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师大_中国历史与文化课程_思考题参考答案

北师大_中国历史与文化课程_思考题参考答案
北师大_中国历史与文化课程_思考题参考答案

出处:https://www.360docs.net/doc/9e2560175.html,/webapps/portal/frameset.jsp?tab_id=_2_1&url=/bin/common/course.pl?course_id%3D_3052_1 1、中国历史的发展有哪些特点?

中国历史在漫长的发展过程中形成了自己的特点,可以概括为以下几点:悠久性。有五千年的文明史

连贯性。中华文明不曾间断过

丰富性。我国历史的内涵异常丰富

统一性。大一统是发展的主流

先进性。在很长一段时间内领先于世界

稳定性。封建社会持续的时间特别长

2、如何看待当前学术界对中国历史的分期?

历史分期是关系我国历史学发展的重大课题,长期关于这个问题的争论积淀了丰富的成果,最近的讨论有一些值得思考的地方:

(1)传统观点把夏朝作为我国国家的起点,考古发掘表明在此之前还有一个“复杂社会”的存在

(2)春秋时期是一个过渡阶段,但怎么分期值得再认识

(3)夏商周三代和秦汉至清属于不同的社会发展阶段,问题是他们之间的合适分界点在哪里

(4)我国到底存不存在奴隶社会

1

3、20世纪档案史料的四大发现是什么其作用如何?

四大档案史料分别是:甲骨文、汉晋简牍、敦煌文书、明清大库档案

四大资料的发现不仅影响了史学的发展,对整个社会科学的发展亦是居功至伟,从大处可概括为以下几个方面:

(1)对近代历史科学的影响

(2)对近代科学体系的影响

(3)对一批史学大家的影响

4、如何看待唐宋历史在中国古代史上的地位?

唐宋历史是中国古代历史发展的一个高峰,也是中国历史发展的一个转折点。日本学者内藤湖南提出的“唐宋变革论”已成学界共识。

这个问题,可以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来组织自己的答案:

政治上,皇权的加强以及中国政治中心的转移。历经唐末五代藩镇混乱后建立起来的宋朝,十分注重加强中央集权。从此以后,中国历史上的中央集权体制逐渐达到登峰造极的地步;唐宋开始,中国的政治中心开始远离关中,逐渐向东转移。

经济上,税制的变化和经济重心南移的完成。两税法的实行,开始了中国税制由税丁到税地的变化;中国历史上经济重心到南宋时基本完成。

社会关系上,士族的衰落与庶族的兴起。

5、中国历史上民族融合的高潮分别发生在什么时候?

民族融合指民族间的自然融合,它是民族间经济、文化以及生活习惯密切联系的结果。这是中国历史上的进步现象,对于多民族国家由分裂走向统一和中华民族的发展均有促进作用。

中国历史上的民族融合高潮主要有四次:第一,春秋战国之际,华夏族与周边各少数民族接触频繁,促进了民族融合;第二,魏晋南北朝时期各族政权分立,随着北魏统一黄河流域,出现了各民族大融合的局面;第三,五代宋元时期,中原王朝与周边少数民族战争频繁,但这却客观上促进了各民族之间的融合,尤其是元朝统一中国之后,又一次出现了民族大融合的高潮。第四次,清代。清代作为少数民族建立起来的王朝,在其统治时期,各民族的融合、民族交往的高潮,清代时我国统一多民族国家巩固的一个重要时期。

6、明清之际中国古代社会发生的变化有哪些?

第一,农村封建生产关系发生演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地主经济的多元化倾向与经营地主的出现;农民经济的商品化倾向与佃户、雇农身份的提高;租佃经济的发展与地租形态的演变。

第二,资本主义萌芽的产生和缓慢发展。尽管封建制度对资本主义萌芽的发展有着诸多限制,但是资本主义萌芽作为一种新事物还是在中国封建社会的母体之内孕育并有所发展,与之相对应的便是市民社会的兴起并登上历史舞台。

第三,对外关系上,中国逐渐丧失主动地位,开始出现了反对外国侵略势力的斗争。

2

7、讨论一个自己熟悉的历史人物。

大家可就某一自己喜欢或者熟悉的历史人物,用自己的观点对他进行一下点评。可以从他的生平、功过,以及他在中国古代历史上的地位等方面进行自己的评说。

比如说武则天。武则天作为中国古代历史上唯一的一位女皇,其功过是非历来是人们争议的焦点。有的人说她功大于过,又有的人说她为政残忍,心狠手辣。甚至她墓前的那块无字碑也成为人们讨论的话题之一。你怎么看待武则天的为人与为政,怎么看待她在唐朝历史乃至中国古代史上的地位和作用呢?大家可以畅所欲言,各抒己见。

8、中国历史上的中外交流述论

本题分为论与述两个部分。述的部分既可通贯地叙述,也可选取某段历史展开,只要史实正确即可。论的部分需要注意以下几点:

(1)对外交流对中国的双重意义

(2)中国文化对世界做出了杰出的贡献

(3)对外交流的形式是多样的有时甚至是暴力的

(4)中国的对外交流在不同时段显示出不同的特点

(5)为什么我国在明清时闭关自守,有什么影响

9、学习中国古代历史文化的基本史料与出土文献

中国史料浩如烟海,不能尽述。基本史料主要有以下几类:正史、编年史、纪事本末体史书、政书

出土文献的范围还在争论中,这里只选取公认的几种重要史料:先秦有甲骨文、金文;秦汉有简牍、帛书、画像砖;魏晋隋唐有敦煌-吐鲁番文书、石刻碑版;宋元有黑水城文书、西夏文字。

正史和出土文献可以相印证,一起为历史学发展服务。

10、中国历史上的社会变化述论

中国历史在其发展过程中经历了许多变化,政治、经济、文化、社会各方面都存在影响深远的变化,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情况选择作答。但中国历来重视政治史,而且社会形态也最能反映时代的变迁,这里以春秋战国为例,说明问题。春秋战国时代,中国社会在诸多方面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

