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硬币(中华人民共和国流通金属币品鉴)

中国硬币(中华人民共和国流通金属币品鉴)
中国硬币(中华人民共和国流通金属币品鉴)

中国硬币(中华人民共和国流通金属币品鉴)中国硬币(中华人民共和国流通金属币品鉴)

第一套金属流通币

1953年,中国人民银行决定筹备发行流通货币,1955年开始铸造,于1957年12月1日正式发行,这套流通货币被人们称为新中国第一套流通金属币,属于第二套人民币范畴。

这套硬币共计有三种面值,分别为壹分、贰分、伍分。呈圆形,边有齿,材质为铝镁合金。正面图案均为国名和国徽,背面图案均为麦穗,面值和发行年份组成。1965年至1970年间,因国内文化大革命的特殊情况,三种铝分币均停止生产和发行。硬分币根据市场流通需要而发行,并不是每一年份都有,有的年代只发行一种或二种。

新中国硬币开门币(币面时间与铸造时间、发行时间均不一致的货币):1955年,中国人民银行开始生产年号为1955年的铝质流通货币,1957年发行,这是新中国流通金属币的开门币。在中国历史进程中,起承上启下、开拓新局的历史意义,经济、文化意义重大,决定了其收藏意义非同凡响。

新中国最小货币单位:壹分、贰分、伍分,都是银白色,圆形,正面图案中部是国徽,国徽上方有“中华人民共和国”字样,背面图案中部分别是“壹分”、“贰分”、“伍分”两字,字的周围是麦穗图案,上方分别有阿拉伯数字“1”、“2”、“5”,下方有铸造年号,边都有直齿。壹分币直径18毫米,质量0.67克,边厚1.35毫米,丝齿101个;贰分币直径21毫米,质量1.08克,边厚1.60毫米,丝齿115个;伍分直径24毫米,质量1.60克,边厚1.80毫米,丝齿123个.

第一套金属流通币——硬分币壹分

1分硬币铸造年号起始于1955年,材质为铝铜合金,颜色银白。圆形,直径18毫米,厚度1.3毫米,重量0.67克。正面中部为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徽,上部环有“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名。背面中部为“壹分”二字,周围是麦穗图案,上部为阿拉伯数字“1”,下部为铸造年号。侧边缘为连续丝齿。

按铸造年号统计,至今共发行的币种:1955、1956、1957、1958、1959、1962、1963、1964、1971、1972、1973、1974、1975、1976、1977、1978、1979、1980、1981、1982、1983、1984、1985、1986、1987、1991、1992、1993、1994、1995、

1996、1997、1998、1999、2000、2005、2006、2007、2008、2009、2010、2011。其中1981、1993、1994、1995、1996、1997、1998、1999、2000的壹分硬币,不参与市场流通,专供对外交流用。

硬分币根据市场货币流通需要而发行,并不是每一年份都有,特别是1965—1970年间没有硬分币发行:

第一套金属流通币——新世纪硬分币

2004年年底时,中国人民银行下达了回复生产1分硬币的指示,上海造币厂重新启用了多台老式压印机,于2005年5月中旬正式投产,2005年11月完成铸造任务。继2005年1分硬币铸行后,2006、2007、2008、2009、2010、2011都铸行了1分硬币,它的制作成本远超于面值,意义也早超越货币面值本身的意义。

第一套金属流通币——硬分币贰分

2分硬币无1955年版,最早铸造年号为1956年,故单称2分硬币为1956年版2分硬币。2分硬币的材质为铝合金,颜色为银白色,圆形,直径21mm,厚度1.60mm,重量1.08g。正面中部为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徽,上部环有“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名。背面中部为“贰分”二字,周围是麦穗图案,上部为阿拉伯数字“2”,下部为铸造年号。侧边缘为连续丝齿115个。

按铸造年号统计,至今共发行的币种:1956、1959、1960、1961、1962、1963、1964、1965、1976、1977、1978、1979、1980、1981、1982、1983、1984、1985、1986、1987、1988、1989、1990、1991、1992、1993、1994、1995、1996、1997、1998、19991、2000。

其中1980、1993、1994、1995、1996、1997、1998、1999、2000的贰分硬币,不参与市场流通,专供对外交流使用。

第一套金属流通币——硬分币的铸造

我国的硬分币铸造是在前苏联专家帮助下进行的,涉及建厂、制版、铸造等各个环节。硬分币之所以选定铝合金材料,是因为当时的铜矿资源还不丰富。铝材较软,在铝合金中稍加些铜金属元素,是经过上海冶金研究所专家李林等专家专门研究后提出的。该合金成分后来经冶金部的苏联专家丘巴诺夫在北京会同印制管理局及两家造币厂有关领导研究后,改为含低量镁的防锈铝合金。不久,苏联的造币研究专家符?安?郭洛文来到上海造币厂,经他提议及试验,又换为采用

五号防锈铝合金。

大多数硬分币是沈阳造币厂制版并铸造,相对于老厂沈阳厂,1972年才开始制版硬分币的上海造币厂,自主研发和铸造的70、80年代分币,较同期的沈阳造币厂老版更精细、美观、耐用、易于保存。

第一套金属流通币——硬分币伍分

5分硬币的材质为铝镁合金,颜色为银白色,圆形,直径24mm,厚度1.80mm,重量1.60g。正面中部为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徽,上部环有“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名。背面中部为“伍分”二字,周围是麦穗图案,上部为阿拉伯数字“5”,下部为铸造年号。侧边缘为连续丝齿123个。

按铸造年号统计,至今共发行的币种:1955、1956、1957、1974、1976、1979、1980、1981、1982、1983、1984、1985、1986、1987、1988、1989、1990、1991、1992、1993、1994、1995、1996、1997、1998、1999、2000。其中1979、1980、1981、1993、1994、1995、1996、1997、1998、1999、2000的伍分硬币,不参与市场流通,专供对外交流使用。

伍分硬币的差异化品种

1955年5分,有别于后面其它年号不同之处在于它的制作材质是铝铜合金,而其它年号采用的是铝镁合金。正因为1955年5分铝铜合金的特性,极容易氧化破损,使得保存下来的1955年5分硬币完品相对稀缺。

1956年5分,分为大五星为代表的粗体和相对量少的小五星为代表的细体。

1974年、1976年、1982年、1984年5分,上海厂自主研发的五分硬币,新品有如银色琥珀般美观大气、抛光圆润,外表面程亮但不露锋芒。

这些精细之处,虽然不如纪年价值那么有影响力,但在收藏的不断深入中,必将会增加不少附加价值。

第二套金属流通币

人民币第二套金属流通币属于第三套人民币的范畴。1979年6月15日中国人民银行总行指令沈阳造币厂设计试铸新中国第二套流通货币,同年12月6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正式批准投产发行。中国人民银行于1980年始陆续发行,因其一元币图案为万里长城,故钱币爱好者亲切地成为“长城币”或“长城套币”、“长城系列流通硬币”。

国务院批准,中国人民银行从2000年7月1日起停止1980~1986年共七个不同年份的硬币在市场上流通使用。这套长城币由于材质独特,雕刻技术高超,

设计外观庄重大方,花纹细腻清晰,受到人们的喜爱和收藏,目前已成为收藏者寻觅的珍品。

第二套金属流通币——长城币

壹角、伍角币材质为铜锌合金,颜色为金黄色。正面图案为国徽、国名;背面图案为齿轮、麦穗、面额、年号。壹角币直径20毫米,重量2.62克;伍角币直径26毫米,重量6.02克。壹元币材质为铜镍合金,颜色为银灰色。正面图案为国徽、国名、年号;背面图案为长城、面额。直径30毫米,重量9.32克。这套硬币的形状为圆形,周边均为连续丝齿纹。

新中国唯一一套通出流通的硬币

从2000年7月1日起,中国人民银行停止,1980~1986年七个年份的长城系列硬币在流通市场的流通。

虽是流通货币,但并没有广泛流通

长城币自发行起,就以其独特的欣赏价值和收藏价值而深受广大集币爱好者的喜爱,虽为流通硬币,其实并没有在百姓中广泛流通。长城币发行时期正处于我国铜、镍资源相当少的时期,不能满足大量发行需要,只能在1980年至1986年间进行了少量的铸造,只能象征性的发行,没有真正发挥流通作用。其中对社会公开发行只有四年(80、81、83、85)。

发行量极少,后市升值极其广泛

第三套金属流通币

人民币第三套金属流通币从1991年开始铸造,1992年6月1日发行,属于第四套人民币的币种,从1991年至1999年共有9个年号(梅花五角发行到2001年,2000年牡丹壹圆与菊花壹圆未正式流通发行),各年均有铸造。这套硬币为1元、5角、1角三枚,符合币种设置要求经济、实用的原则。因这套硬币的背面图案均有花卉,人们喜欢成为“花卉币”,俗称“老三花币”。

