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汉语语法学(整理)

现代汉语语法学(整理)
现代汉语语法学(整理)

现代汉语语法学

第一章

1.《说文解字》的作者是许慎。

2.《方言》的作者是扬雄。

3.1898 年,马建忠的《马氏文通》问世,标志着汉语语法学的诞生,它完全可以称得上是汉语语法学史上的的第一座丰碑。P2

4.1924 年黎锦熙出版了《新著国语文法》,他是汉语语法学的开创者。P2

5.朱德熙的《语法答问》的问世,终于揭开了汉语语法特点的盖头。P3

6.现代汉语语法特点的方法是比较。P4

7.为什么研究汉语语法学会选择英语作为比较对象?P5--6

答:⑴ 汉语属于汉藏语系,在语言类型上属于孤立语;英语则属于印欧语系,在语言类型上属于屈折语。

⑵ 汉语是目前世界上使用人数最多的语言,而英语则是使用范围最广的语言。

8.现在汉语语法特点的原则是有无原则和价值原则。

9.什么是有无原则?P6

答:所谓有无原则,是指某一语法特点为汉语所有,而为英语所无;或是为英语所有,而为汉语所无,那么这一语法特点就是汉语语法同英语语法相区别的特点之一。

10.什么是价值原则?P7--8

答:所谓价值原则包括两个方面的意思:价值原则的第一层意思是说,通过比较,根据有无原则筛选出来的语法特点,在特定语言中是系统性的,而不是部分的。价值原则的第二层意思是说,通过比较,根据有无原则筛选出来的语法特点,在语法系统中必须是举足轻重的,影响全局的;由于这一语法特点的存在,

对整个语法系统的基本面貌有根本性的影响。

11.根据有无原则筛选出来的语法特点还必须经过价值原则的检验。P7

10.现汉语语法的特点是什么?P9、P21、P25 答:⑴汉语的词类同句法成分之间不存在简单的一一对应关系。

⑵汉语句子的构造原则同词组的构造原则基本上是一致的。⑶述补结构是具有汉语语法特色的句法结构。

12.汉语的词类同句法成分之间的对应关系不是简单的一一对应的关系,而是复杂的一对多和多对一的关系。(见P10页的图)

13.汉语词类同句法成分之间的关系与英语相比多

答:⑴名词在一定条件下可以做谓语;

⑵名词可以做定语;

⑶动词在一定条件下可以做主语、宾语;

⑷动词可以做定语;

⑸形容词在一定条件下可以做主语、宾语;

⑹形容词可以做谓语;

⑺形容词可以做状语。

14.汉语的主谓词组可以做谓语,构成主谓谓语句。例如:他个子很高。这个人心眼儿好。P22

15.为什么说宾语提前的说法没有根据呢?P23

答:因为宾语提前说有个理论根据,即宾语(受事)本来的位置就在动词谓语后面,因此当宾语(受事)

不在动词谓语后面时,就认为是宾语提前了。

16.主谓谓语句为什么不是宾语提前?P23 答:⑴宾语同受事之间不能划等号。二者不是一回事儿。例如:杯子摔破了。

⑵所谓提前的宾语往往回不到原来的宾语位置上。例如:衣服他洗得干干净净→他洗衣服得干干净净第二章

1.划分词类得目的是什么?P29 答:⑴为了讲语法的方便,这是教学上的目的。

⑵为了研究语言系统和语言构造的秘密。⑶从语言的构造来说,划分词类是为了研究语言结构是如何由一些最基本的成分依次组合为词组、句子以及更大的单位的,其时间的条件、规则又是什么,等等。

2.词类划分的层面是什么?P29--30 答:⑴汉语的词类同句法成分之间的对应关系不是简单的一一对应的关系,而是复杂的一对多和多对一的关系,因此,汉语词类的划分不宜在句子这一层面操作,亦即不宜根据词充当句子成分的功能来划分词类。汉语词类的划分应当在词组层面进行。

⑵短语是静态的语法单位,而不像句子那样是动态的语法单位。在短语这样的静态单位中,词语的组合及其功能的显现基本不受语用因素的影响,可以比较真实地反映出词语的分布状况。

