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妹戚托景区讲解词

阿妹戚托景区讲解词
阿妹戚托景区讲解词

阿妹戚托景区讲解词

尊敬的各位游客朋友:

迎宾词

大家好!欢迎来到美丽的晴隆阿妹戚托景区!我是景区讲解员XXX,我将竭诚为大家服务,希望能给大家一个轻松愉快的旅程。现在我将带领大家一起感受阿妹戚托景区绚丽多姿的民族风情。

景区导览

阿妹戚托小镇是全国唯一一个整乡搬迁的特色小镇,是集搬迁安置和景区为一体打造的易地扶贫安置示范点。景区建设布局采用台阶式建筑布置,体现了依山就势、道法自然的设计思路。结合苗族、彝族信奉图腾,巧妙地将“牛头”“虎头”运用于建筑布局中,增加了地方少数民族文化的神秘感。

景区将以国家级的旅游扶贫示范小镇为目标,以感恩教育为核心,民族文化为重点,用“旅游”帮助群众摆脱“一方水土养不起一方人”的困境,让他们搬出大山,走进幸福。

依托二十四道拐景区,围绕晴隆旅游布置业态,为新市民提供就业保障;保证每户至少提供一个就业岗位。利用现有铺面帮助群众创业,真正做到“搬得出,稳得住,快融入,能致富”,让群众幸福的生活。

主要旅游路线介绍

阿妹戚托景区是晴隆继二十四道拐景区又一张闪亮的旅游名片,集感恩文化、少数民族文化为一体的旅游扶贫示范景区。

阿妹戚托小镇中的“阿妹戚托”起源于晴隆县境南部的三宝乡,系彝族一支群体的原生态舞蹈名称,汉语翻译为“姑娘出嫁舞”。因异地扶贫搬迁,将整个三宝乡搬迁至小镇,小镇也用三宝乡最具民族特色的舞蹈“阿妹戚托”而命名。“阿妹戚托”是一种没有乐器和音乐伴奏,全靠彝族姑娘心灵感应,跳出整齐的舞步,传达浓浓的姐妹情谊,向即将出嫁当新娘的姐妹表达深深的祝福之情,并用12种不同意思的舞步告诉新娘到了婆家后,要劳动节俭,敬老爱幼,家道才能新旺,日子才能红红火火。“阿妹戚托”在晴隆已经有了500年的历史,它在村民的堂屋里跳,在庭院里跳,在寨子的敞坝里跳。1995年,由州歌舞团依据采风所得《阿妹且朵》曾跳到意大利去;更早是在50年前的1956年,这个舞蹈曾被选送到北京为中央领导表演,但这两次都没引起太大的关注。一直到2007年黄果树“多彩贵州”舞蹈大赛才使它一夜成名,得到全省、全国乃至世界的关注,并得到东方“踢踏舞”的美誉。2014年被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

此行我们的游览路线是金门广场-感恩塔-虎眼公园-感恩馆-牛鼻公园-蒙娆广场-咪咕广场,全程约3公里。

感恩塔

感恩塔矗立在阿妹戚托小镇的月亮湖山上,由塔基、塔座、塔楼三部分组成,远处瞭望,气势磅礴,与感恩馆遥遥相对。塔身仿古建筑,外观融入彝族、苗族文化元素,楼层为6层,高30米,站在塔顶,景区全貌尽入眼帘;塔内设有易地扶贫搬迁艰辛过程与丰硕成果

展览厅等,体现出党中央对贫困地区人民群众无微不至的关怀;走进塔内,触景生情,感恩之心霎时油然而生——感党恩,听党话,跟党走。

虎眼公园

彝族有自己的图腾崇拜,他们崇拜虎图腾。因为虎神可以为他们消灾驱邪,可以保佑他们吉祥平安。

在原始社会母系氏族时期,虎被中国人视为百兽之王。它是力量和威严的象征,被彝族先民敬奉为原始图腾,成为吉祥与幸福的象征。一些彝族人家中的神龛上供奉虎形祖灵,大门上挂着虎形辟邪,墙壁上挂着虎图腾壁挂,在村寨路口设有形状像虎的石虎神。他们以自己信奉的图腾,作为本氏族的标志,甚至将其作为本民族的祖先。彝族对虎的崇拜就是源于这种古老的图腾信仰。他们又用虎头做天,虎皮做地,左眼做太阳,右眼做月亮,于是便有了今天的世间万物。这双炯炯有神的虎眼正瞭望着远方的感恩塔,意喻彝家人民感党恩、听党话、跟党走的决心和奔向新生活的信心。

感恩馆

感恩馆位于牛头山与虎头山中部山头顶点,与感恩塔遥遥相对,成一条直线,是扶贫攻坚展示线路的终点。

感恩馆作为集宣传、展示、教育、体验于一体的多元化交互式的现代展馆,以创建省级感恩教育示范基地为标准,紧紧围绕“感恩”主题,设置:党建展厅、先锋模范展厅、脱贫攻坚展厅、感恩交流室、感恩书屋、感恩讲堂、民族文化展厅等。通过图片、文字、多媒体、

互动体验等方式,展现脱贫攻坚伟大战役中广大干部倾力帮助贫困群众挪穷窝、斩穷根的感人故事,记录脱贫攻坚路上的点点滴滴;展示中央、省、州各级领导对晴隆及阿妹戚托小镇群众的关心、关怀;增强搬迁群众爱党、爱国、爱家的情感;引导搬迁群众知恩感恩,主动创业干事,为坚决打赢脱贫攻坚战,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而奋斗。

牛鼻公园

牛鼻公园由牛眼公园、牛顶公园、牛鼻观景台组合而成,观景台周边居住着勤劳朴实的苗族居民,而牛眼公园是他们逢年过节聚集载歌载舞的娱乐地方。

苗族,是一个古老的民族,散布在世界各地。苗族对牛的崇拜来源苗族生活的各方面,在苗族人的家里和衣服上都随处可见到牛的图案和摆放祭祖的牛角。苗族是最早的稻作民族,在上古时期就种植水稻。苗族的宗教信仰主要是自然崇拜和祖先崇拜。据记载:苗族的祖先是蚩尤大帝。蚩尤是牛头人身的战神,面如牛首,背生双翅,英勇无双,刀枪不入。

苗族人为了纪念他们的始祖,将牛视为苗族的图腾,进行祭祀。牛是苗族人崇拜的图腾,苗族人村寨节日众多,每逢节日都要祭耕牛,如同祭祀祖先;农历四月八是牛的生日,在牛生日这一天,苗寨村民家家户户都要牛休息一天,杀鸡鸭、备酒饭到牛栏前祭牛神,用米洒、糯米饭和煮熟的稻谷喂牛。因为牛是苗族人生活中的伙伴,所以人们非常尊敬它。

苗族对牛的崇拜也有着很多古老的传说。苗族人对牛崇拜起源的传说主要有两种。

传说一:一种传说是,水牛与老虎要结为兄弟,水牛年长理应是大哥,但老虎并不佩服水牛,要水牛称它为大哥,水牛不干。于是,老虎心生一计,以自已的特长—-格斗方式,决出昆仲,水牛慨然答应。双方约定,七天七夜后,一决雌雄。老虎来到山上,用藤条缠绕身体,缠了七天七夜,自以为可保万无一失了。而水牛则到田里洗泥澡,打泥滚,然后站起来边吃草边晒太阳,如此反反复复,身上结了一层厚厚的泥巴。决斗时,水牛让老虎先动手。老虎得意洋洋、张牙舞爪,想一举将水牛击败,使劲朝水牛扑去。但它咬来咬去,只咬得满嘴是泥灰。轮到水牛,只见它头一摆,就用锋利的双角,将老虎身上的藤条拨开几道口,差点刺破老虎的肚皮。老虎吓得浑身发抖,不得不甘拜下风,老老实实地拜水牛为大哥。从此以后,老虎见了水牛就下跪,或者干脆避开,躲得远远的。据说如今老虎身上的斑纹就是当时用藤条缠绕身体留下来的印痕,而水牛喜欢到水田里滚泥巴也是水牛后代继承了水牛先祖的优良传统。当在许多民族心目中,老虎最厉害,可用于避邪。但在苗族人看来,最能避邪的不是老虎,而是老虎的哥哥水牛。

