__作用和___呼吸_作用。 28、叶片中的色素包括两类:_叶绿素_和_类胡萝卜素。前者又包括_叶绿素a_和_叶绿素b,后者包括__胡萝卜素 _ 和_ 叶黄素 _。以上四种色素分布在叶绿体的_ 类囊体薄膜 _上。 29、叶绿素主要吸收_ 蓝紫_光和_ 红光,类胡萝卜素主要吸收__蓝紫_光。因此_ 蓝紫_光和_红_光的光合效率较高。 31、光合作用释放出的氧气,其氧原子来自于__水__。 32、在绿叶色素的提取和分离实验中,无水乙醇作用是__溶解色素__,二氧化硅作用是____使研磨充分___,碳酸钙作用是 ___防止色素受到破坏___。 33、层析液不能没及滤液细线,是为了防止___滤液细线上的色素溶解到层析液中,导致实验失败___。 34、色素分离后的滤纸条上,色素带从上到下的顺序是:__胡萝卜素__、__叶黄素__、__叶绿素a__、___叶绿素b__。 35、光合作用包括两个阶段:__光反应_和__暗反应_。前者的场所是__类囊体薄膜_,后者的场所是__叶绿体基质__。 36、光反应为暗反应提供___[ H ]__和___ATP__。 39、有丝分裂的主要特征:__染色体__和__纺锤体_的出现,然后__染色体_ 平均分配到两个子细胞中。 40、细胞分化的原因:基因的___选择性表达__。

高中生物练习题

第7讲练习题 一、选择题 1.制作临时装片的操作完全正确,但还是不能观察到植物根尖细胞染色体的典型形态,下列对此 现象可能原因的分析不合理的是() A.细胞没有分散开重叠在一起 B.未找到适合观察的分裂期细胞 C.所选材料中的细胞不在细胞周期内 D.显微镜的放大倍数不够 【答案】A 2.下列对实验的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A.探索淀粉酶对淀粉和蔗糖的专一性作用时,可用碘液替代斐林试剂进行鉴定 B.纸层析法分离叶绿体色素的实验结果表明,叶绿素b在层析液中溶解度最低 C.调查人群中某种遗传病的发病率时,应选择有遗传病史的家系进行调查统计 D.鉴定蛋白质时,应将双缩脲试剂A液和B液混合后再加入待检组织样液中 【答案】B 3.菠菜叶中虽然含有大量的还原糖,却不宜作鉴定还原糖的实验材料,主要原因是() A.叶片不易研磨,还原糖不宜释放 B.在研磨时,糖类易被破坏 C.叶片中叶绿素颜色太深,会掩盖发生的颜色反应 D.叶片中光合作用的产物以淀粉的形式存在 【答案】C 4.将小麦种子分别置于20℃和30℃培养箱中培养4天,依次取等量的萌发种子分别制成提取液 Ⅰ和提取液Ⅱ。取三支试管甲、乙、丙,分别加入等量的淀粉液,然后按下图加入等量的提取液和蒸馏水,45℃水浴保温5min,立即在三支试管中加入等量斐林试剂并煮沸2min,摇匀观察试管中颜色。结果是() A.甲呈蓝色,乙呈砖红色,丙呈无色B.甲呈无色,乙呈砖红色,丙呈蓝色 C.甲乙皆呈蓝色,丙呈砖红色D.甲呈浅砖红色,乙呈砖红色,丙呈蓝色【答案】D 5.某学生为了证明唾液能够使淀粉水解,进行了下面的实验:先用碘液检验一块干面包,变蓝色; 他嚼碎了另一块干面包,一段时间后用斐林试剂检验,嚼碎的面包出现砖红色;得出结论。此实验设计最大的失误在于() A.未对面包做还原糖检验B.未对唾液做淀粉检验 C.未对嚼碎的面包做淀粉检验D.应该用双缩脲试剂检验

知识点丨高中生物常考知识点归纳总结!