(1)由分封制到郡县制

(2)井田制的破坏

(3)由宗法贵族到军功贵族

(4)新阶层的兴起

(5)思想界的激烈争论

3

《中国古代文学史(四)》练习题

《中国古代文学史(四)》练习题一 一、知识填空 1.王禹偁是宋初文学创作成绩最为突出的人物,其自编文集名(《》)。2.宋初影响最大的文学流派是西昆体,代表人物为:()、()和刘筠。 3.欧阳修字永叔,号(),晚年又号()。 4.“唐宋八大家”中的宋代六家是:欧阳修、王安石、曾巩、()、()、()。 5.李清照,号(),其词被称为()。 6.中兴四大诗人是指:()、()、范成大、尤袤。7.元好问字裕之,号(),编有金代历史文化文献总集(《》)。 8.马致远号东篱,被称为“曲状元”。现存杂剧七种,以历史剧(《》)为代表。 9.王实甫(《》)的基本故事情节本于董解元的《西厢记诸宫调》,但多有发展。体制长达五本二十一折。 10.王国维的《宋元戏曲考》认为()的杂剧成就“当为元人第一”。11.宋初最早起来反对五代体,并以恢复韩愈、柳宗元古文传统为己任的人是()。 12.()被称为“梅妻鹤子”,他的代表作是(《》)。13.西昆体诗人师法的对象是晚唐的()。 14.苏轼字(),号(),眉山(今四川眉山)人。15.陈师道的诗歌被称为(“”),与黄庭坚的(“”)并称,是典型的宋诗。 16.辛弃疾字(),号(),山东历城(今山东济南)人。 17.元好问28岁时作的(《》),是唐宋以来最系统、最全面的一组论诗绝句。 18.白朴的《墙头马上》的主人公是()和()的故事 19.王实甫现存杂剧三种:(《》)、(《》)、(《》)。 20.《窦娥冤》全名(《》),是元杂剧中最著名的悲剧。 21.()、()父子当时称“大小晏”或称“二晏”。 22.苏轼与其父()、其弟()合称“三苏”。 23.秦观其词集名()。 24.张炎有词集()八卷及论集《词源》二卷行世。 25.曾巩,字子固,著作今传()50卷。 26.诸宫调:产生于(),主要流行于宋金时期。是一种有说有唱而以()为主的文艺样式。 27.关汉卿一生创作杂剧六十多种,现存的有()、()、()等十三种。

《中国古代文学史》练习题及答案完整

《中国古代文学史》练习题及答案 先秦文学 一、填空 1、中国最初的诗歌是和-------结合在一起的 2、约在以后,诗歌从乐舞中逐步发化独立出来。 3、《弹歌》是一首----------言诗。 4、《蜡辞》大约是一首---------事祭歌。 5、先秦时期----------不分,文化呈现一种综合的形态。 6、上古巫史不分,商周之际,--------------官从原始宗教中脱离出来,成为新兴文化的代表。 7、西周时期,文化为-----------所垄断,春秋战国之际,兴起了一个---------的阶层,成为文化创造的主要的承担者。 8、先秦文学作者身份发生了由巫到史,到------,再到------的演变。 9、夏商文化以--------文化最有代表性。 10、自西周开始,----------文化成了主流文化。 11、在所有的古代文献中,以----------最有神话学价值。 12、中国古代创世神话以----------故事最为著名。 13、女娲的神话主要应是产生于----------社会。 14、神话形象经历了从动物形、----------形到---------这么一个发展过程。 15、雅颂多为---------时期的作品。 16、国风多为---------时期的作品。 17、雅颂多为---------句,较少杂言。 18、《诗经》的句式以---------言为主。 19、《诗经》常见的押韵方式是---------------押韵。 20 、雅颂多出自----------------之手。 21、周族史诗有《生民》、《公刘》、《绵》、-------------、-------------。 22 、------------、--------------是我国记言叙事文之祖。 23 、《尚书》分-------、---------、-------、--------四部分,其中---------、------------。 24、《左传》的体例是---------史。 25 、 ---------确为先秦“叙事之最”,标志着我国叙事散文的成熟。 26 、-----------------最擅长写战争。

精品课程网站需求分析报告

精品课程网站需求分析报告 课程名称_____软件工程______ 学生学院_____计算机学院_______ 专业班级____计算机科学与技术8班___ 学号_____3111006057______ 学生姓名________卓悦__________ 指导教师________ __________ 2014 年5 月28 日 1

2

目录 1导言 (5) 1.1目的 (5) 1.2任务 (5) 1.3参考资料 (5) 2系统定义 (5) 2.1项目背景 (5) 2.2项目目标 (6) 2.3项目系统结构 (6) 3应用环境 (6) 3.1网络环境 (7) 3.2硬件环境 (7) 3.3软件环境 (8) 4功能规格 (8) 4.1角色的定义 (8) 4.1.1普通用户 (8) 4.1.2管理人员 (8) 4.1.3数据库 (8) 4.2系统主USE CASE图 (9) 4.3客户端系统 (9) 4.3.1个人信息管理 (11) 4.3.2课件信息查询 (11) 4.3.3公告信息查询 (11) 4.4管理端系统 (11) 4.4.1管理员信息管理 (12) 4.4.2课件资源管理 (13) 4.4.3用户管理 (13) 3

4.4.4公告信息管理 (13) 5性能需求 (14) 5.1磁盘容量要求 (14) 5.2安全性要求 (14) 5.3适应性要求 (14) 6产品提交 (14) 7实现约束 (15) 4

1导言 1.1目的 该文档是关于用户对于精品课程网站的功能和性能的要求,重点描述了精品课程网站的设计需求,将作为对该工具在概要设计阶段的设计。 本文档的预期读者是: ●设计人员 ●开发人员 ●测试人员 ●项目管理员 ●目标用户 1.2任务 本文档解决的是系统必须完成哪些工作的问题,对目标系统提出具体、完整、准确的的要求。在这里,主要是通过建模的方式来描述用户的需求,准确理解客户的。要求,为用户,客户等不同参与方提供一个交流的通道。 1.3参考资料 [1] 《UML》 V1.1 [2] 《需求规格报告格式标准》 V1.1 2系统定义 2.1项目背景 为实现让广大师生能够在课堂外也能随时掌握学校的课程信息和获取实时的课程资源,特有此目的我们准备开发精品课程网站。系统能够实现基于校园网络环境下的资源管理,以便有效地管理用户们上传的资源,构建适合的课程资源库。系统采用B/S结构,用户通过浏览器向服务器发出请求,服务器对浏览器的请求进行处理,将用户所需信息返回到浏览器5