传说二:另一个传说是,农历四月八的一天,小男孩去山上放牛,来到一个山口口里,遇见了一只老虎,老虎把小男孩一口就吃了。水牯牛看见小主人被老虎吃了,于是怒不可遏,拼命的去追赶那只老虎。

水牛不停的追赶老虎,最好老虎被水牛追到了一块田坎下后,被水牛用它那两大牛角抵死了。老虎死后,水牛用牛角把老虎的肚子划开,救下了已经奄奄一息的小主人。水牛因和老虎搏斗受伤过重,水牛也随之倒下而死了。于是,这对夫妻为了报答水牛的救子之恩,决定在每年的农历四月八举行盛大的节日集会,纪念对他们有恩的水牛。这节日就一直延续到现在。

蒙娆广场

“蒙娆”在源于苗语,意为美丽的。

蒙娆广场是苗族载歌载舞的地方,苗族人民在这里举行丰富多姿的苗族文化特色活动。

苗族节日众多,例如具有代表性统节日有苗年、四月八、八月八,吃新节等,其中以过苗年最为隆重。苗年相当于汉族的春节,一般在秋后举行。节日早晨,人们将做好的美味佳肴摆在火塘边的灶上祭祖,在牛鼻子上抹酒以示对其辛苦劳作一年的酬谢,盛装的青年男女跳起踩堂舞。

咪咕广场

咪咕是彝语,咪咕寓意大家一起来跳舞吧,咪咕音乐广场位于小镇东北面,相邻于月亮湖,是具有民族特色的音乐广场,同时也是我们阿妹戚托小镇的窗口广场,是现今晴隆县最大的户外广场,也是晴隆县举办各种活动的首选地。已投入使用黔西南州户外尺寸最大,技术最先进的大屏,能给观众呈现完美的观赏体验。广场呈开放式,每

当活动举办时广场周边人山人海,阶梯上挤满来自全省甚至全国各地的观众。至今举办的各种类型活动(如三月三布衣风情节、彝族火把节、苗族秀花节、省州文化下乡慰问等),备受社会的关注和认可。

咪咕广场既是晴隆旅游文化宣传的户外窗口,也是晴隆文化活动的重要展示平台,是新市民同胞们寄托乡愁的晚会广场。

欢送词

尊敬的各位游客朋友,我们此次阿妹戚托景区的参观行程游览到此结束。晴隆县的主要旅游景点除了阿妹戚托景区外还有“抗战生命线”二十四道拐、史迪威小镇和美军加油站、安南古城等,欢迎大家前往游览参观。

感谢大家对我本次讲解工作的支持与配合,最后祝愿大家一路平安,旅途愉快,欢迎大家下次再来!

什刹海导游词

什刹海导游词 俗话说“先有什刹海,后有北京城”,又被称为“后海”的北京什刹海历来是老北京人休闲娱乐的好去处。因其环境优美,且民俗风韵十脚,两百余年来吸引了众多的官宦、名家甚至方外之人来此或修府第,或建庙宇,更为什刹海增添了深厚的文化底蕴。 现而今,北京的城市味越来越浓了,能看到老北京旧时民风的地点也越来越少了,可就在这什刹海,还是可以听到秋日里清脆的虫鸣,还是能能看见老北京四合院建造群的缩影,还是可以咀嚼京味文化旅游节就要在这个地方开幕了。“游什刹海,看老北京”,品茗、荡舟、游王府、逛胡同,更有那纯正的京腔京韵,使什刹海大放异彩。 宋庆龄故居 醇亲王府醇亲王府位于后海北岸,府邸分为正院、住院、花园及马圈四部分。另外在府后建有醇贤亲祠堂一所,占地共约八十余亩。特别是府内的西花园有着相当悠久的历史。国家名誉主席宋庆龄先生故居就建在醇亲王府的西花园,她在这个地方工作、日子了18年,给这座古色古香的园林留下了许多痕迹,增添了很多亮色。 康熙年间,明珠的府邸花园正是坐降于此。园中假山、竹林、小桥错降有致,南楼前临水有“明开夜合”树七株,其中两株二百余年前的古木,据说是明珠长子纳兰性德亲手所植。年轻的纳兰性德常常邀集北京的文人名士相聚于此吟诗填词,今日立身树下,思古之情油但是生,眼前宛然人影依稀,耳畔边似回响着当年的唱吟之声,“阶前双叶合,枝叶敷华荣”。后来明珠获罪,这府花园又被和坤所占,嘉庆即位后,花园和附近的府邸一起被赐予成亲王,并特许成亲王引后海水入园。如今我们看到的“恩波亭”算是成亲王时修筑的,平安石上“岁岁平安”四字便出自成亲王之手。光绪年间,这座府邸又赐给了“光绪”的生父醇亲王,其在成亲王府的基础上添改修缮,建成醇亲王府。 今天,醇亲王府差不多成为什刹海边的一道风景线,众多的游人慕名前来,只为心中那一份对历史的眷恋和对古迹的景仰。 梅兰芳故居 梅兰芳先生一生中的最后10年是在什刹海西北隅护国寺街9号度过的,这是一座典型的北京四合院,占地716平方米。现在已成为人们缅怀大师的观光景地。 这是一座两进的北京小四合院。共有房屋37间。现有馆藏文件3万余件。正院保存故居原貌,会客厅、书房、卧房和起居室内的各项陈设均按梅兰芳生前日子原状陈列。 郭沫若纪念馆 千竿胡同往北大约30来米,前海西街18号,这个地方便是一代文化名人郭沫若晚年居住过的地点。1963年秋天,郭沫若迁居此处,在什刹海西畔这座古朴的北京四合院里走完了人一辈子最后14个年头。 走进纪念馆,草地上,郭沫若的铜像安坐在藤萝架前,双手轻轻放在膝头、目光平静而坦然。驻脚绿荫下,闹市里久违的鸟鸣声,别绝于耳。 院内最为显眼的当数郭沫若夫妇亲手种植的银杏和牡丹,那些曾经与主人朝夕与共的一草一木,浸润在主人真诚与博大的情感世界中。人垂花门进四合院,东西两厢已辟为陈列室,以图片和实物展示着诗人、学者兼战士别平庸的一生。正房的客厅、办公室、卧房依旧是主人在世时的陈列。暖郎围绕小小的月季园,通向最北面的房间,正中的一间是郭沫若夫妇研磨书法的地点。伟人已去,故园依旧。一卷卷书稿,一幅幅书法佳作,保留着他的神韵。 广化寺 衣冠杂沓,车马骈阗的什刹海,历来是扎根皇城的佛教僧侣弘法结缘的首选之地。皆因梵刹林立,故名什刹海。什刹之一,饱经700年沧桑的佛门古刹广化寺,坐降在鼓楼后西侧后海北岸的鸦儿胡同31号。广化寺坐北朝南,东临银锭桥,西傍宋庆龄故居,占地1.38万平方米,拥有殿宇329间,分中、东、西三大院降。整座寺庙建造严谨,僧房毗连,形成

2018-2019-三坊七巷文儒坊导游词-word范文 (2页)