这套花卉币的主要特征:1元币(俗称牡丹币)材质是钢芯镀镍,颜色镍白,形状圆形,无齿光边,直径为25毫米,边厚1.85毫米,重6.05克。正面图案为国徽、国名、汉语拼音国名、年号。背面图案为国色天香的牡丹花、面值及汉语拼音面值。

5角币材质是黄铜合金,颜色金黄,形状圆形,边部为间断丝齿,直径为20.5毫米,边厚1.65毫米,重3.8克。正面图案为国徽、国名、汉语拼音国名、年号。背面图案为笑傲冰雪的梅花、面值及汉语拼音面值。

1角币材质是铝合金,颜色很白,形状圆形,正背面边缘为九角几何形,边

部为无齿光边,直径为22.5毫米,边厚2.4毫米,重2.2克。正面图案为国徽、国名、汉语拼音国名、年号。背面图案为怒放的菊花、面值及汉语拼音面值。

(中国硬币的五朵金花——中国92年的牡丹壹圆,93年的梅花伍角,94年的菊花壹角是中国第三套硬币中的龙头,与02年兰花壹角、05年荷花伍角并称为“五朵金花”)

(百年的唯一异型硬币——大菊花1角是我国近代机制币百多年来,唯一的一枚异型币——外圆内方边缘,也是新中国几百种硬币中唯一的异型币,是打破中国百年造币常规的创新币型,在我国硬币制造历史上具有独特地位,意义非凡) 新中国第一套“三花币”收藏投资价值剖析:

这是新中国第一套“三花币”:即大菊花1角、梅花5角、牡丹花1元。反映我国改革开放历史特征和意义非常突出,设计制作非常精美,在元角币背面图案突出货币面值的同时,分别表现牡丹、梅花、菊花。图案以盛开的某一花卉为主,配以绿叶或少许花苞,在构图上采用非对称艺术手法,具有很高的收藏和投资价值:

(1)“老三花币”是新中国30年来首次改版,用鲜花做图案的硬币辅币;

(2)“老三花币”是我国流通币唯一有国号汉语拼音的硬币;

(3)“老三花币”是我国流通硬币上铸刻国徽、国号的关门闭;

自2000年10月16日起,新版流通硬币铸有“中国人民银行”行名。“老三花币”成为最后一套铸有“中国人民银行”国名的流通硬币。(硬分币及贵金属纪念币还铸有“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名,强调纪念币的重大纪念特性。)(4)大菊花1角是百年中国唯一的异性硬币;

大菊花1角外圆内方九边型设计,是我国百年的唯一异性硬币,当然为我国硬币异型之最,也可能是前无古人、后无来者的创举。

(5)大菊花1角是唯一采用深雕技术的金属币。

将大菊花1角与其它不同的硬币以及纪念币比较一下,你就会清楚的看到,大菊花1角的菊花图案浮雕最高,凹槽特别深。精雕细刻的大菊花,绽放的菊花蕊,玲珑浮凸,极富立体感,栩栩如生,跃然币上,其浮雕艺术的唯美程度,任何其它硬币、纪念币都难出其右。毫不夸张地说,每一枚大菊花1角就是一件精美的、带有国号徽标的浮雕艺术品。

第三套金属流通币——牡丹壹圆

1元币(俗称牡丹币)材质是钢芯镀镍,颜色镍白,形状圆形,无齿光边,直径为25毫米,边厚1.85毫米,重6.05克。硬币的正面图案为中华人民共和

国国徽、“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名、年号,上部环有“中华人民共和国”汉语拼音国名。硬币的背面图案为国色天香的牡丹花、”1元”面值及汉语拼音面值。

按铸造年号统计,至今共发行的币种:1991年、1992年、1993年、1994年、1995年、1996年、1997年、1998年、1999年、2000年。其中2000年的牡丹壹圆硬币并未正式流通发行,不参与市场流通,专供装桢收藏与对外交流用。

第三套金属流通币——梅花伍角

5角币(俗称梅花币)黄铜合金,颜色金黄,形状圆形,边部为间断丝齿,直径为20.5毫米,边厚1.65毫米,重3.8克。硬币的正面图案为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徽、“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名、年号,上部环有“中华人民共和国”汉语拼音国名。硬币的背面图案为梅花、”5角”面值及汉语拼音面值。

按铸造年号统计,至今共发行的币种:1991年、1992年、1993年、1994年、1995年、1996年、1997年、1998年、1999年、2000年、2001年。

第三套金属流通币——菊花壹角

1角币(俗称菊花币)材质是铝合金,颜色很白,形状圆形,正背面边缘为九角几何形,边部为无齿光边,直径为22.5毫米,边厚2.4毫米,重2.2克。硬币的正面图案为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徽、“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名、年号,上部环有“中华人民共和国”汉语拼音国名。硬币的背面图案为菊花、”1角”面值及汉语拼音面值。

按铸造年号统计,至今共发行的币种:1991年、1992年、1993年、1994年、1995年、1996年、1997年、1998年、1999年、2000年。其中2000年的菊花壹角硬币并未正式流通发行,不参与市场流通,专供装桢收藏与对外交流用。

第四套金属流通币

第四套金属流通币于1999年开始铸造,2000年10月16日发行,属于第五套人民币的币种。1999年新版流通货币与前三套所发行铸造流通货币已发生了重大变化,这个变化是自2000年10月16日起,新版流通货币铸有“中国人民银行”行名,正式明确中国人民银行为流通硬币的发行银行。于2000年10月16日先发行99年新版壹圆、壹角币二种,2002年11月18日发行新版伍角币,全套计三种。因硬币的图案均有花卉又被称为“新三花”币。

“新三花”币发行年份:菊花壹圆从1999-2011年每年都有发行;荷花伍角2002-2011年;兰花壹角1999-2011年,其中壹角2004年没有发行,1999-2003年发行的是铝兰花,后期是钢的兰花。

这套硬币的特点是面额字大,花卉大,使硬币更具有美观性,又便于群众识别。因增加了边部滚字和微缩点的防伪工艺技术,提高了防伪性能。

(重大变化——由国名改铸银行名,人民币代号”RMB“在金属流通币上的首次使用。以中国特有的花卉图案展现在国家的主权货币上,寓意深刻悠远,它们是中华民族兴旺发达、人民生活美好幸福的象征,承载着对国家、国人的美好祝福。)

第一、二、三套硬币均采用正面国号国徽。而1999年新版流通硬币与前三套所发行铸造流通硬币已发生了重大变化,新版流通硬币铸有”中国人民银行“行名,正式明确中国人民银行为流通硬币的发行银行。

1元硬币边部圆柱平面上滚印有”RMB“三组斜体字符,”RMB“是人民币的代号,是防伪标记,在人民币金属流通币上首次使用。

中国硬币的”五朵金花”——在第三套金属流通币”老三花“之后,中国人民银行于2000年10月16日发行了被俗称为”新三花“的第四套金属流通币。享誉钱币收藏界的“五朵金花”就蕴藏在这“新老三花”之中,他们是1992年的牡丹壹圆、1993年的梅花伍角、1994年的菊花壹角、2002年兰花壹角、2005年荷花伍角。

硬币收藏中的精品——背逆币

硬币都有两个面:正面和背面。正面与背面的位置关系有二种:一种是同向(如我国现在流通的硬币),另一种是倒向(如香港的早期硬币)。当正面与背面的位置关系不在预定的位置上,而是产生一个角度(错位),那就是“背逆币”了。“背逆币”是造币厂由于铸模向右或向左偶然性的转动,造成硬币正反面图案方向不一致,其构成的角度数即为背逆币的度数,最大度数应为180度。

(第四套金属流通币——俗称新三花”币,中国人民银行于2000年10月16日先发行99年新版壹圆、壹角币二种,2002年11月18日发行新版伍角币,全套计三种。其背面图案分别以高浮雕的艺术表现力展现了中国传统的花卉图案菊花、荷花、兰花,这是继第三套金属流通币(俗称“老三花币”之后又一组以中国传统花卉图案为背景的硬币组合,这套硬币的特点是面额字大,花卉大,使硬币更具有美观性,又便于群众识别。自面世以来,深受人民群众喜爱,在泉界被称为“新三花币”。)

第四套金属流通币——大菊花壹圆

1元硬币材质为钢芯镀镍,颜色镍白,有强烈的金属光泽;形状为圆形平面,边柱圆柱平面上滚印有”RMB“三组斜体字符,”RMB“是人民币的代号,是防伪标记,在人民币金属流通币上首次使用,直径为25毫米,边厚1.94毫米,重

