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九:资本主义制度的巩固与扩大

专题九:资本主义制度的巩固与扩大
专题九:资本主义制度的巩固与扩大

专题九:资本主义制度的扩展

其他主要问题:(答案见课件)

1、资本主义制度确立的方式:资产阶级革命、资产阶级性质的改革、民族解放战争。

2、美国独立战争与南北战争的对比。

3、俄国1861年改革与日本明治维新的异同点。

4、华盛顿与林肯的功绩。

5、美国、日本、俄国等国家崛起给我们的启示。(大国崛起因素+中国如何做)

二、练习题

1、彼得一世改革的主要目的是()

A学习西方的先进技 B促进工场手工业的发展 C改变落后状况,成为军事强国 D废除农奴制度,促进经济发展2、列夫·托尔斯泰在《安娜·卡列尼始》中,借列文(同情农奴的农奴主)之口说:“现在我们这里,一切都翻了一个身,一切都刚刚开始安排。列文所说的这些变化是因为()

A.1861年改革B.二月革命C.十月革命D.斯大林模式

3、1856年,亚历山大二世向莫斯科贵族发表演讲时说:“到处在谣传,我要给农民自由,这是不公正的……但是,遗憾的是,农民和他们的地主之间存在着敌对情绪,并因此发生了许多不服地主管束的事情……因而,从上面解决比从下面解决要好得多。”这表明()

A.农奴没有获得解放 B.农奴制危机严重 C.改革没有推动俄国发展 D.改革是封建性质

4、俄国1861年改革时,有些地主主张农奴与土地一起解放,不过要一笔高额的赎款。沙皇亚历山大二世采纳了这一主张。对以上说法理解正确的是()①改革是对农奴的一场掠夺②农奴制改革有大量封建残余③改革阻碍了俄国资本主义的发展④沙皇赞同废除农奴制。

A.①③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①②③④

5、1861年,沙皇亚历山大二世签署废除农奴制法令后,没有遇到俄国贵族的强烈抵抗,也没有发生内战,仅凭沙皇的一纸法令就能完成。俄国改革没有遇到贵族强烈抵抗的主要原因是()

A.贵族与农奴矛盾未激化B.贵族对农奴处境的同情C.贵族是改革利益获得者D.贵族力最弱小无力对抗6、19世纪初,俄国全国人口中农奴占很大比重。农奴世代被来缚在土地上,不能自由迁徙和务工经商;美国由于种植园使用大量奴隶从事棉花种植,利润丰厚,因此南方的奴隶贸易非常繁盛。这表明俄国和美国在资本主义经济发展过程中面临的相同问题是()

A.农奴是廉价的劳动力B.工业革命发展滞后C.奴隶贸易非常繁盛D.缺乏自由的劳动力

7、1862年9月,林肯说:“假如不采取解放奴隶的政策的话,是不可能平息这个叛乱的。……解放奴隶会给我们带来更多的东西,使敌人减少同样多的东西。”他这一主张的直接目的是()

A.扭转战局B.解放农奴C.废除奴隶制D.维护国家统一

8、马克思说:“在美国历史上和人类历史上,林肯必将与华盛顿齐名。”林肯的功绩是()

A.通过《权利法案》,规定国王必须依法行使权力

B.通过《独立宣言》,第一次以国家的名义宣布人民的权利神圣不可侵犯

C.颁布《宅地法》《解放黑奴宣言》,维护了美国的统一

D.制定1787年宪法,确立美国是由各州联合组成的联邦制国家

9、从亚历山大二世废除农奴制法令主要内容上看,它主要为资本主义发展直接提供了()

①自由劳动力②市场③资金④技术

A.①③B.②③C.①④D.③④

10、19世纪中期,率领四条蒸汽船惊醒日本“太平梦”的国家是()

A.英国B.法国C.俄国D.美国

11、“把教育放在最优先的地位,仿效西方建立了小学、中学和大学,形成了完整的近代学校体制。”近代日本出现的这种理象,与明治维新采取的哪一措施有关?()

A.消除封建割据,加强中央集权B.创办近代企业,引进西方技术

C.允许土地买卖,承认土地私有D.提倡文明开化,大力发展教育

12、学习了“俄国废除农奴制改革”的内容后,同学们对该改革的评价争论不休。学生甲认为改革促进了资本主义发展,应该肯定为主。学生乙认为改革是对农奴的一次剥夺,应全盘否定。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A.甲、乙两人观点都错

B. 甲对,乙错

C. 甲、乙两人观点都对

D.甲错,乙对

13、在世界近代史上,走上资本主义道路的途径有革命和改革两种方式。下列国家走上资本主义道路的方式不同于其他三国的是()

A.英国 B.美国 C.日本 D.法国

14、明治天皇和光绪皇帝在位时期进行改革的内容都涉及()

A.大力提倡和发展文化教育 B.实行君主立宪制 C.建立资产阶级共和国 D.废

除封建制度

15、确定学习主题、构建知识结构是我们学习历史的一项基本技能。在右侧学习主题为“资

产阶级统治的加强”这一知识结构图中,方框2、3、4应该相应呈现的历史事件是哪一组?

()

A.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美国独立战争——法国大革命

B.工业革命——俄国废除农奴制改革——日本明治维新

C.工业革命——第二次工业革命——第一次世界大战

D.美国南北战争——俄国废除农奴制改革——日本明治维新

16、俄国沙皇亚历山大二世曾说:“与其等农奴自下而上的解放自己,不如自上而下解放农民。”这反映了1861年俄国改革的根本目的是()

A.缓和阶级矛盾,巩固统治 B.解放农民,帮助其致富 C.改变俄国的专制制度 D.迅速实现近代化

17、下列关于俄国废除农奴制改革和日本明治维新共同点的叙述正确的是( ) ①都始于19世纪60年代 ②都摆脱了沦为半殖民地的命运 ③改革后都野蛮侵略中国 ④都涉及到土地私有权的改革 A .①②③ B .②③④ C .①②④ D .①③④

18、下列关于中国洋务运动和日本明治维新共同点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都是在内忧外患背景下进行的改革

B.都在政治、经济、思想领域向西方学习

C.都推动了本国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

D.都创办了机器化大生产的近代工矿企业

19

A .洋务运动与明治维新

B .戊戌变法与废除农奴制改革

C .戊戌变法与明治维新

D .明治维新与废除农奴制改革

20、19世纪六七十年代,为顺应时代潮流,世界上许多国家不约而同地进行了改革或革命。某班同学对此进行了探选项 史实 结论

A 俄国废除农奴制 彻底消除了封建残余

B 中国洋务运动 是中国近代史的开端 C

日本明治维新

是一次资产阶级改革

D

美国南北战争 实现了美国的独立 21、 19世纪中期,面对历史发展的潮流,美国、俄国和日本都出现了社会危机。阅读回答

(1)根据图片展现的历史信息,分别写出三国面临的主要社会危机是什么。(3分)

(2)面对社会危机,当时的美国、俄国和日本的举措的标志事件分别是什么?(3分)

(3)俄国、日本解决危机的方式的共同点是什么?(1分)

