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一物理高一全部教案(共52个)02.专题、平均速度瞬时速度

高一物理高一全部教案(共52个)02.专题、平均速度瞬时速度
高一物理高一全部教案(共52个)02.专题、平均速度瞬时速度

平均速度瞬时速度

一、教学目标

1.理解平均速度概念;知道平均速度是粗略地描述变速运动快慢的物理量。

理解平均速度的定义式,并会用平均速度的公式解答有关问题。

2.知道瞬时速度是精确描述变速运动快慢和方向的物理量。

知道瞬时速度是物体在某一时刻或(通过某一位置)的速度;知道瞬时速度与平均速度的区别和联系。

3.运用平均速度的定义,把变速直线运动等效成匀速直线运动处理,从而渗透物理学的重要研究方法——等效的方法。它体现了物理学是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体现了用已知运动研究未知运动,用简单的运动研究复杂运动的重要研究方法。

二、重点、难点分析

平均速度和瞬时速度是运动学的重要概念,平均速度的提出,体现了用匀速直线运动描述变速直线运动的等效研究方法,即用变速直线的平均速度,就把变速直线运动等效为匀速直线运动处理。当然它只能是粗略地反映了变速直线运动的快慢。

应该强调,一个做变速直线运动的物体,在不同时间内(或不同位移上)的平均速度是不同的。因此,提到平均速度时,要明确是指哪段时间(或哪段位移)的平均速度。

以上以百米运动员在10s内跑完全程为例,均可作有力地说明。

讲平均速度的目的之一在于引出瞬时速度的概念。例如提出百米运动员跑到60m位置时的速度能加速到多大?为此可测运动员前后10m内这20m的平均速度;前后1m内这2m的平均速度;……即时间间隔(或位移间隔)取得越短的平均速度,就越接近物体在某时刻(或某位置)的瞬时速度。

瞬时速度也可说成运动的物体从该时刻或该位置开始做匀速直线运动的速度。可介绍“阿特伍德机”用此方法测变速直线运动的瞬时速度的方法。

教材上通过行驶中的汽车的速度计,既表明瞬时速度可测,又说明汽车的速度在不断变化,而速度计则反映出这一变化的精确过程。

指明通常说的速度指的是瞬时速度,也可指出速度的大小称为速率。

三、教具

汽车速度计。

四、主要教学过程

(一)引入课题

我们讨论了匀速直线运动。真正能做到在任何相等的时间内的位移都相等的匀速运动是很少见的。通常做直线运动的物体,一般要经历从静止到运动,又由运动到静止的过程,在这些过程中,物体运动的快慢是不断变化的。例如,飞机起飞的时候,在跑道上越来越快;火车进站的时候,运动越来越慢。它们的共同特点是在相等的时间内位移不相等,我们称之为变速直线运动。

(二)新课教学

1.变速直线运动

物体在一条直线上运动,如果在相等的时间内,位移不相等,这种运动就叫做变速直线运动。

也就是说,做变速直经运动的物体,在相等的时间内位移不相等,所以它没有恒定的速度。怎样来描述它运动的快慢呢?

例如,百米运动员,10s内跑完100m,可以说他平均1s内跑10m。这里就给出平均快慢的概念。

2.平均速度

在变速直线运动中,运动物体的位移和所用时间的比值,叫做这段时间(或这段位移)的平均速度。

说明:这实际上是把变速直线运动粗略地看成是匀速运动。

例如:百米运动员跑100m用10s,他的平均速度

若这位运动员自始至终用10m/s的速度匀速跑完100m,所用时间也为10s。

总效果相同。

这是物理学的重要研究方法——等效方法,即用已知运动研究未知运动,用简单运动研究复杂运动的一种研究方法。

另外,平均速度只是粗略地表明了物体运动的快慢。或许对于此百米运动员,我们很难找到他哪个1s跑了10m。

需要强调的是,10m/s只代表此运动员在这10s内(或这100m内)的平均速度,而不代表他前50m的平均速度,也不代表他后50m的平均速度。

例如,汽车在第一个10min、第2个10min和第三个10min的位移分别是10 800m、11 400m、13 800m,可分别求出它在每个10min的平均速度,以及在这30min的平均速度,见下表:

第1个10min

第2个

10min

第3个

10min

30min

s/m10800114001380036000

18192320

从表中可以看出,平均速度应指明是哪段时间的。

还可以看出上述汽车是做变速直线运动,知道了车每10min的平均速度,就比只知道汽车在这半小时的平均速度,对汽车运动的快慢了解的更准确。

又如,要知道百米运动员通过的60m位置时的速度,方法有:可测他通过前10m到后10m这20m的平均速度;

可测他通过前1m到后1m这2m的平均速度。

……

选取的位移间隔(或时间间隔)越短,就越能准确地知道运动员通过60m位置时的速度。

若设想运动员跑到60m位置时,改做匀速运动,测出他以后匀速运动的速度,就知道了他通过的60m位置的速度。

3.瞬时速度

运动物体在某一时刻(或某一位置)的速度,叫做瞬时速度。

平均速度只能粗略地描述变速运动,瞬时速度才能精确地描述变速运动。

实例:火车提速。

汽车速度计——用实物或图显示。

展示“物体运动速度”表——课本p.53。若认为以某一速度开始做匀速运动,也就是它前一段到达此值的瞬时速度。

可用“阿特伍德机”说明测变速运动的瞬时速度的方法。

五、课堂小结

什么是平均速度?应注意什么?

什么是瞬时速度?

