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旦大学 临床研究方法学进展 要点

复旦大学 临床研究方法学进展 要点
复旦大学 临床研究方法学进展 要点

第一章

DME (设计/测量/评价)P6

1设计7个方面

科研目的和科研假设的确立,

科研设计方案的确立

研究对象的选择

研究对象的分组方法

研究指标的确定

资料收集和数据的处理方法

研究的质量控制

2.测量定量的方法衡量和比较各种临床现象P8

描述指标真实度,测量结果与测定事物真实的情况的符合程度

可靠度重复度和精密度

3.评价运用科学方法制定出某些规则,运用这些规则来评价各种临床数据/试验数据/各种临床研究的结论等,以检验其真实性和实用性。

1.评价有关介绍介绍新的诊断试验的文章

(1)是否与标准的诊断方法进行盲法对比?

(2)研究对象是否包括轻的、重的、治疗过的、未治疗过的以及患有极易混淆的疾病的病例?

(3)是否讲清楚病例和对照组的来源

(4)该试验的重复性,既精确性以及测量变异是否做了描写

(5)正常参考值的确定是否合理/是否可靠?

(6)如诊断试验系作为一组试验之一应用与临床者,除测定该组试验总的诊断价值外,还应该测定该试验在该组试验总的诊断价值中占多少价值

(7)有否介绍试验的具体方法和注意事项

(8)做了效用分析没有?试验的实用性如何患者能否接受,有无不良反应等均应加以分析。

2.如何评价有关病因和发病因素方面的文章可借助下列9条标准,评价报道有关病因的结论是否真实

(1)是采用哪一种研究方法?其论证强度如何?是否是从真的临床试验研究中获得论据的?

(2)因果关系的相关性的强度如何?RR值优势比

(3)结果的重复性如何?

(4)因与果在时间上线后关系是否正确?

(5)有否剂量-效应梯度?

(6)所论证的因果关系有否临床流行病学上的意义?

(7)所论证的因果关系有否生物学意义?

(8)所论证的因果关系是否具有特异性?

(9)所论证的因因素关系是否与以前已被证明了的病因相关性类同?

3. 如何评价有关预防和治疗措施的效果对防治效果的结论是否真实,可借助下面6条原则进行评价

(1)对防治效果的结论是否是从真正的随机对照试验中获得的?有否对照,是否遵循随机化原则。

(2)是否报道了临床上所有有关的结果?

(3)是否详细介绍了研究对象的情况?

(4)是否同时考虑到统计学意义和临床的意义?

(5)是否介绍了防治措施的实用性,包括依从性、合理性和成本效益等?

(6)作者在下结论时,是否包括了所有的观察对象?是否交代了失访者、被剔除的患者以及不合格的患者?在下结论时,是否正确处理这些问题?

4.如何评价有关预后估计的文章评价文献中有关预后估计是否正确,可借助下列6条原则。

(1)观察疾病的预后是否都有统一的起始点?

(2)有否介绍研究对象的情况和病例的来源?

(3)是否所有的研究对象都随访到了?失访率有多少?

(4)是否有客观的预后指标?

(5)预后估计是否采用盲法?

(6)对外来的预后因素是否经过统计方法进行校正?

循证医学最佳证据/医师的临床经验/患者需求

实践步骤(1)提出明确的临床问题(2)系统检索相关文献,全面收集证据(3)严格评价,并寻找当前最佳证据*(4)应用最佳证据,指导临床实践(5)循证时间后的后效评价。

Grade证据质量分级

高未来研究几乎不可能改变现有疗效评价结果

中未来研究可能改变对现有疗效评估有重要影响,可能改变现有疗效评价结果的可信度

低未来研究有可能改变对现有疗效评估有重要影响,改变现有疗效评价结果的可能性较大

极低任何疗效的评估都很不确定

第二章

临床研究方法分类:实验性研究与观察性研究

研究对象分组方法设计原则

1.使两组在研究前的基线状态可比

2.两组除研究因素之外的其他影响因素在两组中分布均衡可比

前瞻性研究的优缺点

优点

1.能直接估计暴露因素与疾病的联系和联系强度甚至因果关系

2.由于不知道调查对象的结局,因此不会影响调查对象的选择

3.可在疾病结局产生前就确定有关致病因子的暴露情况,且随时间推移,观察暴露状况的改变

4.可研究多个疾病的结局

缺点

1.由于研究样本大,随访时间长,所耗费财力较大

2.在确定疾病的结局时可能会产生偏倚

3.研究人员和研究对象都可能会影响病因和疾病的联系

4.失访偏倚难以避免

病例对照研究的优缺点P26

优点

1.研究所需的样本数量少,适用于少见病研究

2.适用于长期潜伏期疾病的研究

3.允许同时调查许多因素和研究疾病的关系,病可以使用病史记录作为数据来源

4.省时省钱,科研周期短,容易出成果

缺点

1.选择合适的对照十分困难,难免产生偏倚,尤其是回忆偏倚

2.论证强度不及队列研究和试验性研究

3.不能计算发病率,只能计算近似的相对危险度,用优势比来估计

队列研究的优缺点P27

优点

1.可设立同期对照,论证强度高,可靠性强

2.确定暴露没有偏倚,不易有回忆偏倚

3.可研究暴露因素和多个结局的关系

4.可直接计算发病率和相对危险度,因果关系颇为明确

缺点

1.发病率很低的疾病往往需要很大的样本数,或者疾病有很长潜伏期的,耗费人力物力较大

2.由于队列研究书观察性质研究,分组是自然形成的,暴露组和非暴露组容易产生选择偏倚

3.容易发生失访偏倚

4.由于随访时间较长,混杂因素参与难以避免

5.确定疾病结局时,可能会有带入偏倚

随机对照研究的优缺点P29

优点

1.一种试验性研究、前瞻性研究,是检验一种假设最为有利的方法

2.随机化分组时实验组与对照组之间均衡可比,排除了许多非研究因素的混杂影响

3.有严格的诊断、纳入和排除标准,入选对象均质性好,观察指标和判断指标统一

4.双盲法大大减少了测量偏倚

缺点

1.试验是在高度选择病例中进行,因此在研究结果外推时受到限制

2.不能检出低概率不良反应

3.单药试验不能反应临床实际情况

4.安慰剂对照组的伦理问题

5.知情同意书,患者之后可拒绝,实施有难度

机遇一种随机误差,各测量结果见受机会影响的变异度大小,任何观察所固有的

偏倚是指在研究或者推论过程中因为方法学的原因,使研究的推论或者结果系统地偏倚真实值

样本量大小的计算P31

第三章

患病率和发病率死亡率和病死率样本量计算P41页

样本抽取单纯随机抽样、分层抽样、整群抽样

病例报道小于 10例大于等于病例分析

第四章P52

灵敏度诊断试验真实性评价指标之一,指经金标准确定的病例组人群中经诊断试验查出的阳性人数比例

特异度诊断试验真实性评价指标之一,指经金标准确定的病例组人群中经诊断试验查出的阴性人数比例

阳性预测值指诊断试验阳性结果中经金标准确定的真正患病的比例

阴性预测值指诊断试验阴性结果中经金标准确定的真正不患病的比例

准确度真阳性与真阴性之和占受检总人数的百分率,反映诊断患者与非患者的能力P54

受试者工作曲线ROC使用真阳性率和假阳性率作图得出的曲线P56

似然比是反映诊断试验真实性的一种指标,可以同时反映灵敏度和特异性的复合指标,即有病者得出某一试验结果的概率与无病者得出这一结果概率可能性的比值P57

参考值的确立均数加减标准差法百分位数法ROC曲线法从治疗出发制订正常值

疾病的早期诊断筛检定期健康检查,医院常规检查,病例搜索,患者自我检查。

提高诊断试验效率的方法选择患病率高的人群(高危人群)应用诊断试验选择联合试验提高诊断试验效率

诊断准确性研究报告标准STARD

第五章

效力研究,效果研究优效性、等效性、非劣效性研究P77

临床疗效评价研究设计的三大要素1.对照组设立2.随机化分组3.盲法原则

霍桑效应与一般的治疗观察相比,在新的治疗措施的临床疗效考核中,受试对象将受到许多特别的关注,而他本身也对试用新药满怀希望,这就可能造成一种后果,即病人会因此更多地向研究人员报告好的结果,而实际上药物本身的疗效并没那么好。