(4)美国、俄国、日本所采取的措施有何共同作用?(1分)

(5)借鉴美国、俄国和日本等强国的历史发展经验,请你为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提出两条合理化的建议。(2分)

相同点: ①面临民族危机 ②向西方学习 ③制度变革 不同点:事件1依附于没有实权的皇帝,结果失败 事件2改革派已经掌握了实权,结果成功

如何看待资本主义国家的福利制度

一、当代资本主义社会福利制度的积极作用 福利制度是战后发达资本主义国家以税收的形式把一部分国民收入集中起来,而后用于社会上收入不高的居民,以部分改善他们在初次分配中收入过低状况的一种制度。它是当代资本主义社会最主要的分配方式。福利制度从创设至今,大体经历了萌芽、形成、发展、危机、调整五个阶段。在20世纪50年代后期到70年代初期,福利制度发展为由一系列社会福利措施和项目组成,并且各有一整套具体内容和详细规定的制度,虽说其最初目的之一是为了驱散社会主义的威胁,但它对于战后缓和经济危机,缓解劳资矛盾,保证社会稳定,巩固资本主义制度起到了不可估量的作用。作为一种社会分配制度,它是资产阶级政府采取的重要改良主义措施,是资本主义社会调节生产关系的重要手段,也是战后资本主义社会相对稳定、阶级矛盾趋于缓和的重要原因之一。 第一,缩小贫富差距,维护社会稳定。当代资本主义国家的高福利是通过高税收来实现的。各国政府通过对不同收入的阶层实行有差别的税收政策,特别是累进税减少了由所有权产生的分配不合理,缩小了贫富差距,在一定程度上缓和了不同利益集团之间的矛盾,增强了生产力高度发达的市场经济制度下的凝聚力,这一税制是战后资本主义国家得以稳定发展的不可或缺的“缓冲器”、“减震器”。广 泛的社会福利措施改善了人们的生活状况,保障了大多数人的最低经济要求和社会需求,在一定程度上防止社会动荡,平息社会不满,起到缓解社会矛盾的“安 全网”作用,同时向社会成员灌输现存体制和价值观的合理性,减轻对现有制度 的离心力。从而为资本主义国家的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提供了前提和保证。 第二,调节社会需求,推动经济发展。根据一般规律,低收入阶层的消费潜力较大,其新增收入绝大部分能够转化为现实消费;而高收入阶层由于其阶段性消费已基本饱和,在新的消费热点尚未出现的情况下,其新增收入则会在很大程度上转化为储蓄或其它金融资产。“从摇篮到坟墓”的福利制度形成了一个巨大的、覆盖全社会公民基本生活需求的保障网络,居民家庭收入的很大一部分来自社会福利,使居民在生活上没有任何后顾之忧,从而可以当期消费甚至适度超前消费。例如,美国大部分社会福利开支是以政府转移支付形式进入低收入家庭,在贫困家庭或个人较高边际消费作用下,这些支付的90%以上形成了社会购买力,使 美国经济不断维持了一种较高的有效需求状态。[2]因此,社会福利制度作为国 家收入再分配的一种形式,它对经济的发展能起到“稳定器”和“调节器”的作用, 政府通过福利支出可以适当调节社会需求,刺激或抑制消费,适度的福利开支能推动经济发展。 第三,促进社会服务,缓解就业压力。资本主义社会福利制度的确立和发展促进了资本主义国家第三产业的发展,因为社会保障制度的发展需要相应的配套措施,

福利资本主义的逻辑

福利资本主义的逻辑 读《福利资本主义的三个世界》 阅读艾斯平-安德森的这本《福利资本主义的三个世界》是个矛盾的过程。 它的行文严谨意涵深刻,似乎每句话里面都可以引申出许多的观念,又与其他段落与章节形成完整体系。正因此,对于我这个社会福利的初学者来说,阅读每个段落都是一个相当困难的过程:尝试理解行文的真意,同时不得不面对大量陌生的专业用语;而随着阅读的深入,感觉到一个个概念在头脑中逐渐形成,对福利的理解的也不断深入,有时会有一种恍然大悟的通透感,但后来通常发觉实际上只是自以为理解了的错觉。 这个阅读的矛盾过程,自然不可期待能获得什么货真价实的真知,最后也没有将整本书读完。不过回顾起来,观念的积累和更新,确实可以算作阅读中最大的收获了。 一什么是“福利国家”? 本书的题目是《福利资本主义的三个世界》,顾名思义作者是将实行不同福利资本主义的国家按照体制分成了三个类别。因此书中大量使用到了“福利国家”、“福利体制”、“福利世界”等词,但是在书中并没有对它们进行准确的定义。而似乎是以一种“约定俗成”的方法在传达他的含义。 有时候会疑惑这样直接使用这些未加厘定的概念是否会导致不准确与偏颇,但后来发现界定这些概念的确存在非常大的困难。这些概念涉及政治学、经济学、社会学各领域,而且因为在不同情况下有不同的分类与模式,内涵相当模糊。艾斯平-安德森在这本书中引用了教科书上常见的定义:“国家对于公民的一些基本的、最低限度的福利负有保障责任”,但他紧接着就对这个定义提出了一大堆问题来质疑。但质疑完了后他并没有正面提出他的定义。 在书后附的译者跋中,郑秉文教授补充到福利国家这个概念的基本范畴应该包括转移支付、物资服务和充分就业。通过这种方式,才基本让人明白了福利国家的大概内涵。 二为什么会出现福利国家? 对于这个复杂问题,我认为艾斯平-安德森的这本书提出的核心逻辑概念是“商品化”与“非商品化”。 1.前资本主义时代的前商品化

资本主义经济制度的本质

恩格斯曾经指出: 1马克思一生有两个伟大发现:一是唯物史观,二是剩余价值理论:2它揭示了资本主义社会产生与发展的规律。正是这两大发现,使社会主义从空想变成科学。 3剩余价值学说是马克思主义经济理论的基石资本主义经济制度的本质 一、劳动力转化为商品与货币转化为资本 (一)劳动力成为商品的基本条件:1、劳动者是自由人,能够把自己的劳动力当作自己的商品来支配;2、劳动者没有别的商品可以出卖,自由得一无所有,没有任何实现自己的劳动力所必需的物质条件。(封建社会后期,资本主义社会开始形成,在资本的原始积累中,生产资料被资本家掌握,而工人一无所有,只有向资本家出卖自己的劳动力维持基本生活,实质上就形成了资本主义雇佣劳动力的关系,劳动力也由此成为商品)P155 (二)劳动力转化为商品的特点与货币转化为资本: 1.劳动力的价值:1、维持劳动者本人生存所必须的生活资料的价值。2、维持劳动者家属的生存所必须的生活资料的价值。3、劳动者接受教育和训练所支出的费用。(养家、糊口、学习) 2.劳动力商品的使用价值:在消费它的过程中能够产生新的更大更多的价值(资本家就是利用这个特点,用货币购

