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33戏剧综合基础

633戏剧综合基础
633戏剧综合基础

辽宁大学2020年全国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初试自命题科目考试大纲科目代码:633科目名称:戏剧综合基础满分:150分

一、考核目标

主要考察考生对戏剧基本概念、基本理论的理解和掌握,能够运用所学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方法分析和解决戏剧领域内的创作和理论问题,从而为戏剧创作及研究奠定良好的基础和条件。

二、考试主要范围

要求掌握的知识要点:

一、戏剧艺术

1、戏剧的发生和起源

2、戏剧的本质和特征

3、戏剧的文化意义

二、戏剧艺术的分类

1、戏剧分类的意义与方法

2、舞台呈现的不同样式

3、戏剧构成与题材选择造成的不同样式

三、戏剧性

1、戏剧与戏剧性

2、文学构成中的戏剧性

3、舞台呈现中的戏剧性

四、悲剧、喜剧、正剧

1、三大戏剧体裁的由来及其发展趋势

2、悲剧与喜剧的基本特征

3、悲喜剧与正剧的基本特征

五、剧本与戏剧文学

1、戏剧里的文学世界

2、戏剧的情节与结构

3、戏剧的人物与语言

六、演员与表演艺术

1、“人”既是表现的对象又是表现的工具

2、近代剧表演中的表现与体验

3、戏曲程式与角色创造

七、导演与导演艺术

1、导演其人其事

2、导演构思

3、舞台调度与舞台形象

八、舞台美术

1、舞台与舞美

2、景物造型

3、人物造型

九、剧场与观众

1、剧场是演戏和看戏的地方

2、看戏是一种集体经验

3、剧场是民族文化的象征

十、戏剧的欣赏与批评

1、戏剧文学欣赏

2、剧场心理

3、戏剧批评

十一、戏剧的风格与流派

1、戏剧风格的多义性

2、戏剧流派是怎样形成的

3、中国戏剧的风格与流派

十二、世界戏剧:从古典到现代

1、东方戏剧的“古”与“今”

2、西方戏剧:从古希腊到文艺复兴

3、西方戏剧:走向现代

十三、中国戏剧:从古典到现代

1、中国古典戏剧

2、从古典向现代的转型

3、现代戏剧的曲折历程

十四、戏剧与影视

1、从早期的影戏说起

2、电视之“剧”

3、影视对戏剧的冲击与促进

十五、戏剧与教育

1、戏剧教育与人的全面发展

2、校园戏剧与现代中国

3、在中外比较中看戏剧教育

十六、小品文创作

根据规定的图片,写出具有戏剧性的小品文,字数500字左右。

戏剧基本常识

戏剧基本常识 1、戏剧:是一种综合的舞台艺术,它借助文学、表演、绘画、雕塑、音乐、美术、舞蹈等艺术手段塑造舞台艺术形象,揭示社会矛盾,反映现实生活。戏剧文学,即剧本,是舞台演出的基础,是戏剧的主要组成部分,直接决定着戏剧的思想性和艺术性。 2、剧本通常包括两个部分: 一是舞台说明(又叫舞台提示),是剧本语言不可缺少的一部分,是剧本里的一些说明性文字。内容包括剧中人物表,剧情发生的时间、地点、服装、道具、布景以及人物的表情、动作、上下场等。这部分内容一般出现在每一幕(场)的开端、结尾和对话中间,一般用括号(方招号或圆括号)括起来。 二是人物自身的台词,包括对话(对唱)、独白(独唱)、旁白(旁唱)等。独白是剧中人物独自抒发个人情感和愿望时说的话;旁白是剧中某个角色背着台上其他剧中人从旁侧对观众说的话。 3、戏剧的要素:包括舞台说明、戏剧冲突、人物台词等。 4、戏剧的基本特点: (1)、剧本必须适合舞台演出,剧本篇幅不长,人物不多,场景变换不多,戏剧情节必须在高度集中的场面和场景中展开。 (2)、剧本必须有集中、尖锐的矛盾冲突。戏剧是反映现实生活中的矛盾冲突的,没有矛盾冲突就没有戏剧。这中冲突是社会矛盾的反映,它有一定的发展过程,这个过程就构成了剧本的情节结构。 剧本的情节结构可分为:开端——发展——高潮——结局 开端:介绍人物关系和揭示矛盾冲突 发展:描写情节的波澜起伏,一波未平一波又起,一步步把矛盾冲突推向高潮。 高潮:矛盾冲突发展到顶点并表现出急剧转化的局面 结局:结局是情节发展的必然结果,也是矛盾冲突的解决。 尾声:与序呼应,对剧本的思想内容作些启示,引起人们的联想和展望。 (3)、人物的语言和动作必须合乎各自的身份和特征。 戏剧的语言主要是台词。戏剧主要是通过台词推动情节发展,表现人物性格。因此,台词语言要求能充分地表现人物的性格、身份和思想感情,要通俗自然、简练明确,要口语化,要适合舞台表演。 5、戏剧分类: (1)、按照表现形式:话剧、歌剧、舞剧、诗剧、歌舞剧、相声剧。 (2)、按照篇幅规模:多幕剧、独幕剧 (3)、按照题材所涉及的方面:历史剧、现代剧现代剧、历史剧、神话剧、科学幻想剧、童话剧、儿童剧。 (4)、按照内容性质:悲剧、喜剧、正剧(悲喜剧)所谓正剧,就是能反映悲喜等思想感情的复杂变化的戏剧。 (5)按照地域色彩不同:京剧(北京)、沪剧(上海))、豫剧(河南)、吕剧(山东江苏)、川剧、汉剧(湖北)、楚剧(湖北江西)、晋剧(山西)、黄梅戏(浙江)等 (6)、演出不同:舞台剧、广播剧、电影、电视剧、街头剧、活报剧等等 6、明确“潜台词”的含义。 潜台词,戏剧术语。潜藏在台词下面的人物的思想、愿望和目的,是台词的真实含意。潜台词存在于一切台词之中。当人物采取直接的方式表达思想感情时,台词与潜台词是一致的。当人物采取曲折的方式表达思想情感时话就有了弦外之音、言外之意。 (一)、不看人物话有没有说,而看人物心里有没有想。 有时剧中的人物并没有说什么话,但透过简短的语言,可以探知人物的内心活动。我们可以挖掘到人物的未说之意、心中所想 (二)、不看人物话是不是这样说,而看人物心中是不是那样想。 有时在某些情形之下当事人对有些事不便说明,这时一句话的潜台词与台词的表面字义甚至可能是完全相反的。 (三)、不看人物话有没有说到,而想人物心中意有没有说尽。 潜台词的一个最为显著的特点就是“言有尽而意无穷”。如果不分析其“话外之意”,是难以理解戏剧的矛盾冲突和作品的人物形象的。 1 戏剧基- - 本常识