安慰剂效应P78

对照组空白对照安慰剂对照标准对照

交叉试验

优点

1.每例研究对象先后接受治疗组或对照组治疗,消除了不同个体间的差异

2.随机化分组可避免组间差异

3.可避免认为选择偏倚

4.需要病例数很少

缺点

1.应用范围受限,不能恢复到第一阶段治疗前状况的疾病

2.两个阶段的治疗可能有重叠,需要一个洗脱期,有一段时间影响治疗

3.每阶段治疗期的长度受到限制药效不一定能完全发挥

4.整个研究观察期较长,不能避免病情和观察指标的自然波动

5.由于整个研究观察期较长,研究的对象的依从性不容易得到保证

序贯试验P82

单盲试验优点研究者知道患者用药的具体内容,有利于保证病人在临床试验中的安全性

缺点不能避免研究者主观因素导致的偏倚

临床疗效评价设计原则P85

危险度

相对危险度RR对两组患者进行比较,不良结果时间发生的相对概率

优势比OR治疗组不良结果事件的比数与对照组不良结果事件的比数

相对危险度减少

绝对危险度减少

需治人数NNT 为预防一次不良结果时间所需治疗的患者数P88

失访

干扰治疗组额外接受了其他有利的治疗,结果夸大了治疗组的疗效

沾染对照组额外接受了治疗措施或其他有利的治疗,人为夸大了对照组的疗效P89

意向治疗分析ITT在最后资料分析中包括了所有纳入随机分配的患者,不管被研究者的实际依从情况

按实际完成指治疗方案分析PP 确定进入最终资料分析的病例只限于那些完全遵循医嘱的对象。

多中心临床试验的优点

1.收集病例快、病例多、试验规模大,完成临床试验时间短

2.由于涉及各个中心的医务人员和患者,因此所获得的结论就比较有广泛的意义,从而减少偏性,使获得的结论

适用面广。

3.通过多中心研究者合作,能集思广益,提高设计、试验执行和结果解释的水平

如何提高临床试验质量P93 Consort声明

第六章

确立病因的各种研究设计选择P99

确立因果联系的各要素因在前果在后联系的强度剂量-反应关系反证法联系的一致性生物学的合理性

联系的特异性类比 P101

人群/医院/巢式病例对照研究

巢式病例对照研究优点

1.暴露存在发病之前,复合因果推论要求

2.以人群为基础选择性偏倚小

3.暴露资料和临床标本是在疾病诊前收集的,反映发病前的状态,不受发病后影响

4.研究样本小,只针对病例和对照进行检测,减少花费,出结果快

5.可利用已经建立的标本库进行研究

6.除了计算优势比外,还可以计算相对危险度P104

病例对照研究偏移选择性偏移测量偏移混杂偏移P105配对和分层

样本大小取决于暴露者比例RR 显著性水平和第二类误差P106

OR=ad/bc P107

NNH P108

病例对照试验优缺点P108

队列研究

相对危险度归因危险度归因危险百分比人群归因危险度人群归因危险百分比NNH 标准化死亡比和标准化发病比P113

队列研究的优缺点P115

第七章

预后的定义P118生物学发病期亚临床期临床期结局临床病程

预后因素与危险因素区别P119

影响疾病预后的因素P120

(1)早期诊断及时治疗

(2)疾病本身的特点

(3)患者病情

(4)患者身体的素质

(5)医疗条件

(6)社会家庭因素

疾病预后常用指标5 Ds死亡疾病不适感伤残不满P121

病死率疾病死亡率治愈率缓解率复发率总体生存率无病生存率无进展生存率P121

中位生存时间中位无病生存时间中位无进展生存时间生命质量P122

队列研究的起始点零点时间起始队列收集的队列集合时间接近疾病的初发时日P124

随访

SEER数据库美国

疾病预后的研究步骤 hP126

单因素生存分析 Log-rank检验 Kaplan-Merier生存曲线

多因素生存分析Cox模型 HR(风险比)

预后中的常见偏倚样本测量迁移混杂P130 处理方法 P131 随机化限制配比分层标准化

第八章

成本直接成本间接成本无形成本P136

结果效益效果效用(质量调整生命年QALY生命质量QOL 效用值(标准概率法时间交换法等级尺度法))

临床经济学分析类型最小成本分析成本效果分析成本效用分析成本效益分析

第十章

循证决策P162 循证决策的过程P164提出问题文献检索评价方案选择与实施方案后效评价

十一章循证医学系统综述

系统综述定量(Meta分析)

系统综述和传统综述的区别P180

Corchrane综述9步骤P182 PICO

十二章

偏倚P195 选择测量混杂机遇P196 影响假阳性和假阴性真实性

第一类错误α假阳性错误当A和B不存在差异(双侧检验)或A不优于B而下结论A和B存在差异或A优于B 第二类错误β假阴性错误当A和B实际上有差异,但下结论时认为A和B无差异

选择偏倚入院率检出症候无应答奈曼患病率发病率失访(失访退出)志愿者非同期对照易患性时间效应

测量偏倚诊断怀疑暴露怀疑回忆归类错误

混杂

偏倚的防止和处理P210 1.强调严格的科研设计2.随机化和盲法3.限制4.匹配 5.分层6.标准化7多变量分析第十三章把握度 P237 1-β

科研中统计研究方法应用上的常见错误P239

第十四章医学伦理基本原则尊重慈善公正

依从性人为规定的对行为量化的概念包括两层一是指临床研究在实施过程中按照研究设计方案执行的程度,主要是指研究者的依从性;二是指研究对象接受干预措施的依从性,主要指患者的依从性P249

不依从原因及表现患者本身/医疗方面/社会、家庭及经济原因

改善依从性的对策

1.加强疾病知识和健康知识的教育

2.改善医疗各个环节

3.改善医疗服务质量,保持良好医患关系

4.得到社会和家庭的支持

5.临床试验签订合约合理补偿

6.控制治疗费用

7.鼓励患者参与临床试验

第十五章

利用临床医学文献的步骤P255

文献的评价原则和标准 McMaster JAMA

诊断性试验文献的评价与利用步骤

1.评价文献的科学性

(1)试验是否与金标准试验进行了独立、盲法比较

(2)是否每个测试者都做参照试验进行评估

(3)所研究的患者样本是否包括临床试验中将使用该诊断试验的各种患者

(4)诊断试验的精确性

2.估计临床应用的重要性

(1)估计疾病的验前概率

(2)说明和应用有关试验灵敏度和特异度的资料

(3)应用似然比

3.将临床研究结果用与自己的患者

(1)结果是否适用于并可提供给我自己的患者

(2)诊断试验结果是否改变了对病患率的估计

(3)诊断试验结果是否改变了对患者的处理

总结

1.所研究的诊断试验是否与标准诊断方法(金标准)进行了独立的盲法对比?

2.研究对象的选择是否能代表该试验临床应用的目标人群

3.是否报告了敏感度、特异度、预测值、似然比以及ROC曲线下面积等有关诊断试验真实性评价的指标

4.是否做了诊断试验的精确性或重复性评价?是否报道了测量值变异大小?

5.诊断试验正常参考值的确定是否合理?

6.如果是联合诊断试验,除了测定联合敏感度和联合特异性之外,是否对每一个单项诊断试验测量了敏感度和特

异度?

7.对诊断试验的临床实用价值是否做了评价?诊断试验是否有助于临床医师做出诊断和治疗决策?

