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安全技术复习题

网络安全技术复习题
网络安全技术复习题

《网络安全技术》复习题

一、填空题

1、计算机安全主要为了保证计算机的(1)、(2)和(3)。

2、安全攻击分为(4)攻击和(5)攻击。

3、IPSec的两种工作模式是(6)模式和传输模式。

4、WPA所使用的加密算法是(7),此种算法支持的密钥位数是(8)位。

5、某报文的长度是1000字节,利用MD5计算出来的报文摘要长度是(9)位,利用SHA计算出来的报文长度是(10)位。

6、信息安全技术发展的三个阶段是_通信保密阶段_、_信息安全阶段_、_信息保障阶_。

7、网络安全的5个特征是_机密性_、_完整性_、_可用性_、_可控制性_、_不可否认性_。

8、_实体安全_又称为物理安全,包括环境安全、设备安全和媒体安全3个方面。_实体安全__又是信息系统安全的基础。

9、_信息安全运作_是信息安全保障体系的核心,信息安全通过_信息安全运作体系_实现,_信息安全运作_贯穿信息安全终始。

10、计算机网络以_网络协议_进行运行传输,各种协议软件及通信端口存在着_安全漏洞_和隐患。也为黑客留下了_攻击利用_的机会。

11、传输层安全措施主要取决于具体的协议,主要包括_传输控制协议(TCP)_和_用户数据报协议(UDP)_。

12、_超文本传输协议(HTTP)_是互联网上应用最广泛的协议。它的客户端使用_浏览器__范文和接收从服务端返回的_Web页_。

13、远程登录协议Telnet的功能是进行_远程终端登录访问_和_管理UNIX设备_。它以_明文_的方式发送所有的用户名和密码。

14、OSI/RM安全管理包括_系统安全管理_、_安全服务管理__和_安全机制管理_,其处理的管理信息储存在_数据表_或_文件_中。

15、_组织管理控制_的落实需要通过认知和审计工作进行保障和监督,同事它又是信息认知和审计工作开展的重要对象。

16、网络管理是通过_构建网络管理系统NMS_来实现的,基本模型由_网络管理工作站_、_代理_和_管理数据库_三部分构成。

17、在网络管理系统的组成部分中,_网络管理协议_最重要、最有影响的是_SNMP_和_CMIS/CMIP_和代表了两大网络管理解决方案。

18、黑客的“攻击五部曲”是_隐藏IP _、_踩点扫描_、_获得特权_、_种植后门_、_隐身退出_。

19、_TCPSYM扫描_是“半”扫描,在扫描程序时不需要真正的和目标主机通过_三次_握手建立一个完的TCP连接。

20、端口扫描的防范也称为_系统加固_,主要有_关闭闲置及危险端口_和_屏蔽出现扫描症状的端口_两种方法。

21、密码攻击一般有_用户密码_、_密码破解_和_放置特洛伊木马_三种方法。其中_密码破解_有蛮力攻击和字典攻击两种方式。

22、基于秘密信息的身份认证的方法有_口令认证_、_单项认证_、_双向认证_和_零知识认证_。

23、身份认证用于_鉴别用户身份_,包括_识别_和_验证_两部分。

24、访问控制模式种类包括_自主访问控制(DAC)_、_强制访问控制(MAC)_和_基于角色访问控制(RBAC)_。

25、安全审计的类型有_系统级审计_、_应用级审计_和_用户级审计_3钟。

26、网络安全的特征有:保密性、完整性、可用性、可控性。

27、网络安全的结构层次包括:物理安全、安全控制、安全服务。

28、网络安全面临的主要威胁:黑客攻击、计算机病毒、拒绝服务

29、计算机安全的主要目标是保护计算机资源免遭:毁坏、替换、盗窃、丢失。

30、就计算机安全级别而言,能够达到C2级的常见操作系统有: UNIX 、 Xenix 、

Novell 3.x 、 Windows NT 。

31、一个用户的帐号文件主要包括:登录名称、口令、用户标识号、组标识号、

用户起始目标。

32、数据库系统安全特性包括:数据独立性、数据安全性、数据完整性、并发控制、

故障恢复。

33、数据库安全的威胁主要有:篡改、损坏、窃取。

34、数据库中采用的安全技术有:用户标识和鉴定、存取控制、数据分级、数据加

密。

35、计算机病毒可分为:文件病毒、引导扇区病毒、多裂变病毒、秘密病毒、异

性病毒、宏病毒等几类。

36、文件型病毒有三种主要类型:覆盖型、前后依附型、伴随型。

37、密码学包括:密码编码学、密码分析学

38、网络安全涉及的内容既有技术方面的问题,也有管理方面的问题。

39、网络安全的技术方面主要侧重于防范外部非法用户的攻击。

40、网络安全的管理方面主要侧重于防止内部人为因素的破坏。

41、保证计算机网络的安全,就是要保护网络信息在存储和传输过程中的保密性、完整性、可用性、可控性和真实性。

42、传统密码学一般使用置换和替换两种手段来处理消息。

43、数字签名能够实现对原始报文的鉴别和防抵赖 .。

44、数字签名可分为两类:直接签名和仲裁签名。

45、为了网络资源及落实安全政策,需要提供可追究责任的机制,包括:认证、授权和审计。

46、网络安全的目标有:保密性、完整性、可用性、可控性和真实性。

47、对网络系统的攻击可分为:主动攻击和被动攻击两类。

48、防火墙应该安装在内部网和外部网之间。

49、网络安全涉及的内容既有技术方面的问题,也有管理方面的问题。

50、网络通信加密方式有链路、节点加密和端到端加密三种方式。

51、密码学包括:密码编码学、密码分析学

二、简答题

1、网络安全的含义是什么?

答:通过各种计算机、网络、密码技术、信息安全技术,保护在公用网络中传输、交换和存储信息的机密性、完整性和真实性,并对信息的传播及内容具有控制能力。

2、网络安全的本质是什么?

答:网络安全的本质就是网络上的信息安全,是指网络系统的硬件、软件及其系统中的数

据受到保护,不受偶然的或恶意的原因而遭到破坏、更改或泄漏;系统连续、可靠、正常地运行;网络服务不中断。

3、网络安全主要有哪些关键技术?

答:主机安全技术,身份认证技术,访问控制技术,密码技术,防火墙技术,安全审计技术,安全管理技术。

4、简述信息包筛选的工作原理

答:信息包筛选通常由路由器来实现,它允许某些数据信息包通过而阻止另一些数据包通过;这取决于信息包中的信息是否符合给定的规则,规则由路由器设置。

5、简述计算机系统安全技术的主要内容

答:算机系统安全技术主要有:实体硬件安全技术,软件系统安全技术,数据信息安全技术,

网络站点安全技术,运行服务安全技术,病毒防治技术,防火墙技术和计算机应用系统的安全评价。其核心技术是:加密技术、病毒防治和计算机应用系统的安全评价。

6、访问控制的含义是什么?