6.1克。正面图案为表示且有台阶的”1“字样、汉语拼音面值、年号及”中国人民银行“字样,属行号钱,背面图案是菊花,中国人民银行的汉语拼音字母。

按铸造年号统计,至今共发行的币种:1999年、2000年、2001年、2002年、2003年、2004年、2005年、2006年、2007年、2008年、2009年、2010年、2011年。

第四套金属流通币——荷花伍角

5角硬币材质首次采用钢芯镀铜合金,颜色金黄,形状圆形,边部为间断丝齿,直径为20.5毫米,重3.8克,正面图案”中国人民银行“、”5角”、汉语拼音面值及年号,背面为荷花图案及中国人民银行的汉语拼音字母,荷花图案下方的浮萍上增加了微缩点的防伪标记。

第四套金属流通币——兰花壹角

1角硬币,颜色很白,有强烈的金属光泽,形状圆形,边部为无齿光边,直径为19毫米,重1.15克,正面图案为”中国人民银行“、”1角“、汉语拼音面值及年号,背面为兰花图案及中国人民银行的汉语拼音字母。材质:1999年至2003年的壹角硬币采用铝镁合金,2005年之后,选用不锈钢材质。

香港金属流通币

从1863年到1997年这130多年的时间里,香港先后发行了64个版别、近350个品种(包括不同年代的币种)流通硬币。香港流通硬币因其刻制精湛,造型多变,布局合理,文字流畅而著称于世,深受广大集币爱好者的青睐。香港一毫($0.1)硬币是首批发行的港元之一,由1863年起发行,当时以银铸造。1935年,因应港元取消银本位制度,硬币改以镍制造,1948年则改由黄铜-镍合金铸造。1982年,硬币体积缩小,而背面的中间亦铸了”10“字,原本中间的”香港一毫“的中英文字样移到硬币的边缘。1984年,被新一批1毫硬币取代,一直流通至今。1994年起至今,硬币改由黄铜镀钢铸造。1997年又有铸上有中国式帆船图案的纪念硬币。

(老港元硬币——”女王肖像“硬币,老港币—小皇冠,老港币—大皇冠”早期发行的硬币正面女皇头像戴的皇冠和后期发行的不一样,早期的皇冠较小后期的较大,因此集币者便称其为大皇冠、小黄冠“)从1990年起,香港政府就有意减少”女王肖像“硬币的发行量,并从1993年起,港英政府对老港元流通硬币进行回收,1995年完全停止发行背面为英国君主头像的老港元硬币,从那

时起只收不兑,并加大回收力度,现已回收数艺枚,尔后回炉溶化。可以预言,今后的回收量将不断加大,老港元硬币的存世量越来越少。

香港金属流通币

香港的硬币均有香港政府金管局发行,英国皇家铸币厂铸造。从19世纪起,香港推出了生肖纪念票系列,1993年开始推出新款硬币。其最大特色是用紫荆花图案取代了英王肖像图案,其面值由原来的6中增加到7种,即增发了10元面值硬币取代10纸钞,1997年6月还推出了同款同面值的香港第一套流通纪念硬币。

(老港元硬币——女皇硬币:老港元硬币图案以人物肖像为主。有趣的是,每当英王驾崩或其他原因更换新的国王之后,硬币上的君主侧面像的朝向就会与前国王相反。老港元硬币文字,正面是英国君主名及世序号,按顺时针旋读,一般以中间皇冠尖合理地隔开;背面中间或边上有中文”香港“二字及面值,英文有”香“、”港“二字,或连字符号隔开,排列相对对称,下面就是英文面值和铸制年份。)

澳门金属货币

澳门发行辅币的历史并不长。澳门于1952年6月发行首套辅币,有大西洋汇理银行发行,面值分别为5仙、1毫、5好和1元、5元五种。1982年才发行材质为红铜和镍合金的第二套硬币,共计106750枚。1992年初,发行第三套硬币,目的为取代印有葡萄牙国徽的第二套硬币,以便流通至一九九九年以后,面值分别为1元和5元。1998年,又首次铸造了面值为十元的硬币。澳门现流通的硬币有:一毫、二毫、五毫、一圆、二圆、五圆和十圆等7种。

澳门金属流通币

澳门拥有自己的货币,最早可以追溯到1906年。在此之前的几百年间,澳门一直使用中国的银元和铜元作为主要货币。19世纪开始,随着葡萄牙人在澳门的活动逐渐频繁,在澳门流通使用的货币也变的多样化,墨西哥银元一度成为当地主要商业主要汇兑货币,此外在民间还广泛使用由银号发行的凭单,其实是一种变相的流通纸钞。1865年,香港上海汇丰银行开始在香港成立并发钞,港元钞票迅速成为主要货币,并取代墨西哥银元。即便到澳门币正式发行后,港币依然在澳门广泛流通,在澳门货币存量中超过本地的澳门币。

台湾金属流通币

原国民党当局退居台湾,当局于1949年6月施行货币改革,发行中国台湾省的地区”法定“货币,称新台币,1949年6月15日开始发行流通。新台币基本单位为”圆“,但一般都写成”元“,口语上常称”块“,亦有部分汉语使用

者会以毛代角币。台湾的流通货币(辅币)包括:1角(0.1圆)、2角(0.2圆)、5角(0.5圆)、1圆、5圆、10圆、20圆及50圆。

台湾的硬币都是用铜、镍、铝或者是铜、镍、锌三种金属的合金铸造的。五角和一元的硬币以铜为主,铜占百分之九十二,镍为百分之六,铝为百分之二。看上去,五角和一元的硬币近似于铜的颜色。

辛亥革命100周年纪念币——辛亥革命永远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征程上的里程碑——2011年10月10日是辛亥革命100周年纪念日。

台湾的角币早无实际利用价值,多位收藏用,价值比面额要贵:新台币基本单位为”圆“,但一般都写成”元“,口语上常称”块“,亦有部分汉语使用者会以毛代角币。台湾的流通货币(辅币)包括:1角(0.1圆)、2角(0.2圆)、5角(0.5圆)、1圆、5圆、10圆、20圆及50圆。1角、2角及5角硬币的发行量少,实际上也几乎不使用。日常生活中只有邮票、汽油在计算单价时会用到角。例如在日常使用上,一般人如果要购买0.5圆的邮票有两种方法:一是买两张,凑成1圆,二是给店方1圆,但店方不会找零。台湾极少有非整数价格商品,因此角币极少用到,就是存款利息,也是四舍五入至1圆。

台湾金属流通币

新台币发行于蒋介石集团退踞中国的台湾初期。当时,台湾经济衰退,物价飞涨,财政出现巨额赤字(1950年赤字5亿多美元)。台湾当局为稳定局势,于1949年6月15日颁布《台湾省币制改革方案》和《新台币的兑换方法》,开始印制发行新台币。新台币的前身为台币,又称为旧台币,在1946年5月22日开始发行。当时旧台币被定为为一种过渡时期的货币,台湾日治时期台湾总督府的台湾银行券,与中华民国民国政府的台币一比一兑换。由于当时中国大陆二战结束后金融状况不稳定,台湾未使用当时流通于中国的法币、金圆券,而是另外再发行台币。