8.该诊断试验的临床推广价值怎样,是否对安全性和依从性做出评价?

治疗效果文献的严格评价和利用原则

1.研究结果是否真实随机化盲法随访完整意向治疗分析基线均衡

2.研究结果是什么效果大小准确性样本大小

3.研究是否有助于应用于自己的患者受试者是否与临床患者一致文献是否可以利用于患者治疗利弊及如何权

总结

1.治疗研究证据是否来源于真正随机对照试验?随机分组方法是否恰当?是否采用了随机化隐藏?或双盲?

2.在下结论时,是否包括了所有进入试验的患者?所观察的治疗期间是否恰当?实验组和对照组的其他治疗组间

是否一致?

3.有关研究结果是否全部做了报告?

4.是否同时考虑到统计学意义和临床意义?

5.是否对治疗研究证据的实用性做出评价?

预后研究文献严格评价和利用

1.研究结果是否真实真实性随访完整性结果评定客观性对重要的预后因素进行校正

2.研究结果是什么发生概率多大可能性精确估计

3.研究是否有助于我的患者研究患者与我的患者的相似度研究结果是否直接有助于治疗方案的取舍研究结果

是否有助于向患者做出解释

总结

1.观察疾病的预后是否都采用统一的起始点或者零点时间?被研究的对象是否都处于起始队列

2.研究的对象是否能代表所研究疾病的目标人群

3.随访时间是否足够?随访是否完整

4.判断结局有否客观标准?是否采用了盲法?

5.是否对影响预后研究的重要因素进行了统计学校正?

6.报告预后研究的结果是否完整?

7.研究结果的实用性和临床意义怎样?

病因研究文献的严格评价和利用原则

1.研究结果是否真实是否有基线相同几组患者进行比较结果和暴露检测方法是否一致

因果关系时间上是否正确有无剂量效应梯度

2.研究结果是什么暴露变量和结果变量的联系强度如何对有害作用的危险性估计精确度如何

3.研究结果是否有利于我的患者是否危险性大小是否应当终止暴露变量

总结

1.研究证据是否来自论证强度高的研究设计方案

2.实验组和对照组的暴露因素(或干预措施)、结局的测量方法是否一致?有否采用盲法?

3.是否所有的研究对象都完成了所规定的随访期限?随访时间是否足够长?

4.暴露变量和结局变量联系强度如何?危险度的精确度如何?

5.研究结果是否符合病因学推论的条件?

6.病因学及危险因素研究证据是否具有临床意义?

临床免疫学检验 名词解释&重要知识点 (上)

抗原抗体反应:是指抗原与相应抗体在体内或体外发生的特异性结合反应。 抗原抗体间的结合力涉及静电引力、范德华力、氢键和疏水作用力,其中疏水作用力最强,它是在水溶液中两个疏水基团相互接触,由于对水分子的排斥而趋向聚集的力。 亲和性(affinity):是指抗体分子上一个抗原结合点与一个相应抗原表位(AD)之间的结合强度,取决于两者空间结构的互补程度。 亲合力(avidity):是指一个完整抗体分子的抗原结合部位与若干相应抗原表位之间的结合强度,它与亲和性、抗体的结合价、抗原的有效AD数目有关。 抗原抗体反应的特点:特异性、可逆性、比例性、阶段性。 带现象(zone phenomenon):一种抗原-抗体反应的现象。在凝集反应或沉淀反应中,由于抗体过剩或抗原过剩,抗原与抗体结合但不能形成大的复合物,从而不出现肉眼可见的反应现象。抗体过量称为前带,抗原过量称为后带。 免疫原(immunogen):是指能诱导机体免疫系统产生特异性抗体或致敏淋巴细胞的抗原。免疫佐剂(immuno adjustvant):简称佐剂,是指某些预先或与抗原同时注入体内,可增强机体对该抗原的免疫应答或改变免疫应答类型的物质。 半抗原(hapten):又称不完全抗原,是指仅具有与抗体结合的能力(抗原性),而单独不能诱导抗体产生(无免疫原性)的物质。当半抗原与蛋白质载体结合后即可成为完全抗原。 载体(carrier):结合后能给予半抗原以免疫原性的物质。 载体效应:初次免疫与再次免疫时,只有使半抗原结合在同一载体上,才能使机体产生对半抗原的免疫应答,该现象称为~。 单克隆抗体(McAB):将单个B细胞分离出来,加以增殖形成一个克隆群落,该B细胞克隆产生的针对单一表位、结构相同、功能均一的抗体,即~。 多克隆抗体(PcAb):天然抗原分子中常含多种不同抗原特异性的抗原表位,以该抗原物质刺激机体免疫系统,体内多个B细胞克隆被激活,产生含有针对不同抗原表位的免疫球蛋白,即~ 基因工程抗体(GEAb):是利用DNA重组及蛋白工程技术,从基因水平对编码抗体的基因进行改造和装配,经导入适当的受体细胞后重新表达的抗体。 杂交瘤技术 【原理】以聚乙二醇(PEG)为细胞融合剂,使免疫后能产生抗体的小鼠脾细胞与能在体外长期繁殖的小鼠骨髓瘤细胞融合产生杂交瘤细胞,通过次黄嘌呤、氨基蝶呤和胸腺嘧啶核苷(HAT)选择性培养基的作用,只让融合成功的杂交瘤细胞生长,经反复的免疫学检测筛选和单个细胞培养(克隆化),最终获得机能产生所需单克隆抗体又能长期体外繁殖的杂交瘤细胞系。将这种细胞扩大培养,接种于小鼠腹腔,可从小鼠腹水中得到高效价的单克隆抗体。(一)小鼠骨髓瘤细胞 理想骨髓瘤细胞的条件:①细胞株稳定,易于传代培养;②细胞株本身不产生免疫球蛋白或细胞因子;③该细胞是HGPRT或TK的缺陷株;④能与B细胞融合成稳定的杂交瘤细胞; ⑤融合率高。 目前最常用的是NS-1和SP2/O细胞株 (二)免疫脾细胞

复旦大学医学统计学练习

姓名学号 一、是非题:(答错倒扣1分) 1.配对t检验是否要求方差齐性? 2.随机区组方差分析要求观察指标服从正态分布还是残差正态分布? 3.随机区组设计的资料能否用完全随机设计的方差分析进行检验啊? 二、选择题 1.对3个均数作方差分析,结果有统计学意义,可认为。 A. 3个总体均数完全不同 B. 3个样本均数完全不同 C. 其中2个总体均数不同 D. 其中2个样本均数不同 E. 2个或3个总体均数不同 2.方差分析中,离均差平方和为SS,方差为MS;下标T, B, W分别表示总的、组间和组内,则必有。 A. SS W