平均速度与瞬时速度的区别和联系。

通常说的速度应指瞬时速度,速度的大小称为速率。

高中物理_向心加速度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

向心加速度 各位评委专家,您们好!我说课的题目是高中物理人教版必修2第5章第6节《向心加速度》。下面,我将从课标和教材分析、教学目标、重点和难点、教法与学法、教学过程及板书设计六个方面进行说课。 一、课标、教材分析、学情分析 1. 课程标准分析 《普通高中物理标准》共同必修模块“物理2”的内容标准中,涉及本节的内容有“知道向心加速度”。该要点是理解向心加速度,为下一节学习向心力做准备。 2.教材地位及其作用 向心加速度是在学生学习了《圆周运动》之后编排的,是本章的重点难点,是从动力学的角度来研究圆周运动。并为下一节学习向心力以及学好生活中的圆周运动做准备。 3、学情分析 学生逻辑推理能力和抽象思维能力不是很强,不注重对知识内涵的研究,对物理的学习还缺乏方法,习惯于硬套公式。而向心加速度比较抽象,会给学生带来较大的理解困难。为了遵循学生的心智发展水平,在教学中我利用实例分析匀速圆周运动的物体所受的合力,再由牛顿第二定律引出加速度方向,而后引导学生探索向心加速度的大小的推导,这也是新教材编写的意图,突出概念教学的物理过程,让学生体验学习过程。

二、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加深理解加速度与速度、速度变化量的区别。 2.体会匀速圆周运动向心加速度方向的分析方法。 3.知道向心加速度的公式也适用于变速圆周运动;知道变速圆周运动的向心加速度的方向。 4.知道向心加速度的概念;知道向心加速度的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 5.知道公式ɑ=υ2/r=ω2r 的意义。 6.会应用向心加速度定量分析有关现象。 【过程与方法】 体会速度变化量的处理特点,体验向心加速度的导出过程,领会推导过程中用到的数学思想。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培养学生思维能力和分析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探究问题的品 质。 2.通过探索向心加速度公式,体验探索自然界规律的艰辛与喜悦, 培养学生主动参与活动的热情和与他人合作的精神,有将自己 的见解与他人交流的愿望。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 重点:理解匀速圆周运动中加速度的产生原因,掌握向心加速度的确定方法和计算公式。

高中物理必修一 1.5加速度教案

O v/m·s -1 t/s 4 6 2 4 6 2 课前预习案 请在课前进行预习完成下列问题 一、加速度 加速度是描述 的物理量,是一个 (标量或矢量),定义式: ,方向: ,单位: 。 练习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加速度是物体增加的速度 B.加速度反映速度变化的大小 C.加速度反映速度变化的快慢 D.加速度的方向不能由速度方向确定,要由速度变化的方向来确定 二.加速度方向与速度方向的关系 当 时,物体加速运动;当 时,物体减速运动。 加速度的正负 在变速直线运动中,若取初速度v0 的方向为正方向,则 (1) 当vt > v0 时, a>0, a 与v0 方向相同;反之也成立 (2) 当vt < v0 时, a<0, a 与v0 方向相反.反之也成立 思考:由加速度为2 /2s m 可知: ;物体将 (加速、减速或无法确定)。 三、根据v-t 图象分析加速度 通过速度――时间图象不但能够了解物体运动的速度随时间的变化情况,还能够知道物体的加速度。 如图1所示:OA 段物体做 运动,AB 段物体做 运动。 前2秒内的加速度 2s —4s 的加速度 4s —6s 的加速度 V 图1 B t A V m O

1.5加速度 【课堂探究案】 1. 探究:用什么物理量表示速度的变化快慢 加速度与速度大小有关吗? 加速度与速度的变化量有关吗? 加速度与速度的变化率有关吗? 2.探究:加速度方向与速度方向的关系 例如:一个物体沿水平直线运动,考查某一段时间间隔t ?,其初速度1v 方向向右,而末速度2v 方向也向右(且12v v ?),即加速情况:那么速度矢量的变化量v ?=2v (矢量)-1v (矢量)如何表示呢? 那么,换一种情况:1v 、2v 同方向,但12v v ?,即减速情况。都是v ?=2v -1v 只不过后者是负值 3.探究:如何从v-t图象看加速度?速度一时间图象描述了什么问题? 例1足球以水平速度v=10m/s 击中球门横梁后以v / =8m/s 的速度水平弹回,与横梁接触的时间为0.1s ,求足球在此过程中的平均加速度? 例2从v-t图象看加速度 如1—5—3图是某质点做直线运动的v 一t 图象,从图上求出各段的速度变化及加速度. 例3猎豹由静止开始起跑,经2s 的时间,速度达到70km/h, 猎豹的加速度是多大?是正值还是负值,是加速还是减速运动? 例4列车以30m/s 的速度行驶,司机发现前方路段给出低速行驶的信号后,采取自动措施,在10s 内使列车的速度减少到10m/s ,求列车的加速度。列车是加速还是减速运动? 课堂内容小结 课后巩固案 1关于速度和加速度的关系,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速度越大,速度的变化就越大,加速度就越大 B .速度变化越快,加速度就越大 C .加速度方向保持不变,速度方向也保持不变 (举例:竖直上抛运动) D .加速度大小不断变小,速度大小也不断变小 2关于速度、速度变化量和加速度,正确的说法是( ) A.物体运动的速度改变量越大,它的加速度一定越大。 B.速度很大的物体,其加速度可以很小,可以为零。 C.某时刻物体速度为零,其加速度不可能很大。 1 v 2 v v ?1 v 2 v v ?a a

高一物理:加速度知识点

加速度——速度变化快慢的描述 1 加速度:表示速度改变快慢的物理量,它等于速度的变化量与发生这一变化所用时间的比值 2 表达式:a=△v/△t=(vt-v0)/t(vt表示末速度,v0表示初速度) 3 单位:m/s2或m.s-2 4 矢量性:加速度的方向与速度变化量△v的方向相同 5 a=△v/△t所求的应是△t内的平均加速度,若△t很短,也可近似看成瞬时加速度 比较速度v、加速度a、速度变化量△v

匀变速直线运动 1 物体做直线运动的加速度大小、方向都不变,这种运动叫做 2 分为:○1匀加速直线运动和○2匀减速直线运动 取初速度方向为正时: ○1v t>v0,a>0,加速度为正,表示加速度方向与初速度方向相同; ○2v t<v0,a<0,加速度为负,表示加速度方向与初速度方向相反。 3 匀变速直线运动的特点: (1)加速度大小、方向都不变 (2)加速度不变,所以相等时间内速度的变化一定相同△v = a△t (3)在这种运动中,平均加速度与瞬时加速度相等 速度——时间图像(v-t图像) 1 图像是一条直线,说明物体速度均匀增加或减小,即物体加速度不变,所以是匀变速直线运动

2 斜率的正负判断是匀加速直线运动或匀减速直线运动,直线的斜率表示加速度 3 如果是一条曲线,则曲线上某时刻的切线斜率大小表示该时刻的瞬时加速度大小 [例1]物体作匀加速直线运动,已知加速度为2m/s2,那么在任意1s内 [ ] A.物体的末速度一定等于初速度的2倍 B.物体的未速度一定比初速度大2m/s C.物体的初速度一定比前1s内的末速度大2m/s D.物体的末速度一定比前1s内的初速度大2m/s [分析]在匀加速直线运动中,加速度为2m/s2,表示每秒内速度变化(增加)2m/s,即末速度比初速度大2m/s,并不表示末速度一定是初速度的2倍. 在任意1s内,物体的初速度就是前1s的末速度,而其末速度相对于前1s的初速度已经过2s,当a=2m/s2时,应为4m/s. [答]B. [例2]图1表示一个质点运动的v-t图,试求出该质点在3s末、5s末和8s末的速度.