答:系统访问控制是对进入系统的控制。其主要作用是对需要访问系统及其数据的人进行识别,并检验其身份的合法性。

7、建立口令应遵循哪些规则?

答:1)选择长的口令;2)最好是英文字母和数字的组合;3)不要使用英语单词;4)访问不同的系统使用不同的口令5)不要使用自己的名字、家人的名字和宠物的名字;6)不要选择不易记忆的口令。

8、什么是计算机病毒?

答:计算机病毒是一种“计算机程序”,它不仅能破坏计算机系统,而且还能够传播和感染到其它系统。它通常隐藏在其它看起来无害的程序中,能生成自身的复制并将其插入到其它的程序中,执行恶意的行动。

9、简述计算机病毒的特点

答:1)刻意编写人为破坏:计算机病毒是人为编写的有意破坏、严禁精巧的程序段。2)具有自我复制能力:具有再生和传染能力。3)夺取系统控制权:计算机病毒能够夺取系统控制权,执行自己设计的操作。4)隐蔽性:病毒程序与正常程序不易区别,代码短小。5)潜伏性:可长期潜藏在系统中,传染而不破坏,一旦触发将呈现破坏性。6)不可预见性:病毒代码钱差万别,执行方式也不尽相同。

10、简述数据保密性

答:数据保密性是网络信息不被泄漏给非授权的用户和实体,信息只能以允许的方式供授权用户使用的特性。也就是说,保证只有授权用户才可以访问数据,限制非授权用户对数据的访问。

11、写出五种安全机制

答:加密机制、数字签名机制、访问控制机制、数据完整性机制、鉴别机制、业务填充机制、路由控制机制和公正机制。

12、安全服务有哪些?

答:鉴别、访问控制、数据保密、数据完整性和不可否认性。

13、何为消息认证?

答:使预定消息的接收者能够验证接受的消息是否真实。验证的内容包括证实数据的发送源、数据的内容是否遭到偶然或者恶意的篡改等。

14、简述数字签名过程

答:发送方从报文中生成报文摘要,以自己的专用密钥加密形成数字签名;这个签名作为报文的附件和保温一起发送到接收方;接收方先从接收到的原始报文中算出报文摘要,然后用发送方的公开密钥解密发送方的数字签名,跟自己算出的报文摘要作比较。

15、简述数字签名的性质

答:必须能证实作者签名和签名的时间和日期;必须能对内容进行鉴别;必须能被第三方

网络安全技术实验报告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 实验报告 课程名称:计算机网络安全技术 专业班级:2014 级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2班 姓名:孙晓阳 / 学号:

( 目录 实验一java 安全机制和数字证书的管理 (5) 一实验名称 (5) 二实验目的 (5) 三实验内容 (5) 四实验结果和分析 (6) , 命令输入 (6) 分析 (7) 五小结 (8) 实验二对称密码加密算法的实现 (10) 一实验名称 (10) 二实验目的 (10) 三实验内容 (10) ? 四实验结果和分析 (10) 说明 (10) 实验代码 (10) 实验结果 (13) 五小结 (13) 实验三非对称密钥 (14) 一实验名称 (14) { 二实验目的 (14) 三实验内容 (14) 四实验结果和分析 (14)

实验代码 (14) 实验结果 (15) 五小结 (16) 实验四数字签名的实现 (17) — 一实验名称 (17) 二实验目的 (17) 三实验内容 (17) 四实验结果和分析 (17) 实验代码 (17) 实验结果 (19) 五小结 (19) ? 总结 (19)

实验一java 安全机制和数字证书的管理》 一实验名称 java 安全机制和数字证书的管理 二实验目的 了解 java 的安全机制的架构和相关的知识; 利用 java 环境掌握数字证书的管理 三实验内容 java 安全机制(JVM,沙袋,安全验证码)。 & java 的安全机制的架构 加密体系结构(JCA,Java Cryptography Architecture) 构 成 JCA 的类和接口: :定义即插即用服务提供者实现功能扩充的框架与加解密功能调用 API 的核心类和接口组。 一组证书管理类和接口。 一组封装 DSA 与 RSA 的公开和私有密钥的接口。 描述公开和私有密钥算法与参数指定的类和接口。用 JCA 提供的基本加密功能接口可以开发实现含消息摘要、数字签名、密钥生成、密钥转换、密钥库管理、证书管理和使用等功能的应用程序。 加密扩展(JCE,Java Cryptography Extension) 构 成 JCE 的类和接口: :提供对基本的标准加密算法的实现,包括 DEs,三重 DEs(Triple DEs),基于口令(PasswordBasedEncryptionstandard)的 DES,Blowfish。 ( 支持 Diffie 一 Hell-man 密钥。定义密钥规范与算法参数规范。 安全套接扩展(JSSE,Java Secure Socket1 Extension)JSSE 提供了实现 SSL 通信的标准 Java API。 JSSE 结构包括下列包: .包含 JSSE API 的一组核心类和接口。

电子科大15秋学期《计算机网络安全》期末大作业参考答案

电子科技大学网络教育考卷(A 卷) (20 年至20 学年度第 学期) 考试时间 年 月 日(120分钟) 课程 计算机网络安全 教师签名 钱伟中 一、名词解释(每题2分,共10分) 1. 保密性:是指网络信息不被泄露给非授权的用户、实体或过程。即信息只为授权用户使用。保密性是在可靠性和可用性基础之上,保障网络信息安全的重要手段。 2. 网络安全:是指网络系统的硬件、软件及其系统中的数据受到保护,不因偶然的或者恶意的原因而遭受到破坏、更改、泄露,系统连续可靠正常地运行,网络服务不中断。 3. 身份识别:身份识别是指用户向系统出示自己身份证明的过程。 4. 计算机漏洞:是指应用软件或操作系统软件在逻辑设计上的缺陷或在编写时产生的错误,这个缺陷或错误可以被不法者或者电脑黑客利用,通过植入木马、病毒等方式攻击或控制整个电脑,从而窃取电脑中的重要资料和信息,甚至破坏整个系统。 5. 入侵检测:就是对入侵行为的发觉。它通过对计算机网络或计算机系统中若干关键点收集信息并对其进行分析,从中发现网络或系统中是否有违反安全策略的行为和被攻击的迹象。

二、判断正误(正确打√,错误划×,每题1分,共10分) 1.应用代理防火墙可以实现基于用户级别的控制。( √) 2.最小特权.纵深防御是网络安全原则之一。( √) 3.密码保管不善属于操作失误的安全隐患。( × ) 4.主机入侵检测软件安装在网络边界路由器上。( × )