2018年最新医学统计源核心期刊

2018年最新医学统计源核心期刊 医学综合 安徽医学安徽医药北京医学东南国防医药广西医学贵州医药海军医学杂志河北医学河北医药华南国防医学华西医学基础医学与临床解放军医学解放军医药空军医学齐鲁医学山东医药上海医学四川医学天津医药武警医学西部医学西南国防医药现代生物医学进展现代医学新医学医学研究所学报医学研究杂志医学综述浙江医学中国急救复苏与灾害医学中国煤炭工业医学中国现代医学中国医学前沿杂志电子版中国医药导报中华医学杂志中南医学科学杂志中日友好医院学报转化医学杂志 医药大学学报: 安徽医科大学学报蚌埠医学院学报北京大学学报医学版成都医学院学报重庆医科大学学报川北医学院学报大连医科大学学报第二军医大学学报第三军医大学学报东南大学学报医学版福建医科大学学报复旦学报医学版广东药学院学报 医学学术论文快速发表绿色通道—期刊之家网 发表流程:收稿---稿件初审---商定期刊---杂志社审稿---办理定金---修改定稿---确认---付余款---杂志社发采稿通知---发表见刊---接收期刊样册---知网收录 论文刊发时间:从收到论文版面费起3-4个月(特殊情况除外),针对需要快速发表的作者提供绿色通道服务。 本站声明:期刊之家网与多家医学期刊结成了学术联盟,如果您有发表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期刊(中国科技核心期刊)、中文核心期刊、SCI收录期刊的需求,以及对于需要论文发票的作者可以与我们联系,详情咨询杨编辑Q Q :1966715440 广西医科大学学报贵州有医科大学学报哈尔滨医科大学学报海南医学院学报河北医科大学学报湖南师范大学学报医学版华中科技大学学报医学版吉林大学学报医学版暨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与医学版江苏大学学报医学版解放军医学院学报昆明医科大学学报报兰州大学学报医学版南昌大学学报医学版南方医科大学学报南京医科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内蒙古医科大学学报宁夏医科大学学报青岛大学学报医学版山东大学耳鼻喉眼学报山东大学学报医学版山西医科大学学报上海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沈阳药科大学学报首都医科大学学报四川大学学报医学版同济大学学报医学版新疆医科大学学报新乡医学院学报徐州医学院学报浙江大学学报医学版郑州大学学报医学版中国药科大学学报中国医科大学学报中国医学科学院学报中南大学学报.医学版中山大学学报医学版遵义医学院学报 基础医学: 国际免疫学国际遗传学寄生虫与医学昆虫学报解剖科学进展解剖学报解剖学研究解剖学杂志临床和病理杂志临床和实验病理学杂志免疫学杂志神经解剖学杂志生理学报实验动物与比较医学微循环学杂志细胞与分子免疫学杂志现代免疫学医学分子生物学杂志医用生物力学诊断病理学杂志中国比较医学中国病理生理杂志中国寄生虫与寄生虫病杂志中国临床解剖学中国免疫学中国医学物理学中国组织化学与细胞化学中华病理学中华微生物学和免疫学中华细胞与干细胞杂志电子版中华医学遗传学临床医学 综合类: 国际输血及血液病学杂志临床和实验医学杂志临床急诊杂志临床军医临床输血与检验

临床研究常用统计方法概述

临床研究常用统计方法概述 金雪娟周俊时智英葛均波 (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上海市心血管病研究所,上海200032) 经过周密设计和科学实施的临床研究还需要规范的数据管理和统计分析,才能得到可靠的结论。随着计算机技术和统计分析软件发展,近年来,统计理论和方法发展非常迅速。临床医师日常繁忙的工作使得他们很少有时间系统学习医学统计理论,及时了解一些实用、有效的新方法。在此,我们介绍目前临床研究最常用的一些统计分析方法,以实用、易懂为原则,重点综述各种方法的适用条件。 1 几个基本概念和统计量 1.1 数据的类型 数据(Data)是统计分析的基础。统计分析方法的选择取决于不同的数据类型。最常见的数据类型有两种,分类数据(Categorical Data)或称定性数据(Qualitative Data)和定量数据(Qulantitative Data) 或称计量数据(Numerical Data)。 分类数据类型:分类数据的分层大于2时,又称为多分类数据(Polytomous Data)。分类数据类型有无序(Nominal Categorial)和有序(Ordinal Categorieal)。无序数据如性别(男、女)、血型(A、B、O、AB 型)等。有序数据如肿瘤的分级(I级、II级、III级)、疼痛的程度(轻、中、重)等,以及在临床研究设计中,经常看到的“非常好、好、一般、差”这样的数据类型。不同类型的分类数据在统计分析方法上也不同,并不是大家所熟悉的x2检验所能全部涵盖的。 定量数据类型:包括连续性数据(Continuous Data),如身高、体重以及不连续性数据(Discrete Data),如妇女的产次,疾病的复发次数等。 1.2 常用的描述性统计量 最常用的描述集中趋势的统计量为算术均数(Arithmetic Mean),但其值易受极端值影响。可以采用 中位数(Median)、修整均数(Trimmed Mean,去除最大和最小值后的算术均数)或Winsorized均数(Winsorized Mean,极端值用最接近的非极端值替代后的算术均数)来代替。对于数值呈几何分布的资料,则可采用几何均数(Geometric Mean)。 临床研究论文中常采用均数±标准差或均数±标准误来表示定量数据的分布特征。标准差(Standard Deviation)为方差(Variance)的平方根,表示个体数值与样本均数间的离散程度;标准误(Standard Error)为均数的标准差,表示样本统计量与总体参数间的离散程度,标准误越小,总体均数的95%可信区间(confident interval,CI)越窄,也就是说样本均数对总体均数的代表性越好。虽然不同的统计学家对论文中应该引用哪种表达方式有争议,但两种方式均用于描述正态分布的计量数据。在医学论文中,采用标准差或标准误应该说明。对于非对称数据只用均数±标准差或标准误表达是不恰当的,可以采用中位数结合四分位数间距(Inter-quartile Range)表示。 1.3 显著性水平(a)和P值

同济大学流行病学-第三章队列研究

第三章 队列研究 第一节 基本原理 一、概念 (一)定义 队列研究(cohort study)又称群组研究、前瞻性研究(prospective study)、发生率研究(incidence study)、随访研究(follow-up study)及纵向研究(longitudinal study)。 队列研究——是将一个范围明确的人群按是否暴露于某可疑因素分为暴露组和非暴露组,或是按是否不同程度地暴露于某种可疑因素分为不同的亚组,追踪其各自的结局,比较不同亚组之间结局的差异,分析和推断该暴露因素是否是所研究疾病的危险因素或病因的一种研究方法。 (二)关键词 1、暴露(exposure):是指研究对象接触过某种待研究的物质(如重金属)、具备某种待研究的特征(如年龄、性别及遗传等)或行为(如吸烟)。 暴露可以是有害的,也可以是无害的。 2、结局(outcome):是指疾病(包括疾病的不同类型和不同程度),或是某种健康状态或是死亡。

3、队列(cohort):是指一个特定的人群(群组)。它是一组在特定时期出生的人群,或是一组有某种共同暴露或特征的人群。 固定队列(fixed cohort)——对象入队出队自始自终。 动态人群(dynamic population)——新对象随时加入,原成员不断退出。 4、危险因素(risk factor):又称为危险因子,泛指能引起某种疾病或不良健康状态发生或发生率增加的各种环境、行为、社会和遗传等因素。 二、基本原理: 在一个特定人群中选择所需的研究对象,根据目前或过去某个时期是否暴露于某个待研究的危险因素,或其不同的暴露水平而将研究对象分成不同的组,如暴露组和非暴露组,高剂量暴露组和低剂量暴露组等,随访观察一段时间,检查并登记各组人群待研究的预期结局的发生情况(如疾病、死亡、或其他健康状况),比较各组结局的发生率,从而评价和检验危险因素与结局的关系。 判定:假使暴露组(或高剂量暴露组)预期结局的发生率显著高于非暴露组(或低剂量组)。可推测该暴露因子可能是所预期结局的危险因素或两者之间存在病因学联系。

最新中山大学医学部硕士研究生报考录取情况统计表

2009年中山大学医学部硕士研究生报考录取情况统计表

2009年硕士研究生报考录取情况统计表 院系所码及名称专业代码及名称报考人 数 录取人 数 免试生 数 少数民族 数 360 药学院70303 有机化学14 6 0 0 360 药学院71002 动物学0 1 0 0 360 药学院100701 药物化学50 18 5 0 360 药学院100702 药剂学84 11 4 0 360 药学院100703 生药学19 5 1 0 360 药学院100704 药物分析学21 7 2 0 360 药学院100705 微生物与生化药学 4 3 0 0 360 药学院100706 药理学62 33 1 0 360 药学院100720 ★制药工程20 28 0 0 500 中山医学院71003 生理学 6 5 1 0 500 中山医学院71005 微生物学9 16 2 0 500 中山医学院71006 神经生物学 1 3 0 0 500 中山医学院71007 遗传学8 7 1 0 500 中山医学院71010 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21 5 1 0 500 中山医学院77600 生物医学工程21 10 3 0 500 中山医学院100101 人体解剖与组织胚胎学10 14 0 0 500 中山医学院100102 免疫学18 10 1 0 500 中山医学院100103 病原生物学 5 5 1 0 500 中山医学院100104 病理学与病理生理学36 9 1 1 500 中山医学院100105 法医学22 8 1 0 500 中山医学院100120 ★干细胞与组织工程9 6 0 0 500 中山医学院100208 临床检验诊断学27 12 1 0 仅供学习与交流,如有侵权请联系网站删除谢谢6