高一物理《速度和加速度》的教案

高一物理《速度和加速度》的教案 (1)定义:速度等于物体运动的跟所用的时间的。 (2)公式: (3)物理意义:速度是表示的物理量。 (4)单位:国际单位为,符号是,常用单位还有:千米每时(km/h),厘米每秒(cm/s)等。 1m/s=3.6km/h (5)速度是,它的方向就是的方向。 (1)定义:变速运动物体的位移跟发生这段位移所用时间的比值,叫做物体在这段时间(或位移)内的。 (2)公式: (3)平均速度表示做变速运动的物体在某一段时间(或位移)内 的平均快慢程度,只能粗略地描述物体地运动快慢。

(4)平均速度既有大小,又有方向,是矢量,其方向与一段时间内发生的方向相同。 (1)定义:运动物体经过的速度,叫瞬时速度,常称为速度;瞬时速度的大小叫,有时简称速率。 (2)物理意义:精确描述运动快慢。 (2)瞬时速度是矢量,其方向与物体经过某一位置时的运动方向相同,瞬时速率是标量。 答案:1、位移,发生这段位移,比值,物体运动快慢,米每秒,m/s,矢量,物体运动;2、平均速度,位移;3、某一位置(或某一时刻),瞬时速率。 疑点突破 1、如何区分平均速度和瞬时速度 (1)平均速度与某一过程中的一段位移、一段时间对应,而瞬时速度与某一位置、某一时刻对应。

(2)平均速度只能粗略描述质点运动情况,而瞬时速度能精确的描述质点的运动情况。 (3)平均速度的方向与所对应的时间内位移的方向相同,瞬时速度的方向与质点所在位置的运动方向相同。 2、对瞬时速度的理解 在匀速运动中,由于速度不便,所以匀速直线运动的速度既是 平均速度,也是各个时刻的瞬时速度。 在变速运动中,平均速度随位移和时间的选取不同而不同。对 做变速运动的物体,我们在它通过的某一位置附近选一段很小的位移,只要位移足够小(即通过这段小位移所用的时间足够短),那么这段小位移上的平均速度就是物体通过该位置的瞬时速度。 问题探究 (1)用什么方法判断同时启程的步行人和骑车人的快慢? (2)如何比较两个百米运动员的快慢?

人教版 高一物理 必修一 第四章 §4.2--实验:探究加速度与力和质量的关系 教案

§4.2 实验:探究加速度与力和质量的关系 一、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学会用控制变量法探究加速度与力和质量之间的关系 (2)能利用纸带计算小车在运动的过程中的加速度 (3)从实验中得出加速度与力成正比,与质量成反比 2、过程与方法 (1)体验科学探究的基本步骤 (2)学会使用常见的研究方法——控制变量法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使学生在互相协作中,发扬团队精神 (2)培养学生尊重事实,实事求是的科学研究作风 二、教学重点、难点 1、教学重点 重点:用控制变量法探究加速度与力和质量之间的关系 2、教学难点 难点:如何平衡摩擦力 三、设计思路 本课题设计思路旨在让学生体验科学研究的基本步骤。 通过复习牛顿第一定律等已经学过的知识引出课题——探究加速度与力和质量的关系。在教师的引导下,学生通过讨论、交流,,设计实验方案,给出所需的实验器材,进行实验验证。 教学策略:通过教师的讲解和演示以及学生亲自动手操作,使学生能够相互合作,同时又有教师指导的情况下.正确处理数据,得出实验结论.体验科学探究的乐趣. 四、教学资源 演示实验器材:光滑的水平板(一端带有定滑轮);钩码,细绳,打点计时器,学生电源,纸带,复写纸,小车. 五、教学过程 引入新课 教师提问:我们知道物体的运动状态是用速度描述的呢?那么物体运动状态改变的快慢,其实也就是支物体速度改变的快慢.我们是用加速度来描述. 那么大家想想看,影响物体速度改变的快慢的因素有哪些呢? 学生回答: 物体的质量和物体所受的力 进一步引导学生,提问:那么在其他因素相同的情况下:质量大的物体速度改变的快,还是质量小的物体速度改变的快呢? 学生通过思考,根据牛顿第一定律知道:质量是物体惯性的量度,质量大的物体惯性大,运动状态难改变. 让学生尝试利用日常生活事例说明:相同牵引力的情况下,同一辆车,空车时速度增大的快,而满载时速度增大的慢.说明其他因素相同的情况下,质量小的物体速度容易改变.也就是质量小的物体加速度大. 再次提问: 那么在其他因素相同的情况下;物体受力大速度改变的快呢?还是受力小的物体速度改变的快呢? 学生通过思考,根据生活经验:物体受力小,运动状态难改变.加速度就小.反之也成立.

高一物理第一章第4节教案

高一物理第一章第4节教案 高一物理第一章第4节教案 【课题4】速度改变快慢的描述加速度 【教学要求】 ⒈理解加速度的概念,知道加速度是表示速度变化快慢的物理量,知道它的定义、公式、符号和单位. ⒉知道加速度是矢量,知道加速度的方向始终跟速度改变量的方向一致.知道加速度跟速度改变量的区别. ⒊了解实际生活中某些直线运动的加速度大小,能判断加速直线运动和减速直线运的加速度的方向,领会变速直线运动加速度符号正负的意义. 【教学重点、难点点拨】 ⒈加速度是力学重要概念之一,它是联系运动学和动力学的桥梁.本节课的重点是加速度的物理意义,难点是加速度、速度的区别.加速度是用比值定义的物理量,教材从速度和加速度的定义出发,提出了物理量变化率的概念,准确理解变化率的含义,对准确理解其它用比值定义的物理量,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在教学中应该注意渗透这个方法. ⒉加速度的方向是较难理解和较难掌握的概念.本节对加速度的方向问题,不要要求过高.随着学习逐步深入,学生的理解会逐步加深.要遵循循序渐进原则,绝不能急于求成. 加速度和现实生活联系密切,课文举了很多实例,练习中渗透了关于汽车加速性能的知识和几种型号汽车加速实验数据.还可通过演示实验,邦助学生培养实践水平,建立实践形象. ⒊速度和加速度是力学的两个重要概念,既有联系,又有区别.本节课文最后对其实行了比较.教学中要重视对比方法的使用.要适当引导