2018-2019-三坊七巷文儒坊导游词-word范文 本文部分内容来自网络整理,本司不为其真实性负责,如有异议或侵权请及时联系,本司将立即删除! == 本文为word格式,下载后可方便编辑和修改! == 三坊七巷文儒坊导游词 引导语:“三坊七巷”中的七巷均位于南后街之东侧,由北向南分别为杨 桥巷、郎官巷、塔巷、黄巷、安民巷、宫巷、吉庇巷。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 的关于三坊七巷文儒坊导游词,欢迎参考! 三坊七巷文儒坊导游词(一) 福州至今还保存相当一部分自唐宋以来形成的坊巷,成为历史名城的重要 标志之一。这些坊巷中最为著名的要算"三坊七巷"街区。三坊七巷地处市中心,东临八一七北路,西靠通湖路,北接杨桥路,南达吉庇巷、光禄坊,占地约40 公顷,现居民3678户,人口14000余人。 三坊七巷是南后街两旁从北到南依次排列的十条坊巷的简称。三坊是:衣 锦坊、文儒坊、光禄坊;七巷是杨桥巷、郎官巷、塔巷、黄巷、安民巷、宫巷、吉庇巷。由于吉庇巷、杨桥巷和光禄坊改建为马路,现在保存的实际只有二坊 五巷。即使如此,在这个历史悠久的居民区内,仍然保留着丰富的文物古迹, 保存一批名人故居和明清时代的建筑。在这居民区内,坊巷纵横,石板铺地;白墙青瓦,结构严谨;房屋精致,匠艺奇巧,集中体现了闽越古城的民居特色,是闽江文化的荟萃之所,被建筑界喻为一座规模庞大的明清古建筑博物馆。 三坊七巷文儒坊导游词(二) 大家好,我是大家的导游,小顾,首先,小顾代表福州人民欢迎大家的到来。今天,小顾将要带大家游览福州明清时期古建筑瑰宝----三坊七巷。 三坊七巷地处市中心,东临八一七北路,西靠通湖路,北接杨桥路,南达 吉庇巷、光禄坊,占地约40公顷,现居民3678户,人口14000余人。三坊七 巷是南后街两旁从北到南依次排列的十条坊巷的简称。三坊是:衣锦坊、文儒坊、光禄坊;七巷是杨桥巷、郎官巷、塔巷、黄巷、安民巷、宫巷、吉庇巷。由于吉庇巷、杨桥巷和光禄坊改建为马路,现在保存的实际只有二坊五巷。即使 如此,在这个历史悠久的居民区内,仍然保留着丰富的文物古迹,保存一批名 人故居和明清时代的建筑。在这居民区内,坊巷纵横,石板铺地;白墙青瓦,结构严谨;房屋精致,匠艺奇巧,集中体现了闽越古城的民居特色,是闽江文化的荟萃之所,被建筑界喻为一座规模庞大的明清古建筑博物馆。

归元寺导游词_归元寺介绍

归元寺导游词_归元寺介绍 归元禅寺属于佛教禅宗五家七宗之一的曹洞宗,故称归元禅寺。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归元寺导游词,欢迎阅读参考!! 归元寺导游词一 各位游客,大家好,我是大家此行的导游XXX,大家可以叫我王导或是直接叫我的名字,首先欢迎大家来到武汉,武汉是湖北省的省会,华中重镇,素有“九省通衢”之称,长江和汉江交汇于此,将武汉一分为三,形成武昌、汉口、汉阳三镇鼎立的格局。唐朝诗人李白在此写下“黄鹤楼中吹玉笛,江城五月落梅花”,因此武汉又称“江城”,而梅花也是武汉的市花。接下来我带大家游览的是坐落在汉阳翠微路的归元寺,归元寺属于全国重点佛教寺院,创建于清顺治十五年,归元寺之名出自佛经“归元性不二,方便有多门”。(大概意思是:佛法相同,但修行的方法各有不同)。 下面大家凭手中的门票随我从大山门进入寺院参观,信佛的游客可以在门口领取三支线香礼佛,现在在我们面前的就是小山门,我们平常见到的寺院匾额大多是横向的,但归元寺寺名的匾额却是直匾,那是因为清朝的道光皇帝为嘉奖创建归元寺的白光、主峰二位高僧而恩赐归元寺玉印一方,直匾正是为了彰显寺院特殊的地位。在这里跟大家讲一个参观寺院的常识,进入寺内的殿堂参观不能走中间的正门,中门为空门,只有出家人才能出入,参观要走偏门,一般遵循左门进、

右门出的原则,另外要切记不可踩踏门槛,因为门槛代表佛祖的肩膀。首先我们参观的是归元寺的北院,院中的露天铜观音是由台湾佛教高僧赠送的,也是海峡两岸佛教文化交流的象征,前面就是北院的主体建筑藏经阁,正门之上悬挂的民国总统黎元洪为归元寺题写的“胜大宏阔”匾额,那么一位民国的总统为什么要送匾额给归元寺呢?在这里就不得不提到归元寺在辛亥革命中所作的贡献。著名的阳夏保卫战中,革命军在汉阳与清军激战时,粮站就设在归元寺内。归元寺因此也成了清军的攻击目标,寺内的一些殿堂遭到清军炮火的轰击,损失惨重。民国成立后不久,黎元洪就带头捐钱修葺归元寺内被战火损毁的建筑,并手书匾额赠给归元寺。藏经阁正厅供奉的是一座玉石雕成的释迦牟尼佛像,是缅甸的佛教徒赠送给中国的。象这样精美的玉雕佛像,国内仅有三尊,另两尊分别在北京和上海。 接下来我们参观的是归元寺的中院,现在在我们面前的就是韦驮殿,韦驮殿中间供奉的是笑口常开的弥勒菩萨,背面供奉的是威风凛凛的韦驮菩萨,为什么韦驮菩萨与弥勒菩萨会靠背而立呢?民间流传着这样一种说法:弥勒与韦驮原来分别是两座庙的当家菩萨。弥勒笑口常开,热情好客,他的庙里人来人往,香火很盛。可是他不善管理,小偷小摸也常混迹其中,偷走庙里的东西。而韦驮恰好相反,一天到晚在庙里板着脸,十分威严,小偷倒是不敢来了,可是许多香客也被吓跑了,他的庙里冷冷清清。后来佛祖巡视天下庙宇,看到这种情况,就将他们俩“优化组合”,让他们二人共管一座寺庙。弥勒在前面笑迎客人,韦驮则在后面监视坏人,取长补短,通力合作,把寺庙管理

可可托海解说词

可可托海解说词 可可托海得天独厚的自然地理条件,丰沛的降水以及高山冰雪融水,滋养了大片高山草场和原始森林。生态系统独特,生物种类繁多,是重要的生物物种基因库。在以新疆云杉、西伯利亚冷杉、新疆落叶松、欧洲山杨、白桦为主体的原始森林中,点缀着雪莲、党参、百合、野罂粟、麻黄草、藏茴香等100余种中草药。可可托海庇护着54种兽类,包括国家一级野生保护动物蒙古野马、蒙古野驴、赛加羚羊等;国家二级保护的盘羊、鹅喉羊等荒漠野生动物。两河源区是新疆鸟类资源最丰富的地区之一,列入国家保护的珍贵鸟类约39种。其中一级保护鸟类有金雕、黑鹳等;二级保护鸟类有大天鹅、大鵟、鸢、花尾榛鸡等;额尔齐斯河河源区鱼类有哲罗鱼、细鳞鱼、北极茴鱼、江鳕、阿勒泰杜父鱼、等特有的珍稀物种。 进入景区大门后,映入我们眼帘的是右手前方一块巨大的奇石,天然形成一只乌龟的造型,惟妙惟肖,你看她正面带微笑抬起它的前脚和大家打招呼---欢迎大家的到来。这就是开门迎客的“富龟石”。俗话说:摸摸富龟头,富贵到白头;摸摸富龟脚,步步高升脚。也预祝各位游客今生大富大贵,吉祥如意。 可可托海地质公园博物馆:本博物馆占地面积13000平方米,建筑面积6000平方米。馆内收录了大量的地质知识,收藏了丰富的矿物标本和化石标本,将向您展示一个神奇的可可托海。希望本次参观能给您带来愉快和收获。