中国古代文学史习题

第三编魏晋南北朝文学 一、单项选择题 1 、 " 老骥伏枥,志在千里 " 出自曹操的() ① 《短歌行》② 《篱里行》③ 《步出厦门行》④ 《苦寒行》 2 、《让县自明本志令》的作者是() ① 曹丕② 曹操③ 曹植④ 孔融 3 、 " 丈夫志四海,万里犹比邻 " 出自曹植的() ① 《白马篇》② 《赠白马王彪》③ 《野山黄雀行》④ 《美女篇》 4 、魏晋时期擅写四言诗的除了曹操外还有() ① 曹丕② 王粲③ 嵇康④ 左思 5 、陶渊明诗歌中继承了阮籍、左思传统的是() ① 田园诗② 山水诗③ 咏怀、咏史诗④ 咏物诗 6 、祢衡咏物赋代表作是() ① 《蝉赋》② 《鹦鹉赋》③ 《舞鹤赋》④ 《洞箫赋》 7 、《思旧赋》的作者是() ① 向秀② 谢庄③ 曹植④ 阮籍 8 、《三都赋》的作者是() ① 班固② 左思③ 张衡④ 扬雄 9 、《芜城赋》的抒情性极强,寄寓了() ① 对故乡的思恋② 对历史兴衰变化的感慨③ 对广陵城的喜爱④ 对友人的怀念 10 、《北山移文》的作者是() ① 孔稚珪② 鲍照③ 丘迟④ 郭璞 11 、《兰亭集序》的作者是() ① 王羲之② 陶宏景③ 嵇康④ 丘迟 12 、《搜神记》中见义勇为、自我牺牲的山中客形象见于() ① 《韩凭夫妇》② 《干将莫邪》③ 《宋定伯捉鬼》④ 《李寄斩蛇》 13 、《石崇每要客燕集》表现了() ① 石崇盛情待友② 石崇的吝啬③ 石崇的奢侈和残忍 ④ 石崇的礼让 14 、《画王弃市》选自() ① 《西京杂记》② 《世说新语》③ 《笑林》④ 《博物志》 15 、《韩凭夫妇》在艺术上成功地运用了() ① 细节描写② 景物描写③ 神话故事④ 寓言故事 16 、南朝时以 " 九品论人,七略裁士 " 品评诗人的诗论家是() ① 曹丕② 钟嵘③ 刘勰④ 陆机 17 、突破传统的 " 诗言志 " 说,提出 " 诗缘情 " 的是() ① 钟嵘② 曹丕③ 陆机④ 刘勰 18 、《文心雕龙》论述文学作品内容和形式关系的是() ① 《神思》篇② 《情采》篇③ 《时序》篇④ 《知音》篇 三、填空题 1 、建安时期以()和()为代表的许多优秀诗人,一方面学习汉乐府,描写社会动乱和人民疾苦;一方面歌唱自己的理想和抱负,形成一种悲凉慷慨、刚健有方的风格,后人称之为()或()。 2 、魏晋南北朝时期,继承建安文学传统的作家有魏末的()、()、西晋的()和刘宋的

精品课程资源共享

精品课程资源共享 天空教室高层论坛(https://www.360docs.net/doc/9e2560175.html,) 一、精品课程应该如何共享? 现有的精品课程共享模式存在的问题:评奖可以获得荣誉、地位、经费;共享缺无明显利处: 1、学校:无法解决开课数量不足的问题 2、教师:无法从共享中获得经济收益或者社会声誉 3、学生:无法获得学分 精品课程中的学生模型:发自内心热爱学习的学生 视频共享的误区:谁需要视频?应该由谁来管理视频? 二、精品课程的共享如何突破? 国家精品课程资源中心指出了一条阳光大道:精品课程公共学习体系。只有把精品课程转变为一门可以选修的课程,这样的共享才有价值。如何实现网络选修? 三、传统跨校选课模式的不足 以学校-学校为轴心,跨校学分互认,跨校选课。学校对学校的多对多模式:解决选课、学分、费用问题。缺乏教师和第三方服务机构: 教师才是教学的主体,如果教师从跨校选课中无法收益,这种学习模式将很难长久;跨校学分互认增加了普通院校与重点院校的合作难度;难以接受把课程放置在别的学校服务器上;N-N合作模式极端复杂,交易成本太高。 四、新模式:跨校授课 外校教师受学校邀请,跨校为另一所学校的学生授课,称之为:跨校授课模式。改变跨校主体,由学生跨校变为教师跨校,上的是本校的课程。学生在本校选课系统中选课。外校教师通过网络授课,并通过第三方机构支付授课费用。由第三方机

构而不是学校来承担协调工作与费用问题。由第三方平台来提供网络课程的托管与运行。第三方平台应该与教师在本校日常教学所用平台一致,可以无缝迁移课程,实现“教师资源的自由流动”。 五、精品课程能否成为跨校选课的推动者? 精品课程能否成为跨校选课的推动者可能比较小,因为精品课程负责人事情太多,经费太多。但《百家讲坛》带来了启发:应该是平台捧出明星教师,明星教师带热平台;关键不在于名气,而在于用心,共享与评优其实是两套体系。 六、跨校授课的利益分析 全国现有2400万大学生,如果每位大学生在校期间必选一门外校教师的课程,按2个学分计算,每个学分向授课教师支付50元讲课费用: 2400万*2*10=24亿 学生在校学习年限按平均3.5年计算,每年的总额是:6.8亿 第三方服务平台抽取20%:1.37亿元,教师可以获得5.43亿元的授课费用,远远超过国家精品课程项目的总投入,共享热情会得到最大激发。 七:精品课程总投入分析 精品课程带动全国各级投入在10-20亿的规模: 1、国家级:4000门,4亿。 2、省级:江苏省超过1000门,全国总计:1-3万门,每门1万,预计最少在1亿-3亿之间。 3、校级:600所学校参与国家级评审,每所学校100门计算:6万门,每门1万元,最少在6亿。 八、精品课程的现状 精品课程网站开发已经走入一个误区,过于强调界面个性化,忽视网站的实际功能,忽视网站的可维护性与可持续性,精品课程的申报评审标准中完全没有一条设计到界面与外观的指标。

