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炬工序操作手册

火炬工序操作手册
火炬工序操作手册

淮矿股份有限公司

焦炉煤气制甲醇项目二期高空火炬

点火调试方案

编制:王吉军

审核:孙建伟

批准:田印国

济南同智创新能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二O一五年十二月二十日

目录

第一章工艺流程简述 (1)

第二章开车前的准备 (1)

2.1 工程验收 (1)

2.2 管线与设备吹扫 (2)

2.3 仪表检查 (2)

2.4 电气检查 (2)

第三章公用管线启用程序 (3)

3.1 新鲜水引进 (3)

3.2 蒸汽引进 (3)

3.3 仪表空气引进 (3)

3.4 燃料气引进 (3)

3.5 氮气引进 (4)

第四章 PLC系统点火 (5)

4.1 PLC控制屏面板布置 (5)

4.2 PLC控制屏面板各装置功能说明 (6)

4.3 自动点火过程 (8)

4.4 手动点火操作 (8)

4.5 故障信号和处理 (9)

4.6 UPS电源 (10)

4.7 常见常见故障及解决方法 (10)

第五章高能点火器现场手动点火 (12)

第六章内传焰点火 (13)

第七章火炬设施的正常运转 (15)

7.1 概述 (15)

7.2 仪表监视 (15)

7.3 现场巡查 (15)

7.4 日常维护注意事项 (15)

附表一:628单元设备一览表 (16)

第一章工艺流程简述

1、本火炬装置最主要的功能是项目装置正常运行或事故排放时,能够将排放的可燃性气体安全、可

靠地在火炬装置中燃烧,满足环保排放的要求。排放气为CO、H2、不饱和烃等气体。

2、由焦化、气柜送来的火炬气送入低压分液罐和低压水封罐,焦炉气压缩、精脱硫、转化、甲醇合

成等工号送来的火炬气经高压分液罐和高压水封罐。分别来自高低压系统的火炬气经过水封罐后汇合,再依次进入火炬筒、分子封,最后通过火炬头,由常明灯引着燃烧。分子封用氮气气封,以防止火炬气回火发生意外,当氮气供应发生故障时,打开通入火炬筒的低压蒸汽阀门,让一定量的水蒸气进入火炬管道,阻止空气进入;当火炬气燃烧有大量黑烟产生时,也应通入蒸汽以起到消烟的作用。

永久燃烧着的常明灯附在火炬头四周用来点燃火炬气。常明灯燃烧用气来自化产的煤气,煤气先经计量再进入燃料气分液罐,经分液后的煤气供给常明灯。本设计可保证常明灯在大风中不会熄灭,保证随时进入火炬系统的气体燃烧。没有火炬气送来时,煤气、氮气连续供应,以保证常明灯持续燃烧不灭。一旦前面的生产装置发生事故就可将气体送到本装置燃烧。

3、火炬排放高度为55米。

4、火炬筒体直径为DN1200。

5、放散气温度:70~130oC,放空压力:0.05MPa。

6、主要公用工程:

点火燃料气:甲烷/压力0.1MPa;

仪表空气:压力0.5~0.6MPa;

氮气:压力0.5~0.6MPa;

饱和蒸汽:压力0.5MPa;

新鲜水:压力0.4MPa。

7、火炬设施采用三种方式点火:

控制柜自动点火

控制柜手操点火

界区地面内传焰手动点火

8、通往主火炬的吹扫氮气根据需要手动调节流量。

说明:有关火炬设施的更详细情况请查阅施工图和工艺管道及仪表流程图。

第二章开车前的准备

2.1 工程验收

1、工程结束后应按照有关规范和施工图进行验收,合格后方可进行试车。主要验收内容包括:

检查管道、管件、法兰、螺栓及螺母、垫片等材质、等级、尺寸是否符合设计图纸的要求。

检查阀门及各部件的编号、流动方向,上下安装方向是否符合设计图纸的要求。

检查法兰螺栓、螺母是否全部均匀可靠紧固。

检查螺纹连接部分是否按照规范要求施工,密封是否良好。

以上如有不符合图纸和规范要求之处,必须返工,直到确认整个系统无质量问题后方可进行后续操作。

2.2 管线与设备吹扫

1、排放气管线、燃料气管线等,及分液罐、水封罐、分子密封器和火炬筒体的吹扫,原则上从各装

置的端头通入压缩空气由上游向下游将全部管线及设备进行吹扫。

2、燃料气管线和仪表空气管线吹扫时应将电磁阀打开先吹干净,然后关闭该两阀两端的闸阀,打开

旁通阀进行吹扫。

3、火炬系统装置起动前,全部公用系统应处于可连续使用的状态,燃料气、仪表空气、蒸汽、氮气

管线和内传焰引火管道等都应吹扫干净,保持管道通畅,各阀门无泄漏。

4、燃料气管线及分液罐、水封罐、分子封和火炬筒体的氮气置换过程中须做氧含量分析,氧含量

<0.5%为合格。

分液罐、水封罐采样分析点:各设备的压力表管嘴。

5、待各采样点氧含量分析合格后,方可向水封罐充水到工作状态。

2.3 仪表检查

1、检查调节仪表、指示仪表、警报系统动作是否正确可靠

2、调节阀作行程试验,检查调节阀开度与输出信号是否符合

3、检查与各装置控制相关的压力、差压、液位、流量、温度信号是否正确。

4、液位计控制室与现场校对,高低限报警试验

5、用模拟信号检查自动点火系统是否能正常工作

6、确认燃料气管线和仪表空气球阀上的电磁阀工作正常,并确认开/关位置

7、检查控制柜点火系统盘面按钮工作是否正常,火炬投用前点火控制状态设置到“自动”位置,检查

程控仪的程序和参数设置是否符合工艺要求

8、以上检查符合要求后,火炬单元仪表方可投用

2.4 电气检查

1、确认配电箱系统内电器设备绝缘良好,接线正确,动作正常

2、确认地面内传焰点火器、高空点火器工作正常

3、确认防爆照明灯工作正常

4、检查控制柜、配电箱外接线及电气仪表设备接线正确,绝缘良好

5、检查完毕后将动力配电箱和控制柜电源开关合上

注意事项:严禁在与火炬相通的某一装置开车后,再将含氧气体排入系统工艺管线中。

第三章公用管线启用程序

3.1 新鲜水引进

火炬系统中新鲜水由附近管网引入,主要作用是水封罐补充水。

引进步骤如下:

1、确认新鲜水管网处于正常工作状态

2、确认火炬区内所有使用新鲜水的设备的进口阀关闭。

3、打开水封罐底部排净阀。

4、微开新鲜水进口阀门

5、观察放空阀排气及出水情况,如空气排尽,有水流出,即可将新鲜水总管主阀再开数圈。

6、待水封罐底部排净阀排水颜色变清后,关闭排净阀,观察液位上升情况。

7、确认水封罐的液位计及相应仪表工作正常,根据气柜压力参数(目前为400毫米水柱)打开水封

罐上相应的排水阀门。调节水封罐进水阀门时应同时观察液位计显示的水位,确保将水封罐液位

控制在要求位置。

3.2 蒸汽引进

火炬装置中蒸汽的主要用途是供火炬头、分子密封器、筒体吹扫,以及分液罐和水封罐伴热。

蒸汽引进步骤:

1、确认切断阀处于关闭位置。

2、打开所有疏水器前的排污阀。

3、微开蒸汽总阀,引入蒸汽进行暖管,待各疏水器的旁路阀排出蒸汽且没有机械杂质后,关闭排污

阀,打开疏水器的旁路截止阀,打开疏水器前后切断阀。确认各路蒸汽在火炬头处排出后,分别

关闭各路蒸汽的旁通截止阀。

4、全开蒸汽总阀和各路蒸汽调节阀两边的切断阀。至此,蒸汽引进完毕。

3.3 仪表空气引进

1、仪表空气用作内传焰点火器点火的助燃空气,关闭地面点火装置燃料气进口阀,打开仪表空气总

切断阀,打开放净阀,将管道内的污水和杂物等排净后关闭放净阀。确认压力表读数不低于

0.3MPa,调整减压阀,输出空气压力表读数为50Kpa左右,仪表空气引进完毕。

3.4 燃料气引进

1、燃料气主要用作长明灯及地面内传焰装置的燃料,由转化工段燃料气管网引出。

2、关闭内传焰点火器燃料气进口阀及各路长明灯燃料气总阀,打开燃料气在线总阀门,打开排净阀,

将管道内的废水和杂物放净后关闭排净阀,确认压力表的读数为0.1MPa,调整减压阀,压力表读

数为20Kpa左右。燃料气引进完毕。

3.5 氮气引进

1、氮气主要用作分子密封器,筒体,分子密封器排污管吹扫置换,由氮气管网引入。

2、新鲜水引进完毕,确认水封罐达到工作水位后引入。

3、关闭氮气支路进口阀,打开氮气进线管总阀门,打开排凝阀,将管道内的废水和杂物放净后关闭

排凝阀,打开相关阀门,确认压力表的读数为0.6MPa左右。氮气引进完毕。

4、放散前打开相关阀门对筒体、分子密封器及排污管吹扫10分钟;放散时须保持对分子密封器通入

氮气。

第四章PLC系统点火

4.1 PLC控制屏面板布置

PLC控制屏为立柜式,外形尺寸为1100(宽)×900(高)×200(厚),和点火器、UPS隔爆箱安装在一个支架上。

控制屏面板布置如右图,电缆下进下出。

T1~T5:各长明灯和主火炬温度数显表

P:放散气压力数显表

L1:分液罐液位数显表

L2:水封罐水位数显表

HL1:放散指示灯(绿色)

HL2:1#长明灯燃烧指示灯(绿色)

HL3:1#长明灯故障指示灯(红色)

HL4:2#长明灯燃烧指示灯(绿色)

HL5:2#长明灯故障指示灯(红色)

HL6:3#长明灯燃烧指示灯(绿色)

HL7:3#长明灯故障指示灯(红色)

HL8:主火炬燃烧指示灯(绿色)

HL9:主火炬故障指示灯(红色)

HL10:燃气压力低指示灯(红色)

HL11:氮气压力低指示灯(红色)

HL12:分液罐液位高指示灯(红色)

HL13:水封罐水位低指示灯(红色)

SA1:自动—手动点火模式选择开关

SA2:打开/关闭点火燃气阀旋钮开关

SA3:1#长明灯关闭/开阀/点火旋钮开关

SA4:2#长明灯关闭/开阀/点火旋钮开关

SA2:3#长明灯关闭/开阀/点火旋钮开关

SB1:凝液泵起动按钮

SB2:凝液泵停机按钮

SB3:蜂鸣器消音按钮

SB4:系统复位按钮

HA:报警蜂鸣器

QF1:总电源开关

QF2:现场照明电源开关

QF3:高空障碍灯电源开关

QF4:UPS电源开关

QF5:内传焰点火电源开关

QF5:点火器电源开关

4.2 PLC控制屏面板各装置功能说明

PLC控制屏面板各装置的用途、功能说明如下:

1.指示灯

⑴放散指示HL1

当有放散信号时绿色放散指示灯亮。

放散信号通过检测放散气体的压力来获取,此外放散信号还可以由用户提供的无源触点信号来产生。

当放散气体压力高于数显表P的报警设置阈值时指示灯亮,同时向PLC发出放散指令。

提示:

1.控制屏是否进行点火操作与选择开关SA1的位置有关。如果在自动模式则开始点火操作。

2.关于数显表的设置详见《SWP系列数字显示程控仪》的说明。

⑵长明灯燃烧HL2(HL4、HL6)