博物馆分为展览展示区、公共服务区、办公区和设备区等四个部分,展览展示区包括序厅、神奇的可可托海展区、风景摄影长廊以及沧海桑田展区。公共服务区包括珠宝展卖区、商品销售区、上网休闲区、多功能厅以及休息区、医疗室等。下面由我带领大家依次参观展览展示区: 白桦林总面积1.5平方公里,被额河分成了三个大小不一的白桦洲。白桦树是爱情的象征,而白桦林是一处“浪漫爱情岛”。在这座爱情岛上,您可以尽情领略北国风光,欣赏“天然情书、”“情人的眼睛”、“爱情红丝带”等富于浪漫气息的景致。 神钟山,又名阿米尔萨拉峰。是我们的核心景点。相对高差365米。它犹如一口巨钟在额河岸边平地拔起,“孤峰傲立,峭壁插云,悬崖逼水”,整个山体由一块完整的花岗岩单独形成,为一座如钟似锥的花岗岩奇峰,为阿尔泰山景之最。“游览钟山,终生平安”。 瀑布化石位于神钟山的斜对面,主要由混合型花岗岩构成。它高100米,宽300米。它的表面凹凸不平,好似流水从断壁泻下,在岩体的周边有很多大小不一的凹坑,犹如一个个的“佛龛”。远观整个岩体,仿佛是静止的瀑布,那些蜂窝状的凹坑,就像激起的朵朵浪花永久的停留在岩壁上,印刻着岁月的痕迹。 季兰德温泉体验中心位于景区峡谷尽头,是目前额尔齐斯大峡谷景区开发的尽头。季兰德蒙古语意为蛇,温泉流水暖热舒适(40度左右),含有多种益生化学元素,具有促进新陈代谢、血液循环、镇静止痛及消炎等功能,在季兰德温泉附近分布着三个神奇的泉眼。一

参考2019年推荐的南锣古巷导游词五篇

参考2019年推荐的南锣古巷导游词五篇 南锣鼓巷是北京东城区的一条很古老的街道,南锣鼓巷街道不宽,仍保持着元大都街巷、胡同的规划。其南口在地安门东大街,北口在鼓楼大街。。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南锣古巷导游词,仅供参考。 各位团友: 大家好!欢迎大家参加**旅行社组织的北京之旅,我是**旅行社的导游员我姓*,大家 叫我小*就可以了。在我身边这一位呢是我们这次旅途中最为劳苦功高的一位,我们的*师傅,有着多年的驾龄,综合的说我们的*师傅可称的上是"三好"师傅--驾驶技术好,脾气好,长的也好!由陈师傅为我们行车大家可以放心。在此,我们于以热烈的掌声多谢我们的*师傅。俗话说:"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我和司机师傅能有缘分前来接待大家,并能有机会为全团服务感到非常高兴!对各位远到来来北京旅游观光和休闲度假,我们代表**旅行社表示热烈欢迎! 在接下来的几天里将我陪同大家一起游览美丽的北京,希望在这短暂的时间里大家可 以通过我的讲解走进北京,了解北京.在行车路途中为避免意外发生,请大家不要把您的头,手,肘伸出窗外,在游览的路途中旅游车就是我们第二个家,请大家注意一下我们车上的卫生,如果您有什么要求可以直接告诉我!我会全力的为您服务.希望大家在这几天里可以 玩的开心,住的舒心,吃的顺心。 朋友们,我们面前的这条街就北京最古老的街区之一南锣鼓巷。 南锣鼓巷南北走向,长约800米,东西各有8条胡同整齐排列着,从南向北,西面 的8条胡同是福祥胡同、蓑衣胡同、雨儿胡同、帽儿胡同、景阳胡同、沙井胡同、黑芝麻 胡同、前鼓楼苑胡同;东边的8条胡同是炒豆胡同、板厂胡同、东棉花胡同、北兵马司胡同、秦老胡同、前圆恩寺胡同、后圆恩寺胡同、菊儿胡同。这些胡同在元朝时没有名称, 名称是明朝以后逐渐演变来的。比如菊儿胡同,明代叫局儿胡同,后来改称橘儿胡同,清 代宣统时才称菊儿胡同,后延续至今。整个街区犹如一条大蜈蚣,所以又称蜈蚣街。 近几年,成为许多时尚杂志报道的热点,不少电视剧在这里取景拍摄,许多国外旅行 者把其列为在北京的必游景点。其实,明清以来,这里一直是“富人区”,居住过许多达官 贵人、社会名流,从明朝将军到清朝王爷,从北洋政府总统到国民党总裁,从文学大师到画坛巨匠,这里的每一条胡同都留下历史的痕迹。 有人说三里屯酒吧街是彩色的,什刹海酒吧街是暗红色的,而南锣鼓巷酒吧街是翠绿 色的。这样的评说可能不仅是指自然的色彩,或许还指向其不同的文化吧。这里的每一条 胡同都有丰厚的文化积淀,每一个宅院里都诉说着老故事。

三坊七巷的由来

福州三坊七巷 三坊七巷始建于西晋末年。在王审知建罗城之前,唐代福州人还使用着晋代建造的子城,南门护城河外的南门大街(今八一七北路俗称南街)是一片繁华的商住文化区。当时闽江的沙洲沉积到那里,那里便出现了一片陆路与河道并存的"开发区"。"安史之乱"中原混战,南迁避难而来的各界人士很自然地选择了这片平整的土地,开始了为新一轮创业而组建家园。一个以士大夫阶层、文化人为主要居住民的街区,便在南街附近生成,这就是今天人们常说的三坊七巷街区。 衣锦坊 旧名通潮巷,因为这个地方是水网地区,西湖、南湖的潮水可以通到这个坊巷的沟渠里去。坊内有人在外出仕做大官,后衣锦还乡而改坊名。坊中16号为清嘉庆进士郑鹏程居宅,其中的水榭戏台最具特色。这是一个木构单层平台,四柱单开间,下建清水池塘,中隔天井,正面为阁楼。于此观看戏剧演出,水清、风清、音清,具有声学原理和美学价值。 文儒坊 因历代文儒辈出而得名。宋祭酒郑穆、明代抗倭名将张经、清代台湾总兵甘国宝、清代“世进士”之家(五代都中进士)陈承袭故居皆在坊内。陈承袭的长子就是清宣统皇帝老师陈宝琛。近代诗人陈衍的故居也在坊内。陈衍曾自吟一联:“谁知五柳孤松客,却住三坊七巷间”。文儒坊东头北墙上,还嵌着一块高约2米、宽1米的阴文碑刻:“坊墙之内,不得私行开门并奉祀神佛、搭盖遮蔽、寄顿物件,以防疏虞;三社官街,禁排列木料等物”。这是光绪辛已年(1881年)订立的文儒公约。据有关人士认为,在全国城市小街巷中刻碑立约,尚属罕见。 光禄坊[郁达夫在此居住和写作] 三坊之中靠南边的光禄坊成名较晚。那时以光禄卿身份任福州太守的程师孟上任尹始为民办实事。他扩建城池,疏通河道、湖泊、修建搭桥、办教育兴文化还救济灾民,民间口碑甚好。在扩建的鼓楼城门上添置沙漏计时器,在乌石山上建道山亭邀请大文豪曾巩作记,所作所为都表现出一种对进步文化科技的追求。当时的坊巷内有一座"闽山保福寺",程太守常与文人诗友相会在此,寺僧出于对他的尊重,以当时最时尚的手法在悬崖石上镌刻了"光禄吟台"四字,无意间为程师孟也为寺庙留下了一方文化遗产,还为这条小坊取了一个动听又有文采的美名。 杨桥巷 古名登俊坊,因西通杨桥而改名,现扩建为杨桥路。在杨桥路与南后街交叉处的林觉民故居,也是福州辛亥革命纪念馆。冰心小时候曾在这里住过,她在〖我的故乡〗一文中,对故居有生动的描述。在林觉民故居附近有座双抛桥,传说古时有一对青年男女相爱,不得如愿,双双投河殉情,故名“双抛”。乾隆二年重建此桥。前几年,福州在旧城改造中决定拓建杨桥路,按照截弯取直的方案,“双抛桥”必须拆掉。为了保护这个历史古迹,市政府要求建设部门修改了原定的设计,结果多花了300万元。周围的居民说:“300万元买了个双抛桥”。从而给双抛桥的传说增添了新的佳话。郎官巷因宋刘涛居此,子孙数世皆为郎官,故名。宋代诗人陈烈、清代名人严复的故居也坐落巷内。 郎官巷 西头巷口立有牌坊,坊柱上有副对联:“译著辉煌,今日犹传严复宅;门庭鼎盛,后人远溯刘涛居。”塔巷在郎官巷以南,西通南后街。原名修文巷,宋代改称兴文巷、文兴巷。以闽国时建育王塔于巷北而改今名。塔系木构,后不知毁于何时。清代在巷内砌造半爿小塔,作为古迹纪念。20世纪50年代,小塔移置坊口。 黄巷