中国纪念币防伪鉴别大全

中国纪念币防假数据大全 纪念币防假数据大全据各地钱币市场反馈信息,各地均发现有伪品纪念币,95年首先发现"建行"、"西藏"伪币,至97年已发现90年以前的所有纪念币的赝品,98年又见有四种野生珍稀动物特种纪念币伪品。假币虽伪造十分相像,但仔细辩认总有破绽可寻。如10种1元币虽均为铸模机制,但工艺粗糙;4种5元动物假币工艺较精制,图案比例适中,不细看易上当,这些假币色泽暗红,立体感不强,大熊猫、华南虎假币"国"内的"玉"点为长点,真币为园点。希各位藏友注意辩伪防伪。 自1984年10月1日起,中国人民银行发行了一系列流通纪念币。到目前为止已发行34套,共计45种(其中特种纪念币8套8种),总面值92.3元。这些纪念币制作精湛、图案美观、寓意深远,具有较高的美学价值和纪念价值。然而,随着流通纪念币的连年发行及市价逐步走高,一些不法之徒视国家法律于不顾,铤而走险,大量制假贩假,牟取暴利。据笔者掌握的有关资料,目前流通纪念币板块中,下列品种有赝品:"人民银行成立40周年"、"宁夏回族自治区成立30周年"、"西臧自治区成立20周年"、"香港回归";特种纪念币"熊猫"、"金丝猴"、"华南虎"、"白豚"、"朱"、"丹项鹤"、"褐马鸡"、"扬子鳄"共13种。 这些假币有的几乎可以假乱真。值得一提的是,"香港回归"双金属币也有假币,制假者真是达到了登峰造极的水平。但是,广大收藏爱好者也不要谈假色变,在选购纪念币时,只要仔细观察,或者用真币对照,赝品的"庐山真面目"便会暴露无遗。首先要明确的一点,所有假币不论制假者手段如何高超,都有其共同特点。从整体特征来看,一是赝品做工粗糙,成色不足,颜色不一,黄色币发白、发亮,白色币显黄。这是赝品金属搭配比例不当所造成的;二是正背面图案略显模糊,没有真币那样有层次感和立体感,显得呆板,仔细观察有"形同而神不似"的感觉。在放大镜下,图案有明显的沙粒状结构,光泽和亮度均不及真币,赝品字体略粗,笔划欠规范,棱角、国徽、天安门图案欠分明,五个门洞和10根柱子比较模糊,天安门前的华表没有立体感,有的只能看到一座、有的甚至全无;三是赝品的重量各枚之间有差别。本文拟对上述赝品分别作连续介绍,仅供广大钱币收藏爱好者参考。一、中国人民银行建行40周年纪念币此币发行于1988年12月1日,发行量206.8万枚,直径30×1.7mm,重9.3克。铜镍合金结构,面值1元,全套1枚。正面图案:国徽、国名、年号;背面图案:中国人民银行行徽及总行大厦。设计者:余敏、白文均,上海铸币厂铸造。真币感观上洁白光亮。铸工精致,手感光滑,正背面文字轮廓清晰。用放大镜观察边齿均匀,错落有致,背面总行办公楼墙体和中心楼线条垂直,疏密一致,屋顶二个方块匀称,圆型中心楼顶部光亮有立体感;麦穗纹路清晰、天安门前的华表、中文、年号及符号清晰而有立体感,五角星凸感强。 假币感观上灰白带有淡黄铜色,手摸粗糙,有的还会刮手,重9.633克,比真币重0.333克,边饰不均匀,内圆有偏心、厚簿不一;背面"中国人民银行成立四十周年"中的"银"字第三笔与第一、二笔相连,周年的"周"字中间的"吉"字笔划不清楚,有的相连,总行办公楼和中心墙体线条明显不直且粗细不一,有拥挤感,屋顶二个方块大小不一,不均匀,左边小方块不方正,左角有尖峰状。凹下部分有暗影,而真品二个小方块呈长方形,凹下部分发亮;圆形中心楼顶部凹下部分有明显砂眼和微小气泡,真品银白色,赝品色阴暗;正

中国人民币硬币发展史

中国人民币硬币发展史 本稿刊载于2007年7月上旬出版的第十三期《钱币》报上,本博 客转载. 硬币,即金属铸造的货币。用金属铸造货币在我国已有几千年历史。由于金属币具有使用方便,耐磨损,流通寿命长等优点。它除了自身所具备的货币职能外,还有很高艺术欣赏和收藏保值功能。新中国发行的硬币,大致可分为流通普通用的硬币;流通用的金属纪念币和收藏用的贵金属纪念币。其中贵金属纪念币,即一般人俗称金银币,价格昂贵,发行量极少,国家出于政治、经济和创汇上考虑,在销售上目前主要注意开发国际市场同时,也开始培育、立足国内市场、在全国各地大面积普及开来,这另有专题论述。现就话说新中国流通用的普通硬币,即人们在日常生活中大量使用的硬币,国家至今 共发行有四套。 第一套硬币从1955年开始铸造,于1957年12月1日正式发行,1955年版铝镁合金的流通金属硬币,作为人民币的辅币。共计有三种面值,分别为壹分、贰分、伍分。呈圆形,边有齿,材质为铝镁合金。正面图案均为国名和国徽,背面图案均为麦穗,面值和发行年份组成。1965年至1970年间,因国内文化大革命的特殊情况,三种铝分币均停止生产和发行。有的年代只发行一种或二种,到1992年底,中国人民银行共发行了壹分币27种、贰分币26种、伍分币19种,笔者统计三种面值累计共有72种(枚),集全非常不易。其中有如1979

年伍分、1980年贰分、伍分,1981年壹分、伍分计五种,当年只铸造了很少一部份,作为旅游纪念品出售给国外游客,市面上基本没有流通过,在国内极为难找,成为集币者寻觅的珍品。这套铝质硬分币,迄今为止,仍属我国法定的现行货币,可以和第四、第五套人民币等值混用。没有只收不付和停止流通的通知。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国人民银行法》规定,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拒收硬分币,只是在物资丰富,人民生活提高的今天,货币面额增大了,硬分币已自动失去流通职能,只有银行柜台上支付利息用铝质分币,市场上买卖双方不计硬分币了,这套铝质硬分币流通至今已经历50年,在流通领域中发挥 了重要作用。 第二套硬币于1980年4月15日发行,面值分别为壹角、贰角、伍角和壹元四种,呈圆形,边有齿,材质以铜、镍等有色金属,壹角、贰角、伍角面值,正面图案均为国名和国徽,背面图案均为麦穗、面值和发行年份。壹元面值正面图案为国名、国徽和发行年份,背面图案为万里长城和面值。到1986年底中国人民银行共发行了七个不同年份的硬币,由于我国当时铜、镍资源相当少,不能满足大量发行需要,只能在1980年至1986年间进行了少量的铸造,只能象征性发行,没有真正发挥流通作用。其中1981年版元角币铸量较多:80年、83年、85年版元角币铸量较少;82年、84年、86年版元角币基本装配于当年密封硬币版(本)内。仅仅满足国外旅游观光者购集中国硬币纪念品需要而出售,故极为少见,目前已成为收藏者寻觅的珍

硬币收藏价格对照表.

硬币收藏价格表

从1993至2000年,国家又发行了8套精装硬币,内装1、2、5分,1、5角,1元硬币各1枚。其中的1、2、5分硬币不参与市场流通,是专供收藏用的,应该具有较大的增值空间,并且有可能成为钱币中的珍品。第二套是中国人民银行1980年4月发行的1角、2角、5角和1元四种面值的金属硬币,配合第三套纸币流通。其中角币的材质为铜锌合金,元币材质为铜镍合金。这套硬币从1980年至1986年共七种不同的版别,每年4枚,计28枚。其中,1982年、1984年、1986年的硬币最为稀少,收藏价值较高。其他年份的硬币在市面上也已不多见,并且价格相对较低,具有一定的收藏和投资价值。第三套是中国人民银行1992年6月发行的1991版1角、5角、1元三种面值的流通金属硬币,配合第四套纸币流通。其材质分别为铝镁合金、铜锌合金、钢芯镀镍,其中1994年的1元硬币较少,中国金融出版社1995年出版的《中华人民共和国铸币图谱》把这枚1元硬币列为两星级。第四套是中国人民银行1999年制版的1角、5角和1元硬币,是配合第五套纸币流通的辅币。 其材质分别为铝镁合金、铜锌合金、钢芯镀镍。 中国硬币收藏投资价值中华人民共和国硬币在1980到1986年发行,除一分两分伍分外,增加了一角两角伍角一元四种,其中一角两角伍角均为锌铜合金,国案、版式、边齿接近一分两分伍分勉铝合金币;一元硬币为镍币,正面仍为国徽,但背面有长城图案。当时发行量较少,其中某些年份、面额犹其少见,具有一定的收藏价值。81、85 年的发行量较大,所以现在还常可以见到,有收藏价值,但有限。而80、82、84、86 凡年份双数的都是精品,少之又少,很难见到,不过总的来说,都有收藏价值。 目前比较有收藏价值的是:1、硬分币五大天王(又称五朵金花),即1979年5分、1980年2分5分、1981年1分5分。2、不参与流通的1993年至2000年1分 2分5分计24枚。 3、1980年至1986年各年份1角2角5角和1元(俗称长城币),计28枚。 4、1994年1 元硬币。

中国流通硬币简介

中国流通硬币简介 一、第一套硬币 1,2,5分发行时间是跟中国银行二版纸币同期发行,五几年一直到现在还有生产一分,推荐大家收藏大全套,适当参与卷盒的投资。现在生产的一分仍然维持繁体字的制作,维持原貌,确实是中国硬币历史的奇迹。 二、第二套硬币(长城币)

长城币是跟第三套纸币同期发行的硬币1980—1986年,跟三版纸币一起退出流通。推荐大家收藏整套125角1元的同年份长城币,投资81,85年整卷盒的长城币和角币。80,83年的各品种都上百了,82,84,86年只限量发行了一部分,特别是86年只发行了几百套,现在价格在15万左右一套。只有81和85年的长城币角币价格还比较的合适。长城是中国的象征,是收藏投资的好品种。 三、第三套硬币(老三花)