2016年北京理工大学633教育学考研

2016年北京理工大学633教育学考研分析 北京理工大学(Beijing Institute of Technology )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工业和信息化部直属的一所以理工科为主干,工、理、管、文协调发展的全国重点大学,是国家“211工程”、“985工程”首批重点建设高校。 很多考教育学的同学也可能会把北京理工大学作为自己的考虑范围之内,这样避免了北师大的白热化竞争,也可以报考一个理工科的985院校。下面老师给大家分析一下北京理工大学633教育学考研的基本情况 1北京理工大学633教育学考研的招生目录 北京理工大学的教育学在教育研究院和继续教育学院 教育研究院下面有高等教育 教育经济与管理和教育政策这个方向 继续教育学院有教育技术这个方向。心理健康教育硕士是专硕 在教育研究院下面。学硕的考试科目是633教育学综合 专硕是两门专业课 包括了333教育综合和891心理学。咱们首先要确定好考专硕还是学硕,因为是综合性院校,招生人数也比较少一点,具体到每个方向 也就3个人左右 但是也是一样的,招生多的师范院校考的人也多,所以要切合自己的想法选择,北理还是一个不错的院校。 2 633教育综合的考察目标 全日制攻读教育学硕士学位入学考试教育学基础科目考试内容包括教育学、026 教育研究院 17 040100 教育学 9 ①101思想政治理论②201英语一③633教育学基础 笔试科目:高等教育学、管理学(二选一)。 面试内容:外语口语听力测试;专业综合。 01 高等教育 02 教育经济与管 理 03 教育政策 045116心理健康教育硕士(专业学位) 8 ①101思想政治理论②204英语二③333教育综合④891心理学 笔试科目:教育学、管理学(二选一)。 面试内容:1、英语听力与口语;2、综合素质面试。 033 继续教育学院 5 040100 教育学 5 ①101思想政治理论②201英语一③633教育学基础 笔试科目:教育技术学及信息技术基础。 面试内容:外语口语听力测试;专业口试。 04 教育技术

中国各大戏曲的知识

中国各大戏曲的知识 意义: 中国戏剧是中华民族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堪称国粹。由于中国地域辽阔,民族众多,各地的文化不同,除了京剧以外,还形成了丰富多彩的地方戏。其中影响比较大的有昆曲、评剧、粤剧、湘剧、越剧、豫剧、黄梅戏等。分别从起源、特色、艺术、发展现状等多个方面对中国戏剧进行一个较全面的认识,有利于中国戏剧更好的传承和发展。 内容(简介): 一、国粹——京剧 (一)京剧的起源 京剧是我国的国粹,是流行于全国的重要剧种之一。迄今已有200多年的历史。清乾隆五十五年(1790年),三庆、四喜、春台、和春这“四大徽班“陆续进京,同来自湖北的汉调艺人合作,相互影响,又接受了昆曲、秦腔的部分剧目、曲调和表演方法,并吸收了一些民间曲调,逐渐融合、演变,发展成为京剧。 (二)国粹中的国粹——京剧脸谱京剧是中国戏曲中最大的剧种,集合各剧之精华,脸谱完善,谱式繁多,蔚为“大观”。京剧演员个行当都经过化妆,有固定的脸谱有效地表现出人物的品貌、身份、性格、特征。脸谱使人能目视外表,窥其心胸,具有“寓褒贬”、“别善恶”的艺术功能。脸谱以舞台为第一应用,它的产生源于生活,现于舞台。在看戏的过程中首先一直觉给人深刻印象的正是这些鲜明各异的脸谱造型,如:蓝脸的多尔礅,红脸的关公,黄脸的典韦,黑脸的张飞,白脸的曹操等。京剧脸谱不但我国广大人民熟悉喜爱,也逐渐别世界各国人民所喜爱。一提到脸谱就会让人想到京剧,想到京剧就会想到中国。京剧脸谱已是我国发展对外文化交流事业的一个重要项目,也是旅游市场久打不衰的强项品牌。 (三)京剧独特地位国粹京剧艺术以其丰厚的内容、完善的形式、精湛的技艺,达到了戏曲艺术发展的高峰,它的突破时间空间界限的虚拟化表现方式,从化妆到表演的艺术夸张和写意手法,凝聚了漫长的历史岁月中所积淀的美学品质和艺术手段,具有鲜明的民族特色和浓郁的艺术魅力,其所形成的中国特有的东方戏剧艺术体系是完全可以同斯坦尼斯拉夫斯基、布莱希特等戏剧艺术体系相媲美的,不但是中华民族文化的瑰宝,而且是人类文化宝库中的精品,是中国的一个象征性符号,在国际上享有崇高的声誉。 二、昆剧 昆曲,发源于14、15世纪苏州昆山的曲唱艺术体系,揉合了唱念做表、舞蹈及武术的表演艺术。现在一般亦指代其舞台形式昆剧。昆曲以鼓、板控制演唱节奏,以曲笛、三弦等为主要伴奏乐器,主要以中州官话为唱说语言。昆曲在2001年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为“人类口述和非物质遗产代表作”。明朝汉族音乐以戏曲音乐为主。明代人称南戏为《传奇》。明以后,杂剧形渐衰落,《传奇》音乐独主剧坛,兼收杂剧音乐,改名昆曲。 (一)昆剧特色昆剧表演的最大的特点是抒情性强、动作细腻,歌唱与舞蹈的身段结合得巧妙而谐和。昆剧是一种歌、舞、介、白各种表演手段相互配合的综合艺术,长期的演剧历史中形成了载歌载舞的表演特色,尤其体现在各门角色的表演身段上,其舞蹈身段大体可以分成两种:一种是说话时的辅助姿态和由手势发展起来的着重写意的舞蹈;一种是配合唱词的抒情舞蹈,既是精湛

艺术硕士艺术学基础知识复习指南(戏曲编 第2章 中国戏曲史)【圣才出品】

第2章中国戏曲史 【考情分析】 本章知识点是戏曲篇的重点,主要内容是戏曲的产生、发展历史,其中戏曲作家作品主要集中在宋、元、明、清四代戏曲的名家名作中。主要知识点如下: 1.考生要了解戏曲的起源; 2.重点掌握在春秋战国到宋元明清之间,产生的戏曲类型,出现的与戏曲相关的名词和相关知识点,重要的戏曲作品与人物; 3.了解近代戏曲的发展,重点掌握京剧的产生,了解近代出现的与戏曲相关的新词。 4.了解新中国成立以来的戏曲改革。 【考点归纳】 一、戏曲的起源与形成 (一)戏曲源头略说 1.民间歌舞 民间娱乐、祀神的歌舞,如《大面》《钵头》《踏摇娘》。 2.说唱艺术 韵散相间的叙事性的民间说唱艺术为戏曲的形成提供了文学基础和音乐基础。 3.滑稽表演 自奴隶社会起,宫廷贵族之家就出现了一种特殊的奴隶——优。优的任务是以滑稽表演娱乐其主人。春秋时代楚国优孟的精彩表演,被认为是戏曲的雏形。唐宫廷里出现“参军戏”。