学生对速度、速度改变量、加速度实行对比分析,以期获得对其更深入的理解. 【教学过程】 ⒈新课导入:播放一组与加速度相关的图片结合生活中的例子,附加教师的引导:物体速度改变的快慢水准与日常生活密切相关的事例请同学思考交流.,根据这些物理现象,思考到了什么?如(1)公共汽车起动时,速度改变太快,乘客倾倒.(2)短跑运动员起跑时,速度改变越快越好.(3)飞机起、降的速度改变都必须严格控制在一个合适范围。 师:为了定量研究速度改变快慢水准,物理学中引入了加速度,本节课我们将学习加速度的知识. 板书课题—速度改变快慢的描述加速度

高中物理《向心加速度》教案

6 向心加速度 整体设计 本节内容是在原有加速度概念的基础上来讨论“匀速圆周运动速度变化快慢”的问题. 向心加速度的方向是本节的学习难点和重点.要化解这个难点,首先要抓住要害,该要害就是“速度变化量”.对此,可以先介绍直线运动的速度变化量,然后逐渐过渡到曲线运动的速度变化量,并让学生掌握怎样通过作图求得曲线运动的速度变化量,进而最后得出向心加速度的方向. 向心加速度的表达式是本节的另一个重点内容.可以利用书中设计的“做一做:探究向心加速度的表达式”,让学生在老师的指导下自己推导得出,使学生在“做一做”中能够品尝到自己探究的成果,体会成就感. 在分析匀速圆周运动的加速度方向和大小时,对不同的学生要求不同,这为学生提供了展现思维的舞台,因此,在教学中要注意教材的这种开放性,不要“一刀切”.这部分内容也可以以小组讨论的方式进行,然后由学生代表阐述自己的推理过程. 教学重点 1.理解匀速圆周运动中加速度的产生原因. 2.掌握向心加速度的确定方法和计算公式. 教学难点 向心加速度方向的确定和公式的应用. 课时安排 1课时 三维目标 知识与技能 1.理解速度变化量和向心加速度的概念. 2.知道向心加速度和线速度、角速度的关系式. 3.能够运用向心加速度公式求解有关问题. 过程与方法 1.体验向心加速度的导出过程. 2.领会推导过程中用到的数学方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培养学生思维能力和分析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探究问题的热情、乐于学习的品质. 课前准备 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实物投影仪等. 知识准备:复习以前学过的加速度概念以及曲线运动的有关知识,并做好本节内容的预习. 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 情景导入 通过前面的学习我们知道在现实生活中,物体都要在一定的外力作用下才能做曲线运动,如下列两图(课件展示). 地球绕太阳做(近似的)匀速圆周运动小球绕桌面上的图钉做匀速圆周运动对于图中的地球和小球,它们受到了什么样的外力作用?它们的加速度大小和方向如何确定? 复习导入

高一物理加速度教案13

匀变速直线运动 加速度 一、教学目标: 1.在物理知识方面要求: (1)知道什么是匀变速直线运动; (2)知道加速度是描述速度变化快慢的物理量; (3)理解加速度的定义,能够描述物体加速度的物理意义; (4)会用t v v a 01-=解有关问题; (5)知道加速度是矢量,其方向与运动规律的关系; (6)知道加速度大小与速度大小及速度变化大小的区别。 2.通过对加速度的分析,培养学生抽象思维的能力和分析判断问题的能力。 二、重点、难点分析 1.重点是理解加速度的定义及它是描述速度变化快慢的物理量。物体做匀加速运动时,加速度方向跟速度方向相同;做匀减速运动时,加速度方向跟速度方向相反。 2.学生对“速度的大小与加速度的大小没有直接的关系,速度变化大,加速度不一定大”的理解有一定的困难,这是本节的难点。 三、教学过程设计 (-)引入新课 研究物体的运动规律是从简单到复杂,前面我们学习了匀速运动,今天学习变速直线运动中的一种最简单的运动——匀变速直线运动(简称匀变速运动)。 (二)主要教学过程设计 1.匀变速直线运动 物体在一条直线上运动,如果在相等的时间内速度的变化相等,这种运动就叫做匀变速直线运动。 分析:怎样理解“相等的时间内速度的变化相等”? (1)某一时刻,物体甲的速度为3m/s ,经1s 后速度为 5m/s ,又经1s 后速度为7m/s ,则这个物体每经过1s 速度增加2m/s 。 (2)某一时刻,物体乙的速度为20m/s ,经1s 后速度为15m/s ,又经1s 后速度为10m/s ,则这个物体每经过1s 速度减小5m/s 。 说明:有些物体的运动不是匀变速运动,但有时可近似看成匀变速运动。 2.加速度 提问:上面两个实例,物体都做匀变速运动,它们的不同之处在哪? 得出:在相等的时间内速度的变化不同。 分析:物体甲在1s 内速度增加2m/s ,2s 速度增加4m/ss …;物体己在1s 内速度减小5m/s ,2s 内速度减小10m/s …。 恒量所用时间速度的变化甲====s s m s s m s s m 3/62/41/2: 恒量所用时间速度的变化乙====s s m s s m s s m 3/152/101/5: 比较甲、乙这两个恒量可看出:比值大表示速度变化的快,比值小表示速度变化的慢。 (1)定义:在匀变速直线运动中,速度的变化和所用时间的比值,叫做匀变速直线运动的

(新)高一物理应用打点纸带求瞬时速度与加速度复习教案

应用打点纸带求瞬时速度与加速度 (匀变速直线运动实验) 一、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了解打点计时器的计时原理,理解纸带中包含的物体运动的信息(时间、位移)。 过程与方法:掌握纸带数据处理和测量瞬时速度的方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感受打点计时器的巧妙设计思路,体会物理原理在解决实际问题中的指导作用,增强将物理知识应用于生活实际的意识. 2.培养用数学方法处理物理问题的意识和学生敢于创新和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和科学精神. 二、教学重点 1.了解打点计时器的计时原理 2.掌握纸带数据处理和测量瞬时速度的方法 三、教学难点 掌握纸带数据处理和测量瞬时速度的方法 四、教学过程 导入:复习第一章第三节打点计时器的相关内容 思考:判断各纸带的运动性质(3条纸带) 新课: 1.纸带的选择