3.划分词类的依据:意义,形态,语法功能。P30

4.论述:划分词类的标准?P30--34

答:划分词类的依据:意义,形态,语法功能。

⑴ 意义功能。根据词的意义分类,其一,没有普遍性;其二,即使按词汇意义把实词分成类,得到的是概念的类,这个类只能表示词语同思维、世界之间的联系,而不能显示词语之间在语法功能上的对立和联系。(举例说明)

⑵ 形态功能。①形态标准对汉语不适应;因为汉语的虚词是没有形态变化的。②形态标准也没有普遍性:例如,“at、on”等是根据其分布划分为介词的,而不是根据其形态变化的。

⑶语法功能。从词的组合关系和聚合关系来看,如下图:(从书本33 页的图中举两三个例子)从上图中可看到,词和词按一定的功能和规则构成句法结构,这体现了词与词之间的组合关系,也体现了词的组合功能(语法功能)。把同一组合关系里处于语法位置的词归为一类,这体现了词的聚合关系,也体现了词的聚合功能。词类就是词的聚合物,可见,词类就是功能的聚合。

⑷在形态和功能二者之间,是功能决定形态,而不是形态决定功能。⑸语法功能和语法意义。根据词的语法功能划分出来的词类,在意义上也有一致的共同点,功能统一了意义。综上所述,划分词类的标准只能是词的语法功能。

5.严格来说,在划分词类时,词义是没有地位的,即不考虑词义同词类的联系,只能根据功能。但是,从理论上说,划分词类只能在确定了词的同一性的基础上进行。P34

6.词的同一性:如果两个或两个以上的词项可以认为是一个词,那么二者之间就具有同一性。P34 页

7.词类划分要考虑什么?P35 页答:确定词义之间的语义引申关系时,第一个原则应充分考虑“现代汉语”的断代性,即在共时平面来确定词义之间的联系。第二个原则是主要从语法的角度来确定词义之间的联系,就是一般只考虑实词内部(主要是名、动、形三大词类之间)的语义引申关系,如果一个词有实、虚两类词的意义,不管其间的语义联系有多么密切,一律处理为两个词。

8.实词和虚词的区别?P36---37 页答:⑴实词可以充当句法成分,虚词不能充当句法成分,只能帮助实词组合,或者表示某种语法意义,标记语义成分。

⑵从总的情况来看,实词是开放的类,是难以列举的;虚词是封闭的类,其成员基本上是可以全部列举的。⑶实词一般是不定位的,在句法结构中的位置是可变的;虚词一般是定位的,在句法结构中的位置基本上是固定的。

⑷实词既有词汇意义,也有语法意义;虚词只有语法意义,没有词汇意义。

9.实词根据能否做中心语,分为核词和饰词两大类。P37 页

10.核词与饰词的区别是:核词既可以做中心语成分,也可以做修饰语;饰词一般不能做中心语成分,只能做修饰语。P37 页

11.核词分为体词和谓词。P38 页

12.体词和谓词的区别:P38 页

答:⑴ 能否受否定词“不、没”的修饰;

⑵ 能否受“很”的修饰;

⑶ 能否带宾语;

⑷ 能否带补语;

⑸ 能否充当补语;

⑹ 能否受介词结构的直接修饰(不借助于结构助词“的” );⑺ 能否同“所”构成“所”字结构;

⑻ 主要充当主语、宾语还是主要充当述语

13.既可以做中心语成分,也可以做修饰语的实词叫核词。P37

14.一般不能做中心语成分,只能做修饰语的实词叫饰词。P37

16. 不能够受“不”修饰,主要做主语和宾语的词类是体词。P38

17.语法性质:一个词类的语法性质是一个词类的语法功能的总和。P43

18.语法特点:一个词类的语法特点是一类词同它类词相区别的语法性质。P43

15. 能够受“不”修饰,主要做谓语的词类是谓词。P38

19.划分标准:把词类两两区分开来的语法特点。P44

20.理解和正确区分:名词、处所词、时间词、方位词、动词、状态词、形容词、区别词和副词。(看熟

41 页的例子)

21.有人认为,“非谓形容词”应该归入形容词,你认为这种做法对吗?P47 答:“非谓形容词” ,就是“不能做谓语(只能做定语)的形容词” 。把这些词划入形容词是不适合的。

⑴ 不能受“很”的修饰,不是形容词:

⑵ 不是形容词,不能作谓语;所以“非谓形容词”是自相矛盾的,这类词应该是单独构成一类,叫区别词。

22.分析“必然”是否为形容词?P48--49 答:我们运用划分词类的语法特点对“必然”进行分析:

⑴“必然”可以做定语、状语。例如必然的结果/必然成功。根据实词、虚词的划分标准(能否充当句法成分),“必然”是实词。根据能否充当核心成分这一标准,“必然”应当划入饰词,因为“必然”不能充当

核心成分。

⑵在饰词中,“必然”的分布状况同副词和区别词相符。副词是只做状语的词类,区别词是只做定语的词

类,它们都不受“很”的修饰。根据这些标准,“必然”是兼属区别词、副词的词。

23.试述现代汉语的兼类现象?P52 答:在现代汉语中,确实存在兼类现象,但是要确立兼类现象要符合兼类少数原则。词类系统中确实存在着兼类现象,这是客观事实,不容否认。但是,同时应该指出的是:兼类是少数。如果一个词类系统中存在着大面积的兼类现象,那么这个词类系统肯定没有真实地反映该词类系统的实际。因为如果兼类现象太多的话,那么词类的划分也就失去了意义。确实兼类现象必须遵循词的同一性原则。现代汉语兼类现象有如下三种:⑴区别词兼属副词。如,高速高速公路高速发展/共同共同纲领共同前进等等;⑵形容词兼

属动词。如,端正态度端正端正态度/严明纪律严明严明纪律等等;⑶名词兼属量词。如,站三站三个站三站路/县三个县三县人民等等。

24.熟记:区别词兼属副词、形容词兼属动词、名词兼属量词的情况。(看熟53 页的例子)

25.划分词类的若干原则是什么?P47—52 答:⑴ 系统性、层级性原则;

⑵ 依次使用主要标准和次要标准的原则;

⑶ 柔性原则- 词类系统中的中介物的处理;

⑷ 兼类少数原则。

第三章

狭义的句法结构就是短语或词组。P56

2.词和词组合成的组合体叫做词组,也叫做短语。P56

3.直接成分:一个句法结构S,如果由两个成分a和b直接构成,那么a和b就叫做句法结构S的两个直接成分。P57

4.结构核心:一个结构成分,如果它的功能同整体的功能相同,那么它就是结构的核心。P57

1. 句法结构:词和词根据句法规则组合起来的结构体叫句法结构。广义的句法结构包括短语和句子;

5.有核心的结构就是向心结构。没有核心的结构就是离心结构。P57

6.短语识别:(以理解应用为主)P61-66

a)主谓结构的识别:两个成分之间可以插入“是不是”转化为疑问形式:

b)定中结构的识别:两个成分之间可以插入“的”或有“的” ;

c)状中结构的识别:两个成分之间可以插入“地”或有“地” ;

d)述宾结构的识别:两个成分之间可以插入“着、了、过”或有“着、了、过”;

e)述补结构的识别:两个成分之间可以插入“得”或有“得” ;

f)联合结构的识别:两个成分之间可以插入“和、或、并、而”或有“和、或、并、而”;

g)同位结构的识别:两个成分之间可以插入“是”而转化为判断关系;

h)连谓结构的识别:两个成分前面可以分别加上“先” “后”,并且两个成分之间可以插入“以后、然后、再”。

7.试述句法同构的层次和类型?P57-60 答:句法同构分为如下类型:

㈠第一层次的同构:句法同构(即狭义同构),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句法结构,如果满足以下条件:⑴语法的长度相同;⑵包含的词的词类都相同;⑶词的排列顺序都相同;⑷层次构造相同,或者说同模;⑸相对应的成分的语法功能相同。那么,我们说,这两个句法结构句法同构。即是说,它们是同一类句法结构。(二)第二层次的同构:广义同构。广义同构的要求:(1)两个句法结构的整体功能相对应;(2)它们的直接成分的功能相对应,不考虑直接成分是否同模。(三)第三层次的同构:异类同构。如果两个句法结构整体功能相同,但是附带成分的功能可以不同,那么,它们就为异类同构。如:“爱玩”的“玩” ,:“买书”的“买”,一个是谓宾结构,一个是体宾结构。(四)第四层次的同构:同型同构。同型同构的要求是:如果两个名耕结构的构造模型相同,那么它们同型同构。如,红纸/很热/飞跑——同为向心结构;老师和学生/纯洁而高尚/贯彻并执行——同为多核心结构。