4.傩舞与傩戏 傩是中国古代以卫生防疫为目的的全民性的民俗仪式活动,有乡人傩、宫廷傩、军傩等。 (二)词语释例 1.优孟 优孟是春秋时楚庄王的乐人,“优孟衣冠”成为演戏的代称。 2.东海黄公 这是汉代百戏节目,起于长安附近的“三辅”民间,被认为是中国戏曲的雏形。 3.踏摇娘 这是唐代歌舞戏,最初的表演是男扮女装,有故事、帮腔,在唐代文献中被称作歌舞戏。 4.大面唐代歌舞戏 又称“兰陵王”“代面”,唐代歌舞戏,北齐人将兰陵王的故事编为舞蹈,配以歌曲。 5.钵头 又称“拔头”“拨头”,唐代歌舞戏,传自西域,以载歌载舞的表演来描绘情景。 6.参军戏 唐代流行的滑稽戏,代表有黄幡绰、张野狐、曹叔度、刘泉水、范传康、上官唐卿等。 7.梨园 这是唐玄宗时宫廷中所设专门训练乐工的机构。在梨园教习乐舞的乐工以及戏曲演员被称为“梨园弟子”,戏曲界也习称为“梨园界”或“梨园行”。 二、宋辽金杂剧 (一)概述 中国戏曲发展到宋代,已经成为独立存在的艺术。

《雷雨》+戏剧基础知识简介

《雷雨》导学案 教学目标 ①了解戏剧的一般常识,理解舞台说明的作用。 ②了解戏剧冲突,分析个性化的语言,了解人物性格。 戏剧基础知识简介 一、定义及其特征 戏剧是由演员扮演角色,在舞台上当众表演故事情节的一种艺术。戏剧是一种综合的舞台艺术,她借助文学、音乐、舞蹈、美术等艺术手段塑造舞台艺术形象,揭示社会矛盾,反映现实生活。是文学体裁的一种。戏剧离不开戏剧冲突,它表现在人物性格的冲突上,具体表现为一系列的动作。戏剧的基本要素是矛盾冲突,通过具体的舞台形象再现社会的斗争生活,能激起观众强烈的情感反映,达到社会教育的目的。 戏剧是由演员在舞台上表演的艺术,因而它要受舞台的制约,要适合演出的需要。这就决定了它的一些特征: 第一,更典型、更集中地表现社会生活的冲突和斗争。 第二,故事情节发生的时间和地点往往很集中,登场人物也有一定数量的限制。 第三,人物性格和故事情节主要是通过登场人物的语言来表现。 第四,故事情节的发展往往分幕分场。 二、几个名词术语 戏剧的几大要素:包括舞台说明、戏剧冲突、人物台词等。 戏剧语言包括台词(即人物语言)和舞台说明。 1、冲突:人与人之间矛盾关系和人的内心矛盾的特殊艺术形式。是矛盾斗争的一种表现形式。主要通过人与人之间的冲突表现先进与落后、进步与保守等的矛盾冲突。戏剧冲突应比生活矛盾更强烈,更典型,更集中,更富于戏剧性。 戏剧不能像小说那样从容不迫地多方面展现生活的矛盾斗争。戏剧必须抓住主要矛盾,置人物于矛盾斗争漩涡之中,通过尖锐、激烈的冲突来现实人物性格。戏剧不能完全按照生活中矛盾斗争的自然形态来表现,而应该使矛盾冲突的进程更加集中,提出矛盾、发展矛盾、激化矛盾、解决矛盾的进程必须在一小时或二、三小时之内完成。因此,戏剧必须在生活的长河中选择那些矛盾冲突最尖锐、人物思想感情最激荡的部分,构成合情合理、层次分明而又真实可信、引人入胜的情节。 2、台词:是剧中人物的语言。它是性格化的,是富有动作性的,即人物的语言是同他的行动联系在一起的。是剧作家刻画人物、展示剧情、表达主题的主要手段。 台词的表现形式有:对话(塑造人物形象)、独白(戏剧中角色独自一人所说的台词,多抒发个人情感和愿望)、旁白(登场人物离开其他人物而向观众说话)、内白(在后台说话)、潜台词(即是言中有言,意中有意,弦外有音。它实际上是语言的多意现象)等等。 “潜台词”用句通俗的话讲就是“话里有话”。人们经常用“潜台词”表达自己内心的不便明说的想法(多含讽刺意味),而人们虽然听到了这个意思,却有苦难言。 潜台词是人物在行动过程中真实的内心表现,它是表现人物形象的灵魂。找到了潜台词,也就找到了人物的真正的思想感情。表达效果,委婉含蓄,机智幽默。 3、幕和场:幕,即拉开舞台大幕一次,一幕就是戏剧一个较完整的段落。场,即拉开舞台二道幕一次,它是戏剧中较小的段落。 4、舞台说明:是帮助导演和演员掌握剧情,为演出提示的一些注意之点的有关说明。说明的内容有关于时间、地点、人物、布景的,有关于登场人物的动作、表情的,有关于登场人物上场、下场的,有关于“效果”的,有关于开幕、闭幕的等等。

(完整版)戏曲知识竞赛及答案

戏曲知识竞赛 1、中国戏曲起源于哪些形式?(民间歌舞、说唱、滑稽戏、参军戏) 2、我国的戏曲剧种大约有多少种?(360种) 3、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首批列入"人类口头和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的是我国的哪一个剧种?(昆曲,即昆剧,被称为"百戏之祖"。享有"中国戏曲之母"雅称。) 4、与希腊的悲喜剧、印度的梵剧合称为世界三大古老戏剧的剧种是什么?(中国戏曲) 5、享有"东方歌剧"盛誉的是哪一剧种?(京剧) 6、中国的三大国粹是什么?(京剧、中医、国画) 7、你知道昆剧有多少年的历史吗?(400多年) 8、你知道京剧有多少年的历史吗?(200多年) 9、戏曲表现生活的基本特点是(虚拟,程式,写意) 10、京剧四大名旦是哪四位?(梅兰芳,尚小云,程砚秋,荀慧生) 11、梅派擅长表演(善良温柔华贵典雅而具正义感的古代妇女。) 12、程派擅长表演(遭遇悲惨,具有外柔内刚性格的中下层妇女。) 13、荀派擅长表演(天真活泼热情的少女形象,具有柔媚娇婉的风格。) 14、尚派擅长表演(以气与力取胜,有阳刚之美,具有刚健婀娜的风格。) 15、京剧中的梅派、尚派、荀派、程派、各擅长表演什么样的女性?(梅派擅演"仙女",程派擅演烈女,荀派擅演少女,尚派擅演侠女。)