选择点迹清晰、没有漏点的纸带,舍弃开头点比较密集的一段,把每打五次 点的时间作为时间单位;时间间隔T =0.1 s ;确定恰当的计数点,并标上序 号0、1、2、3……正确使用毫米刻度尺测量两相邻计数点间的距离,分别记 作s 1、s 2、s 3、s 4、s 5、s 6…… 注意:T=0.1s 时常见的3种说法:每5个点作为一个计数点 、每隔4个连续点 取1个计数点、相邻记数点间有4个计时点未标出 2.应用打点纸带求瞬时速度 【例】下图是某同学探究匀变速直线运动的实验时,从若干纸带中选中的一条纸带的一部分,他以每5个打点取一个计数点,图上注明了他对各个计数点间距离的测量结果.(单位:cm) 求C 点的速度v C 提示:中时速度=平均速度 1、 2、 3、 让学生自己动手计算B 点的速度 1. s m s T S S T S v v BD BD C /676.02.0m 01.0)57.795.5(2243=?+=+== =s m s T S S S S T S v v AE AE C /676.04.0m 01.0)1.957.795.54.4(445432=?+++=+++===s m s T S S S S S S T S v v OF OF C /676.06.0m 01.0)71.101.957.795.54.48.2(66654321=?+++++=+++++== =s m s T S S T S v v AC AC B /518.02.0m 01.0)95.54.4(2232=?+=+===

,高一物理 牛顿第二定律习题课教学设计

新修订高中阶段原创精品配套教材 ,高一物理牛顿第二定律习题课教材定制 / 提高课堂效率 /内容可修改 , High School Physics Newton's Second Law Exercises 教师:风老师 风顺第二中学 编订:FoonShion教育

,高一物理牛顿第二定律习题课 5、用牛顿第二定律解题的一般方法和步骤 略 例1:物体运动的速度方向、加速度方向与作用在物体上合外力的方向之间的关系是:a.速度方向、加速度方向、合外力方向三者总是相同的 b.速度方向可与加速度成任何夹角,但加速度方向总是与合外力的方向相同 c.速度方向总是与合外力方向相同,而加速度方向可能与速度方向相同,也可能不相同 d.速度方向总是与加速度方向相同,而速度方向可能与合外力方向相同,也可能不相同。 此正确答案应为b 例2:一个物体受几个力的作用而处于静止状态,若保持其余几个力不变,而将其中一个力f1逐渐减小到零,然后又逐渐增大到f1(方向不变),在这个过程中,物体的a.加速度始终增大,速度始终增大

b.加速度始终减小,速度始终增大 c.加速度先增大,后减小,速度始终增大直到一定值 d.加速度和速度都是先增大后减小 此题答案应为“c” 例3:如图所示,在马达驱动下,皮带运输机的皮带以速率v向右水平运行,现将一块砖正对皮带上的a点轻轻地放在皮带上,此后 a.一段时间内,砖块将在滑动摩擦力的作用下对地做加速运动 b.当砖的速率等于v时,砖块与皮带间摩擦力变为静摩擦力 c.当砖块与皮带相对静止时它位于皮带上a点的右侧的某一点b d.砖块在皮带上有可能不存在砖块与皮带相对静止的状态 此题答案应为ad 例4:自由下落的小球下落一段时间后与弹簧接触,从它接触弹簧开始到弹簧后缩到最短的过程中,小球的速度、加速度的变化情况是怎样的? 解答:运动过程分三段 (1)加速度逐渐减小的变加速运动 (2)速度达到最大

高一物理教案 加速度

第一章运动的描述 5、速度变化快慢的描述—加速度 张成进江苏徐州睢宁魏集中学 ★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知道物体的速度变化是有快慢之分的,理解加速度的含义及物理意义, 知道加速度的定义符号、公式和单位。 2.知道加速度是矢量,了解加速度的方向。会区分加速度与速度、速度的 变化、速度的变化率之间的关系 3.会用匀变速直线运动的图像求加速度 (二)过程与方法 1.通过多媒体课件对生活实例中运动物体速度变化快慢的感受,以及类比 法的探究推理,培养学生抽象逻辑思维能力。 2.培养学生主动、积极的科学探究能力和创新精神。 3.强化用比值定义的物理思想方法。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培养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和积极性及善于区分事物的能力。 ★教学重点 1.加速度的概念及理解。 ★教学难点 1.加速度方向的理解。 2.加速度与速度之间有关系吗? ★教学过程 引入: 一、加速度 师:同学们,上节课的学习中我们知道用速度—时间图象可以非常直观反映物体速度随时间的变化规律。那请同学们仔细观察下面几个图象,告诉我它们分

别反映了怎么的运动规律。 生:甲:A 以与正方向同向的速度匀速,B 初速度与正方向相反,然后开始减速至零后调头朝着正方向加速度。 乙:AB 均是先加速后匀速; 丙:AB 均是先加速后匀速。 师:引入提问:乙丙中AB 均是先加速度后匀速,那它们是完全一样的运动吗?如果不一样,说出它们的区别。 生:乙中:虽然AB 均是先加速后匀速,但它们从零增加到相同的速度所用的时间不同,A 的时间小于B 的时间,也就是说A 的速度增加得比B 的速度增加得快。丙中:AB 在相同的时间内,速度增加得不一样多,还是A 的速度增加得快。 t v t v 0 A A B A 乙 甲 C B t v 丙 B