物质鉴定 还原糖 + 斐林试剂~砖红色沉淀 脂肪 + 苏丹 III ~橘黄色 脂肪 + 苏丹 IV~红色 蛋白质 + 双缩脲试剂~紫色反应 1 还原糖的检测 (1) 材料的选取: 还原糖含量高,白色或近于白色,如苹果,梨,白萝卜。 (2) 试剂: 斐林试剂 (甲液:0.1g/mL 的 NaOH 溶液,乙液:0.05g/mL 的 CuSO4 溶液),现配现用。 (3) 步骤: 取样液 2mL 于试管中→加入刚配的斐林试剂 1mL(斐林试剂甲液和乙液等量混合均匀后再加入)→水 浴加热 2min 左右→观察颜色变化 (白色→浅蓝色→砖红色) 2 模拟尿糖的检测 1、取样:正常人的尿液和糖尿病患者的尿液 2、检测方法:斐林试剂 (水浴加热) 或班氏试剂或尿糖试纸 3、结果:(用斐林试剂检测) 试管内发生出现砖红色沉淀的是糖尿病患者的尿液,未出现砖红色沉淀的是正常人的尿液。 4、分析:因为糖尿病患者的尿液中含有还原糖,与斐林试剂发生反应产生砖红色沉淀,而正常人尿液中无还原糖,所以没有发生反应。 3 脂肪的检测 (1) 材料的选取:含脂肪量越高的组织越好,如花生的子叶。 (2)步骤:制作切片 (切片越薄越好) 将最薄的花生切片放在载玻片中央 染色 (滴苏丹Ⅲ染液 2~3 滴切片上→2~3min 后吸去染液→滴体积分数 50% 的酒精洗去浮色→ 吸去多余的酒精) 制作装片 (滴 1~2 滴清水于材料切片上→盖上盖玻片) 镜检鉴定 (显微镜对光→低倍镜观察→高倍镜观察染成橘黄色的脂肪颗粒)

4 蛋白质的检测 (1) 试剂:双缩脲试剂 (A 液:0.1g/mL 的 NaOH 溶液,B 液:0.01g/mL 的 CuSO4 溶液) (2) 步骤:试管中加样液 2mL→加双缩脲试剂 A 液 1mL,摇匀→加双缩尿试剂 B 液 4 滴,摇匀→ 观察颜色变化 (紫色) 考点提示 (1) 常见还原性糖与非还原性糖有哪些? 葡萄糖、果糖、麦芽糖都是还原性糖; 淀粉、蔗糖、纤维素都是非还原性糖。 (2) 还原性糖植物组织取材条件? 含糖量较高、颜色为白色或近于白色,如:苹果、梨、白色甘蓝叶、白萝卜等。 (3) 研磨中为何要加石英砂? 不加石英砂对实验有何影响? 加石英砂是为了使研磨更充分。不加石英砂会使组织样液中还原性糖减少,使鉴定时溶液颜色变化不明显。 (4) 斐林试剂甲、乙两液的使用方法? 混合的目的? 为何要现混现用? 混合后使用; 产生氢氧化铜; 氢氧化铜不稳定。 (5) 还原性糖中加入斐林试剂后,溶液颜色变化的顺序为:浅蓝色棕色砖红色 (6) 花生种子切片为何要薄? 只有很薄的切片,才能透光,而用于显微镜的观察。 (7) 转动细准焦螺旋时,若花生切片的细胞总有一部分清晰,另一部分模糊,其原因一般是什么? 切片的厚薄不均匀。 (8) 脂肪鉴定中乙醇作用? 洗去浮色。 (9) 双缩脲试剂 A、B 两液是否混合后用? 先加 A 液的目的。怎样通过对比看颜色变化? 不能混合; 先加 A 液的目的是使溶液呈碱性; 先留出一些大豆组织样液做对比。 高中生物考点知识 1. 植物细胞的储能物质主要是淀粉、脂肪,动物细胞的储能物质主要是糖原和脂肪。区分直接能源、主要能源、储备能源、根本能源。 2. 蛋白质的基本元素是 C、H、O、N,S 是其特征元素; 核酸的基本元素是 C、H、O、N、P,P 是 其特征元; 血红蛋白的元素是 C、H、O、N、Fe,叶绿素的元素是 C、H、O、N、Mg; 不含矿质元 素的是糖类和脂肪。 3. 原核细胞的特点有: ①无核膜、核仁;②无染色体;③仅有核糖体;④细胞壁成分是肽聚糖;⑤遗传不遵循三大规律;⑥仅有的可遗传变异是基因突变;⑦无生物膜系统;⑧基因结构编码区连续。