16、目前京剧的四大行当是什么?(生,旦,净,丑。) 17、“生”分为哪几类?(老生也叫须生、小生、武生、娃娃生) 18、"旦"可分为哪几类?(正旦、花旦、闺门旦、武旦、老旦、彩旦也叫摇旦) 19、“净”俗称(花脸),分为哪几类?(大花脸、二花脸) 20、“丑”扮演喜剧角色,因在鼻梁上抹一小块白粉,俗称(小花脸)。 21、戏曲中的"四功"是指哪些艺术手段?(唱,念,做,打) 22、戏曲中的"五法"是哪些技术方法?(手,眼,身,法,步) 23、中国首部电影是由哪一位京剧大师演出的《定军山》?(谭鑫培) 24、中国的第一部有声电影是什么?由谁主演?(京剧《四郎探母》谭富英主演) 25、中国的第一部彩色电影是什么?由谁主演?(京剧《生死恨》梅兰芳主演) 26、新中国成立后,第一部彩色电影是由越剧表演艺术家袁雪芬、范瑞娟主演的什么?(《梁山伯与祝英台》) 27、昆曲发源于哪一省哪一地区?(昆曲:江苏昆山〈苏州〉) 28、越剧发源于哪一省哪一地区?(越剧:浙江嵊县〈绍兴〉) 29、黄梅戏发源于哪一省哪一地区?(黄梅戏:湖北黄梅县) 30、黄梅戏发展壮大于哪(安徽安庆) 31、秦腔的别名、特点? (秦腔,陕西省地方戏,也叫"陕西梆子",是最早的梆子腔,约形成

(完整版)中国戏曲基础知识

中国戏曲基础知识 【戏曲虚拟】指用艺术的虚来表现生活的实的过程,是戏曲表现生活的基本手法。它利用舞台的假定性,灵活处理时间、空间。在艺术和生活的关系上,力求神似而不求形似。如以划桨虚拟行船,以摸索虚拟夜晚,以更声表示时间变化等。对自然环境、物体、人物、自然现象等,同样采取虚拟的手法,借助观众的联想来完成艺术创造。戏曲节奏戏曲术语。是使唱念打诸般艺术手段统一的共同要素。由戏曲形体动作节奏和音乐节奏两部分组成,二者相辅相成。戏曲的唱念、表演、舞蹈、武打等都有很强的节奏性。它能帮助表现人物情绪、点染戏剧色彩,烘托和渲染舞台气氛。 【戏曲程式】戏曲表演中形成发展起来的艺术及技术上的格律和规范。它把生活中的语言和动作提炼加工,使唱、念、做、打和音乐伴奏、化妆、服装等都形成规范化的表演法式,使生活的形态音乐化、舞蹈化、规范化。如表演中的关门、行船、跑马等,都有基本固定的格式。它比生活中的自然形态更富有表现力,更具形式美,程式又须随着社会的发展不断有所丰富、变化和发展。 【压轴】一台折子戏演出中倒数第二个剧目。因最后一个剧目称大轴得名。 【串】演戏俗称“串戏”,因脚色须连贯成队故称串。一说串字来源于“爨”字,因旧时也以“爨”或“爨弄”泛称演剧。 【反串】指艺人扮演原所属行当外的角色。如旦行演员演生行或武

生等。 【客串】非职业演员参加戏班演出称客串。 【票友】旧时对戏曲、曲艺的非职业演员、乐师的通称。相传清代八旗子弟凭清廷所发“龙票”,赴各地演唱子弟书,不取报酬,为清廷宣传,后就把非职业演员称为票友。【优伶】古代以歌唱、舞蹈、滑稽、杂技表演为业的艺人之统称。一般认为以表演戏谑为主的称“俳优”,以表演乐舞为主的称“倡优”。演奏音乐的艺人称“伶人”。宋元以来,常称戏曲演员作优伶。 【行当】传统戏曲角色的类别。近代有生、旦、净、丑和生、旦、净、末、丑两种总分行方法。每个行当中各有若干分支,如生又分为老生、小生等。各剧种在分支的层次和名目上又有繁简之别。 【生】戏曲表演主要行当之一,演男性人物。生行初见于宋元南戏,后除元杂剧外,历代都有,一般扮演青壮年男子,是剧中主要人物。随着艺术的发展,生行又据所扮人物的年龄、身份、性格划分为许多专行,如老生、小生、武生等。【旦】戏曲表演主要行当之一。扮演女性人物。旦的名目初见于宋代歌舞,宋杂剧已有装旦,后历代都有这行脚色,又大都按扮演人物的年龄、身份、性格及其表演特点划分为许多专行,如正旦、花旦、贴旦、闺旦、武旦、老旦、彩旦等。【净】俗称“花脸”、“花面”。戏曲表演主要行当之一。一般认为是杂剧和金院本的副净演变而来。面部化妆用脸谱、唱用宽音或假音,动作大开大阖,大都扮演性格刚烈或粗鲁*险的男性人物。按扮演人物性格、身份及其艺术特点,又划分为许多专行,如京剧的正净、副

2019年北京理工大学教育学633考研参考书目

2019年北京理工大学教育学633考研参考 书目 (本文根据18年考研院校专业目录整理,仅供参考) 凯程教育学教研室整理 一、北京理工大学历史简介 北京理工大学隶属于工业和信息化部,是一所理工为主、工理管文协调发展的全国重点大学,是新中国成立以来国家历批次重点建设的高校,首批设立研究生院,首批进入国家“211工程”和“985工程”建设行列。 我校研究生教育始于1953年,1978年起恢复研究生教育。1981年被国务院批准为全国首批具有博士、硕士学位授权的单位之一,1984年被国务院批准为全国首批22所试办研究生院的大学之一。经过三十多年的努力,研究生教育取得了快速的发展,学科门类不断增加,教育规模不断扩大,培养质量不断提升,为国家输送了大批高层次人才,成为我国高层次拔尖创新人才培养的重要基地。 二丶北京理工大学参考书 北京理工大学教育学考研退出了统考,实行自主命题。它的考试科目包括 ①101思想政治理论 ②201英语一 ③633教育学基础综合。 其中政治和英语是全国统考,专业课633教育学基础综合是自主命题,有指定参考书和大纲。633教育综合的考试范围主要包括教育学、教育管理、中国教育史、外国教育史,凯程教育的老师根据历年的试题和大纲,向参加教育学考研的同学推荐以下书籍: 《教育学》王道俊、郭文安人民教育出版社2009年。 《教育管理学》(第三版)陈孝彬高洪源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年。