高中物理必修教案《速度与加速度》

§1.3 速度与加速度 本节教学案例设计人: 福建省建瓯一中彭交岭 教学内容分析 1.内容和地位 在《普通高中物理课程标准》共同必修模块“物理1”的内容标准中涉及本节的内容有:“经历匀变速直线运动实验研究的过程,理解位移、速度、和加速度,体会在实验中发现自然规律中的作用”。 本节速度、加速度是描述运动的重要物理量,理解速度和加速度概念,是学习匀变速直线运动规律的基础。物体的运动是日常生活中最为常见的现象,学生对匀速物体的运动已有自己的认识,可成为教学的起点,通过探究实验和科学的辨析,真正理解描述变速运动规律的重要物理量:速度、加速度。本节研究平均速度所应用的等效替代思想和定义加速度的所应用的比值法、研究瞬时速度所应用的极限法等都是物理学中常用的研究方法,在教学中教师引导学生主动学习这几种方法,为以后应用类似方法来解决物理问题,领悟形异质同的物理模型打下基础。教学过程中还应让学生感受实验探究的过程,使学生从中理解和领会研究物理问题的途径打下良好的基础。 2、教学目标 (1)、经历实验探究变速直线运动的平均速度、瞬时速度的过程,理解速度、加速度的概念,知道速度和速率以及它们的区别。 (2)、体会物理问题研究中科学思维方法的应用,学会用比值法、等效替代来研究物理问题,体会数学在研究物理问题中的重要性。 (3)善于发表自己的见解,感受合作学习的快乐。勇于克服困难,保持探究的热情。 教学重点、难点 1、理解平均速度、瞬时速度、加速度的概念,知道速度和速率以及它们的区别。 2、加速度的概念及物理意义。 3、利用极限法由平均速度推导瞬时速度;怎样由瞬时速度的变化导出加速度的概念。 案例设计: 一、导入新课 1、复习匀速直线运动的特点和运动快慢的描述方法—速度的定义。 2、教师举例:物体有着各式各样的运动,不仅不同的物体运动的快慢程度不一样,而且同一物体在不同段的快慢程度也可以不同,请同学们举出日常生活中这种类型物体运动的实例。(如蜗牛的爬行运动、飞机的起飞、物体沿斜面下滑,火车出站和进站的运动等。) 3、引导学生思考:那么如何比较变速直线运动的物体的运动快慢呢? 二、新课教学 1、平均速度 教师设问:(1)在运动会的100米短跑上,运动员在整个过程中跑的快慢一样吗?(2)你如何判断哪位运动员跑的快,用什么方法?请同学们以小组为单位讨论并选派代表发言。 预测:学生对物体运动快慢认识可能有下面几种: 1、同样长短的位移,看谁用的时间少; 2、如果运动的时间相等,可比较谁通过的位移大; 3、…

高中物理速度与加速度教学设计

高中物理新课程教学设计 ————速度和加速度 【教材分析】 1、和加速度是高中物理运动学中的重要概念,一个描述物体运动的快慢程度,一个描述物理速度变化的快慢程度。 2、速度和加速度都是基本概念,既然基本概念,从新课程标准来看,是体现“知识与技能”这一具体课程目标的最佳切入点。 3、从教材内容来看,速度将学生知识范围从“标量”过渡到“矢量”,虽然涉及的物理量不是很多,但较难理解,为教学带来了很大的难度。 4、速度和加速度是运动学中的一个重要概念,对学生而言是以后分析和运动学问题的理论基础,要求学生能够理解并掌握。 【学情分析】 1、本人所教学校位于城乡结合处,绝大多数同学没有刻苦的学习精神,通俗的讲就是比较“懒惰”,知识程度参差不齐。 2、对于速度,学生在初中已有初步的认识,本节主要是从矢量和标量的角度让学生进一步理解掌握,以便于接下来的学习探索。而加速度对学生来说是一个全新的知识,同时又是高中阶段一个重要的物理概念。所以能否学好本节的知识,直接影响到接下来相关知识的学习探究。 3、面对新知识,新概念,学生有浓厚的探究欲望,为其思维的发散提供了较大的空间。从另外一个角度讲,本节内容,数学运算要

求不高,适当地又降低了学习难度。 【教学目标】 1、识与技能目标 a)知道物体运动的快慢即位置变化的快慢可以用平均速度和瞬时速度来描述,理解平均速度和瞬时速度。知道瞬时速度的大小简称为速率。 b)知道速度是矢量,速度的方向表示物体运动的方向。 c)知道加速度是矢量,加速度的方向表砂物体速度变化的方向。理解直线运动中加速度方向与物体运动方向及其加速运动和减速运动之间的联系。 2、过程与方法目标 a)初步了解和体会用极限思想和方法建立瞬时速度概念时的作用,知道平均速度和瞬时速度在描述运动快慢方面的区别和联系。 b)通过平均速度和加速度的建立过程,了解和体会比值定义法在科学研究中的作用。 c)通过类比的方法学习掌握加速度及掌握学习物理的基本方法之一。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a)认识比值定义法在科学研究中的作用,感悟物理推理的逻辑美。 b)发展学习迁移与类推能力和抽象思维能力。 【重点难点】

《加速度》教学设计

《速度变化快慢的描述—加速度》教学设计 景泰县第五中学魏晋霞 案例名称速度变化快慢的描述—加速度 科目物理教学对象高一年级 课时2课时 一、教材内容分析 加速度是力学教学的重要概念,也是高一年级物理课中较难懂的概念.在学生的经验中,与加速度有关的现象不多,这就给学习加速度概念带来困难. 教材用去繁就简的方法,从学生实际出发,首先列举小型轿车和旅客列车起步后的运动过程,让学生思考它们速度变化的快慢,以增强学生的感性认识。从而仿照平均速度的引入方法,引入加速度这一概念,这样就能顺应学生的理解水平。之后教材展示飞机起飞、迫击炮发射等具体的事例,要求学生了解“速度大”“速度变化大”和“速度变化快慢”含义的不同。同时,通过旁批提醒学生注意“物体运动的快慢”与“运动速度变化快慢” 的不同。然后借用速度图示法,分析加速度方向与速度方向的关系。 用v—t图像描述运动物体的速度变化,可以直观、形象地认识速度的变化规律。 学生通过教材设置的“思考与讨论”和“科学漫步”栏目的内容,在图像中认识变化率,可以加深对加速度的认识。 二、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理解加速度的概念,知道它的定义、公式、单位和物理意义。 2、知道加速度是矢量,知道加速度的方向始终跟速度改变量的方向一致,知道加 速度跟速度、速度改变量之间的区别。 3、利用图象分析加速度的相关问题. 过程与方法 通过类比物理量速度的建立过程,使学生利用旧知主动获得新知,培养学生观察、分析、总结、表达以及应用新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培养学生热爱生活,善于从生活中发现物理知识,能够将理论联系实际,解决实际问题。 三、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 正确理解加速度的概念和物理意义 教学难点 速度、速度的变化和速度变化快慢之间的区别与联系 四、学习者特征分析