背牛顶导游词(最新篇)

背牛顶导游词 背牛顶导游词 今天,我们要游览的是抚宁县背牛顶景区。抚宁县,古称骊城,直到唐朝武德二年设立抚宁县。抚宁两字的意思是抚我黎庶,宁我子妇之意。抚宁位于河北的东北部,北倚燕山,南濒渤海,山地、丘陵、平原各占三分之一,地势北高南低,矿产丰富,盛产水稻,远近闻名的留守营大米就是出自该县。棉花、油料、果品、畜牧、淡海水产品也很可观。工业以造纸、纺织、机械、化肥、水泥、采煤、酿造为主。是我省亿元财政县之一。人们说抚宁人扎实能干,尤其改革开放以来取得了优异成绩。从秦皇岛的地形图上看,抚宁将整个我市三个城市区包围,境内公路、铁路交通四通八达,历史悠久,风光旖旎,山、川、海集一身,主要旅游胜地有南戴河旅游开发区,背牛顶旅游区,燕塞石林旅游区,天马山、天马湖旅游区及九门口旅游风景区。而背牛顶旅游区是较优秀的一个,遗憾的是由于各方面的限制很长时间养在深闺人不识,如今已正式对外开放。背牛顶风景区距海港区约五十公里,经榆关,猩猩峪,到达宏量寺,而猩猩峪隶属于抚宁大新寨镇,原来是一座明代戍边城堡,据说这里住过猩猩或说这里掉下过星星也就是陨石,故而得名。现在仍可看到这块石头。从猩猩峪前行,途中可见苍山叠嶂,峰回路转,烽火台林立,溪流潺潺。尤其在群山怀抱中有一奇景龙潭。一潭清水,水深高丈,寒气四溢,沁人心脾。潭旁建有龙王庙,当地流传着秃尾巴老李的动人故事:抚宁县官庄有一李姓妇女,生了一条小蛇,不忍丢弃,放在水中养了起来,逐渐长出了鳞片。遇雷雨天就逃走,每逢阴雨之夜就潜回

吃奶。每次吃奶,母亲就痛死过去,去后又苏醒,母亲痛苦难忍,在其吃奶时藏刀吓唬,结果误伤其尾,逃走后就不再来了。后托梦告诉母亲: 我已有住所,在北沟龙潭中,叫秃尾巴老李。老李天性善良,天旱祈雨,甚为灵验。潭两侧为悬崖峭壁,形如斧劈刀削,东侧峭壁上刻有龙泉两个大字,潭上腾空架起彩虹桥,通向望雨亭。顺路上山右达乱刀峪,又称燕塞石林旅游区。从龙潭前行四公里便到了宏量寺,这里仅存遗址。再前行约一公里便到了背牛顶山脚下。从山下望去,山顶高耸入云,因山后有石如牛,故名。辽代天庆年间始修,明正德十四年,僧人佛海凿井建庙,带徒重修背牛顶。随后在隆庆、万历、崇祯年间又先后修建无梁殿,拓大了金光洞。但到了道光十年,又被道人所占,光绪八年,该庙主持曾受皇封。因此,一山先后容佛、道两家。历代香火极盛,传说许愿很灵。从山脚沿石阶向上攀登,山渐陡、景亦幽。这里常年为原始森林所覆盖,奇花异草、参天古树另人赏心悦目。山路树丛中便有两块威武的将军石,象把守山门的忠诚卫士。再往前行,便到了幽深的绿色长廊。这里天然生长的猕猴桃藤、野葡萄从路两旁向上空延伸,勾连一起,形成一条浓荫蔽日的绿色长廊。夺人工之美,具有大自然之妙,别有韵味。从绿色长廊上行,通过一段艰难的攀登依峭壁安置五层柏木长梯,梯旁高悬铁索,游人扯索攀,猿引而上,惊心动魄。如今设置了七十米长的铁梯,外有围栏,虽两旁崖山有壁,令人心有余悸,但有惊无险。到了山门,才令人惊魂稍定,反身四望,才觉风景这边独好,才知不枉来一朝,飘飘然好似升仙。如遇阴雨,可见脚下铺云万里,如苍雪、如堆絮,上晴下雨,人称为兜锦世界,或称牛顶云海,论气势不亚

湖北归元寺—英文导游词

湖北归元寺—英文导游词 Guiyuan Temple Chinese Buddhist temples are never single buildings. They alw ays consist of a group buildings following a fundamental pat ter, which can, however, be modified. The main buildings and their symmetrically corresponding secondary buildings form in dividual groups and courtyards. The entire temple complex is spacious. The building inside the complex are usually singl e- storied and the main halls are sometimes decorated with a d ouble roof. The towers, pavilions and halls can be multi-storied structures. The Chinese temple complex has been subject to great structu ral changes throughout the centuries. But temple architects f ollow the basic principles of secular structures from the Ta ng Dynasty onwards. The complexes stand on a central axis, usually a north-south axis: east- west only as an exception. (Guiyuan Temple is just the very exception.) The main buildings are strung along this centra l axis, their broadest sides facing south or east. The most important and most frequently presented building ins ide a Buddhist temple complex are the main entrance gate, t he bell and drum towers, the Hall of the Heavenly Kings, t he Hall of the Buddha and a pagoda.

可可托海相关旅游线路

当地人都把这座露天矿坑叫做“圣坑”,因为如果没有对这个矿坑的开发,就没有可可托海。 2005年可可托海景区被评为国家地质公园,相比新疆的其他两个国家地质公园——喀纳斯湖国家地质公园、奇台硅化木恐龙国家地质公园,可可托海是一处十分丰富的自然景观组合区,因为这里不仅有奇山、秀水、草原、温泉,更是世界罕见的“天然矿物陈列馆”,同时还是全国少有的“宝石之乡”。 驶出可可托海镇不久,我们就进入了矿区,曲折的山路十分难行,路旁堆积着许多巨石,它们顶着厚厚的积雪,模样十分奇怪。 经人指点我们才明白,这方圆几公里山坡上散落的巨石,都是从一个大坑里挖出来的矿石。 可可托海三号矿脉——这个蒙着神秘色彩的“世界上最大的矿坑”很快就出现在我们眼前。 站在大坑边我们都不禁有些心慌的感觉,因为这个巨型深坑直径达数百米,深达100多米,站在坑边真有站在悬崖边上的感觉。 因为三号矿脉是露天开采,所以才有了现在这个被开采后的奇特形状。沿大坑外围修建的山道盘旋回转,积雪深浅不一地附着在坑体上,让人眼花缭乱,有些数不清楚山道到底盘了多少个圈圈。