当长明灯在燃烧时绿色长明灯燃烧指示灯亮。

对应1~3#长明灯,在控制屏面板上设有3个这样的指示灯。

长明灯是否燃烧,通过安装在长明灯上热电偶测得的温度来判断,当长明灯温度高于相应温度数显表T的报警设置阈值时指示灯亮。

⑶长明灯故障HL3(HL5、HL7)

自动运行时,点火过程结束后如果长明灯仍未点燃时红色长明灯故障指示灯闪烁,同时蜂鸣器发出声响报警。

在控制屏面板上设有3个这样的指示灯,对应1~3#长明灯。

提示:

在手动运行模式时,控制屏不会发出长明灯故障信号。

⑷主火炬燃烧HL8

当主火炬在燃烧时绿色主火炬燃烧指示灯亮。

主火炬是否燃烧,通过安装在火炬头上热电偶测得的温度以及检测主火炬火焰的紫外火检仪来判断。当主火炬温度高于温度数显表T4、T5的报警设置阈值、或者紫外火检仪检测到火焰信号时指示灯亮。

提示:

火炬头上安装了两根热电偶,此外还有两个紫外火检仪。它们的输出信号之间的关系为:

“是”:或逻辑,即只要有一个信号有效时则判定主火炬在燃烧。

“否”:与逻辑,即当所有信号均无效时才判定主火炬熄灭。

⑸主火炬故障HL9

自动运行时,点火过程结束后如果主火炬仍未点燃时红色主火炬故障指示灯闪烁,同时蜂鸣器发出声响报警。

提示:

在手动运行模式时,控制屏不会发出主火炬故障信号。

⑹燃气压力低HL10

当燃气压力低于安装在燃气管道上压力控制器的设置阈值时红色燃气压力低指示灯闪烁,同时蜂鸣器发出报警信号。

⑺氮气压力低HL11

当氮气压力低于安装在氮气管道上压力控制器的设置阈值时红色氮气压力低指示灯闪烁,同时蜂鸣器发出报警信号。

⑻分液罐液位高HL12

分液罐液位通过安装在分液罐上的液位计进行检测,并由数显表进行指示。当分液罐中凝液高于数显表L1的报警设置阈值时,红色分液罐液位高指示灯闪烁,同时蜂鸣器发出报警信号。

⑼水封罐水位低HL13

水封罐水位通过安装在水封罐上的液位计进行检测,并由数显表进行指示。当水封罐中水位低于数显表L2的报警设置阈值时,红色水封罐水位低指示灯闪烁,同时蜂鸣器发出报警信号。

2.开关、旋钮、按钮

⑴“自动/手动选择开关

“自动/手动”选择开关用于选择控制屏的点火方式。

选择开关在自动位置时,接收到放散信号后PLC自动进行点火等操作。

选择开关在手动位置时,点火操作需由操作者手动在控制屏面板上进行操作。

⑵开点火燃气阀开关SA2

开点火燃气阀是两位置旋钮开关,在自动点火方式时不起作用。

在手动点火方式时,向右转动开关打开点火燃气阀,向左转动开关关闭点火燃气阀。

⑶关闭/开阀/点火开关SA3(SA4、SA5)

关闭/开阀/点火三位置右自复旋钮开关,在自动点火方式时不起作用。

在手动点火方式时,将开关转到中间位置打开长明灯燃气阀,继续向右转动接通点火器。大约10秒钟后松开,旋钮回到中间开阀位置。在主火炬点燃后将旋钮向左转到关闭位置。

提示:

1.点火器属于短时工作制电器,每次工作时间不要超过15秒钟,如果点火不成功,需等待30秒后再点火。

2.火炬点燃后关闭点火燃气阀和长明灯燃气阀。

对应1~3#长明灯,在控制屏面板上设有3个这样开关。

⑷凝液泵起动按钮SB1

按此按钮起动凝液泵。凝液泵运行时按钮上绿色指示灯亮。

提示:

为防止凝液泵空载运行,当分液罐中凝液的液位过低时按此按钮不起作用。

⑸凝液泵停机按钮SB2

按此按钮凝液泵停机。

提示:

当分液罐中凝液的液位过低时按凝液泵将自动停机。

⑹消音按钮SB3

当系统出现故障时控制屏发出声、光报警讯号,请求操作者进行干预。按消音按钮后蜂鸣器静音,报警指示灯停止闪烁。

提示:

出现故障后如果没有进行消音操作,蜂鸣器在1分钟后会自动静音,但报警指示灯保持闪烁。

⑺复位按钮SB4

在消音操作后按复位按钮清除故障标记,报警指示灯熄灭。

提示:

复位操作后,如果故障未排除将再次发出声、光报警讯号。

3.温度、压力和液位数显表

控制屏面板上有8个数显表。

温度数显表T1~T3用于显示各长明灯温度,T4、T5用于显示主火炬的温度,它们的开关量输出还作为PLC判断长明灯和主火炬是否在燃烧的信号。

压力数显表P用于显示放散气体的压力,其开关量输出还作为系统需要放散的信号。

液位数显表L1用于显示分液罐中凝液的高度,L2用于显示水封罐中水位的高度,它们的开关量输出还作为分液罐液位高和水封罐水位低报警信号。

提示:

1.在系统运行前应根据工艺要求对各数显表的报警阈值进行设置,关于数显表的设置详见《SWP系列数字显示程控仪》的说明。

2.压力数显表的报警阈值和水封罐水位数显表的报警阈值有联锁关系,应相互匹配。如果压力报警阈值远低于水封罐水位报警阈值,则可能出现已经开始点火操作而放散气体无法突破水封罐的阻力进入放散筒体;如果压力报警阈值远高于水封罐水位报警阈值,则可能出现放散气体已经进入放散筒体而尚未开始放散点火操作。

3. 1kPa的放散压力可冲破约10cm(10%)高度的水位阻力。

4.3 自动点火过程

将操作方式选择开关转到自动位置,点火系统处于自动运行模式。当出现放散信号(管网压力达到设定值P1或有开关量开始放散)时,控制屏:

①打开点火燃气阀,打开长明灯燃气阀;

②接通点火器(8秒钟);

③等待42秒钟,判断长明灯是否点燃;

④如果长明灯没点燃,重复步骤②。

提示:

长明灯有三次点火尝试,如果三次点火后长明灯依然没点着,发出声光报警,同时关闭相应长明灯的燃气阀。

⑤关闭点火燃气阀,判断主火炬是否点燃;

⑥如果主火炬没点燃,已经点燃的长明灯保持燃烧;

⑦如果主火炬已点燃,关闭长明灯燃气阀;

⑧如果放散过程中主火炬熄灭,从步骤①开始重新点火。

放散信号消失后进入下一个循环。

4.4 手动点火操作

将操作方式选择开关转到手动位置,点火系统处于手动运行模式。这时操作者可在控制屏面板上通过相应的装置进行点火操作。

①转动SA2打开点火燃气阀;

②通过SA3(SA4、SA5)打开相应长明灯的燃气阀并进行点火操作;

提示:

点火器属于短时工作制电器,每次工作时间不要超过15秒钟,如果点火不成功,需等待30秒后再点火,或尝试点其余的长明灯。

③通过温度数显表T1(T2、T3)观察长明灯是否点燃;

提示:

由于热惯性,当长明灯刚点燃时,数显表不能立即显示其实际温度,一般要滞后2~3分钟才能达到稳定状态(在此期间可以观察到温度上升)。因此如果观察到温度在上升,可以认为长明灯已经点燃。

④长明灯点燃后关闭点火燃气阀;

⑤通过温度数显表T4、T5及指示灯HL8观察主火炬是否点燃;