中国古代文学史思考题

简述《诗经》创作和结集成书的年代、“风、雅、颂”的分类原则。 创作时期大约是周初到春秋中叶五百多年间,大约在公元前六世纪结集成书。分类原则是音乐角度,风即音乐曲调,国风是各地区的乐调,“雅”即正,雅是朝廷正乐,西周王幾的乐调。颂是宗庙祭祀之乐许多都是舞曲,音乐可能比较舒缓。以具体作品为例,说明“赋、比、兴”的含义与特征。 赋就是铺陈直叙,即诗人把思想情感及其有关的事物平铺直叙地表达出来,能够很好地叙述事物抒写感情。如《七月》叙述农夫在一年十二个月中的生活,就是用赋法。比就是比方,以彼物比此物,诗人有本事或情感,借一个事物来做比喻。如《卫风硕人》用了一连串的比来描写庄姜之美“手如柔荑,肤如凝脂,领如蝤蛴,齿如瓠犀,螓首蛾眉。”形容女孩子双手白嫩如春荑,肤如凝脂细又腻;脖颈粉白如蝤蛴,齿如瓜子白又齐,额头方正蛾眉细,就用了比喻的方法,生动表现了女孩子的美貌。兴则是触物兴词,客观事物触发了诗人的情感,引起诗人歌唱。如《关雎》“关关雎鸠,在河之洲”先写在水边的鸠鸟,然后自然引出了男女之情。比兴都是为表达本事和抒发情感服务的。 《诗经》面向现实、关注现实的精神表现在哪几个方面? 1)《诗经》直面现实的现实主义生活写实:《诗经》内容广泛,深刻反映了殷周时期,尤其是西周初期至春秋中叶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内容涵盖当时的政治、经济、军事、文化以及世态人情、民俗风习。祭祀诗和周族史诗歌颂祭祀祖先,叙述部族发生的历史,赞颂先王的德业;农事诗,周初统治着极为重视农业生产,《七月》叙述了农夫一年艰苦的劳动过程和生活情况;宴飨诗,反映了上层社会中君臣亲朋欢聚宴席的欢乐场景,是周初社会繁荣和谐融洽的反应。如《鹿鸣》就是天子宴群臣嘉宾之诗;怨刺诗,反映了西周末年政治黑暗腐朽,社会弊病丛生及民不聊生的社会现实,如《伐檀》;战争徭役诗,一类从正面描写,表现了强烈的自豪感和乐观精神,如大雅中的《汉江》另一类则表现出对战争的厌倦和对和平的向往,如小雅的《采薇》;婚姻爱情诗,有热情奔放的情歌,深沉执着的爱恋,和谐美好的欢哥,痛苦哀伤的悲歌2)《诗经》直面现实的现实主义情感抒发:与其他民族不同,中国民族史诗相对不发达,但抒情诗却得到高度发展,这起因于诗言志的民族传统观念和直面现实的人生态度--使每一个普通人都把自己的情感投射于他们对现实的观察和对发生在他们周围平凡的生活事件的善恶判断;他们直面现实的抒情诗创作态度,不但描述了周代社会丰富多彩的生活,揭示了生活的本质,而且还通过自己的情感表现展示了周民族的生活旨趣审美观念以及文化品格与才具,告诉人们应该怎样去生活。 4.《诗经》的艺术特色表现在哪些方面?请举例加以分析。 1)赋、比、兴的手法 赋就是铺陈直叙,叙事描写、议论抒情都在其内,是《诗经》最基本、最常用的表现手法。如《豳风·七月》即以直接叙述农夫们的衣食住行和描写四季的变化来加以表现的。比就是比喻,也是《诗经》常用的表现手法。如《魏风·硕鼠》、《邶风·新台》是以整体形象作比,但多数篇章是具体的比喻。《卫风·硕人》以一系列比喻描写形容庄姜的美貌。兴就是托物起兴,是诗歌开头、管路敷设技术通过管线敷设技术不仅可以解决吊顶层配置不规范高中资料试卷问题,而且可保障各类管路习题到位。在管路敷设过程中,要加强看护关于管路高中资料试卷连接管口处理高中资料试卷弯扁度固定盒位置保护层防腐跨接地线弯曲半径标高等,要求技术交底。管线敷设技术中包含线槽、管架等多项方式,为解决高中语文电气课件中管壁薄、接口不严等问题,合理利用管线敷设技术。线缆敷设原则:在分线盒处,当不同电压回路交叉时,应采用金属隔板进行隔开处理;同一线槽内,强电回路须同时切断习题电源,线缆敷设完毕,要进行检查和检测处理。、电气课件中调试对全部高中资料试卷电气设备,在安装过程中以及安装结束后进行高中资料试卷调整试验;通电检查所有设备高中资料试卷相互作用与相互关系,根据生产工艺高中资料试卷要求,对电气设备进行空载与带负荷下高中资料试卷调控试验;对设备进行调整使其在正常工况下与过度工作下都可以正常工作;对于继电保护进行整核对定值,审核与校对图纸,编写复杂设备与装置高中资料试卷调试方案,编写重要设备高中资料试卷试验方案以及系统启动方案;对整套启动过程中高中资料试卷电气设备进行调试工作并且进行过关运行高中资料试卷技术指导。对于调试过程中高中资料试卷技术问题,作为调试人员,需要在事前掌握图纸资料、设备制造厂家出具高中资料试卷试验报告与相关技术资料,并且了解现场设备高中资料试卷布置情况与有关高中资料试卷电气系统接线等情况,然后根据规范与规程规定,制定设备调试高中资料试卷方案。 、电气设备调试高中资料试卷技术电力保护装置调试技术,电力保护高中资料试卷配置技术是指机组在进行继电保护高中资料试卷总体配置时,需要在最大限度内来确保机组高中资料试卷安全,并且尽可能地缩小故障高中资料试卷破坏范围,或者对某些异常高中资料试卷工况进行自动处理,尤其要避免错误高中资料试卷保护装置动作,并且拒绝动作,来避免不必要高中资料试卷突然停机。因此,电力高中资料试卷保护装置调试技术,要求电力保护装置做到准确灵活。对于差动保护装置高中资料试卷调试技术是指发电机一变压器组在发生内部故障时,需要进行外部电源高中资料试卷切除从而采用高中资料试卷主要保护装置。

专升本《中国古代文学史》复习题282道选择题(含答案)

《中国古代文学史》复习题 1.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是()。 A.《山海经》 B.《乐府诗集》 C.《楚辞》 D.《诗经》 2.《诗经》被称为“经”是在()。 A.先秦 B.秦代 C.汉代 D.南北朝 3.《诗经》全书共有()。 A.100篇B.105篇 C.300篇D.305篇 4.最早提出“孔子删诗说”的是()。 A.孟子B.荀子C.司马迁D.班固 5.《诗经》在当时被划分为“风、雅、颂”,其划分的主要标准是()。 A.地域B.社会作用C.音乐D.内容 6.《诗经》用作宗庙祭祀舞曲的是()。 A.国风B.小雅C.大雅D.颂 7.“风、雅、颂”是《诗经》的()。 A.分类B.表现手法C.思想内容 D.特征 8.汉代“四家诗”指()。 A.齐鲁郑毛 B.齐鲁韩毛C.齐郑韩毛 D.齐鲁韩郑 9.我们今天所看到的通行的《诗经》属于()。 A.齐诗B.鲁诗C.韩诗D.毛诗 10.《诗经》最基本的句式是()。 A.四言B.五言C.杂言 D.七言 11.《诗经》中写男青年对河边采集荇菜的一位女子的相思,想象着和她相爱的诗篇是()。 A.《召南·摽有梅》B.《郑风·褰裳》C.《周南·关睢》D.《邶风·静女》 12.《诗经》中描绘了一个美丽清泠、朦胧迷茫的抒情境界,刻画诗人徘徊追思的形象,借助景物和意象含蓄委婉地表达相思和追怀之情的诗篇是()。 A.《邶风·静女》B.《周南·关睢》C.《陈风·月出》D.《秦风·蒹葭》 13.《七月》是一首()。A.表现周人政治生活的诗歌B.农事诗C.反映婚姻问题的诗歌 D.反映上层社会生活的诗歌 14.汉代儒学家中为“毛诗”作笺的是()。 A.毛苌 B.毛亨 C.郑玄D.班固 15.《论语》是一部()。 A.纪传体史书 B.长篇论文C.杂记 D.语录体著作 16.道家学派开创者是()。 A.孔子B.孟子C.老子D.庄子 17.《庄子》今存()。 A.2O篇 B.30篇C.33篇 D.52篇 18.先秦最后一位儒学大师是()。 A.孟子 B.子夏C.颜渊 D.荀子 19.《劝学》的作者是()。 A.孔子 B.孟子C.韩非 D.荀子 20.我国古代第一部历史散文集是 A.《尚书》 B.《逸周书》C.《论语》 D.《春秋》 21.《左传》全称()。 A.《春秋左氏传》B.《左氏春秋》C.《春秋内传》D.《春秋外传》 22.《左传》是()。 A.一部国别体史书B.一部纪传体史书C.一部纪事本末体史书D.一部编年体史书