坑底中央尚未抽净的积水已经结冰,旁边竟然还长着一棵树,它能在这么深的地层下生长,这不得不令人称奇。 陪同我们前来的富蕴县委宣传部副部长任新意介绍说,这个大坑在地质学者心目中就是一个“圣坑”。 因为这个大坑里共生着86种矿物,岩脉储量之丰、矿种之多、品位之高、规模之大,被全球地质界公认为“天然地质博物馆”。 原来,在我们的面前竟然本来是高出地面几百米的山体,经过半个世纪的开采,形成了现在的这个巨大深坑。 正是这个坑,在上世纪60年代曾为国家偿还了前苏联三分之一的债务,1999年暂时关闭后,2006年又恢复开采,因为按矿坑底下的存储量预测,还可开采10年。 对普通人而言,巨型矿坑里蕴藏的矿种名称都十分陌生。想想曾在资料上见过的那些晶莹璀璨的矿产标本,掂量这个坑承载的开掘历程,我们应该可以理解两个词:“稀有”、“富有”——可可托海矿种的稀有,矿藏的富有。 山谷中空旷寂寥,安静得甚至有些冷清,与曾经在这里开采时的盛况形成了巨大的反差。

北京地区的导游词600

北京地区的导游词### 导游词怎么写?下面是小编整合整理的关于一些北京地区的导游词,希望你们能喜欢。 十三陵导游词 现在大家已经来到了北京的远郊昌平区,我们即将进入的就是十三陵景区。利用这段时间,我来给大家讲解一下十三陵的历史背景和说明。 十三陵是世界上保存最完整,埋葬皇帝最多的墓葬群。位于北京北郊昌平区天寿山脚下。距京城约##公里。陵区面积约##平方公里。整个陵区四面群山环抱,山前流水潺潺,明堂广大、四周围以高墙,因山设险。因为这里埋葬有明朝的十三位皇帝,所以称明十三陵。十三位皇帝的陵墓以长陵为中心,错落有致的分部在群山绿树之间。 也许各位要问了,北京有那么多的名山胜水,为什么偏偏要选在这里建陵呢?明永乐五年朱棣的皇后徐氏去世。朱棣命礼部、工部及术士风水先生等人,在北京郊区寻找”吉壤”。先后曾指定潭柘寺、燕家台、屠家营等处,朱棣均不满意。后来江西术士廖均卿说,昌平北有吉壤,可做万年寿域,名黄土山,山前有龙、虎二山,形成一个小平原。朱棣视察后很满意,决定在此建造皇陵,并改黄土山为天寿山。

现在大家看到的这一座石牌坊,就是进入陵区的标志,牌坊为#门#柱##楼建筑形式,建于嘉靖年间。是国内现存最大、最精美的石牌坊,上边的图案装饰也都是云龙图案,反映了皇家建筑的特点。穿过石牌坊即大宫门,为陵墓区的正门。门前竖着“官员等人至此下马”碑。宫门后是碑楼,碑楼周围有四座精美的华表。碑楼中的“大明长陵神功圣德碑”。在碑的四面分别有:朱棣之子仁宗朱高撰写的为其父歌功颂德的碑文,有清朝维修十三陵的经过,有记述明朝灭亡的教训,还有乾隆皇帝撰写的《哀明陵十三韵》。 从碑楼到火焰牌坊是长达###米的神道。神道两旁立有石像生,共##个石兽,##个石人,共计##对,##个。其中,狮子、獬豸、大象、麒麟、马各四只,分别是两立两卧。有武臣、文臣和勋臣各有四位。神路最北端是棂星门,因为三根柱子上各有一个火焰宝珠,所以这里也被叫做火焰牌坊。通过神路可以到达各个陵区。下面我们先去看看长陵。长陵是十三陵的首陵,位于天寿山主峰之下,埋葬着明成祖朱棣及皇后徐氏。在墓葬制度中被称为“一帝一后制”。整座陵区建有周长##华里的围墙。围墙中还设有东山口、老军堂等十六个关口。长陵祾恩殿是仿紫禁城的太和殿而建,于明永乐十四年建成,是供奉帝后牌位和举行祭祀活动的地方。九五开间,重檐庑殿顶,殿内有##根金丝楠木大柱。

福州夜游闽江导游词

福州夜游闽江导游词 各位游客:你们好,欢迎你们来到福州旅游,我是你们的导游**。各位来宾,你们晚上好,欢迎大家乘坐八方锦绣号游船参加今晚的闽江夜游,我是今晚行程的讲解员,在这里我代表福建八方海上客运公司欢迎大家的到来,现在我们的游船已经开航了,今晚的行程也已开始了,在这之前有几点注意事项请大家注意:1.在船开动之后,大家在船的两侧,上层甲板上,请勿攀爬栏杆,在观赏两岸美丽的夜景和拍照时,一定要注意安全,各自要保管好自己随身携带的贵重物品,如手机,相机等物品。2. 有带小孩的要看好,不要让小朋友在甲板上嬉戏打闹3. 上下船时,请大家服从船上工作人员的安排,等船停稳之后,有序的上下船现在我们所处的位置是闽江下游,闽江是福建省的第一大江,也是我们的母亲河,三山两塔一条江是我们现在福州的统称,三山指的是乌山,于山和屏山,两塔指的是福州市的标志乌塔和白塔,一条江就是指的闽江,闽江发源于闽赣交界处的武夷山脉,流经36个县市,长515公里,流域面积达到6.1万平方公里,约占全省面积的一半,分为上,中,下游,南平以上为上游,南平至水口为中游,水口至闽江口为下游,闽江到了福州城西郊时又分为两条,一条是北面的叫闽江北港,又叫白龙江,横穿福州的老城区,另外一条叫闽江南港,

又名乌龙江,流贯福州的新城区。我们今晚的游缆全部在闽江北港,也就是白龙江的黄金水道,穿越福州老城区最繁华的中心地带,。闽江是我们的历史之江,累积了悠久的历史文化和人文景观,在闽江下游的黄金水道中孕育了福州的文明开端壳丘头文化和闽侯的昙石山文化,妇幼保护神陈靖姑美丽的传说,郑和七下西洋的伟大壮举,承载近代中国人兴国梦想的船政文化和被外国列强强行打开国门的五口通商口岸等等的历史,故事和美丽的传说,同时也孕育像民族英雄林则徐,大翻译家严复和林纾,文坛巨匠谢冰心等等。今晚的行程是沿着江滨公园而上到西河园,再返回到三桥绕一圈,一整个的行程一个半小时现在在我们游船的右侧,大家可以看到一栋古老但却气势非凡的红砖楼,它就是原福州市基督教青年会,在1912年由会长黄乃裳集资营建。黄乃裳祖籍闽侯,是著名的华侨,曾带领福州各县的乡民到马来西亚的砂捞越开辟诗巫州,人称新福州。辛亥革命前夕,他回国办学,同盟会发动福州起义时,63岁的他高举红旗走在最前头,青年会建成后,他在此兴办书院,培育英才,至今在楼前广场的石碑上还可以看到自强之基几个大字。为了纪念他的丰功伟绩,福州的台江和马来西亚试巫,都有一条黄乃裳路。1926年著名的作家郁达夫来福州时就住在这里,留下‘月色溪声共一楼’的墨宝,并且对闽江做了很高的评价,把我们的母亲河闽江比喻成中国的莱茵河,认为它比欧洲的

宝塔山作文

宝塔山作文 篇一:游延安宝塔山_300字 今天,我游了延安宝塔山,宝塔山是延安的重要标志之一。 上山后我和我姐姐爬宝塔,宝塔共9层,0-1层是楼梯,后面全是很陡的梯子,塔内非常狭小,1-8层的梯子还可以,但空间太小了,照个照片都要钻狗洞。第8-9层的梯子超级狭小。 到了顶层,豁然开朗,四面都是通风口,1-8层一直直不起腰,第九层跳起来还够不着顶。之后,我一路轻轻松松地下来了,我下到第7层,她还没下到第8层;我下到第5层,她才到第3层;我下来买的吃了个冰棍了,她还在第一层小心翼翼的不敢下来,因为太黑,哈哈! 我们有爬了宝塔山后面的摘星楼,听说传言,在这里能看见延安全景。我们还照了照片,敲了鼓。下山到路上还看了烽火台,写了XXX到此一游。 这次游延安宝塔山我真开心。 篇二:宝塔山公园游记_650字 春姑娘带着春天的问候悄声无息地来了。她唤醒了大地上的万物,让大的呈现出一片生机勃勃的景象。就在这万紫千红的四月,我们在学校的组织下,游玩了宝塔山公园。