《中国教育史》孙培青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9年版。 《简明中国教育史》王炳照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 《外国教育史》张斌贤、王晨副教育科学出版社2008年。 因为教育学考研专业课的分数占300分。所以凯程教育学的启蒙老师强烈建议刚开始备考北京理工大学教育学研究生的同学们从教材开始,而且教育学考研强调的就是基础知识的理解和运用,回到教材中才能达到不仅“知其然“还”知其所以然”的水平。 在这里简单说一下看书的方法和技巧,第一遍的目标是了解,可以快速浏览;第二遍的目标是理解,需要精读,对不理解的内容进行勾画,做标记,可以笔记;第三遍的目标是掌握,需要在第二遍精读的基础上,对不理解的内容各个击破;第四遍的目标是运用,需要将各章节知识点进行前牵后联,完善笔记。

戏剧基础知识简介

戏剧基础知识简介 一、定义及其特征 戏剧是由演员扮演角色,在舞台上当众表演故事情节的一种艺术。戏剧是一种综合的舞台艺术,她借助文学、音乐、舞蹈、美术等艺术手段塑造舞台艺术形象,揭示社会矛盾,反映现实生活。是文学体裁的一种。戏剧离不开戏剧冲突,它表现在人物性格的冲突上,具体表现为一系列的动作。戏剧的基本要素是矛盾冲突,通过具体的舞台形象再现社会的斗争生活,能激起观众强烈的情感反映,达到社会教育的目的。 戏剧是由演员在舞台上表演的艺术,因而它要受舞台的制约,要适合演出的需要。这就决定了它的一些特征: 第一,更典型、更集中地表现社会生活的冲突和斗争。 第二,故事情节发生的时间和地点往往很集中,登场人物也有一定数量的限制。第三,人物性格和故事情节主要是通过登场人物的语言来表现。 第四,故事情节的发展往往分幕分场。 二、几个名词术语 戏剧的几大要素:包括舞台说明、戏剧冲突、人物台词等。 戏剧语言包括台词(即人物语言)和舞台说明。 1、冲突:是矛盾斗争的一种表现形式。主要通过人与人之间的冲突表现先进与落后、进步与保守等的矛盾冲突。戏剧冲突应比生活矛盾更强烈,更典型,更集中,更富于戏剧性。 2、台词:是剧中人物的语言。它是性格化的,是富有动作性的,即人物的语言是同他的行动联系在一起的。台词的表现形式有:对话、独白、旁白(登场人物离开其他人物而向观众说话)、内白(在后台说话)、潜台词(即是言中有言,意中有意,弦外有音。它实际上是语言的多意现象)等等。 3、幕和场:幕,即拉开舞台大幕一次,一幕就是戏剧一个较完整的段落。场,即拉开舞台二道幕一次,它是戏剧中较小的段落。 4、舞台说明:是帮助导演和演员掌握剧情,为演出提示的一些注意之点的有关说明。说明的内容有关于时间、地点、人物、布景的,有关于登场人物的动

戏剧戏曲艺术基础知识讲解学习

戏剧戏曲艺术基础知 识

1.世界上民族戏剧的源流归结主要有三大源流它们是:古希腊戏剧、印度梵剧、中国戏曲。 1. 希腊的三大悲剧家分别是埃斯库罗、索福克勒斯、欧里庇得斯。它们的代表作分别是《普罗米修斯》、《俄狄浦斯》、《美狄亚》。 2. 印度戏剧家首陀罗迦的代表作是《小泥车》,迦梨陀娑的代表作是《沙恭达罗》,跋娑的代表作是《惊梦记》。 3. 戏曲是对宋元南戏、元明杂剧、明清传奇、以及近代京剧、各种地方戏的总称。 4. 中国戏曲的特征可以概括为综合性、程式性、虚拟性、歌舞性。 5. 中国戏曲的起源发生有多种观点,如王国维的古巫古优说,此外还有印度梵剧说、影戏傀儡戏说、原始歌舞说、宗教仪式说等观点。 6. 西汉角抵戏的代表作是《东海黄公》。 7. 汉代司马迁的《史记滑稽列传》里记载了著名的“优孟衣冠”的故事。 8. 魏晋南北朝时期的歌舞戏主要有《代面》(兰陵王)、《踏摇娘》和《拨头》。 9. 唐代参军戏的两个主要角色是参军和苍鹘。 10. 北宋时期,“变文”被“鼓子词”所继承,用以说唱长篇故事。 11. 说唱艺术完全成熟的代表作是金代出现的董解元的说唱诸宫调《西厢记》。 12. 构成戏曲的主要来源是古代歌舞、说唱艺术、滑稽戏。 13. 瓦舍是一个集多种技艺、供艺人卖艺、观众观看的场所。 14. 宋杂剧是在唐代参军戏的基础上,广泛吸收歌舞、多种表演技艺,并将其进一步综合形成的。 15. 金院本是金朝在燕山(今北京)建都时逐渐形成的北方派杂剧。 16. 金院本与宋杂剧的不同点在于金院本中用大曲歌唱的节目很少;在属于艳段的节目形式上更加丰富;还存在着一类称为“院幺”的特有节目。 17. 南戏,又称南曲戏文、南曲、戏文。最初产生于浙江温州(又名永嘉)地区,故又称“温州杂剧”或“永嘉杂剧”。

2018年教育学考研参考书自之主命题院校

2018年教育学考研参考书自之主命题院校

2018年教育学考研参考书自之主命题院 校 本内容凯程崔老师有重要贡献 这里不是研途观景,而是实打实的战斗!站在路的前端,凯程考研愿意成为莘莘学子求学路上的一盏明灯,照亮你前进的道路。这里是精英的孵化地!科学的时间规划、金牌的师资团队和并肩作战的研友,见证着我们为梦想而拼搏的日子。 北京师范大学(740)学术教育学综合考试参考书目 《现代教育论》,黄济、王策三,人民教育出版社2009; 《教育学基础》,全国十二所重点师范大学联合编写,教育科学出版社2008; 《当代教育心理学》,陈琦、刘儒德,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