5.DES属于流密码的一种。( ×) 6.禁止使用活动脚本可以防范IE执行本地任意程序。( √ ) 7.只要是类型为TXT的文件都没有危险。(×) 8.发现木马,首先要在计算机的后台关掉其程序的运行。( √ ) 9.数字签名可以和加密结合使用。( √) 10.应用代理防火墙实现应用层数据的过滤。( √) 三、填空(每空2分,共10分) 1.对明文块的加密,DES算法需进行 ( 16 )轮加密过程。 2.( 数字签名 )技术可以保证信息的完整性和用户身份的确定性。 3.( CA )的核心职能是发放和管理数字证书。 4.网络入侵检测系统的检测点位于( 内外网络边界)。 5.包过滤防火墙可以实现基于( 网络 )级别的控制。 四、选择题(单选或多选)(每题2分,共30分) 1.( B )防火墙实现网络层数据的过滤 A. 包过滤 B. 应用代理 C. 网络地址转换 D. 硬件 2.网络安全的完整性是指( B ) A. 对信息加密 B. 保护信息不被破坏 C. 合法用户正常使用 D. 身份认证 3.下面哪种攻击属于被动攻击 ( A ) A. 网络窃听 B. 拒绝服务 C. 缓冲区溢出 D. 端口扫描 4.( D )是指在一个特定的环境里,为保证提供一定级别的安全保护所必需遵守的规则 A. 防火墙规则 B. 入侵检测规则 C. 管理制度 D. 安全策略 5.用某种方法伪装消息以隐藏它的内容的过程称为( A ) A. 加密 B. 解密 C. 数字签名 D. 认证 6.关于DES算法的说法正确的是( B ) A. 是非对称加密算法 B. 是分组加密算法 C. 可用于身份认证 D. 加密过程包括15轮运算 7.密钥管理过程中,错误的做法是( D )。 A. 密钥长度应该足够长 B. 选择好密钥,避免弱密钥 C. 定期更换密钥 D. 使用较长的数字串作为密钥 8.对散列函数的描述中,错误的是( A )

网络安全技术测试题

网络安全测试题 1.网络安全的含义及特征是什么? 网络安全是指网络系统的硬件、软件及其系统中的数据受到保护,不受偶然的或者恶意的原因而遭到破坏、更改、泄露,系统连续可靠正常地运行,网络服务不中断。 网络安全的特征 (1)保密性:信息不泄露给非授权的用户、实体或过程,或供其利用的特性。 (2)完整性:数据未经授权不能进行改变的特性,即信息在存储或传输过程中保持不被修改、不被破坏和丢失的特性。 (3)可用性:可被授权实体访问并按需求使用的特性,即当需要时应能存取所需的信息。网络环境下拒绝服务、破坏网络和有关系统的正常运行等都属于对可用性的攻击。 (4)可控性:对信息的传播及内容具有控制能力。 2.如何理解协议安全的脆弱性? 当前计算机网络系统都使用的TCP/IP协议以及FTP、E-mail、NFS等都包含着许多影响网络安全的因素,存在许多漏洞。众所周知的是Robert Morries在V AX机上用C编写的一个GUESS软件,它根据对用户名的搜索猜测机器密码口令的程序自在1988年11月开始在网络上传播以后,几乎每年都给Internet造成上亿美元的损失。 黑客通常采用Sock、TCP预测或使用远程访问(RPC)进行直接扫描等方法对防火墙进行攻击。 3.计算机系统安全技术标准有哪些? 计算机系统安全技术标准: ●加密机制(enciphrement mechanisms) ●数字签名机制(digital signature mechanisms) ●访问控制机制(access control mechanisms) ●数据完整性机制(data integrity mechanisms) ●鉴别交换机制(authentication mechanisms) ●通信业务填充机制(traffic padding mechanisms) ●路由控制机制(routing control mechanisms) ●公证机制(notarization mechanisms) 4.在网络上使用选择性访问控制应考虑哪几点? (1)某人可以访问什么程序和服务? (2)某人可以访问什么文件? (3)谁可以创建、读或删除某个特定的文件? (4)谁是管理员或“超级用户”? (5)谁可以创建、删除和管理用户? (6)某人属于什么组,以及相关的权利是什么? (7)当使用某个文件或目录时,用户有哪些权利? 5.引导型病毒的处理 与引导型病毒有关的扇区大概有下面三个部分。 (1)硬盘的物理第一扇区,即0柱面、0磁头、1扇区是开机之后存放的数据和程序是被最先访问和执行的。这个扇区成为“硬盘主引导扇区”。在该扇区的前半部分,称为“主引导记录”(Master Boot Record),简称MBR。

网络安全技术实验报告实验10数据库及数据安全

XX大学 本科实验报告 课程名称:网络安全技术 1421351 学号: XXX 姓名: 网络工程专业: 班级:网络B14-1 指导教师: 课内实验目录及成绩 信息技术学院 2016年11 月24日

XX大学实验报告 课程名称:网络安全技术实验类型:演示、验证 实验项目名称:实验十数据库及数据安全 实验地点:信息楼320 实验日期:2017 年11月24 日 实验十数据库及数据安全(数据备份与恢复) 1.实验目的 理解备份的基本概念,了解备份设备的概念。掌握各种备份数据库的方法,了解如何制定备份计划,如何从备份中恢复设备,掌握数据库的恢复方法。掌握SQL Server 备份和恢复数据库的方法。 ?(1)理解SQL Server 2014系统的安全性机制。 ?(2)明确管理和设计SQL Server登录信息,实现服务器级安全控制。 ?(3)掌握设计和实现数据库级的安全保护机制的方法。 ?(4)独立设计和实现数据库备份和恢复。 2.预备知识 数据库的备份与恢复是两个相对应的概念,备份是恢复的基础,恢复是备份的目的。数据库备份是指系统管理员定期或不定期地将数据库部分或全部内容复制到磁带或另一个磁盘上保存起来的过程。备份可分为静态备份和动态备份。数据库恢复是指在数据库遭到破坏时使数据库从有效的备份中恢复正常。 备份期间不允许对数据库进行任何存取、修改活动的备份方式称为静态备份。备份期间允许对数据库进行存取或修改,即各份和用户事务可以并发执行的备份方式称为动态备份。 3.实验准备 1.硬件:PC机、局域网环境 2.软件:Windows NT或Win Server 2016操作系统,SQL Server 2014 4.注意事项 确定备份计划主要考虑以下几个方面: 1)确定备份的频率。确定备份频率要考虑两个因素:一是系统恢复时的工作量,二是系统活动的事务量。对于完整数据库备份,可以是每个月、每一周甚至是每一天进行,而事务日志备份可以是每一周、每一天甚至是每一小时进行。 2)确定备份的内容。确定数据库中的哪些数据需要备份。

