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递行业的信息化建设分析

快递行业的信息化建设分析
快递行业的信息化建设分析

快递行业的信息化建设分析

快递行业正在分化,分化为上游批发商和下游零售商。这之间的分水岭就是是否拥有一套信息化系统,道理很简单:如果您连代理商间的帐都结不清楚,何谈扩大规模?如果您不能提供网上POD信息的查询,客户怎么可能对您忠诚?

大| 中| 小

快递又称快递或快运,是物流的一种形态,与传统物流不同的是:物流的核心要素是仓储、运输和包装;而快递则是一种门到门的个性化精益物流服务,更重视速度,国内件基本可以作到今发明至,在珠三角甚至可以当天到件。为了“快”,它必须综合运用各种运输方式(以航空为主,配合地面公路中转、派送),辅以网络化的区域机构。快递主要面向散单,其特点是物品相对较小、品种多、中间经过的环节也多,另外快递作为一个新兴的朝阳产业,其发展扩张的速度很快,导致管理严重滞后,从业人员的素质也参差不齐,因此,丢件、错件、损坏件等情况屡见不鲜,这大大影响了快递企业的信誉和形象,因此,快递企业必须进行信息化建设以对业务进行全面的管理和监控。

快递行业现在正进入群雄并起、诸侯割据的战国时代,尤其值得注意的是,WTO后,外资快递企业获准经营国内的快件业务,这又给本来混乱的快递行业格局增加了变数。快递行业正在分化,分化为上游批发商(拥有快递的主动脉,即庞大的运输、派送网络)和下游零售商(只负责代理收件,或承担一些派件工作),这之间的分水岭就是是否拥有一套信息化系统,道理很简单:如果您连代理商间的帐都结不清楚,何谈扩大规模?如果您不能提供网上POD信息的查询,客户怎么可能对您忠诚?

一、快递业信息化需求特点分析

1、业务的动态性

每一份运单,在其快递的整个生命周期,状态是实时变化的,从收件开始经历了中转N 次、报关、派件、回单、收款等过程,另外可能还牵扯到损坏、赔偿等环节,因此动态性是每份运单最基本也是最重要的属性。

2、地域的分布性

地域的分布性包括两个含义:一是用户的分布地域具有不确定性,二是快递企业架构本身在全国有很多分支机构,具有分布式的特点。

其实,快递企业是在用分布式的企业架构服务分布式的客户。

3、数据的及时性

快件生命周期的任何状态点都应及时地反映到总部,这样,客户才能及时查询快件到了什么地方,总部也可以实时动态地监视快件状态,发现问题件,产生各种统计报表等。

4、过程的准确可控性

原则上,快件流转的每一个环节都应有准确的记录,这样就实现了过程控制。

5、服务的友好性、多样性

快递是一个服务性行业,因此,对客户的全方位的个性化、友好的服务是最重要的,服务方式要多样化:包括电话、传真、E-mail等手段、要允许用户定制服务。

6、物流、资金流、控制流和信息流的相互依存性

信息流的产生伴随着整个业务的流转过程,信息流的不完整将直接影响到物流和资金流的作用结果,而控制流也就难以对业务起到事前、事中的控制作用,达不到精确管理。二、快递行业信息化现状分析

深圳市敏思达技术有限公司曾专门组织人力,对上千家快递企业进行了电话调查,我们发现,虽然快递企业对信息化的需求非常强烈,但由于快递业本身在国内的起步较晚,成熟的行业信息产品更是少之又少,信息的不完整、不准确、不及时已成为企业发展的重要瓶颈。

发展阶段的快递行业信息化主要有以下几个特点:

1、中小型的快递代理企业(或称货代),它们的主要业务是接单,目前还是以手工为主,部分业务量稍大的企业用单机EXCEL对运单进行录入、查询等,并出一些简单的统计报表,以减轻工作量。其中有一些发展较好的企业,它们要开分点,扩大业务量,于是信息的沟通、共享立刻成为企业很头痛的事情。

2、大型连锁经营的企业,主要分两种形式:自建网点和品牌连锁加盟方式,当然,也有两种方式混合经营的。这些企业靠手工已经无法操作,因此,它们一般都在总部有一些录单、查询、财务模块,但大多没有完整的系统,无法对分点进行管理,信息流也很不完善,大部分企业不能提供对POD信息的网上查询。

3、快递企业信息化建设一般都有过失败的教训,大部分都是因为找不到专业的快递软件公司,只好自己招电脑人员或找一些散兵游勇进行开发,他们普遍存在下列问题:没有专业的软件工程观念;缺乏远景规划和架构设计,重实现而轻模型;补丁式系统,习惯在一个错误的基础上不断制造垃圾;由业务人员驱动系统开发,外行指挥内行。有了这些问题,系统开发失败也就是必然的了。

三、信息化建设的目标

快递企业进行信息化建设要充分利用网络技术发展的最新成果(尤其是Internet技术),建立一套造价合理、结构灵活、安全性良好、高效的快递业务信息管理系统,以达到:

1、对内提升管理和决策水平,增强部门间以及与分支机构间的协同,以实现提高效率,降低成本的经营目标;

2、对外提升企业形象,改善服务质量,提高客户忠诚度;

3、有效整合上下游资源,形成规模效应,获得竞争优势。

具体要达到以下业务目标:

1、构建一个从局域网到广域网到Internet的综合业务网络,以支持内部业务和对外客户服务;

2、系统能支持集中与分布有效统一,既可以支持分布式机构的分布式网络,又实现数据的集中管理,保证各单元机构即可以与总部联机运行又可以单独脱机运行,因此,需要搭建高效的通讯平台;

3、实现从收件、中转、海关、到件、回单、财务的全部业务环节;

4、实现过程的全程控制、全程跟踪、即时核查、智能报警;

5、建设领导决策支持平台,有效地支持领导决策查询;

6、实现相关的财务及统计报表;

7、构造安全、容错体系;

8、提供Internet网上POD查单服务。

四、快递行业的业务流程描述

图示:快递业务流程

五、模型设计

快递业务的核心是邮件(即运单),所有业务的处理都围绕运单展开,据此,我们抽象出以下模型(见下图):

图示:快递系统业务逻辑模型整个系统可以抽象成一条业务主线、两条辅线和两个业务平台,分别是:以运单为中心的核心业务系统、以客户为中心的客户服务系统、以决策为目标的领导决策支持系统,两个平台包括办公自动化平台和电子商务平台,具体如下:

1 以运单为中心的核心业务主线

包括如下内容:

收件:短信通知业务员收件、运单录入;

中转:中转到件、中转发件、中转报关;

到件:派件清单、派件回单(标志快件周期结束);

监管核查:对每一单实时跟踪,及时发现问题,告警,对运单状态全程监控;

财务处理:核查、收款、会计报表、同行结算、成本、代收货款等;

问题件处理:对各种问题件进行分类处理。

2、以客户为中心的客户服务辅线

具体包括如下内容:

查询咨询服务:客户可以通过电话、传真、Internet等方式查询运单状态,咨询相关业务;

投诉处理:受理客户对服务的投诉、赔偿要求等;