江苏大学629西医综合二考试大纲

全国硕士研究生入学统一考试 西医综合二考试大纲 I 考查目标 目的是科学、公平、有效地测试考生是否具备攻读学术型临床医学或基础医学专业硕士研究生所必须的基本素质、一般能力和培养潜能,以利于选拔具有发展潜力的优秀人才入学,为国家的经济建设培养具有较强分析与解决实际问题能力的高层次、应用型、复合型的医学专业人才。 考试范围为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医学免疫学、临床基础检验学(含诊断学)、临床微生物学检验和临床生物化学检验。要求考生系统掌握上述医学学科中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能够运用所学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综合分析、判断和解决有关理论问题和实际问题,同时适当了解一些本学科的新理论、新进展。 II 考试形式和试卷结构 一、试卷满分及考试时间 试卷满分为300分,考试时间180分钟。 二、答题方式 闭卷、笔试。 三、试卷内容与题型结构 基础医学约40%(其中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约20%;医学免疫学约20%) 临床医学约60%(其中临床基础检验学(含诊断学)25%;临床微生物学检验20%,临床生物化学检验15%) 四、试卷题型结构 A型题第1-60小题,每小题1分,共60分;第61-140小题,每小题1.5分,共120分; X型题第141-200小题,每小题2分,共120分 III 考查内容 一、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 第一篇生物大分子的结构和功能 (一)蛋白质的结构与功能

1. 组成蛋白质的氨基酸的化学结构和分类,氨基酸的理化性质,肽键和肽 2. 蛋白质的一级结构及高级结构,蛋白质结构和功能的关系 3. 蛋白质的理化性质(两性解离、沉淀、变性、凝固及呈色反应等) 4. 分离、纯化蛋白质的一般原理和方法 (二)核酸的结构与功能 1. 核酸的化学组成,核酸的一级结构 2. 核酸的空间结构与功能 3. 核酸的变性、复性、杂交 4. 常用的核酸分离纯化技术 (三)酶和维生素 1. 酶的分子结构与功能,酶的活性中心 2. 酶促反应特点与机制 3. 酶促反应动力学 4. 酶活性的调节 5. 酶与生物医学的关系 6. 维生素与辅酶 (四)糖复合物 1. 糖蛋白与寡糖链的功能 2. 蛋白聚糖及功能 3. 糖脂及功能 第二篇物质代谢与调节 (五) 糖代谢 1. 糖的无氧氧化过程、意义及调节 2. 糖有氧氧化过程、意义及调节,能量的产生 3. 磷酸戊糖途径的意义 4. 糖原合成和分解过程及其调节机制 5. 糖异生过程、意义及调节。乳酸循环。 6. 血糖的来源和去路,维持血糖恒定的机制 (六) 生物氧化

2017年人民大学统计学生物医学统计学考研参考书

2017年人民大学统计学生物医学统计学考研参考书 统计学:生物医学统计学 风险管理与精算学: 《概率论》,李贤平,高等教育出版社 《数理统计基础》,陆璇,清华大学出版社 《概率论与数理统计》,茆诗松、周纪芗,中国统计出版社 《应用回归分析》,何晓群等编,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统计学》,贾俊平等编,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概率论与数理统计: 《数学分析》上、下册复旦大学数学系陈传璋、金福临等编高等教育出版社《高等代数》北京大学出版社 《概率论》李贤平高等教育出版社 《数理统计基础》陆璇清华大学出版社 《概率论与数理统计》茆诗松、周纪芗中国统计出版社 流行病与卫生统计学: 《流行病学》詹思延人民卫生出版社 《卫生统计学》方积乾、徐勇勇、陈峰编人民卫生出版社 (专业学位)应用统计: 《统计学》第四版贾俊平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配套习题 《应用回归分析》何晓群等编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多元回归分析》何晓群等编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抽样技术》金勇进等编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时间序列分析》易丹辉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概率论与数理统计》第三版刘次华高等教育出版社配套习题 2017年新祥旭考研全程复习计划

一、英语全程规划 基础阶段(3月-6月) 1.学习目标:完成至少1轮的单词背诵,巩固语法基础 2.阶段重点:英语单词、语法 3.复习建议: (1)英语每天抽空背背单词,建议时长0.5-1h;不管是用单词软件还是传统词书,不管是用词根词缀还是死记硬背,最重要的是每天都背。积累到某一天时,你会发现好多文章都看得懂了。 (2)英语基础不牢的童鞋,应该花点时间复习语法。语法知识能帮助你在读文章和翻译时更加流畅、对文章意思把握得更准确。 (3)多看看新闻,关注时事热点。近年来的英语作文和阅读都是涉及到热点话题的。 (4)不建议大家在这个阶段做习题集。 强化阶段(7月-10月) 1.学习目标:熟读并详细分析近10年真题 2.阶段重点:真题真题真题,重点是阅读 3.复习建议: (1)单词记忆每天进行,不间断。 (2)定时做真题阅读,做完后详细分析。 ①利用早上整段的时间做真题(作文可以不写),不要查单词,完全自己做,然后对答案,之后看一下答案分析。 ②每天分析2-3篇,分析包括:第一遍分析正确选项,第二遍分析错误选项的设置,第三遍在原位中找对应的句子,是每个选项对应的句子哟,分析为什么这样出题,第四遍,了解文章的背景,作者的情感。 ③此阶段不建议专门建立单词笔记本,重要的单词在分析时顺便查一下就好。 ④时间比较充足的童鞋可以全文翻译阅读原文。 (3)完成阅读后,用同样的方法完型、翻译和新题型。完型和新题型这两类题型不用全文

2018年复旦大学公共卫生学院流行病与卫生统计学 [100401]考试科目、参考书目、复习经验

2018年复旦大学公共卫生学院流行病与卫生统计学 [100401]考试科 目、参考书目、复习经验 一、招生信息 所属学院:公共卫生学院 所属门类代码、名称:医学[10] 所属一级学科代码、名称: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1004] 二、研究方向 01 (全日制)分子与遗传流行病学 02 (全日制)慢性非传染性疾病流行病学 03 (全日制)医学研究中的统计方法 04 (全日制)感染性疾病流行病学 三、考试科目 ①101思想政治理论②201英语一③353卫生综合或755卫生管理综合 四、复习指导 一、参考书的阅读方法 (1)目录法:先通读各本参考书的目录,对于知识体系有着初步了解,了解书的内在逻辑结构,然后再去深入研读书的内容。 (2)体系法:为自己所学的知识建立起框架,否则知识内容浩繁,容易遗忘,最好能够闭上眼睛的时候,眼前出现完整的知识体系。 (3)问题法:将自己所学的知识总结成问题写出来,每章的主标题和副标题都是很好的出题素材。尽可能把所有的知识要点都能够整理成问题。 二、学习笔记的整理方法 (1)第一遍学习教材的时候,做笔记主要是归纳主要内容,最好可以整理出知识框架记到笔记本上,同时记下重要知识点,如假设条件,公式,结论,缺陷等。记笔记的过程可以强迫自己对所学内容进行整理,并用自己的语言表达出来,有效地加深印象。第一遍学习记笔记的工作量较大可能影响复习进度,但是切记第一遍学习要夯实基础,不能一味地追求速度。第一遍