育出版社。 首都师范大学(774)教育学基础综合参考书目首都师范大学学术型教育学考研从2013年开始退出了统考,实行自主命题。考试科目代码为:774教育学基础综合。考试范围包括:教育学原理、中外教育史、教育心理学、教育研究方法。774教育学基础综合没有大纲,也没有指定参考书,然而教材是备考过程中的最为根本的资料,为帮助同学们备考首师大教育学考研,跨考教育专业老师给大家推荐以下参考书: 教育学原理: 《教育学基础》(第2版)教育科学出版社十二所重点师范合编; 《教育学》人民教育出版社王道俊、郭文安; 教育心理学:

《当代教育心理学》北师大出版社陈琦、刘儒德; 中国教育史: 《中国教育史》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孙培青; 《外国教育史教程》人民教育出版社吴式颖; 教育研究方法: 《教育研究方法导论》安徽教育出版社裴娣娜; 《教育研究导论》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宁虹主编

南开大学(747)学术教育学综合参考书目《现代教育论》,黄济、王策三,人民教育出版社2009; 《教育学基础》,全国十二所重点师范大学联合编写,教育科学出版社2008; 《教育学》,王道俊、郭文安主编;人民教育出版社2009年; 《中国教育史》,孙培青主编,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9年版; 《外国教育史教程》,吴式颖,人民教育出版社2012; 《教育研究方法导论》,裴娣娜,安徽教育出版社1995。 西南大学学术教育学综合考试参考书目

京剧基础知识

京剧基础知识——京剧的行当(2009-01-04 21:29:06) 京剧是我国的国粹,是流行于全国的重要剧种之一。迄今已有200多年的历史。清乾隆五十五年(1790年),原来在南方演出的三庆、四喜、春台、和春4个徽调班社,陆续进京演出,同来自湖北的汉调艺人合作,相互影响,又接受了昆曲、秦腔的部分剧目、曲调和表演方法,并吸收了一些民间曲调,逐渐融合、演变,发展成为京剧。其音乐基本上属于板腔体,唱腔以徽调的二黄和汉调的西瓜为主,所以旧时称之为“皮黄”。另有西皮反调(即“反西皮”)、二簧反调(即“反二黄”)以及南梆子、四平调、吹腔、高拨子、南锣等唱腔。伴奏乐器以京胡为主,二胡、月琴、三弦为辅。有的唱腔及乐曲以唢呐、笛等伴奏。打击乐器有单皮鼓、檀板、大锣、小锣、铙钹、堂鼓、星子等。京剧表演讲究唱、念、做、打并重,常用虚拟动作,重视情景交融,声情并茂。京剧自产生以来,曾有过许多名称,如“乱弹”、“簧调”、“京簧”、“京二簧”、“二簧(二黄)”、“大戏”、“平剧”(北京曾称为北平)、京戏等。京剧传统剧目有上千个,流行的有《将相和》、《群英会》、《空城计》、《贵妃醉酒》、《三岔口》、《拾玉镯》、《打渔杀》等。这类剧目据估计大约有200 余出,例如《宇宙锋》、《玉堂春》、《长坂坡》、《群英会》、《打渔杀家》、《五人义》、《挑华(滑)车》、《打金枝》、《拾玉镯》、《三击掌》、《六月雪》、《四进士》、《搜孤救孤》、《秦香莲》、《打严嵩》、《挡马》、《金玉奴》、《樊江关》、《野猪林》、《八大锤》、《空城计》、《霸王别姬》等,其题材和表现形式是多种多样的,有文戏、武戏、唱功戏、做功戏、对儿戏、群戏、折子戏、本戏等。各种形式的剧目,统称为传统戏。 1927年,北京《顺天时报》举办评选“首届京剧旦角最佳演员”活动,梅兰芳、程砚秋、尚小云、荀慧生当选,被誉为京剧“四大名旦”。 梅兰芳(1894—1961),江苏人,出生于京剧世家,8岁学戏,11岁登台,擅长青衣,兼演刀马旦。在五十多年的舞台实践中,梅兰芳对旦角的唱腔、念白、舞蹈、音乐、服装、化妆等各个方面都有创造发展,形成了独特的艺术风格,世称梅派。他功底深厚,文武兼长;台风优美,扮相极佳;嗓音圆润,唱腔婉转妩媚,创造了为数众多、姿态各异的古代妇女的典型形象。梅派代表作有《宇宙锋》、《贵妃醉酒》、《断桥》、《奇双会》、《霸王别姬》和《穆桂英挂帅》等。梅兰芳曾率京剧团多次赴日本、美国、苏联演出,是把中国戏曲传播到国外、享有国际声誉的戏曲表演艺术家。 程砚秋(1904—1958),北京人,自幼学戏,演青衣,受师于梅兰芳。他在艺术上勇于革新创造,讲究音韵,注重四声,追求“声、情、美、水”的高度结合,并根据自己的嗓音特点,创造出一种幽咽婉转、起伏跌宕、若断若续、节奏多变的唱腔,形成独特的艺术风格,世称“程派”。程砚秋擅长演悲剧,编演过《鸳鸯冢》、《荒山泪》、《青霜剑》、《英台抗婚》、《窦娥冤》等戏,大多表演封建社会妇女的悲惨命运。 尚小云(1900—1976),河北人,幼入科班学艺,14岁时被评为“第一童伶”。初习武生,后改正旦,兼演刀马旦。他功底深厚,嗓音宽亮,唱腔以刚劲著称,世称“尚派”。代表作有《二进宫》、《祭塔》、《昭君出塞》、《梁红玉》等,塑造了一批巾帼英雄和侠女烈妇。 荀慧生(1900—1968),河北人,幼年在河北梆子班学艺,19岁改演京剧,扮演花旦、刀马旦。他功底深厚,能汲取梆子戏旦角艺术之长,熔京剧花旦的表演于一炉,形成独特的艺术风格,世称“荀派”。擅长扮演天真、活泼、温柔一类妇女角色,以演《红娘》、《金玉奴》、《红楼二尤》、《钗头凤》、《荀灌娘》等剧著名。 京剧脸谱,是根据某种性格、性情或某种特殊类型的人物为采用某些色彩的。红色有脸谱表示忠勇士义烈,如关羽、妾维、常遇春;黑色的脸谱表示刚烈、正直、勇猛甚至鲁莽,如包拯、张飞、李逵等;黄色的脸谱表示凶狠残暴,如宇文成都、典韦。蓝色或绿色的脸谱表示一些粗豪暴躁的人物,如窦尔敦、马武等;白色的脸谱一般表示奸臣、坏人,如曹操、赵高等。 老生/《甘露寺》小生/《柳荫记》 "生"分为:"老生"--指成熟的中年男子,以正派人物或帝王将相出现。"小生"--表现的是青年男子。