接受定单:通过电话、传真、Internet等方式接受客户定单委托、预约等;

主动通知服务:客户可以定制服务要求,如:货到后通过短信、电话或E-mail通知发货方;

客户关系管理:客户的基本资料,历史交易情况,服务约束等;

Internet服务:用WEB方式提供信息服务、咨询查询、公告、预约等服务。

3、以决策为目标的领导决策支持系统辅线

具体包括如下内容:

领导查询:原则上,普通员工能看到的信息领导都可以看到,领导桌面的信息可定制;

历史数据分析:用多种直观的方式,如图、表等反映历史交易情况;

客户情况分析:对客户情况做各种分类统计分析,得出有价值得结论;

财务分析:提供应收、应付、各种财务报表等数据;

业绩考核:根据设定的管理指标,实时反映员工业绩情况;

差错分析:对各种差错做定量、定性分析。

4、以办公为目标的办公自动化平台

办公自动化建设不是初期系统的建设重点,将在业务系统完成后的未来模型中提供,包括公文流转、任务计划、档案管理、公司公告、考勤考核、车辆管理等。

5、互联网为手段的综合电子商务平台

物流行业的分布式、分散式特点决定了Internet对其业务的推动作用将是根本性的,具体来讲可以通过互联网提供以下服务:进行网上下定单、网上物流信息查询、网上支付(与银行联网)、供应商的调度、并对大客户提供个性化服务,另外还可以通过Internet进行网上质量反馈、市场调查等,并与各上游服务商通过Internet沟通信息。

值得一提的是,互联网作为手段在专业快递的电子商务平台建设中扮演了两个角色,即通过Internet向广大客户提供网站服务和利用Internet作为广域网连接总部与各分支机构(即企业内部网Intranet)。

六、快递业信息化实施的难点分析

相对其它行业,快递业的信息化会遭遇更多的困难,具体体现在:

1、行业本身处于混沌状态,游戏规则尚不完善,各种关系错综复杂,客观上给企业信息化设置了障碍,必须对行业发展前景、未来模型有前瞻性的认识,才能作出真正经得起考验的产品。

2、由于发展速度很快,IT产品不能跟上管理的需求,往往一个项目在开发完后不久甚至在开发过程中已经不实用了,很多快递企业都经历过这种失败的痛苦,这在一定程度上也打击了企业对IT的信心。

3、国内熟悉快递业务的IT公司很少,即懂快递业务又懂信息化的复合型人才严重缺乏,因此大部分项目的开发模式是由快递企业告诉IT企业作成什么样子,怎么做,而IT企业提供不了高质量的顾问服务,这种外行指挥内行的开发模式直接导致产品的低质,增加了项目风险。

4、快递从业人员的素质参差不齐、传统的劳动密集型的固有工作模式和观念也给IT实施带来一定难度。

5、分布式的企业架构中各地的电脑条件千差万别,信息沟通共享的难度加大,影响了信息的完整性,加大了全面上线的难度。

6、快递行业的个性化特点很突出,经营模式千差万别,有品牌加盟的,有自建网点的,也有松散联盟的;在经营范围上有专做国际件的,有经营国内件的,有专做市内快递的;另外还有专门报关的,有只是收货转给管道完成投递的,甚至还可以代收货款,等等等等,不一而足,因此,不可能形成通用的产品,只能提供模板针对各企业进行个性化定制。

七、快递行业的信息化实践

目前国内成型的快递软件少之又少,呈现明显的“散、弱、差”特点,深圳市敏思达技术

有限公司开发的“E3快递软件”是一个相对成熟的产品,由快递专家和IT专家共同开发完成,对快递业务模型进行了全面的提炼,很好地支持了生产作业(从收件到派送回单的整个流程)、财务结算(成本、代理结算、应收应付、收款、审核等)、客户服务(网上查单、电话语音服务、个性化定制服务等)等,已在数家大型快递公司成功应用。

金融行业信息化需求

金融业信息化需求暴涨 2007-5-17 22:34:33 文章来源:CIO时代网 【发表评论】【加入收藏】【告诉好友】【打印此文】【关闭窗口】 五一节过后一天早上8点半,中国工商银行北京分行鼓楼外大街储蓄所门口,值班经理手里厚厚一摞《基金申请书》被排队购买基金的人一抢而空。10点30分,这家银行的等候人数已经达到276人,这其中只有几个人是取工资或进行其它业务的。像这家储蓄所门口的情景一样,为了买到基金,北京许多银行门口都排起了长队。 随着股市牛市一天天的红火,金融业也愈加成为国内最火的行业之一,为了进一步提高企业核心竞争力,信息化应用整合也更加成为国内金融企业关注的一项重要举措。除了基金和股市带给老百姓的强烈投资欲望,包括银行业、保险业、证券业在内的国内金融业的信息化需求也引发了诸多商机。 银行业商业智能商机凸显 ①银行业信息化投资规模暴涨。CMP咨询分析预计,在2007-2011年期间,中国银行业信息化整体投资规模的年度复合增长率(CAGR)将达到8.75%,预计2007年投资规模达到432.7亿元,到2011年投资规模将达到590亿元以上。 图2004-2011年中国银行信息化整体市场投资规模及其增长情况 数据来源:CMP咨询2007.02 ②银行业信息化的关注焦点是什么?

截至2006年底,中国银行业信息化应用主要关注的焦点问题包括核心业务系统升级、电子银行(网上银行、手机银行、电话银行、ATM等)、数据大集中、灾备与信息安全、IT外包等。 数据集中和围绕金融创新的应用整合在过去几年成为我国银行信息化发展的主要方向之一;以客户为中心的新一代核心业务系统的建立和相关改造成为最新的关注重点;以BI应用为主的管理决策信息支持系统建立也成为银行业信息化应用的重要发展方向之一;金融创新所需要的多种银行业务渠道的开拓和相关信息安全体系建设成为近期关注的核心内容之一,而灾难备份与网络安全等则成为其中的重要部分;银行业也在逐步尝试科学的IT外包发展;最后,需要特别指明的是,金融机具的创新正在金融创新的过程中成为一个新的需求。 ③七大需求的商机分析。 展望未来5年中国银行业发展所面临的环境以及中国银行业信息化发展的需求,主要表现在以下几点: 需求一:竞争加剧,客户关系管理及以客户为核心的新一代核心业务体系需要不断升级,以形成能够粘着客户的运营体系; 需求二:商务智能以及相应的决策管理系统的建设为提高客户服务水平与业务创新提供重要支撑; 需求三:随着数据集中的进一步进行,电子银行等新业务渠道的开拓,灾难备份与信息安全体系建设需要进一步深入进行; 需求四:从分业经营到混业经营的过渡将对银行信息化提出更多的要求; 需求五:IT外包是国外银行业成功的经验,国内银行业未来竞争过程中仍需要适度进行IT外包; 需求六:根据CMP咨询对金融机具市场的研究,围绕信息化应用与业务创新的金融机具升级与应用仍将是未来几年中的发展方向之一。 ①证券业投资增速快于银行业。 CMP咨询分析认为,2006年中国证券业信息化整体投资规模达到了75.2亿元,自2004年出现小幅负增长以后,市场呈现加速增长的态势。预计在2007-2011年期间,中国证券业信息化整体投资规模的年度复合增长率(CAGR)将达到8.77%,预计2007年投资规模达到86.1亿元,到2011年投资规模将达到114.5亿元以上。 图2004-2011年中国证券业信息化整体市场投资规模及其增长情况