要以稳、细为主,而记笔记能够帮助考生有效地达到以上两个要求。并且在后期逐步脱离教材以后,笔记是一个很方便携带的知识宝典,可以方便随时查阅相关的知识点。 (2)第一遍的学习笔记和书本知识比较相近,且以基本知识点为主。第二遍学习的时候可以结合第一遍的笔记查漏补缺,记下自己生疏的或者是任何觉得重要的知识点。再到后期做题的时候注意记下典型题目和错题。 (3)做笔记要注意分类和编排,便于查询。可以在不同的阶段使用大小合适的不同的笔记本。也可以使用统一的笔记本但是要注意各项内容不要混杂在以前,不利于以后的查阅。同时注意编好页码等序号。另外注意每隔一定时间对于在此期间自己所做的笔记进行相应的复印备份,以防原件丢失。统一的参考书书店可以买到,但是笔记是独一无二的,笔记是整个复习过程的心血所得,一定要好好保管。

2016同济大学专业排名

2016同济大学专业排名 本文目录1同济大学本科各专业排名2同济大学排名靠前的专业3同济的专业排名第1篇:同济大学本科各专业排名一、同济大学在全国高校中的位置 2016年,同济大学以53.44分在全国583所本科大学中位居21名;其中人才培养总分第17名;科学研究总分第25名。 二、同济大学本科各学科、各专业排名情况 (一)自然科学 同济大学自然科学总分列全国高校第22名,a/538。在自然科学的4个学科门中,理学第25名,b+/445;工学第11名,a/469;医学第46名,c/162。同济大学没有农学本科专业。 1、理学:b+第25名/445。8个学科类8个本科专业。数学类:数学与应用数学:a第14名/249。物理学类:应用物理学:a第9名/93。化学类:应用化学:a第15名/188。生物科学类:生物信息学w:c+第4名/5。地质学类:地质学:e/11。地球物理学类:地球物理学:c+第5名/10。环境科学类:环境科学:a++第3名/112。统计学类:统计学:c+第34名/106。 2、工学:a第11名/469。12个学科类22个本科专业。地矿类:地质工程y+/16。材料类:材料科学与工程y:b+第8名/58。机械类: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a++第4名/214。能源动力类:热能与动力工程:c+第23名/102。电气信息类: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b+第13名/166;自动化:a+第8名/206;电子信息工程:b第29名/256;通信工程:b+第21

名/177;计算机科学与技术:a第20名/415。土建类:建筑学:a第4名/96;城市规划:a++第1名/77;土木工程:a++第1名/184;建筑环境与设备工程:a+第3名/92;给水排水工程:a+第2名/66。水利类:港口航道与海岸工程:e+/13。测绘类:测绘工程:b+第4名/39。环境与安全类:环境工程:a第10名/187。化工与制药类:化学工程与工艺+/158。交通运输类:交通运输:a第5名/67;交通工程:a++第1名/53;物流工程w:a++第1名/7。工程力学类:工程力学:b+第11名/51。 3、医学:c/162。2个学科类2个本科专业。临床医学与医学技术类:临床医学+/101。口腔医学类:口腔医学/47。 (二)社会科学 同济大学社会科学居全国高校第65名,b/557。在社会科学的7个学科门中,经济学第86名,c/380;法学第85名,c/361;文学第120名,c/487;管理学第25名,a/491。同济大学没有哲学、教育学、历史学本科专业。 1、经济学:c/380。1个学科类3个本科专业。经济学类:经济学+/214;国际经济与贸易:b第61名/314;金融学:c+第73名/181。 2、法学:c/361。2个学科类2个本科专业。法学类:法学:c/277。社会学类:社会学:e+/49。 3、文学:c/487。4个学科类8个本科专业。中国语言文学类:汉语言:e/37。外国语言文学类:英语:b+第34名/412;德语:a第5名/37;日语:b第68名/159。新闻传播学类:广告学+/106。艺术类:艺术设计学:e+/16;

复旦大学 复旦 96-04年政治学理论 考研真题及答案解析

复旦政治学理论1996-2004真题 政治学原理 复旦大学1996年研究生入学考试政治学原理 一、名词解释(30分,每题5分) 1、唯物政治观 2、国家结构 3、社会共和国 4、政治管理 5、政治心理的构成要素 6、"文明的冲突" 二、试述国家是从社会分化出来的管理机构。(15分) 三、试论马克思关于未来社会是自由人的联合体这一思想的内容与意义。(20分) 四、试述政治社会化的基本特点。(15分) 简论"改革是中国的第二次革命"。(20分) 复旦大学1997年研究生入学考试政治学原理 一、简要解释(30分,每题5分) 1、基层群众自治 2、法治政治 3、新公共行政学派 4、官职职业化 5、市民社会 6、国际政治的主体 二、试述无产阶级政策和策略。(15分) 三、试论西方国家政治体制中的"分权制衡"原则。(20分) 四、简论民族与国家的关系。(15分) 五、试论社会主义政治与精神文明。(20分) 复旦大学1998年研究生入学考试政治学原理 一、简要解释(每题5分,共30分) 1、政治权力 2、系统管理学 3、“非国家实体” 4、城邦民主政体 5、政治文化 6、“天人感应” 二、试论国家与民族的关系。(15分) 三、试述现代政党的特征。(15分) 四、简论法国半总统制与美国总统制的异同。(20分)

五、试论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民主政治建设。(20分) 复旦大学1999年研究生入学考试政治学原理 一、简要解释(每题5分,共30分) 1、基层群众自治 2、"一党独大制" 3、国家结构 4、委员会共和制 5、策略性政治决策 6、柏拉图的"心灵论" 二、为什么说我国社会主义改革是又一次革命?(15分) 三、试述资本主义国家政治参与的性质和形态。(20分) 四、试论民族独立国家独立自强发展道路的特点。(15分) 五、简论当代中国社会主义政治发展的前提和主要历史任务。(20分) 复旦大学2000年研究生入学考试政治学原理 一、名词解释(每题5分,共30分) 1、唯物政治观 2、官僚制度 3、公民创制权 4、战争是政治的继续 5、政党政治 6、政治发展的民粹模式 二、简答题(每题8分,共24分) 1、为什么说:"商品是天然的平等派"? 2、简评现代化过程中的所谓"匀质化"特征。 3、简述政治文化的基本特点。 三、论述题(共46分) 1、试论马克思主义关于国家政治统治必须以其社会职能为基础的思想。(16分) 2、试论宗教与政治的关系及我国的宗教政策。(15分) 3、试用分权理论简析西方国家政府机构间的关系。(15分) 复旦大学2001年研究生入学考试政治学原理 一、名词: 1、政治权力; 2、意识形态霸权; 3、议会制君主立宪制; 4、技术构成阶层论; 5、管理程序学派; 6、首长负责制 二、简答: 1、当代中国政党制度的内容?

医学研究的样本例数估计方法

医学研究的样本例数第一附属医院医学统计咨询室、研究生科

读者须知 在医学研究中样本例数的确定是一个难点医学统计学家认为[1]样本含量 的确定有两种方法:公式法和查表法,公式法和查表法本质一样,查表法是统计学家由公式做出的,而公式法需要研究者自己做,因为医学研究中尚有不少问题还搜索不到相应的计算公式来确定样本例数,本书搜集到的公式也十分有限,那么通过搜索文献来估计样本例数也是读者需要学习的一种方法。 须知,不存在无限定条件的样本例数。现行统计教材中的样本例数没有特别强调这一点,以导致使用时,常提出如下问题:“了解吸烟是否是肺癌的危险因素,需要调查多少人?”,类似这样的问题是没人能回答出的。 医学研究中样本例数都是建立在一组限定条件之下的样本例数,若这一组限定条件改变,那么样本例数的值随之改变。简言之,样本例数是这一组限定条件的函数。这种函数关系具体由计算样本例数的公式表述。那么,确定公式等号右端的各参数就变成了计算样本例数的前提。根据此思路我们设计了一个确定样本例数的流程图(见下页),同时,这个流程图也是我们撰写本书具体内容和阅读本书的思路。这个小册子中的例题均来自各种卫生统计学的教材和相关著作,其本质没有变化,但读起来却更加符合人们的认知习惯,你会感觉到更容易读懂了。 本书由一附院医学统计咨询室集体讨论,具体由孙奇执笔撰写和排版,几经修订,历时超过百天。尽管如此,鉴于我们知识的局限性,也只能做到抛砖引玉,而且书中错误肯定难免。欢迎读者不吝指正,我们将深表谢意!