买到劳动力之后,在消费它的过程中,不仅可以收回自己原来付出的价值,而且还可以得到一部分额外的价值,这部分额外的价值就是剩余价值,而资本家一旦得到了剩余价值,那么他之前付出的货币也就转化成了资本) 案例:现在很多农民在外面打工,因为一名农民工在工厂里打工一年创造的价值远远大于他在家里正常务农的价值,付出的是同样的劳动力,创造的价值却一个在天一个在地,如果把在家正常务农一年创造的价值作为劳动力的真正价值,那么在位打工一年创造的价值比它多出的那部分价值就是剩余价值。 二、资本主义所有制p156 (一)所有制和所有权:1、所有制:又称经济上的所有制,就是指事实上生产资料归谁所有、归谁支配,并凭借该生产资料实现生产和获得剩余价值。2、所有权:就是法律上的所有制,是由占有生产资料的相关的法律原则决定的。 3、二者关系:所有制是所有权的基础,它决定着所有权;所有权是所有制的法律形态,为所有制提供了法律保障。 (二)资本主义所有制及其本质:p157 三种剥削制度下劳动者与生产资料的结合方式: 奴隶社会:以奴隶主完全占有奴隶人身为基础。(中国秦朝以前是奴隶社会,奴隶像牲畜一样是奴隶主的私有财产,毫无人生自由。直到秦商鞅变法,废除了隶农制。)

当今世界上的社会主义国家和资本主义国家的制度

福利制度与共产制度 当今世界上的社会主义国家和资本主义国家的制度,可以说是处在一个水乳交融的状态,你中有我,我中有你。中国为了发展社会主义,正在不断地引进西方国家中对自己适用的资本主义国家的一些制度;美国家为了发展资本主义,正在不断实践、完善着共产党人也在追求的“福利国家”制度。如果让外星人来区分的话,他一定也分不清哪个是社会主义国家,哪个是资本主义国家。 二战后,发达资本主义国家普遍实行了所谓“从摇篮到坟墓”的“福利国家”制度,具体包括社会保险、社会福利、社会救济三大类。社会保险是政府以法律形式,强制公民在就业期间按其应课税年工资额的一定比例向国家交纳的社会保险税,用于投保者因规定的原因丧失收入以后,向他们及其家属提供一部分补偿收入和服务,以保障他们维持基本生活。其种类主要分为养老保险、失业保险、疾病和健康保险、工伤事故保险等。社会福利是由政府以拨款形式提供给公民的各种补贴。这是不以个人经济状况为转移的带有普遍性的公共财政补贴,有针对孕妇、母亲、学龄前儿童的保护和照顾的家庭补助;也有对中小学生提供免费教育、供给免费午餐、给予助学金或无息贷款等学生补助;此外,还有房租补助、食品补助、遗属抚恤等。如美国的中小学生每天可享受一顿免费热午餐,法国规定所有职工都可以获得每月固定的交通补贴等。社会救济是针对部分生活困难者和贫困家庭提供的带有生活救济性质的补贴,如对失去收入或收入低微的老弱病残者给予特殊照顾的补助:法国向失业者发放每天22法郎、外加失业前工资42%的救济金;瑞典给丧失劳动能力者提供救济金等。 目前,西方国家的社会福利内容丰富、种类繁多。据统计,英国社会福利项目不下60 种,美国公民从出生到死亡可以享受2000多种政府福利。战后各国财政预算用于社会保障的经费稳步上升,逐渐成为政府支出中的最大开支项目。1972年,欧美14 个发达国家中央财政支出平均48%用于平价住宅、社会福利、社会救济及医疗保险费用上;1988年,中央财政用于社会保障和福利的支出,美国为44.3%,联邦德国为69%,英国为44.9% 。20世纪九十年代,西方国家每年通过税收集中起来的国民收入大约占国内生产总值的 1/3左右,欧盟国家则达到50%,其中一半以上用于各类社会福利开支。 除此之外,资本主义国家富有特色的各类非政府组织、企业、基金会和慈善机构所从事的公益活动,对于平衡社会矛盾、弥补政府不足、特别是给最底层人民提供各种切实的帮助,扶持弱势群体方面起到了不可或缺的作用。据统计,1998年美国共有160万个非营利机构,其中120万个机构中有73万个分支慈善组织、12万个福利团体和35万个宗教组织,捐赠及慈善收入总额为6214亿美元。1999年6月,英国登记注册的慈善机构也有161万个。慈善组织和慈善活动构成了当代资本主义别具特色的一道风景。许多企业直接进行广泛的社会慈善事业,如总部设在伦敦的“大都会公司”是一家经营食品、饮料的跨国企业,它每年在社会公益方面投入约1300万英镑。创建于1835年的贝塔斯曼将“直接地为实现公共利益而工作”作为公司的宗旨之一,并把大部分股份交给贝塔斯曼基金会,其收益可以用于开展各类社会公益和慈善事业。 比尔·盖茨等人在对待财富和资本的态度上有别于以往的资本家。无论是作为文明进步,还是人性的趋善,现代西方主流社会中的一部分人在对待财富的态度上,已经不是我们以往所理解的穷奢极欲、挥霍浪费或腐朽堕落,相反,他们个人生活可能十

专题08 世界近代资本主义制度的确立、巩固和发展(原卷版)

专题08 世界近代资本主义制度的确立、巩固和发展【知识梳理】 知识点一英、美、法早期资产阶级革命

1、任何一种新生事物战胜旧事物都不是一帆风顺的。 2、用法律的形式来保障革命的果实,是革命的必由之路。 3、国家的发展必须遵循历史的发展规律,采取符合国情的措施和手段。 4、资本主义制度战胜封建制度是历史的巨大进步。 5、维护国家统一,促进民族经济发展,是每一个国家的共同愿望 6、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只有不断借鉴、学习外国的先进经验,才能更好促进本民族的发展。 专题训练八世界资本主义的确立、巩固与发展 1. (2019·湖南岳阳)阅读下列大事年表: 14世纪文艺复兴运动兴起 1640年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爆发 1689年英国确立君主立宪制 18世纪中期第一次工业革命开始 1776年美国大陆会议发表《独立宣言》 1789年法国大革命爆发,随后颁布《人权宣言》 19世纪中后期第二次工业革命开始 1861年美国爆发内战 请回答: (1)上述大事年表中,哪一事件“猛烈冲击了封建神学”,被认为是冲破黑暗中世纪的一道“曙光”?(2)英国通过什么文献确立了君主立宪制?英国资产阶级革命具有怎样的国际意义?法国大革命中,颁布了《人权宣言》,其核心内容是什么? (3)第一次工业革命对近代中国的政治产生了什么影响? (4)请列举一例“美国国父”华盛顿的主要功绩并说出美国两次资产阶级革命的共同作用。 (5)近代世界历史的发展历程,反映了人类社会在思想、政治、技术发明等领域的变革 与创新。据此谈谈创新与社会发展的关系。 2.(2019·四川乐山)世界近代史是一部资本主义在西方产生、发展,向全世界扩张并在全世界产生巨大影响的历史。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西方资本主义兴起示意图