4中国资产评估行业信息化建设现状分析及发展建议

资产评估行业发展研究报告(第4期)编号:1200922004-1 中国资产评估行业信息化建设现状分析及发展建议1 杨志明施超 中和资产评估有限公司 引言:我国资产评估行业经过二十多年的发展,已成为服务国民经济的重要中介力量之一。但资产评估行业的信息化水平还很低,特别是在基于市场信息的数据收集及加工处理方面,仅仅处于起步阶段,且建设过程中面临着诸多障碍,阻碍了信息化建设工作的全面推进。能否从根本上清除这些障碍,事关中国资产评估行业的发展,也关系到行业能否做大、做强和做优。这些不足产生了以下影响: 首先,低水平的信息化建设严重制约了资产评估服务水平的提高。资产评估业务领域在不断扩大,方法在不断创新,单纯依靠评估师的个人专业判断已经越来越不能满足市场对评估工作的需要。但目前国内评估师可利用的有效技术手段严重不足,技术方法亦不完善,参数的选取缺乏足够的数据或实证支持,制约了资产评估工作科学性的发挥与体现,也成为引起社会上对评估工作质疑的重要原因。没有足够的信息支持,评估参数的合理性无从谈起,资产评估服务水平难以提高。 其次,低水平的信息化建设制约了行业执业效率的提高。借助信息化手段实现管理及执业效率的提高是信息化带给全社会的重要贡献,信息化程度的高低也决定了资产评估行业开展专业领域评估业务的质量与效率。缺乏信息化手段的支持,以批量评估为基础的税基评估、押品跟踪价值评估等新兴业务的大规模开展将失去技术基础。 最后,低水平的信息化建设制约了行业的国际化发展。中国企业走出国门促使中国经济在世界舞台上扮演起愈发重要的角色,但遗憾的是,中国资产评估机构的相应服务并没能跟上中国企业国际化的步伐。很重要的一个原因在于,我们缺乏足够的国际市场数据,缺乏支持我们进行价值判断的信息,未来资产评估行业如不能在此方面有所突破,必将在国际化的进程中落伍,甚至被淘汰。 1本文为中国资产评估协会2009年度课题“评估行业信息化建设与应用问题研究”的研究成果之一。

中国汽车行业信息化发展历程

中国汽车行业信息化发展历程 二十世纪八十年代 一汽车制造厂以及XX标致汽车公司等先后从国外引进了MRPⅡ软件。 九十年代(1990-1996) 一汽大众集团根据汽车市场的需求将小品种、大批量生产方式转变为多品种、小批量的生产方式,采用先进的ERP管理模式和工具后,企业从制度上规X了公司业务的各个环节,改善了企业的经营决策能力,实现了采购计划及时,库存量降低,生产计划安排合理,均衡了生产,稳定了质量,跟踪市场更加灵敏,提高了企业的应变能力和竞争能力,从而使企业在市场上获得了更高的声誉,整体运营水平大大提高 1994年 SAP汽车行业的解决方案就签约一汽大众,SAP汽车行业先进的解决方案也由此进入中国市场。如今,SAP在中国汽车行业的用户已经超过150家。 2001年 1.长安集团重新规划的基于Oracle技术平台的ERP系统正式启动,包括财务、销售和制造系统在内的三大模块先后上线,成为国内大型汽车集团信息化建设的领跑者。 2.XX投资l亿元人民币成立了XX汽车信息产业投资XX。仅XX通用汽车XX一家,当时就在建设信息管理系统上,投资了8千多万美元。

2002年 1.7月中国重汽自主开发了基于明细表延伸设计的集团级网络版工艺路线管理系统,目前该系统已成为集团公司信息化的核心系统,为各生产单位ERP系统提供了准确的基础数据; 2.吉利则从2002年开始先后三次启动ERP项目,其计算机中心也随着ERP项目建设的深入进行,变更为挂靠在经营管理办公室的信息系统部,五年来员工人数增长到超过60人,主抓信息化的副总裁X爱群管辖的X围除了信息系统部,还包括人力资源部、经营管理部、综合办公室。 2003年 1.中国重汽完成了《制造BOM管理系统的开发》;该系统已成为模块化的设计数据根据订单信息转换为生产用唯一数据的桥梁,为生产计划A类件的生成和物料计划的准确排产提供了保障; 2.XX通用汽车建设协同管理供应链。 3.北汽福田2003年建设了可支持200坐席的呼叫中心。福田汽车信息化征程至此开始。经过7年的磨砺,目前福田汽车信息化建设已呈现出平台化、多元化的发展态势。根据业务侧重点不同,共分为研发工程平台、营销及售后平台、供应链平台等相关的平台系统。而这些已建成的基于价值链各主要环节的信息管理系统,无论从系统规模,还是效益产值均处于国内比较领先的地位。 4.奇瑞公司在2003年开始实施SAP/ERP系统。 5.神龙汽车在2004年进一步对其SAP系统进行了全面升级

企业信息化平台建设

企业信息化平台建设 一、信息化需求分析 1、信息化现状 企业的信息化建设,能促使企业业务处理程序和管理程序更加合理,从而有助于增强企业的快速反应能力;能进一步促进企业资源的合理高效利用,使其在现有资源条件下达到最佳利用效果,求得最大的经济效益。当前,公司高层重视信息化建设,大胆采用计算机等先进技术,加快了信息化建设的步伐,已取得了一定的成绩。 今年3月份以来公司开始实施的K3-ERP系统,基于SQL Server数据库。该系统目前运行正常,已实现客户端与远程正常访问。公司已购买了供应链模块以及应收款管理和应付款管理两大财务模块。公司依托该信息平台开展各项业务,同时财务部已将账务与ERP系统有机结合,有效地保障了公司各项业务的运转。财务当前使用软件NC系统与集团总部对接,目前用于财务基本核算,其他功能还没完全用起来。 2、存在的问题 ?信息化应用总体水平较低,虽然以K3ERP为信息处理中心,但尚未建立 起企业级的信息化应用平台,并非所有工作都纳入到信息化系统中。部 分员工尚备有自己的手工台账。 ?存在信息孤岛,数据得不到有效利用与分享。企业知识共享平台尚未完 全搭建和利用起来。 ?信息化建设力量还不够强大,没有形成一支具备较强规划、开发、实施、 维护、升级的信息技术队伍,基本网络设施维护依赖于厂商支持。 ?缺乏利用信息技术提高管理再造的能力、意识和实际效果,绝大多数系 统更多的应用在操作级效率的提升方面,对不同层次的管理者、决策者 进行管理、决策分析的支持力度不够,对日常业务运作流程的规范不够。 3、主要要求