8.句法结构上的平行性:是指不同的句法结构能够按照同样的要求进行句法变形,

并得到相同的结果,或者说不同的句法结构能够适应相同的句法变形的要求。P67

第四章

1、名词解释:语法形式—语法形式是词、词组和句子的形式的总和。语法形式包括有型的语法形式和无形的语法形式。狭义的语法形式只指有形的语法形式,广义的语法形式包括有形的语法形式和无形的语法形式。

P70-71

语法意义——句法结构中句法万分和结构关系所具有的和所表示的意义就是语法意义。P74

2、有形的语法形式的构成因素包括:语序、停顿、轻重音、重叠、语调、形态变化、语法关系。(具体例子看P71—72 页)无形的语法形式的构成因素包括:词类、层次。(具体例子73—74)

3、简答:语法意义的层面和类型。①词类所赋予的语法意义。②某些特殊词语所表示的语法意义。③某些铺路工所表示的语法意义。④一种句法结构所表示的语法意义。⑤某种语法位置所赋予的语法意义。P71 -76

4、为什么说语法形式和语法意义之间的对应关系是非常复杂的?P76-77

答:㈠一方面,语法形式同语法意义有着密切对应关系,即语法形式不同,语法意义也有区别。这是二者之间对应的一种情况。例如:来了客人――客人来了文学语言――文学、语言㈡另一方面,语法形式同语法意义之间的对应关系是“一对多”和“多对一”的对应关系,而不是简单的一一对应关系。例如:我的杯子/玻璃杯子/紫色的杯子/借来的杯子/喝水的杯子(一对多);我摔破了杯子/ 杯子被我摔破了/我杯子摔破了

/杯子我摔破了(多对一)

5、下面两个句子指出它们形式和意义的区别?P78

A 这里的耗子跟猫一样大

B 这枝钢笔跟那枝钢笔一样答:①重音的位置不同。(猫/一样)②“跟、一样”的替换状况不同。

③“跟”前后的成分可否互换。(A 句不能互换,B 句能互换。)④“跟”前后的成分是否同类、同质(A 同类不同质,B 同类同质)。

第五章

1、论述:句法结构的二重性?P82-89

答:句法结构的二重性包括如下:(一)在由这词和实词组合成的句法结构中,总是同时并存着两种结构和两种结构关系;语法结构和语义结构。二者的区别如下:①构成的不同。语法结构的构成成分是语法成分,这些成分包括主语、谓语、述语等。而语义结构的构成成分是语义成分,这些成分包括动作行为、施事、受事、结果等。②结构关系不同。语法结构成分之间的结构关系是主谓、述宾、述补等。而语义结构成分之间的结构关系是施事——动作、动作——受事等。(二)句法成分的二重性。当一个实词进入一定的句法结构时,总是同时具有两种性质:语法性质和语义性质,这就是“句法成分的二重性”。以主语为例,主语是句法成分的语法性质。一个词语充当主语时,除了语法性质之外,还有其语义性质。“主语” 可以同多种语义成分相对应。例如:主席团坐在台上。——施事主语/这家伙不好对付。——受事主语/这篇论文写好了。——结果主语等其它的句法成分也和主语一样都具有二重性。(三)语法和语义的对应关系。句法成分之间的语法关系是可变的,而语言关系则是相对稳定的。因此,语法结构和语义结构之间存在着“一对多”和“多对一”的关系。这就是语法和语义的对应关系。(例子看教材89 页)

2、判断一个成分的语法性质是根据什么因素?P87

答:⑴语序或位置;

⑵与之组合的成分(直接成分)的性质及关系;

⑶充当的句子成分的性质。

第六章

1、指述、陈述、修饰三种形态的相互转化。具体例子看书本91——93 页)

一、指称形态转化为陈述形态,常用的语法手段有如下两种:

①在指称形态后面加上动词性后加成分。例如:汽——汽化现代——现代化

②后加“了” 。例如:研究生——研究生了春天——春天了处长——处长了

二、把指称形态转化为修饰形态,常用的语法手段有如下三种:①同相应的介词构成介词结构,或者说用相

应的介词引入。外商——同外商谈判

②后面附着上“地” 。历史——历史地再现当时的情景

③后面附着上“似的、般的” 。猛虎——猛虎似的扑向敌人

三、把陈述形态转化为指称形态,常用的语法手段有:

①在陈述形态后面加上名词性后加成分。傻——傻子/盖——盖儿/想——想头

②加上结构助词“的、所、者” 。吃——吃的/见——所见/读——读者

四、把陈述形态转化为修饰形态,常用的语法手段有:

①后面附着上“地” 。拼命——拼命地往外冲

②后面附着上“似的、般的” 。逃命——逃命似的跑着

2、名词的指称义有以下几状况:(教材95——97 页,理解定义)

①有指和无指;

②通指和专指(当名词有指时,又有这两种情况);

③定指和不定指(当名词表示专指时,又有这两种情况)。

3、一价动词、二价动词、三价动词(看教材100 页的例子)。

4、指称性主语和陈述性主语的区分:“指称性主语”用“什么”提问:“陈述性主语”用“怎么样”提问。(P113—114)

第七章

1、马建忠在《马氏文通》提出“词类本位”说;P115

2、黎锦熙在《新著国语文法》提出了“句本位”说;P115

3、朱德熙先生在《语法答问》中提出了“词组本位”说:P115

4、徐通锵先生在《语言论》中提出了“字本位”说;P115

5、邢福义在《汉语语法学》中提出了“小句中枢”说。P115

6、语法本位的含义:P116 答:⑴语法本位是语法结构的基本单位。

⑵本位是一种语法观的观察角度,或者说是观察的层面。

⑶语法本位是语法分析的基点,或者说是进行语法分析的一个操作“平台”

⑷语法本位是语法分析的基本参照物,即各级语法单位是根据什么单位的对应关系来分析、确定的。

⑸语法本位是语法学说或语法体系建立的基础,即一种语法学说或语法体系是以哪一级语法单位、哪一个语法层面为基础建立起来的。

7、简答:词组本位语法要点?P119

答:词组本位要点如下:①以词组为基点进行句法分析,也就是把词组看成是联结整个语法系统的“纲” 对下(词)来说,根据词在词组里的分布定词类;对上(句子)来说,根据词组的结构来分析、确定句子的结构。②词、词组和句孖之间的关系。词和词组之间的关系是组成关系,词组和句孖之间的关系是实现关系。所谓“组成关系” ,即词和词组之间是“部分——整体”关系,词是部分,是组成成分;词组是整体,是由“词”组合成的句法结构。推心置腹“实现关系” ,即从抽象的句法结构到具体的“话” (句孖)是一种具体化的过程。具体化是词组加上语气和语调。③层次性是句法构造的基本特征,因此以层次分析为基础。层次性是句法结构的基本特征,因此,我们在进行句法分析时,就应该把句法结构组合的层次性提示出来,显示句法结构是如何逐层组合起来的。层次分析是语法分析的必要程序。

第八章

1、从理论上说,如果一个句法结构包含N 个词,就可能有“ N-1 ”种切分方法。例如,“我买了书”这个

句法结构有4 个词,有4-1=3 种切分。

2、名词解释:P150 层次分析——对一个句法结构进行分析,依次找出一个句法结构的直接成分、直接成分的直接成分,一直分析到词,这样的分析过程,叫做层次分析;或直接成分分析法,也叫“ IC ”分析法。

3、简答:什么是“句法结构的层次性”?P148

答:任何一个词的序列都不是前后相继的词的简单相加,而是相邻的词分别组合,形成组合体;相邻的组合体再互相组合,形成较大的组合体;这些较大的组合体又朴素组合成更大的组合体。句法结构的这种一层一层地组合起来的特点,就是句法结构的层次性。

4、简答:句法结构的递归性?P149 答:一个词的序列不管多么复杂,就其内部构造来说,就是在各个层次上对基本的句法规则和句法关系一镒又一次地重复运用,这个特点就是句法结构的递归性。如,父亲的父亲的父亲的父亲。

5、试述层次分析的原则?(153 ——154)答:层次切分的原则有三条:功能原则、意义原则和结构原则。(一)功能原则指的是:对一个句法结构进行切分,切分出来的直接成分要能够按照一定的语法规则进行组合。例如,“我有书”不能切分为“我有/书”,因为汉语中没有主谓结构带宾语的组合规则。(二)意义原则指的是:①切分出来的直拉如愿以偿分要有意义。②切分出来的直接成分的意义要符合被切分结构的原意。例如,“苹果绿的裙子”正确切分