我们刚下车,迎面先扑来一阵幽香。这幽香纯净疏淡,像是海棠花香,又像是桃花香,细想又都不像,因为在四月天里,海棠早已开过,桃花却还要迟些日子才开。是什么香呢?我带着疑惑,迈进了宝塔山公园。顺着香味往前走,来到一片被一条小路蜿蜒穿过的树林。这片树林十分茂密,树与树之间挨得很近,连一丝阳光都透不进来,香味却浓了许多。树上偶尔会滴下一两滴水,让人觉得凉丝丝的,感到清晨露水的清凉。离开树林,远远望见一片花海。这是,我忽然明白了幽香的来源:是樱花香。我闻着花香,细细地观察起樱花来,我发现,樱花开得正盛,几乎满树都是花,这繁花从树枝开到树梢,不留一点空隙,阳光下花瓣泛着透明的光泽,显得格外好看。它们有些被风吹掉了几片花瓣,有些像可爱的娃娃,争先恐后地伸出小脑袋,好奇地观察这个清新、美丽的世界,别提有多高兴了。每朵樱花都有四五层花瓣,花瓣大都是粉红色的,隐隐约约地还透出一丝白色来。(中国·作文·网 ) 离开让人恋恋不舍的樱花园,我们来到天鹅湖旁的草地上。这片草地在阳光的照耀下显得绿油油的,绿中还隐隐泛黄。草地中有几棵芭蕉树,还没长出新叶,只有几片深绿色的大叶子在风中摇晃。这些景色十分美丽,同学们都顾不上休息,有的同学竟拿出纸笔,想把这些春景都靠文字“装”回家。在草地上吃完东西,我们又去宝塔山着名的宝塔玩了一会,就回学校了。在车上,我喊道:“宝塔山公园,我一定会再来的!”

归元寺导游词

归元寺 各位来宾,各位朋友: 大家好!首先我代表武汉旅行社欢迎大家的到来!我是您此行的导游,大家可以叫我小李或者李导.俗话说的好,有缘千里来相会.今天我们在此相会了,是不是就是传说中的缘呢?所以啊,小李我会十分珍惜这份缘.在旅途中如果您有任何需要我会竭力为你效劳.为的呀.就是您觉得这趟来的值!好了,现在就请大家随我一起开始今天的归元寺之旅吧. 归元禅寺,位于武汉三镇中的汉阳,是一座著名的佛教禅宗寺院,为湖北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它始建于清顺治十五年,也就是公元1685年,至今已有300多年的历史,分中西南北东五个院落,占地2万多平方米.且整个布局呈平面袈裟状.为什么布局呈袈裟状呢?这里卖个小关子,大家要继续听我讲解下去.说是明宗祯末年,一富豪无名指断,得知翠微草庵长老医道非凡,隧穿草鞋来进香,祈求再接断指.长老见其心诚,果然为他接活断指,口讼“归本归元”。富豪感恩戴德,愿为长老新建寺庙,即就其规模请问长老,长老法事完毕,随手将破袈裟抛向天空:“就此一袈裟之地”,顿时,袈裟越变越大,徐徐降落,竟覆地五十余亩,富豪见长老有如此法力,欣然买得这一袈裟之地,聘全国能工巧匠,选各地上等材石,经数年营造方告成功。寺院修成以后,众弟子请长老为寺院赐名。长老想了一想,答道:“阿弥陀佛,归本归元,就叫归元禅寺为好。”众弟子问:“何为归元?”长老答:“元,数之始,道之极,物之总也。归元即归真,归化,归本,出生灭界,还归真寂本元,义同圆寂。元是一切功德圆满,寂是一切生死寂灭。归元便是得道成佛之意。”于是众弟子皆心悦诚服。 我们今天是沿着归元寺独具一格的布局来游览的.我们先从东面进入,迎面可见三门,经过北院的藏经阁、念佛堂等,接着经过中院的大雄宝殿、韦驮殿,然后游览南院的四大天王殿、地藏王殿、罗汉堂等建筑.最后到达西面. 好了,现在我们看到的这座高达的杏黄色大门就是归元寺的大门.佛教寺院的大门常被称作“三门”.此寺的三门呈八字形,意为广结善缘,普渡众生,寓意着吉祥。三门上方正中镶着一块长方形的直匾,直书“归元禅寺”四个大字.可能有朋友会问:“这寺名为什么不是横着写呢?”确实,全国佛教古刹不少,可寺名为直书的却不多见,因为直书寺名只有皇帝御赐匾额的建筑才可以使用.可见归元禅寺这座民间寺庙在佛教丛林中的地位了. 步入三门,迎面墙上一句晚清文人张日煜手书“南无阿弥陀佛”当头迎客,是提醒我们要佛心常驻。现在在大家右边的是北院,里面主要有念佛堂、藏经阁等几座建筑,下面我们就从北院开始游览.穿过这个翠微小门,这里就是念佛堂了,念佛堂供奉着西方三圣,即阿弥陀佛和他的两个协侍观音菩萨和大势至菩萨.另外还有文殊和普贤菩萨.好,现在请大家随我一起去藏经阁.下面我们看到的就是始建于1920年的藏经阁了,它也是武汉市唯一一座砖木结构的古建筑物。藏经阁建筑格局为三开门六廊柱九级台阶,寓意三世修行,六大皆空,长长久久。藏经阁中收藏着精、律、论三种经文的经书,通俗的讲就是这里的佛家图书馆。迎面一幅楹联很耐人寻味“见了边做,作了便放下,了了有何不了,慧生于觉,觉生于自在,生生还是无生”上联讲的是人生的“舍”,下联讲的是顿悟后的“得”,人生重在“舍得”有舍有得,不舍不得。我们生活中大多数人都是舍不得和不舍得。藏经阁的额匾是民国时期的文物,由黎元洪所题写,他本人信佛,在职期间