牡丹一元,梅花五角,菊花一角是跟第四版人民币几乎同时发行。牡丹一元是91—99年,梅花五角是91—2001年,菊花一角是91—99年,大全29枚,推荐大家收藏91—2000年的装帧册各一套,投资三花各一卷,一盒。老三花也将跟随四版纸币一起退出是必然的。老三花还在价值洼地,很有投资价值,91年的1分,92年的牡丹,93年的梅花,94年的菊花一角是这一套硬币的龙头品种。三花大全已经开始配册消耗,感觉有些像三版纸币一开始礼品消耗一样。没有消耗和沉淀体现不出投资价值,大家一定要关注和研究三花币,不要错过历史的机遇。长城币消耗到现在已经出现了好品种,相信三花消耗一段时间后就像三版纸币会出现背水,背绿,红一角的稀有品种。

四、第四套硬币(新三花) 菊花一元,荷花五角,兰花一角是跟第五版人民币同时发行的一版硬币。菊花一元是99-2011年,荷花五角2002-2011年,兰花一角99-2011年,兰花2004年没有发行,99-2003年发行的是铝兰花,后期是钢的兰花。此套硬币已经没有国徽图案了,材质也降低不少。推荐大家适当参与收藏。

中国所有流通纪念币大全!不看后悔

中国所有流通纪念币大全!不看后悔!!! 流通纪念币是一个国家为纪念国际或本国的政治、历史、文化等方面的重大事件、杰出人物、名胜古迹、珍稀动植物、体育赛事等而发行的法定货币,它包括普通纪念币和贵金属纪念币。 1984年10月1日,中国人民银行发行首套《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35周年》普通流通纪念币1套3枚。 从1984年发行至今(2016年4月)走过了32个年头,我国共计发行了105枚普通流通纪念币(不含精制流通纪念币)。下面古爷为您罗列出全部普通流通币图片,以供鉴赏。 1、建国35周年1984年发行204.1万套 2、庆祝西藏自治区成立20周年1985年发行量261.2万枚 3、新疆维吾尔族自治区成立30周年1985年发行量450万枚 4、国际和平年1986年发行量2704.8万枚 5、内蒙古自治区成立四十周年1987 年发行量905.4万枚6、第六届运动会1987年发行351万套7、宁夏回族自治区成立30周年1988年发行量156万枚8、中国人民银行成立四十周年1988年发行量206.8万枚9、广西壮族自治区成立三十周年1988年发行量407.2万枚10、国庆40周年1989年发行量2100万枚11、第十一届亚洲运动会1990年发行量1280.4万套12、中国植树节1991年发行量1000万套13、建党70周年1991年发行量3000万套

14、第一届世界女子足球锦标赛1991年发行量1000万套 15、宪法颁布十周年1992年发行量1000万枚 16、伟人系列 1.宋庆龄诞辰100周年1993年发行量1044.8万枚 2.毛诞辰100周年1993年发行量2000万枚 3.朱德诞辰110周年1996年发行量1000万枚 4.周恩来诞辰100周年1998年发行量2000万枚 5.刘少奇诞辰100周年1998年发行量2000万枚 6.邓小平诞辰100周年2004年发行量1000万枚 7.陈云诞辰100周年2005年发行量1000万枚 17、珍稀野生动物系列发行量600万熊猫1993年金丝猴1995年华南虎、白暨豚1996年丹顶鹤、朱鹮1997年扬子鳄、褐马鸡1998年金斑缘、凤蝶、中华鲟1999年 18、希望工程1994年发行量2000万枚19、第43届乒乓球锦标赛1995年发行量1000万20、抗战胜利五十周年1995年发行量1000万枚21、联合国第四次世界妇女大会1995年发行量1000万枚21、联合国成立五十周年1995年发行量1000万枚23、香港回归、澳门回归 香港回归1997年发行量1997万套;澳门回归1999年发行量1999万套。24、政治协商会议成立五十周年1999年发行量1000万枚25、国庆50周年1999年发行量1000万枚26、纪念敦煌藏经洞发现一百周年2000年发行量1000万枚27、迎接新世纪2000年发行量1000万枚28、西藏和平解放五十

反假币人民币收付业务试卷及答案

反假币、人民币收付业务试卷 单位:姓名 一、填空题 1.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法定货币是,它的单位是;它的辅币单位是、。(人民币、元、角、分)2.人民币是指依法发行的货币,包括和。 (中国人民银行、纸币、硬币)3.人民币简写符号为,人民币国际货币符号为。(¥、CNY) 4.第四套人民币增加了元和元两种券别。(50、100) 5.纸币的防伪措施大都体现在、和等几个方面。 (纸张、油墨、印刷技术) 6.水印图案具有较强的、和。(立体感、层次感、真实感) 7.第五套人民币在票面设计上突出了“三大”,即、、。 (大人像、大水印、大面额数字) 8.第五套人民币2005年版元和元纸币采用了双色异 形横号码。 (100 、50) 9.第五套人民币2005年版、、、、纸币采用了透光性很强的白水印技术。(100元、50元、20元、10元、5元) 10.第五套人民币100元、50元纸币采用了立体感很强的水印,该水印均位于票面正面空白处。(固定人像、左侧) 二、选择题 1.我国管理人民币的主管机关是 B 。 A、财政部 B、中国人民银行 C、国务院

2.《不宜流通人民币挑剔标准》自C开始执行 A、 1998年1月1日 B、 20031年1月1日 C、 2004年 1月1日 3.中国人民银行依据 C制定了《人民币图样使用管理办法》和《经营、装帧流通人民币管理办法》。 A、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和法律 B、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国人民 银行法 C、中华人民共和国人民币管理条例 4.故意毁损人民币的行为有哪些?(BCDE) A、装帧人民币的 B、将完整的人民币纸币故意用烟火部分或全部烧毁的 C、在人民币上乱写乱画的 D、用人民币制作工艺品 E、熔炼硬币 5. 不宜流通人民币挑剔标准是:BCDE A、纸币票面缺少面积在10平方毫米以上的; B、纸币票面裂口2处以上,长度每处超过5毫米,纸币票面裂口1处,长 度每处超过10毫米的; C、纸币票面有纸质绵软,起皱较明显,脱色、变色、变形,不能保持其票 面防伪功能等情形之一的; D、纸币票面污渍、涂写字迹面积超过2平方厘米的;不超过2平方厘米, 但遮盖了防伪特征之一的; E、硬币有穿孔、裂口、变形、磨损、氧化、或文字、面额数字、图案模糊 不清等情形之一的。 6.金融机构对不予兑换的残缺、污损人民币,应 A。 A、退回原持有人 B、金融机构留存 C、上缴中国人民银行 7.个人 A将大面额人民币兑换成小面额人民币。 A、可以到办理人民币存取款业务的金融机构 B、可以到人民银行货币发行部门 C、可以到任何金融机构 8.公众持有的残缺、污损的人民币应到哪里兑换? ( C ) A、中国人民银行 B、中国人民银行指定的金融机构 C、所有办理人民币存取款业务的金融机构 9.人民币纸币票面缺少面积在 B平方毫米以上不宜流通。 A、 15 B、 20 C、

中国流通硬币发型资料一览

中国流通硬币发型资料一览 1分硬币39枚 1955,1956,1957,1958,1959,1961,1963,1964,1971,1972,1973,1974,1975,1976,1977, 1978,1979,1980,1981,1982,1983,1984,1985,1986,1987,1991,1992,1993,1994,1995, 1996,1997,1998,1999,2000,2005,2006,2007,2008(铝镁合金材质) 2分硬币34枚 1956,1959,1960,1961,1962,1963,1964,1974,1975,1976,1977,1978,1979,1980, 1981, 1982,1983,1984,1985,1986,1987,1988,1989,1990,1991,1992,1993,1994,1995,1996, 1997,1998,1999,2000,(铝镁合金材质) 5分硬币27枚 1955,1956,1957,1974,1976,1979,1980,1981,1982,1983,1984,1985,1986,1987,1988, 1989,1990,1991, 1992,1993,1994,1995,1996,1997,1998,1999,2000(铝镁合金材质) 1角硬币20枚 1991,1992,1993,1994,1995,1996,1997,1998,1999,2000(铝镁合金材质、菊花10枚) 1999,2000,2001,2002,2003(铝合金材质、兰花5枚) 2005,2006,2007, 2008, 2009(不锈钢材质、兰花5枚) 5角硬币19枚 1991,1992,1993,1994,1995,1996,1997,1998,1999,2000,2001(铜锌合金材质、梅花11枚) 2002,2003,2004,2005,2006,2007, 2008, 2009(钢芯镀铜合金材质、荷花8枚) 1元硬币21枚 1991,1992,1993,1994,1995,1996,1997,1998,1999,2000(钢芯镀镍材质、牡丹