为“苹果绿的/裙子”,与愿意一致,符合意义原则;而切分为“苹果/绿的裙子”与原意不符,则不符合意义原则。(三)结构原则指的是:对一个句法结构进行切分得到的直接成分,应该是语言中允许有,并且被切分的句法结构中也允许有的结构体。例如,“姚明个子/高”、“这个人性子/急”;这种切分是错误的,因为汉语中没有像“这个人性子急、姚明个孖”这样的定中结构。

6、论述层次分析的优点?(具体例子看157—159)

围大得多。第二,在分析名了的时候,层次关系和结构关系都明确而清楚。例如,“我们班的小田前天去了一趟北京” (具体分析158 页)。第三,层次分析可以提示结构形式相同但层次构造不同的句法结构的特点。例如:a、父亲的父亲的父亲的遗产;b、一件白色男式的确凉衬衫这两个看起来都是复杂的定中短语,实际上,a是工向切分结构;b 是右向切分结构。(定中短语连续做定语而构成的,中左向构造;定中短语连续做中心语而构成的,简称右向构造。第四,可以分化因内总层次构造不同而形成的歧义结构。一些句法结构因内总层次构造不同,而表达式不同的意义。例如:“发现了/敌人的哨兵”述宾结构;“发现了

敌人的/哨兵”定中关系。

7、层次分析的不足?P160-161 答:第一,层次分析只能揭示句法结构的构造层次和直接成分之间的语法关系(主谓、偏正、述宾、述补、联合,等等),但是不能揭示句法结构内部的语义联系和间接成分之间的予以关系。

第二,对于由语义关系不同而造成的狭义同构的歧义结构以及由此而造成的其他的歧义结构,层次分析也无能为力。

第九章

1、名词解释:P164-165

变换定义:变换是存在于两种结构不同的句法结构之间的依存关系。“变换”的另一个定义:把具有依存关系的句法结构联系起来的过程叫变换。

2、简答:变换分析的依据?P163-164 答:⑴一个意义可以用不同的形式来表达,即语言中存在着大量的词义格式。

⑵一个句法格式可以表达不同的意义,即语言中存在着大量的同形格式。

⑶ 同义格式之间存在着一定的联系,即它们具有相同的语义结构和语义内容;又存在着一定的区别,即它们具有各自的形式特点和各自的表义特点。同形格式之间也存在着一定的联系,即它们具有相同的词类、层次构造和结构关系等;又存在着一定的区别,即它们各自表达不同的意义。同义格式和同形格式是联系语法关系和语法意义对应关系的桥梁。

3、请分析“洗一件、洗一次、洗一天”它们的性质如何?答:要确定“洗一件、洗一次、洗一天”的结构性质,我们可以用变换方法来确定。变换一:插入“了” ;洗一件→洗了一件、洗一次→洗了一次、洗一天→洗了一天变换二:插入“得” ;“洗一件”不等于“洗得一件” ,“洗一次” 不等于“洗得一次” ,“洗一天”不等于“洗得一天”

变换三:主、宾换位。洗一件→一件也没有洗洗一次→一次也没有洗洗一天→一天也没有洗通过上面的变换,我们证明了ABC 三类“ V +数量”结构具有变换上的平行性,因而也应该具有相同的结构性质,也就是说,它们是性质相同的句法结构,都是述宾结构。

4、变换的类型(看熟165-173 的例子)

⑴同类变换。例如:“他谁都不害怕”变换一:“谁他都不害怕” ;变换二:“谁都不害怕他” ⑵异类变换。例如:春天→春天了(其它例子)

通知的人→被通知的人老王烧了一车炭→老王烧成一车炭

鲁迅的书→鲁迅写的书

江面上架着浮桥→浮桥架在江面上

江面上架着浮桥→江面上正在架着浮桥 在火车上写字→字写在火车上

在火车上写字→坐在火车上写字

5、 常见的变换手段有移位、添加、删除、替换等等。 P169

6、 变换分析的作用是什么? P176-182 答:⑴给句法结构分类定性; ⑵变换分析可以使语法规则精密化; ⑶通过变换分析,可以揭示间接成分之间的语义关系; ⑷变换分析可以分化同义结构的歧义结构。