2016年苏州大学633教育学考研分析

2016年苏州大学教育学考研分析 苏州大学,简称苏大,是国家“211工程”重点建设高校、“2011计划”首批牵头高校,是江苏省属重点综合性大学,教育部“卓越医生教育培养计划”、“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卓越法律人才教育培养计划”试点高校。 苏州大学在江苏省苏州市,也是学生都特别喜欢的一个城市,苏州大学在江苏省的认可度也比较高。下面老师给大家分析一下苏州大学教育学考研各个方面的问题。 1.苏州大学教育学考研招生目录 这个是苏州大学的学硕。图一是在教育学院,图二是在文学院,学硕在各个学院有相应的课程与教学论,在教育学院也有课程与教学论。考试科目是633教育学综合,是自主命题。 苏州大学的专硕在各个学院有学科教学的专硕方向,还有教育管理的方向。大家可以上研究生院查一下招生目录。

2016年苏州大学教育学考研分析 2.苏州大学教育学考研参考书目 311的参考书 教育学专业基础综合涵盖教育学原理,中国教育史,外国教育史,教育心理学、教育科研导论。 《教育学基础》教育科学出版社十二所重点师范合编 《教育学》人民教育出版社王道俊、郭文安 《当代教育心理学》高等教育出版社刘儒德、陈琦 《中国教育史》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孙培青 《外国教育史教程》人民教育出版社吴式颖 《教育研究方法导论》安徽教育出版社裴娣娜 333教育综合参考书: 教育学原理 王道俊、郭文安主编:《教育学》,人民教育出版社2009年 中国教育史 孙培青主编:《中国教育史》,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9年版 外国教育史 张斌贤主编,王晨副主编:《外国教育史》,教育科学出版社2008年 教育心理学 2.陈琦、刘儒德主编:《教育心理学》,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年

中国戏曲基础知识

中国戏曲基础知识 中国戏曲:起源于原始歌舞,是一种历史悠久的综合舞台艺术样式。经过汉、唐到宋、金才形成比较完整的戏曲艺术,它由文学、音乐、舞蹈、美术、武术、杂技以及表演艺术综合而成。中国的戏曲与希腊悲剧和喜剧、印度梵剧并称为世界三大古老的戏剧文化。 艺术特征 1..综合性 2. 程式性 3. 虚拟性 行当 【生】一般指剧中扮演男子的演员。生的名目初见于宋元南戏,泛指剧中男主角。又划分为老生(因多挂髯口(胡须),又名须生。扮演中年或老年男子,多为性格正直刚毅的正面人物,重唱功,用真声,念韵白)、小生(扮演青年男性,不戴胡须)、武生(扮演擅长武艺的青壮年男子,其中分长靠武生——装扮上“扎”靠,戴盔,穿厚底靴子而得名。扮演大将,一般使用长柄武器。短打武生——常用短兵器,表演以动作轻捷矫健,跌扑翻打的勇猛炽烈见长。)等分支,表演上各有特点。 【旦】女性统称为"旦"。近代戏曲旦角根据所扮演人物年龄、性格、身份的不同,大致划分为正旦(重唱功,多用韵白。因常穿青素褶子,故又名“青衣”)、花旦(多扮演性格明快或活泼放荡的青年女性。表演常带喜剧色彩,重做功和念白)、武旦、老旦、彩旦(又叫“丑旦”、“丑婆子”,扮演滑稽或奸刁的女性人物,实属女丑,如常由男演员扮演的媒婆角色。有的剧种称“摇旦”)等专行,表演上各有特点。 【净】俗称花脸。以面部化妆运用各种色彩和图案勾勒脸谱为突出标志,扮演性格、气质、相貌上有特异之点的男性角色。主要有大花脸(也叫正净、大面。扮演剧中地位较高,举止稳重的人物,多为朝廷重臣。)二花脸(又称副净、架子花脸、二面。大都扮演勇猛豪爽的正面人物。一些勾白脸的奸臣,也属二花脸范围。)武二花、油花脸。 【丑】多出演滑稽角色、喜剧角色。由于面部化妆用白粉在鼻梁眼窝间勾画小块脸谱,又叫小花脸。与净的花脸相并提,称“三花脸”。 四种艺术手段唱、念、做、打 “唱”指演唱,注重字与声、声与情之间的关系。唱出曲情,以情动人,才是演唱艺术最高的审美标准。 “念”指具有音乐性的念白,主要是韵白、散白(如京剧的京白(近似普通话)、昆曲的苏白、其他剧种的方言白)。 “做”做功泛指表演技巧,一般又特指舞蹈化的形体动作,是戏曲有别于其他表演艺术的主要标志之一。 “打”指武打和翻跌的技艺。一般分为把子功和毯子功两大类。凡用古代刀枪剑戟等兵器(习称“刀枪把子”)对打或独舞的,称把子功。在毯子上翻滚跌扑的技艺,称毯子功。 五种技术方法手眼身法步 手指各种手势动作。眼指各种眼神表情。身指各种身段工架。步指各种形式的台步。法总指上述几种表演技术的规程和法则。 唱做念打四种表演要素与手眼身法步五种技法合称为“四功五法”,是戏曲演员的基本艺术修养。 戏剧的脸谱 一般来说,“生"、“旦”的化妆,是略施脂粉以达到芙化的效果,这种化妆称为“俊扮"。脸谱化妆,主要是用于“净"、“丑”行当的各种人物,以夸张强烈的色彩和变幻无穷的线条来改变演员的本来面目。

教育学基础

第一章教育学与教育 1、教育的含义 广义的教育是指有目的、有意识地以影响人的身心发展为直接和首要目标的社会活动。 狭义的教育主要是是指学校教育,是教育者根据一定的社会要求以及受教育者的身心发展规律,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的对受教育者的身心施加影响,期望受教育者发生预期变化的活动。 2、教育的基本要素 教育者(教育者是教的主体);受教育者;教育影响 3、教育的基本形式 1)家庭教育是指在家庭生活中由父母和其他年长者对新生一代或者其他家庭成员所进行 的教育。 特点: (1)启蒙性与长期性 (2)全面性与渗透性 (3)针对性和权威性。 2)学校教育是社会教育和家庭教育之后的教育发展的最高形态。 特点: (1)职能的专门性 (2)组织的严密性 (3)内容的系统性 3)社会教育是指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之外的社区文化团体和组织对社会成员所进行的教 育。 特点: (1)对象的开放性 (2)内容的多样性 (3)媒介的多元化 4、教育的起源和历史演进 (一)教育的起源 1)教育的神话起源说 2)教育的生物起源说 3)教育的心理起源说(孟禄) 4)教育的劳动起源说 (二)教育的历史演进 1)原始形态的教育 ①教育的目的在于培养合格的氏族成员; ②教育与生产、生活密切结合; ③教育的手段以言传身教为主。 2)古代形态的教育 ①学校教育是教育的主要形式; ②教育具有鲜明的阶级性与等级性: ③教育与生产劳动分离。 3)现代形态的教育 教育的公共性、生产性、普及性、法制化