《网络安全技术项目实训》实习报告

《网络安全技术项目实训》 实习报告

一、实训要求 序号实训任务 1 PGP软件的应用 2 扫描的原理以及扫描工具的使用 3 防火墙的安装和应用 4 数据的备份和恢复GHOST 5 远程控制的原理以及远程控制软件的使用(木马) 二、实训环境 硬件:CPU:Intel E7500 内存:4GB 硬盘:SATA-500GB 显示器:17寸LED 显卡:9500GT U盘:自备软件:WindowsXP、Office2003、PGP、GHOST、远程控制软件 三、实训内容 1. 数据加密软件的使用 (1)PGP软件的功能包括数字签名、消息认证、消息加密、数据压缩、邮件兼容和数据分段。安装时先安装英文版,再安装中文版,重启后使用,可以进行密钥管理、剪贴板信息加解密、当前窗口信息加解密、文件加解密和对磁盘的加密。 (2)加密文件。在桌面新建一个文本文档,右击选择“PGP”中的“加密”,该文档就生成加密后的文件,直接打开后是一些乱码。 (3)导出密钥。打开PGPKeys,在菜单栏中选择“密钥”→“导出”,设置保存位置,即可导出自己的公钥和密钥。

2.DDOS攻击 (1)Sniffer可以监视网络状态、数据流动情况以及网络上传输的信息。先安装英文版再安装中文版,重启后可使用。 (2)打开界面开始捕获数据包,它会以不同形式说明捕获到的信息。 捕获完之后,选择“解码”选项,可看到主机通过协议发送或接受到的信息。 选择“矩阵”选项,可看到主机各协议下的数据连接情况,线越粗代表数据传输越紧密。 选择“主机列表”,可看到主机各协议下发送和接受的数据包情况。

选择“protocol dist.”可查看主机不同协议的分布情况。 (3)X-Scan-v3.3-cn属于漏洞扫描工具,它首先探测存活主机,进行端口扫描,通过对探测相应数据包的分析判断是否存在漏洞。 (4)打开软件,在“设置”中设置参数,开始扫描。 扫描完成后显示检测结果,发现1个漏洞并提出一些警告和提示,并进行分析和提出解决方案。

网络安全技术模拟试题

网络安全技术模拟试题(二) 一、选择填空(下列每题的选项中,有一项是最符合题意的,请将正确答案的字母填在括号中。每小题1分,共20分) 1. 网络安全的基本属性是()。 A. 机密性 B. 可用性 C. 完整性 D. 上面3项都是 2. 网络安全最终是一个折中的方案,即安全强度和安全操作代价的折中,除增加安全设施投资外,还应考虑()。 A. 用户的方便性 B. 管理的复杂性 C. 对现有系统的影响及对不同平台的支持 D. 上面3项都是 3. 伪造攻击是非授权者在系统中插入伪造的信息,这是一种针对()的攻击。 A. 真实性 B. 完整性 C.可用性 D.可控性 4. 机密性服务提供信息的保密,机密性服务包括()。 A. 文件机密性 B. 信息传输机密性 C. 通信流的机密性 D. 以上3项都是 5. 完整性服务提供信息的()。 A. 机密性 B. 可用性 C.正确性 D. 可审性 6. Kerberos的设计目标不包括()。 A. 认证 B. 授权 C. 记账 D. 加密 7. ISO 7498-2从体系结构的观点描述了5种可选的安全服务,以下不属于这5种安全服务的是( )。 A. 身份鉴别 B. 数据报过滤 C. 授权控制 D. 数据完整性 8. ISO 7498-2描述了8种特定的安全机制,这8种特定的安全机制是为5类特定的安全服务设置的,以下不属于这8种安全机制的是( )。 A. 安全标记机制 B. 加密机制 C. 数字签名机制 D. 访问控制机制 9. 用于实现身份鉴别的安全机制是( )。 A. 加密机制和数字签名机制 B. 加密机制和访问控制机制 C. 数字签名机制和路由控制机制 D. 访问控制机制和路由控制机制 10. GRE协议()。 A. 既封装,又加密 B. 只封装,不加密 C. 不封装,只加密 D. 不封装,不加密

《网络安全技术》实训指导

《网络安全技术》实训指导书 实训项目一:个人主机安全策略设置 实训学时:2学时 实训目的要求:通过实训,学生可以根据需求正确配置安全策略中的项目。 实训内容:设置 WINDOWS 系统安全策略。 实训条件:网络实训室,视频课件。 实训操作方法步骤: 设置 WINDOWS 系统安全策略 (1)安全管理系统用户 (2)用强密码和密码限制策略 (3)用最小化原则管理系统服务 (4)更新系统补丁 (5)用户权限管理 实训考核标准:学习态度30%+实训作品70% 实训项目二: ARP病毒诊断与防御 实训学时:2学时 实训目的要求:通过实训,学生可以使用 Wrieshark进行网络嗅探与协议分析;能使用 Cain进行 ARP 攻击;掌握诊断 ARP 病毒的步骤;能设计 ARP 病毒的防御方案。 实训内容:ARP 病毒攻击;ARP 病毒的诊断方案。 实训条件:网络实训室,攻击工具。 实训操作方法步骤: 1.ARP 病毒攻击 (1)获得 ARP 病毒攻击工具 Cain并进行安装 (2)选好攻击对象,使用 Cain工具进行攻击 (3)使用 Cain工具对攻击对象的流量数据进行解密 2.ARP 病毒的诊断方案

(1)获得协议分析工具WireShark并进行安装 (2)使用 WireShark获取网络流量,分析 ARP 病毒的特征 (3)给出 ARP 病毒的防御方案 实训考核标准:学习态度30%+实训作品70% 实训项目三:计算机远程控制诊断与防御 实训学时:2学时 实训目的要求:通过实训,学生可以使用扫描工具进行主机和端口扫描;掌握密码暴力破解的原理;掌握黑客入侵的一般步骤;能使用远程控制软件;能清除主机上的木马软件。 实训内容:远程侵入;远程控制。 实训条件:网络实训室,攻击工具。 实训操作方法步骤: 1. 远程侵入 (1)使用扫描工具(Nmap,X-Scan)寻找入侵目标 (2)使用协议分析工具WireShark分析多种扫描方式的特点 (3)构造字典,对系统管理员密码进行暴力破解 2. 远程控制 (1)使用 Psexec.exe、TFTP 等工具在目标主机上安装远程控制服务器软件 r_server.exe (2)启动远程控制客户端软件,对目标主机进行远程控制 实训考核标准:学习态度30%+实训作品70% 实训项目四:桌面主机整体防御方案设计 实训学时:2学时 实训目的要求:通过实训,学生可以进行拒绝服务攻击;能进行缓冲区溢出攻击;能运用工具制作木马;能诊断计算机的安全状态;能设计桌面主机安全配置单;能鉴别不安全的上网行为。 实训内容:拒绝服务攻击;木马控制;整体安全方案方案。