硬币收藏价格大全

硬币收藏价格大全 从1993至2000年,国家又发行了8套精装硬币,内装1、2、5分,1、5角,1元硬币各1枚。其中的1、2、5分硬币不参与市场流通,是专供收藏用的,应该具有较大的增值空间,并且有可能成为钱币中的珍品。第二套是中国人民银行1980年4月发行的1角、2角、5角和1元四种面值的金属硬币,配合第三套纸币流通。其中角币的材质为铜锌合金,元币材质为铜镍合金。这套硬币从1980年至1986年共七种不同的版别,每年4枚,计28枚。其中,1982年、1984年、1986年的硬币最为稀少,收藏价值较高。其他年份的硬币在市面上也已不多见,并且价格相对较低,具有一定的收藏和投资价值。第三套是中国人民银行1992年6月发行的1991版1角、5角、1元三种面值的流通金属硬币,配合第四套纸币流通。其材质分别为铝镁合金、铜锌合金、钢芯镀镍,其中1994年的1元硬币较少,中国金融出版社1995年出版的《中华人民共和国铸币图谱》把这枚1元硬币列为两星级。第四套是中国人民银行1999年制版的1角、5角和1元硬币,是配合第五套纸币流通的辅币。其材质分别为铝镁合金、铜锌合金、钢芯镀镍。 中国硬币收藏投资价值 中华人民共和国硬币在1980到1986年发行,除一分两分伍分外,增加了一角两角伍角一元四种,其中一角两角伍角均为锌铜合金,国案、版式、边齿接近一分两分伍分勉铝合金币;一元硬币为镍币,正面仍为国徽,但背面有长城图案。当时发行量较少,其中某些年份、面额犹其少见,具有一定的收藏价值。81、85年的发行量较大,所以现在还常可以见到,有收藏价值,但有限。而80、82、84、86 凡年份双数的都是精品,少之又少,很难见到,不过总的来说,都有收藏价值。 目前比较有收藏价值的是:1、硬分币五大天王,即1979年5分、1980年2分5分、1981年1分5分。2、不参与流通的1993年至2000年1分2分5分计24枚。3、1980年至1986年各年份1角2角5角和1元(俗称长城币),计28枚。4、1994年1元硬币。 中国硬分币价格表参考 年份1分币2分币5分币 1955 30.00 未发行30.00 1956 10.00 6.00 8.00 1957 60.00 未发行10.00 1958 10.00 未发行未发行 1959 4.00 1.00 未发行 1960 未发行2.00 未发行 1961 1.00 2.00 未发行 1962 未发行2.00 未发行 1963 4.00 2.00 未发行 1964 2.00 3.00 未发行 1965-1970 未发行未发行未发行 1971 1.00 未发行未发行 1972 2.00 未发行未发行 1973 1.00 未发行未发行 1974 1.00 1.00 1.00 1975 1.00 1.00 未发行 1976 2.00 0.20 0.50 1977 0.20 0.20 250.00

中国硬币收藏价格表参考(1)

中国硬币收藏价格表参考 从1993至2000年,国家又发行了8套精装硬币,内装1、2、5分,1、5角,1元硬币各1枚。其中的1、2、5分硬币不参与市场流通,是专供收藏用的,应该具有较大的增值空间,并且有可能成为钱币中的珍品。第二套是中国人民银行1980年4月发行的1角、2角、5角和1元四种面值的金属硬币,配合第三套纸币流通。其中角币的材质为铜锌合金,元币材质为铜镍合金。这套硬币从1980年至1986年共七种不同的版别,每年4枚,计28枚。其中,1982年、1984年、1986年的硬币最为稀少,收藏价值较高。其他年份的硬币在市面上也已不多见,并且价格相对较低,具有一定的收藏和投资价值。第三套是中国人民银行1992年6月发行的1991版1角、5角、1元三种面值的流通金属硬币,配合第四套纸币流通。其材质分别为铝镁合金、铜锌合金、钢芯镀镍,其中1994年的1元硬币较少,中国金融出版社1995年出版的《中华人民共和国铸币图谱》把这枚1元硬币列为两星级。第四套是中国人民银行1999年制版的1角、5角和1元硬币,是配合第五套纸币流通的辅币。其材质分别为铝镁合金、铜锌合金、钢芯镀镍。 中国硬币收藏投资价值中华人民共和国硬币在1980到1986年发行,除一分两分伍分外,增加了一角两角伍角一元四种,其中一角两角伍角均为锌铜合金,国案、版式、边齿接近一分两分伍分勉铝合金币;一元硬币为镍币,正面仍为国徽,但背面有长城图案。当时发行量较少,其中某些年份、面额犹其少见,具有一定的收藏价值。81、85 年的发行量较大,所以现在还常可以见到,有收藏价值,但有限。而80、82、84、86 凡年份双数的都是精品,少之又少,很难见到,不过总的来说,都有收藏价值。 目前比较有收藏价值的是:1、硬分币五大天王,即1979年5分、1980年2分5分、1981年1分5分。2、不参与流通的1993年至2000年1分 2分5分计24枚。3、1980年至1986年各年份1角2角5角和1元(俗称长城币),计28枚。 4、1994年1元硬币。 中国硬分币价格表参考 年份 1分币2分币5分币 1955 30.00 未发行30.00 1956 10.00 6.00 8.00 1957 60.00 未发行 10.00 1958 10.00 未发行未发行 1959 4.00 1.00 未发行 1960 未发行 2.00 未发行 1961 1.00 2.00 未发行 1962 未发行 2.00 未发行 1963 4.00 2.00 未发行 1964 2.00 3.00 未发行 1965-1970 未发行未发行未发行 1971 1.00 未发行未发行 1972 2.00 未发行未发行

流通纪念币目录(2017)

流通纪念币目录 1.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35周年纪念币 枚数:3枚直径厚度:30×1.7 ㎜重量:9.32克金属成份:镍铜合金面额:壹元发行数量:2041(万枚)(大典209.2万枚、大团结879.3万枚、祖国万岁906.3万枚)铸造厂家:上海沈阳造币厂发行日期:1984年10月1日正面:国徽广场礼花国名年号背面:祖国万岁民族大团结开国大典 2. 庆祝西藏自治区成立20周年 枚数:1枚直径厚度:30×1.7㎜重量:9.32克金属成份:镍铜合金面额:壹元发行数量:261.2(万枚)铸造厂家:上海造币厂发行日期:1985年9月1日 正面:国徽年号国名背面:布达拉宫 3.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成立30周年

人民会堂、年号国名背面:丰收图 4. 国际和平年 枚数:1枚直径厚度:30×1.7㎜重量:9.30克金属成份:镍铜合金面额:壹元发行数量:2704.8(万枚)铸造厂家:上海沈阳造币厂发行日期:1986年9月20日正面:国徽、国名年号背面:《和平》雕像 5. 内蒙古自治区成立40周年 枚数:1枚直径厚度:30×1.7㎜重量:9.30克金属成份:镍铜合金面额:壹元发行数量:905.4(万枚)铸造厂家:沈阳造币厂发行日期:1987年7月30日正面:内蒙古人大常委会办公楼国名年号背面:放牧图 6. 第六届全国运动会

面:国名、会徽背面:体操、足球、排球 7. 宁夏回族自治区成立30周年 枚数:1枚直径厚度:30×1.7㎜重量:9.30克金属成份:镍铜合金面额:壹元发行数量:156(万枚)铸造厂家:沈阳造币厂发行日期:1988年9月20日正面:银川南关大清真寺国名年号背面:采摘枸杞图 8. 中国人民银行成立40周年 枚数:1枚直径厚度:30×1.7㎜重量:9.30克金属成份:镍铜合金面额:壹元发行数量:206.8(万枚)铸造厂家:上海造币厂发行日期:1988年12月1日正面:国徽、国名、年号背面:行徽及总行大厦

中国流通硬币一览表[1]

中国流通硬币一览表 1分硬币39枚 1955,1956,1957,1958,1959,1961,1963,1964,1971,1972,1973,1974,1975,1976,1977, 1978,1979,1980,1981,1982,1983,1984,1985,1986,1987,1991,1992,1993,1994,1995, 1996,1997,1998,1999,2000,2005,2006,2007,2008(铝镁合金材质) 2分硬币34枚 1956,1959,1960,1961,1962,1963,1964,1974,1975,1976,1977,1978,1979,1980, 1981, 1982,1983,1984,1985,1986,1987,1988,1989,1990,1991,1992,1993,1994,1995,1996, 1997,1998,1999,2000,(铝镁合金材质) 5分硬币27枚 1955,1956,1957,1974,1976,1979,1980,1981,1982,1983,1984,1985,1986,1987,1988, 1989,1990,1991, 1992,1993,1994,1995,1996,1997,1998,1999,2000(铝镁合金材质) 1角硬币20枚 1991,1992,1993,1994,1995,1996,1997,1998,1999,2000(铝镁合金材质、菊花10枚) 1999,2000,2001,2002,2003(铝合金材质、兰花5枚) 2005,2006,2007, 2008, 2009(不锈钢材质、兰花5枚) 5角硬币19枚 1991,1992,1993,1994,1995,1996,1997,1998,1999,2000,2001(铜锌合金材质、梅花11枚) 2002,2003,2004,2005,2006,2007, 2008, 2009(钢芯镀铜合金材质、荷花8枚) 1元硬币21枚 1991,1992,1993,1994,1995,1996,1997,1998,1999,2000(钢芯镀镍材质、牡丹花10枚) 1999,2000,2001,2002,2003,2004,2005,2006,2007,2008, 2009(钢芯镀镍材质、菊花11枚) 《中国硬币》长城流通套装币(精制、普制) 其中1分, 2分, 5分(铝镁合金材质)、1角, 2角,5角(铜锌合金材质)、1元(铜镍合金材质) 1980年包括1角,2角,5角,1