?建立企业具有全局性,可扩展的基础数据标准。在当前企业单个应用系 统无法包容业务部门的全部需求时,需构建一个可扩展、具有张力和弹 性的基础协同架构,解决在网络环境下业务集成的需要,将应用程序的 不同服务通过这些服务之间定义好的接口和契约联系起来。使得现在或 将来的应用可以以一种统一和通用的方式进行自由的交互。 ?需要设计三层平台支持整个企业信息化,三层平台分别是——硬件支撑 平台、软件支撑平台、应用系统平台。硬件支撑平台是整个信息化的基 础,软件支撑平台是信息系统应用的支撑,应用系统平台是企业实现管 理信息化的手段。 ?应用系统平台是实现管理信息化的手段,在信息系统应用平台上企业应 部署四个层面的应用:运营层、管理支持层、决策层、呈现层。其中运 营层由支持企业业务开展的运行系统构成;管理支持层是由企业管控系 统和管理支持系统构成,是既代表公司总部监管业务开展又是支持下属 公司业务开展的系统,通过系统支持公司有效的集权与放权;决策层是 构架在运营层和管理层之上的决策支持系统,为管理者进行有效决策提 供信息化支持;呈现层是通过内、外部门户展现企业信息并实现个性化 内容管理。 ?软件功能至少应包括数据显示与查询、图形显示、报表显示与打印、曲 线图分析、上下限预警、数据存贮、进销存管理、应收与应付款管理、 信用方案的初步建立等功能。 ?支持B/S结构,易于公司信息门户挂接,实现数据共享。 ?在上述基础上构建企业信息化建设平台,综合运用现代管理技术和信息 技术,实现集团公司内的管理、经营、决策等各方面的总体集成,从而 实现企业信息化,以达到显著提高公司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目的。 二、信息化目标 1、总体目标 根据统筹规划、分步实施的原则,综合运用现代管理技术、信息技术,实现企业管理过程中资金流、信息流、物流和公司现代化管理系统于一体的现代管理

从顺丰速运看物流信息化管理

从顺丰速运看物流信息化管理 目前,顺丰集团已经发展成为一家年均增长速度40%以上、自建航空公司、有飞机近30架、基层营业网点达4000余个、员工超15万人、服务网络已完成对中国版图的完整覆盖(含、澳门特区及台湾省)并拓展至韩国、日本、新加坡、美国等海外市场的大型综合性速递企业。 顺丰以物流营运全部环节为主体逐步推进信息化路径,截至目前,顺丰共有信息系统160多套,实现物流全部环节与配套环节的信息化管理。“十一五”期间,顺丰在信息化方面投入约15亿元,“十二五”期间,顺丰预计投入超过50亿元。顺丰在近期投资近亿元自主研发的“时效管理系统”中,快件全生命周期持续下降,快件安全性持续升高。顺丰成为目前快递行业中唯一采用“快件全生命周期”对物流中各个环节进行监控的企业。 顺丰速运在收派件环节应用电信无线分组交换技术GPRS,实现订单的自动派发和快件信息的上传,便于用户及时掌握快件的流转地理位置;应用电子签名技术,使客户识别签收人;还包括手持终端使用条形码识别技术、热敏打印技术、电子签名、手写识别技术以及可以预见的先进技术的接口等。 信息化综合集成应用全面 顺丰坚持以科技提升服务,大力进行科技投入。顺丰投入巨资以项目形式开展,由公司内部营运与IT共同组成团队进行研发,陆续实施上线了HHT手持终端、全/半自动分拣系统、呼叫中心、营运核心平台系统、客户关系管理系统、GPS全球定位系统和航空管理系统等先进的软硬件设施设备,率先在国内实现了对货物从下单到派送的全程监控、跟踪及查询,并全部采用全自动与半自动机械化操作,优化快件的操作流程。 通过运用手持式数据终端、全球卫星定位、全自动分拣等高科技手段,顺丰整合了包括航空货运、公路运输、铁路运输等多种运输方式,在不同运输方式的衔接环节保持运作调度、信息流转和操作标准的高度融合和协调一致,从而确保快件安全、快速地送达客户手中。同时,通过整合,使单位能耗逐步降低,为节能减排作出企业应有的贡献。充分应用计算机技术、网络技术及相关的关系型数据库、条形码技术、EDI等技术,高度集成物流系统的各个环节,借助信息技术对生产过程进行运筹和决策,集中反映应用现代信息技术改造传统物流业的方法和趋势,通过物流信息化水平的提升推动物流业务的发展。 物流全过程业务信息系统包括对客户下单、上门收件、运输调度、储存保管、转运分拨、快件集散、流通加工、信息服务等诸多物流功能要素的数据收集与监管,且和项目实施方所处行业的运作体制、标准化、电子化及自动化等基础环境高度匹配。其中业务核心系统、客户核心系统、财务等信息系统均实现底层数据无缝对接,客户服务实现对客户管理系统的动态资源管理;收派服务环节应用GPRS通用无线分组业务;运输调度通过后台指挥中心实现对车辆全程车载监控、GPS定位功能;转运分拨实现全自动分拣和半自动分拣方式,并在实体到达之前对运单信息分析,提前知晓快件流向;派件采用电子签收、MSG 服务。

服装行业信息化分析

服装行业信息化分析-标准化文件发布号:(9456-EUATWK-MWUB-WUNN-INNUL-DDQTY-KII

服装行业信息化分析 一、行业特点 1、行业状况 从产能不足转为产能过剩; 由生产导向转为市场导向; 原材料、劳动力成本上升,销售价格却逐步走低,行业盈利空间日益缩小; 完全竞争,市场国际化程度高,参与竞争的企业数量多,进入与退出门槛相对较低,不会出现寡头垄断的局面; 商业模式多,有的企业专注于品牌经营,有的企业专注于设计,有的企业专注于OEM生产,有的企业专注于终端,有的企业可能涵盖前面数种情况; 传统上,服装是劳动密集型产业,生产工艺不是很复杂。依靠劳动力的成本优势,我国成为服装制造大国。然而制造是基本生产力,并非是全部生产力,发达国家服装行业已经发展到后制造业时代,它们重开发、设计、市场、品牌,是后制造力拿走了行业的绝大部分利润; 作为国内服装企业的两大市场,国内市场、国际市场的重要性不相仲伯,目前,我国企业开拓国内市场靠品牌、市场,开拓国际市场靠成本、质量。 国际市场的重要性对我国服装企业是不言而喻的。现阶段,服装出口配额虽已取消,但贸易摩擦却越来越多,可谓机会与危机并存。 2、产品特征 服装已经不仅仅是人们遮体避寒之物,做为一种时尚产品,它的款式变化快,生命周期短; 整个流行趋势变化快,消费者需求个性化程度高; 服装产品种类多,季节性强,季节决定需求的变化; 服装企业的SKU(由品牌、款式、颜色、尺寸、面料决定)多,有大量的品牌、款式、结构、客户标识甚至更多的数据; 2