⑥主火炬点燃后关闭点火燃气阀和长明灯燃气阀。

4.5 故障信号和处理

1.长明灯故障

长明灯故障是指自动点火时,经过三次尝试到点火过程结束后长明灯依然没有点燃,这时长明灯故障指示灯闪烁、蜂鸣器发出声响报警,提醒操作者进行处理。

提示:

1.如果在点火过程结束之前主火炬已经点燃,则不再检测长明灯的状态。

2.在手动点火方式时,不会出现长明灯故障报警。

2.主火炬故障

长明灯故障是指点火过程结束后,至少已经有两个长明灯点燃而主火炬没有点燃,这时主火炬故障指示灯闪烁、蜂鸣器发出声响报警,提醒操作者进行处理。

提示:

在手动点火方式时,不会出现主火炬故障报警。

3.燃气压力低报警

在燃气管道上安装了一个压力控制器。当压力低于控制器的设定值时,燃气压力低指示灯闪烁、蜂鸣器发出声响报警,提醒操作者进行处理。

提示:

1.系统运行前应按照工艺要求对燃气压力低报警值进行设定。

2.燃气压力过低时将导致长明灯、进而导致主火炬点火失败。

4.氮气压力低报警

在氮气管道上安装了一个压力控制器。当压力低于控制器的设定值时,氮气压力低指示灯闪烁、蜂鸣器发出声响报警,提醒操作者进行处理。

提示:

1.系统运行前应按照工艺要求对氮气压力低报警值进行设定。

2.氮气压力过低时分子密封器无法正常工作,这将导致主火炬头外部的空气与主火炬中的可燃气体混合,从而产生爆燃等危险。

5.分液罐液位高

在分液罐上安装了一个液位计。当分液罐液位高于液位数显表的设置阈值时,分液罐液位高指示灯闪烁、蜂鸣器发出声响报警,提醒操作者开启凝液泵进行排液处理。

6.水封罐水位低

在水封罐上安装了一个液位计。当水封罐水位低于水位数显表的设置阈值时,水封罐水位低指示灯闪烁、蜂鸣器发出声响报警,提醒操作者打开阀门进行补水处理。

7.消音和复位

出现声、光报警后,按消音按钮蜂鸣器静音,报警指示灯停止闪烁。

故障排除后按复位按钮,报警指示灯熄灭,系统复位。

4.6 UPS电源

为提高供电可靠性,在控制屏外部连接了一个在线式3kV A的UPS。由于容量较小,主要用于PLC、数显表、指示灯的供电以及地面内传焰点火器的供电。

在主供电回路出现故障需要放散时,自动点火功能不起作用,操作者可通过地面内传焰点火器进行点火操作。

如果UPS出现故障,可将UPS箱体上的开关K转到断开位置,将UPS从供电回路中切除,以保证主供电回路正常供电。

提示:

PLC控制屏的隔爆腔严禁带电开盖,需要打开隔爆腔时除了要将总电源开关QF1转到断开位置外,还需将UPS箱体上的开关K转到断开位置,否则不能保证隔爆腔内不带电。

4.7 常见常见故障及解决方法

㈠点火故障

点火故障一般由两方面原因造成,即燃料气管路堵塞和电气控制故障引起的。

1.燃料气管路

①检查燃料气管路

检查燃料气压力是否过低?管路、阀门、过滤器是否堵塞,如果堵塞则进行疏通。

②长明灯喷嘴

如果燃料气管路畅通,检查长明灯喷嘴是否堵塞。将长明灯与燃料气管连接法兰松开,把喷嘴(与长明灯法兰成一体,螺纹连接)旋下,疏通喷嘴然后恢复即可。

2.电气控制

①燃料气管路控制回路

·检查燃气阀开关、熔断器、连接燃气阀的电缆是否正常?

②高压点火控制回路

·检查点火按钮、熔断器、连接高能发生器的电缆是否正常?