第十章

1、 简答:句法结构中的语义兼容? P189-192 答:从语义兼容的层面来看,语义兼容可分为词江语义兼容和句法语义兼容两种情况。词汇语义兼容指的 是相互组合的成分在词汇语义上的和谐一致,也可以认为是词语的语义成分的和谐一致。句法语义兼容是 以词汇义兼容为基础,并且在此语义基础之上抽象、概括出来的语义兼容关系,例如: “这个人有点儿坏” 不能说:“这个人有点儿好 ”“这小子有点下流” “这小子有点儿高尚” 。

2、 简答:语义特征的类型? P204-205

答( 1)从动词和时间的关系概括出来的语义特征: (持续/非持续)如,等、死。 (2)从动词和空间的关系 概括出来的语义特征: (位移 /非位移)( 3)从动词同主、 客体关系概括出来的语义特征: (转移 /非转移)( 4) 从动词同工具、材料等相关的凭借成分角度概括出来的语义特征: (工具 /非工具)如,切、捆。 (5)从动

词所表示的动作行为自身的特点概括出来的语义特征: (状态 /非状态)。

3、 语义特征:一组或一类词共有的、同特定的句法结构的语义具有语义兼容关系的语义成分叫做语义 特征。 P192

4、 语义特征的特点有那些? P192-193 答:⑴语义特征包含在词语的词汇意义之中, 为一组词或一类词所共有, 是共同的词汇意义的概括和抽象。 ⑵语义特征不仅有范畴意义,而且具有关系意义。

⑶语义特征同特定的句法结构的语义相一致,是句法结构的语义结构的一个组成部分。

5、 层次分析的客观依据是句法构造的层次性。 P193

6、 语义特征分析的依据是什么? P193-195 答:⑴词类的层次性和词类中“同中有异”的事实。

第一层:根据带不带宾语,分及物动词和不及物动词; 第二层:及物动词根据带几个宾语可以分为单宾动词和双宾动词;

鲁迅的书→属于鲁迅的书

开刀的是老刘→老刘给别人开

第三层:单宾动词和双宾动词根据能否带谓词性宾语可以分为体宾单宾动词、谓宾单宾动词和体宾双宾动词、谓宾双宾动词。

⑵句法结构同句法成分之间的语义兼容关系。

7、提取语义特征的方法有什么?(看熟P198-200 的例子)

答:⑴变换法;⑵设框法。

第十一章

1、介词被称为语义格的标记。P214

2、主体的三个格:施事、当事、领事,(具体例子215—226 页)

3、施事:事件中自发动作行为或状态的主体。P215

4、当事:事件中非自发动作行为和状态的主体。P216

5、领事:事件中有领属关系的主体。P217

6、受事:事件中自发动作行为涉及的已存在的直接客体。P217

7、客事:事件中非自发动作行为所涉及的已丰在的直接客体。一类是非自发动作行为动词;另一类是表示领有、拥有的动词。P218

8、结果:事件中非自发动作行为所产生、引起或达成的结局。P219

9、邻体三个格,与事、同事、基准。P219

10、与事:事件中有利害关系的间接客体。一种是被给予者或被取得者。一种是帮助、服务的对象。

P219

11、系事:事件中主体的类别、身份或角色。分两类:①同当事相对应的系事;②同施事相对应的系事。P221

12、分事:事件中领事的组成部分。P221

13、凭借三个格:工具、材料、方式。P222

14、工具:事件中所用的器具。P222

15、方式:事件中所采用的方法或形式。P223

16、原因:引起事件缘由。例如,愁这件事儿因为这件事儿发愁P226

17、处所:事件发生场所、境况或经过的途径。例如:P224

吃[食堂 ]→[在食堂里 ]吃 跑 [江湖 ]→[在江湖

上 ]跑

18、目的:事件所要达到的目标。例如: P226

跑 [ 材料 ] → [为材料 ] 而奔跑

庆祝 [国庆 ] → [为国庆 ]而庆祝

打扫[卫生 ] →[为了卫生 ]而打扫

筹备 [会议 ] → [为会议 ]而筹备

排[球票] → [为球票 ]而排队

19、简答:当事与施事的区别? P217 答:当事与施事的区别有如下三点:①看联系的动作行为是自发的还是非自发的。②在句法形式上,施事 可以带“被”类格标,进入被动句;而当事一般不带格标,也不能进入被动句。③看能否进入“把”字句 和“被”字句。

