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场工程冬、雨季施工方案

梁场工程冬、雨季施工方案
梁场工程冬、雨季施工方案

梁场工程冬、雨季施工方案

第一节冬季施工方案

一、冬施施工总体方案

根据天津市西青区往年气温统计,冬季最低气温主要在2~-8℃间,梁场冬施施工采取遮盖、封闭、电锅炉蒸气养护等方法改变箱梁生产的小环境温度,使原材料、混凝土拌制、输送,钢筋对焊加工、箱梁混凝土灌注、养护、压浆、封锚均在5~15℃的小环境下进行施工,以保证箱梁生产质量。为此梁场采取积极有效措施对上述主要工序的实施进行全过程的加热和保温,确保得到较好的施工环境温度,使搅拌混凝土温度高于10℃、入模温度高于5℃,压浆浆体温度大于5℃。

总体冬施施工方案:制梁场制梁区共设置2台48kw蒸汽锅炉。箱梁预制区域采取蒸汽锅炉提供蒸汽、移动式蒸养棚覆盖整个梁体,通蒸汽进行养护,完成砼浇筑、张拉、压浆、封端等工序。

二、预制梁蒸养系统

本项目预制梁共有制梁台座52个,制梁台座长30-40m不等,宽0.91m,高出地面0.4m。梁场的蒸养系统由:供热系统、移动式蒸养棚系统。

供热系统:由两台电锅炉提供蒸汽,电锅炉功率为48kw,额定蒸发量63kg/h,蒸汽压力为0.7MPa,蒸汽温度170℃。蒸汽管道分为主管道和蒸汽支管道,蒸汽支管道用外径20mm的无缝钢管,管道上打有小气孔,气孔每米一个,孔径5mm,每片梁板两侧各布置两道蒸汽支管道。主管道是用50mm的无缝钢管,沿预制梁场内排水沟布设。主管道、支管道需用保温材料进行包裹,减少散热,避免将人烫伤。

移动式蒸养棚系统:用Φ16钢筋焊接宽3.0m,高2.1m的钢筋架子,钢筋架子间距为100cm,钢筋架子覆盖保温帆布对梁板进行封闭保温,保温帆布下边沿用钢管、钢筋等压紧,防止透风。暖棚采用通长搭设将整个梁板密封,其尺寸应符合梁板的尺寸要求。

三、预制箱梁蒸汽养护及后期养生

1.在梁体混凝土浇注完毕后应立即用养护棚将其封闭,通过预通蒸汽的方法保证静停期间棚温不低于5℃,灌筑完4h后方可升温,静停时在棚内温度较低情况下可适当延长静停时间至6个小时。

2.冬期预制箱梁混凝土蒸汽养护分静停、升温、恒温、降温四个阶段。蒸养棚包裹严密不透风,顶棚就位准确、对齐,误差不得大于3cm;端棚就位后将两端预留保温帆布帘子翻到端棚外侧,防止冷风侵入和蒸汽流失。

静停阶段:保持棚温不低于5℃,蒸汽养护的混凝土在浇筑4-6h后开始加温。

升温阶段:缓慢升温、高湿低温,升温控制在3-4h,前2h升温速率控制在6~8℃,以后升温速度不得大于每小时10℃。避免升温过快引起混凝土产生温度裂纹,导致混凝土发生较大膨胀。

恒温阶段:养护温度不超过80℃,保持梁体纵横断面内上下内外的恒温温度基本一致,降低局部热冲击对梁体的损害。恒温时间一般控制在48h。

降温阶段:缓慢停汽,均匀降温。速度不得大于每小时10℃,拆模时梁体表面温度与环境温度之差不得大于15℃。

蒸汽养护时间不少于7天。

3.蒸汽养护结束并接到通知后方可松内模,端棚及顶棚等接到通知后才可以移到别处。拆除内模宜选择中午或下午两点外界温度较高的时候,拆除内模时先揭开一端保温帆布帘子,内模抽出后立即将帘子放下并固定,以免夜间温度过低,使梁体出现温差裂纹。

四、施工准备

(一)施工准备及时间

1.施工准备

(1)冬季施工前,结合工程进度安排,组织有关人员学习冬季施工现场准备方案和各分项工程在不同的冬期施工阶段中的施工方法和技术措施,并进行论证,确保措施可靠、合理、节能降耗。