第9课《资本主义政治制度在欧洲大陆的扩展》

第9课《资本主义政治制度在欧洲大陆的扩展》 滁州中学李飞明

具体内容: 教学目标1艰难的法兰西共和国之路 1.从两个方面分析第三共和国建立的背景: (1)封建势力:十分强大、竭力维护君主专制统治 (2)资产阶级:反抗激烈、公开反对君主专制,抨击宗教神权,号召人民争取自由和民主 即:封建君主专制与资产阶级的矛盾尖锐 2.简述共和国建立的历程: 学生按时间顺序归纳,老师播放视频《攻占巴士底狱》、《拿破仑加冕》。 用PPT演示共和国建立的历程: 1789年,法国爆发大革命,1792年建立第一共和国。 1804年,拿破仑建立第一帝国。 1815年,波旁王朝复辟 1848年,再次爆发革命,建立第二共和国 1852年,路易.波拿巴建立第二帝国 1871年,巴黎人民起义建立第三共和国 (探究学习1)引导学生归纳法国共和之路艰难的原因 (1)资本主义发展相对薄弱,资产阶级力量弱小; (2)法国是典型的封建专制国家,君主思想作为封建残余长期存在。 教学目标2法国共和政体的确立 1.熟知法兰西第三共和国宪法的内容。 PPT演示宪法简要内容及法国行政权与立法权之间的关系。 2.学生共同探讨1875年宪法的积极影响。 (探究学习2),有人把“一票赢得”的法兰西第三共和国称为“不光彩的、从窗缝中潜入的共和国”,甚至预言了其必将步第一、第二共和国的后尘,会很快夭折。但法兰西第三共和国却不断巩固,在历史上存在了70年,成为法国最“长寿”的共和国。 结合本课的学习,想一想第三共和国得以“长寿”的原因。 答案:法国人民为维护共和政体经历了长期的斗争,使民主共和的观念深入民心;统治阶级惧怕人民的斗争,尤其在巴黎公社革命后,使其认识到帝制在法国已无立足之地;法国共和派力量的壮大和不断的斗争;法国已经进入资本主义全面大发展时期,开始向帝国主义过渡,统治者必须调整统治政策,以缓和垄断时期的新矛盾。 教学目标3 德意志帝国的君主立宪制 1.学生了解德意志统一的原因和过程。 演示德意志统一示意图。 2.学生熟知德意志帝国宪法的具体内容,并通过内容来分析其特点,引导学生作出正确评价。 (探究学习3)比较德国君主立宪制与法国共和制的异同

资本主义制度的确立与发展

资本主义制度的确立与发展 资本主义制度的确立与发展 (一).资本主义的萌芽(14世纪——16世纪) (1)思想上:14—16世纪,新兴的资产阶级提倡人文主义思想,反对封建教会的控制,发起了一场促使人们思想解放的资产阶级文化运动(含义)——文艺复兴运动,(作用)推动了欧洲文化思想领域的繁荣,为欧洲资本主义社会的产生奠定了思想文化基础。(思想上的巨变) (2)经济上:14世纪前后,意大利手工工场发展起来,资本主义萌芽产生。15—16世纪新航路的开辟,(作用:)从欧洲到亚洲、美洲和非洲等地的交通往来日益密切,使世界开始连成为一个整体,欧洲大西洋沿岸工商业繁荣起,促进了资本主义的产生和发展。(经济上的巨变) 相关链接: 1、新航路地开辟,使世界贸易的中心由地中海沿岸转移到北大西洋的东岸。 2、文艺复兴和新航路地开辟的共同影响是:促进了欧美资本主义的产生和发展。 3、往东走的航海家:迪亚士(发现非洲好望角)、达。迦马(到达印度) 往西走的航海家:哥伦布(发现美洲大陆,印第安人),麦哲伦

(环球航行) 横渡大西洋的:哥伦布,麦哲伦 麦哲伦经过的大洋顺序:大西洋---太平洋-----印度洋 (二).资本主义制度的初步确立(17世纪——18世纪)(政治上的巨变:英法美三次早期资产阶级革命) (1)经济上:资本主义经济得到很大发展。 (2)思想上:①17世纪,人文主义思想指导了英国资产阶级革命; ②18世纪,法国“自由、平等”的启蒙思想(伏尔泰)作用:促进了人们的思想解放,为新兴的资产阶级在政治上取代封建贵族提供了有利的支援,促进了欧洲的社会进步,指导了美国独立战争和法国大革命。 相关链接:联系中国的戊戌变法、辛亥革命 (3)政治上: ①1640—1688年英国资产阶级革命和1689年的《权利法案》,确立了君主立宪制的资产阶级专政,为发展资本主义扫清了道路;(革命的作用见课本P69) ②1775—1783年美国独立战争和1787年宪法,实现了国家独立,确立了比较民主的资产阶级政治体制,有利于美国资本主义的发展;(革命的作用见课本P76) ③1789年法国大革命建立起资产阶级共和国,传播了资产阶级自由民主的进步思想。

资本主义制度的建立与巩固表格

资本主义制度的建立、巩固复习表格 1、17世纪——19世纪初,英法美等国先后爆发资产阶级革命,确立资本主义制度。 国别英国美国法国

时 间 1640-1688年1775——1783年1789-1794年 原因封建专制治统治 阻碍资本主义经 济的发展英国的殖民统治 阻碍北美资本主 义经济的发展 封建专制治统 治阻碍资本主 义经济的发展 开始标志查理一世恢复长 期关闭的议会 来克星顿的枪声巴黎人民攻占 巴士底狱 领导阶级资产阶级和新贵 族 资产阶级和种植 园主 资产阶级 代表人 物 克伦威尔华盛顿罗伯斯庇尔 革命中 颁布的 文件 《独立宣言》《人权宣言》 革命后 颁布的 文件 《权利法案》《1787年宪法》《法典》 处死国 王 查理一世路易十六 转折点1777萨拉托加战 役

2、资本主义制度的巩固与扩大:(在工业革命的推动下,19世纪60年代,美国内战,俄、日改革。) 政权形式 君主立宪制 联邦制 共和制 结束标志 1688年宫廷政变 1783英国承认美 国独立 罗伯斯庇尔被 处死 共同作用 走上资本主义道路,促进了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

国别美国俄国日本时间1861——1865年1861年1868年 原因奴隶制阻碍资本主 义的发展农奴制阻碍资本 主义的发展 封建幕府的统治阻碍资本 主义的发展 领导人林肯亚历山大二世明治天皇 内容(经过)转折点:1862年颁 布《解放黑人奴隶 宣言》。 作用:极大的提高 了黑人奴隶的革命 热情,战争的形势 迅速有利于北方。 ①农奴在法律上 是“自由人”;② 农民获得解放时, 要出钱赎买份地。 政治上:废藩置县,加强中 央集权。 经济上允许土地买卖,引进 西方技术,鼓励兴办近代工 业。 社会生活方面:提倡文明开 化,努力发展教育 意义(作用、影响)美国历史的第二次 资产阶级革命。经 过这次战争,美国 废除了黑人奴隶 制,为资本主义的 发展扫除了又一障 碍。促进了资本主 义经济的迅速发展 性质:资产阶级性质的改革 作用:走上了资本主义的道路,有利于资本主 义的发展。成为本国历史的重大转折点。 弊端:改革不彻底保留了大量的封建残余。 共同影响促进了资本主义经济的迅速发展。