网络安全实验报告

网络安全实验报告 姓名:杨瑞春 班级:自动化86 学号:08045009

实验一:网络命令操作与网络协议分析 一.实验目的: 1.熟悉网络基本命令的操作与功能。 2.熟练使用网络协议分析软件ethereal分析应用协议。 二.实验步骤: 1. 2.协议分析软件:ethereal的主要功能:设置流量过滤条件,分析网络数据包, 流重组功能,协议分析。 三.实验任务: 1.跟踪某一网站如google的路由路径 2.查看本机的MAC地址,ip地址 输入ipconfig /all 找见本地连接. Description . . .. . : SiS 900-Based PCI Fast Ethernet Adapte Physical Address.. . : 00-13-8F-07-3A-57 DHCP Enabled. . .. . : No IP Address. . . .. . : 192.168.1.5

Subnet Mask . . .. . : 255.255.255.0 Default Gateway .. . : 192.168.1.1 DNS Servers . . .. . : 61.128.128.67 192.168.1.1 Default Gateway .. . : 192.168.1.1 这项是网关.也就是路由器IP Physical Address.. . : 00-13-8F-07-3A-57 这项就是MAC地址了.

3.telnet到linux服务器,执行指定的命令

5.nc应用:telnet,绑定程序(cmd,shell等),扫描,连接等。

《网络安全技术与实践》学生用复习题

一、单项选择题: 1、目前信息安全最大的安全威胁来自于以下哪个方面(A) A. 内网安全 B. 互联网上的黑客 C. 互联网上的病毒 D. 互联网上的木马 2、WINDOWS主机推荐使用(A)格式 A、NTFS B、FA T32 C、FA T D、LINUX 3.以下哪些行为属于威胁计算机网络安全的因素:(D ) A、操作员安全配置不当而造成的安全漏洞 B、在不影响网络正常工作的情况下,进行截获、窃取、破译以获得重要机密信息 C、安装非正版软件 D、以上均是 4、FTP服务对应的端口号是(A) A) 21 B) 25 C) 80 D) 110 5、Ping使用的是( D )。 A) IP协议B) TCP协议C) UDP协议D) ICMP协议 6、信息安全就是要防止非法攻击和病毒的传播,保障电子信息的有效性,从具体的意义上来理解,需要保证哪几个方面的内容?(D) I.保密性(Confidentiality)II.完整性(Integrity) III.可用性(A vailability) IV.可控性(Controllability) A) I、II和IV B) I、II和III C) II、III和IV D) 都是 7、以下关于Dos攻击的描述中,正确的是(C ) A、以传播病毒为目的 B、以窃取受攻击系统上的机密信息为目的 C以导致受攻击系统无法处理正常用户的请求为目的D以扫描受攻击系统上的漏洞为目的8、下列选项中,防范网络监听最有效的方法是( C ) A.安装防火墙B.采用无线网络传输C.数据加密D.漏洞扫描 9、通过发送大量的欺骗性包,每个包可能被几百个主机接收到,成倍的响应涌到目标系统,占据系统所有的资源获知导致系统崩溃或挂起。这种攻击属于以下哪种拒绝服务攻击:(D)A.SYN湮没B.Teardrop C.IP地址欺骗D.Smurf 10、“进不来”“拿不走”“看不懂”“改不了”“走不脱”是网络信息安全建设的目的。其中,“拿不走”是指下面那种安全服务:(D) A.数据加密B.身份认证C.数据完整性D.访问控制 11、属于被动攻击的恶意网络行为是( B )。 A) 缓冲区溢出B) 网络监听C) 端口扫描D) IP欺骗 12、向有限的存储空间输入超长的字符串属于的攻击手段(A)。 A) 缓冲区溢出B) 运行恶意软件C) 浏览恶意代码网页D) 打开病毒附件 13、破坏网络的所有行为都应称为(A)。 A) 攻击B) 黑客C) 扫描D) 防护 14、DDoS的中文含义是(A)。 A) 分布式拒绝服务攻击B) 入侵检测系统C) 扫描工具D) 攻击工具 15、通过使用嗅探器来获取有用信息的手段属于( B )。 A) 缓冲区溢出攻击B) 网络监听攻击C) 端口扫描攻击D) IP欺骗攻击 16、某主机遭受到拒绝服务攻击后,其结果是( D )。 A) 信息不可用B) 应用程序不可用C) 阻止通信D) 以上三项都是 17、获取口令的主要方法有强制口令破解、字典猜测破解和( D )。 A) 获取口令文件B) 网络监听C) 组合破解D) 以上三种都行 18、以下可对文件进行加密的软件是( C )。 A) CA B) RSA C) PGP D) DES

计算机网络安全实训报告

网络信息安全实训 吴东华编

“计算机网络信息安全实训”是高等教育自学考试计算机网络专业(独立本科段)考试计划规定必考的一门实践课程。本课程的目的主要是帮助学生掌握计算机网络安全技术的基本原理,网络安全管理的方法和常用网络安全工具软件的使用方法,增强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本课程要在“计算机网络原理”、“网络操作系统”、“计算机网络管理”、“网络工程”、“互联网及其应用”、“计算机网络安全”课程之后开设。

实训一古典加密算法 (1) 实训二 PGP、GnnPG加密软件 (2) 实训三杀毒软件的使用 (3) 实训四个人防火墙配置 (4) 实训五常用网络服务与网络命令 (5) 实训六抓包软件 (6) 实训七端口扫描软件nmap (7) 实训八入侵检测软件Snort (8) 实训九网络安全检测评估系统—Internet Scanner 、Nessus (9) 实训十 Windows安全模板配置 (10) 实训十一数据恢复技术 (11) 实训十二系统测试软件Sandra和优化大师 (12) 参考文献 (13)

实训一古典加密算法 一、实训目的 古典数据加密的工作原理。 二、实训环境 一台安装有Windows 9X或Windows 2000/XP/NT的计算机。 三、实训内容 用一种高级语言编写程序实现对某一文件内容用恺撒加密(或维吉尼亚加密)法进行加密,然后用解密程序进行解密。 四、实训步骤 1、用一种高级语言编写程序实现对某一文件内容用恺撒加密(或维吉尼亚加密)法进行加密。 2、用解密程序对密文进行解密。 五、实训效果检测 上交加密程序、解密程序、原文(.txt文档)