·检查高能发生器与高压电缆、高压导电杆、点火嘴之间的接头有无松动?是否完好?

·高压点火器内各元器件是否完好?放电管是否发黑(一般打火频率过低大多是点火嘴故障,需要更换点火嘴)?

㈡温度显示

·热电偶是否完好?

·设置值是否恰当?

·接线有无破损、脱落?

㈢压力控制器

·压力控制器前端截止阀是否堵塞?

·接线有无破损、脱落?

·压力控制器内的微动开关是否损坏?

㈣其它仪表的维护保养和检修请参考该仪表的使用说明书进行。

注意事项:

自动点火过程能够正确进行的基础是由火炬现场传送来的温度、液位、流量、压力信号,故在进行自动点火前一定要检查火炬现场各变送器,确保它们运行正常可靠。

第五章高能点火器现场手动点火

将PLC控制屏上的操作方式选择开关转到手动位置,点火系统处于手动运行模式。这时操作者可在高能点火器控制屏面板上通过相应的装置进行点火操作。

①转动SA2打开点火燃气阀;

②通过SA3(SA4、SA5)打开相应长明灯的燃气阀并进行点火操作;

提示:

点火器属于短时工作制电器,每次工作时间不要超过15秒钟,如果点火不成功,需等待30秒后再点火,或尝试点其余的长明灯。

③通过温度数显表T1(T2、T3)观察长明灯是否点燃;

提示:

由于热惯性,当长明灯刚点燃时,数显表不能立即显示其实际温度,一般要滞后2~3分钟才能达到稳定状态(在此期间可以观察到温度上升)。因此如果观察到温度在上升,可以认为长明灯已经点燃。

④长明灯点燃后关闭点火燃气阀;

⑤通过温度数显表T4、T5及指示灯HL8观察主火炬是否点燃;

第六章内传焰点火

6.1 确认工艺管线氮气置换结束,分子密封器用氮气已引进。

6.2 确认水封罐已处于工作状态,即水封罐中的水位处于工作水位,上游工艺管线都已氮气置换完毕。

6.3 排凝液:打开燃料气管道排液阀排除积液后关闭阀。

6.4 使用内传焰点火器点燃长明灯

6.4.1 打开地面内传焰点火器箱门,观察点火器防爆箱上的电源指示灯,如果指示灯亮,说明地面点火器已处于待命状态,如果指示灯没有亮,需检查地面点火器的电源,并接通电源直至指示灯亮。按下绿色点火按钮,从混合管上的玻璃窥镜观察到电火花闪动,表明点火器已准备完毕。如无火花出现,应检查点火器。