第9课 资本主义政治制度在欧洲大陆的扩展

第9课资本主义政治制度在欧洲大陆的扩展 【教学目标】 [课程标准]知道法兰西第三共和国宪法和《德意志帝国宪法》的主要内容,比较德意志帝国君主立宪制与法国共和制的异同;分析资产阶级代议制在西方政治发展中的作用。 [知识与能力] (1)理解法国共和政体确立的艰巨性;掌握《法兰西第三共和国宪法》、《德意志帝国宪法》的基本知识; (2)理解法国共和政体的特点和德意志帝国政治制度的特点及其历史作用和影响。 (3)分析两国政治制度在西方政治发展中的作用 [过程与方法]情境再现;分析材料;通过学习,搭建知识框架;反思历史,探究学习,发现问题,积极探索解决问题的途径。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根据法兰西共和历程等基本史实,认识民主制度的建立是人类进步的产物。培养历史唯物主义世界观,历史的、客观的看待事物,正确对待历史发展进程。认识资本主义政治制度建立过程的艰难性与曲折性。认识和分析在不同特点背后各国的不同国情和时代背景。 【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法兰西第三共和国宪法》的内容和《德意志帝国宪法》的内容的分析、掌握。 难点:比较德意志帝国君主立宪制与法国共和制的异同。 【教具准备】 高中历史必修一·人教版、历史地图册 【教学方法】 情境再现;分析材料;探究学习。 【教学课时】 1课时 【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通过对第七课和第八课的学习我们知道,在英国实行的是君主立宪制,在美国实行的是总统制共和制,今天我们来学习在欧洲大陆上的另外两个国家在近代的政治制度。设问:大家知道在欧洲大陆上面积最大的国家是哪个国家吗?答:法国。经济最发达的国家呢?答:德国?今天我们要学习的就是这两个国家。 [讲授新课] 一、艰难的法兰西共和之路 PPT展示法国国徽。法国并没有正式的国徽,传统上用此来代表法国,中间的束棒流行于法国大革命时期,象征着权威。其上三个法语的意思分别是“自由”、“平等”和“博爱”。法兰西民族是一个热爱自由和平等的民族,但是18世纪的法国,却是一个典型的封建专制国家。 1.法国大革命爆发的背景 引导学生阅读课本并讲述当时法国的社会状况。首先,18世纪,封建君主专制统治,封建势力强大,社会矛盾尖锐;其次,资产阶级对统治阶级的反抗日趋激烈;一些资产阶级思想家公开反对君主专制,抨击宗教神权,号召人民争取自由和民主。 资产阶级与封建统治阶级矛盾日益激化,最终在1789年爆发了法国大革命。大家知道,在英国爆发资产阶级革命后,建立起了君主立宪制,国家进入了一个较有序的发展状态中。但是在法国却并没有那么容易,法兰西人民经历了一个漫长且艰辛的共和历程。 2.法国共和制确立的历程(PPT展示历程)。

资本主义的政治制度

资本主义的政治制度和意识形态 资本主义政治制度是与资本主义经济制度相适应并为其服务的政治上层建筑,是为实现资产阶级专政而推行的种种统治方式的总和。它包括资本主义的国家制度、政党制度、官吏制度、选举制度、法律制度、决策制度等,其中,国家制度是核心。我们只何在科学地分析资本主义经济制度的基础上,进一步解剖资本主义的政治制度,特别是解剖资本主义国家政治制度,才能使我们更深刻更全面了解资本制度的本质特征及其发展趋势。 1、资本主义的国家、政治制度及其本质 (1) 资本主义国家的本质。 资本主义国家是在封建社会末期适应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需要,通过资产阶级革命而建立起来的。它随着资产阶级和无产阶级的对立与斗争的日益加剧而不断发展和完善。 国家是一十阶级统治另一个阶级的机器,是阶级专政的工具。资本主义国家的本质是资产阶级的统治工具,是资产阶级压迫和剥削无产阶级和其他劳动人民的暴力机关。这首先是由资本主义经济基础决定的。因为国家“照例是最强大的、在经济上占统治地位的阶级的国家,这个阶级借助于国家而在政治上也成为占统治地位的阶级,因而获得子镇乐和剥削被压迫阶级的新手段。”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确定之后,资产阶级是经济上占统治地位的阶级,从而获得镇压和剥削无产阶级的政治工具,以维护资本主义的经济基础。其次,是由资本仁义社会的阶级结构和主要矛盾决定的。在资本主义社会,尽管资产阶级内部存在着不同阶层、集团,他们为了各自的经济利益,相互之间不断地争夺政治权力,但在维护资本主义经济基础和对付无产阶级方面,他们又是一致的。由资本主义的经济结构所造成的资产阶级和无产阶级的阶级矛盾是资本主义社会的主要矛盾,这个矛盾是不可调和的,并贯穿于资本主义社会发展的全过程和各个领域。为了镇压无产阶级的反抗,维护资本的剥削与统治,资产阶级必然动用资本主义国家所固有的“特殊的公共权力”,来实现对整个社会的领导和管理,并强迫无产阶级服从于它的统治。所以说“现代国家,不管它的形式如何,本质上都是资本主义的机器,资本家的国家,理想的总资本家。”那种认为战后资本主义国家的阶级结构已经改变,国家权力已经转移到所谓“新中间阶级”手上的观点,显然是错误的。 (2)资本主义国家的职能。 国家职能是国家本质的集中表现,资本主义国家的本质,明显地表现在它的职能上。资本主义国家同其他任何剥削阶级国家一样,也有对内对外两种职能。 资本主义国家的对内职能,首先是镇压无产阶级和劳动人民的反抗.巩固资产阶级在经济、政治、思想卜的统治地位,维护资产阶级的整体利益不受侵犯,这是它主要的基本的政治职能。实现这一政治职能,主要是运用暴力的和社会强制的手段,但也不排除和平的“牧师式欺骗”的手段,往往是两种手段交替使用,互为补充。 其次,资本主义国家还有干预社会经济生活、管理社会公共事务的职能。这是资本主义国家必要的基本社会职能。在干预社会经济生活方面,它采取“国有化”、“经济计划化”,财政、金融信贷税收以及其他行政、立法手段,对资本主义经济进行干预。在管理社会公共