国家精品课程主讲教材

Visual Basic 程序设计教程(第三版第三版)) 龚沛增 杨志强 陆慰民 编 国家精品课程主讲教材 普通高等教育“十一五”国家级规划教材 高等教育百门精品课程教材

教学安排

程序设计概述 概述第1章 Visual Basic程序设计 1.1 Visual Basic 简介 1.2 VB集成开发环境 1.3 创建应用程序过程 1.4 VB帮助系统

1.1 Visual Basic 简介 1.1.1 Visual Basic的发展1.1.2 Visual Basic的特点1.1.3 如何学习Visual Basic

1.1.1 Visual Basic 的发展BASIC BASIC((Beginner ’s All-purpose Symbolic Instruction Code Instruction Code))语言的发展概况语言的发展概况((四阶段阶段):): 1.1.初级初级初级Basic Basic Basic::64~7474,,Basic Basic语言问世语言问世 2.2.微机微机微机Basic Basic Basic::75~8585,,微机上固化微机上固化Basic Basic Basic语言语言 3.3.结构化结构化结构化Basic Basic Basic::86~9090,,结构化的结构化的Basic Basic Basic语言语言 4.4.可视化可视化可视化Basic Basic Basic::9191至今至今至今,,VB VB((微软推出微软推出))

Visual Basic 的发展 19911991年 年Microsoft Microsoft公司推出公司推出Visual Basic1.0,以可视化工具为界面设计可视化工具为界面设计、、结构化结构化Basic Basic Basic语言为基语言为基础,以事件驱动为运行机制以事件驱动为运行机制。。从19911991年的年的年的VB1.0VB1.0VB1.0至至19981998年的年的年的VB6.0VB6.0VB6.0的多次版本升级的多次版本升级的多次版本升级,,功能更强大功能更强大、、完善,应用面更广应用面更广。。 2000年发布Visual https://www.360docs.net/doc/9e2560175.html, ,2005年发布

《中国古代文学史》思考练习题

《中国古代文学史》思考练习题 一、先秦文学 1、为什么说先秦文学是我国古代文学的辉煌开端? 2、简述原始诗歌的特点。 3、上古神话是怎样产生的?分几类?举例说明之。 4、以《女娲补天》为例,说明古代神话的意义。 5、简要说明《诗经》的分类和编定。 6、简要说明上古神话在中国文学史上的地位。 7、举例说明《诗经》中爱情诗的基本内容及其意义。 8、《诗经》中政治讽刺诗主要指哪两类作品?其意义如何? 9、略述《诗经·大雅》中周民族史诗的主要内容。 10、举例说明《诗经》的赋、比、兴手法。 11、简述《诗经》的艺术成就。 12、从《诗经》看我国现实主义诗歌传统的形成。 13、《尚书》是怎样一部书?它在中国古代散文发展中处于什么地位? 14、从文学角度看,《左传》比《春秋》有哪些进步? 15、简述《左传》人物描写的成就。 16、以《邵公谏弭谤》为例,说明《国语》的文学价值。 17、简述《战国策》思想倾向的复杂性。 18、《冯谖客孟尝君》在描写人物上有哪些独到之处? 19、概述《战国策》的文学成就。 20、战国时期诸子散文勃兴的社会原因。 21、略述先秦诸子散文的演进概况。 22、略述孔子的主要思想和《论语》的文学价值。 23、《墨子》文章的特点。 24、《孟子》文章的风格。 25、如何评价孟子的仁政思想? 26、以《逍遥游》为例,说明《庄子》书中“寓言”、“重言”、“卮言”相结合的表现方法。 27、如何评寓言《庖丁解牛》? 28、简述庄子散文的艺术特点。 29、以《劝学》为例,说明《荀子》的文学价值。 30、简述韩非文章的风格。 31、试述楚辞的来源。 32、为什么说楚辞的产生在我国文学史上具有划时代的重大意义? 33、简述屈原的生平及其作品。 34、概述《离骚》的思想内容。 35、《离骚》在艺术上有哪些成就? 36、《九歌》中神话题材的诗篇在艺术上有什么特色? 37、屈原在中国文学史上的地位。 38、宋玉的《九辨》在抒情方法上有什么新的开拓?

(完整版)精品课程建设方案

口腔正畸学课程建设 课程建设方案 (口腔医学专业) 系部口腔医学系年级2016级 编写赵明君 二〇一七年六月

《口腔正畸学》课程建设方案 目录 前言: (1) 一、指导思想 (1) 二、课程定位 (1) 三、课程建设目标及思路 (2) 四、课程的建设方法 (3) 五、课程体系 (4) 六、课程资源 (5) 七、课程的教学方法与手段 (6) 八、课程的教学效果 (7) 九、课程的课程考核 (7)

前言 课程建设是职业教育教学基本建设中最具基础性的核心工作,其水平、质量和成果是衡量学校办学水平和教学质量的重要标志。是推进教育创新,深化教学改革,提高教学质量的重要途径。为贯彻落实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要求,全力实现国家级示范学校创建目标,把改革创新作为学校发展的强大动力,并结合我校专业实际情况,将口腔正畸学的课程进行建设,特制订本方案如下: 一、指导思想 口腔正畸学是具有特色的课程,要贯彻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的指导方针,突出职业能力培养,体现职业教育的办学定位;特别是专业课程要以岗位分析和具体工作过程为基础设计课程。课程设置合理,符合科学性、先进性和教育教学的普遍规律,具有工学结合的鲜明特色,并能恰当运用现代教学技术、方法与手段,教学效果显著,具有示范、辐射作用。 二、课程定位 大专院校的口腔正畸学课程设置必须以从事医疗行业的职业能力和职业素质培养为核心,以口腔行业发展对正畸学人才质量的需求为依据,以行业发展趋势为指导。 《口腔正畸学》课程是我校口腔医学专业的考查课,与本专业其它课程如修复学、口腔颌面外科学等联系密切。口腔正畸学课程的开设,使学生不仅掌握正畸学的理论知识,更主要的是让学生通过亲手操作与实践、来真正熟悉和理解所学的正畸操作技能。

中国古代文学史二练习题及答案(三、四章)