高中生物必考知识点整理及归纳

高中生物必考知识点整理及归纳 【一】高考生物知识点整理 1.内质网是生物膜系统的中心,外与细胞膜相连,内与外层核膜相连,还与线粒体外膜相连。对蛋白质进行折叠、组装、加糖基等加工,再形成具膜小泡运输到高尔基体,进一步加工和分泌。 2.分泌蛋白有抗体、干扰素(糖蛋白)、消化酶原、胰岛素、生长激素。经过的膜性细胞结构有内质网、高尔基体和细胞膜。 3.三种细胞分裂中核基因都要先复制再平分,而质基因都是随机、不均等分配。只有真核生物才分成细胞核遗传和细胞质遗传两种方式。细胞的生命历程是未分化、分化、衰老、死亡。分裂次数越多的细胞表明其寿命越长。细胞衰老是外因和内因共同作用的结果。 4.细胞分化的实质是基因的选择性表达,是在转录水平由基因两侧非编码区调控的。 5.细胞全能性是指已分化的的细胞具有发育的潜能。根据动物细胞全能性大小,可分为全能性细胞(如动物早期胚胎细胞),多能性(如原肠胚细胞),专能性(如造血干细胞);根据植物细胞表达全能性大小排列是:受精卵、生殖细胞、体细胞;全能性的物质基础是细胞内含有本物种全套遗传物质。 6.影响酶促反应速度的因素有酶浓度、底物浓度、温度、酸碱度等。使酶变性的因素是强酸、强碱、高温。恒温动物体内酶的活性不受外界温度影响。α-淀粉酶的最适温度是60度左右。 7.基因工程的工具酶是限制性内切酶、DNA连接酶(作用与磷酸

二酯键);细胞工程的工具酶是纤维素酶和果胶酶(获得原生质体时需配制适宜浓度的葡萄糖溶液,保证等渗,保护原生质体),胰蛋白酶(动物细胞工程)。 【二】关于生物染色体知识点整理 1、染色体组型:也叫核型,是指一种生物体细胞中全部染色体的数目、大小和形态特征。观察染色体组型最好的时期是有丝分裂的中期。 2、性别决定:一般是指雌雄异体的生物决定性别的方式。 3、性染色体:决定性别的染色体叫做性染色体。 4、常染色体:与决定性别无关的染色体叫做常染色体。 5、伴性遗传:性染色体上的基因,它的遗传方式是与性别相联系的,这种遗传方式叫做伴性遗传。 【三】生物细胞中的物质基础 1、组成细胞的“主要“元素:C、H、O、N、P、S 【解析】组成生物体的化学元素种类和含量 大量元素:C、H、O、N、P、S、K、Ca、Mg等(占生物体总重量万分之一) 微量元素:Fe、Mn、Zn、Cu、B、Mo等(量少但生物必需) 基本元素:C、H、O、N 最基本元素:C 组成细胞的主要元素:C、H、O、N、P、S(共占细胞总量的97%) 细胞鲜重时,主要元素的含量依次是:O、C、H、N、P、S