(2)组织施工人员学习有关冬季施工技术、施工规范,掌握具体施工方法和措施。测温人员还要掌握各种测温方法,深刻理解测温的意义和测温数据的重要性。

(3)编制冬季施工设备、材料计划,保证设备、材料按时进场。

(4)施工时及时掌握天气预报的气象变化趋势及动态,以利于安排施工,做好预防准备工作。

(5)根据当地气温资料进行冬季施工方案设计和保温加温设计。

(6)冬季管路保温防寒措施

为了防止冬季供水管线冻坏,影响供水,冬季水池覆盖保温材料,供水管线一律埋在冻结线以下,确保冬季施工要求。排水管线埋设在冻结线以下,洞内排水管线采取保温措施,出水口选在背风、向阳及有较陡的跌水处。

(7)机械设备的冬季养护措施

冬季施工使用的各种机械应全面检查,更换各种润滑系统用油及燃料,对有问题的机械设备及时修理,不得带故障运转。机械在使用前应首先检查传动系统,无冻结情况后方可启动,非专职机电人员严禁动用机械设备。

2.施工时间

冬施施工的起止日期为:当冬天到来时,如连续三天的日平均气温稳定在5℃以下,则此3d的第一天为进入冬施施工的初日,当气温转暖时,最后一个3d?的日平均气温稳定在5°C以上,则此3d的最后一天为冬施施工的终日。(日平均气温是1d内6时、14时及21时3次室外气温观测结果的平均值,这是在地面以上1.5m处,并远离热源的地方测得)(二)拌合站冬季施工措施

1.拌合用水的措施,采用水蒸气将水加热,把水加热到计算好的温度后再进入拌合机。

2.骨料保温措施,在冬季施工期间优先采用加热水,如果混凝土达不到要求的出机温度,其次再考虑加热骨料的方法,砂石料达到5℃即可保证混凝土的出机温度,所以粗细骨料采用保温措施为主。粗细骨料仓采用彩钢板全封闭,然后在料仓内用火炉来保持仓内的温度。

3.输送带的保温,采用将输送带覆盖并加碘钨灯的方法来保证输送带的温度。骨料仓在混凝土生产完毕之后清空料仓,防止细骨料冻结。

为保证混凝土强度顺利增长,冬季施工时将拌合水加热。原材料加热时应注意下列事项:(1)对水加热,如水加热至规定最高温度60℃,并严禁将水泥和外加剂加热。

(2)为防止水泥“假凝”,水及骨料的加热最高温度为水60℃,不得与60℃以上的水搅拌混凝土。水泥不得与热水直接接触,投料顺序为:先投入骨料和加热的水搅拌均匀,然后再投入水泥、掺合料和外加剂。同时应将混凝土搅拌时间比常温延长50%,为确保冬季施工混凝土的和易性和流动性,混凝土搅拌时间应控制在3min至4min。为了提高混凝土的入模温度,要求混凝土的出机温度达到10℃以上,尤其要适当提高混凝土的施工现场的入模温度,应控制在5℃以上,并充分利用预加热量和水泥的水化热量,使混凝土强度在达到抗冻临界强度之前保持在5℃以上,不受冻害。

(三)混凝土的浇注

1.浇筑时间选择在白天的9:00-16:00浇筑混凝土。

2.当环境温度低于-10℃时,不进行混凝土施工。

3.浇筑前,应清除模板及钢筋上的冰雪和圬垢,并通蒸汽对模板进行加热。

4.对于混凝土的拌制、运输、浇注及蒸汽养护应严格控制温度,认真做好各阶段测温工作,如发现混凝土温度下降或遇寒流袭击,应立即采取补加保温层或人工加热,以防止混凝土受冻。混凝土温度控制由专业工程师监控。

(四)混凝土的运输

为减少混凝土的热量损失,运输混凝土的时间尽量缩短,并将罐车用保温套包裹。要求混凝土入模温度不得低于5℃宜大于10℃,开始养护时的温度不得低于5℃。

(五)混凝土各阶段的温度检测与质量检查措施

1.测温仪器:外界气温和混凝土内气温均用自动温度计记录仪观测,混凝土出罐、入模温度、箱梁内各观测点派专人测试温度,并用温度计测量每车混凝土入模温度。

2.外界气温测定时间:工地环境气温每昼夜定时、定点观测3次,分别在每天6时、14时、和21时3个时间进行记录。

3.观测箱梁温度观测点布置:在箱梁两端各设1个,顶板混凝土面1个,翼板、腹板、内模模板1个,箱内、蒸养罩内、外界环境各1个,共计9个,对测温孔应编号并绘图,做好记录。箱内各观测点,自混凝土浇筑完毕时间算起,蒸汽养护期间每4小时检测一次混凝土温度,并随时记录。