第一节 1、陶渊明,又名(),字(),号() 2、()是陶渊明一生前后两期的分界线 3、陶渊明思考人生所得出的两个主要结论是() 4、陶渊明连同他的文学作品为后世的士大夫构筑的一个精神家园一方面可以(),另一方 面也可() 5、概括和分析陶渊明的思想 参考答案: 1、潜元亮五柳先生 2、辞彭泽令 3、安贫乐道和崇尚自然 4、掩护他们与虚伪、丑恶划清界限使他们得以休息和逃避 5、通过泯去后天的经过世俗熏染的“伪我”,以求返归一个“真我”陶渊明看到了社会的腐 朽,但没有力量去改变它,只好追求自身道德的完善; 他看到了社会的危机,但找不到正确的途径去挽救它,只好求救于人性的复归。 第二节 1、陶诗的题材主要可以分为两类:()()()()() 2、陶渊明的田园诗最有特点的部分,也是最可贵的部分是() 3、陶渊明的咏怀、咏史之作的特点是围绕()和()这个中心,表现()的品格b 4、默写《归园田居》其三 参考答案: 1、田园诗咏怀诗咏史诗行役诗赠答诗 2、有着着重写躬耕的生活体验 3、出世归隐自己不与统治者同流合污 4、种豆南山下,草盛豆苗稀。 晨兴理荒秽,带月荷锄归。 道狭草木长,夕露沾我衣。 衣沾不足惜,但使愿无违。 第三节 1、()不仅是陶渊明的人生旨趣,也是其诗歌的总体艺术特征 2、陶诗的一大特点是() 3、(),飞鸟相与还 4、具体概括陶诗的艺术特征 参考答案:

2、将日常生活诗化 3、山气日夕佳 4、一、情、景、事、理的浑融。陶渊明描写的景物并不追求物象的形似,叙事也不追求情 节的曲折,而是透过人人可见之物、普普通通之事,表达高于世人之情,写出人所未必能够悟出之理; 二、平淡中见警策朴素中见绮丽。陶诗所描写的对象是,往往是最平常的事物,没有 什么奇特之处,然而却充满警策;且陶诗很少用华丽的辞藻、夸张的手法。只是白描,朴朴素素。 第四节 1、陶渊明的作品总最能见其性情和思想的是()()和()三篇 2、《五柳先生传》中塑造了一个()()和()的隐士形象 3、(),风飘飘而吹衣 4、木欣欣以向荣,() 5、概述《桃花源记》中的理想模式 参考答案: 1、五柳先生传桃花源记归去来兮此 2、清高洒脱怡然自得安贫乐道 3、舟遥遥以轻飏 4、泉涓涓而始流 5、在桃花源那里生活着的人其实是普普通通的人,一群避难的人,而不是神仙,只是比世 人多保留了天性的真淳而已; 他们的和平、宁静、幸福,都是通过自己的劳动取得的。 第五节 1、()是第一位发现陶渊明文学价值的人,既推崇其人格也推崇其文学 2、由于陶渊明的吟咏,()和()已成为其象征 3、陶渊明的()是中国士大夫精神世界的一个归宿 4、列举古代有名文人描写陶渊明的作品 参考答案: 1、萧统 2、酒菊 3、不为五斗米折腰的精神 4、鲁迅先生曾说过,“陶潜正因为并非…浑身是…静穆?,所以他伟大”。 梁启超评价陶渊明时曾经说,“自然界是他爱恋的伴侣,常常对着他笑”。 辛弃疾在《水龙吟》词中说:“须信此翁未死,到如今,凛然生气”;在《念奴娇》中称:“须信采菊东篱,高情千载,只有陶彭泽”。给予了陶渊明千古一人的最高

中国古代文学史部分思考题

1、唐诗为什么能取得空前的繁荣? 社会原因: a.经济基础:盛世的国力。 B.政治环境:大一统;文教政策;政治宽容。 c思想潮流:儒家,道教,佛教。 文学自身原因: 内容:丰富 抒情,最无拘无束、最真切热烈的表现。 风格,自然美与人工美相结合。 形式和体裁,其完备和成熟,直接得益于六朝以来的诗歌的发展。 (表现为:1作家作品众多、2内容题材广泛。可以说各种社会现象、各种人生感情,亦即所有主客观的素材,皆可入诗。山水田园诗。边塞诗。史诗。民生诗。咏怀诗。咏史诗。3形式体裁完备古体诗:乐府诗,歌行体诗。近体诗:律诗,绝句。4风格流派众多) 2、试评述“初唐四杰”在诗史上的地位。 初唐四杰是指共同活跃于7世纪下半期文坛上的王勃、杨炯、卢照邻、骆宾王。他们在思想性格、生活遭遇、文学主张,创作实践上有许多共同倾向,故称初唐“四杰”。四杰中以王勃、骆宾王成就更高。“四杰”反对华而不实的绮靡文风提倡真实情感。内容上有较大开拓,由宫廷到市井由台阁至江山塞漠。诗的风格虽在语言形式“不脱齐梁之体”但在风骨上已明显不同于六朝。他们的诗带有强烈的热情和幻想,愤懑和牢骚,表现了不甘心憔悴与圣代的兀傲之气,反映了齐梁所没有的大唐盛气。总之,“四杰”为结束齐梁文风,开启盛唐之音做出功不可没的贡献。 3、陈子昂的《感遇》组诗有什么特色?体现了他怎样的诗歌主张? 《感遇》模仿阮籍《咏怀》82首所作,这38首诗非一时之作,主旨不尽相同,有的针砭时政,感慨国事,有的感怀身世,抒发理想,最值得注意的是那些具有强烈现实性的边塞诗。这些诗歌意境浑厚,语言老成,体现了“骨气端翔,音情顿挫”的特色,他还特别善用比兴。他比四杰更明确地批判了齐梁之风,为唐代文学的发展指明了正确方向——“风骨”与“兴寄”。他的诗歌主张是:提倡汉魏与正始之音,准确的概括出他们的特色“风骨”与“兴寄”。但是他的文章由于太过于讲究务实反浮华而视文章为“薄技”,才韵未足,质过于文的古拙之处。再加上受了玄学的影响,过于老庄化,显得枯燥乏味。 4、怎样理解盛唐诗“声律风骨兼备”的特点? 主要是指盛唐诗人所创作的诗歌具有高昂雄浑、阔大恢宏的盛唐气象。 盛唐的风骨: A诗人们能够从观察宇宙历史发展规律的高度对时代与人生进行积极思考; B诗人们在追求建功立业的道路上,显示了强烈的自信和铮铮傲骨 C崇尚独立人格和高洁品质,这使他们的追求功名的热情少了些庸俗气,具有了理想的光彩。 盛唐的声律完备: 是指律诗体裁的成熟和普及,诗人们已经能娴熟地使用这一体裁表情达意并且将它发挥到极致。古体与律诗截然划分,以及歌行与绝句的兴盛。都是盛唐诗歌达到高潮的标志。 5、试比较王维、孟浩然山水田园诗的异同。 (1)王维、孟浩然都以写自然山水而齐名。孟浩然生卒年均早于王维,但成名却在王维之后。 (2)王维的诗境是“诗中有画,画中有诗”;由于归心佛法,又精通禅理,所以他习惯于把宁静的自然作为凝神观照而息心静虑的对象。诗人着重写无心、写偶然、写坐看时无思无虑的直觉印象,将禅的静默观照与山水审美体验合而为一。