1元硬币收藏价格表(1994年至2010价格表)

1、80年:没有生产精制套装币,只生产了少量普制套装,大约20000套左右,市场价600元左右。散装各面额80年长城系列硬币的发行量略少于81年和85年,全套4枚价格在25元左右; 2、81年:共生产了23400套精制套装币,市场价1500元。另有少量普制套装币,数量不详。81年是长城系列普通流通硬币中发行量最大的年份之一,全套4枚价格在20元左右; 3、82年:没有发行普通流通硬币,只生产了20000套精制套装币,市场价1100元左右; 4、83年:共生产了20000套精制套装币,市场价800元。另有少量普制套装币,数量不详。83年是长城系列普通流通硬币中,批量发行最少的年份,全套4枚价格在35元左右; 5、84年:没有发行普通流通硬币,只生产了5750套精制套装币,市场价1200元左右; 6、85年:共生产了4825套精制套装币,市场价2500元。但普通85年流通硬币中除了85版2角外,发行量都很大,1元、5角、1角三枚总共只值十几元; 7、86年:未发行普通流通硬币,只生产了660套精制套装币,属极稀品,市场价超过3万元。 如果你想收藏的话是可以的,因为现在市面上的牡丹一元是越来越少了,你这样按年份的收藏很好,如:从1991——1999年一年一个的收藏,2000年牡丹一元发行量很少,所以价位贵了点,市场价位在50元以上。 8、2001年以后就是正常价格,暂时无收藏价值 19991年至1999年的价格 这个没有收藏价值,发行量都非常的大!特别大家误会的96年,其实就是市场价格而已!下面再给你补充下最有收藏价值的硬币! 以下硬币才具有收藏价值: 1、硬分币五大天王,即1979年5分、1980年2分5分、1981年1分5分。1981年1分和5分硬币最新市场价格为500元/枚 2、不参与流通的1993年至2000年1分2分5分计24枚。 3、1980年至1986年各年份1角2角5角和1元(俗称长城币),计28枚。1980年2分、5分硬币市场价格也达到100元/枚牡丹图案的壹元硬币,从1991年到2000年共制造了10年,但最后的2000年版没有批量发行,只制造了20万(精制币2万,普制币18万),装桢在2000年度《中国硬币》套装中,作为收藏品出售。在流通领域中是找不到的,比较珍贵。而前面91年到99年的壹元硬币,发行量都很大,没有太大收藏价值,只值面值。

◆ 2010年中国普通纪念币全集

◆ 2010年中国普通纪念币全集 中国人民银行定于2010年11月9日发行上海世界博览会、2010年贺岁、“和”字书法系列和环境保护系列普通纪念币各一枚,这四款普通纪念币面额均为1元。直径均为25毫米,材质除《上海世博会》纪念币为钢芯镀镍外,其余均为黄铜合金。 产品构成:康银阁卡册;收藏证书1张;4枚流通币:上海世界博览会、2010年贺岁、“和”字书法系列和环境保护系列普通纪念币各一枚。 发行限量:《上海世博会》6000万枚,《2010年虎年贺岁》3000万枚,《和字书法(第二组)》和《环境保护(第二组)》各1000万枚。 ◆产品介绍 上海世界博览会普通纪念币 该普通纪念币正面主图案为上海世界博览会会徽,会徽上方为“中华人民共和国”字样,下方是微缩文字“EXPO 2010 SHANGHAI CHINA”。内缘下方刊“2010”年号;背面主图案为上海世界博览会吉祥物“海宝”,背景图案为城市建筑群,内缘上方刊“中国2010年上海世博会”字样,左下方刊“1元”面额。 2010年贺岁普通纪念币 该普通纪念币正面刊“中国人民银行”、“1元”和汉语拼音字母“YIYUAN”及“2010”年号;背面主景图案为一个戴着虎头帽的儿童敲打腰鼓,背景为燃放的鞭炮和布老虎图案,内缘下方刊“庚寅”字样。 “和”字书法普通纪念币

该普通纪念币正面图案为国徽,其上方刊“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名,下方刊“壹圆”面额和“2010”年号;背面主景图案为隶书“和”字,上方为多种字体书写的“和”字,背景以书法的飞白手法衬托。 环境保护普通纪念币 该普通纪念币正面图案为国徽,其上方刊“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名,下方刊“壹圆”面额和“2010”年号;背面主景图案为三个手拉手的人物形象,背景为图案化的地球和叶子,象征人类携手共同参与保护自然环境,内缘左侧刊“环境保护”字样。 ◆收藏证书 ◆产品特点 ★该四枚普通纪念币与现行流通人民币职能相同,与同面额人民币等值流通。 ★四枚币集成一套更有收藏价值,市场上四枚一套的总价也比单枚币的合计价格高。 ★限量发行、题材好、价值空间大,发行意义重大,背景影响深远。纪念流通币板块价格低、投资收益好。★康银阁装帧币包装,装帧币带有印刷精美的图文说明和背景资料,以及带有水印暗记的“鉴定证书”,因此具有较高的欣赏、收藏价值。 ★设计新颖、制作精美,具有很高的收藏和投资价值。如今整个钱币市场逐渐趋好,但流通纪念币板块价格仍在低位调整,新四币不但题材上乘,而且设计新颖、制作精美,具有很高的收藏和投资价值。纵观目前的钱币市场,下跌空间有限,而上涨的潜力却是较高的。 ※群众基础好,社会需求大:纪念流通币作为大众收藏投资品,市场属性更好一些,适合普通投资者。流通纪念币已成为普通投资者的收藏佳品,许多初涉币市的投资者往往更愿意购进相对便宜的纪念币。 ★世博币是重大题材的流通纪念币 ★和”字币是突出弘扬“和”文化,充分表现中国传统文化中的汉字文化和书法艺术,是新开发的书法艺术崭新系列,也是书法艺术系列的龙头币,“龙头”币种往往都能充当各板块的领头羊角色而走强于大市。“龙头”币种与系列题材中的后发币相比,抗跌性要强得多。“和”字币的发行意义重大,背景影响深远。 ◆发行背景

从1993至2000年硬币收藏

从1993至2000年,国家又发行了8套精装硬币,内装1、2、5分,1、5角,1元硬币各1枚。其中的1、2、5分硬币不参与市场流通,是专供收藏用的,应该具有较大的增值空间,并且有可能成为钱币中的珍品。第二套是中国人民银行1980年4月发行的1角、2角、5角和1元四种面值的金属硬币,配合第三套纸币流通。其中角币的材质为铜锌合金,元币材质为铜镍合金。这套硬币从1980年至1986年共七种不同的版别,每年4枚,计28枚。其中,1982年、1984年、1986年的硬币最为稀少,收藏价值较高。其他年份的硬币在市面上也已不多见,并且价格相对较低,具有一定的收藏和投资价值。第三套是中国人民银行1992年6月发行的1991版1角、5角、1元三种面值的流通金属硬币,配合第四套纸币流通。其材质分别为铝镁合金、铜锌合金、钢芯镀镍,其中1994年的1元

硬币较少,中国金融出版社1995年出版的《中华人民共和国铸币图谱》把这枚1元硬币列为两星级。第四套是中国人民银行1999年制版的1角、5角和1元硬币,是配合第五套纸币流通的辅币。其材质分别为铝镁合金、铜锌合金、钢芯镀镍。中国硬币收藏投资价值中华人民共和国硬币在1980到1986年发行,除一分两分伍分外,增加了一角两角伍角一元四种,其中一角两角伍角均为锌铜合金,国案、版式、边齿接近一分两分伍分勉铝合金币;一元硬币为镍币,正面仍为国徽,但背面有长城图案。当时发行量较少,其中某些年份、面额犹其少见,具有一定的收藏价值。81、85年的发行量较大,所以现在还常可以见到,有收藏价值,但有限。而80、82、84、86 凡年份双数的都是精品,少之又少,很难见到,不过总的来说,都有收藏价值。目前比较有收藏价值的是:1、硬分币五