4.当发现温度发生异常变化时,立即向蒸养负责人汇报,以便及时采取措施。

(六)冬期钢筋加工技术要求及预应力张拉施工

⑴钢筋弯制、电弧焊接必须在能遮挡风雪的工作棚内进行,当必须在室外进行时,环境最低温度不低于-15℃,并应采取防雪挡风措施,减少焊件温度差,焊接后的接头严禁立即接触冰雪。

⑵预制箱梁预应力钢筋终张拉必须保证混凝土强度和弹性模量达到设计值的100%。预应力钢束张拉应安排在白天。

⑶预应力管道压浆先用高压风将管段内吹干净,管道内不得存水,压浆必须在蒸养棚内进行。

⑷钢筋冷拉、弯制、焊接等作业应尽量安排在白天进行,以免钢筋受到损害。

五、冬季施工的其它注意事项和防火措施

1.对各种防寒设备和材料准备齐全。

2.编制冬期施工技术方案及技术措施,并向工程队有关人员进行技术交底和培训。

3.建立气温观测组,及时收集、了解气温变化情况,特别是掌握住寒流、大风降温信息,及时预报并记录气象变化,使混凝土浇注尽量避开寒流等低温天气。

4.加强防火措施,并配置适量的灭火器材等消防设备,在棚内禁止吸烟和明火作业。施工要做好防火、灭火的准备,工地内严禁烤火。电焊时采取必要措施,对电焊火花要加以防护。

5.冬期施工人员做好人身防寒和防护,如戴手套、穿防寒服等。浇注混凝土前应扫净模板内和钢筋上的污物和冰雪,桥梁施工在高空条件下进行,因此按有关高空作业规程,完善防滑、护栏,安全网等设备,走道上打扫干净,确保施工人员安全。

6.设专人值班,负责安全、防火监督,项目部安全部门定时查岗。

7. 锅炉工经过培训、持证上岗。

8.生火前,检查个阀门水管、汽管、压力表、安全阀、水位表、排气阀等是否处在完好状态。

9.锅炉用水经软化处理,并保持清洁,不含油脂。

10.水位表的玻璃管外装置坚固的防护罩,外部保持清洁。每班冲洗一次,察看水位表面的水面是否能迅速上升或下降。如在运行时看见水位表内有水面呆滞不跳动,立即查明原因,防止形成假水位。

11.锅炉上的安全阀,不得任意调节。当压力表到达许可工作压力80%以上时,使用安全阀排气一次。严禁将阀杆缚住或嵌住。

12.锅炉升压后,检查气阀是否灵敏,并经常注意水位,使其保持在水位表2/3的位置。

第二节雨季施工方案

一、雨季施工作业组织

梁场主要为制梁工程,梁体混凝土的浇灌为工程施工的主要项目,雨季对混凝土的施工有较大的影响,为保证雨季期间梁体混凝土的正常施工和确保梁体混凝土的施工质量,雨季期间按以下方式组织施工:

(1)制梁场成立雨季施工领导小组,由项目经理任组长,副经理、总工程师任副组长,施工现场管理人员及技术人员任组员。雨季施工期间,由雨季施工领导小组对雨季施工作出具体布署,针对雨季天气的特点,制定雨季施工作业计划,对雨季施工做出合理安排。

(2)雨季期间指派专员负责气象工作,通过各种渠道,尽可能准确地向雨季施工领导小组提供天气预测预报,从而做出相应的施工决策。

(3)雨季期间,根据施工的需要制定雨具采购计划,由物机部门负责采购,准备充足的防雨物品。防雨雨具包括雨衣、雨裤、雨鞋、塑料防雨布等,另应配置足量的抽水机以排除积水。

(4)雨季来临前,做好雨季施工的各项准备工作。在生产及生活房屋、施工场地、材料堆施场地的四周修建排水沟,以保持排水畅通;材料堆放场搭设防雨棚,各种材料堆放时应用支架托起,不能直接置于地面,防止雨水侵蚀造成材料质量下降和变质。

二、雨季施工方案

雨季期间,针对当地雨季天气的特点编制雨季施工组织方案,原则上雨季期间对总体施工方案中的作业计划不作调整。若由于客观原因,雨季期间完成任务落后于计划时,则对整体计划作适当的调整,并通过增加设备、加大投入等措施在最短的时间内赶上。雨季期间,采取以下施工方案:

(1)遇大风、大雨、中雨、暴风雨等天气时均停止施工,待雨过后立即组织施工;小雨天气可以安排制梁工程的施工。在梁体砼施工时,砼搅拌站及制梁区搭设临时防雨棚,保证混凝土在拌和及浇灌过程中不受雨水的冲蚀。

(2)雨季期间,适当增加生产员工,添置各种雨具,建立雨季施工专项基金,加强防洪、防涝工作,确保施工顺利进行。

相关主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