产品结构简单,层次少,产品构成的原材料种类少。 3、生产特点 生产工艺简单,生产过程技术含量低; 生产周期短,采购周期长; 备货生产,按订单生产,按订单设计结合; 既有多品种、小批量生产,又有多品种、大批量生产,不过大规模定制成为了服装制造企业最新的生产模式; 离散式与流程式结合的生产方式。离散式生产,是指按制衣专业划分成生产组的生产布局,从面料裁剪成单片,又从单片缝制各类不同部位的衣片,如衣领、袖笼、前片与后片、袋口、门襟等散件生产。流程式生产,即从裁剪到制成衣件的流水线生产,又将多片衣件缝制成整件服装、整烫、折叠、包装等服装流水线生产。 4、市场状况 供大于求,买方市场,国内高端市场基本被国外品牌占据; 国内与国际市场并举,但国际市场大多为贴牌加工,缺乏优秀的国产品牌; 掌握客户需求、满足客户需求是服装企业立足之本; 渠道模式不一而同,大致的渠道种类可见下图,但是,目前品牌企业的分销渠道越来越趋于扁平化;

中国媒体行业信息化发展

中国媒体行业信息化发展 IDC中國計算機繫統研究部分析師王杉 未來幾年中國經濟將保持可預期的穩定發展,加之2008年北京奧運會、2010年上海世博會和廣州亞運會等大型活動對市場的推動刺激,以及國家政策層的扶持,媒體行業用戶必將通過信息化建設來提升自身的綜合實力。IDC預測,2008年到2012年中國媒體行業中,廣電行業投資規模的年復合增長率將達13.6%。 2007年,中國媒體行業企業級IT投資總額達到1.7億美元,其中企業級硬件、軟件及服務投資額分別占總投資比重的57.7%、20.9%及21.4%。廣電行業、出版行業以及IPTV相關企業級IT投資總額分別占總投資比重的60.2%、20.4%及19.4%。 2007年在媒體行業企業級硬件總投資中,企業級服務器的投資金額占比高達48.9%,其中non-x86服務器的投資金額占整體企業級硬件投資的17.5%;與此同時,由於x86服務器的性能不斷提升,以及自身的性價比優勢,2007年x86服務器投資金額占整體企業級硬件投資的31.4%。而伴隨著企業級存儲設備在媒體行業繫統中發揮越來越大的作用,企業級存儲投資金額占2007年硬件總投資額比重的32.0%。 IDC此次媒體行業市場研究覆蓋了國家廣播電視管理總局、廣播電臺和電視臺、報刊雜志社/排版及IPTV 相關的應用機構。就整個中國媒體行業而言,以下發展特點比較突出: 行業發展態勢並不均衡,不同區域之間、城鄉之間發展差距大。 近年來,國家實施了“西新工程”和“村村通工程”,大力加強農村廣播影視等基礎設施的建設。一方面反映出媒體行業自身信息繫統發展和覆蓋範圍的不均衡;另一方面也說明媒體行業信息繫統發展具有巨大的空間和潛力。 國家政策層面大力扶持。 近兩年國家進一步增加對廣電、出版、科教事業的投入,恰逢2008年北京奧運會、2010年上海世博會和廣州亞運會等大型活動的舉辦,媒體行業必將進一步從節目內容、制作水平、輻射範圍以及接收質量等多個方面提升自身的綜合實力。中國中央電視臺作為最具宣傳力量的國家電視臺,其規劃建設中的央視“新臺址”的信息化繫統更是為全國媒體行業的資源整合、生產方式轉型、業務流程再造提供了規範化的思路和示範。 IPTV市場博弈加劇。 目前,在IPTV市場上電信與廣電的博弈仍在繼續,IDC認為隻有加強雙方在內容提供和網絡運營上的整合,纔能提升整個IPTV產業鏈的運營效率,達到“1+1>2”的效果。同時,在這一階段,企業級繫統提供商應當加強同產業鏈上相關參與者的合作,積極進行產品的測試及應用的開發。 “全臺解決方案”盛行。 隨著媒體行業信息化程度的不斷提升以及采購行為的不斷成熟,用戶需求正在轉化:由原來購買孤立的企業級產品轉向需求整體解決方案,並需要企業級產品與媒體專業設備相結合。在本次針對媒體行業的特別研究中,IDC分別從幾個方面對最終用戶的采購行為做了深入地調研,其中包括用戶在采購、部署時首要考慮的因素、企業級繫統升級換代的周期、企業級用戶繫統中存在的問題和挑戰、以及企業級繫統采購的決策流程和周期等。IDC發現,隨著高清趨勢的發展,電視臺內節目制作流程和臺外數據傳輸都面臨著網絡帶寬瓶頸的限制;在新媒體應用中,隨著媒體內容的不斷豐富以及用戶線數的快速提升,網絡帶寬也造成帶寬占用率高、IPTV客戶端的響應速度慢等諸多問題。同時,繫統的穩定性、安全性對媒體行業用戶也至關重要。 IDC認為,2008年中國媒體行業的發展面臨以下機遇: 隨著Web2.0以及交互式媒體趨勢的快速發展,媒體行業所產生數據正呈現出爆炸式增長、針對非結構性數據以及多媒體流並發等諸多新特點,用戶對企業級存儲設備的存儲裝機容

2017年建筑信息化行业分析报告

2017年建筑信息化行业分析报告 2017年8月

目录 一、横纵向对比,建筑信息化成长空间广阔 (5) 1、国内外横向静态比较:国内建筑信息化初步普及,但水平低,提升空间巨 大 .............................................................................................................................. 6(1)建筑信息化产品在国内初步普及 (6) ①九五期间“甩图板”工程开启建筑行业设计环节信息化序幕 (6) ②计价算量软件推广表明招投标环节信息化开端 (7) ③电子招投标平台的推广促进造价算量软件和设计软件发展 (7) (2)中国建筑行业信息化投入远低于国际发达国家 (9) 2、行业发展纵向动态比较:全球建筑信息化行业迎来黄金发展期 (9) (1)建筑行业效率低下,建筑信息化存在巨大发展潜力 (9) ①行业效率低下,项目超时和费用超标屡见不鲜 (9) ②行业劳动生产效率增速与经济发展增速不同步 (10) ③从全球各行业信息化水平来看,建筑信息化水平排倒数第二 (11) (2)新科技推动建筑行业重构,建筑信息化迎来发展黄金期 (12) 3、低渗透率+新科技驱动,国内建筑信息化发展空间巨大 (14) 二、飓风已起,行业正处风口迎接腾飞 (15) 1、国内建筑行业粗放式发展模式难以为继 (15) (1)建筑行业总产值增速降低,行业成长放缓 (15) (2)建筑行业人均创利和人均创利呈现下降趋势,但劳动力成本逐年提升 (16) ①建筑行业人均创收和人均创利增速呈下降趋势,近两年来为负增长 (16) ②建筑业农民工收入逐年增长,劳动力成本逐年提高 (16) (3)行业产值利税率及利润率开始下滑,行业经营效率开始恶化 (17) ①建筑行业产值利润率显著下滑 (17) ②建筑行业产值利税率也处于下降趋势中 (17) 2、内外因素推动中国建筑信息化行业崛起 (18) (1)内需旺盛:建筑行业急需精细化管理,通过“新技术”提效率 (18) (2)外因强劲:科技创新往建筑行业渗透 (18)