网络安全技术测试题

网络安全技术测试题 学号____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_ 联系方式___________________ 1.什么是网络安全?其特征有哪些?(10’)网络安全简单地说在网络环境里的安全指的是一种能够识别和消除不安全因素的能力。安全的一般性定义也必须解决保护财产的需要,包括信息和物理设备(例如计算机本身)。安全的想法也涉及到适宜性和从属性概念。负责安全的任何一个人都必须决定谁在具体的设备上进行合适的操作,以及什么时候。当涉及到公司安全的时候什么是适宜的,在公司与公司之间是不同的,但是任何一个具有网络的公司都必需具有一个解决适宜性、从属性和物理安全问题的安全政策。 网络安全应具有以下四个方面的特征: 保密性:信息不泄露给非授权用户、实体或过程,或供其利用的特性。 完整性:数据未经授权不能进行改变的特性。即信息在存储或传输过程中保持不被修改、不被破坏和丢失的特性。 可用性:可被授权实体访问并按需求使用的特性。即当需要时能否存取所需的信息。例如网络环境下拒绝服务、破坏网络和有关系统的正常运行等都属于对可用性的攻击; 可控性:对信息的传播及内容具有控制能力。 2. TCP协议存在哪些典型的安全漏洞?如何应对这些漏洞?(10’)造成操作系统漏洞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协议本身的缺陷给系统带来的攻击点。网 络协议是计算机之间为了互联共同遵守的规则。目前的互联网络所采用的主流协议TCP/IP,由于在其设计初期人们过分强调其开发性和便利性,没有仔细考虑其安全性,因此很多的网络协议都存在严重的安全漏洞,给Internet留下了许多安全隐患。另外,有些网络协议缺陷造成的安全漏洞还会被黑客直接用来攻击受害者系统。本文就TCP/IP协议自身所存在的安全问题和协议守护进程进行了详细讨论,指出针对这些安全隐患的攻击。 TCP协议的安全问题 TCP使用三次握手机制来建立一条连接,握手的第一个报文为SYN包;第二个报文为SYN/ACK 包,表明它应答第一个SYN包同时继续握手的过程;第三个报文仅仅是一个应答,表示为ACK包。若A放为连接方,B为响应方,其间可能的威胁有: 1. 攻击者监听B方发出的SYN/ACK报文。 2. 攻击者向B方发送RST包,接着发送SYN包,假冒A方发起新的连接。 3. B方响应新连接,并发送连接响应报文SYN/ACK。

计算机网络安全技术试题全(附答案解析)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 《计算机网络安全》试卷 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 1分,共30 分) 在下列每小题的四个备选答案中选出一个正确的答案,并将其字母标号填入题干的括号内。 1. 非法接收者在截获密文后试图从中分析出明文的过程称为( A ) A. 破译 B. 解密 C. 加密 D. 攻击 2. 以下有关软件加密和硬件加密的比较,不正确的是( B ) A. 硬件加密对用户是透明的,而软件加密需要在操作系统或软件中写入加密程序 B. 硬件加密的兼容性比软件加密好 C. 硬件加密的安全性比软件加密好 D. 硬件加密的速度比软件加密快 3. 下面有关3DES的数学描述,正确的是( B ) A. C=E(E(E(P, K1), K1), K1) B. C=E(D(E(P, K1), K2), K1) C. C=E(D(E(P, K1), K1), K1) D. C=D(E(D(P, K1), K2), K1) 4. PKI无法实现( D ) A. 身份认证 B. 数据的完整性 C. 数据的机密性 D. 权限分配 5. CA的主要功能为( D ) A. 确认用户的身份 B. 为用户提供证书的申请、下载、查询、注销和恢复等操作 C. 定义了密码系统的使用方法和原则 D. 负责发放和管理数字证书 6. 数字证书不包含( B ) A. 颁发机构的名称 B. 证书持有者的私有密钥信息 C. 证书的有效期 D. CA签发证书时所使用的签名算法 7. “在因特网上没有人知道对方是一个人还是一条狗”这个故事最能说明( A ) A. 身份认证的重要性和迫切性 B. 网络上所有的活动都是不可见的 C. 网络应用中存在不严肃性 D. 计算机网络是一个虚拟的世界 8. 以下认证方式中,最为安全的是( D ) A. 用户名+密码 B. 卡+密钥 C. 用户名+密码+验证码 D. 卡+指纹 9. 将通过在别人丢弃的废旧硬盘、U盘等介质中获取他人有用信息的行为称为( D ) A. 社会工程学 B. 搭线窃听 C. 窥探 D. 垃圾搜索 10. ARP欺骗的实质是( A ) A. 提供虚拟的MAC与IP地址的组合 B. 让其他计算机知道自己的存在 C. 窃取用户在网络中传输的数据 D. 扰乱网络的正常运行 11. TCP SYN泛洪攻击的原理是利用了( A ) A. TCP三次握手过程 B. TCP面向流的工作机制 C. TCP数据传输中的窗口技术 D. TCP连接终止时的FIN报文 12. DNSSEC中并未采用(C )

网络安全实验报告

信息与科学技术学院学生上机实验报告 课程名称:计算机网络安全 开课学期:2015——2016学年 开课班级:2013级网络工程(2)班 教师姓名:孙老师 学生姓名:罗志祥 学生学号:37 实验一、信息收集及扫描工具的使用 【实验目的】 1、掌握利用注册信息和基本命令实现信息收集 2、掌握结构探测的基本方法 3、掌握X-SCAN的使用方法 【实验步骤】 一、获取以及的基本信息 1.利用ping 和nslookup获取IP地址(得到服务器的名称及地址) 2.利用来获取信息 二、使用工具获取到达的结构信息 三、获取局域网内主机IP的资源信息 -a IP 获得主机名;

-a IP 获得所在域以及其他信息; view IP 获得共享资源; a IP 获得所在域以及其他信息; 四、使用X-SCAN扫描局域网内主机IP; 1.设置扫描参数的地址范围; 2.在扫描模块中设置要扫描的项目; 3.设置并发扫描参数; 4.扫描跳过没有响应的主机; 5.设置要扫描的端口级检测端口; 6.开始扫描并查看扫描报告; 实验二、IPC$入侵的防护 【实验目的】 ?掌握IPC$连接的防护手段 ?了解利用IPC$连接进行远程文件操作的方法 ?了解利用IPC$连接入侵主机的方法 【实验步骤】 一:IPC$ 连接的建立与断开 通过IPC$ 连接远程主机的条件是已获得目标主机管理员的账号和密码。 1.单击“开始”-----“运行”,在“运行”对话框中输入“cmd”