20、简答:受事和客事的区别? P218-219 答:受事和客事的区别有如下三点:①看联系的动词表示的动作行为是自发的还是非自发的。②表现在句 法形式上,受事可以带“把”类格标,可以进入“把”字句;而客事一般不带“把”类格标,也不能进入 “把”字句。③对句孖的适应性,客事不能进入“把”字句,受事可以进入“把”字句。

21、简答:结果格和受事格的区别? P219

答:①在语义上的区别是: 动作行为发生时, 受事已经存在, 而结果则是从无到有, 比较 “修房子” 和“盖 房子”,可以清楚地看到这一点。②在句法形式上,述语动词带结果格做宾语时,后面可以加上“成、出、 起来”等表示结果的意义。

22、工具格和材料格的区别? P222 答:在事件中保持不变的是工具,转化的或耗费掉的是材料。例如:

【用电饭煲】蒸饭(工具) ;【用大米】 蒸饭(材料) ;【用煤气】蒸饭(材料) 。

23、自主而又及物的是他动词,如:踢、吃、研究; 自主而不及物的是自动词,如:跑、蹲、飞; 非自主而

又及物的是外动词,如:听见、看见、知道; 非自主而又不及物的是内动词,如:病、死。 P227

24、领属动词,如:有、拥有、具有; 系属动词,如:是、等于、姓、叫。 P227

25、基本式和变换式(看熟 232- 234 的例子)

逃出 [虎口 ]→ [ 从虎口中 ]逃出 走 [大路 ]→[从大路 ]走

去 [ 图书馆 ]→ [ 到图书馆 ]去 回[农村 ]→回[到农村 ]

第十二章

1、 在定中结构中,定语都是表示中心语的属性的,我们把定语所表示的语义称为语义属性,把定语所 表示的语义系统称为语义属性系统。 P239

2、 定中的语义属性主体的类别有哪些? P240- 241 答:⑴表人类定中结构:中心语为表示人或人组成的集体、团体的主体成分等。

⑵表物类定中结构:中心语为表示物品或符号的主体成分。 ⑶表事类定中结构:中心语为表示事情、事件、理论、方法的主体成分。

⑷表处所类定中结构:中心语为表示地点、场所、单位、建筑物的主体成分。

⑸表时间类定中结构:中心语为表示时间的主体成分。

3、语义属性的类别(记熟 241—— 242 页的例子)

何质——人和事物内在的性质和质料的属性。 何质——质料属性

何量——人和事物的数量属性。 何能——人和事物的功能属性。 何属——人和事物的领属属性。 何来——人和事物的来源属性。 何去——人和事物的去向属性。 何域——人和事物的范围属性。 何在——人和事物的方所属性。 何时——人和事物的时间属性。 何干——人和事物的关系属性。 第十三章

1、语义指向定义——在句法结构中,句法成分之间

有一定方向性和一定目标的语义联系叫做语义指向。 P252 2、副词作状语时的语义指向有五小类:前指单项副词;后指单项副词;前指多项副词后指多项副词;双 指多项副词。 (理解 253—— 258 页的例子)

1、 指单项副词主要是表示方式和范围的副词,如:互相、相互、一齐、一起、一道、一块儿、一致、 一律、一概、共同。以“互相”为例:他们互相学习。 “互相”指向“他们” 。P253

2、 后指单项副词常见的有:一共、总共、统共、共、究竟、到底、才、只、仅、仅仅、光、就、单。 例如:他一共买了三本书。 “一共”指向“三本” 。 P254

5、前指多项副词常见的是:全。例如:北京我们全去过了。 “全”指向“北京” 、“我们”。 P255-256 何形何态——人和事物外在的形态属性。 何形何态——形态属性

何量——数量属

性 何能——功能

属性 何属——领

属属性 何来——

来源属性 何去—

—去向属性 何域

——范围属性 何

在——方所属性

何时——时间属

6、后指多项副词指向所有估测项:例如:他大约暑假去北京进修。“大约”指向“暑假、北京、进修” 。

P256

7、在“张三没杀人” 这个句子中,副词“没”否定的是:可否定“张三”;也可否定“杀”;还可否定“人”。(多选)P258

8、补语的语义指向同状语一样。(理解263——268 页的例子)

9、补语的语义指向动作的施事:他吃饱了饭。“饱了”指向“他” 。P266

10、补语的语义指向动作的受事:他吃光了饭。“光了”指向“饭” P267

11、补语的语义指向动作行为。P268

相关主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