资本主义福利国家的统治方式

资本主义福利国家的统治方式 所谓福利国家,指的是资本主义国家通过创办并资助社会公共工程和公共事业,实行和完善社会福利政策和制度,对社会经济生活进行干预,以调节和缓和阶级矛盾,保证社会秩序和经济生活正常运行,维护垄断资本的利益和统治的方式。 在福利国家里,国家通过政策或者制度,规定最低的住房、医疗、工资和教育等标准,通过高税收缩小贫富差距,以最大限度保证所有公民享有最低标准的收入、营养、健康、住房、教育和就业机会。其主要载体是社会保障制度,其主要内容就是国家干预国民收入的分配,使每一个公民能保证一定水准的社会福利。 单从现象上看,生活在福利国家的公民,没有的贫富差距的鸿沟,没有紧张的生存压力,竞争也不激烈,生活安逸舒适,社会矛盾缓和,人们的幸福指数较高。而福利国家既有别于经济发达、节奏紧张、贫富差距巨大的资本主义国家,也有别于公有制经济为主体多种经济并存,多种分配体制并存让一部分先富起来的改革中的社会主义国家,是战后资本主义国家发展中的一种新的现象。 那为什么会出现福利国家呢?实际上,在资本主义发展过程中,因为贫富分化造成社会下层的贫困引发政治上的动荡实际上往往是玉石俱焚两败俱伤的局面,西方国家的政治家早就明白这个道理,因此改革社会制度,制定有利于社会下层的福利政策实际上是有利于社会各阶层的稳定。正如肯尼迪所言,“如果自由社会不能帮助众多的穷人,也就不能保全少数的富人”。此言可谓道出了某些国家实行福

利政策的实质。英国前首相萨切尔夫人曾说过一句话,“社会有一个梯子和一张安全网,梯子用来供人们努力改善生活,安全网则用来防止人们跌入深渊”,很显然安全网就是福利国家制度,而梯子大概可以理解为不同的人们在财产拥有上应该体现个人的才能,私有财产之间还不能因福利制度而大家一致的公平。 虽然福利国家的福利程度高而且范围广,但其高税收和福利平均化却也导致了严重的社会问题。 北欧各国的高福利是靠征收高额累进税来支撑的。税收过高,意味着追加的劳动生产物大部分将落入政府手中,这就“截断了劳动与收益之间的联系”,打击了人们的劳动积极性。 同时,由于福利政策给予无业者和失业者的社会保险同在职人员的收入相差无几,依赖社会保障不但可以维持基本生活,而且不用纳税,其结果是不愿意工作的懒汉越来越多,造成了一批寄生于该制度的“食利者”阶层,这批“食利者”的存在,不仅破坏了福利制度建设的初衷,而且造成了许多新的社会问题。 瑞典经济学家林德贝克则把上述现象称为福利国家中的“工作泄劲”,他指出,在高税收和高福利的情况下,产生出一种所谓“替代效应”,即人们宁愿以多缺勤来取代过去的多工作,以便在家里从事某种服务性生产,有的甚至干私活,搞黑市交易,或者以“失业”替代“就业”,以便靠失业救济金生活而等待更好的工作。他认为高税收和高福利所造成的人们“工作泄劲”问题,乃是生产率下降的一个深刻原因。

专题资本主义制度的确立、巩固和发展

专题六:资本主义制度的确立、巩固和发展 【知识梳理】 一、资本主义时代的曙光——文艺复兴和开辟新航路 1、文艺复兴(14世纪——16世纪) (1)兴起:前后,兴起于(国家)。 (2)根本原因:资本主义生产关系萌芽的出现,新兴的资产阶级的产生。 (3)指导思想:(以为中心,而不是以为中心。提倡发扬人的,追求人在现实生活中的幸福。) (4)实质:新兴的运动。 (5)代表: ①诗人_____是文艺复兴的先驱,代表品是________。被誉为旧是代最后一位诗人,同时又是新时代的最初一位诗人。 ②意大利艺术大师达·芬奇最大成就是_____,代表作品有、__________等。 ③英国文学巨匠莎士比亚的代表作有__________、等,集中体现了人文主义精神。(6)影响:推动了欧洲领域的繁荣,为欧洲社会的产生奠定了基础。 2、新航路的开辟(15世纪——16世纪) (1)根本原因:欧洲商品经济的发展和资本主义萌芽的出现。 (2)新航路开辟的过程:①1492年,横渡大西洋,到达今天的古巴、海地等地。②葡萄牙航海家率领的船队开辟了绕非洲大陆前往的航路。③欧洲人最终完成了横渡的环球航行。(迪亚士——发现好望角;哥伦布——发现新大陆;达伽马——到达印度;麦哲伦船队——环球航行)。 (3)影响:①新航路开辟以后,从欧洲到、和等地的交通往来日益密切,世界开始连成一个整体。②欧洲沿岸工商业经济繁荣起来,促进了资本主义的产生和发展。 二、世界资本主义制度的确立——英美法早期资产阶级革命 战争名称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美国独立战争法国大革命 起止时间 根本原因 领导阶级 领导人

开始标志 文献《》:规定不经 的批准,国王不能, 不能在和平时期维 持,不能随意, 不能停止。 《》时间 宣告北美个殖民地 脱离而独立。 诞生。 《》宣称人 们,平等, 神圣不可侵犯。 政体共和制 性质双重性: 影响 三、资本主义制度的巩固和扩大——俄国、日本资产阶级革命、美国南北战争 名称俄国1861年改革日本明治维新美国南北战争 原因制阻碍了 的发展。 阻碍了资本主 义的发展,民族危机 阻碍了资本主义 的发展(或两种矛盾) 时间人物 内容法律规定:在法律 上是;地主 ;农 奴在获得“解放”可以 得到,但必 须。政治方面: 经济方面: 社会生活方面: 《》: 规定从年元旦起,废 除叛乱各州的,允许 。

2.第二单元 资本主义制度的初步确立

第一部分中考考点研究 世界近代史 第二单元资本主义制度的初步确立 (建议作答时间:15分钟) 1.(2019山西)《全球通史》一书中写道:“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的根源可以在国会和斯图亚特王朝之间的冲突中找到。”其“根源”是指() A.苏格兰人民爆发反抗国王的起义 B.国王召集议会要求增加政府税收 C.议会议员猛烈抨击国王独断专权 D.封建专制统治阻碍资本主义发展 2.阿萨·勃里格斯说:“1688年革命是实用主义和人的理性的一次胜利,它的效果在于解决那些使先前的好几代人攘扰不安的争端问题。于是,建立起一种‘平衡’,它维持了若干年之久。”由此可见“光荣革命”() A.逐步建立了君主立宪制制度 B.充分照顾到实现各方的利益 C.是当时英国人民的唯一选择 D.避免了英国社会再发生革命 3.(2019信阳模拟)英国传统的服饰颜色有特殊的象征含义,从蓝色到土褐色就如同从蓝天到褐土一样,代表社会地位等级的高低变化。但到了17世纪末期和18世纪,普通大众往往根据自己的喜好挑选色彩艳丽、图案漂亮的服饰,从色彩上挑战了服饰的等级制度。导致相关变化的主要因素是() A.资产阶级革命的冲击 B.殖民地棉花的大量输入 C.纺织技术的提升 D.拿破仑帝国的扩张