中国税务信息化行业市场发展分析报告

中国税务信息化行业市场发展分析报告

目录 第一节“互联网+税务”助推税务信息化行业巨变 (5) 第二节我国税务信息化发展历程 (5) 一、营改增收官在即,为税务信息化打下基础 (6) 二、金税三期打造纳税服务全国统一标准 (9) 三、金税三期系统承建商中最看好能对接广大企业客户的纳税服务平台承建商 (13) 第三节税务信息化行业盈利模式 (15) 一、纳税服务商依托高频刚需入口拓展企业级服务 (15) 二、电子发票是开创税务信息化全新模式 (16) 三、财税大数据挖掘推动税务信息化公司商业模式转型 (22) 第四节海外对比:国外税务信息化行业发展现状 (24) 一、美国税务信息化行业发展现状 (24) 二、Intuit:税务SaaS龙头依托海量用户转型综合企业级服务 (25) 三、海外税务信息化行业发展启示 (29) 第五节税务信息化公司估值 (30) 第六节重点公司分析 (32) 一、丰东股份 (32) 二、*st易桥(神州易桥) (34)

图表目录 图表1:互联网+税务助推税务信息化行业巨变 (5) 图表2:我国税务信息化发展阶段 (6) 图表3:我国营改增大事记 (6) 图表4:营改增累计减税规模 (7) 图表5:增值税与营业税比较 (7) 图表6:2015年营业税额状况 (8) 图表7:2015年我国税收结构 (9) 图表8:三期金税工程概况 (9) 图表9:金税三期的主要内容 (11) 图表10:金税三期的三步走规划 (12) 图表11:税务大数据解决方案示意图 (12) 图表12:金税三期工程各系统模块示意图 (14) 图表13:金税三期工程各项目模块主要承建商 (14) 图表14:金税三期系统中纳税服务平台的定位 (15) 图表15:方欣科技和神州易桥业务模式及运营情况对比 (16) 图表16:我国内地第一张电子发票 (16) 图表17:推广中的增值税电子普通发票 (17) 图表18:电子发票的业务模式 (18) 图表19:电子发票的优势 (18) 图表20:我国电子发票的发展历程 (19) 图表21:近年欧洲电子发票发票量 (19) 图表22:欧洲电子发票中B2B与B2C占比 (20) 图表23:我国电子发票相关政策 (21) 图表24:航信的电子发票服务平台 (21) 图表25:方欣科技大数据生态构建 (22) 图表26:Zestfinance公司的数据挖掘整体模型 (23) 图表27:Intuit公司2011-2016Q2营业收入和净利润(百万美元) (25)

(行业分析)制造行业信息化分析最全版

(行业分析)制造行业信息化分析

制造业信息化分析报告(初稿) 制造业是我国国民经济的核心和工业化的原动力,我国制造业工业总产值约占全国GDP的42.5%。为保证制造业信息化工程的顺利实施,科技部目前已联合国家经贸委、信息产业部成立制造业信息化重大专项领导小组,地方也建立各级相应的组织管理机构。 根据计世资讯(CCWResearch)03年的研究报告,制造业信息化投资数据: 同时,从《赛迪2003年IT服务分析报告》中也能够见到,03年IT服务市场规模达544亿,其中大型企业占到43.3%;在IT咨询服务市场,03年市场规模24亿,其中制造业占到22.1%。 从之上数据中都能够见出,制造业信息化规模巨大,尤其是大型企业占了其中近壹半的投资比例。 大型制造企业信息化已呈现出“滚雪球效应”,投入较大的企业已取得壹定成效且带来了不菲的收入,进壹步增强了企业信息化的信心和决心,由此造成企业信息化投入的再度增加。同时,不同细分制造行业的信息化发展

状况和投入数额也再次印证了滚雪球效应,处于俩个极端的行业企业平均年IT投入额度相差近200多倍。其中壹个重要原因在于之上行业的巨额经济增长。2003年1-10月份,石化、汽车、冶金、石油四个行业实现利润高、且增长较快,合计实现利润1584.4亿元,占重点企业实现利润的51.9%,同比增长均在50%之上,因此这四个行业的信息化投资规模也排在前列。 图表:各细分制造行业大型企业未来1-2年内信息化建设投资规模 (平均每家投入) 钢铁、汽车、石化行业的特大型企业无疑是2003年度制造业信息化的焦点。有关资料显示,这些行业的特大型企业的信息化建设得到了国家巨额的国债资金支持。 钢铁行业:到2003年底,我国钢年产量200万吨之上的20家企业100%上了信息化项目;钢年产量100万吨之上的47家企业中有41家上了企业信息化项目,占87%;钢年产量50万吨之上的58家企业中有45家上了企业信息化项目,占77.6%。宝钢在借鉴新日铁扁平化管理、消化德国先进的热轧生产制造执行系统技术的基础上,采用台湾省中钢X公司的冶金工艺流程编码技术诀窍,打通了从生产到销售的主线,即从订货合同—生产计划—作业计划—出厂计划的关键路径,集成全流程的质量管理和财务成本管理,建成了综合营销系统,使薄板合同交货期从45天缩短为6天。武钢的信息化思路和宝钢相似,但它的运营模式的变化过程和中国大多数钢铁企业相同或相似,因而更具代表性。武钢总投资俩亿的信息化壹期工程整体产销资讯管理系统于2003年1月成功上线,取得显著效益,已于年底启动二期工程。这俩家特大型钢铁企业另壹个共性特点是,都已经孵化出专业的信息化软件及服务企业。另外,石家庄钢铁有限责任X公司、马鞍山钢铁股份有限X公司、杭州钢铁集团有限X公司和首钢集团开始全面实施ERP,冶钢集团也全面完成企业主干网络建设等,标志着钢铁行业信息化处于大干快上的格局。2003年至2005年,钢铁企业信息化的总投资将达到40-45亿元。