高一物理加速度的教案

匀变速直线运动加速度的教案示例之二 一、教学目标 1.知道什么是匀变速直线运动。 2.理解加速度的概念: (1)知道加速度是描述速度变化快慢的物理量。 问题,知道加速度的国际制单位是m/s2。 (3)知道加速度是矢量,知道加速度方向与速度方向相同或相反时,结果是速度随时间增加或减少。 (4)知道匀变速直线运动是加速度大小和方向都不变的运动。 二、重点、难点分析 加速度的概念既是重点,又是难点。 首先要注意加速度的引入。可以通过公共汽车与无轨电车(或卡车与小汽车)启动,速度从零加速到5m/s的差异,使学生体会到速度的变化有快慢问题。也可演示物体从不同倾角的斜面滑下,在水平面滑行的距离大致相同,比较物体在不同倾角的斜面的速度变化的不同点是什么?从而提出速度变化有快慢之分。 引入加速度的概念后,要强调两个问题。其一,加速度不是表示速度的增加,也不是速度的变化,而是速度变化的快慢。其二,加速度的大小与速度的大小没有任何直接关系,高速公路上高速匀速行驶的汽车,它的加速度为零。这两个问题,都可以用课堂讨论的方式进行。 暂时回避几个问题:第一,只提出加速度是矢量,如何判断方向的问题应暂时回避,待引出牛顿第二定律再研究;第二,不宜提“速度变化的快慢”,包括“速度方向变化的快慢”;第三,不宜提平均加速度与即时加速度。 三、教具 “阿特伍德机”装置,装置中的槽码可选用几个不同规格的。或用研究匀变速直线运动的装置。(不用打点计时器) 四、主要教学过程 (一)引入课题 研究变速直线运动,应当从简单的入手,什么样的变速直线运动最简单呢? 下面给出沿直线做变速运动的火车和汽车,从开始计时及每隔1s的速度v1和v2的变化情况: 问:表中火车(汽车)的速度变化有什么特点(规律)?

高一物理速度和加速度教案有些

高一物理速度和加速度教案有些 写好教案是保证教学取得成功,提高教学质量的基本条件,那么高一物理速度和加速度教案有哪些?下面是学习啦分享给大家的高一物理速度和加速度教案,希望大家喜欢! 《速度和加速度》是司南版必修1第二章“运动的描述”第3节的内容,是本章的基础。本章从机械运动入手,讲述运动学的基础知识,是高中物理的基础,所以本章的教学关系到高中物理教学的好坏。本节的主要教学内容有:平均速度、瞬时速度、加速度。本节速度、加速度是描述运动的重要物理量,理解速度和加速度概念是学习匀变速直线运动规律的基础,所以学好本节内容有利于为后面的学习做准备。结合本节的内容和特点,为提高全体学生的科学素养,从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个方面培养学生。按教学大纲要求,结合新课标提出以下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知道物体运动的快慢(即位置变化的快慢)可以用平均速度和瞬时速度来描述。 2.理解平均速度和瞬时速度,知道瞬时速度的大小简称速率

3.知道平均速度和瞬时速度在描述运动快慢方面的区别和联系 4.理解加速度的概念,知道加速度是矢量,加速度的方向表示物体速度变化的方向。 5.理解直线运动中加速度方向与物体运动方向及其加速或减速运动之间的联系 过程与方法: 初步了解极限思想在建立瞬时速度概念时的作用,了解比值定义法在科学研究中的作用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培养学生区别物理概念的能力,培养学生的抽象思维能力。 如果能抓住平均速度和瞬时速度的区别,理解加速度的概念,也就把握了本节的要领。高一学生的思维具有单一性,定势性,并从感性认识向理性认识的转变,他们容易接受相对形象的平均速度和瞬时速度的概念,而对相对抽象的加速度普遍感到困惑。所以本节

高一物理教案 速度和加速度

高一物理教案速度和加速度 1、速度 (1)定义:速度等于物体运动的跟所用的时间的。 (2)公式: (3)物理意义:速度是表示的物理量。 (4)单位:国际单位为,符号是,常用单位还有:千米每时(km/h),厘米每秒(cm/s)等。 1m/s=3.6km/h (5)速度是,它的方向就是的方向。 2、平均速度 (1)定义:变速运动物体的位移跟发生这段位移所用时间的比值,叫做物体在这段时间(或位移)内的。 (2)公式: (3)平均速度表示做变速运动的物体在某一段时间(或位移)内的平均快慢程度,只能粗略地描述物体地运动快慢。 (4)平均速度既有大小,又有方向,是矢量,其方向与一段时间内发生的方向相同。 3、瞬时速度与瞬时速率 (1)定义:运动物体经过的速度,叫瞬时速度,常称为速度;瞬时速度的大小叫,有时简称速率。 (2)物理意义:精确描述运动快慢。 (2)瞬时速度是矢量,其方向与物体经过某一位置时的运动方

向相同,瞬时速率是标量。 答案:1、位移,发生这段位移,比值,物体运动快慢,米每秒,m/s,矢量,物体运动;2、平均速度,位移;3、某一位置(或某一时刻),瞬时速率。 疑点突破 1、如何区分平均速度和瞬时速度 (1)平均速度与某一过程中的一段位移、一段时间对应,而瞬时速度与某一位置、某一时刻对应。 (2)平均速度只能粗略描述质点运动情况,而瞬时速度能精确的描述质点的运动情况。 (3)平均速度的方向与所对应的时间内位移的方向相同,瞬时速度的方向与质点所在位置的运动方向相同。 2、对瞬时速度的理解 在匀速运动中,由于速度不便,所以匀速直线运动的速度既是平均速度,也是各个时刻的瞬时速度。 在变速运动中,平均速度随位移和时间的选取不同而不同。对做变速运动的物体,我们在它通过的某一位置附近选一段很小的位移,只要位移足够小(即通过这段小位移所用的时间足够短),那么这段小位移上的平均速度就是物体通过该位置的瞬时速度。 问题探究 (1)用什么方法判断同时启程的步行人和骑车人的快慢?