6.4.2 确认阀门凝液阀已关闭。

6.4.3 点一号长明灯步骤

1、打开一号长明灯燃料气旁通阀。

2、打开仪表空气管IA-1101上内传焰前的截止阀,将压力表11PG-002的压力读数调整到0.08~0.1MPa。

3、打开燃料气管FG-1101上内传焰前的截止阀,将压力表11PG-009的压力读数调整到0.04~0.05MPa。

4、等待2~3分钟后将阀门内传焰管线一号长明灯管路上的高温球阀拧开3圈。

5、等待半分钟后揿动内传焰点火器。

6、点火器火花塞停止打火后关闭步骤1和步骤2中打开的截止阀。

7、与控制室联系是否已点燃一号长明灯,如果未点燃则重复步骤1~6,如果已点燃则关闭步骤4中打开的高温球阀。

6.4.4 点二号长明灯步骤

1、打开二号长明灯燃料气旁通阀。

2、打开仪表空气管IA-1101上内传焰前的截止阀,将压力表11PG-002的压力读数调整到0.08~0.1MPa。

3、打开燃料气管FG-1101上内传焰前的截止阀,将压力表11PG-009的压力读数调整到0.04~0.05MPa。

4、等待2~3分钟后将阀门内传焰管线二号长明灯管路上的高温球阀拧开3圈。

5、等待半分钟后揿动内传焰点火器。

6、点火器火花塞停止打火后关闭步骤1和步骤2中打开的截止阀。

7、与控制室联系是否已点燃二号长明灯,如果未点燃则重复步骤1~6,如果已点燃则关闭步骤4中打开的高温球阀。

6.4.5 点三号长明灯步骤

1、打开三号长明灯燃料气旁通阀。

2、打开仪表空气管IA-1101上内传焰前的截止阀,将压力表11PG-002的压力读数调整到0.08~0.1MPa。

3、打开燃料气管FG-1101上内传焰前的截止阀,将压力表11PG-009的压力读数调整到0.04~0.05MPa。

4、等待2~3分钟后将阀门内传焰管线三号长明灯管路上的高温球阀拧开3圈。

5、等待半分钟后揿动内传焰点火器。

6、点火器火花塞停止打火后关闭步骤1和步骤2中打开的截止阀。

7、与控制室联系是否已点燃三号长明灯,如果未点燃则重复步骤1~6,如果已点燃则关闭步骤4中打开的高温球阀。

第七章火炬设施的正常运转

7.1 概述

火炬设施正常运转有二个状态:

一为甲醇主装置都处于正常运转,故没有排放气产生,此时火炬设施处于正常待命状态;

二为甲醇主装置开车、停车或事故工况时,向火炬系统排出可燃气体,火炬系统处于工作状态。7.2 仪表监视

1、充分注意正常运转中各仪表的指示值,特别要注意各调节控制点的参数是否正确。在正常待命状

态时,自动点火系统处于自动状态。

2、当自动点火系统出现故障时,应通过高能点火器手动点火或内传焰点火将长明灯保持点燃状态,

直至自动点火系统故障排除。

3、一旦发现报警,应及时通报总厂调度,并迅速采取相应措施。

7.3 现场巡查

1、主控制室里无法掌握现场设备的全部情况,故必须定时进行现场巡回检查。发现问题立即确定其

原因,迅速采取措施,处理后应及时通报总厂调度室。

2、检查各处的压力、温度、液面等,保持在正常范围内,并作好记录。

3、检查设备和管道有无泄漏。定期打开系统内各排凝阀将凝液排净后再关闭排凝阀。

4、现场注意火炬头部的燃烧情况,如果发生冒烟则适当减少排放阀门开度。

5、当火炬大量放空时应通过分液罐和水封罐液位计随时监视液位,发现液位异常时应及时到现场处

理。

7.4 日常维护注意事项

1、一旦仪表监视或现场监视发现问题,确定原因后,立即采取措施可能影响到上游各装置生产安全,

因此应及时与总厂调度进行联络,采取相应措施后再执行既定措施。

2、应定期通过手动操作将三个长明灯各点一次进行检查,如果发现故障,及时通报总厂调度并通过

内传焰点火器点燃高空点火,内传焰点火器和长明灯出现故障应及时排除。

3、原则上每年应安排对火炬设施进行数次例行的检查,如果发现问题应及时安排修理。

附表一:628单元设备一览表

位号设备设备尺寸介质操作温度操作压力F-628001 火炬头DN1200×5200 放空气~1170℃<0.1 MPa

V-628001 分子密封

DN2200×DN1200

×5000

放空气~220℃~0.05 MPa

V-628002 火炬筒体DN1200 L=42m 放空气~220℃~0.05 MPa

V-628004 低压水封

DN2000×8750 放空气/水~220℃~0.1 MPa

V-628003 低压分液

DN2600×8600 放空气~220℃~0.1 MPa

V-628002 高压水封

DN3500×13500 放空气/水~220℃~0.1 MPa

V-628001 高压分液

DN3000×12000 放空气~220℃~0.1 MPa

P-628002 低压凝液

P=11kW

含甲醇污

流量:Q=10m3/h 扬程:H=90m

P-628001 高压凝液

P=11kW

含甲醇污

流量:Q=10m3/h 扬程:H=90m

相关主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