高中生物学考大题专练教学教材

高中生物学考大题专 练

2015届高二生物学业水平考试大题专项训练 1.(10分)下图为动物细胞亚显微结构模式图.请回答下列问题: ([ ]内填数字, 上题名称) (1)把细胞比喻成一个工厂,则动力车间是[ ] . 消化车间是 。 (2)细胞作为一个基本的生命系统,那么它的边界 应是[ ] 。 (3)细胞内分泌蛋白的合成和运输的“生产线” 由哪些细胞器组成 ____________, 它们之间相互配合来完成某项功能,体现局部 和整体的统一的生物学观点。 (4)在绿色植物细胞中,“养料制造车间”和“能量转换站”是 。 (5)对细胞核的功能较全面的阐述是 ; 。 (6)若以此图构成一个个体,从生命系统的结构层次来分析,中间要经过哪几个结构层次? 。 2、下图中A 与B 分别表示动物或植物的 细胞亚显微结构模式图:(请在括号中填数字代码,横线上填文字。) (1)[ ]图表示植物细胞,判断的依据 是:此细胞具有[ ] ,[ ] 和 。 (2) 在A 细胞中具有而在B 细胞中没有的细胞器是[ ] ,它与B 细胞的 有关。 (3) 图中[1] 的主要成分是 和 。其结构特点是 ,功能特点是 。 (4) 图中[2]的主要成分是 和 。 (5)[3] 是进行新陈代谢的场所。 (6)图中[4] 的片层结构薄膜和基质中含有 所需要的酶。 (7)细胞内的“动力工厂”是[ ] ,是 的主要场所。其内膜向内凹陷形成 。 (8)[5] 的功能是 ,在植物有丝分裂时,则与 的形成有关。 (9)运输蛋白质的通道的细胞器是[ ] (10)[11] 是 的场所。 (11)[6] ,在有丝分裂过程中 消失和重建。 (12)除[4]和[9]具有双层膜外,[ ] 也具有双层膜结构。 (13)[12]是染色质,它是能被 染成深色的物质,其主要成分是 和 。 (14)[10] 是 物质进出细胞核的通道。 (15)若该细胞是西瓜果肉细胞,则糖类主要存在于 中 3、(16分)下图表示动物、植物细胞二合一显微结构模式图。(序号与名称全对才给分)

初中生物知识点全归纳、(全!).

第一单元生物和生物圈 1、生物生存所需要的基本条件 营养物质、阳光、水和适宜的温度 2、*影响生物的非生物和生物因素 非生物:光、温度、水和等 生物因素:影响某一生物生活的其他生物.如:捕食关系、竞争关系、合作关系等 3、*生物对环境的适应和影响————看七年级上册19的例子 5、*生态系统的组成 植物——生产者 生物动物——消费者 细菌、真菌——分解者 非生物:空气、阳光、水等 6、*食物链和食物网 食物链:生产者和消费者之间的关系,主要是吃与被吃的关系,这样就形成了~ 食物网:在一个生态系统中,有很多食物链,他们之间彼此交错连接形成了~ 生态系统中的物质和能量就是沿着食物链和食物网流动的. 7、*生态系统具有一定的自动调解能力,但调节能力具有一定的限度,当人为或自然因素的干扰超过这种限度时,生态系统会遭到严重破坏. 8、*有害物质会通过食物链不断积累 因为一些有毒物质在生物体内比较稳定,不易分解,而且生物体无法排出,这些有毒物质随着食物链不断积累,所以在食物链中营养级越高,生物体内积累的有毒物质越多. 9、*多种多样的生态系统 种类有:森林生态系统——森林;草原生态系统——草原;海洋生态系统——海洋; 淡水生态系统——河流、湖泊、池塘;湿地生态系统——沼泽; 农田生态系统——农田. 10、*生物圈是一个统一的整体 每一个生态系统都与周围的其他生态系统相关联.如: ① 从非生物因素来说.阳光普照所有的生产者 ②从地域因素来说,各种生态系统也是相互关联的 ③ 从生态系统的生物来说,许多微小的生物、花粉、种子,能够随大气运动,到达不同的生态系统. 11、*生物圈是最大的生态系统——看书P30 12、*科学探究的意义和过程 第二单元生物和细胞 13、*显微镜的基本结构和作用——看书P36 14、*植物细胞的基本结构 包括:细胞壁、细胞膜、细胞质、细胞核、液泡(内含酸、甜、辣和色素)、叶绿体 15、*人和动物细胞的基本结构 包括:细胞膜、细胞质、细胞核 16、细胞核在生物遗传中的重要作用 细胞核是指导和控制细胞中物质和能量变化的一系列指令,也是生物体建造自己生命大厦的蓝图. 17、*细胞分裂的基本过程 染色体细胞核细胞质形成细胞膜形成细胞壁