1.建立IPC$连接,键入命令 net use 123 / user:administrator 2.映射网络驱动器,使用命令: net use y: 1.映射成功后,打开“我的电脑”,会发现多了一个y盘,该磁盘即为目标主机的C盘 1.在该磁盘中的操作就像对本地磁盘操作一 1.断开连接,键入 net use * /del 命令,断开所有的连接 1.通过命令 net use 可以删除指定目标IP 的IPC$ 连接。 ?建立后门账号 1.编写BAT文件,内容与文件名如下,格式改为:.bat 1.与目标主机建立IPC$连接 2.复制文件到目标主机。(或映射驱动器后直接将放入目标主机的C 盘中) 1.通过计划任务使远程主机执行文件,键入命令:net time ,查看目标主机的时间。 1.如图,目标主机的系统时间为13:4513:52 c:\ ,然后断开IPC$连接。 1.验证账号是否成功建立。等一段时间后,估计远程主机已经执行了文件,通过建立IPC$连接来验证是否成功建立“sysback”账号:建立IPC$连接,键入命令 net use 123 /user:sysback 1.若连接成功,说明管理员账号“sysback”已经成功建立连接。

《计算机网络安全技术》试题

《计算机网络安全技术》期中考试试卷 一、填空题(每空1分,共15分) 1、网络安全的结构层次包括:物理安全、 和 。 2、 ,是计算机网络面临的最大威胁。 3、网络安全需求分析的基本原则是: 、依据标准、分层分析、结合实际。 4、信息网络安全风险分析要本着 、多角度的原则。 5、UNIX 和Windows NT 操作系统能够达到 安全级别。 6、一般情况下,机密性机构的可见性要比公益性机构的可见性 (填高或低)。 7、从特征上看,网络安全包括 、 、可用性、可控性、可审查性等五个基本要素。 8、域名系统DNS 用于主机名与 之间的解析。 9、操作系统的安全控制方法主要有隔离控制和 。 10、在网络应用中一般采用硬件加密和 两种加密形式。 11、 是访问控制的重要内容,通过它鉴别合法用户和非法用 户,从而有效地阻止非法用户访问系统。 12、通过硬件实现网络数据加密的方法有三种:链路加密、 和端 对端加密。 13、制定OSI/RM 的国际标准化组织是 。 二、选择题(每题1分,共25分) 答题卡 1、在网络信息安全模型中,( )是安全的基石,它是建立安全管理的标准和方法。 A 、政策,法律,法规 B 、授权 C 、加密 D 、审计与监控 2、美国国防部在他们公布的可信计算机系统评价标准中,将计算机系统的安全级别分为4类7个安全级别,其中描述不正确的是( )。 A 、A 类的安全级别比B 类的高 B 、C1类的安全级别比C2类的高 C 、随着安全级别的提高,系统的可恢复性就越高 D 、随着安全级别的提高,系统的可信度就越高 3、按照可信计算机评估标准,安全等级满足C2级要求的操作系统是( )。 A 、DOS B 、Windows 98 C 、Windows NT D 、Apple 的Macintosh System 7.1 4、下列不属于流行局域网的是( )。 A 、以太网 B 、令牌环网 C 、FDDI D 、ATM 5、IP 地址的主要类型有5种,每类地址都是由( )组成。 A 、48位6字节 B 、48位8字节 C 、32位8字节 D 、32位4字节 6、DES 是对称密钥加密算法,( )是非对称密钥加密算法。 A 、RSA B 、IDEA C 、HASH D 、MD5 7、加密算法若按密钥的类型划分,可以分为( )。 A 、公开密钥加密算法和对称密钥加密算法 B 、公开密钥加密算法和分组密码算法 C 、序列密码和分组密码 D 、序列密码和公开密钥加密算法 ---------------------------密 ------------ 封 ------------ 线------------ 内 ------------不-------------得--------------答---------------题-------------------

网络安全基础教程及实训答案

网络安全复习题 一.单项选择题 1.在短时间内向网络中的某台服务器发送大量无效连接请求,导致合法用户暂时无法访问服务器的攻击 行为是破坏了()。A.XX性B.完整性C.可用性D.可控性 2.数据完整性指的是() A 保护网络中各系统之间交换的数据,防止因数据被截获而造成泄密 B 提供连接实体身份的鉴别 C防止非法实体对用户的主动攻击,保证数据接受方收到的信息与发送方发送的信息完全一致 D 确保数据数据是由合法实体发出的 3.以下算法中属于非对称算法的是() A DES B RSA算法 C IDEA D 三重DES 4.在混合加密方式下,真正用来加解密通信过程中所传输数据(明文)的密钥是() A 非对称算法的公钥 B对称算法的密钥 C 非对称算法的私钥 D CA中心的公钥 5.有意避开系统访问控制机制,对网络设备及资源进行非正常使用属于()。A.破环数据完整性 B.非授权访问C.信息泄漏D.拒绝服务攻击 6.主机网络安全系统不能()。A 结合网络访问的网络特性和操作系统特性B 根据网络访问发生的时 间、地点和行为决定是否允许访问继续进行C 对于同一用户在不同场所赋予不同的权限D.保证绝对的安全 7.在Windows Server 2003中“密码最长使用期限”策略设置的含义是( )。A.用户更改密码之前可以使 用该密码的时间B.用户更改密码之后可以使用该密码的时间C.用户可以使用密码的最长时间D.用户可以更改密码的最长时间 8.防火墙通常被比喻为网络安全的大门,但它不能() A 阻止基于IPXX的攻击B阻止非信任地址的访问C鉴别什么样的数据包可以进出企业内部网D阻止 病毒入侵 9.黑客利用IP地址进行攻击的方法有:() A IP欺骗 B 解密 C 窃取口令 D 发送病毒 10.防止用户被冒名所欺骗的方法是:() A对信息源发方进行身份验证 B 进行数据加密 C 对访问网络的流量进行过滤和保护 D 采用防火墙 11.防火墙技术指标中不包括( )。A 并发连接数 B 吞吐量C 接口数量 D 硬盘容量 12.屏蔽路由器型防火墙采用的技术是基于:() A 数据包过滤技术