样本例数估计流程图

目录 1. 两样本率比较的样本例数 (4) 2.多个样本率比较的样本例数 (6) 3.两样本均数比较的样本例数 (8) 4.多个样本均数比较的样本例数 (10) 5.诊断试验的样本例数 (12) 6.现况研究的样本例数···············································13 13 7.病例对照研究的样本例数·········································15 15 8.队列研究的样本例数···············································17 17 9.多元统计的样本例数···············································19 19 10.其他 (20) 11.附表 (21)

2018年最新医学统计源核心期刊

(2018年最新医学统计源核心期刊) 医学综合: 安徽医学安徽医药北京医学东南国防医药广西医学贵州医药海军医学杂志河北医学河北医药华南国防医学华西医学基础医学与临床解放军医学解放军医药空军医学齐鲁医学山东医药上海医学四川医学天津医药武警医学西部医学西南国防医药现代生物医学进展现代医学新医学医学研究所学报医学研究杂志医学综述浙江医学中国急救复苏与灾害医学中国煤炭工业医学中国现代医学中国医学前沿杂志电子版中国医药导报中华医学杂志中南医学科学杂志中日友好医院学报转化医学杂志医药大学学报:安徽医科大学学报蚌埠医学院学报北京大学学报医学版成都医学院学报重庆医科大学学报川北医学院学报大连医科大学学报第二军医大学学报第三军医大学学报东南大学学报医学版福建医科大学学报复旦学报医学版广东药学院学报论文快速发表绿色通道 发表流程:收稿---稿件初审---商定期刊---杂志社审稿---办理定金---修改定稿---确认---付余款---杂志社发采稿通知---发表见刊---接收期刊样册---知网收录 论文刊发时间:从收到论文版面费起3-4个月(特殊情况除外),针对需要快速发表的作者提供绿色通道服务。 工作QQ:993383282(董编辑) 信誉保证: 1、杂志社官方合作学术期刊、专业。合理、快速、诚信! 2、我们提供的期刊杂志均是经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批准,同时具有CN刊号和ISSN刊号的公开出版物,所有期刊可以在官方渠道查询真假。增刊、非法刊物、香港刊号等一概不予推荐。 本站优势:1.审稿快!2.通过率更高!3.合作期刊范围广,选择性更大! 广西医科大学学报贵州有医科大学学报哈尔滨医科大学学报海南医学院学报河北医科大学学报湖南师范大学学报医学版华中科技大学学报医学版吉林大学学报医学版暨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与医学版江苏大学学报医学版解放军医学院学报昆明医科大学学报报兰州大学学报医学版南昌大学学报医学版南方医科大学学报南京医科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内蒙古医科大学学报宁夏医科大学学报青岛大学学报医学版山东大学耳鼻喉眼学报山东大学学报医学版山西医科大学学报上海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沈阳药科大学学报首都医科大学学报四川大学学报医学版同济大学学报医学版新疆医科大学学报新乡医学院学报徐州医学院学报浙江大学学报医学版郑州大学学报医学版中国药科大学学报中国医科大学学报中国医学科学院学报中南大学学报.医学版中山大学学报医学版遵义医学院学报 基础医学:国际免疫学国际遗传学寄生虫与医学昆虫学报解剖科学进展解剖学报解剖学研究解剖学杂志临床和病理杂志临床和实验病理学杂志免疫学杂志神经解剖学杂志生理学报实验动物与比较医学微循环学杂志细胞与分子免疫学杂志现代免疫学医学分子生物学杂志医用生物力学诊断病理学杂志中国比较医学中国病理生理杂志中国寄生虫与寄生虫病杂志中国临床解剖学中国免疫学中国医学物理学中国组织化学

政治学原理笔记

政治学原理 王邦佐、孙关宏、王沪宁主编《政治学概要》笔记 复旦大学出版社1986年5月第一版 范畴 政治学阶级阶级结构阶级分析阶级观点阶级斗争革命改良改革政治革命社会革命战争国家国体政体政党政治制度政治思想人民政治家民族民族融合民族消亡民族问题宗教宗教问题战略策略时代形势三个世界的划分 政治:政治是经济的集中表现。政治是科学,也是艺术。 整体结构及方法 基本上从一般和特殊、主客体相互作用两个角度展开。 一般和特殊。从马克思的一般结论出发,论述革命、阶级、民族、宗教、国家政权、政体、政治思想、政党制度等,再和各个社会发展阶段结合起来。如无产阶级革命、资本主义国家政体、暴力机关,因此特点很明显:骨架清晰、干净。一个一般性的观点加几个特殊的例证,极典型的教科书,概括性很强、很教条、不生动。“陈言加空话”。 主客体作用。政治主体:阶级、国家、政党、民族、宗教组织、人民、政治家,都是不同方面、不同性质、量的规定性不同的政治主体。还可以加定语,变成具体的,如无产阶级、共产党、无产阶级革命家。主体活动也叫政治过程:阶级斗争、政治革命、行政管理。行政管理的基本原理全盘照抄西方管理学,第九章一无可取之处。人事制度虽自豪地说,是科举制的出口转内销,但也无新意,文官历史尚有读头。一旦和现实接触,有了实证材料,文章才有生命,即使展开概要的行政管理学也无太多东西,把管理学与行政结合得并不好。 关于阶级、国家、政治革命、人民的内容与历史唯物主义有所交叉。这也难免。它把历史唯物主义的东西作为基本前提。 阶级结构。一、奴隶社会的阶级结构和阶级斗争。奴隶主与奴隶是基本阶级,斗争形式是消极怠工、破坏工具、杀死牲畜、逃亡、起义。希腊和罗马的奴隶起义。公元前74年至71年发生在古代罗马的斯巴达克斯起义。奴隶起义的最后结

2018年版医学统计源期刊目录.doc

2018年版医学统计源期刊目录 宜昌市三医院医教科2018.11公布 A 癌变·畸变·突变 癌症进展 安徽医学 安徽医药 安徽医科大学学报安徽中医药大学学报 B 北京医学 北京中医药 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北京大学学报医学版北京口腔医学 北京生物医学工程标记免疫分析与临床病毒学报 C 传染病信息 成都医学院学报 磁共振成像 创伤外科杂志创伤与急危重病医学(新增刊)重庆医科大学学报 肠外与肠内营养 长春中医药大学学报 川北医学院学报 D 第二军医大学学报 第三军医大学学报 东南大学学报医学版 东南国防医药 大连医科大学学报 毒理学杂志 E 儿科药学杂志 F 腹部外科 腹腔镜外科杂志 复旦学报医学版 福建医科大学学报 放射学实践

分子诊断与治疗杂志 法医学杂志 辐射防护 发育医学电子杂志(新增刊) G 肝胆胰外科杂志 肝胆外科杂志 肝脏 广东药学院学报 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 骨科 国际妇产科学杂志 国际外科学杂志 国际骨科学杂志 国际泌尿系统杂志 国际神经病与神经外科杂志国际麻醉学与复苏杂志 国际放射医学核医学杂志 国际皮肤性病杂志 国际病毒学杂志 国际老年医学杂志 国际医学放射学杂志 国际输血及血液学杂志 国际眼科杂志 国际口腔医学杂志 国际免疫学杂志 国际儿科学杂志 国际呼吸杂志国际内分泌代谢杂志 国际肿瘤病杂志 国际脑血管病杂志 国际心血管病杂志 国际消化病杂志 国际中医中药杂志 国际生殖健康/计划生育杂志国际药学研究杂志 国际检验医学杂志 广西医学 广西医科大学学报 贵阳医科大学学报 广州中医药大学学报 工业卫生与职业病(新增刊) H 河北医学 河北医药 河北中医(新增刊) 河北中医药学报 河北医科大学学报 湖北中医药大学学报 湖南中医药大学学报 湖南师范大学学报医学版 环境与健康杂志 环境与职业医学 环境卫生学杂志环球中医药护理学报