4)当代形态的教育 教育的终身化、全民化、民主化、多元化 5、当代主要教育理念 1)教育理念的含义:所谓教育理念,就是人们在理性思考和亲身体验基础上形成的关于教育事物本身及其价值和价值实现途径的根本性判断与看法,是教育主体在教育教学实践及教育思维活动中形成的对“教育应然”的理性认识和主观要求。 2)教育理念的作用:反思与概括、导向与激励、创新作用 3)主要教育理念: (每个理念的含义、特征,可能考填空、名词解释) ①终身教育:指人们在一生中受到各种培养的总和,它始于人的生命之初,终于人的生命之末,包括人发展的各个阶段及各个方面的教育活动。(保罗朗格朗提出) 特点:终身性、整合性、民主性、灵活性 ②全民教育:指人人都要受到教育,满足所有人的基本学习需求,从普及初等教育、扫除成人文盲等方面进行教育改革,以消除教育上的不平等。(最早可追溯到1948年联合国大会颁布的《世界人权宣言》;泰国的“世界全民教育大会”提出了“全民教育”的新概念) 特点:差别平等、普及化 ③素质教育:指根据人和社会发展的实际需求,以全面提高全体学生的基本素质为根本目的,以尊重学生的主动地位和主体精神,培养学生的健全个性,促使学生身心各种因素生动活泼的发展为根本特征的教育。 特点: 全体性(:是素质教育最本质的规定和最根本的要求); 全面性; 基础性; 发展性; 主体性(真正的教育是形成自我教育,而自我教育能力的直接动力是每个人主观能动性的发挥) ④创新教育:就是以培养人的创新精神和创新意识、创新思维和创新人格、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为基本价值取向,以培养创新人才为主要目标的教育。 特点:超越性、全面性、主体性、实践性 ⑤全纳教育:以人权观来批判现行的普通学校与特殊学校向隔离的状况,重申人所具有的受教育的基本权利,反对任何学生被排斥在教学过程中以及学校生活之外,提倡普通学校要给有特殊教育需求的学生提供学习机会,平等地对待每一个学生,关注每一个学生的发展,满足他们的不同需求。(起源于特殊教育,但其内容远远超出特殊教育的范畴,“世界特殊需要教育大会”,“全纳教育”首次被正式提出) 特点:平等性、合作性、差异性、持续性 6、教育学的发展历程(了解) 从词源上看,教育学一词是从希腊语“教仆”派生而来的。 1)国外教育学的发展 苏格拉底的“产婆术”被视为西方启发式教学法的渊源;柏拉图主张国家控制教育;昆体良《论演说家的教育》西方第一部系统的教学方法著作;弗兰西斯·培根《论科学的价值和发展》首次把教育学视为一门独立的科学,最先提出教育学的概念。夸美纽斯《大教学论》论证了班级授课制度,被认为是西方近代最早的系统完备的教育学专著,标志着独立教育学的问世;赫尔巴赫《普通教育学》被公认为是现代教育学第一本著作,他被称为“科学教育学的奠基人”。

中西方戏剧知识整理

中西方戏剧知识整理 一、世界戏剧历史 1、西方戏剧诞生 西方戏剧的曙光,普遍认为是古希腊悲剧,而古希腊悲剧则是源于古希腊城邦的狄俄尼索斯(Dionysus)的崇拜仪式。在祭典中,人们扮演狄俄尼索斯,唱“戴神颂”,跳“羊人舞”(羊是代表蒂厄尼索斯的动物)。古希腊悲剧都是诗剧,严谨古雅、庄重大气。表演时有歌队伴唱,史实表明歌队先于演员存在。关于这个起源,也可以参考德国哲学家尼采的早期哲学著作《悲剧的诞生》。 2、中国戏剧诞生 就西方的定义来说,中国没有“话剧”的传统。不过一般在讨论中国戏剧时,若不以严格的定义划分,中国古代的戏曲应归入戏剧的大类。 中国戏曲的根源在可以追溯到先秦到汉代的巫祇仪式,但是宋代南戏的发展才有了完备的戏剧文本创作,现存最早的中国古代戏剧剧本是南宋时的《张协状元》。元代时以大都、平阳和杭州为中心,元杂剧大放异彩。后世形成了诸多戏曲形式,也就是各剧种。明代的昆曲经过发展,首先得到士族大夫的追捧和喜爱,他们大量创造剧本,不断修改曲谱,同时修正昆曲的戏剧理论,并使得传奇剧本成为一种新的主流文学形式。随后昆曲又得到晚明和清代宫廷皇室的喜爱,成为贵族生活的一部分,成为获得官方肯定的戏剧艺术,故称“雅”;而以各地方言为基础的地方戏,广受民间喜爱,则称“花”。于是在清代形成了“花雅之争”,实际上是戏曲共同繁荣的局面。这丰富了戏曲艺术的门类,也形成了各自的艺术特色。 台湾的戏剧研究学者曾永义提出一套说法,认为在讨论中国戏剧起源时,应该要区分“大戏”与“小戏”,大戏是成熟的戏曲,而小戏则是戏剧的雏型。大戏是在到了金元杂剧之后才发展完成,而之前的宋杂剧、唐代的代面、踏摇娘、钵头、参军戏、樊哙排君难等,都可列入小戏的行列,而中国在非常早之前,就有小戏。 中国在与近代西方有文化接触前,没有西方意义上的“戏剧”(主要指话剧)传统。中国传统的戏剧为一种有剧情的,“以歌舞演故事”的,综合音乐、歌唱、舞蹈、武术和杂技等的综合艺术形式,也就是戏曲曲艺。 3、中国戏曲发展 先秦时期→汉魏时期→唐宋金时期→元朝→元末明清时期→近代 元代兴盛 元杂剧剧本的主要组成部分包括1曲词2宾白3科范4宫调 1曲词:配曲的唱词。 2宾白:指古代戏曲中的道白。 3科范:指戏曲程式动作。 4宫调:乐曲曲调。 中国戏剧在元代兴盛,形成了一个艺术上的高峰。原因何在呢? 首先,从宋杂剧到金院本,再到元杂剧的诞生,遵循了艺术的内在发展规律。经过长期的艺术积累,终于形成了具有中华民族特色的,以唱、念、做、打的综合性为特征的戏剧表演形式。其中,散曲对杂剧结构的最后定型起了重要作用。就音乐而言,元杂剧每一宫调中选用的曲牌比之诸宫调要丰富得多,可以充分地表演一段情节,符合戏剧冲突从形成到发展、到高潮、再到解决的结构。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