可可托海风景区导游词

可可托海风景区导游词 可可托海风景区暨可可托海国家地质公园简介:可可托海风景区地处新疆东北部的富蕴县境内,面积619平方公里,海拔在1200~2400米之间。可可托海风景区是国家4A级风景名胜区、国家地质公园,由卡拉先格尔地震断裂带、野鸭湖、伊雷木湖及额尔齐斯大峡谷四部分组成,公园以超大型花岗伟晶岩稀有金属矿、富蕴大地震遗迹和额尔齐斯河的变质花岗岩地貌为特色,公园内保存着大量的极具珍贵的地质遗迹和地质景观,在许多方面都具有世界唯一性。公园内有8处绿柱石产地,有世界罕见的超大型稀有金属矿”三号矿坑”,它是目前世界上已知最大和最典型的含稀有金属矿的花岗伟晶岩脉之一。公园内有形态各异的花岗岩山峰,它们与我国东部黄山、华山、泰山等地的花岗岩地貌不同,额河源的花岗岩山峰多呈钟状、穹状、锥状,主要的山峰有神钟山、宏泰吉峰、剑锋、倒靴峰、骆驼峰、神象峰、飞来峰等20多个景点。这些独特的花岗岩石峰和周围的寒温带森林,与叠石湍流的额尔齐斯河相得益彰。阿尔泰山物华天宝,人杰地灵,特殊的地质构造使峡谷中奇石林立,或似人或似兽或似禽,栩栩如生,堪称一绝。千百年来,可可托海以其悠久的历史渊源,丰富的资源特产、秀丽的高山风光、传奇的草原文化、古朴的人文特色闻名遐迩。素有“中国第二寒极”之称的可可托海,以它零下51.5摄氏度的中国第二最低温度,和热情似火的哈萨克民族风情,让游人在冷热两重天的世界里,游美景,泡温泉……游客们,百听为虚,眼见为实。下面就让我们进入这神奇而又美丽的大自然,去领略可可托海的魅力。 前面十公里处就是我们景区的标志性大门,它主要是用大块花岗岩建造,主题突出了地质公园的变质花岗岩地貌特点。整体设计美观大方,纯朴自然。现在请大家顺着我手指的方向看过去,山脚下可以看到几棵高大的白杨树,还有旁边的四个白柱子。在这几棵杨树的附近有一个泉眼,每当要发生地震的时候,这个泉眼的水位和水质变化很明显,水位升高或降低,水质变混浊,能够预测地震,所以在这里安放了一个地震监测仪,柱子上面放的是太阳能,下面埋着地震监测仪,可以及时的测出地壳运动的迹象。马上就要进入乌洽沟,各位游客再注意一下沟口的这些建筑废墟,这是在富-可公路还没有修好以前,转场的牧民和进山的人们在此休息过夜的一个驿站,因为那时进山需要一整天的时间,必须在此补充水和干粮,公路修好以后,只需要四五十分钟的时间就可以到达可可托海,所以这些房子也就废弃了。 刚才我和大家提到了地震监测仪,说起地震,在1931年8月11日时这里发生了8级大地震,史称“富蕴大地震”。这次地震几乎影响了全球,有明显震感的范围直径达2500公里,就连离震区12000公里的南美洲圣安湖地震台也记录到了这次地震近3个小时的震波。尽管地震发生在游牧民活动区,震区内建筑和居民较少,但地表的巨大破坏仍清楚地显示了这次大地震的威力.根据地表破坏现象的调查,确定此次地震的震中位于富蕴县境内的卡拉先格尔地区,在这里出现一个长1500米、宽350米的壮观塌陷区,裂缝纵横,山体错断,岩体崩碎,震中区的烈度达到十至十一度,以卡拉先格尔为中心,震中区呈南北长145公里,东西宽18公里的椭圆形。在这个区域内,断裂劈山越岭,普遍出现大规模崩塌地裂,沉陷、喷砂、冒水、溪流改道等现象。地表最大的水平错动距离可达20米以上,最深的地裂缝可达10米。在吐尔洪盆地,有毡房陷入地裂缝,造成人畜伤亡;卡拉先格尔山东侧形成规模宏大的断裂崩滑面,崩滑面东侧的山体整体下陷,露出高度在60米以上的断层悬崖。由于卡拉先格尔所处寒温带干旱性气候,受雨水和人为活动的破坏较少,在震中区保存了世界地震史上最壮观、最惊人,保存最完好的地震遗迹,素有“地震博物馆”之称。国家地震年会在这里举办,同时国内发生6级以上的地震的多也要派人到此进行比照。富蕴地震发生在亚

北京南锣鼓巷导游词3篇_导游词

北京南锣鼓巷导游词3篇 南锣鼓巷是北京最古老的街区之一,也位列规划中的25片旧城保护区之中。下面是为大家带来的北京南锣鼓巷导游词,希望可以帮助大家。 北京南锣鼓巷导游词范文1:明朝时,将北京划为28坊,两坊合并称“昭回靖恭坊”。清代属镶黄旗。南锣鼓巷曾叫罗锅巷,乾隆20xx年(1750年)绘制的《全城全图》改称为南锣鼓巷。 南锣鼓巷街区北边是鼓楼东大街,南边是地安门东大街,西边是地安门外大街,东边是交道口南大街。由这4条街围合的这块长方形地块,正是元大都的两个坊。以南锣鼓巷为界,东面是“昭回坊”,西边是“靖恭坊”,南锣鼓巷是两坊间的分界巷。 唐朝长安的里坊早已无存,元大都里坊构造在800多年的历史变迁中,也已面目全非,但是,南锣鼓巷地区却还极为完整地保存着元大都里坊的历史遗存。胡同格局那么完整,胡同里各种形制的府邸、宅院多姿多彩。真可谓是北京古都风貌中一块保存完整的“碧玉”。 南锣鼓巷在近几年被时尚人士和国外旅游者关注,是因为从新世纪开始,不经意间,许多酒吧在这条古老的小街上出现。这里已经成为继三里屯、什刹海之后北京的又一条酒吧街。 有人说三里屯酒吧街是彩色的,什刹海酒吧街是暗红色的,而南锣鼓巷酒吧街是翠绿色的。这样的评说可能不仅是指自然的色彩,或1 / 6

许还指向其不同的文化内涵吧。这里的每一条胡同都有丰厚的文化积淀,每一个宅院里都诉说着老故事。 从南向北,西面的8条胡同是福祥胡同、蓑衣胡同、雨儿胡同、帽儿胡同、景阳胡同、沙井胡同、黑芝麻胡同、前鼓楼苑胡同、后鼓楼苑胡同、南下洼子胡同等;东边的8条胡同是炒豆胡同、板厂胡同、东棉花胡同、北兵马司胡同、秦老胡同、前圆恩寺胡同、后圆恩寺胡同、菊儿胡同。这些胡同在元朝时没有名称,名称是明朝以后逐渐演变来的。比如菊儿胡同,明代叫局儿胡同,后来改称橘儿胡同,清代宣统时才称菊儿胡同,后延续至今。 里坊是中国古代居住区组织的基本单位,也是城市规划建设的基本单位。在先秦称为“里”、“闾”或“闾里”。从北魏开始,出现了“坊”的称呼。元大都规划设计时仍延续了里坊制,全城分为50坊,坊与坊之间是宽阔平直的街巷,犹如棋盘。明朝时,将北京划为28坊,两坊合并称“昭回靖恭坊”。清代属镶黄旗。元大都里坊构造在800多年的历史变迁中,也已面目全非,但是,南锣鼓巷地区却还极为完整地保存着元大都里坊的历史遗存。胡同格局那么完整,胡同里各种形制的府邸、宅院多姿多彩。 北京南锣鼓巷导游词范文2:南锣鼓巷地区是北京城内的一片居民区,与皇城只有一街之隔,已有700多年的历史。胡同、四合院、绿树,相对于红墙金瓦的皇家文化,这里的灰墙灰瓦,呈现出另一种独特的民间色彩。南锣鼓巷地区位于东城区的西部。东邻交道口南大2 / 6

三坊七巷日语导游词

皆様、おはようございます。皆様のご来訪を心から歓迎いたし ます。私は康亜傑と申します。私たち三坊七巷に着きます、どうぞ、お降りください。ご自分の貴重品や財布などをお忘れように 注意ください。私の後についてください。今は三坊七巷の入り口 でございます。 続きまして三坊七巷について簡単にご紹介いたします。「三坊 七巷」は唐宋代の坊巷(街路)が数多く残されており、歴史文化 都市の重要な証しの一つです。「三坊七巷」は市内の中心地にあり、東は八一七北路に接し、西は通湖路に繋がっており、北は楊 橋路、南は吉庇巷と光禄坊に及び、敷地面積は40ヘクタールです。 三坊七巷を南北に貫く通リが「南後街」で、この三坊七巷の中 心地です。この地域は福州市が観光面で力を入れており、そのた めに昔の建物を修復したり、建て替えたりしている最中です。こ こは「大観園民族展覧」というところの入口です。 南後街の両側には昔からの建物とともに新しく建てられた建物 がたくさんあります。どの建物も昔風に建てられていて、周囲と の調和を損なわないように配慮されています。 ところどころ洋風の建物もあります。もちろんこれらの建物も 新しくしたものですが、なかには昔の建物をそのまま修復したり、建て替えたりしたものもあります。 皆さん、左側をご覧ください、あれは林覚民故居でございます。環境も雰囲気もよろしゅうございます。林覚民は黄花岗72烈士の 一人で、林覚民が書いた「与妻书」のなかで、「即此爱汝一念、 使吾勇于就死?为天下人谋永福」と記しており、気骨と爱情が重なり、読む者の涙を诱いました。皆さん、映像をご覧ください。 ここに皆様がご覧になった巷は七巷の一つでございます。「郎 官巷」と言われています。古城の名残の城壁や古い家並みが残っ ていて、古代建築の粋と言われています。小さいので、徒歩でど こへでも行けます。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