必背!30个高考生物常考知识点

必背!30个高考生物常考知识点 30个高考生物必背知识点 ◆人工诱导多倍体最有效的方法:用秋水仙素来处理,萌发的种子或幼苗。 ◆单倍体是指体细胞中含本物种配子染色体数目的个体。单倍体特点:植株弱小,而且高度不育。单倍体育种过程:杂种F1 单倍体纯合子。单倍体育种优点:明显缩短育种年限。 ◆现代生物进化理论基本观点:种群是生物进化的基本单位,生物进化的实质是种群基因频率的改变。突变和基因重组,自然选择及隔离是物种形成过程的三个基本环节,通过它们的综合作用,种群产生分化,最终导致新物种形成。在这个过程中,突变和基因重组产生生物进化的原材料,自然选择使种群的基因频率定向改变并决定生物进化的方向,隔离是新物种形成的必要条件。 ◆物种是:指分布在一定的自然区域,具有一定形态结构和生理功能,而且在自然状态下能相互交配和繁殖,并能够产生可育后代的一群生物个体。 ◆达尔文自然选择学说意义:能科学地解释生物进化的原因,生物多样性和适应性。局限:不能解释遗传变异的本质及自然选择对可遗传变异的作用。 ◆基因重组只发生在减数分裂过程和基因工程中,(三倍体,病毒,细菌等不能基因重组。) ◆细胞生物的遗传物质就是DNA,有DNA就有RNA,有5种碱基,8种核苷酸。 ◆双缩尿试剂不能检测蛋白酶活性,因为蛋白酶本身也是蛋白质。 ◆高血糖症,不等于糖尿病,高血糖症尿液中不含葡萄糖,只能验血,不能用本尼迪特试剂检验,因为血液是红色的。 ◆洋葱表皮细胞不能进行有丝分裂,必须是连续分裂的细胞才有细胞周期。 ◆细胞克隆,就是细胞培养,利用细胞增值的原理。

◆细胞板不等于赤道板,细胞板是植物细胞分裂后期由高尔基体形成,赤道板不是细胞结构。 ◆激素调节是体液调节的主要部分,CO2刺激呼吸中枢使呼吸加快属于体液调节。 ◆注射血清治疗患者不属于二次免疫,(抗原加记忆细胞才是),血清中的抗体是多种抗体的混合物。 ◆刺激肌肉会收缩,不属于反射,反射必须经过完整的反射弧(这个点昨天一摸理综就考了),判断兴奋传导方向有突触或神经节。 ◆递质分兴奋行递质和抑制性递质,抑制性递质能引起下一个神经元电位变化,但电性不变,所以不会引起效应器反应。 ◆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中的“主要”如何理解?每种生物只有一种遗传物质,细胞生物就是DNA.RNA也不是次要的遗传物质,而是针对“整个”生物界而言的,只有少数RNA病毒的遗传物质是RNA。 ◆隐性基因在哪些情况下性状能表达?...1.单倍体,2,纯合子,3.位于Y染色体上。 ◆染色体组不等于染色体组型不等于基因组。染色体组是一组非同元染色体,如人类为2个染色体组,为二倍体生物。基因组为22+X+Y,而染色体组型为44+XX 或XY. ◆病毒不具细胞结构,无独立心陈代谢,只能过寄生生活,用普通培养基无法培养,之能用活细胞培养,如活鸡胚。 ◆病毒在生物学中的应用举例:①基因工程中作载体,②细胞工程中作诱融合剂,③在免疫学上可作疫苗用于免疫预防。 ◆遗传中注意事项: (1)基因型频率≠基因型概率。 (2)显性突变、隐性突变。 (3)重新化整的思路(Aa自交→1AA:2Aa:1aa,其中aa致死,则1/3AA+2/3Aa=1)。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