4.(2019雅安)有学者指出:“英国用‘光荣革命’的非暴力手段建立了一种新的政治制度……新制度营造出一种宽松、自由和开放的环境……否则,就难以想象英国社会如何能够在18、19世纪和平地实现现代化。”该学者肯定英国() A.革命中没有出现暴力斗争 B.革命后建立了资产阶级共和国 C.革命确立了“王在法下”的基本原则 D.革命对于推动工业革命的作用 5.(2020原创)英国《权利法案》指出议会是国家权力中心,议会议员应该通过自由选举产生,人民可以向国王请愿,人民在这里指的是城乡有产阶级。这表明《权利法案》() A.保守性和革命性的双重特征 B.以成文宪法的方式公布于世 C.使王权与议会权利趋向平衡 D.标志着资产阶级革命的结束 6.(2019郑州模拟·史料实证)1765年,英国政府颁布了“印花税法”,规定:凡殖民地的商业契约、广告、历书、新闻纸以及一切证明文件,都必须贴上印花。印花税很重,单是一张大学毕业证书就需要纳两英镑的印花税。这可以用来探究() A.三角贸易的兴起 B.独立战争的原因 C.英国教育的发展 D.印度民族大起义的背景 7.有史学家说:这场战役至关重要,扭转了整个战争的局势,增强了美国人民必胜的信心,而且提高了美国的国际地位……此役后,法国承认美国独立,并直接加入对英作战,荷兰等国也对美国进行了援助。材料中的“战役”是指() A.来克星顿的枪声 B.南北战争 C.萨拉托加大捷 D.约克镇战役 8.(2020原创)独立战争时期,许多地方的青壮年男子都参加了抵抗英军的战斗。每当英军将至,他们就拿

资本主义经济制度教案资料

精品文档 精品文档资本主义经济制度 资本主义经济制度是以资本家占有生产资料和以雇佣劳动为基础的经济制度,其实质是资本剥削雇佣劳动。劳动力成为商品是资本主义雇佣劳动制度形成的前提。劳动力成为商品是资本运行的前提条件,劳动者拥有劳动力所有权但丧失了生产资料、生活资料,是劳动力成为商品的重要前提条件。劳动力商品的价值和使用价值都有不同于普通商品的特点,其最大的特殊性在于使用价值,劳动力的使用过程能够创造出比自身价值更大的价值,即剩余价值。劳资关系的形成在于资本主义生产资料所有制。在一般意义上,所有制是直接生产过程中人们相互间的社会经济关系,并表现为经济利益的体现形式。在资本主义社会,资本家凭借生产资料的占有,在等价交换原则的掩盖下,雇佣工人从事劳动,占有雇佣工人的剩余价值。 生产剩余价值是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绝对规律。可以从社会在生产的三个主要环节说明。 第一,资本主义的生产过程就是剩余价值的生产。从直接生产过程来看,资本主义的生产过程不仅是创造使用价值的劳动过程,同时也是价值形成过程和价值增值过程,即剩余价值生产过程。资本是能够带来剩余价值的价值,但这不等于说,资本的所有部分都能发生增值。资本的不同部分在生产剩余价值重的作用是不同的:不变资本是生产剩余价值的重要物质条件,只有购买劳动力的可变资本才带来剩余价值。从再生产来看,为了追逐更多的剩余价值和应对竞争的压力,单个资本的规模通过积累和集中两种形式而不断的膨胀,资本有机构成随之提高,其结果是社会财富占有两极分化,资本主义社会失业现象的产生,终将导致资本主义制度的灭亡。 第二,剩余价值的实现。资本只有在运动中才能增值。产业资本要连续不断的回圈,就不能处在某一种职能资本形式上,必须按一定比例分割为货币资本、生产资本、商品资本,保持三种职能形式在空间上的并存性,必须保持每一种职能形式的一次转化。 第三,剩余价值的分配规则及其结果。从两个方面看,其一,劳资之间对新价值的分配决定了剩余价值总量。其二,资本家各利益集团间对剩余价值的瓜分。资本主义不可避免的必须经历一次又一次的经济危机轮回。在简单商品经济条件下,由于货币执行流通手段和支付手段就使得经济危机有可能发生,在资本主义条件下,在剩余价值和竞争规律作用下,再生产的比例并不能被自觉遵守,周期性的经济位居在所难免,根源于资本主义的基本矛盾,即私人占有的生产关系与社会化生产力之间的矛盾。经济危机的实质是生产的相对过剩。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具有新的特点。 资本主义经济制度的基本特征,总起来讲是资本剥削雇佣劳动。具体说来有三个要点。第一,资本家阶级垄断了对生产资料的占有。第二,广大劳动者对生产资料“一无所有”而成为靠出卖劳动力为生的雇佣劳动者。第三,资本家无偿地占有雇佣工人创造的剩余价值,对剩余价值的追求成为社会生产的决定性动机和根本目的。这是一种采取商品经济形式、以劳动力成为商品为前提、通过拥有资本而占有他人劳动获取剩余价值的剥削方式。资本主义剥削制度与以往的剥削制度的区别在于,历史上一切剥削制度共同特征是:剥削者无偿占有被剥削者的剩余劳动,而资本主义剥削则表现为资本家无偿占有雇佣工人的剩余劳动所创造的剩余价值。 马克思主义的观点认为:资本主义是人类历史上最后一个人剥削人的社会形态, 它是以资本主义生产资料私有制为基础, 以资本剥削雇佣劳动为特征的社会经济制度。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建立对生产力的发展起着巨大作用, 它继承了以往社会所创造的全部生产力, 极大地推动了社会生产力的迅速发展,资本主义经济制度在促进资本主义经济发展方面, 具有显著功绩。 第一, 资本主义是商品经济高度发达的社会。商品经济是以交换为目的的经济形式。

如何认识西方国家的福利制度

如何认识西方的福利国家制度? 福利国家制度,是由国家立法而建立起来的比较完善的社会保障制度,是资本主义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从经济环境来讲,战后西欧经济的迅速恢复和繁荣为建设福利国家提供了充分的物质条件。从政治环境来讲,战后西欧各国的执政党在福利国家问题上达成了不同程度的共识,这种共识保证了福利国家发展的延续性。从国际政治环境来看,美苏对抗为西欧各国发展经济和福利事业提供了一个相对和平的国际环境,另一方面,东欧国家的存在给西欧各国造成了一定的压力,迫使西欧各国增加社会福利。 福利制度的产生是生产社会化的必然产物。福利制度的内容与水平决定于生产水平,是资产阶级自觉调节本主义生产关系以适应生产力发展,可减轻贫困程度但却不可能消除贫困。 发达资本主义国家推行的“福利国家制度”,没有改变社会生产关系的资本主义性质,只是在新的社会经济政治条件下,垄断资产阶级通过国家对国民收入的再分配,来保证资本积累和继续维护其统治的一种方式,从而是整个现代资本主义剥削制度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 福利制度也是一把双刃剑 一、积极作用 1、维持劳动力的正常生产与再生产,满足了经济发展的需要 2、促进生产力发展,提高工人阶级消费水平和生活质量 3、在一定程度上扩大了公民个人的自由 二、局限性 1.竞争力下降。高成本无论对于企业来说还是对于国家来说,其结果就是竞争力的下降并影响到国家经济增长水平。 2.政府借贷和赤字增加。从根本上说,福利国家再好的社会保障,都是来自工作者的缴纳。3、福利制度不可能从根本上解决资本主义的基本矛盾: 福利制度可减轻贫困程度但却不可能消除贫困 因此,完全的向西方福利制度“看齐”是不现实的。降低福利会导致社会不稳定,这也是一个规律。这些规律已经或正在被西方福利国家的实践所证明着。 目前我国必须结合自己的国情,要建立一个符合国情的福利制度,选择一个具有长效机制的福利制度模式,不断完善已经初具规模的福利制度雏形。