加速度教案高一物理教案

加速度教案高一物理教案 速度改变快慢的描述-加速度 教学目标: 一、知识目标: 1、理解加速度的概念,知道加速度是表示速度变化快慢的物理量,知道它的定义、公式、符号和单位。 2、知道加速度是矢量,知道加速度的方向始终跟速度的改变量的方向一致,知道加速度跟速度改变量的区别。 3、知道什么是匀变速直线运动,能从匀变速直线运动的v—t图像中理解加速度的意义。 二、能力目标: 通过对速度、速度的变化量、速度的变化率三者的分析比较,提高学生的比较、分析问题的能力。 三、德育目标: 培养学生善于区分事物的相同点和不同点。 教学重点: 1、速度的变化量速度的变化率的含义。 2、加速度的概念及物理意义。 教学难点: 加速度的放心的理解 教学方法: 比较、分析、讨论法 教学用具: 有关知识的投影片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步骤: 一、导入新课(出示投影片) 这是两物体的v—t图像,都是匀变速直线运动,同学们从图中找一找速度随时间的变化规律。 学生:甲图中,物体的速度每秒变化5m/s, 乙图中,物体的速度每5秒变化5m/s。 师:哪个物体的速度改变要快一些呢? 学生:甲物体,因为甲的速度每秒才改变1m/s。 师:对,今天我们就来引入一个新概念——加速度,来描述速度改变的快慢。 二、新课教学 (一)用投影片出示本节课的学习目标 1、知道加速度不是增加的速度,而是表示速度变化快慢的物理量。 2、知道加速度的公式和单位,初步理解公式中各物理量之间的关系,能初步应用此公式求解有关问题。 3、知道加速度是矢量,知道在匀变速直线运动中,加速度是正、负值的含义。

4、能理解速度的大小、速度变化的大小和加速度的大小三者之间的关系。 (二)学习目标完成过程 1、请同学阅读课本内容,弄清其中的某些概念,然后提出问题,咱们共同解决。 提问:在匀变速直线运动中,速度指的是什么速度? 学生:是某时刻(或某位置)的瞬时速度。 提问:速度的改变量指的是什么? 学生:速度由v0经一段时间t后变为vt,那的差值即速度的改变量。用表示。 老师:,越大,表示的变化量越大,即速度改变的越快。对吗?为什么。 学生甲:对,因为大,当然变化的快。 学生乙:不对。△大,如用了很长的时间,速度改变也不快。 学生丙:我同意乙的看法。要比较谁的速度改变的快慢,必须去找统一的标准比较。比如,比较物体匀速运动速度的大小,必须用单位时间作出统一标准区衡量,要比较速度改变的快慢,也必须找单位时间内的速度的改变量。

高中物理 《向心加速度》教学设计

《向心加速度》教学设计

6.教师在每个问题提出后及时组织同学们做简要的分析和讨论。 7.总结归纳:其实这些问题归根到底都是做圆周运动的物体的受力问题!我们知道圆周运动也是曲线运动,曲线运动的条件?──力与速度不在一条直线上,这样力才能改变物体运动的方向。但链球出手后在重力作用下,做的是抛物线运动,而离手前就能做圆周运动,可见圆周运动物体的受力与抛体受力还有不同的地方。本节课要研究的是物体做匀速圆周运动时的加速度,了解物体的受力情况有助于加速度问题的解决。 8.我们已经知道,作曲线运动的物体,速度一定是变化的,一定有加速度。圆周运动是曲线运动,那么做圆周运动的物体,加速度的大小和方向如何来确定呢?下面我们共同来探讨这个问题。 进行新课感 知 加 速 度 的 方 向 1.投影图5.6-1和图5.6-2以及对 应的问题。图2中地球受到什么力的作 用?这个力可能沿什么方向?图2中小球 受到几个力的作用?这几个力的合力沿 什么方向? 3.提出问题:我们这节课要研究的是匀速 圆周运动的加速度,上面两个例题却在研 究物体所受的力,为什么呢? 4.指导学生用细线和小球做实验。分组用 细线拉小钢球、小木球让其做匀速圆周运 动,改变小球的转速、细线的长度多做几 次。 5.提出问题:是不是由此可以得出结论: “任何物体做匀速圆周运动的加速度都 指向圆心”? 6.指出:暂时不能,因为上面只研究了有 限的实例,还难以得出一般性的结论。然 而这样的研究十分有益,因为它强烈地向 1.认真观看交流后回答:图1中地球受到指 向太阳的引力作用。图2中小球受到重力、 支持力和绳子的拉力三个力的作用,其合力 即为绳子的拉力,方向指向圆心。 2.根据牛顿第二定律可知,知道了物体所受 的合外力,就可以知道物体的加速度,这样 就可以通过力来研究加速度吧。牛顿第二定 律告诉我们,物体的加速度方向总是和它的 受力方向一致,这个关系不仅对直线运动正 确,对曲线运动也同样正确。所以先通过研 究力来感知加速度,特别是加速度的方向。 3.在教师的指导下做实验。在实验中,充分 感知做匀速圆周运动的物体所受的力或合 外力指向圆心,所以物体的加速度也指向圆 心。

2019粤教版高一物理必修一 第二章 专题:纸带处理之加速度与速度的计算同步教案精品教育.doc.doc

一对一辅导教案 学生姓名性别年级高一学科物理 授课教师上课时间年月日第()次课 共()次课 课时:2课时 教学课题粤教版高一物理必修1第二章纸带处理之加速度与速度的计算同步教案 教学目标知识目标:1.理解根据纸带测量速度、加速度的原理并测量瞬时速度和加速度. 2.明确速度一时间图象的物理意义,描点法画图象的方法,并画出该实验中的v-t 图象,求加速度 能力目标:培养知识的应用和创新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让学生学会交流和合作进行学习 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1.能根据纸带计算物体运动的瞬时速度,加速度 2.会用描点法描绘物体的速度一时间图象,并从中获取物理信息难点:处理纸带的方法,用描点法画图象的能力 教学过程 知识梳理 一、物体的运动情况判断。我们常用“位移差”法判断物体的运动情况,即纸带上的任意两计数点间的距离是否满足关系式△S=恒量。 设相邻点之间的位移分别为S1、S2、S3、S4…… (1)若△S= S2- S1= S3- S2= S4- S3=……=恒量,则物体做_______直线运动。 (2)若△S= S2- S1= S3- S2= S4- S3=……≠恒量,则物体做_______直线运动。 二、如何通过纸带确定物体做匀变速运动时某点的瞬时速度?常用的是“平均速度法”。 求某一计数点(或计时点)的瞬时速度v,一般利用“平衡速度”法。即: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或由匀变速直线运动规律:中间时刻的瞬时速度等于相邻时刻的速度的平均值,即: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如何通过纸带确定物体做匀变速运动的加速度? 常用的有四种方法: 1、粗略计算法: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较为精确计算法: ①、利用“逐差法”求加速度,若为偶数段,设为6段,则,,,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