(安全生产)网络安全实训指导书

常州轻工职业技术学院 实践指导书 实践项目网络安全技术实训 指导教师胡江 班级 学年学期

实践指导书 实训一嗅探器的窃听与防范 一、实训目的和要求 通过练习使用Netmon嗅探器捕获网络中用户登录信息;理解嗅探器工作的原理及其实施过程;掌握防范网络窃听的措施。 二、实训环境 (1)局域网 (2)Netmon (3)Web服务器 三、原理 1、什么是嗅探器,网络嗅探工作原理sniffer 嗅探器可被理解为一种安装在计算机上的窃听设备。它可以用来窃听计算机在网络上所产生的众多的信息。 在使用集线器的以太网中,数据的传输是基于“共享”原理的,所有的同一网段范围内的计算机共同接收同样的数据包。这意味着计算机之间的通信都是透明的。网卡工作在正常模式时将屏蔽掉和自己无关的网络信息。事实上是忽略掉了与自身MAC地址不符合的信息。嗅探程序则是利用以太网的特点,将设备网卡设置为“混杂模式”,从而能够接受到整个以太网内的网络数据信息了。 在使用交换机的以太网中,Sniffer是利用arp欺骗的所谓中间介入攻击的技术,诱骗网络上的工作站先把数据包传到Sniffer所在的网卡,再传给目标工作站。 2、什么是VPN? VPN(Virtual Private Network,虚拟专用网)是近年来随着Internet的广泛应用而迅速发展起来的一种新技术,实现在公用网络上构建私人专用网络。“虚拟”主要是指这种网络是一种逻辑上的网络。 3、什么是IPSec协议,它又哪些协议组成 IPSec是一个第三层VPN协议标准,它支持信息通过IP公网的安全传输。IPSec可有效保护IP数据报的安全,所采取的具体保护形式包括:访问控制、数据源验证、无连接数据的完整性验证、数据内容的机密性保护、抗重放保护等。 IPSec主要由AH(认证头)协议、ESP(封装安全载荷)协议及负责密钥管理的IKE(因特网密钥交换)协议组成,各协议之间的关系如图所示。 四、实验内容和步骤

算机网络安全技术》模拟试题1

《计算机网络安全技术》模拟试题1 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30分) 1.狭义上说的信息安全,只是从( )自然科学的角度介绍信息安全的研究内容。A. 心理学 B. 社会科学 C. 工程学 D. 自然科学 2.( )服务的一个典型例子是用一种一致选定的标准方法对数据进行编码。。 A. 表示层 B. 网络层 C. TCP层 D. 物理层 3.( )就是应用程序的执行实例(或称一个执行程序),是程序动态的描述。 A. 线程 B. 程序 C. 进程 D. 堆栈 4.( )就是通过各种途径对所要攻击的目标进行多方面的了解(包括任何可得到的蛛丝马迹,但要确保信息的准确),确定攻击的时间和地点。 A. 扫描 B. 入侵 C. 踩点 D. 监听 5.SYN风暴属于( )攻击。 A. 拒绝服务攻击 B. 缓冲区溢出攻击 C. 操作系统漏洞攻击 D. 社会工程学攻击 6.网络后门的功能是( )。 A. 保持对目标主机长久控制 B. 防止管理员密码丢失 C. 为定期维护主机 D. 为了防止主机被非法入侵 7.计算机系统安全很多问题的根源都来自于( )。 A. 利用操作系统脆弱性 B. 利用系统后门 C. 利用邮件系统的脆弱性 D. 利用缓冲区溢出的脆弱性 8.( )是一套可以免费使用和自由传播的类UNIX操作系统,主要用于基于Intel x86系列CPU的计算机上。 A. Solaris B. Linux C. XENIX D. FreeBSD 9.PGP加密技术是一个基于( )体系的邮件加密软件。 A. RSA公钥加密 B. DES对称密钥 C. MD5数字签名 D. MD5加密

10.仅设立防火墙系统,而没有( ),防火墙就形同虚设。 A. 管理员 B. 安全操作系统 C. 安全策略 D. 防毒系统 二、多项选择题(每小题4分,共20分) 1.信息安全的目标CIA指的是( )。 A. 机密性 B. 完整性 C. 可靠性 D. 可用性 2.OSI层的安全技术来考虑安全模型( )。 A. 物理层 B. 数据链路层 C. 网络层、传输层、会话层 D. 表示层、应用层 3.入侵检测的内容主要包括: ( )。 A.独占资源、恶意使用 B.试图闯入和成功闯入、冒充其他用户 C.安全审计 D.规范安全策略、合法用户的泄漏 4.公开密钥基础设施(PKI)由以下部分组成:( )。 A.认证中心;登记中心B.质检中心 C.咨询服务D.证书持有者;用户、证书库 5.计算机病毒是指能够()的一组计算机指令或者程序代码。 A.破坏计算机功能 B.毁坏计算机数据 C.自我复制D.危害计算机操作人员健康 三、填空题(每空2分,共10分) 1.TCG目的是在计算和通信系统中广泛使用基于硬件安全模块支持下的___________,以提高整体的安全性。 2.___________的主要功能是完成网络中主机间的报文传输,在广域网中,这包括产生从源端到目的端的路由。

网络信息安全技术实验的指南

网络信息安全技术实验指导书

科技大学电子信息学院2010-3-28

前言 课程名称:网络安全/信息安全技术 适用对象:通信专业/计算机专业 学时学分:1、课时共32学时,2学分,其中实验时数8学时。 2、课时共48学时,3学分,其中实验时数10学时。 在飞速发展的网络时代,特别是电子商务时代,信息安全(特别是网络安全)越来越表现出其重要性,研究和学习信息安全知识,并掌握相应主流技术迫在眉睫。信息安全的容涉及信息安全的基本理论框架,包括网络安全框架、对称密码技术、公开钥密码技术、HASH 函数、MAC 函数等基本密码学理论,同时也涉及到更高层的基于密码技术的安全协议分析和应用,也兼顾网络入侵、恶意软件、防火墙等网络安全技术。 信息安全技术作为一门综合性科目,要求学生应具备较全面较扎实的理论基础,课程基础涉及围广,课程理论相对比较抽象和繁杂,因而同学们在学习中会有一定难度。为了使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紧密结合,注重学生的理解和动手能力培养,我们安排了信息安全系列实验容来配合教学环节,希望同学们能认真独立的完成实验容,增进对课程容的理解,提高自己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提高自己独立思考解决问题的能力。 本实验采用了一些信息安全方面开放源码的较成熟的软件包和部分商业化并可用于教学目的的软件产品作为试验的基本平台,这有利于同学们能够充分利用因特网进行更多的试验容的收集和进一步研究的展开,充分利用网络信息安全相关资源,将更有助于本实验容的良好完成。 根据教学大纲的要求以及现有实验设备条件,对本课程的实验部分安排了12学时的上机操作,具体分为5次进行,其安排如下: 实验一:密码学算法应用 实验二:网络扫描与侦听 实验三:远程控制与威胁分析 实验四:PGP软件应用 实验五:操作系统安全配置 实验六:入侵检测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