600多个精品课程课件网络资源

600多个精品课程课件网络资源 收录日期: 2007-03-16 (部分内容已严重陈旧或已淘汰) 1 2005食品卫生检验教案讲稿 2 2005最新国家食品卫生标准贯彻实施手册 3 Catalysts for Fine Chemical Synthesis 4 FDA农药分析手册 5 FDA食品法规(2001版) 6 Food Additives Date Book 7 Food Outlook 英文版 8 HACCP原理与实施第二版 9 Instrumental Analysis 10 Molecular Components of Cells 11 WTO法律专题 12 安徽建筑工程学院大学物理实验精品课程 13 安徽建筑工程学院无机与分析化学精品课程 14 安徽科技学院精品课程 15 白兰地工艺学 16 包装技术课件 17 保健食品检验与评价技术规范实施手册 18 保健食品原料手册 19 贝类油脂化学与工艺学 20 病理学实验指导-大连医科大学 21 仓储与配送管理-天津开发区职业技术学院 22 长春工业大学精品课程 23 长春师范学院教学课件 24 长效酸奶技术 25 常见中毒急救手册 26 常用分子生物学软件中文说明 27 常用天然提取物质量标准参考手册2003 28 常用药物辅料手册 29 成都大学精品课程建设 30 成都中医药大学中药学精品课程 31 成都中医药大学中药药理学精品课程 32 成都中医药大学中医方剂学精品课程 33 成都中医药大学中医药统计学精品课程 34 大连水产学院大学.物理精品课程 35 大连水产学院精品课程 36 大连水产学院水产动物生理学精品课程 37 大连水产学院水生生物学精品课程 38 大连水产学院养殖水环境化学精品课程 39 大学基础化学 40 大学物理 41 大学物理

中国古代文学史简答题复习题

下笔如有神读书破万卷 中国古代文学史简答题复习题(附答案)□简述《左传》辞令的特点。 答:春秋时期,贵族文化高度发达,社会盛行重礼尚文的风气。在外交场合要公平应对,需要表现出温文尔雅的风度以及贵国的文化修养,要讲究辞令之美。因此,在《左传》中便记载了很多文才斐然的辞令。 ①辞令委婉巧妙,典雅从容。在彬彬有礼的外表下包藏着锋芒,即使是敌国交战,在兵戎相见之际,也不失温文尔雅之态。如襄公二十五年,郑伐陈,郑国的子产向晋献捷,晋人三次责难郑国,都被子产巧妙地顶了回去。子产多次凭借辞令之妙,使大国不敢对郑非礼。优美巧妙而又体现了礼的精神与深厚的文化修养,是《左传》辞令的普遍特点。 ②论辩方式上,其辞令往往援引典章,依礼而论,用道义的力量使对方折服。春秋时期,礼保持着一定的约束力,如果行为违礼,将会受到谴责,因此相互之交谈要以礼为依据。如名义与齐考公的对话,就是以道义为出发点,指责对方的不道义行为。前人称《左传》“婉而 多切”,就在于他不仅有彬彬有礼的外表,更有以礼服人的力量。 ③有些辞令真率有力,以鞭辟入理的分析见长。《左传?烛之武退秦师》中,烛之武向秦穆公分析利害时,就是采用直率而深入的方式,利用矛盾抓住秦不信晋的心理,讲晋国如何失信于秦,火上浇油,威言耸听,紧紧地抓住了秦伯的心理,有力地打动了秦伯。. 下笔如有神读书破万卷 ④《左传》虽以细密婉曲著称,但又不尚铺陈,不事夸张,无论记事

记言,都能言简意赅,意味悠深。 □简述《战国策》辞令的特点。 答:《战国策》的散文艺术成就很高,前人称它为“辩丽横肆,亦为文辞之最”,《战国策》中的辞令引人注目。 ①《战国策》说辞纵横驰骋,辩丽姿肆而又浅显生动,形象生动,引喻谐调,气势充沛,说理充分。《战国策》的辞令与《左传》谦恭文雅、道德礼义的辞令有很大不同,为了打动人心,往往无所顾忌地分析形势,直陈利害,甚至不惜张大其辞,危言耸听。说者在分析利害时或抓住一点,尽力发挥,诱使对方上钩;或虚张声势,极力渲染对方的不利地位,使其听从安排;或故作惊人之语,先在气势上压倒对方,再详加辩析。 ②《战国策》辞令在语言上词藻富丽,准确传神,句式错综变化,文中常常综合运用铺陈、排比及夸张、比喻等手法,造成淋漓酣畅的气势和铿锵有力的节奏,如《战国策?齐策一》中记录苏秦劝齐宣王合纵的说辞,文中极尽比喻夸张之能事,气势强大,语气强烈。又如《战国策?楚策四》中庄辛对楚襄王的说辞,层层设喻,气势之壮、辞采之富、描摹之工,都前所未有。 ③《战国策》有很多寓言故事。这些寓言大多是说者根据临时需要而顺手拈来,取材广泛,寓意鲜明。《战国策?楚策一》中就用“狐假虎的寓言说明诸侯表面上怕楚将昭奚恤,而实际是怕楚国。《战国”威.下笔如有神读书破万卷 等其它一些寓言也都”“南辕北辙鹬蚌相争”、“”、策》中,“画蛇添