金融行业信息化解决方案

金融行业信息化解决方案 行业信息化背景 与整个社会环境相适应,银行业随着数据通信技术的发展,不仅改变了银行与客户相互联系的方式,也改变了银行的服务方式、产品营销方式和交易处理方式。数据通信技术的发展极大推动了银行业的业务创新,特别是在移动银行和移动电子商务方面大胆探索。对于金融行业来讲,移动的实时数据交换已是业务发展的必然要求。 随着移动通讯技术的普及,移动金融服务的实时数据交换是金融业业务发展方向,消费行为正日益从固定消费地点模式向各种不限地域、不限时间、不受固定通讯线路限制,随时进行交易的模式发展,移动支付方式的出现日新月异地改变着人们的消费习惯,使刷卡支付逐渐成为付款、消费的主流。银行卡消费作为提高银行个人金融安全性,保护个人隐私性及避免差错,降低风险的手段起着巨大的推动作用。 解决方案移动金融行业信息化解决方案有四个部分组成:■ 移动办公方案: 将短信和GPRS等信息无线传输方式应用到日常办公中,提供工作效率; ■ 无线ATM 方案:利用移动网络覆盖,将各个ATM机通过移动网络接入银行业务系统; ■ 无线POS 方案:利用无线网络将各个POS机接入银行业务系统; ■ 手机钱包方案:通过移动手机方便了广大市民进行小额帐单支付; ■ 银信通方案: 利用中国移动的全国覆盖的GSM网络和短消息系统,为银行客户提供帐户资金变更信息服务等。北京移动金融行业信息化解决方案——移动办公方案 行业信息化现状及面临的挑战 随着金融行业企业信息化程度的不断提高,企业人员在办公中的电子化、信息化程度也越来越高,电子公文系统逐渐代替了纸质公文的传递、电子邮件系统可能是每天工作中第一个打开的程序,种种办公自动化系统为企业提供方便的同时,越来越多的不便却是传统的办公自动化系统无法解决的。 客户需求分析 在企业的日常办公中,在很多情况下都需要迅速把信息通知到很多人,比如紧急情况通知到负责人、会议的通知、公司行政部门的各种通知等,传统的通知办法存在着一些不便。 解决方案 移动办公解决方案将短信应用与企业办公结合在一起,为企业提供了使用短信的方式迅速大规模发送通知的功能。该方案具有以下优势: 发送速度快,可以同时向几百人发送通知 可以查看短信到达状态报告,确认用户是否接收到通知 使用方便,操作简单 使用无线上网的功能,无论用户身处何方,北京移动通信全面覆盖的网络都可以使用户轻松接入到互联网,访问网页、收发电子邮件。很多企业为了安全,内部网络使用了VPN(虚拟专用网)技术,无论企业的内部网络是什么结构,北京移动通信的解决方案都有与之相对应的网络解决方案,使得用户可以随时随地通过笔记本无线上网访问企业内部网络,处理办公; 北京移动金融行业信息化解决方案——无线ATM方案 客户面临的问题 A TM机(自动取/存款机)是银行使用量很大的自助式终端,以往每台A TM机均通过DDN 的方式与总部联网。从使用情况看,存在三大问题: 1、线路到位周期长 2、机动性差、很难移动布置 3、通信线路的成本太高

2020年企业信息化服务行业分析报告

2020年企业信息化服务行业分析报告 2020年9月

目录 一、行业监管体制及监管政策 (5) 1、行业主管部门、监管体制 (5) (1)行业主管部门 (5) (2)行业自律组织 (5) (3)资质认证部门 (6) 2、行业主要法律法规及政策 (6) (1)行业主要法律法规及部门规章 (6) (2)行业相关政策 (7) 二、行业发展概况 (10) 1、信息技术服务市场发展概况 (10) (1)全球信息技术服务市场发展概况 (10) ①信息技术服务市场规模持续增长 (10) ②系统技术发展的纵深化和融合化 (11) ③全面数字化和云集化 (11) (2)中国信息技术服务市场发展概况 (12) ①中国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处于高速发展成长期 (12) ②经济转型、产业升级及“两化融合”战略是我国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的重要推 动力 (14) ③软件及信息技术本身发展快,更新换代迅速 (14) 2、企业管理软件行业发展概况 (15) (1)企业管理软件行业市场规模 (15) (2)中国企业管理软件市场规模 (15) (3)中国本土企业管理软件实施服务市场发展趋势 (16) ①前端应用移动化 (16) ②信息及数据共享化 (17) ③方案专业化及云化 (17) 3、智能制造领域信息化市场发展概况 (18)

(1)智能制造概述 (18) (2)工业软件是智能制造的核心 (18) (3)MES/MOM软件市场概况 (20) 三、行业近三年在新技术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等方面发展情况和未来发展趋势 (21) 1、行业近三年的发展情况 (21) (1)以“技术+模式+生态”为核心的协同创新持续深化产业变革 (21) (2)以“软件定义”为特征的融合应用开启信息经济新图景 (22) (3)全球产业竞争和国家战略实施对产业发展提出新任务新要求 (22) 2、行业未来发展趋势 (23) (1)全面提高创新发展能力 (23) (2)积极培育壮大新兴业态 (23) (3)深入推进应用创新和融合发展 (24) (4)进一步提升信息安全保障能力 (24) (5)大力加强产业体系建设 (24) (6)加快提高国际化发展水平 (24) 四、行业竞争情况 (25) 1、文思海辉技术有限公司 (25) 2、埃森哲 (26) 3、上海汉得信息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26) 4、深圳市华磊迅拓科技有限公司 (26) 五、进入行业的主要障碍 (27) 1、行业经验壁垒 (27) 2、客户资源壁垒 (27) 3、人才壁垒 (28) 4、技术与服务壁垒 (28) 5、行业资质壁垒 (28) 六、行业利润水平的变动趋势及变动原因 (29)

中小企业信息化发展

中小企业信息化发展 TYYGROUP system office room 【TYYUA16H-TYY-TYYYUA8Q8-

中小企业或各类学校或政府机构等信息化建设或应用现状及发展趋势的调研报告 指导教师:马永涛 龚香位 摘要:随着近年来对企业信息化知识的推广与普及,各行业的众多中小企业已经充分认识到开展信息化对节约企业成本和达到有效管理的重要性,积极增加投入加快信息化建设的速度。由于中小企业的服务范围广泛,使得信息化的程度不尽相同。然而,我国中小企业信息化建设总体仍处于起步阶段。我国中小企业数量巨大,地区分布广泛,行业分布跨度大,在IT应用方面水平相对较低,且应用层次差异比较大。我国中小企业只有10%左右实施了ERP和CRM方案,6%左右实施了SCM方案,进入了信息化的高级阶段,绝大多数企业的信息化水平仍停留在文字处理、财务管理等办公自动化及劳动人事管理阶段,局域网的应用也主要处在信息共享层面上,生产控制方面的应用较少。市场成熟度是市场主体的成熟度和市场培育。建设、发展和管理成熟度的总称。目前,我国中小企业PC普及程度不仅远低于美国、日本、韩国、德国等,也低于亚太其他一些国家,包括泰国、菲律宾。当信息化已经成为大中型企业的核心竞争力的时候,企业的信息化却才刚刚起步。 关键词:中小型企业信息化建设核心现状发展 1.中小型企业信息化建设 1.1调查对象和内容 以示范区中小企业为实践地点,展开中小型企业信息化建设的调查,从企业信息化建设核心、企业信息化建设现状、及企业信息化建设的发展前景等多个方面研究中小型企业信息化建设。中小企业在我国经济发展中具有重要地位,目前我国的中小企业数量多,地区分布广泛,行业分布跨度大,中小企业在IT应用方面水平相对较低,且应用层次差异比较大。中小企业信息化建设总体处于起步阶段。已有IT应用的中小企业数量几百多万家,其中有20万家左右的中小企业已经具备一定规模的IT应用系统,是中小企业IT市场中最活跃的一个群体。随着IT技术和市场的不断成熟,越来越多的中小企业的信息化建设从以前的被动式接受短期零散IT应用,转变为主动式规划中长期IT应用。中小企业对企业信息化目的的认识更加成熟,对其重要性的认识也逐步加深。预测:未来几年中小企业信息化市场将逐步走向成熟,这一市场将显示巨大潜