当代资本主义国家实行高福利的本质

当资代本主义国家实行高福利的原因及其本质 【摘要】福利制度最早可追溯到英国1601年颁布的《贫穷法》,该法旨在安抚因“圈地运动”而失地的大量农民。二战以后,随着生产力的发展和资本主义经济的高速繁荣,西方发达国家纷纷实施“福利国家”政策,尽管这些政策有利于提高工人的物质生活水平,但资本主义阶级的剥削本质并没有得到改变。 【关键词】资本主义高福利原因本质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西方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的“社会福利制度”有了很大的发展,被称为“从摇篮到坟墓”,“从胎儿到天堂”一套完善的社会保障制度。西方资产阶级学者们宣称国家主要资本主义已经发生了质的变化,“贫困已不再是资本主义社会间题,而是一个正在消失的回忆”,即所谓实现了充分就业,实现了公平合理的收入和财富的分配。资本主义的一切弊端都可以在“福利国家”中得到解决。【1】不可否认这一政策对改善人民生活,缓和社会矛盾,保持战后资本主义社会的长期稳定,起到了一定的作用。把握这一制度的基本内容,理性分析这一政策产生的原因,了解其实施所导致的困境和最新进展,进而深入把握其本质,这对于我们正确认识和评价当代资本主义,无疑具有重要意义 一、资本主义国家实行高福利政策的内容和成果 当代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的社会福利一般有社会保险和社会福利补助。社会保险,主要包括老年退休保险、医疗保险、失业保险、工伤事故保险等内容。这些保险一般以在职职工在工作期间每年按期交纳的部分收入、政府承担的部分财政支出与雇主承担的相应部分共同组成。当职工年老退休、失业或患病而丧失工作能力时,可领取部分津贴,以资补偿。社会福利补助主要由政府财政拨款,给低收入或无收入者以一定的经济补助,以保障他们必需的物质生活条件和一定的社会服务享受。【2】例如,医疗保健服务、国民免费教育、交通补助、住房补助、儿童营养补助、单亲家庭补助与多子女补助等。需要提出的是西方各国的社会保险与社会福利补助的项目与分类不尽相同,某些国家的社会保险内容,可能在另外一些国家成了社会福利补助。例如,失业补助政策在美国属社会保险内容,在澳大利亚却属社会福利补助内容。这一社会福利制度,使公民的生老病死、伤残孤寡、交通、教育、住房、休假等无一不在其内。 发达资本主义国家普遍推行了高工资高福利政策,工人生活状况有明…显变化。工人的实际工资有所增长,1970年和1949年比较,美、日、西德、法、英等国制造业工资分别提高了48.8%、289.7%、242.4%、120.4%、46.1%。随着工资的增长,劳动群众购买力有所提高,电视机、电冰箱、小汽车等耐用消费品基本上已经普及。工人居住条件有明显好转。医疗、卫生、教育事业得到相应发展。随着劳动生产率的提高,工人劳动时间有所缩短,由战前的每周47小时缩短到40小时。【3】 二、资本主义国家实行高福利政策的原因 第一,马克思说. 劳动力的价值, 是由生产、发展、维持和延续劳动力所必须的生活资料的价值来决定。战后,西方国家社会生产力的高度发展,造就了资本主义经济的高度繁荣。这一阶段,社会生产力的极大发展带来了资本主义经济空前的繁荣。对于发达国家来说,一方面,要长久保持经济繁荣的发展势头,就必须改善劳动者的生活状况以激发其劳动积极性,提高劳动者的科学文化素质以适应生产劳动的新需要:因此,战后生产力的高度发展是西方发达国家实施“福利国家”政策的首要原因 第二,战后, 资本主义国家工人争取提高工资和反对通货膨胀的经济斗争和要求改善政治地位的政治斗争连绵不绝、此起彼伏。面对日益强大的工人有组织的斗争, 资产阶级为了缓和

世界资本主义制度的产生及确立

世界资本主义制度的产生──英美法早期资产阶级革命 (一)1640-1688年英国资产阶级革命 1.根本原因: 斯图亚特王朝的封建专制统治阻碍了英国资本主义的进一步发展。 2.时间:1640年-1688年。 3.领导阶级(特点): 资产阶级和新贵族。 4.任务: 推翻斯图亚特王朝的封建专制统治,建立资产阶级政权. 5.代表人物: 克伦威尔。 6.导火线: xx人民起义。 7.进程: 开始的标志:1640年长期关闭的议会重新开会。主要战役: xx比战役。xx: 处死国王查理一世,成立共和国。结束的标志:1688年宫廷政变。 8.重要文献: 《权利法案》为限制xx提供了宪法保障。 9.历史意义:

通过革命推翻了封建君主专制,确立了自己的统治地位,为发展资本主义扫清了道路,推动了世界历史的进程。 (二)1775-1783年xx独立战争 1.根本原因: 英国殖民统治阻碍了北美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 2.领导阶级: 资产阶级和种植园主。 3.革命任务: 推翻xx的殖民统治,建立资产阶级政权。 4.进程(1775-1783年)。开端:1775年莱克星顿的枪声;建军: 第二届大陆会议建立大陆军;xx: 大陆会议发表《独立宣言》,宣告美国独立,标志着美利坚合众国诞生;转折: xx加大捷;胜利: 约克镇战役;结束:1783年英国承认美国独立。 5.重要人物: xx。 6.重要文献:1787年xx宪法。 7.性质: 既是一次民族解放战争也是一次资产阶级革命。 8.胜利原因:

华盛顿等的正确领导、军队的英勇作战、战争的正义性、人民群众的支持、国际支援。 9.历史意义: 美国独立战争结束了英国的殖民统治,实现了国家独立,确立了比较民主的资产阶级政治体制,有利于美国资本主义的发展。 对以后的xx和拉美的革命起了推动作用。 (三)xx大革命 1.根本原因: 波旁王朝的封建专制统治严重阻碍了法国资本主义的进一步发展。 2.领导阶级: 资产阶级。 3.革命任务: 推翻波旁王朝的封建专制统治,建立资产阶级政权。 4.思想武器: 资产阶级启蒙思想(伏尔泰、卢梭、孟德斯鸠)。 5.进程(1789-1794年)开始的标志:1789年巴黎人民攻占巴士底狱。 xx: xx专政。粉碎xx武装干涉: 反法同盟。 6.重要文献: 《人权宣言》体现了反对君主专制和封建等级制度的思想。拿破仑《法典》,成为近代欧洲各国资产阶级法典的范本。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