北师大版“中国古代文学史”课后思考题

《中国古代文学史》课后思考题 先秦文学思考题 1.比较《诗经》中“国风”和“小雅”诗的风格特征。 2.试述风、雅、颂的文体特征。 3.试述赋、比、兴的文学意义。 4.试析《诗经》怨刺诗的思想和表达特点。 5.论述《诗经》的现实精神。 6.试论《诗经》的基本情感特征。 7.试论《诗经》的形式特征。 8.试论《诗经》对后世文学的影响。 9.简述《春秋》记事的特征。 10.古人是如何论述《春秋》的“微言大义”的? 11.《左传》的理性精神是如何通过叙事表现出来的? 12.论《左传》人物描写的特点。 13.试析《左传》战争描写的特点。 14.试析《左传》的叙事特征。 15.试述《左传》的记言特征。 16.结合战国文化背景,论述《战国策》的思想特征。 17.试述策士的基本游说技巧。 18.试述《战国策》寓言的特征。 19.比较《左传》和《战国策》说辞的艺术特征。 20.从陈述方式、语体风格等方面比较“语录体”和“论辨体”散文的特征。 21.谈谈先秦议论散文的文体发展线索。 22.举例说明《孟子》文章“循循善诱”的表达特征。 23.试析《庄子》的文体特征。 24.论述《庄子》的艺术特征。 25.简析《庄子》文章中意象的特点。 26.简述《荀子》的文章体制的特点。 27.从结构、意象、论述方式等方面谈谈《庄子》散文的“诗性”特征。 28.简述《韩非子》文章风格特征。 29.具体比较《孟子》、《庄子》、《韩非子》三书中寓言的不同特征。 30.简述《离骚》的主题思想。 31.试述《离骚》的艺术特色。 32.谈谈《离骚》和《九歌》在运用象征手法上的共同特点。 33.简述《九歌》表达相思之情的特点。 34.试论《天问》的结构特征。 35.简述宋玉的文学成就。 36.简述屈原和楚辞对后世文学的影响。 两汉文学思考题 1.汉代的经学对文学的发展产生了什么影响? 2.汉代的文学思想有哪些主要观点? 3.西汉前期的论说文有什么共同特点?从朝廷作家和藩国作家中各举一个例子加以说明。 4.汉武帝时期的论说文出现了哪三种倾向?为什么会出现这些倾向? 5.西汉后期和东汉时期儒道两家思想对论说文创作各有什么影响? 6.贾谊、晁错等西汉散文家在哪些方面继承了战国说辞的艺术成就。 7.关于赋的源流有几种说法,你自己的看法是什么? 8.骚体赋和汉大赋各有什么特点? 9.《七发》从哪些方面奠定了汉大赋的基本特征?

600多个精品课程课件网络资源

多个精品课程课件网络资源 收录日期: (部分内容已严重陈旧或已淘汰) 食品卫生检验教案讲稿 最新国家食品卫生标准贯彻实施手册 农药分析手册 食品法规(版) 英文版 原理与实施第二版 法律专题 安徽建筑工程学院大学物理实验精品课程 安徽建筑工程学院无机与分析化学精品课程 安徽科技学院精品课程 白兰地工艺学 包装技术课件 保健食品检验与评价技术规范实施手册 保健食品原料手册 贝类油脂化学与工艺学 病理学实验指导-大连医科大学 仓储与配送管理-天津开发区职业技术学院 长春工业大学精品课程 长春师范学院教学课件 长效酸奶技术 常见中毒急救手册 常用分子生物学软件中文说明 常用天然提取物质量标准参考手册 常用药物辅料手册 成都大学精品课程建设 成都中医药大学中药学精品课程 成都中医药大学中药药理学精品课程 成都中医药大学中医方剂学精品课程 成都中医药大学中医药统计学精品课程 大连水产学院大学.物理精品课程 大连水产学院精品课程 大连水产学院水产动物生理学精品课程 大连水产学院水生生物学精品课程 大连水产学院养殖水环境化学精品课程 大学基础化学 大学物理 大学物理

大学物理-西安科技大学 蛋白质纯化与鉴定实验指南 蛋白质电泳实验技术 蛋白质电泳实验技术 蛋白质技术手册 蛋白质与氨基酸 蛋白质组学-黎明涛 蛋制品工艺学 当代食品生产技术丛书-当代食品生产技术与配方当代食品生产技术丛书-调味品 当代食品生产技术丛书-果蔬保鲜与加工 当代食品生产技术丛书-酒类制造 当代食品生产技术丛书-粮食深加工 当代食品生产技术丛书-乳制品 当代食品生产技术丛书-食用植物油与植物蛋白当代食品生产技术丛书-饮料 当代中医药美容妙方 电镜精品课件-江南大学 电泳-生物化学实验技术丛书 电子显微镜图像分析原理与应用 调香术-化学工业出版社 动物学 动物学 动物营养学 毒理学 发酵调味品生产技术 发酵工程 发酵工程 发酵工艺及设备 发酵工艺学课件 发酵工艺学原理 发酵食品工艺学 发酵与酿造工艺学 发酵原理课外讲座 发酵原理演示教案 方便食品加工工艺及设备选用手册 方便食品原料学与工艺学 分析化学 分析化学 分析化学 分析化学 分析化学电子教案 分析化学讲义 分子克隆实验指南-第三版

中国古代文学史复习题单项选择题及答案

《中国古代文学史》复习题——单项选择题及答案 《中国古代文学史》复习题——单项选择题1.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是()。 A.《山海经》 B.《乐府诗集》 C.《楚辞》 D.《诗经》 2.《诗经》被称为“经”是在()。 A.先秦 B.秦代 C.汉代 D.南北朝 3.《诗经》全书共有()。 A.100篇B.105篇 C.300篇D.305篇 4.最早提出“孔子删诗说”的是()。 A.孟子B.荀子 C.司马迁D.班固 5.《诗经》在当时被划分为“风、雅、颂”,其划分的主要标准是()。 A.地域B.社会作用 C.音乐D.内容 6.《诗经》用作宗庙祭祀舞曲的是()。 A.国风B.小雅 C.大雅D.颂 7.“风、雅、颂”是《诗经》的()。

A.分类B.表现手法 C.思想内容 D.特征 8.汉代“四家诗”指()。 A.齐鲁郑毛 B.齐鲁韩毛 C.齐郑韩毛 D.齐鲁韩郑 9.我们今天所看到的通行的《诗经》属于()。 A.齐诗B.鲁诗 C.韩诗D.毛诗 10.《诗经》最基本的句式是()。 A.四言B.五言 C.杂言 D.七言 11.《诗经》中写男青年对河边采集荇菜的一位女子的相思,想象着和她相爱的诗篇是()。 A.《召南·摽有梅》 B.《郑风·褰裳》 C.《周南·关睢》 D.《邶风·静女》 12.《诗经》中描绘了一个美丽清泠、朦胧迷茫的抒情境界,刻画诗人徘徊追思的形象,借助景物和意象含蓄委婉地表达相思和追怀之情的诗篇是()。 A.《邶风·静女》 B.《周南·关睢》 C.《陈风·月出》 D.《秦风·蒹葭》 13.《七月》是一首()。 A.表现周人政治生活的诗歌 B.农事诗

C.反映婚姻问题的诗歌 D.反映上层社会生活的诗歌14.汉代儒学家中为“毛诗”作笺的是()。 A.毛苌 B.毛亨 C.郑玄 D.班固 15.《论语》是一部()。 A.纪传体史书 B.长篇论文 C.杂记 D.语录体著作 16.道家学派开创者是()。 A.孔子B.孟子 C.老子D.庄子 17.《庄子》今存()。 A.2O篇 B.30篇 C.33篇 D.52篇 18.先秦最后一位儒学大师是()。 A.孟子 B.子夏 C.颜渊 D.荀子 19.《劝学》的作者是()。 A.孔子 B.孟子 C.韩非 D.荀子 20.我国古代第一部历史散文集是()。 A.《尚书》 B.《逸周书》 C.《论语》 D.《春秋》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