2021企业信息化行业市场调研报告

2021年企业信息化行业市场调研报告

目录 1.企业信息化行业现状 (4) 1.1企业信息化行业定义及产业链分析 (4) 1.2企业信息化市场规模分析 (5) 2.企业信息化行业前景趋势 (6) 2.1信息技术服务开启高速发展 (6) 2.2产品信息化 (7) 2.3设计信息化 (7) 2.4技术服务的平台化 (7) 2.5延伸产业链 (8) 2.6行业协同整合成为趋势 (8) 2.7生态化建设进一步开放 (8) 2.8呈现集群化分布 (9) 2.9需求开拓 (10) 2.10企业信息化产业与互联网等产业融合发展机遇 (10) 2.11行业发展需突破创新瓶颈 (11) 3.企业信息化行业存在的问题 (13) 3.1行业服务无序化 (13) 3.2供应链整合度低 (13) 3.3基础工作薄弱 (13) 3.4产业结构调整进展缓慢 (13)

3.5供给不足,产业化程度较低 (14) 4.企业信息化行业政策环境分析 (15) 4.1企业信息化行业政策环境分析 (15) 4.2企业信息化行业经济环境分析 (15) 4.3企业信息化行业社会环境分析 (15) 4.4企业信息化行业技术环境分析 (16) 5.企业信息化行业竞争分析 (17) 5.1企业信息化行业竞争分析 (17) 5.1.1对上游议价能力分析 (17) 5.1.2对下游议价能力分析 (17) 5.1.3潜在进入者分析 (18) 5.1.4替代品或替代服务分析 (18) 5.2中国企业信息化行业品牌竞争格局分析 (19) 5.3中国企业信息化行业竞争强度分析 (19) 6.企业信息化产业投资分析 (20) 6.1中国企业信息化技术投资趋势分析 (20) 6.2中国企业信息化行业投资风险 (20) 6.3中国企业信息化行业投资收益 (21)

(行业分析)制造行业信息化分析

制造业信息化分析报告(初稿) 制造业是我国国民经济的核心和工业化的原动力,我国制造业工业总产值约占全国GDP的42.5%。为保证制造业信息化工程的顺利实施,科技部目前已联合国家经贸委、信息产业部成立制造业信息化重大专项领导小组,地方也建立各级相应的组织管理机构。 根据计世资讯(CCW Research)03年的研究报告,制造业信息化投资数据: 同时,从《赛迪2003年IT服务分析报告》中也可以看到,03年IT服务市场规模达544亿,其中大型企业占到43.3%;在IT咨询服务市场,03年市场规模24亿,其中制造业占到22.1%。

从以上数据中都可以看出,制造业信息化规模巨大,尤其是大型企业占了其中近一半的投资比例。 大型制造企业信息化已呈现出“滚雪球效应”,投入较大的企业已取得一定成效并带来了不菲的收入,进一步增强了企业信息化的信心和决心,由此造成企业信息化投入的再度增加。同时,不同细分制造行业的信息化发展状况和投入数额也再次印证了滚雪球效应,处于两个极端的行业企业平均年IT投入额度相差近200多倍。其中一个重要原因在于以上行业的巨额经济增长。2003年1-10月份,石化、汽车、冶金、石油四个行业实现利润高、且增长较快,合计实现利润1584.4亿元,占重点企业实现利润的51.9%,同比增长均在50%以上,因此这四个行业的信息化投资规模也排在前列。 图表:各细分制造行业大型企业未来1-2年内信息化建设投资规模 (平均每家投入)

钢铁、汽车、石化行业的特大型企业无疑是2003年度制造业信息化的焦点。有关资料显示,这些行业的特大型企业的信息化建设得到了国家巨额的国债资金支持。 钢铁行业:到2003年底,我国钢年产量200万吨以上的20家企业100%上了信息化项目;钢年产量100万吨以上的47家企业中有41家上了企业信息化项目,占87%;钢年产量50万吨以上的58家企业中有45家上了企业信息化项目,占77.6%。宝钢在借鉴新日铁扁平化管理、消化德国先进的热轧生产制造执行系统技术的基础上,采用台湾省中钢公司的冶金工艺流程编码技术诀窍,打通了从生产到销售的主线,即从订货合同—生产计划—作业计划—出厂计划的关键路径,集成全流程的质量管理和财务成本管理,建成了综合营销系统,使薄板合同交货期从45天缩短为6天。武钢的信息化思路与宝钢相似,但它的经营模式的变化过程与中国大多数钢铁企业相同或相似,因而更具代表

浅析卫生医疗行业信息化发展趋势

浅析卫生医疗行业信息化发展趋势 AMT《前沿论丛》2011年3月7日作者:钱文晓 卫生主管部门常常面临这样的困惑: “由于未知病毒(如:SARS、H1N1等)的快速传播,突发性的疫情常常让领导和医疗诊治部门难以应对,每天加班加点工作,对疫情控制的效果也未必好。” “最近一段时间,各大医院的用血量急速上升,血库的储备已明显不能应对需求了,部分医院为了保住病患资源,虚报病人就诊数量,大量囤积血小板或血袋。” “我们已经开展建设了医院的互联互通,但三级甲等医院的病人数依然有增无减,而二级医院和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却少有病人光顾。” “目前的住院医师培训工作推进缓慢,专业医师在医院能得到锻炼的机会少,经验仍显不足。” …… 鉴于以上诸多问题,2009年4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发布了《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意见》,明确,解决老百姓“看病难、看病贵”将成为未来医疗卫生行业的发展重点。推进社区诊所的建设、加大医药卫生信息化投入、实现农村合作医疗等工作成为重中之重,在构建各级各类医疗卫生机构之间的信息共享和联动服务的同时,要统一规划实现区域卫生协同,惠及民生。 卫生医疗行业在未来的发展方向,需要树立“以人为本”的基本理念,以服务于民为最终目标。结合国内外卫生行业的发展历程和成果,我们认为卫生行业的工作不单以“事”为主,在核心业务处置上还应该实现以“人”为主,无论是政府卫生主管部门、医疗机构、还是制药机构,核心主旨应该定位为帮助实现居民健康服务、居民健康管理和健康监测。“人”“事”合一是卫生工作的特点,就卫生服务而言,其基本框架可梳理为公共卫生服务、社区卫生服务、临床诊治服务、院前急救服务四大服务体系。 公共卫生服务 公共卫生服务包含疾病控制服务(含精神病管理、传染病管理、慢性病管理、五大卫生管理、实验室管理、中毒和伤害管理、免疫规划等)、卫生监督服务(含许可、监督、处罚等)、重点人员服务(妇幼保健等)、重点资源管理(血液管理等)。公共卫生的主要特点是针对人群服务,核心是了解人群健康和干预人群健康、保护人群健康。卫生监督部分还含有部分行业内部管理职责。公共卫生服务水平的进一步提升,有助于全方位了解人群基本健康、及时干预人群存在的健康问题,整体提高人群的健康水平。 社区卫生服务 社区卫生服务以六位一体为核心的服务体系将提供居民预防、保健、医疗、康复、健康教育、计划生育指导全方位的服务,从而形成社区居民基本卫生服务包。社区基本卫生服务从另一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