不宜流通人民币硬币

不宜流通人民币硬币 1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不宜流通人民币硬币的类别及判定指标。 本标准适用于办理人民币存取款业务及整点业务的金融机构。 2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2.1 不宜流通人民币硬币inappropriate circulated RMB coin 外观、质地、防伪特征受损,变色变形,文字、数字、图案模糊,规格、重量发生变化,影响正常流通的人民币硬币。 3规格 人民币硬币在流通过程中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为不宜流通人民币: ——直径、重量与标准值相差大于 5%; ——边部厚度与标准值相差大于 10%。 标准值见表1。 表1 现行流通硬币规格标准表

4 污渍 人民币硬币在流通过程中因受到侵蚀,形成不可去除的污渍,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为不宜流通人民币: ——币面单个污渍面积大于标准面积的 5%,或多个污渍累计面积大于标准面积的 10%; ——污渍遮盖文字、数字、图案之一,影响辨别面额或真伪。标准值见表 2。 表2 现行流通硬币污渍标准表 5 磨损 人民币硬币在流通过程中出现磨损,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为不宜流通人民币: ——币面出现一处磨损,深度大于 0.1mm ,磨损面积大于标准面积的 5%; ——币面出现多处磨损,深度大于 0.1mm ,累计磨损面积大于标准面积的 10%; ——币面文字、数字、图案之一受损,影响辨别面额或真伪。标准值见表 3 。 表3 现行流通硬币磨损标准表 6 变色

人民币硬币在流通过程中因自然氧化、火烧等原因,使币面色泽发生较大改变、图案 模糊不清,或光泽度变暗,影响辨别面额或真伪的,为不宜流通人民币。 7变形 人民币硬币在流通过程中出现扭曲、弯折、凸起、凹坑或其他变形,其最低面直径与 最高面直径差值大于1mm,或整体厚度与标准边部厚度差值大于1mm的,为不宜流通 人民币。 8孔洞 人民币硬币在流通过程中出现可见光孔洞的,为不宜流通人民币。 9裂痕 人民币硬币在流通过程中出现裂纹或裂口及划痕,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为不宜流通人民币: ——币面边沿内出现裂纹或裂口,径向深度大于 1mm,单个裂纹或裂口长度超过3mm,且累计长度大于标准周长的 10%; ——币面出现划痕,径向深度大于 1mm,单个划痕长度大于 2 mm,且累计长度大于标准周长的 15%; ——文字、数字、图案之一受损,影响 辨别面额或真伪。累计长度标准值见表 4。 表4 现行流通硬币裂痕标准表

中国硬币收藏价格表大全(仅供参考)

中国硬币收藏价格表大全(仅供参考)从1993至2000年,国家又发行了8套精装硬币,内装1、2、5分,1、5角,1元硬币各1枚。其中的1、2、5分硬币不参与市场流通,是专供收藏用的,应该具有较大的增值空间,并且有可能成为钱币中的珍品。第二套是中国人民银行1980年4月发行的1角、2角、5角和1元四种面值的金属硬币,配合第三套纸币流通。其中角币的材质为铜锌合金,元币材质为铜镍合金。这套硬币从1980年至1986年共七种不同的版别,每年4枚,计28枚。其中,1982年、1984年、1986年的硬币最为稀少,收藏价值较高。其他年份的硬币在市面上也已不多见,并且价格相对较低,具有一定的收藏和投资价值。第三套是中国人民银行1992年6月发行的1991版1角、5角、1元三种面值的流通金属硬币,配合第四套纸币流通。其材质分别为铝镁合金、铜锌合金、钢芯镀镍,其中1994年的1元硬币较少,中国金融出版社1995年出版的《中华人民共和国铸币图谱》把这枚1元硬币列为两星级。第四套是中国人民银行1999年制版的1角、5角和1元硬币,是配合第五套纸币流通的辅币。其材质分别为铝镁合金、铜锌合金、钢芯镀镍。 中国硬币收藏投资价值中华人民共和国硬币在1980到1986年发行,除一分两分伍分外,增加了一角两角伍角一元四种,其中一角两角伍角均为锌铜合金,国案、版式、边齿接近一分两分伍分勉铝合金币;一元硬币为镍币,正面仍为国徽,但背面有长城图案。当时发行量较少,其中某些年份、面额犹其少见,具有一定的收藏价值。81、85 年的发行量较大,所以现在还常可以见到,有收藏价值,但有限。而80、82、84、86 凡年份双数的都是精品,少之又少,很难见到,不过总的来说,都有收藏价值。 目前比较有收藏价值的是:1、硬分币五大天王,即1979年5分、1980年2分5分、1981年1分5分。2、不参与流通的1993年至2000年1分 2分5分计24枚。3、1980年至1986年各年份1角2角5角和1元(俗称长城币),计28枚。4、1994年1元硬币。 中国硬分币价格表参考 年份 1分币 2分币 5分币 1955 30.00 未发行 30.00 1956 10.00 6.00 8.00 1957 60.00 未发行 10.00 1958 10.00 未发行未发行 1959 4.00 1.00 未发行 1960 未发行 2.00 未发行 1961 1.00 2.00 未发行 1962 未发行 2.00 未发行 1963 4.00 2.00 未发行 1964 2.00 3.00 未发行 1965-1970 未发行未发行未发行 1971 1.00 未发行未发行 1972 2.00 未发行未发行 1973 1.00 未发行未发行 1974 1.00 1.00 1.00

银元纪念币大全(建议收藏)

银元纪念币大全(建议收藏) 民国十七年张作霖纪念币正面:张作霖文装正面像,上为“大元帅纪念币”。背面:中为双旗交叉,上为“中华民国十七年”,下为英文一元。此币颇为稀见。陆海军大元帅张作霖纪念币正面:张作霖正面军装像,上镌“陆海军大元师”6字。背面:中为龙凤黼黻图案,上为“纪念币”,下为英文一元, 两旁大花饰。此币发现极少。民国十六年张作霖纪念币正面:张作霖正面军装像,上为“中华民国十六年”。背面:中为龙 凤黼黻图案,上为“纪念币”,下为英文一元,两旁大花饰。 此币发现极少。民国十五年张作霖纪念币正面:张作霖正面军装像,上为“陆海军大元帅”。背面:中为“纪念”字,上为“中华民国十五年”,下为英文一元,两旁有花饰。该币发现不多,1997年3月9日上海首届银币拍卖会上以40万元成交。褚玉朴纪念币此币系褚玉朴为河北省督军周年之纪念币。正面:褚玉朴着军装正面像。背面:中间为双旗交叉,四周为“中华民国十六年四月十日周年纪念”。段祺瑞执政纪念币正面:段祺瑞半身像,上有“中华民国执政纪念币”字样。背面:中间 为“和平”2字,两侧嘉禾。民国十二年龙凤壹圆小字版银圆 以上两种币面因有龙、凤图案,难免有帝皇色彩,故未被当局采用。民国十二年龙凤壹圆大字版银圆民国12年(1923年)天津造币厂铸样币。此币铸造背景和正面图案,钱币学界

颇有争议。经查考鲁迅先生的日记,现已能确证“十二章图案”系鲁迅先生会同许寿棠(即季市)、钱稻孙3人共同设计,原 拟作国徽的图案,现铸制在本币正面。设计过程介绍如下:鲁迅先生于1912年2月应中华民国临时政府教育总长蔡元培先生的邀请,到南京教育部任职。不久,教育部随政府进北京。同年5月鲁迅先生抵京,即在教育部报到,直至8月才任命鲁迅先生为检事,随后改任为社会教育司第一科科长。当时总统府决定由鲁迅、许寿棠(即季市)、钱稻孙三人同拟 国徽图案。3人接到任务后,即积极研究,共同设计一幅古为今用的十二章图案,即日、月、星辰、山、龙、华虫、宗彝、藻、火、粉米、能、献,并将涵义逐一解释于后……以上事例都可从1912年8月28日鲁迅先生的日记和1913年2月当时教育部编的月刊第一卷第一册(文犊录要)栏中《致 国务院国徽拟图说明书》中得到证实。该图设计精美,包罗万象,匠心独特(北京鲁迅博物馆现藏有钱稻孙先生捐赠的《拟民国初期国徽铅模》实物一方)。除此币正面用该图案外,尚有山东张宗昌于1926年试铸金币十圆及二十圆两种。1926年直隶褚玉朴铸银辅币一角、二角两种。1926年张作霖铸“陆海军大元帅”壹圆纪念银圆一种,1927年又铸“中华 民国十六年”壹圆纪念银圆一种,先后总共十种之多。发行流通后深得民众的喜爱。该币正面中间镌十二章图案,上雕“中华民国十二年造”;背面记值文字“壹圆”,根据“壹圆”2字的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