学年度中山大学开设辅修、双学位一览表 (1)

2017学年度中山大学开设辅修、双学位一览表 1

2

3

4

备注: 1.各专业的辅修、双专业、双学位教学计划请参考教务部旧版网站“教学研究”栏目下的“专业培养方案”(链接,需使用netID登录查看),如有变动,以院系公布的为准。 2.主辅修专业所修相同课程,其学分不再重复计入辅修专业学分。 5

报名时间及注意事项: 1.11月1日-11月8日,申请修读辅修、双学位的学生填写辅修、双学位申请表一式两份交本学院、系办公室。申请表格下载地址:(辅修),(双学位)。 申请条件:按门类招生的专业,学生在申请修读辅修之前尚未进行专业分流的,均不能选择本门类专业下的某一专业作为辅修;第一学年所修读的必修课和专业选修课的平均学分绩点数达到及以上者,可申请修读辅修专业;第一、第二学年所修读的必修课和专业选修课的平均学分绩点数达到及以上者,可申请修读双学位。 2.学校将在12月公布2017学年辅修、双学位学生名单。经批准修读辅修、双学位的学生原则上从2017学年春季学期(即2018年上半年)开始上课。 3.修读辅修、双学位的学生,须按规定缴费。根据我校2017年第15次党委常委(扩大)会议精神,自2016级起,学生修读辅修、双学位课程执行调整后的学分学费标准,均为160元/学分(党办通〔2017〕215号);2016级之前的学生仍执行原收费标准,即,文科类115元/学分,理科类130元/学分,医科类115元/学分,艺术类250元/学分(中大财务〔2007〕10号)。 4.由于我校是多校区(园)办学,请同学们充分考虑跨校区(园)修读课程在交通、安全、住宿等方面的因素,慎重选择修读各校区(园)开设的辅修、双学位课程。 中山大学教务部 6

临床医学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江苏大学医学院

一级学科代码:100200 一、学科概况与研究方向 (一)学科概况 临床医学是研究疾病的流行、诊断、治疗和预防的一门科学,根据病人的临床表现,从整体出发,结合疾病的病因、发病机理和病理过程进行研究,进而确定诊断,通过治疗和预防以消除疾病,减轻病人痛苦,恢复病人健康和改善生活质量。临床医学学科建设日臻完善,学科分类日趋精细,逐渐形成了许多分科和专业。临床医学正走向“4P”医学模式:预防性(Preventive)、预测性(Predictive)、个体化(Personalized)和参与性(Participatory)。转化医学的发展也努力在传统临床实践与基础研究之间建立更直接的联系,进而促进基础医学研究成果的临床转化,为实现精准医疗提供新的动力。 (二)研究方向 (1)内科学(100201) 1.肺部疾病发病机理及治疗研究 2.心血管疾病基础与临床研究 3.消化系统疾病发病机理及治疗研究 4.血液系统疾病发病机理及治疗研究 5.自身免疫性疾病基础与临床研究 6.内分泌疾病发病机理及治疗研究 (2)儿科学(100202) 1. 儿童疾病与免疫 2. 新生儿疾病的基础与临床研究 3. 小儿哮喘病的发病机制与防治研究 4. 儿童病毒感染研究 (3)神经病学(100204)

1. 神经系统疾病发病机理及治疗研究(4)精神病与精神卫生学(100205) 1. 精神药理学 2. 医学心理学与心理治疗 (5)皮肤病与性病学(100206) 1.皮肤病与性病学研究 (6)影像医学与核医学(100207) 1. 现代影像诊断学 2. 分子影像学 3. 神经认知和神经功能学 4. 介入诊断与治疗学 (7)临床检验诊断学(100208) 1. 干细胞与血液病的检验基础与临床 2. 免疫性疾病的检验基础与临床 3. 感染性疾病的检验基础与临床 4. 肿瘤分子诊断 5. 其他重大疾病的检验基础与临床(8)外科学(100209) 1.肝胆胰疾病的基础与临床 2.食管癌基础与临床 3.骨组织工程 4.泌尿系统肿瘤基础与临床 5.脑胶质瘤基础与临床 6. 创伤基础与临床 (9)妇产科学(100210)

卫生综合考研重点指导

公卫考研所有科目中以卫生综合为最难,一是需要准备的科目较多,包括流行病学、医学统计学、职业卫生学、环境卫生学、营养与食品卫生学,二是部分课程内容比较艰深,单纯的记忆解决不了问题。而在卫生综合的五大科目中,流行病又无疑是其中最难、复习中需要花费最多力气的。 以李立明主编的人卫六版流行病学教材为例,谈一下我在复习过程中的经验。全书合计二十八章,包括前十八章总论,以及后十章个论;各个学校本科阶段教学目标不同,讲授的章节及侧重点也有区别,但就备考卫生综合而言,其重点是相对比较明确的,即以前十八章总论为主要考核内容,个论部分不敢说绝对不会考到,但分析历年真题可见,个论考到的概率极小。因此,复习过程中,仅复习前十八章足够了。 而在前十八章的总论中,复习也建议有所侧重,个人建议以第一章至第七章,第九章至第十章为最重点;第十一章和第十二章为次重点,十三章至十八章再次之,第八章为末重点,复习时间参考上述重要性进行合理安排。 流行病学课本看上去很厚重,内容也比较庞杂,复习过程更应重点把握重点章节和重要知识点。个人体会,流行病学复习重点是掌握好基本概念和基本方法,锻炼流行病学思维;流行病学方法以page10中的图1-1为准,尤其要重点领悟病例对照研究、队列研究和实验流行病学的概念,优缺点,及三者之间的区别和联系;生态学研究和横断面研究的优缺点、适用性、基本概念也常常作为考点。 流行病学方法,关键不在你是否把它的定义记得多牢固,而是你是不是明白,为什么用这种方法,在什么阶段及什么情况下采用这种方法。记得曾经有一个论述题,“某地发生不明原因重大疫情,请你结合该突发公共卫生事件解释各种流行病学方法的要点。”,我觉得这个题目很好,大家可以试着做一下答案。 流行病学复习,基本概念是串起各个章节的连接点,流行病学、RR、OR、类实验、监测、偏倚、生态学谬误等等,我在这里不做过多的列举,后面在讲各个章节的复习要点时,再仔细归纳和总结 好久没更新过了,最近一直比较忙乱,也没有状态写东西。前途,工作已经开始成为我常常关注的事情;焦虑,担忧也开始弥漫在每天的情绪中。从这篇日志开始,我会简单概括流行病学复习中的重要知识点,按照章节的顺序,以人卫六统编教材为蓝本。 第一章绪论,流行病学的定义,流行病学实际应用的五大条;流行病学研究方法的图表,这个图表基本上可以贯穿整个流行病学的复习过程;流行病学的六大特征。 第二章疾病的分布,这一章节主要还是以考察基本概念为主,试题中多以名词解释的形式出现,本章节的概念都是流行病学中很基础很核心的概念。首先明白疾病的分布的概念,以及三间分布的基本原理,不懂三间分布就相当于没学过流行病。发病率,罹患率,续发率,患病率,死亡率,病死率,英文写法,分子、分母的确定,死亡率与病死率的区别;散发、暴发、流行的概念。 第三章描述性研究,流行病学基础性方法之一,以现况研究和生态学研究为主。现况研究或称横断面研究的概念及其基本原理,研究目的和应用范围,特点;普查与抽查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